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斌姐之前的文章中,聊过关于「果蔬发霉」的问题,今天斌姐给大家再总结了一份「安全食用果蔬小指南」,大家可以一起来学习吧~
图片来自育儿互助营养与辅食群:九宝麻
1、要吃新鲜蔬菜
大家都知道,在不新鲜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较高,长期摄入易与体内的胺类形成致癌物亚硝胺,所以建议每次买3天左右的新鲜蔬菜的量就可以了。
2、这些蔬菜不要生吃
这些菜生吃有毒,必须煮熟后再吃:鲜黄花菜、扁豆、四季豆和各种菜豆等。
- 鲜黄花菜:含秋水仙碱,在体内可转化成二秋水仙碱,毒性极强。
- 扁豆和豆荚类植物:含有皂素和植物血凝素,生吃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中毒症状,还可能引起出血性炎症。但是,这类毒素加热后可分解,不过加热所需的时间较长(如豆角中的皂素需要烹调温度达到100℃,且加热10分钟以上才能分解)。
3、未成熟的青西红柿更好不吃
青西红柿含有龙葵素,孩子在吃了未熟的青西红柿后,通常会感到不适,轻的话,嘴里会有苦涩感,严重的话还会出现中毒现象。所以,不要轻易尝试哦~
图片来自育儿互助营养与辅食群:芒果妈妈
4、发芽的土豆不要吃
发芽的土豆也会产生龙葵素。有网友问:局部发芽变青的土豆能吃吗?在情况不太严重时,厚厚地挖去芽眼、削去发青部分,还是可以吃的;但如果发青、发芽的比例太大,就建议丢弃不吃了。
5、苦味的野菜不要随意吃
让食物呈现苦味的物质一般是生物碱( *** 和茶碱)、黄烷酮糖苷类(柑橘类水果的苦味来源)、萜类和甾体类(发芽土豆中的龙葵素和苦瓜中的苦瓜甙等)、氨基酸和多肽类,以及矿物质。
一般,我们比较常见的苦味蔬菜(如苦菊、苦瓜),如果孩子喜欢吃可以适当吃一些;但如果是本来不苦的蔬菜变苦,如发芽的土豆,就说明有毒素蓄积,要及时丢弃。另外,一些少见的野菜如果是苦的,也不建议吃,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图片来自育儿互助营养与辅食群:醒醒麻麻
你还了解哪些饮食注意事项?
欢迎在留言区讨论
作者简介:儿童营养师王斌,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国家高级营养讲师。擅于将医学与现代营养知识相结合,专注于母婴营养健康领域,手把手教你科学喂养孩子!
青番茄不能吃?有些人吃番茄要注意番茄炒蛋、番茄牛腩、番茄蛋花汤……番茄作为一种“百搭”的国民蔬菜,凭借酸酸甜甜的口感收获了无数人的喜爱。本期小二就和饭团们聊聊关于番茄的那些事儿~
01
3个关于番茄的疑问一次性说清楚
“人红是非多”,生活中有关番茄的传闻也不少,比如:生吃比熟吃能收获更多营养?青番茄有毒不能吃?事实究竟如何?
1
青番茄不能吃?
不一定。
如果是未完全成熟而呈青色的番茄,其中含有较多的龙葵碱,含量可高达14mg/100g。食用后会损伤肝脏等器官。成年人只要摄入0.2~0.5克,就可以引起恶心、呕吐、头晕等中毒反应。
所以,如果买到了未完全变红的番茄,更好放一放,等它熟透了再吃。
而如果本身品种就是青绿色、即便完全熟透也不会变色的青番茄,则可以放心食用。
2
生吃比熟吃更营养?
各有千秋。
如果想用番茄补充维生素C,则以生吃为佳。
而熟吃番茄更有助于番茄红素的吸收。有研究发现,摄入未加工的番茄,血浆中番茄红素的浓度变化不大;而摄入经加热、加工的制品,血浆中番茄红素的含量增加了3倍。这是因为加热加工可以使细胞壁破裂,番茄红素更容易释放出来。
3
常吃番茄可能诱发痛风??
