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药膳全书,食疗药膳全书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27 0
资源 | 30G的中医精品电子书大合集来啦!千万不要错过哦

最近有小伙伴抱怨说小喵偏心,那么多电子书的合集都没有中医哒!小喵一点点都不偏心的,就是资源太多要慢慢分享呀!今天小喵就给所有中医的小宝贝们带来了——30G的中医精品电子书大合集。

注意:想要领取资源的小伙伴们,请点击文末的了解更多哦!

《医方精要丛书》 *** 丛书

傅青主医方精要 / 李东垣医方精要 / 钱乙医方精要 / 王清任医方精要 / 张锡纯医方精要 / 张仲景医方精要.金匮篇 / 张景岳医方精要 / 张仲景医方精要·伤寒篇 / 朱丹溪医方精要 / 吴鞠通医方精要

百病良方(全8集)(高清版)

百家名医治验实录

百家名医治验实录—肺结核 / 百家名医治验实录—头痛 / 百家名医治验实录—泌尿系结石 / 百家名医治验实录—脑梗塞 / 百家名医治验实录—乳腺病

常见疑难病中医经验丛书

风湿病中医经验集成 / 皮肤病中医经验集成 / 四肢关节病中医经验集成 / 消化病中医经验集成 / 呼吸病中医经验集成 / 脊柱病中医经验集成 / 心血管病中医经验集成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

传统中医药精华读本丛书

厘正 *** 要术释义 / 古今名医方论释义 / 临证指南医论释义 / 药证忌宜释义 / 要药分剂释义 / 运气要诀释义

当代名医典型医案集(全八册)

妇科分册 / 内科分册 / 五官科分册 / 儿科分册 / 外伤科分册 / 针灸推拿分册

当代名医临证精华

痹证专辑 / 咳喘专辑 / 胃脘痛专辑 / 小儿咳喘专辑 / 肝炎肝硬化专辑 / 冠心病专辑

当代药用植物典

当代中医世家系列(共十册)

郭谦亨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 孟维礼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 时振声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 姚树锦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 张学文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 陈恩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 刘茂甫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 孙朝宗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 王庆林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 赵怀德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当归草堂医学丛书(全10卷)

痎疟论疏 / 急救仙方(1-6卷)/ 济生方(5-8卷)/ 卢总经二卷:传信使用方 / 太医局程文 / 产育宝庆方(清)/ 瑞竹堂经验方(1-5卷)

中国古今医案类编(全十五部)

儿科病类 / 妇科病类 / 肝胆病类 / 脾胃病类 / 心肾病类 / 肺系病类 / 经络肢体及杂病类 / 气血及津液病类 / 伤寒病类 / 外科及骨伤科病类 / 温病类 / 五官科病类 / 金匮要略临证发微 / 内经临证发微 / 伤寒论临证发微

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丛书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中国药典(全3部)

中国医术名家精华丛书(全4卷)

内科 / 中医用药精华 / 中医诊法精华 / 中医组方精华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全七卷)

基础医学 / 针灸学 / 军事医学 / 推拿学 / 临床医学 / 预防医学 / 中医学

中国医学大成

中国医学大成丛书( *** 10卷)

中国骨伤科学 / 中国五脏病学 / 中国药膳大全 / 中国医易学 / 中国心理卫生学 / 中医病机治法学

中国医学大成续集

舌鉴辩正 / 重订内经拾遗方论 / 急救仙方 / 伤寒心要 / 伤寒医鉴- / 素问玄机原病式 / 伤寒百证歌注 / 云林神彀 / 黄帝内经太素- / 产宝百问 / 类证钱氏小儿方诀 / 神针经纶 / 补注铜人腧穴鍼灸图经 / 增订本草汇纂 / 神农本草疏 / 脉诀汇辩 / 四诊抉微 / 绛雪园古方选注 得宜本草 /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 崔真人脉诀 / 脉诀指掌病式图说 / 治疫全书 / 解围元薮 / 活幼珠玑 / 素间识 / 小儿推拿活婴秘旨 / 鍼灸大成 / 黄帝灵枢经 / 内经知要 / 图注脉诀辨真 / 本草蒙筌 / 本草从新 / 得配本草 / 诊病奇侅

