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爱煲汤,特别是夏天。由于南方天气温热,广东人就发明了很多清热祛湿的药膳汤。这对于很多到了夏天皮肤痒或者有湿疹的朋友,非常值得推荐,一般煲三次汤,就不会湿疹皮肤痒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广东人一般煲什么汤比较清热袪湿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款素汤,推荐给爱吃素的朋友们。
一、茯苓怀山红萝卜豆腐泡汤
材料:土茯苓适量,眉豆适量,赤小豆适量,红萝卜切块,板栗几个,豆腐泡(或豆腐),香菇干,怀山,土豆,莲藕适量,姜几片,盐适量。
做法:把食材洗净,加入足够的水,加少许花生油,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煲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调入适量的盐,吃渣喝汤,吃豆腐泡。
说明:土茯苓眉豆赤小豆主要是清热袪湿,板栗土豆怀山豆腐泡等提供高蛋白质和营养,莲藕有补益脾胃,益血生肌的作用。非常适合素食者的煲汤配方。
二、鸡骨草猪骨清热解毒汤
材料:猪骨,鸡骨草一把,土茯苓、红豆、薏米、白扁豆适量,雪梨一个,无花果几个,蜜枣两个,姜一大块,盐适量。
做法:
1、猪骨洗净,冷水下锅飞水后用。雪梨洗净,切开去心去核,入锅。鸡骨草泡冲洗干净,土茯苓冲洗干净,豆类提前泡半小时放入。
2、处理好食材后,全部放煲里,加入足够的水,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煲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调入适量的盐,吃渣喝汤。
说明:鸡骨草主要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之功效。土茯苓、红豆、薏米、白扁豆都是袪湿清热的好材料。雪梨无茶果蜜枣调味。是非常好喝的一款汤配方。
三、淮山薏米猪骨祛湿汤
材料:猪骨,淮山,薏米一把,赤小豆一把,芡实一把,绿豆一小把,云苓约20颗,陈皮一小块,姜片3片,料酒少许。
做法:
1、猪骨冷水下锅煮沸,飞水冲净备用。淮山去皮用清水浸泡。
2、取干净的锅,锅中放一点点油,姜片放入锅内翻炒一下,再将猪骨倒入一起翻炒,翻炒后加点料酒,然后加满水煮开,待汤煮开后转小火继续煮5~10分钟,等骨头汤变成白色。
3、另取一个汤煲,将薏米,赤小豆,芡实,绿豆,云苓,陈皮,放入汤煲中,加少量水,先把豆类煮一会(淮山先不要放进去)。
4、把煮沸的猪骨汤一起倒入汤煲,大火煮沸转小火慢煲。这时如果感觉水量不够的话,要及时添加开水,不能加冷水哦。
5、约40分钟后将淮山放入汤煲,开大火煮沸再转小火继续煲,整个煲汤的过程需要一个半小时至两个小时。
四、海带眉豆猪骨汤
材料:猪骨一斤,眉豆手抓两把,干海带适量,胡萝卜一根,陈皮两小块,姜三片。
做法:
1、提前把干海带浸泡;胡萝卜去皮切块;把猪骨飞水洗净备用(要冷水下锅飞水,才能煮出骨头的脏脏的血水)。
2、少油加几片姜,猪骨倒进去翻炒,调中小火,尽量让猪骨在油中多煎炒几下,炒到感觉已经干干的了,加一点点的料酒,马上加满水。
3、煮开后见有清淡的白色,调中火继续煮5~10分钟,才能看见奶白的猪骨汤。
4、利用煮骨头汤的时间,另取一汤煲,把眉豆,海带,陈皮加入汤煲,再加约1升的水,煮开调小火备用。白白的骨头汤差不多煮好了,边上漂浮的油可提前用汤勺或者过滤勺捞出来倒掉。
5、把煮好的骨头汤倒进另外一个汤煲中,再次煮开,周边会白色的泡泡及浮油,用汤勺捞出来倒掉,调小火慢煲1.5~2个小时即可。
五、冬瓜猪骨汤
材料:冬瓜适量,猪骨适量,薏米一把,赤小豆一把,芡实、茯苓适量,陈皮一小块,蜜枣两个,姜几片。
做法:
1、猪骨飞水洗净备用,冬瓜去皮切块备用。
2、热锅加一点点油,放姜片把猪骨翻炒几下,炒到猪骨把油吸干,加料酒和清水,煮开调小火继续煮出白色骨汤。
3、同时取一汤煲,把薏米,赤小豆,茯苓,芡实,蜜枣,加入汤煲中,少量加一点水,煮开后小火,等会再白骨头汤煮好再加进来。
4、骨头汤煮成白色,加入另一个汤煲中,煮开调小火慢煲一个小时,再加入冬瓜,继续煲一个小时即可。
六、土茯苓猪骨汤
材料:
土茯苓60g,猪骨600g,姜片,盐,陈皮,赤小豆,薏米。
做法:
1、猪骨洗净,和姜片冷水下锅焯血水,过清水洗净,备用。土茯苓洗净,备用。薏米,赤小豆,陈皮,蜜枣过清水洗净备用。
2、砂锅里放适量清水,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约两小时左右,加盐调味,食肉喝汤。
如果你在广东久了,如果不懂得煲几款老火靓汤,你都不好意思说你在广东呆过。其实广东人除了会生活,还会根据季节气候来煲适合的汤。这也是很多人喝过广东煲的老火汤,喝家乡的汤,感觉不是汤了(象喝清水)。欢迎大家留言谈谈自己家乡的汤!
