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28b0g10000c2p88rln0g1gp6u0bv70","duration":470.205,"width":1084,"height":540,"file_size":32076807,"thumb":{"web_uri":"tos-cn-p-0000/fa801ea5a82645c3a45b441124741943","width":724,"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normal":{"duration":470.205,"file_size":23018235,"w":724,"h":360}},"is_encrypted":null,"sp":null,"md5":"c6e1c3bcdacdad30f7114ebf20ea8526","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想见你》太虐了!柯佳嬿饰演黑化女主,演技让人起鸡皮疙瘩近期的热播剧,毫无疑问是《想见你》了。
自从播出后,人气只升不降,豆瓣评分高达9.2。
剧情抓人,烧脑,悬疑,爱情,魂穿,凶杀……
几大爆款元素玩出了新花样,新鲜 *** 。
而李子维与黄雨萱之间的魂穿悲剧,简直要虐到窒息,每一集都很好哭!
只要后续不烂尾,《想见你》就是下一部台剧经典了。
除了上头的剧情外,演员的表现也很出彩。
特别是柯佳嬿和许光汉,两人在剧中都是一人分饰两角,并且丝毫不会让人有违和感。
在最近更新的剧情中,柯佳嬿就凭借自己精湛的演技,将个性不同的两个角色都塑造得深入人心。
开朗大方的黄雨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而内向自卑的陈韵如则遭到了不少讨伐之声。
在谢芝齐摔坏收音机后,黄雨萱魂穿失败,陈韵如回到了自己原来的身体。
重返身体之后,陈韵如开始学黄雨萱的举动。
学她绑起头发,学她开朗地笑,学她偶尔的不拘小节。
在镜子前,陈韵如学黄雨萱的那个笑,真是让人鸡皮疙瘩起一身。
陈韵如也就是从这里开始黑化。
不仅没有承认自己的身份,还撒谎学黄雨萱,强吻了李子维。
这也导致了许多剧迷在看完这段剧情后纷纷为黄雨萱抱不平,攻击陈韵如这个角色。
能做到在同一部剧中演的两个不同角色在观众心中形成这样强烈的反差,柯佳嬿的演技功不可没。
其实陈韵如并没有在剧中承认自己不是黄雨萱,但仍有不少观众从细节中看出了真相。
喜欢干净利落的黄雨萱,一直以来都是把刘海绑上去的。
而陈韵如从家里醒来后的那个镜头,刘海是放下来的。
再仔细点看,连陈韵如身上的衣服都写着:
“let your hair down(把你的头发放下来)”。
发型和衣服结合起来看,暗示意味非常明显。
但如果发型一样,就比较难以辨别了。
同一个演员来演,两个人都长一个样子,怎么区别?
从肢体动作还是可以看出来的。
黄雨萱走路的时候是挺直了腰板的,大方自信。
但陈韵如性格内向自卑,她的肢体动作比较拘谨僵硬。
走路的时候明显有点驼背,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低着头。
面对警察询问的时候,陈韵如也不像黄雨萱回答得那么自然。
神情紧张,眼睛总是转来转去,非常慌乱。
柯佳嬿就是通过这些细微之处的演技,让观众区分出来了长得一模一样的陈韵如和黄雨萱。
虽然网上对陈韵如一片讨伐之声,不过也有一些观众表示自己其实可以理解陈韵如的举动。
这也不是在为她洗白,她的行为确实有过分的地方,但这个女孩其实也很令人心疼。
陈韵如的家庭,一开始就是不圆满的。
父母面临离婚,哥哥正值叛逆期,一家人都不会沟通。
性格本来就自卑的陈韵如,在这种情况下,更加封闭了自己的内心,那本日记中写的全是些消极丧气的话。
开朗的李子维,会走进陈韵如的心里,并不奇怪。
但马上她就告白被拒,遭到事故,然后陷入了昏迷。
陈韵如终于能回到自己的身体后,一切都已经不一样了。
她装作不轻易地问起李子维,如果黄雨萱的灵魂回到了2019年,那他还会不会继续关心她。
话说出口,陈韵如抬起头来,那一刻我还以为她要哭了。
