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瓜是什么瓜,菜瓜是碳水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28 0
买甜瓜,先分清“母瓜”!瓜农教你5点经验,个个好吃,又脆又甜

买甜瓜,先分清“母瓜”!瓜农教你5点经验,个个好吃,又脆又甜

大家好,感谢阅读我分享的文章,这次我要和大家说的是:『买甜瓜,先分清“母瓜”!瓜农教你5点经验,个个好吃,又脆又甜!』

夏天是吃“瓜”的季节,新鲜的瓜果很多,比如黄瓜、西瓜、丝瓜、苦瓜,还有甜瓜。

甜瓜是夏季常见的水果,吃起来清脆爽口,甘甜多汁,内部有很多瓜籽。大上市后价格很便宜,2块多一斤,买一个也就5块钱左右,所以我家夏天经常吃甜瓜。甜瓜的种类很多,有金黄色的,也有绿色的,或椭圆或圆形,口感也不一样,选错了就不好吃。

在水果界有一个规律,就是大多数“母”水果更好吃,甜瓜也要挑“母瓜”。除了要分公母,和成熟度、水分含量等方面都有关系。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挑选甜瓜的技巧,学会5点,保证甜瓜又脆又甜,香甜多汁。

【瓜农教你挑香瓜】

农村老家有位叔叔,他家就是甜瓜种植户,一亩要产2.5吨的甜瓜呢。说起挑选甜瓜他最有经验,告诉了我5个要点,保证能挑到好甜瓜,不会挑错。下面我把经验分享出来,喜欢吃甜瓜的快学学吧。

1、看公母

水果的公母,一般是按照外形的特征来区分。母水果通常皮薄肉厚,水分和糖分含量较高。甜瓜的公母,主要是看“瓜脐”,就是底部的小圆点。

如果瓜脐比较大,并向内凹陷,就是母瓜;如果瓜脐比较小,并向外凸出,就是公瓜。

2、看瓜蒂

瓜蒂是甜瓜和瓜藤连接的“纽带”,吸取养分。俗话说“瓜熟蒂落”,甜瓜成熟后,瓜蒂会自动脱落。买甜瓜时,新不新鲜就看瓜蒂。如果瓜蒂颜色翠绿,用手掐有水分,说明很新鲜,口感脆甜多汁。如果瓜蒂颜色变黄,掐不出水分,说明不新鲜了。

3、看成熟度

越成熟的甜瓜,糖分越高,味道就越甜。成熟度和甜瓜的软硬度有关,买的时候用手捏一下,如果捏不动,非常硬,说明还没长熟。如果硬中带软,说明成熟度刚好,太软说明熟过了。

4、看水分含量

水分含量越高,甜瓜越多汁,并不是个头越大,含的水就越多。拿2个同样大小的甜瓜,比较重的水分含量较高,比较轻的含水量要少一些。

5、看颜色

最常见的甜瓜,颜色比较白,很多人觉得越白的甜瓜品质好,口感脆,味道甜。

这是错误的,甜瓜要积累糖分,必须要经过阳光照射,在这个过程中瓜皮会形成黄色素,会让瓜皮变黄。所以买甜瓜时,淡黄色的甜瓜比较好,而深黄色的甜瓜不要买,虽然很甜,但流失了水分,口感不脆爽。

买甜瓜,别再捡大的挑了,多看这5点,我们就能挑出糖分高、水分充足的甜瓜,保证又脆又甜,个个都好吃。

【厨师长有话说】

甜瓜在很多地方也叫香瓜,其实是同一种水果。香瓜通常是金黄色的,有热气球一样的纹路;而甜瓜一般是黄色加绿色,形状比较圆。但无论哪种瓜,只要按照上面5个技巧挑选,就能一挑一个准。

这篇文章对您有用吗?如果觉得有用,请大家给我点赞、评论、转发、关注,让更多的人都学到技巧,下次我会继续给大家分享有用的美食知识。

明明是甜瓜,崇明人为啥叫“菜瓜”?

三沙洪农贸市场,熙熙攘攘。“菜瓜几钿一斤?”黄头发女郎问。摊主反问:“你要哪一种?”黄头发翻翻眼睛,一时讲不出来,脑子急转弯:“你这里有哪几种?”


摊主听口音看打扮,判断对方是个外来嫂,逐一介绍说:“这是糖加甜头,这是十轮瓜,这是小麦瓜,这是……”


“我就要这个。”黄头发指指糖加甜头,“老公说,这种瓜更好吃,给我拣五只。”


钱货两讫,黄头发再次发问:“明明是甜瓜,又不是当菜吃的,你们崇明人为什么叫它菜瓜?”摊主实话实说:“我也讲勿清楚,问你老公去。”“问过了,老公也说不出个道道。”“那就问你老公的爷娘,更好问你老公爹娘的爹娘,老年人经多见多。”



笔者记事的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崇明上下八沙俗话中就已有了“菜瓜”之谓,记得父母及爷爷奶奶都是这样说的,可知“菜瓜”的俗称由来既久。


