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有句话: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一旦体内出现了气滞、瘀血,经络又堵塞,自然包块就会产生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有增生或结节的患者,同时还会有囊肿或者肌瘤,或者集增生、结节、囊肿、肌瘤,甚至结石等于一身。这要在西医需要同时看好几个科室,而中医,通常看一个就够了。这是为啥?
因为在中医眼里,增生、结节、囊肿、肌瘤,不过就是一团气,气散了,结也就消了。
今天分享的这个方子,最早记载于明代《玉机微义》中,方子中有木香、桂枝、桔梗、白芷、槟榔、厚朴等。
这个大气磅礴的方子,名曰:十六味流气饮。
流气,顾名思义,即让周身之气流动起来,以通畅气机,散去结节。这张方子中,调用了不少散气药:木香、桂枝、紫苏、槟榔、乌药、陈皮。但气是上行的,需要疏通气机,还需气往下走,于是就有了厚朴、枳壳,这两味降气药。
此外,气滞的同时,也会影响血的运行,还需要行气活血,这也就是方中为何还加了人参、黄芪、当归、白芍和川芎。
这个方子,适用于一切气滞问题,只要身体长包块的,无论是结节还是囊肿还是增生还是肌瘤,均可一试。
有需要的,可在文末留言或把问题单独小窗我,会根据你的情况给你合适的建议。
桂枝茯苓丸+香棱丸,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治子宫肌瘤,效果更好子宫,生命的摇篮,每个人都呆过的地方。
而现在,这个地方也成为了中国女性常见病的重灾区,子宫肌瘤的发病几率逐年升高。
目前医院的常规做法就是切除手术,几乎没什么办法能解决的,而且复发率也很高,那这个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试试中医呢?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就说了:你别说了,我知道你是想说桂枝茯苓丸对吧?这是张仲景的老方子啦。
没错,我是想说桂枝茯苓丸来着,但是您见过几个只用桂枝茯苓丸就治好了子宫肌瘤的?
桂枝茯苓丸是个好药,桂枝辛甘发散,可以让寒凉慢慢消散;桃仁和丹皮可以化瘀血,赤芍能活血化瘀,引血下行,丹皮和赤芍还能止痛;而茯苓还能渗湿降浊,这么一看这个方子简直完美的不得了。
还是那句话,您见过有几个子宫肌瘤患者吃桂枝茯苓丸而痊愈的?为什么明明很完美的方子就是吃不好呢?
总结原因,其实没什么,就是这副药的力量还不够。古人没那么多养尊处优的生活,可能也没那么多寒凉痰湿一类的。
那怎么办?
如果想要尝试中医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知道子宫肌瘤是怎么来的才行,所谓:病有来处,必有出处。
子宫肌瘤在中医叫做“症瘕”,泛指妇女胞中结块。症者: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瘕者:推之可移,痛无定处。
大致上来说,症属于血之病,瘕属于气之病。但是气血密切相关症瘕也是难以分割,所以统称为“症瘕”。
《黄帝内经》说: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衄血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
这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说寒气停留在子宫门口,子宫受到寒气影响闭塞不通,气血循环不畅,瘀血本来应当随着月经排出来,因为不畅通这个时候排的不干净,遗留在子宫里面积聚、生长,就像怀孕一样,并且月经还不准确,但是可以用疏导的 *** 来治疗它。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内经中早已给出答案:子宫肌瘤更大的病因是受寒,治疗的 *** 是疏导。为什么会受寒?
其实就是生活太好了。女性大都喜欢甜食,冰淇淋凉不凉?水果凉不凉?天气一热就受不了,各种冷饮轮流上阵,这是一个方面。还有的就是爱美的,大冷的天漏个肚脐眼,穿得薄薄的,你说这肚脐眼是多重要的地方!
