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跖草可以当菜吃吗,鸭跖草可以当花卉养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39 0
荠菜的“亲姐姐”,若你在菜园里发现,记得不要除掉,作用大

导语:荠菜的“亲姐姐”,若你在菜园里发现,记得不要除掉,作用大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田间地头的小草都纷纷长出了嫩芽,有些嫩芽还是味道可口的野菜,像荠菜、清明菜、艾叶、马兰头、益母草等都是田间地头的野菜,同时也是民间百姓非常喜爱吃的美味佳肴。

其实,春天来了,不仅是田间地头的野草长得茂盛,而且菜园里的野草也长得特别多,这些野草常被农民当杂草除掉。其实,每种野草都有它们自身的价值,菜园里的野草也不例外。

图片来源 ***

像鹅儿肠、鸭跖草、马齿苋、碎米芥、酢浆草、饭包草等都是菜园里常见的野草,它们都是营养丰富的野菜,同时也是防病治病的中药材。

独行菜也是菜园里常见的一种野草,它的嫩叶也是味道独特的野菜,它吃起来有一种辛辣的感觉,所以人们又叫它“辣辣菜”,为是十字花科独行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图片来源 ***

独行菜的外表看上去与荠菜相似,只是独行菜的叶子稍微大一些,因此在民间,有些人称独行菜为荠菜的“亲姐姐”,所以有些人分辨不清楚也很正常。

独行菜常用来炒食、做汤、做馅、煮粥等,味道微辣,很多人喜欢吃,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C、胡萝卜素、磷、钙、铁等,常吃一些独行菜,对老人小孩的身体都有很大的帮助。

图片来源 ***

而且,大多野菜都具有一定的医疗功效,独行菜也不例外,它全草均可入药,有止咳、化痰、利尿的功效,对咳嗽、痰多、痢疾、尿频尿急、肠炎、腹泻、小便不利等疾病有疗效。

这就是荠菜的“亲姐姐”它的药用功效,没想到它的作用竟然这么多,若你在菜园里发现它,记得不要除掉,它价值珍贵,请好好珍惜!

酷似辣椒叶,民间俗称“土羚羊”,清热又祛湿,大家都抢着吃

导语:酷似辣椒叶,民间俗称“土羚羊”,清热又祛湿,大家都抢着吃

在农村地区,生长着无数的野生植物,这些植物都有它们自身的特点和用途,大自然中的植物千千万,总有一些植物看上去有点形似,经常让人分辨不清楚。

比如农村常见的鸭跖草,它的形状看上去与农村另外一种野草饭包草非常相似,无论是叶片还是花开的颜色都差不多,让人比较容易分辨的就是鸭跖草的叶子比较小,而饭包草的叶片却比较大。。

今天笔者分享的这种植物,它看上去与红丝线真的非常相似,一般人根本分辨不出来,这种植物就是农村大名鼎鼎的狗肝菜,也有人叫猪肝菜、羊肝菜等别名。不过,在我们当地大家都叫它土羚羊。

为什么叫它土羚羊呢?羚羊角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它是一种非常昂贵的中药材,在过去很多人都用不起,于是就用水牛角搭配狗肝菜代替,故而得名土羚羊。

说起这个土羚羊它在民间还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别名叫做路边青。你看它的叶子青翠碧绿,四季常青,而且它特别喜欢生长在路边,所以大家就给它取了一个非常贴切的别名叫做路边青。

其实,狗肝菜还有很多的别名,比如九头狮子草、六角英、野青仔、小青蛇等,它为爵床科狗肝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除了路边比较常见外,在村旁、水沟边、荒地等处也有生长。在我国的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区均有分布。

认识狗肝菜的人都知道,它的嫩叶看上去酷似我们生活中常吃的辣椒叶,颜色翠绿,也是一种很好吃的野菜,它味道甘甜,特别适合做汤,如瘦肉汤、猪杂汤、牛肉汤、煮面条等都非常美味,也是广东人常吃的早餐汤饮。

