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黄鱼多少一斤现在,野生黄鱼价格多少一斤-生活-

野生黄鱼多少一斤现在,野生黄鱼价格多少一斤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27 0
一夜捕捞4000斤黄鱼,卖出957万,黄鱼凭啥一斤高达2000多?

日前,“一夜捕捉4000斤黄鱼,价值400万”这一话题上了热搜,吸引了无数网友的讨论和热议。不过当记者采访后才知,这批大黄鱼总计卖出957万元,其均价多达2000元/斤多!

当事人是宁波象山的船老大林海平,他面对镜头十分兴奋,表示这是自己29年渔业生涯中最幸运的一次,一晚上捕捉了4000多斤大黄鱼。#渔民一网野生黄鱼卖出957万高价#

当时他和船员在东海165海域作业,不少人都在这一海域爆出大丰收。当天晚上,林海平和另一艘渔船合作捕鱼,晚上10点左右起网时,看到渔网里的大黄鱼,工人们目瞪口呆,因为网里金灿灿一片,毫无疑问,唯有大黄鱼才有“土豪金”。

林海平见状,当即下令前往码头,经过一天的奔波,船只到达石浦码头,而此时不少人围观,都在等待野生大黄鱼问世。

经过统计,这批大黄鱼总计160多箱,累计总达4000多斤,鱼多半重达2斤左右,大点的4斤多。早在海上时,就有不少渔商打 *** 咨询,希望能够购买这批大黄鱼。

经过商讨后,林海平将这批鱼卖给了四家批发商,其中1斤重的1300元,2斤重的2100元,3斤以上的2900元,如此一来,大点的一只可卖到5万元左右,这批大黄鱼累计售价975万元。

林海平表示,每年年关前都是大黄鱼最为活跃的时候,同时也是市场上野生大黄鱼最值钱的时候,其收购价比平时高上几百元。原本估计能卖出400万元,没想直接翻了一倍多。

不过,这则新闻传到网上后,很多人好奇,人工养殖的大黄鱼才不过20元/斤左右,为何野生的高达2000元一斤?凭啥这么贵?

01、大黄鱼特性

大黄鱼是石首鱼科黄鱼属鱼,它没有鳞片,外观似鲟鱼,主要活动于西北太平洋,如日韩、越南、中国沿海,在我国主要活动区域为黄海南、南海、东海。


大黄鱼主要生活在60米以下的海域,是一种洄游性鱼,其产卵地多,主要分布在江浙沿海,而产卵场海域水深不超过20米。通常在15-17℃的海温下产卵,21-22℃时产卵期结束,一次可产10-100万粒,20℃海温下33小时即可孵化。

大黄鱼生长速度慢,通常2年可长到1斤左右,但随后长速放缓,越长越慢,2斤重的3-5年,5斤重的需要8-10年,10斤以上的需要20-30年。

而它的营养十分丰富,对人体有着非常高的滋补作用,食药价值奇高,因而深受喜爱。其实早在古代时,人们就酷爱大黄鱼。因它鱼唇点缀着朱红,且浑身金黄,古人认为其是富贵吉祥的象征。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开始捕捉大黄鱼,两晋时期,它就已是人们餐桌上的美食。然而,这样一种美食,70年代后却愈发稀少,其价值也水涨船高。

02、从猪肉价到千金难买

其实,在80年前,我国的大黄鱼数量一直很高,是一种经济鱼类,可规模化捕捞,当时的价格也不是太高,甚至50年代才不过六七毛一斤,一斤大米就可换上一斤鱼,当时的大黄鱼和猪肉一个价,很多渔民直接挑着担子在路边叫卖,生怕不能及时卖出去。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1955年时,惠来县曾一次捕捉196.4吨大黄鱼,可见当时数量众多。1957年时, 温州渔民一年捕捉10万吨大黄鱼,因数量多,当时黄鱼一斤才不过5分。

1974年时,野生大黄鱼的捕获量为20多万吨,然而,这之后大黄鱼数量就开始锐减,也就是说20年时间,东海大黄鱼就已被捕捉一空,80年代后,人们只能开始人工养殖。而如今野生大黄鱼年产量不足万吨。

那么,如今野生大黄鱼的价值有多高?

如去年3月份,象山一渔民捕捉7斤重的大黄鱼,卖出了7万多元。再往前,一渔民抓获9.2斤的大黄鱼,卖出了14.5万元。2020年8月,一钓友钓获5.7斤重的大黄鱼,卖出10万多元。

野生大黄鱼之所以价值千金,说到底还是因过去人们的过度捕捉,以至于大黄鱼数量难以恢复,甚至被评为极度濒危物种。

03、野生大黄鱼之困

市面上出售的,基本是人工养殖的,其价格便宜,一斤20-30元,相比野生大黄鱼口感略差一些。其实,早在80年代时,人们就开始人工养殖技术的攻克,1993年时人工技术开始突破,2000年时彻底掌握人工养殖技术,2018年时人工大黄鱼产量达近20万吨。

按理说人工养殖的大黄鱼技术成熟,不需要再担心大黄鱼灭绝之危。实际上,人工大黄鱼和野生的已并非同一类鱼,人工养殖的因基因变异,缺陷越来越多,不管是身体颜色还是大小,都和野生的不同。

有专家表示,如果野生大黄鱼灭绝,那人工大黄鱼是无法当做活体,重新孕育出野生大黄鱼。因此,接下来人们仍要继续保护野生大黄鱼,避免其灭绝。

实际上,随着野生大黄鱼价值的不断增长,捕捉力度仍旧很大,因而这么多年过去,野生大黄鱼种群仍没有半点恢复。如果渔民仍继续大量捕捉,那野生大黄鱼种群将彻底遭到破坏。

新春之一网!宁波渔民捕获4.8斤大黄鱼卖了2.66万元

视频加载中...