话说“阳化气,阴成形”,子宫肌瘤就是一种阴成形的结果。寒主收引、凝滞,滞涩了肯定不通,不通则痛,这种类型的肌瘤患者还会伴有痛经。
当然寒凉是主因,还有其它的问题也会导致子宫肌瘤。比如痰湿,肝气不舒,瘀血等。痰湿多是寒的,时间久了伤阳气,凝滞不通最后也可能导致子宫肌瘤的产生。
肝气不舒就更不用说了,不舒展就是气滞,气滞住了血流就不畅,经血不净,慢慢淤积就会形成包块。
最后说瘀血,子宫肌瘤实际上就是一坨瘀血凝聚而成的,无论是寒凉还是痰湿或者气滞,最后都会形成一坨瘀血。
那知道了这些形成的原因,治疗的方向也就有了,无非就是温阳散寒,活血化瘀,祛痰除湿,理气散结。
所以,我们现代中医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力量更强大一些才可以,用桂枝茯苓丸为主加一些辅助的力量才行,那这些辅助的力量也是一个成方,叫“香棱丸”。
香棱丸功能理气导滞,活血消积,与桂枝茯苓丸相配功能更为强大,药方如下:
香棱丸合桂枝茯苓丸加减 :
木香,三棱,莪术,枳壳,川楝子,青皮,桂枝,牡丹皮,赤芍,桃仁,茯苓,土鳖虫。水煎服。
木香、枳壳行气导滞,青皮破气疏肝,川楝子清下焦郁热,止痛行气,三棱破血中气滞,莪术逐血分之血淤,土鳖虫咸寒入血,血肉有情,性擅走窜,破血逐瘀之功更强。
上药合桂枝茯苓丸功效更为强大,弥补了桂枝茯苓丸的不足之处。
当然治病还要辩证加减,如属子宫肌瘤,加荔枝核、海藻、浙贝母、珍珠母,并按平时、经时肌瘤对月经的影响情况,随证加减。
如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节或子宫腺肌病,则宜加强化瘀软坚止痛之功,去青皮、川楝子、茯苓,选加水蛭、鸡内金、三七末、当归、九香虫、延胡索。
如为慢性盆腔炎之包块,可加败酱草、毛冬青、蒲公英、连翘、七叶莲之类。
如为输卵管积水包块,宜佐以利水疏肝通络,加猪苓、透骨消、路路通、泽泻之类。
那今天就写这么多,各种药材就不一一介绍,患有子宫病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子宫肌瘤的5个调治 ***一年之中,春天是阳气升发的时节,趁着这个季节去发陈出新,清理身体内的陈邪,是顺时顺势的做法。
今天,来谈谈子宫肌瘤的调治 *** 。
首先,请先明确一点,肌瘤、囊肿、结节、肿瘤,这些都是“阴实证”,是能量郁堵的产物,郁指的是气滞,堵指的是有形的血瘀、痰湿一类。
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质地,也就是内容物。囊肿的内容物大部分是水湿,质地偏软;结节的内容物大部分是痰结,质地偏硬。
子宫肌瘤,是长在子宫上的阴实,它的内容物主要是气滞血瘀,调理思路是疏通气血。
怎么调呢?推荐5个最实用的 *** :
1、食疗方:九红粥
这个方子是养血食疗方,通补兼施,既能疏通能量,又能补充能量。时间较长的实证,基本是虚实夹杂,需要让能量通畅,再充盈起来。所以,既要通,又要补。
服用 *** ,建议连续用2-3周,大多数子宫及月经问题,都会有改善的。
2、泡脚方:二丹汤
调理身体,最入门级的方式是泡脚,因为泡脚门槛低,不容易出错,还不伤脾胃。
血瘀问题的首选方是“二丹汤”。如果宫寒很重,可以搭配“四逆通”,如果气郁痰湿重,可以搭配“柴芩温胆汤”。
3、艾灸:子宫穴、下巨虚、三阴交、关元穴
子宫穴,是取阿是穴的思路。哪里长肌瘤就灸哪里,温阳散寒,化掉包块。
下巨虚,从名字上可以看出,可以让下面巨大的肌瘤“虚”掉。
三阴交,是我们身体里三条阴经(脾经,肾经,肝经)的交汇点,是排阴血,毒最重要的一个穴位,妇科保健之一大穴。
关元穴,补充下焦能量。能量足了,才能更好地疏通郁堵,排出邪气。
4、中成药:《桂枝茯苓丸》
调理“阴实”的病症,《桂枝茯苓丸》的出场率很高,因为这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方子,既有通郁堵的力量,久服又不会伤人正气。
有肌瘤的朋友,可以连续用1~2个月,边用边观察,直至肌瘤消除为止。
5、经典汤剂:《理冲汤》
方子:生黄芪,山药,党参,白术,天花粉,知母,三棱,莪术,生鸡内金。
熬好后加少量醋再煮开,一起服用。
这个方子是民国神医张锡纯先生的方子,用他的话来说,此方治一切症瘕积聚,也就是包块,肌瘤,囊肿等实证。
