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过期了还能吃吗,酸奶过期了还能喝了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48 0
过期酸奶不能喝,却能这样利用,皮鞋锃亮操作简单


过期酸奶不能喝,却能这样利用,皮鞋锃亮操作简单

哈喽大家好,很多朋友都不喜欢纯牛奶但是喜欢喝酸奶,每次去超市的时候总是要在冷藏区拿几盒酸奶,回到家后放到冰箱里留着慢慢喝。但是这个大家平时忙起来或者是偶尔忘了,就很容易将酸奶放过期。

这些酸奶的保质期大多数都在二十天左右,并且买回家的时候也已经过了几天的保质期,如果不能在半个月左右时间喝掉,基本就是过期的酸奶了,到了过期的时候再拿出来,大家也就不敢喝,可能就只能扔掉处理了。

不过过期的酸奶也并非没有了用处,只要大家用对了地方,就是酸奶过期也不会被浪费,具体怎么用,接下来告诉大家。

之一:擦洗皮具,无论是家中的皮沙发还是家中的皮衣皮包,其实都可以用酸奶来擦拭,除了可以擦去污渍以外,还可以保持皮具的光亮,可以说是非常好用了,不过要注意,过期的酸奶可以,但是变质了已经有味道的酸奶不要用,容易让皮具也沾染上味道。

*** 就是半盆水中加入大约200毫升的过期酸奶然后搅拌均匀,找一条不掉毛的抹布在水中清洗后拧干,直接擦洗皮具就可以,不用反复的擦拭,只要一次擦拭就可以了,擦拭好后找一个地方晾干即可。

第二:施肥,酸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这是很有营养的,大家就是在一个花盆中放入一些泥土,然后倒入过期酸奶,无论是否变质都可以,即使变质也不影响使用。然后将泥土和酸奶搅拌均匀,放在一边静置大约一周到半个月左右的时间,然后这些土壤就会变得有营养,就可以作为营养土加入到有花卉的花盆中了。

不过大家要记住,这个必须是直接用泥土搅拌酸奶,不能直接将酸奶倒给有花卉种植的土壤,那样肥力太强劲,反而会让花卉适应不了,应该逐次一点点的加入营养土,才能适合花卉的生长。

第三:烘焙,有的酸奶可能只是刚刚过保质期,比如说过期一天、两天,这种其实并没有变质,也和保质期内没有改变,这种虽然不建议大家直接喝,但是用于高温加热的烘焙还是可以的,比如说搅拌在面团中,这种高温处理下,就要安全很多了。

小花认为,如果说大家工作忙,经常会忘记喝酸奶,那么也可以考虑购买常温酸奶,这种保质期比较长,一般在六个月左右,及时几天内没有来的及喝也不会过保。

一杯过期酸奶,差点让28岁小伙丢了命!原因很常见

来源:健康杭州

进入盛夏,食物易坏

家家户户都把食材

放进了冰箱冷藏保鲜

但要知道

冰箱不是万能的“保险箱”

使用不当

也会发生食品安全问题

因喝了冰箱中的过期酸奶

28岁的小徐(化名)

竟直接住进ICU

28岁小伙送进ICU

罪魁祸首竟是一杯过期酸奶

日前,小徐突然出现反复发热、头晕等症状,持续近10天未缓解。此外,他还出现了神志昏迷的情况,随后被紧急送往淳安县之一人民医院抢救。

入院时,他已经出现了脑膜炎和脓毒血症,检查确诊为李斯特菌感染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导致该小徐出现如此危重情况的罪魁祸首,竟然是冰箱里的过期酸奶!

冰箱本身并不具备灭菌功能,只是在较低的气温环境下多数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繁殖速度减缓,当食物被解冻后,细菌会随之复活并大量繁殖。

一旦细菌随食物进入我们体内,就可能引发呕吐、发烧、腹泻等不适,严重时甚至诱发脓毒血症等病症。

脓毒血症

指由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寒战、发热、心慌气促等症状。如果延误治疗,则可能造成严重的感染性休克,导致多器官衰竭,死亡率极高。

不干净的冰箱

可能在“养”细菌

淳安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余美红提醒:不干净的冰箱可能在“养”细菌。冰箱中最常见的细菌有四种:沙门氏菌、耶尔森菌、志贺菌和李斯特菌。

1

沙门氏菌:常见于生肉、熟食、鸡蛋壳

一旦这些食物离开冰箱,进入常温环境,沙门氏菌也开始悄悄苏醒。它们会在夏季的高温中加速繁殖,一旦感染会使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

2

志贺菌:常常出现在蔬菜水果中

志贺菌可能会导致细菌性痢疾。夏天没吃完的西瓜中也可能藏着它们。志贺菌还会“人传人”,所以将冰箱里蔬菜水果拿出来后,一定要记得洗手。

3

耶尔森菌:喜欢在生肉上安家

耶尔森菌是一种嗜冷菌,温度越低,越放肆。所以,夏天囤冰淇淋的朋友,千万别把它们和肉类放在同一格。

4

李斯特菌:出现在熟肉、奶酪、剩牛奶中

李斯特菌的生命力极其顽强,甚至在零下 20℃ 的冷冻室也能存活1年。若是不幸中招,感染了李斯特菌,免疫力正常的人会出现腹泻的症状。免疫力较弱的人,甚至可能出现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此外,冰箱中还存在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等等,都不是好惹的。

如何预防冰箱里的

“冷酷杀手”?

