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问一个吃货,什么是你不能说的秘密?如果没猜错,这个秘密百分之九十都和美食有关,还是不舍得分享的那种。毕竟吃货们都懂,知道的人多了,就会有种挚爱被抢走的失落感。
今天要说的这个美食,只能这样形容。懂的人看一眼就懂,不懂的人尝上一口会意一笑,点头称赞,直呼“还是你靠谱”!这个让吃货舍不得分享又忍不住想让更多人知道的美食,来自西北。更有意思的是,很多人还容易把它的名字念错。走,这就去看看,到底是啥?
| 小店人气 |
7.5分
别看就是一个很普通的档口,明明是全天营业,就这还有吃货赶着吃头锅。原以为赶早来打卡的美食,是像喝胡辣汤要赶早、喝羊肉汤要趁鲜一类的热乎美食。没想到,看到模样的那一刻,甚至怀疑我们之前收到的信息是不是有误?
这个既像馒头又有点像面包的美食,其实正儿八经的学名叫“烤馍馍”。怎么样,是不是读出了几分西北风情?对,没错,人家是来自甘肃天水的特产。不过,大早上吃这个,不会噎得慌吗?搞错了!再来!这个才是吃货要赶早吃的美食。
| 菜品口味 |
8分
掀开盖子,一股热气裹着香甜的气息扑面而来。那种味道,甜中带着温温的热,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猛一看还以为是八宝饭,其实细细看就能发现不同。它就是让吃货们老是读错的——甑(zèng)糕。
老板告诉我们,甑糕的“甑”本来念(zèng),但在陕西,用当地方言读出来就变成了甑(jìng)糕。当地的甑糕,一般都是晚上做好,然后经过整整一夜的焖制,将糯米和蜜枣里的香味完全蒸出来,这样第二天吃的时候才会软糯黏甜。
蒸好的甑糕枣香浓郁,红枣一顶就破,自身独特的香甜已经和糯米充分融合在了一起。糯米蒸成了胶状,吃起来黏糊软糯。芸豆沙沙绵绵的,用舌头一抿就化开了。整体味道不甜,更多的是食材本身的香味。
这个烤馍馍无论是个头还是口感,都让人眼前一亮。玫瑰味儿的烤馍馍,一口咬下去,是馍的口感却不是馍的味道。最特别的地方就是上方的四层油酥,酥酥绵绵的,还有种吃椰蓉的错觉。咸香的味道中带着淡淡的玫瑰香甜,细细品,后味里还有独特的胡麻油香。椒盐味儿的烤馍馍,就有点像在吃油酥烧饼芯的感觉。
| 菜品特色&价位 |
7.5分
店内的甑糕大份10元、小份6元;烤馍馍有玫瑰,红豆,椒盐三种口味。论个卖,一个五块钱,差不多有六两重。除此之外,店内还有奶香烤馍馍,两块钱一个,买五送一。
| 环境&卫生&服务 |
7.5分
档口很小,但是里里外外都被老板娘打理的干干净净。为了保证口感,甑糕一般都是凌晨三四点就起床 *** ,做好后再开车拉到店里卖。不管是要大份还是小份,量都给的很足。
档口虽小,却能让你足不出郑就能感受到陕西、甘肃两地的美食风情。如果那天有机会路过了,不妨买上一盒甑糕,两个烤馍馍,没准就能给你的舌尖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哦。综合打分7.5。(仅限当天出品质量,测评标准为满分10分)
- 甑糕的二三事 -
朴素的西安三日游记店名:潇玉甑糕烤馒头
地址:郑州市工人路83号工商银行对面(点击导航)
消费:人均10元
营业时间:09:30-20:00
其实西安已经去过了,这次主要是带孩子和老人去,我个人而言还是想念那里的羊肉泡馍
孩子感受一下掰馍
本想开车去,算了一下,还是高铁吧,从太原出发高铁3小时就到了,下了火车就直奔大雁塔旁边的西安财经大学附近,地铁很方便,一出来就一人来一碗羊肉泡馍,撩咋咧,酒店是提前定的,为了舒服一些和大雁塔近一些也就不在乎价格了,休息两个小时,下午就直奔大雁塔了
玄奘
不得不说西安这个旅游搞得是风生水起,太原真的要好好学习,一个古县城还要门票,闹得人们贴上路费也要往忻州平遥跑。