薏仁和它一起煮,每周喝一碗,湿气不来找,体重不过百,补血嫩肌经常听到大部分人体都有湿气,尤其是夏季吹了不少空调,吃了不少冷饮,导致湿气加重,湿气的表现有头发油,口臭,肚子大等等,相信大家听到这句话,不约而同的入座了,这次呢,小七带来一道祛湿汤,它就是薏仁和红豆一起煮,喝起来美味,又能改善下肠胃。薏仁和它一起煮,每周喝一碗,湿气不来找,体重不过百,补血嫩肌肤。
一说起湿气重,大家想到的肯定也是薏仁,薏仁有去湿气的效果,这次和红豆煮汤喝,营养上丰富,口感上更佳,薏仁红豆汤早上喝一碗,暖和又好吃,缓解痘痘肌肤,又能使头发不冒油,关键这道养生汤的做法还简单,下面呢,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下做法。
薏仁红豆汤,我们做这个汤前,先把食材备好,红豆一把,薏仁一把,冰糖少许。
1,这两种食材都要提前一夜浸泡在水中,因为红豆和薏仁比较难煮,泡开再煮汤,这样口感会更好,第二天煮汤前,将食材冲洗干净即可。
2,然后将炖锅清洗干净,把这两种食材放进去,根据一家人的量倒入适量的清水,中途千万不要再加水了,会失去原来的味道。
3,大火烧开后,加上些冰糖进去,然后转中小火炖上半小时,喜欢浓稠一些的话,可以炖的时间久一些。
是不是很简单呢,食疗祛湿的话,对身体也有好处,总之比吃药强,并且常喝这道汤能够减少肥胖的发生,薏仁有健胃健脾的功效,不过要适当的吃一些,薏仁其实还有一个功效,那就是改善肌肤的症状,达到美白淡斑的目的,因为薏仁中的维生素E很丰富,常吃帮助肌肤变得更加白净。
而红豆更是女生熟悉的食材,和薏仁煮汤喝,很适合寒冷的气候食用,暖胃又能驱寒,给身体带来能量,红豆也是一种滋补的食物,对身体有有利,不管是补血还是养颜都有不错的帮助。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小满 | 一碗“排废水”的祛湿汤,给身体做个大扫除小满 | 一碗“排废水”的祛湿汤,给身体做个大扫除
原创 半夏 少点盐
△
插画 / 莉香
小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说的是冬天播下的小麦已经逐渐饱满,一阵风拂过,空气里都会泛起麦香。
但因为距离农人收割还有一段距离,所以称之为“小满”。
很喜欢小满的寓意,在我看来,它就像小说里的“open ending”。待续,像是一朵刚刚长成的小花苞,一直再生长。
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细微时刻:吃西瓜,吃到最中间那一口;午后听着音乐,翻着书,把书一本本摆放好;在炎热的夏日,喝着绿豆汤,忽然微风拂过面颊。
这会让心头升起一股“刚刚好”的甜,对“接下来”,充满期待。
「小满,要准备好祛寒湿了」
■
从小满开始,我就要提醒大家注意清理寒湿了。
这和往年有所不同,往年入夏后,雨水渐渐丰沛起来,湿气和热气交缠在一起,就成了湿热。整个大环境会变得潮湿、闷热起来。
但今年从整个气运上来说,“寒+湿”是主调。再加上小满进入了“三之气”,《黄帝内经》里是这么说的:
“三之气,天政布,湿气降,地气腾,雨乃时降,寒乃随之。感于寒湿, *** 病身重胕肿,胸腹满。”
这段时间雨水降得多,从好的方面来说,清凉的气流能冲刷掉夏日里的暑气,让人感到凉爽。
同时也让植物洗掉灰蒙蒙的模样,露出润泽的本身面目——世间的一切都变得清透、可爱。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夏天气血外浮,皮肤的毛孔大张,雨水带来的寒湿之气很容易进到体内。
除了书里说的:全身酸痛、四肢水肿之外,还会有这些不舒服的反应:
快速检测体内湿气↓
舌苔厚腻
四肢发凉,怕冷
皮肤上长小疙瘩,反复长口腔溃疡
习惯性腹泻或便秘
大便黏黏的,冲不干净
容易浮肿、身体沉重、发困
我自己一个很明显的感受是,入夏没多久,手指上已经长出好几个黄色的小水泡,不痒,但是用手挠破之后会流水——其实就是湿疹,也就是湿气在体内溢出的表现。
此时最需要做的,就是给身体祛湿,让身体保持轻盈的状态,这样,我们才能舒舒服服过一个清爽的夏天~
「煲个五指毛桃祛湿汤
温和祛湿不伤身」
对我来说,小满的满足之一,就是煲一碗浓郁温暖的祛湿汤。
想想,在某个雨天,雨滴轻轻敲打着窗户,像是铺上了一层静谧的背景乐。
厨房的灶台上,小火慢慢煲着汤,清透的汤水冒泡、翻滚,食材在水里上下沉浮,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这声音挟裹着浓郁的清香,在这个小空间里散开……身处其中,整个人一直都是酥软的。
