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远(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和文化名人)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21 0

马光远(1915年5月10日-2019年5月24日),中国历史学家和文化名人,原籍河南省西峡县,后定居台湾,曾任教于台湾大学历史系。

马光远于1915年5月10日出生在河南省西峡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的祖父马师曾是一位的医生,对马光远的成长影响深远。马光远的父亲马腾蛟是一位教育家,曾任西峡县教育局局长和西峡县立中学校长。马光远的母亲邓氏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对马光远的文学修养也有很大的影响。

1933年,马光远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在校期间,他受到了陈寅恪、钱穆等学者的影响,开始了他的历史学研究之路。1937年,马光远毕业后留校任教。1940年,他赴美国留学,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在美国期间,他曾担任《中国季刊》编辑,以及《中国史研究资料》主编。

1947年,马光远回到中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高校任教。1950年,他被派往东北抗美援朝,担任中朝友好协会秘书长。1952年,马光远被调往中央文史研究馆工作,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重要人物。

1958年,马光远因不同意 *** 的“大跃进”政策而被迫离开中央文史研究馆。之后,他一直在北京市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单位工作。1987年,他移居台湾,并在台湾大学历史系任教。

马光远一生著述颇丰,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他的代表作有《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史新编》、《中国史论丛》等。

2019年5月24日,马光远在台湾逝世,享年104岁。

马光远曾获得多项荣誉,包括

197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91年,获得日本学术奖;

2000年,获得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学术成就奖”;

马光远(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和文化名人)-第1张图片-

2005年,获得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huanet). 新华网. 2019-05-24.edia/articles/c143-201305007.pdf). 二十一世纪.l). 中国科学院. 2019-05-24.lgy/). 中国社会科学院.aewsews/201905240267.aspx). 中央社. 2019-05-24.l). 中国科学院. 2005-12-06.

马光远(1897年-1975年),原名马存实,字叔卿,号慎初,河南南阳人,中国历史学家和文化名人。他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

马光远于1897年出生于河南南阳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小时候就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阅读古代典籍和历史书籍。后来,他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成为了历史学家陈寅恪的学生。在陈寅恪的指导下,马光远深入研究了中国古代史和文化,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历史学家。

抗战时期,马光远担任了国立中央图书馆馆长和河南省 *** 文化处处长等职务,为抗日救亡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光远担任了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等职务,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学家之一。

马光远是中国现代史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的学术成就和贡献极为突出。他主张“史以人为本”,强调历史研究需要关注人类的价值观和人性特点,以及人类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传承等方面。他的学术思想和研究 *** 对于中国历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光远的著作颇丰,其中的是《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这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的系统性研究,被誉为中国史学史上的里程碑之作。此外,他还著有《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等多部著作,对于中国史学、文化学、哲学等领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贡献。

1975年,马光远因病去世,享年78岁。他的逝世给中国历史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留下的学术遗产和思想精华却永远铭刻在中国历史学术史上。他的学术成就和思想影响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学界,也对于世界历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标签: 光远 文化名人 历史学家 中国 著名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