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道风物# 前几天清江鹤在网上买了腌制的藠头,美美地享乐了几天“大餐”。在选品时,清江鹤发现网上藠头的价格“高低”不一。有带叶带根新鲜藠头3斤装35元的,也有农家自种现挖新鲜藠头5斤装54.6元的,还有野生藠头5斤装13.7元的,亦有腌制加工脆香的酸甜藠头1.3㎏装29.8元。最终清江鹤选定了加工腌制,价格较“平缓”的酸甜藠头下了单。
图片:藠头的鳞茎
藠头的基本生物学特征:
藠头在清江鹤寄居地俗称“鹅巴腿”,藠子或艽头,火葱或三白草。又叫藠白,野藠头。有些地方别称茭头,芽桥(赣西一带称呼),或狮子葱(衢州一带称谓)。乃百合科葱属多年生鳞茎植物。
原产东亚,后入中原。概从商朝或秦朝开始,中原就已经有种植了。《尔雅》释草篇就有韭葱,薤,蒜的种植记载。
后在民间流转种植,遗落在山中的藠头后发展成为“野藠”。清江鹤孩提时代,就经常在山上寻找这种“野藠”回家凉拌,味道特别鲜美。其实除鳞茎可食外,其嫩叶茎白也可以炒食,作盐渍加工。
常见的藠头食用方式,如藠头凉拌,藠头炒肉丝,藠头炒腊肉,酸辣藠头,糖醋藠头,藠头叶煎鸡蛋等。
图片:收获的新鲜藠头
藠头外观长得有点儿象葱,有聚合鳞茎,每个鳞茎在年生长周期内可以分蘖成10多个新生鳞茎(增殖生长),大小均匀形似鸡腿或鹅腿,单个质重约为8~11g左右。
藠头鳞茎圆鼓形,柄短色白,皮薄肉厚,质脆味鲜有辛辣味,是一种药食同源的珍品。具有增食开胃,醒酒解油腻等功效。
曾在清代作“满汉全席”食材入选朝廷“贡品”,使藠头有了“菜中灵芝”的美誉。
藠头对土壤的生长发育环境要求不严,即使是在特别贫瘠的土壤环境之中,依然可以高效种植。但作为商品种植,建议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沥水性较好的砂质壤土较好。可在果园中间作。
图片:去掉茎叶的藠头
因为藠头比较适应较弱的光照环境和在偏冷的环境条件下生长,而且生长发育适温在15℃~20℃间。低于5℃或高于30℃,蕌头会停滞生长处于“休眠”状态。在果园中间作,既可以提高果园土壤的复种指数,还可以增加果农的种植收益。
藠头的种植与经济效益:
在清江鹤寄居地种植藠头分“年岁”,有时候种植藠头的农户特别多,有些年份种植藠头的人特别少。藠头收购价格也是“潮起潮落”“看涨看跌”。当然市场价格的波动,是随种植面积和数量供给波动的。
一般情况下,在海拔1200m以下的区域内都可以种植藠头。每亩的基本产量可以保持在2000㎏左右,高产地块可以达到3000㎏,一般每亩产值在3000元~4000元左右,纯收入每亩可维持在1500~2000元左右。
图片:收获的新鲜藠头
主要种植藠头品种有江西藠头,云南蕌头,和湖北武汉江夏梁子湖藠头。云南藠头为早熟品种,适宜在海拔1100~1200m的高山或二高山丘陵平坡地带种植。江西藠头主要为“大叶”品种,产量较高,可亩产量达到3000㎏左右。梁子湖蕌头地下鳞茎大小均匀适中,亩产量也可以达到3000㎏左右。比较适合湖北境内的土壤及气候特征种植。
由于蕌头的花(淡蓝紫色)只开花不结种子,所以藠头的栽培及繁殖是以鳞茎繁殖(也称为种子)为主的。
藠头药食同源,堪比灵芝,是最靠谱的下饭菜:
藠头是药食同源的珍品,享有“菜中灵芝”的美誉,可谓“仙 圣之所嗜,百姓之所好”。宋代张耒《种薤》中说:“薤实菜中芝,仙圣之所嗜”。这就是藠头被誉为“菜中灵芝”的由来。在清代,蕌头就己经是朝中贡品了,而且是“满 汉 全席”的重要食材。在清代的藠头就己经是声名远播了。
图片:凉拌的藠头
民间谚语说:“餐前饭后食六颗,不打郎中门前过”。就是说的藠头药食同源的作用。
“久食佳肴不知味,馋涎只为甜藠头”,“胃口不开不用愁,只要食颗甜藠头”。
藠头鲜食有增食开胃,解油腻和醒酒的功效。制干以后,作为药用,可健胃,轻痰,治疗慢性胃炎等疾病。
《食疗本草》和《新修本草》载:藠头主疮及风,苦而无味。《神农本草经》载:“藠头治金疮疱败,轻者不饥不耐老”。
所以常食藠头可促人体血液循环,防止高血压等疾病,防老年痴呆。
但也有人认为,鲜食藠头是“难以下咽”的“黑暗料理”,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藠头这种辛辣口味!