央广网宁波1月26日消息(记者 刘欣莹 通讯员 吴立高)“没想到春节之一网就捕到这么大的野生大黄鱼,今年绝对是个好兆头。”1月25日晚上10时20分,宁波市宁海县强蛟镇峡山村渔民王明明在朋友圈晒出喜讯:当天捕获的一条4.8斤野生大黄鱼,以26600元的价格售出。

当天下午17时许,王明明和父亲驾船来到象山港尾的宁海湾中央山岛附近,小心翼翼合力收起渔网,盼望着新春伊始能有个好运气。渔网一拉上来,只见一条金光闪闪的大黄鱼格外醒目,在网里活蹦乱跳,差点跃出网外,目测体长比成人的肩膀还宽。

“除了这条大黄鱼,网里还有一条一斤左右的黄鱼,以及黑鲷、鲈鱼、鲻鱼和虾蛄等渔获,收获颇丰。”王明明说,他拿来卷尺测量了一下,大黄鱼体长67厘米,再称了下重量,“好家伙,竟然有4.8斤!”

4.8斤大黄鱼(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躺在船舱里的大黄鱼通体金黄,嘴巴一张一合,偶尔还发出“咯咯”的叫声。据有着40年捕鱼经验的王明明父亲介绍,野生大黄鱼与养殖大黄鱼相比,体态更修长挺拔,因为野生大黄鱼在海洋环境下大范围、长距离巡游,鱼尾的活动量更大。而养殖大黄鱼体型会比较富态,鱼肚子显得圆鼓鼓的。

“新春之一网能有好收获,应该跟刚刚过去的寒潮有很大关系。”王明明父亲介绍,每当台风或寒潮过后,平时沉在海底的鱼虾就会浮上来呼吸氧气,这个时候相对容易捕到大鱼,老渔民一般都会挑选这样的时机出海捕鱼。

在峡山码头,许多渔民和村民闻讯赶来一睹大黄鱼风采。当地老渔民表示,这么大的野生大黄鱼,在近海真的是罕见,至少需要五年的生长期。据了解,野生大黄鱼因其量少而昂贵,被称为海里的“土豪金”,越大越贵。一般野生大黄鱼一年只能长七八两,长速较慢。

据了解,此次并非王明明父子之一次捕获这么大的野生大黄鱼。王明明说,近3年来,他们平均每年都会捕获两条4斤以上的野生大黄鱼,一斤以上的大黄鱼更是经常能捕到,这么密集地捕到野生大黄鱼应该得益于 *** 实施的好政策,大黄鱼资源得到了一定的修复。

强蛟镇农业农村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几年前4斤以上野生大黄鱼即便是在东海大洋也很罕见,如今在宁海湾海域也时有捕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近岸的水质环境越来越好,持续实施的伏季休渔、增殖放流对保护和恢复渔业资源起到了重要修复作用,生态效益越来越明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000斤野生黄鱼被捕上岸,渔民狂赚957万,黄鱼为何越来越贵?

4000多斤的鱼居然卖出957万的天价,平均价格2000元一斤,什么鱼这么贵?今天,脑洞君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号称“东海鱼王”的野生黄鱼

老规矩,烦请各位读者老爷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给作者点个免费的赞和关注,谢谢大家。

北京时间2022年1月15日,浙江象山的一艘渔船满载而归,船长林海平已经忍不住盘算着自己这舱渔获,到底能卖出多少钱。他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出海撒下渔网竟然中头彩,捞到了一片金灿灿的“黄金”。

上岸之后,港口的群众也都纷纷过来围观,因为渔船上的渔获,可是货真价实的野生黄鱼,重量高达4000多斤;还是刚刚从海里捕捞上来的,绝对新鲜。而且黄鱼的个头还大,重量基本都在一斤以上,大的甚至有三、四公斤。当时就有人估价,这船渔获价值绝对能有好几百万人民币。

很快,这批新鲜的野生黄鱼就被抢购一空,船长一个凌晨就疯狂般地赚到了957万元。按照这个价格去计算的话,这批黄鱼的平均价格达到2000元一斤。为什么黄鱼的价格会那么贵呢?

黄鱼又名黄花鱼,是石首鱼科黄鱼属的统称,非常稀有价格昂贵。野生黄鱼的售价一般依据体重而定,越重售价越高,并且是成倍增加的那种。一两斤重的黄鱼,售价一般在几千元左右;而几十斤上百斤重的黄鱼,售价可达数万元一斤。

2015年,福建福州市连江县定海村有渔民捕获一条重约160斤的野生黄花鱼。后来,这条百斤重的黄鱼,被人以400万的天价买走,这相当于2万多块钱一斤

黄鱼之所以那么贵,一个原因是它的肉质非常鲜美,不管是清蒸还是红烧,都具有让人垂涎三尺的香味;还有就是黄鱼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B2以及多种矿物元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而且,黄鱼腹中的白色鱼鳔可作鱼胶,是一种很好的药材,有止血之效,能防止出血性紫癜。因此,黄鱼又被称为“海药”。

由于其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黄鱼的价格近些年来一直居高不下,动辄几千元一斤。可是在几十年前,黄鱼还是一种非常普通的家常食用鱼类,价格也不像今天这么昂贵。那黄鱼为何越来越贵?

