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乌梅汤的做法窍门,自制乌梅汤的做法和配料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56 0
暑月热极 痛饮一碗乌梅三豆汤

□ 刘小平 湖南省洞口县中医医院

进入夏季,天气逐渐炎热,不少人喜欢熬点防暑降火的汤水饮用。现在笔者就向大家推荐一款简单、价廉、易做,且能解暑生津、清热祛湿的乌梅三豆汤。

材料:乌梅、黑豆、绿豆、赤小豆各20克,冰糖或白糖适量。

做法:把乌梅、黑豆、绿豆、赤小豆倒入容器内,加清水浸泡半小时,锅中倒入600ml清水,加入乌梅与三豆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煎熬成150~200ml,按口味加入冰糖或白糖,连豆带汤服下即可。老人和小孩的食材量减半。

乌梅三豆汤是由“乌梅白糖汤”与“三豆饮”合方而成。乌梅白糖汤出自清代医家彭子益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书,其处方仅二味食药同源的乌梅、白糖,“乌梅酸收,降甲木安乙木,敛相火而大补木气。木气动于上必虚于下,故乌梅为风木要药。收而不涩,能生津液,温病尤宜。白糖能补中而不横滞,与乌梅酸甘生阴,最宜温病虚证。”彭子益言:“暑月热极之时,心烦意乱,坐卧不安,面红肤热,身软无力,不思饮食,舌净无苔,或舌色满红。此暑火不降,木气失根也。方用乌梅五大枚,冰糖二两,煎汤热服,酸甘相得,痛饮一碗立愈。”

三豆饮传说出自扁鹊之手,宋代《类编朱氏集验医方》载三豆汤由乌豆、赤小豆、绿豆各等分组成。黑豆有活血利水,益肾健脾,祛风解毒之功;绿豆能清热解毒,消暑,利水;赤小豆利尿,利湿,排脓消肿。三豆合用实为解暑、清热、祛湿、防病之佳品,老少咸宜,可以预防痱子,缓解各种皮肤病,如疮痈、痘疹、湿疹等。

总之,乌梅三豆饮具有滋阴生津降肝火,健脾补肾解暑湿的功效。其病机是中土不足,土不载木;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致使木气疏泄太过而化火。胆胃不降,腑气不通,积久而化燥化热,形成春温、暑湿、虚火等证。故以乌梅生津液、降肝火,为主药;用“肝之谷”绿豆助主药清肝火、制肝升发太过,且能解暑;辅以“心之谷”赤小豆入心、补心、去心火,把心火、暑湿通过小便排泄出去;佐以“肾之谷”黑豆补肾水涵肝木制肝火。使以白糖和诸药,且引酸味化生阴津。如此,肝火降、相火不妄行;酸甘化阴,止暑渴;心火去、暑热消;脾气足、湿邪除。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23年7月10日7版)

春天一碗汤,感冒不用慌,美味又健康!

春天的天气最是反复无常,加上空气干燥,很多疾病在此时爆发。



其中,感冒就是最常见的疾病。著名中医专家罗大伦介绍,自己治感冒只用1碗汤!到底怎么喝呢?快来看一下!


01、风寒感冒——山药汤


病因:寒邪挟风,外束皮毛,使人的体表受寒,然后阻滞气血经络的运行,让防御部队到达不了指定的位置,导致外邪入侵。


特点:会打喷嚏,流鸡蛋清一样透明的清鼻涕、浑身发冷、怕风、呛咳、头疼、手脚冰凉、鼻音重。


这个阶段邪气尚浅,及时干预可以直接阻断后续症状。


治法:让身体温暖起来、气血通畅。


*** :干怀山药片50克,熬水,开锅30分钟,喝山药水。


或者用怀山药粉30克,先用一点温水,将山药粉调成糊糊,然后用刚刚烧开的开水,猛地冲下去,然后用调羹不断搅拌,这样山药粉就变成了像藕粉一样的糊糊,放温,喝下去,多披件衣服,让身体微微出汗就可以了。


