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期寻鲜记
因为一口青团,爱上一条老街
临近清明,苏州大大小小的糕团店都会飘来一阵阵青草的香气,提醒着人们,是时候买青团了。
朴实无华的青团子,在江浙一带流行久远。袁枚《随园食单》记载:“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此青草各地取材不同,或用浆麦草,或用艾叶、菜叶。而在苏州当地,更多的则是用生长在乡野田间的浆麦草。
虽然在苏州的大街小巷都能买到各种口味的青团,但一些懂吃会吃的老苏州,还是会在清明之际驱车几十公里,去一个名叫正仪老街的地方,专门购买正仪青团。据昆山《正仪镇志》所载:“青团子是正仪著名特产之一,青团子的 *** 技巧及其精美特色,为其他地区所莫及”。
为了尝一口正宗的正仪青团,小i一早就从苏州出发,正好赶上了正仪老街热热闹闹的早市。
和许多水乡老街一样,正仪上塘街和下塘街沿河而建,街道两旁是绵延数百米的枕河人家。站在高高的景福桥上,依稀能够瞥见昔日的繁荣景象。碧清的河水倒映着一栋栋青瓦白墙、小巧玲珑的过街楼,石埠码头上偶有船只停靠,居民在河边取水洗菜、家长里短……
老街上的店铺都早早地开门了,热气蒸腾之间,大伙儿忙得热火朝天。粗略估算了下,正仪老街上大概有二三十家糕团店,售卖青团、赤豆糕、南瓜糕、猪油糕等各种点心。
在这么多糕团店中,名气最响的要属上塘街148号的“百年老店”文魁斋。2013年,正仪文魁斋青团 *** 工艺被列入了第六批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古朴的店门前,几乎每天排着长队,哪怕是工作日,都有很多专程赶来买青团的市民、游客。许多人一买就是十几二十盒,甚至预订上百盒,人气之高,可见一斑。
走进店里,十几位当地阿姨正忙活着 *** 青团,各自分工,有条不紊。店主介绍说,现在是青团的旺季,店里每天要包制大概三四万只青团。等到清明前两天,可能要准备五六万只才够卖。
文魁斋 *** 青团,用的是新鲜浆麦草。把浆麦草捣烂取汁,以 *** “不传之秘法”点浆,做成青汁。把青汁按比例拌入糯米粉中,揉成粉团。
一双双娴熟的手,将粉团掐成一个个小剂子,然后捏成小碗的形状,放入馅料,最后收口,一个小巧而精致的青团就包好了。阿姨们平均每30秒就能包一个青团,不一会儿就摆满了一整盘。
文魁斋青团的馅料共有四种:豆沙、枣泥、芝麻和蛋黄肉松。豆沙馅是最传统,也是更受欢迎的一种,用豆沙、红糖、猪油上锅翻炒,约一个多小时,才能熬成这绵绵的豆沙馅。
包好的一盘盘青团被放进了蒸笼里,大约10到15分钟即可出笼。
刚蒸好的青团十分粘手,要趁热刷上一层熟油,然后用剪刀将一颗颗黏在一起的青团分离开。最后稍稍放凉,就可以装盒售卖了。
拣一个还热乎着的青团,轻咬一口,微烫的豆沙馅就流出来了,甜度刚刚好,而且非常绵软细腻。皮子糯糯的,很有韧劲,带着浓郁的青草香气。吃下一个,满口清甜,回味许久,这“非遗”青团的魅力,真的不一般!
不过,青团虽美,毕竟是糯米之物,吃得太多会加重肠胃负担。因此,切忌贪食太多哦!