晚上吃饭的时候不建议在大雁塔旁边的美食街,一看就是给游客的,我们还是去了财大那边,油泼面biangbiang面擀面皮,好吃不贵,平均每一样比那边便宜5块钱。
音乐喷泉看了7点的,孩子挺喜欢,人是超级多,里三层外三层,不过夏天天黑的晚,没有看带有灯光的喷泉,9点那场配上灯光应该是更加震撼,可以抖音搜一搜更佳位置,挺不赖的
大唐不夜城,来西安的人肯定不能错过的一个地方,考验脚力,带老人孩子的估计要辛苦一下了,爆火的盛唐密盒,很遗憾,房谋杜断参加活动去了,由皮卡晨和李白带班,即便这样也是根本挤不进去啊,一路上满眼都是汉服 *** 姐,很有代入感,我打听了一下,租汉服加化妆500-700不等,年轻人还是消费主力啊。一路从大雁塔走到开元广场,用了两个小时,老人走不动了,孩子睡着了,于是坐公交又返回了大雁塔酒店,一块钱,关键是方便
唐文化特色
大唐灯具厂,很形象
西安的旅游只有旺季和超旺季,本来想的五一人多,避开五一现在来吧,结果还是人多,你说这人气,无法阻挡
第二天,行程是兵马俑,华清宫,早饭依旧是财大附近,肉丸胡辣汤夹肉饼,好吃还很实惠,不过这个夹肉饼差点意思
8块钱一份肉丸胡辣汤,吃的很舒服很热乎
肉夹馍有点干,忘了浇汁了
一路地铁公交到达秦兵马俑站,花费10元/人,从华清宫站到兵马俑站,我认为中间都没必要设站,因为都是爆满,中间站根本上不来人,兵马俑人也爆了,讲解员说,一上午接待近五万人,系统上五一预约人数也爆了,所以诚心奉劝大家五一别去了,五一过后挑个周末来吧,要不然就是人头,人头,人头。
大部分时候都是靠墙走
给大家一个建议,到兵马俑站不要在外面找讲解员,在检票门口找讲解员和别的家庭拼一下也挺不错的,每人15-20元,找了讲解员最后他会建议你花68元看VR电影,我是带小孩看了,个人觉得不值68,总之全程挺辛苦,加上天气热,几乎是人挤人
有时候你根本挤不到边上
不知道的以为这是五一,其实这只是四月份一个普通的周六,兵马俑也是会规划,出口和入口不在一个地方,出口是一条美食街,你狂一上午出来刚好要吃饭,这就给你安排上了,我们一直出来去了魏家凉皮,凉快还能休息一下。
网红兵马俑雪糕20/个,智商税
下午华清宫,个人觉得华清宫120的门票虚高了,据说晚上的长恨歌表演不赖,只不过没看成,下回来看吧,从兵马俑坐公交到华清池,一路上就感觉,怪不得古代帝王很会选地方,地势高三山环抱,风水俱佳
骊山远眺
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一路地铁回来了,这一天晚上的酒店定在了钟楼附近,休息个把小时,晚饭地铁到洒金桥,人流还可以接受,菜蛋夹馍,一把烤串,擀面皮,牛肉饼,石榴汁,烤包子,镜糕,甄糕,涮豆腐皮,味道还不错,洒金桥要比 *** 街多少还要亲民一些,吃饱喝足回来看看夜晚的钟楼。
打卡人颇多
第三天早起去溜达溜达,溜达到明秦王城墙遗址外一个老潼关肉夹馍店吃的早饭,热米皮管饱,味道很nice,价格很亲民,没有具体的安排,早上就陪孩子就近去了一趟陕西科技馆,孩子玩的还是比较开心,周末小孩还是比较多的,本来计划午饭去永兴坊转转的,因为离得比较近也可以走过去,结果忘了退房了,就又回到了钟楼。午饭准备随便解决一下,下午去明王宫遗址公园,结果害怕时间不够没去成,因为晚上六点的高铁票。于是进了 *** 街瞎逛了,转到了西羊市街, *** 街就是给游客的,现在西羊市也是给游客的,我们也就是边逛边看,孩子想喝酸奶,老板看我们是外地的,含泪要了我们12块,所以想看人头的来 *** 街逛逛,想吃美食的到西安任何市井地方都能吃到特色。
最后在西羊市街找了一家泡馍店,来了碗优质小炒,酸汤水饺,味道还行,我个人感觉,那些什么大皮院、顺城巷等等各家的泡馍,小炒,油泼面等等味道都差不多,看你自己喜好了。
优质小炒,味道不错
酸汤水饺
