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雅砻江支流鲜水河下游两岸狭长的河谷地带居住着一个具有自己独有民俗民风、语言文化的古老藏族部落,他们称自己为“扎坝娃”,他们生长繁衍的地方被称为“扎坝 ”。
在这里的许多人家的房梁上,都挂着一头风干的猪,有些干猪时间已经超过了30年,扎坝人称其为“臭猪肉”,这是扎坝人的更爱之一,出价56万不卖,只用来招待贵客,悬挂30年的“臭猪肉”,真的能吃吗?
“臭猪肉”是如何 *** 的呢?用绳索套猪颈将猪勒死后,从猪胸部开小口(有时也从 *** 处开口)把所有的内脏和血水取出,在猪体腔内填上青稞、麦子后缝合,再用灶灰和红土塞住七窍,把猪吹胀,埋在麦糠中十余天吸干水分,这样猪的前期处理工作便完成了, 接下来才是 *** 臭猪肉的核心,扎坝人将处理好的猪整个挂在灶上的房梁上,通过每天做饭的烟去缓慢的熏制,房梁上的猪就像被遗忘了一样,一挂就是十年、二十年,最长的能达到三十余年,陈年臭陈猪肉,乌黑发亮,味道发臭,臭味比臭豆腐、臭鱼、臭鸡蛋还浓,可以说是一种突破人类认知的味道。瑞典鲱鱼罐头,这种被网友戏称为“食物界超级生化武器”的食品,目前排在臭味食物榜单之一名。而“臭猪肉堪称味道最臭, *** 时间最长的食物”,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到扎坝人居住的地方后,直言20米以外就能闻到怪异的味道。
因为 *** 时间长,耗时耗力,所以只能在贵客来临的时候,才会取下来招待贵客。
对于这种肉,扎坝人普遍的享用办法是直接洗净后生吃。当然,炖、炒也是主流做法。闪着琥珀色的光芒的臭猪肉,刚入口时臭到令人无法忍受,但与臭豆腐一样,越嚼越香,甚至口腔中还能感受到肉中有汁水流出。
在扎坝地区,家中悬挂着多少“臭猪肉 ”和悬挂的年限多少也自然成为当地衡量贫富的象征。
曾经有一位老板,想以56万元的高价收买当地一大户人家家里悬挂30多年的臭猪肉,可却遭到了主人的拒绝。当地人表示,这种臭猪肉只能用于宴请贵客或者内部消化,不能用于一些金钱利益上的交易。
其实臭猪肉也是一种特殊的腌腊肉制品,人类腌制腊肉,起初并不是出于食物风味考虑,而是为了保存食物。
在远古时代,人类得到的每一种食物都必须在其自然保存期内吃掉。比如,采摘的果实蔬菜,多数要在1~2天内吃掉;而打回来的猎物,也要在几天内分掉、吃掉。这样,食物多时吃不完会浪费,食物少时却必须忍饥挨饿。
腌制食物,正是解决 *** 之一。人们通过实践发现,高糖和高盐的食物可以保存很长时间,比如将新鲜的水果(李、杏、桃等)用糖制成蜜饯,可以保存数月至数年。同样,用盐腌制肉类也具有相似的效果。扎坝臭猪肉过去正是为防备战事而储备的食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定义,加工肉制品属于1类致癌物,这里说的加工肉制品包括经过烟熏、盐腌、风干或加入防腐剂等方式保存的肉制品。因此,按照这个定义,臭猪肉也是属于致癌物。
虽然臭猪肉没有用“高盐”的 *** ,高盐是传统的抑菌、防腐、保鲜手段,所以腊肉中的盐含量一向不低,100g腊肉的钠含量近800mg,超过一般猪肉含盐平均量的十几倍,而人体每天摄入3g食盐就基本达到生理需求量了。肉制品中的盐会转化成为亚硝酸钠,过多的亚硝酸钠可与肉制品中的蛋白质分解产生胺结合,生成亚硝胺,对身体有害。
但是臭猪肉采用了“熏烤”的 *** ,熏烤过程中,动物肉的油脂会因为高温滴下,落在炭火上会产生大量浓烟,这些浓烟中不乏一些有害物质,如多环芳香烃、煤焦油等有害化学物和强致癌物苯并芘。多项实验证明,长期吸入或食用含苯并芘较高的食物会对身体有害。。
总结来说,臭猪肉是众多食物中的一种选择,偶尔满足食欲,是没有问题的,但不宜经常食用。经常变换食物的种类,其实更有利于身体健康,这也是挑选食物的基本原则。
另外,食用臭猪肉前要进行清洗,去除浮尘和其他有害微生物;适当浸泡一会儿能帮助稀释亚硝酸盐。更好不要生吃,应该选择蒸、炒等方式来烹饪。
餐桌上的臭猪肉
排气(放屁)是人体的一个正常生理现象,成年人每天放十几个屁是属于比较健康的状态。
而根据我们进食的食物种类与肠道健康情况的不同,我们的屁味也会产生变化。
一般来说,偶尔出现些“臭屁”不足为奇,但若是出现了这些“异味屁”那就要提高警惕了!
