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春晖 通讯员 徐林玲
新鲜的春笋
霉笋
春笋红烧肉
腌肉烧笋
本报记者 谢春晖 通讯员 徐林玲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写笋时写道:“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紫箨折故锦,素肌掰新玉。每日逐加餐,经食不思肉……”意思是吃了笋,连肉都不想吃了,可见春笋的味道有多鲜美了。
最近,吃春笋可算是正当时,大量春笋上市,不仅价格便宜,品质也相当好。此时,在下沙人的餐桌上,一道春笋烹制的佳肴,成了一家老小舌尖流连的美味。
霉笋
谈到春笋的吃法,老下沙们推荐最多的肯定就是这道“霉笋”了。
这道有着跟“霉苋菜梗”、“霉豆腐”异曲同工之妙的菜,绝对算得上是下沙的一道特色菜。“春天里,下沙人的酒席上如果没有这道菜,是很丢面子的。”老下沙人张大伯说。
以前,霉笋就是用霉苋菜梗的卤汁蒸出来的,蒸好后的春笋再浇上香油和葱花就好了。
现在,人们更加讲究饮食的健康,不再用霉苋菜梗的卤汁来蒸,一般都是现吃现配卤汁。如今,霉笋的做法,被下沙人称之为“改良版”。
那么,如何做一道改良版的霉笋呢?
先将新鲜春笋切成段,然后在锅里焯水 ,焯好水后,用冷水清洗,这样能锁住春笋的鲜味。然后将春笋放入高压锅中,加以配料,配料有:姜片、茴香、辣椒、香叶和盐,盖上锅盖,高压锅煮20分钟即可。高压锅冷却后,开盖,加点白糖提鲜,在浇上香油,出锅撒上葱花即可。下沙改良版的霉笋就完成了。霉笋在汤汁里浸泡的时间久一点更能入味。
油焖笋
油焖春笋也是一道春笋名菜。一般的做法是将春笋用刀拍一下,切成段,然后倒入油锅,煸炒,待炒至微黄,倒入少许料酒,白糖,在加入黄豆酱和少许鲜酱油炒一下,出锅撒上葱花就完成了。
春笋红烧肉
春笋红烧肉是一道极其下饭的下沙菜。
把春笋剥皮,切成滚刀块,焯水备用。五花肉清洗切块,再入油锅炸一下,把肉里多余的油脂去除,捞出备用,锅里放入适量的油,姜、陈皮等配料放入油锅炒香,再放入五花肉加料酒、酱油、冰糖翻炒,炒制五花肉上色后,加水和春笋炖至五花肉软烂 。
春笋吸足了浓郁的肉汁,五花肉吸取春笋的清香,吃上一口感觉整个世界都更美好了,配上香气四溢的米饭,会好吃到停不下来!
腌肉烧笋
腌肉烧笋是下沙百姓家家户户都会做的春笋菜。
可以称得上是简单而味美,首先将腌肉焯水洗净,切成块,再将春笋切成块,两者放入锅中煮,煮到腌肉炖烂为止,加点调味料就可以了。
介绍了这么多下沙的春笋菜,有没有流口水啊!赶紧在家尝试做一下吧!不过要记住,春笋虽鲜美,但也不宜多吃,春笋性寒味甘,又含较多粗纤维素,大量食用后,很难消化,容易对胃肠造成负担,特别是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切不可多食。
春笋季节不长,赶紧抓住春天的小尾巴,去尝鲜吧!