这碗祛湿汤,搭配了五指毛桃、茯苓、山药、炒白扁豆、新会陈皮5种食材。
这里面,五指毛桃大概是比较特别的了,很多朋友可能都没见过。
它是岭南地区常用的煲汤食材,不仅祛湿,还有补气的作用。像国医大师邓铁涛很喜欢用五指毛桃来调理重症肌无力,也就是很严重的脾虚状态。
它补气的效果几乎等同于黄芪,但是比黄芪更温和,没有那么温燥,吃了以后也不容易上火,祛湿的方式也是通过促进脾胃生发的功能,来帮助气血运行,达到化湿的作用。
就像是一股清流,慢慢的把我们体内的浊水冲刷出体外,所以特别适合岭南这种气候多湿热的地方。
而且用五指毛桃煲出来的汤,不会有明显的药味,反而带着一点点椰香气,椰香属于冷香,所以作为祛湿汤来讲,它非常的适合夏天~
茯苓+白扁豆,一个可以渗湿,一个可以燥湿,它们配合五指毛桃可以保证在短时间里,达到快速祛湿的效果。
这里要提醒大家一点的是,白扁豆一定要用炒过的。原因是白扁豆生用有小毒,炒过之后会变得更加温和,不伤脾胃的阳气。
山药和陈皮都有补脾气的作用,在祛湿的同时还能养护脾胃,可以提升脾胃祛湿的功能。
如果只是用这些食材,未免单调了许多。煲汤更大的一个乐趣,就是可以根据季节搭配自己喜欢的时令蔬菜:
一方面能直接品尝到当季的鲜美,一方面又因为此时生长出来的瓜果,恰好又是最适宜调养身体的食物。
我喜欢在这个时候用玉米和冬瓜一起煲汤。
《本草纲目》里说:“冬瓜能益气除烦,欲得的体瘦轻健者,则可常食之”。冬瓜能利湿,尤其是下焦的湿,能通过小便的方式把湿给排出去。
玉米更好可以带着须一起煲汤,玉米须除湿消肿,玉米芯养心敛汗,都是夏天正好需要的。
最后,如果是肉食主义者可以再加排骨一起炖,给身体再补补气。
▽
它的做法
小满,是一种“刚刚好”的状态,就像小说里的“open ending”,永远在待续,却也一直在生长。煲汤,是小满节气里我的一个“小满足”。你呢?你在这个时节也会有哪些“小满足”呢?与我们在公众号或者视频号的留言区,分享生活里那些细小而美好的、打动你的那一片刻或者事物吧。我们将从留言的小伙伴中挑选5位,送出一份「祛湿汤料组合包」,希望你们在小满,可以享受煲汤的“小满足”~
视频号
食材:五指毛桃10g / 茯苓10g / 山药20g / 炒白扁豆20g / 新会陈皮3g / 冬瓜 适量 / 玉米 适量 / 排骨 350g / 姜片 适量
做法:
1.五指毛桃、茯苓、山药、炒白扁豆、陈皮浸泡10~30分钟。
2.冬瓜、玉米、姜片切好放在一旁备用。
3.排骨冷水下锅,加入姜片一起焯水3分钟,去掉浮沫后起锅。
4.五指毛桃、茯苓、山药、炒白扁豆、陈皮和肉一起放入锅中,大火煮开转小火,放入蔬菜,煲汤4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一碗祛湿汤煲好之后,在碗中间撒上一点盐、葱花,放到桌子上,摆在面前。闻着甜香,缓缓的喝下,胃口大开,身体内外都清爽了。
让人觉得,这个夏天有它可以陪伴,是满足的。
「他们眼里,关于夏天的“小满足”」
■煲汤,是小满节气里我的一个“小满足”。古往今来,他们在此时也有许多许多“刚刚好”的甜
……
你呢?你在这个时节也会有哪些犹如吉光片羽的“小满足”呢?与我们分享生活里那些细小而美好的,打动你的那一片刻或者事物吧。
给我们留言,或将文字与图片发送后台。
我们将从留言的小伙伴中挑选3位,送出这份可以喝够28天的「轻湿组合汤」
礼物名单会在5月下旬公布,6月上旬会寄出礼物~
-END-
在我看来,小满的“小得盈满”是一种刚刚好的状态,生机勃勃,却又从容不迫,少了盛夏时期的急躁。
在古人的心目中,小满之后没有大满,这是一个适合给身体休憩,让心情变得更加舒适的机会,值得好好享受~
四种食材煮汤喝,把缠在体内的湿气清除掉湿气是什么呢?就是会让你感觉身体沉重不堪,头脑迷糊不清,大便溏腻不爽、稍微运动就很疲惫、皮肤总长湿疹的致病邪气!
体内湿气的来源
体内湿气的来源,可分为内生的内湿和外来的外湿。
1.内湿的生成
经常吃生冷食品,暴饮暴食,不运动,精神压力大,都会伤害脾胃,造成水湿代谢的障碍,一部分水湿就会停聚在体内,而形成内湿。
2.外湿的入侵
如果长期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或者工作在潮湿的环境中,就会造成湿气入侵。而且湿气经常不是单独入侵,而是和风邪、寒邪、热邪等勾结,共同入侵人体。最常入侵的部位,是人体的关节部位,因此这些地方皮肉比较薄。一旦入侵之后,就会造成关节肿胀、疼痛,或冷疼,或热疼!
内湿和外湿经常相互勾结。通常是内湿形成以后,为外界湿气入侵打开通路,里应外合,造成体内湿气更加严重!
