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像什么东西,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39 0
顶级海鲜——鲍鱼是如何养殖的?一文解析鲍鱼的习性与养殖

在众多的海产品中,干贝、鱼翅、鲍鱼、海参、鱼肚、鱼唇、鱼籽、鱼骨历来被奉为上成佳肴,被誉为“海产八珍”。

其中,干贝是由扇贝、江珧(yáo)等双壳贝类的闭壳肌加工成的干制品;鱼翅是由鲨鱼的胸鳍、背鳍或尾鳍制成的干制品;鱼肚是由鮸(miǎn)鱼、黄唇鱼、大黄鱼等的鳔加工成的产品;鱼唇则是由鲨鱼、鳐鱼等软骨鱼类的唇部或者表皮加工而成;鱼籽主要是指用鲑鱼卵制成的红鱼籽以及鲟鳇鱼卵制成的墨鱼籽;最后一种鱼骨,指的是用鲨鱼等软骨鱼类的头骨、脊椎骨等软骨加工成的海产品。

▲▲“海产八珍”中的“六珍”

至于另外两种——海参和鲍鱼,大家都应该非常熟悉。特别是鲍鱼,味道鲜美细嫩、肉质韧性足、营养丰富,干品中蛋白质含量达40%,肝醣含量占33.7%,脂肪只占0.9%。鲍鱼肉有显著的降压功效,其中所含的鲍灵素还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特别适合老年人食用。在中医上,鲍鱼的外壳被称为“石决明”,能够治疗眼病。此外,鲍鱼壳内的珍珠有“千里光”之称,还是名贵的装饰品的原料。

鲍鱼

那么作为海产八珍之首,鲍鱼的养殖又有什么特色呢?通过下面6个方面的介绍,大家就会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

认识鲍鱼(鲍鱼的养殖生物学)

鲍鱼(Abalone)的分类地位为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原始腹足目-鲍科-鲍属,我国沿海的鲍鱼有7种,其中以渤海湾出产的皱纹盘鲍和东南沿海出产的杂色鲍最为出名,这两种也是人工养殖的主要品种。

鲍鱼的身体可以分为贝壳软体部两部分,其中外壳是单独的一片贝壳,而且还是右旋的螺形壳;软体部的绝大部分是由肉足构成的,这也是可以直接食用的部分。平时,鲍鱼就依靠这肥厚的足部牢牢吸附在固体表面,匍匐爬行。当然,鲍鱼爬行的速度比较慢,平均每分钟只能爬行50-80cm

▲▲鲍鱼的表面观和腹面观(示贝壳和软体部的形态)

在自然环境下,鲍鱼喜欢水质清新、微微流动的水域环境,常栖息在水深1-20米的岩石缝和洞穴中。鲍鱼是纯粹的植食性生物,主要以海水的褐藻为食,但也吃绿藻、红藻、硅藻。有趣的是,鲍鱼的摄食方式并不是滤食性,而是舐(shì)食性,也可以说成是“舔食性”。

鲍鱼对环境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皱纹盘鲍的生长适温为15-20℃,杂色鲍则为10-28℃,但是当冬春季水温降低的时候,它们都会向深水区转移;到了初夏,水温回升,它们会向浅水区迁移,但是到了盛夏,浅水区水温过高,它们又会向深水区转移。因此鲍鱼的分布有着非常明显的季节变化。

鲍鱼的生长与繁殖

在自然环境下,皱纹盘鲍生长缓慢,当年可以长到2cm,1龄鲍鱼更大的可以达到3.1cm,3年可以长到5cm以上。影响鲍鱼生长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饵料的丰富程度,二是水体温度

工厂化养殖的鲍鱼并不用担心饵料不足的问题,而在海区底播散养的鲍鱼就完全依赖于海区本身的饵料丰度了。在温度方面,在水温为10-25℃的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鲍鱼的生长速度也会加快,但是一旦超过了25℃,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鲍鱼的生长速度反而会变慢,甚至会出现大批死亡的现象。

鲍鱼一般3年性成熟,发育成熟的雄鲍,其精巢为奶黄色,发育成熟的雌鲍,其卵巢为浓绿色。皱纹盘鲍至少要长到43-45mm,才能达到性成熟,而杂色鲍只需要长到35mm就开始有性成熟的个体出现了。北方的皱纹盘鲍在7-8月繁殖,繁殖水温为20-24℃,南方的杂色鲍繁殖期更早一些,为5-6月,繁殖的水温也更高一些,为24-28℃

