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婆婆说吃豆面拔托儿。春天温度不稳定,今天的温度又高点。我们那几天是种花,今天又开始种菜。你们看看这菠菜生菜、小油菜,再搭配几根水萝卜,种子数量挺多挺全,一块一块的开始种。种子一撒盖上薄土,再太阳一晒,再用覆膜纸盖住,就等着过几天开始吃蔬菜。院子收拾好回家再准备做饭,白面莜面土豆面,再加两把豌豆面,抓拌均匀,加凉水搅拌起来。慢慢和面边加凉水边揉面,和到面光滑和好啦。和好的豆面弄成大面饼,再来些薄面擀开,擀成大面片切开,再次改刀切条条,再陆续切成小面丁。切的切,拔的拔,看看这婆媳搭配干活很快。
笑笑就弄上一大盘子,大火先把水烧开,好的豆面拔托儿倒进去煮上2分,豆面把托儿做好啦。再舀上点喜欢蘸料,再来点喜欢的腌韭菜,再来点辣椒一调味,热呼呼的味道好吃。我是帆妈,每天不知道吃啥就一起做起来。
作为中国美食的瑰宝,山西面食以其独特的 *** 工艺和口感,吸引了无数人的味蕾。而在众多的山西面食中,猫耳朵无疑是一道备受喜爱的美食。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道美食的魅力所在。
一、独特的外形和口感
猫耳朵,顾名思义,形状如同小猫的耳朵,它是由特殊的 *** 工艺打造出来的。猫耳朵的 *** 需要选用优质面粉,加水揉成软硬适中的面团,再经过揉擦、擀片、切割等工序,最终形成了一粒粒状如小猫耳朵的面片。
在烹饪过程中,猫耳朵需用沸水煮熟,再配以各种调料和浇头,如肉类、海鲜、蔬菜等,口感鲜美,既Q弹又有嚼劲,让人回味无穷。
二、丰富的文化内涵
猫耳朵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山西的一些地方,猫耳朵还有着特别的寓意。比如,在一些农村地区,人们会在婚礼上用猫耳朵来招待宾客,寓意着祝福新婚夫妇早生贵子。而在一些城市地区,猫耳朵则被视为一种寓意吉祥、富贵的食物,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道美味佳肴。
三、适合各种人群
猫耳朵的 *** 过程中未添加任何人工添加剂,完全采用天然食材 *** 而成,营养丰富,健康美味。无论是小孩、老人、孕妇还是普通人群,都可以适量食用,是一种适合各种人群的美食。
总之,山西面食猫耳朵凭借其独特的外形和口感、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适合各种人群的特点,成为了山西美食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如果你还没有尝试过猫耳朵的味道,那么不妨一试,相信它会给你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美食体验!
想吃猫耳朵就自己动手做,做法很简单猫耳朵。这款用面粉制成的酥脆美食, *** *** 简单易学,一起来看看吧。
白面团:三勺面粉、少许油、一勺白糖、半勺盐、适量清水,搅拌均匀揉面,揉至表面光滑即可。
红糖面团:少许油、三勺面粉、少许盐,搅拌均匀揉面光滑即可。
将两种面团分别揉至光滑后,静置醒发30分钟。
醒发好的面团擀成薄饼,尽可能擀得圆一些。
将擀好的面皮叠在一起,去除头尾,留下中间部分一分为二,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入冰箱冷冻一小时。
取出后切成薄片,看起来还算成功。
将切好的薄片放入空气炸锅中,刷上一层油,放入空气炸锅中再刷上一层油,180度两面各烤8分钟。
美食出炉,一盘我可以一口气吃完。
贺年的小零食,食材仅几样,在家做很简单,嘎嘣嘎嘣脆,谁吃谁爱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过年了,今天炸了一些猫耳朵,作为贺年的小零食真的很不错。
猫耳朵
小时候有吃过它的,请举手
为什么叫猫耳朵?也许是因为红白围起来的圈圈,带点弧形,有点像猫咪的耳朵吧~