国庆长假之后,这样的下饭菜更受欢迎,清淡美味异香扑鼻,不长肉国庆长假就要过去了,这几天吃好的,玩好的,我也是吃得长了好几斤肉,当然开心最重要,吃进去的肉再慢慢让她减回去。节后恰逢重阳佳节,登高望远,想少年不识愁滋味,又或者观赏菊花,想天凉好个秋。人世间的一切变化很多,又仿佛一脉传承,很多东西都没变。小时候,我看到老人家吃霉苋菜梗,闻一闻有点臭,咬一口太咸了,一点也不爱吃,现在几十年过去了,却又怀念起这种味道,特意买来一点霉苋菜梗回来做一个老人家爱吃的菜,霉苋菜梗蒸毛豆米,用卤水汁当调料,咸淡味道刚刚好。我发现,我现在也喜欢上这种味道了。再年轻一点的人,恐怕已经不知道有这种菜,更不会习惯这种味道了。
节后上班,恢复规律的生活,按时吃饭,按时运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很多时候人的精气神不是靠外力,而是靠自己强大的内心,对自己有信心,对生活有把握,是一个成熟的人对自己的肯定和掌控。
终于静下心来,去菜场买菜,尽量买些清淡一点素菜,味道也不能太寡淡,因为几天外面出行回来,觉得吃什么都没胃口,今天特意做了一道霉苋菜梗蒸毛豆米,咸香咸香的,配米饭真是刚刚好,端起饭碗的一瞬间,觉得还是家里的小菜更好吃,大鱼大肉抵不过自家的粗茶淡饭。
霉苋菜梗是前几天菜场买了一桶,单吃太咸,上一次是配了豆腐一起蒸,非常好吃,今天是配了毛豆米,自己买了毛豆回家现剥成毛豆米,非常新鲜,与霉苋菜梗一起蒸,记得一定要放一些臭卤,其它什么调味料都不用了,就足够咸足够香了。毛豆米一定要放在锅里隔水蒸,不能用高压锅,毛豆米会变成黄色,软是软了,不好看。大火烧开后,改成小火蒸足30分钟,毛豆米吸进了卤汁,非常入味,开锅的时候有奇香,最为奇妙的是毛豆还保持脆绿的颜色,而放到嘴里已经完全蒸得绵软了,用筷子夹着毛豆米一粒接一粒停不下筷子来,最后剩下的霉苋菜梗也不那么咸了,配米饭刚刚好,吃两碗饭没问题。江南人家,以前居家过日子,经常都吃的是这个菜吧。几百年来,有些事情变了很多,有些物事还是没怎么变化。
【霉苋菜梗蒸毛豆米】
主料:霉苋菜梗连卤汁共200克,毛豆300克得毛豆米150克
做法:步骤1、毛豆我喜欢自己剥,新鲜,没时间的话也可以买现剥好的,300克的毛豆,剥出纯毛豆150克左右。霉苋菜梗比较咸,臭卤是必须的调味品,有卤汁这道菜才入味好吃。
步骤2、自己剥的毛豆米,还有不少白衣。
步骤3、毛豆米清洗一下,把白衣尽量洗干净一点,留一点也无碍。
步骤4、把霉苋菜梗放到毛豆米上,淋上卤汁,因为是咸的,其它盐啊什么调味料都不用了
步骤5、上锅蒸,大火烧开后,改小火。
步骤6、蒸30分钟,时间不能省,这样才又软又糯,时间少了,毛豆米不够酥软。
小贴士:这道菜更好用蒸锅蒸,不要放在高压锅里蒸,不然毛豆是软了,颜色就没有那么脆绿了。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施雯 通讯员 鲁桑桑 高幸儿
每到夏季,杭州人的餐桌上总会出现一道传统佳肴——霉苋菜梗。
鲜美下饭,一直以来受到追捧。
不过,前几天这道鲜美的“私房菜”却让李阿姨胆战心惊。
家住老余杭的李阿姨一直爱吃霉苋菜梗。每到夏天总会买来新鲜苋菜梗,用传统工艺腌制。
这次大概腌制一周后,李阿姨便蒸煮起来。饭间,李阿姨吃得津津有味,连菜汤都喝了。
刚吃完饭没多久,李阿姨便头晕恶心,紧接着感到胸闷憋气。起初,以为天热中暑,就在空调房里休息。
20分钟后,症状没有缓解,家人还发现李阿姨的嘴唇和手指末端都出现了青紫色,就赶紧将她送到余杭二院急诊科。
经过检查,李阿姨的血氧饱和度88%(一般都在95%以上),血气分析提示:氧分压115.1mmol/L(正常值:80.0-110.0mmhg),高铁血红蛋白浓度25.6%(正常值:0.4-1.5%),明显升高。
这是典型的亚硝酸盐中毒。对症处理后,症状明显好转,家人悬着的心也慢慢地放了下来。
李阿姨叹气,再也不敢轻易吃这道菜了。
这次症状,很大程度上是这道菜原材料加工 *** 没有到位所致。
