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油是什么游戏,黄油是什么 *** 语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54 0
日本人脑洞有多大?好好的任天堂游戏被玩成小黄油,还乱入恐怖片

大家好,这里是正惊游戏,我是 *** 小弟!

任天堂的《 *** 啦!动物森友会》在3月20日登陆Swtich,最近真是火的不行,不知道各位 *** 都入手了吗?小弟觉得,说《 *** 啦!动物森友会》是3月更受欢迎的游戏也不为过,任天堂不愧是世界主宰!

而实际上,先不说3月20日的《 *** 啦!动物森友会》,《动物之森》系列的前几作就已经有非常多的玩家为了它而疯狂了。

例如前不久,就有一位叫Brianmp16的外国小主播,在《动物之森》给自己订下了个目标:手动挣下10个亿铃铛(游戏币),买下邮局模型(价值999999999铃铛)。

如果各位有玩过《动物森友会》应该知道,之前很多玩家都是靠输入作弊码得到邮局模型的,而Brianmp16并不想这样,只打算手动!

那么手动挣下10个亿大概要多长时间呢,有玩家计算过,游戏内高效率打工一小时差不多能挣10-20万,如果纯打工的话大概需要6000多个小时,大概就是不吃不喝24小时打工也要250多天才能攒够10亿。

最后,Brianmp16通过“炒股”,也就是低买高卖倒腾萝卜,最终花了180个小时成功攒下最后1亿,成为初代动森里之一个十亿富翁!

能坚持游玩《动物之森》的不止是主播小哥,或许还有你原本不玩游戏的妈妈,或者是奶奶。

前不久就有一位87岁的老奶奶超爱玩《动物之森》,4年时间她已经玩了3850个小时,平均每天玩了2.5个小時,算是个相当惊人的记录了。

面对这么硬核的老奶奶玩家,任天堂官方也对这名超高龄玩家表达了敬意——他们用老奶奶的游戏ID命名了一位《 *** 啦!动物森友会》的新NPC。

而这位老奶奶现在也已经收到了新的任天堂主机以及新的《动物之森》,可以准备她新

除了这些,《动物之森》最感人的玩家故事莫过于这位妈妈的故事了。

故事里的妈妈在儿子的推荐下玩了很多年的《动物之森》,虽然最初给他推荐这个游戏的人早已不再玩这个游戏了,但是母亲仍然在游戏里给他留下了很多的礼物。直到母亲去世之后,儿子才发现了这一切,此时他想要对母亲说一声谢谢的机会都没有了。

你以为《动物之森》就只有这些感人的故事?不,你错了,广大网友们从来没有放弃他们沙雕的精神!

首先是和《动物之森》同一天发售的《DOOM》,就被大伙儿给玩坏了!

还有到处乱入的熊孩子村民?!

甚至被网友恶搞成了小黄油???

然而只是恶搞村民也依旧不能满足网友们了,他们开始玩起了自己!

例如COS村民来一个?

村民上床睡觉也可以COS一个?(好痛!)

实际上声优圈知名的氪金魔人岛崎信长,对就是那个氪金掉几千万日元的那位!他也是动森玩家,还打算把岛命名叫“监狱岛”!

不过沙雕归沙雕,这都是玩家对《动物之森》的爱啊!如果不是爱,谁愿意花这么多时间精力搞沙雕呢?

小弟和你说:

有朋友问我,《动物之森》哪里好玩了?既没有连贯舒爽的打斗,也没有史诗感;既没有丰富的故事体系,也没有唯美与超然。换句话说,你不就在玩一个任天堂出品的 *** 农场吗?

还是那句老话,游戏的魅力要自己亲身体验才能知道,而且在不同人的眼里,一款游戏的卖点是不同的。《动物之森》的那些真爱玩家们看来,也许是是它与现实时间相扣连的真实感,也许是是它在一个干净可爱的世界里玩耍居住的虚幻感,也许是是在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一点点成长的安心感。

这些感觉在现实中得不到,却能通过另一种方式得到满足,我相信这也是很多玩家玩游戏的原因。

一个正惊问题:你会去玩(云)一下《动物之森》吗?

Steam:小黄油游戏再一次被V社暂停上架 社区玩家这一次怎么说

据外国游戏媒体Gamasutra报道,Steam目前可能暂停了大尺度游戏的上架,一些游戏 *** 组的小黄油发售被推迟。

自从上次V社要求某些游戏的 *** 人员删除大尺度内容,不然就从Steam下架后。得到了社区玩家的强烈反对,V社不得不迅速撤回了这些更改。而就在最近,通过外媒报道,V社似乎开始启用了新的审查机制来阻止小黄油的泛滥。不过目前尚不清楚V社新的审查机制的具体情况,也不清楚机制上线的时间。

对于这次的新机制,游戏日报小鱼君觉得是很正常的。Steam虽然算得上是目前游戏平台中的大哥大,但还是有一些机制上的漏洞(旅游社嘛,太忙没时间)。而这次出现审查机制的消息,其实是为了完善Steam管理系统,毕竟一些小黄油尺度过大,会造成不良影响。不过对于V社这次构建完善和谐的社区,小鱼君是赞成的。毕竟一个拥有完善监管系统的平台,才能够吸引更多玩家的进入,不过这其中的力度,就要交给V社自己去把握了。

