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植时间和 *** ,马铃薯种植时间和 *** 500字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59 0
秋土豆这样种,秋后多的吃不完


七月份是种植秋土豆的黄金时间,因为土豆的生长周期是三个月,到十月份就可以采收了,正确的种植 *** 直接决定了产量的高低,下面介绍四步高产种植法,之一步:选种,土豆切块也好,个小的直接种也罢,都要至少留一到两个芽点;第二步:刨沟施底肥,沟深15厘米为宜,把土豆种块按20至25厘米的间距摆入沟底,并在种块间施底肥,底肥以发酵好的羊粪为宜,然后给底肥浇水;第三步:沟变垄,垄成沟,就是说把第二步中的沟两侧的土填入沟中并起垄(这种 *** 同样适用于姜,但不适用胡萝卜);第四步:培土和浇水,土豆出苗十天内不要浇水,十天后记着陪一次土,等它进去旺盛生长期,还要进行二次培土,收获前十天不要再浇水。总之把握好上述四步是种好土豆的关键,祝大家都能种出高产优质的土豆。

兵豆(小扁豆)种植时间及技术措施

#丰收中国#


兵豆又叫小扁豆,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地方名滨豆、鸡眼豆。是一种粮食和绿肥兼用的作物。种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我国种植历史悠久,主产于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河北、河南、云南、宁夏南部山区等。近年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兵豆(扁豆)需求量逐年增加,除上述地区种植外,一些适宜种植区域正逐年扩大种植面积,为有更多人了解它,种好它,本文特介绍有关兵豆(扁豆)种植技术措施。

一、生长特性

扁豆的生长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发芽更低温度为5度最适宜的温度为18~21度,扁豆开花结荚期,最适宜的温度为17-26度,20度左右为更佳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小扁豆的开花结荚产生很大的影响。当温度高于31℃, 会加重落花落荚现象,降低扁豆品质。

二、播种时间

寒冷地区为春播,年后土壤化冻后即可播种,一般在3~4月份。其它地区为秋播,比小麦播期略晚几天,早年间兵豆与大麦混种,大麦杆为它瓜攀爬物,利于双方提高产量。兵豆直播用播种机即可播,行距25厘米,株距4~5厘米,每亩5~6万株,播种深度5厘米左右。

三、适宜的土地与整地施肥

兵豆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一般土壤都可种植,旱薄地、坡岗地、果树行间均可种植,适宜于砂质壤土,不适宜于在酸性土壤上种植,兵豆不耐涝,低洼地不宜种植。

种植兵豆的地块,在施足底肥的同时,要深耕细耙,使土壤疏松,利于土豆的根系生长。兵豆根系具有固氮能力,施肥与其它豆类相同,少氮足磷钾。一般每亩施复合肥80斤,土杂肥3方。

四、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兵豆一生至少进行3次中耕,在定苗后和越冬前12月初先后两次中耕,年后返青前再进行一次,中耕目的是松土保墒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向下扩展及多分枝。中耕深度年前以5厘米为好,年后划锄3~5厘米。

2、追肥浇水:底肥充足的地块,在年后结合中耕锄地每亩施尿素15斤,一般地块,除上述施肥外,在初花期,每亩追复合肥20斤。兵豆较耐旱,一般不需要浇水,自然降雨可以满足生长需要。

总之,兵豆种植前期准备事项与小麦近似,播后管理措施与大豆相近。是一种非常好种的作物,不需要特别措施,对此种作物有兴趣的种植户,不妨试种一些,看看收益如何。



马铃薯科学种植新技术,抱窝栽培法,产量直翻两倍,简单实用

#在头条看见彼此#

春天是种植马铃薯的好季节,南方有的地区在1-2月份就开始种植,北方在2-3月份开始种植,东北和西北寒冷地区在4月份左右开始种植。不管是哪一个地区,马铃薯在种植和管理当中大多都采用老 *** ,薯块不但长得个头小,产量也一直上不去。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科学栽培马铃薯 *** ,抱窝栽培法,这种 *** 打破了以往的传统种植和管理 *** ,经过各地种植户多年栽培证实,此 *** 能让马铃薯产量直翻两倍,简单又实用。

抱窝栽培法就是利用马铃薯上面多芽的优势,采用整薯栽培(小型和中型薯就可以),让其在土壤内发育成更多的匍匐茎,使更多的匍匐茎结出更多的薯块,然后再结合科学管理 *** ,让其结出大薯。经过多年验证,比传统切块种植法产量提高一倍,是值得推广的一项新技术。

*** :

1、选择增产潜力大和适应性强的品种,在种植之前1-2个月左右,挑选出整个中小型的马铃薯,将其在有散光,温度在15度左右的室内,地面先铺一层草帘或稻草、杂草等,然后把整个的马铃薯摆放到上面,摆放三层即可。在此期间,要确保温度在15度以上,20度以下,并且要有散光照,每隔几天翻动一次马铃薯,让其都能够受光均匀,这样马铃薯很快就会发芽。当芽长到1厘米以上的时候,在马铃薯顶端留出4个粗壮芽,尾部小芽用小刀挖掉,集中养分供应粗壮芽发育。

2、以上 *** 是利用整个马铃薯培育的早春短壮芽,这种短壮芽播种以后,在土壤内会很快发育成根系,并且通过科学管理,能逐渐形成匍匐茎,不仅能快速吸收到水分和养分,还能使其多结薯块。除此之外,还有一种 *** ,就是先育苗后移栽,但育苗移栽比较麻烦,现在大多都采用先培育短壮芽,然后进行直播。

3,培育出的早春短壮芽,尽量早播,种植之前施足底肥,选择发酵好的粪肥等有机肥,有条件的再撒施草木灰,没有草木灰可以选择过磷酸钙和 *** 钾复合肥搭配有机肥使用、种植前先在垄上开10厘米左右深的小沟,在沟里浇透水,然后把培育好的短壮芽马铃薯摆在沟内,间距25厘米左右,摆完后,上面盖土3厘米左右厚即可,不要盖土太深。

四、马铃薯出齐苗后要及时进行培土,并且要分多次进行,之一次少培,厚度3-5厘米,第二次5-8厘米,第三次10厘米左右,每次培土间隔10-15天,但最后一次培土必须要在秧苗封垄前完成。