这个方子通补兼施,适合大多数人服用,有子宫实证毛病的人,可以考虑服用7-10剂,以观后效。
以上是5个调理子宫肌瘤的 *** 。愿每位女性朋友都能从内到外,绽放自己独一无二的美丽。
转载来自:赤脚说
常见一谷物,专治肌瘤、囊肿、盆腔炎顽疾今天说一味超市常见的谷物,对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炎类顽疾有很好的效果,它就是——薏苡仁。
《本草纲目》记:“消渴饮水,薏苡仁粥食之。”薏苡仁归脾、胃、肺经,利水渗透,能除湿热,兴奋子宫,抑制中枢神经,健脾止泻,解热镇痛,解毒散结的作用。
其中的清热解毒,活血消瘤的功效,适合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炎等其他症瘘,证属气滞血瘀,湿热瘀阻者。
行医多年,我用药以便宜有效为根本,这个方子价格不高,针对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炎的验方,临床有效率达85%以上,针对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炎患者,目前还有几例患者继续用药治疗。
组方:生薏苡仁、败酱草、滑石、猪苓、车前子、大腹皮、半枝莲、夏枯草、三棱、莪术
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炎等妇科病,一大半术后复发的,经过我遣方用药,很多康复的患者给我说,早点遇到我,也不用受罪了。
中医讲,女性月经跟冲脉、任脉这两条经脉密切相关,如果说这两条经脉是河流,那么子宫肌瘤就是河流中泥沙堆积的小岛,所以要想治子宫肌瘤,首要任务就是疏浚河道,把这个瘤化开。
今天我要说个方子,是民国张锡纯的名方,对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有很好的疗效。
先来看看它的配方:
黄芪、党参、天花粉、白术、山药、知母、三棱、莪术、鸡内金。
其中党参、黄芪、山药、白术健脾益胃、补益正气,祛邪而不伤正;
三棱、莪术、鸡内金行气活血、破瘀消癥。
天花粉、知母以解参芪之热
《日华子本草》云:天花粉有“排脓、消肿毒、生肌长肉、消补损瘀血之效”。诸药合用,攻补兼施,攻而不峻,久服长服消癥块于无形之中!
正常来讲肌瘤大多数都属良性,但并不代表没有恶变的可能,所以尽量在肌瘤、囊肿没有增大的情况下将它彻底根除,到时候选择手术切除,也是有复发的风险的。
所以,一定要在能控制的时候及时调理,切不可忽视不管。
中医对于子宫肌瘤的分类:
脾虚气滞型
这样的女性,一半是先天的体质因素,一半是后天的肝经瘀滞、气滞的因素,她们可能性格并不暴躁、急躁、爱生气,只是偶尔会有些小郁闷,但却因为先天体质和后天情绪或不良生活习惯导致了子宫肌瘤。
表现为常常疲劳、乏力,吃了东西之后容易腹胀、难以消化,气血循环慢,导致瘀滞,久而久之形成瘤。这种肌瘤是气虚导致的,因此称为“虚性肌瘤”,通常质地都很软,是更好治的一种,健脾补气多运动是更好的解决 *** 。
再推荐一个食疗方:黄芪、干姜、炒白术、浙贝、鸡内金、茯苓、桂枝,可以煮水喝,也可以打成细粉每天吃一汤匙,长期服用,对于抑制子宫肌瘤有很好的疗效。
痰湿内阻型
这种类型的患者是天生就携带着子宫肌瘤的病根,是结节、肌瘤的体质,即使不发生在子宫,也会长在乳腺,或者是皮下结节、皮下囊肿等,如果不出现大的问题,建议不要手术、不要干涉,而是用中医的 *** 改变体质,能够很好地预防子宫肌瘤的发生和生长。
这种体质的人,更好的排湿 *** 是出汗,痰湿体质的人天生不爱运动,身体比较沉重,所以无论选择什么运动一定要以出汗为贵,可以很好地消除痰湿。
推荐一个小偏方:茵陈、陈皮、芡实、冬瓜皮、茯苓、桂枝、三棱、莪术、怀牛膝,打成细粉,做成茶包,每天喝,对于子宫肌瘤、乳腺多发结节、皮下囊肿等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但一定要长期坚持。
子宫肌瘤可以正常怀孕生产,但会增加流产和胎停育的风险。子宫肌瘤的手术指标是5.0厘米,小于这个指标,也没有合并大出血等症状时,尽量采取保守治疗,定期复查。
大于这个指标就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后一年内不要怀孕,要给子宫充分的时间恢复,更好是两年时间。