毕竟只是消息,具体的情况还要等V社正式公布才能看见,各位小伙伴们稍安勿躁。

「戏里戏外」PS历史上之一张"小黄油"诞生了?游戏价格暴涨

众所周知,索尼PlayStation对游戏的尺度的审核一直很严格,尤其是针对喜欢给游戏中加入喜闻乐见元素或者说给喜闻乐见元素里加游戏的日本Galgame游戏厂商们。因此很多Galgame登陆PS平台之前,都会严格的对游戏内容进行完整的"和谐"。

也正是因为这样,PS平台上的游戏没有任何"福利元素",也没有任何一款"小黄油"。但是近日这个记录算是被打破了。近日有无聊的玩家在,Galgame《爱莉娅嘉年华》的PS4版本结尾时的演员staff表时,看到了一张没有被和谐的CG。

明显能看到游戏中的角色栗色毛妹子和男主一起共浴,该遮住的地方全部没有做任何的处理,显然游戏 *** 室们在进行"和谐"这种一点也不和谐的工作时在疯狂摸鱼。毕竟这些东西才是游戏的灵魂,那些无知的政客怎么可能理解?要把这些凝聚着精华的CG给抹除掉,谁也不愿意的啊。

出了这样的事情,游戏 *** 商DramaticCreate立刻表示道歉,并且会在之后的更新中将这块东西给去除掉。因为出现这样的问题是严重违反相关条例,甚至会进一步加剧联合国等组织对游戏的进一步口诛笔伐。之前世卫组织已经将游戏成瘾列为了精神疾病。

而在极端保守主义下玩游戏的PS4主机玩家们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对自己的内心表现出了十足的忠诚——目前这款游戏的实体版卡带的价格已经从原本的4000日圆暴涨到了6500日圆。因为这有实体版光碟上的游戏才能保持这种"bug"不被修复。

为了看一张图,主机玩家们也是非常拼的了,至少是非常愿意下血本的了,6800日圆足足434人民币,《赛博朋克2077》等级的3A作品才468,这么一张图就约等于赛博朋克1926了。我只想说:我要是有钱该多好.jpg。

而能发现这款2015年发售的游戏中还能有这样BUG的玩家也是有够闲的——到现在才发现这个问题,说明索尼自己的审核人员都没看到这里。不过无论怎么样,曾经买了这款游戏的玩家们可以在亚马逊上卖掉进行一波理财,但是我认为这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PS上之一款"小黄油",还是很有收藏价值的。

当然,导致这一切的索尼自身严格的游戏分级机制。很多玩家可能还记得深陷"热咖啡"事件的R星,为了让自己的游戏从18+重新回到正常全年龄,R星花费了很大的代价。因为在欧美市场中,游戏的分级对贩售区域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进而破坏销量。

索尼这样也是难免的,但是身为一个正常玩家,谁不想在游戏中体验一下二次元的温柔乡呢?顺带一提,这次发现这个cg的,确实是一位黄油老司机,而且他对柰子有着纯真而无上(呕)的爱好,有条件的玩家可以关注一下。

欢迎点关注、点赞、点留言吐槽

韩国玩家怒了!因游戏被归为限制级,五万多人 *** 废除游委会

大家好,这里是正惊游戏,我是正惊小弟。

当大家都在关注着韩国踩踏事件的时候,韩国游戏圈也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件足以影响今后韩国游戏发展的大事件。

就是韩国玩家对韩国游戏管理委员会发起了挑战!

韩国游戏管理委员会(后文简称‘游委会’)推行的分级制,因为和玩家期待的差别比较大,一直都让韩国玩家非常不满。

前段时间二次元RPG手游《蔚蓝档案(Blue Archive)》就成了引爆玩家不满的导火索,因为这款游戏游委会以收到大量投诉为由,把游戏分成了成年版和青少年版,这一下就点燃了韩国玩家积怨已久的怒火。

《蔚蓝档案》是《碧蓝航线》发行商的新作,是一款走校园青春卖萌路线的,二次元的手游。

这款游戏在国内也有 *** (还没开测),大家都清楚国内对于游戏的限制,国内有厂家敢 *** ,可见游戏的“含油”应该是非常低的,基本上可以说是老少咸宜,这应该就是让韩国玩家暴怒的原因了。

韩国玩家对于游戏是非常较真的,这次为了推翻游委会,就搞了起了 *** 活动。

本月的29日,韩国首尔议会大厅前排起了长龙,约有五千多名玩家到场签名,向国会 *** 要求废除渎职的游委会,网上这次 *** 的人数更是高达五万多人。

其实游委会已经不是之一次以收到投诉为由对游戏强行搞分级了,此前还向G胖的steam发文,通知要求下架部分“玩很大”的游戏。

虽然韩国人发明了宇宙,但steam不是你们韩国人发明的呀,人家是美国的游戏平台,现在你要求G胖按照思你们密达的法律来办事,这感觉就像是猪圈里的狗拿着鸡毛当令箭去命令自己的主人一样。