从最近的剧情来看,其实结局悲剧的发生,几乎已经是注定了。
之前网上有个对结局的猜测,我认为还是很有道理的。
陈韵如被杀的那个小年夜,莫俊杰出现了,并且他后面自己也承认杀了陈韵如。
莫俊杰一直都是喜欢陈韵如的,他会这么做,我想原因只有一个:
是陈韵如拜托他杀死自己的。
按照陈韵如的个性来看,这种选择或许是与李子维选择了黄雨萱不无关系的。
这大概也是谢芝齐被捕后,反过来质问黄雨萱对陈韵如做了什么的原因。
仔细想想,一开始黄雨萱能够魂穿,和李子维相遇,竟然还是因为陈韵如最喜欢的那首《Last Dance》。
我想《想见你》中不只是把黄雨萱和李子维当做主角,陈韵如也是这部剧的一大重点。
剧里的陈韵如,总是一个人带着耳机躲在暗处,缺乏自信,背影孤独。
她已经自卑到有点偏激了,当她站在屋顶上大声嘶吼,那个画面被消音了。
因为没有人听到,没有人在乎,只有一个莫俊杰会在那边仔细看她的口型。
或许每个人都会遇到陈韵如这样的女孩,她被忽略得太多了。
从来都没有一个人好好地引导过她,肯定她的价值,让她明白母亲对她并没有偏心,弟弟一直都有在关心她。
不管在阳光下的黄雨萱,还是阴影里的陈韵如,在柯佳嬿的演绎下都触动着许多剧迷们的心。
还是希望最后能有一个反转,让这两个女孩都得到自己的美好结局。
青石电影编辑部丨Leslie
《鸡皮疙瘩2:魔书历险》首曝预告万圣节冒险大战腹语木偶由美国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出品的电影《鸡皮疙瘩2:魔书历险》(暂译)曝光首支中文预告,封印之书被两个小男孩无意打开,就此展开了一场万圣节之夜的大冒险。该片将于2018年10月12日在美国上映。
万圣节夜怪物集体复活 男孩大战腹语木偶
电影《鸡皮疙瘩2:魔书历险》(暂译)曝光的新预告中,杰里米·雷·泰勒、卡里尔·哈里斯两人无意之间闯进一间废弃的小屋,在屋内发现了一本被封印的书。然而在万圣节之日这本书竟然意想不到的开启,点花火石间现实世界变得奇异,前作中西装革履的小木偶slappy再度出现,并召唤出来一组怪物军团。
近日,索尼公司出品的恐怖喜剧片《鸡皮疙瘩2:魔书历险》公布了全新的预告片。与之前所公布的预告类似,该预告还是以展现影片中的怪物、笑料为主。从预告来看,影片混杂了恐怖片和喜剧片的元素,非常具有观赏性。
导演第二部电影就这么厉害,看得全身起鸡皮疙瘩第92届奥斯卡战役即将打响,竞争可谓是相当激烈。
像夺奖大热门的《爱尔兰人》 《好莱坞往事》 《婚姻故事》 《痛苦与荣耀》等等影片大家都很熟悉了。
而今天要安利的这部电影很多人也许还没听过,它却绝对能在群雄逐鹿的奥斯卡占据一席之地。
走过路过莫错过!它就是:
《灯塔》
影片由好莱坞新秀的美国独立电影公司A24发行,由罗伯特·艾格斯执导,罗伯特·帕丁森、威廉·达福主演。
电影此前已入选戛纳平行单元,更是在第35届美国独立精神奖中包揽更佳影片、更佳男主、更佳导演等在内的5项提名。
有着IMDB 8.1分,烂番茄92%的新鲜度,METACRITIC 83分,豆瓣7.6分的亮眼成绩。
影片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9世纪神秘的新英格兰岛上,讲述了两个灯塔看守人“相爱相杀”的故事。
网友纷纷赞叹到:
“让人神魂出窍的震撼,强烈得似乎能把每一个观众,都吸入幻象的深渊。”
“导演第二部电影就这么厉害,看得全身起鸡皮疙瘩。”
“毫不夸张地说是我观影史上从未看过的电影,也难以复制,才华这东西啊,真叫人嫉妒。”
看到这里,你肯定按捺不住好奇的心情了,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一、心理惊悚的噩梦:现代版海王大战普罗米修斯
影片主要围绕一老一少两个守灯人展开。
一个是威廉·达福饰演的名叫托马斯的年迈守灯人,他已经在这岛上呆了17年。
另一个是罗伯特·帕丁森饰演的叫温斯洛的年轻守灯人,这是他之一次当守灯人。
影片从始至终都围绕这唯二的两个主角,展现了两个人关于征服与被征服的极限对抗。
随着温斯洛的视角,我们看到托马斯霸道专横且喜怒无常,他把温斯洛当作杂役使唤。
运土、修房顶、照看水箱、收集柴火,就连擦地板还要被托马斯拎出来教训,叫他擦上十遍。
而这对老少守灯人矛盾的核心点就在于:谁来当守灯人?