做猫耳朵的材料非常家常,低筋面粉,水,糖(红糖),盐,油,就这几样。红色的面团用了红糖水调色,喜欢咸味的,可以加入广式的腐乳,就是咸香的口味。
它的口感就是脆口香甜,咬一块,嘎嘣嘎嘣脆的声音在嘴巴里回荡,伴着红糖的焦香,真的谁吃谁爱,一块接一块~
*** 材料
白色面团:低筋面粉200克
糖20克 盐4克 水90克 玉米油15克
红色面团:低筋面粉200克
红糖45克 水80克 玉米油15克
>>>制 作 过 程<<<
1, *** 白色面团,低粉加入盐,糖和水,用筷子搅拌均匀
再加入玉米油,继续拌成棉絮状
揉成看不见干粉的面团,这个面团是偏干的,用保鲜膜包好,松弛30分钟
2, *** 红色面团,红糖加入温水融化开
低粉里倒入红糖水和玉米油,用筷子搅拌均匀
再揉成看不见干粉的面团,用保鲜膜包起来,松弛30分钟,这样两份面团就准备好了
3,取出松弛好的白面团,稍微揉一揉,就变得光滑了
擀开成薄面片,厚度大概0.5厘米左右
4,松弛好的红面团,揉光滑以后,擀成薄面片
5,准备蜂蜜水,蜂蜜10克+水10克,混合均匀。
在白面片表面刷上一层蜂蜜水
再铺上红面片(刷蜂蜜水,是为了让两片面片更加的帖服)
6,再次擀开成薄面片,在表面再刷上一层蜂蜜水
把面片卷起来
稍微揉紧一些,对半切开,清晰的纹路
包上保鲜膜,冷冻1小时定型后再切
7,切成薄片,切薄一点,炸出来更加的脆口
8,锅里加油烧热,筷子放进油锅,有细密的小气泡就可以放入面片了
9,等面片都浮起来,就可以用筷子翻面,炸至微微金黄就可以捞起了
大家可以去听听视频的原因,咔嚓咔嚓的片片有声~
外形和名字一样,可可爱爱啊的~
咬一口,嘎嘣脆,越嚼越香,一块接着一块的。
小时候是怎么都没有想到,长大后的自己,会亲手做这种小零食。
嗯,这就是生活的乐趣,也是我们做美食的成就感。
更加详细的 *** 步骤,可以观看下面的视频
贺年的小零食,食材仅几样,在家做巨简单,嘎嘣嘎嘣脆,谁吃谁爱
我是赵大饼,每天分享各种美食 *** !
自制童年零食猫耳朵,只需1个技巧,酥脆不发硬,香甜又好吃自制童年零食猫耳朵,只需1个技巧,酥脆不发硬,香甜又好吃。宅家时刻,追剧闲聊的,怎么能没有解馋的小零食呢?同样用面粉就能捣鼓出来的小玩意,我们童年的经典解馋零食,猫耳朵了解一下?小小一个酥香脆,咔吱咔吱就上瘾,做法简单不费劲,宅家零食就选它,嘴馋的朋友们,快来看看怎么做吧。
准备食材:
低筋面粉、玉米油、清水、红糖、热水、食用油
具体做法:
1.先和白色面团,130g低筋粉,10g玉米油,简单搅匀,我们用60g清水来和面,等面粉把水分吸干以后我们再下手揉面,这个比例的面团揉起来稍微有点粘手,但是最后我们把它揉好的状态是这种比较松软的。
2.现在再来和红糖面团,30g的红糖,50g的热水化开,然后加10g的玉米油,简单搅匀之后,我们放130g的低筋粉,按照和刚才一样的步骤,把面团揉到光滑的程度就可以了。
3.案板上撒些干面粉防粘,我们先处理刚才和好的白色面团,轻轻的擀成长方形的饼皮,稍微的把红糖面团再擀一下。
4.在白色的饼皮上面刷一层清水,然后把擀好的红色饼皮摞上去,稍微的按一按,让它们粘的更牢固。
5.稍微的擀两下,整理好形状之后,再刷上一层水,然后从底部开始卷起来。
6.拿一张油纸出来,覆盖住表面,然后放到冰箱冷藏一个小时定型。
7.现在已经冻的差不多了,用刀切成薄片。
8.油温六成热下锅,看它浮起来之后用筷子多拨动几次,确保它们受热均匀,炸出来的颜色也好看,最后一直炸到像这种变硬又金黄上色的程度就可以出锅了。
9.面团冻上一个小时之后,可以快速定型,这样切片的时候就可以很薄了,炸出来的形状也会好看很多。
山西“四大怪菜”,口味独特,味道极佳,你吃过几道?山西,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良好的气候环境养育了山西人,也酝酿出了浓郁的山西特色美食。
像拔丝山药、糖醋鱼、平遥牛肉等都是具有山西特色的美食。可很多人不知道,有些山西人也会吃一些奇葩的怪菜,是本地人心中的美食,外地人表示难以接受,和我一起去看看山西“四大怪菜”,你有没有吃过?