来到正仪老街,除了青团之外,还有很多水乡特色小吃,让这一趟寻鲜之旅更为圆满。
一碗飘着葱花的泡泡馄饨,晶莹可爱的模样让人甚是欢喜,馄饨的个头比苏州市里面的大很多。一口馄饨一口汤,肉鲜香,汤清爽,吃完浑身都暖了起来。
还有香喷喷的萝卜丝饼、油氽大排、海棠糕、鸡爪……一路上边走边吃,嘴巴根本停不下来。
在寻觅美食的路上,还能遇到许许多多记忆中的老物什,竹匾里晾晒着的龙须面、老式的理发店、凤凰牌自行车……这些带些残缺的美,被满满的生活气息包裹着,让生活在城市的我们时常惦念着,怀想着。
来到正仪,或许你也会像我们一样,因为一口甜蜜的青团,因为满满的烟火气,爱上这条沧桑的老街。
正仪老街
地址:昆山市正仪老街
交通:建议自驾前往,导航“正仪老街”
建议游览时间:7:00-12:00
(文章来源:好玩苏州)
难忘家乡滋味|江苏宜兴:“绿团子”是绿苎头团子,不是青团明天就是除夕了,江苏宜兴人家都已完成了一件大事:做团子!团子有甜味的,有咸味的,孩子们最喜欢的当然是甜馅儿的“绿苎(zhù )头”团子。作为宜兴一带特有的迎春糕点,它也成为了在外游子“粘人”的乡愁。
绿苎头团子≠青团
绿团子在江南一带很常见,然而,大多数地方吃的绿团子是江南常吃的青团。绿苎头团子与青团,在选用的植物、面粉上都有差异,因此口感也不同。
“绿苎头”团子中的“苎”字,即来自其 *** 必须的植物“苎麻”。绿苎头团子,不像青团上色那么均匀。即使是蒸熟了,那绿的发亮的团子表面能清晰地看到一些植物的经脉,这也正是其独特之处!
普通的青团多数是用浆麦草、青艾汁或其他绿叶蔬菜汁加上糯米粉捣制而成。蒸熟后的青团色如碧玉,是清明节的特色美食。
从植物到食物,这是江南人的智慧,更是对这片土地的热忱。
苎麻变绿苎头团子
苎麻生长低调,江南广布,却在国际上被美誉为“中国草”,因国人数千年前便发现它的纤维是上佳织物并开始栽培,且产量至今雄居世界之一。
数百年前,不知是一位怎样的江南人在什么机缘下,将苎麻这一纺织物和药用等的原材料,做成绿苎头,再做成乡土美食团子,从此在江苏南部宜兴、常州武进一带,代代流传,固定为一种独到的地方性、仪式性的迎春小吃。
*** 绿苎头
春夏时采摘嫩叶,焯水去涩,摘除粗大叶脉,在瓮内一层叶一层石灰,反复叠加至瓮满,密封腌制。石灰的碱性中和苎麻叶片的有机酸,可稳稳地锁住叶绿素的色素。腌制后的苎麻叶便是绿苎头,它还只是半成品的食材,取出后需淘漉清洗,切碎,入锅煮至水开。
煮熟的绿苎头,与糥米和粳米按比例配成的米粉,用煮绿苎头的热水揉和均匀,用力揉成绿色面团。将面团揉搓成长条状,分段取下一块块,搓捏出小碗状,填入馅料,再经巧手一番揉捏,馅就被圆满的包裹到中间了。约定俗成,绿团子一般用来包甜馅儿,比如豆沙、芝麻、花生等,为区分开不同味道,有时还会在外形上作出区分,比如捏出一个“小山尖”样。
包好的团子放入铺好纱布的蒸笼,上锅用大火蒸熟,团子蒸的时长有讲究,时间短了不熟,长了软塌。出笼后的团子与上笼前色泽完全不同了,此时团子的绿色更深了,表面泛着亮光,这种热气氤氲下的光亮是年味,照亮着期盼过年的人们的心。
团子蒸熟冷却后更方便贮存,因此,出笼后的团子需要快速冷却。往往这时候,也是孩子最开心的时候,拿起扇子带劲地扇起来,似乎这时他们也成了整个“做团子”大事件中非常重要的一员,与揉面团、包团子、蒸团子的家人一样有着明确的职责分工了,这种齐齐整整的团圆感,也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年味印象。
刚出笼的团子清香扑鼻,绿苎头天然的植物清香与甜馅儿是绝配。绿团子咬起来有韧性,咬上一口,甜蜜的豆沙、芝麻、花生馅儿流出,那热闹、忙碌、蒸气腾腾的做团子场面一下也浮现出来。这,就是宜兴人舌尖上的年味!