急诊科医生俞璟雯分析,霉制或者腌制的食物 *** 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很高,一旦过早的食用,就会导致过多摄入了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是一种氧化剂,可以使正常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使组织缺氧。
每年到了夏季,急诊中总会接诊到吃了霉制、腌制的菜后,出现亚硝酸盐中毒的患者。亚硝酸盐中毒后有一定潜伏期,起病常急骤,一般在食用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后0.5-3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缺氧,尤其是口唇、指甲等部位发绀,并有头晕、头痛、乏力、心悸、呕吐、烦躁、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惊厥、窒息、呼吸与循环衰竭等。
俞医师补充,不仅是霉苋菜梗,一般腐败的食物、腌菜、腌肉、隔夜菜等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都比较高,要尽量少吃。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 *** 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吃了这道菜,杭州一家三口全部中毒!医生提醒:严重或致命正值梅雨季,
闷热的天气让很多人没啥胃口。
这时,不少杭州人饭桌上出现
一道下饭美味——蒸“双臭”。
臭豆腐和臭苋菜梗合体
虽然闻着有点“冲”,
但在不少爱吃的人眼中,
却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不过要当心的是,
这道菜的 *** 工序必须得注意,
杭州连续有人因它入院!
自制苋菜梗没腌透
一家三口全部中招
6月24日夜晚,浙大二院临平院区急诊室接诊了一家三口。在进食腌制苋菜梗后,三人均出现嘴唇、手指发紫的情况。
医生追问病史发现,50多岁的史阿姨每年自己腌制苋菜梗食用,今年更改配方,使用小苏打和食盐腌制,之后仅两天就拿上餐桌跟老伴、女儿食用。
吃完20分钟后,女儿嘴唇开始发紫,之后手指也出现发紫,且伴有恶心呕吐。夫妻俩感觉不对劲,赶紧带她到医院就诊。
急诊当班医生询问病史后,考虑是亚硝酸盐中毒引起,立即进行血气分析检查高铁血红蛋白。结果显示一家三口的指数都出现增高,女儿甚至高达24.5%。经过洗胃、特效解毒剂亚甲蓝等对症治疗,史阿姨一家终于好转出院。
近期,浙大二院临平院区急诊室接诊了多位因食用腌制苋菜根后出现亚硝酸盐中毒症状的患者,最严重的患者高铁血红蛋白指标高达51.9%,出现意识障碍、呼吸衰竭收治ICU。
据了解,亚硝酸盐中毒量为0.3—0.5g/kg(体重),致死量为3g/kg(体重),如果吃了没腌制熟透的霉苋菜梗,很可能引起急性亚硝酸盐中毒。
大伯一大碗下肚变成“紫人”
女儿看到吓了一跳
前段时间,家住余杭的冯大伯去邻居家吃饭时,就遇到了这道美味。冯大伯当时越吃越来劲,一次性吃掉了满满一大碗。
不料,等到女儿下班回家,竟发现冯大伯的口唇发紫,连双手都成了紫色。这可把冯女士吓坏了,赶紧带老父亲来到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就诊。
急诊科医生陈杰看到冯大伯的嘴唇和手指都是紫色,测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只有88%,又得知之前吃了“蒸双臭”,马上判断他是亚硝酸盐中毒。
完成相应检查后,报告显示冯大伯的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高达9.5(正常范围0.4-1.5),比正常值高出了六倍!