据称,几十年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渔业资源丰富,海里的鱼多到随便任人捕捞。野生黄鱼也不过是普通的鱼类,一般的家庭都可以买来吃。

甚至有人说,以前的温州地区捕捞黄鱼多的时候,卖到几分钱一斤都没人要,最后只能倒在路边,仍有其腐烂。这一点,其实和阳澄湖大闸蟹一样。当初的阳澄湖大闸蟹,是吃不起肉的贫农家庭的主要食物之一

而黄鱼价格上涨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我们自己作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人的消费能力提高。尤其是黄鱼每年冬季会洄游到浅海以及河口地区,渔汛刚好对应上春节时段。于是黄鱼逐渐变成沿海地区居民,过年时必备的一道菜,又因为味道鲜美而备受追捧。

有了市场,野生黄鱼便逐渐具备不菲的身价,渔民为了利益,在过去几十年里被过度捕捞,黄鱼资源破坏严重。这反而导致野生黄鱼的价格一路攀升,成为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

随着黄鱼资源的枯竭,国家开始实行禁海政策,保护我国沿海的渔业资源。而本次渔民捕捞到4000多斤野生黄鱼,有海洋专家分析认为伏季休渔政策,让沿海渔业资源得到了充分的修复和保护,才能出海一次捕到数千斤黄鱼。

浙江渔民4.8斤大黄鱼售出2.66万元

1月25日22时20分,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强蛟镇峡山村渔民王明明在朋友圈晒出喜讯:捕获一条4.8斤野生大黄鱼,以26600元的价格售出。据有着40年捕鱼经验的王明明父亲介绍,野生大黄鱼与养殖大黄鱼相比,体态更修长挺拔,因为野生大黄鱼在海洋环境下大范围、长距离的巡游,鱼尾的活动量更大。而养殖大黄鱼体型会比较富态,鱼肚子显得圆鼓鼓。(方堃 吴立高)

来源: 中国新闻网

象山捕渔史上最幸运的渔老大!160箱野生大黄鱼以957万元成交

1月14日晚间,象山石浦镇东门渔村的两条渔船在东海作业时,一网捕获数千斤大黄鱼,获得大丰收。消息传到岸上,整个渔村都沸腾了!

1月15日下午,记者联系上浙象渔31088船的船老大林海平。老林还沉浸在喜悦中,“我捕了29年鱼,这是之一次被‘幸运大礼包’砸中!”

林海平说,眼下快过年了,正是鱼价更高,也是野生大黄鱼最抢手的时候,很多渔商得知消息,抢着要收购。?

1月15日晚19时零8分,象山石浦东门东丰码头,人声鼎沸,彩炮齐放。浙象渔31088船老大林海平在外海捕获的160箱大黄鱼到港,经称重实际重量在5000斤左右。其中,大条黄鱼在三斤以上,中条也在二斤上下。经过三小时议价,最终以957万元成交,这是象山捕渔史上最幸运的渔老大。记者余建文徐能通讯员计立存谢会定

来源: 中国宁波网

40年内从一斤2毛涨到4000元,70年代受保护,揭秘黄鱼“生死劫”

在过去,要说野生黄鱼,相信很多朋友不知道,如果要说野生黄鱼价值几千元一斤,肯定很多朋友会说又想骗他养鱼。不过,从今年的1月14日开始,我们再说野生黄鱼4000元一斤的时候,很多朋友会说这个价格太低了,五六千块钱一斤也正常。

2022年1月14日,浙江宁波象山渔民一网捞中野生黄鱼2450多公斤,经过分拣和协商以后,这批黄鱼卖给了4家鱼商,总共销售价格达到957万元,这一新闻持续占据 *** 热搜榜,从此很多网友不但认识了林海平,也认识了野生黄鱼。

实际上,从我们的生活中也可以猜测到野生黄鱼的价值,比如有人把送金条说成是送黄鱼,这也足以看出黄鱼的价值确实不小。也随着浙江黄鱼新闻的大量传播,一大批关于野生黄鱼的秘密被揭开,比如野生黄鱼头里有两块耳石价值高、黄鱼的鱼鳔价值也不低、作为一种食材,黄鱼的食用价值仍然不亚于普通鱼类,而且还有网友透露了鱼唇更好吃。

这野生鱼身都那么贵,如果专门要鱼唇,这价格可能就不是成千上万那么简单了,倘若不是巨大的暴发户,或者“腰缠亿贯”,想要专门吃鱼唇,那可能真的是没有那个实力,突然又被贫穷限制了想象力,有钱人的世界,还真不是我们这种平头百姓可以想象的。

70年代野生黄鱼大约2毛钱一斤

在大量的关于野生黄鱼的讨论中,很多朋友可能还注意到了另外一个讨论的声音,那就是评论区的大量评论证实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70年代左右,野生黄鱼的价格并不高,甚至有69年出生的网友透露了当初的价格,价格低的时候几分钱一斤,70年代北京黄鱼(黄花鱼就是黄鱼)0.88元一斤。


