鸡蛋煮几分钟熟,鸡蛋干煮几分钟会熟-学知识-

鸡蛋煮几分钟熟,鸡蛋干煮几分钟会熟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44 0
一天吃几个蛋更好?鸡蛋、鸭蛋、鹌鹑蛋,哪种更有营养?

大家都知道蛋类食品营养丰富,并且烹饪方式多样化,像炒鸡蛋、腌咸鸭蛋、盐焗鹌鹑蛋,都是餐桌上的美味。

那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究竟该怎么选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鸡蛋、鸭蛋、鹌鹑蛋有啥区别?

1、营养方面

其实蛋品之间营养相差并不大,所含蛋白质的量几乎均约为13克/100克,蛋白质含量更低的是鸡蛋,数值为12克/100克;蛋白质含量更高的是鸽子蛋,其含量也就仅仅在14克/100克左右。

所以,各种蛋品之间营养相差甚微,不用过度追求某一种。

2、脂肪(量)方面

不同蛋品中所含的脂肪(量)还有些差距,同等质量下对比,鸭蛋中所含的脂肪物质最多(14克/100克),鸡蛋中所含脂肪最少(8.8克/100克)。

3、维生素方面

通过对几种蛋品进行对比,发现在某种维生素的含量上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差别。

就维生素D而言,鸡蛋中所含的维生素D可达到80个国际单位,此含量比其他蛋品几乎高出30%左右。

再来对比维生素B12,鸭蛋和鹅蛋中所含的维生素B12(量)略高一筹。

除此之外,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K在各种蛋品中的差别不大,不必纠结。

换而言之,生活中单日(次)食用鸡蛋等蛋品的量很有限,它们本身也不是我们推荐食用的维生素良好的食物来源。

4、矿物质方面

不少人在乎鸡蛋当中的铁元素,但鸡蛋中所含的铁量其实很少(1.8毫克/100克),且其他蛋品中所含的铁也几乎都是这个水平。

至于钙质,几种蛋品的含钙量都在60毫克/100克左右,补充效果还算不错。

再来说锌,除了火鸡蛋中含量较高,其他的蛋品相差无几(1.3%~1.6%左右)。

综上所述,不同蛋品中所含的各类营养物质的剂量相差很小。

无论是鸡蛋、鸭蛋、鹅蛋,还是鹌鹑蛋、鸽子蛋、鸵鸟蛋,营养素种类无本质区别,营养素的含有量上同样相差无几。

特别提醒

*** 上传言的“吃鸡蛋治高血压”“吃鹌鹑蛋能防治哮喘”“鹅蛋能祛斑”等说法,都不靠谱,不可信。

二、为什么有的蛋那么贵?

根据市场情况来看,鸽子蛋、鸵鸟蛋、甲鱼蛋等蛋品售价的确很高,但昂贵与营养价值无关,只在于这些蛋品的养殖成本过高和产量少。

因此,希望大家理性对待。

三、不同人群怎么吃蛋类?

普通人吃蛋要适量,特殊人群可以多吃些鸡蛋:

对于健康人群,在保证肉类、奶类等优质蛋白质足量摄入的基础上,建议平均每天吃1个鸡蛋(大约50克),或重量大致相当的其他蛋类。

对于孕期的准妈妈、乳母、正在健身长肌肉的人群、每天运动量很大的人群,以及生长发育的学龄期儿童(青少年),在血脂和血压都不存在问题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鸡蛋的摄入量(单日2~3个)。

此外,吃鸡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重视蛋黄,尽量吃完一整个全蛋。

有人担心蛋黄中含有的胆固醇,但并不存在证据证明“多吃胆固醇会危害身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也已经取消了每日饮食中胆固醇的 *** 。血脂正常的人不用特地丢弃蛋黄。

蛋黄比蛋清更加优秀,在卵磷脂、维生素,以及矿物质钙铁锌等营养素上更胜一筹,其中包括含量和吸收率。

四、土鸡蛋和普通鸡蛋有什么区别?

和土鸡蛋类似的还有很多,如初产蛋、杂粮蛋、谷物蛋、五谷蛋、生态蛋、绿色蛋、山鸡蛋、土鸡蛋……其实这些和普通鸡蛋没什么区别。

农产品专家介绍,这些“概念蛋”除了名字与普通鸡蛋有区别外,更明显的区别,那就是价格。对于土鸡蛋、初生蛋、谷物蛋等,没有国家标准。

营养专家介绍,目前没有见过任何一份检验报告,证明土鸡蛋比普通鸡蛋的营养价值高出多少,因此很多“概念蛋”都是炒作。无论是概念蛋还是普通蛋,其营养价值大同小异,无非是在喂养中,因喂养饲料等成分不同,在一些成分上,会有一些细微差异。

五、9个吃鸡蛋的小知识一定要记牢!

1、室温下,鸡蛋只能放10天

很少人对鸡蛋有保质期的顾虑,认为外壳能像铜墙铁壁把所有细菌都拦在外面,事实并非如此。一般来讲,存放在2~5℃的环境下,鸡蛋的保质期是40天;室内常温下只有10天。所以建议购买鸡蛋更好以一周的量为宜。

2、鸡蛋的大头向上放

由于蛋黄的比重小于蛋白,选择将鸡蛋的大头向上,直立存放,即使蛋白变稀,也不会很快发生靠黄和贴皮现象。这样既可防止微生物侵入蛋黄,也有利于保证蛋品的质量。

3、营养和蛋壳颜色无关

很多人挑鸡蛋关注蛋壳颜色,认为红蛋壳的鸡蛋营养价值更高,其实并不是。鸡蛋壳的颜色主要取决于鸡的品种,所以,买鸡蛋时,不必太在意蛋壳的颜色。

4、别用凉水冷却鸡蛋

将刚刚出锅的煮鸡蛋放入凉水中冷却是很多人的做法,但鸡蛋壳上分布了许多细小的小孔,凉水会通过小孔进入蛋壳内,细菌等微生物也会随之进入蛋内。可以剥出来的鸡蛋用净水冲洗下。

5、储存鸡蛋注意隔离

虽然,鸡蛋放在冰箱里可以延长保鲜期,但新鲜的鸡蛋也是有生命的,它需要不停地通过蛋壳上的气孔进行呼吸,因此具有吸收异味的功能。此外,买回来的鸡蛋外壳上可能还会有一些脏东西,可能会污染冰箱里的其他食材。因此,建议买回的鸡蛋用湿巾擦干净,然后存放鸡蛋时,应注意与其他食物隔离。

6、买红皮鸡蛋更耐存

虽然从食物营养成分上来看,红皮鸡蛋和白皮鸡蛋的营养价值基本无差别。但从食物的耐储性来看,红皮鸡蛋皮更厚些,更耐储存,所以夏天买红皮鸡蛋更有优势。

7、挑鸡蛋可遵循“一摸二闻三摇”

