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粤厨宝典》丛书作者潘英俊先生原创作品,旨在饮食文化及烹饪技术研究
正文:
2019年一次编书研讨会上,有某专家信口开河说鲤鱼、鲫鱼、鲮鱼、鲩鱼是“四大家鱼”。
笔者当场反驳,
你可以用“家鱼”称鲮鱼、鲤鱼、鲫鱼、鲩鱼,或者加一鱼或减一鱼称“三大家鱼”或“五大家鱼”,就是不能称“四大家鱼”;
因为“四大家鱼”是约定俗成的特定名称,是指鲩鱼、青鱼、鳙鱼及鲢鱼,不能篡改。
“四大家鱼”这个名称应该是清代(1636年—1912年)中期才成型或传至广东,因为记录广东百事的《广东新语》完全没有提及。
为什么将鲩鱼、青鱼、鳙鱼及鲢鱼归纳为“四大家鱼”呢?
主要是它们外貌使然。
实际上,鲩鱼、青鱼为一组,鳙鱼、鲢鱼又为一组,各组的外貌十分相似,如非专业有时真不知道谁是谁。
鲩鱼
有读者会问,为什么鲤鱼、鲫鱼、鲮鱼不收录呢?
有两种说法:
之一种说法是鲤鱼的“鲤”与唐代皇帝的“李”姓同音,
《酉阳杂俎》有“国朝律取得鲤鱼即宜放,仍不得吃,号赤鲩公;卖者杖六十,言鲤为李也”之说,后人循例而避讳。
而鲫鱼与鲤鱼外貌相近,有时仅以是否有须去证实两者。
所谓瓜田李下,也一并远讳。
第二种说法是鲤鱼、鲫鱼在远古时期就懂得养饲,并逐步偏向作为观赏鱼看待。
至清代中期,鲩鱼、青鱼、鳙鱼及鲢鱼的养饲 *** 大有提升,并作为食用鱼看待。
为了便于推广,后者便有了“四大家鱼”之说。
至于鲮鱼,虽养饲 *** 在清代中期也有提升,但仅在南方温暖气候的水域才能生存,难成全国性的“家鱼”,毫无悬念地名落孙山。
鳙鱼
在“四大家鱼”当中要数青鱼最为陌生,加上古时有鲭鱼,更让食客弄不清谁是谁。
青鱼古称“?”,《玉篇》有“?,大青鱼”的解释。
顾起元(1565年—1628年)《遁园居士·鱼品·江东青鱼》云:“江东,鱼国也,为人所珍。自鲥鱼、刀鰶、河鲀外有青鱼,类鲩而鳞微细。”
就说明青鱼外貌与鲩鱼相似,区别在于鳞片大小,作者认为青鱼的鳞片较鲩鱼细小,并以此为辨。
不过,李时珍(1518年—1593年)《本草纲目·卷卌四·鳞部·青鱼》先有“青亦作鲭,以色名也。大者名?鱼”的论断。
为此掀起争论。
鲭鱼最为人熟悉的是古时的“五候鲭”,
《西京杂记·卷二》云:
“五侯(汉成帝母舅王谭、王根、王立、王商、王逢时同日封侯,号五侯)不相能,宾客不得来往。娄护丰辩,传食五侯间,各得其懽心,竞致奇膳,护乃合以为鲭,世称五侯鲭,以为奇味焉。”
《西京杂记》所说的“鲭”又写作“”。
《正韵》曰:“鲭音征。煮鱼煎肉曰。或作鲭。”
《正字通》又 曰:“(鲭)形似鲩,青色,即青鱼。俗呼乌鹠,南人以作鲊。”
按以上的理解,“鲭”本来是指一种鱼的名称,后来与“”相通,又成为了肴馔的一种名称。
那么,“鲭”本来是指什么鱼呢?
《广雅》的解释是“鲭,鲋也”,也就是说为现在的鲫鱼。
鲢鱼
但按照《本草纲目》的说法,显然并不认同。
另外,《本草纲目》提到的“?”,《说文解字》的解释为“鱼名。一名鲤。一名鳒”,
又与鲤鱼搭上关系。
至于“鳒”,《广韵》的解释为“鳒,比目魚”。
所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有“?,鱼也。三字今正。一名鲤,一名鳒;一名舊(旧),当作一曰。此一名鲤耳,非鲤三十六鳞之鲤也”及“鳒,鱼也。三字今正。按当作?鱼也。《玉篇》曰:?,大青鱼。《类篇》曰:鳒鱼大而青。是为一物也。《广韵》云:比目鱼。因鸟有鹣皮傅耳”,同样不认同“?”是鲤鱼及比目鱼,认为“?”“鲤”“鳒”应该是各有所指。
鲩鱼(头条推荐图片)
事实上,现在市场所说的“鲭鱼”,又称“鲐鱼”,
是指脊索动物门
与青鱼相似的鲩鱼,在古时称作“鰀”,“鯶”,
青鱼(头条推荐图片)
顾起元(1565年—1628年)《遁园居士·鱼品·鲩鱼》云:
“江东,鱼国也。为人所珍,自鲥鱼、刀鰶、河鲀外有鲩,似鲤而身狭长,鳞小而稍黑。”
说明鲩鱼与鲤鱼外貌相近。
李时珍(1518年—1593年)《本草纲目·卷卌四·鳞部·鲩鱼》云:“鲩,又音混。郭璞作鲩,其性舒缓,故曰:鲩曰鰀,俗名草鱼。因其食草也,江闽畜鱼者以草饲之焉。”
明末清初的《直省志书》有两处提及鲩鱼,
先在万安县条中云:“鲩,春水暴涨,则此种逆流而上。其味异美,《垒山扬州赋》云:鱼旨西江之鲩,即此鱼也。又云:鲩鱼藏石中,故味鲜。黄塘岩近溪数里,鱼亦有类此种,生石岩内,土人深没于水乃得。较苏溪之鱼则稍大而肉厚,其色白似阆,川所称鳇鱼。”
再在邵武府条云:“邵武府有草鱼。仲春取子于江,曰鱼苗,畜于小池,稍长入塘,曰,可尺许徙之广池,饲以草。九月乃取。”
而后条所记证明《本草纲目》说“江闽畜鱼者以草饲之焉”并非虚言。
另一组外貌相似的是鳙鱼与鲢鱼,所以古时将它们统称为“鱮”。
鳙鱼(头条推荐图片)
为什么后来将“鱮”称作“鳙”呢?
有两个原因。
古诗《钓》有“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的诗句,说垂钓者最容易钓到的鲂鱼与鱮鱼。
后人对这两种鱼的解释是“鱮似鲂而弱鳞”,至于是否美味则无置评。
*** 主席在《游泳》有脍炙人口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诗句,当中的武昌鱼很大程度说的就是鲂鱼,从侧面说明鲂鱼相当美味。
由此推断,《钓》诗作者认为鱮鱼的美味程度毫不逊色于鲂鱼。
然而,三国时期(220年—280年)吴国学者陆玑在《草木虫鱼疏》就有“鱮似鲂,厚而头大,鱼之不美者。其头尤大而肥者,徐州人谓之鲢,或谓之鳙。幽州人谓之鸮 ,或谓之胡鳙”的描述,否定了《钓》诗作者的观点。
这也是为什么鱮鱼改称鳙鱼的原因之一。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的解释是“此鱼中之下品,盖鱼之庸,常以供馐食者。故曰鳙”。
实际上,陆玑忽略了一点,就是鲢、鳙之别。
鲢鱼(头条推荐图片)
后来晋代的训诂学家郭璞(276年—324年)就发现了问题所在,所以他为《史记·司马相如传》中的“鰅鳙鰬魠”作注释就说“鳙似鲢而黑”,将鳙鱼与鲢鱼区分开来。
这也是鱮鱼改称鳙鱼的另外一个原因。即鱮鱼仅作鳙鱼与鲢鱼的统称。
那么,鳙鱼是否真的是庸鱼呢?