图片:待腌制的藠头
藠头走出国门声名远播,成为国际市场上一道靓丽的荣光:
20世纪70年代,日 本 内 阁CE0田 中 角 荣访问我国,国宴上他鲜食了“久 闻”的藠头,在他的推介下,藠白出口日 本,尔后又出口东南亚国家,成为创汇农产品。
结束语:本文主要分享了藠白的基本生物学特征,及药食同源的作用。分享了藠白的种植效益及出口情况。对种植藠白及销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各位亲们有所帮助。
图片:待加工的藠头
荞头,又称藠头,洁白晶莹、脆嫩无渣、辛香嫩糯、皮软肉糯、香气浓郁,自古就被当做是席上佐餐佳品。含有糖、蛋白质、钙、铁、磷、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最常见的做法是做醋渍、盐渍、蜜渍等制成罐头出现,是佐餐佳品。它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健脾开胃,舒筋益气,通神安神,散瘀止痛等效果。荞头在中药疗效方面,还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肠胃炎、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咳嗽等症状,是属于高档蔬菜类,有“菜中灵芝”的美称。
荞头除了腌制,还可以用来炒,有特殊香味,类似蒜味,但没有蒜味的浓烈和 *** ,略带回甜。如果买到是是特别新鲜的荞头,叶子也是可以吃的,但炒的时候要注意,荞头的头部耐煮,荞叶易熟,所以应该把荞头和荞叶分开炒,先将荞头跟其他配料炒熟,然后再放入荞叶。
荞头炒猪肉材料:前腿肉50克,荞头300克,盐适量,糖一小勺,味极鲜酱油1勺
做法:1.荞头撕掉外层老皮,切掉根部,洗干净切小。
2.猪肉切片,当然也可以切条,随意,放入锅里炒至表面微黄,出油。
3.倒入荞头,翻炒。
4.炒至荞头表面有点透明,下盐,糖,酱油,炒匀即可。
一叶美食,高级公关营养师,分享和吃有关的一切,让我们一起简单生活,快乐做菜!也欢迎您关注、转发、评论和批评。
藠头又名薤、荞头,百合科葱属植物,优质的地下鳞茎洁白,头部偏向一方呈哨型,直径1.5~2.5厘米。是我国传统出口蔬菜。藠头主要食用器官为鳞茎,富含蛋白质、可溶性糖、氨基酸以及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具有一定的食疗与保健作用。藠头具有消食除腻、健胃减肥美容、防癌强体的功效,还能预防多种疾病,是现代绿色保健食品之一,被誉为“菜中灵芝”。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藠头有清除亚硝酸盐、改善脂质代谢、抗血小板凝聚、抑制肿瘤和抗菌等多种效能。
一、产地环境
新建县生米镇是我国藠头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被誉为“中国藠头之乡”,藠头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生米藠头具有层多、色白、肉脆、个大而均四个特点。这是任何地方藠头无可媲美的,堪称举世无双。层多则耐腌,色白则无污染,肉脆则爽口,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曾经先后多次获得国际博览会金奖。生米藠头的独特品味是由本地土质、气候、温、湿度及优良品种,无公害栽培技术,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生米镇境内4/5为丘陵,1/5为滨湖地区,地势西高东低,绝大部分为红黄土壤,平均海拨72.1米,年平均气温17.6度,年无霜期为260~270天,平均年降雨量为1500~2200毫米。选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灌方便、近两年内未种过百合科葱蒜类作物的沙质壤土种植。
二、高产栽培技术
1.前茬
前茬可为芝麻、大豆、花生等非百合科作物,避免与百合科蔬菜连作。
2.栽培季节
藠头生长发育适宜温度为15~20℃,30℃以上则休眠越夏,10℃以下生长缓慢,能耐-6℃左右的低温,但长时间处于0 ℃以下叶片易受冻害,在南方地区可安全越冬。一般为9月中旬~10月下旬播种,翌年5底~6月采收,藠种7月采收或在大田越夏,生长期300d左右。
3.种藠选择
目前各地种植的藠头品种一般以当地传统品种为主,出口藠头可根据外商要求选择适宜品种。应选择形状整齐端正、大小适中、无病虫、无伤口、无霉烂、当年收获的鳞茎作种藠。
4.种藠消毒处理
选好的种藠应经消毒处理后再种植,一般每667㎡用沼液加40%的禾枯灵150g加水40kg稀释的药液充分混匀后,当浸种20分钟~30分钟,取出晾干后即可播种。
5.整地作畦
深翻晒垄,精细整地,做到田平土细,深沟窄畦,开好三沟。一般耕耙2~3次,耕地深度在25~30cm。垄耙后整畦,畦高30cm左右,连畦带沟宽2m,畦宽1.6m,畦面平整,围沟、腰沟深30~40cm,须做到沟沟相通,雨后无渍。
6.施肥:施肥原则
按照《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394-2000)规定执行。禁用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不使用未经发酵腐熟、未达到无害化指标、重金属超标的人畜粪肥。
施肥原则:结合整地,施入基肥,积肥两应占总肥量的70%以上,每667㎡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000kg左右,加草木灰30~50kg。根据土壤肥力和生长状况确定追肥时间,根据苗情及长势到次年3月底,之一次用尿素7.5kg撒肥;第二次4月中、下旬每667㎡用氯化钾7.5kg加尿素7.5~10kg混匀后撒施;第三次5月上、中旬用氯化钾7.5kg加尿素7.5~10kg混匀后撒施。
7.播种时期
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播种为宜。藠头播种必须掌握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5℃以下,即9月中下旬后进入播种期。为了保证藠田有较好的墒情,宜抢在雨天前后播种。
8.栽植 *** 与密度
栽植时顺畦开沟,沟宽20~24cm,沟深7~10cm,沿沟内一边平行栽下,每穴1~2个,深7~10cm,再开第二沟,并将第二沟的土盖到之一沟内,如此开沟,播种完一畦,再播一畦。每667m2栽种量250kg。株距行距10~13cm。天旱时,播后及时浇水。在墒足的情况下30d左右即可出齐苗。
9.大田管理
冬前分蘖是产量形成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经济产量的高低,冬前分蘖与土壤水、肥条件直接相关,所以在栽培上一是要施足基肥,二是在冬前适量施用苗肥,以获得高产。