那些把冰箱当“垃圾桶”,啥都往里塞的人要注意了!不让冰箱成为细菌的“天堂”,必须做到以下↓↓↓

供稿丨淳安县卫健局

怕买「临期」食品?过了保质期要扔掉?这10类食品过期或许还能吃

怕买临期食品?食物过了保质期要扔掉?这10类食品过期或许能吃,很多人都浪费了

央视最近报道,国内临期食品的市场规模至少在百亿元以上。

购买临期食品的主力军是90、00后的年轻人、大学生和三四线城市的打工人。

临期食品,也就是临近保质期的食品,一般商家为了尽快出货,减少库存,打折出售,有时候折扣会低至1、2折,非常诱人。

同样一款日本进口的零食饼干,原价可能100多元,如果是临近保质期,只需要十几元就能买得到,不买不就太亏了吗!

可是,临期食品买回来吃不完,过了保质期就要丢掉,好像又有点吃亏。

就算不专门购买临期食品,很多人家里也经常会有临期,甚至直接放过期忘记吃的包装食品。

那过期了的包装食品,到底能不能吃?

(生鲜食品和婴儿食品除外,处于食品安全考虑,这两类食品过期是肯定不能再吃的。)

保质期是什么意思

根据卫生部发布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GB7718-2011, 保质期的定义是:

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保质期是食品厂家通过测试食物的感官指标、微生物指标和理化指标在一段时间下的变化而制定下来的。在保质期内,食品的品质,也就是外观、口感、风味、营养成分会保持在更好的区间,一旦超过保质期,品质就会下降,但这是不是就等于变坏、变质?

不一定!

品质下降,一般是指食品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比如受潮发软、不新鲜、结块,有些营养物质(如维生素)也有可能逐步流失,但这类物理变化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口感的确会降低

食品变质,变坏,意味着食品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发生了改变,产生霉菌、毒素、有害物质(比如面包表面长霉菌了),脂肪氧化酸败会产生有毒物质,食物会产生明显的异味,味道上会有改变(比如变酸、变馊、变臭),质地也会发生改变(比如液态牛奶凝结成块)。这些化学和生物变化都是食品变质、变坏的表现,使食品变得不安全食用,会危害人体健康,要马上丢掉。

有时候,就是是在保质期内,如果保存不得当,也有可能出现变质的情况。

另外,保质期还可以有这些表现形式:

XXX日期前更佳;更好在XXX日期前食(饮)用;保质期至XXX日期;保质期XXX个月(年);更佳赏味期至XXX日期。

根据《食品安全法》,在正确的保存条件和方式下,商家保证在保质期内这个商品的安全和质量。如果在保质期内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可以找商家和相关 *** 机构投诉和 *** 如果超过了保质期,商家就不再保障商品的质量了,消费者食用过期食品引起不适、中毒,甚至疾病,商家一律不负责。

所以从自身和家人身体健康考虑,保证食品安全和用餐体验,更好在保质期内吃完食物。不过,如果超过了保质期,在保存得当、未开封、贮存条件达标、色香味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前提下,可以自行判断是否还能食用。

过了期容易变坏的食物

细菌喜欢水分和潮湿的环境,喜欢碳水化合物、糖和蛋白质,如果这些成分含量高,那说明细菌容易滋生,食物也最易腐败。

打开包装没有喝完的牛奶和酸奶,水分含量高的软奶酪和奶油,吃了一半的肉肠,肉蛋鱼禽海鲜,煮熟的米饭面条,新鲜蔬菜水果,打开过的酱料(黄豆酱、肉酱)都属于容易腐败的食物,特别是一旦打开,就容易引入空气或唾沫中的细菌,立马大量繁殖。

那些容易腐败,容易滋生细菌的食物,过了保质期一般就容易变坏,不能再吃。

过了期可能还能再吃的食物

  • 面包和馒头类

新鲜的面包保质期一般只有1-2天,包装面包最多5-6天。超过保质期的面包口感、味道、质地可能会有所下降,一些微量营养成分(如B族维生素)会流失,但如果期间一直保存得当(比如有包装覆盖,放在冰箱冷藏区),一般可以再延长食用期限4-5天。如果面包和馒头发酸、发霉,表面哪怕只有一点的霉菌,就是变质了,要马上扔掉。

  • 鲜牛奶和鲜奶饮品

巴氏鲜牛奶在2-4℃保质期一般在5-7天,但如果没有打开,全程贮存在冰箱里,那一般超过保质期5-7天可能还可以饮用。如果是打开但没有对嘴喝,超过保质期2-3天还是可以的。经过巴氏消毒的鲜牛奶去除了致病菌,但依然保留有一定量的微生物,会在2-4℃环境下继续繁殖。如果牛奶变质、变臭、变酸、结块,那就说明细菌含量超标了,不能喝了,要丢掉。

  • 茶叶

茶叶一般要求存放在密封、避光、干燥环境下,绿茶和花茶的保质期是1年,红茶是2年,普洱茶可永久存放。超过保质期的新茶可能会因为吸收了水分和空气而轻微氧化和软化,口感和香味会降低,变得不那么好喝,但它们还是安全的。如果茶叶发霉、长毛、变色,那就说明是变质,长细菌了,不能再用了,要全部丢掉。

  • 早餐谷物

这种烘焙类的干制谷物,水分含量极低,细菌不容易生长,一般内开封的商品超过保质期6个月之内还可以食用。一旦开封,容易引入水分和氧气,谷物容易变软,口感变差,脂肪氧化出现哈喇味,这就要警惕了,可能不再适合食用,建议开封过的谷物用夹子加紧密封,并存放在冰箱里。

  • 包装零食

巧克力、薯片、饼干一般如果是密封的,包装没破,没有空气、水分、氧气渗入,超过保质期几个月,如果没有闻到明显哈喇味,质地没有变软到你接受不了,味道也没有改变,那就表示还能吃几天。

  • 汽水和饮料

汽水和饮料是密封包装,过了保质期如果外观没有明显变化,汽水没漏气或胀瓶,饮料没有褪色、浑浊、产生沉淀,还可以喝。相反,有异味、沉淀,口感变差,就别喝了,扔掉吧。

  • 干果和坚果

干果和坚果一般油脂或糖含量比较高,真空包装保质期6-12个月。但只要打开包装而且没有封口得当,就容易吸收水分和氧气,使脂质氧化产生哈喇味等异味,吃起来还可能发酸发苦,肯定不能再吃,要扔掉。