当时就晓得,菜瓜并非当菜吃的生瓜、黄瓜之类,明朝中叶以来的多部《崇明县志》中,称之为“甜瓜”或“香瓜”。它在崇明的栽培史悠久,现存最早的正德《崇明县志·物产·蔬果》中,就列有它的大名。


崇明农村几乎家家种菜瓜,它与芦穄一样,是岛上男女老少自给自足消暑解渴的美食。地处江海之滨的崇明岛,交通不便,各业落后,炎炎夏日,雪糕棒冰不敢想,能有菜瓜吃,算是很称心快意的了。因此即使人民公社年代只有很少一点自留地时,也得种几株,起码“让小囡尝尝”。


自身体会,还都看着记着,孩子特别喜欢菜瓜。他们别的可以不放在心上,自家的菜瓜种在哪里一目了然,熟门熟路。瓜仁在花 *** 里时,就三天二头光顾,看着它一天天长大,等到长得拳头大小时,天天去看一趟甚至一天看几趟,还要鼻头闻闻伸手摸摸,以至于“毛搓光”。总之是嫌它熟得太慢,往往“半生赖熟”就已进了肚皮,当然是“淡迷迷呒滋味”,有的不但不甜还发苦的呐。


崇明菜瓜品质优良,《正德崇明县志》里说它“比吴中者尤佳”。吴中,古称吴县,今属苏州市,位于太湖之滨,生态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历史上盛产优质甜瓜。相比之下,崇明菜瓜且更胜一筹,民国年间已走出了海岛,销往东南巨埠大上海,不只有农户“跑班头”在十里洋场肩挑手推卖菜瓜,县里还组建了类似中转站的机构加以统筹,1947年8月10日《瀛报》曾有如下报道:本县运沪之菜瓜、西瓜等特产,在沪设合作社市场管理。



并非“黄婆卖瓜自卖自夸”,日常曾与多个“牙齿吃来像木墩头”的老者交谈,说起崇明的菜瓜,无不眉飞色舞,赞誉有加。


所见略同,菜瓜中的糖加甜头名气最响,堪称“极品”。顾名思义,糖加甜头,甜上加甜之谓也,吃在嘴里又香又甜还有点酥,滋味好极了。它个头不大,多数在一二斤,瓜皮呈奶白色或泛出丝丝金黄又有香味时,说明长熟了。成熟了的糖加甜头还有一个特点:瓜柄和瓜蒂四周会生出圆形的裂缝。


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崇明县志·物产》里说,崇明的菜瓜“有黄、白、青三种,惟青皮青练者佳”。


青皮青练,即时下所说的青肉青练,印象中,是产量低的原因吧,户上种青肉青练的相对少了些,因此变得以稀为贵了。这种瓜瓜皮是青的,瓜肉以及瓜练也是青的,青得类似晴朗天空的颜色,类似地上绿叶青草的颜色,类似翡翠玉石的颜色,那是人们常见而又喜爱的颜色。削皮、切开、入口,“唰拉”一声, *** ,好甜,好香!这部县志的总纂曹炳麟,清末举人,本县城桥镇人,对青肉青练情有独钟,以一个“佳”字,概括了青肉青链的“色、香、味”,青青可爱、香气可人、入口甜美。常听见摊主“青肉青练”一声吆喝,引顾客趋之若鹜。



青皮菜瓜中,还讲一讲牛角瓜。崇明菜瓜,大都呈椭圆形,即或扁圆形或长圆形,只有牛角瓜例外,蒂部粗大而柄部稍细,状如牛角。有人因它粗壮如牛腿,又叫它牛腿瓜。特点是个头大,可称菜瓜中之最,四五斤一只不算稀奇,肉厚汁多,即使五大三粗的壮汉,吃半只就已饱胀了。相比之下,牛角瓜的甜度不及别的菜瓜高,但它的成熟期晚些,一般在高秋前收摘,那时别的菜瓜相继过时,牛角瓜正好补缺,虽是淡淡的甜,也显得以稀为贵。


十轮瓜,又称十梭角,你若有兴趣的话,仔细观察也可点一下,果真是十条梭、十轮,这里所说的轮,是崇明俗话中“埭头”的意思。它的个头比糖加甜头大些,甜度上乘,瓜肉厚些,旧时十轮瓜都是白皮的,近年也有了青皮的。


小麦瓜,收割小麦时节开始成熟,故名。奶白色,长圆形,肉香甜,瓜皮细腻嫩滑,半斤多一只,小巧圆润,深受各式人等喜欢,常听是如赞语:“革个小囡皮肤滑秀来像小麦瓜。”


红练瓜是白色的皮,浅红色的肉与练,与十轮瓜差不多大小,甜度也不相上下。


几部县志里,都把菜瓜叫作香瓜。买菜瓜时,顾客几乎统一的动作,先凑在鼻尖上闻闻,说声“香来”,送与摊主过称,香的一定熟,熟了才会甜。


笔者有个习惯,菜瓜起势,桌子上或壁橱里放几只小麦瓜或糖加甜头,不只形象可爱、秀色可餐,更有瓜香悠悠散发,飘逸在灶间、书房、卧室,原生态的香味,沁人心脾,好闻极了,不亚于桂花!