鲍鱼虽然个体小,但是产卵量却大得惊人。6cm的雌鲍产卵量可以超过80万8cm的雌鲍产卵量超过120万,目前已知的单个鲍鱼更大产卵量超过了200万。科学家估计,这可能是鲍鱼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的生存策略,即通过提高繁殖后代的数量来提高种群的生存能力。

鲍鱼的产卵与排精过程可以参考下图:

▲▲雌性鲍鱼在排卵

▲▲雄性鲍鱼在排精

鲍鱼的人工育苗(以皱纹盘鲍为例)

皱纹盘鲍的人工育苗前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流程:亲鲍的促熟培育→底栖硅藻培养→采卵受精。

  • 1.亲鲍的促熟培育

鲍鱼亲本品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苗种的品质,因此用于繁殖的亲贝在挑选的时候也有讲究。一般选择体质健壮、足肌发达灵活、规格在7-10cm的鲍鱼作为亲本,雌雄比例控制在5:1~4:1的范围内。

用于繁殖的蓄养池,要便于保温和控制光线,同时要配有充气、控温的装置,还要借助网笼、网箱辅助养殖。

鲍鱼亲本在暂养期间的日常管理也不能疏忽,由于鲍鱼很“娇气”,以下操作管理非常重要:

  • 养殖密度不能过大,一方水体养殖20~25个即可;
  • 连续不间断充气,保证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超过5.0mg/L
  • 为保持清洁的养殖环境,每天要进行一次倒池,换水前后的水体温差不能超过0.5℃
  • 在投饵方面,2天集中投喂一次即可, 当水温为20℃时,投饵量为亲鲍总重量的20%~30%
  • 2.底栖硅藻的培养

鲍鱼的摄食方式比较特殊,因此不能像牡蛎等双壳贝类一样直接滤食水中的浮游藻类,而必须要借助饵料板(也叫采苗板)才能正常进食。前面已经讲到,鲍鱼是“舔着”吃东西的,饵料板上接种了底栖性的硅藻,这些藻类紧紧贴附在板面上,鲍鱼就可以通过舔食的方式来摄食这些藻类。

用作饵料板的材料一般是高压聚乙烯波纹板或者聚乙烯薄膜,也有的用玻璃钢板来 *** 饵料版的。每个饵料板的规格约为45cm×60cm,为了充分利用水体空间,一般将20-24片饵料板集中放在一个框架内,类似于居民区里的“楼层”,鲍鱼就在这些“楼层”之间来回摄食。

▲▲鲍鱼的“住宅”

  • 3.采卵受精

鲍鱼一般在夜间产卵,在生产上为了促进雌性鲍鱼排卵,一般采用阴干放置+紫外线照射+升温+少量 *** 的方式来促进排卵,在排卵后的1小时之内就要完成人工授精,这样能提高受精率。为了及时清除掉死卵坏卵,每隔40-50分钟洗一次卵,总共洗6-8次即可。

▲▲鲍鱼的采卵过程

幼虫管理及稚鲍培育

收集完皱纹盘鲍的受精卵后,主要的养殖管理可以分为以下流程:浮游幼虫管理→采苗→匍匐幼虫及稚鲍前期培育→稚鲍后期培育。

  • 1.浮游幼虫管理

受精卵孵化后,首先会形成浮游生活的幼虫。当水温为18-20℃时,皱纹盘鲍的受精卵经10-12h就发育为担轮幼虫,15h左右发育为面盘幼虫。浮游幼虫的养殖密度控制在15-20个/ml更好,这时候的日常管理工作量很大——每隔2小时就要换一次水 ,每次的换水量为养殖池总水量的1/2~2/3,有的工厂为了避免频繁的换水操作,直接将车间改成流水养殖模式,省去了很多麻烦。

  • 2.苗种的采集

前期的幼虫是浮游生活在水中的,但后期的幼虫是匍匐生活的,因此中间必定会经历一个附着变态的过程。采集苗种的原理就是借助采苗板来收集附着状态的幼虫。

采苗池一般设计成长方体,长10-20米,宽0.9-1.2米,深度0.5-0.6米即可。采苗板整理好后放入采苗池内,一般附苗率可以达到50%-60%。为了保证附苗均匀,可以适当减弱光线、控制水温在18-20℃,也可以用浓度为2ppm的GABA诱导附着。

  • 3.稚鲍的管理及培育

附着变态后的幼虫,进一步发育就形成了稚鲍。稚鲍的前期管理可以用2ppm的敌百虫清除甲壳类敌害生物,用药14-15小时后,要全部换水并清底。

关于稚鲍的后期管理,生产上常用网箱流水平面饲育法。这种 *** 很简单,是在一个养殖池内设置很多单独的小网箱,每个小网箱内放置附着板,而附着板就是鲍鱼摄食与生长的场所。这种模式更大的特点就是充氧+流水,高产又高效。