中国医著系列丛书

中国骨伤科学 / 中国五脏病学 / 中国药膳大全 / 中国医易学 / 中国心理卫生学 / 中医病机治法学

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全4册)

中国中药资源丛书系列(全6册)

中国常用中药材 / 中国中药区划 /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 / 中国民间单验方 / 中国中药资源

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

方剂学 / 基础理论与疾病 / 中药学/ 中医文献 / 治则治法与针灸学

中华本草.完美修改版

中华传世医典(全12册)

中 *** 粹书系丛书(全10卷)

拔罐刮痧 / 熏蒸药浴外用 / 药酒药茶 / 单方验方 / 经络穴位 / 食疗药膳 / 四季养生 / 推拿 *** / 阴阳五行藏象 / 足部保健

药典中药材及原植物彩色图鉴

中医书籍资料

《足底疗法速成图解》 / 中医书籍 / 10分钟拔罐疗法 / 本草纲目养生药方精选 / 对症下药:解密中医处方 / 家庭常用中药事典 / 家庭急救指南 / 久病难症必效单方 / 千杯不醉宝典 / 中国民间疗法大典 / 人体断层解剖学图谱 / 《常见病自疗小妙招》 / 妇科病防治一本通 / 黄帝内经 / 家庭医疗保建百科全书 / 男性病防治一本通 / 華陀遺書 / 让血液和血管变得更加干净 / 糖尿病防治一本通 / 小儿疾病防治一本通 / 治疗药物中毒与防治


欢迎微信关注【非编码RNA研究园地】,我们致力于及时发布医学科研前沿进展,帮助医务工作者开拓思路,从专业角度解答课题基金及SCI相关问题,助力学术成果转化。

趣谈|中国药膳发展史:古代人也懂得用食物来治病

中国的药膳食疗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华民族文化背景下不断发展渐进而成,而且有丰富的内容,可以说是一门既古老而又新兴的临床实用学科。


作为我国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方式,药膳到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依然适用,我们应该学习科学地运用药膳食品来增强体质,裨益健康。接下来,就为大家讲讲中医药膳发展的趣闻与知识~



远古先民:神农尝百草


最早发明“药膳”的,大概是神农氏了。


为了让人们避开有毒的植物和不好的水源,神农氏尝尽百草的滋味,测试水泉的甘苦,一日尝十毒,不仅为后世本草学的形成打下了基础,也给中医药膳学的发展开启了道路。



《淮南子·修务训》中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著作生动地说明了神农氏等远古先民在寻找食物过程中,避开有毒的,摄取无毒食物的情况,这也是中医学中“药食同源”的最早起源。


先秦战国:《黄帝内经》开创药膳理论


《黄帝内经》中有药膳记载:“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蔬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黄帝内经》其实并不是完全由黄帝写成,只是借了他响亮的名号。这本著作从先秦出世,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变所发展成的。经过了很多代人的增补删改,才最终呈现出如今的样子,集聚了远古人民的生命智慧,开创了药膳的理论体系。



此时期,宫廷里出现了“食医”的官职。在《周礼·天官制》中明确规定了食医的职责——专门负责帝王膳食的营养搭配,换到现代,大概就是一名营养搭配师。


食医们懂得运用医学养生知识,给帝王预防和治疗疾病,对保健防病和改善体质有了实际运用的经验。


两汉三国:药膳学缓慢发展


经历了两汉的繁荣,中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汉末与三国的战乱与纷争。正如某歌词所写:“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这个动荡的年代,张仲景创作出了被称为是“方剂之祖”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根据书中所写,那时候疾病的治疗,由药食结合为主演变为中药方剂为主的体系,药膳学逐渐进入缓慢发展的时期。



隋唐:《千金要方》问世


到了隋唐时代,药王孙思邈撰写了中国历史上之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千金要方》。


这本书论述了食养食治,创制了非常多的药膳名方,提出了很多食养食治的原则,大大推进了药膳学的发展,甚至被一些国外学者推崇为“人类之至宝”。



明清:药膳学发展至鼎盛


在这之后,经过几代人的发展,药膳学逐渐成为了人们的生活经验,并且传播开来。


到了明代,食疗药膳进入更加全面发展的阶段,几乎所有的本草著作都注意到中药与食疗学的密切关系。这时候就不得不提一下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了。