9.1冬管
播种后天气干旱注意浇水,阴雨天气注意排涝,保证快出苗、出齐苗,为早分蘖、高产,打下基础。苗出齐后结合中耕除草,浇施1次齐苗肥,亩用尿素5~7.5千克、钾肥10千克、人畜粪250~500千克,对水1000~1500千克浇施;元月下旬在中耕除草后,每亩田再用7.5~10千克尿素、250~500千克人畜粪,对水1000~1500千克浇施,浇施后盖上土杂肥3~5立方米,起到保温、增肥、除草等作用。
9.2春管
春季是藠头生长、膨大的关键时期,优质高产的田间管理是把好施肥、中耕壅土、排水防病三关。要重施3次藠头膨大肥。第1次在3月中下旬,亩用20~25千克三元复合肥、500千克人畜粪;第2次在4月中下旬,亩用10~15千克尿素、500千克人畜粪;第3次在5月中下旬,亩用5~7.5千克尿素、500千克人畜粪。每次浇施应根据土壤墒情做到“湿浇到,旱浇透” 的原则。4月中旬开始进行中耕壅土,壅土 *** 是顺着藠头苗头方向一边压土。进入5~6月份,藠头膨大快,土层易开裂,必须增加中耕壅土次数,保证藠头不见光,以免发青发红和老化(出现发青、发红、老化的藠头只能做种不能盐渍加工),保证土层内的藠头白杆长7~10厘米,以提高品质和商品率。中耕壅土结束后即藠头成熟后,原先的垄埂变成垄沟, 原先的垄沟变成垄埂。藠头怕涝、怕渍,地势平坦的田块雨后要及时清沟排水。
10.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虫害发生规律科学合理使用化学防治技术,农药的施用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3—2000)。宜选择更佳用药时期,减少用药次数;同时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合理混用,以延缓病菌或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10.1农业防治
选和抗(耐)病优良品种,藠头一般以轮作和种藠处理为主,合理布局,实行轮作倒茬,尽可能减少病虫来源。更好水旱轮作,旱地轮作需要1~2年以上,前作以非百合科作物为宜。丘陵坡地以下种起,逐年由下向上轮作,切忌从上而下。否则,坡下地易受病菌侵染。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冬季尽可能为天敌提供越冬场所,保护天敌的过渡寄主,充分发挥天敌 *** 病虫作用。
10.2药剂防治
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及其混配农药品种。使用化学农药时,应执行GB-4286和GB/T8321。合理混用、轮换、交替用药,防止和推迟病虫害抗性的产生和发展。
10.3药剂使用要求
种植后,根据苗情长势、对长势较好的田块应在11月中旬左右亩用沼液400g加2.5%敌杀死20ml、加水40kg喷雾防治虫害。次年3月底至4月中旬、5月中旬、6月中旬分别对种植藠头亩用50%10ml∕包的锐劲特一包加敌杀死20ml加水40kg喷雾防治虫害。
10.4病害防治:藠头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疫病、紫斑病和病毒病等。药剂防治:除采用药剂进行种藠消毒外,霜霉病可选用波尔多液<1:1:(240~300)>、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紫斑病、疫病选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2.7%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发病初期可喷1.5%植病灵Ⅱ乳剂1000倍液或抗毒丰250~300倍液,连续用药2~3次,7~10d 1次。
10.5虫害防治:主要虫害有葱蓟马、茶褐螨、刺足根螨、蚜虫及根蛆等。
葱蓟马:以4~5月危害较重,可用1.8%害极灭乳油2000倍液、1.8%爱福丁乳油2000倍液、2.5%菜喜3000倍液或2.5%辉丰菊酯乳油2000倍液在成虫、若虫发生盛期喷雾防治。
茶褐螨、刺足根螨:可选用48%乐斯本乳剂1000倍液、2.5%鱼藤酮乳油250~500倍液、40%乐果500~1000倍液或15%哒螨灵乳油500~1000倍喷雾防治。
蚜虫:可用25%蚜虱绝2000~3000倍液、10%吡虫啉3000~4000倍液、15%蓟蚜净2000倍液等喷雾防治。也可采用黄板诱杀 *** ,即用100cm宽的纸板,涂上黄色,同时涂一层机油;或用黄色粘虫胶纸,悬挂在行间或株间,高出植株顶部,悬挂450~600块/hm2,当黄板上粘满蚜虫时,再重涂一层机油,一般7~l0d重涂一次。
根蛆:选择在幼虫危害盛期防治,每公顷用48%乐斯本乳剂3000 mL兑水15000 kg灌根;或在成虫羽化盛期用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洒畦面,直接杀死成虫。收获前1个月地下部分已进入成熟阶段,要保持田地不渍、不旱,少施或不施农药。
11.采收
商品藠头采收期一般在6月下旬,藠头鳞茎充分成熟、地上部叶片有1/3枯黄时即可收获。采收期间尽量减少藠头的光照时间,以免鳞茎长时间暴露在外变青、变红。收藠头时将藠头连叶一并拨起,抖掉泥土,在离鳞茎3~4 cm处割掉藠柄以上绿叶即可销售。
12.留种
采收时应留足种藠供下一个生产季节使用,留作种用的藠头贮存方式有2种
12.1原地贮存
即在成熟期不收获,让拟作种的藠头留于土壤中自然越夏,秋季播种前再采挖,择其符合种用标准的播种。1亩留种田可供栽大田4~5亩。
12.2室内贮存
种藠于7月上旬采收,晾晒1~2d后喷洒辛硫磷500倍液,以防虫蛀。选择背阴、干燥处贮藏,可平铺于室内,厚度不超过20 cm,控制水分含量并保持通风,使鳞茎处于休眠状态。
【总结】
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觉得有用,请在下方点赞、关注,转发给更多好友,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谢谢。
藠头,武汉知名地标蔬菜,关键栽培技术详解导读
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以来,武汉成为“战役”最前线,“民以食为天”,为保障前线医护人员及疫区百姓基本生活,河南、山东、云南等地纷纷展开蔬菜捐助。作为历史名城,武汉不仅以黄鹤楼、鸭脖、热干面等名景名吃闻名于世,在蔬菜等农产品方面,“江城”的优越气候特点和水文条件,也让武汉成为许多特色蔬菜的优势产区,其中包括“金殿御菜”红菜薹、黄陂荸荠以及江夏的藠(jiào)头。
藠头,又称薤(xiè),在湖北、湖南等地区有广泛栽培,其中以武汉江夏区的产出知名度更高,在2018年武汉“江夏藠头”获颁农业部地理标志农产品,藠头也是我国对韩国、日本等国家蔬菜出口的重要“特种蔬菜”(主要用作腌渍)。
藠头有哪些生物学特征?对生长环境有什么要求?关键栽培技术有哪些?