▲▲鲍鱼的网箱流水平面饲育法

稚鲍的剥离及死亡的原因

稚鲍养成后,鲍鱼的养殖并没有就此结束。有些养殖场会在稚鲍长到一定规格时,将其转移到海区中自然放养。但是稚鲍紧紧吸附在附着板上,因此必然要将稚鲍从附着板上剥离。

如果用暴力的方式直接剥离,会极大地损害鲍鱼的贝壳及软体组织,因此在生产上常采用化学 *** 剥离。化学试剂可以选用1%的氨基甲酸乙酯(一种麻醉剂),也可以选用2%-3%的酒精,还可以用FQ-420作为麻醉剂。

那么稚鲍在剥离后死亡的原因有哪些呢?

可能的原因有很多,但密度过大是最主要的原因,一般来说,每平方米的波纹板(即饵料板)上不超过6000枚稚鲍的密度是比较合适的(每个苗种大约只有2-3mm)。其次,由于饵料清除不彻底导致的水质败坏也会增加稚鲍的死亡率。

波纹板的凹部密密麻麻全是稚鲍

大规格鲍鱼的养成

鲍鱼的养殖模式有工厂化养殖、筏式养殖、池塘养殖3种。

工厂化养殖大多采用网箱平面流水养殖法,对于规格为2.5-4cm的鲍鱼,每个网箱可以放200-250个;对于4-6cm的鲍鱼,密度要减少到150个/箱;超过7cm的大规格鲍鱼,每个网箱内放置100-120个即可。

▲▲鲍鱼的工厂化养殖

筏式养殖大多借助鲍鱼笼养殖,将鲍鱼笼吊在鱼排下面,这也是我国近海比较常见的鲍鱼养殖模式,但是养殖周期比工厂化养殖更长,同时也不能避免风浪的袭击,还会受到夏季水温过高的影响。

▲▲鲍鱼筏式养殖用到的网笼

池塘养殖每平方水面可以放养30只鲍鱼,当然也可以尝试多营养层次的养殖,每平方水面可以再套养3-4只海参,这样也可以额外增加一定的经济效益。

▲▲鲍鱼的池塘养殖


关于鲍鱼及其养殖,您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水产养殖# #鲍鱼# #三农#

这海螺肉质堪比鲍鱼肉,纯粹的海鲜非常有嚼头,贵得有道理啊


大家好,欢迎关注素素小颜!
快到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货吧。因为今年又是疫情搞得,很多人都选择留在务工的地方过年,我们不给国家添麻烦,还一个是小孩在这边读书的原因,也留深圳过年了。
在哪里过年 都一样,主要是心态!一家人和和气气,现在大家的生活都逐渐变好了,就更加吃得健康和丰盛了,鸡鸭鱼肉,龙虾闸蟹,都摆上老百姓的饭桌。今年国家政策不让大型活动和聚餐,那我可要好好准备食材摆弄我的年夜饭做准备了。今天就拿大海螺练练手吧。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道海鲜菜吧,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菜,就是普普通通的海螺。不瞒大家说,像这么大的海螺我还是之一次吃呢


,虽然小时候有吃过很多种海产品,但从来没有吃到过个头这么大的海螺,有我们大人的一只巴掌大,肉挑出来绝对够2两,蘸酱汁吃非常地满足,光是这股子海水的鲜味就香味扑鼻,由此感叹海鲜的美味!

海螺买回家后,用清水洗干净,用刷子刷,刷,刷

洗干净的大海螺

备好调味料

蘸酱好不好吃,直接影响到海螺的味道

生姜和白胡椒可以抵御海螺的寒性

自己打磨白胡椒,不添加其他杂质

胡椒性烈味浓

蒸海螺,时间一定要够,30分钟以上

蒸海螺的时间,准备蘸汁

起油锅

爆香蒜蓉,姜蓉

加生抽

加白糖,不加盐的

加蚝油

加芝麻油,,这样的蘸汁是天下无敌的美味的

这是平时的蘸汁

因为今天吃海螺,所以蘸汁有所不同,加小半勺胡椒粉

看着就好吃的蘸汁

喜辣的朋友加上小米辣

辣椒红油

花椒油

看着就美味吧

好了,蘸汁已经调理好,就等海螺出锅了

热气腾腾的大海螺出锅了,时间蒸久了就不会有细菌了

把螺肉挑出来,去掉肠子部分

忍不住就来一口大海螺,像鲍鱼肉的嚼头,满满的海鲜味,和着蘸汁的香辣味,非常好吃

是不是像鲍鱼

这就是肠子部分,去除

20个吃完的海螺壳,洗干净晾干,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好了,我们今天的海鲜菜谱就介绍到这里结束了,跟着我一起“吃吃喝喝”美食吧,见证我们一路走过的日子,有美食相伴的生活就是这么美味滴!非常感谢亲爱的朋友们的点赞和关注哦,咱们下次再见咯!