狗肝菜的梗质地比较坚硬,我们做汤时只采摘它嫩叶即可,而它的老梗还可用来煲汤喝,可以与猪骨头、鸡肉等一起搭配,喝起来汤鲜味美,而且还可以单独煮水当凉茶。尤其是在这个炎热的夏季,可以适当喝一些,有降暑祛湿的作用。

狗肝菜也是民间常用的凉茶原料,每年狗肝菜末开花时,懂它的老人都会采集一些切断晒干当茶叶,隔三差五用来泡茶喝,可以预防生活中的许多小问题,如发热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等常见的问题,在过去帮助过很多人。

其实,狗肝菜之所以有这么多的作用,主要还是因为它是一味功效卓越的中药材,而且全草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尿的功效。

没想到这种路边常见的狗肝菜,竟然还有这么多的作用,夏秋季时节正是采集狗肝菜的季节,以颜色最绿,叶片最多的品质为佳,可以采集晒干存起来,可作为防家看屋的凉茶原料,清热又祛湿,一年四季均可用来泡茶喝。

各位朋友,你在家乡有这种狗肝菜吗?它的嫩叶酷似辣椒叶,民间俗称“土羚羊”,清热又祛湿,大家都抢着吃。若你在家乡遇见,可以移植带回家,养在自家的院子里,一年四季均可食用,随吃随采特方便。

【古馔拾零·蔬菜系列】 野菜 *** 的“蕺菹”和“竹菜菹”

野菜 *** 的“蕺菹”和“竹菜菹”

汪鹤年


从《齐民要术》的记载看,当时,人们还常用蒲菜、木耳、蕨菜、竹菜、蕺菜(鱼腥草)、青蒿等家蔬野菜 *** 腌菜。如书中所引《食次》记载的“蕺菹”和“竹菜菹”的 *** *** 就有相当的代表性:

蕺菹

将鱼腥草摘去毛和黑色不好的,去掉泥土,但不要洗,在开水中稍稍烫过即捞出。按菜的多少拌入适量盐,用温热的淘米水清洗干净,趁热取出来,过滤后,放入盐、醋中。如不趁热投入盐醋水中,菜就会发红而变质。另外,用热水烫一些葱白,立即放入冷水中,滤出来,放在菜里。将处理好的鱼腥草切成一寸长的小段,用开水烫熟。如用小碗供食,要去掉蕺节,并整理好。

竹菜菹

竹菜(即鸭跖草)生长于竹林下面,其叶似芹,棵丛大但茎叶细,生长得很稠密。把竹菜洗干净,在开水中焯一下,立即取出来,放入冷水中,随即捏去水,细细地切碎。取胡芹、小蒜,也在开水中焯过,再细细切碎,与竹菜拌在一起,加入盐、醋,盛半满后供上。

农村这种草,在东北都叫它蓝花菜,拌着吃十分美味

在农村有很多植物是可以食用的,只是大家总会把它们当成是普通的野草,根本就不会去注意它们,更不要说去品尝它们的味道了,所以很多可以食用的植物都被当成饲料,用来喂养家畜了,真的是有一点浪费了,不过好在东北的农村植物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因此根本就不用担心品尝不到这些野味。

田野里的蓝花菜

在田野里有一种开着蓝色小花的野菜,叫做鸭跖草,在东北人们都叫它蓝花菜,至于为什么我想就不需要我来解释了吧?蓝花菜的叶子很像柳树叶,但是要小一些,摸起来比较光滑,蓝花菜的茎部非常的长,而且不止一根,在这样茎部的顶端长着一朵蓝色的小花,看起来就像是一只蓝色的小蝴蝶,在蓝色的小花下面是一片心形的叶子,看起来非常的可爱,蓝花菜黄色的花蕊把花瓣衬托得更加鲜艳美丽,非常惹人喜欢。

田野里的蓝花菜

蓝花菜的生长能力是很强的,通常蓝花菜的茎部是贴在地上生长的,所以它的茎部可以生长出新的根来,这样很快它就能长成一大片了,不过如果运气不好,在它的前面有树枝或者栅栏一类的东西的话,蓝花菜就会爬上去,沿着它们向上生长,这样就不能分裂出新的根部了,好在蓝花菜的生长是有高度限制的,不然我还真害怕它会长到树顶上去。