一摸:一般新鲜鸡蛋表面会比较涩手,不新鲜的鸡蛋表面非常光滑。

二闻:新鲜鸡蛋外壳有一股烧石灰的味道,而不新鲜的鸡蛋没有这个味道。

三摇:轻轻摇晃鸡蛋,新鲜鸡蛋没有任何晃动的声音和感觉,不新鲜的鸡蛋可以明显感到蛋黄的晃动。

8、这几种鸡蛋别吃

裂纹蛋:这些鸡蛋很容易被细菌侵入,若放置时间较长就不宜食用。

粘壳蛋:这种蛋因储存时间过长,蛋黄膜由韧变弱,蛋黄紧贴蛋壳,若局部呈红色还可以吃,但蛋膜紧贴蛋壳不动、贴皮处呈深黑色就不宜再食。

散黄蛋:因运输等剧烈震荡,蛋黄膜破裂,被细菌或霉菌经蛋壳气孔侵入蛋体而破坏了蛋白质结构造成散黄,蛋液稀而混浊。

臭鸡蛋:由于细菌侵入鸡蛋内大量繁殖,产生变质,蛋壳乌灰色,甚至使蛋壳因受内部硫化氢气体膨胀而破裂,并带有恶臭味,这种蛋不能食用。

9、别用微波炉加热完整鸡蛋

切记不要使用微波炉加热蛋壳或蛋黄完整的鸡蛋,会出现鸡蛋炸开的情况。如果是已经搅匀的蛋液或炒过的鸡蛋是没问题的。

白萝卜煮鸡蛋,老一辈人留给我们的土 *** ,很多人都不知道

真是万万没想到,把白萝卜和鸡蛋搭配在一起煮一煮,作用竟然这么厉害,解决了很多男女朋友的大烦恼。

白萝卜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蔬菜,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它不仅营养丰富,价格也十分的便宜,我们天津这边才卖6毛钱一斤,不知道你们那边卖多少钱一斤呢?

白萝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锌,其中萝卜中的芥子油能促进肠道的蠕动,增加食欲,帮助消化,所以说适量的吃上一些对身体有非常多的好处。

白萝卜的做法多种多样,不仅可以直接凉拌,还能清炒、炒肉、炖汤,都非常的营养美味。还有一种非常传统的做法就是老一辈人的小零食——盐果子。做法是把萝卜切成薄片之后,晒干,再经过一道道工序做成的一种小零食,吃起来非常的开胃解馋。

其实,萝卜还有一种非常独特的做法,很多人连听都没有听过,就是做成萝卜茶。

民间有句老话说:“早晚一杯萝卜茶,气的医生满地爬”,说的就是这道宫廷秘制般的萝卜茶了。

首先买萝卜的时候一定要挑选新鲜的,可以看一下叶子是否翠绿,摸一下萝卜表皮是否有发皱的现象,新鲜的萝卜一般摸起来比较硬,不会有发蔫发软或发皱的。

因为我们这道鸡蛋萝卜茶需要保留萝卜皮,所以清洗的时候可以使用盐。用水将萝卜打湿之后,把盐直接撒在萝卜上,用手使劲的搓洗,盐的颗粒可以起到磨砂的效果,将表面的脏东西全部洗净,搓过之后,再用流动的清水将萝卜冲洗干净即可。

接着我们准备个鸡蛋,更好是使用无菌蛋,这样的话更加稳妥,将鸡蛋用流动的清水稍稍冲洗一下,打进碗中,用筷子将其搅散,在鸡蛋液中可以滴入两滴白醋用来去腥。

下面我们来处理萝卜,洗净的萝卜放在案板上,先给它切成大块,切好之后放进破壁机或料理机中,加入没过萝卜一半的清水,之后启动料理机,将其打成萝卜泥,打好后找一个细一点的滤网,过滤出里面的渣子,只留榨出来的萝卜汁,将这些萝卜汁放入小砂锅中加热至沸腾,完全煮沸腾之后,把烧好的萝卜汁倒入已经打好的蛋液中。

到的时候一定要一边倒一边搅拌,倒好之后上面扣上一个盘子,静置三分钟,时间到了,揭开盘子往里面加入一克食盐,一克白胡椒粉,滴入几滴香油,用勺子稍稍搅拌一下就可以食用了,或者在上面撒一些自己喜欢的调味料或配料,比如小葱,香菜,当然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将其调成甜味儿,甜味的可以撒一些红糖或者蜂蜜。

萝卜和鸡蛋这样搭配营养美味,不仅完全保留了其营养,还可以在干燥的秋冬季节为身体补充水分,检验鸡蛋萝卜茶是否泼成功就要看汤汁,如果汤汁是清澈的,则证明已经完全成熟,如果浑浊可以放进微波炉中再高火叮一分钟。

这款鸡蛋萝卜茶好处真的是拿钱都买不到,萝卜凉性,鸡蛋滋补,即可以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又可以去火,早上来上一碗鸡蛋萝卜茶,一整天都精力充沛,而且热乎乎的喝下去整个身体都暖暖的,特别舒服。

好了,今天这款白萝卜煮鸡蛋的做法,就和您分享到这了,喜欢的朋友赶紧动手试试吧!

鸡蛋,吃多少,怎么吃?

时不时地有传说市场上有“人造蛋”的“新闻”,驳斥这种荒谬的谣言只需一句话:

鸡下的蛋我们根本吃不完

鸡蛋吃不完!

人类7500年前于欧亚大陆南部将野生原鸡驯化成家鸡,随后扩散到全世界。

如今地球上的家鸡数量维持平衡更低在200亿只,平均每人可以分到三只。

养殖的蛋鸡几乎每天都能产蛋,一只鸡一年可产二十公斤鸡蛋,一公斤的鸡蛋消耗大约两公斤饲料。这么物美价廉的食物还需要花更大的成本去人造吗?

鸡蛋具有硬外壳,内有气室卵白卵黄部分。

每个鸡蛋(严格地说是卵黄)可以看成一个很大的细胞——卵细胞

鸡蛋的一头钝(大头),一头略尖(小头)。气室存在于钝端,这样可保证鸡蛋滚动时不至于滚太远。


营养强


营养学上,鸡蛋更大的优点是它的蛋白质,

蛋白质

属于优质蛋白质中的翘楚。每百克鸡蛋含蛋白质12.8克,主要为卵白蛋白卵球蛋白。其必需氨基酸比例与人体非常接近,且易为机体吸收,利用率高达98%以上,营养价值很高。以往评价其他食材蛋白质的质量时,都是用鸡蛋蛋白质代替人体蛋白质作为参比蛋白质

维生素、脂肪、矿物质

鸡蛋还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还能提供一定数量的脂肪、维生素A和矿物质。这些主要集中存于卵黄中。卵白里边主要就是蛋白质。


胆固醇

卵黄还富含胆固醇。人类长久以来偏好动物性食物,很大程度上是受胆固醇的引诱。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并存在于动物的脂肪、内脏等组织中,尤其是大脑和神经组织中需要量极大。人类的大脑发达,必须保证有充足的胆固醇。而植物中是不含胆固醇的。

当人类捕捉动物发生困难时,鸡蛋就是获取蛋白质和胆固醇最方便的的来源。

确实,饱含胆固醇最丰富的是在生殖腺上。比如,人们爱吃的螃蟹的(肝胰腺和雌性的卵巢)和(雄性的精巢)、鲻鱼的乌鱼子(卵巢)、鲑鱼的鱼籽墨鱼蛋(雌性的缠卵腺)、哈什蚂(林蛙的输卵管,有的餐饮业叫雪蛤)、海胆黄(生殖腺)……当然。鸡蛋也是生殖细胞。

它们之所以香,就是因为富含胆固醇

别以为这些性腺里可以“大补”所谓现成的激素啊。其实,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体内的性激素都是胆固醇转变来的,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也是。吃胆固醇是间接地在吃激素。

虽说人体内的胆固醇主要靠自身合成,但有缺口,还需要外界补充,尤其是为了传宗接代的需要。怪不得坐月子都吃很多鸡蛋!