发表在《BMC Musculoskelet Disord》上的一篇文章指出,番茄的摄入与血尿酸呈正相关,可能会诱使痛风发作。
研究人员猜测,这可能是因为番茄含有较多的谷氨酸,为嘌呤合成提供原料氮,容易增加尿酸的合成;其中含有的酚酸还会抑制肾脏排泄尿酸,从而导致尿酸升高,诱发痛风。
有些人一看,就不敢吃番茄了。
其实,番茄本身是一种低嘌呤食物,而关于西红柿与尿酸、痛风发作的研究比较粗浅,仍需更多的去探索和证实。现在可以给出的建议是,高尿酸或痛风患者应避免摄入大量西红柿。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机体会自行调节尿酸水平,适当吃番茄并没有那么多的顾虑,还能收获5个意想不到的好处:
02
常吃番茄5大好处不请自来
番茄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类黄酮、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这些营养素都是健康的“助力剂”。
1
辅助降低新发高血压风险
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中11460名非高血压、平均年龄为32岁的成年人,按西红柿摄入量分为了4组——不吃西红柿、0-13.3克/天、13.3-33.3克/天、超过33.3克/天。
在平均6年的随访期间,分析发现:与不吃西红柿的参与者相比,随着西红柿摄入量的增加,其它三组新发高血压的风险分别降低58%、49%、18%。
研究人员表示,这可能与番茄中的番茄红素、特定类黄酮化合物、抗坏血酸等营养成分有关。且西红柿摄入量与新发高血压之间存在J形关系,高血压更低风险对应的西红柿摄入量为每天10~13克。
2
辅助降低多种癌症风险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发现,每周吃10份番茄或番茄制品的人,患前列腺癌风险比吃2份以下番茄制品者减少45%;体内番茄红素浓度高的女性,患宫颈癌的概率也比较低。
新加坡的一项大规模研究证实,与吃西红柿最少的1/4人群相比,吃得最多的1/4人群原发性肝癌风险降低37%。
这可能是因为番茄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能达到2573μg/百克,而番茄红素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其抗氧化能力是β-胡萝卜素的2倍、维生素E的100倍,有助于保护DNA免受自由基伤害,降低癌变风险。
此外,番茄中富含的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锌等都有助于提升人体抵抗力,间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
3
保护心脑血管
番茄红素能够对抗血管内的自由基,辅助预防血液内脂类物质氧化,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辅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4
防晒护肤
番茄红素是强抗氧化剂,有“天然防晒霜”之称,能对抗紫外线的损伤;有研究表明,每天摄入15毫克番茄红素(大约相当于2~3个红色番茄),可将晒伤的危险系数下降40%。
另外,番茄红素可以有效地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保持细胞正常代谢,辅助延缓衰老。
5
润肠通便助消化
西红柿含苹果酸和柠檬酸,可帮助胃液消化脂肪和蛋白质。而西红柿含有的果酸及纤维素,有润肠通便、助消化的作用。
【小贴士】
番茄虽好,但要注意:
①脾胃虚弱者或患有急性胃肠炎、急性菌痢及溃疡病活动期病人不宜多食生番茄;
②番茄还富含矿物质钾,肾脏病人也不能食用过多。
来源: CCTV回家吃饭
吃番茄误入歧途!53岁男子多吃未熟西红柿竟住进ICU正文:
近日,一则关于一位53岁男子的惨痛经历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位名叫老陈的中年男子,为了改善自己的前列腺问题,听信了一种关于多吃西红柿的偏方,却不幸将自己吃成了食物中毒,最终住进了ICU。
老陈,一位辛勤劳作了大半辈子的普通工人,近期开始出现了泌尿问题,包括尿频和小便失禁等症状。担心自己的健康,他前往医院接受检查,结果被诊断出患有前列腺增生。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老陈听到有人说多吃西红柿可以改善前列腺问题,于是他将这个偏方视为珍宝一般,开始大量食用番茄。
不顾老伴的抱怨,老陈每天的三餐都离不开番茄,无论是炒菜还是做汤,他都会加入一些西红柿。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这种自以为正确的做法竟然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食用,老陈的前列腺问题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他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最终导致了食物中毒,不得不紧急住进了ICU。经过询问具体情况,医生发现了老陈食物中毒的原因——他生吃了未熟的青西红柿,而这些青西红柿中含有一种名为“龙葵碱”的有毒物质。
原来,前几天老陈为了省钱购买了一小袋廉价的西红柿,不料里面掺杂了一些未成熟的青西红柿。而在烹饪时,老陈也没有将这些未成熟的西红柿分开处理,导致了毒素的释放和食物中毒的发生。
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尽管西红柿富含维生素和营养,但在食用时务必确保其完全成熟。未熟的西红柿中含有龙葵碱等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极具危害。因此,选择新鲜成熟的西红柿作为食材,避免生吃未熟的青西红柿,是保护自己健康的重要举措。