02、外感热证——乌梅白糖汤


病因:春天天气突然热了,人们出汗过多,当体内津液不足时,外邪会立刻进来,而且是以热证的形式开始入侵的,按照中医理论,这是温病的一种。


特点:舌质发红,舌苔很薄甚至没有舌苔,发烧,咽喉肿痛,口干舌燥,小便量少,颜色黄,甚至发红。其中小便量少很重要。


治法:滋阴、扶助正气。


*** :去药店买乌梅,每天用五个大乌梅(大人可以用到七八个),白糖两调羹,熬水,大火烧开以后小火熬大概十来分钟,把乌梅熬烂, *** 成乌梅汤。放温,服用乌梅汤,当做饮料来喝。



服用后,一般是小便的量增加了,然后体温下降,则为对症。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肝脏与草木相似,草木在春季萌发、生长,肝脏在春季时功能也更活跃。


因此,春季养生以养肝护肝为先。


由于此时人体肝气旺盛、脾胃阳气虚弱,所以,春季养肝药膳选择的主要原则是“减酸增甘,以养脾气”。


春天,可以多喝下面三款汤,养肝护脾,增强免疫力。


1、银耳淮山药排骨汤

材料:排骨500克、银耳15克、淮山药20克。


做法:


1、把排骨、淮山洗净,银耳用水泡开。


自制乌梅汤的做法窍门,自制乌梅汤的做法和配料-第1张图片-

2、将排骨、银耳、淮山药放在锅中,加水适量,用高火煮10分钟。


3、改中火再煮3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胃益气,适宜慢性胃炎纳差、乏力者食用。


2、淮山薏米生鱼汤


材料:生鱼1条、淮山15克、薏米15克、陈皮一小块、瘦肉100克、姜3片。

做法:


1、洗净宰好的生鱼,斩成几段;淮山和薏米洗净。


2、陈皮用清水泡软,刮去白瓤;拍裂一小块姜,热锅,用姜块在锅上擦一遍,放两汤匙油,待油六成热下鱼,煎至微黄。


3、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煎好的生鱼和其它材料,武火煮沸,转中小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即可品尝。


功效:健脾去湿,养阴补虚,解春困。


3、荠菜豆腐汤

材料:荠菜150克、豆腐150克、干香菇20克等。


做法:


1、豆腐切方块,香菇用温水泡发切条、荠菜洗净切段备用。


2、加入适量水,烧开后放入豆腐、香菇,调入盐,搅拌均匀,盖上锅盖。

3、加入水、淀粉勾芡,待汤汁变浓后淋入芝麻油即可。


功效:常吃荠菜可利肝气,能够明目。豆腐与荠菜搭配,不仅十分美味,还很适合春日养生防病。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END——

⊙版权声明:文章选自 *** ,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翃笙

⊙运营编号:YNZY0007

乌梅汤的经典做法,不会你就Out了!

准备所有食材。清洗食材,除冰糖外其余食材用冷水浸泡20分钟。锅中加满水,倒入冰糖,盖上锅盖煮20分钟,晾凉后放至冰箱冷藏半小时以上即可。成品图。无水印,一人食,晚餐,下午茶,午餐,锅具,煮锅,汤,煮,甜

三伏天,用这天然“强肝王”煮水,酸甜解渴防中暑,胜过绿豆汤!

三伏天,用这天然“强肝王”煮水,酸甜解渴防中暑,胜过绿豆汤!如今已进入中伏,最近的气温虽然看着并不是很高,但是伏天的“蒸煮模式”可谓是名不虚传。接连每天的降雨,再加上太阳不时的炙烤,身体上只感觉湿热交加,闷了全身的汗却出不来,一天下来,不管大人孩子都胃口不佳、疲累不想动!