湿气的危害
湿气,中医认为是一种会堵塞经络,造成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的致病产物。因此堵塞在不同的位置,就会造成诸多的疾病。
如堵塞在肺部,就会造成哮喘、慢支、慢阻肺等,引发咳嗽、气喘、气短、胸闷不适。
堵塞在心脉,就会造成冠心病、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所谓“胸痹”、真心痛。
堵塞在胃肠,就会造成消化不良、慢性腹泻、慢性胃炎等。
堵塞在胞宫生殖系统,就会造成多囊卵巢、不孕不育、前列腺增生等疾病。
因此,湿气一旦形成,就要想办法尽快将之驱除。
常喝四神汤祛除湿气
所谓四神汤,就是指的由茯苓、山药、薏米、莲子四种食材所组成的“祛湿汤”。
这四种食材,都具有健脾祛湿,化痰的作用。而且药性平和,便宜易购买。
山药,既能补肾养肺,又可健脾益气,能够消除脾胃的亏虚;
茯苓则既能健脾益气,又能养心安神,还可祛湿化痰;
薏米,则能清除湿热,通利血脉;
莲子,能够燥湿、化痰、祛湿、安神、健脾。
四种食材配合食用,就能够将堵塞在体内的湿气清除出去,还体内一个干燥、健康的内环境。
四神汤使用 ***
将四种食材各取等分,即可单独煮汤食用,也可加入大米、小米等煮粥食用。甚至可以将四种食材打粉,与面粉、米粉等混合,制成面食或米糕食用。
湿气重、没胃口?这款40分钟快手汤,搞掂一家人的晚餐,祛湿清热、开胃生津立秋了,岭南地区还是暑热未消,特别是连日雨水下个不停,好多小伙伴感到湿气重,没精神、没胃口……甚至还有皮肤痒等湿毒表现。
图/视觉中国
之前推荐的很多祛湿汤多是老火汤,像小编这样的上班狗回到家七点多了,煲好汤已经是地老天荒了。
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广州中医药大学之一附属医院内科蓝森麟教授推荐一款“快手汤”——茄菇豆腐鱼汤。有清热解暑、利湿解毒、益气和中、开胃消食、生津止渴之效,适宜于这个节气岭南地区一般人群饮用。
茄菇豆腐鱼汤
汤的味道鲜香,酸酸的很是开胃。连家里不爱喝汤的熊孩子都喝了一大碗。
小编测试了一下,从食材准备到煲好,大约40分钟就够了。满满一锅的食材,喝了汤之后再每人盛了一碗,菜也有了,齐活!
有鱼、蔬菜、有豆制品、有菌……营养种类齐全,又易消化,很适合晚餐吃。
这款汤的主料是黄骨鱼,蓝教授说,黄骨鱼有祛风利水、解毒敛疮的功效。如果你家里有鲑鱼(三文鱼),吃了鱼肉,剩下的鱼头、鱼排不知道该怎么吃,可以用来煲这款汤,鲑鱼也有健脾利水的功效。
准备的食材
食材:番茄2只,草菇100克,黄骨鱼3条(约500克),豆腐2块,生姜、鱼香少许。
做法:
1、先将番茄洗净,用开水烫一下、冷水再冲一下后,表皮就容易剥下来了(剥皮的感觉很解压),切成小块,备用;
2、草菇洗净,放进沸水中稍焯,捞出用冷水冲洗干净,纵切开两半;
3、豆腐洗净,切小块;
4、生姜洗净,切片;
5、鱼香洗净;
6、黄骨鱼宰杀,去除鳃及内脏,洗净,沥干水分,放进加有生姜片的油锅中煎至两面金黄(煎时洒点白酒);
7、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15分钟;
8、再加入其他备好的食材,继续煮沸10分钟,撒上鱼香、精盐调味,即可。
煲汤小白课堂
鱼香学名叫罗勒,民间叫做九层塔,在广东潮汕、福建地区是常见的调味食材,煲鱼汤时必不可少。它的味道有点像薄荷,有芳香开窍、化湿和中的作用,煲鱼汤时放上几片,还有去除鱼腥的作用。
菜市场一般有的卖,一些鱼档的老板也会准备一些,送给买鱼的老客户。小编就是买鱼时向鱼档老板要了点。
洗鱼香时,一股凉凉的清香之气。
可以在家里的阳台上种上一株,煲鱼汤时揪上几片就可以了。
图/视觉中国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另署名除外)
春季滋补黄金期,7道汤健脾祛湿滋补益气,一周不重样越喝越健康大家好这里是小慧说美食,春天气候干燥要多喝汤,今天小慧给大家分享七道花样汤的做法,滋补养肝又健脾,一周不重样家人喝出好身体,做法简单学会了赶快给家人安排上吧大人小孩都爱喝!
一?、冬瓜?丸子汤?
1、准备?食材:冬瓜?、香菇?、后腿肉?、白胡椒粉?、香油?、食盐?、味精?、小葱?、生姜?
2、冬瓜?丸子?汤的做法:
(1)冬瓜洗净去皮切块,香菇泡发洗净切片,猪肉洗净剁成肉馅,葱姜切好备用。
(2)调肉馅?:肉馅?放入碗中?,打入?一枚鸡蛋清?,加入?适量的生抽?、料酒?、蚝油?、白胡椒粉?、食盐?、淀粉?搅拌片刻?。
(3)再加入适量的小葱和生姜,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均匀上劲备用。
(4)煮?丸子?:戴上一次性手套,将肉馅团成一个个小丸子状,锅中水开下入肉丸子,盖上锅蒸煮至丸子浮起来,撇去浮沫。
(5)配料?:然后加入切好的冬瓜片和香菇,加入适量的胡椒粉、食盐、味精提味。
(6)最后?:出锅淋上几滴香油,撒上少许葱花点缀即可,营养健康又美味老少皆宜!
二?、丝瓜?虾仁汤?