本文,笔者将结合在武汉读书期间课题组对藠头的栽培研究,对以上问题进行解答,以期为这种特色蔬菜的推广栽培起到积极助推作用。
藠头
一、藠头的生物学特性
1、藠头概述
在科属分类上,藠头属于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蔬菜,与香葱、洋葱、蒜等蔬菜亲缘关系较近,并在生物学特性和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藠头可以用作鲜食蔬菜,但更广泛的食用 *** 则是通过糖渍、盐渍或醋渍来加工成腌渍品,口感清脆、香味浓郁,是腌制蔬菜中的佼佼者。
2、根
藠头没有主根,从短缩的茎盘上生发出20-30根弦状须根构成其主要根群,弦状须根粗细均匀度较为一致,弦状须根上基本没有根毛,根群密集,向四周伸展能力较强,但是入土较浅,80%左右的根群集中在约18cm以内的浅土层。
3、茎
同韭菜、葱一样,藠头的茎为短缩茎,又被称为茎盘,下端生根,上部着生叶片,短缩茎一个典型的特点是分蘖能力很强,在底端膨大形成有3-5个边棱的细纺锤形鳞茎,并发育成主要的商品器官,依据品种的不同,鳞茎数量可达到10-30个不等,鳞茎的颜色为白色,上端有时呈现红色或淡紫色。
藠头的鳞茎
4、叶
藠头叶片为浓绿色,表皮略被有白色蜡纸层,可以有效避免在干旱环境下叶片内部水分的大量散失,整个叶片细长,一般长度在30cm以上,有2-3个边棱,直径约为3mm,叶片中空,根据品种不同每个分蘖约有叶片3-5枚。
5、花、种子
藠头为伞形花序,在高温长日照条件下,藠头生长点中部会抽生棱柱状花薹,直径约为2-3mm,花薹较为坚挺,花薹顶部着生5-10个不等的花梗,花梗长度约2-3cm,花梗顶部开放花蕾,藠头的花朵一般为淡蓝色,花期约7-10天,花朵开败之后一般不形成种子,藠头用于播种的种子是其营养器官——鳞茎。
藠头的花
二、对环境条件要求
1、温度
藠头喜冷凉天气,但耐寒能力较弱并且不耐高温,生长温度范围较宽,在10-30摄氏度均可进行生长,最为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20摄氏度,超过30摄氏度的高温季节会出现“夏眠”现象,在5-10摄氏度的较冷凉气候条件下也能实现生长,但速度较为迟缓。
2、光照
藠头属于长日照诱导型植物,长日照可诱导其地上部分开花和地下鳞茎的分蘖分形成,在短日照条件下鳞茎分蘖受到抑制,会影响产量和品质的形成,鳞茎分蘖在光照时间达到13小时以上,并且温度维持在12摄氏度以上时膨大较快。
藠头耐弱光能力较强,在生产中为了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产值效益,往往与行间距较大的高杆作物或者果园进行套作。
藠头对光照要求不高
3、水分
由于藠头根系缺少根毛且较短,因此对水分的吸收能力不强,实现良好的生长以及较好的产量,以土壤相对含水量达到70%为宜。但是藠头的肉质根系具有一定的储水能力,而叶片的蜡纸层在干旱条件下也能对叶片内的水分起到比较好的保护防止蒸发的作用,因此藠头又具有较好的抗旱性。藠头不耐涝,淹水条件下很容易导致叶片干枯甚至死亡,且容易导致地下鳞茎腐烂或发育不良,排水良好是藠头保丰产的重要条件。
4、土壤与肥料
藠头对土质要求不高,南方黏质土壤也能获得较好产量,但是在壤土或沙壤土中由于土壤透气性较好,生长更为适宜,酸碱性上以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较为适宜。藠头耐连作能力不强,在选择地块时尽量选取玉米等禾本科作物或大豆等都可作物等为前茬作物,避开葱、蒜、韭菜等前茬作物,以避免同科属植物产生连作障碍。
栽培中较耐贫瘠,但是有机质含量丰富的肥沃土壤,是获得丰产的前提保障,在所有营养元素中对氮肥的需求量更大,整个生育期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比例约为1:0.12:0.39,生长中后期增施钾肥对提高产量和品质有重要意义
三、关键栽培技术
1、时间确定与种子选取
藠头播种应选在更高温稳定在30摄氏度以下时为宜,这样可以使鳞茎在发芽后气温处于比较适于生长的25摄氏度左右。挑选完整饱满的藠头鳞茎做播种材料,是保证苗期苗壮,生长势保持均匀并获得较好群体产量的前提,基本的标准为:鳞茎直径介于1.5-2cm,外观饱满完整,大小整齐,无病斑、无伤口。在将鳞茎从短缩茎上分开后,将上部干枯的茎和下部干枯的根剪断备用。
2、施肥、做畦
每亩施入2000-3000kg腐熟有机肥,作为基肥的钙肥(以过磷酸钙为宜)30-40斤,三元复合肥15-25kg。在撒施基肥之后土壤要旋耕细碎,较大的土块不但造成土壤透气性不良,还会影响鳞茎的膨大发育,畦的走向主要参考地势,以有利于排水为首要原则,畦面宽度以1.8-2.0m为宜,畦面高度15-20cm,畦间排水沟的宽度保持在30-40cm,或者是畦面宽度保持在85cm左右,排水沟宽度20cm的窄畦。
3、播种
合理密植是藠头栽培获得高产的基本保障,栽培前在畦面按20cm的距离用镐头开定植沟,定植沟的深度以8-10cm为宜,播种时将藠头鳞茎弓背朝向地面,侧卧约60°并排摆放在定植沟的一侧土面,一穴两枚,穴距为10cm,摆放时并轻轻按压,每亩地的用种量约为200-250kg。
在之一行定植完后,再开始用镐头开第二个播种沟,开沟出来的土刚好压在刚刚播种的之一行,最终保持覆土厚度约7-8cm为宜,如果覆土过浅,在后期的鳞茎生长过程中,膨大伸长的鳞茎容易露出土壤,并在光照的作用线形成“青肩”造成品质下降,如果覆土过深,则鳞茎膨大时受到的压力较大,不利于产量的提高。