最后让我真实感受到老西安的地方,就是顺着西羊市街走到了大学习巷,大学习巷老西安人乘凉唠嗑,仿佛走进了老北京胡同,孩子要吃蒸饺,老板现包现蒸,老板很接地气,大学习巷还有一家串串生意很火爆,下午三点人们都在排队等位置,价格便宜,都排到一百多号了,我是挺喜欢逛逛这些地方的。
老西安市井味道
实惠的串串,外面等位
老西安巷子
看时间也不早了,准备坐2号线去西安北站,但是地铁太快了,30分钟就到了,于是改坐公交,2小时,消磨时间的同时再看看这座城市,这也是我每到一个地方很喜欢的一种出行方式,主要是公交上很凉快,看着城市的发展,很惬意,哈哈
开元商场网红打卡地
网红打卡地
坐高铁又回到了太原,简单朴素的西安三日行就结束了,三个大人一个小孩花费4000多一点,吃的挺好,住的舒服,逛的挺累,回来还得继续拉磨<捂脸>。
再言五一还是别去了,人真的超级多,抽个周末可以去简单转转,去西安很方便,西安市里很方便,完全可以轻装简从,随时出发。
被电视剧带火的西安小吃,几块钱一大碗在青岛销量也很可观孙俪演的《那年花开月正圆》带火了西安小吃甑糕,对于这种枣类的食物岛岛虽然平时不怎么喜欢,但看电视剧里人家大口大口的往嘴里送,还是忍不住的流口水。人就是这样,吃不到的东西总希望尝试下,奈何在青岛岛岛不知道哪里有卖的!
很偶然的机会路过万佳广场在某点评上发现了一家专卖甑糕的小店。店真的是很小啊,只可外卖不可堂食。虽然在万佳广场里面但位置比较偏,不太好找,多转几圈你才能发现它的踪影!
去的时候门口已经有人在排队了,一个大大的易拉宝立在门口,细细一瞧是甄糕的介绍。
他家甑糕按照份量不同分为大中小份,更便宜的10块,写的是七两。网上团购的小份不到十块钱,老板直接盒子给盛满的,也没称重,不过看起来很实诚。
一层糯米、一层红枣,中间还夹杂了些许的芸豆。别看只是小份,一个人吃午餐都够了!趁着老板盛甑糕时,和老板随便聊了几句。老板是山东人,只因为去西安旅游吃过甑糕后觉得味道很赞,就毅然而然的把它带回了青岛,或许这就是对美食的一种热爱吧!
看网上评论说他家的甑糕是青岛最正宗的。正不正宗岛岛不清楚,毕竟没去过西安麻,但刚盛好的甑糕立马吃,果真是软糯得很,枣里面也没有一颗核,吃起来也不会觉得特别腻,就这口感回购肯定是要的!
建议一定要趁热吃,凉了味道会差很多的。老板说他家的东西是没任何添加的,所以像这样的软糯小吃,很适合老年人哦~
甑糕和镜糕都是西安的特色小吃
都属于甜食界的小甜心
外形和口感却很大不同
很多朋友分不太清楚
那么,今天
作为资深吃货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
来来来
手把手教你辨认
甑糕?
镜糕?
不再傻傻的分不清楚~
甑糕却柔软细腻,又名水晶龙凤糕,是由我国3000多年前西周时期王子专用的食品“粉糍”演变而来。这种甜品小吃是用糯米、云豆和红枣蒸制而成,蒸熟后老远就能闻到糯米特有的香味。甑糕也很好看,下面一层白饭渗入了枣色,呈一种晶莹鲜润的绛红色泽,上面一层云豆,呈咖啡的褐色,再上层便是红枣,早已烂成暗红的枣泥,枣泥上又撒上一层碧绿的葡萄干,甑糕的色泽就更加丰富和分明了。吃起来口感也好,黏软香甜,热量又大。
镜糕则是与甑糕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传统小吃食品。说镜糕是小吃,不如说是零食。镜糕很小,材料及 *** 简单,是把糯米粉装入直径约六厘米大小的笼里蒸制而成,仅几分钟即可蒸熟。从笼里倒出来的镜糕,厚约三厘米,白 *** 嫩,形状若小圆镜,故名为“镜糕”。 镜糕历史无从考究,有清人诗云:“柳荫槐下清昼长,镜糕担子亦生香”。吃时,用竹签扎一块,蘸一点白糖、芝麻或其他作料,咬一口,绵软香甜,既好看又好吃,外地游客逛西安,也喜欢举着这种“小镜子”,边走边尝。
怎么样?
这下记住了吧~
那就快去品尝一下吧~
看看你更喜欢哪一个?