对于70年代的野生黄鱼的价格,全国各地网友的说法不同,但是超过一元钱一斤的是没有的,根据小编的观察,多数价格在02元一斤左右,也和现象一样吧,旺季价格低、少的时候价格高一点。

关于70年代的2毛钱,就算是到了现在也翻不了多少倍,小编也注意查询了一下70年代的的米价,就算是发达城市,米价大约在0.15元一斤左右,也就是说,一斤黄鱼的价格,大约相当于一斤米价,这个价格,确实算不上是昂贵的产品,哪怕是在落后的年代,一家人想要打打牙祭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虽然说如今物价已经上涨了不知道多少倍,其他我们常见的物品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但是像野生黄鱼涨幅那么大的,确实有点离谱了,那么到底让黄花鱼价格上涨那么离谱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其实还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70年代成为保护物种

今天我们说保护动物,小孩子都知道原因是什么也知道保护动物的重要性,但是我们把时间倒退30年,也就是1990年左右,回想一下这个时候,很多农村还水电不通,大部分人还没有读书,能够上初中的很多已经算是高材生了,要说保护动物,可以说大多数的农村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不过,黄鱼曾经被列入保护动物过,时间就在20世纪70年代,这个时候野生黄鱼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目录》,保护级别为极危物种。要知道,在20世纪70年代,认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目录》的人都不多,而根据上面的介绍,野生黄鱼也是在这个时候价格较低,量也非常大。

据媒体报道,20世纪70年代末每年能捕获野生大黄鱼1000到2000吨,80年代下降到几百吨、90年代大约有50吨。从最新的新闻我们可以发现,如今想要大量地捕到野生黄鱼已经很困难,不然浙江象山的区区4900斤野生大黄鱼就不会轰动全网了,而如今的渔船先进程度、捕捞技术等等都绝对的高于70年代,这中间必然是出现了问题的,那么具体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野生黄鱼发生了什么?我们接着往下看。

野生黄鱼的“生死劫”

从网友的评论和媒体的报道来看,野生黄鱼似乎出现问题的时间指向了70年代,而且在70年代几乎从沿海绝迹。关于这个现象的发生,起源于一种新奇的捕捞方式,据媒体报道,这种捕捞方式就是浙江沿海的渔民采用的,名叫敲罟捕鱼(罟:gu,第三声,捕鱼的网的意思),又叫敲绑作业,就是这个 *** ,让野生大黄鱼数量大减。

正如上面所说,黄鱼的头里有两块耳石,渔民把几十条渔船将黄鱼围在一个圈子里,然后一起敲竹板,利用黄鱼头里的两块耳石产生共振而晕死过去,然后捕捞就方便了。

虽然这 *** 比较毒,但是也透露出了浙江始终是发达的地方,毕竟在70年代,可能很多地方还是以文盲和半文盲为主,而浙江的渔民都已经知道共振,而且还用来捕鱼,可见当初浙江也确实很发达了。

就是这个技术,慢慢从浙江传开,野生黄鱼也因为这一在当初看来颇有科学性的技术而大量地被捕,造就了今天野生黄鱼不一般的家庭也未必吃得起的局面。看到网友的评论又让小编大跌眼镜了,前几年小编还好奇,4000多一斤的黄鱼,究竟是哪些人在吃?如今看到了网友提出了还有人专门吃黄鱼的嘴唇的,这更是让小编不敢想象了,那么到底这些专门吃黄鱼嘴唇的人都是些什么人呢?知道的网友,不妨在下方给我们分享分享,让我们也膜拜一下有钱人的世界。

2022年,宁波渔民一网捞出4900斤大黄鱼卖了957万,一

本人所撰写的文章仅在今日头条首发创作,不曾发布在其他平台,请勿搬运抄袭,违者必版权追究。

导语:

2022年1月15日,晚上7点半,宁波象山石浦东门渔村的码头上,一幕引人注目的景象正在上演。村民和鱼贩子们聚集在这里,摆放在码头两边的烟花炮竹绽放出绚烂的光芒。此刻,一艘渔船即将靠岸,带来了一次值得庆祝的丰收。这场盛大的庆祝活动,将与一艘满载而归的渔船相伴而来。

从捕鱼辛苦到意外丰收

林海平,出生在浙江宁波市,多年来以捕鱼为生。他是渔船“浙象鱼31088”的船主,在广袤的大海上,与船员们共同作业,追逐着每一次的渔获。每次出海,船上船员十几名,分别来自不同地区。这项工作艰辛异常,每次的出海至少持续十天半个月,他们要应对海上多变的天气,承受巨大的风险与挑战。但在这背后,也有着丰厚的回报。有时捕获颇丰,有时则漫长等待却一无所获。

林海平并非每次都能有所收获,有时候连船员们的工资和日常开销都难以覆盖。但时常,当他们意外捕获到鱼群,一网下去便能获得丰收,而当捕获到珍稀的鱼种时,更能一夜暴富。

从辛勤付出到意外收获,2021年12月27日,林海平带领16名船员,再次启程出海捕鱼。一天一夜的航行后,他们抵达了远离海岸的捕鱼区。在经过短暂休息后,林海平准备展开捕捞工作。然而,前几天的捕鱼并不如预期,甚至连一条鱼都难以捕获。