林林总总的崇明菜瓜,除了上面说及的几种,还有黄糖柿瓜、水梨生瓜、黄金瓜、田鸡瓜、芝麻瓜……


经崇明先祖的精心培植,糖加甜头、青肉青练、十轮瓜、牛角瓜、小麦瓜等的优良品性代代相传,即使有了玉茹、 *** 瓜、伊丽莎白等“新贵”的今天,风光依旧。

来源:上海崇明

丝瓜到底是不是水瓜?好环境才能种出高产丝瓜,你会采收包装吗?

点击右上角的红字,关注【村小农网】 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

丝瓜又称菜瓜,在珠江三角洲丝瓜特指八角瓜,在粤语称水瓜,在东亚地区被广泛种植。丝瓜为茎蔓性,五棱、绿色、主蔓和侧蔓生长都繁茂。你知道高产丝瓜需要什么样的栽培环境吗?以及如何采收包装吗?今天村小农网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高产丝瓜的种植要求以及采收包装的技巧,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种植环境要求

丝瓜喜日照充足,如遇连日阴雨则不但影响雌花的形成,且引起落蕾落花,幼果也易黄萎。丝瓜对于土壤的选择条件不苛,但以肥沃,含有有机质较多,排水良好的壤土、粘质壤土及保水力较好的砂质壤土最为理想。土壤酸碱度则在PH6.0—6.5之间为适。

丝瓜对于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很强,不需严格的选择,但在高温下生长强健快速,发育旺盛,茎粗叶大,果实生长也快。气温如在15度以下时生长缓慢,低于10度时生长受抑制。

丝瓜的耐湿性在瓜类中最强,尤其是普通丝瓜比棱角丝瓜为强,耐干性则不强。丝瓜雌雄花的发生早晚及多少。依品种而有显著的不同,大体来说,丝瓜为短日照蔬菜,在短日照期雌花发生较早较多,在长日照期雌花发生较少,但在品种间对于日照长短的感应性有很大的差别。

丝瓜根部抗蔓割病,且耐根瘤线虫,即使连栽,也无不可,前作也不拘,但更好与水稻轮栽,因不但可以减少瓜蝇、蚜虫、红蜘蛛、蓟马等为害,杂草也较少。

采收和包装

食用的丝瓜以肉质柔嫩细腻者为佳,故宜在果实尚未充足长大,果皮尚未硬化,纤维尚未发达,果肉尚未粗老前采收,更宜各依其品种适收时的大小采收,切忌采收过晚,影响品质。但如此采收过早,不但产量减低,且采收后容易软萎,不耐贮运。村小农网,让农民这一职业时尚起来!

一般普通丝瓜在低温期间开花者,开花后10天左右为适收期,高温期间开花者,花后8—9天即可采收。棱角丝瓜开花后容易老化,采收适期比普通丝瓜约早1—2天。

丝瓜果实的生长量夜间大于白天约二倍,故采收时间早上果温尚未升高前为原则。采收用刀剪,果梗留长约2公分,切口宜平整,连套袋一起采收,放入搬运箱篓,运到包装场所包装。先除去套袋,每果再用包装纸卷裹,以免擦伤及减少水分蒸发,再装竹筐或竹篓运销至市场。采收及包装过程中尽量保留果粉,以示新鲜。

采收丝瓜筋者,只有普通丝瓜的可用,棱角丝瓜不适于丝瓜筋用。开花后50—60天,待果皮变褐色,果实变轻,种子变黑色,全果充分老熟甚至干燥后采收,如采收过早,纤维软弱不好。老熟果采收后,如少量时待充分晒干后剥去外皮,敲出种子,用漂白水浸泡1—2小时后再用水充分洗清晒干。优良的丝瓜筋具有端正,洁白紧密、细致、牢韧、富有弹性等特性。

以上就是丝瓜生长环境以及采收、包装的介绍了,各位可以收藏备用哟!

村小农网,让农民这一职业时尚起来!关注三农,就点击关注村小农网!

5月后,遇到这瓜使劲吃!随手一煮,清热利湿、养颜补水,现在吃最鲜嫩

俗话说,“春吃芽,夏吃瓜”。立夏一过,市场上卖的瓜也日渐丰富起来,如青瓜、冬瓜、丝瓜......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美味瓜就是丝瓜啦!

夏天吃丝瓜,好处多得不得了!

