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结束,除了等待考试成绩之外,最让人担心的就是高考录取状态查询。一般来说,录取查询会有“已经投档”“院校在阅”“预录取”“录取”“预退档”“自由可投”这6种状态,如果高考志愿状态显示“已投档”,就等于被录取了吗?其实并不是的。
高考录取状态查询显示,已经投档代表省招办已经将考生档案提交给了院校,但院校还没有下载投档信息,学校下载阅读后,考生的录取状态就会变成“院校在阅”。
1、“已投档”只是考生电子档案的一种状态
每年的高考录取工作开始后,考生的档案状态就会发生变化,已经投档也只是其中一种,代表着考生的档案被省招办提交了学校,但学校还并未下载投档信息,也就是说只是投档成功,但学校还未查看,因此自然不能被认为是录取了。在已经投档后面,还有“院校在阅”“预录取”以及“录取”、“自由可投”多种状态。
2、“已投档”不等于录取,仍有可能被退档
(1)考生未选择服从调剂
虽然已经投档代表考生已经过了学校的更低录取控制线,但考生仍然有被退档的风险。比如考生所选专业内,考生的分数线没有其他考生高或者说不够专业线,此时学校就会将考生调剂到其他专业,如果考生未选择服从调剂的话,那么就会被学校退档。
(2)身体原因或者是单科成绩不够
除了分数线不满足专业线外,考生还可能因为身体不符合专业的特殊要求(比如视力、色觉),或者是单科成绩不满足学校规定等原因被退档。
其实只要考生在选择服从专业调剂的情况下,已投档被录取的概率是很大的。因此各位考生在报考志愿时,请务必选择服从调剂,服从调剂只会在大家分数线不够所选专业时,才会起到作用,因此对于考生上喜欢的专业并没有影响,相反还会提高被录取的概率。
一、区别
1.含义
提前批是指“先面试,后笔试”,是指考生需要在全国联考笔试之前参加的各招生院校组织的面试。若考生面试通过即可获得预录取资格。
正常批是指“先笔试,后面试”。考生先参加12月份全国联考,达到报考院校划定的复试分数线后再参加复试。
2.面试时间
提前批是在笔试前,有的院校分两批,最晚一批在10月底基本都能结束。
正常批的面试属于复试环节,一般在12月全国管理类联考笔试之后,第二年的3、4月份。
3.复试分数线
提前批和正常批对于进入复试的分数要求是不同的。
通常来说,提前批考生的成绩一般达到国家A类线,即可获得复试资格。而正常批的复试分数线会高一些,一些专业会根据当年的考试情况以及招生计划等提高复试分数线。
4.录取名额
通常来说,提前批的录取名额会比正常批的录取名额多。
二、提前批的优势
在申请提前面试的时候,可以同时向多个院校提交申请,但是同一所院校一年只能申请一个批次。
如果参加提前面试失败了,那考生还可以进行正常批次的研究生考试,参加全国联考,在初试和复试成绩都通过的情况下获得录取资格。
提前面试相当于给了考研的考生多一次的机会,所以如果报考的院校和专业有提前面试的机会,考生可以大胆尝试一下,即使失败也不会影响自己正常参加全国联考,但如果通过了提前批则是一个好的优势。
更多资讯可关注公众号:MBAMPA调剂中心
拟录取是什么意思,拟录取有退档风险吗?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填报完志愿后的等待是煎熬的,不少考生每天到网站上看看自己的档案情况。好不容易熬到了录取,但多了一个“预”字,整个人都怀疑人生了,到底是录不录取?还会退档吗?