  • 罐头肉、菜、水果

罐头食品经过高温灭菌密封处理,罐头内部已经没有任何微生物存在,也没有令细菌生长的条件,所以罐头食品不放防腐剂、保鲜剂也有较长的保质期,肉类罐头一般是3年,水果和蔬菜是2年,军队的即食罐头甚至可以存放数十年之久。但是,如果罐头瓶身或盖子有膨胀(胀罐),说明罐头漏气了,罐头已被细菌污染,细菌大量滋生并产生了气体,这种罐头就要立刻丢掉,不能食用。罐头食品如果一直放在阴凉处,即使超过保质期1-2年,没有胀罐,打开没有异味、杂味、酸味,可以食用,更好加热再吃。

  • 蜂蜜

蜂蜜一般家庭都是当做调味品使用,所以吃得慢,不知不觉就过期了。蜂蜜pH值低,水分含量低,还含有抗菌成分,不利于细菌和霉菌生长。理论上,蜂蜜在干燥密封环境下可以长期存放“永远”不变质。只是,家里贮存条件没这么好,容易引入水分和细菌,引起蜂蜜酸败,产生难闻的气味,可能还有小气泡,如果是这种情况,那就是蜂蜜变质了,丢掉吧。另外,蜂蜜可能含有肉毒杆菌毒素,12个月以下婴儿食用会有中毒风险,婴儿是不能吃的。

  • 调味酱

番茄酱、沙茶酱、芝麻酱、黄豆酱、柱候酱等烹饪调味酱和罐头食品一样出厂前一般都经过灭菌处理,保质期有2-3年。如果这些酱料未开封,一直存放在冰箱冷藏,超过保质期6-12个月还能再吃。但是一旦打开,就容易引入细菌,打开过后尽快盖好并冷藏存放,在6个月以内或保质期以内吃完,过期扔掉。

最后敲黑板

  1. 我们购买商品的时候,要看清楚超市、商家是否按照规定贮存食品(比如规定放在2-4℃的酸奶是否放在了冰箱里),购买后的产品也要尽快妥善保存,以免变质。
  2. 食品保质期,是保证包装食品在此日期之前,若贮存得当,有更高的品质,商家也需要在此日期前对商品的质量和安全负责。
  3. 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商品品质会下降,但如果贮存得当,有些还是可以食用的。
  4. 要判断过期食品是否可安全食用,消费者可以观察其外观、质地、颜色、气味、有无浑浊物或异物、霉菌等指标。如果任何一项指标有明显变化,那就不能安全食用了,丢掉吧。

为减少浪费,英国知名超市修改酸奶保质期说法,建议消费者自己判断

(观察者网讯)据英国《卫报》4月22日报道,英国知名连锁超市Co-op(Co-operative)正在去除自有品牌酸奶上的“限制食用日期”(use-by dates),避免仍能安全食用的过期酸奶被“浪费”,并鼓励消费者自行判断能否食用。

下个月开始,他们将在酸奶包装上改印“更佳食用日期”(best-before dates),此前该标签多用于常温储存的食品,在容易变质的鲜奶和酸奶上并不多见。

英国《卫报》报道截图

英国Co-op集团的主营业务是合作类食品杂货零售,该集团旗下的连锁超市Co-op FOOD在英国拥有超过2600家门店,占有6.2%的市场份额,是英国第七大食品杂货连锁超市。

在英国,连锁超市自有品牌出品的乳制品是市场销售主力。不同于其他食品包装上显示着“更佳食用日期”,对于牛奶、酸奶和奶酪等容易快速变质并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商家一般在包装上印“限制食用日期”(use-by dates/expiration dates),该日期是一种安全指标。

而“更佳食用日期”更多是一种质量指标,食物在这个日期后仍然可以“安全”食用,但味道和口感可能不太好。

据英国《卫报》报道,英国家庭每年会丢弃4.2万吨的酸奶。为了改善食物浪费问题,Co-op近日宣布他们正在去除自有品牌酸奶包装上的“限制食用日期”,从下个月开始改为显示“更佳食用日期”,预计在今年秋季完成全部替换。

新的日期只是参考,他们还是建议消费者自行判断酸奶能否食用。Co-op称,英国每天有600万人食用酸奶。

该企业食品技术部门负责人尼克·康威尔称:“酸奶的酸度起到了天然防御作用。我们鼓励消费者在酸奶过了‘更佳食用日期’后,对其质量进行判断。如果没开封的酸奶放在冰箱里,即使过了包装上的日期吃起来也是安全的。”

对此,英国《每日邮报》的标题更直接——《试试嗅觉检测吧!因为Co-op弃用保质期,英国家庭被敦促用鼻子检查酸奶是否变质》。

为了减少浪费,去年,Co-op还去除了几个新鲜农产品生产线上的日期标签,取而代之的是提供储存建议。

在Co-op之前,今年1月,英国大型连锁超市Morrisons也将鲜奶上的“限制食用日期”替换了,鼓励消费者通过“嗅觉”判断能否食用。

《卫报》报道称,英国家庭每年浪费了450万吨本来可以吃的食物,价值达140亿英镑,平均每个有孩子的家庭每年会扔掉244千克的食物,这些家庭平均每户浪费食物价值达730英镑。而英国约三分之一的温室气体排放与食物和饮料有关。

关注食品浪费的软件Too Good to Go发起了一项“一看,二闻,三尝,别浪费”运动,目前已有雀巢、达能等知名品牌参与其中,这些企业均将旗下乳制品的“限制食用日期”改成了“更佳食用日期”。

关注食品浪费的公益组织Wrap称:“酸奶上的日期是酸奶被浪费的根本原因,使用‘更佳食用日期’有助于人们更有自信靠判断来决定食用过期食品。”

据BBC(英国广播公司)4月22日报道,英国食品标准局(FSA)表示,制造商可以自己决定使用哪种日期标签,这取决于食物的 *** 过程和过期后的风险大小,同时建议英国消费者利用感官检查食物是否适宜食用,比如乳制品,可以闻一闻是否变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刚过期一天的食物能吃吗?