说到清热解暑、夏天的解暑饮品,大家之一反应想必会是绿豆汤。绿豆汤因为食材的价格实惠,煮起来也方便快捷,是很多人从小喝到大的。只是绿豆汤性凉,解暑又解毒,而且食用后本身不易消化,并不适合所有人喝。最适合夏天开胃消暑、降肝火的酸梅汤是另一款传统的消暑汤,是老祖宗最初用来排油解腻的,后来逐步成为受大众欢迎的日常保健饮品。

酸梅汤的主要食材是乌梅,乌梅是天然的“强肝王”,能够保肝护肝,清除肝脏毒素,另外还有生津止渴、开胃促消化的功效。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个家庭版自制酸梅汤,真材实料看的煎见,简单一煮即可。

【自制酸梅汤】

1、准备乌梅30克,山楂20克,甘草2克,陈皮10克,桑葚干8克,洛神花10克,薄荷3克,用清水清洗干净后一块倒入碗中,加入足量水没过食材浸泡三十分钟作用。2、把浸泡过后的所有食材连同浸泡的水全部倒入煮锅中,一共需要加入大约三升水,大火烧开后,再转中小火煮四十分钟,之后关火。

3、再往酸梅汤中倒入黄冰糖150克和干桂花3克,然后盖上盖焖一会让桂花香味融入到汤中。4、酸梅汤稍微放凉后把料渣捞出来,并用滤网再过滤一遍,防止有残渣影响口感。然后装入密封瓶中放进冰箱冷藏一下口感会更好。

其中的乌梅有几种炮制 *** ,有烟熏的和不经过烟熏的,其中烟熏乌梅顾名思义会带有烟熏味,做酸梅汤的话建议根据自己的口味来,小编有点接受不了这个味道,所以通常会买不烟熏的乌梅。另外,甘草不要放太过多,否则容易有很重的中药味。而洛神花口感微酸带甜,并且会有点发涩,可能会有人不习惯这个味道,也不宜放太多。除了这几种,陈皮、山楂、薄荷的量也会影响到口感,陈皮多了会有些苦味,大家需要注意。

在某些店会有自家搭配好的酸梅汤配方,并且各家酸梅汤配方也不是完全一样,建议自己搭配,这些食材一般在中药房都有卖的。这样其中影响口感的几种食材可以根据自己的口感来决定放多少,不喜欢的话可以少放甚至是不放。另外影响酸梅汤颜色的是洛神花和桑葚干,可以让颜色看起来更好看。

酸梅汤虽然喝起来酸酸甜甜十分爽口,还有不少好处,但是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宜喝。其中的酸味容易损伤胃粘膜,脾胃功能差或者胃酸过多的人要尽量少喝。而且其中糖分也不低,糖尿病等高糖患者不建议饮用。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我们明天见,拜拜。

(盼盼)

「听中医」酸梅汤,如何配比才有消食健胃、行气活血的功效?

《听中医》栏目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之一附属医院携手广州新闻资讯广播联合推出,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微信订阅号、广州新闻电台FM962(逢周二上午11:30-12:00)《中医小讲堂》栏目推送。

【听中医】酸梅汤,如何配比才有消食健胃、行气活血的功效?

广东的夏至炎热多雨,人体往往出汗多,容易疲惫,出现阳气盛于外、耗伤津液的状态,因此,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酸梅汤自然就成为夏天更受欢迎的饮品。但原来并不是所有酸梅汤都有消食健胃、行气活血、散瘀的功效?要想有这样功效的话,应该由哪几味中药构成的呢?

本期节目,我们请来广州中医药大学之一附属医院药学部谭汉添副主任药师告诉您答案。

专家简介

谭汉添,广州中医药大学之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擅长中医食疗保健养生和中、西药用药指导。

主持鹏鹏:

传统的消暑开胃酸梅汤一般由哪些成份组成的呢?

谭汉添

我们首先要说酸梅汤的起源。酸梅汤,起源于北京地区,属于北京传统的消暑饮料。

主持鹏鹏:

那我们南方适合喝吗?

谭汉添

可以的,虽然它起源于北京,但它的效果和味道比较受南方人欢迎,所以慢慢在南方也普及了。

主持鹏鹏:

那酸梅汤其实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

谭汉添

顾名思义,酸梅汤是以乌梅为主药,还配伍了山楂、炙甘草、桂花、陈皮。酸梅汤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根据不同地区和习惯有一定的变化。主药乌梅,我们选取的是烟熏的乌梅。这里我们也可以说说乌梅的炮制。传统的乌梅有几种的炮制品,一种是烟熏,一种是生晒,还有就是醋制。

主持鹏鹏:

为什么我们这次要烟熏乌梅而不是醋制或生晒的乌梅呢?