这让林海平焦虑不安,但他决定再坚持一段时间,如果情况不改善,就准备返航。就在此时,他意外迎来了人生中更大的捕获。

2022年1月14日晚上,林海平与船员们启动了一次不同寻常的捕捞作业。这次,他们采用了两艘渔船双拖的方式,展开捕捞。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林海平感觉时机成熟,下令停止航行,准备收网。当渔网被拉上水面时,所有人都惊呆了,眼前是一大堆厚厚的黄色鱼体,发出咕咕的声音。

林海平激动地喊道:“兄弟们,发财了,全是大黄鱼,有几千斤!”在这一瞬间,林海平和船员们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当天夜里,林海平驾驶渔船返航回到象山石浦,将这次难以置信的捕获成果带回了码头。

在那个晚上,码头上聚集了来自各地的批发商,他们纷纷表示满意,面对着卸载下来的大黄鱼。野生大黄鱼以其珍贵和稀缺而备受青睐,价格竞争异常激烈。经过长时间的磋商,这批野生大黄鱼被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以高价售出。

终于,在价格的博弈中,四家批发商共同购买了这批价值957万元人民币的野生大黄鱼。

大黄鱼的珍贵与背后故事

那么,为什么大黄鱼能够以如此高昂的价格售出?大黄鱼,又称黄瓜鱼、黄花鱼,属于海水性鱼类,分布在东海、南海和黄海南部地区。它喜欢在水下50~70米的水层活动,善于群居,特别是在繁殖期,大黄鱼会成群结队从远海游向近岸边。作为捕食性鱼类,它以多种水生生物为食,其丰富的蛋白质和鲜嫩的肉质备受人们喜爱。

然而,大黄鱼的资源近年来面临严重的威胁,种群数量锐减。这源于过去对大黄鱼的过度捕捞,导致种群无法恢复,使得野生大黄鱼的价格逐渐攀升。从数毛钱到几十元一斤,野生大黄鱼已

成了一种奢侈品。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野生大黄鱼在我国海域内数量丰富,每年的鱼汛期,成群结队的大黄鱼涌入近海岸,给渔民带来了丰收的喜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黄鱼的数量迅速减少,这种情况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野生大黄鱼的资源枯竭主要因为捕捞压力过大。每年的4~6月及9~10月份是大黄鱼的繁殖期,大黄鱼从远海向江苏、浙江、福建等地海域产卵繁殖。然而,在繁殖期间,许多渔民却视之为捕获的好时机,进行了疯狂捕捞,导致大量的种鱼被捕捞而去。渔民们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在摧毁了大黄鱼的繁殖基础,使得种群逐渐减少。

2000年,我国东海野生大黄鱼的年产量仅有9000多吨,与三十年前年产量超过20万吨相比,减少了许多。

即便是在大黄鱼的繁殖鱼汛期,渔民们也难以捕获大量大黄鱼,个体也变得相对较小。这一切都表明,大黄鱼的种群正在迅速衰退。

尽管野生大黄鱼资源的枯竭使得其价格居高不下,但它的价值却远不止于此。大黄鱼是一种珍贵的海洋资源,被用于高档酒店和私人会所的菜肴。它鱼肉鲜嫩,富含蛋白质,尤其是鲜活的大黄鱼,烹饪成的美味佳肴令人难以抵挡。而大黄鱼肚内的鱼泡,晒干后能制成鱼胶,是珍贵的滋补佳品,被誉为“海洋人生”。

林海平的一网捕获近千万的财富,不仅是偶然的幸运,更是他多年捕鱼经验的积累和努力的结果。他在辛苦付出后,终于迎来了一次意外的丰收,成为了幸运的受益者。然而,这也引发了人们对大黄鱼资源可持续性的担忧。过度捕捞导致资源枯竭的教训不容忽视,社会应更加重视海洋资源的保护,避免再次重蹈覆辙。

综上所述,大黄鱼作为一种珍贵的海洋资源,在繁荣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宁波老爸抓到一条野生大黄鱼,有人估价5000!结果

浙江人过年过节请客聚餐,

如果端上来一碗

用野生大黄鱼烧成的大汤黄鱼,

那真真不得了。

自从野生大黄鱼成了稀罕物,

它渐渐从浙江人的餐桌上消失了。

多少人怀念它鲜美的味道~

宁波网友@洪溪小女侠 在东方论坛上晒图:

我爸刚(2月18日)从海里捕获

纯野生大黄鱼!二斤多!

二十多年来之一次!(多不容易啊)

看@洪溪小女侠 曝光的照片,

大黄鱼金光闪闪,还是活的,

鱼鳃在开合,鱼嘴在动。

体型没有养殖货的臃肿之感,

约有一掌宽,

身长应比两只手掌还长。

啧啧啧,这条大黄鱼瞬间吸引了

一众网友的目光。

@文艺青年爱吃辣:啧啧,长得就是不一样,神物一般

@jiaojt:不一样的,一看就知道是真野生的。

@笑看人生:一看就知道是正宗野生货

上面这张照片缺少参照物,

大黄鱼被拍得偏小了,

但可以明显看出鱼尾特别长。

那么问题来了:这鱼能卖多少钱?

很多网友给@洪溪小女侠 出主意:

@月亮上的帅哥:东海野生大黄鱼2斤以上的,要3500-4000一斤了

@jiaojt:打 *** 哥大饭店。会有人上门的。 比如石浦、状元楼之类的饭店

@bbc尼克:饭店一般你起价5000一条,应该有人收的

@闲语随意:现在赶紧卖吧,值钱,过年后就跌价了。

大黄鱼已包起来过秤,

鱼身比电子秤长很多。

也有网友建议:自己吃掉!