钱程

丁香医生作者

食品研发工程师

伊利诺伊理工学院食品加工工程硕士

不少人问:「刚过期一天」的食物能吃吗?吃「过期一天」的食品和吃「还有一天过期」的食品,到底有什么区别?

答案很简单:

短保质期食物,「过期一天」食品安全风险远远升高,建议过期就扔掉。

长保质期食物,「过期一天」和「还有一天过期」无显著差异。

接下来和大家详细介绍关于「保质期」的知识。我相信,这篇文章能够解决很多人关于食品保质期的疑惑。

「保质期」是食品品质的一种「保证」

在国家标准 GB 7718 中,对保质期有如下官方定义:

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

用通俗的话解释一下:

保质期说到底,就是商家对于食品品质的一种「保证」。保证这个期限内食品品质不出问题。保质期内如果品质不好了,商家就要承担责任。但如果过了保质期再有品质问题,商家就不用承担责任了。

所以,说到底,所有食品的保质期都是商家确定的。监管部门从来不会强制要求某种食品保质期必须达到多少个月,这些完全是商家根据自己食品的性质和销售需求定下来的。

那么,刚才说到的「食品品质」,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呢?

  • 食品安全:保质期内商家一定要保证食物「能吃」,吃完不会中毒。


  • 食品感官特性:保质期内商家要保证食物「好吃」,不发生风味、质地、颜色等很大的改变。


  • 食品营养价值:保质期内商家要保证食物「营养」,不至于发生超出营养成分表的很大营养变化。

谈保质期离不开保存方式

「保质期」和「保存方式」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不可分割。

离开保存方式谈保质期,就是耍流氓。

保存方式通常有「常温」「冷藏」「冷冻」三种。有时也会加上「阴凉处避光保存」之类的信息。这是必须引起重视的,因为如果不按照规定方式保存,「保质期」根本无从谈起。

举个例子,对于包装上写着「冷藏保存 18 天」的食品来说,常温保存可能 2 天以后就有食品安全风险了。

如果你问,我常温放了一天,现在再放冷藏,能保存多久呢?

不知道。

就算问商家,商家也不可能知道。因为根本没进行过这种情况下的保质期测试。再说还有一大堆因素都会影响结果,比如室温,环境卫生程度等。

这时候,你只能听天由命了。作为食品安全领域人士,我只能建议你,这种情况下更好就不要吃这样东西了。

有些食物之所以会备注「阴凉处避光保存」,是因为这些食品容易发生光氧化反应(比如坚果等),如果置于光照下,会短时间发生氧化,在保质期内就会导致风味变化和营养损失。因此,只有放在阴凉避光的地方才是最保险的。

并不是每种食物都标注保质期

国家标准 GB 7718 规定,酒精度大于等于 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类、味精可以不标保质期,因为它们实在太不容易坏了。

也不是说绝对不可能坏,只是我们认为这些东西一般在食用期内不会出太大问题。而其他预包装食品都必须要标注。

你可能会问,超市里散装的熟食,肉类,蔬菜之类的,很多都看不到保质期啊。我到餐厅去吃饭,那些饭菜也没有标保质期哎。

没错,因为它们不属于「预包装食品」。

预包装食品:预先定量包装或者 *** 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包括预先定量包装以及预先定量 *** 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并且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标识的食品。

超市里散装的熟食、蔬菜、肉类,随称随卖的那些的东西,餐饮店里的菜品,这些都不是预包装食品,不受国家标准 GB 7718 的管控,因此也不用标保质期。

保质期是人为划定的一条「线」

有人可能会想:有没有食物永远不会变坏,可以一直保存呢?

事实上,想让一个食物保存无限久,「永远不变坏」,从科学上讲是不可能的。

食物自从加工完毕之后,就一直持续地、不可避免地发生各种变化,而保质期只是人为划定的一条「线」。

在这条线之前,我们认为变化不大,尚可接受;而这条线之后,我们认为变化就不可以接受了。对于不同的公司,不同的产品,这根「线」可能会划在不同的地方。

食品在储存中发生的变化非常复杂,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大类:

  • 物理变化:比如面包放久了脱水变干,蜂蜜放久了吸水受潮,盐放久了结块,巧克力放久了起霜等等。这些都是物理变化。


  • 化学变化:最常见的是食品的氧化现象。脂肪氧化会引发「哈喇味」或「酸败味」,食物会变得不那么好吃。蛋白质、维生素也会氧化,让食品营养价值下降。除了氧化,食品储存期内还会发生褐变、水解等其他反应,这些也都是化学变化。


  • 生物变化:最重要的就是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的食品腐败现象。繁殖的微生物可能包括细菌,酵母菌,霉菌等。这是所有 3 个大类中最重要的一大类。

为什么说「生物变化」最重要呢?

很简单,其他两种变化,只会影响食品的「质量」,让食品变得不那么好吃,不那么营养。但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特别是某些非常厉害的致病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肉毒梭菌等)大量繁殖的话,可能会导致非常严重的食物中毒,这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而「食品安全」是任何一家食品公司安身立命的底线。因此,不管是哪种食品,控制「微生物」的繁殖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根据控制微生物的 *** ,我们可以把食物大体上分为两类:「长保」食物和「短保」食物。

「长保」食物过期一天影响不大

短保食物,过期就扔了吧

「短保食物」中微生物没有完全杀死,仍然可以生长。保存期间内,微生物会不断繁殖。超过一定限度,食物就腐坏了。因此这类食物通常需要冷藏保存,保质期通常在 30 天以内。

超市里面哪些常见的食物是短保的呢?