对于老陈这一悲剧事件,也提醒人们在追求健康的同时,不要盲目相信偏方和传闻,应该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治疗。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方式来保护和维护自己的健康。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西红柿生吃好还是熟吃好红黄相间、香气诱人的西红柿炒蛋,果肉红艳、糖色如霜的糖拌西红柿,是很多人离不了的家常味道。然而,如今想要吃到一个口感沙甜、汁水四溢的西红柿,似乎越来越难了。
西红柿的老味道都去哪儿了?那些看起来青一块、红一块的西红柿能吃吗?西红柿到底生吃好还是熟吃好?要弄清这些问题,不妨听听专家怎么说。
西红柿的老味道去哪儿了
果肉口感偏硬,既不沙也不甜,甚至连酸的感觉都没有,如今大多数时候,人们买到的西红柿虽然个头饱满、颜值很高,但味道就是让人觉得寡淡。
数据显示,从1995年开始,我国西红柿的产量就已经位居世界之一,2020年我国年产西红柿达5600万吨,但同时爱吃西红柿的人却逐渐变少。“西红柿没有西红柿味儿”成了生活中很常见的吐槽。
西红柿的老味道去哪儿了?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传友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西红柿老味道的“丢失”:
一是因为高产、多抗(抵抗多种病虫害)、耐储运和较长货架期(与果实硬度相关)等商业需求带来的西红柿品种特性的改变。以抗病性为例,西红柿的病虫害有40多种。2010年以后,黄化曲叶病毒病直接导致了一些皮薄肉软、口味好但抗病性差的品种被逐渐淘汰。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影响西红柿味道的33种(其中包括葡萄糖、果糖、柠檬酸、苹果酸和29种挥发性物质)风味物质中,有13种在主栽品种中大幅下降。
二是种植方式的改变。光照充足、通风透光好、昼夜温差大,以及经常施用农家肥等有利于良好品质形成的露天栽培条件因素,在目前大多数的大棚栽培中并不存在。
三是采收方式的改变。远距离运输和销售的要求使得绝大多数西红柿都是七成熟时甚至更早就被采摘,而西红柿的好味道其实是在成熟过程中缓慢释放出来的。
李传友认为,造成“西红柿没有西红柿味儿”的主要原因是在它的培植过程中主要照顾了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而忽略了消费者的感受。而人们记忆中的西红柿的老味道,也就是因为这些原因而变得越来越淡。
没熟透的西红柿能吃吗
如今从市场上买的西红柿,很多时候要么摸起来硬邦邦的,要么皮红肉青,感觉好像没熟的样子。
多年从事西红柿育种研究的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张剑国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介绍说,夏天阳光充足,西红柿中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有机酸及番茄红素等营养成分含量较其他季节采收的更高,这个季节露天栽培的西红柿往往味道更浓,颜色也更红。
不过,判断西红柿是否成熟,红不红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张剑国说,大多数西红柿从不熟到熟,果实颜色一般要经过从绿到黄绿,然后从黄到红这样一个过程,但也有极少数品种从坐果到成熟一直都是绿色,如我国地方老品种“贼不偷”就是这样。此外还有果肩部位呈绿色的一些品种,虽然红中带绿,但口感往往较好。
抛开品种因素,消费者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辨别西红柿是否成熟:一是看外形,正常成熟的西红柿形状圆润,表面有光泽;二是看果肉,自然熟的西红柿果肉变红,没熟透的西红柿果肉发青。
没有熟的西红柿,人们除了抱怨不好吃,更关心它能不能吃。张剑国表示,未成熟的西红柿含对人体有害的龙葵碱,而龙葵碱有一定毒性,虽然少量食用并不会引发中毒,但如果短时间大量食用,就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所以为保险起见,如果买到没有熟透的西红柿,可以先放置几天,待其中的龙葵碱分解、含量降低,再炒熟食用。另外,也可以添加适量食醋,以促进龙葵碱的分解。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副研究馆员阮光锋提醒消费者,西红柿建议储存温度是10℃至13℃,尽量不要放在温度太高或阳光直射的地方,否则可能影响维生素C的含量,而且高温环境中也较容易变质。
生吃还是熟吃有讲究
西红柿能成为餐桌常客,原因在于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是当之无愧的低糖、低热量的健康友好型食物。
阮光锋介绍说,每100克西红柿中仅有糖分2.6克、热量18千卡,而且几乎不含钠,血糖反应也较低。所以,特别适合需要控制体重、控制血糖和血压的朋友。至于网上有“科普”说西红柿含有大量维生素、番茄红素及微量元素,是物美价廉的“防癌高手”“男性保护神”,阮光锋认为这种说法有待商榷。
西红柿中确实含有一些保健价值较高的植物化合物,如番茄红素、槲皮素等。但每100克西红柿含维生素C不足14毫克,和其他很多果蔬相比,优势并不突出。同时,虽然有研究表明前列腺癌等风险和番茄红素的摄入呈负相关,但这些证据主要是一些观察性研究,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证实。
西红柿含水量接近95%,汁水丰富,加之酸甜适口,很多人喜欢拿它当水果来生吃。但也有人纠结西红柿是生吃好还是熟吃好?
