篙芭和茭白的区别,篙芭和茭白是同一种菜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37 0
农村一种蔬菜,有“水中人参”的美称,是爱酒人士的福音,认识吗

导读:农村一种蔬菜,有“水中人参”的美称,是爱酒人士的福音,认识吗?

农村种有很多的蔬菜,有种在地里的,有长在树上的,还有长在水里的,常见的长在水中的蔬菜有莼菜、茭白、莲藕、菱角、荸荠等。

今天小吴和大家说说这种茭白,茭白在小吴家乡叫做高笋,因为高笋这种植物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各地的叫法也不相同,别名菰笋、菰米、茭白、茭儿菜、茭笋、菰实、菰菜、茭首、茭草等,不知道朋友们那里叫什么名字呢?

?高笋它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具有匍匐根状茎,茎秆高大直立,能达到1-2米,它的叶子在幼苗时有点像我们种的水稻的叶子,不过慢慢的高笋长大了,它的叶子也会长得很长,可以达到1.5米左右,高笋原产中国及东南亚,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水生蔬菜。

在小吴家的田里就种有几棵高笋,高笋的种植较为简单,就像种植水稻一样的,扦插种植,就是从大的高笋苗那里掰一小株下来,直接插在田里就行了。

高笋的繁殖能力是非常的快的,在田里种一棵,一般三年左右的时间,就会长一大片的。

高笋是一种很好的蔬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有机氮、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微量胡萝卜素和矿物质等,因此茭白,被誉为“水中人参”。

?茭白作为一种人人喜爱的蔬菜,它的吃法也有很多的,不过大多是用它来炒肉,非常的好吃,它的做法是这样的。

先把瘦肉切成块或者是肉丝,用料酒酱油盐腌制一下肉,再切点红辣椒,葱丝,锅内放油加热至6成热的时候,放入瘦肉,炒熟。

然后锅底留点底油,放入茭白炒,再加点盐,等高笋炒软时再把肉,红辣椒加入一起炒,炒熟后再加葱加味精,就可以出锅了。

?高笋除了可以作为食用外,它全草都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可以为冬季田里的鱼提供场所,还是一种很好的水土保持作物。

高笋除了这些作用外,它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爱酒人士的福音,能解酒,可能很多的朋友们不知道。

?爱喝酒的朋友们,时不时就会喝醉,喝醉酒是非常的难受的,像生了一场病一样,这种高笋就可以解酒,中医认为,茭白入归肝、脾、肺经,味甘,性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以起到解除酒毒的作用,有效缓解酒醉不醒、宿醉等问题,促进肝脏的代谢,保护肝脏。如果你在高笋的季节里喝醉酒的时候,可以用这种茭白来解酒。

?没怎么醉的话,吃些茭白的食物就可以了,如果是已经醉酒的,可以用茭白榨成汁,再加入少量姜汁饮服,是非常有用的一个解酒良方,下次如果家里有人喝醉酒的话,可以试试这个 *** 。

朋友们,你们家有种高笋吗?你喜欢吃高笋吗?你知道它的这些作用吗?你还知道它的别的作用吗?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谢谢大家。

一种被誉之为“美人腿”的江南名蔬,为何深得晋代诗人张翰的青睐

茭白:最恋江南的水中人参

汪鹤年

明许景迁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咏茭》诗:“翠叶森森剑有棱,柔柔松甚比轻冰。江湖若假秋风便,如与鲈莼伴季鹰。”诗题中的茭,即指江南人最为熟悉的俗称“茭白”的菰菜。至于季鹰,则是人们最熟悉的与菰菜有着不解之缘的晋代名士张翰。

“江南三大名菜”的上榜者

茭白是菰的嫩茎,是我国原产蔬菜之一,直至清代,还可见到其野生品种,清顾仲《养小录》中就有“野茭白,初夏采”的记载。菰的名称极为复杂,或因其嫩茎,或因其果实而得名:《礼记》叫它苽,《尔雅》称作出隧、蘧蔬,汉张衡《南都赋》谓为蒋,《西京杂记》叫作绿节、雕胡,《说文解字》呼为雕苽、菰蒋,东汉高诱《淮南子》注又叫它葑,《名医别录》谓之菰,《晋书》叫作菰菜,《本草拾遗》称作菰首, 《食疗本草》又称茭首, 唐王维《游感化寺》称其为青菰,《本草图经》则有茭草、茭白、菰手、菰草、菰葑、菰蒋草等称呼,《本草衍义》又叫菰根,《日用本草》名为茭笋,《本草纲目》叫其茭粑,明滑浩《野菜谱》又叫它茭儿菜,《植物名实图考》还称之为茭瓜、茭耳菜。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根据其根叶等的不同部位,作出的又是这样的诠释:“其叶曰苽,曰蒋,俗曰茭。其中台如小儿臂,可食,曰苽手;其根曰葑。”

不过,仅以茭白而论,人们习称的俗名,则有菰菜、菰笋、茭儿菜、茭白笋、脚白笋、菰瓜、水笋、茭粑、篙芭等。有地方还叫蒿瓜,据说还有叫加笋的。南方地区也有叫高笋的。因茭白青翠修长,婷婷玉立,剥去外壳,色白如玉,故又被人誉之为“美人腿”。对茭之得名,《本草纲目》有此诠释:“江南人呼菰为茭,以其根交结也。”