游委会的一些操作不但韩国玩家看不下去,韩国一些政党也觉得游委会大有问题。

有媒体报道说,在2017年的时候游委会以应付数量庞大的游戏为由,申请了一笔高达40亿韩元(约2千万人民币)的费用,说是要打造一个审核管理系统。

结果4年过去后这个系统依旧只完成了96%,此时整个系统根本没法运营,甚至部分相关网站依旧没法登录。后来随着相关机构的调查,大家就发现游委会内部疑似出现了贪污,伪造文书等问题。

自己内部都乌烟瘴气,还要当裁判来审核游戏分级?那还不如让老八守护公厕。这事情加深了韩国玩家对游委会的不满,最终因为《蔚蓝档案》分级事件而爆发。

现在事情闹得这么大,游委会这一关恐怕不好过了。

小弟嘠绿共:游委会命运会是否会被撤销不清楚,但是韩国游戏这个千亿产值的行业,那些大佬们是不可能放手的,所以就算游委会被撤销,应该很快就会有“委游会”“ 会游委”登场。

一个正惊问题:你怎么看韩国玩家和游委会这破事?

开放世界这么香?腾讯网易纷纷布局,甚至连黄油都来插上一脚

最近这两三年,开放世界开始变成了一个热门的游戏类型。无论是什么题材,或者是玩法类型,只要打上开放世界这个标签,游戏的逼格感觉就能提升好几个档次。

今天,笔者就来为各位盘一盘,未来几年内将会与我们见面的那些国产开放世界新游。

武侠篇

作为国内厂商最驾轻就熟的游戏题材,它与开放世界这个香馍馍搭上车已是意料之内的事情。无论是腾讯网易这样的大厂,还是独立游戏工作室,都开始布局开放世界+武侠的组合。而且已经有不少开启测试。

比如网易旗下已知的就有《逆水寒》手游、《射雕》、《燕云十六声》这三款多端开放世界武侠游戏。

其中,《射雕》和《逆水寒》手游已经进行过一轮首测,这两款游戏目前在玩家中的口碑都很不错。

特别是《逆水寒》手游这次在国庆期间的测试,在开放世界部分的内容呈现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惊喜。

而仅凭一部宣传片就吸引玩家无数目光的《燕云十六声》,在很多概念方面都与这次的《逆水寒》手游颇为相近。据《燕云十六声》项目组透露,该作也将会在今年内进行一轮测试,届时势必会被拿出来与《逆水寒》手游比较一番。

而腾讯方面,已知的开放世界武侠有两款,《代号:致金庸》与《雪中悍刀行手游》。

《代号:致金庸》是由腾讯光子负责开发的一款开放世界武侠新游,游戏采用了更先进的虚幻5的进行打造。六月底腾讯游戏发布会上放出了游戏实机演示动画后,《代号:致金庸》曾几度冲上微博热搜,引发了不少关注。

从目前公布的实机演示来看,《代号:致金庸》依托虚幻引擎5有着非常出色的画面表现力。但是,演示中角色跑动和格挡动作就显得有些生硬,不连贯。从游戏暂定名还是用“代号”推测,这个项目应该还处于早期研发阶段,很多细节都还不完善。

而《雪中悍刀行》目前除了一部宣传CG之外,并无实机演示内容放出。根据官方透露,在《雪中悍刀行手游》中每个玩家的游戏大世界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NPC的命运会受到玩家选择所影响,而游戏的故事线也会随着玩家的决策不同而有所改变。

鉴于《雪中悍刀行》电视剧的巨大影响力,《雪中悍刀行手游》在未来上线时,应该很吸引到不少的圈外玩家。

经典IP跨界融合

除了热门题材+开放世界的组合外,此前一些热门的经典游戏IP结合开放世界也是游戏厂商们惯用的招式。

比如早些年网易旗下《阴阳师》IP衍生的开放世界游戏《代号·世界》,在公布之初就引发了巨大轰动,可惜的是,除了一个可玩的官网和一部CG,这款作品就再也没有对外的消息公布了。据传闻该项目已经暂停开发。

而网易的老对手腾讯,自然也不会错过对自家大IP的充分利用。其中,《王者荣耀·世界》是腾讯天美基于《王者荣耀》IP打造的一款开放世界RPG游戏,游戏于去年十月底首曝,并放出了华丽的实机demo。颇有一种《怪物猎人》的既视感。

不过,自从发布demo后游戏就没有了太多的消息放出,估计正在潜心研发中吧。

除了《王者荣耀》,腾讯手上还有一款不错的IP改编游戏《洛克王国》手游。该作由腾讯游戏魔方工作室群魔镜工作室负责 *** 游戏于去年首次公布PV。在今年6月的Spark2022腾讯游戏年度发布会也公布了最新的进展,目前游戏开发完成度只有10%,短期内是玩不到了。

除了腾讯网易,完美世界经典IP《诛仙》和《完美世界》也均有开放世界衍生作品。

其中,《诛仙世界》已于前段时间进行过一轮首测,从这次测试的成果来看,游戏无论是从独特的仙侠风格,还是极佳的画面品质来看,都算得上是国产MMO里的头部水平。

而另外一款《完美世界》IP衍生的《Perfect New World》,除了在当时发布会上惊鸿一瞥之外,就没有后续消息了。

二次元+开放世界

自从《原神》火了之后,二次元+开放世界似乎就变成了开放世界游戏里的标准答案。在《原神》之后,也相继出现了多款二次元开放世界游戏,只可惜,目前市面上能打的还是只有最早出现的《幻塔》。