小粤先告诉各位考生,看到自己的档案显示预录取,那基本上下一步就是录取啦。
那既然都要录取为什么要预录取?不是多此一举吗?高校招生并不是高校完全自主决定的。小粤为大家慢慢讲解:
档案开始投递时,按照正常情况会有两种情况,六个流程
A:自由投递 →已经投档→院校提档→ 预退档→退档待审→自由投递
B:自由投递 →已经投档→院校提档→ 预录取→录取待审→录取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预录取表明考生的分数达到了学校的投档线,考生的档案已经进入了准备录取考生的高校,学校准备录取该考生到某一专业,给到了预录取的结果,并在网上将拟录取名单提交给省教育考试院,等待省教育考试院网上录检审核。省教育考试院若没有疑问,那么会给到高校“录取待审”的结果,那么高校下一步就可以录取考生了。
出现预录取的情况表明是高校的招生计划正在进行中,当高校的招生计划完成之后,预录取的状态就会改变。
预录取表明高校准备录取该考生,但“预录取”也不代表着考生会百分百被录取。省教育考试院将对高校是否严格执行招生计划,是否严格按照高招政策及学校招生章程录取进行审核,对符合录取要求的将审核通过。对不符合录取要求的考生会将提交给院校重新审阅考生档案并作出退档处理。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但是一般情况下,只要考生分数达标,各方面满足了高校招生政策要求,没有没有弄虚作假,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等待教育厅审核之后就会给到的结果都是好的,很少会出现预录取后被退档的现象。因此预录取基本上就等同于录取了。
本文由粤升学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预录取后什么时候确定录取要想了解更多方面的精彩内容,就能关注我的头条号,金哥等你哦。
大家好,这里是紫金城之巅的《教育故事汇》欢迎各位小伙伴们收看本期的精彩内容。
在大部分情况下,预录取只要在3天内就可以确定下来被录取。
也有部分院校在公布预录取信息后,迟迟不公布正式录取的录取结果,考生在查询到预录取后,很长一段时间查询不到最后的录取结果。
这种情况下考生不要着急,你肯定是被录取了的,只是学校没有更新信息而已。
预录取一定能保证被录取吗
一般高考预录取一定会录取。
虽然招办要审核,但是如果没有重大问题(跟高考无关的问题),是不会不录取的。
预录取指:如果考生分线达到投档线,就会显示预录取。
高考预录取的含义是,考生的档案资料已经进入准备录取考生的学校,不能再流动。
学校的审查已经通过,预备录取考生。
考生在高考后填写的志愿进入校方之后,校方便判断是否录取,若不录取则显示为退档状态,录取则显示为预录取,也就是高考预录取的意思。
此时档案已在该所学校,并且该批档案流动过程已经结束。
然后会把所有预录取名单给招办审核盖章。
预录取和录取之间的差距,是官方的批准确认。
好啦,本期有关于预录取后什么时候确定录取的精彩内容,我就给你们全部讲述完了。
下期,我将会给你们接着讲述有关于教育方面的精彩内容,敬请期待,不要错过哦。
关注我,每一次都会让你们看到不一样的精彩内容哦。
2023年普通高考录取时间安排出炉,警惕五大骗局→今(7)日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发布消息
我市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
即将全面正式开始
将于8月14日结束
具体时间安排
跟着小布丁一起来看
各类各批次录取时间
备注:
①高校专项、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安排在该招生高校普通计划所在批次前投档录取。
强基计划、香港高校自主招生、飞行技术招生等,安排在普通类本科提前批A段之前投档录取。
保送生、体育单招、残疾单招、消防单招等,按照相关招生规定单独投档录取。
②凡兼报普通类志愿的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录取时先按照其填报的艺术类(体育类)志愿投档。
在其所填报的艺术类(体育类)志愿录取结束后,未被艺术类(体育类)录取的,转入普通类并按照普通类录取进程参与相应批次投档。
各类各批次征集志愿填报时间
在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官网或重庆招考信息网综合查询系统中还没有查询到已经被高校“录取”或“预录取”状态信息的考生,都可以填报征集志愿。具体安排时间如下:
备注:
请考生及时关注征集志愿时间及相关信息,如有变动,以网站最新公布的为准。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官网网址:
www.cqksy.cn
重庆招考信息网网址:
www.cqzk.com.cn
警方提醒:
警惕录取“套路”骗局
①“提前录取”骗局。
提前批次录取主要针对军事、国防、艺术类院校考生,录取工作全部实施异地远程网上录取,由专门的计算机系统按志愿和投档规则投档,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影响。对于收到的任何以招生为由的 *** 短信都不可信。考生可通过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录取信息,切不可“病急乱投医”,以免上当受骗。
②军校“内部指标”指导骗局。
军校招生与其他地方高校招生一样,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定。军校招生没有“内部招生名额”的说法,缴费是诈骗的目的,考生及家长不要上当受骗。
③“帮忙搞定”艺术类招生骗局。
艺术类招生,均有严格的分数线等条件限制和统一投档等招生程序。考生可通过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录取信息,以免上当受骗。
④混淆高等教育形式骗局。
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多样, *** 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普通高等教育有所不同,入学门槛相对较低,骗子最容易在这个问题上打“擦边球”。考生和家长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进行录取信息比照验证,对招生高校的办学类型进行确认,避免上当受骗。
⑤假冒教育部门诈骗。
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 *** 、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不要随意透露家人姓名、 *** 、职业等相关信息,坚持做到不透露、不相信、不转账。
既要金榜题名
也要火眼金睛
提高警惕
谨防被骗
来源丨重庆发布
高考录取的时候出现4个字,考生录取机会小,报志愿需谨慎文/言乐文
编辑/言乐文
高考过后,对于2023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最重要的环节莫过于填报高考志愿了。
每年我们都会听到这样的新闻,同样分数的考生,有人成功压线被自己心仪的大学录取,但是有人却与自己理想的学府失之交臂,最终选择再战一年。
而这天壤之别的录取结果,正是由于两人对高考志愿录取的了解和正确运用所导致。
那么高考志愿报考和录取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一、高考结束后,我们现在应该做的事情
很多同学都以为,走出高考考场的那一刻,一切都已成定局,其实不然,高考结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了。
只有手握录取通知书,才是高考正式落幕的时候,所以说现在还不是能够放松的时候。
幸运的同学可以通过研究志愿报考和各地招生政策,实现“低分高报”,成功进入理想学府就读。
那么高考录取一般都有哪些状态呢?它们又分别意味着什么呢?