在孕期,有些子宫肌瘤尤其是向宫腔外生长的肌瘤,有可能会渐渐消失,还有一部分是缓慢生长,当然也有一部分是长得很快,跟孩子一起长了,遇到这种情况,更不能焦虑,因为焦虑的情绪会造成瘀堵,就会让子宫肌瘤长得更快。
只要肌瘤没有带来很大的影响,就可以不干预,到生产后同时治疗#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致流产!一个活血化瘀的方子,不做手术,助你好孕!“医生,我还没生孩子,做手术怕影响生育。”
前段时间问诊的王女士这么跟我说,而我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疑问:子宫肌瘤对生育有没有影响?子宫肌瘤手术会不会有风险?作为一名行医30余年的老中医,我会从中医角度给大家分享我对以上几个疑问的看法。
在中医里,子宫肌瘤属于“癥瘕”的范畴,常因气滞、血瘀、痰湿、热毒所致,多发于30-50岁的女性,30岁以上女性患病率为20%。作为一种常见病,患者确诊后不必惊慌,只要积极正规地治疗,总能恢复健康。但是如果觉得瘤子很小,放任不管,可能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
一般来说,子宫肌瘤常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下腹部包块、白带增多等临床症状,严重情况下会导致不孕、流产、早产、产后出血。若子宫肌瘤压迫输卵管入口,导致子宫变形,常常引发不孕。孕期子宫肌瘤受孕激素影响,生长速度快,过度生长可能导致子宫变形收缩,导致流产、早产。对于想要备孕,或者已经怀孕的患者来说,子宫肌瘤是有一定负面影响的。
至于子宫肌瘤手术对怀孕有无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肌瘤大小,生长的部位等)判断,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后期治疗效果也不相同。不同的子宫肌瘤手术,对子宫的伤害程度也不一致,只能说手术后怀孕有一定风险,容易出现并发症。而且对于想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来说,子宫肌瘤手术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有较大几率复发。
相比之下,中医对子宫肌瘤的治疗遵循《内经》“大积大聚,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对顽固之疾徐图缓攻,治疗调理后患者不易复发,但会有疗程长、见效慢的特点。不过对付久积成癥的子宫肌瘤,本身就是一场攻坚战。想要备孕,或者已经怀孕的患者,用中医治疗的效果会更好。
两年前我曾接待过一位患者。据她自述:刘女士,31岁,因子宫肌瘤而流产,同时有小腹疼痛,坠胀不适的症状,因为担心做手术会影响再次受孕,所以来我这里寻求治疗。其检查报告显示“子宫肌层可见一较大肉瘤”,又结合其有过流产经历,辩证为淤血滞留,气血运行不畅。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色紫暗有瘀斑,舌苔白厚,是痰湿瘀结之象。
辩证之后给她开了方子:醋三棱、醋莪术、路路通、威灵仙、丹参、海藻、广金钱草、瞿麦、桂枝、茯苓、络石藤、泽兰、黄芪、大黄、赤芍、醋延胡索、鹿角霜、穿破石、炒鸡内金、蜂房。这张方子所用药物包含散淤、活血、消癥的功效,同时也能温经散寒,缓消症积而不伤正。
刘女士进行中药调理后经常向我反馈:第四天腹痛明显好转;一个月内,在经期排出许多淤血和血块,感觉肚子都小了。我叮嘱她要注意小腹的保暖,可进行热敷,便于淤血的排出。
待其复诊,刘女士已无腹痛感,肌瘤明显减小。我又根据情况为其更改了方子:醋三棱、醋莪术、路路通、威灵仙、鹿角霜、海藻、广金钱草、瞿麦、桂枝、茯苓、络石藤、泽兰、黄芪、大黄、赤芍、醋延胡索、、穿破石、炒鸡内金、蜂房、土鳖虫。方子改动不大,仅将丹参换成了土鳖虫,但破血逐瘀效果更好,更适合刘女士当时的情况。
一个疗程后刘女士肌瘤已消失不见,半年后随访并无复发!不到一年,她跟我说自己又怀孕了!