腥臭味的屁
腥臭味道的屁,往往预示肠道有“伤”。尤其是以下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屁味发“腥”:
消化道出血
胃肠道有出血性疾病时,血液会积聚在患者胃肠道中,当这些血液被分解后,就会产生腥臭味道的屁。
对于这类患者,还可能出现大便发黑或色如柏油的情况。
出现这种情况,大家务必及时就医,千万不能抱着侥幸心理选择“观察一下”。
恶性肿瘤
当肠道有恶性肿瘤时,由于癌组织糜烂、剥落、出血,再加上细菌的分解发酵作用,放的屁也有腥臭味。
臭鸡蛋味
肉吃太多
进食大量蛋白质物质后,若身体无法将其彻底消化干净,就有可能出现臭鸡蛋味道的屁。
此时需适当减少牛奶、肉类、豆子等富含蛋白质的饮食。
肠道肿瘤
如果肠道内有肿瘤组织脱落的细胞坏死,也可能导致臭鸡蛋味。
因此,如果臭鸡蛋味道的屁在改变饮食后并未消失,那么你需要及时做一个肠镜,不要随便吃药应付,尤其是伴有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的人。
恶臭味
没有吃什么特别的食物,放的屁却奇臭无比,可能提示肠道内有细菌感染,肠粘膜受到细菌毒素的破坏。此时患者还可能出现绞痛、发热、里急后重等病症。
有关“屁”的误区
很多人对屁“谈之色变”,存在着不少误解。
误区一:屁越多,证明消化好?
红薯、土豆、洋葱、卷心菜、各种豆类和豆制品等食物都容易产气,吃多了就容易放屁。
如果没有食物因素,还总是大量排废气,反而可能是肠道内产气菌过多,需要调节消化功能了。
误区二:从来不放屁,最轻松?
正常情况下,并不存在从来不放屁的情况。即使是睡眠当中,人也可能不自觉地排出多余气体。
如果是新生儿从来不放屁,有可能是 *** 闭锁症;成年人如果三天没有排气、排便,就要及时就诊查看了,以防肠道发生异常堵塞,有痔疮、肠梗阻或肿瘤的可能性。
误区三:屁可以憋回去
多数情况下,排气后会产生便意,总是委屈自己憋着不放,不但难受,很容易引起便秘。
此外,这些排不出去的屁,还可能会被肠道黏膜吸收,跑进血液,最后被转运肺部,再从口腔排出体外。
这种情况非但不能帮助我们缓解放屁尴尬,还可能会让我们出现口臭,更不利于社交。
不想肠道异常,这些食品少吃
肠道健康则人体健康,观察肠道健康状况,除了要盯紧我们的屁之外,还应该做好“上游管理”——别吃哪些垃圾食品,比如:
油炸食品
油脂被反复高温加热会产生有害物质,比如我们很熟悉的丙烯酰胺,它非但是一种致癌物,还会影响人体对其他营养素的吸收,非常不建议食用。
腌制类食品
腌制类食品往往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它们非但会对肠胃系统产生 *** ,引发炎症甚至是溃疡,还会使血压升高、肾脏负担加重,实在是养生保健的大忌。
加工肉类
大部分肉类加工食品中也都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伤害与腌制食品类似。
饼干类食品
饼干中含有大量糖分和反式脂肪酸,经常食用,容易产生饱腹感,还会影响身体对其他富含营养食品的摄入,从而造成人体缺钙、缺钾、缺维生素等营养不良的现象。
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中的多种物质,是人体骨质疏松、糖尿病、肠胃功能紊乱的“元凶”,儿童经常饮用,易得龋齿;成年人过量饮用,也不利于健康。
烧烤类食物
烧烤不仅使得肉类的营养价值下降,甚至还会产生致癌物质。
此外,有些烤肉外焦里嫩,其实嫩的肉还没有熟透,可能带有多种细菌和微生物,伤害消化道黏膜,进而诱发癌症。
蜜饯类食品
这类食品含有大量的甜蜜素、防腐剂以及亚硝酸盐,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很容易形成亚硝酸铵,影响肠道健康。
肠道最喜欢这些
运动
摆腰
身体、双手有规律地摆动。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右手轻拍小腹,左手轻拍后腰,反方向重复,做50~100次。强化肠胃,缓解消化不良。
揉腹
睡前或饭后1~2小时,搓手20次,手暖后五指并拢,以肚脐为中心,两手掌旋转 *** 腹部,顺时针 *** 10分钟左右,以肚皮发红、有热感为宜。
可调节肠胃蠕动,对缓解便秘有好处。若要缓解腹泻,可采用逆时针的 *** 手法。揉时力度适中,尽量穿棉质无扣上衣。
纤维
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和不可溶性两大类,能防止便秘、预防结肠癌,对心脑也有好处。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每日要摄入膳食纤维25~35克。
富含膳食纤维的主食有红小豆、绿豆、玉米面等;蔬菜有毛豆、香菇、蚕豆等;水果有石榴、梨等;坚果有黑芝麻、松子、杏仁等。
