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哥
图: ***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的故乡每年到了早春时节,河水才刚刚解冻不久,冻土也才开始松软,就有苜蓿探出头来。它的新芽扒开周围的枯草,像个睡醒了从被窝里往外张望的孩子。当你走在原野里,整片整片的都是枯黄,突然有一抹嫩绿映入眼帘,你会觉得十分亲切,有一种久违的感觉,不是吗?对了,那是生命应有的色彩,大地应有的色彩,地球母亲最原始、最古老的色彩!此时此刻,春天撩拨着我们的神经,一种希望或期待,像苜蓿一样在脑海里萌芽了。然而,此时呆在大城市的人们还“蒙在鼓里”,因为城里报春的植物大概非杨柳莫属,而杨柳抽绿比起故乡苜蓿的新芽要晚许多!此时城里人依旧在菜市场来来往往,吃着温棚里的产品;而乡下人已经吃到了纯天然的苜蓿,当然还有紧随苜蓿之后的其他野菜。如果将它们一一列举,那可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因为有很多是叫不出名的,书面语不知道如何称呼;思前想后还是不提它们为好,俗话说,“大人干大事,大笔写大字”,还是把它们交给植物学家吧。术业有专攻,僭越毕竟不好!再说,那么多野菜,倘若写得详尽,篇幅必然巨大,于我,于各位读者朋友都是一种负担;若是潦草带过,就没有可读性,味同嚼蜡。因此,我们还是说说苜蓿吧。
没错,就是土壤解冻,变松软没多久;要是个晴朗的日子,故乡的山坡上老有成群结队的妇女儿童,蹲在苜蓿地里掐苜蓿——我小时候便是这其中的一员。说是“掐苜蓿”,却还带着一个小铲子。长一点的苜蓿芽子用手掐,太短的只能用铲子铲下来。当然,还得拎着一个竹篮,或是用荆条编成的篮子。这种细活大概就是妇女们的强项,她们掐的苜蓿既多又干净。而我掐的不仅少,还夹杂了不少枯草、枯枝碎屑。因此,同龄的女孩子们往往会把掐的苜蓿挽着,而我常常会拿衣服盖着。因为那个年龄,自尊心和身体一样疯长,生怕被村里人看到我掐的苜蓿,既少又脏,那可真是件要命的事!
掐回来的苜蓿往往还要到村子唯一的吃水沟里淘洗一下,去除粘在上面的泥土,算是个“粗加工”。等晒干以后,还得仔细挑拣,并用簸箕旋出那些残枝败叶的碎屑,反复清洗几次后才开始下锅煮。不一会儿,整个厨房弥漫起一团云雾般的水蒸气,夹着一股浓淡相宜的幽香。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穷苦年代,一家人闻一闻苜蓿散发出来的香味也是不错的,多少能给人一种慰藉:至少我们还有苜蓿吃哩!听母亲说,一九五八年闹饥荒,她随外公外婆逃荒去陕西的旅途中,经常靠苜蓿续命。荒山野地的,没什么充饥,要是碰上一块苜蓿地,那真是叫人欣喜若狂了!一家人掐一堆苜蓿,放在锅(逃荒时候背着锅)里煮了,在捞出锅的苜蓿团子上拌点玉米面,赶紧吃一口,“嗯,好香!”肚子都高兴的咕噜咕噜直叫!毕竟苜蓿比起树皮,那可太好吃了,简直就是天府珍馐!可敬可悯的老一辈人啊,你们到底吃过多少苦,经历过多少磨难?苜蓿啊,也不知你救过多少人的性命!
我小时候家里虽然缺粮,但不至于挨饿,因此不会像母亲逃难时那样吃苜蓿。我们把煮好的苜蓿过了凉水,然后控水装进盘子里,撒上一把切好的大蒜粒,拿热油往上一浇,香味就浮起来了,叫人不由得口腔生津,一道美味的炝拌苜蓿就做好了!然后加入食盐、油泼辣子拌均匀即可——顶多再加点醋,不像现在的人,饭菜里的调料五花八门。与苜蓿最搭的家乡饭非馓饭(把玉米面撒进沸水锅中,同时不断搅动,最后成了一种半稠不稀的糊状)莫属。早上起来,做一锅黄橙橙的馓饭,拌一大盘子苜蓿,吃他一碗,两碗,三碗都不够!橙黄的馓饭上盖着一撮绿色的下饭苜蓿,绿色的苜蓿上又有红色的辣椒面作为点缀。这样的颜色搭配,充分诠释了食物“色、香、味俱全”里的色,即便从美学的角度看,也是无可挑剔吧!那时候邻里之间很和睦,吃个早饭有时候也在一起。你端一碗饭从你家出来,他端一碗从他家出来,于是几个人一碰头,站在晨光里一边吃饭一边侃大山。这时你要是端一碗馓饭就苜蓿,用那个年代的话说,就是“相当拉风!”用筷子扒拉一口夹着苜蓿的馓饭喂到嘴里,筷子从嘴角拉出时会发出一声“啵”。因此,我觉得吃馓饭是一件很酷的事。吃完还要把碗舔干净,风趣的老农老看见了往往会说一句:“你干脆把碗翻过舔了!”舔碗之后,舌头还要在嘴里打转,搜寻每一点残渣,这才算完!
人吃的苜蓿仅仅是苜蓿的嫩芽,长大了人就不吃了。故乡的苜蓿主要是用来喂牲畜的,譬如像牛、骡子,还有毛驴,他们都很喜欢吃苜蓿;拔回来喂猪也很不错,甚至可以拌上玉米面来喂鸡!听说牛吃了带露水的苜蓿会胀死,因此我们小时候放牛时特别小心,尤其是早晨在苜蓿地附近放牛时,得加倍小心。我一直想不明白:吃了带露水的苜蓿,牛为什么会胀死?大概是带露水的苜蓿太香了,牛儿实在把持不住,才把自己撑死了吧。 真可谓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苜蓿因受各种牲畜的青睐,加之它长起来很快,总是一茬割完一茬又起,因此是老农们心中当之无愧的“牧草之王”!苜蓿花是紫色的,非常漂亮,这大概就是它在民间大红大紫的一个暗示吧;它的种子也很奇怪,很像长脚盲蛛的身体;它的根粗壮发达,很像人参,这也许就是它耐旱,而且长起来很快的原因吧。好一种神奇的植物!