不过,这并没有对后来者造成多大的干扰,二次元+开放世界依旧是未来开放世界领域中的大板块。

其中,《鸣潮》应该是继《幻塔》之后,看上去最有力的《原神》竞争者,在测试之前就收获了不少玩家的关注。游戏中比较出色的就是战斗系统,角色的技能动作都十分的流畅和拥有打击感,甚至还有一些act游戏才有的弹反等。

游戏战斗机制来看确实不错,然而游戏陷入了抄袭风波,原因就是一些文案的描述和原神的世界等级一模一样。最离谱的是,粗心的文案居然只把两处世界等级改成了鸣域等阶,还有一处居然忘改了,还保留着世界等级,一些装备的属性也是直接照搬,在此前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而在《原神》Like方面,最近一款名为《Project:Reborn》二次元开发世界新游也颇为引入瞩目。从PV演示内容来看,游戏在画面表现以及许多玩法设定方面并不亚于《原神》。

除此之外,西山居也有一款名为《NewDawn》的开放世界游戏在今年早些时候于海外进行测试。游戏画风配色与《二之国》一般清秀,观感较为出色。在玩法方面跟接近于沙盒生存玩法。

最后,就是近期刚刚公布的《Mirror 2: Project Z》。这款靠三消(搞颜色)玩法闻名的大作,最近因为《Mirror 2》16+的定位被推上的风口浪尖。不过这款《Mirror 2: Project Z》的官方定位是二次元风格的模拟经营开放世界游戏,玩法整体偏休闲。在今年圣诞节就能体验到。

除了上述提到的这些游戏,还有不少射击品类+开放世界的游戏,比如《Once Human》、《Ashfall》、《代号: ATLAS》、《星球:重启》、《黎明觉醒》等等,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Steam:小黄油游戏又出新花招?这次不拼图,直接扫雷可还行

哈喽小伙伴们好,这里是游渝文化阿福君。“Steam四大名著”、“Steam七大名著”这些,相信游戏宅们应该或多或少都有了解,它们都不是什么大厂大手笔的大作,而都是些不起眼的小游戏,却依靠精致或者奇葩的内容成了Steam上的经典游戏,比如山羊模拟器、山等等作品。


而最近Steam发售了一款小游戏,看类型似乎有可能加入名著套餐里面。在2月20日Steam上架了一款名叫《HENTAI MINESWEEPER》(亨泰扫雷机,阿福君机翻的,这中文名字大家勉强看吧),是一款难度层层加大的扫雷益智类游戏,跟大家电脑里面自带的扫雷如出一辙。

不过这个扫雷游戏形式上作为稍稍改变,不再是单纯的灰白背景然后一个笑脸、哭脸就把玩家给打发,而是把背景替换成了各种二(小)次(黄)元(油)萌妹子的图片,然后还加上了OTS,可以说是把扫雷玩出新花招。众所周知,Steam上小黄油游戏一般都是视觉小说、拼图或者是消消乐类型,搞成扫雷的阿福君还是之一次见。


游戏目前售价是6块,阿福君觉得有点贵,毕竟游戏玩法毫无创新,就是有图片可供欣赏。不过对这种纯粹打发时间的游戏,应该还是会有一些玩家和肥宅会喜欢的。

这些游戏中的隐藏福利,只有最称职的玩家才知道

大家好,这里是正惊游戏,我是你们的正惊小弟。

许多绅士玩家已经发现近年来的各类黄油已经随着监管力度的增强而不断下架,新游戏也只能靠打擦边球的方式来满足各位绅士们饥渴的需求。

不过对于真正的绅士玩家们来说,只要在游戏中耕耘得足够深入,还是可以从一些游戏中发现其他玩家无法找到的特殊福利,特别是一些古老的端游、单机游戏和主机游戏,经过各位绅士玩家大神的不懈探究,找出了各种让人叹为观止的隐藏福利,也连带开发出了各种同人和梗图。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这些只有最称职LSP玩家才知道的游戏福利。

《打击者1945》

《打击者1945》这个名字,许多玩家可能印象不深,但是提到《彩京1945》想必会恍然大悟。

这款街机游戏统治了STG界长达十几年,除了有着多样的玩法以外,还具备远超同时期竞品的打击感和操控性。

在游戏中,玩家可以操作6款不同的飞机进行战斗,其中有5个飞行员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年轻 *** 姐。

但是这款游戏的难度普遍偏高,所以许多玩家甚至都未曾通关,自然就未能发现真正具备实力且坚持不懈的绅士玩家看见的隐藏福利。

在游戏中,根据玩家的不同表现,女驾驶员会有不同的形象展示,而要看到上面这些性感清凉的隐藏图片,则需要玩家在一周目通关时,全关卡均获得3个金勋章,不仅所有关卡要在1分40秒内通关而且要获得所有金砖,还得击杀包括BOSS在内90%以上的敌人。

像小弟这样的手残玩家,也只能默默放弃,等待各位大神放出的图片,回想起彩京所开发的其他游戏,这隐藏图片绝对是老早就已经埋下的福利了。

《仙剑奇侠传》

国产RPG中更具代表性的游戏就是《仙剑奇侠传》,而这款经典的作品中竟然也有一个少儿不宜的画面——李逍遥偷看赵灵儿洗澡!