托马斯不按守灯人换班的规则,强行让温斯洛值夜班,不让他登上灯塔顶端。
把灯塔看成了女神般霸占的托马斯,每晚果体对着灯塔的大灯做着不可描述的事情。
与一般代表希望与光明的寓意不同,灯塔在此却成为了罪恶的诱惑、欲望的象征。
正是灯塔不断挑拨着温斯洛的内心,逐渐积郁的不满,最终使他走向堕落与扭曲。
除了灯塔之外,始终纠缠温斯洛的还有代表爱欲的美人鱼和象征海神分身的海鸥。
托马斯曾告诫道:
“你更好离它们远点,杀死海鸟会带来厄运。”
而日复一日的脏苦累的工作消磨了温斯洛的耐心,在一次对峙中,他发泄般地抓到一只海鸟摔打至死。
海鸟与温斯洛,这赔上性命的梁子就这么结下了。
至此,海洋风向改变,暴风雨即将来临,也迎来了影片的两场高能戏。
首先是当温斯洛守灯时间将结,终于要离开孤岛的他倍感轻松,喝酒庆祝。
漫长的等待之后却发现,该来接他走的船却没来。
两人在酒醉神乱间,来了场斧头极限追杀戏。
温斯洛想要逃离孤岛的救生艇,被狂暴的托马斯拿斧子砍烂。
一个在前面跑,一个在后面追,两人对峙于木屋内。
激烈的言辞转换间,本是被追杀的温斯洛,却被托马斯反问:
“拿斧子杀我的不是你吗?”
托马斯郑重其事地告知,温斯洛整日胡言乱语,已经疯了很久了。
这时跟随温斯洛视角的观众不免充满了疑惑,电影造成了观众与主人公视角的离间效果。
不可靠的主角视角使得观众不免躬身自问,到底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就在这虚虚实实、真真假假间,我们迎来了影片的 *** 。
此时的温斯洛积压的不满,累积的欲望到达了顶峰,他用尽恶毒的词汇,疯狂谩骂输出。
被激怒的托马斯与温斯洛扭打起来,在肉搏的过程中,托马斯突然长出了触手,想要勒死温斯洛。
一切变得更加明晰,嘴里一直说着“神明、惩罚、灵魂”,叫温斯洛不要招惹海鸟,长满触手的托马斯,化身成为了海王。
而搏斗的结果,最终老的还是敌不过少的。
被痛打在地的托马斯蜷缩在地,听温斯洛的命令乖乖地学起了狗叫。
在此,温斯洛用暴力完成了他们二人之间主奴权力的转换。
影片最为荒诞讽刺的,莫过于温斯洛用绳子牵着变成了狗在地上爬的托马斯。
曾经我被你当狗一样使唤,现在你就是踩在我脚底下的狗!