在西安旅游看到 *** 街和永兴坊有很多卖甑糕的小摊贩,吃起来枣甜米糯。老妈说跟家乡的切糕一样,只是叫法不一样。后来在洛阳看到了油茶摊上卖的江米粽糕,仿佛又吃到了西安甑糕和家乡的切糕。
甑糕、粽糕、切糕都是用糯米和红枣蒸出来的小吃。甑糕是西安和关中地区特有的风味小吃,是当地人们的早餐食品,深受当地人的喜爱。粽糕是老洛阳传统名吃,不知道什么时候洛阳人爱上这口传统小吃。切糕是北京河北等地的名称,用的是糯米和红枣蒸熟了,倒在一块方方正正的板子上,用蒙布蒙上,吃的时候拿菜刀切成块。
不同的饮食文化圈,有着不同的饮食文化和饮食习惯,甑糕、粽糕、切糕分别是西北饮食文化圈、黄河中下游饮食文化圈和京津地区饮食文化圈。虽然不属于同一饮食文化,但是三种美食有着不同的名字,但是甑糕、粽糕、切糕还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西安甑糕:5000年历史的烹调器具“甑”出来的传统小吃
甑古代蒸食炊器。底部有许多透气小孔,置于鬲(相当现在的电饭锅)或鍑(大口锅)上蒸煮,就是现在的蒸笼。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陶制,商周时有青铜制,西周时期的铁甑。现在算起来,甑的使用时间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和我们中华文明一样悠久。
三国时期,滤周所作的《古史考》中记载:"黄帝始作釜甑,火食之道始成。"可见,"甑"早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存在。之后的新石器时代,"陶甑"出现了;商周时期,又发展为"铜瓶";铁器产生后,"甑"又由青铜改成铁制的"铁甑"。但是铁甑与陶甑、铜甑在式样上不尽相同,形状像个圆筒,没有底,而是在底部有许多小孔,可以透气,这样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从那时起,"铁甑"这个炊具就世代沿袭,直到今天。
"甑糕",就是用这种古老的炊具蒸出来的。陆游《秋获歌》:"长礁捣珠照地光,大甑炊玉连村香。"至今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沿用陶凯作蒸食炊具。
甑糕 起源于西周宫廷美食"粉糍"
甑糕和唐中宗李显有关吗?
甑糕米枣交融,色泽鲜润,绵软黏甜,浓香扑鼻,久食不厌,风味独特,老幼咸宜,营养丰富,有滋补作用。
据说,甄糕的前身是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专门做给宫廷的食品—"粉糍"发展演变而来。这在《周礼·天宫》中就相关记载,里边说"粉糍"是种在糯米粉内加人豆沙馅蒸出来的糕。
先秦时期的"粉糍"里没有枣,到了唐朝,才发展成枣和米做的糕。这种糕在《烧尾食单》中有记载,说唐朝尚书令左仆射韦巨源请中宗皇帝吃烧尾宴时吃过,当时美其名曰—"水晶龙凤糕"。它和我们现在的甑糕很相似。唐宋以后,各种糕类美食层出不穷,形状、味道、原料,每种都有自己的名字。但是只有甑糕以其独特的炊具甑命名的。
甑糕的主要原料有红枣、糯米,都是营养丰富,可以滋补身体的好东西。在西安、关中地区,老百姓赶集、逛庙会、出去游玩,会以瓯糕垫肚子或者作为早点。逛庙会回家的时候,还会顺手带一两盘,用虎皮叶包装好,让家人享享口福。
西安甑糕 时间蒸煮的口感和味道
现在人们很少在家里面做甑糕,甑糕做起来并不复杂,但是比较浪费时间。去西安旅游在 *** 街和永兴坊看到很多卖甑糕小商贩, *** 的甑糕放在盘子里如琥珀,似凝脂,特别吸引人的食欲。卖甑糕不但要会蒸,还要会铲、会装盘,要能用特制的铲刀把瓶糕铲得枣米交融,红白相映,这样装入碟中的瓶糕,如琥珀,似凝脂,才会吸引人的食欲。
做甑糕要先把糯米放到水里浸泡3-4个小时,糯米心泡得松软用清水冲洗2-3次,放到竹篦子上沥干水份。红枣洗净去核用清水浸泡1小时左右,。将桶子锅加上半锅水,放上甑糕锅,锅中放铁篦子,放一层枣盖住铁篦子的孔,枣上铺糯米,糯米上再铺一层红枣,红枣上再铺一层糯米,如此一层红枣一层糯米,4层枣3层糯米更好。