所幸因为就诊及时,冯大伯当晚就好转离院了。
急诊科医生陈杰表示,冯大伯这次中毒,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道菜的原材料加工 *** 没有到位。
像苋菜梗这种霉制或者腌制的食物,在 *** 过程中所含的亚硝酸盐含量很高,一旦过早食用就容易过多摄入亚硝酸盐。
而亚硝酸盐是一种氧化剂,可以使正常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而使组织缺氧。严重者可发生血压下降、肺水肿、休克,最后甚至因为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那么腌菜到底能不能吃?
怎么吃?医生这样建议
1.腌透,腌制时间尽量在30天以上,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就会被细菌所分解,逐渐下降乃至基本消失。
2.适量,不要长期食用,偶尔解解馋,每次少量;
3.水洗,亚硝酸盐可溶于水,蒸菜之前用水洗一洗,可以洗掉一部分亚硝酸盐。
医生提醒,亚硝酸盐中毒后有一定潜伏期,起病常急骤,一般在食用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后0.5-3小时发病。时常以头晕、突如其来的性情暴躁、恶心呕吐、二便失禁、头晕黑蒙、变成“小紫人”为典型表现。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惊厥等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尽早尽快到医院诊治。
综合杭州新闻 记者 柴悦颖、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
来源: 杭州之声
当心!浙江一家三口全中毒,这盘菜很多人都喜欢吃正值梅雨季
闷热的天气让很多人没啥胃口
不少人饭桌上出现
一道下饭美味——蒸“双臭”
臭豆腐和臭苋菜梗合体
虽然闻着有点“冲”
但在不少爱吃的人眼中
却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不过要当心的是
这道菜的 *** 工序必须得注意
杭州连续有人因它入院
01
6月24日夜晚,浙大二院临平院区急诊室接诊了一家三口。在进食腌制苋菜梗后,三人均出现嘴唇、手指发紫的情况。
医生追问病史发现,50多岁的史阿姨每年自己腌制苋菜梗食用,今年更改配方,使用小苏打和食盐腌制,之后仅两天就拿上餐桌跟老伴、女儿食用。
吃完20分钟后,女儿嘴唇开始发紫,之后手指也出现发紫,且伴有恶心呕吐。 夫妻俩感觉不对劲,赶紧带她到医院就诊。
急诊当班医生询问病史后,考虑是亚硝酸盐中毒引起, 立即进行血气分析检查高铁血红蛋白。结果显示一家三口的指数都出现增高,女儿甚至高达24.5%。经过洗胃、特效解毒剂亚甲蓝等对症治疗,史阿姨一家终于好转出院。
近期,浙大二院临平院区急诊室接诊了多位因食用腌制苋菜根后出现亚硝酸盐中毒症状的患者,最严重的患者高铁血红蛋白指标高达51.9%,出现意识障碍、呼吸衰竭收治ICU。
据了解,亚硝酸盐中毒量为0.3-0.5g/kg(体重),致死量为3g/kg(体重),如果吃了没腌制熟透的霉苋菜梗,很可能引起急性亚硝酸盐中毒。
02
前段时间,家住余杭的冯大伯去邻居家吃饭时,就遇到了这道美味。冯大伯当时越吃越来劲,一次性吃掉了满满一大碗。
不料,等到女儿下班回家,竟发现冯大伯的口唇发紫,连双手都成了紫色。 这可把冯女士吓坏了,赶紧带老父亲来到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就诊。
急诊科医生陈杰看到冯大伯的嘴唇和手指都是紫色,测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只有88%,又得知之前吃了“蒸双臭”,马上判断他是亚硝酸盐中毒。
完成相应检查后,报告显示冯大伯的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高达9.5(正常范围0.4-1.5),比正常值高出了六倍!