鲍鱼——最不熟悉的国宴菜

鲍鱼,在现代汉语中有多种含义。最常用的是指一种原始的海洋贝类,属于单壳软体动物,其只有半面外壳,壳坚厚、扁而宽,鲍鱼是中国传统的名贵食材,位居四大海味之首。直至现今,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多次国宴及大型宴会中,鲍鱼经常榜上有名,成为中国经典国宴菜之一。被人们称为"海洋的耳朵"。和古代"用盐腌制的鱼"是两种东西。

年龄与生长

鲍鱼的生长在贝类家族中属于比较慢的种类.从受精卵开始,长到商品规格6-8厘米,通常需要1-4年甚至更长时间。以中国的皱纹鲍为例,大约需要近3年的生长才能达到7厘米左右。鲍鱼的生长速度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鲍鱼壳在生长过程中会留下类似树木年轮的生长纹,生长纹的明显与否,与其所处环境季节和摄食饵料的种类有关。在生长快速的季节,生长纹明显,距离较宽;在生长缓慢的季节则相反,生长纹密,距离较近。有时候从鲍鱼壳的正面生长纹不容易直接判断它的准确年龄,我们可以将壳面附着的杂藻石灰虫等物清除干净,将鲍鱼壳用电灯光透视看出它们的年轮。

国产鲍鱼分布

中国沿海都有鲍鱼分布,共有鲍鱼的8个种,其中,比较重要的经济种类有3个,即:皱纹盘鲍、杂色鲍和九孔鲍。另有5种非经济鲍,即耳鲍、羊鲍、多变鲍、平鲍和格鲍。

我国渤海海湾产的皱纹盘鲍俗称四孔鲍和鲍鱼。主要分布在黄海北部以及渤海海峡的部分岛礁周围海域。我国渤海海湾产的叫皱纹盘鲍,因个体较大,也称盘大鲍。呈卵球形。以山东长岛及大连出产的最为著名,是鲍科中的优质品种,素称“海味之冠”。

杂色鲍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的部分海域,杂色鲍和盘大鲍的形状相似,但个体较小;在南海出产杂色鲍和耳鲍等,耳鲍体形较大,贝壳更像耳朵,它足部的肉最肥厚,平时贝壳不能完全把它包在里面。

西沙群岛产的半纹鲍、羊鲍,是著名的食用鲍。由于天然产量很少,因此价格昂贵。

九孔鲍则主要分布在台湾的北部、东部沿海以及部分岛礁周围海域。

全球鲍鱼分布

各大洋中,以太平洋沿岸及其部分岛礁周围分布的种类与数量最多,印度洋次之、大西洋最少,北冰洋沿岸无分布。

太平洋东岸,,北起阿拉斯加,向南沿加拿大、美国、墨西哥的西海岸均有鲍分布;太平洋西岸,北起勘察加半岛,沿日本、朝鲜半岛、中国、菲律宾、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至澳大利亚、新西兰,再向南直至新西兰以南一千余公里地处亚南极的马奇岛均有鲍鱼分布;但是夏威夷群岛尚未发现有鲍鱼分布。

印度洋周围,沿孟加拉湾、 *** 海、波斯湾,向南沿非洲东海岸的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直至好望角也有鲍鱼的分布,以非洲南端海区的产量为多。

大西洋仅在东部沿岸,即沿非洲西海岸、地中海、向北至英吉利海峡南部有鲍鱼的分布,但分布量不很大。

迄今为止,只有北美的东海岸以及南美洲沿岸各海域尚未见有鲍鱼分布的报道。

附送两道鲍鱼食谱:

鲍鱼沙拉

材料:

主料:新西兰蓝鲍鱼一只、去皮橙子一个

辅料:日本白酱油、日式米酒、日式白味增、日式米酒醋、日式泡洋姜(即鬼子姜)

做法:

(1) 将鲍鱼每面烘烤10秒钟。(炭火为佳,日式白炭更佳)