每次培土更好结合追肥同时进行,即把发酵腐熟的肥料撒在根部周围,然后再通过培土,把肥料埋入土壤内。

五、马铃薯到了生长中后期,也就是封垄以后,用0.3%的磷酸二氢钾喷施,10天一次、连续喷2-3次,并且做好浇水和排涝管理。

以上 *** 是通过先把整个马铃薯培育早春短壮芽,进行早播或育苗早移栽,深搂沟浅盖土,多次培土,适当延长收获期的方式,来增加结薯根系的数量和单薯的重量,从而使其大幅度增产。

想学习更多种植知识、 *** 和经验,欢迎多加关注。

发芽的土豆不能吃别扔,把它种在花盆或地里,3个月就能收获6-7倍

导读:发芽的土豆不能吃别扔,把它种在花盆或地里,3个月就能收获6-7倍

朋友们,大家好,土豆是我们常吃的一种瓜果类蔬菜,为了方便,平时常会多买一些土豆放在家里面。

但是这种土豆,如果没有吃完,在家里面放的时间久了之后,它不会发芽。

我们都知道,发芽的土豆是有毒的,是不能够食用了的。

因此,很多的朋友们,看到土豆已经发芽了,不能吃了,就把它给扔掉了,这样就太可惜了。太浪费了。

如果你家有阳台,有花盆,或者有土地就更好了,这种已经花芽的土豆,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起来,把它种植在地里或者是花盆里,隔3个月左右,就可以收获土豆了,而且产量会有6-7倍的提升。

很多人可能都不会种植,那么今天我就教大家怎么样来种植土豆。

首先,我们把发芽的土豆拿出来,看它的芽眼的生长情况,然后找来一块砧板,一把菜刀,把发芽的土豆切成几片,切的时候,要注意芽眼,不要伤到它,同时切的块也在大一点。这样利于它后期的生长。

切完后,我们迅速把切好的土豆块的伤口往草木灰里面压一下,粘些草木灰,这样粘一下草木灰后,对这个土豆的好处有好多个。

之一个是,它可以迅速的把伤口给愈合掉,这样很快干掉。种植下去后,不会导致腐烂,成活率高。

第二个是,有营养,因为这种草木灰它是含钾比较高的,在农村有红薯一把灰,红薯结一堆的说法,草木灰同样对种植土豆有用。

第三个是,有杀菌的作用。草木灰还是一种天然的杀菌剂,它是经过高温焚烧的。

我们可以把一个土豆切成4到8块的样子,切的时候要注意看它的芽眼,不要损伤它的芽眼就好,也不能切得太细小了,要不营养不好。

切完后放把土豆放在草木灰里面粘上一层灰,这样可以愈合伤口,杀菌,种到地里后,草木灰还可当作它的营养物质,为它的生长提供保障。

把土豆切完后,我们马上去山上把它种植起来。

我们首先要挖土,把土翻过来以后,再挖一个坑,用来种植土豆的,距离在30厘米左右一个坑,坑把好后,把土豆种植在坑里面。

种植的时候,要注意区分芽眼,要芽眼朝上,千万不要把它的芽眼弄断了,要不就不会再长了,因为已经长过一次了。一个坑放一个芽眼。

然后再用发酵好的鸡粪当作底肥,放在种植的土豆的旁边,要注意鸡粪不要隔土豆2-3厘米左右,不能挨着土豆,以免对土豆造成伤害。这里要注意的是,鸡粪一定是要发酵好的,如果没有发酵好的话,会伤到土豆的。

因为没有发酵好的鸡粪,一旦放到土豆旁边,它就会发酵,发酵的过程当叶,会产生热量,从而伤到土豆。

做好这一切之后,我们再上面盖一层细土,盖土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让土块把土豆的芽眼给压断了。这里种植土豆,先不需要给它浇水,因为它的伤口还没有好,一旦浇水,水就会把我们粘上的草木灰给淋去。

需要过5-7天以后,待土豆的伤口愈合以后,再给它浇一次水,就行了。这样的土豆种植 *** 还是非常的简单的吧。

所以,朋友们,如果你买的土豆没有吃完,它发芽了,正好你家有地或者是有花盆或者是有阳台,都可以按照这个 *** 来种植。让你的土豆至少能翻6-7倍。千万不要把发芽的土豆给扔掉了,那样就太可惜了,太浪费了。(图片来源于 ***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春播马铃薯成功的秘诀揭秘!栽培技巧+病虫害防治,助您丰收满满

文 |佰读历史

编辑 |佰读历史



马铃薯种植是甘肃省临夏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开始寻找更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马铃薯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来促进当地农业发展。

春播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


1.1选择品种

品种选择是马铃薯春播的首要环节,马铃薯种子的质量会对其后续生长情况和产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春播的马铃薯品种,通常情况下,春播的马铃薯种子颗粒形状较为饱满且无病虫害,规格大小也更加趋于一致性。

在挑选过程中,应选择表面无凹陷且无明显磕碰的马铃薯种子,除此之外,甘肃省临夏县可供选择的马铃薯种子品类较为丰富,常见的有乌蒙、克新等,具有较高的抗病性和耐性,不仅能降低后续工作的难度,还能在更大程度上保证当季马铃薯的高质高产。

1.2选地和整地工作

马铃薯春播前的选地和整地工作会对整个播种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只有在前期对种植地土壤进行相关处理,才能确保马铃薯正常生长。

该项工作也是马铃薯春播前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以甘肃省临夏县的实际情况为例,在进行选地与整地时必须要注意以下4个要点

一是为了减少杂草和各类病虫害干扰春播马铃薯的正常生长,当地可以采用倒茬种植和合理轮作。

具体来说,以3年为一个完整的轮作周期,在同一片种植地上按照时间顺序播种马铃薯、其他豆类和谷类作物,在此过程中还应保证植作物不能与茄科类或根类作物连作,否则会导致马铃薯减产。

二是春播马铃薯对种植地土壤的要求较高,通常情况下,沙壤土田块最适合在春季播种马铃薯。

三是在种植地内前茬作物采摘和收获后,应及时进行深耕处理,并对其开展晾晒作业,种植地土壤的深耕深度为15~20cm,保证土壤呈疏松多孔的状态,起垄高度为25cm左右,宽度为60cm左右,垄与垄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不得小于100cm,

四是在对种植地土壤进行深耕操作的同时,还应积极开展施肥作业

具体来说,为了保证春播马铃薯工作顺利展开,可以施用完全腐熟农家肥45t/hm2,除此之外,还应将各类播种肥撒入种植地块中,比如施用磷酸二铵2250kg/hm2、尿素562.5kg/hm2、硼砂112.5kg/hm2等。

种薯前期处理


2.1晒种处理

应先将马铃薯种子冷藏一段时间后取出,放置在15~20℃的环境中晾晒。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要确定当前晾晒环境的光线为散射光以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翻动马铃薯种子,防止马铃薯种子出现腐烂等情况,帮助马铃薯尽快结束休眠期。