所幸因为就诊及时,冯大伯当晚就好转离院了。
急诊科医生陈杰表示,冯大伯这次中毒,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道菜的原材料加工 *** 没有到位。
像苋菜梗这种霉制或者腌制的食物,在 *** 过程中所含的亚硝酸盐含量很高,一旦过早食用就容易过多摄入亚硝酸盐。
而亚硝酸盐是一种氧化剂,可以使正常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而使组织缺氧。严重者可发生血压下降、肺水肿、休克,最后甚至因为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那么腌菜到底能不能吃?
怎么吃?医生这样建议
1. 腌透,腌制时间尽量在30天以上,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就会被细菌所分解,逐渐下降乃至基本消失。
2. 适量,不要长期食用,偶尔解解馋,每次少量。
3. 水洗,亚硝酸盐可溶于水,蒸菜之前用水洗一洗,可以洗掉一部分亚硝酸盐。
医生提醒,亚硝酸盐中毒后有一定潜伏期,起病常急骤,一般在食用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后0.5-3小时发病。时常以头晕、突如其来的性情暴躁、恶心呕吐、二便失禁、头晕黑蒙、变成“小紫人”为典型表现。 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惊厥等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尽早尽快到医院诊治。
综合新晚报、杭州新闻、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
来源: 人民网科普
女子自制霉苋菜梗一家3口中毒,医生:亚硝酸盐3克即可致死来源:钱江晚报微博
近日,浙大一院总部一期急诊创伤中心,120急救车载着一家三口奔驰而来。52岁的王姨(化名)自觉胸闷乏力,口唇及皮肤也呈现发紫状态,与她同龄的老公和24岁的儿子,则恶心呕吐、头晕目眩。医生追问病史发现,一个多小时前,这一家人吃了自制的霉苋菜梗,结果全家被撂翻。
医护人员才得以了解这家人中毒的全貌:精打细算的王姨爱做菜,也是腌酸菜高手,她和老公跟随来杭州工作的儿子定居在余杭。每天晨练,王姨都能在小区里看到街坊邻居买苋菜梗、 *** 霉苋菜梗,她和老公也曾在饭店里品尝过与臭豆腐蒸在一起的霉苋菜梗,觉得十分过瘾。所以王姨就从网上自学 *** 教程,苋菜切段、水煮、盐腌、封坛,一周后闻到霉苋菜梗散发的诱人香味,就捞出来蒸了整整一大盘。尤其是王姨,觉得首次 *** 就“大功告成”,一个人更是吃了三分之二的量还多。
张烨斐副主任介绍,霉苋菜梗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当没腌透、亚硝酸盐蓄积到较高的浓度时,食用后就可能引起中毒。亚硝酸盐是剧毒的物质,中毒潜伏期只有1~3个小时。成人摄入0.2~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潮新闻 记者 孙燕 )
泡臭豆腐的原料,苋菜梗农村很常见却没人知道,做成腌菜味道一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味道莫过于酸甜苦辣咸,也是被世人称之为人生五味,但除了这五种味道之外,还有一种味道令不少人难以割舍,那就是臭味了,为啥臭味令人难以割舍呢?那就是因为臭豆腐的原因,虽然臭豆腐闻着臭,但是吃得香,所以很多人都喜爱臭豆腐的味道。
那你知道臭豆腐怎么做起来的吗?要知道在臭豆腐中,有一种 *** 臭豆腐的原料,在农村都是比较常见的,而且相信不少人都曾经种植过它,这种植物就是在菜园子中常见的“苋菜梗”。
苋菜梗是啥
苋菜梗是一种经常用来泡臭豆腐的食材,基本在农村中很是常见,一般都会种植在家里的小菜园之中,而且这种苋菜梗大多数人都还吃过。
苋菜还是夏季的时候,在农村之中最常见到的一种蔬菜类,如果你回家看看的话,基本不少人都会种植一些苋菜,而且这种苋菜的话,一般都是在刚入夏天的时候种植,可能大家也都种植过,只不过名字不一样,所以大家不知道它是什么而已。
一般我们吃苋菜的话,都是在苋菜刚长出来的时候,吃它的嫩苗,相信大家知道苋菜有多好吃了,因为那时候刚长出来,所以特别的嫩,还特别的清爽可口,叶子也都是柔嫩柔嫩的,也很适合涮火锅。
但是等苋菜;老了之后,它的苋菜梗都会长的特别的高,而很多不知道苋菜梗做法的,通常在这个时候都会选择把苋菜梗拔掉,然后再重新种植新的秋季蔬菜,但其实这些苋菜梗是可以吃的,并且味道还很好,一般把它做成腌菜的话,那它的味道可以说堪称一绝。
啥是霉苋菜梗?