一般来说,高考的录取状态会有7种状态:“已经投档”、“院校在阅”、“自由可投”、“预退档”、“预录取”、“录取待审”、“录取”等,不同省份可能会有一些字眼上的出入,但是相差不大。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在这7种状态中,对考生影响更大的几种吧。
二、出现这四个字,考生基本上不会被录取,需要注意了
很多考生和家长对于“自由可投”的含义不是很了解,也不知道这4个字出现代表了什么。
其实“自由可投”,指的是考生目前的档案是自由的,还没有被任何高校提走。
那么“自由可投”就是“滑档”吗?其实也不一定,主要还是根据考生的具体情况来做判定。
如果有的考生同时填报了提前批志愿和本科一批志愿,但是并没有被提前批录取,那么考生的查询状态就是“自由可投”,这时对于考生来说,就需要重点关注本科一批的录取结果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考生填报的这个录取批次中,并没有达到其报考院校的录取要求,所以档案一直没有成功投出。
如果这时执行的是平行志愿的批量投档,那么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考生与该批次的院校无缘了。
因为平行志愿的批量投档一直遵循着“分数优先,一次投档”的原则,也就是说,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分高者可以优先投档。
除此之外,考生在填报的这个录取批次中,已经成功投出档案,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档案被退了回来,那么该考生的录取状态也会重新恢复为“自由投档”。
这时候就要求考生要对自己的录取状态上点心,一定要及时查看,千万不要以为成功投出档案就完事了。
遇到这种情况的考生,可以拿上自己的身份证和准考证到当地的招生办服务大厅,对自己的退档原因进行查询。
当然,除了以上3种情况外,还可能是考生填报的录取批次还没有到正式投档时间,或者是考生服务平台还没有及时更新。
这时考生千万不要慌张,可以为自己定好时间提醒,在规定的时间内再次进行查询即可。
但是如果同一批次的其他同学都已经被录取了,自己的还是显示“自由投放”,这就说明此时可能出现了滑档或者退档的情况。
这就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同批次征集志愿的信息,看有没有合适的机会补救一下。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征集志愿的时间一般都很短,最多只有24小时时间,一旦错过就没有办法再次填报,那么考生也就与大学无缘了。
所以出现“自由投档”时,考生和家长一定要特别关注,并抓紧机会及时补救。
三、出现这两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除了“自由投档”状态外,还有几个状态需要我们特别注意,不可以掉以轻心。
一种是“已经投档”。很多同学误以为自己的查询结果,显示出“已经投档”的状态,那么十有八九就是被录取了,接下来就可以安心的睡大觉了,那也高兴的太早了。
因为这个过程中,还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变故,比如有些学校的投档人数高于计划人数,那么多出来的这些人就有可能被直接退档,或是放到下一个批次中录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预退档”状态。
这个状态可能是因为我们分数没有达标、不符合高校及其专业的录取要求、没有选择服从调剂等等。
这时候我们就会查询到“预退档”的状态,高校也会在这时对考生的档案进行退档处理。所以出现了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主动联系高校招生办,询问原因和补救办法。
四、出现这几个字样,基本就算是上岸成功了
当然除了这些让我们提心吊胆的几种状态外,考生在查询录取结果时,如果出现了以下2中状态,基本就意味着你上岸成功了。
一种是“预录取”。如果考生查到自己的状态是“预录取”,那么就意味着你的档案已经成功投递到了自己所选的高校,并且高校也将拟录取名单交到了各地的省招生办。大概率你已成功上岸。
另一种是“录取”。这个自然就不用多说了,整个录取流程到这里也就结束了,考生已经被高校正式录取。
考生接下来只要注意及时查看自己的录取院校和专业就可以了,并且录取通知书也会在一周左右邮寄到考生手中。
不过这时若有考生已经查询确认自己的状态是“录取”,却迟迟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那么就需要主动联系高校确认通知书是否已经寄出,以免出现误投或者错投,影响最终的入学。
五、报考志愿引发家庭大战,科学报考引重视
当然,每到填报志愿的时期,全国各地也不停地上演各类“家庭大战”。
很多家长抱怨:“我现在这样帮他选,还不是为了他毕业后能有个好出路?他怎么就不能理解我呢?”