2.2切块处理

选择纵切的方式对马铃薯进行切块处理,有研究证明,相较于横切来说,纵切更不容易引发病虫害。

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控制马铃薯的切块大小,若切块过大则会导致马铃薯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增加的生产成本。

若切块过小则会加快马铃薯的营养与水分流失,削弱马铃薯种子的各项性能,导致当季马铃薯减产,在切块处理过程中,应保证每个马铃薯切块上均有芽眼。

若发现存在虫眼或已经沾染病虫害,应立即更换刀具并消毒,尽可能减少或避免病虫害的扩散,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2.3消毒处理

使用消毒试剂清洗消毒马铃薯的切口处,尽可能清除干净马铃薯切口处的淀粉,同时,合理晾晒,在此过程中进行避光处理,有效控制切块马铃薯内的水分。

当马铃薯种子开始发芽并生长至1~3cm后,若发现颜色开始转绿就可进行播种作业。

除了要对切块马铃薯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工作以外,还应使用75%酒精对这期间使用过的工具进行消毒处理,

若工具处理过沾染病虫害的马铃薯,还应在对其进行酒精消毒的基础上,再次使用3%苏打水深度消毒。

适时播种

选择适当的时间开展播种作业是确保春播马铃薯高质高产的关键和核心环节,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应着重注意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播种前应先确认种植地土壤的温度,当种植地土壤10cm深度下的温度达到8~10℃时方可播种,为了使马铃薯出苗避开霜冻期,通常情况下选择冬霜日前20~30d开展播种作业。

二是为保证马铃薯种子发芽整齐,应选择合适的播种机具以及使用合理的种薯处理 *** 提升发芽率,并且要做好相应的催芽工作,避免种子发生霉变。

另外,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保障马铃薯的生长状况处于更佳状态,以达到高产量与高品质的目的。

三是根据具体的生产需求,制订栽培技术方案并严格按照此方案执行,可以更大限度地降低马铃薯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为后续高质量产出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还应加大日常维护保养力度,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马铃薯进入薯块膨大期后,应保证种植地温度更高不超过23℃,且尽可能保证灌溉充沛促进马铃薯块茎部位充分吸收水分,提升当季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应采用开沟点种法展开播种,并确保开沟的深度在10~15cm,将经过严格处理的马铃薯切块均匀放置在沟内,再进行填土操作,这也是提高马铃薯出苗效率的关键措施之一。

可以将播种机放置于垄间位置处,同时利用地轮带动种薯滚动播种。

为了使马铃薯能顺利出土,可对马铃薯植株进行适当浇水处理,或是选择在阴雨天气播种,增加土壤含水量,降低其内部温度,避免发生冻害现象,为后期马铃薯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田间管理


4.1中耕培土与杂草处理

中耕培土与杂草处理是防止种植地土壤板结的有效措施,通常会在马铃薯苗期后开展第1次中耕培土作业,中耕深度一般在8~10cm。

第2次中耕培土作业与第1次作业间隔10~15d,此时中耕深度可以在第1次作业基础上适度增加,第3次中耕培土作业应在马铃薯现蕾期进行,此时深度应尽量小于第2次的中耕深度。

在中耕培土期间处理杂草时,应使用30%施田补乳油3000mL/hm2兑水750kg/hm2喷洒杂草。

马铃薯出苗后,应在种植地喷洒15%精稳杀得乳油11250mL/hm2防治禾本科杂草,同时,收获时采用20%精稳杀得+50%水杨酸乳剂喷洒所有禾本科杂草以及阔叶类杂草。

4.2灌溉

由于马铃薯的幼苗植株较小,在生长过程中不需要大量水分,只需格外关注马铃薯在干旱天气的生长情况即可,除此之外,春播马铃薯需水量更大的时期是块茎膨大期,需根据实际天气情况和种植地土壤含水量的情况合理灌溉。

若遇到连续阴雨天,应及时展开排水作业,避免水量过大破坏马铃薯根茎,若出现干旱期应及时灌溉,多采用漫灌方式。

4.3施肥

通常情况下,对马铃薯的第1次追肥作业应在马铃薯幼苗生长初期阶段进行,因为马铃薯幼苗刚出土不久,根系尚未发育完全,此时植株刚开始形成茎叶,需要吸收养分,植株体内有一部分水分和无机盐等,要想及时补充养分,应施入较多肥料。

促进其迅速成生和吸收养分,满足植株生长所需的营养,如果这时施用肥料过量或土壤干旱,会导致根系生长不良,出现“花而不实”现象,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及质量。

春播马铃薯的病虫害防治


5.1化学防治技术

患有花叶病的马铃薯植株尽管会正常生长,但其叶肉的颜色会随着时间推移呈现明显差异,且叶脉也会出现轻花叶症状

发病后期,马铃薯植株的顶部叶片会出现较为明显的黑色斑点,且随着病情加重蔓延到马铃薯植株的主茎。

若马铃薯种子本身就带有一定毒性,则花叶病的症状就会更加明显,植株矮化与皱缩程度也会比本身不带毒性的马铃薯种子更重,患病严重时会出现坏死斑等现象

花叶病导致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均有所下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有效防治,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针对花叶病的危害进行全面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防治,才能更好地提高马铃薯种植效益。

防治花叶病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喷洒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能有效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并具有较高的杀菌活性。

多菌灵具备较强的抑菌效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以及病虫害发生情况合理搭配,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另外,还要做好土壤处理工作,为之后用药提供便利,加大日常管理力度,确保各项指标处于良好范围内,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

马铃薯种植时间和方法,马铃薯种植时间和方法500字-第1张图片-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具体使用药物时要根据不同病虫害类型选择合适的药剂品种,并将施药浓度控制在1~3g/m2,同时严格按照正确 *** 操作,确保喷药均匀,将药害发生率控制在更低范围内。

5.2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是为了减少化肥和农药试剂的用量,在马铃薯的栽培与生长期间,应根据种植地土壤的相关特性定期开展除草工作,避免杂草争夺养分,也可避免杂草带来其他病虫害。

由于春播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天气刚回暖,杂草还未生长,呈数量较少且繁殖力较弱的特点,

此时使用一般的化学试剂即可清除,但会对种植地和马铃薯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因此这一阶段应多采用人工清除的方式进行杂草处理工作,这种模式虽然消耗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但化学农药试剂的使用减少,不仅能从一定程度上保证马铃薯的品质,还能减少农药对各类资源的污染。

结论

合理选种、适宜的耕作管理、适度的水分控制和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将有助于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

农民在实践中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病虫害情况进行灵活调整,采取科学而综合的管理措施,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茂明.水稻育秧棚内稻壳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研究.蔬菜,2022(11):25-28.