原创作品更新不断,喜欢请点击关注
——END——
10款苜蓿菜做法,好吃易做,大家特别喜欢,待客也很有面子现在这个季节正是吃苜蓿菜的季节,刚冒头的嫩芽鲜绿脆嫩,做菜正合适。摘回来的苜蓿菜你一般在家都怎么做呢?下面教大家十款苜蓿菜的好吃做法,一起来看看吧,抓住春天的美味学会可以做给家人吃哦。
杏仁苜蓿
1.苜蓿挑拣干净,放入盆中加点食用碱,加入清水,淘洗干净,开水锅里烫断生,捞到凉水里面投凉,控干水分。
2.炸点调菜的香料油,锅里倒入油,烧至五成,加入葱姜蒜、洋葱小火炸出香味,接着再加入干辣椒节和干花椒炸香,捞出料渣,盛出待用。
3.控干水分的苜蓿稍微切一下,加点红辣椒丝配个色,加入适量的蒜末,加入泡发过的去皮杏仁,可以用袋装的代替,加入炸好的香料油,白醋,盐,味精,少许白糖,充分拌匀即可装盘。
炝拌苜蓿菜
1.苜蓿处理干净,开水锅里焯断生,过凉水,控掉水分,装入拌菜盆中备用。
2.料碗中加入蒜末、小米辣圈、干辣椒节,热油泼香,加入香醋、生抽、香油、盐、鸡精、白糖少许,搅拌均匀。
3.将兑好的料汁倒入拌菜盆中,搅拌均匀装盘即可。
苜蓿拌土豆丝
1.苜蓿处理干净,焯水,断生后过凉水,控水备用。
2.土豆处理干净,切丝,焯水断生,投凉水中,捞出控掉多余的水分。
3.料碗中加入葱蒜末、干辣椒节、花椒、辣椒粉、白芝麻,泼入热油激发香味,加入盐和白糖搅拌均匀。
4.将苜蓿和土豆丝倒入拌菜盆中,倒入调配好的料汁,充分搅拌均匀,加入香醋再次拌匀,即可装盘。
苜蓿菜划土豆
1.苜蓿处理干净,焯水,凉水中投凉,捞出挤掉多余的水分,再稍微切碎一点。
2.土豆洗净,上锅蒸熟,去掉外皮。
3.起锅烧油,下入葱姜蒜末、干辣椒炒香,下入苜蓿菜,翻炒均匀,翻炒出香,调入盐、鸡精、味精、胡椒粉、花椒粉、少许生抽,将熟土豆用擦子擦成片或者压成碎泥直接投入锅中,翻炒均匀,美味即成,即可出锅装盘。
苜蓿菜馍
1.苜蓿摘洗干净,剁碎,加点食用碱,加入适量的面粉,加入少许清水,拌成稠糊,均匀地摊在笼屉里面,大火蒸十五分钟。
2.料碗中加入蒜末、葱花、盐、香醋、酱油、香油、油泼辣子,加点清水稀释一下,搅拌均匀。
3.蒸好的苜蓿菜馍,改一下刀,切成自己想切的形状,摆入盘中,随料汁一起上桌即可食用。
蒸苜蓿菜
1.苜蓿清洗干净,控掉水分,倒入盆中,加入少许的食用油拌匀,加入适量的白面抓拌均匀,上蒸锅,蒸六分钟以上,即可出锅。
2.料碗中加入蒜末、小米椒圈、泽蒙花、辣椒面、白芝麻、用热油激香,再调入、盐、白糖、生抽、香醋,搅拌均匀。
3.蒸好的苜蓿菜抖散,加入调好的料汁,拌匀即食。
油炸苜蓿丸子
1.苜蓿处理干净,剁成碎末,加入鸡蛋、盐、十三香、淀粉、少许面粉,食用少许,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均匀。轻轻地搓成丸子待用。
2.起锅烧油,五成油温下入搓好的丸子,炸至定型出锅,复炸一遍,炸至外皮酥脆即可出锅,控油装盘。配上自己喜欢的调料即可食用。
苜蓿菜团子
1.苜蓿处理干净,焯水过凉水,挤掉多余水分,切碎,装入盆中,加入盐和五香粉,再逐一团成丸子。
2.将菜团放入玉米粉中均匀裹上一层玉米粉,再蘸一下清水,再裹一次,重复2次,放入开水锅,蒸10分钟,出锅搭配蒜醋汁即可上桌。
3.蒜醋汁:蒜末、香醋、盐、少许白糖、味精、生抽、香油拌匀即可。
苜蓿菜馍馍
1.盆中加入一斤面粉、5克白糖、5克酵母、300克温水,密封醒发。
2.苜蓿清洗干净,再剁碎,撒入食用盐。
3.将发好的面和剁碎的苜蓿揉搓在一起,分别做成馒头形,大小随意。
4.凉水上锅,蒸15分钟,闷一下即可出锅,可以搭配蒜汁一起食用。
5.蒜汁做法:蒜加入食盐捣成蒜泥,加入凉白开,加入香醋,味精,香油即可。
苜蓿鸡蛋饺子
1.苜蓿放入清水中,加盐或者碱浸泡五分钟,淘洗干净备用。
2.胡萝卜擦成细丝,开水里煮断生,捞出投凉。
3.锅中再次加入碱面少许,下入苜蓿菜,约煮三十秒,捞入凉水盆中过滤备用。
4.苜蓿挤掉多余水分剁碎,加入切碎的胡萝卜,加入炒鸡蛋碎,加入葱姜末,加入调和面,泼上热花椒油,调入盐、蚝油搅拌均匀即可。
5.和面,和面这一步可以提前半小时操作,擀皮,包饺子,放开水锅里煮熟盛出。
6.调一个蘸料:蒜末、辣椒面、盐,泼上热油加入生抽、香醋、葱花,加点凉白开搅拌均匀即成。
这些好吃的做法你觉得怎么样?没吃过的朋友快去试试吧,你还有苜蓿菜的哪些好吃做法,不妨分享出来,咱们一起尝尝鲜。
点个小心心,天天都开心,别忘了点赞关注哦。
龙驹寨香苜蓿及香苜蓿粉蒸肉丹凤县城古称龙驹寨,龙驹寨早在春秋战国时,即是由西北通往东南之交通要冲,亦系军事要地,也是繁华的混淆水旱码头。
这里人们种植一种特殊的苜蓿,叫做香苜蓿。不同于牲畜吃的苜蓿饲草的那种,苜蓿饲料草的苜蓿无香味。