茭白,原产于中国大陆,现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区,长江以南低洼有水的地区种植较多。茭白为禾本科多年生挺水型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湖沼浅水里,性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气候。对土壤选择并不严格,从砾质壤土到粘质壤土都可生长,但以水源丰富,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粘质壤土为佳。茭白品种依叶鞘包叶颜色分白壳种、青壳种和赤壳种等三种。依采收期不同,又可分为一熟茭和二熟茭,二熟茭一年可分别在春、秋季收获两次,其品种有早生的白壳种、中早生的青壳种和晚生的赤壳种。其中最著名的品种有杭州的“一点红”、广州的“大苗茭笋”及无锡的“中介茭”等。

茭白菰的株高约1~3公尺,须根粗壮,秆直立;叶互生,叶片扁平,线状披针形;叶鞘长而肥厚,互相抱合形成假茎;花期在秋季,圆锥花序,花单性,紫红色;颖果圆柱形。徐珂《清稗类钞》说得非常明白:“菰为蔬类植物,生于陂泽,高五六尺,叶如蒲苇。春秋两季,中心生白薹,状如藕而软,曰菰菜,俗谓之茭白。”

大体来说,菰的食用价值体现在其嫩茎和果实上,但却又两者不可兼得。只有因染上菰黑粉菌,不能开花结果的菰,其茎部才能在菰黑粉菌的 *** 下,不断增殖膨大而形成肥大 *** 的笋状嫩茎。就植物学观点而言,茭白笋是一种“病态茎”。此菌初“侵”时为白色菌丝,故呈白色;若不及时采收,则菌丝老化成黑褐色之厚膜孢子,故呈暗褐色,农民称之为“黑心”。总之,菰的根部嫩茎称茭白,可做蔬菜。果实称菰米、雕胡米,可煮食。

茭白以丰富的营养价值而被誉为“水中参”,一般于秋季上市。茭白外披绿色叶鞘,内呈三节圆柱状,色黄白或青黄,肉质肥嫩,纤维少,蛋白质含量高。茭白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矿物质及维生素,多吃有益健康,甚受消费者欢迎。江南茭白更久负盛名,历史悠久,与莼菜、鲈鱼同享盛誉,号称“江南三大名菜”。

中医认为茭白性寒、味甘无毒,有除烦止渴,清热解毒,催乳通便等功效,用于治疗阴虚、高血压、心脏病等也有一定疗效。《本草拾遗》谓其“去烦热,止渴,除目黄,利大小便,止热痢,解酒毒。”《食疗本草》认为其“利五脏邪气,酒皱面赤,白癞,疬疡,目赤,热毒风气,卒心痛,可盐、醋煮食之”。

由“粮”而“菜”的蔬中异品

菰在中国食用历史很悠久,不过,其在古人的生活中,最初是作为粮食作物而出现的。菰开淡色的小花,结黑色的果实,采取其成熟的果实,搓去外皮,扬净晒干,即成菰米(又称茭米、雕胡米)。菰米煮出的饭又香又滑,不粘牙,也不腻口。所以早在春秋时期,它就成为人们的主食之一。

《周礼·天官·膳夫》所载“凡王之馈,食用六谷”中的六谷,指的就是稻、黍、稷、粱、麦、苽等六种农作物。而苽即菰米。

战国时期,菰米已有“雁膳”、“雕胡”等名,其为人们熟悉与重视的程度,已不亚于其他粮食作物。菰草弥望的景象,还成为战国时江南一带的独有风光。据南宋《嘉泰吴兴志》所引《旧编》(指的应是淳熙年间周世南所编的《吴兴志旧编》)载,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黄歇徙封于吴,便在今湖州境内筑了一座城,因“城面溪泽,菰草弥望”,故名下菰城,并置菰城县。以菰草丰盛而为城市命名,可见其蔓延葱茏之势。

至迟在汉代,人们还发现,有的菰并不能开花结果,但基部茎干膨大,形成了肥大 *** 的肉质茎(即茭白),便采以为菜,味道果然鲜美异常,因被人们视为常蔬。成书下限不会晚于西汉初年的《尔雅》便有“出隧,蘧蔬”的诠释。称其为蔬,足见其已成为人们常吃的蔬菜。

当时,菰还为人们所种植。汉刘歆《西京杂记》中所载的会稽孝子顾翱“导水凿川”自种雕胡以膳老母的故事便是极好的例证。同书中“太液池边,皆是雕胡、紫萚、绿节之类”的记述,则提供了更好的佐证。

晋代,茭白已成为吴人的席上珍馔。据《晋书·张翰传》载,曾在洛阳为官的吴郡人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遂命驾而归。”可见,茭白已成为张翰所思的吴中三大美食之一。

对于张翰所食菰菜,东晋著名学者郭璞《尔雅注》倒是无意中提供了更具体的资料:“蘧蔬,似土菌,生菰草中。今江东啖之,甜滑。”可见,文中所说的“蘧蔬”即茭白的嫩薹,郭璞因有长在“菰草”中的说法。茭白既已成为江东百姓的菜蔬,作为吴人的张翰喜爱此物,自是顺理成章。

在当时的吴地,因种菰普遍,还出现了人们为弥补耕地不足,因地制宜的杰作——葑田。郭璞《江赋》中亦有“标之以翠蘙,泛之以游菰。播匪艺之芒种,挺自然之嘉蔬”的吟咏。赋中“泛之以游菰”,指的就是漂浮在水面上的由菰草根在风沙作用下,自然交结而成的浮田——葑田,而“芒种”和“嘉蔬”,指的就是长在浮田上的稻蔬等作物。