但这吃的真不是鱼,

而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洪溪小女侠 表示吃不起

确实,小编了解到,2017年9月东海全面开渔之一网,批发市场上野生大黄鱼的价格:2.5斤以上,每斤1600元;3斤以上,每斤2000元;条重1斤,则每斤500元。野生与养殖的价格差十倍,但还是货太少。

由于纯野生大黄鱼非常稀罕,

一些网友质疑其为养殖逃窜的。

有些仿野生深水养殖出来的大黄鱼,

样子也很赞。

养殖大黄鱼

小编与@洪溪小女侠 也取得了联系。她告诉小编:他们是奉化洪溪人。昨晚(大年初三),她爸爸在象山港延伸海域,捕获了这条纯野生大黄鱼。看到之一眼觉得有二斤多,不过最终称重是一斤8两半

@洪溪小女侠 说,虽然大黄鱼也有养殖逃出去的半野生货,但这条鱼绝不是。其中门道,她也说不清。说到底,还得买主识货、认可。当晚就有朋友介绍的买主上门,鱼贵在新鲜,最后3000多元便宜卖了,每斤2000元不到。这要是在年三十前捕获,绝对不只这个价。毕竟过年过节,啥海鲜的价格不是两三倍的翻。

来源 : 东方热线 综合东方论坛、新浪博主@红火的暖暖冬冬、现代金报、 *** 等

编辑:xx

浙江一网野生大黄鱼卖出957万,更低曾7分一斤为何现在卖出天价?

作者:@天涯爱科学

1月15号晚上7点多,位于浙江省象山石浦的一个码头人山人海,兴奋的人们喧哗不已,原来他们正在等一条装满喜悦的船。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一艘渔船缓缓靠近岸边。人们纷纷围过去,都希望自己是之一个见证奇迹的人

渔船打渔归来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为什么这条渔船那么特别,这么令人关注呢。

事情还得由前一天晚上说起,1月14号晚上8点多时,船老大林海平和他的船员们正在忙着起网,忽然间众人眼前一亮,在灯光照映下,渔网里金光闪闪,而且“咕咕咕”“呱呱呱”地叫着不停。金色!还会叫!有人大叫一声:“大黄鱼!”所有人都围过来看,几十年来,他们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野生大黄鱼,这可是海中的黄金啊,大家都惊呆了!野生大黄鱼是海中土豪,非常金贵,但生命也很脆弱,出水不久就会死亡,经不起折腾。短暂惊喜之后,所有人马上忙碌起来,分拣、装箱、冰鲜,然后马上起航回岸。



1月15号回到岸边时,经销商早早坐在岸边等着了。这批大黄鱼整整称了一个晚上,一共有四千多斤,一斤以上1300元/斤, 2斤以上的2100元/斤, 3斤以上的2900元/斤,相当于一条鱼就要卖10000元。四千多斤大黄鱼一共卖了957万元!

船老大林海平和他的船员们笑得见牙不见眼,很多人从小到大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野生大黄鱼,这一晚上的丰收,够他们乐很久了!

可是人们不知道的是,野生大黄鱼虽然味道鲜美,但在历史上其实并没有这么贵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每斤大黄鱼只有一角四分钱,更低时甚至只要7分钱1斤!

令人痛心的是,大黄鱼价格最贱的时候,也就是它们快要灭绝的时候。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和大黄鱼独特的生理结构息息相关。

大黄鱼又叫黄花鱼,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喜欢吵吵闹闹,比谁的嗓门大!大多数鱼一般都是安安静静,悄无声息的。但是大黄鱼不一样,不同时期不同的行为模式下,都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哗哗哗”的声音,是雌雄大黄鱼在产卵、排精之前互相追逐的声音;

“呜呜呜”,则表明大黄鱼正在产卵;

而“咯咯咯,呱呱呱”,则表明大黄鱼已经产卵完了。

研究发现,当雄鱼呼唤雌鱼过来产卵时,它们会收缩腹部,胸鳍像鼓槌一样疯狂地往自己身上敲,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经科学家测算,在交配过程中,光是一条鱼发出的声音就能高达177分贝,黄花鱼又喜欢成群结队聚拢产卵,这个时候吵闹的场面可以和大型的摇滚音乐会有得一拼。这种声音如此之大,甚至会导致其他海洋动物轻则暂时失聪,重则永久性耳聋。

但这也是大黄花鱼更大的危机之一,由于声音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更快更远,对于现代速度更快的渔船来说,这种声音无疑是饭堂里开饭的钟声,当钟声敲响的时候,大批大批的渔船,自然会不请自来。

这还不够,给黄花鱼招来灭顶之灾的,还有它另一种独特的生理结构。这种鱼的鱼头中有两颗坚硬的石头,叫耳石,所以又叫石首鱼。耳石与头骨腹里面两个翼耳骨相连,这是黄花鱼用来控制身体平衡的重要器官。这些耳石能与海中的噪声共鸣,一旦打破平衡,大脑就会发生强烈的脑震荡。

大黄花鱼两片巨大的耳石


400多年前,广东潮汕地区的渔民发现了这个秘密,因此发明了一种残忍的捕鱼法:敲罟作业。几十条船先追着黄花鱼群发出的声音,把鱼群围起来,然后一起敲竹板,发出巨大的声音传入水中,在水中产生强烈的共振,导致不管大鱼与小鱼都一起脑震荡,昏死后浮上水面,造成灭绝性捕捞。

