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飞行汽车亮相,首款飞行汽车亮相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26 0
这才是飞行汽车!马斯克投资的Model A展出,预售价超218万人民币

在2023北美国际车展上,Alef Aeronautics旗下飞行汽车Model A正式亮相,该车目前已经开始接受预订,预售价3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18万元),目前已有超过2500份订单。按照规划,该车预计在2025年实现量产交付。需要指出的是,Alef这家飞行公司曾获得了马斯克创立的火箭公司Space X的投资。

在外观方面,Model A和小鹏、广汽等飞行汽车完全不同,没有外露式的螺旋桨,造型上更贴合汽车的传统设计,拥有四个车轮、前后灯组以及方块式的车身。当然细节上显然有明显不同,毕竟车辆的驱动方式完全改变,比如四个车轮隐藏在内部,不再 *** 在外,中间的车舱采用球形设计,且位于车身正中央。

车身表面也不是传统汽车的封闭面板,车辆上部采用网格状镂空结构覆盖,内部隐藏了8个螺旋桨,为汽车飞行提供动力,使其可以实现垂直升空。而这种隐藏式螺旋桨的设计也能避免异物被吸入,安全性得到较大提升。

车辆垂直升空后转为水平向前飞行时,飞行汽车的姿态也会旋转,前后车身变成左右飞翼,驾驶舱也会随之旋转,飞行员变成面向汽车意义中的车顶方向,在飞行过程中获得超过180°的全景视野。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飞行汽车已经获得了美国合法飞行许可,并且既可以地面行驶,也支持空中飞行,可以合法停留在普通停车位和车库中。车辆采用纯电驱动,搭载一名乘客后,地面续航里程约为320km,飞行续航里程约为177km。

在国内,飞行汽车的概念也有望落地。比如小鹏旗下飞行汽车公司小鹏汇天,旗下飞行汽车旅航者X2在今年年初就获得了特许飞行证,是国内首款获批有人驾驶 eVTOL(电动垂直起降)产品。只不过,小鹏的飞行汽车并不能陆地行驶,造型上也被很多人戏称是“大号无人机”。

在8月26日,小鹏旅航者X2在长沙顺利完成跨江飞行演示,从河西穿越湘江到河东跨江飞行仅用时4分钟。

而小鹏的邻居老大哥广汽集团也入局了飞行汽车,在今年6月26日,广汽旗下名为“GOVE”的飞行汽车完成全球首飞,采用上下双层结构,上层设计成旋翼和座舱,下层为可以陆地行驶的运输结构,在飞行时GOVE的上层结构会脱离直接起飞。

当然,还有很多汽车行业大佬投身到了飞行汽车这片尚未开发的“蓝海”中,国内有小鹏、吉利、广汽,国外有大众、通用、丰田、现代等,都在心照不宣地推进飞行汽车地研发,甚至波音、空客等老牌航空公司也没落下。

只不过,飞行汽车何时能真正落地,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除却飞行动力、操控系统、飞行稳定性、续航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还需要重新制定空中飞行法规、空中飞行交通管理、建设飞行汽车升降场地等法规和基础建设。

现阶段的飞行汽车,对企业来说更多的是“科技背书”,以此来增强品牌形象,吸引投资者,想要实现商业化,老实说还有难度。

编辑/温澈

都说造车难,可吉利的首款“飞行汽车”已经正式投产了,服不服?

飞行汽车,好像离我们非常遥远,但是又慢慢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近日,吉利宣布旗下首辆飞行汽车“Transition”投产,并有望于2019年上市销售!

其实,人造“飞行汽车”的消息,既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突如其来。“Transition”是美国公司Terrafugia发布的之一款飞行汽车,从2009年原型机之一次发布,到2012年其迭代版本推出,再到如今的全面升级,飞行汽车从“首飞”到“量产”的这一步也跨了十几年。

其实在这十几年期间Terrafugia研发飞行汽车也面临了很多困难,比如舆论压力、资金、技术支持等!好在去年,Terrafugia公司被我国自主品牌吉利全资收购,从而在产品的动力、加速、内饰、安全性和空中配套的升级方面获得了更多资金和工程支持,包括配备安全性更高的混合动力引擎(磷酸铁锂电池)、全新加速模式、经改进的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等等,并且引入了 Dynon 的飞行信息系统和 BRS 公司的降落伞系统。

首款飞行汽车亮相,首款飞行汽车亮相-第1张图片-

据Terrafugia官方表示,最新一代Transition飞行汽车允许两人乘坐,飞行速度最快为161公里/小时,飞行高度可达3048米,空中续航应超过640km。在一万英尺的高空上驾驶,“堵车”问题自然是迎刃而解了,不过,飞行汽车当然不是人人都能开得起的,吾等平民还是留在地上挣扎吧!