由于张翰的垂青,又有菰莼之思的典故为之推波助澜,在唐代文人的心目中,菰菜带有更多的文化气息。

菰因水而生,因水而长,和水乡特有的清淡空灵便多了一层内在的缘分。许棠《洞庭湖》诗便描画了一幅“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的写意画。那迎风摇曳的菰蒲,守护着淡静如酣的棹歌,那份宁静如画的悠然,该给人多少惬意。韦庄《赠渔翁》则抒写出一种“满岸秋风吹枳橘,绕陂烟雨种菰蒋”的渔家恬淡。白居易《湖上闲望》更把菰叶临水,青碧万顷的江南风景摹画得栩栩如生:“藤花浪拂紫茸条,菰叶风翻绿剪刀。闲弄水芳生楚思,时时合眼咏《离骚》。”

菰的栽培技术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唐郭橐驼《种树书》针对菰的“黑心”现象,就专门总结有“茭首根逐年移动,生者不墨”的经验之谈。

在菰菜的吃法上,唐人也有所创新。《本草纲目》引唐陈藏器《本草拾遗》就有“杂鲫鱼为羹食,开胃口,解酒毒,压丹石毒发”的记载。尽管作者介绍的是菰的医药功用,但此吃法却颇有新意。

对菰由粮食作物逐渐异化为蔬菜植物的现象,《本草纲目》引五代后蜀韩保升主修的《蜀本草》留下了尽管模糊但却细致入微的观察纪录:“菰根生水中,叶如蔗、荻,久则根盘而厚。夏月生菌堪啖,名菰菜。三年者,中心生白苔如藕状,似小儿臂而白软,中有黑脉,堪啖者,名菰首也。”所谓“中有黑脉”,其实是菰抽花茎时,因黑粉菌寄生而畸形膨大的情形。所谓的“黑脉”,指的就是菰抽花茎时寄生其中的黑粉菌。

菰在宋代的栽培更为广泛,其用途也更广。北宋药物学家苏颂《本草图经》就说:“菰根,旧不著所出州土,今江湖陂泽中皆有之,即江南人呼为茭草者。生水中,叶如蒲、苇辈,刈以秣马甚肥。春亦生笋,甜美堪啖,即菰菜也,又谓之茭白。其岁久者,中心生白台如小儿臂,谓之菰手。今人作菰首,非也。”

《本草纲目》引苏颂《本草图经》还较详细地记述了当时浙江葑田的形成及利用情形:“二浙下泽处,菰草最多。其根相结而生,久则并土浮于水上,彼人谓之菰葑。刈去其叶,便可耕莳,又名葑田。”可见,葑田是由于泥沙淤积茭草根部,日久浮泛水面而成的一种自然土地。

据北宋蔡启《蔡宽夫诗话》载,当地人甚至将这种浮于水面,“动辄数十丈,厚亦数尺”的葑田当作木筏使用:“人据其上如木筏然,可撑以往来,所谓葑田是也。”

生熟皆可食用的应时菜蔬

将茭白腌制了吃,大约可算是宋人的一大特点。宋吴氏《中馈录》就记述了一种“茭白酢”的 *** *** :“鲜茭切作片子,灼过控干。以细葱丝、莳萝、茴香、花椒、红曲研烂,并盐拌匀,同腌一时食。”同书记述的一种用白萝卜、茭白和竹笋等三种蔬菜 *** 的“酢”也是当时常见的腌菜。

在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心目中,菰菜竟是不可多得的珍食,以至有不食菰菜莼羹,似乎枉为人生之慨。其《秋雨初晴有感》一诗就吟道:“芼羹菰菜珍无价,上钓鲂鱼健欲飞。散吏何功沾一饱,高眠仍听捣秋衣。”

元代,人们还用茭白 *** 出茭白鲊。元无名氏《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即记述了“造茭白鲊”法:“切作片子,略略焯过,控干。入少许细葱丝、莳萝、茴香、花椒、红曲,研烂并盐拌匀,同罨一时,食之。”

当时人们在 *** 馄饨时,都常将茭白用为馅料。倪云林《云林堂饮食制度集》所记“煮馄饨”中便有这样的记述:“细切肉臊子,入笋米,或茭白、韭菜、藤花皆可。以川椒、杏仁酱少许和匀,裹之。”

明人对菰菜的生物学特性有了更多的认识,明朱橚《救荒本草》的记载便是其典型代表:“茭笋,《本草》有菰根,又名菰蒋草,江南人呼为茭草,俗又呼为茭白。生江东池泽水中及岸际,今在处水泽边皆有之。苗高二三尺,叶似蔗荻;又似茅叶而长大阔厚。叶间攛葶,开花如苇,结实青子。根肥,剥取嫩白笋可啖。久根盘厚,生菌细嫩,亦可啖,名菰菜。三年以上,心中生葶如藕,白软,中有黑脉,甚堪啖,名菰首。味甘,性大寒,无毒。”同书又说:“采茭菰笋,炸熟,油盐调食。或采子舂为米,和粟煮粥食之,甚济饥。”

明王世懋《学圃杂疏》还介绍了产于吴中的茭白新品种:“茭白以秋生。吴中一种春生,曰吕公茭,以非时为美。初出时,煮食甜软。”