在远离日常社会,不被世俗所规范的孤岛上,二人暴露的是人性中弱肉强食、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原始欲望。
之后,乖乖爬进坑的托马斯逐渐被温斯洛活埋。
当你以为胜败终于完结的时候,本应在坑里的温斯洛却又来了场反杀。
最后,赢得了反杀的温斯洛拿到了钥匙,浑身是血地爬上了灯塔顶端。
触摸到灯的温斯洛极尽癫狂,似乎到达了欲望实现的顶峰。
然而恰恰就在这时,在疯狂迷幻状态下的温斯洛,跌下了灯塔而死。
“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受欲望煎熬也被欲望反噬,也许托马斯根本不存在,存在的只是温斯洛心中二元对立的自我。
影片的结尾,是高楼摔下的温斯洛,内脏破裂而被海鸟啄食,就像内脏被恶鹰啄食的普罗米修斯。
在这场现代版海王与普罗米修斯的决斗中,海神终于还是完成了它的复仇!
二、演技炸裂的双雄对立,极致的人物代入感
让人震撼惊悚的,不只是因为影片惊险 *** 的情节,更是因为两位主人公炸裂的演技。
先来说说温斯洛的扮演者罗伯特·帕丁森吧,也许从剧照中,你根本就认不出来那是曾经迷倒万千少女的“暮光男”。
凹陷的面庞,胡须布满了双颊,空洞无神的双眼。
在影片中的温斯洛,是一个来自偏远地区的伐木工,逃到孤岛当守灯人的他很可能身负命债。
因此,有着神秘过往的他沉默克制、寡言少语,受着托马斯的欺压。
好奇的瞳孔,压抑的欲望,“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被托马斯扇耳光时,眼神中逐渐凝聚的怒气。
把酒言欢相互依偎时,“我可以相信你吗”的脆弱试探。
偷偷藏匿起餐刀,撬开门锁目睹熟睡中托马斯涌起的杀意。
前一秒还在怒不可遏、疯狂谩骂,后一秒却跪倒在地、请求原谅。
好一个病态的精神分裂者!
而最震人心魄的,莫过于影片结尾时的 *** ,温斯洛终于触摸到灯塔之光。
凸出的双眼,颤动的身躯,欲望达到顶峰时癫狂的狞笑,看得人心儿颤颤。
也难怪帕丁森之后接受采访时说:
“之一次排演完我差不多是个死人了。”
不了解他的人,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十年前《暮光之城》中的那个冷酷美艳的吸血鬼形象。
也因此有人感叹到:
“帕丁森的演技什么时候这么好了?!”
实际上,他已经默默地磨练演技,有了许多转型之作。
不论是《好时光》中金发痞气的抢劫犯康尼,《迷失Z城》中满脸大胡子的退伍士兵亨利。
还是诺兰新片《信条》,DC选定的新“蝙蝠侠”。
受到观众质疑的帕丁森甚至撂下狠话:
“如果演砸了《蝙蝠侠》,我就去拍 A 片!”
怕是永远看不到他演A片了。
十年卧薪尝胆,可以说,这是他最接近奥斯卡奖的一次。
如果说帕丁森的演技精湛、进步巨大,那么威廉·达福的表演简直就是炉火纯青、大匠运斤。
他曾四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提名,三次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的提名,2018年还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的终身成就奖。
《野战排》中的埃利亚斯中士,《蜘蛛侠》中的初代“绿魔”,《永恒之门》中的梵高……
64岁的威廉·达福至今已经塑造了无数经典的角色。
《灯塔》中他饰演的托马斯,满脸杂草一般的络腮胡,满嘴爱尔兰方言口音,经常神神叨叨又念念有词。
一开始,面对温斯洛的严厉专制,转眼间又如神鬼附体,面目狰狞。
两人平静地对谈说笑之时,他可能又冷不丁会给你一个巴掌。
面对温斯洛说他做饭难吃的指责,他又会受伤质问如同发飙的家庭主妇。
在被温斯洛打败时,蜷缩在地犹如丧家之犬般发出凄惨的狗吠。
当你以温斯洛的视角看他就是个神经质、偏执狂时,电影又告诉你温斯洛可能才是真正的精神分裂患者。
那么,温斯洛看到的托马斯是真正的托马斯吗?