喝水
养成三餐规律、细嚼慢咽、晨起一杯水的好习惯。
俗语说,“晨起一杯水,到老不后悔。”睡了一夜,体内水分减少,晨起喝水可防止血液黏稠,又可清洁已排空的肠道,利于肠道蠕动和大便排出。
体质较弱的儿童、老人可以喝半杯(约100毫升)温开水,成年人可喝一杯。
来源:养生中国、我是大医生官微、人民网健康
编辑:珠海市场监管团队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我们将24小时内进行处理
咸鸡蛋臭了还能吃吗?咸鸡蛋保质期多久臭了的咸鸡蛋不建议食用。咸鸡蛋中的氨含量丰富,而且臭了的咸鸡蛋,可能会存在很多的致癌物,食用后对人体的危害比较大。家里腌制的咸鸡蛋,在常温下可保存9个月左右,在冰箱冷藏可保存12个月左右,如果是在超市购买的真空包装咸鸡蛋,一般可保存3个月左右。
一、咸鸡蛋臭了还能吃吗
一般咸鸡蛋臭了不建议食用,咸鸡蛋中的氨含量丰富,而且臭了的咸鸡蛋中,可能会存在很多的致癌物,食用后对人体的伤害比较大。
二、咸鸡蛋为什么会发臭
1、如果是腌制后发臭的,一般都是因为咸鸡蛋没有腌制好,让外界的细菌通过破开的鸡蛋外壳裂缝,或者是空气偷偷的钻进去了,促使鸡蛋内部有很多的细菌开始迅速繁殖,从而导致产生许多有害物质。
2、比如氮、二氧化碳、甲烷、氨气等产生,污染了咸鸡蛋,导致最后出现了硫化氢,这才使得鸡蛋出现了难闻的臭味,而且硫化氢就算是经过高温蒸煮,也还是没有办法杀死。
三、咸鸡蛋的保质期是多久
1、咸鸡蛋的保质期要根据储存条件而定,如果是自己家里腌制的咸鸡蛋,一般在常温下可以保存9个月左右,夏季温度较高,保质期会短一些,一般为3个月左右,如果是在冰箱冷藏可以保存12个月左右。
2、如果是在超市购买的真空包装咸鸡蛋,一般是在3个月左右,每个厂家的保质期不同,具体的保质期详见产品说明书。
3、如果是煮熟了的咸鸡蛋,在煮后没有受到污染的情况下,然后趁热装入保鲜袋并密封,在10℃以下的环境中,可以放20天左右,在20℃以下的环境中,可以放10天左右,在接近30℃的环境中,只能放5天左右,期间不需要重煮。
4、如果是放入冰箱冷藏,保持温度为0-2℃,可以放60天左右,如果是已经切开的,可多放4-5天,期间需要尽快吃掉,时间长了会容易变质,品质好的腌蛋外壳干净,摇动有微颤感,剥开蛋壳后,咸味适中,油多味佳,用筷子挑就会有黄油冒出,蛋黄有层次感,近一层颜色就深一层,越往里越红。
5、而较差的蛋外壳为灰暗色,带有白色或黑色斑点,容易碰碎,保质期比较短,剥开后蛋白软烂、腐腻、咸味大,咸鸡蛋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经过腌制盐分会进入蛋内,蛋白质因盐的作用,会缓慢发生凝固变化,所以咸鸡蛋切开的时候,可以看到比较明显的油。
煮鸡蛋蛋黄表面的青色物质是致癌物?别再自己吓自己了!我叫鸡蛋,原本是个营养价值极高的食物,可是我生来命苦,各种流言蜚语都针对我,以前,因为我的蛋黄中有较高的胆固醇,而被很多爷爷奶奶抛弃,后来,各国专家为我洗清了冤屈,因为人体合成的胆固醇要远比从食物中摄入的多得多,胆固醇本身也不是有害的物质,况且我所含的营养物质是所有食物中最全的。
唉!再次强调了我的营养价值,总算是又回到了宠儿的位置。可是一浪接一浪的事情又发生了,人们又发现,在各种营养专家最提倡的煮鸡蛋的吃法当中,我的蛋黄表层总会有一层青色物质,其实这本是个很常见的生活现象,不过又有人说,这种物质是致癌物,原因是长时间煮鸡蛋会使蛋黄表面产生硫化物,与蛋黄中的铁结合会生成硫化铁或硫化亚铁,这种物质如果长期贮存在肠道中会诱发肠癌。
其实这种说法是有些危言耸听了,虽然是有科学依据的,不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我们试想一下,就算生成的这些个硫化物会引发肠癌的发生,但是硫化物是只在蛋黄上才有吗?我们的一餐当中,很轻松会吃到含有蛋氨酸的蛋白质,蛋氨酸因为含有硫,在加热后会变成硫化物,再配上富含铁的食物,是不是也会轻易的产生硫化铁或硫化亚铁呢?其实这种因加热生成的化合物主要是在肠道当中停留的时间会长些,对于身体机能正常的年轻人来说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对于脾胃稍差的老年人来讲,可能会有消化困难的感觉。
所以能做到100分,就不做90分。我们在煮鸡蛋的时候,把握好时间,遵循3+2的煮蛋原则,准确的说就是鸡蛋冷水下锅,水沸腾后煮3分钟,然后关火再焖2或3分钟,这样煮出的鸡蛋是最合适的,大家学会了吗?如果学会了就请正确的吃鸡蛋,让我们不再“蛋疼”。
(注:图片来源 *** ,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作者:
发芽的土豆不能吃、变烂的水果不能吃、霉变的食物不能吃……这些都是常识。但其实生活中还有不少食物没发芽、没腐烂却也可能是不能吃的,可惜很多人还不知道。一起来看看究竟哪些食物“暗藏危机”。