谭汉添

烟熏以后,乌梅比较黑润,肉比较厚实,外观看起来比较好看,烟熏以后形成的有机酸含量是更高的。这种有机酸叫枸橼酸。枸橼酸可以消除人体肌肉内的乳酸。人运动以后觉得疲劳,就是因为乳酸的含量高。枸橼酸可以降低乳酸含量,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

主持鹏鹏:

也就是说我们喝酸梅汤,就是要喝当中缓解疲劳的有效成分。

谭汉添

它除了舒缓疲劳,还可以生津止渴。

主持鹏鹏:

要想酸梅汤有功效,就要把当中的枸橼酸煲出来,那要煲多久呢?

谭汉添

很多朋友说要煲两三个小时,其实是多余的做法。传闻乌梅的有效成分在核里,其实不是的。它的主要有效成分还是在乌梅肉里。

主持鹏鹏:

那我们是不是要先蒸一下,再把乌梅肉刮出来,扔了核再煲,就像我们煮红枣一样是去核留肉。这样处理后的肉是不是更容易煲出味呢?

谭汉添

确实去了核煲,是更加容易出味的。去了核后,我们煲三四十分钟就已经可以了。

主持鹏鹏:

主要是烟熏后的乌梅比较硬,难出味。我们可以先把它蒸软了,再把肉刮出来,扔了核再继续煲就容易出味道了。

谭汉添

或者我们先把它浸泡一下,再煲也可以。煲两三个小时,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主持鹏鹏:

酸梅汤里头有乌梅和炙甘草大家都知道,但为什么竟然有桂花跟陈皮,这又是什么原理呢?

谭汉添

加入桂花和陈皮有两个作用:一是增强药效;二是调节香味。桂花、陈皮泡茶或煲水都有芳香的味道。

主持鹏鹏:

陈皮,我们就知道它有助推力,放陈皮,是可以理解的。但放桂花是不是只是取它的香味呢?

谭汉添

其实桂花也有自己的作用,桂花生津化痰、健胃醒神。加入它后,乌梅汤的功效能得到提升。其实它们的搭配,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消暑生津的作用。

主持鹏鹏:

传统的酸梅汤药方里头,有没有山楂?

谭汉添

有山楂,而且还比较重要。因为夏天很多人不想吃饭,山楂起到消食健胃的作用。

主持鹏鹏:

山楂的品类很多,有炒山楂、鲜山楂等。采用不同品类的原因是什么呢?

谭汉添

那就是要看每个人的体质和目的。炒山楂是山楂经过炒制,酸度会减少,也减少了对胃肠的 *** ,健脾力度就有所增长。如果你怕酸或者想增加健脾作用的话,就可以用炒山楂。

主持鹏鹏:

用鲜山楂的话,是看中它什么样的功效呢?

谭汉添

鲜山楂的酸度强一点,如果有些人的消化特别差,想助消化而不是以健脾为主,就可以选择鲜山楂。

主持鹏鹏:

我们能够看到一些餐饮店,他们也有酸梅汤出售,但他们的酸梅汤放洛神花而不放山楂。山楂和洛神花都是酸的,把山楂改成洛神花可以吗?

谭汉添

这个配方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视乎每个人的口味和需求去调整。洛神花放下去以后色泽很好看,酸度比山楂少,喝起来的口感会比山楂好。它也有消暑清热去火的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健胃消食作用,所以用洛神花代替山楂,也是可以的。

主持鹏鹏:

这条茶方里头,各项的比例是怎样的呢?可不可以,我觉得桂花香一点我就多放一点?

谭汉添

中医用药讲究对证用药。不同的病证或不同的体质。用药的量是可以适当调整的。它的用药目的不同,也可以调整。但这个酸梅汤肯定是酸梅作为君药,它的量是比较大的,比例要占大头,其他的成分可以按照不同的需求去适当调整。

主持鹏鹏:

一般来说,酸梅汤我们用乌梅的量是多少?