  • 巴氏杀菌奶(鲜牛奶)

  • 新鲜果汁

  • 新鲜面包、蛋糕

  • 冷鲜肉

  • 酸奶(除了常温酸奶之外的品类)

  • 生巧克力

这些东西通常会放冷藏柜里销售(面包等烘焙食品除外,因为淀粉会老化),回到家里也必须冷藏储存,因为冷藏能够在一定程度抑制微生物生长。一旦常温存放,微生物大量繁殖,就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此时这个食物只能扔掉,不能继续吃了。

短保食品的保质期一般就是比较严格的「食物刚好还不至于放坏」的日期,当然商家会设置一些余量,但总的来说,只要过了保质期,微生物超标的风险就会增加。因此,建议短保食品过保质期就扔掉,不要继续吃。

「长保食物」采用各种方式「搞定」了微生物,在保存期间微生物不会大量繁殖,因此保存期内主要是风味质地改变,一般不涉及食品安全问题。

换句话说,它们的保质期更应该理解成「赏味期限」或「此日期前使用更佳」,而不是说过了保质期就一定会坏掉。

超市里面哪些常见的食物是长保的呢?

  • 饼干,肉干,果干等干制食品

  • 除新鲜饮料之外的大部分瓶装饮料

  • 罐头食品

  • UHT 盒装牛奶(超高温瞬时灭菌乳)

  • 常温酸奶

  • 火腿肠等加工肉制品

  • 酱料类食品

  • 冷冻食品(这个比较特殊,因为仅在冷冻状态下才长保)

这类食物保质期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对于这样的食物,如果过期时间不长,那么还是能安全食用的。只不过风味、质地会有变化,食物会不如新鲜的那么「好吃」了。

之前丹麦开了一家「过期食品」超市,只卖过期的食物。大部分人听了会很诧异,但其实它们卖的食物基本都是长保产品,对健康影响不大。

冷冻食品是比较特殊的「长保食物」,因为只有全程保持冷冻,保质期才能达到那么长。万一中间冷冻状态中断了一段时间,食品安全风险就会骤增。所以对于这些产品,我们需要多加小心。

食品保质期一般通过测试来确定

确定某种产品的保质期,一般有三种 *** :理论推算、根据相似产品推测、做保质期测试。

对于一些产品,前人已经做过详细研究,根据某些参数(比如酸度、盐度、水活度、杀菌条件等等指标),可以建立起一个保质期的预测模型。这样直接套公式就可以推算出保质期。

但这种情况用得比较少,一是因为有完善理论模型的食品不多,二是食品企业自己其实也不放心,万一他们用的某些新原料、新工艺影响保质期了怎么办?万一预测模型不准怎么办?所以食品企业很少光凭理论推测就确定保质期。这种 *** 更多是参考意义。

根据相似产品推测,是食品公司比较常用的保质期确定方式。比如,一个新研发的糖浆类产品,如果大部分原料都跟旧产品相同,只是香精换成了不同风味的。那我们可以推测它们的保质期应该大体上是一致的,至少不会差太多。

但是,如果是一个全新的产品,工艺配方都没得参考,怎么办?这时候就要用到食品工业中最常用的方案了,那就是进行保质期测试。

保质期测试也分很多种。

最保险的是常温保质期测试,一切条件都模拟真正储存时的条件,把产品放在这种条件里,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各种指标(通常包括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和感官指标),看看什么时候,指标超出限度,那保质期就确定下来了。

但这种测试的缺点就是耗时太长。如果某样东西保质期有三年,那真得花三年时间才能做完。公司研发一款新产品的周期都没那么长,时间耗不起啊。

比较快的 *** 就是进行保质期加速测试,又被称为破坏性测试。这种测试是将食品放置在较高的温度、湿度,或者放在特定光照条件下(通常用恒温恒湿箱,或者加速破坏灯箱),让食品变质过程加速。

根据食品类型不同,加速的参数也不一样。但经过预实验之后,我们可以确定下来待测食品在「常温条件」和「加速条件」中食品变质速率之比,这样根据加速条件中获得的保质期,就可以反推回常温条件的保质期了。

保质期加速测试是食品公司最常用的推测食品保质期的手段。市面上绝大多数预包装食品,保质期都是通过加速测试确定下来的。

除了这两个测试之外,还有一种测试叫做「挑战性测试」。

这个测试的目的是验证食品本身是否适合微生物生长。做法也很简单,故意接种一些特定类型的微生物到食品里面,然后在一定条件下培养,看看过一段时间以后,微生物总量到底是变多还是变少。

如果变多了,那这种食物就是这种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换句话说,有微生物风险,要想办法控制。

如果变少,甚至变没了,证明这种食物压根不适合这种微生物生存。那么我们做保质期测试的时候就不用再考虑这种微生物的风险问题了。

最后再说一下结论:

短保食品建议过期就扔掉。

长保质期食物,「过期一天」和「还差一天过期」无显著差异。

作者公众号:技术型吃货

跟我们一起,做 Food Geek 吧!

监制饭饭

排版 饭饭

食物过期到底还能不能吃?不过放心,这4种没有保质期!

#头条创作挑战赛#

导语:食物过期到底还能不能吃?不过放心,这4种没有保质期!


有时候家里面的奶或者家里面买的东西,一看过了保质期三四天扔了怪可惜的,很多人觉得食物过了保质期就不能吃了,这是真的吗?