敲罟作业


五六十年代的时候,这种 *** 因为极其高效,还被作为先进的捕鱼 *** 推广到其他地区。福建省、浙江省等省也开始纷纷效仿,仅温州地区敲罟作业船就高达162艘。大黄鱼年产量由常年的 5000吨猛增长到近10万吨,增加了整整20倍之多。

据说当年大黄鱼捕得太多,有人用担子往回挑时嫌太重,会偷偷把挺大个的鱼扔到水沟里,以减轻重量,这一担黄鱼要是放到现在恐怕要值上百万。不过后来国家意识到这种捕鱼 *** 的危害性,国务院为此曾专门发文禁止敲罟作业。

但这并不能避免黄花鱼的悲惨的命运,更大规模的渔船团队的出现,更是把黄花鱼往绝路上推。1974年的春天,浙江省曾组织了近2000帆船对大黄鱼进行围捕,这一年大黄鱼产量从10万吨猛增到16.81万吨, 创造了我国渔业史上大黄鱼产量的更高纪录。

大量黄花鱼的上市,必然会造成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导致黄花鱼的价格急剧下跌,当时每斤大黄鱼只要一角四分钱,更低时更是7分钱即可。大黄鱼上岸后很快就会死亡,那时保鲜条件有限,根本无法及时保存,致使很多中小多鱼直接堆在岸边腐烂掉,最终被迫拉到田里埋起来做肥料使用。

由于都是在黄花鱼群产卵时候捕鱼,大小通杀的捕鱼方式使得野生大黄鱼资源很快就接近枯竭,不到10年,仅仅上个世纪80年代初,想尝一尝野生大黄鱼的野味就几乎不可能了, 那些曾经在海洋中洪亮的“嘎嘎”声也就此绝迹。野生黄花鱼的价格随即飙升,个头越大价格越高,2016年舟山大黄鱼拍卖大会上,一条4.1斤的野生大黄鱼竟然卖出了29800元的高价。

所幸的是,随着近年国家禁渔令的实施,黄花鱼的野生资源逐步得到恢复。各地不时传出捕捞到批量野生大黄花鱼的消息。2020年11月,浙江奉化渔民就在如今林海平捕鱼的相同海区一次性捕捞到上千斤黄花鱼。2021年10月,浙江海洋大学负责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修复项目的研究人员在舟山渔场,也曾一次性采集到171尾野生大黄鱼。种种迹象表明,野生大黄花鱼自然资源群体有明显恢复迹象,希望各方面能加强研究及保护工作,让更多的黎民百姓能够吃上这种美味。

浙江一条9.8斤野生大黄鱼卖14.8万元?看专家怎么说?

9.8斤重大黄鱼卖出14.8万元,卖出了一辆轿车的价格!

这两天,这条消息在宁波、舟山人的朋友圈刷了屏,也被各大网站转载,有人评论说,“吃一口就是一部iPhone8手机啊!"

网上流传的卖出14.8万元天价的大黄鱼

这条大黄鱼真的这么值钱吗?

有人说,这是野生大黄鱼,物以稀为贵,不是价格所能衡量的。

9.8斤重大黄鱼卖了14.8万元天价?

这条大黄鱼重9.8斤,长约50厘米,通体金黄,在宁波市绿顺水产有限公司大水产交易区交易。

昨天,记者联系到市场负责人戎永敢,记起交易时的那一幕,他的声音显得很兴奋。“正宗的野生大黄鱼!这条野生大黄鱼是最近几年来市场交易更大的一条,也是价格卖得更高的一条!"

“大黄鱼不用说是将近10斤,连6斤以上的也极难见到!多数是一斤左右。"

交易的时候,他说他就在旁边,围观的人也很多。不过,他说当时的事情特别多,他没有特别关注这条鱼,只是听别人说是条野生大黄鱼。

物以稀为贵,戎永敢说,2斤以上的大黄鱼的价格就没有一个定则,“随行就市,价格很难说得准"。

这条鱼是谁捕到的,在哪个海域捕到的,被卖给哪家饭店,他说,买卖双方都不愿透露,很低调。

“捕获这条鱼的是奉化渔民,对他们来说,这是非常幸运的事情,闷声发大财,所以不愿意多讲。"

“至于哪家饭店,最后做成什么菜肴,涉及天价鱼的最终流向,他们更不愿意声张。"

“买卖双方应该是一早就谈好了价格,到水产市场交易,饭店方面的人看了看鱼,确认是野生,当场交易。"

“像这么罕见的大黄鱼,很多时候其实根本不会出现在市场上,而是彼此沟通好直接交易了。"

戎永敢说,这条大黄鱼最终可能被烧制成雪菜大黄鱼汤。这是宁波最传统的大黄鱼做法,也最能体现大黄鱼的鲜美可口。另外,也有可能会被清蒸、抱盐。

最终是谁有这么口福,一口吃下一个iPhone8?那就不得而知了。

宁波海洋养殖专家说

这条大黄鱼应是养殖的

昨天,看到各大网站和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的9.8斤重的大黄鱼照片,记者专门请教了一位海水养殖的资深专家。专家非常仔细观看了照片后,提出了几点疑问和意见。