将桶子锅和甑糕锅之间的缝隙用盖布压紧,再用干净的盖布盖在枣上,然后加盖用旺火烧开,上汽后蒸35分钟,打开锅盖揭开盖布,给蒸锅内加清水,大约加到半锅时,再次盖好盖布、锅盖,大火烧开,上汽35分钟。在打开锅盖揭开盖布,给蒸锅内加清水,大约加到半锅时,再次盖好盖布、锅盖,大火烧开,上汽35分钟。如此重复3次,改小火蒸上几分钟,将桶子锅与甑糕锅的连接处的封口布揭开,向锅内注水大约半锅,仍在连接处将布盖好,用小火将锅烧开,改用微火蒸3~4小时即可。
做甑糕首先是米要泡涨为好;其次枣铺铁篦上时,要铺平铺严,防止米粒漏下;接下来掌握好蒸制程序和时间。掌握好这3个关键点就等着甑糕出锅了。
做甑糕经常用的有铁甑、桶子锅。铁甑形似圆筒,底部有许多透气的小孔,置人隔或镀(大口锅)上蒸食,现在西安的瓶糕就是用这种铁制瓶蒸制成的。桶子锅用铁铸成的直径为80厘米、深为66厘米,上下一样粗,形状如桶的锅,用作煮肉、蒸凯糕、炖汤之用。
西安甑糕、洛阳粽糕、河北切糕的美味情缘
西安甑糕和洛阳粽糕本家的堂兄弟,西安甑糕和河北切糕是远嫁他乡的姑表亲,洛阳粽糕和河北切糕则是本家的姑表亲。
在洛阳孙记油茶粽糕品尝粽糕的时候才知道,枣香扑鼻,绵软粘甜的粽糕是源自西安甑糕 。小店江米粽糕的小计中写道,洛阳江米粽糕也叫甑糕,是西安、关中地区特色小吃,后流入中原地区也有百年历史的传统小吃。用糯米红枣放在铁甑上蒸制而成。从这段餐厅的介绍可以看出洛阳的江米粽糕是西安甑糕的本家兄弟。
在西安的大街小巷,每天早上都有卖甑糕的小摊车。小商贩们把盛有甑糕的甑放在车上,甑糕上用一层厚厚的棉布盖着,这样可以保证里边的瓶糕是热乎的。当你来买时,师傅就会掀开那层棉布,给你用特制的铁铲铲出一碗瓶糕来,你都能看得见那热气,闻得着枣米的甜香。甑糕的卖法和我家乡切糕的卖法如出一辙,江米红枣做成的切糕,放在四方的板子上,压得很实,卖的时候用特制得到切着卖。
小时候,听到切糕小贩的叫卖声,都会快递跑出来,买上2块钱的切糕托在手里,慢慢品尝枣的甜香、江米的软糯。就像在西安买上一块甑糕,站在街头吃瓶糕,也是现代西安城和关中道上一幅独特的风情画。
如今,人们生活好了,“吃”的概念变得广泛,不再限于一日三餐了,快节奏的生活使得很多人对小吃也情有独钟。为了迎合人们的需求,大街小巷的小吃品种也越来越多。一日三餐之外的时间,如果饿了,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小吃,因为大多数人认为小吃不但能解馋,还能填饱肚子,关键是大多数小吃价格还便宜,吃得划算!来看今天的文章,这些“著名”的北方小吃,南方人见都没见过,吃过一种算你赢!
1,甄糕
首先就是这种黑乎乎的东西了,这个小吃叫做甑糕,是西安和关中地区特有的传统风味小吃,用糯米、红枣或蜜枣、红豆置铁甑上蒸制而成。小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几百年前由陕西传入。吃过这种小吃的一定是北方人,南方人见都没见过!
2,炸三角
炸三角是北京地区特色传统名点之一,距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表面焦脆而不硬,味道清香鲜美。以前北京的大街小巷经常听到“油炸的,三角哇,虾米韭菜馅的”的吆喝声。馅分荤素两种。都一处的炸三角最为有名。
3,煎焖子
煎焖子是天津市著名的传统小吃,属于传统节日食品。煎焖子是用绿豆粉制成,加调料煎制而成。旧时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日,几乎家家煮煎而食之。煎焖子滑润可口,蘸(或拌)食作料,入口酸、香、辣、咸各味俱全。
4,水煎包
水煎包,特色传统风味小吃,属豫菜菜系。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东京汴梁城(古都开封),在华北和中原地区颇为流行。口感脆而不硬,香而不腻,味道鲜美极致。
生活在西安,一切皆有可能,除了减肥。要问为什么?
