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大板桥街道花箐社区严家庄的6000多株车厘子已进入采摘期。5月5日上午,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来到该车厘子种植地,一颗颗成熟的车厘子挂满了枝头。
“车厘子原产于美洲,在国内也只有少数地区成功引进,云南本地种植数量就更少了。”花箐社区万青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庆明说。为了成功种出优质的车厘子,杨庆明赴多个省市考察学习,经过反复对比挑选,从山东省引进车厘子优选品种,经过5年的艰难试验,之一批车厘子终于在今年喜获丰收。目前,车厘子已进入成熟季,采摘期将持续至5月底。
“昆明种植的车厘子享受了充分的‘阳光浴’,再加上早晚温差大,车厘子长得够快且质优,口感清脆鲜甜。”杨庆明介绍,今年“五一”期间,合作社卖出的车厘子约2吨,均价在每公斤70元到100元之间。“目前销售收入已经到了八九万元,预计今年可以实现销售收入超50万元。”杨庆明说。今年,合作社种了6000多株车厘子,再加上正在育苗的总计有超1万株,预计丰产期产量超20吨。“下一步,合作社还将通过技术推广,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进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虽然“五一”假期已经结束,但记者在果园里看到,仍有不少市民游客正在果园里体验采摘车厘子。“我是从福州过来昆明探亲的,今天和家人相约来这里摘车厘子,完全没有想到云南产的车厘子品质这么好,个头大味道甜。”游客黄女士说。
“现在,苹果、车厘子、樱桃等多种特色水果的采摘游成了推动社区乡村旅游的一块‘招牌’。”据官渡区花箐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翁宝华介绍。近年来,官渡区花箐社区严家庄着手打造民宿,也因此吸引了不少游客,为了丰富游客的居住体验,社区着重打造了水果采摘体验游。下一步,花箐社区将通过打造“民宿+采摘”精品路线,擦亮花箐社区乡村振兴金字招牌。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罗宗伟 通讯员 王正鹏 郭武辉 摄影报道
一审 杨茜
责任编辑 何丹
责任校对 袁熙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
樱桃之简介樱桃(英文cherrys,音译成“车厘子”)
1. 樱桃种系。
中国樱桃,又称酸樱桃,果皮薄,果肉软,完全成熟后才会变甜,不适合运输,只能在产地鲜食,所以不能成为商品果;
甜樱桃,又称大樱桃。因果个较大,果肉相对较硬和耐运输。
2. 发展历史。
大樱桃属欧系品种,源产于欧洲,于19世纪中叶引进至中国山东烟台、青岛、大连等地区,后传播到国内各地,可追溯160多年历史。
3.樱桃品种。
大樱桃,国内历史上出现过的品种大约150多个,但随着各品种间母本父本嫁接亲和性实践、各地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本土化适应、田间管理技术不断成熟,沉淀下来能在市场上流通的作为商品果大约在20几个品种。
4.食品安全。
随着现代农业化肥、农药、添加剂的发展,土肥水传统田间管理技术传承的断代,已经很难吃到没有污染的原生态樱桃。
比如,三年植草养地、用蜜蜂自然授粉、有机肥、生物菌肥、矿物质肥喂养、物理防治病害、人工除草、果品不使用任何添加剂……在樱桃行业里因数倍成本而失去利润空间以及传统生态技术的失传,已很难有人在坚持做了。
味蕾是不会骗人的!