除了购买力,想要操纵飞行汽车还必须持有飞行执照,注定了飞行汽车只会是小众产物。但即使如此,这一发明若果真投入量产,也足以对现行的航空法规产生挑战。据悉,Transition已经符合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相关标准,但折叠起机翼、在公路行驶显然不是“玩家”们所追求的,一旦上了天,这将需要某种形式的城市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来对飞行汽车加以规范。

因此,即使突破技术壁垒,飞行汽车能否克服法规限制还尚不明朗。如何处理飞行汽车在空中出现的混乱、如何增加升降场所以避免其坠落在人口密集区域、如何抵御恐袭风险……这一道道现实问题恐怕比飞行汽车如何增加续航里程还要来得棘手。至少,我国目前针对飞行汽车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有很大留白。

或许有人会疑惑,普罗大众的汽车有了,“专属服务”的私人飞机也有了,为什么还要发明一款所谓的“飞行汽车”呢?在疆哥看来,这个问题,除了“有钱人为了花钱真的很努力”等答案外,其实,飞行汽车正是融合了飞行器与汽车二者的优点,可以有效地解决飞行员受只能在固定机场降落的限制及落地后还需开车才能抵达目的地的“最后一公里”等问题。所谓有需求就会有经济增长点,“飞行汽车”这个亿级的投资领域尚大有可为之处。

至于飞行汽车是否会对现有的交通工具产生冲击,疆哥认为当下考虑这个问题还是太过遥远的。毕竟,除了前面所提到的民众购买力问题,目前来看,即使飞行汽车真在明年就实现了量产,其大规模地上路/上天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现有汽车产生的拥堵、污染等问题就已经够令人头疼了。

不过,虽说是“有钱人的玩具”,也不代表飞行汽车研究的进展就与普通民众毫无干系了。在飞行汽车领域取得突破的并非只有吉利Terrafugia,德国Lilium 公司试飞电动垂直升降飞机成功、Aeromobil 公司的新型飞行汽车在摩洛哥车展上亮相并宣布今年开始接受预定、甚至连Uber 也即将公布其关于空中交通的详细战略……一个个重大进展,不但展示了人类运用科技一往无前探索的勇气,而且按照这股“热潮”,在远一些的未来飞行汽车实现普及化也未可知。所以说,疆哥认为“飞行汽车”的研发意义并不在于为当下创造多少财富,而在于对未来的追求!

总之,“吉利旗下首款飞行汽车将在2019年上市”的消息还是值得喝彩的,作为我国自主品牌中的佼佼者,吉利近来的高新范、国际范是越来越足。至于“Transition”等飞行汽车未来的表现究竟如何,拭目以待吧!

全球首款!两座分体式飞行汽车来了

来源:科技日报微信

视频加载中...

11月17日,全球首款载人级两座智能分体式飞行汽车工程样车在重庆发布。这款飞行汽车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昌乐团队研发,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与重庆市联合发布。

为了实现垂直起降飞行器、智能操控座舱和自动驾驶底盘三个独立模块的流程切换,研发团队围绕三个方面进行了研发,取得了三项核心突破。

其中,自主垂直起降飞行器更大起飞重量650千克,有6涵道和开放式8轴16旋翼两种构型,净载重280千克。

智能操控座舱采用超轻量化的座舱及内饰设计,自重80千克,前后排2座布局,可以搭载两人,实现高效空间利用及空气动力学优化设计,具备飞行汽车驾驶人机交互操作系统,智能感知传感器引导座舱分别与底盘或飞行器对接,实现地面行驶、空中飞行模式切换。

自动驾驶底盘采用全尺寸轮毂电机四轮驱动底盘,通过综合控制器实现驱动、转向等运动控制及自动驾驶,更大载荷大于500千克,设计更大车速80公里/小时,通过精确感知定位、底盘的轨迹规划和行驶控制,将底盘与座舱或座舱与飞行器精确对准并自动对接、锁固,切换空中飞行、地面行驶两种模式。

【来源:科技日报微信公众号 记者 雍黎文中图片均由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提供】