而考生们对此也是叫苦不迭:“你们只是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从来没有考虑我是不是真的喜欢。我已经长大了,能不能尊重我的理想呢?”
那么高考志愿填报,到底应该听谁的呢?不同的人,似乎有着不同的见解。
考生小颖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她从小就对“神秘”的考古充满兴趣,于是这次高考志愿也是一心盯着考古专业。
但是父母却觉得女孩子整天下地挖土,野外工作,实在太辛苦了。于是劝说她还是报考师范专业,毕业后也可以做一名历史老师。
可是小颖却并不接受,因为在她看来,“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这样的人生一眼就能望到头,实在太无趣了。”
可父母也有他们的考虑,小颖的父亲表示:“填报志愿真是太难了。我们作为家长的,对于孩子按照自己兴趣去选择专业也会支持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考虑家庭和社会的实际情况,希望孩子能够填报一个好就业的专业。”
“以前只是听说填报难,但是等真的到了自己头上,才知道这里面的不容易啊。”这也成了所有家长和考生的共同心声。
对此,专家建议:“填报志愿的时候,还是需要家长和孩子多做沟通,毕竟最终还是孩子去上大学。”
在沟通的过程中,父母也要和孩子一起沟通分析孩子本身的性格特点、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同时要将这些与当下的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最终确定好大学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以及未来的发展之路。
同时,填报志愿的时候,还是要考虑分数这个实际情况的,在填报的过程中,一定要优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校和专业。如果自己的专业是比较热门的专业,那么就要提前做好备选方案,以免错失其他机会。
选择专业的时候,千万不可把自己圈定在一个固定的专业或者院系上,抱着非它不可的心态,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相反,在填报志愿前,我们就要做好多手准备,选择多个备选院校和专业,同时还要注意这些备选方案之间具有一定的区分度。
高考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高考只是我们人生的另一个开始,接下来我们也要保持着终生学习的态度,上了大学后也要积极的参加学习社团和实践活动,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为未来的人生持续加码。
六、警惕诈骗
另外在高考志愿报考期间,也会出现很多机构和团体,利用考生和家长急切的心理来收敛不法之财。对此我们应该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而这些骗子的手法也非常多,其中比较经典的主要是以下几种:
之一种:空手套白狼
有一些骗子号称自己神通广大,能够帮助一些高考失利的考生“低分高录”,本来上不了一本的学生也能通过他们的“运作”,成功入读名牌大学。
对于这种骗局,我们只需要认清自己,认清现实即可。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考作为相对公平的考试,所有的招考流程都是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的,如果考生的成绩够不到相应批次的分数线,那么无疑是没法被顺利录取的。
第二种:特殊关系
有的骗子会冒充自己的是高校内部人员,与高校领导有着秘密关系,可以通过向他们缴纳一定的“好处费”,帮助考生弄来一些“内部指标”,让其通过特殊通道入学。
这其实正是利用了考生和家长们对于招考信息的不了解,或是了解不够充分,以此来招摇撞骗,获取非法钱财。
面对这种情况,考生和家长们千万要擦亮眼睛,不要听信这些旁门左道,而要通过正规的官方平台,来获取高校招录政策。当然我们也可以直接联系高校的招生办,获取最新最权威的招生信息。
第三种:混淆视听
很多招生的人员会给考生介绍自考、成考等招生录取规则,他们往往会故意混淆这些考试与统招高考的不同,以此来获取考生和家长的信任。这类诈骗手段往往也更具有迷惑性。