那大家知道了苋菜梗是苋菜长大后的梗,那什么又是霉苋菜梗呢?其实就跟它的名字一样,所谓的霉苋菜梗就是“发霉”的苋菜梗,但这个发霉可不是真正的发霉,而是说把苋菜梗 *** 成腌菜之后,我们就会把它叫做霉苋菜梗。
但从名字中我们就能看出来,这是一种比较臭的美食了,霉苋菜梗在江浙一带都是非常有名的特产美食,虽然外省大多数人不爱吃,但在当地来说,人们可是很喜欢这种美食的,到了苋菜梗成熟的季节,都会做一些来放着,基本餐餐也都必须要有霉苋菜梗的出现,经常都是拿来下饭的,不过在本地也会有部分人不喜欢,因为闻起来实在是很臭。
并且曾经还曾有网友这么形容它,说霉苋菜梗的味道是“屎里飘香”,这个形容非常的形象了,因为在霉苋菜梗的臭味中,你吃起来就会感受到霉苋菜梗独有的那种臭香味,这种味道可是比臭豆腐的味道还要浓郁。
一般人人如果是之一次吃的话,那估计是很难接受的,基本也是入嘴都要犹豫半天那种,不过由于霉苋菜梗独特的香味,所以只要熬过之一次,吃习惯了它的味道后,你就会深深的爱上它的这种味道,可能隔一段时间不吃的话,还有点不习惯没有霉苋菜梗下饭的日子。
这种苋菜梗长的非常的粗壮,一般收割它们都是一捆捆的扛回家,就像以前扛木材那样,大多数人看到都会好奇,这种像木材一样的苋菜梗是怎么吃的呢?又要怎么腌制呢?
其实霉苋菜梗腌制的 *** 是很简单的,只要把苋菜梗洗好之后,再把它切成小段小段的,再放入坛子中,加入霉苋菜卤水,再加入适量的烟、碱等配料就好了,最后把坛子封上之后静等一段时间就能开坛品尝霉苋菜梗了。
不过吃霉苋菜梗的时候记得别着急,因为在你开启老坛的那一瞬间,会有一股臭味直冲天灵盖,,可谓是臭气熏天了,这时候的霉苋菜梗是不能直接吃的,还要把它放入锅中蒸熟后才能开始品尝霉苋菜梗的味道,不过要注意的是蒸煮的过程,因为在蒸它的时候,味道会飘的满屋子都是它的“香味”。
而且霉苋菜梗外面那层硬壳是不能吃的,吃它是主要吃硬壳里的嫩肉,里面的嫩肉又滑又嫩,口感特别的像果冻那样,非常适合用来当下饭菜的。
结语
而如今的8月份正好是到了 *** 霉苋菜梗的季节,甚至很多人都早已提前做好,这会可能都已经开始品尝霉苋菜梗的味道了,不过要注意了,就算霉苋菜梗再好吃也不能多吃,比较这是腌菜,所以还是要自己多小心留意。
对于霉苋菜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这道“美味”很多上年纪的杭州人欲罢不能,但53岁大妈吃完就中毒,全身发紫你身边肯定也有这样的长辈,喜欢自己腌菜,然后隔三差五地拿出来尝尝。而且他们自信满满,原料、 *** 都是自己凭多年生活经验亲手把控,这样做出来的腌制品干净又卫生,怎么可能吃出问题?