人类长久形成的饮食偏好,如果不加节制,在目前的生活水平上,很容易超标。

一个蛋黄大约含280mg胆固醇,我们《居民膳食指南》上推荐成年人每日摄入胆固醇在300mg以下。这样一来,很多人害怕了!

卵磷脂

其实,蛋黄里还有一样成分,就是卵磷脂卵磷脂可以将体内多余的胆固醇转变为高密度胆固醇(即所谓的好胆固醇),使之降解和排出体外。

我们追捧的橄榄油山茶油,其中的有效成分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就是通过卵磷脂实现的。这样一来,有了卵磷脂的保护,即使多吃点鸡蛋也无妨。

当然。卵磷脂的作用远远不知这点,细胞膜构成、神经系统的建造,都离不开卵磷脂


吃多少?


对胆固醇正常的老年人,每天吃2个鸡蛋,其100毫升血液中的胆固醇更高增加2毫克,不会造成血管硬化。而且胆固醇水平不足对大脑是一个伤害,还容易高发抑郁。所以2015年版的《美国居民膳食指南》已去除每日胆固醇摄入量300毫克的标准建议。

但吃得太多,不利于胃肠的消化,造成浪费,还会增加肝、肾负担。

对于胆固醇代谢已经有问题的人,比如有三高的人,还是少吃为妙,一周吃4个是没问题的。

本人最多的一次是吃了12个(一次!),不亚于坐月子的。那是事出有因,而且处于剧烈运动的快速代谢状态中。

平时一般一天不到一个,一只下蛋的母鸡就够供应我了。

鸡蛋的吃法是多种多样,有煮、蒸、炸、炒等。以鸡蛋为主料的食品就有:虎皮蛋、茶叶蛋、蛋糕、蛋卷、蛋饺、鸡蛋松、蛋丝、鸡蛋豆腐、鸡蛋饼、蛋黄酱(沙司酱)等。

就鸡蛋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蒸蛋为100%,嫩炸为98%,炒蛋为97%,荷包蛋为92.5%,老炸为81.1%,生吃为30%~50%。

由此看,应是鸡蛋的更佳吃法。


煮鸡蛋


不要太生

吃生鸡蛋会营养下降。生鸡蛋里含有抗生物素蛋白抗胰蛋白酶两种蛋白质。

  • 抗生物素蛋白能够与生物素相结合,不但把生物素变成人体无法吸收的物质,而且能使食物中的维生素B失去作用。而抗胰蛋白酶,能抑制胰蛋白酶对食物蛋白质的水解,降低鸡蛋的消化率。
  • 在煮熟加热过程中,破坏了这两种蛋白质的活性,提高了鸡蛋的消化率和营养价值。

    生蛋中还可能含有沙门氏菌,容易造成细菌性食物中毒。别拿日本人吃生鸡蛋做榜样啊,他们的鸡蛋可是个个出来消毒的。日本人还吃生鱼片呢,他们也是世界上寄生虫病发生率更高的国家!

    也不要煮过老

    但煮鸡蛋超过10分钟,蛋白质结构变得更紧密,不易被胃液中蛋白酶水解,较难消化。如何识别是否煮的过老?

    只要看蛋黄外表有没有发黑变青即可。蛋品中蛋白质含有较多的蛋氨酸(甲硫氨酸)和胱氨酸,都是含硫氨基酸,经过长时间加热后,它会分解出硫化物,它与蛋黄中的铁发生反应,形成有色的硫化铁,人体不易吸收。


    怎么煮?


    煮鸡蛋时经常会出现蛋壳破裂。避免破裂的 *** 很多,其中一个简单 *** 的是煮前泡水。放在盛水的锅内浸泡一分钟,然后再开小火烧开。这既可以防止煮过程中蛋壳爆裂,煮好后蛋壳也容易剥离。水里放盐或醋也对防止破裂有帮助。

    烧开后,再改用温火煮8分钟即可。煮熟的鸡蛋不必马上取出来,等1?2分钟后再取出。

    有人煮好后放在凉水中降温,认为这样容易剥皮,其实不然。

    越是新鲜的鸡蛋越不容易剥皮。若要好剥皮,应当是煮前泡水!

    煮前泡水,煮前泡水,煮前泡水

    煮蛋计时器

    有人说8分钟太长,说5分钟、6分钟、7分钟的都有。有人会反驳说时间短煮不熟。那要看室温了,鸡蛋是不是才从冷藏中取出,都对时间有影响。

    日本人发明了个“煮蛋计时器”,与鸡蛋一起丢进锅里。通过计时器上的颜色变化,显示鸡蛋里的蛋黄是全熟、半熟、溏心还是半溏心。

    不用水煮鸡蛋

    其实,还有更简单 *** ,不用水煮鸡蛋!就用电饭锅:把餐巾纸铺好,用少量水湿润,再放入鸡蛋!

    煮饭键5分钟后用余热焖几分钟即可!鸡蛋全熟透了!想吃溏心的,就早点拿出来。

    不同电饭锅的构造和功率不同,可能加热时间有差异,摸索一次就OK。

    我用保温档多几分钟更好。

    煮蛋杯

    还有个早餐神器“煮蛋杯”,我就不介绍了,感兴趣可到某宝上看。

    不过,用什么 *** 都不要忘了将鸡蛋先洗净

    须知,鸟类下蛋和拉屎、撒尿是经由从一个腔道和出口——尿殖腔,而且它们的屎尿还不分,混搭在一起。

    鸡蛋的外壳即使看不见鸡屎,也有不少细菌,尤其是容易感染要命的沙门氏菌。鸡蛋的外壳上布满了微细的小孔,大约有7000到10000个,表面有一层膜护着。你还不能提前清洗鸡蛋,洗掉这层保护膜,细菌更容易钻进蛋内,坏的更快。

    每天吃1个鸡蛋,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鸡蛋是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不仅因为它营养丰富,且做法多样。不过,这些年关于鸡蛋的是是非非也不少。比如,有说法认为鸡蛋吃多了会血脂高,有说法认为鸡蛋和不少食物相克,还有说法认为每天吃鸡蛋应该 *** ,超过一个鸡蛋就会“出问题”。这些说法究竟是真是假?