不过我们一定要谨记,任何打着招生录取旗号的机构或者团体,在向我们介绍各类“特殊渠道”时,我们都要捂好自己的口袋了。
每年遭受诈骗的考生和家长数量并不少,他们就是偏信了那些诱人的承诺,最终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惨烈的。
因此2023年的考生和家长们,一定要对这些骗局保持高度警惕,发现异常情况也要及时举报,共筑良好的社会环境。
七、结语
站在高考的岔路口,我们需要认真的做出每一个选择。高考志愿的填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但是在填报志愿和等待录取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做到“行动上紧张,心态上放平”,最终做出适合我们的选择。
关于录取的那些事儿,你还在担心,还在苦苦等待吗?现在提前批次的录取结果大部分已经出来了,考生和家长们正在等录取通知书,我记得一个河南的家长,连续两天在我的直播间问我,老师,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到了,我怎么到现在还没收到,是不是中途寄错地址,或者我写错手机号码了?家长的心情我可以理解,毕竟去年这个时候的我,也是这样过来的。但是今天,笔者还是想给大家普及一下关于录取的那些事儿,免得你还在担心,苦苦等待。
一、录取结果从哪里查看
志愿填报结束后,接下来就是我们等待结果的时候,那么这个结果从哪里可以看到?千万不要相信什么小道小消息,一定要走官方通道,有两个渠道可以给你最为及时最为准确的消息,
(1)省教育考试院的官方网站;
(2)目标高校本科招生的官方网站。
除此之外,考生和家长千万不要相信,如果有 *** 打你给的,除非是目标高校招生办老师问专业调剂之类的,否则都是骗子。
二、我会不会退档?
平行志愿情况下,最担心的就是退档问题,每个同学每个批次只有一次投档机会,如果被退档,那就是这仅有的投档机会用完了,只能征集或者下一批次。
那么我们的志愿填报后,会不会退档呢?有哪几种情况会退档呢?退档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1、不服从调剂,然后你的分数又没有达到所填报各个专业的录取要求;
2、你的身体健康状况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规定,比如视力,身高等要求;
3、考生单科成绩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规定,比如英语、数学等科目成绩,不同专业会有不同的要求,中外合作专业一般是要求英语成绩不得少于120分;
4、其他方面不符合高校的特殊招生要求,比如往届生、户籍、民族等原因,都有可能导致退档。
所以你检查一下,自己上述四条有没可能符合,如果有,那么你退档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三、被退档后,我还有没机会被录取?
被退档确实是一件伤心的事情,感觉是被心仪高校抛弃了。但是你放心,这并不代表你就没有被录取的机会了,机会在哪里呢?
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的志愿填报!每个批次都有征集志愿,这个时候如果你被退档了,那就可以在征集志愿里可以填报,或者干脆到下一批次再填报。
四、预录取是什么意思?
预录取,就是你的档案已经被当地教育部门给投递到目标高校了,而目标高校也已经接收了你的档案,但是高校的其他录取工作还没完成,所以你的录取状态就是预录取,等目标高校的录取工作全部完成,你的录取状态就自动生成已录取,所以预录取状态,你就不用担心会不会变卦了,就放心地等待吧。
五、被目标高校录取后不满意,可不可以申请退档?
告诉你,不可以!这个时候是有点不对等的,高校可以因为你不符合他的要求而给你退档,但是如果你被录取了,是不可以申请退档的,换句话说,你没有主动申请退档的权力。
总之,志愿填报后,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你说是吧。祝你好运哦。
拟录取就是成功录取了吗?不一定哦
如今
湖南专升本院校基本都已经公布了
拟录取名单
但当被录取的同学们正在欢呼雀跃中
小编不得不出来给大家“泼一盆冷水”
“拟录取”或者“预录取”不完全是“正式录取”哦!
专升本拟录取只能说是院校计划录取了
但是正式的通知还没有下来
这个时候还是有一定几率被刷下去的
那么到底哪些同学不能被最终录取?
满足最终录取的又需满足哪些条件呢?