这些肉类,不建议吃
鸡、鸭、牛、羊、鱼等肉类都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也是大部分人所喜欢的,但吃肉也有禁忌,它们身上的很多部位其实是不能吃的或是更好不吃,可别贪吃~
1 猪脖子:淋巴腺体
有些猪脖子肉会看到肉中有圆圆的疙瘩,呈灰色、黄色或暗红色,跟黄豆颗粒大小相似,这种大多是淋巴结或未摘除的淋巴腺体。
脖子是淋巴腺体集中的部位,可能含有一些来不及分解的病原体、细胞残骸、代谢废物等异物。
建议如果要吃,一定要清洗去除脖肉的网状物。此外,鸡脖子、鸭脖子吃的时候也得注意。
2 鸡 ***
鸡 *** 的后上方有两种腺体——腔上囊和尾脂腺,前者是鸡身上唯一的脂肪性腺体,不仅口感不好,也是引起腺体阻塞或炎症的部位;后者是淋巴腺体,包含的细菌和病原体比较多,所以更好不吃。
3 虾头
虾头是内脏的聚集地,如心、肝、肠胃等,因此也是排泄废物聚积之所,其本身也比较难洗,不吃也罢。
4 鱼胆
鱼胆中含有胆酸、氢氰酸等有毒物质,毒性比同剂量的砒霜毒性还大。
若不小心摄入过多,容易在短时间内造成脏器的衰竭,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除了这些不宜食用的部位,还有四种加工方式——腌、熏、烤、腊的肉都更好少吃,经常大量食用易增加患肠癌的风险。
这些食物没煮熟,不能吃
一些食物经过高温烹调,会流失部分营养素,因此,总有人觉得生吃食物更有利健康。但其实,有些食物一定要充分加热至全熟后才能进食,否则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甚至引发中毒风险:
1 未煮熟的豆浆
未完全煮熟的豆浆中会含有一种毒性物质“皂甙”,摄入过多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现象;另外,其中还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素,会降低胃液消化蛋白质的能力,导致消化不良。
这些物质只有加热至100℃才能被破坏。但要注意的是:豆浆在煮到80℃时,因为泡沫上浮,会出现“假沸”现象,此时应该再用小火继续煮5-10分钟左右,至没有豆腥味才可安全饮用。
2 未全熟的豆角
像四季豆、扁豆等豆类现在都大量上市了,若未煮熟,其中含有一种名为“皂素”的毒素,尤其豆角两头、茎部含量最多,相对而言毒性也就更大。
因此在处理这些豆角类时,豆角的两端、边上的茎丝都该去掉,并且要彻底煮熟后再食用,以免出现腹泻、呕吐等中毒现象。
3 溏心蛋
很多人都喜欢吃溏心蛋、生鸡蛋,认为这种鸡蛋更营养。但专家表示,吃半熟蛋有细菌感染风险。
鸡蛋壳上有气孔,很可能受到细菌、寄生虫的感染,特别是存放时间较久时。食用生鸡蛋或是半熟蛋时可能引起细菌性中毒,没必要冒这个风险。
而且,生鸡蛋营养不如熟蛋。生鸡蛋中有一种抗胰蛋白酶的物质,它会阻碍鸡蛋中蛋白质的吸收;再者生鸡蛋中有阻碍维生素B7吸收的成分。
所以还是吃全熟的鸡蛋吧。
一些水果果核,可能暗 *** 素
一般水果中都会有果核,在吃的时候我们会注意避开,但榨汁的话,有些人偷懒会直接连核带籽一起打。
但小编提醒,有些水果核、水果籽暗 *** 素。如苹果、杏仁、李子、梅、桃等水果,果核和种子里含有氰苷,水解后会产生有毒的氢氰酸。
核的毒性并不高,只要你不是刻意咬碎核吃,偶尔咬碎了一般都不用担心中毒,并且氢氰酸也不会在体内积累,只不过对于免疫力弱的老人小孩、肠胃不好的人还是尽量剔除这些果核。
当然也许有人会问,杏仁,桃仁等不是非常美味的小吃吗?还卖得特别贵呢,为何没有听说有人中毒呢?
那是因为这些食品都是经过了高温烘培的,毒素得以化解。
最后小编还要提醒大家,潮湿的环境更容易生成黄曲霉素(强致癌物),像变苦的坚果、变黄的大米、颜色变深的植物油都有可能滋生了黄曲霉素,要格外当心!
建议家中的米粮、坚果放在较为干燥、密封的容器中存储;食用油更好使用小瓶装的,油壶盖子盖紧、避光、避热放置,若使用的是大桶油,可在其中加入一粒挤破的维生素E,减少有害物质生成。
(北京卫视)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除了臭,“口臭”还有什么坏处?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全世界人口中,口臭的比例很高。而其中65%人是不知道自己有口臭的。在中国,口臭发病率高达27.5%。就是说,平均4个人就有一个患有口臭。
这个比例可真是吓人呀?更吓人的是,有口臭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口臭。
有口臭的人他们也觉得很委屈,感觉自己被 *** 裸地嫌弃了。关键是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件事啊!