丝瓜本名菜瓜,自明代起成为我国常见蔬菜。《本草纲目》中记载:“丝瓜,唐宋以前无闻,今南北皆有之,以为常蔬。”如今,丝瓜更是大家喜爱的夏季鲜蔬。

绿油油的丝瓜,不光看着消暑,吃着对身体也有不少好处。中医认为,丝瓜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毒、凉血、利湿的作用,很适合现在这个季节。天气热时,以丝瓜、鸡丝或猪肉丝为主材,加少许盐煮成汤,不仅祛暑清心,也可为人体补充营养。

此外,丝瓜的含水量超过90%,所含能量较低,但含有比例不低的矿物质钾、钙、磷等,很适合为夏季缺乏食欲的人群补充水分,保持电解质平衡,缓解疲惫感。再者,丝瓜中含有皂苷类物质(如丝瓜苷等)、丝瓜苦味质、枸橼酸、木聚糖和干扰素等物质,还可以帮助维持机体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男女老少都很适合。说完了丝瓜的好处,必须得说说丝瓜的吃法。丝瓜可凉拌、清炒、做汤、清蒸等,吃起来都很美味,而且做法简单,省时省力。在这给大家推荐2种吃法:

丝瓜和它是绝配,健康又美味!

1、虾皮丝瓜汤原料:丝瓜1根,虾皮10克,香油、盐适量。做法:丝瓜去皮洗净、切滚刀块。锅内倒油,加入丝瓜煸炒片刻,加水煮开,然后加入虾皮,文火煮沸2分钟左右,加香油、盐调味即可。功效:清凉消暑,能补充夏季流失的水分。

2、丝瓜粥做法:将150克丝瓜洗净,切片;100克大米淘洗干净,备用。锅内加水适量,放入大米煮粥,八成熟时加入丝瓜片,再煮至粥熟调味即成。功效:清热泻火,十分适合夏日食用。提醒:丝瓜入菜注意这2点一是要防止丝瓜去皮切开后发黑,有损品相。为保证丝瓜不发黑,大家可以这样做:将丝瓜切开后,将其放入盐水中浸泡,再用大火翻炒,起锅前再放盐。二是防止丝瓜过分出水,流失营养。大家不妨在丝瓜出锅前,进行勾芡处理。这样既可保留丝瓜的滑嫩口感,令其不致失水后变老,同时又可更大限度保留其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B1等营养素。

吃丝瓜时,1个细节千万要注意!

正常的丝瓜,吃起来带有一点淡淡的甜味。

但如果丝瓜在授粉时串粉,或者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其他环境 *** ,就会产生保护自身的葫芦素,导致它带有苦味。葫芦素是一种高毒性物质,虽说它不会致癌,但误食的话,会引发急性中毒,出现上吐下泻、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致死。因此,当你吃到发苦的丝瓜时,一定要立马吐掉,千万别存侥幸心理!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新媒体中心原创出品 -

5种瓜营养成分“顶呱呱”,常吃的人身体都不会太差

最近的瓜吃到撑,不如吃点真正有营养的瓜!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蔬菜中那些营养成分顶呱呱的瓜~

No.1

冬 瓜

冬瓜成熟在夏季,叫“冬”瓜是因为瓜熟的时候,表面有一层白色粉末,像冬天的白霜。

冬瓜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含量比较丰富;

营养益处:具有防治癌症效果的B族维生素,在冬瓜籽中含量相当丰富。除此之外,冬瓜的膳食纤维含量很高,每100g中含水溶性膳食纤维约0.7g,饱腹感强的同时还可以 *** 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如何挑选

外形注意要匀称、尽量没有斑点。

No.2

黄 瓜

黄瓜含水量很高,可以达到97%,黄瓜富含维生素、β-胡萝卜素、钾、钙等矿物质;

菜瓜是什么瓜,菜瓜是碳水吗-第1张图片-

黄瓜充分浸泡吸水后非常脆,适合凉拌。虽然黄瓜去皮可以使口感更细嫩,但却会损失大量β-胡萝卜素和较多维生素C、钾等;

营养益处:黄瓜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能够辅助起到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

如何挑选

●外形:形状匀称,个头中等;

● 颜色:亮绿有光泽。

大肚瓜、尖头瓜、蜂腰瓜等畸形瓜,可能是发育不良或存放过久。

No.3

苦 瓜

苦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每100克苦瓜维生素C的含量为56毫克,是西红柿的3倍。

苦瓜中的葫芦素不同于其他葫芦科植物,比如:黄瓜、丝瓜、南瓜等。对身体有一定调节血糖的作用。

营养益处:除了葫芦素,还有一些苦瓜提取物经过研究发现具有一定的调节血糖、血脂、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比如:苦瓜多糖、苦瓜素、类黄酮等。

如何挑选

● 颜色:新鲜的苦瓜是翠绿色,放置时间久了会逐渐发黄;

●外形:形状匀称、尽量不要太弯曲的;

●果瘤:表面颗粒大且饱满,颗粒小的,说明瓜肉会比较薄。

No.4

丝 瓜

丝瓜的含水量也不低,含水量达到94%,每100克丝瓜中蛋白质含量为1克,碳水化合物为4.2克,脂肪含量为0.2克;

营养益处:属于低脂低热量的蔬菜,非常适合减肥人群和三高人群食用;另外丝瓜中的胡萝卜素含量也不低,每100克可使用部分含有90微克的胡萝卜素,有一定的保护视力和皮肤的效果。

如何挑选

● 颜色:颜色浅的丝瓜比较嫩,颜色越深越老;

●纹路:表皮平滑细腻的会比较嫩。

No.5

南 瓜

南瓜富含「β-胡萝卜素」和「钾」,含量分别为890微克/100克和145毫克/100克。维生素C和钙含量不高,分别为8毫克/100克和16毫克/100克;

营养益处:β-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转化成为维生素A,有助于眼睛健康和保护视力以及皮肤,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可以促进肠胃蠕动;

糖尿病患者吃南瓜降糖?