香苜蓿是主要当作调料用的,像花椒、桂皮、草果,还可与禽、肉、鱼、蔬菜一起蒸、炒、煮食。苜蓿的嫩芽也能供人们食用,但不能做调料。
龙驹寨人把普通苜蓿叫做野苜蓿,而他他们的香苜蓿叫做家苜蓿。两种苜蓿形状几乎完全一样,但气味、质地和用途很大的不同。
在许多辞书上,查不出“香苜蓿”这个词来。《辞海》有“香芹”条,说亦称“洋芜荽”,鲜叶作香辛料,不知与香苜蓿有无关系。商洛地区地方志办公室编写的《商洛特产》一书,对香苜蓿有一些有趣的记述。
说香苜蓿主产地有一东水泉,泉水冬暖夏凉,清澈晶莹。一年四季都有大姑娘小媳妇云集泉畔洗衣。好事者戏呼东水泉为“赛花池”。从而有了赛花池胭脂水长出香苜蓿的趣谈。其实用东水泉浇灌的香苜蓿只有几亩,但却恰是香苜蓿中的佼佼者。摆在龙驹寨商店或菜摊上出售的香苜蓿,多以草纸包成长方锭,并用毛笔楷书“龙驹寨东水泉香苜蓿”字样,作为招来顾客的商标。自古以来,龙驹寨人向外地亲朋敬献土仪时,多有馈赠香苜蓿的。总之,这香苗蓿是很有些趣味的。
用香苜蓿 *** 的粉蒸肉, *** *** 与普通粉蒸肉略同。将晾干的香苜蓿洗净、煮软、切段。小麦面粉炒熟。二者相拌,加猪油,加糖,加适量调料。肥猪肉去皮煮半熟后切片。像粉蒸肉一样,装碗上笼蒸制。扣人盘中时,上边是排列整齐的肉片,下边是如柔软铺垫的香苜蓿。吃时内染苜蓿香气,苜蓿之香又与肉之香相混合,别是一番香味。
自古以来,,龙驹寨人多以香苜蓿馈赠亲朋好友。
苜蓿草是一种植物,在我们农村中很常见。除了作为牲畜饲料之外,苜蓿草还可以制成苜蓿菜,是一道非常健康美味的菜品。
春天到了,在“清明″节前后,是我们北方农村采挖苜蓿菜的更佳季节。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 *** 苜蓿菜的做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做法一:苜蓿菜拌凉
将挖来苜蓿菜洗净,放入开水中焯烫2-3分钟,捞出晾凉备用。
将蒜头和辣椒切成细末,加入适量的盐和味精调制成调味料。
将晾凉的苜蓿菜切成小段,倒入调味料中拌匀即可食用。
做法二:苜蓿菜炒蛋
将苜蓿菜洗净,切成小段备用。
打两个蛋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的盐和味精调味,搅拌均匀备用。
热锅冷油,放入葱姜蒜末煸炒出香味。
加入苜蓿菜翻炒2-3分钟,直到变软。
倒入打好的蛋液,用铲子不断翻炒,待蛋液凝固即可出锅。
做法三:苜蓿菜炒肉
将苜蓿菜洗净后切成小段,备用。
猪肉切成片,加入适量的盐、生抽、料酒和淀粉腌制10分钟。
热锅冷油,放入葱姜蒜末煸炒出香味。
加入腌制好的肉片翻炒至变色。
加入苜蓿菜翻炒2-3分钟,待苜蓿菜软烂即可出锅。
总之,苜蓿菜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蔬菜,无论是拌凉、炒蛋还是炒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如果您在农村中看到苜蓿草,可以尝试一下 *** 苜蓿菜,相信您也会被它的美味所吸引。
#头条创作挑战赛#春天来了吃野菜,限定版“地上鲜”陆续上市。比如苜蓿、沙葱、苦苦菜、蒲公英,荠菜……这些“地上鲜”,是儿时记忆中的美味,也是春天带给我们舌尖上的馈赠。
苜蓿菜是春天赋予的独特美味,这时的营养价值更高,苜蓿的嫩叶,是我们理想的蔬菜,在绿叶蔬菜中,它的维他命K含量更高,维他命C超过白萝卜二三倍以上。蓿中有丰富的铁元素,能治疗贫血,含有大量的膳食粗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同时苜蓿性凉,也是一道下火菜。每年这个时候,田野里总能看到人们用手揪苜蓿芽,它闻着清香,吃起来很鲜美。
在野外选苜蓿,首先看颜色,苜蓿菜越嫩越好吃,叶子大的不一定嫩,有时叶子大的生长时间长,口感粗糙,不宜食用。其次,闻一下是否有草腥味,没有的话,就比较新鲜。最后,长在路边或工业地段的不宜食用,因为可能受到污染。
如何做一盘鲜美的凉拌苜蓿?首先准备好调料,大蒜2瓣、花椒1克、生抽2克、盐2克、油适量、辣椒面1克、芝麻油2克;其次,锅里烧水,放一点盐,倒入苜蓿焯一下,加盐的目的是为了使叶子更绿,焯好的苜蓿捞出过凉水,挤干水分,放到盘中,加上盐,放入切好的小米辣、蒜末;最后,炒锅烧油,放入花椒慢慢炸,用热的花椒油浇上去,调匀即可上桌,吃一口,满嘴香。
窗外春暖花开,阳光正好
一年一度挖野菜的时节来了
不过
在信阳野菜可得看准了挖
因为一不小心...