患者每次向我反馈好消息,我就有莫大的成就感。患者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也是我一直所希望的。经过中医调理,刘女士拥有了健康快乐的孩子,我也呼吁正在遭受子宫肌瘤困扰的患者尽快就诊,免受更多的痛苦!
注:文章中提到的方子仅为基础方,因个人情况而异,具体用量需根据辩证而定
这个方子治疗子宫肌瘤,比「桂枝茯苓丸」好太多了在中医上,子宫肌瘤属于“瘕”症范畴,而“瘕”一词,则是一种由风寒、郁怒、气血不畅等引起的病症。
女性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加、 *** 不规则出血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白带增多,排尿也会有一些问题,比如尿频、排尿困难、无法憋尿,腰酸、下腹坠胀等。这种情况也有可能是由于子宫肌瘤比较大,对直肠有一定的压迫。
临床上多采用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法。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化痰、寒热的调理。根据病人的体质和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
在子宫肌瘤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气滞血瘀,临床表现不明显。
随着疾病的进展,可能会进入到一个由于宫腔、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宫缩不良或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而引起的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 *** 出血等症状的正常期。
粘膜下肌瘤容易坏死、感染,此时可表现为持续的不规则 *** 出血、脓血性排液等,此时为邪盛而正未衰。
如果子宫肌瘤比较严重,病人会出现乏力、贫血等症状。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对于子宫肌瘤,中医讲究的是软坚散结,活血化瘀。在此基础上,我还加了一些健脾养肾的药物,让体内的正气变得更强。有的时候,会用到桂枝茯苓丸,但如果没有正确的诊断,就会出现错误。
这是一种改良版的桂枝茯苓丸,由一位老中医开出。
代刀化癥丸:
【配方】丹皮、桂枝、赤芍、白茯苓、三棱、姜片、桃子、红花、水蛭、生牡蛎。将上述药物碾成细粉,加水浸泡,制成药丸。
【加减】体弱多者,以炒白术,鸡内金为主;有乏力,活动时有气喘,可减桃仁,红花,生黄芪,当归;出血过多而止不住,可先用"活血清宫汤"(崩漏之方),加"血馀炭",待血止宫后,再用"代刀消病丸"。
【方解】这张药方,取的是《金匮要略》中的“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丸是仲景用来治疗妇科病的方子。方中桂枝在温热的作用下,能起到消肿的作用;水蛭,桃仁,三棱,郁金,以攻坚化瘀;赤芍、丹皮可以起到凉血排出血中的滞涩,茯苓可以起到润湿健脾的作用。
这些药物加在一起,便可起到软坚化血的作用,使子宫中淤积的淤积,慢慢消弭。关于水蛭的化瘀散瘀的功效,张锡纯曾说:“水蛭味咸,色黑气腐,能进血液;因为它喜欢吸血,所以它擅长破血。
因其气腐,所以它的味道是由血瘀引起的,而不是由新鲜血液引起的。是以其善化淤而不损新生之血。是治疗子宫瘀血的更佳药物。牡蛎性凉,可软可化痰,是更好的消肿药物,可以用牡蛎的柔软来辅助其他药物的治疗。