谭汉添

乌梅大概15克左右。山楂一般用3到5克。

主持鹏鹏:

如果是鲜山楂可能还要多点?

谭汉添

山楂入药的形态有几种。鲜山楂称为鲜品,采集回来,没有经过处理的,新鲜的像水果一样,这是鲜山楂。但是我们普通入药的干品叫做生山楂,是经过生晒或阴干以后形成生山楂。还有一种是经过特殊 *** 的,比方说炒山楂甚至是炒碳使用的。生山楂和鲜山楂的功效基本一样,炒山楂就不同。

主持鹏鹏:

乌梅汤里的山楂用生山楂或鲜山楂都可以,是吧!

谭汉添

鲜山楂的水分多,比干品的生山楂的用量要多一点。但是我们入药的时候,其实是用普通干品的生山楂。我们是用生山楂与炒山楂做比较。生山楂偏酸,量就要少一点,但炒山楂呢,量可以稍微多一点。生山楂的话可以用到5至6克,但是炒山楂的话,大概就是3至5克。炙甘草可以用到5至6克,陈皮2至5克,桂花3至5克。

主持鹏鹏:

这款酸梅汤,有没有说什么人士是不能喝的?

谭汉添

这款酸梅汤里面有山楂。山楂,除了有消食健胃的作用,其实也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妇就不能喝了。

如果大家有问题想咨询广州中医药大学之一附属医院的医生,欢迎进入广州新闻电台微信公众号fm962gz点击左下方962互动按钮,选择“962生活+”,选择《962中医小讲堂》,填妥表格即可。

觉得不错,请点赞↓↓↓

夏季解暑良方~乌梅汤

乌梅汤是古代消暑良方,为皇宫每年夏季所进贡的清凉饮料。该汤由几种简单的中药制成,具有消食和中、行气和胃、生津止渴、敛肺止咳、强身健体的功效。是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饮品。中医认为,肝火旺盛的人更适宜食用酸梅。它不仅能平肝降火,还能帮助脾胃消化,滋养肝脏。此外,酸梅还是一种天然润喉药,能温和滋润咽喉,缓解疼痛。

「健康读卡(667)」咽喉疼喝点三豆乌梅汤

来源:【华声在线】

↑ ↑ ↑

长按卡片可以

保存到手机查阅

或发送给朋友分享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中医专家教你怎么 *** 乌梅汤,解决小孩不爱吃饭的大问题!