田野里的蓝花菜

蓝花菜既然叫做菜,自然是可以食用的,吃法也比较简单,把蓝花菜的花去掉,只留下花朵下面那片心形的小叶子,然后用水焯熟,再加上盐、鸡精、酱油、糖、醋、香油和辣椒油凉拌一下就可以了,那个味道真的是棒极了,真的是鲜嫩可口,爽脆无比,有蓝花淡淡的清香,还有调料的鲜辣,微微的带一点嚼劲,却又一点都不老,吃到嘴里真的是回味无穷呀!

田野里的蓝花菜

蓝花菜除了可以食用之外,还是一种很廉价的野生草药,用蓝花菜熬的水来泡脚,对于治疗脚气有很好的效果,经常食用蓝花菜,可以起到清热解毒,通便利尿的作用,在民间的很多偏方里面都有使用蓝花菜的记载,不过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千万不要自己随意的尝试哟!

田野里的蓝花菜

蓝花菜虽然很好吃,但也并不是适合所有人,如果你的脾胃比较虚弱的话就不能够食用蓝花菜,因为蓝花菜是比较寒凉的,吃多了会对脾胃造成影响,不过我这么健康,肯定是可以吃的了,我得赶紧去把刚摘回来的蓝花菜处理一下了,晚上好美美的吃上一顿!

若在路边发现这种野草,记得采摘带回家,晒干用来泡茶喝,作用大

若在路边发现这种野草,记得采摘带回家,晒干用来泡茶喝,作用大!

我们的国家地大物博,野生资源丰富,仅在田间地头就生长着各种各样的野草,这些野草有的可当野菜食用,有的却含有剧毒,有的观赏价值极高等。

还有很多野草曾是鸡、鸭、猪、牛等家禽的良好饲料,其中鸭跖草就是猪最喜爱吃的猪菜,在过去还没有猪饲料的时候,鸭跖草就是猪的饲料,小时候摘猪菜最常摘的就是它。

图片来源原创

鸭跖草一般生于路旁、田边、山坡、宅旁、河边等阴湿处,它的叶片青翠碧绿,就像竹叶,所以很多人叫它竹叶草或者淡竹叶。

鸭跖草在夏季开花,每年鸭跖草开花的时候,都带给乡下一道靓丽的风景,它的花儿是深蓝色,形状与蝴蝶相似,远远望去就像一只只蝴蝶在那翩翩起舞,甚是好看,因此有人又叫它翠蝴蝶。

图片来源原创

鸭跖草在过去曾拿来喂猪,如今大家都不养猪了,鸭跖草在老一辈人的带领下,竟摇身一变成了养生菜,甚至还是许多农家乐的招牌菜,大家都喜欢吃。

老一辈人常说,鸭跖草的嫩茎叶曾是贫穷年代赖以活命的救命菜,看到路边这么鲜嫩的鸭跖草总是忍不住采摘回来做菜吃,可凉拌、炒食、做汤等都可以,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民间百姓的喜爱。

另外,许多老人还喜欢采摘鸭跖草切断晒干存起来,隔三差五泡茶喝,能清除体内的毒素,同时又能下火,对身体大有好处,作用非常大。

图片来源原创

鸭跖草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粗纤维、钙、磷、铁以及抗坏血酸和多种维生素等,平时常用鸭跖草做菜吃,对身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养生价值极高。

同时,鸭跖草还具有一定的医疗功效,其药用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对感冒、咽喉肿痛、痢疾、水肿、疟疾、热痢、丹毒、痈疽疔疮、白带、尿血、鼻出血等皆有疗效。

想不到这种曾割来喂猪的猪菜,竟然还有这么多的作用,若你在路边发现这种鸭跖草,记得采摘带回家,可做菜食用,也可晒干泡茶喝,作用大,遇见别错过!