答:并不能降糖!

南瓜血糖生成指数(GI)为75,属于高GI食物,超过大多数水果和蔬菜,对餐后血糖峰值影响大,因此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大量食用。

如何挑选

● 颜色:黄色南瓜,颜色越深黄越好,绿色南瓜,绿得发黑越成熟。

●纹路:条纹越清楚粗重越成熟。

审稿专家:王博 北京同仁医院 临床营养科 营养医师

来源: 京医通

伏天吃“美人瓜”,控体重、护血管……味美又养生

俗话说“春吃芽、夏吃瓜”,今天介绍的这瓜被称为“美人瓜”,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成分,能保护皮肤,是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

它就是丝瓜。

清热解毒养容颜

现在吃正合适

丝瓜味甘性凉,有清热利湿之效,对于身热烦渴、咳嗽痰喘、痈疽疮疡、乳汁不通、无名肿痛等症都有一定辅助疗效。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讲,常吃丝瓜有以下好处:

养容颜:丝瓜有“养颜瓜”之称。它的维生素C含量高于一般蔬菜,B族维生素含量也很丰富,特别是丝瓜粘液中含有大量保湿因子,能舒缓紧绷干燥的肌肤,为肌肤补充水分。

控体重:丝瓜味道清爽,滑滑的口感来自于多糖,这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加快体内废物排出体外。而且,丝瓜本身的热量就比较低,每百克热量在20kcal左右,很适合减肥控脂人群食用。

护血管:丝瓜含有其它瓜菜所没有的葫芦碱,它能帮助调节人体代谢;钾、钙、镁、磷等微量元素也都有助于保护心血管,降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想要口感好,记得这样挑

一般我们在菜场里见到的都是外表光滑的无棱丝瓜,在挑选这种丝瓜时,有3个要点大家要牢记。

1

颜色较浅

对于无棱丝瓜来说,通常颜色浅绿的口感会比较嫩,颜色越深的口感越老。

2

表皮平滑

表皮平滑、纹路细小的丝瓜比较嫩,表皮纹路明显突出的丝瓜比较老。如果表皮上有斑点或破损,那就更不宜购买了。

3

结实有弹性

选择上下粗细较为匀称的丝瓜,拿起来用手轻捏,如果感觉很结实、稍有弹性,就说明比较新鲜;如果按上去感觉松松软软的,那里面可能已经空掉了。

其实除了无棱丝瓜之外,在南方,特别是广东地区,还流行一种有棱丝瓜。

有棱丝瓜,又名八棱瓜、胜瓜,顾名思义,它的表面有明显的棱角,外皮也比普通丝瓜厚实一些。有棱丝瓜的含水量相比无棱丝瓜来说要少一些,口感更为紧实、有嚼头,适合炒菜、煲汤,久煮也不易软榻变形。

在挑选有棱丝瓜时,我们也要优先选择粗细均匀、手感结实略有弹性的。此外,还要注意棱与棱之间的间隙是否较为平均,通常间隙差不多的,味道较为清甜;间隙大小相差大的,口感会差一些。

伏天这样吃,味道美、营养佳

清热开胃降暑

豉椒丝瓜蒸泥鳅

夏天吃丝瓜,清热开胃又降暑,而且丝瓜软软的口感,配上泥鳅馅的滑嫩,别有滋味~

清热解暑气

发汗祛寒

热气腾腾的砂锅风干鸡,浓郁鲜香的汤汁充斥着味蕾,尤其适合夏天久待空调房的饭团们,里面的食材不会让人上火,喝上一碗还有发汗、祛除体内寒气的好处。

小贴士

丝瓜烹饪时很容易氧化发黑,想解决这个难题,可以:

①去掉丝瓜头尾、丝瓜皮、丝瓜瓤等容易变黑的部位;

②将丝瓜焯烫后放入冷水中,或是用加醋的水浸泡,但千万不要用盐水泡,否则会加速丝瓜变黑。

丝瓜发苦能不能吃

有些人表示自己曾吃到过苦丝瓜,这种苦味的丝瓜是不是有毒的呢?