宜兴人家做团子一般数量都不少,蒸熟凉透后的绿团子包好,寄送一些给远方的亲友。这份来自家乡的年味,便也随着这些绿莹莹、香甜适口、寓意吉祥圆满的团子飞向了四面八方。
编辑:付鑫鑫
综合:宜兴发布 味道宜兴
尝鲜│盒马上线青团及各地时令“春菜”新京报讯(记者 张晓荣)3月3日,新京报记者获悉,盒马最近已上线青团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二三十种“春菜”,除了香椿、马兰头、蚕豆、芦蒿等比较熟悉的当季“春菜”,还有马齿苋、观音菜、苟地芽、百里香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小众美食。
近年来,“春菜”早已衍生为“春季时令菜”。据介绍,今年盒马采购跑遍全国寻找了六十多种时令“春菜”,与普通蔬菜不同,大部分“春菜”采摘的黄金时间只有3至4天,且必须使用冷链运输以保持新鲜。盒马全国蔬菜采购负责人郁磊介绍,以福建蕨菜为例,在与基地确认订单、头茬蕨菜进入采摘期后,盒马的物流车每日往返武夷山,将新鲜蕨菜装箱、打冰包装、装上4℃的冷藏车,每天清晨6点到达门店。新京报记者从盒马方面了解到,由于保质期短,盒马半数“春菜”选用本地周边基地产区,而为了满足全国各地的消费需求,还增加了空运。
此外,距离清明节还有不到一个月,盒马已上线了青团。以北京为例,新京报记者注意到,现在已能在盒马购买到杏花楼、福润家、沈大成三个品牌的青团,3月4日21时左右,多款产品显示售罄。据盒马方面介绍,盒马工坊与上海的老字号杏花楼共同研发的青团将在未来一周内进入全国22个城市的盒马,线上线下同步售卖。
新京报记者 张晓荣
图片来源 资料图片
编辑 彭雅莉 校对 薛京宁
清明回味古法青团,这就是记忆中幸福的味道今天是清明
气清景明、万物皆显的自然节气
也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
2022年的清明节
我们追忆亲人、缅怀先烈
疫情之下
我们同心守“沪”、奋力拼搏
祈福所有人
健康平安
上海市人民 *** 新闻办公室与文汇报社联合推出“城市软实力讲述系列”之《二十四节气的浪漫》,为你讲述这座魅力之都里,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温暖画面、新鲜体验。在这个不寻常的日子里,一起回味幸福的味道,为上海加油!
《清明回味古法青团》
聚变工作室FusionEra 插画师:菜菜镹
在江南地区,有清明吃青团的风俗习惯。据说清明节和古代“寒食节”的习俗逐渐重合,“寒食节”的一些特色美食,比如青团,也流传下来。千百年来,青团的外形一直没有变。
用古法手工包捏青团,这个独特的技艺,在上海一直传承了下来。
古法青团—— *** ***
1、将天然的麦青汁,按照一定比例,拌进糯米粉里。
2、先做好一个生青色的青团面胚,再包裹进馅心。
最经典传统的是豆沙馅,用优质赤豆磨成的豆沙,非常细腻,需要精心炒制而成;咸蛋黄肉松的馅儿,是十分现代的口味,用新鲜的高邮咸蛋黄,蒸制后,再拌入肉松。
3、在手工的搓揉下,一颗颗圆润的青团,很快就包好了,皮和馅的比例恰到好处。
4、上炉蒸制,约15分钟后出炉。
色如翡翠,油光如玉,吃口滑糯。咸蛋黄的鲜美香浓,豆沙的甜而不腻,都带着悠长的清草香气。
直到现在,古法 *** 的青团的口味,还和我们爷爷奶奶辈吃到的一模一样。
这舌尖的记忆
温暖清香
是幸福的味道
也总能让人回味悠长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宋彦霖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文汇报
清明节,北方人用它做“青团”,不比艾草差,踏青带几个好吃抗饿青团是南方在清明节吃的一种传统特色小吃,北方基本没这个传统,但现在南北食材相互交融,加之北方清明节也没什么特殊的食物可以吃,青团也逐渐在北方流行开来,传统的青团是用艾草的汁拌进了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不甜不腻,带着淡淡的艾草香气,但是北方艾草生长的少,很多人也不喜欢艾草的味道,认为它是药材,所以就出现了用各种蔬菜 *** 的青团,不管从营养还是味道上,一点也不比艾草差。
相传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被清兵围困,当地百姓为了救李秀成,将艾草揉进糯米粉中做成绿色的米团子,藏在运送艾草的车中突破封锁,李秀成吃了青团感觉又香又糯还抗饿,后来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习做青团,行军打仗的时候带几个作为粮草,从此吃青团的习俗就在民间流传了下来。