阮光锋认为,对于一颗有品质保障的西红柿,生吃和熟吃各有优势。
生吃西红柿水分多、饱腹感强,有助于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量。同时,生吃熟透的西红柿,不仅可以满足口感需求,也能更好地保留其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有机酸。
熟吃则更有助于番茄红素的吸收。研究显示,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含量高达2.5毫克/100克。番茄红素是胡萝卜素的一种,是很多水果蔬菜中红色的来源,同时也是一种抗氧化剂。而番茄红素的充分释放和吸收有三个要件,即切碎、高温以及和油接触。
熟吃西红柿的 *** ,除了炒菜,还可以做酱。西红柿酱含有较多谷氨酸,常被用来提鲜。谷氨酸在食物中以游离和蛋白质结合这两种形式存在,而西红柿酱中的游离氨基酸浓度能达到140毫克/100克,所以很美味。
不过,西红柿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并不适合所有人。研究显示,每100克西红柿中的钾含量高达273毫克,所以不论生熟,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都不宜一次多吃。此外,因为西红柿中含有一些茄碱、有机酸,所以胃肠不太好、容易反酸的人也不宜多吃,而且更好是熟吃。(记者李建)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青色的西红柿你吃过吗?我们家每年到了这个季节,都要吃青色的西红柿,也就是西红柿长大后还没有来得及变红的柿子。
因为家里每年都是自己种的,每年到了这个季节,就把柿子从菜园一摘,然后回到家清洗,清洗完成后一分为二,然后把每一块都切成片装。切好后切点青色辣椒,再切一点蒜头,也是切成片装,再来点葱花,开炒,青色的西红柿搭配青色的辣椒炒下来,调料也不需要放什么,就是家常便饭放的调料,盐、十三香、再来一点正山西的醋,那个味道也是绝美无比。
这个菜配上自家蒸的白馒头,是真的绝美,汤汁也有,把馒头瓣一点一来把馒头占点汤汁!噫!也是好吃!
再来一碗熬了半个小时30分钟的纯纯大米粥,一口青柿子,一口馒头,然后再来一口白米粥!完美的一顿。
最近看到网上有一个关于西红柿的传言
称“预防高血压建议每周吃点西红柿”
这个说法真的科学吗?
吃西红柿真的可以帮助稳定血压吗?
常吃西红柿对身体还有哪些好处?
怎么吃效果才好呢?
别急,小编这就带你去了解一下!
西红柿真的可以预防高血压吗?
有可能!
西红柿之所以有预防高血压的作用,可能与其富含番茄红素、多酚类物质,包括类黄酮和酚酸、钾等有关,但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每天吃多少西红柿才利于预防高血压呢?
控制新发高血压效果更好的摄入量是,每天摄入西红柿10~13克。
每个成年人每个星期摄入1个市面上中等大小西红柿,或者吃2~3个小一点的西红柿,也可以每个星期吃5~7个圣女果,基本上就能达到所推荐的摄入量。
常吃西红柿对身体还有哪些好处?
1.保护前列腺
吃西红柿能够保护男性前列腺,降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的发生率,因为西红柿当中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这种物质对前列腺保护作用非常明显。
2.健胃助消化
西红柿所含的有机酸能 *** 胃液分泌,增加胃酸浓度,帮助消化,促进食欲。所含的果胶,有润肠通便,预防便秘的作用。
3.美容护肤
西红柿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C等,再加上番茄红素的抗氧化作用,对于祛斑美容、抗衰老、保护肌肤有不错的效果。
4.有助减肥
西红柿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低,能量也不高(100g西红柿约有15kcal能量),因而吃西红柿,既可有饱腹感又不容易长胖。
西红柿生吃好还是熟吃好?
西红柿生吃与熟吃各有优点,不同的吃法可以获取不同的营养。
生吃:优势在于口感好、饱腹感强,其中的维生素C和有机酸能被更好地保留下来。
熟吃:番茄红素和胡萝卜素的吸收率会大大提升;钾和膳食纤维不怕热,西红柿本身酸度大,有利于维生素C的稳定,加热烹调后损失比较小。
这2种西红柿千万不能吃!