<2>付艳慧,张秀丰,李晓伟,等.“水肥一体化”技术在马铃薯栽培中的应用.河北农业,2022(9):73-75.

<3>刘尼尼.基于智慧农业的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5):166-168.

马铃薯的正确种植技术,学会以下几点,增产增收很简单!

1、马铃薯种植技术

1.1品种选择

马铃薯品种直接关乎出苗、生长和产量,不同区域生产出的马铃薯品种有所差异,脱毒品种不仅成活率高,对环境适应性强,还能生产出高品质和高产量的马铃薯。脱毒马铃薯品种具有休眠期,农户需要注意做好土壤温湿度和水肥管理,并采用田间套种 *** 降低土壤中的致病菌和害虫,提高马铃薯成活率和植株抗病性。同时要选择完整、无破损、无病害的薯块进行种植,选择阳光充足、排水通畅的区域种植。

1.2切块催芽技术

每年12月底、1月初可将准备种植的土豆放置在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中催芽。部分地区一般于2月份即可种植,种植前可先切块处理,这样有利于每个薯块上都有芽结构,切块后在切口处均匀涂抹适量草木灰可降低病虫害发生率,也可使用5%甲基托布津溶液进行短暂浸泡除去薯块表面的致病菌。一般经过科学切割的马铃薯不仅能缩短发芽时间,还具有较高的发芽率,这也是保障马铃薯高品质和高产量的重要措施。

1.3田间管理技术

马铃薯的薯块处理后可栽种,薯块之间距离约为15厘米左右,株距25厘米,行距60厘米即可。农户应合理控制播种密度。同时播种后可以先不浇水不施肥,或根据土壤中钾肥含量施洒适量的钾肥,播种后喷洒乙草胺可以降低田间杂草量。往往在2月上旬开始播种,采取促进栽培有利于马铃薯根茎生长,马铃薯播种期如土壤温度较低,播种后应及时覆盖一层地膜保障土壤温度和湿度,也可抑制杂草,以防杂草争夺土壤中养分。马铃薯生长过程中需要合理施加有机肥,每亩施有机肥3000千克+草木灰20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尿素12千克,促进马铃薯高产高效。

2马铃薯病虫害防治 ***

2.1防治早疫病

早疫病是真菌病害,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主要侵害马铃薯果实、叶和茎,受害果实表皮有一层黑色霉层,叶柄和茎颜色呈黑褐色,叶片枯黄,随病情发展,早疫病会让马铃薯大量减产。

防治 *** :做好整地,土壤深翻可降低早疫病发病率,施加有机肥料,及时浇水广,促进马铃薯植株健康生长。合理轮作,若与茄科植物轮作容易发生早疫病。发病后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周施用1次,连续喷洒2-3次。可在发病前施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预防,每10天施用1次,连续喷洒2次即可有效预防。

2.2防治晚疫病

晚疫病是一种真菌病,为致病疫霉,对马铃薯叶面、茎、花蕾、浆果和果实均可感染。主要发生于潮湿环境,环境湿度超过75%容易发病,且种植密度过大也容易感染。感染后的叶面会生出不规则的黄褐色斑点,叶片背面形成白色霉轮,茎部也会长出白霉,果实皮呈红褐色,并有紫色斑点。

防治 *** :选择抗病性强的马铃薯品种。加强田间管理,保障田间排水通畅,并增高培土,种植时选择晴朗天气。合理轮作,避免和茄科、十字花科和茄科植物轮作,更好选择3年以上轮作的土壤种植马铃薯。施洒50%硌菌晴可湿性粉粉剂3000倍液喷洒杀菌,每10天施用1次,连续喷洒2-3次。

2.3防治黑胫病

黑胫病是一种细菌性疾病,从苗期到生育后期均可感染,主要为害果实和茎部。茎基腐烂,颜色发黑,地下部腐烂,病变果实部呈黑褐色,果肉腐烂,伴有腐臭味。黑胫病主要为种薯带菌感染,种薯腐烂成黏团状,且不会出苗。

预防 *** :合理安排种植期,早播早出苗,合理增施配方肥,定期培土防马铃薯果实外露。整个种薯播种可降低黑胫病发病率,播前使用草木灰拌种后再播种。使用20%喹菌酮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喷洒杀菌,每10天施用1次,连续喷洒2-3次。


2.4防治地下害虫

马铃薯害虫有蛴螬、地老虎和蝼蛄等,如蛴螬主要啃食地下茎和块茎,成虫还会啃食马铃薯叶片,地老虎危害马铃薯幼苗和嫩叶,而蝼蛄危害地下茎和芽块。

防治 *** :施用经堆积高温发酵的有机肥,做好秋季土地深翻,让幼虫成虫等暴露在土壤表层,冬季温度低时可冻死大量害虫。保障田间排水通畅,清理田间杂草杂物,降低虫卵数量。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进行物理诱杀,或使用吡虫啉等驱虫药。

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有两种 *** ,哪种好呢?这些优缺点您需要搞清

#春耕进行时#

又到了马铃薯的栽培季节了,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追求高的收入,人们采用了很多种栽培模式,如现在比较盛行的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一是可以解决降雨量少的问题,二可以提早播种,提前上市,获得高收益。

在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中,有两种 *** ,有些人觉得这种好,也有人说那种好,那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一,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优点

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由于地膜的增温保湿作用,使得马铃薯要比露地提早出苗近半个月,可以延长生育期,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由于早出苗,收获期也相应地提前,因此上市期也会提早,这样就可以满足市场的淡季需求,由于价格较高,收入也是很不错的。

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可以提高植株的生长势,棵子大抗性强,减少病毒病侵染的机会,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增产,品质好。

早播种可以早收获,能够避免或减轻生长后期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及早进行下一茬作物的播种,不耽误农事。

因此,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确实不错,是马铃薯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作为鲜薯生产,可以显著提高马铃薯的产量性状,产量高,大薯率高,而且薯块外观也比较好,如皮光滑,个头整齐等。

当用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作为种薯生产时,可以有效降低种薯退化速度,从而提高马铃薯种薯的种性。

所以,用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

如何用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呢?这就是下面要说的问题。

二,地膜覆盖的两种 *** ,各有千秋

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有两种 *** ,分别是:

1,先盖膜后播种

先害膜后播种,就是先按一定的宽度和深度起好垄,然后再盖好地膜,经过几天的阳光照射,等垄内的地温逐渐升高后再播种。

播种时,用小铲子或者是其他可以打孔的工具,在垄上按一定的株距打孔后再点薯种。打孔时不要太大,深浅力求一致,深度在8~10厘米即可。

把薯种点播入孔内后,盖土湿土,并将地膜的孔洞用土压实,以防跑墒和风刮。

2,先播种后盖膜

先播种后盖膜的 *** 是采用比较多的一种 *** ,也是常规的播种 *** 。

就是先播种薯块,然后再盖地膜。盖地膜时要紧贴垄面,拉紧压实,垄的两侧压土把地膜的边缘压实,踩实,再再垄面的地膜上隔三差五地压几锨土,以防地膜被风吹开掀起而损伤地膜和跑墒。

马铃薯出苗后要及时人工破膜放苗,以防将幼苗烫伤。

这两种 *** 是地膜覆盖栽培的常用 *** ,但优点和缺点也同时并存。

播种前覆盖地膜的优缺点是:

在马铃薯播种前就提先盖好了地膜,可以早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使得马铃薯早出苗。而且不用及时破膜放苗,烫伤的机率大减。

但由于覆盖地膜后需要再打孔才能进行播种,播种的深度会出现深浅不一的问题,达不到播种的标准深度,并且播种的深浅也很难达到一致,从而导致出苗有早有晚,出苗不整齐。

再就是,现在有些地方实现机械化大面积的播种马铃薯,如果采用先盖膜后播种的 *** ,那就难以实现。而采用人工播种,大规模栽培马铃薯的话,费用是比较高的,投入相对较大。

播种后再覆盖地膜栽培的优缺点是:

先播种后盖膜的 *** ,可以灵活掌握播种深度,达到深浅一致,使得马铃薯出苗整枝。与先盖膜后播种相比较,操作更方便,可以进行机械化播种,投入的人工费用相对减少,适合大规模栽培马铃薯。

但是,这种 *** 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即缺点,那就是与先盖膜后播种相比,该法播种的马铃薯出苗相对较慢,因为地温不如先盖膜的高,而且还得注意出苗时间,及时破膜放苗,否则容易烫伤幼苗。

总之,无论你采用哪种 *** 来栽培马铃薯,得根据自身情况而定,看哪种适合你,然后再做决定。像我们这里,由于播种面积小,而且大多是各家各户栽培,基本都是采用播种后再盖地膜的 *** 。不知道您那里是选择哪种 *** 来栽培马铃薯的?二种 *** 相比较的话,哪种产量高?品质优?

土豆种植技巧,让你的土豆个头大品质好#传播农业小知识

土豆种植技巧,让您的土豆个头大品质好。农资肥料厂家直销,关爱农民助力三农。前段时间发了一个土豆种植的视频。很多粉丝都在问,土豆芽不应该朝上种植吗?为什么你讲的朝下呢?

那么种植土豆芽到底是朝上还是朝下呢?今天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所有庄稼都有个向上涨的顶端优势。那么我们的土豆芽朝上的时候,芽直接是往上生长的。它出苗的时间短,出来之后苗就会比较旺,结的土豆就相对结的土豆个头大。

如果你把土豆芽朝下种植,那土豆芽它就需要有一个拐弯才能长出来,这样就消除它的顶端优势。它出苗可能会晚个两三天。如果情况和温度不适合,甚至你播种过深,它出苗的时间会更长,那么容易在下面消耗太多的养分,形成弱苗。对于土豆的产量有不利的影响。

那么情况下,它正常出苗的情况下,只要我们比朝上的播种晚个两三天,那么他出来以后就会形成比较多的分支。结出的土豆是比较多,但是土豆个头是比较小。这个时候可以用地下根茎膨大素,它预防土豆的畸形促使土豆的膨大,可以让咱们土豆结的多,个头大品质好。

有需要的家人们下方小黄车直接带走,整箱买更划算。

农村现代农业马铃薯土豆,无土水培雾培育种技术,离开了土照样种

文 |佰读历史

编辑 |佰读历史



1.前言

由于马铃薯的繁殖方式依靠块茎,而块茎在生长期间容易被病原体侵染,如果种薯含有病毒将会造成严重减产,只有将种薯内的病毒去除,才能防止马铃薯的“退化”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增加农产品产量,农业科技不断发展,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其中,雾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种植技术,为马铃薯的生产带来了新的机遇。

2.马铃薯微型薯生产现状

目前主要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方式有2种,利用无土基质对种薯进行栽培;利用营养液喷雾来栽培种薯,即通常所说的雾培法。

无土基质栽培的脱毒马铃薯原种栽培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我国推广,该技术利用网棚和基质栽培模式生产,整体 *** 与传统的土壤栽培技术接近、易于掌握因此很受农民欢迎,在许多地区得到推广,在目前的马铃薯种植中仍有广泛使用。

无土基质栽培一般以草炭、蛭石、砂子或珍珠岩材料等为基质,定期浇灌营养液,马铃薯植株单株结薯能够达到2~3粒,每粒重量1~3g不等,基质栽培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繁殖倍数低,基质昂贵需要灭菌,且基质来源不足、质量参差不齐、产量较低等

雾培法生产马铃薯微型种薯是目前最为先进的一种 *** ,雾培这个名词由拉丁词aero(空气)和ponic(工作)衍生而来,是指在不使用土壤或基质条件下,在空气或薄雾环境中种植植物的一种 *** .

雾培法生产脱毒马铃薯种薯是指将马铃薯植株根系置于黑暗和无土的条件下,通过雾培设备将营养液雾化后,定时定量的对植株进行喷洒,为其提供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和营养,从而使植株迅速生长并达到缩短生育期、提前结薯、提高植株结薯率的效果。

基质栽培法是在主匍匐茎上形成微型薯,而雾培法栽培时马铃薯会在主匍匐茎的结节处形成大量的二级分枝匍匐茎,此时微型薯在二级分枝匍匐茎上大量形成,繁殖倍数高,单株结薯有数十粒,可达800~1000粒·m-2.