世界首款飞行汽车亮相,可在空中飞行一小时

近日,一款名为AirCar的飞行汽车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进行了成功的试飞,引起了全球的关注。这款飞行汽车由斯洛伐克公司Klein Vision开发,是世界上之一款能够在空中和地面自由切换的汽车。


据悉,AirCar的设计灵感来自于科幻电影《007:明日帝国》,它可以在3分钟内将车身变形为飞机,拥有两个座位和一个可折叠的螺旋桨。它的更大时速为200公里,更大飞行高度为2500米,更大载重量为200公斤。它的油箱容量为52升,可以在空中飞行一小时,或者在地面行驶1000公里。


AirCar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斯特凡·克莱因表示,这款飞行汽车是他多年的梦想,他希望能够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让他们能够享受更多的自由和乐趣。他还表示,AirCar已经获得了欧洲航空安全局的认证,预计将在2024年正式上市,售价约为150万欧元。


目前,世界上还有多家公司正在研发飞行汽车,如美国的Terrafugia、荷兰的PAL-V和日本的SkyDrive等。但是,AirCar是之一款能够实现完全自动化变形和驾驶的飞行汽车,也是之一款能够在城市之间进行长途飞行的飞行汽车。它的出现无疑是汽车领域的一次革命性的突破。

沈亚楠退出理想股东行列 全球首款飞行汽车Model A开售

1.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的运营主体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公司发生工商变更,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沈亚楠退出股东行列。资料显示,沈亚楠自2015年11月起担任理想汽车总裁,负责公司的整体战略、业务发展、供应链管理以及营销。在此之前,沈亚楠在联想集团担任多个职务,官至摩托罗拉移动中国董事长。此次沈亚楠退出股东并不意外,从2021年12月开始,其多次减持理想汽车股票,套现上亿元,截至去年年末,其还持有理想汽车2900万股。

自主汽车评论:理想汽车近期股价走势非常犀利,对于创始人之一的沈亚楠来说,此时选择抛售理想汽车持股是个非常好的时机。


2.据美国有限电视新闻网报道,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为初创公司Alef Automobile的飞行汽车Model A颁发了适航认证,这是美国 *** 批准的之一款既可以飞行又可以在道路上行驶的纯电驱动汽车,预计售价将达到30万美元,预计将于2025年底开启首次交付。


自主汽车评论:随着智能汽车的发展进入新阶段,飞行汽车正成为各大造车新势力的新角斗场。


3.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今日发布声明表示,公司董事长沈晖此前被限制高消费,但该限制目前已撤销。该限制消费令由上海市青浦区法院执行,执行标的为14065元,法院认为威马汽车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将公司列入失信被执行人。不过即使撤销限制,威马汽车近期仍深处困境,威马在6月30日再度传出停薪。

自主汽车评论:威马汽车虽然表示限制消费令已经解除,但是对于这家企业来说,想要谈起死回生仍为时尚早。


4.特斯拉发布的今年二季度电动汽车生产及交付报告显示,该季度特斯拉共计交付46.61万辆电动车型,打破公司单季度交付量更高纪录,这也是特斯拉连续5个季度电动汽车产量高于交付量。今年二季度,特斯拉完成产量47.97万辆,同比增长86%。为了持续提振销量,特斯拉近期对中国市场的两款车型降价约4.5%。


自主汽车评论:特斯拉二季度的产销表现保持了极高速的增长,这也推动特斯拉股价来到新高位置,市值逼近9000亿美元大关。

5.今年5月推出的湖北购车补贴政策未落实到位而引发争议,有东风雪铁龙C6消费者表示,湖北雪铁龙C6补贴9万涉嫌诈骗,参与 *** 的消费者超过100人,大多数人仅拿到补贴的一半数额,而对于剩下的补贴何时返还,涉事4S店和雪铁龙官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时间表,主要涉嫌拖欠补贴的4S店为随州骏现雪铁龙4S店和武汉精华雪铁龙4S店。


自主汽车评论:虽然雪铁龙逐步在华式微,但是这并不是东风雪铁龙消极对待消费者的理由。

全球首款个人飞行电动汽车亮相!网友看了直呼“真香”


交通拥堵、商住分离,当前的上班族们通勤时间、通勤距离越来越长了。


极光大数据发布的《中国城市通勤研究报告》显示,北京上班族平均通勤路程达13.2km,平均用时达56分钟。


小编每天上班单程近30公里,单程通勤时间一个半小时起步,真是扎心了…


可以说单通勤这一项,就将上班族们的城市生活幸福感拉低了一大截。


不过不用急,地铁将城市交通发展到地下,现在人们则在计划着飞上天空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飞行汽车”的研发,未来"飞着上班”不是梦~


一辆SUV的价格,就可以买一台个人飞行汽车?