???
最近一位女子因吃野菜中毒了
还有一位壮年男子也被放倒
......
一家三口食用后
妻子中毒
赵先生外出后带回来一大把油绿油绿的“野芹菜”,他的妻子蒋女士洗净后做了一碗香喷喷的炒芹菜。蒋女士吃“野芹菜”较多。因为觉得没有想象的鲜嫩,赵先生和9岁的女儿只吃了一小口。
饭后,蒋女士感觉自己的舌头又麻又辣。不久,她出现恶心欲呕等不适。“这芹菜是哪里买的?”赵先生回答说是野外采的。这时,蒋女士觉得不对劲了,连忙用手去抠,吐出来一些。
“赶快上医院看看吧!”赵先生拿着地上剩下的一把“野芹菜”,赶紧驱车来到医院。接诊的医生认为这个看着很像芹菜的东西疑是“石龙芮”,含有剧毒。经过催吐和输液治疗,蒋女士病情有所缓解。
后来经确认,这野菜名叫石龙芮,含剧毒。据了解,“石龙芮”形状很像菜场里卖的芹菜,只不过茎没有芹菜高,叶子还带有刺状,别名水堇、鬼见愁、野芹菜、假芹菜……误食后 ,口腔灼热,随后肿胀,咀嚼困难,剧烈腹泻,脉搏缓慢,呼吸困难,瞳孔散大,严重者10余小时内死亡。
公园挖来“野菜”
吃一口就倒
除了蒋女士,还有一位46岁的王先生最近也被野菜放倒了。王先生去公园玩时在公园里看到一种植物,很像他小时候吃过的野蒜,味道不错,所以一看这个植物长得和印象中的野蒜非常像,就挖了一袋带回家。
王先生将这个“野菜”清洗干净,炒了一盘,准备就稀饭吃。但是吃了一口发现是苦的,不过他没随即吐掉,而是咽下去了,剩下的没吃。也幸亏他没有再吃,不然估计就要送命了。
五六分钟后,王先生感到上腹绞痛、头晕,随后全身乏力,呕吐不止。“完了,中毒了。”王先生意识到不妙,赶紧喝了几大杯盐开水催吐,随即前往医院。
后来经确认,王先生吃的是石蒜。石蒜,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红花石蒜很多人见过,就是有毒的名花——彼岸花。在《本草图经》和《本草纲目》中,都记载了石蒜的毒性,一般作为药用也多为外用。
挖野菜一定要注意!
从往年收治情况来看,春季因误食有毒野菜、野菌入院的病例高发。
冯家镇某村孙大爷就曾因食用野菜后,出现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前往医院就诊后被诊断野菜中毒。
据孙大爷回忆,当日中午,他食用了从山上挖回来的野菜。可是,吃完午饭没过多久,他就出现腹泻反应,随后感觉恶心呕吐,家人赶紧将他送到医院。
一些野菜虽然好吃,但是对于不熟识的人来说,很容易弄错,导致误食有毒野菜,所以更好不要随意采摘。
另外,马路两旁生长的野菜,因遭废水、汽车尾气等污染,有害物质含量高,食用后容易增加中毒风险。
医生提醒:一旦食用野菜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应尽快通过催吐、导泻等 *** 排出毒物,并之一时间就医,同时尽可能保留食物样本,以便医生对症治疗。
那么问题来了
信阳什么样的野菜是可以吃的呢?
1.荠菜:降胆固醇
荠菜,大概是最为人所知的一种野菜了。三四月间,带着锯齿的翠绿荠菜叶最鲜嫩。
荠菜中含有乙酰胆碱、谷甾醇和季胺化合物,可以降低血液及肝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
荠菜还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具体吃法:
无论清炒、做汤、剁碎做馅料、煮粥,都别有风味,比如荠菜豆腐羹、荠菜馄饨、荠菜粥。
2.清明菜:降血压
这种野菜之所以叫“清明菜”,主要是因为在清明前后食用味道是更佳的,否则过嫩或者过老口感都会很差。
清明菜含脂类物质、挥发油、大量胡萝卜素及少量B族维生素、鼠曲草素、硝酸钾、氯化钾等,能扩张局部血管,可用于防治高血压。
具体吃法:
传统吃法是将嫩苗洗净沥去水分后捣烂为泥,滤取鲜汁液与糯米粉拌匀,加入白糖、鲜橘皮细丝等调料,制成圆饼蒸熟食用,即“青团”。
如果嫌 *** 麻烦,也可在做汤时,把清明菜切碎直接倒入汤中提味。
3.马齿苋:降血糖
糖尿病虽然目前无法根治,平时多吃点马齿苋可以起到降血糖、控血糖的作用。
马齿苋含有丰富的去甲肾上腺素,能促进胰岛腺分泌胰岛素,调节人体糖代谢过程、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糖恒定,被称为餐桌上的“胰岛素”。
具体吃法:
马齿苋的吃法有很多种,焯水后炒食、凉拌、做馅都可以,比如马齿苋炒鸡蛋、马齿苋包子。
除了控血糖,马齿苋还是天然的抗生素,可用于皮肤过敏引起的红肿热痛、痱子、湿疹、蚊虫叮咬后的瘙痒。
具体 *** :
鲜马齿苋90克(干马齿苋30克),煎水擦洗。也可将马齿苋捣碎,把汁涂在皮肤患处。
4.小根蒜:防治心脏病
小根蒜又名薤白,北方人也有管它叫山蒜、野葱的。
对老年人来说,小根蒜是养生保健的好东西。它能“养心”,可以温通心阳、疏通血脉,降血脂、防止动脉硬化,是防治心脏病的食疗上品。凡是心脏功能不好,或者平时感觉胸闷、心区痛的人,常吃小根蒜,可预防冠心病、心绞痛等。
具体吃法:
小根蒜拌豆腐,小根蒜白木耳粥、小根蒜炒鸡蛋等。
5.蒲公英:天然抗菌药
蒲公英,又称“婆婆丁”,具有杀菌和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病度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具有“天然抗菌药”之美誉。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蒲公英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胃溃疡等。
具体吃法:
对于蒲公英,老百姓最常见的吃法是凉拌,先把蒲公英洗干净、焯水,直接放点香油、辣椒、盐、醋等调味品拌匀就可以了。