1、晋城毛头丸
之一次听到毛头丸这个名字,还以为是用头发做成的丸子,心里想着这也太重口味了吧。实际上,小编通过查阅资料才搞清楚了毛头丸到底指的是什么。其实,毛头丸就是山西人非常喜欢吃的一种蒸菜。
*** 毛头丸的主要原料有羊肉、粉条等, *** 时这道美食时要先将所有的食材都切好备用,之后依据个人口味来加入喜欢的调料,将调料和食材搅拌均匀,使二者充分的融合到一起。
之后再将搅拌好的原料用手捏成团状,最后上锅蒸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享用美食了。
山西本地人对这道美食那可是钟爱有加,不过很多外地朋友听过这个名字就打起了退堂鼓,还以为这是一道怪菜,其实尝试一下还是比较不错的。
2、猫耳朵
不知道屏幕对面的你有没有听说过猫耳朵,没听过或者之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人,可能都会以为这道美食是用猫的耳朵做成的。
仔细想想的话,其实还真不是,要是真的吃猫的耳朵,那岂不是太残忍了吗?实际上,山西的猫耳朵是当地人经常吃的一道传统面食,有时候也会被当地人叫做“碾疙瘩”。
叫它猫耳朵就是因为 *** 好的样子与猫的耳朵非常相似,非常小巧,因此便有了这样的一个名字。在山西的北部和中部地区,猫耳朵是非常流行的,是平常老百姓家里非常常见的一种家常美食。
当地人非常喜欢吃猫耳朵,它的 *** 过程也是非常方便且快速的,因此也被众多食客喜爱。但对于没听过这个名字的外地人来说,他们还以为是要吃猫的耳朵,被彻底吓退了。
3、霍州猪血灌肠
用猪血来 *** 灌肠的食物,光是想想就觉得是一道黑暗料理,吃更是心有余悸的。实际上,霍州猪血灌肠是霍州地区的一道经典美食,据说这道美食最早起源于清朝,在清朝的时候因口感独特而深受百姓的喜爱。
*** 霍州猪血灌肠的主要原料有猪血和肠衣,这二者的结合共同 *** 出了山西人爱吃的美食。
霍州猪血灌肠是当地人非常喜欢吃的美食,但对于一些外地人来说,就觉得很恐怖,说是难以接受,猪血灌肠就是一道怪菜,吃它就是非常奇葩的。
4、开眼豆腐
开眼豆腐,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豆腐?难不成这个豆腐还能帮人打开眼界?吃完令人豁然开朗吗?其实还真不是,开眼豆腐也被当地人叫做“虾酱豆腐”,是当地非常出名的一道菜,一度受到了众多食客的喜爱。
叫它开眼豆腐是因为 *** 好的豆腐都有非常非常多的气泡,就跟蟹眼的水泡一样,因此它就有了这样的一个名字。很多外地人经常会因为这道菜品奇怪的名字,而不敢尝试这道菜,或许尝试一下之后会发现更多有趣的事情呢。
以上这4大怪菜,都是山西人的心头爱,有些外地朋友看完直摇头,有你吃过的吗?你还知道山西有哪些奇怪的菜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希望各位朋友能为小编点赞、关注,小编会为大家带来更加优质的作品。
东北人的温柔都给了它?糯叽叽嘎嘎香,蒸一蒸不上火有些食物看着吃着都挺好,偏偏被名字耽误了
比如,山西特色面食——猫耳朵。
没见过的人肯定要说,猫猫这么可爱,为什么要吃它的耳朵!