目前认为,丝瓜发苦主要有两种原因,一种是水分不足、施肥过多等环境因素所致,这种丝瓜通常是无毒的;另一种是授粉时串粉所致,这种情况下长成的丝瓜内含碱糖苷生物碱,若摄入过多确实会引起中毒。

碱糖苷生物碱在漂洗、加盐、高温烹饪等条件下都无法分解或去除,而且很难与普通丝瓜的苦味相区分,所以为安全起见,如果遇到发苦的丝瓜,还是不吃为宜。

浑身是宝,堪称“瓜果药材”

其实,丝瓜还有“瓜果药材”的称号,因为它真的浑身是宝~

丝瓜尖

即丝瓜藤,具有舒筋活血、止咳化痰等功效,常用于缓解腰膝酸软、咳嗽痰多、肢体麻木等症。日常可以选购比较嫩的丝瓜藤,焯水后凉拌食用。

丝瓜花

有较好的清热解毒、止咳平喘作用。取10g丝瓜花,洗净、晾干后,加沸水,盖盖焖泡20分钟,倒入适量蜂蜜调匀后饮用,可清热生津,帮助缓解痰热内蕴所致的咳黄痰、胸闷等症。

丝瓜叶

取6~15g干品煎汤饮用,可帮助祛暑,缓解暑热烦渴症状;捣碎敷于患处则有助于消肿、止血,常用于辅助治疗痈疽、疖肿、疮癣、创伤出血等。

丝瓜络

丝瓜老了以后留下的丝瓜络,不仅能用来洗碗,还可以入药,具有祛风、通络、活血等功效。

咳嗽、有痰的人群可以取10g丝瓜络、10g橘络,煮水5分钟代茶饮;

肾炎水肿人群可以取10g丝瓜络和15g冬瓜皮,煮水5分钟后饮用,有助于消肿利水。

来源: CCTV回家吃饭

你要是把这瓜认作菜瓜,那就大错特错了,那它是什么瓜呢

在集贸市场上,有一位大爷在卖这种长长的、圆圆的、前面粗、后面细、黄里透着绿色的瓜。看着它的样子,十个人就有九个半人说这是菜瓜。也有人不知道这是什么,就会问大爷,这是什么瓜,为什么就没有见过呢。图为这种瓜的样子。

这位大爷姓徐,今年69岁了,今天是和老伴到县城来卖瓜的。大爷的孩子有两个在外边工作,一个在家里,也不种地,做买卖。大爷和老伴种七亩地,其中有三亩大棚,里面种的是葡萄。因为大爷的葡萄今年更挂果,不是太茂盛,于是大爷就在大棚葡萄的两边种了这些瓜。图为大爷在卖瓜。

这位大爷说,这瓜是甜瓜。学名叫羊角蜜。大爷还说,其实这种甜瓜在过去当地就有种植的。不过那时候,当地的人都叫它牛角酥。那个时候,社会还不富裕,农民早上到地里干活,干乏了,就拿出一个馍馍,摘下一个甜瓜,就着馍馍吃,可好吃了。那就叫露水瓜。吃露水甜瓜就馍馍,其实就是一种幸福。图为大爷在收钱。

以后的甜瓜不断推出许多新品种。但都是圆圆的,就是长一点也是稍微长点。没有像这种瓜的样子的,难怪有许多人不认识。因为这种羊角蜜的甜瓜外形、颜色非常像当地农民种的菜瓜,难怪有许多人把甜瓜当成了菜瓜,让人啼笑皆非。

世界上最早研究甜瓜分类的人是法国人,叫罗典。这个人在1859年就研究甜瓜的分类。到了1962年,美国人怀特克将甜瓜划分为7个变种。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于2000年的时候,一个法国人建议将甜瓜分为2个亚种和16个变种。

羊角蜜甜瓜的特性是果实长锥形,一头大,一头稍细而尖,似羊角故名羊角蜜。果皮灰绿,肉色淡绿,一般亩产3000斤左右。而其他甜瓜特性:果实有圆球、椭圆 球、纺锤、长筒等形状,成熟的果皮有白、绿、黄、褐色或附有各色条纹和斑点。果肉有白、桔红、绿黄等色,有香气。种子披针形或扁圆形,大小各异,

羊角蜜甜瓜的更大特点,就是脆,一旦掉到地上,就会摔成八瓣,所以吃起来除了有普通甜瓜的甜味和香味外,主要就是酥。过去当地人叫这种瓜牛角酥,看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请你转发、收藏。

人称“丰收瓜”,是蔬菜也是水果,瓜和藤都能吃,亩产值超2万元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马上就要迎来谷雨节气了,这个期间雨水增多了,气温也明显上升了,正适合很多的瓜果蔬菜播种。

像辣椒、茄子、西红柿和红薯都可以移栽了,而南瓜、冬瓜、丝瓜、豆角和玉米就要抓紧播种了,这样到了夏秋季的时候才有足够的瓜果蔬菜吃。


那你们可听说过一种俗称“丰收瓜”的蔬菜,它是在近些年才走红的,既能当蔬菜,也能当水果吃,并且它不光是果实能吃,就连藤蔓也好吃,甚至比果实的经济价值更高,种植它亩产值更是超20000元,你们当地有人种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丰收瓜”是什么蔬菜?