当然也可以用来做馅包饺子、烙饼。
6.苦菜:提高身体免疫力
苦菜又被称为苦荬菜,药用价值很高,对胆囊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很好的疗效。
因为这种野菜中含有丰富胡萝卜素和维生素,对治疗贫血疾病,提高身体免疫力有药用价值。
具体吃法:
苦菜因为味道比较苦,很多人可能吃不惯,建议不要直接生吃,可焯烫后凉拌,能减轻一些苦味。也可以将苦菜焯烫后切碎做馅儿吃,苦味也不是很重。
7.马兰头:治咽喉炎
马兰头性味辛凉,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消肿之功效。一般患咽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等化脓性炎症时就可以请它来帮忙。
具体吃法:
最常见的吃法是马兰头拌香干,还可以做成豆腐羹,嫩豆腐的爽滑和马兰头的清香可谓是相得益彰。
马兰头更好不要放过夜,因为失掉水分以后就不香了。如果采的马兰头多了,可以做成馅料用。
8.穿心莲:防感冒
穿心莲中含有穿心莲酯等天然消炎和抗病毒成分,对感冒、肺炎、咽喉炎、口角炎等都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具体吃法:
穿心莲吃法很多样,麻油凉拌、蒜蓉清炒或者涮火锅等。
9.苜蓿菜:抑制出血
苜蓿菜也叫金花菜、草头,其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可作为治疗贫血的辅助食品,苜蓿中所含的B族维生素成分,可治疗恶性贫血。此外,苜蓿还含具有止血作用的维生素K,常用来治疗胃病或痔疮出血。
具体吃法:
苜蓿经油炒后,冷却了再吃味道更好,其汁有沁人心脾之感,在燥烈季节,如果觉得唇干舌燥,用以佐膳,是维护健康的上品菜肴。
10.灰灰菜:清肠通便
灰灰菜又名灰菜、灰条。食用灰灰菜能够预防贫血,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对中老年缺钙者也有一定保健作用。特别要强调灰菜具备的清肠、通便作用,立竿见影。常食灰菜,减肥瘦身效果非常明显。
具体吃法:
把幼嫩的灰灰菜清洗干净、焯水,拌入葱、姜、蒜、盐、味精、香油即可食用。
信阳人
趁着这大好春光
吃点野菜把病防
但是一定要看清楚哦!
提醒更多人!
很多人都知道丝绸之路,毕竟这个概念意味着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文化碰撞;可你知道吗?如果没有丝绸之路,如今我们的一日三餐可会少了很多色彩呢。
别的不说,没了以下这几种外来调味菜,你爱的烧烤、火锅、小炒肉可就不够香了呢!
看饿了没?图/soogif
01 大蒜
俗话说:“吃肉不吃蒜,香味少一半”,这句话就证明了,大蒜与肉类的命运是绑在一起的。其实大蒜,是原产自西亚和东亚地区的。
汉代王逸所著的《正部》记载:“张骞使还,始得大蒜、苜蓿。”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也说明了大蒜还有另一个名称(胡蒜),可以证明他的外来身份,“小蒜乃中土旧有,而大蒜出胡地,故有胡名。”
蒜泥小龙虾。 图/视觉中国
从此大蒜在中国正式落户,并催生了一个令无数人着迷的口味——“蒜香”,不知道有多少人,曾被烧烤摊上的蒜烤生蚝馋得走不动路呢?
02 香菜
有没有人在点外卖时,在备注栏里强烈要求“不要香菜”呢?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香菜,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及中亚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农学著作就《齐民要术》详细地记载了种植香荽的 *** 。
炒羊肉少了香菜还真不够味儿。图/视觉中国
因其特殊的香气,香菜多用作凉拌菜、煲汤的提味佐料。对于广大肉食爱好者来说,香菜搭配牛羊肉的经典组合自然是心头好。羊肉温补味鲜,在羊肉汤上撒上几根香菜,去腥解腻,增添了灵魂。
03 洋葱
切洋葱“辣”眼睛,可吃洋葱时,无论是猪、鸡、羊、牛,还是鱼肉,洋葱都是百搭的。洋葱在新疆地区也叫“皮牙子”,在很多新疆美食中,皮牙子都是不可缺少的元素。
洋葱可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最早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中亚。洋葱在传入中原后起初被称为“胡葱”,17世纪传入日本后,才改名为如今的“洋葱”。
要是切洋葱的时候能不哭就好了。 图/图虫·创意
04 胡椒
虽说都是“椒字辈”的调味品,花椒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植物,它的“兄弟”胡椒却是从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胡椒原产于印度马拉巴海岸。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称:“胡椒,出摩伽陁国。”
实际上,古代中国本土并不适宜种植这种辛作物,因此胡椒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算得上是“奢侈品”。到了宋朝,海运发达,胡椒才通过海上贸易大量传到中国市场。
黑胡椒这种东西,啧啧啧。 图/soogif
如今,这种具有独特魅力的香料已经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常客,谁会不爱黑椒牛柳呢?