1、准备?食材:小?丝瓜???、大虾?、生姜?、蒜瓣?、食盐?、鸡精?、花椒面?
2、丝瓜?虾仁汤?的做法:
(1)丝瓜洗净去皮斜切块,大虾去头去壳挑去虾线洗净,生姜蒜瓣切好备用。
(2)煮开?食材?:锅中热油爆香生姜和蒜瓣,下入切好的丝瓜翻炒片刻,加入适量清水盖上锅盖大火煮开。
(3)配料?:然后放入虾仁,加入适量的食盐、鸡精、花椒粉盖上锅盖大火煮开。
(4)最后?:转小火煮至虾仁熟透变色,再淋上几滴香油调味即可出锅,鲜美营养又好喝家人多喝身体棒!
三?、菠菜?豆腐汤?
1、准备?食材:菠菜?、胡萝卜?、豆腐皮?、香菇?、食盐?、食用油?、香油?、小葱?
2、菠菜?豆腐?汤的做法:
(1)处理食材?:菠菜摘洗干净切段,胡萝卜洗净去皮擦丝,豆腐皮洗净切丝,香菇洗净切丁备用。
(2)焯水?:锅中倒入适量清水,水开下入切好的菠菜焯水片刻捞出备用。
(3)配料?:锅烧热油放入切好的胡萝卜丝、豆腐丝、香菇丁、菠菜段翻炒片刻。
(4)最后?:再加入适量的食盐调味,淋上几滴香油拌匀即可出锅,健脾开胃老少皆宜多喝身体好!
四?、菠菜猪肝?汤
1、准备?食材:菠菜?、猪肝?、生姜?、胡椒粉?、食盐?、香油?
2、菠菜?猪肝?汤的做法:
(1)处理食材?:菠菜摘洗干净切段,猪肝洗净切片浸泡片刻20分钟,捞出沥干水分,生姜切丝备用。
(2)腌制?猪肝?:猪肝?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的姜丝?和?胡椒粉转拌均匀?腌制?片刻。
(3)大火?煮开?:锅中倒入适量清水,下入菠菜煮至片刻,再加入腌制好的猪肝盖上锅盖大火煮开。
(4)配料?:转小火再煮5分钟左右,加入适量的食盐和胡椒粉调味。
(5)最后?:出锅淋上几滴香油拌匀,春天餐桌上一定少不了这道养肝汤,做法简单营养美味老少皆宜!
五?、松茸?枸杞?鸡汤?
1、准备?食材:鸡肉?、松茸?、枸杞?、干木耳?、大枣?、生姜?、料酒?、香菇?、食盐?、鸡精?
2、松茸?枸杞?鸡汤?的做法:
(1)处理食材?:鸡肉剁块洗净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片刻,泡去血水,捞出冲洗一下沥干水分备用。
(2)干木耳洗净泡发,香菇洗净,生姜去皮切片,大枣冲洗一下备用。
(3)焯水?:锅中冷水下入鸡肉,加入适量的生姜和料酒焯水片刻,撇去表面浮沫。
(4)配料?:然后加入泡发的黑木耳、香菇、松茸、枸杞、大枣盖上锅盖大火煮开。
(5)最后?:转小火煮20分钟左右,撒上少许食盐和鸡精调味即可出锅,滋补又美味大人小孩都喜欢喝!
六?、黑豆核桃?排骨汤?
1、准备?食材:核桃?仁?、黑豆?、龙眼?肉?、枸杞?、黑木耳?、排骨?、食盐?、山药?
2、黑豆核桃?排骨?汤的?做法:
(1)处理?食材?:核桃去壳取出仁,黑豆淘洗干净提前浸泡片刻,龙眼去核,木耳提前泡发,山药洗净去皮切块备用。
(2)排骨洗净切块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片刻,泡去血水捞出备用。
(3)焯水?:锅中入水下入排骨焯水片刻,捞出冲洗一下,去除肉腥味。
(4)锅中放入核桃仁和黑豆加入适量清水漫过食材,盖上锅盖大火煮开。
(5)配料?:煮开后加入山药块、黑木耳、大红枣、枸杞盖上锅盖继续煮30分钟。
(6)最后?:开盖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即可出锅,营养美味全家喝出健康!
七?、胡萝卜?玉米?排骨汤?
1、准备?食材:胡萝卜?、排骨?、枸杞?、玉米粒?、白莲子?、食盐?、胡椒粉?、八角?
2、胡萝卜?玉米?排骨汤的?做法:
(1)处理食材?:胡萝卜洗净去皮切片,排骨切块洗净放入大碗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片刻,泡去血水,白莲子洗净备用。
(2)焯水?去腥味?:排骨冷水下锅,加入适量的料酒和生姜片焯水片刻,去除肉腥,捞出冲洗一下备用。
(3)配料?:锅中再次入水下入排骨,加入适量的小葱、生姜、胡椒粉、食盐调味。
(4)配料?:再加入胡萝卜、玉米粒、枸杞、白莲子盖上锅盖,小火炖40分钟左右。
(5)最后?:炖至食材熟透即可出锅,汤鲜味美滋补养生老少皆宜春天必备!
以上小慧分享的七道春天必备的养生汤的做法大家都学会了吗,学会了赶快给家人安排上吧,营养又美味滋补又养生!