《本草纲目》是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的医学著作。书中除数以百计的可供药用食物外,还有相当多的食疗药膳方。


其中卷三、四“百病主治药”中,对一百几十门病证的治疗,提供了数百个药膳食疗方,诸如用酒煮食乌鸡治风虚;用茴香、赤小豆、豆制品等十多种食物和猪脂为丸治疗劳倦;各种米粥治脾胃症等等都是典型药膳。



及至清朝,中医食疗药膳更是进入全盛阶段。


清朝末年,皇宫中出了一位深谙食补用料之道的御医,林永泉爷爷。


▲林爷爷作为溥仪御医,一直跟随其左右


林爷爷知道皇帝溥仪非常喜好吃卤味,他精选20余味材料,融汇南北味道,均衡各地域饮食习惯熬制而成的老汤,配上独有配料与工艺, *** 出了风味极佳,口感醇厚的林记卤味,林记卤味不仅味道一流,常吃还能行气活血,增强体质。


溥仪以及众妃食用后大加赞赏,还给这卤味赐予了“御甫”的称号,自从,“御甫林记卤味”便流芳百年,传承至今。

食疗药膳#食品科普

阳起石是一种矿物,具有咸味和微温的性质,无毒。羊起石和白石则是它的原石。阳起石可以治疗崩漏、破血、癫痕、气结、寒热腹痛、无子、阳痿、阴痿不起、补不足等病症。

阳起石可以治疗男性 *** 寒冷、阴囊潮湿瘙痒、去除臭汗、消肿利尿。长期服用可以不饥,使人有子。阳起石还可以治疗带下、瘟疫、冷气、五劳七伤等病症。它还可以补命门不足,消散各种热肿。对于复方丹毒、肿痒等病症,可以将阳起石煅研成细末,用新水调匀后缓慢涂抹。如果出现元气虚寒、精滑不禁、大腑溏泄、手足厥冷等症状,可以将阳起石煅研成细末,用盐酒送服。

阳起石可以治疗阳痿、阳起石、枸杞子各9克,加红糖煎服。对于肾脏虚损、阳气不足的病症,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阳起石可以与白矾灰、钟乳粉、硫黄、豆腐脑、碗砂和砒霜一起制成丸药,每服10丸,温酒送服,每日2次。

阳起石牛肾粥的原料包括阳起石30克、牛肾1个、粳米50克。 *** *** :先将牛肾洗净切成小块,然后将阳起石用3层纱布包裹,加水5碗煎约1小时;取澄清煎液,再加入牛肾和粳米,煮粥,加入油、盐和葱白调味。每日1次,连服5日。

该粥具有温肾益精的功效,适用于肾虚、腰痛、虚冷、阳痿、夜尿频等症状。

冬季进补吃药膳,来年生病少,6种专家推荐的药膳,希望你吃对了

说到冬日进补,很多人都想到具有中国特色的药膳,尤其是广东、香港地区,一年四季都有吃药膳的习惯。

药膳发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把食物和中药通过正确的烹饪技巧,进行了完美的结合。药膳除了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外,还保证了咱们中华美食的特点,强调色、香、味、形,并注重营养价值。

今天保证营养课堂的营养师,就跟大家聊聊:冬季进补吃药膳,来年生病少,推荐6种药膳,希望你吃对了。

1、冬季进补吃吃药膳: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生姜羊肉汤是补气血更好的几种药膳之一,可以根据自身气血情况进行调整,若是气不足可以加党参和黄芪,若是血不足则可以多放一些肉桂和熟地。

2、冬季进补吃吃药膳:葛根猪骨汤

葛根猪骨汤适合出现咽喉痛、颈椎病和腰腿痛的人群,选取葛根30克,桑枝30克,五指毛桃50克,猪脊骨500克、盐适量。

之后把葛根去皮切片,猪脊骨切段,食材共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煲汤,适量盐调味,饮汤吃肉即可。