05 孜然
作为烧烤的“灵魂调料”,孜然如今可是成为了烧烤架上的“红人”。其实,在中国古代,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安息茴香”,而“安息”正是今天的伊朗一带。
孜然算不算烧烤的秘诀?图/视觉中国
“孜然”也是 *** 尔语的音译,因为孜然最早是传入我国新疆地区,新疆地区最早种植和使用孜然。孜然的气味芳香而浓烈去腥解腻,新疆大块羊肉串上孜然粒就真的是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了。
如果说以上这几种外来调味料,能让肉食爱好者吃得更酣畅淋漓,那丝绸之路带来的其他食物简直组成了中国人的一日三餐。
苹果怕是今天最朴实的水果了。图/视觉中国
从解决饥饿的粮食(大麦、高粱、燕麦、玉米等),到富含维生素的各种水果蔬菜(苹果、葡萄、西瓜、番茄等),正是借助曾经的丝绸之路,我们如今的生活才得以有滋有味。
文丨阿壹
参考资料: 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域外农作物
丹凤葡萄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
“葡萄美酒夜光杯”,“家家扶得醉人归”。在我们这“无酒不成礼仪”之邦,丹凤葡萄酒首屈一指,民谚“路过龙驹寨,喝酒忘吃菜” 即言此。
丹凤葡萄酒色如红宝石;透明晶亮,酒味怡而不滞,爽而不薄,醇而不酽,冷而不寒,甜酸适口,饮后开胃提神,余香绵久,闻名遐迩,畅销全国26个省(市)。凡过往此地之游人商客,不仅必饮,而且必带。
8集电视连续剧《糊涂十四》,就讲述了丹凤葡萄酒的传奇历史。1911年(清宣统三年),南阳客商 *** 文由豫入陕,见龙驹寨盛产优质葡萄,加之他曾跟随意大利传教土安西曼在南阳学习过无曲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于是就在黄巷子西十家办起了葡萄酒酿造作坊,不断扩大生产,正式创办“陕西省龙驹寨协记美利葡萄酒酿造公司”,后更名为“西北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大芳葡萄酒酿造公司”,是西北地区最早、更大的葡萄酒系列生产厂家。解放后,厂址迁至寨北后原,由合营转为国营,名曰“丹凤葡萄酒厂”,有厂房1.9万多平方米,储容器容量1.2万多吨。丹凤葡萄酒酿造设备不断更新,工艺不断改进,在继承传统生产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先进科学酿造技术,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丹凤葡萄酒均以优质龙眼葡萄为原料,三次加糖,精心勾兑,经三年以上陈酿,才出窖上市,馨香甘醇,久负盛名。丹凤葡萄酒有木梨香葡萄酒、玫瑰葡萄酒、干白葡萄酒、干红葡萄酒等30多个品种,年产量7600多吨。1985年, *** 中央总书记胡 *** 来丹风县视察时,品尝了丹风葡萄酒,给予了丹凤葡萄酒以极高的赞誉。
苜蓿粉蒸肉
简单营养的苜蓿粉蒸肉
丹风县城古称龙驹寨,曾是繁华的水旱码头。当地人种植一种特殊的苜蓿,叫做香苜蓿。不是主要用作牲畜饲草的那种。那也叫苜蓿,却无香味,不冠香字。香苜蓿是主要当作调料用的,像花椒、桂皮、草果;还可与禽、肉、鱼、蔬菜一起蒸、炒、煮食。
苜蓿的嫩芽也能供人们食用,但不能做调料。龙驹寨人把普通苜蓿叫做野苜蓿,而把他们的香苜蓿叫做家苜蓿。两种苜蓿形状几乎完全一样,但气味、质地和用途却有很大不同。在许多辞书上,查不出“香苜蓿”这个词来。《辞海》有“香芹”条,说亦称“洋芜荽”,鲜叶作香辛料,不知与香苜蓿有无关系。商洛地区地方志办公室编写的《商洛特产》一书,对香苜蓿有一些有趣的记述。说香苜蓿主产地有一东水泉,泉水冬暖夏凉,清澈晶莹。一年四季都有大姑娘小媳妇云集泉畔洗衣。好事者戏呼东水泉为“赛花池”。从而有了赛花池胭脂水长出香苜蓿的趣谈。其实用东水泉浇灌的香苜蓿只有几亩,但却恰是香苜蓿中的佼佼者。摆在龙驹寨商店或菜摊上出售的香苜蓿,多以草纸包成长方锭,并用毛笔楷书“龙驹寨东水泉香苜蓿”字样,作为招徕顾主的商标。自古以来,龙驹寨人向外地亲朋敬献土仪时,多有馈赠香苜蓿的。总之,这香苗蓿是很有些趣味的。
厨师讲丹凤香苜蓿粉蒸肉, *** *** 与普通粉蒸肉略同。将凉干的香苜蓿洗净、煮软、切段。小麦面粉炒熟。二者相拌,加猪油,加糖,加适量调料。肥猪肉去皮煮半熟后切片。像粉蒸肉一样,装碗上笼蒸制。扣人盘中时,上边是排列整齐的肉片,下边是如柔软铺垫的香苜蓿。吃时内染苜蓿香气,苜蓿之香又与肉之香相混合,别是一番香味。
北瓜揽饭
美味的北瓜