对于那个资源匮乏的年代,即使是分辨率这么低的画面,也吸引了大量玩家的目光,别鄙视,毕竟“饱汉不知饿汉饥”啊。

虽然这个剧情众所周知,而且后续所出的各个版本《仙剑奇侠传》也都针对这个剧情做了进一步刻画,例如在IOS版《新仙剑奇侠传(单机)》中,游戏的画质提升了,画面也更加香艳。

3D版的《仙剑奇侠传OL》中画面进一步立体了。

而VR版本的《仙剑奇侠传》则让绅士玩家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你以为这就完了?

在真正的绅士玩家眼中这些都是小儿科,真正隐藏的火爆画面绝大多数玩家都没有发现,因为这需要通过修改关键道具来触发新的剧情。

在游戏最初只要玩家能够修改出桂花酒和紫金丹,并触发一系列剧情,那么李逍遥就可以提前遇见赵灵儿,甚至带着赵灵儿来偷看“她自己”洗澡!!!

《最终幻想7》蒂法

说到游戏中的福利,那就必须要提到《最终幻想》中的蒂法,虽然她十几年前就已和玩家见面,但是后续的衍生却让她变成了3D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扛把子。

虽然在游戏中蒂法并没有带给玩家们过多出格的图片,但是她曼妙的身材和美丽的脸庞让一众玩家为之倾倒。

而《最终幻想重制版》一经推出,PC端各种Mod马上就如雨后春笋般生生不息,直接把游戏下载区人气引爆。

当然了,还有一些小孩子不能看的Mod,大家懂得。不要问小弟,小弟我什么也不知道。

之所以会有如此人气,还要归功于在大神们所制造出的少儿不宜影片,这些曾经让众多玩家垂涎三尺的影片拉高了蒂法的知名度,在这里小弟就不过多介绍了。

《游戏王》

除了以上几款游戏有着非常直接的福利展示外,接下来这款游戏会列入盘点中,就真的是因为小弟看到绅士玩家们的脑洞后由衷地“钦佩”才想让更多人知道它了。

这款游戏就是《游戏王》,这一系列漫改游戏一直都在卡牌游戏类目里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我们今天并不是要介绍其中那些充满诱惑性的卡牌,什么同人最多的“黑魔法师女孩”:

什么热辣火爆的“E·HERO爆裂女郎”:

都抵不过这张卡及其衍生品所带来的凶残程度——强欲之壶!

这张卡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画面上这个让人便秘的表情,配上绅士玩家给出的创意配词,直接就让它摇身一变成为绅士玩家专属表情。

这还没完,由于“强欲之壶”的衍生卡牌很多,于是这套卡牌竟然还组出了表情包,小弟在这里给大家来几个不那么 *** 的感受一下。

谦虚之壶

贪欲之壶

大欲之壶

无欲之壶

以及这最后进入贤者模式的“无欲之壶”,完全就是众多绅士玩家在求上车之后一系列举动完最后的状态,你就说是不是你吧!

聊了这么多,小弟其实还有很多例子不举,主要是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着想,毕竟要像“无欲之壶”那样,游戏世界才能更加纯粹,玩游戏就是玩游戏,找福利这种事情还是留给那些专业的绅士玩家来做才比较靠谱,因为小弟我也找不到。

一个正惊问题:你还知道老游戏中哪些只有绅士玩家才懂的福利呢?

给“黄油”做汉化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尽管笔者很少接触“黄油”(认真),但在攀谈中,对眼前这位曾经做过官能游戏汉化的朋友还是产生了兴趣。想到有很多不堪入目的台词都是出自其手,这背后势必有一段不可言喻的心路历程。虽然我的旁敲侧击很快就被识破,但对方还是在死缠烂打下松了口:

“要聊这个,起码先把我的头像给糊(马赛克)了……”

一个黄油小组的诞生

在跟狱川交流时,他正在东京的一所互联网公司打工。这位仁兄的经历也比较奇特,大学期间本来钻研的是旅游专业,半路出家自学日语开始翻译黄油,又半路出家捣腾编程技艺,最后去日本当了名码农。

起初跳入游戏汉化、以至于黄油汉化的坑,纯粹是因为中学时期沉迷于日系恋爱文字冒险游戏的结果。后来等别人填坑“等得难受”了,干脆身体力行的加入其中,可以说是兴趣引发动力的典范:

“我参与过翻译的游戏不少,比较出名的有《美少女万华镜》。举一个例子得了,两点成线身份容易暴露……身份比较多,超级内鬼,很多人做久了都是四处乱串门。”

所谓的“内鬼”,在黄油汉化圈内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有些大佬左右横跳于十几个小组之间,美其名曰“流浪地球”。而与正经的本地化团队,或者经常出现在单机资源网站且辨识度较高的汉化小组不同,黄油汉化的传播风格,路数更像是上世纪 80 年代的“共享软件”。玩家们可能在某个不知名的角落,体验到了一款“本不应该有中文”的中文游戏,偶然间看到了汉化人士一闪而过的招新广告,慢慢聚沙成塔。

从各大贴吧和论坛汇集而来的冒险者们,打着交流学习的名号互相分享资源……不对,是爱好。他们的利益关系较浅,导致“鸽子”频繁出没。于是总是有人手里的活还没干完,又惦记着其它作品,最后由于坑开得太多干脆销声匿迹。