    鸡蛋

    凝聚各类营养的优等食物


    首先,鸡蛋中富含优质蛋白。鸡蛋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3%左右,可比牛奶的蛋白质含量(3%)高多了,和虾肉的蛋白质含量(约16%)相近。


    其次,鸡蛋中还富含一系列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的含量为255mg/100g,吃一个鸡蛋就可以满足人体每天所需维生素A的15%左右。


    同时,鸡蛋中的钙含量也不算低,为56mg/100g,比牛肉的钙含量(4.5~5mg/100g)高十倍左右。


    值得一提的还有鸡蛋中的卵磷脂,这种物质对大脑神经系统发育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调节体内脂肪代谢、有利于心脑血管的健康。长期缺乏卵磷脂,可能会影响记忆功能和认知功能。


    一天一个鸡蛋

    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对于普通人来说,坚持一天吃一个鸡蛋,身体会有哪些变化呢?


    1

    调节血脂,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


    在《心脏》(Heart)杂志中发布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也的确显示,每天吃不超过一个鸡蛋,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鸡蛋,可不是油炸、油煎的鸡蛋,而是水煮蛋、卧鸡蛋、蒸蛋等。


    此外,也有研究表明,每周摄入5个左右鸡蛋,能降低2型糖尿病的风险。这背后的原理,可能也和鸡蛋中丰富的蛋白质有关。由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速度慢,进食后就不会引起血糖的大幅度上升,胰岛素也无须加速分泌,当然也就不会引起或加剧胰岛细胞和胰岛素受体的损伤。总体来说,对于控制血糖的平稳来说,颇有裨益。


    2

    扛饿、增加饱腹感,帮助控制体重


    鸡蛋中含有丰富且利用率极高的优质蛋白。由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速度远低于碳水化合物,同时又可以大大增加进食后的饱腹感,这种饱腹感反过来还会抑制食欲。因此,吃高蛋白食物可以大大减少进食后不久就出现饥饿感的情况。


    建议大家将水煮蛋、卧鸡蛋、蒸鸡蛋等作为早餐的一部分,不仅扛饿,还能大大降低开工后一会就想吃高热量零食的风险。有研究发现,早餐吃够35克蛋白质的青少年,比起早餐吃不够蛋白质的时候,平均每天要少摄入400多千卡能量。



    3

    眼睛明亮、头脑清楚,更高级的好看


    鸡蛋中维生素A的含量挺高,可以作为日常食物中很好的维生素A来源。而且,相比维生素A含量极高的动物肝脏,鸡蛋的优势在于,不像肝脏那样容易导致摄入过量。再加上鸡蛋中的脂肪也能促进维生素A的吸收和利用,总体来说,会对呵护视力有较好的帮助。



    吃法不同

    鸡蛋的营养价值差异有多大?


    鸡蛋虽好,但不同吃法对鸡蛋的营养价值影响却挺大。下面我们就盘点一下该避坑的那些吃法:


    1

    煎鸡蛋、油炸蛋


    煎鸡蛋和油炸蛋的脂肪含量过高,很容易将一个本来优秀的食物变得让人望而生畏,对血脂、体重的控制都有不利影响。另外,煎炸过程中,由于温度过高,可能会产生苯并芘、杂环胺等致癌物。


    2

    鸡蛋煮几分钟熟,鸡蛋干煮几分钟会熟-第1张图片-

    溏心蛋、温泉蛋


    一方面,没有完全熟透的鸡蛋中很可能含有沙门氏菌等致病菌,一旦不慎被感染,将会发生严重的食物中毒反应。其次,熟鸡蛋比生鸡蛋的蛋白质利用率高出许多。


    和蔬菜水果类食物不同,鸡蛋在加热做熟后,不仅没什么营养损失,蛋白质还会变得更方便人体消化吸收,利用率大幅提高。通常,煮鸡蛋的时间别太长(7~8分钟为宜),或者搭配一些粥汤、奶类、豆浆一起食用,即可避免鸡蛋煮太老带来的干噎口感。


    3

    毛鸡蛋


    毛鸡蛋更大的隐患是卫生问题——毛鸡蛋往往是养鸡场里因受致病菌感染,而无法发育成熟破壳的淘汰鸡蛋。因此,食用它常常会有感染致病菌的风险。另外,由于小鸡的发育,毛鸡蛋中的优质蛋白等营养物质已经被消耗得七七八八了,剩下的营养压根比不上一个正常的鸡蛋。因此,真心不建议大家尝试毛鸡蛋



    编辑:张天一

    资料:科普中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一天吃几个蛋更好?鸡蛋、鸭蛋、鹌鹑蛋,哪种更有营养?

    大家都知道蛋类食品营养丰富,并且烹饪方式多样化,像炒鸡蛋、腌咸鸭蛋、盐焗鹌鹑蛋,都是餐桌上的美味。

    那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究竟该怎么选呢?一起来看看吧!

    鸡蛋、鸭蛋、鹌鹑蛋有啥区别?

    1、营养方面

    其实蛋品之间营养相差并不大,所含蛋白质的量几乎均约为 13 克/100克,蛋白质含量更低的是鸡蛋,数值为 12 克/100克;蛋白质含量更高的是鸽子蛋,其含量也就仅仅在 14 克/100克左右。

    所以,各种蛋品之间营养相差甚微,不用过度追求某一种。

    2、脂肪(量)方面

    不同蛋品中所含的脂肪(量)还有些差距,同等质量下对比,鸭蛋中所含的脂肪物质最多(14 克/100克),鸡蛋中所含脂肪最少(8.8 克/100克)。

    3、维生素方面

    通过对几种蛋品进行对比,发现在某种维生素的含量上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差别。

    就维生素 D 而言,鸡蛋中所含的维生素 D 可达到 80 个国际单位,此含量比其他蛋品几乎高出 30% 左右。

    再来对比维生素B12,鸭蛋和鹅蛋中所含的维生素B12(量)略高一筹。

    除此之外,维生素 A、维生素 E、维生素 K 在各种蛋品中的差别不大,不必纠结。

    换而言之,生活中单日(次)食用鸡蛋等蛋品的量很有限,它们本身也不是我们推荐食用的维生素良好的食物来源。

    4、矿物质方面

    不少人在乎鸡蛋当中的铁元素,但鸡蛋中所含的铁量其实很少(1.8 毫克/100克),且其他蛋品中所含的铁也几乎都是这个水平。

    至于钙质,几种蛋品的含钙量都在 60 毫克/100克左右,补充效果还算不错。

    再来说锌,除了火鸡蛋中含量较高,其他的蛋品相差无几(1.3%~1.6% 左右)。

    综上所述,不同蛋品中所含的各类营养物质的剂量相差很小。

    无论是鸡蛋、鸭蛋、鹅蛋,还是鹌鹑蛋、鸽子蛋、鸵鸟蛋,营养素种类无本质区别,营养素的含有量上同样相差无几。

    特别提醒

    *** 上传言的“吃鸡蛋治高血压”“吃鹌鹑蛋能防治哮喘”“鹅蛋能祛斑”等说法,都不靠谱,不可信。

    为什么有的蛋那么贵?

    根据市场情况来看,鸽子蛋、鸵鸟蛋、甲鱼蛋等蛋品售价的确很高,但昂贵与营养价值无关,只在于这些蛋品的养殖成本过高和产量少

    因此,希望大家理性对待。

    不同人群怎么吃蛋类?