在明人滑浩看来,茭白更大的特点便是生熟皆可食用,其《野菜谱》就说:“茭儿菜,入夏生水泽中,即茭牙也。生熟皆用。”

从明刘若愚《明宫史》的记述看,“江南蒿笋”还成为新正时节宫廷中的应时菜蔬之一。

据清宫档案记载,康熙年间任苏州织造的李煦就曾在冬季进“冬笋”和“糟茭白”。

对于茭白,清顾景星《野菜赞》还有这样的赞辞:“菰穗雕胡,叶如蔗荻。匹彼露葵,可以荐客。解箨得苖,厥根孔硕。媲美维何?韭黄薤白。”

至于吃法,清高士奇《北墅抱瓮录》认为蒸食更佳:“茭白多叶如蔗荻,四五月中抽白薹,大若小儿臂,蒸熟,甘美而鲜。”

《随园食单》则以为:“茭白炒肉、炒鸡俱可。切整段,酱醋炙之,尤佳。煨肉亦佳。须切片,以寸为度,初出太细者无味。”同书还记述了一种“茭瓜脯”的 *** *** :“茭瓜入酱,取起风干,切片成脯,与笋脯相似。”

徐珂《清稗类钞》还说:“此物以秦产为最,盖质脆而味鲜,胜于南中之笋。或炒以油,或调以酱油、麻油。江、浙人亦食之。”

在提倡绿色食品的当代,生于水,长于水的茭白,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一般来说,挑选茭白时,以体形均匀,质地脆嫩,肉色洁白,无灰心,带甜味者为更好。反之,质量就差。

由于茭白其味脆滑而略带柔性,微甘中带有一股清香,被视为蔬菜中的佳品,而且,和其他食材相配,又不会抢了别人的“风头”。故不但适用于各种烹调 *** ,也可做配料和馅心,和荤菜一起烧,则更为可口。烹调之前可先以热水烫过,保持其柔软度。通常可切成块状、片状或丝状,再和肉类或其他素菜放在一起炒食或是焖煮、煨汤及凉拌等。用茭白作主菜或配菜,可烹制出数十种菜肴,其中又以茭白炒肉片、肉片茭白汤、茭白牛肉丝、茭白丝炒蛋、虾皮炒茭白、凉拌茭白、油焖茭白、酱烧茭白、葱油茭白等最为常见,至于蟹肉茭白烧卖、桂花茭白夹、茄汁菠萝茭白、虾籽烧茭白、蟹黄炒茭白、茭白拌海蚬、猪蹄茭白砂锅、咖喱茭白等,则又是一些酒楼饭店中最吸引人气的佳馔。

参考文献(略)

先民菜篮子里的秘密》(连载)

权作品:鄂作登字-2017-A-00016843

茭白种植:茭白、茭笋、茭瓜、茭耙、禾笋这两个品种,你了解吗?

本期江西任氏果业小编主要想和大家分享一种营养价值比较高的作物——茭白。茭白如今在餐桌上还是非常常见的,在市场上颇受欢迎,因此种植茭白的人也在不断增加。不过大家在种植之前,更好不要盲目栽培,还是要提前了解一下茭白的品种类型。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了解一下茭白的两个品种。

我们根据茭白的生长特性、孕茭采收季节,把茭白分为一熟茭和两熟茭两个类型。下面我们逐一进行分析。

江西任氏果业茭白、茭笋、茭瓜、茭耙、禾笋、菰笋、菰瓜、高笋、高瓜、高耙田间种植

一熟茭

一熟茭又称单季茭、八月茭,是一种严格的短日照植物。春季栽植后,在秋季日照转短后才能孕茭,并且在当年白露至寒露期间收获。以后每年,自9月上旬到10月上旬可以采收一次,正是因为采收时期在农历8月,所以我们又称其为八月茭。

通常情况下一熟茭种植一次,可连续采收2-3年,之后便要换茬重栽。一熟茭以当年种植的产量,更高亩产在750-1000千克,以后产量会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茭白在生产上栽培1-2年之后,为了确保后期的产量,很多都要重新进行栽插。

江西任氏果业茭白、茭笋、茭瓜、茭耙、禾笋、菰笋、菰瓜、高笋、高瓜、高耙田间种植

除此之外,一熟茭适应性较强,对水肥条件要求不高,较耐旱涝。并且植株生长旺盛,管理方便。一熟茭采收期集中,产量较低,比双熟茭采收早,可以在蔬菜淡季上市。在我国的栽培面积也是比较大的。其主要品种有金茭一号、象牙茭,绍兴美女茭,宁波骆驼茭,温州早茭、中茭、迟茭,金塘9月茭品种繁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种植的环境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两熟茭

两熟茭又称双季茭,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除炎热的盛夏不能孕茭外,初夏和秋季都能孕茭。一般在春季或夏秋栽植,种植后可连收两熟茭白,因此称为“两熟茭”。

江西任氏果业茭白、茭笋、茭瓜、茭耙、禾笋、菰笋、菰瓜、高笋、高瓜、高耙田间种植

之一熟春栽的在当年白露至霜降采收,夏秋栽的则在当年寒露至小雪采收,称为“秋茭”,此熟产量较低,一般亩产750-1000千克,釆收期较一熟茭迟,正值农历9月,与中熟稻的收获季节相同,因此又称九月茭。