大自然的“棒棒糖”,做凉拌是一绝,养生价值高,家乡人都喜欢吃

导语:大自然的“棒棒糖”,做凉拌是一绝,养生价值高,大家都抢着吃

春天是吃野菜的季节,各种野菜早已经隆重登场了,对于喜欢吃野菜的朋友早就开始尝鲜了。

春天的野菜种类很多,像我们平时吃的野菜就有好几十种,像荠菜、艾叶、清明菜、车前草、鸭跖草、鹅肠菜、马兰头、鸡屎藤等,这些都是南方地区比较熟悉的野菜,同时还是药食两用的佳品。

图片来源 ***

其实,除了这些田间地头的野菜,我更喜欢的还是大山里的山野菜,山野菜比田间地头的野菜更加无污染,而且都是纯天然的无公害野菜,同时在味道方面和营养方面都更加丰富。

比如,今天我们要分享的这种山野菜,它有“野菜之王”的称号,是大山里特有的美味佳肴,这种山野菜就是民间大名鼎鼎的蕨菜。

说起蕨菜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它是春天不可错过的美食,但是蕨菜分为几种,有青蕨、红蕨、细蕨等,很多地方吃的蕨菜也不同,而在我们家乡吃的蕨菜就是红蕨。

图片来源 ***

红蕨比其它蕨菜都比较肥厚,它的新生叶上部卷起,如手掌握物,看上去就像小朋友们喜爱吃的“棒棒糖”,也有人叫它如意菜,各地的叫法都不同。

红蕨它为凤尾蕨科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喜欢生长在山地、草坡、林缘等湿润的地方,尤其是在腐殖质深厚的地方生长最为茂盛。

红蕨的做法有很多,用沸水焯后,之后再用清水浸泡,期间要不停换水,2天后,直到浸泡的水不再有红色即可,然后炒食、凉拌等,尤其是用来凉拌是一绝,营养丰富价值高。

图片来源 ***

红蕨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纤维、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钾、磷、钙、镁、铁、硒、核黄酸、尼克酸等营养物质,同时还含有18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对身体有一定的补益作用。

另外,红蕨还具有清热利湿、杀菌消炎、润肠通便、清肠排毒、补脾益气、化痰止咳的功效,经常吃一些,能强身健体,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现在正是采摘红蕨的季节,满山遍野都是,若你家乡也有,大家千万别错过,它养生价值高,用来凉拌是一绝,大家都抢着吃。

中药材鸭儿芹

?

鸭儿芹

拼音Yā ér Qín

别名鸭脚板、鹅脚板

来源伞形科鸭儿芹属植物鸭儿芹Cryptotaenia joponica Hassk.,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止咳,活血祛瘀。用于感冒咳嗽,跌打损伤;外用治皮肤搔痒。

用法用量2~5钱;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鸭儿芹

拼音Yā ér Qín

别名三叶、起莫、三石、当田(《别录》),赴鱼(《蜀本草》),野蜀葵(《国药提要》),三叶芹(《经济植物手册》),水白芷、大鸭脚板(《贵州民间方药集》),鸭脚板草(《四川中药志》),野芹菜、红鸭脚板、水芹菜(《贵州草药》)。

出处《国药提要》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鸭儿芹茎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根细长成簇。茎直立,呈叉式的分枝。叶片广卵形,长5~18厘米,3出,中间小叶片菱状倒卵形,长3~10厘米,宽2.5~7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两侧小叶片斜倒卵形,小叶片的边缘锯齿状或有时2~3浅裂,叶柄长5~17厘米;茎上部的叶无柄,叶片缩小,小叶片披针形。复伞形花序呈圆锥状;伞梗4~10个,不等长;总苞和小总苞各具1~3个线形早落的苞片和小苞片。小伞形花序有花2~4朵;花白色,有时带淡紫色;萼齿不显;花瓣顶端向内弯;花柄线形,极不等长,短的仅3毫米。果实线状长卵形,两端窄,常弯曲,长4~6毫米,果棱细线状圆钝。花期4~5月。

本植物的根(鸭儿芹根)、果实(鸭儿芹果)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长在林下阴湿处。分布长江以南各地。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其中有:异丙叉丙酮、异丙烯基丙酮、甲基异丁基甲酮、α-及β-蒎烯、莰烯、β-月桂烯、二戊烯、对-聚伞花素以及γ-松油烯、异松油烯、反式β-罗勒烯。