4、田间管理技术
藠头出苗拱土之初叶片细弱,且生长缓慢,为促进尽快生长,首先要注意除草,防治旺盛的杂草将秧苗淹没造成遮光,争养分,避免草荒苗弱对保苗和苗齐苗壮造成严重不利影响,同时结合浇水,在秧苗出齐之后随水冲施尿素约1-1.5kg,以加大氮肥供应促进植株营养面积的快速扩大。
藠头为伞形花序
在雨后或者浇水之后地表不黏锄时,对表面板结的土壤表面进行“划锄”,标准以打破板结层,不伤到幼苗为宜。在次年回温秧苗开始迅速生长时,分两次进行追肥,每次用量为10-15kg尿素+ *** 钾5-10kg(钾肥以 *** 钾为宜,因为藠头属于喜硫作物)。
在生长后期,鳞茎开始膨大伸长,这时候要注意鳞茎一旦开始出现拱出地面,就要及时培土,防止出现“青肩”,变青的鳞茎不但品质下降而且有轻微毒性,生产中根据需要通常要培土2-3次。
5、主要病虫害防治
与大葱或洋葱类似,自身病害较少,藠头常见的病害主要是霜霉病和紫斑病,两者均为真菌性病害,且防治用药上类似,在发病之初可用多菌灵或百菌性等光谱性杀菌剂喷施,较严重时可用代森锰锌等药剂喷施;藠头常见虫害为蓟马和潜叶蝇,常用药剂为吡虫啉或溴氰菊酯。在棚室环境下生产可以采用“异丙威”烟剂,高效彻底且省工省力。
6、收获
等到温度高于30摄氏度时,地上叶片逐渐开始发黄或出现枯萎时即可以开始采收,做留种用的地块,可以适当晚收,在收获时先不剪掉上面的叶片和叶鞘,捆扎住鳞茎上部的叶鞘,成束放置于遮光通风的位置,阳光直射有可能造成“青肩”、环境湿度大容易造成鳞茎腐烂,藠头的产量一般介于2000-2500kg。
结语
每1亩留种藠头可播种约十亩地,留种的藠头比商品生产的藠头可晚收一个月左右,或在采收前7-10天临时采收,这样可以使茎叶里面的营养物质充分回流到鳞茎上,使作为播种材料的鳞茎发育充分营养储存充足。由于鳞茎里面含水量较高,在鳞茎的存储过程中,保障通风遮阴尤为重要,码放的厚度一般不要超过15cm,以免造成腐烂甚至发酵。
广东侨乡台山清明时节“降压菜”畅销即将进行采收的荞田。中新网发 李晓春 摄
中新网江门3月25日电 题:广东侨乡台山清明时节“降压菜”畅销
作者 李晓春 郭军
醋腌荞头,在广东的茶楼饭馆中常被作为餐前开胃小食而被众人所熟悉,用醋腌荞头烹制的甜酸五柳蛋、甜酸咕噜肉、甜酸排骨等菜式更是广府人宴席中的传统喜菜之一。在广东台山,当地人除了爱用醋腌荞头烹饪甜酸菜式之外,还喜欢用新鲜采收的荞菜烹煮菜肴。
据了解,荞菜在台山被简称为荞,多数作为新鲜食材流通于当地菜市场,其叶丛生、细长、中空、横节面呈三角形、深绿色而稍带绿粉,细长柔软易倒伏。长在田里远看与小葱、韭菜外形相似,但只要掰开中空的叶子就能闻到浓郁的荞味,从味觉上不难区分。因其菜中含有荞菜酸,能起到凝血作用,且荞中的提取物可用于治疗高血压,降压效果远远高于芦荟,被誉为菜篮子里的“降压菜”,在每年清明前大量上市。
记者近日在广东台山采访时,见到四九镇复盛村一菜农正在田里采收荞,刚采收好的荞稍作整理,在溪水中清洗干净后,用稻草绑成规格一致的小捆叠好。“昨天收购商打 *** 来订300公斤荞,他今天下午过来装车,像这一小捆为3公斤左右,起码要100捆才能凑够今天的出货量。春节后就开始陆续有收购商或菜贩打 *** 下单,我们接单后才安排采收,确保荞足够新鲜。”菜农告诉记者,该村一直有种植荞的传统,每年农历七月开始播种,到春节前后就开始上市,亩产可达3500公斤,除了销至当地菜市场之外,还外销至珠海、深圳等珠三角地区其他城市,到清明前后基本上卖完,目前收购价每公斤3元左右。
在台城的菜市场中,当季叶绿梗白的荞被菜贩摆在显眼的位置进行销售,有整捆称重卖的,也有剔根去叶收拾干净按需称重卖的。“你看这荞多新鲜,台山本地种植的。按捆称的,每公斤14元,若想买这些我已收拾干净的就要20元一公斤,回去用水冲洗一下就可以直接煮。若嫌贵,就买这一捆绑好的,回去自己收拾收拾就可以。”台城美琴市场一菜贩在招揽客人时说道。
“台山部分乡镇有从农历二月起至清明节期间择日开展行山祭祖活动的习俗,烧猪肉是祭祖必备供品之一。行山祭祖这段时间,台山人称之为‘行山造’,恰逢本地荞大量上市,用切成厚薄适中的烧猪肉来炒荞,荤素搭配刚刚好,荞的脆嫩爽口混合着烧猪肉的咸香味,吃起来口感丰富,特有仪式感。”台山人何霭伦说。
在当地荞大量上市的季节,台山部分茶楼饭馆也适时推出些用荞烹饪的菜式,除了烧猪肉炒荞这家常煮法之外,也有搭配其他食材的做法。
“今天有新鲜的本地荞,要不要试一下?可以用萝卜仔、雪豆炒,可以用菜花、雪豆炒,也可以像炒八珍那样搭配杂菜炒。现在荞当季,吃起来比较爽口,也只有这个季节吃口感更好,若是错过了这段时间,想吃这么爽口的荞估计又要等上一年了。”台城德心圆仔炳饭店一服务员在饭市时推荐炒荞菜式给食客。
台山人讲究“不时不食”,荞作为台山当地的时令蔬菜,从菜田采收到变成美食呈上餐桌,仅需不到一天的时间。荞水灵透白、脆嫩爽口的特点与那股独特的清香,已形成台山人清明时节舌尖上的印记,细尝慢嚼过后留在口腔里的,像是春天的味道。(完)
3月,这菜被誉为“清肠草”,鲜嫩可口,常吃清热解毒还减脂。前段时间大家可能都宅了比较久,吃得多又不运动,感觉都该清清肠了,吃点什么能达到清肠的目的呢?今天小编给您推荐一段3月里的清肠草,它就是荞头。说起荞头,大家可能对这个菜比较陌生,小编也是最近才接触到,荞头的外表很像大蒜,洁白透亮,十分的美味,荞头自身的清爽,有助于肠胃排毒,把五花肉和荞头一起炒,味道好,营养高,吃过就忘不掉,您要不要一起来学习下呢?