菠菜青团
准备食材:60克菠菜叶、120克糯米粉、35克澄粉也就是小麦淀粉、豆沙,喜欢别的馅也可以准备别的馅料。
之一步,菠菜叶洗净水烧开放入菠菜叶焯水一分钟,直到颜色变、变软,关火捞出。因为菠菜叶之后是直接吃的所以需要放进凉开水里降温。控干水分放入破壁机里,打成细腻的泥,过滤掉菠菜汁,只要菠菜泥,因为汁水会影响黏稠度。
第二步,准备120克的糯米粉,加上一半的温水,搅拌至没有干粉。再准备30克的澄粉,加上50克刚烧开的开水,迅速搅拌均匀。澄粉是为了增加青团的透明度,使成品更加漂亮。放入刚搅拌好的糯米粉里揉成团。
第三步,摊开放进盘子里。冷水上锅开大火蒸15分钟到20分钟。时间到了用筷子戳开里面看看没有干粉就是熟透了。
第四步,加入之前过滤好的菠菜泥,菠菜汁太稀了成不了型所以一定要用菠菜泥。用力搅拌均匀,加上15克的熟食用油,这样做好的青团更加柔软。然后继续揉搓,揉成颜色均匀的面团。
第五步,案板放油,防止粘住。搓成长条,分成大小均匀的剂子。手上抹油放上剂子搓圆按扁放上你准备好的馅料,慢慢收拢搓圆。包上保鲜膜方便储存,也能锁住里面的水分,防止变干。这样我们的菠菜汁青团就做好了。
用菠菜泥做出来的青团糯韧绵软,油绿如玉,菠菜的清香加上细腻的豆沙,甜而不腻,是一款非常健康的小吃,香糯可口。马上清明节了,一定要做给家人尝尝哦~
——老井说——
马上临近清明节,超市慢慢都上新了各种颜色的青团,有紫色香芋做的青团,有白色纯糯米做的青团,还有粉色的青团,馅料也是丰富多彩。你是更喜欢传统青团还是新版本的“网红”青团呢?
厨艺有限,多多指教,吃好玩好,明天见。
让整个包邮区为之疯狂,青团到底有什么魔力?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和你一起分享这个世界。
从每年清明节的前一个月开始,属于青团的“百团大战”就在整个包邮区,乃至全国的电商平台激烈上演。
无论是城市中心的网红店,还是小巷深处的老字号;无论是上海的青团,还是南京的春团、温州的清明饼,都排满了来自各处的人群,翘首以盼各种口味的绿色糯米团子出锅。
艾叶饺子和青团到底有没有区别?图/图虫·创意
那今天风物菌就来聊聊青团的那些事。
01 作为传统点心的青团
虽然青团成为网红是近几年的事,但是它的诞生,却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
晋文公重耳误杀功臣介子推和他母亲,追悔莫及的重耳下令在他们的忌日禁止开灶用火,全国“寒食三日”,即寒食节。
只吃冷食的日子里,可以保留数天冷食的青团就横空出世。
和桂花糕躺在一起的青团,更显碧绿。图/图虫·创意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清明节逐渐融合了上巳节与寒食节,亦具备了扫墓与踏青的双重内涵。青团顺理成章,成为了祭祀先祖的必备佳品。
虽说如今的青团,祭祀功能早已逐渐淡化,可这一点也拦不住它摇身一变,成为风靡包邮区的人气春游小吃。
如果有人肯在杏花楼排队为你买青团,那一定是真的爱你。图/图虫·创意
融入了人们的饮食习惯的青团,每逢清明,总会吸引不少人在上海糕团店门口排队,这些人一买就是十几、二十只。
就算是十年动乱,报上登文“警惕迷信活动回潮”,但上海人不管,照样吃青团,毕竟谁也无法阻止人们对美食的向往。
02 作为网红甜品的青团
要说青团的口味,最经典的一定是豆沙馅的青团。可如今,青团已然走上了“网红之路”。从2016 年,当上海杏花楼开创性地将蛋黄肉松塞到糯米皮的那一瞬间起,就不着痕迹地按下了“网红”的开关。
这榴莲味的青团,你可还喜欢?图/ ***
仅仅几年内,青团的市场上分布着各种口味的新品,本土特色极强的马兰头青团、荠菜鲜肉青团,甚至腌笃鲜青团也来势汹汹。当你以为自己也算见过世面,在蟹粉青团、牛蛙青团、麻辣火锅青团、榴莲青团、牛奶青团的轮番轰炸中,你也为混搭的口味献上了膝盖。
慢慢地,在网红馅料的风靡中,让有些人在午夜梦回之时,逐渐开始怀念曾经青团的清纯模样——豆沙馅。毕竟,豆沙馅的青团才是匠心的更佳载体。
合格的怀旧青团,并无固定答案,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家记忆。图/ ***
红豆细腻,甜味与香气丝丝入扣。有时候,吃着吃着,就会带出一根细细的艾草。唇齿之间,缭绕着清新气息。大概这就是最淳朴简单的味道吧,让人倍觉亲切。