有没有口臭,难道自己还不知道吗?但事实就是如此,不能明确自己到底有没有口臭的小伙伴不仅有,而且还非常多。
原因一:太熟悉自己的气味了。嗅觉神经细胞长期与自己的"臭气"待在一起,形成神经疲劳,使得自己的"臭味"难以察觉。
原因二:与人类面部构造有关。口腔后边的软腭部分是和鼻腔连在一起的,所以鼻子一般闻不到口腔后部产生的气味。
1.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口腔」是人身体最肮脏、最容易引起疾病的通道。
在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就将一种叫「幽门螺旋杆菌」的有害菌列为了1类致癌物。这种有害菌不是唯一的胃癌致病源,却是最强的那一类。
据《全球癌症数据库》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全球第二位,而这其中接近78%的胃癌患者,均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幽门螺杆菌正是牙齿表面、口腔软组织上寄生的一种有害菌。它随着唾液和食物咽进了胃内,每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它便会“兴风作浪”。在吞到胃部之前,99%幽门螺旋杆菌都寄居在牙菌斑上,导致牙垢钙化,从而形成顽固的牙渍和牙结石。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等消化道各种疾病都与它有关。
每天进食,在咀嚼的过程中,总会有或多或少的食物残渣残留在我们的牙缝以及舌头上甚至扁桃体里。
就是因为食物残渣被口腔里庞大的细菌发酵分解,产生的口臭。
2. 除了臭,口臭还有什么坏处?
- .口臭患者极易产生便秘、痔疮等。
- .口臭患者若不及时治疗,胃炎、胃溃疡、肠炎病情往往会明显加重。
- .口臭患者肠道大肠杆菌数量比其他人群高。
- .口臭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数量比其他人群高。
- .口臭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口腔菌群的数量将大大提高,牙周炎、牙龈炎、口腔溃疡频频发生。
- .在与口臭密切相关的肠胃疾病中,最严重的就是胃癌、胃瘫。在对胃癌、胃瘫患者的调查中,发现这些患者的口臭一般都达到了深度标准。
3. 口臭有哪些风味?不同味道有特别的意义吗?
有些人嘴里常有一股臭鸡蛋味,有些人嘴里则是酸臭味,还有的甚至是一嘴的腐臭味……造成口臭的原因不同,气味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如果张嘴就是一股臭鸡蛋味,多数是口腔疾病的征兆。
臭鸡蛋味提示口腔疾病 臭鸡蛋味的口臭多是口腔疾病引发的,80%以上的口臭患者都属于这一类型(口源性口臭)。
之所以会产生臭鸡蛋味,主要是因为一些人的舌苔、牙齿勾缝、残根残冠中藏着大量的厌氧菌和食物残渣,这些厌氧菌在分解食物残渣的同时产生出硫化物,使得口腔里充满一股臭鸡蛋味。
牙结石、牙垢是口臭的幕后推手。牙结石和牙垢中存在大量的厌氧菌及“养分”,并且还为它们提供了一层保护膜,使得这些污垢不容易被唾液冲走。
厌氧菌在这里分解食物残渣,制造口臭,同时还会进一步破坏牙龈,诱发牙周疾病。除此之外,厚腻的舌苔也容易寄生大量的厌氧菌,同样是产生口臭的主要原因之一。
牙周病引发严重口臭。口腔中的龋齿、残根、残冠,都容易成为食物残渣的窝藏点。食物残渣在这里经过厌氧菌的分解发酵,就会产生难闻的臭气。相对来说,牙周炎、牙龈炎的患者口臭更严重。
因为牙龈发炎常常会导致出血、流脓,这些脓液混杂着唾液,在细菌的作用下便会产生腐败的腥臭味。
酸臭、腐臭警示胃肠道疾病 “有些慢性病患者,口气要比普通的口臭严重得多,单凭其‘刺鼻的腐臭味’就知道肯定不是口腔的问题。”据专家介绍,口臭还有可能是身体其它器官引发的疾病(非口源性口臭)。
如慢性胃病、胃食管反流的患者,口气常成酸臭味;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呼出烂苹果的气味;肝病患者的口臭一般呈腐臭味。
当然,仅凭口臭来判断疾病还是不够的,首先还是应该清洁口腔,治疗口腔疾病,如果还是口臭难除,就要当心身体的其它器官出了问题。
04. 针对性的处理各种口臭
其实口臭也分很多种类型的,先看下面这张表。
假性口臭 有的人没有口臭或者已经治好了口臭,但还是觉得自己口气有问题。不敢开口说,也就是“口臭恐惧症”。
真性口臭/生理性口臭 常吃大蒜韭菜类的重口味食物,经常抽烟喝酒,还不喜欢刷牙,就容易导致口臭了。
解决 *** :少吃重口食物,多刷牙。
病理性口臭/口源性口臭 问题来自舌苔、牙缝和牙龈沟,也可能是牙龈炎、龋齿、牙周炎、口腔黏膜炎...等口腔疾病导致的。
非口源性口臭 通常是因为鼻腔、肺部、胃部等内部器官生病导致的。
解决 *** :这种问题比较难缠,味道还出类拔萃,大部分杀伤力都极强需要及时找医生医治。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中建议:
·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 每年(或者每半年)洗牙一次;
· 记得早晚刷牙;
· 更好使用含氟牙膏;
· 选择牙线辅助清洁牙齿;
· 吃完东西后用清水漱口。
腌制食物,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早上嗦粉的时候,要放点咸菜或酸豆角,它们是腌制的,中午的时候想吃点腊肉,同样是用盐腌的,晚上的时候不管喝粥还是吃面条,来点酱菜,也是盐腌的,但是吃这么多腌制食物,胃真的受的了吗?