答案是否定的,要看怎样取材。
《广东新语·第二十二卷·鳞语》说广东人有“鲩鱼头,鲤鱼尾,鲢鱼之腹甘且旨”的讲法。
但实际上,鳙鱼成为老饕喜爱的盘中飧,是青睐此鱼的头,因为鳙鱼的头很大,其魂(广州人形容鳙鱼的脑浆)特别多,煮熟啖之尤其嫩滑。为此,鳙鱼又有“大头鱼”的别名。
所以,鳙鱼并非真的是庸鱼。
大概各地的人是对鱼的理解有异,并非所有地区的人都约定俗成地将鱮鱼拆分为鳙鱼与鲢鱼,有的会将鳙鱼并到鲢鱼中去,也就是鱮鱼仅转换成鲢鱼,分青、白两种。
《本草纲目》云:“酒之美者曰,鱼之美者曰鱮。陆佃云:鱮好群行。相与也,故曰鱮。相连也,故曰鲢。传云鱼属连行是矣。”
《遁园居士·鱼品·江东鲢》云:“江东,鱼国也。有鲢,头巨而身微,类。鳞细,肉颇腻。江南人家塘池中多种之,岁可长尺许。俗曰:此家鱼也,有青白二种,大者头多腴,为上味。”
从中又可见,《钓》诗所言不虚。
时至今天,有些地区有鲢无鳙,将鳙鱼称作“花鲢”或“黑鲢”,将鲢鱼称作“白链”“水鲢”。
广州则鲢、鳙均无,约定俗成地称鲢鱼为“扁鱼”,称鳙鱼为“大鱼”。
潘老师按:
注1:《本草纲目·卷卌四·鳞部·青鱼》云:
“时珍曰:青亦作鲭,以色名也。大者名?鱼。颂曰:青鱼生江湖间,南方多有。北地时或有之,取无时。似鲩而背正青色,南人多以作鲊。古人所谓五侯鲭即此。其头中枕骨蒸,令气通曝乾,状如琥珀。荆楚人煮拍作酒器、梳篦,甚佳。旧注言可代琥珀者,非也。”
注2:《南史·临川静惠王宏传》:
“宏纵恣不悛,奢侈过度。好食鲭鱼头,常日进三百,珍膳盈溢,后房食之不尽,弃诸道路。”
注3:《本草纲目·卷卌四·鳞部·鲩鱼》云:
“时珍曰:鲩,又音混。郭璞作鲩其性舒缓,故曰:鲩曰鰀,俗名草鱼。因其食草也,江闽畜鱼者以草饲之焉。藏器曰:鲩生江湖中,似鲤。李时珍曰:郭璞云鲩子似鳟而大,是矣。其形长身圆,肉厚而松状,类青鱼。有青鲩、白鲩二色,白者味胜,商人多?之。肉气味甘、温,无毒。李廷飞云能发诸疮。时珍曰:暖胃和中。”
头条推荐图片
注4:《埤雅·鳙》云:
“鱮鱼,今吴越呼鳙鲢。其头尤大而肥者,徐州人谓之鲢。或谓之鳙。六韬曰:缗隆饵重则嘉鱼食之,缗调饵芳则庸鱼食之。鳙,庸鱼也。故其字从庸,盖鱼之不美者。而鳙读曰慵者,则又以其性慵弱而不健故也。”
注5:《本草纲目·卷卌四·鳞部·鳙鱼》云:
“时珍曰:此鱼中之下品,盖鱼之庸,常以供馐食者。故曰鳙、曰鱃。郑元作鰫鱼。藏器曰陶注《鲍鱼》云:今以鳙鱼长尺许者,完作淡乾(干)鱼都无臭气。其鱼目旁有骨名乙。
《礼记》云食鱼去乙是矣。然刘元绍言海上鳙鱼,其臭如尸。海人食之,当别一种也。
时珍曰:处处江湖有之,状似鲢而色黑。其头更大,有至四五十斤者。味亚于鲢。鲢之美在腹,鳙之美在头。或以鱮、鲢为一物,误矣。首之大小、色之黑白大不相侔。
《山海经》云鱼似鲤,大首,食之已疣,是矣。肉气味甘、温,无毒。藏器曰:祇(只)可供食,别无功用。时珍曰:食之已疣。多食动风热、发疮疥。颖曰:暖胃益人。”
注6:《本草纲目·卷卌四·鳞部·鱮鱼》云::
“时珍曰:酒之美者。曰,鱼之美者曰鱮。陆佃云:鱮好群行。相与也,故曰鱮。相连也,故曰鲢。传云鱼属连行是矣。时珍曰:鱮鱼处处有之,状如鳙而头小形扁,细鳞肥腹,其色最白。肉气味甘、温,无毒。时珍曰:温中益气。多食,令人热中发渴,又发疮疥。”
注7:《直省志书》云:
“山阴县:鲢,土人呼白鳞者,为白鲢,赤鳞者为红鲢。乌程县:鲢,有花鲢、白鲢、皂鲢。新蔡县:鲢,取子于湖广团风,谓之鱼秧。”
全文完
粤厨宝典
金秋九月,正是吃鱼鲜的好时候。
高蛋白低脂肪,吃起来也不容易上火,很适合时不时就唇干舌燥—“燥热”的秋天。而在众多鱼的品种里,鲈鱼?可是不少人的心头好。
俗话说“秋风起,鲈鱼肥”,虽然鲈鱼四季都能买到,但只有秋冬才的才最为肥美。
中医认为鲈鱼性平、味甘,入肝、脾、肾三经,可健脾胃、补五脏、化痰止咳。具有润燥和养胃的双重作用,是秋季贴秋膘的首选!
鲈鱼中DHA含量更是位居淡水鱼中的之一位。俗称“脑黄金”,有利于大脑和神经的发育、预防老年痴呆。是很适合中老年和小孩吃!
鲈鱼,更大的特点:低热量、高蛋白(每百克高达18.6g/100g,高于鲤鱼、草鱼),味美刺少,还是少有的蒜瓣肉。
令古往今来的人都魂牵梦绕!在《江上鱼者》中就曾写道“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海鲈鱼VS淡水鲈鱼,有何差别?
因为污水的排放,不少人都发愁这海鲜还能不能放心吃了。其实除了海鱼,咱们身边的一些淡水鱼也很不错,例如:淡水鲈鱼。
但河鲈和海鲈,两者间的差别不小,口感及适合的烹饪方式大有不同,一定要搞清楚!
河鲈和海鲈有何差别?