那就接着往下看~
"拟录取"与正式录取区别
/1.拟录取与正式录取表示意思不同/
“拟录取”或者“预录取”表示得是高校自己根据当年的专升本录取规则进行录取工作之后拟定的录取名单,并将拟该录取名单提交给省(市)教育考试院进行审核,但在考试院审核过程中,并不表示考生已经被录取。
正式录取则是省(市)教育考试院经过一系列审核过后,通过了高校提交的录取名单上面的录取申请,紧接着后期将会打印录取新生名册,办理其它各项录取手续。
/2.拟录取与正式录取流程不同/
拟录取一般在正式录取之前,一个由招生院校进行,另一个由省(市)考试院进行,并且只有经过招生院校的拟录取,再通过考试院的最终审核时,才能达到正式录取。
/3.拟录取与正式录取结果不同/
|拟录取结果有两种:|
■ 对符合录取要求的将审核通过,正式录取。
■ 对不符合录取要求的考生,将提交给院校重新审阅考生档案并作出退档处理。
拟录取的结果由参加“专升本”考试(除未经单列计划,即非免试、专项计划外)录取的全部学生,按“专升本”综合成绩,分学校分专业,在招生计划范围内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择优录取,并依次确定拟录取名单。
当某专业达到更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人数,少于本专业的计划招生数时,剩余招生计划数由征集志愿继续进行第二轮的录取工作,按参与征集志愿轮次考生的“专升本”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调剂录取名单;若招生计划数仍未录满,则进行降分征集志愿,或者高校会选择放弃继续招生,也是有可能的,但这个要根据各省份的具体情况。
湖南专升本7月16日17:00开放学生录取结果的查询,同学们在这个时间一定要及时查询自己是否被录取。
专升本“拟录取”名单公布后
还会被刷下来吗?
答案很残忍:会!各位小伙伴一定要明白的是,“拟录取”并不完全等于“正式录取”。
“拟录取”是一个官方用语,意思是说学校计划录取你了,但是正式的通知还没有下来,这时候还必须要调取档案审查,如果这时候出现了以下问题,那就会被取消录取资格:
■ 考试涉嫌作弊、造假、冒名顶 *** 等违规行为,被查到之后则会取消录取资格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 如果你在毕业时,在专科院校未修满学分,不能拿到毕业证,最终是不能录取的;
■ 如果你在专科院校读书期间有存在挂科的行为,并且没有去把挂科记录通过补考的 *** 补救回来;
■ 因为本科院校的录取是根据综合成绩排名,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就行了,如果你在拟录取名单的最后几名,可能就会存在被刷下来的机率。
同时大一大二的同学们,也一定要注意上面几个有可能会出现在你们身上的问题,可不要让好不容易升上去的本科学历又归于尘土!
你问我答
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个新栏目——你问我答
大家对湖南专升本有什么想了解的都可以在后台给我们留言~
每一个好成绩都离不开同学们的坚持,好老师专升本自5月18日开通线上听写,在线监督学习,帮你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男生被清华预录取:“外号刘清华 不上不好意思”近日,江苏宿迁的刘振傲以总分685分被清华大学预录取。他的大姐2013年考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二姐2014年考入清华大学。刘振傲说,自己出身农村,父母很辛苦地供孩子读书。“同学们都知道我姐是清华学生,就给我起外号‘刘清华’,不上清华我有点不好意思。”
微博截图
来源: 央视新闻微博
高考报名如何知道有没有被录取#高考高考报名如何知道有没有被录取?
高考报名要怎么样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被录取呢?各位家长,高考志愿填报即将要开始了,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被录取很重要。今天老师告诉大家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被录取。判断有没有被录取最重要的就是看电子档案的状态。
电子档案怎么去查呢?很简单,在高考录取期间,可以凭孩子的高考报名号、准考证号以及他的身份证号,在省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或者招生信息网查询到孩子档案的投档状态。
电子档案的状态一共是有六种,分别对应的是高考志愿填报的各个阶段。
·之一个:已经投档。这个状态表示考生的分数达到了自己所填报院校的提档线,档案被成功投出。
·第二个:院校在阅。这个状态表示学校将会对考生的档案状态进行审核,并且会将审核意见传送给省教育考试院进行复核。
·第三个:等到复核。这个状态表示省教育考试院拟同意或者不同意录取该考生,并且会将这一个消息提交给高校的负责人进行最终审批。这一步将直接决定答案的下一个状态。
·第四、第五种:录取或者预录取。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代表学生将会被学校录取或者被退档。但是在此之前还会有省教育考试院进行再次审核。
·第六种:自由可投。自由可投其实分两种情况。
→之一种是考生的档案在某一个批次之一次投档的时候,成绩并没有达到任何院校的投档线。
→第二种是孩子的档案被学校提走了。由于不服从专业调剂或者身体受限,或者单科成绩不满足等等原因,被退档了,所以也会显示成自由可投。
以上的六种情况就是家长们在高考录取期间能查到的所有的状态了。今年要志愿填报的家长们可以赶紧收藏下来了,在之后的志愿填报环节可以查到你的档案究竟是属于什么样的状态,孩子究竟有没有被录取可以做一个提前的打算。
关注,了解最新高考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