丰收瓜只是民间对它的一个俗称,顾名思义这种蔬菜的产量非常高。有人曾统计过,管理得当种植一株,就能结果600余个,如此高的产量真的快赶上一些果树了。那它到底是怎样一种蔬菜呢?

丰收瓜的学名叫佛手瓜,在民间多叫它合手瓜、合掌瓜、洋瓜、捧瓜和丰收瓜等。如果你玩过经典游戏《植物大战僵尸》里面就有丰收瓜。

这是原产自中美洲和西印度洋群岛的一种植物,它是葫芦科佛手瓜属的多年生宿根性草质藤本植物。


佛手瓜长得很有特色,它的外形看起来就像是两掌合十,有佛教祝福的寓意,因此得名“佛手瓜”,也因为这个原因,佛手瓜自从传入我国以后也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只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佛手瓜只是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方少量零星种植,从而导致很多人对它了解不多。

实际上它是一种被埋没了的经济价值很高的农作物。在这些年有些地方发展种植佛手瓜,它已经成为了当地人喜爱的脱贫致富的“金瓜”了。

就是因为佛手瓜的经济价值是很高的,甚至要比玉米、高粱、大豆等传统的经济作物都要高,亩产值可以达到2万元以上。

因为佛手瓜被称之为“丰收瓜”,它的产量也是名副其实的。这种作物亩产可以达到3吨以上,按照一元一斤的收购价就是亩产值6000元,每亩可实现纯利润3000元左右。


而且佛手瓜的藤蔓也是一种美味又有营养的蔬菜,它的产量也能达到亩产5000斤左右,其亩产值更是超17500元,每亩可实现收入12000元左右。

因此种植佛手瓜,每亩的纯利润就有15000元左右,这是很多传统农作物所不能比拟的。

“丰收瓜”经济价值高,如何种植呢?

之所以佛手瓜有如此高的经济价值,也是多方面的原因。之一它是近些年才走红的新型蔬菜,目前种植它的农民并不多。

第二个是它的营养丰富,吃法多样。

佛手瓜不光是长得很好看,让人过目不忘。而且它的吃法多样,既能像黄瓜、西红柿一样当水果生吃,也可以用来做菜吃,清炒、红烧、煮汤、凉拌等都是不错的,关键它的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钾,还含有叶酸、泛酸、烟酸等。


尤其是佛手瓜的嫩滕尖,吃起来更是非常的美味。除此以外,它的卷须、地下块根也是烹制菜肴,除了可以切片切丝、做炒菜、凉拌等,可以说它全身上下都是宝。

第三个是它的种植简单,管理也粗放。

佛手瓜适宜在温暖的环境生长,它不耐寒,性喜温暖和阳光照射的环境。但是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即便是在贫瘠的土地也能生长,尤其是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酸性和微酸性土壤中生长更好。

而且佛手瓜是一种多年生的植物,在南方地区基本都是可以自然越冬的。冬天来临前虽然地上的藤蔓死掉了,可是第二年又会继续长出来,种一次就能采收几年。如果采用播种的 *** 既能用果实来播种,也可用枝蔓进行扦插繁殖。


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佛手瓜的抗病性很强,病虫害极少,在栽培过程中很少使用农药,因此这也大大降低了种植的成本,同时它也是一种真正的绿色蔬菜、“放心”蔬菜。

现在这个季节就是播种佛手瓜的黄金期,如果你喜欢的话也可以种植。特别是这种植物的藤蔓很发达,把它种植在院子里,还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而且它的播种也简单,直接去市场购买佛手瓜,然后把它整个播种下去就好了。

佛手瓜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

一,佛手瓜的植物学特点

1,名称和分类地位

佛手瓜是正式中名,因它的果实上部有5条纵沟,看起来像佛手而得名;学名为Sechium edule(Jacq.)Swartz,是在1800年正式命名发表的;别名还有洋丝瓜、安南瓜、寿瓜、丰收瓜、洋瓜、合手瓜、捧瓜等;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葫芦科佛手瓜属草质藤本植物。

2,分布和生长环境

佛手瓜原产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于1915年传入我国,在我国江南一带都有种植,以云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最多。多为栽培植物,在一些地方逸为野生。

3,外形特点

一是为多年生宿根草质藤本,有块状根,茎攀援或人工搭架生长,茎表面有棱沟。

二是叶片膜质,近圆形,中间裂片较大,侧脉裂片较小,叶边有小锯齿,基部心形,弯缺较深,表面深绿色,稍粗糙,背面浅绿色,叶柄细,无毛,长5-15公分;卷须粗壮,无毛,3-5分叉。

三是雌雄同株;雄花10-30朵生长在总花梗上部成总状花序,花萼筒短,裂片5个,花冠辐状,深5裂,雄蕊3个,花丝合生;雌花单生,花冠和花萼与雄花相同,子房倒卵形,有5棱,7-9月开花;