这就是托马斯这个角色更加挑战演技的地方。
一方面,他是正常温斯洛眼中蛮横专制的偏执狂。
而另一方面,他又是神志不清的温斯洛眼中有时温柔耐心,有时狂笑不已的海王。
最让人啧啧称奇的,无疑是温斯洛活埋他的那场戏。
一边泥土飞溅,一边嘴里仍不停念叨神语。
随着镜头的逐渐拉近,可以看到不断的泥土进入他开合的嘴里,掩埋他的面部。
是神是鬼?是人是狗?
是神也是鬼,是人也是狗。
可以说,正是在罗伯特·帕丁森和威廉·达福激烈的演技碰撞下,才造就了《灯塔》极致的心理惊悚感。
奥斯卡更佳男主和男配,必须拥有他们俩的姓名!
三、复古又时髦的视听语言:黑白影像的极致之美
影片虽然惊悚但不至于恐怖,潮湿粘稠但不至于恶心,颇有种文艺惊悚片的格调。
除了影片内含的克鲁苏神话般隐喻的色彩,很大程度上还要归功于影片极致的视听语言。
影片一开始,便是扑面而来的黑暗气息,夜晚海浪翻涌中靠岸的小船,登上孤岛的主角在崎岖的岩石间行进。
可以看到,电影采用的1.19:1的画幅,是早期电影胶片时代采用的纵横比,给人一种幽闭恐惧感。
孤岛上只见孤零零的木屋与灯塔相依偎,无处不在的空中翻飞的海鸟。
整个黑白画面的呈现充满灰调,即使是白天看起来也充满阴暗。
接下来进入木屋内相对无言的两个守灯人,一直到影片开始了7分钟后,才终于开口说话。
这也与早期的有声电影时代,电影会采用声音效果与配乐来辅助,而主人公没有对白如出一辙。
由于只有黑白画面,光影成为影片重点表现的对象。
一盏煤油灯,两个守灯人的剪影,孤寂感呼之欲出,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这一老一少。
而灯塔的眩光更像这场噩梦中的迷幻鸡尾酒,始终充满致命的诱惑。
除了木屋与灯塔相对局部的场景呈现,整个雾气朦胧的孤岛更营造了一种原始异世界的氛围。
整个摄制组在加拿大的新斯科舍半岛取景,冰冷的大西洋海水,极端天气下的强风雨雪,给电影奠定了现实恶劣环境的真实感。
正如导演艾格斯所说:
“电影里有很多场景,你会觉得我们是在鼓风机或者洒水机的帮助下拍摄的,但其实不是。一般来说,最疯狂最戏剧化的时刻,我们都是实景拍摄的。”
全片随随便便的一个场景都有壁纸般精致,看起来荒芜却又令人着迷。
而画面之中,始终渗透着无调的音乐和不安的喧嚣。
当温斯洛爬上房顶窥伺托马斯时,汽笛声、海鸥声、风声与波浪声一齐涌入耳际,俨然一个大型自然音乐采集现场。
已经有过光怪陆离的《女巫》这样的作品的导演罗伯特·艾格斯,在第二部电影《灯塔》中又展露了他天才的一面。
总的来说,披着恐怖片外衣的《灯塔》更像是一部心理惊悚片,以黑白影像展现了一个元素众多的寓言故事,堪称本年度个人色彩最浓的恐怖类作品。
目前这部电影的发行公司A24已经推荐参加明年奥斯卡影帝的初选竞争。
而有意思的是,在明年的奥斯卡更佳男主角的角逐中。
前有“凤凰”杰昆·菲尼克斯的《小丑》,后有“蝙蝠侠”克里斯蒂安·贝尔的《极速车王》。
而《灯塔》中“新蝙蝠侠”帕丁森的强势加入,怕不是要上演一出小丑VS.新老蝙蝠侠的世纪大战?
青石电影编辑部 | 晨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