荞头炒五花肉
By 安冉An
配料:
藠头 300克、五花肉 180克、花生油 适量、料酒 一勺、生抽 少许、食盐 少许
烹饪步骤:
1.荞头野生的。我们这叫野蒜,特别特别香,菜市场也有卖,不过不是野生的。味道没有这么香
2.洗的过程很奔溃,10遍不止,沥干水分
3.荞头切段,五花肉切片
4.热油,放入五花肉爆炒
5.炒至五花肉变色
6.适量生抽翻炒均匀
7.加入荞头爆炒,少许盐,翻炒均匀
8.适量的水,大火烧开
9.盖上盖子,烧开
10.出锅前,适量老酒,翻炒均匀即可
11.香喷喷的荞头炒五花肉好了,我可以吃两碗饭
烹饪小贴士:
荞头其地下鳞茎和嫩叶皆可食用,成熟的薤个大肥厚,洁白晶莹,辛香嫩糯,含糖、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烹调佐料和佐餐佳品。1.增进食欲薤像洋葱一样,含烯丙基硫醚,这种物质会 *** 胃液的分泌,且有助于食欲的增进,还可以 *** 肠胃功能的提高。与含维生素B1含量较多的食物一起摄取时,会促进食物的淀粉及糖质变为热量,可以缓解疲劳。2.暖身暖心薤是一种外形类似大蒜的食材,原产中国,中医认为它属温性,具有温暖身体的作用,也因此,吃薤有助于在改善体寒。3.强健筋骨薤的钙、磷等无机盐含量极高,经常食用有利于强健筋骨,特别对于成长期的儿童和缺钙的老人有良好的营养价值。
您吃过荞头吗?
什么?你竟然不吃韭菜?!喜欢美食杰的文章请点赞、关注、分享!你有什么观点和想法,欢迎在下面踊跃留言和大家一起讨论。
丨春天的餐桌,总有一抹翠绿丨
▲ 新鲜春韭。图/图虫·创意
-风物君语-
今天我们来谈一下股市
韭菜个性十足的味道,让爱的人爱死它,恨的人恨死它。想想如果在一个密闭空间里(比如电梯),有人咬破一个韭菜盒,气味弥漫出来,旁人还是要遭殃的。
▲ 我方承诺:绝不率先食用韭菜盒子。图/ ***
中国人吃了几千年韭菜。它一直是这个味,从不妥协,有一股“你爱吃不吃”的倔强。可这倔脾气丝毫没有影响韭菜聚集一大群忠实拥趸。
中国人有多爱韭菜?
“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南齐文惠太子问周顒菜食哪道更好?周顒给出了如此回答。
春天吃韭菜这件事,很早就埋在了中国人的心里。天气渐暖,随着万物一起复苏的还有人们的食欲。湛青碧绿、细嫩多汁的春韭,十分契合春天蠢蠢欲动的蓬勃感。
▲ 云南人会用韭菜来炒核桃花,是地道的春天好滋味。图/图虫·创意
在中国,对时间最敏感的是餐桌,遇到年节时令,反应最灵敏的就是吃。春饼上桌,准备“咬春”,那就是立春到了。春饼的馅料选择很多,菠菜、豆芽、酱肘子、猪头肉等等,荤素搭配,不嫌多。韭菜不管是炒豆芽还是炒鸡蛋,一定不会缺席。
▲ 翠绿的韭菜可是立春餐桌上的主力选手。图/视觉中国
立春吃韭菜由来已久。唐朝时,立春要做春盘,内盛韭菜、芸薹、芫荽、大蒜、荞头,因为这五种菜蔬都有特殊辛辣气味,春盘又被叫做五辛盘。这也是韭菜特殊地位的一个例证。佛家和道家都把韭菜这货真价实的蔬菜视为“荤食”,就是因为它闻起来、吃起来一点也不“清心寡欲”。
▲ 韭菜的气味让它不仅可以单吃,也非常适合做蘸料。在潮州人的餐桌上,油炸的普宁豆腐,就可以蘸韭菜盐水来吃。图/视觉中国
韭菜的特殊之处还在于产地。韭菜产自中国本土,是地道的中国菜。韭菜被国人食用的历史已有数千年,至今仍频繁出现在大江南北的餐桌上,而与它资历相当的葵、藿等蔬菜已逐渐边缘化。
我们比中国的古人幸运得多,实现了“韭菜时间自由”,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韭菜。古人的物质生活远比我们想象的匮乏。春天的韭菜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难得的鲜美滋味。卫八处士招待久违的老友杜甫,除了炊饭煮酒,就是“夜雨剪春韭”了。
▲ 韭菜炒蚕豆,盘子里装满了春天。图/视觉中国
不过,这倒也难不住中国人。温室技术很早就被发明出来,韭菜便是重点培育对象。《汉书·召信臣传》有记载:“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可见人们已经采用在屋墙外烧柴而不见明火的方式,保持室内温度,种植韭菜和葱,以供应宫廷食用。只是这种 *** ,费钱费力,非寻常百姓家可以享受。
韭菜怎么吃?