对于个人而言,这种组织结构的好处是绝对自由。有偿的本地化团队自不必提,他们有着严格的项目周期和质量需求,而与单机资源网站紧密合作的汉化小组,为了争夺流量往往身不由己的被绑架着赶工。过去的一些乱象,也造就了“老头滚动条”、“金属私生子”这类令人啼笑皆非的翻译,甚至不乏盗用对方翻译,压榨学生进行劳作的无良行为。

相较之下,在狂野且自由的黄油汉化圈内,能统筹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的团队已经是个奇迹,可见爱的力量有多强大。据狱川描述:

“分工一般是项目牵头人拉起队伍,招人手。吉祥物大佬祭天;资源大佬提供资源;程序员大佬开箱子提取文本;项目大佬扔文本;翻译校对一起开工进行翻译;翻译完毕校对接手进行校对;校对完毕润色大佬开始搞事;文本成品交给程序员大佬做成补丁;吉祥物发表补丁;伸手党(玩家)开始干活。”

尽管看上去有点滑稽,但仔细观察又会发现各项工序珠联璧合、相当缜密。

什么“温润如玉”我是不懂的

令人意外的是,“程序员大佬开箱子”某种程度上是一个项目的核心部分。牵头人首先要确认的就是在技术上有没有汉化的可能性,由于他们没法从 *** 组那拿到文本,每款游戏的封包格式又不尽相同,导致解压和加密的 *** 各异,更好是有个懂汇编的把关键信息反编译出来。一些民间汉化团队甘愿和单机资源网站捆绑,并不是因为对方能够支付多少酬劳,往往是看中了技术方面的支持。

不过莫说是“黄油界”了,汇编大佬之于整个程序圈也是稀有品种。除此之外,游戏的脚本还分为直接用 txt 就能打开的“文本型”,以及文本通过编译器转换成的“二进制型”。前者比较简单易懂,“二进制型”则可能涉及到字库解码之类的工作,操作起来非常麻烦。

现成的工具倒也不是没有,比如 IgfTool 就可以提取 I 社的文件,Dragon Unpacker 应对《RPG 游戏 *** 大师》的相关内容,WQSG 能够暴力抽取文本,FilterMaker 用来封包。只不过它们不太可能覆盖到所有的游戏,而且质量也未必能达到要求。

下一页:更多内容

狱川当年的工作主要是翻译和校对,文本传到他手中的时候已经非常直观易读了。基本是两列表格的形式,左边一列包含待处理的日文词组和短句,右边一列用来填写翻译完成后的句子。

在给黄油进行汉化时,他认为相比日语能力更重要的还是遣词造句能力。因为日语能力到了一定地步,很多人都可以理解得很到位。这时候如何信达雅的将其表达出来,才是翻译水平的体现:

“什么温润如玉、白皙、桃花源,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些词与诗我都是不懂的……要文雅有文雅的译法,要直白有直白的译法,一般都是绅士自嗨的预留地。说起来很多文学大师才是个中好手,典型例子有村上大师,还有莫言大师的作品也有不少。有时候甚至可以用来参考学习,然后造句写上去,意外的效果不错。”

其中最难搞定的部分,无疑是附带日本地方方言的文本:“我也就能看懂比较明显的大阪方言,具体怎么解决,当然是硬生生查资料,要么找个会关西话的翻译甩锅。具体到小地方的方言那就有点难办了,日本人听着读音是能听出来,但对中国人来说还是太难听懂了……查资料的话,日本有一些网站是翻译地方方言的,也可以利用利用。”

为了保证最终封包后的程序能够被正常识别,有时候翻译过程中还会有很多限制条件,比如字数限制、允许换行的次数以及能不能使用特殊符号,非常考验一个人对文字的控制能力。虽然后期还可以靠润色和校对再统一检查一道,但那样又会无端增加不少工作量。

在较为大型的汉化团队内,一般还会建立类似攻略组的小队。因为有些词句的语境,不从头到尾把游戏打一遍是不会明白的。狱川也认为这是翻译的基本功,而且对于不那么考验操作的视觉小说类作品而言,大多数人都可以独立完成攻关:“不看作品没法信达雅,还不如直接扔机翻。谨慎的译者都要进行三遍校对,只是兴趣翻译没这么高的要求。”

只不过是兴趣使然

就算是这么一群优哉游哉、兴趣使然的人,有时候也会遇到汉化撞坑的事情,一产生对比就很有可能引起骂战 —— 汉化组的支持者与反对者之间互相嘲讽,两个汉化组的成员之间也会互相调侃翻译质量。然而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看,他的感觉不过是大家一起开开玩笑,反倒是一件乐事:

“黄油玩家其实不太关注翻译质量,很多都是能撸就行。对汉化组,他们更关注的是有什么瓜可以吃,起哄闹事,故意引战,浑水摸鱼。老夫发表黄油时都是用的马甲,没人认识我怎么喷得到我。跳出五行之外不在三界之中,薛定谔式吃瓜。周迅干的事跟我撸树人有什么关系?”