因为...西安太好吃!每天寻觅西安各路美味,久而久之,不胖都难。
相信很多生活在西安的人,都有同样的痛苦,西安的美食实在太多了。所以很认真地说一句:西安人的平均体重普遍偏高,应该没人会反驳吧?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西安人为什么这么胖?
胖!是因为西安好吃的太多了!
西安的美食到底有多少种,没人能说个准,但是光那些有口皆碑的美食街就能让人逛到腿软!
洒金桥、芙蓉街、西羊市、 *** 街、粉巷、五味十字、民乐园步行街、桥梓口、建国门、小南门、红专南路、三桥、东木头市...光是这些耳熟能详的美食街就已经多到数不过来!也就是说,你每次逛街的时候,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被美食给包围了!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
在西安,不仅美食街多,各种各样的好吃的也多到数不过来!随便在西安哪个犄角旮旯,总能找到心仪的美食!
论小吃,西安有凉皮、肉夹馍、灌汤包、胡辣汤、蛋菜夹馍、豌豆黄、镜糕、甄糕、八宝稀饭、豆腐脑、绿豆饼、锅贴、糖糕、柿子饼、凉糕、蜂蜜粽子、梆梆肉、虎皮饽饽、浆水鱼鱼、葱花饼、水晶饼、锅盔、荞面饸络、酥饼、老婆饼、菜盒、凉粉...如果让相声演员来报菜单,估计他们会累死!
论主食,在西安一碗面就够撑起一篇论文了,外加上西安地道的陕菜馆子,还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各类美食店,吃到扶墙走实在是太常见了!
论甜点饮品,这种令人发胖的东西,在西安就更普遍了。奶茶店、甜品店、咖啡店开的遍地都是,更新换代的速度也是目不暇接!一不小心,西安人就踏上了一条肥胖的深渊!
西安有那么多好吃的,不想胖?不存在的。
胖!都怪西安面的种类太多!
岐山哨子面、油泼面、biangbiang面、裤带面、炸酱面、蘸水面、扶风一口香、礼泉烙面、荞麦面...
在西安,我们吃面吃的是文化,是老西安人的一种精神,吃多了胖点也就胖点吧,就当是为传统而献身!
也不知道是谁发明了这么多种吃法,吃个面都要考虑一下,是要油泼还是炸酱+油泼二合一,有的店甚至还有三合一、四合一!我们也不想胖的,可你看看不胖成吗?这是把我们往胖路上逼啊!
面的吃法都这么多了,还非得说什么:“在西安没有什么是一碗面解决不了的问题,有就两碗”。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
除了这些,我们的面食也是变着法的出现在餐桌上,饦饦馍、泡馍、麻食、面片、老鸹撒、锅盔、花卷、菜疙瘩、槐花麦饭、菠菜麦饭……
就拿最简单的夹馍来说,一般人菜夹馍、肉夹馍就完了,西安人不行,我们还有蛋菜夹馍、粉蒸肉夹馍、笼笼肉夹馍、凉皮夹馍……甚至辣子夹锅盔都是一道大菜,你就说我们不胖谁胖?!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
胖!是因为西安人顿顿离不开肉!
西安人对于肉那是爱到了极点,不管是什么时候,西安人的饭桌上总是会有各种凉菜、卤菜的身影。冬天的时候还有蒸碗……
要是只爱吃肉也就罢了,每顿饭见荤腥就行了,可是西安人对吃肉还有要求。就说梆梆肉,一定要吃老字号的,烟熏味要刚刚好,肠子还不能太油,冷了吃也不能腻。
对凉菜要求也不低,平时酱牛肉,猪头肉、鸡爪、酱鸭……也就算了,过年还一定要吃腊牛肉,一年吃到头还是那么爱吃!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
不仅会吃,吃的还讲究,哪家好吃小本本上记得清清楚楚!腊牛肉要去稀糊烂,梆梆肉要去朱秀英、小酥肉要去定家、粉蒸肉要吃老马家的...你说一个这么执着的吃货能不胖吗?
胖!都怪那些时令美食!
在西安,就连一个传统习俗也让人发胖!没错,都怪西安人“不时不食”的习惯,这么好吃的东西,一年到头就能吃那么一会儿,还不让人多吃点?
不仅在时令内一顿吃,吃的还有很多高热量的东西。春天到了要吃槐花麦饭,裹着面粉蒸熟,面啊,热量多高;冬天要吃条子肉蒸碗,高血压;端午节吃蜂蜜粽子,血糖高;
胖!是因为上个菜场都要吃个不停!
当一个人对生活失去希望,就放他去菜市场。那是一个可以拯救人生的好地方。那是一个可以让人发胖的地方。
西安的菜市场不仅是一个买菜的地方,更是一个美食聚集地。真的,西安人出门买个菜都要胖三斤,可以说很扎心了!