(2) 用去皮橙子切片与白酱油、日本米酒、日本味啉、米酒醋及鲜姜做饰菜及调味汁。

(3) 将烘烤好的鲍鱼入盘后淋入调味汁,将多余的切片橙与香菜作为点缀既可上桌。

口味:清淡爽口

禁忌:对蛋白质及海鲜过敏的人切记勿食,发作率极高。

酱焖鲍鱼

主料:小鲍鱼600克

辅料:葱花、姜、蒜。

调料:酱、鲜汤、鸡精、盐、料酒、胡椒粉、糖、淀粉。

做法:

(1) 将小鲍鱼刷洗干净,放入加好料酒的沸水中略烫至两分熟便于除腥,然后捞出沥干水份;

(2) 坐锅点火待油热,放入姜葱蒜,再加入酱炒香后,依次放入料酒、鸡精、盐、糖和胡椒粉,再加入高汤;

(3) 把鲍鱼放入汤内焖几分钟,待入味着色后盛出入盘。

(4) 将锅内余汤加入水淀粉及葱花,淋在鲍鱼上即可食用。

口味:甘醇浓郁,回味悠长。

广西一独特体育馆,外形俯瞰像“大鲍鱼”,设计新颖让人过目不忘

广西一独特体育馆,外形俯瞰像“大鲍鱼”,设计新颖让人过目不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有很多城市也在不断的发展,就比如说广西这座城市,在以前给大家的印象,是一个交通不便利、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偏远城市,更不用说什么旅游业的发展了。

但是现在的广西省大变样子,不仅经济发展迅速,旅游业也发展的如火如荼,每年来这里旅游的游客数以万计,而且不仅仅是本国的,外国的游客也有很多。

广西的旅游业,也不是完全依靠自然环境发展起来的,还有很多独特的建筑,也吸引着很多游客的目光,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广西的南宁中心体育场,这个建筑在最开始建造的时候,就费了不少力气,因为考虑到人员聚集,会引发热岛效应,所以设计师们在建筑里,设计了很多天井,将新鲜空气引入到体育馆内。

但是让这座体育馆火起来的,可不是因为它的新鲜空气,而是因为它独特的造型,有游客通过航拍的方式,拍下了这个建筑的整体,在照片里的它特别像一只大鲍鱼,很肥美的那种,看起来让喜欢海鲜的朋友有点垂涎三尺,可能设计师也没有想到,自己精心设计的通风设计拍出来竟然是这个样子。

虽然这个设计看起来很奇怪,但是它的实用性还是相当强的,体育场经常会承接很多,大型的体育赛事,特别是在夏季的时候,观众席上人稍微多一点就会感到闷热,有可能还会出现中暑的情况。

但是这个体育场就不会,因为设计的原因,风会从四面八方进入体育场,不得不说,这个建筑的设计师,还是很有才的,实用性一流。

来到广西,游客们不仅能看到,这栋雄伟壮观的奇特体育场,还可以看到很多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没有任何人工干预的样子,全部都是纯天然的。这里不仅有美景,还有很多的美食,比如说一定要尝一尝的老友粉,来南宁不嗦老友粉,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来过这里,随便找一个当地人问一问,就可以问出哪家的老友粉更好吃。

然后就是粉饺,这也是当地的传统小吃,用糯米粉 *** 而成的饺子,和北方的面饺子,口感相差的还是挺大的,一定要尝一尝。如今南宁这里的交通,已经非常畅通,游客们可以自由往来,公共交通或者是自驾游,都是可以的。

之一次吃老婆脚,长得像田螺口感像鲍鱼,一口一个真过瘾

{"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28b0g10000c5tenrrc77uabe8ts7sg","duration":189.36,"width":960,"height":540,"file_size":30333799,"thumb":{"web_uri":"tos-cn-p-0000/0fb8c6b3780c4d878a8796b4787e1e9e","width":640,"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normal":{"duration":189.36,"file_size":22727089,"w":640,"h":360}},"is_encrypted":null,"sp":null,"editor_project_id":null,"md5":"e488d999eca9d938e1111131a65f3268","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味道鲜美,是——松茸