现在的孩子

经常这个吃的东西

选择太多

反而

这个饭也不爱吃

这个好多这个有营养的东西也不爱吃

很多家长

就愁坏了

说这个我们的孩子她不爱吃饭

总是不长肉

怎么办

针对这种情况呀

我给大家一个建议

什么建议呢

就是给小孩

搞一点他爱喝的饮料

什么饮料

其实

味道和我们这个经常市面上

见到的乌梅汤很相似

配方当然是有所不同

为什么要这么做

就是这个小孩

他这个不爱吃饭

往往是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

是他的脾胃偏弱

第二个方面

是他的肝气太旺

那么肝气旺

就导致这个肝气旺

叫木郁

木郁以后

会克什么呀

克土

就是我们中医的五行里面

五行里面的木郁

则克土

导致

脾气更虚

不能够纳化水谷

所以说

小孩他就老是食欲不好

不爱吃饭

我在门诊上给他们

开了这个乌梅汤以后

这个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

就是有个幼儿园的小孩

吃了饭这个这个乌梅汤

以后食欲增加了

然后这个吃饭吃的多

很快就比以前长胖了

长胖了以后

他们班上还有几个

以前和他一样瘦的小孩

然后就给他讨到这个方子

然后这些家长

也给那些孩子熬这个汤

最后

这个幼儿园

这个班上的小孩

集体喝乌梅汤

然后

都会有很好的这种

提升食欲这样的一个作用

那么说了这么多

那么这个乌梅汤

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方

其实

它的药物组成很简单

首先是

乌梅六克

然后

陈皮三克

然后

炒山楂三克

焦麦芽三克

焦神曲三克

鸡内金两克

那么这样方子

熬出来的这个汤

因为乌梅的味道比较酸

它是偏酸味的

那么怎么在给他脚下

为让小孩儿小孩子

从口味上容易接受

我们可以有两种选择

一种选择

如果是那种

又瘦然后肝气又比较旺的小孩

可以给它

加一点甜叶菊

那么甜叶菊

它是菊花的一种

它不但是能够

有一定的清肝作用的

而且它味道很甜

可以矫正这个

整个汤药的这个味道

从酸味变成酸甜味

然后

如果是肝气不旺

单纯的是脾气虚弱

比较明显的孩子

可以加一点饴糖

这个饴糖是一个健脾的

非常好的一个东西

那么饴糖

可能有些家长可能

不太熟悉他是什么东西

其实就是我们这个

以前的时候像做家长的

那个童年时代的时候

吃的那种

类似于禅堂那种

它是用麦芽做的

这个我们

都可以去一些

这个做食品的店里面都可以找到

那么这个饴糖

最终

对在这个酸梅汤里面

然后

调成一个酸甜味给小孩喝

这样

不但可以解除

他们的这种

不爱吃饭的这个问题

而且

它也是给他们提供一种

很好的一种

这个爱喝的这种饮品

如何熬制正宗酸梅汤?

炎炎夏日,清热解暑佳品以酸梅汤为佳。古籍中记载“土贡梅煎”就是最古老的酸梅汤,现在的酸梅汤原是清宫御膳房为皇帝 *** 的消暑解渴佳品。伏天暑热难消,不妨学学如何熬制“专业版”酸梅汤吧。

食材:酸梅汤由乌梅、干山楂、陈皮、甘草、桂花、冰糖熬制而成,冰镇后饮用。其中乌梅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效,用于肺虚久咳、久泄久痢、虚热消渴;山楂可开胃消食;陈皮和桂花有提神醒脑之功效。

*** :取乌梅30g、干山楂30g、陈皮10g、甘草5g倒入锅中,加适量水浸泡15分钟,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继续煎煮30分钟,关火前3分钟加入桂花,最后加入冰糖(依据个人口味添加)调味即可。

需注意,市面上销售的酸梅精冲泡的饮品不能代替酸梅汤,其中可能加入香精、色素、盐、糖等添加剂,喝太多对健康无益。此外,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饮用酸梅汤,感冒发热、咳嗽痰多、胸膈痞闷、菌痢肠炎初期、有实邪者忌服;女性在月经期间及分娩前后需慎服;从炎热室外进到室内,也不宜马上进食冰镇酸梅汤。(何羽)

来源: 中国妇女报

“赛博朋克式”养生又火了!中医馆内抓乌梅汤,是药三分毒?

中医馆里的乌梅饮卖断货了。

夏末秋初,乌梅饮、养生茶等代茶饮在社交媒体上刷屏,一剂十余元的方子能熬出近2.5升乌梅饮。北京市白塔寺药店内的乌梅饮上周连续两天处于售空状态,每天卖出100袋左右。与此同时,郑州市一中医馆食堂内人头攒涌,人们争相品尝山药茯苓鸡蛋饼、六珍菌过桥米线等药膳菜肴。

然而,在代茶饮等食疗产品风靡的同时,消费者选购这些产品时仍需理性思考:这到底是药还是食品?有没有适应症、用量还有副作用等方面的禁忌或考量?

“乌梅饮”不是“酸梅饮”?