第二熟主要是在第二年立夏至小暑采收,我们称其为夏茭,因为此时正值农历四五月,是麦子收获和春蚕结茧时节,故又称“四月茭”、“五月茭”、“麦茭”、“蚕茭”和“老茭”,此熟产量较高,亩产高达2000千克左右,称为“大熟”。

另外,第二熟也可留到秋季再釆收一次,但由于这时植株已经衰老,此次产量不如前两次高,所以一般夏茭采完后,我们都会换田重栽,改种水稻或其他作物。两熟茭对水肥条件要求较高,产量比一熟茭高。

江西任氏果业茭白、茭笋、茭瓜、茭耙、禾笋、菰笋、菰瓜、高笋、高瓜、高耙田间种植

按其生长特性,我们又把它分为早、中、晚熟三种熟性。根据市场需要,栽培上可采用适当的提延措施,就是将不同属性的品种合理搭配,分开种植,以达到周年供应的目的。两熟茭的主要品种有苏州二头早、小蜡台,宁波四九茭、六月茭,杭州纾子茭、蚂蚁茭,绍兴早茭、晚茭,无锡中介茭,上海四月茭、青练茭等,均可以进行栽培。

总结:茭白的品种类型大致就是以上两种,并且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栽培期和熟制等存在明显区别,所以大家在选择种植品种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再做抉择,为日后的种植打下坚实的基础。好了,今天就到这了,如果你在观看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或是对茭白的品种类型还存在什么疑问,欢迎留言评论。关注我还能看其他原创哦,我们下期再见!

江西任氏果业茭白、茭笋、茭瓜、茭耙、禾笋、菰笋、菰瓜、高笋、高瓜、高耙田间种植

春日里娇嫩的一口茭白,带来媲美鲜肉的清甜

刘嘉郦

虽然每每到了5月底6月才能迎来茭白大量上市的季节,但对于想要提前掐尖吃鲜的美食爱好者们来讲,4月份刚刚上市的茭白,足以让他们的味蕾重新上天了。

“茭白”一词,其实得名于它的生长环境与外貌——其根交结、其茎嫩白,组合在一起,便成了“茭白”。作为江南大名鼎鼎的“水八仙”中的一员,茭白的历史极为悠久,要是你曾经在古籍里见到关于“菰”的形容,那大概率便与它关系紧密了。据了解,茭白实际上是“菰”这种水生植物的茎在真菌寄生后产生的“异变”,但这种异变带来的结果并不如字面意义上那么让人恐慌,反而提供了一种体积膨大、口感鲜嫩脆甜的食材,以至于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会刻意去培养这种变异后的茎以便取食,并随着烹饪方式的不断演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吃法。吃口清淡的人,只需要把茭白切成丝或者片,清水里面一汆烫,拌个酱汁就能吃个爽快,又或者来个茭白炒三丝,颜色清爽,吃口淡雅又不失鲜美,要是想来点儿重口味的,那便用酱油、糖来个油焖茭白,临出锅前再撒上点点干虾籽,吃口肥美、鲜味十足,用来在闷热的夏日里下粥,真乃妙物。

茭白炒三丝

原料:

茭白、胡萝卜、青椒、盐、油

做法:

1、将茭白、胡萝卜、青椒洗净,之后茭白、胡萝卜改刀切成丝;青椒剖开去籽后,改刀成丝,备用;

2、取一口干净的锅,锅内放油,油烧到六七成热的时候,将茭白丝和胡萝卜丝倒入锅中进行翻炒,等到这两种食材变软一些之后,加入青椒丝继续翻炒;

3、等到青椒丝也变软之后,加少许盐,之后将其翻炒均匀,即可出锅装盘。

Tips:

1、茭白丝和胡萝卜丝在切的时候注意,不要切得太粗,以免出现炒不熟的情况,如果觉得自己刀工不过关的话,推荐使用刨丝器来完成;

2、对于厨房新手来说,判断什么时候下新的食材并不容易,可以考虑提前将茭白丝和胡萝卜丝焯水,使其变软后再入锅翻炒。需要提醒的是,这两种食材在焯水时可以考虑提前往水里加少许油;

3、喜欢吃肉的可以适当地在其中加入少许肉丝,要是觉得鲜度不够,可以加一点点味精调味。味精其实并不可怕,适量加入菜肴的确可以使菜品的风味有所提升。

油焖茭白

原料:

茭白、老抽、虾籽酱油、糖、蚝油、油、盐

做法:

篙芭和茭白的区别,篙芭和茭白是同一种菜吗-第1张图片-

1、将茭白洗净,之后切成滚刀块,备用;

2、取一只干净的小碗,将老抽、虾子酱油、蚝油、糖混合调匀,之后加入适量的水,备用;

3、取一口干净的锅,锅内放油,烧到六七成热之后,将茭白块放入其中进行翻炒,等到茭白块略微有些变软之后,将事先调好的酱汁倒入锅中,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盖上盖子,焖煮一会儿;

4、等茭白块变软之后,将中小火转成大火收汁,之后根据口味可适当加盐调味,关火后即可出锅装盘。

Tips:

1、虾籽酱油本身带有一定的甜味,因此在加糖的时候可以适当减少比例,但具体的风味选择,可以根据你的喜好来定;

2、老抽的主要作用是上色,用量无需过多;