?河鲈:也就是指淡水鲈鱼,主要生活成长于江河与湖泊之中,也有很多是人工养殖的。
河鲈和许多淡水鱼不同,它们生长环境要求很高,以小鱼小虾为捕食对象,故而河鲈没有较大的土腥味,适合清蒸,肉质洁白肥嫩刺少。
?海鲈:海鲈鱼,顾名思义就是生活在大海里的野生鲈鱼,所以它也有着海鱼特有的腥味,和淡水鲈鱼相比,腥味较大,而且它的肉质略显紧实粗糙一些。
而适合红烧、煎烤等方式,或是做成酸菜、水煮等重口偏辣的菜肴。
营养价值不同,各有优势:海鲈鱼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等的含量要高于淡水鲈鱼。
但淡水鲈鱼富含DHA,堪称“脑黄金”!达到860毫克/100克,位居淡水鱼中的之一位,甚至比不少海水鱼都高。
日常生活如何区分河鲈和海鲈
1、看售卖方式:
淡水河鲈适应能力很强,捕捞上岸后,只需用清水养着就能存活,因此在超市或是菜市场中,看到鲈鱼是放在水缸,那一定是河鲈。
而海鲈在捕捞后一离开海水,因体内渗透压无法适应变化就会死亡,一般是冰鲜保存。
2、看鱼鳞和体型:
河鲈鱼鳞相对偏小,摸起来也很光滑,鱼身呈现出的颜色为黄褐色,鱼鳞上也没有黑斑点。
海鲈体型较大,分为白鲈鱼和黑鲈鱼。白鲈鱼上青下白,而且上脊背两侧鱼鳞上分布有明显的黑斑点。黑鲈鱼也有黑斑点,海鲈的鱼鳞要比河鲈的大一些,摸着也粗糙些。
下两图淡水鱼和海鲈鱼?,您能分清吗?
海鲈鱼营养高,价格自然更高。大家可根据自家的情况和需求来购买!暖暖建议一周吃2-3次鱼,每次100~200克,全家更健康~
不用烤箱,鲈鱼这样做最过瘾
说到鲈鱼、蒜瓣肉,大家都会想到清蒸鲈鱼,毕竟鲜嫩可口,清淡营养。但总吃也会腻!
如果您无辣不欢,暖暖贴心的为您准备了不用烤箱、不用碳火就能在家自制的【平底锅烤鱼】。30块不到煮一大锅,馋翻全家人!
?暖暖大厨:不管是什么鱼,鲫鱼、草鱼;哪怕是多刺的鲫鱼,都可以按照这个 *** 来做。
鱼皮被煎得金黄焦香,而鱼肉鲜嫩不减。又在锅里浸透了酱汁,轻轻一夹就是柔软洁白的一簇。秋冬季节,吃上这一口真叫解馋~
除了鱼,锅底的其他配菜也被酱汁煮得入味。金针菇、豆芽等自家喜欢的配菜,和着酱汁拌饭吃,再挑剔的胃口也一定会得到满足。
不过说起来简单,做烤鱼也是难倒不少人:
?不是鱼肉不入味
?就是万能酱料不知道咋调
?下图鱼肉煎散了画面,更让人哭笑不得↓
图片来源:抖音
100%成功就靠这3点
想在家做出不输餐厅的烤鱼,说来也简单。甚至不用烤箱,3个关键点:
①烤鱼想要入味,腌制手法很关键!
②最迷人的就是烤鱼皮,火候有何讲究?
③烤鱼好吃的灵魂,万能酱料的配比。
更有大厨详细讲解、手把手教您100%入味的花刀处理 *** 。戳视频↓一起解锁~
平底锅烤鱼
点我,我是视频
今日当家大厨:
食材:鲈鱼/葱姜蒜/花椒/十三香/豆豉
孜然/料酒/淀粉/干辣椒/郫县豆瓣酱
生抽/啤酒/金针菇、豆芽等配菜
做法
- 1 -
食材处理:鲜活鲈鱼,较厚的部位进行花刀处理,竖花刀切断鱼刺,切至鱼中间脊骨状态;
再将鱼背朝右去掉鱼中间隆骨,将鱼从背部一分为二(形成鱼鲞状态,接触锅底面越广,成熟越快越入味)。
大厨窍门:打花刀时注意刀口不要切太深,容易导致鱼肉散开。
- 2 -
腌制:取一大碗,将葱姜揉捏碎挤出汁水撒到鱼肉上,加入适量盐、少量十三香、孜然以及料酒,腌制5分钟即可。
孜然提前烘干碾碎处理,可瞬间释放香味。
- 3 -
走粉:将鱼肉腌制好后,抓适量淀粉往鱼身正反面“弹粉”。
煎烤:锅中加菜籽油,先将鱼皮面煎焦黄,待煎烤1分钟30秒后翻面,达到8成熟取出。
大厨窍门:煎制过程中不要随意翻动,一面定型后再翻动才能让鱼肉不碎不散。
- 4 -
煎烤:锅中加菜籽油,先将鱼皮面煎焦黄,待煎烤1分钟30秒后翻面,达到8成熟取出。
- 5 -
调味:锅中加入适量料酒去腥、生抽、适量啤酒、撒入孜然、炒熟焙酥的辣椒末、十三香以及再次下入大量葱姜蒜。
锅中加入金针菇、豆芽等您喜欢的配菜,再将烤鱼放入锅淋上锅中酱汁,大火焖制2分钟,临出锅前撒上花生碎搞定!
(暖暖的味道官微)
休渔期结束,少吃梭子蟹,多吃5种鱼,正宗无养殖,好吃还不贵#暑期创作大赛#进入八月以后,随着休渔期的结束,经历了几个月冷清的海鲜市场,又开始恢复到往日喧闹的场景。
休渔期结束以后,首先上市的就是有着“八月之一鲜”之称的梭子蟹,不过很多人买过几次都感觉肉多汁少,而且不少梭子蟹蒸熟以后里面都是水不说,吃起来还是齁咸的,毕竟现在海水还不够凉,梭子蟹没到肉质紧实饱满,以及满膏满黄的时候,因此休渔期结束以后梭子蟹暂时只能靠边站。
现在海鲜市场上上市的海鲜基本都是东海的,因为黄海和渤海的开渔期还要等到下周的九月一日,民间流传的“东海的鱼虾,黄渤海的蟹”,因此现在是吃海鱼的好时候。
休渔期结束以后,市场上这5种海鱼正肥美,好吃不贵正当季,可以适当多吃点,遇到了别错过。
1、带鱼
东海是带鱼产量更大的海域,休渔期结束上市的新鲜带鱼,鱼身上都泛着亮光,作为地道的深海鱼,带鱼不仅营养价值高,肉质也丰腴肥美很多,这个时节正是尝鲜吃带鱼的好时候。
推荐菜谱:家焖带鱼
1.新鲜的带鱼用剪子剪成段,然后去除鱼鳃和内脏,把带鱼清洗干净后沥干水分备用。
2.锅中入油爆香葱姜蒜、干辣椒和一瓣八角,下入带鱼段利用锅气两面略煎,烹入料酒、白醋和一品鲜酱油后添汤。
3.锅中汤汁大火烧开后转小火,加入少许白糖提鲜,焖至汤汁浓稠后加盐和胡椒粉调味,大火收浓汤汁后即可出锅享用。
小贴士:购买带鱼要选择小黑眼睛的,黄眼睛的带鱼来自外海,肉质发柴不说,鱼骨上还有硬硬的骨瘤,吃起来不好吃。
2、剥皮鱼
剥皮鱼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产量很大,当时就是人们特别喜欢吃海鱼品种,不过现在的剥皮鱼产量没有以前高,因此价格也略高一些,不过剥皮鱼刺少肉多,鱼肉入口有蟹肉的鲜甜味道,这个季节为了尝鲜可别错过。
推荐菜谱:酱焖剥皮鱼
1.剥皮鱼从尾部剪开,撕去鱼皮后去除内脏和鱼鳃,把鱼肝挑出来摘去苦胆洗净,在鱼身上均匀的改上花刀。
2.锅中入油爆香葱姜蒜和干辣椒,烹入料酒和一品鲜酱油,下入一勺黄豆酱炒出酱香味后添汤。
3.把洗净的鱼入锅,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加入鱼肝,炖至汤汁粘稠后加入盐和胡椒粉调味,开大火收浓汤汁后撒入香菜段即可出锅享用。
小贴士:剥皮鱼的鱼肝特别鲜美,处理时一定要留用,不过要记得摘去上面绿色的苦胆。
3、小黄花鱼
小黄花鱼也被称作“小黄鱼”,这种鱼是中国传统的“四大经济海鱼”之一,别看个头不大,但是肉质细嫩鲜香,煎、炸、焖和炖味道都不错,尤其做成鱼馅汆丸子更是鲜掉眉毛。
推荐菜谱:黄花鱼丸汤
1.小黄花鱼去头后清洗干净,剔除鱼刺后用绞肉机把鱼肉绞成馅。
2.绞好的鱼肉馅中加入少许猪肥肉泥,然后加入葱姜水、盐和胡椒粉搅打上劲,加入鸡蛋清和少许淀粉摔打上劲。
3.锅中入油爆香葱姜丝,烹入料酒后添汤,汤开后撇净浮沫,把锅端离火口,搅拌好的鱼肉用虎口挤成小丸子入锅。
4.丸子全部入锅以后,把锅重新端上火口,撒入一点海苔和几粒豆腐丁,煮至鱼丸洁白浮起后加入盐和胡椒粉调味,撒入葱花香菜即可出锅享用。
小贴士:小黄花鱼在购买时要选择眼睛明亮没有破肚的,如果整条烹制小黄花鱼,记得把黄花鱼脑袋里的黑膜撕去,否则会影响成菜的味道。
4、老板鱼
老板鱼也被叫做“魔鬼鱼”,这种鱼全身都是软骨,肉质呈一丝丝的,入口略带韧劲,吃起来鲜香有味,而且老板鱼没有硬刺,大人和小孩都可以放心食用。
推荐菜谱:干炸老板鱼
1.用剪子沿着老板鱼的嘴巴剪开,去除内脏后鱼鳃,把老板鱼的长尾巴剪掉,然后把鱼剪成块洗净沥干水分备用。
2.把处理好的老板鱼挤干水分,加入盐、料酒、胡椒粉、鸡蛋和干淀粉搅拌均匀,使其均匀的挂上蛋糊。