关于这个保质期的问题,我们大家知道,任何食物外包装上都有一个规定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都知道要在这个日期之内食用,因为在这个时期内食用是更好的,如果超过了食品的保质期以后,那么,食品就很有可能会变质、滋生微生物,或者营养也会流失。

很多人都很疑惑,食品的保质期是怎么确定的呢?保质期是怎么来的?随便瞎写?到底是如何确定的?实际上保质期的确定是有一定的 *** 的,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有个团体标准,就是专门用来帮助工厂来科学合理的制定保质期。


保质期的确定一共分六步,简单来说就是之一步确定方案,第二步确定实验 *** ,第三步方案实施,第四步,结果分析,第五步确定保质期,第六步,保质期的验证。如果工厂想通过食品的自然腐败来确定它的保质期,这个周期势必会很长,因此行业里就要使用加速破坏性实验。

实验原理就是将食品样品放置在外界因素高于正常水平的环境中加速裂变,再通过计算得出正常储存的保质期。它还根据食品氧化的速度,还有含脂肪的含量,还有平均温度,来算出来这个保质期多长时间。

因此,食品包装上的保质期不是随便瞎写上去的,是有一定要求与根据的,所以在保质期之内的食物食用是更好的。如果食品过期了,商家是禁止再卖的,消费者买东西的时候也注意看清楚食品的保质期。


那食物过期到底还能不能吃?其实,食品的品质和保质期没有绝对的关系,商家在包装上标注保质期的目的,只是说明在这个时间段内食品可以用来销售、食用更好,但并不代表食品过了保质期以后就立马变坏,不能吃了。


因为食物变质的过程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而不是过了某一个时间点就一下突然就变质。总的来说,食物的保质期不代表食物过了这个期限就绝对会变质,也不代表没到保质期就不变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观察到食物的外观,气味正常,没有腐败变质,即使是过了保质期,仍然是可以使用的。


比如说对于一些水分含量比较低,保存秘密性比较好的食物,而且这些食物它的保质期六个月以上的,比如像饼干、巧克力、肉干、方便面,哪怕只是过了几天保质期,甚至过一个礼拜,只要没有出现任何变坏的情况,比如说发霉、有酸味、霉味等完全就可以吃。


相反的像牛奶、酸奶,袋装的豆腐干,新鲜果汁,还有一些新鲜蛋糕、面包,这些品类它的保质期非常短,性质不稳定,也容易变质,所以保险起见,过了保质期千万别吃,买东西,看保质期确实是一个好习惯,但也要小心误区的存在。

这些食品是没有保质期的。

之一种、蜂蜜


纯正的天然成熟蜂蜜可以不腐不变质,是因为蜂蜜具有高渗透压的特性,它能够杀灭酵母菌和其他细菌。


第二种、白酒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酒精度大于等于 10%的白酒包装上只有生产日期,没有保质期。因为酒精本身就是杀菌,经过科学实验,一些有害微生物即使在酒精含量10%的液体里也不能生长繁殖,不产生有害物质。

度数高的白酒化学变化会非常小,加上现在密封技术发达,所以不需要标注保质期。而一些低度白酒,不适合长期存放,因为即便白酒密封再好,也会因为长时间存放而透气,导致酒精挥发,微生物繁殖,食久变味。

第三种、醋


根据国家规定,酸度在4.5g/dL以上的老陈醋可以免标保质期,这是因为酸度到了一定程度后,PH过低,可以明显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防止杂菌污染,也就能达到长期保存的作用了。

但现在市场上常见的食醋一般保质期都会有标,一般在两年、三年五年不等。这是因为我们家庭厨房的存放条件与食醋场不同,即便为开封的食醋靠近炉火,温度发生变化,也会影响食醋的质量。


第四种、盐

普通的盐是没有保质期的,但是我们现在吃的盐大多数都是经过加工后添加了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会加入碘、钙、铁、锌、锡等,像加入铁的食用盐保质期一般在一年左右,低钠食用盐保质期在三年左右,精制碘盐的保质期大概在五年左右。


其实大家不用过多的去担心保质期的问题,因为普通的盐没有保质期,就算是过了保质期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最多是里边所含的微量元素会慢慢地氧化分解掉,起不到作用。但尽可能的不去食用过期的盐,因为放久了难免会因漏气受潮后被污染。

总而言之,保质期代表食品在这个日期之内食用,味道品质、口感等都是更好的,即使有些食品过了保质期也是可以吃的。只要没有发生霉变、胀气、或者异味,大多数还是可以吃的,但是有一些保质期比较短、容易繁殖微生物的,为了我们的安全,更好不要吃。

今天的文章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我的文章对你有所收获,感谢您的阅读,别忘了点赞支持一下,顺便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记得关注我,我们下期见!

涨知识了!这些食品过期也能吃,但前提是...

大家购买食品时都会看保质期,会尽可能选择新鲜的食品,可超市中打折促销的,一般都是临近保质期的。长此以往,大家对食品保质期,就有了很深的误解。


很多人都认为,保质期内的食品是安全的,过了保质期是绝对不能吃的,会对身体有害,甚至临近保质期的也要扔掉,那么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哪些食品过了保质期也能吃?

有些过期食品并没有什么安全不安全,这种食品的保质期,类似于“赏味期限”,可能只是不太好看或不太好吃,也可能是没那么有营养了,仅此而已。


这种大多属于常温保存的食品,比如罐头食品、纯牛奶、饮料、米面、饼干、奶粉等,冷冻食品和甚至过期一段时间的酸奶也是可以吃的,前提是未拆封,且按要求贮存,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是你不觉得难吃。


保质期内的食品就一定安全吗

食品保质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人觉得把食物丢进冰箱就万事大吉了,可事实并非如此。


经常开关冰箱或放太多食品,都可能导致冷藏温度高于 4℃或冷冻温度高于 -18℃,这为加快食品变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还有拆了封的食品或者经过反复解冻化冻的食品,都有可能还没到保质期就坏掉了。


是提倡吃过期食品吗?