▲ 画风独特的厦门韭菜盒。图/图虫·创意
作为一个北方人,从小到大,韭菜出现在我眼前经常是作为馅料。韭菜虾仁猪肉的三鲜馅饺子,还有外面金黄焦脆,内里鲜甜多汁的韭菜盒子,都是让人一想就食指大动的家常美味。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记录了“韭菜切末拌肉,加作料,面皮包之,入油灼之,面内加酥更妙”的韭合 *** 法(原文即写作“韭合”)。可见韭菜盒清朝时已博得了文人雅士的青睐。
▲ 韭菜粿。图/图虫·创意
韭菜做馅并不是北方面食党的专利。且不说袁枚就是浙江杭州人,南方人做粿也会用韭菜入馅。韭菜很早就被用于祭祀仪式,《诗经·豳风》里就有“献羔祭韭”的词句。在潮汕,韭菜粿依然是重大节令祭祖的必备品之一。细细切碎的韭菜被包入剔透的粿皮内,蒸熟后莹白裹青翠,润滑香甜。如果再入锅油煎,粿皮焦黄,香气更加浓郁。
韭菜是博爱型的食材。荤素两相宜,且煎炒烹炸无所不能,只用来包馅肯定是埋没了它。
▲ 韭菜炒鸡蛋。图/ ***
最经典的是韭菜炒鸡蛋。热锅爆香韭菜段之后,倾入蛋液,使其慢慢凝固、包裹住韭菜,锁住了汁液,也留住了香气。现在是春天,新韭菜的鲜嫩,与炒蛋的滑嫩相得益彰。
▲ 韭菜炒海肠。图/图虫·创意
韭菜非常适合与蛋白质来搭配,从这一点来看,它当真是“荤菜”无疑。炒猪肉、炒鸡蛋已不稀奇。跟各种小海鲜合起伙来,也是鲜甜无比。广西北海人用韭菜炒沙虫,而在北方渤海、黄海沿岸,韭菜炒海肠是与之势均力敌的美味。
海肠(或沙虫)经大火快炒之后,口感脆韧弹牙,配合韭菜的爽脆,咀嚼起来有种“咯吱咯吱”的愉悦感,同时鲜甜的汁水漫过整个口腔,食欲为之大开,根本无法停下筷子。
▲ 韭菜炒海兔子。海兔子是北方沿海地区对小鱿鱼的一种俗称。图/视觉中国
除了海肠、沙虫这种很多人眼中的“暗黑系食材”,蛤蜊、蛏子、小虾、海兔子、八爪鱼、马步鱼等等小海鲜都是用来与韭菜同炒的上佳选择。此时,韭菜来自大蒜素的特殊气味,起的是去腥提鲜的作用,更加惹人喜爱。同样的,内脏类的食材与韭菜也是绝配。广东人爱吃鹅,也偏爱韭菜鹅红。鹅血软嫩细致,滑溜溜的口感,若少了韭菜的点缀,便会黯然失色。
▲ 韭菜鹅红。图/视觉中国
韭菜这种气味,或许正是它如此“接地气”的原因之一。我们现在很少能够看到韭菜出现在大型宴会之上,宾主相谈甚欢之时,突然喷出一股韭菜的气息,总归是种失礼。
在大街小巷的烧烤店里,菜单上总能看见烤韭菜。三五好友勾肩搭背,酒酣耳热,这种嘈杂而亲密的环境,才是属于韭菜的地方。
▲ 烤韭菜。图/ ***
韭菜有几副面孔?
韭菜割了一茬,又会再长出一茬。因此 *** 上才会有“割韭菜”的隐喻。如若刀下留情,让韭菜自行生长,等到夏秋快开花时,可以取嫩茎来食用,这就是韭菜苔。
韭菜苔虽然看起来比韭菜老成、粗壮了许多,风味可丝毫不减。用来做馅,或者与肉同炒,味道和春天的嫩韭菜一样“余音绕梁”。
▲ 韭菜苔炒猪肝。图/图虫·创意
再等到花完全开放,另一种美味就迎来了表演的时刻。韭菜花捣碎后加盐腌制,可以制成韭花酱,这在草原上是不可多得的味觉调剂。韭花酱腌成之时,正好又到了羊膏肥体壮、肉质最鲜美的季节,两者一拍即合。
羊肉简单白水煮后,蘸韭花酱去膻提鲜,盐分充分释放羊肉的滋味,同时消解掉动物脂肪多余的肥腻感。这种搭配从草原传入京城后,韭菜花就和芝麻酱、豆腐乳并驾齐驱,成为涮羊肉必备的调料。
▲ 手把羊肉蘸韭花酱。图/《舌尖上的中国Ⅱ》
假如韭菜变成“死宅”,终日不见阳光,它的最终下场就是成为韭黄。韭菜中的叶绿素来自光合作用,因此在黑暗环境中培育的韭菜会呈现黄白色。成书于元朝的《农书》中已有温室囤韭黄技术的记载。古人还给了这种得了“白化病”的韭菜一个专门的名字——蓶(音wéi)。
▲ 干炒牛河,韭黄是重要配料之一。图/图虫·创意
韭黄与韭菜的口感味道相差无几,吃法也大同小异。除了炒各种肉蛋类食材,包入春卷炸制也能让它一展身手。到了广东,若想吃一份地道的干炒牛河,那么一定不能没有韭黄的锦上添花。猛火快炒,镬气十足的牛河之中,河粉滑润弹牙,牛肉紧实鲜嫩,豆芽菜爽脆,而最后加入脆嫩的韭黄,在热力催逼下释放出韭菜家族的那股异香,才算圆满。
你最喜欢怎么吃韭菜?
- END -
文丨伊森
去年过年前自己动手 *** 晾晒了不少腊肉,因为喜欢所以吃着吃着就没了。今天拿出最后的一块腊肉,有点舍不得。但经不起馋虫的食欲,最后处理了烹炒。在烹炒前想过不少做法,但最后我选择了一个湘菜的做法。记得那个时候和朋友在长沙吃过,感觉味道和口感特别好所以就复刻一下解解馋。
腊肉有很多,但湖南的腊肉绝对是腊肉界的代表之一。经过长时间的腌制入味再行烟熏味道特别浓郁口感也无话可说,除了搭配辣椒烹炒很多人喜欢用它炒荞头。不得不说两种食材的碰撞真的是很费饭,如果你也喜欢腊肉不妨炒一个试试。
腊肉炒荞头
食材:腊肉1块、荞头500克、蒜头4瓣、干辣椒3个、红辣椒1个、味精1小匙、盐半小匙、高度白酒1匙
烹炒步骤:
1、这个食材不是葱,它叫作荞头。就是你经常吃的那个甜甜的荞头罐头的原料,荞头的外形和葱基本上没有什么相差并且也有很强的呛眼辣感。但它的味道与口感与葱却是两回事,所以买的时候别把葱和荞头搞错了。
荞头主吃的部分是头,所以在处理的时候就把叶子、根茎的部分全部剪除清洗干净之后再切成段备用。
2、至于辅料没有过多的花里花俏,就是蒜瓣和辣椒。辣椒的辣度和味道各不相同,大家根据个人的喜好决定。几个干辣椒可以增加香味,一个红辣椒除了增强辣度还具有润色的作用。
3、腊肉更好吃的我个人认为有三种湖南腊肉、四川腊肉再就是广式的酱腊肉,当然了可能还有很多地方的腊肉也完美但目前我吃货的领域只到这。腊肉根据个人的口味去选择,在入菜之前记得处理好该烧该刷该刮一样也不要落下然后切成小片备用。
4、食材和辅料全部准备好之后就可以开始烹炒了,锅中热少许油放入腊肉。先把腊肉煸出油脂来,这个过程能看到腊肉变成“透明状”然后倒入蒜瓣、辣椒一起炒出香味来。