刷油,赋予青团好“颜色”。图/图虫·创意
清明食青团,在江浙沪一带,是家乡的味道、春天的味道。但青团带给我们的,远不止于此。它的存在,提醒着在钢筋水泥里长大的我们,比追求潮流、享受美味更重要的,是感知四时、亲近自然的能力与愿景 。
你更爱吃什么口味的青团呢?
文丨丁正如意
编辑丨章鱼
浙江杭州:“清明果”飘香3月27日,天目山镇交口村村民将蒸熟的“清明果”起笼。清明节临近,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山镇居民开始包制传统的特色食品“清明果”。“清明果”又称青团、艾果,分甜、咸两种,吃青团是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清明节习俗。新华社发(胡剑欢 摄)
3月27日,天目山镇交口村村民在 *** “清明果”。清明节临近,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山镇居民开始包制传统的特色食品“清明果”。“清明果”又称青团、艾果,分甜、咸两种,吃青团是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清明节习俗。新华社发(胡剑欢 摄)
青团这么“绿”正常吗?“青团糕点”是青团吗?来看吃青团的正确姿势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一口青团吃尽江南春 这个春天,你“尝春”了没?
特别绿≠色素添加?如何判断青团是否加了色素
最近有市民朋友反映,自家做的青团,总是没有买的看上去鲜亮。那绿得透亮的颜色会不会是添加了什么东西?一起看看青团的专项检测结果吧!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回应社会热点,南京市玄武区市场监管局开展青团专项检测活动以及科普实验。在市场上抽取了7个品牌9批次青团进行检测,包括一鸣真鲜、和善园、座上客、前胜桃酥、85度C、来伊份、法帝诺等品牌,并接受市民委托,对其 *** 的2批次艾草粉、1批次麦苗粉进行检测,结果均未发现添加食用合成色素亮蓝。
为进一步了解色素对青团的影响,玄武区市场监管局还开展了自制青团对比实验,并送至实验室检测,发现深绿、浅绿或与工艺有关。 1、特别绿≠色素添加
此次检测的市售青团9批次,与市民提供自制的青团比较,颜色大部分都偏绿,且均未检出食用合成色素亮蓝,因此可推断市售青团保持良好的绿色,应当与其 *** 工艺有较大的关联。如艾草采用食用碱浸泡、烫煮后迅速冷却等杀青工艺,可使青团呈现鲜亮的绿色。所以仅凭绿色深浅来判断是否添加食用合成色素的 *** ,并不科学。
2.食用合成色素呈现的绿色不自然 自制青团实验发现,使用足量的艾草后,青团可呈现较好的绿色,再进行色素添加,加深绿色作用并不明显。
如不使用足量的艾草,再添加色素,青团虽是绿色,但颜色不自然,且绿得发蓝。
3、通过再加热的方式判定是否“天然绿”不完全准确 自制青团实验发现,青团 *** 过程已经经过高温蒸制,即使是未添加食用合成色素的纯天然青团,冷却后再热,并不一定发生褪色、变淡的情况。因此,网上提出通过再加热后是否存在褪色情况来判定色素添加的 *** ,并不完全准确。 4、科学认识合成食用色素 亮蓝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常用作糕点、糖果、饮料等食品的着色剂。虽不能用于青团 *** 中,但在符合国家标准的情况下,按种类按 *** 使用,还是安全的,消费者不用过于担心。
青团糕点≠青团,背离了这款传统食品的本意
青团是江南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清香。 而根据上海市的地方标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青团》(DB 31/2001—2012)的规定,青团是以大米(糯米、梗米、籼米)、麦苗汁(粉)、艾草汁(粉)、食糖等为主要原料,经包馅、蒸制等工序制成的可直接食用的米粉制品。 其中,“米粉制品”四个字是关键。同样,2011年《卫生部关于食品添加剂亮蓝不得用于青团的批复》,也将青团归为米粉制品。
但目前市面上销售的青团,并非全是“米粉制品”。
比如,一款产自江苏省镇江市的青团,从合格证可以看到,产品名称是“大福团(抹茶味)”,产品标准:GB/T20997,产品类别“蒸煮类糕点”。这个糕点等同于米粉制品吗?