在被自己腌制的霉苋菜梗吃进医院之前,陈女士(化名)也是这样认为的,但现实却给她狠狠上了一课。来到浙江医院三墩院区急诊科的陈女士被诊断为亚硝酸盐中毒,就因为她吃了满满一碗霉苋菜梗。
头晕、黑蒙,全身发紫
糖尿病又犯了?
前几天,家住三墩的53岁陈女士被家人紧急送到了浙江医院三墩院区。当时她表示很难受,不仅头晕、黑蒙(眼睛视物时不能看到或看清物体,而以眼前发黑为表现的临床症状),还全身无力。
陈女士有糖尿病史,平时靠自己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也会有头晕、乏力的表现,难道是糖尿病引起的?
接诊的浙江医院急诊科陈旭峰医师注意到,陈女士的部分症状虽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类似,但她全身发紫(紫绀,指的是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导致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临床表现),与后者的表现不符。验血结果证实了陈旭峰的判断,陈女士血液中的高铁血红蛋白达到38.9 g/dL,远超正常值参考值( 0.1~0.4g/dL),最终被诊断为亚硝酸盐中毒。
接受亚硝酸盐中毒特效药亚甲蓝及其他相应的药物治疗十几分钟后,陈女士的紫绀迅速好转,随后被送入急诊科病房。三天后,身体险情彻底解除的陈女士出院回家。浙江医院急诊科主任戴海文主任医师介绍,目前,三墩院区急诊科病房共设13张病床,收治包括脓毒血症、各类中毒、AECOPD、重症肺炎、创伤需要观察等等的患者。
亚硝酸盐中毒
都是自制腌制品吃太多惹的祸
怎么会亚硝酸盐中毒?陈女士的情况属于典型的病从口入。病发当天中午,她和丈夫二人共进午餐,自己亲手腌制的霉苋菜梗,怎么吃都觉得吃不够,她一个人把满满一盘全吃了,然后就进了急诊……戴海文表示,亚硝酸盐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呼吸抑制、衰竭,昏迷,甚至休克等不良后果,因此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如果发现疑似症状,一定要尽快就医,只有进行亚硝酸盐中毒特效药物治疗,才能快速缓解症状,让患者转危为安。
此外,戴海文还特别提醒,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亚硝酸盐中毒情况有以下几种,其中贮存不当引起的亚硝酸盐中毒很容易预防,那就是日常饮食中做到尽量不吃、少吃腌制品。
1.误食
由于亚硝酸盐在外观上与食盐相似,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使用或食用,这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
2.习惯
由于我国很多地区有家庭自制加工肉制品的习惯,食用含亚硝酸盐过量的肉制品也会引起食物中毒。
3.贮存
贮存过久、腐烂或煮熟后放置过久及刚腌渍不久的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会有所增加,该情况下食用容易导致中毒。
4.苦井水
个别地区的井水含硝酸盐较多(称为“苦井水”),用这种水煮的饭如存放过久,硝酸盐在细菌作用下可被还原成亚硝酸盐而导致中毒。
通讯员 | 王婷 吴玲珑
( 作者:见习记者 陈彦汝 编辑:陈彦汝 申佩琦 )
一盘菜毒倒一家人,紧急提醒→正值梅雨季,
闷热的天气让很多人没啥胃口。
这时,不少人饭桌上出现
一道下饭美味——蒸“双臭”。
臭豆腐和臭苋菜梗合体
虽然闻着有点“冲”,
但在不少爱吃的人眼中,
却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不过要当心的是,
这道菜的 *** 工序必须得注意,
杭州连续有人因它入院!