3.锅中入油,油温五成热时逐块下入老板鱼,炸至变色浮起后捞出,待油温再次升高后入锅复炸至外酥里嫩捞出,食用时蘸椒盐即可。
小贴士:购买老板鱼时如果闻到老板鱼有股氨水味,这样的老板鱼说明已经不新鲜了,就不要购买了。
5、偏口鱼
休渔期结束后,在众多上市的海鱼品种中,偏口鱼是特别受欢迎的一种,这种鱼价格便宜,刺少肉多的同时,这个季节刚上市的偏口鱼背部都有一道黑线,这里面都是鱼籽,吃起来鲜香有味。
推荐菜谱:干烧偏口鱼
1.偏口鱼刮去鱼鳞,从鱼鳃处把内脏和鱼鳃一起拽出来,清洗干净后均匀的改上花刀。
2.锅中入油,油温五成热时,把偏口鱼擦干水分入锅,炸至表皮干硬定型后捞出控油。
3.锅中留底油爆香葱姜蒜和干辣椒,烹入料酒和一品鲜酱油,加入适量白糖炒至融化后添汤。
4.锅中下入炸好的偏口鱼,淋入白醋把汤汁调成小酸甜微辣的口味,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焖至汤汁浓稠,加入盐和胡椒粉调味,开大火收浓汤汁,沿锅边烹点白醋,撒入葱花香菜即可出锅享用。
小贴士:购买偏口鱼时不喜欢吃鱼籽的,可以选择背部没有黑线的,偏口鱼撒上盐趁着天气晴好晾干后煎着吃也别有风味。
休渔期结束以后,正是品尝美味海鱼的时候,梭子蟹现在还没有到时候,还是要再等一等,以上5种海鱼都是价钱不贵应季肥美的海鱼品种,遇到了别忘尝尝鲜。
5种“最难吃”的海鱼,尤其前3种,都是人工养殖,渔民:不爱吃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不少海域都已经全面开海了,爱吃海鲜的朋友又有口福了,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海鲜品种被人工养殖。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网友们公认的6种“最难吃”的海鱼,尤其前3种,都是人工养殖,渔民表示:“我也不爱吃!”
到底是哪5种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1、鲭鱼
鲭鱼是一种常见的中大型海水鱼类,也是人工养殖中的重要品种之一。由于鲭鱼腹部细刺比较多,而且鱼刺比较长,被网友们评为最难吃的海鱼之一。
但也有不少人觉得鲭鱼很美味,尤其是在山东等地区,人们喜欢将鲭鱼取下鱼刺,然后将其鱼肉用来 *** 饺子馅料,成为当地的一种特色美食。
鲭鱼其生长周期短、繁殖力强,以及适应性广泛等特点,使得鲭鱼成为了人工养殖的热门品种之一。
2、牙片鱼
牙片鱼由于生长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成为如今人工养殖中主要的海鱼品类之一。
海里面野生的牙片鱼,鱼刺少,肉质细腻,不管是用来红烧,还是清蒸味道都非常鲜美,深受大家的喜爱。
但是如今市场上不少牙片鱼都是人工养殖的,并不是野生的,人工养殖的牙片鱼吃起来肉质松散,口感缺失了鲜味,很多人都觉得味道不太好。
3、清道夫鱼
清道夫鱼大家都听说过,这种鱼对环境的适应性超级强,跟小龙虾类似,越脏的地方,反而长得越大。
清道夫原本是海鱼,但是由于繁殖迅速也成为了人工养殖的海鱼之一,人工养殖的清道夫鱼很多人都不愿意吃,但是也有不少人觉得口感挺不错。
4、海鲫鱼
海鲫鱼俗称海刀子,这种鱼的体型比较小,鱼刺很多,肉其实比较少,而且闻起来腥味很重,口感吃起来很渣,很多渔民都不爱吃这种鱼,觉得没啥肉。
如今海鲫鱼也成为人工养殖鱼之一,有的人会将其晒干成咸鱼,然后用来下粥喝,但是更多网友对此表示都不太喜欢吃这种鱼。
5、大黄花鱼
黄花鱼其实有两个品种,一个是小黄花鱼,一个大黄花鱼,很多人都喜欢吃小黄花鱼,而不喜欢吃大黄花鱼,不少人都认为大黄花鱼很难吃。
如今不管是在南方还是北方,都有不少海域对大黄花鱼进行人工养殖,价格也比野生的更实惠,但是口感吃起来有一股腥味,尤其是腹部,腥味很重,很多人不爱吃。
以上这5种海鱼,大部分都是人工养殖,不如野生的美味,很多渔民都不爱吃这些人工养殖的鱼,觉得不够鲜美。
但是正所谓:“食无定味,适口者珍”,也有不少人觉得以上这5种海鱼挺美味的,价格实惠,吃起来比淡水鱼口感更好。
不管是淡水鱼,还是海水鱼,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口味的,那才是最美味的。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点赞转发走好运,愿你有始料不及的运气和突如其来的欢喜。
本文由餐饮新纪元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欢迎留言评论,收藏与转发,你的每一条点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餐饮新纪元全网文章阅读量突破5亿,如果你对餐饮业感兴趣,热爱美食,喜欢创业,有想法有梦想,那不妨关注我们,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解读餐饮创业、分享美食。
有更精彩的观点讨论,欢迎大家私信我,图片来源于 *** 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海鱼以后还能不能吃?这6种淡水鱼补充DHA,一点不输给海鱼大家好,是不是最近大家都在担心一个问题,究竟以后海鲜还能不能吃了?其实什么螃蟹之类的倒还可以,谁家也不能经常吃,但是鱼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鱼是餐桌上的经常出现的菜肴,因为鱼不仅仅好吃,还能给身体带来很多营养,尤其是对大脑特别好,像我家也会经常吃黄花鱼,雪鱼之类的,它们不仅仅营养丰富,刺还特别的少,并且经济实惠。
但是自从日本排放污水后,好多人对海鱼产生抗拒了,其实我也不敢吃了,毕竟现在谁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会不会对身体不好?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大家不用过分的担心,咱们不一定就非得吃海鱼,有几种淡水鱼也是相当不错的,今天洪洋就推荐给大家3种非常有营养的淡水鱼,它的味道,还是营养是一定也不会输给海鱼的,好了,废话不多说,我们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
现在条件比以前好了,人们就买一些海鲜吃,以前没钱的时候,这几种河鱼是非常受欢迎的。
海鱼以后还能不能吃?这6种淡水鱼补充DHA,一点不输给海鱼
1、马口鱼
马口鱼不知道大家吃没没吃过?它是一种非常好吃的河鱼,口感和营养价值一点也不输给海鱼。马口鱼的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并且里面的DHA含量高达百分之二十七,它的刺也是十分软嫩的,吃的时候个头小的可以油炸,大一点的可以红烧或者是清蒸。
2、鲈鱼
鲈鱼是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它不仅仅营养丰富,其味道也是非常鲜美的,并且鲈鱼的刺还特别的好,我家也经常吃鲈鱼,女儿最喜欢的一道菜就是清蒸鲈鱼,既好吃又简单,还保留了鱼肉的鲜嫩口感,营养还不流失。这时候会有人问,鲈鱼不是海鱼吗?其实鲈鱼有淡水鱼,它特别常见,在市场或者是超市都可以买到哦!