当然,并不排除会有特别糟心的情况出现,比如由 Leaf 会社开发的《To Heart 2》本身是款全年龄 AVG,后来移植到 PC 才增加了 18 禁元素,主要的乐趣还是来源于剧情部分。早年间有些汉化团队出于大环境考虑和为了避嫌,并没有将 18 禁的部分翻译出来,结果引来了极端分子的哄骂。

翻译并不是什么轻松的活,想象一下做英语六级阅读题的情境就能感同身受。但回忆起过去做汉化的日子,我仍然可以从对谈中感受到狱川的愉悦情绪:

“翻译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文章在手中诞生的感觉还是不赖的。其实也是托了做翻译校对的福,我一次就考过日语能力 N1 了,读解部分还是满分。这也算做汉化为数不多的具体好处之一了,能获得大量深层阅读的机会,而且还不会很 *** 到腻烦。本来兴趣汉化就不需要社区反馈什么的,秉承着有兴趣就做,坚持不了就放弃的原则。”

随着国内市场的正规化进程,如今大量的商业团队拉起了游戏本地化的班子,诸如扑家和轻语工作室,有些公司同样是从民间团队转化而来,兴趣小组势必会越来越边缘化。但在狱川眼中,黄油、或者说视觉小说本来就是比较边缘的品类,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而且受到影响也未必是件坏事:

“跟商业化翻译有很大不同 —— 这(兴趣汉化),是可以无限延期的工作……如果能在拥有版权的情况下,商业化汉化应该会比非商业化的要好吧。我是不觉得我这兴趣翻译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地方,如果商业化,我觉得能力起码要达到 Catti 3 级(国家职业翻译考试)的翻译水准。”

但对于黄油汉化的相关工作,狱川用到了“混乱”一词来形容当前的状况,而且未来也可能很难改变。包含“18 禁”内容的游戏在中国几乎无法拿到版权,官方想要发展中国市场困难重重。接到国际汉化单子又需要扎实的渠道关系,只有凤毛麟角的几个团队能做到,黄油商业汉化或许并不是个好出路。

而陷入版权荒漠的黄油,有时又让盗版盈利产生一定的操作空间,根据个人追求与需求的不同,爱好汉化者和商业汉化者内部也经常出现分歧:“只要国内还禁止成人内容,未来的黄油汉化就会一直处于目前这样的混乱状态。新人入坑,我推荐用爱发电,发完就溜,深藏功与名。”

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再加上学业和工作的多重影响,狱川两年前慢慢淡出了圈子。但之前的语言积累并非毫无作用,他到日本后过上了一般程序员不敢想象的悠闲生活:“像 2 月,一共两个三连休,29 天我也就上了 140 小时班。”

当我问及他是否还有意向回到汉化的老坑时,他摆摆手无奈的表示:“不在一线翻译好多年了,哪还记得以前写过的翻译句子……只能给你敲出个 helloworld 出来了。”

今天队长不关心女玩家,只想聊聊V社与小黄油的那些事儿

昨天的爱玩激动队委派出驾驶经验最丰富的小队员采访了《女玩家对小黄油的看法》,字里行间的交锋非常精彩。但小黄油这事,说到底还是我们男性同胞有话语权——所以今天,队长就再和大家聊聊小黄油和Steam相爱相杀的那些事儿。

顾名思义,“小黄油”游戏指的是 *** ,少儿不宜的那种。作为全球更大的综合性数字发行平台之一,Steam对于小黄油的态度一向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玩家就喜欢这玩意儿,管是肯定管不住的。

但在今年5月份的时候,V社突然向多家厂商表示要求他们对Steam平台“包含成人内容”的游戏进行规范和限制,不然这些游戏将会被下架处理。一石激起千层浪,不说厂商的联名 *** ,玩家就先不干了:他们发起了万人签署反对活动,最终使得V社发布道歉信,并表示对这件事重新考虑。

玩家的万人 *** 信

而后Steam官方发布了一则新闻公告,主题大意是只要游戏中不包含恶意内容、不违法,就都可以上架Steam。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小黄油也是没问题的。但同时这则通告还提到将精力放在完善分类筛选推荐上,尽力让玩家可以控制自己所看到的内容。这也就意味着Steam会加入更加严格的筛选机制,受影响更大的自然是小黄油。这类游戏会延长审核与发布的时间,但具体会延长多久,没有人知道。

詹姆斯考克斯是众多收到过滤器影响的独立游戏 *** 者的其中一位。去年,他 *** 的一款名叫《未满十八岁禁止进入》的游戏被Steam拒之门外,因为这款游戏看上去太少儿不宜了。在厂商玩家的联名 *** 事件后,詹姆斯以为自己的游戏能就此通过审核,没想到过滤系统的消息一出来,游戏上架再一次变得遥遥无期。

《未满十八岁禁止进入》可以说非常无辜了,明明是一款惊悚游戏,硬生生变成了“ *** ”

受害者并不只有詹姆斯一个。另一位开发者在按照建议删除游戏中的成人元素后,被告知回家等着吧,结果直到现在游戏还没上架。在这期间团队的人也作鸟兽散,让这个独立游戏工作室遭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在队长看来,其实早在V社发布那份“一切都没问题”的新闻公告时就已经有些不对劲:公告里面明确提到Valve不应该决定什么游戏可以上架什么不能上架,完全将选择权交给了厂商和玩家,这种行为多少有些甩锅和懒政的意味在里面。而后又杀了个回马枪,通过调整内容过滤系统来无限延长小黄油的上架,也难怪开发商会觉得憋屈。