3、茭白跟虾籽的组合会进一步突出食材的鲜味,如果觉得单纯用虾籽酱油不够味道浓烈的话,也可以考虑多加一份干虾籽,既做装饰,又可提鲜。

责任编辑:李淑平

校对:丁晓

这野草酷似茭白,人称“鬼蜡烛”,农民常拿来做枕头,一个卖62元

甘蒲,又叫香蒲、蒲草,在农村它还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鬼蜡烛”,这种植物看起来酷似茭白,即使在农村,很多人都分不清哪种是香蒲,哪种是茭白。(图片来自东方IC)

和茭白一样,在农村,甘蒲的根茎也是可以食用的,它的嫩茎叶酷似茭白,不过味道却没有茭白那么好吃。(图片来自东方IC)

甘蒲的作用很多,在城市常被用于园林绿化,种植在水池或者湿地中,不仅有美化环境的作用,还能保护湿地的生态平衡。(图片来自东方IC)

而在农村,甘蒲的经济价值则更高,它不仅可以用来编织扇子,以前农民伯伯还经常用它的叶子来造纸,不过随着农村造纸作坊的逐渐减少,即使在农村,现在也没什么人懂得用甘蒲造纸了。(图片来自东方IC)

在农村,农民伯伯也常拿甘蒲的花序来做枕头,不过却只有雌花序有这种作用。甘蒲绒枕头在网上一个能卖到62元。据说这种枕头能提升人的睡眠质量,不过笔者一直都是睡的荞麦壳枕头,倒是不知道这种枕头比起荞麦枕哪个更好些。(图片来自东方IC)

甘蒲的嫩茎虽然没有茭白那么美味,但是却有不错的药用价值,在农村,甘蒲的全草皆能入药,有润燥凉血和降火等功效。你吃过甘蒲或茭白吗?你觉得哪个更美味呢?每日分享三农资讯,和琳琳一起发现农村之美!(图片来自东方IC)

有关菰、菰米、茭白的一些知识,可以了解一下

#丰收中国#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茭白可能比较了解,是一种食用蔬菜,对植物菰和菰米相对生疏。今天我就谈谈植物菰、菰米、茭白的问题。

一,关于植物菰

菰是一种植物的名称。菰是正式中名,这个名称出自《名医别录》,在《中国植物志》中确定为正式中名;学名为Zizania latifolia(Griseb.)Stapf;别名在《救荒野谱》中记载为茭儿菜;在《群芳谱》中记载为茭包;在《救荒本草》中记载为茭笋;别名还有高笋、菰笋、茭白、菰首、茭首、菰菜、野茭白等;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禾本科稻亚科稻族菰亚族菰属水生或沼生草本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甘肃、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台湾等省区;水生或沼生,常见栽培。

菰的外形特点:一是为多年生草本,具有匍匐根状茎,须根粗壮;秆高大直立,高1-2米,有多数节,基部节上生出不定根;秆基嫩茎被真菌寄生后,粗大肥嫩,可食,叫茭白。

二是叶片扁平宽大,长50-90公分,宽15-30毫米。三是圆锥花序长30-50公分,分枝多数簇生,上升,果期开展;

颖果圆柱形,长1公分左右,

可食用,常叫菰米。

菰是经济价值尚高的植物,秆基嫩茎可生产蔬菜茭白;颖果称菰米可作饭食用;全草是优良的饲料,也是鱼类的越冬场所;古代菰的生长正常,秋季结实,称雕胡米,为六谷之一。

二,关于菰米

菰米是植物菰的颖果。古代有“五谷”、“六谷”之说,“六谷”比“五谷”多的一种即菰米。菰米又叫茭米、黑米、雕胡米、雕菰、茭白子等;在我国周代已把菰米作粮食食用;自唐代以后,菰米被列为中药记载在各种本草著作中;到了宋代,菰米食用逐渐减少,多用于饥荒年充饥,而且很少被人工种植用来食用;由于菰的花期长,种子成熟期不一致,种子不好收集,产量比较低,不如稻、麦受欢迎,逐渐被淘汰,菰米作为粮食失传了一千多年。

菰的果实由颖(谷壳)和颖果组成,谷壳包裹着颖果,谷壳浅褐色或灰色,壳与颖果结合比稻米疏松,脱壳后的颖果即为菰米;菰米由皮层、胚和胚乳组成,属于全谷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据测定,菰米主要含有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粗纤维、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是一种良好的食物资源。菰米可以单独蒸煮米饭或粥,或与大米一起蒸煮米饭或粥食用。

三,关于茭白

茭白是植物菰的秆基嫩茎被真菌Ustilago e *** s寄生后,增大肥厚变嫩成纺锤形的肉质茎,是一种美味蔬菜。

人们后来发现,茭白的形成是因为它的茎部受黑穗菌的侵入,产生了吲哚乙酸 *** 花茎生长形成肉质的变态茎,茭白中间的小黑点就是黑穗菌的孢子,这种肥嫩的肉质茎就是美味蔬菜茭白了。茭白在我国栽培地区非常广泛,南自台湾,北至黑龙江均有分布,但以长江下游江浙的太湖流域栽培最盛,主要生长在水田湖沼地方,栽培品种很多。