3、冬季进补吃吃药膳:黄骨鱼豆腐汤

黄骨鱼富含优质蛋白质和各种矿物质,鱼肉鲜美细腻,鱼刺少。用黄骨鱼 搭配富含植物蛋白和高钙的豆腐,每100克南豆腐含有116毫克的钙,几乎是一个双重高蛋白加高钙的深秋养生汤。

4、冬季进补吃吃药膳:党参乳鸽汤

党参乳鸽汤适合病后体弱,或久病体衰,脾胃虚弱,症见倦怠乏力,面黄食少,神疲形瘦的人喝。乳鸽剖净,去内脏,抹干水分,切块;党参、黄芪洗净,与鸽肉一齐放入锅内小火慢炖2小时即可。

5、冬季进补吃吃药膳:小米燕麦粥

小米和胃温中适合脾胃虚弱者吃,而且小米含糖量很高,产热量比大米高许多,还可以在里边加燕麦,燕麦同样有益肝和胃的效果,经常吃点燕麦对糖尿病患者也有非常好的降糖、减肥的功效。

6、冬季进补吃吃药膳:山楂红枣茶

山楂红枣茶也被称为“二红茶”,取干山楂片15克、去核大枣5枚,每天把这两样红色的东西泡水喝就可以了。

心脏有问题或者是平时比较操劳易耗心血的人经常喝这个茶,就会发现自己的气血越来越好。

各位朋友,你还知道哪些适合冬季养生吃的药膳吗?不妨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生活经验。

【食疗药膳】老友粉





<

肾阴虚食疗药膳方案

肾阴虚是肾虚的一种类型,指肾脏阴液不足之证,又称肾水不足或肾阴不足。

肾阴主全身指阴,属“水”,对身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具有滋养、濡润的作用。肾阴到达全身脏腑组织器官,则转变为脏腑组织器官之阴。若肾阴虚衰,则各个脏腑组织失去滋养,就会引起一系列疾病。

腰为肾之府,如果肾阴不足,就会导致髓减骨弱,骨骼失养,从而引起腰膝酸痛。同时,在肾阴虚的患者中,也时常会出现失眠多梦的现象,这是由于水火失济,心火偏亢,心神不宁的表现。

尤其当肾阴虚出现在女性身上,除了常见症状外,还会有月经量少甚至出现经闭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主要还是因为肾阴亏虚,经血来源不足所致。

肾阴虚危害极大,同样还是上班族常见的体质问题。如果您时常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痛的话,要注意这可能就是肾阴虚的表现。对于这种体质症状,我们建议还是药膳治疗,方能渐渐根治。

肾阴虚者,饮食中应多吃清凉食品,如金银花、绿豆、银耳、莲子、决明子、鱼汤蛤蜊雀肉鹿肉等等进行滋补。下面,小鹿来给大家介绍几种肾阴虚食疗药膳方案。

炖雪梨川贝

做法:

雪梨1个,川贝母6克。将雪梨挖去核,川贝纳入梨中,盖好孔,用白线扎好,放锅内水炖,约1小时左右,梨熟烂,饮汤食用,每日1次,连服3~5天。

功效:

本方用于肺 肾阴虚 感冒 之 发热 、咳嗽等。有滋阴润肺,清热化痰的功效。

花生大枣烧猪蹄

做法:

猪蹄1000克,花生米(带皮)100克,大枣40枚,料酒25克,酱油60克,白糖30克,葱段20克,生姜10克,味精、花椒、八角、小茴香各少许,盐适量。花生米、大枣置碗内用清水洗净、浸润。将猪蹄出毛洗净,煮四成熟捞出,用酱油拌匀。锅内放油,上火烧七成热,将猪蹄炸至金黄色捞出,放在炒锅内,注入清水,同时放入备好的花生米、大枣及调料,烧开后用小火炖烂即可。

功效:

滋补肾阴、补血益气。

双耳汤

做法:

白木耳10克,黑木耳10克,冰糖30克。将白木耳、黑木耳用温水发泡,除去杂质,洗净,放入碗内,加冰糖、水适量,置蒸笼中,蒸一小时,待木耳熟透时即成。

功效:

滋阴润肺、补肾健脑的功效。

冬虫夏草淮山鸭汤

做法:

虫草15克,淮山20克,鸭一只。将鸭和虫草、淮山放入锅内隔水炖熟,加点调味即可。每星期可食用一两次。

食疗药膳全书,食疗药膳全书-第1张图片-

功效:

滋阴补肾,适用于因肾阴不足而导致的失眠、耳鸣、腰膝酸痛、 口干 咽燥等。

海参炖瘦猪肉

做法:

猪瘦肉250克,水发海参250克,大枣5枚,调料适量。可以先将海参洗净,切丝。猪瘦肉洗净,切丝。大枣去核,洗干净。把全部用料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盖好,小火隔开水炖2~3小时,调味后即可。

功效:

阴血不足,吃猪肉可滋阴补肾。海参炖瘦猪肉补肾益精,滋润肠燥。是精血亏损、虚赢瘦弱、津枯便秘,以及为 高血压 、 动脉粥样硬化 、 冠心病 患者的 保健 良品。

黑芝麻枣粥

做法:

粳米500克;黑芝麻适量,红枣若干,糖适量。黑芝麻炒香,碾成粉,锅内水烧热后,将粳米、黑芝麻粉、红枣同入锅,先用大火烧沸后,在改用小火熬煮成粥,食用时加糖调味即可。

功效:

芝麻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此药膳芳香扑鼻,甜润可口,具有补肝肾、乌发等食疗效果。

天门冬粥

做法:

天门冬15~2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先煎天门冬,去渣取汁,然后倒入粳米煮粥,侯熟,入冰糖少许,稍煮即可。空腹食用。

功效:

滋阴降火,润肺滋肾。适用于阴虚火旺,伴有虚烦口渴多饮,舌红少苔,尿少等。

这些药膳的食材简单, *** 步骤不繁琐,非常适合平时在家里 *** ,并且治疗效果也比较好,非常值得推荐。

药物治疗虽然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但是最天然的 *** 还是食物疗法,不用花昂贵的药费,也不用吃难吃的药,通过营养又美味的食物就可以起到好的疗效,何乐而不为呢?

上述为大家带来的这几种食物疗法都能够起到很好地调理肾阴虚的效果,是各位上班的朋友们保健的更佳选择。

食疗药膳


01 什么是食疗药膳?

“食疗”就是通过饮食 *** 来达到强身健体和防病治病的目的。而“药膳”就是以药和食物为原料,通过烹饪加工而制成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菜肴。

02 药膳是不是营养食品?

药膳不等同营养食品。常用的中药材约5000余种,可作为食材的中药材约在500种左右。原国家卫生部明确的药食两用原料有79 种。从中医角度来看每一种原料食品都同中药一样,具有补通的性味和功用。人们必须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和病症进行辩证施食。这是中医食疗药膳的根本,它与西医学的营养学是不能等同的。

03 如何正确使用药膳

(1) 因时施膳。根据四季气候不同,采用不同的药膳,如春季气候温和,万物生长,宜补肝。冬季气候寒冷,阳气深藏,宜补肾

(2) 因地施膳。潮湿之地,药膳宜加入温燥辛辣之品,以达到祛湿的效果。

(3) 因人施膳。少儿,老年,孕妇,他们的体质不同,对同种药膳的反应也不一样。如孕妇的药膳中尽量少用或不用活血滑利之品,以免惊动胎儿,严重者可能造成流产。

内容源《中医食疗100问》

从医近60年的老中医,分享三种乳腺癌的食疗药膳!