吃的盐太多对身体有害,这真不是危言耸听。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的食盐量不要超过6g,高盐不仅会诱发高血压,伤害肾脏,还会加重或诱发心力衰竭,除此之外,高盐还会升高胃癌的发病率,至于吃高盐腌制的食物,这类食物里还富含硝酸盐,硝酸盐被摄入后会在胃内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这同样是一种致癌物,会升高胃癌的发病率。
之一,腌制的蔬菜,为什么在 *** 腌制食物的时候要使用大量的食盐,就是因为利用食盐溶液的高渗透压作用能起到很好的防腐作用,但是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叫硝酸盐的物质,硝酸盐能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及其他类型腐败菌生长,具有良好的呈色作用和抗氧化作用,但是转化为亚硝酸盐后,亚硝酸盐能与腌制品中蛋白质分解产物胺类反应形成亚硝胺,亚硝酸盐和亚硝胺都是强力致癌物,常见的腌制蔬菜主要是酸豆角,腌萝卜,外婆菜,包菜,白菜,韩国人之所以胃癌的发病率是高,也主要是因为韩国人特别喜欢吃腌制的蔬菜。
第二,腌制的肉,咸猪肉、咸牛肉、咸鱼、风肉、腊肉、板鸭等均属于腌制的肉制品,这些肉制品虽然美味,恰恰是因为其中含有硝酸盐的缘故,硝酸盐能改变腌制食物的风味,然而它却会给人带来错觉,事实上,这样的食物对健康不仅无利,还会致癌。
第三,腌制的蛋,咸鸡蛋、咸鸭蛋、咸鹅蛋和皮蛋等都属于腌制的蛋,很多人认为它们多吃对健康无害,其实是错误的,它们与腌制的蔬菜和肉一样,时间久了也会出现硝酸盐。
50岁以后,胃癌的发病率会达到一个高度,所以这个年龄,更好不要再吃这些不健康的食物了,应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学会养胃而不是伤胃。
对于长期吃腌制食物的人群,还应该定期到医院检查幽门螺杆菌和胃镜,以发现早期胃癌。
前几天,有条让人哭笑不得的新闻上了热搜:
香港一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可能是太过紧张,一连放了2个小时的屁。
其中,坐在放屁考生后座的同学表示严重受影响,以为他只是放一会,没想到……
于是,后座的同学只好一直闭气,结果脑子一片空白,不仅考试受影响,连衣服都沾满屁味。
图源/微博
有网友脑洞大开:难道是新型的作弊方式?
有网友表示质疑:大轮胎放气都不要2小时啊
还有网友一直在纠结:他到底吃了什么?
还有网友:不知道说啥好,直接笑就完了
终于有人心疼后座的那位同学了,要真发生自己身上,还真不是件愉快的事啊
说实话,抛开新闻不说,小编还真替那位放屁的同学担心,老套地说一句,屁是人体健康的一面镜子,它在身体走一遭,次数、气味都和身体状况脱不了关系。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屁~
屁来自何方?
屁有两个来源:
一是外在的空气进入体内。当你滔滔不绝地说话、嚼口香糖或囫囵吞枣地咽下食物时,不少空气也随之下肚。
二是大肠内细菌分解食物过程产生的气体。吃的食物进入消化系统,约90%在小肠被吸收。其他进入大肠,会被大肠内的细菌分解利用,产生气体。
一天放几个屁算正常?
正常人每天平均放屁14次(自己未必察觉到),排出的气体约有600毫升。
屁特别多,是咋回事?
一般来说,屁特别多,最常见原因还是吃了产气食物,如豆类、蛋糕、碳酸饮料、洋葱、卷心菜、花椰菜、萝卜等。
有些不太好的吃饭习惯也会导致屁多,比如吃饭时狼吞虎咽、说话太多,边吃饭边看手机、电视,喝汤的时候习惯“咕嘟咕嘟”一口气喝完,这些行为都会吞下大量的空气。
另外,胃肠道的一些问题,如消化功能不佳、肠蠕动弱也是多屁的原因。
屁精们看过来,这么做可以少放屁——
避免边吃边说话,要细嚼慢咽;
少吃生“气”食物,如豆类、薯类、芋头、白菜、包心菜等。建议记录一段时间饮食,找出产气 “疑凶”;
适度运动,使肠道内的气体顺利排出;
放松,找出适合自己的 *** 来排解压力;
餐后胀气、胃肠不适者,可适当吃些促进胃肠蠕动与排气的药物,如胃复安、吗丁啉等,胃必治对减轻或消除肠胀气也有效果;
吃肉食较多的朋友还可以适当服用多酶片,帮助消化;
如果症状总是不能缓解,就要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
没有屁?可不是啥好事!
没有比多屁更危险。
没有屁而又腹胀,多因肠道某处“封锁”不通,多见于肠梗阻、肠扭转,或因肠麻痹而不能驱动气体“出境”。
腹部外科医生特别关注腹部手术后病人的放屁信息,就是祈盼“一声响屁报平安”——这意味着肠子已通畅了。
所以,有屁可放是件好事~
屁特别臭?两种情况要小心!