龙驹寨人把“南瓜”叫做“北瓜”,尽管名差南北,却是一样的东西,据说这是如今治糖尿病的更佳食疗瓜类。当地人以它为主料做出的“北瓜揽饭”,在龙驹寨流传了数千年,有民谣为证:“死不在赵徐二沟扛活,北瓜豇豆吃死,红薯芋头救活”(赵沟和徐沟是龙驹寨的两条座北向南的小山沟,因光照充足,土壤红粘盛产瓜果而闻名)。
北瓜揽饭的烹制 *** 是:取一北瓜洗净剖开,掏出瓜瓤后切成寸许方块。绿豆淘净备用。锅内放油加热后放入葱段、姜末、蒜粒煸炒,出香味后放入瓜块一道翻炒,然后撒上盐、五香粉等调味品,把淘净的绿豆覆盖其上,加入清水,以浸过绿豆瓜块平面为度。盖上锅盖,文火慢蒸约半小时即成。“北瓜揽饭”中的瓜块香甜糯柔,绿豆开花沙软,色泽黄绿相间,易消化富营养,即可当饭吃,又可佐餐搭配饼馍、米饭、稀饭等,实为老幼皆宜的特色佳肴。
商芝肉
好看好吃的商芝肉
先将带皮猪肉洗净,煮六成熟捞出,在肉皮上涂一层蜂蜜和食醋,入油锅炸呈金黄色,捞入汤锅里泡软,再捞出切片,将肉片皮朝下整齐地排放在蒸碗里,大葱分别切成段和斜形片,生姜分别切成片和未,用鸡蛋黄摊烙成蛋皮,切成象眼片。商芝人沸水锅中煮救捞出,去掉老茎、杂质,淘净,切成段,置碗中,加酱油、精盐、熟猪油拌匀,浇入蒸碗,再放姜片、葱段、八角,上笼先旺火后小火蒸至熟烂后取出,拣去葱、姜、八角,攘去原汁,将肉扣入汤盆。炒锅内放入鸡汤,加入原汁,旺火烧沸,下入姜末、葱片、味精,用手勺搅匀,投入蛋黄皮,淋芝麻油,浇人汤盘即成。
丹凤蕨菜
蕨菜
蕨菜,别名蕨儿菜、鹿角菜、拳头菜等。蕨菜是凤尾蕨科蕨属中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和日本。蕨菜是一种野生蔬菜,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陕西丹凤出产的质量为更佳,主要生长在山坡阴地及林缘中。近几年来也开始人工栽培。蕨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纤维素、钙、磷、铁等营养万分同时在医药上还具有驱虫、清热解毒、补气升阳、消肿利尿、驱风散寒、降血压和促进细胞更新等功能。 蕨菜是大家都熟悉的山野菜,在我国食用的历史悠久。主要是在春末夏初采收嫩菇叶作鲜菜食用,也可腌渍和晾晒制干。同时蕨菜的根部还含有大量淀粉,可以加工成淀粉食用。蕨菜的食用 *** 很多,而且简单方便,现介绍几种主要烹调 *** ,供大家参考:
一、蕨菜炒肉丝:
1、将新鲜的蕨菜除去老化变硬部分,清理洗净后在开水中焯一下,再用凉水漂洗,切成3厘米长的段备用。
2、把肉丝炒到快熟时,加入葱、姜、蒜、花椒粉等调味料再煸炒片刻。
3、把切好的蕨菜倒入炒肉丝锅中,与肉丝用旺火同时煸炒片刻,加食盐、味精、酱油即可出锅装盘。二、凉拌蕨菜:
1、将新鲜的蕨菜除去老化变硬部分,洗净后在开水中焯一下,晾凉后切成3厘米长的段。
2、加食盐、味精、醋、香油、花椒油等调拌均匀,即可装盘。 三、咸蕨菜:将新鲜的蕨菜除去老化变硬部分,洗净,晾干表面水分,用一层菜一层盐的 *** 码入坛内,压紧,腌制成咸蕨菜。食用时再清洗切段,如再加些佐料更美味。
掌握这2个小 *** ,在家也能种出鲜嫰的苜蓿芽菜苜蓿,又名金花菜、黄花苜蓿、南苜蓿、草头等。主产我国江苏、浙江、陕西等地。苜蓿的嫩茎叶可以炒食、腌制及拌面蒸食,味道特别鲜美。
而苜蓿的种子,也可以用来做芽菜。苜蓿芽菜又称西洋芽菜,在北美,苜蓿芽菜每年的销售额高达2.5亿美元。
苜蓿的芽菜不仅低热能而且营养丰富,内含蛋白质以及钙、铁、钾等矿物质。食用时, *** 也多样,将苜蓿芽菜洗净以后,放入开水中煮3~5分钟,捞出来放在清水中浸泡30分钟,就可以用来凉拌、炒食和做汤等。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地了解一下,如何用苜蓿种子,培育出鲜嫰好吃的苜蓿芽菜。
席地生产苜蓿芽菜
苜蓿席地生长芽菜,其生长周期在20~30天左右。
在播种前,先选用土层深厚,土质肥沃而且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地做苗床。
土地选好以后,先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做底肥,然后进行深耕,并且将地耙平做畦。
在做畦时,畦面不做的太宽,一般宽度为1米,长度视土地的长度而决定。
畦做好了以后,按照每平方米200克种子的密度进行撒播。种子播进地里以后,在种子上面覆盖0.4厘米厚细泥土,并稍微镇压以后再浇水。
为了促使苜蓿种子快速发芽出苗,可以在畦面盖上地膜保温保湿。
苜蓿幼苗出土以后,撤掉地膜,每天都要淋一次水,保持土表湿润。等到幼苗生长出2片叶子时,可以亩用尿素8~10千克随水追施。
苜蓿芽菜的生长期短,当苗生长至3~4厘米时,就要趁茎叶幼嫩时进行收割。注意在收割苜蓿芽菜的时候,茬要低留、平齐,有利于下一茬苜蓿芽生长整齐。
为了保证苜蓿芽菜鲜嫰,每收割一次,都要随水追肥,确保后期芽菜的产量和质量。