性味辛苦,平。

①《别录》:"味辛。"

②《陕西中草药》:"苦微辛,平。"

③《常用中草药配方》:"辛淡微苦,寒。"

功能主治消炎,解毒,活血,消肿。治肺炎,肺脓肿,淋病,疝气,风火牙痛,痈疽疔肿,带状疱疹,皮肤瘙痒。

①《别录》:"主寒热,蛇、蜂螫人。"

②《分类草药性》:"治白淋,消肿毒,调经,退火。"

③《天宝本草》:"火牙噙之即消。叶:捣敷耳根后,脱眼内翳。"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外敷治臁疮。"

⑤《四川中药志》:"消炎理气。治虚弱劳累,膀胱疝气,五淋尿闭及无名肿毒。"

鸭跖草可以当菜吃吗,鸭跖草可以当花卉养吗-第1张图片-

⑥《陕西中草药》:"活血祛瘀,镇痛止痒。治跌打损伤,皮肤瘙痒。"

⑦《常用中草药配方》:"抗菌,消炎,解毒,止血,止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复方①治小儿肺炎:鸭儿芹五钱,马兰四钱,叶下红、野油菜各三钱。水煎服。

②治肺脓肿:鸭儿芹一两,鱼腥草二两,桔梗、山苦瓜各二钱,瓜蒌根五钱。水煎,一日三次分服。

③治百日咳:鸭儿芹、地胡椒、卷柏各三钱。水煎,一日三次分服。

④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鸭儿芹五钱,瓜子金三钱,金银花藤二两。水煎服。

⑤治黄水疮:鸭儿芹、香黄藤叶、金银花叶、丹参、闹羊花叶各等分。共研细末,用连钱草、三白草(均鲜品)捣烂绞汁,调涂于患处。

⑥治一切痈疽疔毒,恶疮,已溃未溃均可服用:鸭儿芹、马兰、金银花各五钱,鸭跖草一两,台湾莴苣、丝瓜根各三钱。水煎,二次分服。

⑦治肿毒皮色不变,漫肿无头:鸭儿芹、东风菜各五钱,柴胡一两。水煎,一日三次分服。并用鸭儿芹、东风菜各等分,研末,好烧酒调敷。

⑧治带状疱疹:鸭儿芹、匍伏堇,桉叶各一两,酢浆草二两,共为细末,醋调敷。(①方以下出《常用中草药配方》)

⑨治皮肤瘙痒:鸭儿芹适量,煎水洗。(《陕西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春天,这菜正当时,“头茬赛人参”,清香鲜嫩,营养滋补又不花钱

春天,这菜正当时,“头茬赛人参”,清香鲜嫩,营养滋补又不花钱!

以前经常听老一辈说,在一年四季中最期待的就是春天的到来了,因为在以前那个饥荒年代,春天有很多的野菜可以填饱肚子,才不至于太过挨饿,走过了许多的艰苦岁月。

在那个饥荒年代,大家常吃的野菜有马齿苋、荠菜、清明菜、野荒豆、鸭跖草、鹅肠儿、铁苋菜、紫花地丁、车前草等几十种品种,这些野菜至今也流传至今,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

春天,还有一种野菜正当时,又嫩又绿,这种野菜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紫菀,因它的根为紫色而柔菀,故而得名紫菀,别名又叫青菀、山白菜、驴耳朵菜等。

紫菀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比较单一,叶互生,厚纸质,它的叶片较大,边缘有锯齿,长圆形或椭圆状匙形,头状花序,排到成复伞房状,花冠蓝紫色,花期长,颜色秀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春季的紫菀,它的叶片又大又嫩,所以采摘起来也特别方便,这时候的紫菀是更好吃的,可直接炒食,好吃又营养,民间有“头茬赛人参”的说法,清香鲜嫩,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紫菀含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胡萝卜素、核黄素、抗坏血酸、钙、磷、铁等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都是人体的必需营养成分,多食一些紫菀对人体的健康是有益处的。