乳腺癌是指发生于乳腺导管和乳腺小叶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40-59岁是其发病的高发年龄。发病原因一般认为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包括年龄、乳腺癌家族史、月经初潮年龄早、未经产、高龄初产、绝经年龄晚、绝经后肥胖等。此外精神因素、电离辐射、乳腺良性疾病等也与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门诊上经常有乳腺癌的患者问我术后,该如何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吃什么最合适也不会影响肿瘤?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三种关于乳腺癌的食疗药膳,如果其他癌症患者也想了解,关于饮食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的食疗药膳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1,莼羹,陈皮30g水开,浸120g鱼(先洗去内脏及鳞)15分钟,取出鱼加500g羊骨所熬的汁,与30g生姜丝、14根劈破的葱白与120g纯菜及调味品作羹即成。早饭时食用。适用于乳腺癌气血不足。

2,千贝豆腐汤,银耳10g、干贝50g,鸡茸(或鱼茸)150g,蛋清4个,猪肥膘100g,鸡清汤750g,盐、味精、青菜汁、菱角粉各少许。干贝加水上笼蒸熟,银耳水发,豆腐捣泥、肥膘斩茸,与鸡茸放碗中加蛋清、菱角粉、盐、味精拌勾待用,将青菜汁倒人茸中拌匀。然后将银耳、干贝及豆腐茸荣蒸熟的物料推入汤中即成。早、晚各1次,佐以食用。适用于孚腺癌症见阴虚内热者

3,皂角刺炖老母鸡看,皂角刺(新鲜者尤佳)120g,老母鸡1只 (1500g以上)。将老母鸡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用皂角刺戳满鸡身,文火爆烂,去皂角刺,吃肉喝汤。2~3日吃1只,连用5~7只为1个疗程。用于乳腺癌痿管形成,有色白腥秽的清稀脓液流出者



大家好,我是北京公立三甲中医院医院,肿瘤科专家、第四届“首都国医名师”关天瑜,如果你有什么关于肿瘤方面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糖尿病患者可以这么吃,既好吃又降糖的食疗配方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患了糖尿病,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和身体逐渐消瘦,等症状,体内血糖含量总是维持在高水平状态,会导致身体各个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糖尿病除了长期服用降糖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外,还要禁食忌口,高糖、高脂、高蛋白的食物都不能吃,那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既能够控制血糖,还能够吃好保持身体正常所需的营养?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一些食疗 ***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的病机以肺燥、胃热、肾虚为主,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种。糖尿病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和体质选择适合的食疗 *** 。

(1)上消

多数糖尿病患者初期具有口干舌燥、口渴喜饮、随饮随渴、大便干结等,肺燥多饮的特点,属于上消型,可选用以下食疗药膳方。

【玉竹老鸭煲】原料:玉竹30克,老雄鸭1只,绍酒、姜、葱、盐、味精各适量。 *** :玉竹洗净,装入纱布袋。老鸭剔除干净,与玉竹袋葱、姜、料酒同入炖锅中,加清水,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炖2小时,最后调入味精、胡椒粉即成。

【五汁饮】原料:莲藕、梨、荠各200克,芦苇根30克,玉竹20克。 *** :将莲藕、梨、荠洗净,切碎,绞汁;芦苇根、玉竹水煎过滤取汁,将绞汁及煎汁合并搅匀饮用,每日1剂。

(2)中消

有的糖尿病患者形体消瘦,有口苦、口臭、口干等胃热症状,具有多食、容易饥饿的特点,属于中消型,可选用以下食疗药膳方。

【清炒苦瓜】原料:苦瓜250克,姜、葱、蒜、鸡精、素油各适量。 *** :苦瓜切片,炒锅置于武火、放入素油烧至六成熟时,下葱、姜、蒜、鸡精爆香后,放入苦瓜、盐,断生即可。

(3)下消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小便频繁且量多、混如脂膏、手足心热、腰膝酸软等肾虚表现时,属于下消型,可选用以下食疗药膳方。

【清蒸人参甲鱼】原料:活甲鱼1只(约750克),人参3克,鸡翅250克,火腿100克,姜片10克,熟猪油、冬笋、香菇、料酒、葱各15克,清汤750克,调料适量。 *** :人参洗净切斜片,用白酒浸泡,制成人参白酒液,拣出人参片备用。甲鱼宰杀后去壳及内脏,洗净剔下裙边备~用,甲鱼肉剁成4~6块;沸水锅内加少量葱、姜及料酒,放入甲鱼块烫去腥味,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水。火腿、冬笋切片;香菇洗净斜切成两半,与冬笋用沸水焯一下,葱切段,姜洗净、拍破。将火腿片、香菇片、冬笋片分别铺于蒸碗底部,平铺一层甲鱼肉放在中央,甲鱼裙边排于周围,再放上剩余的火腿、冬笋、香菇、鸡翅及葱、姜、蒜、料酒、盐、清汤、人参白酒液,上屉武火蒸1.5小时,至肉熟烂时取出。将汤倒入另一锅内,拣去葱、姜、蒜,将甲鱼肉翻扣于大汤碗中。再将原汤置火上,加味精、姜水、料酒、精盐调好味,烧沸打去浮沫,滤去渣,再淋入少许明油,浇入甲鱼肉碗内,人参片撒于其面上即成。单食或佐餐均可。