眼看着地面交通愈发拥堵,已经有无数出行公司开始打起了“上天”的心思,并且似乎都试图打造出一款“地、空两栖”的新交通工具。


最近来自硅谷的初创公司Opener做出了一款BlackFly飞行汽车,并且声称他们的产品只消一辆SUV的价格便能轻松入手。



BlackFly是一款电力驱动的飞行汽车,它选取了超轻材料,在飞行状态下能源损耗比传统电动汽车更少,满电状态下可以连续飞行40km,更高时速可达100km/h。


当然这样的续航自然称不上优秀,但在应对市内通勤时,40km的直线距离倒也足够应付大多数时候的日常使用了~



由于被划归为超轻型飞机,所以驾驶BlackFly并不需要取得适航证书,只需要完成一次私人飞行员驾驶证笔试,并且接受数个小时的教学即可进行执飞,堪称毫无入门门槛。


如果肯加点钱的话,还能给BlackFly配备弹射降落伞,只是跳伞也算是一个技术活儿,小编觉得,开发公司应该会为普通人开设一个专门的跳伞培训吧~



Opener已经对BlackFly进行了严格的测试,包括1000多次飞行和1万多英里的飞行里程。


这款飞行汽车已经在加拿大进行了测试,它可以用操纵杆起飞和降落,而且还有“返航”功能,可以自动飞回着陆基地。


劳斯莱斯EVTOL


英国飞机弓|擎制造商劳斯莱斯也开发了新概念车。


这一概念飞行汽车可以搭载4-5名乘客,更高时速可达250英里,飞行距离则达到了 500英里。


尽管名称中有“电动”二字,这一飞行汽车并不是完全电动,而是通过在飞行器背部放置一个M250燃气轮机,为6个螺旋桨提供动力,同时提供充电。


劳斯莱斯的这一飞行汽车重 点关注“私人空中飞行”,可以用于飞行出租车,也可以用于富豪

的私人交通。此外,劳斯莱斯还将探索将其用于货物运输及军事用途。


至于停机坪方面,劳斯莱斯称可以使用现有的一些基础设施,如机场、直升机停机坪等。


空客公司Vahana


法国飞机制造商空中客车公司(Airbus) 早在2016年就公开了他们名为"Vahana” 的飞行出租车计划。


早期空客公司就组建了一个全新的部门“城市空中飞行部”,主要负责CityAirbus自动飞行出租车原型和Vahara电动飞行出租车的研发。


空客公司表示,随着世界上越来越多特大城市的出现,天空更应该向小型的飞行工具开放。


而飞行出租车将使得城市交通更加舒适、干净,同时节省地面空间,而这也就意味着质量更高的城市生活。

海外 | 日企向个人销售飞行汽车/售150万美元, 小鹏旅行者还要多久?

文:懂车帝原创 李德喆

<懂车帝原创 行业> 作为 4月16日,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位于日本爱知县丰田市的航空科技初创企业SkyDrive公司宣布,将面向个人销售“空中飞行汽车”,售价约1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30万元)。据悉,该公司已经开始在网上接受咨询和预定。

SkyDrive公司宣布,将面向个人销售“空中飞行汽车”

日媒报道称,SkyDrive公司此前计划以企业为目标客户,但是由于当地个人消费者的高度关注而改变了销售策略。该公司的计划是力争在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期间投入使用两人坐飞行汽车“SD-05”,同期也将向个人买家交货。

资料显示,SkyDrive公司诞生于志愿者组织CARTIVATOR,其宗旨是使飞行汽车商业化并为未来的移动性社会做出贡献。 据了解,SkyDrive去年与越南企业就交付最多100架达成了协议,而该公司也正在争取获得商用飞行所需的国土交通省文件。

SkyDrive公司计划在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期间投入使用两人坐飞行汽车“SD-05”

日本的飞行汽车推进顺利,那么我国涉足飞行汽车的企业最近进展如何?在近日举行的消博会上,小鹏旅航者X2飞行汽车亮相。官方称,旅航者X2是国内首款提出申请并成功获批的有人驾驶eVTOL(电动垂直起降)产品,今年1月底,旅航者X2获得了由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颁发的特许飞行证。