而这套所谓的过滤检测系统也有很多语焉不详的地方。首先V社表示对于包含成人内容的游戏将会延长审查和上架时间,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限,开发商唯一能做的就是无限期地等;其次虽然打着过滤的旗号,但Steam上的小黄油游戏却没见少,比如一款名为《HENTAI GIRL》的小黄油就打着益智游戏的旗号堂而皇之的售卖,这种双重标准让开发商难以接受。

《HENTAI GIRL》,自称益智游戏还行

还有像《未满十八岁禁止进入》这类躺枪的游戏,内容完全没有任何成人因素,却因为游戏名而被打成小黄油,比孟姜女都冤。这一切都因为V社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给出清晰明了的审核标准,开发商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但如果一脚踩空,这些独立开发商可能永远没有第二次过河的机会。

黄油是什么游戏,黄油是什么网络语-第1张图片-

虽然队长从来不玩什么小黄油游戏,但有需求就有市场,玩家和开发商的诉求无可厚非。只是Steam作为中间商,如何把握这个尺度的确不是一件易事。尤其现在的 *** 舆论刮起来能让人脱层皮,更审慎的态度也能理解。不过既然确定了过滤的方向,还是希望V社能尽快出台更明确的内容审核制度,这样无论于厂商还是玩家,都算得上好事一桩。

G胖is watching you

曾经的国产小黄油之光,终究溺死在一潭浑水中

3月9日,一度被誉为国产之光的小黄油《Mirror》开发组KAGAMI Ⅱ WORKs(现已改名为Nova Studio)在Steam上发布了一则破产通告及声明,称受此前《Mirror 2:Project X》(以下简称 <Mirror 2>)退款以及后续一系列事件的影响巨大,开发组已经破产解散,《Mirror 2: Project X》的后续章节开发工作将无限期暂停,《Novastella Island》与《DancingSim》的后续开发计划也已终止。

这样一纸破产通告难免让人唏嘘,曾经的《Mirror》凭借优秀的游戏素质以及低廉的售价,外加“小黄油”的游戏属性,一度被玩家奉为“国产之光”,其开发组与发行商也备受赞誉。只是谁也没想到,风波之后破产的消息来得如此突然,《Mirror 2》的那一滩浑水,终究把自己溺死在了里边。

成也Mirror,败也Mirror

关注国产单机游戏的玩家对于《Mirror》可能都不陌生,这款经典三消玩法外衣包裹下的精致“小黄油”凭借高素质、低价格收获了一大批LSP玩家的喜爱,游戏的销售量节节攀升,虽然官方没有公开透露过《Mirror》的销量,但从其开发组后续新开项目的情况来看,《Mirror》尽管定价便宜,但薄利多销的策略还是帮助他们赚到了不少钱。

凭借《Mirror》立下的良好口碑,《Mirror 2》的开发与上线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2022年,《Mirror2》提前一周发售EA版,宣布将送出100台NS和100万个Key,这次营销也成功将《Mirror2》推上了Steam全球热销榜之一,国区首周销量近30万份。在今天的这则破产声明中,开发商透露了《Mirror2》最终累积销售420万份,分成后税前收入1800多万。

对于一款售价仅6元的游戏而言,能够达到这样的销售成绩实属不易,这一切,都来自于玩家的信任和期许——他们渴望《Mirror2》尽管上架他们需要的R18内容。毕竟,前作《Mirror》的火爆可并不是它的消消乐有多好玩,而在于玩家其中的“瑟瑟”内容。

但预想中的R18内容并没有出现在《Mirror 2》上,游戏虽然一直在更新新的角色和游戏模式,玩家的期望一次又一次落空,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大,最终在官方在《Mirror2》发布EA版的8个月后,才发公告坦白,《Mirror2》EA版发布时没有声明游戏为“16+”级别,误导了许多购买游戏的玩家。此时的玩家才回过神来,他们遭遇了一场信任欺骗,《Mirror2》永远不会有他们想要的R18内容。

退款之后,难逃破产

真金白银购买游戏并满怀期待的玩家们的怒火总要有个发泄的地方,他们集体在《Mirror2》的官方页面下打上差评,宣泄自己的不满。

2022年9月30日,官方发布“致玩家的一封信”,开启了游戏全额无条件退款通道,希望平息玩家的怒火。之后又为了减轻《Mirror2》事件的影响,将《Mirror2》更名为《新星岛物语》,然而一切为时以晚。

在最新的破产声明中,开发组通告了目前的退款进度大约为30%,并承诺会继续完成所有退款,同时对于被扣上“非法集资诈骗”以及“非法出售玩家隐私”的罪名做出澄清。

事情走到今天这一步可能是官方从未设想过的,《Mirror》的成功造就了他们,给了他们开发下一款产品的底气。壮大之后的他们也希望谋求转型,从搞“瑟瑟”的“小黄油”中上岸,跻身“正规”厂商的行列。只是采取的方式不是那么的光彩,遮遮掩掩的态度让玩家感受到了背叛,这艘由玩家托起的大船也终究倾覆于玩家手中。

标签: 黄油 什么 游戏 ***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