3、黑鱼
黑鱼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淡水鱼,在黑鱼中也含有丰富的DHA,还有EPA等有益的脂肪酸,吃河鱼的好处还是非常多的,像可以促进心脑血管的健康,还能提高免疫力等等,但是黑鱼不能经常吃,因为它可以在比较差生长环境下生长,还有就是黑鱼中脂肪的含量比较多,过量的食用可能会导致肥胖等,所以说不管它有多营养,吃的时候都要适可而止。
4、桂鱼
桂鱼肉质特别的紧实,还特别的细嫩,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的刺比较少,营养价值更是不输给海鱼,平时我们可以清蒸,红烧,或者是做糖醋桂鱼,大人孩子都喜欢。
5、鲶鱼
鲶鱼的营养丰富,刺还少,它的肉质也很细腻,平时我们可以做鲶鱼炖茄子,鲶鱼炖豆腐等等,小一点的鲶鱼还可以做鲶鱼酱,或者做鲶鱼汤,但是在买鲶鱼的时候,我们尽量不要去买野生的,建议大家买人工养殖的,可以说它的味道、口感、营养价值一点也不会比海鱼差的。
6、草鱼
当大家之一眼看到名字的时候,就知道这种鱼是在草里生长的,所以它才叫草鱼,它主要吃水草长大的,草鱼也是非常有营养的,里面富含钙、铁、锌,以及丰富的维生素,还有不饱和脂肪酸等等,最重要的一点草鱼中的维生素a,还有维生素E,对眼睛特别好。草鱼的做法也是非常简单的,可以清蒸,做汤,还可以做我们爱吃的水煮肉片,或者是做丸子等等。
以上几种鱼是比较常见的淡水鱼,无论是味道还是营养,或者是肉质,一点也不会给海水鱼,这6种鱼你吃过哪种?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哦!
新鱼上市,鳜鱼好日子到头了?大黄颡鱼缺货,鲈鱼黑鱼鮰鱼微涨近期特种鱼里黄颡鱼价格有所上涨,黑鱼鲈鱼鮰鱼略有上涨,鳜鱼价格开始持续下滑。从上半年的消费情况来看,鱼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是缺货,并非市场消费更好了。近期特种鱼饲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很大,另外台风杜苏芮登陆我国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影响的范围会很大,近期养殖户要注意看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范。
--------加州鲈--------
鲈鱼最近的价格总体稳定,大规格鲈鱼缺货,市场比较好销,价格略有上涨,其他规格的存塘量还是比较庞大的,市场走量一般。另外尽管之前广东佛山等地因为高温损耗了不少鱼,但依然有部分鱼塘保住了,这部分鱼塘也有新鱼少量上市,价格稍微便宜一些。按照今年这个势头,很多人对未来鱼价信心不足,预计养殖户只要有新鱼达标了,出塘上市的积极性肯定会高。
今天广东佛山8两起15.5-16元/斤,四川成都9两起18.5-19元/斤,湖北地区9两起15元/斤,湖南华容8两起15元/斤,河南郑州9两起18元/斤,江苏吴江9两起15元/斤,浙江湖州统货12元/斤。价格受规格卖相等因素影响较大,仅供参考。
--------鳜鱼--------
作为今年表现最强势的品种,随着广东新鱼的慢慢上市,鱼价也开始明显下跌了。“这几天掉价太厉害了,拉回来的鱼到了市场容易亏本,暂时停做几天鳜鱼生意”,华中市场一个批发商表示,之前鱼价很高的时候,鳜鱼生意没有销量也没什么利润,现在掉价了更不好搞了,从广东发到市场后,批发价格可能比发货价格还要低三五块不等,再加上温度比较高,装鱼损耗比以前大了,批发商的生意更难做了。
目前的鳜鱼价格对于新鱼来说,利润很好,所以只要达标了养殖户就会卖鱼,这也是最近广东鳜鱼价格变动太快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导致今年好不容易涨到60元/斤高价位,只是昙花一现。今天广东标鱼从50-56元/斤不等,价格很混乱;江苏标鱼56-59元/斤,安徽湖北标鱼大概54-57元/斤,湖南标鱼收购价50-53元/斤。价格受规格卖相等因素影响较大,仅供参考。
--------黑鱼--------
“前几天黑鱼价格有所上涨,但明天开始大鱼价格下跌2毛钱”,佛山一个大的流通商表示,目前黑鱼价格还是不稳定,存塘量庞大、市场流通量偏小,再加上温度高、硬身的鱼多了,是几个主要的原因。对于流通商来说,高温硬身的问题多了,抓鱼的时候更谨慎了,但养殖户担心高温也出大问题,所以只要不亏得太厉害也都有想卖鱼的打算。
黑鱼是今年长时间亏损的一条鱼,哪怕是之前鱼价涨了一些,养殖户依然亏本,“这次黑鱼的低谷期可能要长一些,年底之前反弹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不排除到明年还不行”。今天2斤以上5斤头上车价8.4元/斤,1-2斤中鱼走市场的上车价是6.4元/斤,进厂的是6-6.2元/斤。浙江湖州鱼价暂时稳定,3斤以上3-5成的本地鱼收购价格大概是7元/斤,2斤以上占7成的广东杂交鱼是7.5元/斤。价格受规格卖相等因素影响较大,仅供参考。
--------黄颡鱼--------
最近黄颡鱼的价格稳中有涨,尤其是炮头大的黄颡鱼在好几个产区都比较缺货,中等规格的也被带动略有上涨,但小鱼价格还是很低迷,“现阶段大鱼偏少,主要是今年养黄颡鱼的人少了,去年存塘鱼慢慢消耗了,再加上鱼价低、饲料贵,养殖户喂料积极性很差,导致存塘鱼规格提升速度比较慢”。按照目前的势头来看,黄颡鱼价格在接下来几个月里不会像其他品种那样掉价,大鱼价格还有机会维持得时间长点。
今天广东佛山4两头收购价格是10元/斤,5两头11.2元/斤;广西南宁6寸起9.5元/斤;四川地区5寸起9.5元/斤;浙江湖州4两头10.8元/斤;湖北枝江6.5寸11元/斤,6寸筛10-10.5元/斤,5.5寸筛9.5元/斤。价格受规格卖相等因素影响较大,仅供参考。
--------鮰鱼--------
和之前持续下滑的情况相比,鮰鱼有所好转,广东江苏河南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尽管幅度看起来不大,但止住下跌的势头,意义很大,一些养殖户也趁着这个时机增加出鱼量,多多少少回笼一部分资金。不过广东地区一个经常给加工厂供货的流通商表示,国外的巴沙鱼冲击还是不可小视,再加上新鱼也会陆续上市,未来鱼价有大幅反弹的可能性极小。
现在鮰鱼价格确实涨了点,流通商对鱼的质量要求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高,最近一些品牌的鮰鱼料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给养殖户带来的成本压力也更大。今天广东珠三角地区1.5斤起收购价大概是6元/斤;湖北2斤起8元/斤;江苏2.2斤起8.6元/斤,3.2斤7.8元/斤;河南郑州2斤起8元/斤。价格受规格卖相等因素影响较大,仅供参考。