5、然后沿着锅边泼入一匙白酒或者是料酒一起炒香,最后倒入荞头并加入所需要的调味料爆炒几下即可出锅上菜。
6、非常受欢迎的一道腊肉做法,推荐你也试试。
地主小贴士:
1、腊肉稍微煸出油脂口感会更好
2、辣度根据个人的口味自行调节
3、荞头不要炒得太烂以免口感不好
春季感冒要注意,隔三差五吃这菜,营养又美味,常吃增强免疫力关注豆帝煮,随时掌握美食发布最新动态。这里有你喜欢的各种美食 *** ,内容包括家常菜、宴席菜、地道小吃、养生煲汤、烘焙 *** 以及旅行探店等。全线打造助您成为一位真正的美食家!此图文作品系豆帝煮原创发布,严禁不良自媒体搬运及盗图,作者保留法律追诉权。特此声明
春季是感冒的多发期,不仅要多加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还需要注意饮食的卫生与安全,小编今天给大家推荐一种食物,营养丰富又美味,隔三差五吃这菜能帮助身体提高免疫力,常吃少生病。春季感冒要注意,隔三差五吃这菜,营养又美味,常吃增强免疫力。它就是荞头,荞头的营养丰富,有很好的养胃效果,现在这个季节隔三差五吃些荞头还能起到杀菌增强免疫力的效果。春季感冒多发要注意预防,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学习这道荞头炒鸡蛋的具体做法吧。
荞头炒鸡蛋
By 安冉An
配料:
藠头 400克、鸡蛋 3个、花生油 适量、食盐 少许、生抽 一勺、料酒 少许
烹饪步骤:
1.野生的荞头,我们这也叫野蒜,个头小,味道特别香
2.挖来,挖的过程艰辛,就不说了
3.清理干净,洗了10多遍,洗到我奔溃了,真的
4.剁碎,放入碗中,少许盐搅拌均匀,腌制一晚上
5.打入三个鸡蛋
6.打散,搅拌均匀
7.热油,倒入鸡蛋液
8.剪至一面微微焦,翻面翻炒
9.适量生抽,料酒,翻炒均匀,出锅
10.其地下鳞茎和嫩叶皆可食用,成熟的薤个大肥厚,洁白晶莹,辛香嫩糯,含糖、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烹调佐料和佐餐佳品。干制品还可入药,有健胃、轻痰、治疗慢性胃炎的功效。 1.增进食欲 薤像洋葱一样,含烯丙基硫醚,这种物质会 *** 胃液的分泌,且有助于食欲的
烹饪小贴士:
荞头的选购技巧:1、荞头为石蒜科,多年生宿根作物,作两年生栽培,分蘖力强,鳞茎簇生于短缩茎上,呈卵状短圆形,鳞衣及肉均为白色。叶丛生,中空,细长,有不明显的棱角,浓绿色,微带蜡粉。鳞茎繁殖,可熟食,但多以腌渍加工食用。2、叶浓绿色,细长管状,三角形截面。叶鞘抱合成假茎,基部形成粗的鳞茎。鳞茎球形,似洋葱,白色,是主要的食用部分。秋季抽花茎,伞形花序,花小。荞头颜色洁白,独头而肥壮的为上品。
你喜欢吃荞头吗?
“菜中灵芝”就是这菜,隔三差五吃一顿,医生不再请进门,别错过喜欢美食杰的文章请点赞、关注、分享!你有什么观点和想法,欢迎在下面踊跃留言和大家一起讨论。
自古以来,灵芝便被认为是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神奇珍品,食用可以保肝解毒、美白养颜,甚至被认为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在影视剧中,更是不难看出灵芝的神奇功效,即便是病入膏肓的人,用灵芝来调理,也能缓解一二。灵芝甚妙,但价格也是非常的高,上品灵芝更是不易购买,“菜中灵芝”就是它,隔三差五吃一顿,医生不再请进门,别错过!它就是藠头,藠头营养丰富,被赋予“菜中灵芝”的美称,既是佐餐佳品,又有一定的保健疗效,营养师大乔认为,食用藠头,具有通阳散结、行气导滞、散寒化湿、杀虫解毒等作用。物美价廉、营养好吃,老人孩子都喜欢,你可千万别错过!
凉拌藠头
By LindaGL
配料:
藠头 500克、生抽 10克、花椒粉 1克、辣椒油 5克、白芝麻 2克、醋 5克
烹饪步骤:
1.准备好所有原材,藠头、生抽、油辣子油、花椒粉、醋、白芝麻等。
2.藠头一定要选择色白脆嫩,香气浓郁、个大的,藠头洗净后切去头尾。藠头的气味很 *** 眼睛,这一步更好记住备一碗盐水,切藠头的刀用盐水不时浸泡一下才不至于切得泪流满面。每个藠头切成薄片,越薄越好,才能快速入味。
3.切成薄片的藠头放入一个深盘,深盘有利于搅拌均匀,依次倒入调料,首先倒入油辣子油。
4.其次倒入生抽和醋。
5.最后撒上花椒粉、白芝麻等。
6.用筷子搅拌均匀。
7.搅拌均匀后的藠头片变成了藠头丝,颜色油亮金黄。藠头香味独特许多人喜欢,也有人不喜欢,凉拌藠头可以把藠头香味发挥到极致,友情提醒尽量小口吃,口感如同芥末、洋葱,可以吃出眼泪。
8.每一根都是清香、鲜辣, *** 着你的舌头,让你回味无穷。
9.放上薄荷叶做装饰,凉拌藠头开胃醒酒、解油腻,是佐餐的佳品。
烹饪小贴士:
1、藠头性温味辛苦,是多年生草本百合科植物的地下鳞茎,叶细长,开紫色小花,嫩叶也可食用,成熟的藠头个大肥厚、洁白晶莹、辛香嫩糯,含糖、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烹调佐料和佐餐佳品。
2、野生藠头多生于耕地杂草中及山地较干燥处,分布于我国的江西、东北、河北、江苏、湖北、湖南、福建、贵州、云南等地,开远甜藠头是云南著名特产,开远甜藠头,颗粒整齐、金黄发亮、香气浓郁、鲜甜而微带酸辣,具有增食欲、开胃口、解油腻和醒酒的作用。
藠头与薤白十分相似,你分得清吗?
喜欢美食杰的文章请点赞、关注、分享!你有什么观点和想法,欢迎在下面踊跃留言和大家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