说到松茸,很多人马上会想到高级餐厅里,小小精致的一盘,以及它令人咋舌的价格。

松茸,也叫松口蘑,是生长在松树、栎树根部的真菌,主要产于我国的四川、 *** 、云南等地区。

它的味道极其鲜美,产量非常稀少,目前全世界都只有野生的,无法人工种植。它的营养价值也很高。

正因如此,松茸一直都很稀有、珍贵。

现在,夏日优品馆直接从四川高原地区的松茸产地找来了这款野生松茸。

对于松茸来说,开伞越小越珍贵;茸身越饱满越好;长度越长越稀有。

这款松茸茸身粗壮饱满,菌形匀称,菌盖未展开,是松茸中的优品。

现在,根据长度的不同分成两个规格,虽然大小不同,但口感却是一样的鲜嫩脆弹。

夏日优品馆限时特惠

长度5~7cm:239元/箱

长度7~9cm:268元/箱

鲍鱼像什么东西,-第1张图片-

第二件半价,8月16日23:59优惠截止

每箱净重500g,建议3~5℃冷藏保存

● ● ●

风味极鲜,口感脆嫩

珍贵的松茸,一直广受欢迎,它担得起“山珍”的美称。

生长于松、栎树根部的松茸,天生带有松木的清香,深吸一口,仿佛能感受到浓浓的森林气息。

对香味敏感的食客,还能在其中闻到玫瑰、薰衣草、甘草的混合香气。

松茸的肉质 *** 、细腻、肥厚,不管是用它本身来煎、烤,还是用来炖汤,都能感受到它极鲜的滋味。

烹煮后的松茸,滑、嫩、脆、弹牙,口感像鲍鱼,而且越嚼越能品尝到它的甘甜后味。

口味富有层次感,余味绵延悠长,难怪美食家们将它列入“一生必吃”的清单中。

● ● ●

营养价值极高

现代研究表明,松茸蛋白质含量丰富,含有18种氨基酸、14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49种营养物质以及多种肽类物质等稀有元素。

还含有的3种非常珍贵的活性物质,包括双链松茸多糖、松茸多肽和松茸特有的松茸醇,据说可以防癌。

● ● ●

纯野生,无法人工种植

松茸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它只能生长在没有人为干预的原始森林。

四川西部地区,原生态的森林环境,3000米以上的高海拔气候,催生了这款优质松茸的生长。

每年的七八月是雨季。深山老林接受丰沛的雨水后,松茸就开始生长了,采松茸的当地人要趁此时机赶紧去采。

鲜松茸的寿命极短,从出土到成熟,一般只有7天时间,采下的松茸,常温只能保存3天。

也就是说,错过了这个时令,最多就只能吃到口感和营养价值都大打折扣的干松茸了。

夏日优品馆推荐的这款野生鲜松茸,直接从四川西部的产区运来。冰袋维持低温,泡沫箱保温,一层又一层保护好,顺丰速运直接送到你家。

让你品尝到的是松茸季节极鲜、极原始、极天然的味道。

很多人会考虑,如此“天生高贵”的菌菇,应该怎么吃才配得上它的“贵族身份”呢!

其实,像松茸这种本身就极有风味的食材,越是简单的烹饪,越能体现它的天生优势。

Tips:松茸煮之前的清洗要很注意。不能用水泡,在水龙头下冲洗干净泥土后,要马上用厨房用纸吸去表面的水分,这样才不会影响口感。

松茸刺身

和别的菌菇不同的是,松茸最体现食材优势的吃法是“刺身”。

清洗干净后的松茸,切成薄片,蘸生抽、芥末或者其他喜欢的酱料吃。

松茸刺身,带着淡淡的松木香、甘草香,吃着脆脆的,还有一丝丝清甜。

油煎松茸

不喜欢生吃松茸的朋友,也可以把它煎着吃。

热了锅,加点黄油进去,放进松茸片,一会儿就芳香四溢。煎到金黄再撒点黑胡椒碎,就可以吃了。

也有人认为黄油本身味道太重,会掩盖松茸的清香,建议用橄榄油煎。这些可以全凭个人喜欢。

松茸鸡汤

松茸本身含有大量氨基酸,这些营养物质在烹煮后会产生极其鲜美的味道。

鸡汤熬到浓白、飘着些许黄色鸡油的状态,差不多可以出锅了。

出锅前几分钟,切一些松茸片进去一起炖煮,那滋味,怎一个“鲜”字了得。

松茸意面

松茸的使用不仅是中餐,可以说是中西皆可。

不管是西式浓汤还是意面,都可以放几片松茸增香、提鲜,非常好吃!

下周,就是七夕了

给她/他的礼物准备好了吗?

爆款

据说买买买能解压!试试吧!