还真不一样,而且区别很大。GB/T20997指的是国家标准《糕点通则》,这款产品属于糕点。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米粉制品”和“糕点”为不同的产品,特别是其中消费者比较关注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方面,差异巨大。如果生产厂家将青团归为米粉制品,仅允许 *** 使用一种食品添加剂-ε-聚赖氨酸盐酸盐(一种防腐剂),其他食品添加剂,如能使食品呈现绿色的人工色素,一律禁止添加。
因此,这款产品的真实身份是“糕点”,合格证上连“青团”两个字都没有出现。从配料表也能看出来,添加剂中含有栀子蓝、栀子黄两种着色剂,调制出诱人的“青”团,如果是属于米粉制品的青团,这些添加剂是禁止添加的。 但真正关注这张合格证的消费者,能有几人呢?也许早就被这款“糕点青团”的可爱外观吸引住了。 既然上海市有青团的地方标准,那上海生产的青团就真的是青团呢?市场监管工作人员找到了一款产自于上海的“辣条肉松青团”。然而,这款产品的类型依旧是“糕点”,执行的产品标准是国家标准《糕点通则》(GB/T 20977-2007)。
那么这些使用了添加剂的“糕点青团”,食品安全有保证吗? “这些是有资质的厂家生产的食品,不合格率相对较低,总的来说食品安全还是有保障的。”雨花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其实作为糕点的话,“糕点青团”也就是众多糕点中的一个品种而已,毕竟大家吃的别的糕点也不少。但青团作为传统应季食品,食客们需要的是什么?不外乎一份来自天然青汁的特殊风味,一种与家人朋友共享传统美食的乐趣,一份专属春天的“青”。如果这份“青”,并不是来自“麦苗”、“艾草”等的天然“青”,而是“栀子蓝”、“栀子黄”等的人工“青”,也许就背离了这款传统食品的本意。 对此,雨花台区市场监管局在开展时令食品专项检查时发现,预包装的多为“糕点青团”,使用添加剂,使用人工色素,保质期较长。一些餐饮店则是现做的青团,如某大型连锁餐饮,青团的主要原料是青汁、糕团和馅料,在加工 *** 过程中并未添加任何添加剂,当日 *** 当日销售,颇受消费者欢迎。 检查中,执法人员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某烘焙店内,青团早已摆上了柜台销售。不过店家销售的青团并非现场制售,却放到现场制售柜台,实际上是一款“糕点青团”,容易对消费者产生误导,执法人员责令立即予以整改。
青团是是高升糖食品,食用要适量
市场监管部门建议消费者从正规的食品经营单位购买。如购买预包装青团,对产品的标识标签多留心,保证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家等信息齐全。 此外,还要注意食用适量。青团采用糯米、粳米等原料 *** ,馅料也多采用高糖、高油等原料,食用过量容易不消化,肠胃虚弱、老年儿童等人群,应适量食用。青团也是高升糖的食品,糖尿病、高血糖人群更要谨慎。 江南春短,可别错过这一年春味哦!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洪叶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
“进击”的青团,老将新秀的竞合生态清明节将至,如今提到青团,你还会“熟视无睹”吗?恐怕不会。这两年,胖乎乎、绿油油的青团用自身实力再度“C位出道”,成了年轻人踊跃尝鲜的网红食品。
作为江南地区有着百年历史的传统点心,青团不断攀升销售高峰的背后,只有一个关键词——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惟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把消费者的视线紧紧锁住。青团正是一个经典案例。