建国门、灞桥集、小南门、龙首原、高桥村...随便扒拉一下身边的菜市场,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特别想买菜!
玄风桥高炉烧饼、虎虎菜盒、烤面筋、油糕、甄糕...真的是他们自己跑到我手里的!
胖!是因为那万恶的夜宵!
西安夜市一度上了各种榜单,因为……我们夜市上的好吃的太多了!
每当夜幕升起,肚子不怎么饿的时候,万恶的夜宵就开始勾引着西安人肚里的馋虫!胡吃海塞一顿,变胖也成了理所当然!
这个时候,西安人一定会说要怪就怪那些夜宵店,你说烧烤、火锅、串串这些你开成夜宵店也就算了,什么豆浆、面馆、炒面你大半夜开他干嘛,引人犯罪啊!
刘大胡子熏肉大饼、蠔太郎烧烤、郑家包子、杨家烩菜、王家桶子鸡、刚刚烤肉...夜宵一时爽、长胖少不了!
就连那些等城管下班后上班的路边摊,看着也很诱人是怎么回事?
胖!是因为烤肉吃太多了!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夏天,西安路边各种烤肉摊儿多到无法统计,西安人到了夏天想减肥,还得问问楼下的烤肉摊儿老板行不行?
而烤肉的帮凶——那些路边的小龙虾、面馆、羊肉店、冒菜馆或者是火锅店,都热热闹闹的拉客,想尽办法谋害我们身上的二两肉。
胖!是因为光吃不运动啊!
西安近几年频繁上榜全国更具幸福感城市,而发胖就是它的后遗症!生活质量高了,想吃啥吃啥,运动量却又降下去了!能不胖吗?
尤其是生活在西安的上班族,能点外卖绝不下楼、甚至连晚饭也吃外卖,谁敢让我动一下我跟谁急。而且外卖有多少油水大家是知道的,反正油在他们那里不值钱。
上下班做公交的做公交、挤地铁的挤地铁,缺乏锻炼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离家几站路,不行,也要打车!好嘛,刚吃完夜宵回来,就急着回家打游戏,不胖天理难容!
不说了,
又到了下午加餐时间,
让我点个下午茶,
再顺便约个晚饭和夜宵!
“甑糕”是一种陕西的特色小吃,
香甜的枣泥,配上醇香的糯米,
光看就已经让人口水直流。
不过这“甑糕”的味道咋样,
咱们一起听听陕西人咋说的?
虽然老板夫妇卖甑糕只有一年多的时间,
但是凭借正宗的味道和热情的态度,
他们积累了不少“铁粉”。
想吃甑糕的,就来民族大街打卡吧!
端午节到了,教你甄糕简单做,软糯黏甜不夹生,和粽子一样好吃大家好!我是依依。今天和大家分享怎样在家用糯米蒸甑糕。甄糕(山西叫晋糕)是陕西、山西有名的特色小吃之一,也是端午节更好吃的美食之一,软糯黏甜、枣香味浓郁特别的美味好吃,做法比粽子还简单。
1、首先准备的材料有糯米、红芸豆、红枣、蜜枣。把糯米和红芸豆,提前洗净泡发一晚上。
2、再将红芸豆再次洗净,倒入高压锅,加入净水用大火煮,上汽后压20分钟,因为红芸豆比较难煮,提前压煮一遍,可以让芸豆吃起来的口感更软些。
3、煮红芸豆这段时间将红枣洗净,用酸奶管子,轻轻 *** 红枣里,一推枣核就出来了,特别好处理。再把枣切开。接着,蜜枣也洗净,切开,备用。红芸豆煮后捞出。
4、甑糕食材全部处理好后,接下来准备一个大盆,盆底铺一层红枣,上面铺一层泡好的糯米,铺一层红芸豆,铺一层糯米,铺一层蜜枣,铺一层糯米,铺一层红芸豆,铺一层糯米,最后铺一层红枣,枣皮朝上。
5、现在可以上锅蒸了,锅中水多一些,烧开后将盆放入高压锅中,另加开水和枣平行,然后盖盖,大火蒸1小时,小火再蒸2个小时,最后蒸好后,再燜2个小时。时间到后,用铲子把上边的枣磨平。
好了,软糯黏甜的甑糕就做好了,经过高压锅燜煮,把糯米,红枣和豆子的味道,完全融合在一起,这也是陕西(山西晋糕)甑糕的精髓所在。迫不及待的先吃一口,吃在嘴里,软糯黏甜,超好吃。
这是燜了一晚上的甑糕,更加黏糯些,如果你喜欢吃粽子,而且不会包粽子,那你可以试试这个 *** ,做法非常的简单,而且 *** 成本低。还可以点击文章下方‘视频链接’进入观看特色小吃甄糕的完整 *** 视频。
咱们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如果你喜欢我的分享,不要忘记添加关注和转发哦。
咱们下期再见!