    普通人吃蛋要适量,特殊人群可以多吃些鸡蛋:

    对于健康人群,在保证肉类、奶类等优质蛋白质足量摄入的基础上,建议平均每天吃 1 个鸡蛋(大约 50 克),或重量大致相当的其他蛋类。

    对于孕期的准妈妈、乳母、正在健身长肌肉的人群、每天运动量很大的人群,以及生长发育的学龄期儿童(青少年),在血脂和血压都不存在问题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鸡蛋的摄入量(单日 2~3 个)。

    此外,吃鸡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重视蛋黄,尽量吃完一整个全蛋。

    有人担心蛋黄中含有的胆固醇,但并不存在证据证明“多吃胆固醇会危害身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也已经取消了每日饮食中胆固醇的 *** 。血脂正常的人不用特地丢弃蛋黄。

    蛋黄比蛋清更加优秀,在卵磷脂、维生素,以及矿物质钙铁锌等营养素上更胜一筹,其中包括含量和吸收率。

    土鸡蛋和普通鸡蛋有什么区别?

    和土鸡蛋类似的还有很多,如初产蛋、杂粮蛋、谷物蛋、五谷蛋、生态蛋、绿色蛋、山鸡蛋、土鸡蛋……其实这些和普通鸡蛋没什么区别。

    农产品专家介绍,这些“概念蛋”除了名字与普通鸡蛋有区别外,更明显的区别,那就是价格。对于土鸡蛋、初生蛋、谷物蛋等,没有国家标准。

    营养专家介绍,目前没有见过任何一份检验报告,证明土鸡蛋比普通鸡蛋的营养价值高出多少,因此很多“概念蛋”都是炒作。无论是概念蛋还是普通蛋,其营养价值大同小异,无非是在喂养中,因喂养饲料等成分不同,在一些成分上,会有一些细微差异。

    9 个吃鸡蛋的小知识

    定要记牢!

    1、室温下,鸡蛋只能放 10 天

    很少人对鸡蛋有保质期的顾虑,认为外壳能像铜墙铁壁把所有细菌都拦在外面,事实并非如此。一般来讲,存放在 2~5℃ 的环境下,鸡蛋的保质期是 40 天;室内常温下只有 10 天。所以建议购买鸡蛋更好以一周的量为宜。

    2、鸡蛋的大头向上放

    由于蛋黄的比重小于蛋白,选择将鸡蛋的大头向上,直立存放,即使蛋白变稀,也不会很快发生靠黄和贴皮现象。这样既可防止微生物侵入蛋黄,也有利于保证蛋品的质量。

    3、营养和蛋壳颜色无关

    很多人挑鸡蛋关注蛋壳颜色,认为红蛋壳的鸡蛋营养价值更高,其实并不是。鸡蛋壳的颜色主要取决于鸡的品种,所以,买鸡蛋时,不必太在意蛋壳的颜色。

    4、别用凉水冷却鸡蛋

    将刚刚出锅的煮鸡蛋放入凉水中冷却是很多人的做法,但鸡蛋壳上分布了许多细小的小孔,凉水会通过小孔进入蛋壳内,细菌等微生物也会随之进入蛋内。可以剥出来的鸡蛋用净水冲洗下。

    5、储存鸡蛋注意隔离

    虽然,鸡蛋放在冰箱里可以延长保鲜期,但新鲜的鸡蛋也是有生命的,它需要不停地通过蛋壳上的气孔进行呼吸,因此具有吸收异味的功能。此外,买回来的鸡蛋外壳上可能还会有一些脏东西,可能会污染冰箱里的其他食材。因此,建议买回的鸡蛋用湿巾擦干净,然后存放鸡蛋时,应注意与其他食物隔离。

    6、买红皮鸡蛋更耐存

    虽然从食物营养成分上来看,红皮鸡蛋和白皮鸡蛋的营养价值基本无差别。但从食物的耐储性来看,红皮鸡蛋皮更厚些,更耐储存,所以夏天买红皮鸡蛋更有优势。

    7、挑鸡蛋可遵循“一摸二闻三摇”

    • 一摸:一般新鲜鸡蛋表面会比较涩手,不新鲜的鸡蛋表面非常光滑。

    • 二闻:新鲜鸡蛋外壳有一股烧石灰的味道,而不新鲜的鸡蛋没有这个味道。

    • 三摇:轻轻摇晃鸡蛋,新鲜鸡蛋没有任何晃动的声音和感觉,不新鲜的鸡蛋可以明显感到蛋黄的晃动。

    8、这几种鸡蛋别吃

    • 裂纹蛋:这些鸡蛋很容易被细菌侵入,若放置时间较长就不宜食用。

    • 粘壳蛋:这种蛋因储存时间过长,蛋黄膜由韧变弱,蛋黄紧贴蛋壳,若局部呈红色还可以吃,但蛋膜紧贴蛋壳不动、贴皮处呈深黑色就不宜再食。

    • 散黄蛋:因运输等剧烈震荡,蛋黄膜破裂,被细菌或霉菌经蛋壳气孔侵入蛋体而破坏了蛋白质结构造成散黄,蛋液稀而混浊。

    • 臭鸡蛋:由于细菌侵入鸡蛋内大量繁殖,产生变质,蛋壳乌灰色,甚至使蛋壳因受内部硫化氢气体膨胀而破裂,并带有恶臭味,这种蛋不能食用。

    9、别用微波炉加热完整鸡蛋

    切记不要使用微波炉加热蛋壳或蛋黄完整的鸡蛋,会出现鸡蛋炸开的情况。如果是已经搅匀的蛋液或炒过的鸡蛋是没问题的。

    煮鸡蛋到底要煮多久?几分钟给你准确答案,去壳快口味好,太棒了

    煮鸡蛋到底要煮多久?几分钟给你准确答案,去壳快口味好,太棒了

    鸡蛋,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食材之一,既美味又富含营养。无论是煮鸡蛋还是蛋羹、蛋糕,鸡蛋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就连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煮鸡蛋到底要煮多久,却常常让人头疼。要想做出完美的煮鸡蛋,需要掌握一些小窍门。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煮鸡蛋的时间、去壳技巧以及口味的提升 *** 。

    **煮鸡蛋的时间掌握**

    对于煮鸡蛋的时间,不同的偏好和用途可能会导致不同的选择。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煮鸡蛋时间及其特点:

    1. **软煮蛋(流心蛋):** 煮鸡蛋的时间大约为4-6分钟,这取决于鸡蛋的大小和水的温度。将鸡蛋放入开水中,开始计时。4分钟左右可以得到流心的软煮蛋,蛋白凝固而蛋黄仍然液体。6分钟左右蛋黄也会稍微凝固,但仍然具有一定的液体感。