育苗盘生长苜蓿芽菜
用育苗盘进行苜蓿芽菜生产,先在育苗盘上铺一层报纸或者卫生纸,用凉水将报纸喷湿以后,将苜蓿种子均匀地撒播在报纸上。
苜蓿种子撒播完了以后,可以每5盘或者10盘为一摞码放整齐,并且最上面一盘要用湿草帘盖住保湿,放置在暗室内催芽。
苜蓿种子在催芽期间,每天早晚都要喷一次水,避免因种子因缺多少水分而发生不出芽的现象。
当苜蓿芽生长至2厘米高时,就可以摆盘上架了。
苜蓿幼苗上架以后,每天用清水滞洗两次,温度保持在13~17度之间,继续用黑色薄膜遮盖住,进行遮光培养。
注意苜蓿芽菜在生长期间,温度不能超过28度,因为温度过高的话,苜蓿幼苗容易腐烂发霉。
等到5天以后,苜蓿幼苗有3厘米高时,可以除掉上面的黑色薄膜,并移出暗室,让幼苗绿化2天,当苜蓿幼苗的子叶展开,便可以及时收获了。
附:凉拌苜蓿芽菜
将鲜嫰的苜蓿芽菜放入开水中焯水3分钟,然后捞出来,放进凉白开中浸泡30分钟左右,然后捞出来沥干水分装盘。
苜蓿芽装盘以后,将事先准备好熟油、蒜泥、香油以及自己喜欢吃的调料调匀后淋在苜蓿芽菜上,用筷子拌匀,上面再放一些切好的红辣椒碎点缀,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苜蓿芽菜便做好了。
导读:大家好,我是胡师傅,每天都会用心分享各种时令菜谱给大家!一年四季,我最喜欢的季节就是春天,因为春天不冷不热,在外面随便走一圈,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当心情不好或工作累了时,出门走上一圈,就能使心情完全放松!而在春天,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和家人一起去田间地头如马兰头、荠菜、野葱、蒲公英等等野菜,然后在晚上,来品尝这些野菜的鲜香味。
而在每年的春天,有一种野菜,我宁可少吃猪肉也一定不会错过,它就是苜蓿。每年春分后,正是苜蓿悄悄冒出来的时候,只要在野草多的地方都有它的身影。苜蓿相比较其他野菜,它十分好分辨,因为它的叶子长得非常像花生叶,只要您挖了一次,这辈子就会记住它是苜蓿。而苜蓿直接吃时是会带有一点苦味的,但是将苜蓿做熟后,它的味道极其鲜甜,在一些大的饭店,如果只是单独点一盘苜蓿头炒着吃,价格不会低于50元呢。
苜蓿不仅好吃,而且还非常适合在冬天吃,因为随着温度升高,体内开始变得燥热,而苜蓿就有降火的作用,特别是您近期便秘、口舌生疮,建议大家多吃苜蓿呢!而苜蓿最鲜嫩的时间是3-4月中旬,所以想吃的,大家一定要抓紧这1个月,错过了就要等明年了!苜蓿的吃法也有很多,比如拌馅、蒸、炒都非常好吃,而今天老胡分享的豆芽炒苜蓿,是更好吃的一种炒法。接下来看看这道菜到底如何做才能好吃。
【原材料准备】:苜蓿一簸箕、绿豆芽250克、干辣椒2个、蒜末、食盐、鸡精、食用油适量。
【苜蓿炒豆芽的做法】:
之一步:挖回家的苜蓿一定要及时吃,放的时间过长,水分会流失,从而使苜蓿吃着不鲜嫩。然后把苜蓿择干净,苜蓿更底部的根茎需要扔掉,这种根茎又老又涩,一点都不好吃,接着将苜蓿放入到淡盐水中浸泡10分钟,这样可以去除苜蓿中所有的脏东西,最后将苜蓿捞出,用流水冲洗干净即可备用。如果您当地苜蓿比较多,建议大家挖苜蓿时,只需要掐苜蓿的尖尖即可,苜蓿尖尖口感是更好的。
第二步:买豆芽时,建议大家买绿豆芽,因为绿豆芽降火的作用更好,而且它的腥味没有黄豆芽那么重。买回家的豆芽,只需要将豆芽冲洗1-2遍,然后把豆芽中的水沥干即可备用。
第三步:把锅洗净后烧热,然后放一勺植物油到锅中,如果家里有猪油的,可以用猪油代替,因为猪油炒出来的菜吃着会更香,接着将油烧到6-7成热时,把蒜末、干辣椒放入到油中爆香。蒜末和干辣椒一定要一起放,否则油温太高,干辣椒会糊的。
第四步:将洗净的豆芽放入到锅中,大火持续不断的将豆芽炒1分钟,然后沿着锅边点一点陈醋,这样可以去除绿豆芽的腥味,接着继续炒七八下,直到将豆芽炒的断生即可。
第五步:将沥干水分苜蓿倒在锅中,然后大火爆炒一会儿,将苜蓿也炒到断生后,此时立即将食盐、鸡精放入到锅中炒匀即可起锅食用。食盐和鸡精一定要等豆芽和苜蓿炒熟后才能放,因为这2种食材含水量都比较多,如果放的过早,会使它们流太多的水,导致豆芽和苜蓿吃着都不鲜嫩。
【技术总结】:1、要先炒豆芽然后再炒苜蓿,这样可以能使2种食材保持更好的口感。2、做苜蓿炒豆芽,不需要太多的调料,基本的食盐、鸡精,就可以了,这样能更大限度保留它们的鲜味。3、做好的苜蓿炒豆芽,需要及时吃完,千万不要隔夜吃,口感会差很多。
春天,宁可少吃猪肉,也别错过吃“苜蓿”这菜,经常上火多吃点,现在正当季,错过等明年!如果今天的文章对您有帮助,那就点一个关注,点一个赞,感谢您的支持,后续胡师傅还会给大家讲解更多做菜诀窍、养生技巧,最后感谢大家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