【一品山药饼】原料:山药500克,面粉150克,核桃仁、蜂蜜、猪油、水淀粉各适量。 *** :山药去皮、蒸熟,加入面粉揉匀,做成圆饼,摆上核桃仁,上屉蒸20分钟。将蜂蜜、猪油放入锅内用火加热,淋入水淀粉,浇在圆饼上即成。

【枸杞子炖兔肉】原料:枸杞子30克,兔肉250克洋葱100克,油、盐各适量。 *** :先将枸杞子、兔肉加水适量炖熟,后加洋葱、油、盐,稍煮片刻,吃肉饮汤,每两天服食一次。

增加体育活动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减少身体脂肪量,增强体力,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长短应根据病人的总体健康状况来定,找到适合病人的运动量和病人感兴趣的项目。运动形式可多样,如散步,快步走、健美操、跳舞、打太极拳、跑步、游泳等。

霜降已到!深秋时节如何养生?两道食疗药膳送给您,可以护胃养肺

转眼就到霜降时节了,这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几天北京降温明显,已经开始秋冬换季的准备了,所以环境中除了燥邪以外,寒邪也在伺机侵入,损害身体健康,对于胃不好的人,此时很容易出现胃寒的症状。

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应该积极锻炼来增强体质,另一方面也要通过食疗 *** 适当补充体内阳气,应对风寒病邪,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之一道药膳,就是有此类作用的。

这道药膳的主要材料是猪肚鸡胗各100g,猪肚用适量面粉加醋充分揉搓,之后与鸡胗一起清洗干净,清洗后记得用热水焯一下,然后切块放入炖盅,加适量料酒和水,再放白豆蔻1g、陈皮3g,上锅蒸到盅内物酥烂,最后适当调味就能吃了。

猪肚的功用在于健脾胃、补虚损;鸡胗则有健胃消食的效果,后加入的陈皮可理气燥湿,白豆蔻则能暖胃宽中,几种材料一起炖煮,有养胃健脾温中的作用。

此汤很适合秋季防胃寒,尤其慢性胃炎或胃溃疡的患者可以常服。对于已经出现了胃寒的人,在炖煮之前可在炖盅里再加肉桂3g、生姜6g。

霜降时节正值柿子成熟,而柿子是养肺化痰的佳品,还能止渴生津,对秋冬养生颇有益处。但食疗中很少直接使用鲜柿子,为什么呢?

因为鲜柿子虽然味美又有营养,但也有诸多禁忌,比如柿子属性偏寒,胃肠不好或者体寒的人应该少吃。常人也不宜吃太多柿子,更不宜空腹食用,对健康肠胃也是不利的。

此外,吃柿子之后要记得漱口,这是因为柿子含糖较高,且有果胶,吃后会在口腔残留,容易侵蚀牙齿

食疗养生如果用到柿子,多是用日晒、火熏出来的柿饼作为原料。比如慢性支气管炎和高血压的患者,可将柿饼加水后直接煎汤饮用,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还有一些人进入秋冬后就开始咳嗽,总是不缓解,那可以将生姜切碎后夹入柿饼中,然后小火慢慢焙熟,之后把姜末去掉,单吃柿饼,可以缓解久咳不愈的症状。

柿子制成柿饼后,其表面会形成一层白色的粉霜,被称为柿霜。这种柿霜能止咳润肺、利咽生津,每日两次以温水化开服用,对于调理肺热引起的燥咳、喉痛、咽干以及口舌生疮等症状颇有好处。

标签: 食疗药膳 全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