6月24日夜晚,浙大二院临平院区急诊室接诊了一家三口。在进食腌制苋菜梗后,三人均出现嘴唇、手指发紫的情况。
医生追问病史发现,50多岁的史阿姨每年自己腌制苋菜梗食用,今年更改配方,使用小苏打和食盐腌制,之后仅两天就拿上餐桌跟老伴、女儿食用。
吃完20分钟后,女儿嘴唇开始发紫,之后手指也出现发紫,且伴有恶心呕吐。夫妻俩感觉不对劲,赶紧带她到医院就诊。
急诊当班医生询问病史后,考虑是亚硝酸盐中毒引起,立即进行血气分析检查高铁血红蛋白。结果显示一家三口的指数都出现增高,女儿甚至高达24.5%。经过洗胃、特效解毒剂亚甲蓝等对症治疗,史阿姨一家终于好转出院。
近期,浙大二院临平院区急诊室接诊了多位因食用腌制苋菜根后出现亚硝酸盐中毒症状的患者,最严重的患者高铁血红蛋白指标高达51.9%,出现意识障碍、呼吸衰竭收治ICU。
据了解,亚硝酸盐中毒量为0.3—0.5g/kg(体重),致死量为3g/kg(体重),如果吃了没腌制熟透的霉苋菜梗,很可能引起急性亚硝酸盐中毒。
腌菜到底能不能吃?医生建议
1.腌透,腌制时间尽量在30天以上,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就会被细菌所分解,逐渐下降乃至基本消失。
2.适量,不要长期食用,偶尔解解馋,每次少量;
3.水洗,亚硝酸盐可溶于水,蒸菜之前用水洗一洗,可以洗掉一部分亚硝酸盐。
医生提醒,亚硝酸盐中毒后有一定潜伏期,起病常急骤,一般在食用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后0.5-3小时发病。时常以头晕、突如其来的性情暴躁、恶心呕吐、二便失禁、头晕黑蒙、变成“小紫人”为典型表现。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惊厥等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尽早尽快到医院诊治。
综合丨杭州新闻、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
来源: 文汇报
霉苋菜梗下肚皮肤发紫,浙江一医院三个月接诊12名中毒患者“将拇指粗细的苋菜茎去叶切段,放入臭卤坛子中,加入盐、碱等发酵。不久,臭气冲天的霉苋菜梗就腌制成了……”
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霉苋菜梗受到不少食客钟爱,但要是吃“错”了,可能致命。
澎湃新闻9月15日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之一医院了解到,6月以来该院已接诊12名因食用霉苋菜梗导致亚硝酸盐中毒的患者。
王阿姨(化姓)一家三口近日被救护车送到该院急诊。王阿姨胸闷乏力,口唇、皮肤发紫,丈夫和儿子恶心呕吐、头晕目眩。经询问,一家人一个多小时前吃了自制的霉苋菜梗。
“都是亚硝酸盐中毒。”急诊创伤中心主任杨小锋主任医师判断。验血报告显示,王阿姨的高铁血红蛋白值达35%,说明缺氧明显。医生迅速对三人进行洗胃、吸氧、解毒等治疗,症状好转。
王阿姨平时常腌酸菜,见邻居在做霉苋菜梗,就跟着网上视频自制。腌了一周后,捞出来蒸了一大盘,三人吃完没多久,陆续出现中毒症状。
医生表示,王阿姨一家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吃太早”和“吃太多”。蔬菜在腌制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其含量并非恒定,有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往往在腌制后一周到半个月左右亚硝酸盐含量达到顶峰,这时吃容易中毒,腌制20~30天后吃相对安全。一次大量摄入腌制食物,也会增加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风险。
“亚硝酸盐是剧毒物质,中毒潜伏期1~3个小时,成人摄入0.2~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可致死。”该院急诊科张烨斐副主任介绍,亚硝酸盐会将血液中携带氧气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导致缺氧,还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引起急性中毒。
来源: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