小鹏旅航者X2亮相消博会

而在消博会上,小鹏方面也透露,这款产品将在两三年内量产,定价也将在百万元左右。

湖南搭建全国首个飞行汽车跨江运行场景,小鹏汇天首飞成功

IT之家 8 月 27 日消息,小鹏汇天官微周六宣布,飞行汽车“旅航者 X2”在湖南长沙完成飞越湘江演示。该飞行汽车从江对岸起飞,降落在三馆一厅洲头广场,两地相隔 1.5 公里,全程用时 4 分钟

同时,这也是全国首个飞行汽车跨江运行场景,还举行了应用场景探索签约仪式,小鹏汇天、航空工业长沙院、湖南省通航公司、湘江通航、湖南永通集团和经纬航通还联合签订《长沙市低空飞行汽车应用场景探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在此次跨江飞行之前,该飞行汽车号称已经进行了近 4000 架次的试验试飞,今年又开展了城市 CBD、海域、沙漠、景区等多种应用场景的飞行测试。

小鹏汇天创始人、总裁赵德力表示,基于旅航者 X2 的研发成果和场景探索经验,汇天正全力以赴研发下一代陆空两栖的飞行汽车,计划 2025 年量产交付。此外,小鹏汇天自主研发了五代智能电动垂直起降载人飞行汽车,试飞 15000 余架次。

小鹏汇天官方表示,旅航者 X2 是该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一款双人智能电动飞行汽车,全机身采用碳纤维材料打造,外观造型呈水滴状,拥有良好气动性能。

IT之家此前报道,今年 1 月 30 日,小鹏汇天旅航者 X2 已获得由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颁发的特许飞行证,旅航者 X2 成为国内首款提出申请并成功获批的有人驾驶 eVTOL(电动垂直起降)产品



大众首款电动飞行车亮相,自动驾驶无司机,一趟能飞200公里


作者|fanfan

来源|极果编辑部

眼看空中出行成为热潮,造车的大众也忍不住掺和一脚。#汽车科技要闻#

是的,造车的大众要“上天”了。大家别想歪,还没厉害到汽车直接飞起来,大众要搞的是载人飞行器。虽然大家对飞行器、飞行汽车已经听的够多了,但对于大众来说,这确实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图来源 *** ▲

早在2年前,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就启动了空中移动出行项目。去年2月,现任大众集团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还曾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一段视频,表示大众希望开发出拥有牌照的无人驾驶飞行器,为参与未来市场打下基础。

图来源 *** ▲

为了研发出更好更专业的产品,大众集团组建了一支中国本土专家团队推进空中移动出行项目的进展,同时还与轻型运动飞机领域的市场领导者——湖南山河科技等中国本土的合作伙伴紧密协作。

图来源 *** ▲

历经了近3年的研究、概念设想和产品研发,项目团队现终于完成首款验证机——V.MO。作为尚处于试验阶段的产品,原型机基于现有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与电池技术打造,可实现空中长距离飞行!

这款被命名为V.MO的原型机采用了类似虎纹的黑金配色,以纪念在中国农历虎年完成了这一重要项目,有“如虎添翼”的美好寓意。外观上,相比其它奇形怪状的国外飞行器来说,它设计要日常些,有点像甲壳虫汽车上装了一对翅膀。

在机身结构上,原型机设计为翼长11.2米、翼展10.6米的豪华X翼构型,两侧配备有八个用于垂直起降的旋翼以及两个用于航向水平推进的螺旋桨,在构型上极大地满足升力与推力的混合平衡。

V.MO是面向城市群之间出行的产品 ,可容纳四名乘客从一个城市飞往另一个城市。而且它是全自动驾驶,无需人工操作,相当于变向给用户腾出了一个位置。这下,不用担忧“三人行”的尴尬。

动力方面,该原型机将基于现有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与电池技术,打造零排放的移动出行。相较于传统的城际交通方式,它将有望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省时高效、绿色环保、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并进一步扩展城市空中交通服务的承载力。

由于目前该载人飞行器仍处于原型机阶段,因此未有更多细节流出。但大众表示,将于今年下半年通过数轮飞行试验进一步优化方案,改进后的原型机将于2023年夏季末进行更高标准的试飞。

最终这款纯电动、全自主飞行的eVTOL载人飞行器将实现运载乘客及行李物品飞行长达200公里。

截图来源大众官博▲

一个造车的,跑去造载人飞行器,还真让他琢磨出来了,难怪自V.MO曝光后,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好奇,大伙纷纷表示这非常未来感。还有网友在底下发言求问:有驾照C证能不能开。