广告

▼ 点这里,购买菌中贵族松茸

这个小海鲜很多人没吃过,口感却跟鲍鱼差不多,大半个身子都是足

  鲍螺的学名叫水泡蛾螺,也有的地方叫它假鲍鱼、老婆脚等等。因为它的足长得像鲍鱼的足,再加上口感类似于鲍鱼,才被称为假鲍鱼。而老婆脚的得名,是因为它的外形像极了过去女人的小脚,所以有些地方叫它老婆脚。

  它的外形很独特,与其它海螺的外形不一样,大部分的海螺的螺肉都躲藏在壳儿内,还有顶盖,而鲍螺没有,螺肉大部分长在外面,而壳儿里面的则是它的一些内脏。敲开它的壳,你会发现它的多半个身子都是足。

  今天咱们就用鲍螺做一道麻辣鲍螺,加上一小块麻火锅底料,吃起来又麻又辣又香。虽说好吃,但是清洗鲍螺确实是件“苦差事”,需要很大的耐心和足够的水。

  下面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做的吧!

  用料:

  鲍螺,啤酒,红干辣椒,大蒜,小葱,火锅底料。

  做法:

  将红干辣椒用水冲洗一下,切成小段。大蒜去皮,洗净,切成蒜末。小葱洗净,切成葱末。

  锅内倒水,加一点料酒,把水烧开后倒入鲍螺焯一下水。

  焯水的时候,你会发现锅内的表面会漂浮着一层白沫,这些都是脏东西。将鲍螺焯水一分钟后,捞出鲍螺,用清水清洗干净。

  锅内倒油,放入一小块火锅底料,炒至火锅底料融化。

  倒入切好的红椒段和蒜末炒香,再倒入鲍螺一起翻炒均匀。

  加半勺老抽,3勺生抽,一勺白糖,一点盐炒匀,给鲍螺调味。

  倒入小半瓶啤酒煮制鲍螺,等锅内汤汁不多的时候,加一勺量的醋提味,大火收下汁。

  最后撒上切好的葱末,炒匀即可出锅。做好的鲍螺麻辣鲜香,螺肉Q弹有嚼劲,里面的黄很香,吃起来像咸蛋黄的口感。

  小贴士:

  这种鲍螺是一种深水海螺,捕捞比较麻烦,因此没能成为大众美食,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不过它的价格便宜,就是口感没有海螺好。除了上述的这种做法,小葱凉拌假鲍鱼也很美味。

  鲍螺比较难清洗,就像海肠一样,一般用清水洗上8到10遍,才能把表面的黏液清洗掉。在煮鲍螺之前,一定要去掉黏液。

  可以用刷子刷洗干净鲍螺表面的黑色粘膜。

芝兰之香;鲍鱼之臭

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上》

其原文:

孟子曰:“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夫子之道,丘亦知之矣:知立其诚者也。夫子之道四,丘亦有之:辨而立,致曲谐,知微知着。至于衷,始乎至于躬,躬而后言,言而后信。”

我们每天和“兰花”交往,时间久了就闻不到它的香气了,不是闻不到,而是习以为常了啊。

每天和“鲍鱼”交往,时间久了,我们就闻不到它的臭味了,也不是闻不到了,而是习以为常克啊。

如果一个人拥有高尚的品德和修养,就像芝兰一样,无论时间多久都能保持其香气;相反,如果一个人道德败坏,就像鲍鱼一样,无论时间多久都能散发出臭味。

我们要保持我们的觉察力,时刻观照自己。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当发现自己有饿的念头的时候,一定要立即制止,不要把恶念恶行看成是正常行为。

我们喜欢什么就容易被什么所困,比如我们喜欢云雾萦绕,山峦叠翠,绿树成荫,绿草如茵的大山,不喜欢整整齐齐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城市。走进大山就心生喜欢,心情舒畅,感受自然气息。一回到城市就心生厌倦,逃避心理,就想逃离。说明我们的心是被大山困住了。

比如我们喜欢独处,享受独处带给我们的自在愉悦,不喜社交。独处的怡然自得与与人交往的手足无措,说明我们被独处困住了。

比如我们喜欢吃通透润滑,筋斗里嫩,味道鲜美面条,不喜欢吃馒头和米饭。如果哪一顿饭没有吃面条,就好像没有吃饭的一样。吃馒头或米饭,感觉不像吃饭,说明我们被面条困住了。