被低估的淡水鱼!3种淡水鱼,DHA含量比海水鱼都高,尤其之一种淡水鱼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材之一,然而相对于海水鱼,淡水鱼却常常被低估。人们往往认为淡水鱼口感劣于海水鱼,甚至对其营养价值也持怀疑态度。但事实上,淡水鱼同样拥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并且其DHA含量比海水鱼还要高!今天我将介绍三种被低估的淡水鱼,并让你重新认识这些美味又营养的食材。
之一种:草鱼
草鱼是我国南方地区最为常见的淡水白肉食用鱼类之一。它肉质细嫩、味道清香,在菜市场上也十分便宜。然而大家可能并不知道,草鱼在所有普通家庭用油煎、红烧等方式加工后都可以带来美味享受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富含DHA。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草鱼每100g可供给约500mg DHA左右。
DHA(二十二碳六烯)是欧米茄-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族化合物中更具代表性和功能多样性的成分之一。人体无法自行合成DHA,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通过摄入食物来补充。而多数人所吃到的海产类动物因为汞、镉等重金属污染问题导致健康隐患增加, 而草 鲤 青 龙头 等本土优质品种则能够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率地补充机体所需Omega-3脂肪族化合物。
第二种:青田洋里虾仁
青田洋里虾仁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境内, 受益于良好气候环境以及清澈透明的山泉, 其产出 的虾仁口感细腻、新奇别致且极其嫩滑. 此外还因为野生状态下过滤了大量粮食级微藻 与其他小型浮游动物, 富含了丰富优质 Omega-3 多不溶性脂肪族化合物. 每100g 鲜品中 DHA 含量达到了400mg 左右.
第三种:黑线锯
黑线锯主要生长在中国南部沿海地区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在珠江口流域内捕捞得到较多. 它身形扁平 , 因此俗称" 打铲子 " ,尤其是头部上斜向前方延伸出去那条长长黑色纵线显得特别引人注目 . 黑线锯除了招牌般让人难以忘怀外, 更因为其全身都包裹着厚厚油润润 的皮脂组织使得我们摄取其中 Omega-3 脂肪族化合 物时效果格外显眸 . 据检测数据显示 , 黑线锯每100g 中 DHA 含量可达 800 ~ 900mg.
以上三种被低估的淡水食材就是如此令人惊喜!如果您想尝试新口味并同时追求健康和保证安全,请勇敢尝试这些美味佳肴吧!
我国最昂贵的十种淡水鱼, 大部分已经列为保护动物,你见过几种?我国淡水鱼品种繁多,但我们平日里常吃的却只有几种,比如草鱼、鲤鱼和鲢鱼。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中国十种珍贵的淡水鱼,它们很多已经成为国家的珍贵保护动物:
首先是黄河鲤鱼,它别名“鲤鱼”、“鲤拐子”、“黄河金翅鲤”。黄河鲤鱼体形扁平,腹部圆润,2对颚须和3列咽齿。鳞片数量在34-38之间。它属于中下层杂食性鱼类,遍布全国大江河、湖泊。黄河鲤鱼的鳞片呈金黄闪光,各鳍尖部鲜红,脊有厚肉,内脏少,骨骼小,因而以色泽鲜丽、肉质细嫩和气味清香而闻名。然而,由于主河道污染等原因,近年来黄河鲤鱼的产量大减。
其次是野生淮王鱼,这是一种自封“王”的鱼,性格十分刚烈。在普通状态下,它的身体呈青灰色,但在缺氧的状态下,它会呈现出全身充血、朝向红色的变化。缺氧程度越高,充血面积就越大,鲜血甚至会从鱼鳍处流出来。显然,野生淮王鱼不满足平凡而要标榜自己的非凡之处。野生淮王鱼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禁止捕捉和食用。
第三是野生军鱼(光倒刺鲃),地方俗名青棍、黄娟鱼、军鱼、砖鱼,坑坚、光眼鱼、粗鳞鱼等。该鱼体稍带圆筒形,吻较圆,有2对须,鳞大,侧线鳞在20到26之间。其背鳍无硬刺,在背鳍起点处有一平卧向前的尖刺,埋于皮内。野生军鱼喜欢生活于水流较急的河流中砾石底质和清澈水域。它属于杂食性鱼类,喜食水生昆虫、高等植物碎屑等。在水流湍急的江段产卵,更大体型可长达12市斤。鱼肉鲜嫩,可以作为山谷水库的驯化放养对象,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
第四是野生抗浪鱼(云南抚仙湖),这种鱼据说只生长在抚仙湖。抗浪鱼个体细长,一般为长辣椒大小,更大时如脚指拇般粗,长度不超过20厘米,但此类鱼繁殖能力极强,抚仙湖资源看似取之不尽。然而,由于多种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种野生鱼在抚仙湖几近绝迹。野生抗浪鱼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禁止捕捉和食用。
最后是野生松江鲈鱼,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中国将野生松江鲈鱼作为招待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佳肴。松江鲈鱼头部圆润、稍带侧扁,没有棱角和鱼刺,双侧底部有2对颚须。前鳃盖骨有4枚鳍棘,上棘更大,而且有弯曲形。背鳍连续,有一深凹。口大,上颌略长。
颌骨、犁骨及腭骨均具绒毛状齿群。其胸鳍下部鳍条不分支,腹鳍1到4根,鳃膜上有两橙色斜纹,酷似2片鳃叶,故有“四鳃鲈”之称。松江鲈鱼生活在近岸浅海,一般在与海相通的淡水河川区域生长育肥,性成熟后,降河入海产卵,幼鱼回到淡水河川中生活。它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繁殖。繁殖后雌鱼离去,雄鱼留在巢内护卵。初孵仔鱼全长5.3-6.3毫米,1龄即达到性成熟。黄海、渤海和东海均有分布,是一种名贵的食用鱼类。野生松江鲈鱼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禁止捕捉和食用