地摊经济来了!国内更好逛的九个地摊夜市,你去过几个?相信很多人旅行的重点除了美景外就是美食了。 地摊夜市,逛吃之余还可以体会当地人更具烟火的一面,比较有名的有以下几个,你去过几个?
洛阳老城十字街
说起洛阳人的市井烟火,莫过于是有“洛阳小吃速成班”之称的十字街了,无论是本地土著,还是外地游客,都要来过这里交一次学费才算是不白来过洛阳。
位于洛阳老城区西大街和东大街的八角楼又被称为十字街,自古就是商人云集之地。建国之后这里成为了洛阳市最重要的商业区之一。同时这里更是洛阳的小吃汇聚之地。
吃不完的美食,喝不完的美酒,还有充满韵味的灯笼夜景,置身其中,仿佛跨越了千年时空。
上海城隍庙
“上海小吃哪里有?城隍庙旁走一走”。城隍庙的美食街,可以算得上是小吃的王国,除了本土特色小吃,城隍庙还包容了来自各地的不同特色的小吃,沿线上蜿蜒曲折的老街上举目可见各种各样的酒楼、餐厅、食店,这一切都让这里成为上海这个城市中经久不衰的美食天堂。
城隍庙的小吃像城隍庙的建筑一样藏着一样的历史悠久。
西安 *** 街
*** 街不是只有一条街,它是西安市中心 *** 聚集区内多条街道的统称,由北院门、北广济街、西羊市、大皮院等数条街道组成。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西安的所有美味,肉夹馍、凉皮、泡馍、镜糕、biangbiang面、东南亚甄糕、柿子饼等等。
南京夫子庙
南京夫子庙美食街位于秦淮河畔,不仅有以“秦淮八绝”为代表的秦淮风味小吃,还有各种其他小 *** 品,共计200多种,深受前来打卡的人喜爱。
夫子庙美食街可以说是南京小吃的发源地和集大成之地,不仅荟萃了南京风味小吃、各地传统风味美食,还有数百种的国外特色餐饮,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吃不到的!
广州北京路
广州北京路步行街从北京路拐过由西至东进发,沿途“百步之内,必有小食”。
这里以老字号为主,很多都是开了20多年的老店,价格在5-20元不等,一边逛,一边觅食,椰子竹丝鸡、西米露、拉肠、牛杂......应有尽有,休闲的写意时光就这样在这里缓慢而精致的流去。
长沙坡子街
到了长沙不到坡子街大吃一顿,可以说是白来长沙了。坡子街有着1200年的历史,现在已经是长沙旅行必打卡的景点之一。
若说长沙小吃的源头,坡子街当仁不让。聚集了长沙的特色小吃:臭豆腐、龙脂猪血、糖油粑粑、糯米粽子、八宝果饭、荷兰粉、红烧猪蹄等等。
除了吃不完的美食,坡子街也具有其他特色,在浓厚的商业气息中又不缺历史的韵味,一砖一瓦都用它独特的方式记录着长沙的历史和文化。
重庆好吃街
好吃街是重庆最负盛名的美食街,也是外地游客最多的美食街。这里拥有重庆各种各样的名小吃,如酸辣粉、凉面、重庆担担面、山城小汤圆、王鸭子等,可以说是重庆的小吃大全。每天都能见到形形 *** 的男女老少、旅行者在这里排队购买或坐在街边品尝。
武汉户部巷
户部巷是武汉最有名的小吃街,形成于明代,直到现在还一直经营着热干面、胡辣汤、牛肉粉、面窝、臭豆腐等独具武汉特色的汉味早点,经久不衰。
北京簋街
簋街算是北京城最出名的一条美食街了吧,当年,这里是全北京“夜猫子”的据点,那些看完足球,或是在工体三里屯喝完酒不尽兴的,全都来这里吃一顿名震京城的麻辣小龙虾。
簋街的“麻小”就像西安的哨子面,东北的饺子、山西的面一样,是一张响当当的名片。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批各具风味的美食店,足够满足你的肠胃。
美食街最动人的地方大概就在于,在这里,永远是一片世俗的喧闹祥和和生动惬意的烟火市井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