我们人生在世就是在修心,无论是在深山还是闹市;无论是独处还是群居;无论是面条还是米饭;尽量做到心如止水,心如平镜。

咸有咸的味道,甜有甜的味道,任何外界的变化,都不应该影响我们的心境。

所谓境随心转。

秋季孩子越吃眼睛越亮的一道菜,营养丰富,上桌孩子超爱吃

秋季孩子越吃眼睛越亮的一道菜,营养丰富,上桌孩子超爱吃

在我们的餐桌上,常常可以看到金针菇、杏鲍菇、香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菌类食品。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更加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菌类食品相对于普通的瓜果蔬菜,有着许多独特的营养价值,人们常说:要想身体好,菌类是个宝,可见菌类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菌类适合煲汤、炖肉、炒菜,口感滑嫩,舒适爽口,在天气较为炎热的时候,可以调节身心,提高精力。

杏鲍菇是蘑菇中的大个头,把它切成条,用来炒菜十分适合,而且杏鲍菇肉质肥厚、质地脆嫩,吃起来口感极佳。杏鲍菇为什么叫杏鲍菇呢,那是因为杏鲍菇吃起来有一种杏仁的味道,而且口感有一点像鲍鱼,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

杏鲍菇多水,炒的时候也容易出水,所以炒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我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种十分美味的杏鲍菇的吃法,杏鲍菇炒胡萝卜。这种做法炒出的香鲍菇和胡萝卜脆嫩不软烂,清新下饭,加上辣椒和大蒜十分入味。

杏鲍菇低热量、低脂肪,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而且杏鲍菇可以保护肠胃、降低血脂和胆固醇,适合老年人食用。现在有很多保健食品都是打着杏鲍菇的名号在卖,平常多吃一点对身体好。这种做法我也是最近才开始做,家人自从吃了以后就一发不可收拾,隔三差五就让我做。怎么样,你是不是也感觉很好奇,想要尝试一下的话就接着往下看吧。

杏鲍菇炒胡萝卜

用料:

杏鲍菇、胡萝卜、青菜椒、大蒜、葱白、耗油、生抽、盐、白糖、鸡粉

做法步骤:

之一步:把杏鲍菇清洗干净,先切成片,再切成条;一根胡萝卜也切成条;一根青菜椒切成条;几粒大蒜剁成蒜末;一把葱白切成小段。

第二步:锅内油烧热,下入蒜末小葱爆香,然后加入胡萝卜条,大火翻炒。

第三步:炒至胡萝卜变软之后加入杏鲍菇,继续大火翻炒,稍许之后加入青辣椒。

第四步:杏鲍菇炒软之后加入耗油、生抽、盐、白糖,开大火继续翻炒。最后出锅之前加入一勺鸡粉,翻炒均匀后出锅,装入盘中,即可食用。

很多人在挑选杏鲍菇的时候都不注意,我这里可以给你分享几个小技巧。一是看杏鲍菇的菇盖,菇盖如果出现变色或者黑斑,就不要买。二是摸蘑菇表面,如果是十分湿滑,很大几率是用了增白剂。三是闻气味,我们要选择气味纯正,而且有些许清香的蘑菇。

好了。小昕今天的美食就做到这里了,不知道你们学会了没有。如果朋友们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或者有趣的话,请点赞收藏关注,或者分享给你的家人朋友们。小昕每天都会和大家分享不一样的烹饪技巧和美食菜谱哦。

看着像鲍鱼,吃着像肉,原来食材只是菜场里最常见的蔬菜

我家人都喜欢吃各种菌类食材,做汤,清炒,肉炖,火锅……菌类食品从不断。以前的杏鲍菇大部分用来炒丁,炒丝或者吃火锅,最近和一个美食姐姐学了一招,按自家人的口味稍调整一下,做出来像鲍鱼,吃起来口感劲道,味道更像红烧肉,拌米饭吃超级下饭

原材料:

杏鲍菇 2根 陈醋1勺 生抽1勺 蚝油1勺 花椒粉2克 文蛤粉2克 白糖少许 淀粉半勺 青蒜1小段

*** 过程:

1.杏鲍菇洗净切成厚片

2.从表面打上十字花刀,底部不要切断,如果把握不好,两边可以放上筷子垫着

3.调汁。陈醋、生抽、蚝油、花椒粉、文蛤粉、白糖、淀粉、清水搅拌均匀调成汁备用

4.锅烧热倒油,将杏鲍菇放入煎至两面金黄

5.倒入调好的酱汁,中小火煮开

6.煮至汤汁粘稠,锅中只剩少许汤汁时出锅

7.最后撒上青蒜末点缀即可。

8.吃起来口感Q弹有嚼劲,拌米饭还能吃出肉的味道,特别下饭

小贴士:

由于酱油和蚝油等调味料都含盐,所以这道菜不用额外加盐,否则裹汁吃的时候会咸#6月吃什么# #美食测评团#


标签: 鲍鱼 东西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