同时,紫菀的药用价值也很高,具有温肺、下气、消痰、止嗽的功效,可用于风寒咳嗽气喘、虚劳咳嗽、喉痹、小便不利、肺燥干咳、肪燥便秘等病症。

紫菀还具有很好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可以用于妇科炎症,霉菌性 *** 炎、大球菌,疗效是非常好的,同时对止咳化痰、感冒等都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它跟板蓝根的药效是非常相近的。

紫菀的用法也很简单,采摘紫菀全草煎水外洗患处,对治疗妇科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也可用来泡脚,对有脚气病的人疗效显著。紫菀入药以根茎紫色为佳,白色次之。

各位朋友,你们家乡有紫菀吗?若家乡有,这菜正当时,不如尝一尝这种春天带给我们的天然美食,清香鲜嫩,营养滋补又不花钱,只要家乡有,千万不可错过!

看着不起眼的“碧竹子”,曾是饥荒年间的救命菜,简单一蒸,真香

导语:看着不起眼的“碧竹子”,曾是饥荒年间的救命菜,简单一蒸,真香

野菜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美味佳品,从开春的荠菜,到3~4月的蒲公英,各种野菜一直不停地吃,不要以为现在入伏了,气温升高了就没了,这种野菜农村满地是,很多农民拿它当草除掉,很多人还没吃过这个菜,叶子长得像竹子叶,所以很多人叫它“碧竹子”,还因为叶子扁扁的,很多人叫它“鸭跖草”,在农村我们叫它“鸭子嘴”,老人们都说,它曾是饥饿年间的“救命菜”,浑身是宝!今天给大家分享“蒸鸭跖草”,片片分明,不沾不坨,上桌全家抢着吃!太香啦!

对于碧竹子,很多年轻人一次都没有吃过,因为大部分孩子都不喜欢做饭吃,更别说野外的野菜了。鸭跖草在很早以前挨饿的时候,老辈人要到很远的地方才能采到,因为近的地方早就让老年人采完了,鸭跖草不但是饥荒年代的救命菜,其实它也是药食同源的好食材,有清热利尿消肿的好处,在这炎热的夏季,多吃一些鸭跖草是很好的选择。鸭跖草的做法也有很多种,做汤,炒鸡蛋,瘦肉粥等等,今天我们分享蒸鸭跖草的小技巧,片片分明,不沾不坨,比蒸茼蒿还美味,下面跟我学起来吧。

【准备的食材】:500克鸭跖草。1大勺玉米面,1大勺面粉,小葱2棵,根据自己口味准备辣椒面和小米辣,大蒜半头。

【具体 *** 步骤】:1:采回来的鸭跖草放进大一点的盆中,加入适量的盐,加没过鸭跖草的清水,让鸭跖草浸泡5分钟,杀杀鸭跖草表面的虫卵和细菌,然后清洗干净,一定要多清洗几次,知道把黑黑的水洗到清澈,捞出鸭跖草沥干水分。

2:沥干水分的鸭跖草放进大一点的盆中,倒进适量的花生油搅拌均匀,让每一个鸭跖草都均匀地沾上花生油,这是蒸菜不粘连的关键,然后倒进面粉和玉米面搅拌均匀,如果玉米面或者面粉太少了,一定要再加点,直到看到每一个鸭跖草上都裹上一层薄薄的粉状,这也是蒸菜不沾不坨的关键。

3:笼屉上刷上一层油防粘,放进粘满面粉和玉米面的鸭跖草,摊均匀,在中间扎上孔,让鸭跖草受热均匀,开水上蒸锅,大火烧开蒸5分钟。

4:蒸鸭跖草的空闲我们来调一个万能蘸料汁:大蒜剁成末,小葱切成圈,放进一个小碗里,加入白芝麻,辣椒粉,花椒皮,倒进冒青烟的热油,高温激发出料头的香味,调味生抽,蒸鱼豉油,老陈醋,小磨香油,鸡精搅拌均匀,调料汁就做好了。

5:蒸好的鸭跖草倒进一个大一点的盆中,趁热抖散,一定要趁热抖散,这也是蒸菜不沾不坨的关键。根据自己口味加适量的盐,口味轻得可以不加。

6:抖散的蒸鸭跖草装进盘中,摆上一个完美的造型,最后浇上百吃不厌的万能蘸料汁,片片分明,不沾不坨,口感真的是爽歪歪呀!粗粮细作的完美结合,营养又美味!这菜浑身是宝,可惜很多人当草,农村遍地是,随手一蒸,太好吃了!