而且雾培法由于可避免土壤中病原菌及病毒的传递环节,微型薯的质量也大大提高,近年来,雾培法生产马铃薯种薯日益受到关注,如1998年吉林省蔬菜花卉研究所,利用雾培法进行实验室生产脱毒马铃薯小薯,经过多年的试验与应用,效果良好,深受广大用户和专家的好评。

2017年甘肃省庄浪县也开展了雾培脱毒马铃薯原种的多项研究,并相继针对培养液等方面进行了培养条件的优化,总的来说,雾培法采用工厂化生产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设备占地少、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较高、运行安全可靠,在生产管理方面具有优势。

而且雾培法中营养液无污染,可循环喷洒利用,微型种薯还可以进行多次采摘,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另外,由于在温室内生长,控制了晚疫病的发生,延长了生长时间,进而提高了马铃薯微型种薯的产量与质量,效益优势明显,因此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得到认可。

3.雾培法生产马铃薯微型薯的研究

3.1前期育苗

前期育苗是雾培法生产马铃薯微型薯的关键,研究显示,育苗应选择生长旺盛、再生能力强的试管苗作为材料,尽量不使用生理老化苗,以保障后期出苗质量好、缓苗快、成活率高,可以使用生根剂促进试管苗生根发育.

为了提高试管苗移栽后的成活率,移栽前建议在温室进行光、温炼苗,以提高试管苗的适应性,育苗时选取营养全面且具有较好保水、保肥能力,同时透气性良好的无菌基质,如富含有机质的营养土、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的蛭石基质等均可用于脱毒马铃薯的育苗。

试管苗经炼苗后小心移至培养基质中,建议根据育苗季节的不同采取通风遮阳或搭建地膜拱棚等方式进行湿度和温度的控制,以促进发根缓苗。

育苗期间的温度更好控制在白天20~30℃,夜间不低于10~15℃,光照时间适当延长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幼苗成活后,注意控水及施肥,保持土壤潮湿但水分不可过多,避免幼苗徒长,当苗龄达到20~25d时,即可用于后期定植。

3.2雾培法设备

马铃薯微型薯的生产一般在雾培温室内进行,由多种设备设施组成的复合体系完成,包括相应的马铃薯栽培温室、植株培养槽、营养液供给及控温系统等。

马铃薯栽培温室由温室主体、温控系统、遮阳设施、通风设施等组成,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设施来调节温室内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长,为马铃薯微型薯植株的生长提供适宜的外部气候条件,培养槽由槽体框架、保温槽及回水部件等构成,培养槽的假植板与保温槽体围成的密闭、遮光的密闭空间为马铃薯微型薯气雾栽培提供根际生长环境,并保证了马铃薯种薯在黑暗的环境下生长,避免接触光线使种薯产生毒素而不能用于后续的种植环节。

营养液供给系统包括供液泵、供液管路、电磁阀、回水管路、消毒装置及喷洒装置等,供液系统按照控制系统指令,根据植株生长需要调整营养液的喷洒量与喷洒时间,为马铃薯微型薯的生长提供适宜的营养和水分等.

营养液温控系统包括营养液池、温控器、加热及制冷机组等,营养液温控系统通过控制营养液的温度保证马铃薯微型薯在适宜的温度下生长。

3.3雾培法的培养液

马铃薯微型薯雾培法生产研究中营养液是技术的核心,马铃薯植株只有处于合适的营养液中才能获得理想的产量和质量,研究显示,不同的营养液配方对马铃薯脱毒植株的生长、发育及微型薯的产量和质量都具有重要影响.

对马铃薯不同雾培生长期的营养液配方进行优化,可以为利用雾培技术生产马铃薯微型薯提供实验依据,为马铃薯微型薯优质高效的生产奠定基础,营养液条件主要包括营养液组分、电导率和酸碱性等方面。

目前,关于马铃薯微型薯雾培营养液的研究大都以MS培养基为基础,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生长初期适当提高雾培营养液中大量元素的含量有利于马铃薯植株生长,提高磷、钾含量能够增加茎粗,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而马铃薯结薯期适当减少氮用量,增加磷、钾比例可提高微型薯产量.

吉林大学也将马铃薯结薯期进行了初期和后期的划分,并设置了5种营养液配方,考察了不同结薯期对营养的最适需求,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结薯期营养液配方对雾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具有不同影响,并以此为基础优化了营养液的组成

以结薯量为指标,采用霍格兰营养液配方,得到了大于70个的单株结薯数量,综合微型薯产量、植株生长性状以及采收后的损失率等多项指标,对培养液配方进行优化,最终确定营养液配方为每升营养液中硝酸铵296mg、硝酸钾455mg、磷酸二氢钾254mg、 *** 钾257mg、七水合 *** 镁554mg、四水合硝酸钙718mg。

3.4雾培期的管理

马铃薯种苗在移栽到培养槽前应停止浇水,防止植株过于脆嫩,在移栽时导致伤苗的情况,定植后开启喷雾装置,增加温室内空气湿度,喷洒薯苗叶面,假植板上孔行距约为35cm,孔距为20cm,假植孔径2.5cm,在假植时应注意避免植株倒伏的现象,建议用消毒后的海绵将植株固定在孔内,使植株保持直立,移栽后的前7d还要开启遮阳网,起到降温遮阴的作用,以免幼苗强光暴晒,导致死苗。

温湿度的变化对马铃薯雾培的影响非常明显,雾培期适宜种苗生长的温度区间,白天20~30℃,夜间10~15℃,温度过低时薯苗茎叶生长缓慢,温度过高则植株呼吸作用增强,过度消耗养分,不利于茎块形成,整个苗期中温室内应保持相对湿度60%~80%为宜,过于干燥或湿润容易引发病虫害。

雾培温室栽培脱毒马铃薯,一般植株生长会比较旺盛,需注意侧枝生长情况,如过于繁茂建议适量打杈,以增加空气流通和光照的强度,促进马铃薯根系及匍匐茎的生长,以提高结薯量。

在雾培马铃薯微型薯的生长过程中,气温变化等因素容易 *** 植株长出腋芽薯,这部分小薯会影响植株生长并进一步影响微型小薯的产量,因此,在生长初期建议尽早摘除可以去掉的腋芽,如形成腋芽薯也要及时去除,避免对结薯量产生不利影响。

3.5雾培微型薯的收获及贮藏

雾培微型薯的收获根据品种及种薯要求而定,一般微型薯长至3~5g时开始采收,根据种薯成熟度可多次收获,10~15d收获1次,采收时要轻采轻放,以免拉断匍匐茎或损伤未长大的小薯,如小薯脱落,需及时处理,防止腐烂后对营养液造成污染。

雾培法培养的微型薯含水量高,所以采收后不能立即贮藏,以免发生烂窖,建议微型薯采收后先将表皮冲洗干净,然后在0.5%甲霜灵溶液中浸泡10s,取出后自然风干;或者直接在冲洗后置于阴凉处晾晒至表皮木质化后,贮藏于温度2~4℃且湿度为80%~90%的气调冷库中。

4.结论

雾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种植技术,在马铃薯微型薯的生产中具有巨大的潜力,通过合理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可以实现高产量、优质量的马铃薯生产,提高农产品的供应能力,满足人们对美味和营养的需求,然而,雾培法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优化,以推动雾培法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苏跃,冯泽蔚,胡虎.不同培养方式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产量的影响.贵州农业科学.2009,(4).DOI:10.3969/j.issn.1001-3601.2009.04.008.