除了这五种淡水鱼,中国还有很多珍贵的淡水鱼,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长江野生鲥鱼。长江鲥鱼是中国江南水中的明珠,其上品的口感是公认的美味佳肴。古代宫廷里的宴席上,鲥鱼身影随处可见,可见它的珍贵程度。这条美食大师可以说是少有的美味佳鲜之一,是中国淡水鱼类之中的翘楚,被誉为“长江三鲜”之一。目前野生鲥鱼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禁止捕捉和食用。
还有「泰山野生赤鳞鱼」,它生活在泰山山涧溪流中,以其细嫩鲜美的肉质而著称。由于生活环境的原因,成鱼身长一般不到20厘米,重量一般不超过一百克,野生赤鳞鱼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禁止捕捉和食用。另外就是「野生抚远鳇鱼」,这种淡水鱼是黑龙江特有的物种,被誉为“中国鲟鳇鱼之乡”和“中国大马哈鱼之乡”, 野生抚远鳇鱼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禁止捕捉和食用。还有就是「长江刀鱼」,它又叫做刀鲚,是长江下游地区的一种洄游鱼类。野生长江刀鱼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禁止捕捉和食用。最后一种是「野生大理裂腹鱼」,它属于中国云南洱海及其支流和澜沧江水系中的珍贵淡水鱼。大理裂腹鱼于1989年列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02年列入《云南省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名录》。
以上这些淡水鱼是我们国家的文化和水产资源中的瑰宝。我们应该珍爱它们。
入秋后,遇到这6种鱼别手软,肉厚刺少鲜美,DHA含量高,孩子多吃进入农历7月了,昼夜出现温差,气温开始渐渐有点转凉,这个时候也是贴秋膘进补的好时期,南方也刚开海不久,可以吃到很多新鲜肥美的海鱼啦,我们家人更爱吃海鱼啦,海鱼的肉汁鲜嫩,营养丰富,高蛋白质低脂肪,DHA含量也高,入秋后可以多吃,增强免疫力,健脑,老人孩子多吃。入秋后,遇到这6种鱼别手软,肉厚刺少鲜美,DHA含量高,孩子多吃。
一、舌头鱼(龙利鱼)
舌头鱼也叫龙利鱼,鲜嫩没有小鱼刺,大人孩子都很爱吃,富含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成分,适量吃舌头鱼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含有丰富的DHA,孩子吃可以促进大脑发育。
推荐菜谱:清蒸舌头鱼
1、食材:新鲜的舌头鱼、龙利鱼、葱姜适量。
2、舌头鱼处理好洗净切花刀,加入少许的葱姜水和盐涂抹腌制去腥待用。
3、舌头鱼装盘,搭配少许生姜丝和葱段,沸水上锅大火蒸7分钟即可。
4、出锅倒掉蒸鱼水,加入少许的葱段,淋上热油和蒸鱼豉油即可。
二、泥猛鱼
泥猛鱼也是我非常喜欢吃的海鱼品种之一,泥猛鱼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C、维生素B、钙离子等,能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秋天可以常做给孩子吃。
推荐菜谱:酸梅酱蒸泥猛鱼
1、食材:新鲜的泥猛鱼适量、葱、酸梅酱、小米辣。
2、鱼处理好洗净切花刀入味,小只可以不用切,鱼摆盘待用。
3、取适量的酸梅酱,加入少许的清水拌匀,淋在鱼上。
4、沸水上锅大火蒸7分钟,加入少许的葱丝和小米辣,淋上热油即可。
三、金线鱼
金线鱼的外形色彩非常美丽,金线鱼中所含氨基酸的量和比值可满足人体所需营养,是补充蛋白质的良好来源,适量食用金线鱼可补充营养。香煎的做法,简单好吃又营养。
推荐菜谱:香煎金线鱼
1、食材:金线鱼适量。
2、金线鱼处理好洗净,加入少许的盐抓匀腌制入味待用。
3、热锅凉油,把金线鱼下锅煎至两面金黄熟透。
4、出锅装盘,可以淋上少许的青桔汁或酱油蘸着吃即可。
四、茂公鱼(丁公鱼)
海南叫茂公鱼,学名称细鳞鯻。客家叫唱歌婆等,这种鱼的肉质非常鲜嫩,新鲜的茂公可以拿来打汤很鲜甜,没有小鱼刺,肉质也很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低脂肪,非常健康的鱼类之一。
推荐菜谱:节瓜瘦肉茂公鱼汤
1、食材:茂公鱼、瘦肉、虾仁干、葱、节瓜、生姜。
2、茂公鱼处理好洗净、瘦肉洗净切片、虾干泡发洗净、节瓜去皮洗净切块待用。
3、热锅凉油,下入茂公鱼煎至焦黄,加入沸水煮奶白鱼汤,下入节瓜、瘦肉和虾干一起煲汤。
4、大火煲煮10分钟左右,加入少许盐调味,出锅前撒上少许的葱花即可。
五、带鱼
带鱼很多人都不陌生了,这是一种深海鱼,营养很丰富,蛋白质、钙等多种营养非常适合给老人孩子吃,秋天开海后的带鱼新鲜还肥美,别错过哦。
推荐菜谱:红烧带鱼
1、食材:带鱼、葱、姜、蒜。
2、带鱼处理好洗净切段、葱姜蒜洗净切好待用。
3、带鱼裹上少许的干淀粉,下油锅煎至两面焦黄。
4、加入姜蒜一起炒香,下入生抽、蚝油、少许老抽上色,适量的清水一起焖煮。
5、焖煮10分钟左右,大火把汤汁收浓稠即可,出锅装盘撒上少许的葱花即可。
六、白鲳鱼
白鲳鱼野生的也是非常鲜美的,个头越大越难得,肉质特别鲜嫩,直接清蒸最鲜美,白鲳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等多种营养元素,还含有DHA,平时可以多给孩子吃。
推荐菜谱:清蒸白鲳鱼
1、食材:白鲳鱼、葱姜。
2、白鲳鱼处理好洗净切花刀加入少许盐涂抹腌制入味、葱姜洗净切好待用。
3、沸水下入白鲳鱼隔水蒸7分钟,出锅倒掉蒸鱼水,加入葱丝淋热油和蒸鱼豉油即可。
Lily美食谈小贴士:
以上就是适合秋天吃的6种海鱼,最近正好开海了,海鱼的品种多,肥美价格也比以往实惠,可以常买来给孩子吃,营养又鲜美,附上了6种家常推荐做法,一周不重样,照着做简单省事营养又好吃,老少皆宜。
长江中的“江团鱼”是什么鱼?3年能长1.5公斤,养殖效益有多高?长江是我国之一大河,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8.8%。长江不仅有着9600多亿m3的水资源总量,还拥有河湾、河漫滩、湿地等多种生境,生活在江中的鱼类也是多种多样,丰富度高居全国水系之首。
据统计,长江水系共有鱼类400余种,既有以长江鲥鱼、刀鱼、河豚为代表的“长江三鲜”,也有以中华鲟、长江鲟代表的旗舰鱼类,鱼种名目繁多,数不胜数。在长江的干支流和大型通江湖泊中,还生活着一种名贵的底层鱼类,四川人称为“江团鱼”,上海人称为“鮰老鼠”,别称还有肥沱鱼、鮠鱼,正式学名为长吻鮠,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江鲜。
长江中的“江团鱼”有多名贵?