果实倒卵形,浅绿色,有稀疏短毛,上部有5条纵沟,里面有种子1粒,种子大型,卵形,压扁状,长达10公分,8-10月果实成熟。

二,佛手瓜的主要用途

之一,佛手瓜的果实作蔬菜食用,食用时更好选择幼果以果肩部位光泽及果皮表面纵沟较浅者,果皮鲜绿色、细嫩、未硬化的为佳;

新鲜的果实肉质致密细嫩,清脆可口,无怪味,可生食、凉拌、炒食,也可烧汤做馅。

它的卷须、嫩叶、新梢、地下块根也可食用。根据研究,佛手瓜主要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维生素C、钙、磷、铁、胡萝卜素、硒、钾、锌、粗纤维等营养成分,食用对人体有益。

佛手瓜还可以加工 *** 佛手瓜榨菜、佛手瓜面粉、果酱、软糖等多样化食品。

第二,佛手瓜是药食同源植物,中药认为,佛手瓜味甘性凉,具有祛风解热、健脾开胃功效。药用时请遵医嘱。

第三,佛手瓜的茎蔓可以提取大量淀粉或做饲料用。它的瓜蔓纤维发达,可加工绳索用。

壹壹生态小百科——福寿瓜(佛手瓜)

福寿瓜,即佛手瓜,又名隼人瓜、安南瓜、寿瓜、拳头瓜、洋丝瓜等,为葫芦科佛手瓜属多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具有营养丰富、适应性强、病虫害少、产量高等特性。福寿瓜清脆多汁,味美可口,营养价值较高,既可做菜,又能当水果生吃。加上瓜形如两掌合十,有佛教祝福之意,深受人们喜爱。

【别称】合手瓜、合掌瓜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葫芦目

【科】葫芦科

【族】佛手瓜族

【属】佛手瓜属

【种植地域】土壤环境条件佛手瓜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在薪土、壤土、沙壤土上均可生长,但以物理结构良好、肥沃疏松、透水透气性良好的沙壤土为宜。

【形态特征】具块状根的多年生宿根草质藤本,茎攀援或人工架生,有棱沟。叶柄纤细,无毛,长5-15厘米;叶片膜质,近圆形,中间的裂片较大,侧面的较小,先端渐尖,边缘有小细齿,基部心形,弯缺较深,近圆形,深1-3厘米,宽1-2厘米;上面深绿色,稍粗糙,背面淡绿色,有短柔毛,以脉上较密。卷须粗壮,有棱沟,无毛,3-5歧。雌雄同株。雄花10-30朵生于8-30厘米长的总花梗上部成总状花序,花序轴稍粗壮,无毛,花梗长1-6毫米;花萼筒短,裂片展开,近无毛,长5-7毫米,宽1-1.5毫米;花冠辐状,宽12-17毫米,分裂到基部,裂片卵状披针形,5脉;雄蕊3,花丝合生,花药分离,药室折曲。雌花单生,花梗长1-1.5厘米;花冠与花萼同雄花;子房倒卵形,具5棱,有疏毛,1室,具1枚下垂生的胚珠,花柱长2-3毫米,柱头宽2毫米。果实淡绿色,倒卵形,有稀疏短硬毛,长8-12厘米,径6-8厘米,上部有5条纵沟,具1枚种子。种子大型,长达10厘米,宽7厘米,卵形,压扁状。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长习性】1)产地环境条件温度。佛手瓜喜温不耐寒,但月平均在28℃以上的地方较难越夏;凡是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夏季各月平均气温在25℃左右、早霜来得晚的地区种植时,产量比较高,且可能有块根发生。 种子发芽更低温度是12℃,适温18-25℃。幼苗期的生长适温为20-30℃,,高于30℃生长受到抑制,但能忍受短期400C高温。结瓜期要求的温度较低,适温15-20℃,低于15℃和高于25℃,授粉和瓜的发育受到影响。低于5℃植株将会受到冻害而死亡。光照。佛手瓜为典型的短日照作物,在长日照下不会开花结瓜,这是在我国北方种植时一定要到秋后才能开花结果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当开始进人旺盛结瓜时,早霜很快到来,所以产量受到了严格限制。佛手瓜属于中光性作物,比较耐阴。喜欢中等强度的光照,强光对植株的生长有抑 *** 用。湿度。佛手瓜喜欢较高的空气湿度。空气干燥地区生长势衰弱,所以,一般在南方、北方的沿海地区生长较好,而在中原和西北的一些干燥地区生长较差。炎热季节采取小水勤浇,增加土壤和空气的湿度,则有利于植株安全越夏和生长。土壤环境条件佛手瓜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在薪土、壤土、沙壤土上均可生长,但以物理结构良好、肥沃疏松、透水透气性良好的沙壤土为宜。 佛手瓜适宜在微酸性土壤上生长,适宜的pH为5.8一6.8,但在5.5-7.6的范围内也能适应。在盐碱地上栽培时,只要采取防碱措施,多施有机肥,也能获得高产。

【地理分布】原产南美洲,19 世纪已传入我国南方。我国云南、广西、广东等地有栽培或逸为野生。果实作蔬菜。

标签: 菜瓜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