茭白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吃法多样,可以茭白炒肉、

做鱼香茭白、清炒茭白、耗油茭白、油焖茭白等等。

据测定茭白主要含有糖类、有机氮、水分、蛋白质、脂肪、纤维、灰分、氨基酸类成分,食用对人体有益。

小结:菰是禾本科菰属的一种水生或沼生草本植物;菰米是植物菰的颖果;茭白是植物菰被黑穗菌寄生 *** 后增粗变肥厚的变态肉质茎。

长在水中,酷似茭白,一年四季都能采摘

象牙菜,学名香蒲,是香蒲科香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别名草蒲、宽叶香蒲、蒲菜、水蜡烛、甘蒲、水中龙。原产于云贵高原沼泽地中,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生于池塘、河滩、渠旁、潮湿多水处,常成丛、成片生长。因其食用部分为地下肥嫩洁白的匍匐茎,极似象牙,故名“象牙菜”。

象牙菜也因为可食用部分酷似茭白,在很多时候也会被误认为是茭白的一种。因为这种蔬菜主要生长在温暖的地方,所以一年四季都在生长,也就是说在一年四个季节里都可以进行采摘。

当然它生长最凶猛的时候,还是要属夏天,因为在夏天的时候,水温气温都很高,这时候他的嫩芽也是飞快的生长,一般隔上几天,就能采摘一次,要不然时间久了,他就会老了,吃起来的口感,也就没那么好了。

象牙菜可以说是云南的特产,在其他的地方倒是非常少见,当然主要也是气候的原因,在其他的地方,种植出来的草芽味道上和云南的相比,那相差的就是十万八千里。草芽它更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鲜嫩,脆,本来是生长在水下的淤泥里,但是却有着这么洁白的本质,采摘出来洗干净以后就可以直接食用,吃起来也是脆生生的,还伴随着一丝丝的甜味。

象牙菜的适应范围相当广泛,气温在5℃以上即可种植,更佳温度25~28℃,一年四季均可引种栽培,下种前应先把土地平整并引水浸泡,再充分翻耙一、二次,放足基肥。象牙菜的耐肥能力特强,一般的氮磷钾化肥均适宜,但为了保持其天然绿色的品质,应以有机肥为主,将猪、牛、人、马粪充分沤制后便可施用。

在适宜气温条件下,下种后约15~20天即可开始采收,在春夏季每5~10天可采收一次,冬季每15~20天可收一次。象牙菜所采收食用的是莲藕状块茎部分,纵横交错蔓延生长于泥田中。采收时,人员应轻手轻脚,不能踩烂或踩断新芽,要顺着根部逐行逐株自内向外、自上而下慢慢摸索采收。

从“对抗”到“适应”,听安庆余畈村民讲述“茭白故事”

受气候影响,今年安徽安庆主簿镇余畈村脱贫户储昭才种的茭白收成相对减少,“不过问题不大,这样的风险还能扛得住。”虽然歉收,储昭才还保持着底气。

据余畈村支部书记王玉怀讲述,早在2001年,茭白就被引进余畈村。那时,平均海拔800米的余畈村仍种水稻,当地水田多为冷浸田,水稻种植几乎年年遭遇“青封灾”,村民温饱难以保障。

茭白喜水不喜高温,经安徽省农科院专家介绍,环境适宜的主簿镇决定尝试发展茭白。“它在路边就长,为什么当回事去种?”在一片质疑声中,余畈村11户及邻村7户村民自愿在初春试种17.1亩。余畈村与茭白的故事,就从这最初的十余亩试验田开始。

2001年6月,试种茭白丰收,亩产达3300斤至5600斤。加之卖种苗收入,当年就产生5户“万元户”,其中4户在余畈村。

茭白丰收。程乔霞 摄

“激动啊,没想到种茭白这么赚钱。”王玉怀介绍,2002年,主簿镇决定,“环境对抗式”种水稻可转变为“适应式”发展茭白,当年在全镇扩大种植茭白300亩。

此后,随着茭白种植的奖补、贷款、技术、合作社等逐渐完善,茭白生产渐趋稳定。2018年,全镇7800亩、其中余畈村1200亩水田,全部由水稻改种茭白。

家乡的茭白长势喜人,吸引了在外务工的储昭才。2015年起,他回乡种了5亩茭白。3月种、8月收,他的茭白收成好的时候,每亩有5000多斤,由村中合作社收购销往合肥、武汉等省内外市场,每年收入3万多。此外,他随易地扶贫搬迁住进百余平方米新房,且少量种茶及从事公益性护林员,也有每年1.5万元收入,2017年即已脱贫。

储昭才讲述生活变化

王玉怀还提到,如今,余畈村人均年收入达13800元,集体收入达20万元。茭白给村子带来的,还有结合茭白种植及村史总结而成的“诚孝俭勤和忠义健善乐”十字民风、方便交通的“茭白桥”、500米长的滨河健身步道“茭白大道”等。

作物虽小作用大,余畈村与茭白的故事仍在继续……(光明网记者 孔繁鑫)

买茭白,“圆形”好还是“扁形”好?遇见这3种放心买,新鲜优质

买茭白,“圆形”好还是“扁形”好?遇见这3种放心买,新鲜优质

大家好,感谢阅读我分享的文章,这次我要和大家说的是:『买茭白,“圆形”好还是“扁形”好?遇见这3种放心买,新鲜优质!』

说到“菰”,肯定很多人都一脸问号,但要说到茭白,大家立刻会恍然大悟。这是一种常见的水生蔬菜,还可当做饲料,口感非常鲜嫩,还有丰富的营养,蛋白质、脂肪、糖类一个都不少,其中氨基酸含量非常高,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可润肠通便、美容养颜。

茭白的形状类似于竹笋,常见的有“圆形”和“扁形”2种,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就和大家说说。

如何挑选茭白?