拼创新:老字号“杠上”新零售
往年要接近三月中旬才会上市的青团,今年2月底就已陆续亮相。老字号冲在创新之一线,新雅今年推出的组合装青团,六只青团各有讲究,其中三款标注了新品,分别是爆浆奶黄流沙青团、Q心奶香紫薯肉松青团和蟹粉鲜肉青团。新雅粤菜馆行政总厨黄任康透露,今年春节期间他们就已经开始研发新品,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早早尝鲜。
老字号起劲,新零售也不含糊。生鲜超市今年都推出了不少青团产品,盒马的几款新口味青团听名字就很时尚——流沙爆珠、笋干菜肉、酸菜鱼等。盒马工坊产品研发负责人黄海飞介绍,流心馅虽然充满视觉效果,但口味容易发腻,因此研发人员在流沙中增加了蓝莓味爆珠,以此中和流沙的甜腻。而酸菜鱼青团的诞生则与大数据有关,盒马线上线下酸菜鱼相关的菜品一直颇受消费者欢迎,于是今年研发人员大胆尝试了酸菜鱼青团,结果在盒马内部“试吃会”上一路杀入前三。
分析人士认为,老字号新零售同场竞技,整个青团市场这几年一直在扩大,归根结底是创新带来的推动力。
拓渠道:联手推全网爆款
过去只在盒马上海门店才会出现的青团,今年之一次走出江浙沪。“青团是传统的江南点心,如今已卖到西北、西南、两广地区等地,受欢迎程度远超想象,自3月12日全国统一上线以来,三天卖出了一周的量。”盒马工坊负责人张千表示,青团在北京不仅需要限购,还引来食客在门店大排长队,更受欢迎的流沙爆珠青团更是上架就被抢空。
不仅是北京,在成都、西安、深圳,“进化”后的青团也受到了消费者的热捧,连 *** 青团面皮的麦青汁都一度跟不上供应量。如今,位于苏州的青团加工厂在最紧张的时候甚至24小时赶工,最熟手的女工六秒钟就能包一个青团。
从地方特色时令点心到成为全国的爆款,老字号与新零售的联手至关重要——老字号有品牌和质量,新零售有渠道和创意,只有双方联手才会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据悉,目前包括盒马、叮咚买菜、饿了么等渠道都能够实现“线上下单、30分钟送货上门”。张千认为,老派点心以更贴近年轻人喜好的方式得以形成消费潮流,这是一个好现象,而新零售需要有意识地将青团带去更广阔的市场,进一步普及推广这道传统点心。
作者:徐晶卉
图片:张伊辰、陈龙、祁骏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邵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青团清新上市 品味舌尖上的春天立春后清明前,又到一年青团时。青团是江南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古时候人们 *** 青团是为祭祀,现在作为祭祀品的功能日益淡化,而是一道时令性强的小吃。浦东的各大商超近日也上新了几款青团产品,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满足吃货们早已蠢蠢欲动的胃口,一上市就卖得火热,成为了新晋网红产品。
在浦东康桥这家大型超市内,工作人员正忙着包青团:绿绿软软的皮儿,透着股清香,吃在嘴里更是滑糯。清甜的馅料,入口即溶。今年上市的青团,除了传统的豆沙、黑芝麻口味,还出现了多种新式口味,如马兰头豆腐干、酸菜笋丁等,更好地满足了各个年龄段消费者的需求。市民黄先生边试吃边说:“我本人不喜欢吃甜馅儿的,有一款酸菜笋丁的,咸味的,吃了觉得蛮好,比较爽口也比较解腻。”
该超市束庆云表示:“马兰头正好是春菜,和豆腐干融合在一起,就很有春天的气息,吃起来也是非常爽口。”
栏目主编 许素菲
责任编辑 邓清元
摄影 施宇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