“乌梅”与“酸梅”看似一字之别,药效实则相差千里。

相较于市面上售卖的酸梅类饮品,白塔寺药店中药师郭玥表示,虽然乌梅饮和酸梅饮口感大体偏酸,也因此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但药店储备的乌梅是经过熏制的,其本身具有药效,而酸梅类饮品则大多用蜜饯 *** ,只保留了酸甜味道且不具有药效。

郭玥介绍,店内销量更好的桂花乌梅饮主要是由乌梅、乌枣、山楂、生姜、甘草、桂花等传统中药材配制而成的金方,具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暑、固肠止泻的功效。另外,新品洛神花乌梅饮则加入了洛神花这一味药,既起到调色作用,也获得更清爽的口感。

然而,由于中药材的培植方式、生长环境等方面发生变化,其药性是否随之产生差异引来不少担忧。

对此,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委会主委、安徽医科大学之一附属医院中医肿瘤科主任李平称,无论是野生的还是人工培植的中药材,总体而言根本药性并未发生变化,只有药性强弱的区别。

他还表示,虽然各家中医馆的同款食疗方用料、用量、 *** 形式各有千秋,但大多重在凸显口味特色,实际功效相差不大,大家可以自由选择。同时,食疗方不必拘泥于中医馆内,许多流传下来的“土方子”也可供参考借鉴。依顺四季更迭采用不同药材制成的汤药、茶剂、菜肴来调理身体,是中医传统。

“是药三分毒”适用范围存争议

提及“是药三分毒”这一说法在药食同源理论中的适用范围,受访的中医师们持有不同见解。

在李平看来,包括乌梅饮在内的代茶饮不适合用作日常饮品。即便药食同源范围内的代茶饮安全系数较高,但考虑到其仍存在药物性,长期饮用具有一定风险。

代茶饮有两个关键标准,一是所采用药物必须在药食同源范围内,副作用接近于无;另一方面,其需要与每个人的体质、所处环境和气候相吻合。李平举例说,如果自身脾胃虚寒,甚至患有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等,此类伴有胃酸过多的情况下过度摄入含乌梅的食物,反而会加重病症。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杨祯坦言,大多数情况下“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在药食同源理论中不成立,也不会从毒理学的角度判定代茶饮功效,能够用于食疗的中药材其毒性可忽略不计。中医馆的食疗方均以药食同源理论为基础,针对不同人群配制出相应食疗方,从而通过饮食纠正身体初期问题,抑或是进行补养。

在杨祯看来,代茶饮等食疗 *** 也不适宜扩大至食品化。任何中药材都存在偏性,长期单一食用同样会带来风险。即便核桃、芝麻等于人体有益、副作用极小的食物,考虑到其油脂含量非常高,长期食用仍会引起血脂高等疾病。

郭玥则表示,代茶饮既是药品,也是食品。能够在市面上推出的代茶饮,均属于药食同源类产品,因而受众面十分广泛,唯一的禁忌人群是孕妇。密封的袋装代茶饮放冰箱里可以保存半个月左右,随喝随取。为了减少孩子喝奶茶、饮料的频率,不少家长会在门店购买代茶饮用作替代品,给孩子当作日常饮料“解馋”。

中医药又“火”了?

年轻人“赛博朋克式”养生,中医药行业也借力再“出圈”。

什么是“赛博朋克式”养生?简单说,就是一边熬夜“作”一边养生。比如,用最贵的眼霜,熬最长的夜。

据郭玥观察,近几年越来越多人注重养生,看重中医药在日常生活中的效用,特别是年轻群体。

李平表示,年轻人比较喜欢追随风潮,养生方式呈现多元化。虽然不一定听从那些已经被证明有益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按时作息、少吃外卖、少喝奶茶等,但他在平日出诊时也多次体会到,当代年轻人对养生和健康愈发注重。

对于包括乌梅饮在内的代茶饮重新受到大家青睐,杨祯感到意外又欣慰。在他眼中,从元朝的《饮膳正要》出版至今1000多年以来,中医药不断积累着医者和民间的传统智慧,并且现代中医馆也一直有许多涉及饮食、调理、治疗、康养等方面的食疗方。因此“不是新事物”的乌梅饮突然上了热搜,杨祯感叹“出乎意料”。

杨祯认为,当前人们不仅物质条件有所改善,而且更加在意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因此不少人愿意花钱请大夫调理一下,这样针对性也更强。代茶饮是中医药的一个衍生品,是中医药大众化的一个标志,也为培养更多人对中医药的兴趣提供了一个新方向。

作者:赵斌 徐豫

来源: 国是直通车

标签: 乌梅 自制 做法 汤的 配料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