其实它是用手捻成的,形如猫耳的小巧面片,与菜肉烩成热乎的一锅,那滋味可撩炸咧!
又比如,台南名小吃——棺材板。
乍一听好瘆人呀,但好奇心又疯狂作祟。
原来就是挖空吐司往里填菜,外酥脆里鲜甜,还能讨个“升官发财”的口彩。
还有,广东梅州特色——老鼠粄。
光听这名字,估计又要被说,你们广东人什么都敢吃。
冤枉呀,人家只是长得有几分像老鼠尾巴的大米粉条!
既然都铺垫到这里了,不再来一道类似的美食,就说不过去了——苏耗子
苏耗子,是一道东北特色糕点。
跟粘豆包、粘火烧类似,都是糯叽叽又带馅儿的满族传统食物。
圆滚滚胖乎乎的小团子,外面裹一片苏子叶,形似撅起 *** 的小耗子,才得此接地气的名字。
从食材和 *** 上来看,苏耗子可以理解为裹了紫苏叶的粘豆包。
所以苏耗子也叫苏叶饽饽、苏叶糕、苏叶干粮。
从前满人野外捕猎、征战,特爱携带这种粘食作干粮,耐存储,吃着省事又扛饿,怪硬核的。
后来逐渐成为普通人家的居家主食、逢年过节必备糕点。
苏子叶疯长的夏秋时节要吃,满族族庆日颁金节要吃,临近过年“蒸冬”更要吃!
外皮由粘高粱米面或糯米面搓成,里头包着香甜不腻的红豆馅儿。
吃到嘴里,软糯又带些许劲道,而后陷入温柔的甜蜜里,很是治愈~
最特别的当属底下垫着的新鲜苏子叶,既防粘,又平添一份沁人心脾的植物清香。
红豆馅儿更好有入口即化的绵密,又带点颗粒感,还不能过甜而掩盖豆子的清香。
我用了高压锅来煮,用时短、易出沙、水分少,方便炒成团。
推荐用黄油炒豆馅,吃起来会有一股淡淡的奶香,比猪油炒要清淡,又比豆油炒要醇厚。
面皮以东北江米面揉成,比水磨糯米粉吸水性更强,蒸熟后不会软趴趴,口感更有韧劲儿。
用半烫面的手法来和面更好,柔软而不失筋性。
担心大家把控不好,今天的方子用的是40-50度温水烫面,也能很好成型。
经典莫过于红豆馅,但也不妨拓展一个秋日限定南瓜馅,咬一口还会爆浆!
蒸好的南瓜碾碎,再加炼乳、砂糖炒干即可。
一次多做些,封存在冰箱冷冻层,接下来两周的早餐、下午茶都有着落啦~
我这个颜控,还用果蔬粉调了个香芋紫,看着更讨喜了!