屁的臭味,也是提示机体健康状态的一个指标。
较臭的屁可以缘于肠道内有较多的粪便潴留没有及时排出,即所谓的“臭屁是屎头”,提示应该去排便了。
当饮食结构异常或者消化功能不全时,屁也会变臭。
最需要警惕的是这两种情况:
①臭鸡蛋味的屁
如果摄入过多蛋白质和脂肪,小肠没法承担这么多的消化任务,只好把多余的营养素交给“冤大头”——大肠。
这些营养素进入大肠后,会导致菌群失调,并将那些富余的营养素分解成胺类物质(胺是一种致癌物)。而胺十分的臭,和跟臭鸡蛋的气味差不多。
臭鸡蛋味的屁相当于蛋白质代谢到最后腐败的味道,此时胃肠道可能是有问题的。
②鱼腥味的屁
腥臭味,或者说是血腥味的屁,预示着消化道有出血。
血液积聚在患者胃肠道中,胃酸及肠道细菌把血液分解,有时候排出的粪便会像柏油一般,放出的屁也会带有腥臭味。
此外,肠道有恶性肿瘤时,因为癌组织糜烂、剥落、出血,再加上细菌的分解发酵作用,放的屁也有腥臭味。
所以,大便的颜色变成黑色,或者闻到腥臭味的屁,一定要去医院检查。
健康 | 为什么有人放屁这么臭?当心,很可能是这种癌找上门了生活中我们偶尔会遇到这样的场面:拥挤的电梯或办公区域里,突然肚子“咕噜”一响, *** 一紧就发出“噗——”的声音,一股难以言喻的味道弥漫开来……
先别着急捂鼻子,在医生眼里,这“屁”大点事可是与你的肠胃健康息息相关!
26岁的小敏最近忽然频繁地“排臭气”,有时候一天50多次,还伴随有腹泻、腹痛情况,可她并没有吃什么产气的食物。结果到医院一检查,却是肠癌。
每个人都会放屁,到底什么样的“屁”属于异常情况呢?今天小健就系统地讲讲这些“屁事”。
1
身体内的”屁“是如何产生的?
人为什么会放屁?这是因为肠子总是在不停的蠕动,只要大肠蠕动,就会有气体从 *** 排出来,就会放屁。
实际上放屁也和我们饮食和习惯有关,我们吃东西应该细嚼慢咽,以免一起吃下去太多空气,从而导致过多的放屁。当我们吃了很多淀粉类食物,如红薯、土豆、面食也会使放屁次数增加。
如果你发现你没有吃那些会胀气的食物或者吃入过多空气还是每天放屁特别多,那就要特别注意了,要知道放屁放不好可能是疾病的信号。
2
屁太多太少都不好
憋着不放更伤身
很多人对屁“谈之色变”,存在着不少误解。
误区一:屁越多,证明消化好?
从医生角度来说,每天排10个左右屁,属于比较健康的状态。但屁多不多和消化好不好没有直接的关系,主要在于食物。
红薯、土豆、洋葱、卷心菜、各种豆类和豆制品等食物都容易产气,吃多了就容易放屁。
如果没有食物因素,还总是大量排废气,反而可能是肠道内产气菌过多,需要调节消化功能了。
误区二:从来不放屁,最轻松?
有些人一回忆,好像并没有每天放屁,甚至已经很久没放屁了。但其实正常情况下,并不存在从来不放屁的情况。即使是睡眠当中,人也可能不自觉地排出多余气体。
如果是新生儿从来不放屁,有可能是 *** 闭锁症;成年人如果三天没有排气、排便,就要及时就诊查看了,以防肠道发生异常堵塞,有痔疮、肠梗阻或肿瘤的可能性。
误区三:放屁太尴尬,憋回去就好?
虽然放出来尴尬,但憋回去一点都不好!多数情况下,排气后会产生便意,总是委屈自己憋着不放,不但难受,还容易引起便秘。
虽说“人在江湖走,哪有不憋屁的”,但可惜的是,当你憋住的屁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它就像一个小精灵,无论如何都要找一个出口,而且你忍都忍不住。
比如:打嗝。而且气味可能也不怎么样。
此外,你拼命憋住的屁,还会被肠道黏膜吸收,跑进血液,结果就是随着全身的血液循环,又溜达了一圈,比如到肝脏过滤,再到达肺部。到最后却是伴随着呼吸,从口腔排出体外。
所以,想象一下这个流程,你还会因为成功憋屁而沾沾自喜吗?看懂的人估计都不敢再憋了,不值得。
更危险的是,如果你患有肠梗阻,还经常憋屁,就像是在给轮胎不停地打气,要是某个位置稍微薄弱点,很可能发生肠破裂,造成腹腔感染等严重后果。
想要不尴尬,这些习惯不要有
怎样才能合理地减少排气次数呢?我们需要改掉一些坏习惯。
【吃饭时狼吞虎咽】
食物咀嚼地越细、越慢,可以与唾液充分融合,越不易产生空隙。
【边聊天边吃东西】
吃东西时会厌软骨会遮住气管,如果边吃边说,容易吞入大量空气,或者被食物噎住。
【暴饮暴食】
营养过剩容易导致消化不良,产生大量臭气,特别是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吃得太多时。
3
屁特别臭?2种情况要小心!