<2>李标,王季春,黄振霖,等.叶片数量调控对雾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中国马铃薯.2008,(2).DOI:10.3969/j.issn.1672-3635.2008.02.005.

<3>郭静.马铃薯脱毒微型薯“雾培”繁育技术.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5).DOI:10.3969/j.issn.1009-8534.2012.05.029

马铃薯产量世界第四,有哪些种植及管理 *** ,干旱会造成什么影响

文/农人麦克张

编辑/农人麦克张

介绍

为解析马铃薯应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采用测序技术,对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叶片中的内生细菌进行高通量测序,研究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叶片内生细菌组成及多样性的变化

结果显示,在正常浇水和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叶片分别获得1548和2006条分类序列,其中正常浇水下特有287个,干旱处理下特有769个。

在干旱胁迫下,内共生菌和杀雄菌属的丰度较正常浇水下减低了95.9%和68.1%,拟杆菌门拟杆菌目毛螺菌属、根瘤菌属、螺杆菌属、乳杆菌属、毛螺菌科群、链球菌属、脱硫弧菌属

在干旱处理较正常浇水下分别提高了203.8%、152.4%、285.6%、1428.0%、81.8%、89.7%、112.0%和148.4%;均在干旱胁迫下显著高于正常浇水处理,在干旱胁迫和正常浇水下无显著差异。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其产量位居世界第四,仅次于稻米、小麦和玉 米,是全球更便宜、最容易获得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矿物质、抗氧化剂和维生素的来源。

马铃薯在应对气候变化、食物生产、营养健康、 农业资源的合理与持续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需要大力发展马铃薯生产。而水资源的匮乏,使马铃薯生产遭到严峻考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马铃薯产区位于半干旱地区,干旱造成马铃薯大面积减产,从而威胁到农业的可持续性。

迄今为止,为缓解干旱胁迫对植物生长和产量造成的影响,研究人员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培育耐旱品种,常规育种和基因工程 *** 被用于创制耐旱和高产品种。

然而,传统育种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甚至可能会丢失其他的有益性状;利用基因工程育种在理论上速度会更快,但是研究转基因作物同样也面临着时间和劳动力的挑战

 材料与 ***

1.1 供试马铃薯品种

丽薯 6 号,由云南省会泽县农技中心提供,为耐旱中间型品种

1.2 马铃薯的种植及管理

本研究采用温室盆栽法,土壤为云南农业大学 后山试验田的红壤土,盆栽所用塑料花盆高23cm, 外径 30cm,底部有孔,装土前在花盆底部铺合适大小的纱布,以防土壤从底部的孔流失和害虫进入土壤内对根系造成危害。

将花盆内的土浇水至土壤饱和含水量,即开始播种。选取发育良好、芽体饱满、 大小基本一致、具有一个顶芽种薯薯块种植在塑料盆内,每盆定植1株,每个处理3次重复

播种前将马铃薯种薯表面用无菌水冲洗干净,用1%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0min,70%的乙醇浸泡30s后立刻除去乙醇,无菌水冲洗5次,避光晒干后播种。播种在土层约7cm深处,出苗后进行胁迫处理。


1.3 干旱胁迫处理

以土壤水分占更大持水量的75%~80% 为正常浇水对照组,以土壤水分占更大持水量的 40%~45%为干旱胁迫处理。在种植前,用环刀法测定土壤更大持水量,种植过程中每隔用土壤水分温度测定仪监测土壤水分,并根据土壤更大持水量及时补充水分。

1.4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马铃薯块茎形成期进行取样,取健康马铃薯植 株顶叶下完全展开的第4片复叶。 将采集的样品用流水冲洗1~2 h,无菌滤纸擦干 样品表面的水分,然后用无菌水漂洗3次,75%乙醇浸泡 1min,无菌水漂洗 3 次,3% 溶液浸 泡 1 min,无菌水漂洗3次,75%乙醇中浸泡 30s无菌水漂洗3次。

取最后1次漂洗液涂布于和平板上作为空白对照,与其他平板相同条件培养,验证表面消毒是否彻底。将处理合格的叶片样品送往北京百迈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基因高通量测序。

结果与分析

2.1 测序结果及丰度

正常浇水处理下马铃薯叶片种群共获得438081条有效聚类获得1548个,共注释到细菌26门 62纲157目273科553属611种;干旱处理下马铃薯叶片种群共获得397772条有效,聚类获得2006个,共注释到细菌30门72纲181目340科653属730种。

2.2 物种丰度及群落组成结构

在门分类水平上,正常浇水处理下与干旱处理下马铃薯叶片内生细菌丰度前10的细菌菌主要是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蓝细菌门 、绿弯菌门 、芽单胞菌门、和螺旋菌门。

其中,正常浇水处理下马铃薯叶片内生细菌种群相对丰度由高到低排序为变形菌门(75.75%)>厚壁菌 门(12.45%)> 拟杆菌门(3.73%)> 放线菌门(2.36%)>酸杆菌门(1.69%)>蓝细菌门(0.78%)> 绿弯菌门(0.70%)>芽单胞菌门(0.56%)>螺旋菌门(0.24%) > (0.22%);

干旱胁迫处理下马铃薯叶片内生细菌种群相对丰度由高到低 排序为变形菌门(33.32%)>厚壁菌门(32.16%)> 拟杆菌门(12.70%)>放线菌门(5.03%)>酸杆菌门(3.30%)>(2.76%)>绿弯菌门(2.16%)> 芽单胞菌门(1.75%)> 蓝细菌门 (1.64%)>螺旋菌门(1.00%);

在门水平上,正常浇水与干旱处理下马铃薯叶片内生细菌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干旱胁迫后马铃薯叶片内 生细菌相对丰度在门水平发生了变化,其中变形菌门降低 56.0%,其余菌门相对丰度均成倍提高,尤其丰度提高了11.3倍。