- 苏耗子 -
< 食材 >
粒粒红豆馅:红豆100g 清水350g 细砂糖30-50g 食用油/无盐黄油10g
糯米皮:江米面300g 温水(40-50度)210g 细砂糖20g 食用油 紫苏叶
此配方可做15-16个苏耗子
1大勺=1 table spoon=15ml
1小勺=1 tea spoon=5ml
< 食谱 >
1.红豆用温水浸泡30分钟,沥干水分,放入冰箱冷冻一夜
2.第二天,高压锅放入冷冻的红豆,红豆3.5倍清水,大火上汽后转小火压25分钟,压好的红豆可轻松碾开,锅里没过多水份
这个方子煮完的红豆容易起沙,水份不多,容易炒成团
3.红豆倒入锅中,加入30-50g细砂糖、10g黄油/食用油捣碎,开小火翻炒至糖融化,红豆成团,大约需要3-5分钟,粒粒红豆馅完成
4.煮好的红豆冷藏晾凉,再分成15g小团
5.紫苏摘下叶子,清水洗净后晾干水份
6.300g江米面加入20g细砂糖拌匀,再加入210g温水(40-50℃)调成絮状,揉成偏硬的面团,分成30g小团,加盖湿布防止风干
也可用水磨糯米粉替代,其吸水性差,水份减少10-20g,口感偏软,没江米面劲道
7.糯米皮揉圆压扁,填入豆沙馅收口,搓成长条,用紫苏叶包裹
8.包好的苏耗子放入上汽的蒸锅,蒸10分钟,出锅晾凉后跟紫苏叶一起食用,晾凉密封冷冻保存,夏天2周,冬天1个月
掀开锅盖,伴着腾腾的热气,小团子挤挤挨挨,一个个出落得剔透可人,暗红色豆沙馅若隐若现。
屋内弥漫着谷物的芬芳,迫不及待拿起一个捏在手上,一种稳稳的幸福感便自然生发。
入口软乎乎,一咬拉得老长,哏啾啾的可劲道。
甜甜的、沙沙的红豆馅也席卷而来,带着微微的颗粒感,贼满足。
除了唇齿间的甜蜜柔软,还细细嚼出了清爽的苏子叶,平衡了粘腻。
嘴巴吧嗒着,舌头咂摸着,口中的豆香、奶香、苏子清香久久不散。
秋分过后,风干物燥,也不忘煮上一壶小吊梨汤配着吃,甭提多舒坦了!
这简单质朴的美味,是东北人最柔软的乡愁。
每每入冬,东北妈妈就会蒸好一屉屉豆包,端到户外的天然大冰箱冻硬,再倒入大缸里头封存起来,可以吃到开春。
估计许多人都能从这苏耗子里,看到自个家乡糯食的影子。
比如四川的叶儿粑,两广客家人的糯米糍粑,潮汕闽南的糯米粿……皆万变不离其宗。
正是不同的叫法,赋予了它独属当地的特色。
民间命名简单粗暴,建议大家听到名字后,先不要退避三舍,多点耐心才不会错过美味哦
别误会!猫耳朵真的没有猫!这道菜居然还和乾隆皇帝有关?很多老外听到“猫耳朵”(Cat-ear Shaped Noodles)这道菜名,可能会心头一惊,怎么连猫的耳朵都要吃了吗?别误会!跟老婆饼里没有老婆一样,猫耳朵里真的没有猫!
“猫耳朵”这道杭州名点,并非用猫的耳朵做原料,而是色泽白净、形状恰似小猫耳朵的水煮类面点。
很多橙友也在#杭州美食SHOW#推荐了这道菜。橙友“瓜小西”说,猫耳朵这道菜名字非常可爱,该菜品其实是一种面条,因形似猫的耳朵,故名。面瓣形似猫耳,小巧玲珑,火腿丁如玛瑙,鸡丁像琥珀,汤鲜味美,非常适合推荐给外国友人在亚运会期间吃。
橙友“153****8609”还分享了这道菜的做法:
1、面粉加少许盐,加水和成面团,然后盖上醒1小时左右(加盐会使面劲道);
2、取出面团,揉成小细条,切成均匀的小剂子;
3、用大拇指按住小面剂子,一边按一边推(也可以找带条纹的物品,如饭勺,寿司帘等,有纹路会更好看);
4、一个锅炒菜,肉丝,土豆丁,胡萝卜丁,豆腐,西红柿(喜欢吃啥菜就放啥菜)西红柿一定要放,汤色会很好看;
5、锅里加水,水开后放入猫耳朵煮八成熟,然后加入炒好的菜,加入盐,生抽等,最后出锅时放入小葱提香。
说起猫耳朵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
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有一次微服坐船赏玩西湖之际。天忽然下起雨来,众人连忙避于船舱内。可是雨却越下越大,下了许久都不见停。到了饭点,乾隆皇帝饥饿难耐,忍不住问老船家有否吃食。
老船家告诉乾隆皇帝,船里有面但没有擀面杖,做不成面条。这时,老船家的小孙女说,“没有擀面杖,我来用手捏”。
小姑娘正是调皮好玩的年纪,把面捏成了块,恰似小花猫的耳朵,小巧可爱。然后下锅煮熟后,浇上鱼虾卤汁,端给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觉得这碗面疙瘩玲珑别致,甚是可爱,便问小姑娘这叫什么?小姑娘随口一答说是“猫耳朵”。
自此,“猫耳朵”便成为杭州的一道名点。
其实,本名“圪饦”(gē tuō)的猫耳朵,本是一道山西特色面点。杭州知味观对此进行了改良,材料上多了熟鸡脯肉、干贝、香菇等,最后淋少量鸡油提味发鲜,再加上“猫耳朵”这个可爱的名字,从此成为杭州名点。
“猫耳朵”里真的没有猫,如果外国友人问起来,你可以好好讲讲这道菜的来龙去脉。
全民学英语,一起迎亚运。#杭州美食SHOW#活动还有2天就结束了,你还有哪道菜想分享给外国友人,欢迎你在“杭州市民日”话题下面发帖,发帖记得加上#杭州美食SHOW#标签哦!亚运吉祥物、西湖音乐节门票、杭州亚运会赛事门票、中国国际动漫节门票,诸多奖品在等你们哦!