食品变质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是在保质期之前就安全无忧,一过保质期就变成了毒药,当然也不是劝大家去吃过期食品,还是提倡在保质期内吃完,毕竟有很多食物过了保质期,会有食品安全方面的隐患。


平时生活中除了看保质期外,大家可以多留心食品的实际状态,具体食品具体分析,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也能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何乐而不为呢。

如何健康喝酸奶?靠谱的指引来了

解惑专家:肖本熙 中国营养学会骨营养健康分会常委、广东省人民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名医解惑

健康有约工作室&身边纸研编组

联合出品

酸奶几乎人人爱喝,然而市场上酸奶品种繁多,很多人不知道该喝哪种、哪种最健康。常温、低温、无糖、低脂、脱脂、高蛋白、高钙、0添加、原味……这样的前缀不断排列组合,再加上酸乳、老酸奶、发酵乳等品种名,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酸奶如何分类?怎么才算好酸奶?哪些酸奶适合哪些人群?酸奶如何健康喝?请听专业的临床营养专家来答疑解惑。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郝黎、张蓝溪、靳婷

栏目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曹腾、温俊华、张宇

挑花了眼?要看清是“酸奶”还是“酸奶饮料”

酸奶过期了还能吃吗,酸奶过期了还能喝了吗-第1张图片-

在资深营养科专家肖本熙看来,其实酸奶真正的分类是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分成4类:发酵乳、酸乳、风味发酵乳、风味酸乳。

具体来说,发酵乳是直接将生乳/乳粉杀菌发酵;酸乳则是以生乳/乳粉为原料,杀菌后接种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发酵 *** 。这样一看就明白,发酵乳、酸乳是生乳/乳粉含量达98%-99%。

而在发酵乳、酸乳的前面,加了“风味”二字,则是指生乳/乳粉的原料量只要占比在80%以上即可,可在发酵前后添加其他成分,比如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果蔬、谷物等。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有“风味”二字的酸奶就是添加了东西的。

还可以按贮藏温度来分类,分为常温酸奶、低温酸奶。前者是生乳/乳粉经过发酵 *** 后,成品只需要常温保存的;后者则需要2℃-6℃低温冷藏。

“此外,希望大家知道的是,原料是生乳还是乳粉,其实营养成分差别不大”,肖本熙说,所以,不要看到产品标着“复原乳/奶”就担心。她提醒,反而要看清是“酸奶”还是“酸奶饮料”,是决定了你喝下去的奶成分达不达到80%。

怎么才算好酸奶?最健康的酸奶味道是“酸”

那到底是怎么样的酸奶才算更好的选择?在专家看来,从营养的角度来看,成分最简单当然更好,即简简单单的发酵乳、酸乳,在配料表上的表述只有“生牛/羊乳(乳粉)+菌种”。

这样的酸奶是最健康、最本真的,但它很酸,这样的味道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

“这样原味的酸奶要口感好,需要非常好的发酵工艺”,肖本熙说,像很多人自己在家做酸奶,哪怕用很好的牛奶和酸奶机,可能还是会出现入口过酸,需要配上糖、蜂蜜、葡萄干或其他果脯类食品才能吃下去的情况。

在购买酸奶时,如果担心原味酸奶/乳过酸的口感无法接受,又担心风味酸奶/乳添加物太多不利于健康,不知道如何选择时,专家建议最简单的 *** 就是看酸奶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

首先看蛋白质,理论上蛋白质的比例越高越好,占比80%以上才能称得上是酸奶,而不是“酸奶饮料”。带“风味”二字的发酵乳或酸乳,配料表上每100克酸奶里蛋白质要求在2.3克以上,而“发酵乳”或“酸乳”,标示蛋白质含量则需要在2.9g/100g以上,这个数值已经非常接近牛奶本来的蛋白质含量3%了。

其次看碳水化合物,理论上说酸奶并不会零糖,因为作为原料的奶,本来就有5%左右的乳糖,因此配料表上100克酸奶里,碳水化合物含量在5-7克,几乎没有添加糖;9.5克-12克是一般添加量;如果超过12克,那就要特别小心了。

还要看脂肪含量,一般生乳、乳粉作为原料,它本身就有3.5%的脂肪含量,如果没有额外添加,那脂肪成分占比一般每100克酸奶含脂肪3.5克左右。

了解了以上营养成分数据,再来看手中选购的酸奶,如果有所偏差,你再看配料表,看到白砂糖等,就知道为什么碳水化合物多了,酸奶没那么酸;看到炼乳、蛋白粉、稀奶油等,就知道为什么脂肪与蛋白质量高了,口感又滑又纯,奶味浓郁了。

喝酸奶能减肥或缓解便秘?不要对食物寄予这么大期望

不知从何时起,酸奶被当成一种减肥食物,在专家看来很不现实。

事实上,只要是酸奶,哪怕脱脂了,0添加,它也必定要有合标准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因此不可能“0卡”“0糖”。如果减肥人士要将酸奶作为代餐,务必看总热量,建议选择发酵乳、酸乳类原味酸奶,可通过自行添加坚果等改善口感。切忌以为酸奶带了“酸”字就没有糖,0蔗糖并不等于0糖,否则以不合适的酸奶代餐,分分钟可能超过25克/天的糖摄入量。

还有一些人将喝酸奶作为增强消化,缓解便秘的办法,尤其是低温冷藏酸奶。理由是发酵菌是活的,没被杀死,而且有的酸奶添加了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等益生菌,这些活菌到达肠道,可以帮助肠道“做操”。