豆腐做汤比肉还强!这道百搭元气汤你学会了吗?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少时贫穷,以乞讨为生。有次因饥饿晕倒在路上,被好心人一碗“翡翠白玉汤”所救。一碗汤下肚,朱元璋精神大振,瞬间恢复了元气。
这个“翡翠白玉汤”后来名声大振,但原料却并非多么珍贵的补品食材。当时凤阳饥荒,哪来的名贵珍馐,不过是几撮菠菜和豆腐滚汤。故事归故事,但看似平平无奇的家常豆腐,确实能给宝宝补补元气。搭配好了对症给宝宝吃,比肉还强!
豆腐能调气机,还能润燥
豆腐性味甘凉,归脾、胃、大肠经,有生津润燥,宽中益气的功效。
现在的豆腐,大多以黄豆加工制成。黄豆性平,但 *** 时常用石膏点豆腐,导致豆腐其实略偏凉。我们常说脾胃虚寒的宝宝不适合吃凉性食物,但豆腐的凉又携带了原料黄豆本身宽中理气、润脾燥的功效,所以脾虚的宝宝也是可以酌量吃豆腐的。
长夏时节,天气相对还比较热,频繁降雨又导致空气湿度增加,湿热蕴蒸,宝宝的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因此很容易生病。
豆腐正好能够凉补润燥、补中益气、清凉解暑。尤其宝宝在夏天脾胃虚弱、不思饮食时,一碗清香可口的豆腐汤,蕴含着豆子最本源的地气,能化开中焦的气郁,让宝宝食欲大开。
年龄较大的孩子,在消化好、无病痛时,也可以适当尝尝麻婆豆腐。辛辣 *** 的调料,恰好能中和豆腐的微凉,又能起到开胃的作用。哪天不小心吃多了,但还没到积食的程度,宝宝的肚子感觉有点胀,想放屁放不出,第二天就要让宝宝少吃点,来碗豆腐素菜汤,能下大肠浊气,消胀满。
上面说的这些,其实正是豆腐调和气机的作用。在治气逆这点上,豆腐甚至能和藿香正气媲美。
宝宝外出晕车、水土不服,《食物本草》记载可以用吃豆腐调理:“凡人初到地方,水土不服,先食豆腐,则渐渐调妥。”秋天燥邪盛,宝宝很容易出现皮肤干燥、鼻腔喉咙干痒、口干舌燥、干咳清嗓子等症状,豆腐在这时也能润燥解热。
不过,食物不比中药材,它的功效都是“润物细无声”的,更适合日常食疗保健调理用。宝宝如果生病,症状明显,还是要用药物辨证施治的。
给宝宝吃豆腐有3点要注意
给宝宝吃豆腐,这几件事需要注意:
①不信谣,豆腐当属百搭食品
一些老人家刻板地深信“食物相克”的说法,我觉得可能有必要在这里辟个谣:豆腐和小葱、菠菜、竹笋、茭白、柿子同吃,不会形成结石;豆腐和羊肉、鲫鱼同吃,不会燥热上火、水肿。豆腐是营养丰富的百搭食物,不存在跟什么别的食物相克一说。
通常判断宝宝是否适合吃某种食物,主要看3点就够了:食物搭配后是否过热或过寒;自己宝宝的体质是否适合;自己宝宝是否对某些食材过敏。
②南豆腐、北豆腐都一样
南豆腐俗称水豆腐,北豆腐俗称老豆腐。很多家长在选择豆腐上总是很犹豫。
从营养价值上来说,北豆腐比南豆腐的营养价值略高些。但豆腐都属于高蛋白食物,南北豆腐差别不算大,给宝宝吃不必太纠结。即使是老豆腐,也同样比较好消化,只要适量食用,就不会引起积食。
③有些宝宝不适合
豆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如果一次食用过量,会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对于缺铁性贫血的宝宝来说,有可能加重病情。此外,摄入过多的植物性蛋白质,体内生成的含氮废物会增多,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因此有肾病的宝宝不适合吃豆腐。
豆腐适量食用能消胀满,多食却反而会导致胀气。即使是健康的宝宝,也不要每顿、每天都吃豆腐。有腹泻、着凉、寒证的宝宝更要暂时忌口。
还需提醒的是,不要给1岁以下的宝宝喂整块豆腐,容易卡噎黏喉,发生危险。即使3岁以下的孩子,也更好吃切成小块或弄碎的豆腐。
综合来看,豆腐汤比豆腐烧菜更好控制。可以用豆腐搭配偏温、偏平的鱼类熬汤,比如鲫鱼、泥鳅等。煮汤之前先把鱼煎一下,更能中和豆腐的寒凉之气。
4道家常豆腐菜帮宝宝消积、祛湿、长高
豆腐的做法实在太多了,只要不和过于寒凉的食物搭配烹制,基本都适合宝宝吃。
这里推荐4种常见的豆腐日常食疗方,可以用于调理宝宝轻微的消化不良、有湿气,适量食用还能增强免疫力,补中气,助长高:
白玉消积汤
材料:豆腐1块,白萝卜半根,大白菜3片,姜2片。
做法:豆腐、白萝卜切块,姜切片,入锅后加约3碗水,大火烧开转中火煮3分钟,加入白菜碎,入锅煮1分钟,即可调味食用。
功效:开胃消积,清热解暑。
适用年龄:3岁以上宝宝对证可服,少量多次服用。蚕豆病宝宝可服。
茯苓豆腐祛湿汤
材料:豆腐1块,茯苓粉10g,胡萝卜半根,香菇6朵。
做法:豆腐和茯苓粉拌均匀,用盐、料酒调味,胡萝卜、香菇切丝切碎,下锅炒至半熟,豆腐入锅,加半碗水,小火焖煮,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化湿,开胃消食。
适用年龄:2岁以上宝宝可服。蚕豆病宝宝可服。
鲫鱼豆腐汤
材料:鲫鱼1/2条,豆腐1/2块,生姜适量。
做法:鲫鱼处理洗净,用盐腌制,下锅煎至两面金黄,加水没过鱼身,加入姜片,大火烧开后再煮30分钟,汤汁变白后加入切块豆腐,小火慢炖6分钟,调味即可。
功效:温中益气,健脾祛湿,补虚助长。适用于皮肤瘙痒易生湿疮、口气大、大便溏稀、胃口不佳等症状。
适用年龄:2岁以上宝宝消化好、无病痛可服。蚕豆病宝宝可服。
注意:隔渣去鱼刺。
蘑菇竹笋豆腐
材料:豆腐1块,竹笋50g,蘑菇50g,葱花少许。
做法:豆腐切块、竹笋蘑菇洗净切丁,焯水沥干;用油起锅,放入食材炒匀,加半碗水,放入盐、生抽,炒匀后加水淀粉勾芡,关火撒葱花即可。
功效:补中开胃。
适用年龄:3岁以上宝宝消化好、无病痛可服。蚕豆病宝宝可服。
其实,豆腐的吃法能给我们不少启发。很多家长担心,豆腐偏凉,是不是到秋天转凉时就不适合给宝宝吃了?