187
杭州市民日
去发帖
第三期#杭州美食SHOW#中奖名单(亚运吉祥物)如下:
蓝色火箭??;缘来是你;王大青;吉祥的光;秋天枫叶红;小鱼飞飞;爱吃橙子的柿长大人;153****8609;X侠;156****9780。
以上获奖者,领取奖品的时间和地点以短信通知为准。
面食爱好者不能错过!6道面食让你主菜零食一秒掌握红枣牛奶发糕
· 食 材 清 单 ·
牛奶 180g 普通面粉 200g
酵母 3g 红枣若干
· 做 法 ·
牛奶加温至30度,放入酵母混合
酵母化开后倒入面粉中用筷子顺时针搅拌均匀
加入切碎的红枣搅拌匀
面糊倒入提前抹油的容器中
覆盖保鲜膜发酵两倍大室温太冷的话可以放烤箱或温暖的地方发酵
发酵好的面团不要搅拌摘掉保鲜膜放入蒸锅或蒸箱大火蒸30分钟
出锅倒扣切片即可
南瓜红枣小馒头
· 食 材 清 单 ·
面粉 300g 南瓜泥 220g
红枣 80g 酵母 3g
· 做 法 ·
红枣80克洗净去核切碎丁
南瓜去皮切片,上锅蒸20分钟蒸好的南瓜压成泥晾至温热后加入3克酵母再次搅匀
加入面粉300克和红枣碎
搅拌成絮状后揉成光滑团状
揉成长条状分成差不多大小的剂子给小朋友可以分小一点
每个剂子整形成馒头状温室醒发约1.5倍大醒发好的面团体积变大且轻盈
上锅蒸30分钟再焖3分钟左右
猫耳朵
· 食 材 清 单 ·
面粉240克 白糖 20克
鸡蛋2个 红糖 20克
凉水 适量
· 做 法 ·
材料准备好:中筋面粉分2份,两个面团分别放一个鸡蛋,凉水看面团状态添加。
120克面粉、20克细砂糖、1个鸡蛋同入碗中,用筷子搅拌成絮状,再适量加凉水,直到没有干粉状态,用手揉成面团,盖盖子饧15分钟。
120克面粉、20克红糖、1个鸡蛋同入碗中,用筷子搅拌成絮状,再适量加凉水,直到没有干粉状态,用手揉成面团,盖盖子饧15分钟。
白面团放在揉面垫上,撒少许面粉防粘,擀成长方形面片,把面片移到干净的桌面上。
把红糖面团擀长方形面片,面片表面刷一层清水。
把白面皮放在红糖面皮上,把面片中间的气泡挤出,或者用牙签扎破,面片能很好的粘合在一起。
从一边卷向另一边,再轻轻搓揉几下,使面卷贴合得更紧密,形状也更圆润些,用保鲜膜包裹住,入冰箱冷藏1-2小时,冷冻变硬的面卷用刀切成薄片,厚度约2-3毫米。
切好两三片就把面皮码放在揉面垫上,没有揉面垫可以铺在保鲜膜或者塑料袋上,防止切开的面片又粘连在一起。
油锅里倒半锅油,用一根木筷子或者竹筷子插在油锅里,筷子边缘有小气泡冒出时将“猫耳朵”生坯入油中,炸到飘浮在油面上捞出,待油温升高,再复炸。
土豆焖面
· 食 材 清 单 ·
肉末200g 鲜面条180g
红甜椒20g 土豆1个
蒜末5g 葱花3g
生姜末2g 老抽3g
盐1g 植物油 适量
温水 约500g
· 做 法 ·
土豆去皮切丁,红甜椒切成小丁。大人吃的话,也可以直接用红辣椒代替。
热锅少油,倒入蒜末姜末炒香后加入肉末,快速炒散。