专家指出,酸奶含菌,改善肠道功能,不太现实。因为酸奶作为食物,里面的菌一般会穿胃越肠而过,不会定植生长。摄入的益生菌能否通过胃酸的考验,达到肠道定植,与菌种和活菌数量有关,一般来讲,即使是好的益生菌菌株,每人每天必须摄取至少30亿~50亿个活菌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我国标准规定,一般低温酸奶的活菌含量为100克含106个。可见,每克至少含有100万个活性菌的酸奶,才算是及格的酸奶。一般酸奶的外包装上,都明确标有菌数,大家应选择菌数在 1×106个及以上的酸奶。

“我们不要对食物寄予这么大期望”,营养科专家肖本熙指出,真想缓解便秘,倒不如多喝点水,多吃全谷物、豆类及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靠谱的酸奶饮用指引

指引1:建议尽量选择少添加的酸奶

最健康的酸奶是配料表里只有简单的“生牛/羊乳(乳粉)+菌种”,如果接受不了,为了改善口感,可选择风味发酵乳、风味酸乳,但还是建议尽量选择少添加的酸奶;学会看配料表,看营养成分表,不要被宣传语迷惑,从而误选标榜“低脂”“无糖”,实际上却疯狂添加蛋白粉、稀奶油、炼乳等成分的酸奶。有热量控制需求的减肥控重人士,更应关注营养成分表的“能量”项,将其列入每日能量摄入量考虑。

指引2:乳糖不耐受者可用酸奶代替

奶与奶制品是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日需要摄入的食物品种之一,建议每天摄入量液态奶类300克,如果有每天喝牛奶的习惯,酸奶摄入量也可计算入内。有的人确实乳糖不耐受,可将酸奶作为代替品,尤其是有的酸奶进行了乳糖分解。发酵乳和酸乳,其营养成分基本与奶无异。

指引3:冷藏酸奶可以“放暖”再喝

有的人喜欢有活性菌的酸奶,但受不了冷的口感,怎么办?专家指出,其实冷藏酸奶“放暖”再喝也无妨,可以在食用前2-4小时,将其从冰箱取出,放在室温环境,甚至可以用温水加快升温,酸奶的 *** 时发酵本来就需要近40℃。不过,这样的处理要注意,不能室温放置太长时间,以免杂菌繁殖导致变质吃坏肚子。

酸奶几时食用更佳?在专家看来,做早餐、餐后、作加餐都是可以的,只要消化道没问题,主要看个人习惯。有个特殊情况是,如果有胃胀、胃炎,建议不要空腹饮用酸奶,比如老人更宜在餐后半小时至2小时饮用。

来源: 广州日报

问题来了:冰箱里过期一周的酸奶还能喝么

酸奶

食物保质期是指它的更佳食用期。不是食物过了这个保质期就完全坏掉了,而是指在这个时间内食物的口感风味、卖相、营养价值都是更好的。食物变坏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过了这个时间之后会慢慢地变质,商家都不敢保证这个产品的质量了,所以一般能在保质期内食用掉是更好的。

很多人都爱喝酸奶,但是有的时候酸奶不注意就会放到过期。家里如果还有一个很节约朴素的老人的话,他大概会觉得包装完好干净和新的一样,扔了怪可惜的。有执着的老人还会把你扔的过期的食物再捡回去,你理论都没有用。特别容易引发家庭矛盾。问题来了,那过期的酸奶能吃么?

【1,过期一周的酸奶还能喝么?】

不要喝,过期的食物建议都不要吃。(如果饥饿到威胁生命安全的话另说)因为过期的酸奶会滋生有害细菌,造成菌群喝了可能会肚子疼,更严重的会导致腹泻、呕吐,腹泻不止。去医院挂号的钱都够买好多酸奶了。

【2,酸奶过期多久不能喝了?】

过期了就别喝了。酸奶除了风味好,里面还有很多菌,可以调节我们人体肠道内的菌群,但是过期了的酸奶会滋生有害细菌,所以千万别喝了。

过期酸奶不舍得扔,喝了对身体有害吗?

01 酸奶过期了还能喝吗?

能~

酸奶的 *** 过程就是发酵的过程,酸奶过期了只不过是发酵得更加严重而已。

其实不然~

酸奶过期之后,活菌数量及其活性都会降低,甚至会完全死亡,从这个意义上讲,酸奶调节肠道的功能已经基本上消失殆尽了。

尽管酸奶中的钙和蛋白质不会因为酸奶过期而消失,但是食用过期食品会对人体的肠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酸奶 *** 过程中使用的是巴氏消毒法,这种 *** 并不能起到完全杀菌的作用,酸奶一旦过期,就会导致有害细菌快速滋生。


02 喝了过期的酸奶会怎么样?

饮用过期酸奶,首先想补充营养的初衷就很难实现了;其实很容易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引起腹痛腹泻,严重的话很可能会引起肠道中毒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


03 酸奶及时饮用

酸奶更好是即买即饮。尤其是短保酸奶,没有添加防腐剂和抗菌剂,一般保质期2~5天左右。


04 过期酸奶的用途

会过日子的小伙伴们,如果酸奶过期了也不要懊恼,虽然不能饮用,但是可以废物利用哦~

1、做面膜,有保湿美白的作用,另外还可以泡脚、护发;


编辑搜图

2、发面,做的馒头松软又好吃;

3、擦皮鞋、地板,皮质家具也可以,不仅会让皮鞋和地板的表面光洁如新,还能防止表面干裂;

4、作花肥,让花草更茁壮。为了防止酸奶的味道扩散,可以把酸奶埋在土地。

为避免浪费,酸奶买回来尽快喝掉~

如果酸奶过期时间太久了,建议还是扔掉吧~


编辑搜图


TIPS

不同的酸奶,其保质期和变质程度也是不同的。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产妇、哺乳期妇女,过期酸奶是绝对不能喝,此外,4岁以下的婴幼儿,更加不能喝过期的酸奶,容易导致痢疾和肠炎。


注:部分图片源自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酸奶 过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