干旱胁迫处理下马铃薯叶片内生细菌种群相对丰度由高到低排序为梭菌纲(23.67%)>变形菌纲(17.57%)>拟杆菌纲(12.29%)>变形菌纲(11.69%)>杆菌纲(7.21%)> 变 形 菌 纲(4.00%)> 放线菌纲(3.07%)> 弯曲菌纲(2.76%)>嗜酸杆菌纲

(2.59%)>生氧光菌纲(1.62%)。由此可知,在纲水平上,正常浇水与干旱胁迫处理下马铃薯叶片内生细菌的优势菌纲分别为变形菌纲和梭菌纲。干旱胁迫后马铃薯叶片内生细菌在纲水平变形菌纲相对丰度降低74.9%,其余菌纲相对丰度均显著增加, 特别是弯曲菌纲相对丰度增加了1133.84%。

干旱胁迫处理下马铃薯叶片内生细菌种群相对丰度由高到低排序为梭菌目(23.65%)>拟杆 菌目(10.00%)>根瘤菌目(5.97%)>乳酸杆菌目(5.72%)> 变形菌目(5.44%)>肠杆菌目 (4.41%)> 弯曲杆菌目(2.76%)>海洋螺菌目

在科水平上,正常浇水处理下与干旱胁迫 下马铃薯叶片内生细菌丰度前十的菌科主要是盐单胞菌科、毛螺菌科、瘤胃菌科、肠杆菌科、伯克霍尔德氏菌科、根瘤菌科、脱硫弧菌科、乳杆菌科 、普雷沃氏菌科 。

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叶片内生细菌种群相对丰度由高到低排序为毛螺菌 科(12.14%)> 瘤 胃 菌 科(8.21%)>肠 杆 菌 科(4.41%)> (3.27%)>根瘤菌科 (3.11%)>伯克氏菌科(2.87%)>(普雷沃氏菌科2.67%)> 盐 单 胞 菌 科(2.66%)> 乳杆菌科(2.38%)>脱硫弧菌科(2.11%)。

由此看出,在科水平上,正常浇水处理下与干旱胁迫处理下马铃薯叶片内生细菌的优势菌科分别为盐单胞菌科和毛螺菌科。干旱胁迫后马铃薯叶片内生细菌相对丰度在科水平的动态变化为:盐单胞菌科降低95.88%,其余菌科相对丰度均显著增加

在属水平上,正常浇水处理下与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叶片内生细菌丰度前 10 的菌属主要是:毛螺菌属 、毛螺菌科群 、根瘤菌属 、乳杆菌属 、脱硫弧菌属 、杀雄菌属、链球菌属 、螺杆菌属。

其中,正常浇水处理下马铃薯叶片内生细菌种群相对丰度由高到低排序为 (62.85%)>毛螺菌属(2.52%)>杀雄 菌 属(2.24%)> 乳 杆 菌 属(1.31%)> 毛螺 菌科群(1.13%) >(1.07%)> 链 球 菌 属(0.83%)> 脱 硫 弧 菌 属 (0.71%)>根瘤菌属(0.67%)>螺杆菌属(0.17%);

干旱胁迫处理下马铃薯叶片内生细菌种群:毛螺菌 属(6.37%)>( 3.25%)>(2.59%)>根瘤菌属(2.57%)>螺 杆菌属(2.56%)>乳杆菌属(2.38%)>毛螺菌科 NK4A136 群(2.14%)>链球菌属(1.76%)=脱硫弧菌属(1.76%)>杀雄菌属(0.72%)。

2.3 多样性分析

多样性是指特定生境或者特定生态系统内的物种多样性情况,不同水分处理下马铃薯叶片内生细菌都有较高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正常浇水下低于干旱处理下的,说明正常浇水处理下马铃薯叶片内生细菌的丰富度低于干旱处理;

指数正常浇水下低于干旱处理下的说明正常浇水处理下马铃薯叶片内生细菌的优势种集中度高于干旱处理;

2.3.1 稀释曲线分析

可以看出,当样本序列数在0~5×104 内, 随着测序样本序列数增加,干旱处理的马铃薯叶片样本内发现的物种数要多于正常浇水下。随着检测序列数的增多曲线趋于平缓,表明测序数据已经基本覆盖到样本中所有的物种,增加测序数据无法再找到更多的。

2.4 基于多样性的聚类分析

干旱处理组和正常浇水对照组各聚为一支,说明样本组间差异大,组内差异小。正常浇水处理和干旱处理下的优势菌属分别为 念珠菌属、未培养的毛螺菌科


讨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能影响马铃薯内生细菌群落组成结构,干旱胁迫下富集了马铃薯内生细菌优势菌门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同时伯克霍尔德氏科细菌相对丰度增加,可能是马铃薯应对干旱胁迫作出的积极响应

植物内生菌能够从植物的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系统、干旱相关基因、生理指标和激素平衡等方面来调节干旱胁迫下植物组织活性氧毒害和渗透平衡,从而缓解干旱胁迫对植物的伤害,使植物在缺水环境下也能生长。许多研究发现多种植物不同组织内生细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且功能各异。

然而,本研究还发现,干旱胁迫下变形菌门菌株相对丰度降低56.0%,拟杆菌门菌株相对丰度增加了240.77%,目前还未曾有研究表明,这些菌门相对丰度的增加或减少是否会影响植株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其他差异显著的细菌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在本研究中,指数正常浇水下低于干旱处理下的,说明正常浇水处理下马铃薯叶片内生细菌的丰富度低于干旱处理.

参考文献

1] 李青,秦玉芝,王万兴,等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干 旱胁迫生理特性及耐旱性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

(1):259-268.LI Q,QIN Y Z,WANG W X,et al.Analysis of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rought tolerance of potato

(Solanum tuberosum L.) under drought stress[J].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2021,19(1):259-26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 谢从华,柳俊 . 中国马铃薯科技发展与创新之回顾J]. 华中 农业大学学报,2021,40(4):16-26.X C,LIU J.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potato in China[J]. 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21,40(4):

16-26.4(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

[3] MONNEVEUX P,RAMIREZ D A,PINO M T.Drought tol? erance in potato( S. tuberosum L.): can we learn from drought tolerance research in cereals?[J].Plant science,2013,205/206(1):76-86.

[4] MAHAJAN S,TUTEJA N.Cold, salinity and drought stress? es:an overview[J].Archives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2005,444:139-158.

[5] SCHAFLEITNER R,ROSALES R O G,GAUDIN A,et al. Capturing candidate drought tolerance traits in two native An? dean potato clones by transcription profiling of field grown plants under water stress[J/OL]. Plant physiol biochem, 2007,45(9):673-690.

标签: 马铃薯 种植 时间 *** 500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