中小火翻炒至肉末变色后,加入土豆丁和3g老抽。
接着倒入约500g温水,没过食材。
等水开后,加入鲜面条。鲜面条口感会更好,当然也可以用普通的挂面来代替。
加盖中小火焖煮8~10分钟。
拌入红甜椒丁,葱花,煮约1分钟后拌入盐,就可以出锅啦~
酱肉包子
· 食 材 清 单 ·
面粉300克 猪前腿肉350克 甜面酱2大勺 老抽1小勺 蚝油1小勺 香葱几根 八角1颗 植物油适量 料酒1小勺 姜末1小撮
· 做 法 ·
新鲜的猪前腿肉洗净切成大块放入锅中加水煮20分钟左右去除血沫;煮好的肉捞出,用温水冲洗干净,去皮,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块儿;
锅中放油烧热,下肉丁煸炒至全部变色,加料酒翻炒几下;香葱去掉葱叶部分只留葱白切碎,和姜末一起下入锅中翻炒出香味;加入甜面酱和老抽翻炒均匀;
开水加入到锅中没过肉丁,加入八角;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40分钟,至肉软烂;
炖好的肉丁收汁盛出备用;炖肉的时候我们来和面,取面粉300克放入盆中;180克温水(不要超过40度)加入3克酵母溶化,把酵母水倒入面粉中,搅拌成大片的面片;
把面揉成光滑的面团,做到盆光面光手光,盖保鲜膜放到温暖的地方发酵至2倍大;取出发酵好的面团,排气,揉光滑,搓成长条,分成12个剂子;
在剂子上撒点面粉,按扁,擀成中间厚四周薄的面皮;放上酱好的肉丁;
包成包子,放到蒸锅里,盖上锅盖,静置20分钟,进行第二次发酵;20分钟后开火,先大火至水开,上气后转中小火15分钟,关火,5分钟后打开锅盖取出即可。
韭菜合子
· 食 材 清 单 ·
普通面粉200克 清水105克 韭菜130克
食用油30克 盐1克 虾皮一小把
· 做 法 ·
容器中放入一碗普通面粉,用80度左右热水搅成面絮,稍微放凉点,用手揉成面团,这个面团要柔软不能太硬了,盆光手光面光时,盖上保鲜膜醒20分钟。
韭菜洗净沥水,虾皮准备好。(韭菜根部切割处有容易带有很多泥沙,洗的时候先剪掉一段根,并用盐水浸泡一会再洗。)鸡蛋打入碗中,加一点水搅散,热锅中放油倒入蛋液,炒成蛋碎,关火。
韭菜切碎,放入蛋碎锅中,这时候蛋锅也不热,加韭菜进去不受任何影响,放入虾皮,拌匀成馅儿,盐更好包的时候再放,不然会使韭菜出水。
面团从容器中拿出来案板上揉匀,分割成大小均匀的剂子。
擀成圆形面饼,面饼不要太厚,三下五除二全部擀完,放一边,包的时候方便。
左手拿一个饼皮,在饼的一侧放入适量馅,不能太少。
面饼的一侧对折,捏紧封口,如图,捏出花纹。
热锅内放少许油,小火,放入合子烙一面金黄。烙合子的时候少放油,里面馅已经有油了。
翻面烙至另一面金黄即可。
(文章来源于豆果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