屁的臭味,也是提示机体健康状态的一个指标。较臭的屁可以缘于肠道内有较多的粪便潴留没有及时排出,即所谓的“臭屁是屎头”,提示应该去排便了。
当饮食结构异常或者消化功能不全时,屁也会变臭。最需要警惕的是这2种情况:
① 臭鸡蛋味的屁
如果摄入过多蛋白质和脂肪,小肠没法承担这么多的消化任务,只好把多余的营养素交给“冤大头”——大肠。
这些营养素进入大肠后,会导致菌群失调,并将那些富余的营养素分解成胺类物质(胺是一种致癌物)。而胺十分的臭,和跟臭鸡蛋的气味差不多。
臭鸡蛋味的屁相当于蛋白质代谢到最后腐败的味道,此时胃肠道可能是有问题的。
② 鱼腥味的屁
腥臭味,或者说是血腥味的屁,预示着消化道有出血。
血液积聚在患者胃肠道中,胃酸及肠道细菌把血液分解,有时候排出的粪便会像柏油一般,放出的屁也会带有腥臭味。
此外,肠道有恶性肿瘤时,因为癌组织糜烂、剥落、出血,再加上细菌的分解发酵作用,放的屁也有腥臭味。
所以,大便的颜色变成黑色,或者闻到腥臭味的屁,一定要去医院检查。
4
尴尬是小事,护好肠胃是大事
排臭气虽是件小事,但保护肠胃健康却是一件大事。除了必要的药物和营养剂之外,一些常见食物也能帮助我们增强肠胃功能。
洋姜:补充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是一种重要的肠道有益菌,能抑制有害菌生长,抵抗病原菌的感染。在合成维生素、净化肠道环境、分解致癌物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还能抑制肠道腐败作用,缓解便秘、慢性腹泻等症。
补充双歧杆菌,我们可以食用洋姜。洋姜又叫菊芋,其富含的菊糖是一种低聚果糖,能促进双歧杆菌增殖,改善肠道菌群平衡。
●●●
糖醋洋姜
将洋姜洗净、切块,放入容器中,按适量加入糖、盐、花椒、醋等调料,腌制1周即可食用。
果胶:增加益生元
果胶,属于水溶性膳食纤维,能促进多余胆固醇的排出,为肠道益生菌增加益生元,是保护肠道的好帮手。富含果胶的食物有苹果、桂圆、鲜枣、香蕉、草莓等。
●●●
苹果果胶
苹果洗净去核切块,添2倍水熬煮90分钟,用白纱布过滤,挤出果肉中的汁水,再熬煮20分钟即可。
纤维素促消化
不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够吸收多余水分,增加粪便容积, *** 肠道蠕动。
菠菜含有大量的植物粗纤维,不仅利于排便,且能促进胰腺分泌,帮助消化。其含维生素K在叶菜类中更高,能用于肠出血的辅助治疗。
春笋也含有充足的水分和纤维素,同时淀粉含量低,具有吸附脂肪、促进食物发酵、帮助消化和排泄的作用,也是减肥者最理想的食物之一。
来源 | 健康圈
编辑 | 石薇
熟蛋黄上的黑膜致癌?茶叶蛋都不能吃了?专家们不认同鸡蛋煮熟后,蛋黄表面有时会偏绿发黑,很多人对这种现象已习以为常,比如茶叶蛋就经常会有这种现象。但最近网上流传一个说法,称蛋黄上形成的此类黑膜不但有毒,甚至还会导致肠癌。这是真的吗?
微信上流传的文章的截图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查证发现,网上流传的说法主要是来自于几档电视节目,有专家在节目中提醒,煮鸡蛋不要煮得太老,否则蛋黄表面会化学反应产生黑膜,这种黑膜是硫化亚铁,对身体有害。因此网上有说法称,这种硫化物不但会导致贫血和结石,甚至会导致蛋白质在肠道蓄积的时间太长,产生发酵,进而导致“致癌物”的产生,比如甲酚、硫化氢和氨类。
科普作家、《吃的真相》作者云无心在微博表示,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他认为:
1、鸡蛋煮得过久,蛋黄中的铁与蛋白中分解的硫确实会形成硫化物黑膜;
2、这可能会影响蛋黄中铁的吸收,但“影响某种营养成分的吸收”跟“有害”是两码事;
3、把硫化亚铁当糖吃会有问题,但鸡蛋中的那点硫化亚铁要吃到“有害”,会先把自己撑死无数遍;
4、鸡蛋煮到蛋黄刚好凝固,口感为多数人喜欢,但如果有人喜欢煮得很老的鸡蛋,也没什么不可以。
云无心微博截图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此前在回答网友相关问题时也表示:“蛋黄煮后表面有点发灰发绿,不影响食品安全;这只证明含硫氨基酸受热时间长了之后发生分解,其中的硫元素和蛋黄中丰富的矿物质发生结合,形成微量的硫化铁之类深色物质。”
微博截图
12月14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官方微博“@上海科技”也表示不认同网传的“致癌说”:鸡蛋煮久了,蛋氨酸会释放硫化物,和鸡蛋中的铁发生反应,形成深色的硫化亚铁,导致蛋黄表面发绿,但食用不会致癌。这是因为:
1、蛋黄上硫化物非常少,在胃酸作用下有可能变为硫化氢和氯化亚铁,如果没有跟胃酸起反应,那它也是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并不会参与代谢过程;
2、蛋黄上的硫化物并不会影响蛋白消化。蛋氨酸并不是蛋里面才有,它另一个名字叫甲硫氨酸,是食物中常见的一种氨基酸,对人体无害;
3、人的肠道消化过程就是微生物发酵,产生硫化氢、生物胺等代谢废物也是很正常的。肠道中硫化氢的量远远超过鸡蛋黄上那点不溶于水的硫化亚铁,因此大家可以放心吃。
微博截图
因此,蛋黄的黑膜“剂量”有限,影响吸收是真,但“致癌说”可信度不高。当然,如果还是不想吃到这层黑膜也很简单,煮鸡蛋控制烹煮时间,只要不煮得太过,它就不会出现。
(本文由郑子愚协助校对)
栏目主编:陶健 文字编辑:宋慧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编辑邮箱:shwlpy@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