不过在一堆点赞里,也有不少网友针对该载人飞行器的量产提出了担忧,毕竟从现有经验来看,原型机能造出来,不代表它能安全无误,一路畅通,按照团队所设想的方式实现在空中飞行。

同样是在空中飞行,飞机是长距离交通运输,所停之处是专门设置的停机坪,人烟稀少。而eVTOL 载人飞行器作为未来日常交通工具,它的应用场景是人口密集的城市空间内、点对点的交通运输。

因此,它要面临的问题有很多,例如安全、造价、法规等。安全性问题嘛,从技术角度看,飞机都这么安全,小飞行器的安全只要技术能跟得上,在投入实用前相信这类问题还是能解决。

但一旦涉及技术问题,研发成本就上来了。毕竟这是一个新兴玩意,各种技术都需要琢磨,在这层层加码之下,最终它的造价就上来了。而这直接影响的便是其售价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会有网友在大众官博底下调侃:不仅能载人,肯定也宰人。

另外,抛开各种技术和价格因素,目前限制这种eVTOL 载人飞行器的一个现实因素在于——法规。说它属于航空体系吧,这种交通工具一旦发生意外,干扰的还是地面交通,非常麻烦。

所以说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摆在大众面前的还有很多问题解决。但目前它要考虑的还在于产品本身,如何做得更好。

图来源 *** ▲

而对于载人飞行器日后使用问题,大众表示,在商业化应用初始阶段,V.MO将提供VIP空中穿梭服务,打造高端体验,给用户带来更快速、高效、灵活的出行。额...这种服务,想必花钱也不少。

其实不止大众,随着城市空中交通市场快速兴起,目前有不少企业都纷纷踏入了这一“造机”领域。

纵观国内,像吉利汽车、小鹏汽车等知名车企,均在“飞行汽车”有所投入,这里有走eVTOL路线,也有陆空两栖汽车。其中,小鹏发布的第六代飞行汽车,有望在2024年实现量产,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今年央视元宵晚会上,两位演员乘坐小鹏旅航者X1飞行汽车穿梭在巨型花灯丛中,成为当时一大亮点。

除了上述所说的企业外,目前也有消息传出广汽在研发飞行汽车。

这两天,还有人在 *** 网站上看见广汽研究院正在 *** 飞行器领域的工程师岗位,薪资在2至4万元之间。

种种迹象表明,空中出行的前景是向好的。各位不妨猜一猜,下一个入局飞行汽车领域的玩家又会是谁呢?

希望随着大众和其他汽车厂商的入局,这一天能早日到来。届时,就如同科幻电影中一样,打车的时候直接设定目的地:XX小区2号楼X单元之一个阳台。连电梯都不用,直接进行房间到房间的点到点运输。

全球首款电动“飞行汽车”来了!成本220万,可行驶160公里

近日,加州一家初创公司正式踏上了未来的道路,带来了一款令人兴奋的电动“飞行汽车”,该原型车即将在下周的底特律车展上露面。这项突破性创新已经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试飞批准,标志着我们正迈向飞行汽车时代的一大步。

从外观上看,这款飞行汽车并没有太多异于常轿车的地方,具备流线型车身,给人一种熟悉感。然而,当我们从上方仔细观察时,车身上方覆盖有一层透风框架,内部隐藏着多个螺旋翼。这些螺旋翼的设计使得驾驶舱能够在需要时旋转90°,并通过左右两侧的螺旋桨带动飞行,仿佛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成为了现实。

这款飞行汽车的制造成本约为3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20万元),一次充满电后,它能够行驶320公里,同时还能在空中飞行160公里。如果一切顺利,我们可以期待在2025年看到这款令人兴奋的车型投入量产。

与此同时,中国的小鹏汽车也在积极研究类似的飞行汽车产品,并且最新的飞行汽车已经接近量产状态,具备了飞行和可折叠的翼展。这引发了人们对于未来的热切期待,或许不久的将来,美国和中国的飞行汽车产品将会在市场上展开一场激烈的竞争,为我们带来更多令人兴奋的创新。

这一切都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飞行汽车的出现不仅是科技的飞跃,更是人类对于汽车和飞行器的终极追求的体现。我们期待着看到这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革命性改变。

标签: 飞行 亮相 汽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