我们知道,并不是一味给宝宝吃性平的食物就能万事大吉。真正了解食物的性味和功效,学会巧妙搭配,才能让每个食物的益处发挥到更大,这种喂养对宝宝来说才是更好的。
更多适合做给宝宝吃的秋季应季食物,家长现在就可以学起来了!(许尤佳)
这3个地方越大,湿气越重!薏米加绿豆、黄芪一起煮,湿气绕道走夏天到了,雨水增多,空气中的湿度加大。又到了一年中湿气最重的季节。
首都国医大师翁维良翁老提到
脾主运化,肾主水液代谢
立夏过后,外面湿度太大
体内过剩的湿气排不出去,湿气缠身
这个地方越大,湿气越重
翁老提醒,有基础病的人更容易受到湿邪影响
开始是脚肿,四肢虚胖
舌苔也厚、胖
整个人疲劳、没有力气
吃不下饭,消化功能也受影响
1舌苔厚腻
湿气重的还常常表现为,舌苔厚腻,舌边有齿痕。
2脚胖、四肢肿大
翁老提醒,肾主水液代谢。肾源性水肿的人常表现为下肢浮肿,早上起来还容易眼睑肿。
3肚子大
随着年龄增长,消化能力变差,尤其是有湿气的人,常常吃不下饭,但是肚子却越来越大!
很多时候湿气重的人不是真正的胖,而是湿气重导致的浮肿。
薏米+绿豆,祛湿翻倍
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创立了举世闻名的“降糖对药”,其中有一对可用于食疗的对药:绿豆和白薏仁。
1薏米
我们都很熟悉红豆薏米的组合,其实绿豆和薏米搭配也有很好的效果。
薏仁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渗湿、清热利水的功效。薏仁多糖含量丰富,其中多糖中的A、B、C糖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2绿豆
绿豆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菸碱酸、叶酸以及矿物质等营养。
而在中医上它更是药食两用的食材,有清热解毒、消暑生津、利水消肿的功效。
薏米绿豆汤
生活中食用时,根据自己的症状来选择用量。
如上消症状明显,比如经常口干、口渴重,绿豆和白薏仁的比例为2:1;
如果下消症状明显,出现尿频量多、腰腿酸痛,绿豆和白薏仁的比例为1:2。
注意:绿豆白薏仁里有一定的淀粉,一定不要过量食用,避免血糖波动。
薏米+黄芪,祛湿又补气
薏米有很好的祛湿功效,但是也有粉丝怕祛湿的吃多了,过于寒凉。
黄芪作为补气之长,在祛湿的食材中加一味黄芪,祛湿的同时还能益气。
益气祛湿食疗方
【材料】
生薏米——健脾利湿;
生山药——健脾、益肺、补肾;
生黄芪——补气;
赤小豆——利湿健脾;
白茅根、芦根——清热利湿。
【用法】上述药材各10克,煎煮20分钟,即可饮用。
既有湿还有痰?一剂化裁三仁汤,宣上、通中、利下,分利三焦今天一位痰湿很重的朋友再次找到我,拿出一个方子让我帮他参谋一下,我一看,好家伙,是一剂祛湿的好方子,既能化湿吗,还能祛痰,同时兼顾了他的内热。然而,任何方子都不是万能的,这个方子凉药太多,太重,注定不能多服,所以建议加清虚热,减轻实热药味。
回归今天的正题,湿和痰是现代人避不开的一个话题,舌头胖大,舌苔厚腻,水滑,嘴里总有痰,经常流鼻涕,容易感冒,大便总是稀,经常脚上出汗,手上出汗。上述这些都是痰湿的一些表现,当然还有其他一些表现,不再一一列举。
为何现代人痰湿这么重?为何有这么多的人都有痰湿,其实,这都与我们的脾和肺有关,中医讲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脾虚最容易生痰湿,什么情况容易导致脾虚呢?1、中医认为,饮食失节是脾胃损伤的一大原因,饮食没有节制,饥饱失常最伤脾胃;2、中医还认为,思虑伤脾,每天想很多事情,总是不停地琢磨,就会伤脾胃,出现脾虚。我们看一下,这两个因素恰恰是现代人每天都在经历的,工作压力大,不停地思虑,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节制,都极大的损伤了我们的脾胃。脾虚就会生湿,而湿聚成痰,要通过肺系排出体外。所以中医讲,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要解决痰和湿,就要健脾杜绝生湿的源头,宣肺排出痰湿。
那朋友们还会有疑问,你说的是痰,湿要通过什么方式去除呢?当然,我们祛湿要给湿一个出路,最常用就是通过通利三焦的形式,既好使,又快捷,上焦是宣肺,中焦是健脾,下焦就是通利肾和膀胱, 通过利小便的形式,开通水路,通调水道,就可以很好地从下焦祛湿了。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祛湿热名方,“三仁汤”来自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再配合2味祛痰药的方子,就可以很好的祛湿化痰了。我们来看一下。