脂肪瘤消不掉,怕癌变?一消一补去痰湿,不惧癌变!!!现在很多人身上都莫名的会长肉疙瘩,肉眼可见,有大有小,不疼不痒的,但是呢,很影响美观,去检查一看啊,是脂肪瘤。那很多人呢就很担心这个脂肪瘤长时间消除不了的话,会癌变,就非常害怕,那今天就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脂肪瘤。
首先啊,先给大家吃个定心丸,一般这种脂肪瘤啊,都是良性的,不会有癌变的风险。那脂肪瘤是什么呢?其实啊,在中医里脂肪瘤就是痰湿,痰湿时间久了,不重视起来,痰湿会跑到我们全身上下,特别是在我们皮肤表里之间,影响津液和血液的运行,久而久之,气血津液被堵塞,变为痰浊,痰浊和痰是互结,形成痰核,那痰核蕴结在皮肤表面就形成了所谓的脂肪瘤。
那这个时候我们想要去消除脂肪瘤的话,就去要祛痰湿了,那中医的思路通常呢就是先把生成的痰湿给消掉,然后呢再把脾胃给补足,因为脾胃为生痰之源,只有我们的脾胃好了,才会把生痰的源头给消灭。那怎么化痰湿,健脾胃呢?
今天给大家分享两味药就可以做到一消一补去痰湿,这两味药就是白术和鸡内金,也是出自张锡纯的化痰神方,健脾化痰丸。
白术我们都比较常见了,一般健脾祛湿的方剂里我们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它的作用有二,一能补脾健脾,二能燥湿利水。
鸡内金则是能化瘀滞,张锡纯说过,身体里不管哪里有瘀滞,鸡内金都能消掉;比如吃多不消化,积食可消;身体长包块可消;肌瘤,囊肿,结节都可消,那你说它厉不厉害,更别提这一个小小的脂肪瘤了。
两味药合用,白术用来补,鸡内金用来消,攻补兼施,脂肪瘤不就解决了吗!
?
(上述图文仅供参考,具体用药量需要根据病情严重度来定,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味中药:鸡内金,可消坚化瘀,妙用能治胆结石、子宫肌瘤、肠炎有些朋友很喜欢吃鸡胗,因为肉质细嫩劲道。为什么会有这种口感呢?原来这是经地上的石子儿,沙子儿,甚至铜铁等打磨过的。
放养鸡觅食的时候,也不管地上的东西啥味,都敢去啄一啄。所以吃进去的东西也很杂,全靠一个好胃来消化。
鸡胗就是这个胃上的组织,但它毕竟是血肉之物,一戳易烂,需要一个铜墙铁壁来抵挡并磨化沙石子儿等硬物,这个铜墙铁壁,就是鸡胗上的黄色保护膜——鸡内金。
能将其啄食进去的所有物体都消化掉。化瘀积,健补脾胃的功能可想而知。故名之所得,因其色黄如金,功效如金。
无论脏腑何处有积滞,鸡内金都能消除。无论是胆结石,男子腹部或肋部有积块,女子腹腔内有包块肿物结聚(子宫肌瘤),甚至尿中的砂石,都可用其治。
看起来很厉害,但其实它作为食品的一类,性味甘补平和,没有特别的偏性,且还能保证消瘀滞后的废物不阻塞在下焦,可以收涩遗精,治尿不尽等。
可谓健运脾胃的佳药,消坚化瘀的良药,收涩膀胱之妙药。
与一些草药两两搭配,往往成为治疗一类病症的基础方或妙方。
1、与金钱草合用治胆结石。
胆结石可出现右上腹疼痛,严重时会发生绞痛,常常还会呈现放射性疼痛。比如放射到肩部,引起肩背疼痛等。
偏食肥甘引起湿热,甚至肝胃不和常引起胆结石。故治疗上可请来清利湿热与排石的金钱草配合。
治胆结石:
金钱草,鸡内金,合在一起研成细粉,分三次开水冲服。
2、配白术健脾化痰,治腹中一切积聚
白术出了名的能健脾益气,燥湿化痰,消积滞。
脾是后天之本,且喜燥不喜湿。白术以甘补温通,苦燥利水的特性,专入脾胃,补脾利湿,避免湿多生痰阻滞气机,血瘀痰凝而成包块积聚。
且脾能化生气血,白术将虚弱的脾胃一补,内能统血收阴,外能回阳敛汗,由此内充六府,外御百邪。
白术得鸡内金消瘀积辅助,则补益与宣通并用。令中焦健旺,气机流通, *** 四布,清升浊降。