食材的形状决定了口感,相比较而言,又圆又饱满的茭白口感更佳,比较扁的茭白口感要差很多。挑选时,形状圆润饱满、又长又直、光滑洁白的茭白是更好的。

在菜市场,菜农们为了方便并且提高售价,通常会对食材进行预加工,比如剥壳、剥皮等,一些人就很爱买剥了皮的茭白,回家后可以直接烹饪了,但不建议大家买这种。茭白剥皮后如果不马上吃,颜色就会发黄,影响了卖相。商贩们为了好卖,会用化学试剂浸泡茭白,浸泡后的茭白变得光亮白净,买的人就多了。

所以,遇到颜色特别白的茭白更好不要买,经常吃会损害健康,正常的茭白都带有淡淡的黄色。更好是购买没剥皮的茭白。

买回家的茭白,很多人都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茭白里有一些黑点,是发霉了?据种植茭白的菜农说,茭白被真菌寄生后才会变得粗大肥嫩,而黑点就是真菌的孢子,是无毒无害的,这样的茭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但如果茭白表面发黑了,并且后酸腐的味道,可以确定是坏掉了,不能吃。

什么样的茭白才是好的呢?

菜农说,符合3个条件就是新鲜优质的茭白,放心买。

1、关节少。

和竹笋一样,茭白也是有关节的,不过关节少的是比较嫩的,关节越多口感越老。

2、根部粗大、坚硬。

根部比较粗,捏起来比较硬实,说明茭白的水分含量高,口感才鲜嫩。

3、相对细小

同样大小的茭白,相对较细小的会比较嫩,太粗的话纤维老化,口感很差。

遇见这3种茭白,更好不要买。

1、颜色不是碧绿色

有些茭白的颜色不绿,反而有些发暗,说明品质不好,

2、颜色太绿

如果颜色太绿,连根部都变绿了,说明茭白比较老,皮比较厚,有很多纤维。

3、颜色黄、有酸味

这样的茭白,是存放时间长了,已经不新鲜了,再便宜也不能买。

这篇文章对您有用吗?如果觉得有用,请大家给我点赞、评论、转发、关注,让更多的人都学到技巧,下次我会继续给大家分享有用的美食知识。

水中特有野菜,长得酷似茭白,可连续采摘四季,20元一斤价值高

我国蔬菜品种繁多,不仅有陆地上的,水中也有不少珍品蔬菜,例如莲藕、菱角、藕带、莼菜、茭白等,南方地区的水资源丰富,水中蔬菜的品种更是多不胜数。茭白是有名的水中蔬菜,它原本是一种野菜,后来因为味道鲜美才被人们当蔬菜种植。

在云南地区,也有这么一种由野菜驯化而来的蔬菜,长得酷似茭白,洁白如玉,人们称之为“象牙菜”。这些年象牙菜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农民都开始种植象牙菜,从云南运到外省销售,可卖到20元一斤,价值非常高。

象牙菜的本名叫做草芽,它是香蒲科水生植物的嫩芽,因为这种植物只适合在气候温暖的地方生长,一年四季都有芽儿萌发,所以四季都可以采摘。但长势最猛的季节还是夏秋季节,水温高,气温也高,草芽蹭蹭地长,每隔几天就得采收一次,不然就长成苗了,那就太老了。

说起来,香蒲科的植物嫩芽不止草芽,还有一种叫做“蒲菜”的美味,这二者都同属一科,蒲菜是野外常见的那种“水蜡烛”的嫩芽,而草芽则是另外一种植物的芽,虽然二者都生长在水中,但长的嫩芽并不一样。

草芽是云南的特产,别的地方很少能见到种植,橘生淮南则为橘,也只有云南的气候适合种草芽,外省也有引进种植,但长出来的草芽却没那么好的味道。

草芽更大的特点是脆嫩,生长在水底下,却和莲藕一样出淤泥而不染,采摘了之后洗干净,可以直接生吃,脆生生的,带着一丝甜味儿,是难得的水中野菜。在云南,吃野菜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因为各种各样的野菜实在是太多了,让人眼花缭乱,往往吃过野菜之后都想不起来它叫什么名,但这草芽却是让人念念不忘的美味。

据说有一种全席草芽宴,桌上的菜全都是以草芽为主,什么草芽炖海参、草芽鸡片、草芽云腿汤等,味道极为鲜美,是招待贵客的美食。草芽本身的滋味较为清淡,但又极鲜,特别适合搭配各类鱼、肉做汤,荤素搭配相得益彰。在云南种植草芽最有名的便是建水,每年有不少人趁着假期,专门到建水去吃正宗的草芽美食。

草芽一般都是在水田里种植,云南气候条件优越,草芽又具备野生植物的一些特性,生长速度快,水肥充足的话更是长得极好。通常来说,草芽种下去之后,只要不连根挖起,之后年年都能采到许多嫩芽。

但农民把它当蔬菜种植,追求的还是产量,所以一亩草芽最多连续采收3年,这3年算是它的盛产期,过了3年了基本就要铲掉重新再种一批新的苗子。草芽的价格好,在当地也是著名的特产,市场上比较好的草芽要卖到20元一斤,有很多货都是直接送到北上广这类大城市,深受消费者喜爱。

读者朋友们,你们吃过草芽吗?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标签: 茭白 种菜 同一 区别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