1、首先看这“三仁”是哪三仁呢?分别是杏仁、白豆蔻仁、薏苡仁。
杏仁
这三仁是很有讲究的,为什么呢我们看杏仁是宣肺的,白豆蔻仁是温中健脾祛湿的,薏苡仁是淡渗利湿,具有利小便的作用,三个配合起来是不是就能很好的通利上中下三焦了。
白豆蔻仁
有的朋友说,我知道了,杏仁、白豆蔻仁、薏苡仁“三仁利三焦,去湿热,我学会了”。
薏苡仁
请先别急,这“三仁”只是上中下三焦的三路的“领军人物”,每一路还有“英雄豪杰”。我们看看都有哪路“好汉”。
厚朴
首先来看上焦,肺这一路,还有厚朴、半夏两味大将,中医认为,肺主宣发和肃降,杏仁主升,助肺宣发,厚朴、半夏主降,助肺肃降,三者配合,帮助肺来恢复宣发肃降的能力,肺能正常宣发肃降,痰湿就很容易排出体外了。
半夏
再来看下焦,肾和膀胱这一路,还有通草、滑石、淡竹叶这三位虎将,三味虎将是薏苡仁的得力干将,他们的作用概括来说就是“清热利湿”怎么清热利湿呢?那就是利小便,增加小便的排泄,通过这种形式,把湿和热给快速排出去。
通草
最后回头再看一下中焦这一路,中焦这路还有吗?中焦这一路是祛湿的大本营,没有其他“英雄”了,只有白豆蔻仁坐镇祛湿大营,健脾祛湿,为祛湿之本。有人会问,中焦是不是药物太少了?别急,其实薏苡仁也有很好的健脾作用,可以同时支援中焦一路,这样中路健脾祛湿的力量就增加上来了。
滑石
淡竹叶
到这里,三仁汤就基本给大家分享完了,大家看懂没有?有的朋友会问,两味祛痰的药是啥?想先问一下,三仁汤里面有两味很好的化痰药大家注意了吗?没错,就是清半夏和厚朴,这两位大将不仅能降肺气,还能化痰,而且主要的功能就是化痰,化痰作用很好。
另外加的两味祛痰的药是橘红和石菖蒲。这两味都是很好的化痰药物,橘红专注于燥湿祛痰,而石菖蒲还兼有安神开窍的作用,痰湿不仅会在肺,困脾,还能困住清窍,也就是头,石菖蒲就有这种开窍的能力,祛痰开窍,醒神。
橘红
以上就是整体三仁汤以及化裁的分享了,简单总结一下,三仁汤分利三焦,上开肺窍,中通脾湿,下利膀胱,三焦打通了,湿从三路而去,效率必定大大增强。
石菖蒲
以上就是趋势还有痰的“三仁汤化裁”介绍,除了痰多,鼻涕多,舌苔厚腻,大便稀,还有湿热困阻导致的总感觉困倦,乏力等表现都可应用,大家学会了吗?
身体湿气重,5款食材煲汤,利水肿,祛湿气,身体更轻松体内湿气重,牢记5款食材,利水消肿,健脾除湿,身体更健康!
身体湿气重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的严重性,特别是夏季高温时,很多朋友喜欢吃冷饮,吹空调。在空调屋里身体中的汗水排不出去,这样会使湿气慢慢地加重。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部分人,早晨起床之后容易身体乏力,没有精神,偶尔口苦口干,甚至有的朋友还会手脚浮肿的现象。这种情况就是身体湿气过重引起的,我们平常可以锻炼身体,跑步等等。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款冬瓜薏米鸡肉汤,下面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冬瓜薏米鸡肉汤】
选择食材:鸡肉800克,冬瓜500克,炒薏米30克,枸杞子15粒,姜片3片,食用盐适量。
之一:鸡肉焯水清洗干净,冬瓜切成块,薏米提前炒熟。
第二:砂锅中准备4斤水,我们把焯过水的鸡肉,冬瓜块,姜片和薏米一起倒入砂锅中,大火烧开改小火煲一个小时二十分钟。
第三:砂锅中准备4斤水,我们把焯过水的鸡肉,冬瓜块,姜片和薏米一起倒入砂锅中,大火烧开改小火煲一个小时二十分钟。
4.现在这款汤就煲好了,可以盛出来喝了,做起来也比较简单,我们添加的有冬瓜,冬瓜可以利水消肿,利湿祛风的作用,炒薏米可以健脾除湿,清热的效果。平常也可以用炒薏米和炒红豆一起煮水喝也有一定的帮助。进入夏季高温的时候,体内湿气重的朋友,一定要排汗。
身体湿气重,5款食材煲汤,利水肿,祛湿气,身体更轻松!
用简单的食材,让大家吃得更健康,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在家做一下,非常的简单。今天的分享就到这了,大家想了解更多健康知识,点击关注收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