等量相配,名为健脾化痰丸,出自清代名医张锡纯所著《衷中参西录》。治脾胃虚弱,不能运化饮食,以至生痰,食欲差,腹中一切积聚。
积聚,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证。凡多种原因引起的子宫肌瘤、肝脾肿大、增生型肠结核、腹腔肿瘤等,多属“积”之范畴。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原因所致的包块,则与“聚”关系密切。
组成:生白术,生鸡内金。
各打为细末,用慢火焙熟(不可焙过),把蜂蜜放入锅中加热,等到蜜开始沸腾的时候把药末放入锅中 *** 成如绿豆大的丸剂,开水送下。
3、配芡实治慢性肠炎
慢性肠炎,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
芡实甘涩平,为平补收涩之良品,既能补中去湿而止泻,又能去邪水而补肾水,不仅益精,还能涩精,保固身体元气。
组成:生芡实,生鸡内金,面粉。
将生芡实和生鸡内金研成细末,放到面粉中和好,烙成焦饼。
成人分成10天食用,每天吃两次。10天为一疗程。小儿量酌减。
一个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
子宫肌瘤多为气滞寒凝,中医一方脾运更佳,助肿瘤消散子宫肌瘤属于中医“癥瘕”范畴,子宫肌瘤形成的病因机制,早在《灵枢●水胀篇》中已有论述。
将其描述为: “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血不以留止,日益增大,状如怀子,月事不己时下”。
这其中讲了经期、产后,仍有余血未尽的时候,假如体内有损伤、饮生冷或者有不良情绪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或者体外受风、寒、湿等邪气乘虚而入,容易造成气不通畅,恶血不泻,气滞寒凝,血瘀积聚成癥。内结于胞宫内日益增大而形成肌瘤。
气虚血则滞,滞而不通,瘀积不散逐渐形成肌瘤。中医治疗该疾病的主要为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同时根据患者体质、身体强弱情况进行辨证施治。
遵循《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中:“凡治诸癥积,宜先审身形之状弱,病势之缓急而治之。如人虚则气血衰弱,不任攻伐,病势虽盛,当先扶正气而后治其病。若形正俱实,宜先攻其病。”在中医治疗实施中,首先应该辨清寒热虚实,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或攻补兼施,既不伤正又能祛邪,方可两全俱佳。
刘女士,年龄38岁,月经初期月经量多,两天后极少,经期6天,月经颜色黑、有块,质地粘,伴有大小血块,中间夹杂有像米粒大小黑渣样物质。平素腰腹冷凉,经期尤甚。追问病史,因4年前剖腹产后受寒凉。舌苔薄白、色质暗,舌两侧有明显瘀斑。B超检查:子宫前壁肌瘤3.2cmX2.6cm。
症属:脾肾两虚,寒凝血瘀癥结胞宫。
治法:健脾益肾、温补肾阳。蒸动脾阳脾运更佳。气帅血行、帮助肿瘤消散。
拟方:茯苓、白术、莪术、黄药子、炙鳖甲、柴胡、香附、炙甘草、炙黄芪、丹参、皂刺、党参、鸡内金等
服药后腰腹部冷、凉症状减缓,月经规律,大便正常每日1次。经期无腹痛,自己感觉腹中硬块遍柔软了,调治服药月余。后再次复查B超检查:肌瘤消未见异常。
子宫肌瘤是中青年女性常见妇科疾病之一,对于中、小型肌瘤患者不宜盲目、单纯地进行自然观察,应积极进行中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