江团鱼是鲇形目鮠科鮠属的鱼类,更大的特点就是体表无鳞片,皮肤 *** ,且能分泌酸性粘液。江团鱼的外观很有特点,背部呈灰色,腹部为白色,各鳍为灰黑色或粉色,背鳍和胸鳍长有发达的锯齿状棘刺,这是刺毒鱼类的典型特征,刺入人体后会导致剧烈的酸麻感和疼痛感。但江团鱼性情温和,不善跳跃,通常不会主动攻击,硬刺只是自我防卫的武器。
据沿江居民介绍,江团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市场价格很高。在20世纪80年代,江团就已成为四川乃至全国知名的高档鱼类,在1985年前后,成都市场上的江团几乎全是野生鱼,售价高达10多元/斤。在当时,成都职工的平均年工资刚突破1000元大关,月工资平均只有80多元,一家人烹饪一条4斤左右的江团,相当于花掉了半个月的工资。由此可见,江团的身价并不是徒有其名。
江团能成为“名贵鱼”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风味,二是产量。
江团的美味从“不食江团,不知鱼味”的美誉中就可见一斑,北宋时期的苏东坡对江团也是赞不绝口,在《戏作鮰一绝》中将其美味和鲥鱼、河豚作比,古籍中对江团的赞许更是数见不鲜。这说明江团鱼在古代就已经被人们熟识,并成为了公认的鱼中上品。
江团肉质鲜嫩,无肌尖刺,鱼脂和鱼肉占体重的87%左右,富含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长江刀鱼、鲥鱼一样,长江中的江团也讲究时令,尤以春季的风味更佳,此时的江团体内脂肪充盈,膘肥肉厚,肥嫩可口,搭配春笋制成鱼汤,汤汁浓稠,色如牛乳,粘口如胶,是招待宾客和宴席上的名贵佳肴。
江团的鱼鳔是鱼身的精华所在,质地肥厚,约占体重的5%,新鲜时呈银白色,晾晒制成的干制品则是名贵的鱼肚,具有不菲的滋补价值。湖北石首推出的“笔架鱼肚”在国内享有盛誉,上海杨帮百年老半斋酒楼曾采用传统的烹调 *** *** “白汁鮰鱼”名菜,使用的食材正是江团,其中的鱼肚饱含粘性胶体、蛋白质,口感丰腴,深受食客好评。
江团深受推崇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受到了产量的限制,在90年代前,我国还未突破江团的规模化养殖技术,只能依赖捕捞野生的江团。据资料记载,江团的产卵场集中在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曲一带,以湖北石首境内的长江干流和江西湖口至湖南岳阳一带最为著名。每年4~5月是江团的鱼汛期,性成熟的亲鱼成群聚集,逆水洄游,当地渔民经常能捕到临产或刚产过鱼卵的大个体雌鱼,体长普遍在50cm以上,年龄以3~6龄为主。
据统计,长江上游的江团年产量为1500~2000kg,下游的产量更高,但相比于四大家鱼成千上万吨的渔获量,江团的产量微乎其微,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这也导致鱼价一路升高。另一方面,江团的人工养殖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限制了养殖规模的扩大,最终促成了江团昂贵的价格。
江团的生物学特点:生性娇气,驯养难度大
江团价高、味美、供不应求,但养殖的难点却让人们望而却步,这与江团的生物学习性密切相关。
其一,江团是一种肉食性鱼类,在自然环境中以鱼类、虾类为主食,食性驯化难度较大。在体长20cm以下时,野生江团主要吞食日本沼虾、鮈虾、水生昆虫的幼虫等饵料;体长达到20~30cm时,食性转变成小型鱼虾为主;40cm以上时以鳑鲏、黄颡鱼等鱼类为主。经过驯食的江团可以摄食人工饵料,但抢食能力差,明显逊于鲤鱼、鲫鱼和草鱼,因此不能和吞食性鱼类混养。
其二,江团对水质的要求很高,幼鱼和成鱼都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偏碱性的水体中,最适pH范围为7.0~8.0,溶解氧含量要求达到5~7mg/L,适宜水温为15~30℃。研究发现,当水温适宜、溶氧在5mg/L以上时,江团鱼群摄食旺盛,生长速度快,增重效果理想;当溶氧降至3mg/L时,鱼群便出现不安、骚动的情况,进食率显著下降;溶氧降到1.5mg/L时,鱼群开始集体浮头,大规模窒息死亡。因此,江团对溶氧的忍耐力很低,低氧状态下极易死亡。
其三,江团生长速度慢,养殖周期长。野生江团的体重多在3~3.5kg,更大可达到15kg以上,但对应的鱼龄很高。有资料显示,野生江团1龄鱼的平均体重只有76.5g,3龄鱼为850g,6龄鱼为3938g。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江团鱼苗的生长速度稍快,在当年可长到200~250g,第二年长到1kg以上,第三年达到1.5kg以上。
而普通的草鱼、鲢鳙一般养殖2年就能达到3kg以上,养殖周期短,因而更受养殖户欢迎。江团的生长性能相形见绌,生物学特性决定了江团的“特种鱼”定位,也约束了养殖规模。
要摆脱江团的养殖困境,关键在于新品种的培育。2023年5月,四川省首个江团新品种“川江1号”通过了国家优质品种审定,这是我国科研人员将近40年的成果。
川江一号,图源四川在线
从1984年开始,四川科研团队就已着手攻关江团的野化驯养,1994年又启动新品种繁育工作,科研人员采用了最原始、最辛苦的 *** :在已爆发病害的池塘中寻找幸存的大个体江团,这些江团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因此被选为“川江1号”最初的父本和母本。
通过不断收集优质亲鱼,科研人员建成了一定规模的亲本资源,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根据规定,新品种通过审定必须要经过4个世代的验证,而江团又是出了名的“性晚熟鱼种”,雄鱼一般要4年才能性成熟,雌鱼则需要5年,4个世代至少要经过20年的繁育试验。
川江一号幼鱼的体长测量,图源四川在线
功夫不负有心人,科研人员咬牙坚持育成的“川江1号”显著改善了养殖性能,对比试验显示:其生长速度比传统品种提高30%,抗病能力显著提升,可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以四川省为例,2022年四川省江团的年产量达9万吨左右,约占全国的25%,其中“川江1号”的投苗量仅有数百万尾,不到四川省的5%,推广前景相当广阔。
养出1公斤江团,效益能有多高?
江团的养殖效益和养殖模式、苗种密度、养殖区域、市场行情等多种因素相关,综合效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里就以重庆市璧山区的江团示范基地为例,试验模式为池塘内循环微流水养殖,生产数据可供参考。
在2019年,该场投放了平均规格为71.43g的江团鱼苗,池塘流水槽的规格为22m×5m×2.5m(长×宽×深),水槽深度常年在2m以上。其中,6号流水槽的江团投放量为11550尾,总重为825kg,鱼种入池前用4%的食盐水药浴10分钟,外塘净水区投放适量有净水作用的鲢鱼和鳙鱼。
在2020年6月9日,江团的平均规格达到了507.14g/尾,鱼苗成活率为95.8%。在6号槽内,江团的总产量高达5611kg,减去苗种的825kg,净产量为4786kg,培育期间的饲料用量为6.6吨,饵料系数为1.38。
综合计算得知,6号槽的总成本投入高达98169元,支出项目包括:土地流转费4766元,病害防治费3111元,饲料费用56565元,苗种费22770元,水电费6957元,雇工费用4000元,总成本除以5611kg的产量,江团的平均养殖成本高达17.50元/kg。
当年重庆市的江团市场均价为24元/kg左右,减去成本,平均每公斤盈利6.5元,6号槽的总盈利达到了36000多元。
从数据上看,江团的养殖具有高投入、高收益的特点,苗种和饲料是主要成本,这两项开支均高于普通淡水鱼的成本。随着新品种的推广与技术的成熟,江团的产量有望进一步提升,随之而来的则是价格的下降,最终受益的还是广大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