    2. **半熟蛋:** 如果您喜欢蛋黄稍微凝固但仍然柔软,可以将煮鸡蛋的时间延长到7-9分钟。这样蛋黄会比软煮蛋更稠一些。

    3. **硬煮蛋:** 要做出完全凝固的硬煮蛋,需要将鸡蛋煮沸后,保持在开水中煮约9-12分钟。这样蛋黄和蛋白都会完全凝固,适合用来做蛋沙拉或作为便携的小食。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时间仅为参考,实际情况可能因鸡蛋的大小、起始温度和炉具的性能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烹饪过程中,可以通过试验不同的时间来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煮鸡蛋时间。

    **去壳技巧的重要性**

    煮好的鸡蛋还需要一个关键的步骤:去壳。去壳技巧不仅影响了鸡蛋的外观,还影响了口感。

    1. **冷水浸泡法:** 在煮好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泡片刻,可以使蛋壳与蛋白之间的薄膜稍微分离,有助于去壳。不过,这个 *** 相对需要耐心,因为需要等待鸡蛋冷却。

    2. **滚动剥壳法:** 将煮熟的鸡蛋轻轻在硬表面上滚动,使蛋壳在内部破裂,然后再去剥壳。这可以帮助鸡蛋壳与蛋白更容易分离。

    3. **切割法:** 将鸡蛋切成两半,然后用勺子轻轻挖出蛋黄,这种 *** 适用于软煮蛋和半熟蛋。不过,需要小心操作,以免损坏蛋白。

    无论选择哪种去壳 *** ,都需要细心和耐心,以免损坏煮好的鸡蛋。

    **提升煮鸡蛋口味的 *** **

    除了掌握煮鸡蛋的时间和去壳技巧,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 *** 提升煮鸡蛋的口味:

    1. **调味:** 在煮鸡蛋的水中可以加入少许盐,这有助于蛋白更容易凝固,同时也会为鸡蛋增添一些淡淡的咸味。另外,您还可以在去壳后,在软煮蛋或半熟蛋的蛋黄上撒上一些黑胡椒或香草碎,提升口味。

    2. **腌制:** 将煮好的鸡蛋放入酱油、酱汁或特制的腌制液中浸泡数小时,可以赋予鸡蛋更丰富的味道。

    3. ** *** 蛋黄酱:** 将蛋黄与一些调味料、橄榄油或酸奶混合搅拌, *** 成蛋黄酱,可以用来搭配各种食物,如蔬菜、面包或烤肉。

    总之

    ,煮鸡蛋虽然看似简单,但要做到口感适宜、去壳便捷并具有美味的口味,需要一些技巧和实践。通过合适的煮鸡蛋时间、恰当的去壳 *** 以及创意的口味提升,您可以在家中轻松 *** 出美味可口的煮鸡蛋,让您的餐桌更加多姿多彩。

    每天吃一个鸡蛋,4大“惊喜”悄悄找上你!加它一起煮,还能护肝、活血、延衰老~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很多人都爱吃鸡蛋,但有人说鸡蛋胆固醇过高,要少吃,也有人说吃鸡蛋会得胆结石……

    那鸡蛋到底还能不能放心吃?一天最多吃几个呢?


    01

    “营养优等生”,好处多


    鸡蛋被称为“全能营养库”,不仅富含优质蛋白质和17种氨基酸,还有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包括维生素A、D、K和钙、磷、锌、硒等营养成分,对人体好处多多~

    1保护心血管

    合理吃鸡蛋不仅不会损伤血管,反而可以明显改善血脂代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研究证明,比起基本不吃鸡蛋的人,每天吃鸡蛋的人心血管病发生风险降低了11%,死亡风险降低18%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鸡蛋除了胆固醇,还有很多利于血管健康的成分,像卵磷脂、多种B族维生素、甜菜碱以及少量Omega-3脂肪酸,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上沉积,对调控血脂、保护心脑血管都有益处。

    2护眼明目

    鸡蛋里面还有丰富的叶黄素玉米黄素,这两种物质是护眼的功臣,有助于减缓眼部老化,增强眼睛对光线的敏感度,预防白内障等眼疾。

    另外,鸡蛋的维生素A是维持正常视力的重要成分,可以预防夜盲症和干眼症铜、锌、硒等微量元素,则对于预防视网膜退化和青光眼都有很好的作用。

    3保护肝脏

    鸡蛋中的蛋白质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促进肝细胞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强肌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

    因此对于肝损伤的人群,每天早上吃个蛋很有好处。

    4健脑益智

    蛋黄中的卵磷脂被吸收后释放的胆碱避免智力衰退,并改善记忆力;再加上其中的抗氧化剂,能够改善大脑前额叶功能及执行功能。


    02

    吃鸡蛋有个“上限”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发表的研究指出,对中国成年人来说,每周吃3~6个鸡蛋,可明显改善血脂代谢。若是超过6个,则死亡风险升高了35%!

    总的来说,普通人群每周可以吃3~6个鸡蛋,特殊人群则要视情况而定:

    ①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孕期妇女、哺乳期妇女,健身增肌人士,素食者等,每天吃1~2个蛋也是可以的;

    ②高血脂患者,若是吃了其它肉类、动物内脏等,建议那天只吃蛋白不吃蛋黄

    ③胆囊炎患者更好隔一天吃一次,而急性发作期则更好不吃蛋黄。


    03

    花式吃鸡蛋 营养翻一番


    1当归煮蛋,活血化瘀

    当归有活血化瘀、调经理气的作用;香附有疏肝行气的作用,它们两个配合在一起就是改善血瘀的“黄金搭档”。

    做法

    ①15克当归、10克香附、2个带壳的鸡蛋洗干净。

    ②然后加入适量水,大火烧开后煮10分钟。

    ③待鸡蛋熟了后,把鸡蛋剥壳再放入水中小火煮10分钟,晾凉后即可食用。

    2五味子煮蛋,益气养阴

    五味子是“养阴法宝”,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功效。

    做法

    取10g五味子,提前用水浸泡一晚后连水一起倒入锅中,加鸡蛋同煮。鸡蛋煮至成熟后捞出同样用勺子敲出裂纹,再放回锅中煮10分钟左右。

    3双色蒸蛋,护血管

    双色蒸蛋不仅颜值高,对心血管健康也很有益:鸡蛋中富含的卵磷脂可乳化脂肪,被誉为“血管清道夫”;胡萝卜、莴笋中含有的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等营养素也都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做法

    ①起油锅,下入里脊肉丁、胡萝卜丁、莴笋丁、盐、生抽,炒制成馅料备用;

    ②将蛋黄和蛋清分开,其中各自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③在碗底刷一层油,倒入蛋清,放入部分炒好的馅料,先上锅蒸5分钟,然后放入蛋黄、剩下的馅料,再蒸5分钟即可。

    关注@CQTV健康到家,带你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煮鸡蛋时,开水、冷水下锅都不对!牢记这5点,轻轻一碰就脱壳

    各位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感谢阅读我分享的美食文章,经验和大家一起共享,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煮鸡蛋时,开水、冷水下锅都不对!牢记这5点,轻轻一碰就脱壳!』