@四川好吃嘴儿 之一口车厘子已就位新华网贵阳4月15日电(卢志佳)除了姹紫嫣红的花海和一碧千里的茶海,贵州的春天,也藏在一颗颗娇艳欲滴的樱桃里。
“镇宁樱桃,新鲜得无法形容……甜得像初恋!”多年前火爆全网的这句叫卖语犹在耳畔。人们从水果摊看到樱桃的那一刻,便知道“春天”来了。今天的镇宁樱桃,已在原产地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发展成产值数亿元的富民产业,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幸福果”。
老乡围着“甜蜜事业”转 幸福就在“家门口”
“人间最美四月间,镇宁樱桃俏上枝”。走进镇宁马厂镇茂良村,“初恋”的味道扑面而来。山坡上、山脚下,婆婆娑娑的绿海里,红宝石般的樱桃点缀其间;家门口、公路边,嘈嘈切切的交流声中,当地人正忙着“贩卖”春天。附近的樱桃交易市场也热闹起来,这些樱桃将销往安顺、贵阳、重庆、昆明等地。
马厂镇是镇宁樱桃的主产区,得益于低海拔、多日照的自然条件优势,马厂的万亩樱桃每年会较其它地区早熟一周左右,可在市场上占领“鲜”机。漫山遍野的果园里,到处都是游客在体验樱桃采摘乐趣,他们边采边吃,尽兴品尝这“季节限定”的甜蜜。
镇宁马厂镇茂良村群众在售卖樱桃(4月12日摄)。新华网 卢志佳 摄
马厂镇茂良村村民卢声武家位于当地樱桃种植基地的中心位置,记者到达时,这里聚集了不少全省各地前来的游客。时不时还有附近的村民背着一篓篓樱桃前来售卖。其中,81岁的村民罗惠群格外引人注目。当天上午,罗惠群在自家樱桃园里采了20多斤樱桃,刚背到卢声武家门口,就被一群贵阳游客抢购一空,罗惠群高兴地把220元现金揣进兜里,背着背篓又上山去了。
“之前都是在贵阳的水果店和路边摊买镇宁樱桃吃,今天我之一次来到镇宁樱桃的原产地,终于可以体验一把在樱桃园里边摘边吃的感觉。”贵阳市民张先生和朋友一行专程赶来,除了体验采摘,还各自采购了数十斤樱桃带回贵阳,“要把春天的味道带给亲朋好友。”
卢声武告诉记者,由于他家位置好,所以每年在樱桃花开的时候,他就开始经营农家乐生意,一直到樱桃采摘结束。“去年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又卖樱桃又搞农家乐,差不多收入了4万元左右。”
镇宁马厂镇群众在樱桃园内采摘樱桃(4月12日摄)。新华网 卢志佳 摄
“每年这个时候,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很多都要回来,抢收樱桃,抓住商机挣一笔。”村民卢声猛告诉记者,村里的不少种植大户围着果树转,一年就能净收入20多万元。
“按标准,每亩地大概可以种50棵樱桃树,每棵树能下树20斤樱桃,按当前的市场价保守估计,1亩樱桃的产值在5000元以上。”马厂镇党委书记葛鑫说,目前马厂镇共种植樱桃1.2万亩,俨然已成为当地的富民支柱产业。
据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孙章和介绍,2022年,镇宁樱桃种植面积达6.27万亩,投产面积5.32万亩,产量达3.3万吨,按出园均价14元/公斤计算,产值近5亿元。
“甜蜜效益”日益彰显 乡村振兴一路“红”
镇宁樱桃原来以本地红水樱桃、白水樱桃为主,近年来,当地 *** 引导果农进行技术改良,引入玛瑙红、黑珍珠、黑玫瑰等品种,一方面延长了镇宁樱桃的采摘周期,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口味选择。2017年,“镇宁樱桃”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樱桃红了,日子甜了,随着镇宁樱桃的名头越传越响,马厂镇近年又开始依托樱桃产业,加快农旅融合的步伐。继2020年“山水茂良”被评选为国家3A级景区之后,“走进100个美丽乡村”徒步活动、“镇宁樱桃采摘旅游季”系列活动等为马厂镇带来了更多人气、财气。
镇宁马厂镇群众在樱桃园内采摘樱桃(4月12日摄)。新华网 卢志佳 摄
“去年的樱桃采摘节,来村里体验樱桃采摘的游客车辆一路堵到17公里外的募役镇,每天进村的游客估计有数千人。”卢声猛说,现在村里发展起20多家农家乐,而且稍年轻点的村民还学会了拍小视频,上传到短视频平台,以此来吸引外地游客前来旅游。
4月15日,2023年的“镇宁樱桃采摘旅游季”活动将在马厂镇举行,当天举行的百姓大舞台PK赛、寻找樱桃宝贝、趣味春游搜山等活动让游客在品味樱桃美味之余,体验到更多的乡趣。
“在发展樱桃产业的基础上,我们正大力打造山体公园、露营基地等项目,多点发力引流增流。”展望前景,葛鑫踌躇满志。
不仅是马厂镇,江龙镇、募役镇等镇宁樱桃主产区,也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涌现出茂良村、永和村等一大批美丽乡村,从“赏花经济”到采摘体验、休闲观光旅游,农业正从单纯的“吃”向“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产业转变。
镇宁马厂镇群众在樱桃园内采摘樱桃(4月12日摄)。新华网 卢志佳 摄
不只是樱桃产业,近年来,镇宁结合当地北高南低的地势走向,选优选育镇宁蜂糖李、火龙果、芒果、百香果,打造“五朵金花”为主的五大区域精品水果特色品牌,加快品种科技改良,农旅融合,推进农业现代化,小果子带来的“甜蜜效益”日益彰显。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镇宁独一无二的自然环境,造就独一无二的农产品。“初恋般”的樱桃,“李中贵族”蜂糖李,火红的红心火龙果,其中,“镇宁樱桃”“镇宁蜂糖李”均已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五朵金花”的精品水果产业正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幸福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