看着不起眼的“碧竹子”,曾是饥荒年间的救命菜,简单一蒸,真香!如果您有关于“碧竹子”更美味的做法,真情欢迎大家到下方评论区留言指点,您的每一个留言都是我前进的动力,我是乡村荣姐,喜欢我的文章请帮忙关注+点赞分享+收藏支持一下哟!感谢有你,感恩陪伴!明天见!

鸭跖草

喜欢鸭跖草,源自一个字。

鸭,走路摇摇摆摆的样子,多么可爱。或许,鸭掌踏过这些草,去吃那些嫩嫩的叶。

这些草,长在溪水旁,水分充足,叶子就会肥嫩,鸭子的食欲,也在叶子里。正如它的另一个名字——鸭食草。

一个名字,就是一种指向,带我一步步走向一种花,为了洞穿一种花,我靠近它。

梳理它的名字。这一查阅不要紧,发现它的名字有点泛滥,小青、蓝姑草等,据说有五十多个,或许,这是我见过的草木中名字最多的。

有些以叶命名,它叶子似竹,也叫竹鸡草、竹叶菜。有些以花形命名,譬如翠蝴蝶、碧蝉花。还有一些,用开花时间来命名,譬如露草、萤草。

像露水一样,朝生暮死。

像萤火虫一样,只为看看这个世界,然后就走到草丛中去。

鸭跖草,花朵很巧妙。像一个荷包,似乎里面装进去时间,装进去一种草一生的 *** 。花朵顶生或腋生,雌雄同株。花瓣上面两瓣稍大些的,是最纯粹的天蓝色,竖起如蝴蝶的翼。薄如蝉翼,轻极了。下面一瓣为洁净的白,垂下如鸡舌,托起四根卷曲、三根稍舒展,如蝶须般的鲜黄雄蕊,与青色的叶相合,犹如一只俏皮的翠蝴蝶。

或许,这是关于它的花朵的最详细的描述。每一次描述一种花,似乎都感到一种无能为力,想象力太丰富,反而盖住了一种花的形状。

鸭跖草,一定是外来物种,中原少水,水鸭肯定少,只有江南,小桥流水,似乎才适合鸭的生活,溪水旁,必定有无数的鸭跖草迎着太阳开放。

虽小而淡然,虽拙而机巧。

有人说,它的名字叫错了,鸭跖草是一种以讹传讹的叫法,我不管这些,我喜欢这个名字,也乐意想象它与鸭有关。

乡下烟火处,必定关联着吃穿住行。

只要山在,就有无数种可以吃的野草,住的是茅屋、木屋,出行有马车代步。此刻就说说这穿的,古人穿衣多为棉布和麻布,或许就地取材,是中国人更大的智慧。

白布,虽说素雅,但与古人的孝衣产生关联,让人觉得不祥,便学着给布染色。鸭跖草也是一种染料,据《本草纲目》记载:“巧匠采其花,取汁作画色及彩羊皮灯,青碧如黛也。”

看,鸭跖草的花,可以绛染青蓝色的布匹,或许中国古代的黛色里,有鸭跖草的味道,我们穿上它,就能闻见鸭跖草的呼吸。

我们在欣赏一朵花的时候,可能我们的祖先已经从美感中走出来,开始思考大地上的事情。

他们不再局限于在一朵花面前喊一声:真美啊!他们所做的,是从一种花里,看到一种功用,与人的关联甚多。

或许,一切思考的最终指向,就是为了活得更好。活着,才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

(作者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陕西作家班学员)

标签: 鸭跖草 可以 花卉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