    鸡蛋营养丰富,价格便宜,每天吃2个鸡蛋,对身体非常好。鸡蛋的做法很多,但不同的做法,消化吸收率也不一样,其中煮鸡蛋、蒸鸡蛋的消化吸收率更高。

    每天早餐,很多人都会吃煮鸡蛋吧,口感嫩滑,味道鲜美,老人孩子都爱吃。不过,有些人煮的鸡蛋却不好吃,口感很干,吃起来噎人,而且蛋壳很难剥,主要是煮鸡蛋的 *** 不对。大多数人都以为,煮鸡蛋就是把鸡蛋放入水里煮熟就行了,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鸡蛋冷水下锅还是开水下锅?鸡蛋煮几分钟?怎么才能蛋壳一碰就掉?都是满满的技巧呀!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煮鸡蛋的正确 *** ,学会后煮出来的鸡蛋鲜嫩,轻轻一碰就脱壳。

    做好吃的煮鸡蛋,要牢记这5点:

    一、鸡蛋下锅前要用水浸泡

    鸡蛋在养鸡场诞生,到被我们买回家,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流失了一部分水分,直接煮的话口感就不是很鲜嫩,吃起来比较干。正确做法是,检查一下蛋壳上有没有裂纹,如果有裂纹就容易煮爆。然后把鸡蛋洗干净,放入清水里浸泡10分钟,可以补充一些水分。

    二、冷水下锅还是开水下锅?

    鸡蛋的口感好不好,和用的水有很大关系!到底是冷水下锅还是开水下锅?来看看区别。

    冷水下锅:水温较低,蛋白质凝固慢,煮的时间比较长,会让鸡蛋流失大量的水分,从而口感变老,吃起来发干、噎人。

    开水下锅:开水温度高,能让蛋白质快速凝固,但开水不停地翻滚,鸡蛋也跟着上下翻滚,鸡蛋就容易破壳,导致被煮爆了,蛋白都流了出来,非常浪费。

    正确做法是鸡蛋温水下锅,锅里倒入适量冷水,开大火加热,等到锅底开始冒小气泡时,温度大概60℃~70℃左右,就把鸡蛋放进去,盖上盖子。蛋白和蛋黄的凝固温度分别为70℃、60℃左右,所以这个时候放入鸡蛋是最合适的,能让鸡蛋快速凝固,还不担心破壳。

    三、煮鸡蛋时要用小火

    虽然鸡蛋温水下锅不会破壳,但火候要是没掌握好,也容易破壳。如果持续大火,水煮开后也会翻滚,导致鸡蛋破壳。

    正确做法是,大火把水烧开,转为小火,让锅里的水保持开而不滚,煮8~10分钟即可,鸡蛋就能完全凝固了。煮太久的话,鸡蛋流失了大量的水分,就会变干,吃起来噎人。

    四、水里加2样调料

    煮鸡蛋时,不要只用清水煮,水里加入适量食盐、白醋,可以让鸡蛋变得更加鲜嫩。因为鸡蛋含有丰富的谷氨酸,和食盐结合会生成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让鸡蛋变得鲜美可口;白醋可以软化鸡蛋,让鸡蛋更鲜嫩,蛋壳更好剥。

    五、煮熟后立刻用冷水浸泡

    鸡蛋煮熟后,很多人都迫不及待地捞出来吃了,是不是很烫手?而且不好剥壳?因为刚出锅的鸡蛋温度很高,十分膨胀,蛋白和蛋壳就粘在一起,非常难剥。

    蛋白质是胶体,可以热胀冷缩,所以正确做法是,把煮熟的鸡蛋磕出裂纹,放入凉开水里浸泡一会儿,蛋白就会遇冷收缩,而蛋壳十分坚硬,无法形变,这样鸡蛋和蛋壳就分开了;同时,凉开水从裂纹处进入鸡蛋内部,充当了“润滑剂”,让蛋壳非常好剥,用手轻轻一抠,蛋壳就变成两半了,鸡蛋和蛋壳完全分离,不会粘在蛋壳上。

    只要记住这5点,就能煮出鲜嫩可口好剥壳的鸡蛋了,具体做法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水煮鸡蛋】

    准备鸡蛋、食盐、白醋。

    1、鸡蛋放入水中,用手轻轻搓洗,把表面的脏东西都洗掉,然后放入清水中,浸泡10分钟。

    2、锅里加入清水,大火加热,煮至锅底开始冒出很多小气泡,轻轻放入鸡蛋。

    3、加入适量食盐、白醋,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盖上盖子煮8分钟。

    4、捞出鸡蛋,磕破蛋壳后放入凉开水中浸泡5分钟,就可以吃了。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用,请给我收藏、点赞、评论、转发、关注,让更多的人看到,让大家一起学习,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们下次再见!

    真的想问:鸡蛋一天到底吃几个最健康?

    有一种超级食材,家家厨房都有,很便宜,一年四季都能买,营养价值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就是鸡蛋。

    但关于鸡蛋的争议着实不少。有人说鸡蛋黄胆固醇含量高,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高血脂,每天只能吃一个;还有人说鸡蛋吃多了会得胆结石等等。

    那么,鸡蛋到底该不该吃?一天最多吃几个最健康?今天邀请营养师来详细说说。

    鸡蛋吃多了会高胆固醇、高血脂?

    先说结论:正常健康人不用过于担心鸡蛋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

    首先,日常饮食中影响血脂水平的两个主要危害因素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鸡蛋中的脂肪含量的确不低,但饱和脂肪的含量并不高,且还有对调节血脂水平有利的卵磷脂。

    其次,至于鸡蛋中较高的胆固醇含量,其实不用过于担心。这是因为人体内胆固醇 70% 左右都来自自身合成,食物摄入的胆固醇只占很少一部分。而且,正常人体对于胆固醇水平有着相对智能的调节机制,一旦摄入胆固醇增加,则体内合成的胆固醇会适当减少。

    也就是说,即便鸡蛋的胆固醇含量高,只要人体血脂代谢能力正常,吃下去的这点胆固醇,并不会影响血脂。

    此外,一项大型研究表明,每天吃 1 颗鸡蛋,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风险。另一项研究也表明,每天摄入 3 个以内的鸡蛋,有利于降低健康年轻人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对血脂健康有益。

    鸡蛋一天到底吃几个最健康?

    讲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鸡蛋还是要 *** 吃吧?如果已经有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病,还能吃鸡蛋吗?