他说,“仅从照片看,这条所谓的野生大黄鱼特征不显著,你看,它的胸鳍明显比野生大黄鱼短,而且末端圆,野生大黄鱼的胸鳍更为尖而长。"

这位专家说,养殖大黄鱼和野生大黄鱼的主要区别有几点:

1、看体色与粘液

养殖大黄鱼体色相对暗淡,鱼唇色较白,体表粘液多。

野生大黄鱼通体金黄锃亮,鱼唇颜色更红,粘液少。

2、看胸鳍

养殖大黄鱼由于缺乏长距离游泳,其胸鳍不发达,较短,末端圆。按照(网上流传的)这条大黄鱼来说,正常的野生大黄鱼的胸鳍要比它长1/3左右。

野生大黄鱼的胸鳍是尖长的,把胸鳍反折过来,长度一定能碰到它的眼睛甚至盖过眼睛位置。

3、看背部

养殖大黄鱼的背部比较高,隆起,鱼肚鼓胀。

野生大黄鱼的背部呈自然流线型,鱼肚较平直。

4、看头部

养殖大黄鱼的吻部较长,所以头部相对较尖,较窄。

野生大黄鱼的吻部较短,头部相对较钝圆,较宽。

5、看鱼尾

养殖大黄鱼的鱼尾基部常充血发红,这是因为大黄鱼游动中鱼尾经常碰到网箱,受伤后导致炎症。尾鳍末端较圆,不发黑。

野生大黄鱼的鱼尾不发红,尾鳍尖,略带黑色。

虽然,照片上并没有完整显示那条大黄鱼的尾部,但是,“根据以上线索判断,这条大黄鱼更接近养殖大黄鱼,很可能是人工放流或养殖逃逸的个体。"

他说,最近,他看到过好几条数斤重的野生大黄鱼,“说说是野生大黄鱼,实际上都是养殖的。"

理论上讲,如果顺利的话,一直养下去,大黄鱼是能长到十斤重的。“不过,一般来说,没有人会把大黄鱼养得很久,一是中间风险很大,比如病害白点病,这是养殖大黄鱼的常见病害,一旦感染,死亡率非常高。就算顺利长成,长到那么重,其实也就几百块钱一条,投入跟产出不成正比。"

大黄鱼越大越老越不好吃

这位专家说,这条大黄鱼最终能卖出14.8万的高价,可能存在两个原因。

一般来说,事关14.8万的高价,大黄鱼是不是野生,饭店方面是应该能够辩识的。

“现在的养殖大黄鱼产能过剩,供大过于求。市面上售卖的养殖大黄鱼,价格几乎接近养殖成本,没有多少利润可言。"

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这尾大黄鱼在网箱做种鱼的时候,恶劣天气如台风天等,导致网箱破损“越狱"而去,被渔民捕上。

不过,专家也指出,他在宁波的大黄鱼养殖基地不曾见过这么大的大黄鱼。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一位教授在看了这张大黄鱼照片后也表示,这条大黄鱼很大可能性是养殖的。

“它可能是从网箱逃出来的,从特征上看,它可能在海里生活一两年后被渔民捕捞了上来。"

他说,大黄鱼的大小跟口感有关,不是鱼越大越好吃,更好吃的反而是一斤左右的大黄鱼,又鲜又有嚼劲。“这条9.8斤重的大黄鱼,就算是野生的,口感也不会很好,肉质粗糙。毕竟,像鸡鸭一样,越老越不好吃呀。"

“如果花近15万元为了吃这条大黄鱼,物以稀为贵的价值远高于它本身的价值了。"

这位教授说,大黄鱼最宝贵的是它的鱼胶。“鱼胶有滋阴养颜的功效,女性吃了以后对容颜有一定好处。"

一般来说,养殖大黄鱼的鱼胶很薄很小,野生大黄鱼的则很厚很大,鲜美口感好。“鱼胶需要经过长时间熬煮,炖烂,煮得好坏直接影响养颜功效。"

正宗的野生东海大黄鱼已非常罕见

宁波人眼中的野生大黄鱼,最正宗的是岱衢族大黄鱼,也就是东海大黄鱼。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资源的枯竭,野生大黄鱼已经一鱼难求。2007年,宁波市启动了岱衢族大黄鱼原种开发和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专门成立了“野生岱衢族大黄鱼采捕"攻关小组。

2008年5月,攻关小组采用特制的小对网作业方式,成功在岱衢族大黄鱼原产地岱衢洋采捕到8尾可繁殖的野生原种活体。

2010年开始,宁波启动岱衢族大黄鱼鱼苗人工增殖放流活动,至今已成功放流数千万尾。

野生黄鱼多少一斤现在,野生黄鱼价格多少一斤-第1张图片-

现在的野生大黄鱼,可以说,都是这8尾野生大黄鱼的后代。

但是,浩瀚无边的东海,放流的并不仅仅只有岱衢族大黄鱼,还有来自福建养殖的“闽东族"大黄鱼。

两种大黄鱼,代表不同的地理种族。最终,在科技的作用下,生活在了同一海域。

“他们不可避免的会进行杂交,最终,真正野生岱衢族大黄鱼将会越来越少。"专家说。

也就是说,那条9.8斤重的大黄鱼,就算是野生大黄鱼,也不大可能是真正的野生东海大黄鱼,14.8万的价格,肯定是远远超过了它自身价值了!

都市快报记者 夏裕

编辑 小野猪

标签: 黄鱼 野生 多少 现在 价格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