    1. 正常成年人,建议每天吃 1 个鸡蛋(包括蛋黄)

    首先,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正常成年人每周应摄入 280~350 克蛋类,以一个鸡蛋 50~60 克计算,大约是每周吃 6~7 个鸡蛋,也就是每天 1 个蛋。

    其次,再从大家担心的胆固醇的角度,来看看权威机构推荐摄入量。由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卒中学会共同修订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中指出,成人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不高于 300 毫克。一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大概在 200 毫克左右,考虑到每日饮食中其他食物也会提供一定量胆固醇,每天 吃 1 个鸡蛋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适宜的。

    2. 孕期、哺乳期、青春期学生、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复期的人士,建议一天最多吃 3 个鸡蛋

    对于孕期、哺乳期妇女,以及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复期的人来说,他们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往往比普通人更大,将鸡蛋作为补充优质蛋白的来源是很好的方式。

    如果日常饮食中动物性食物的比例不大,只要注意鸡蛋的烹饪方式,采取蒸、煮等少油无油方式,每天吃 2~3 个鸡蛋问题不大。

    当然,如果日常饮食中已经有足够的奶、肉、鱼、大豆等食物,则不建议再额外增加鸡蛋的摄入量,依然保持每天 1 个鸡蛋就可以。

    3. 高血脂人群,要注意控制脂肪总摄入量,其中鸡蛋建议一天不超过 1 个,一周不超过 5 个

    对于高血脂人群来说,他们的脂类代谢已经出现了问题,对于食物来源的胆固醇和体内自我合成胆固醇的调节能力比不上正常人,因此对于胆固醇的摄入要格外敏感一些。

    根据卫健委今年发布的《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高胆固醇血症者每天胆固醇摄入量应该控制在 200 毫克以内。也就是说,吃 1 个鸡蛋就可能会面临胆固醇摄入超标的风险。

    如果这类人群日常饮食中其他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脑、肝、心)、红肉(猪牛羊)、虾等不算太多,也没有摄入太多油脂(尤其是动物油脂和高油的加工食品),那么建议每天吃不超过 1 个鸡蛋。如果摄入了比较多的高胆固醇食物,那就要相应控制鸡蛋的摄入,比如吃半个,或者只吃 2/3 的蛋黄。

    4. 肥胖人群,要注意控制总膳食摄入量,包括鸡蛋

    对于有肥胖问题的人群来说,需要控制饮食热量和脂肪的摄入量。尽管鸡蛋的脂肪组成中饱和脂肪不算太多,但依然不建议吃太多。一项大型人群研究表明,若每周吃鸡蛋大于 6 个,肥胖人群的全因死亡率会有显著增加。

    不过,对这个研究结果建议大家也要科学看待。一方面,吃几个鸡蛋和肥胖人士的饮食结构有关。一些处于减重期的朋友,在清淡饮食的基础上,用蒸、煮鸡蛋提供优质蛋白、矿物质,大量新鲜蔬果、杂粮提供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的方式,作为减重饮食搭配,也是可以的。

    另一方面,吃几个鸡蛋和肥胖人士的血脂水平有关。如果肥胖的同时血脂水平高,那也要按照前述建议,每天摄入 1 个以内的鸡蛋。可以选择其他食物补充优质蛋白,如低脂脱脂奶、大豆类、低脂瘦肉等。

    最后,还想提醒大家的是,除了关注吃鸡蛋的量,记得同时要注意鸡蛋的烹饪方式(尽量采用蒸煮等方式加工鸡蛋,避免煎炸蛋),以及饮食整体搭配是否合理。

    来源:科普中国

    流程编辑:tf028

    不同人群一天应该吃几个鸡蛋?血脂偏高还能吃鸡蛋吗?一文告诉你答案!

    “吃鸡蛋要去掉黄,不然会升高胆固醇。”“一天最多只能吃一颗鸡蛋。”“蛋黄才是鸡蛋的营养所在。”围绕着这一话题,最近几年网上的讨论很多,众说纷纭。如果按一颗普通鸡蛋约50克,胆固醇含量为324毫克,确实看起来不少,毕竟建议高脂血症人群每日胆固醇应少于300毫克。那么,吃鸡蛋真的会升高胆固醇水平吗?老年人一天应该吃几个鸡蛋比较好?

    健康时报图

    吃鸡蛋真的会使血胆固醇升高吗?

    河北省人民医院外科营养副主任医师张晓伟2023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表示,人体并非烧杯,不是说你往里倒多少试剂,烧杯里就会有多少试剂,血液很多营养素的水平和摄入的营养总量并不成正比。近年来多项医学研究表明,血胆固醇水平与摄入脂肪含量以及身体活动水平等因素的关系更大一些,而与每日摄入的胆固醇总量关系并不大。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必纠结于吃鸡蛋这件事。而且不少研究发现,适量吃鸡蛋是有益心血管健康的。2018年发表在权威期刊《心脏》(Heart)上的研究表明,与不吃鸡蛋的人相比,每天吃一颗鸡蛋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降低。2022年刊发在《elife》杂志的一项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开展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发现,适量摄入鸡蛋(约每天1个),血液中的有益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好胆固醇”)的含量更高,尤其是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显著高于常人;而有害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坏胆固醇”)更少,因此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

    研究截图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或会对“我国人群吃鸡蛋”起到指导作用。现阶段,我国饮食指南建议每天吃一个鸡蛋;但数据表明,我国人群的鸡蛋平均摄入量远不到推荐量。因此,需要多鼓励人们适量食用鸡蛋,以此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总体风险。

    血脂偏高,还能吃鸡蛋吗?

    如果按一颗普通鸡蛋约50克,胆固醇含量为324毫克。但是,鸡蛋还含有蛋白质、12种维生素、钾元素、铁元素、卵磷脂、单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可以说富含着小鸡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是很丰富的。对于本身存在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的人,也是可以适量吃鸡蛋的,但是要限制。《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建议,高脂血症每日胆固醇应少于300毫克,高胆固醇血症,每日胆固醇应少于200毫克。《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也推荐可以适当吃鸡蛋,如果是高血脂的人,可以一周3~5个。

    不同人群一天最多吃几个鸡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周摄入300~350克蛋类,大概平均就是一天一个鸡蛋,明确写到不弃蛋黄,就是不要把鸡蛋黄扔掉。张晓伟医生2023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介绍,从营养学的观点看,为了保证满足机体需要,又不致营养过剩,在一般情况下:老年人:每天吃1~2个比较好。青年和中年人: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的,每天吃2个鸡蛋也比较合适;从事重体力劳动,消耗营养多的每天可吃2~3个鸡蛋。少年和儿童:由于长身体,代谢快,每天也可吃2~3个。但是身体肝肾功能有问题的人群,需要咨询医师意见决定摄入鸡蛋数量,因为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过多的蛋白质会加重肝肾负担。

    鸡蛋怎么吃才更健康?

    张晓伟医生2023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介绍,鸡蛋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的消化率为99.7%,摊蛋为98%,炒蛋为97%,蒸蛋为92.5%,油炸为81.1%,生吃为30%-50%。除此之外,不同烹调技术对鸡蛋所含有的营养物质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图自“张晓伟健康科普工作室”因此,一般推荐吃法排序为:1.煮鸡蛋:鸡蛋应该冷水下锅,慢火升温,沸腾后微火煮3分钟。停火后再浸泡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清嫩,蛋黄凝固又不老,蛋白变性程度更佳,也最容易消化。2.蒸鸡蛋:不要在混合之初放入油或盐,这样易使蛋胶质受到破坏,蒸出来的鸡蛋羹粗硬;搅匀蛋液后再加入调料,略搅几下保证空气混匀就入蒸锅,这样出锅时的鸡蛋羹将会很松软。3.摊鸡蛋和炒鸡蛋:更好用中火,忌用大火,否则会损失大量营养。但是火太小了也不行,因为时间需要相对较长,水分丢失较多,摊出的鸡蛋发干,会影响质感。

    标签: 鸡蛋 分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