1.不成熟的青西红柿
这种西红柿含龙葵碱,食用未成熟的青西红柿可导致中毒,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及全身疲乏等症状,严重的还会有生命危险,可千万不要尝试!
2.长黑斑的西红柿
不能吃长黑斑的西红柿,这种黑斑主要是由交链孢菌引起的,而它产生的毒素叫交链孢毒素,这种毒素存在致癌风险!
西红柿虽好但这些人慎吃!
1.西红柿过敏的人
其实西红柿也是已知过敏原之一,在易感人群中会引起打喷嚏、湿疹、皮疹以及红眉毛、眼睑,咽喉瘙痒和口腔、面部肿胀等不同症状。
2.胃食管反流的人
西红柿中存在两种主要有机酸,即柠檬酸和苹果酸,常吃或者吃太多会加重胃食管反流病。
3.肾功能不全的人
肾功能不全的人应该减少钾的摄入量,而西红柿中恰恰含有大量的钾,所以此类人群慎吃。
4.有尿失禁和膀胱炎的人
酸味的食品,例如水果、蔬菜和饮料等,被认为是潜在的膀胱 *** 物,对于部分敏感人群可能会增加尿失禁的风险,有酸味的西红柿也不例外。
5.正在吃抗凝药物的人
西红柿含维生素K较多,而维生素K会削弱抗凝药物的药效,所以二者不宜同吃。
资料:CCTV生活圈
编辑:黄湄
网上流传有关西红柿的三个“食用禁忌”,帮你辨真假人的老化过程是不断被氧化的过程,想要延缓衰老,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抗氧化功效的食物,比如西红柿。每100克西红柿含有14毫克的维生素C,还含有番茄红素、谷胱甘肽等营养素,在这些营养物质综合协同下,可以产生一定的抗氧化功效。常吃西红柿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前列腺癌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关于西红柿,网上流传着很多“食用禁忌”,究竟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食用禁忌”传言1:在买西红柿的时候,不要买青色的,吃了会中毒。
真相:没成熟的西红柿颜色发青,含有一定量的有毒成分生物碱龙葵素。大量食用有食物中毒的可能。另外还有特殊品种的西红柿,成熟后也会带有青色,这种熟西红柿并不会让人中毒。购买时,如果拿不准,要跟商家询问清楚。
如果买到没有成熟的青西红柿,更好先放置数天,待果皮颜色变红以后再炒熟食用。放置几天后,青西红柿变红后龙葵素会部分分解。
“食用禁忌”传言2:西红柿更好生吃,番茄红素遇热容易分解。
真相:熟吃有熟吃的好,生吃有生吃的好,交替换着吃就行。
从摄入番茄红素的角度来讲,西红柿熟吃更有效。加热有助于番茄红素的释放。烹调时加少许油有助于番茄红素的转运和吸收。熟吃西红柿,要避免长时间高温加热,会导致很多热稳定性差的营养素损失。
从摄取谷胱甘肽和维生素C的角度来说,生吃西红柿更好一些,因为加热的情况下谷胱甘肽和维生素C会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
“食用禁忌”传言3:西红柿和黄瓜不能一起吃,因为黄瓜里有破坏维生素C的物质。
真相:所有植物都含维生素C,也有促进它生长的元素,不必过分担心。
因此,不仅黄瓜里含有抑制维生素C的元素,西红柿里也有,白菜、萝卜等蔬菜里都有。
再者,假如黄瓜里具有强烈的破坏维生素C的物质的话,那它为什么不首先把黄瓜里的维C破坏掉呢?它何必舍近求远,去破坏西红柿里的维C,却留下近在眼前的维C呢?
所以说,这样的说法根本是无稽之谈,大家大可放心大胆地一起吃。
文/于康(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
来源: 北京青年报
这几种情况,千万别乱吃西红柿!否则对身体伤害大说起西红柿,大家都不陌生,市场上随处可见,亦蔬亦果,营养丰富,可谓饮食界的“小网红”。
不过,您知道西红柿什么时候不能乱吃吗?
#1 不吃未成熟的青色番茄
未成熟的西红柿中,可能含有大量番茄碱,多食会发生中毒。中毒症状为恶心、呕吐、流涎及全身疲软、乏力等症状,严重者还有生命危险。
#2 不宜多吃的人群
西红柿性寒,空腹时、脾胃虚弱者、患有急性胃肠炎、急性菌痢及溃疡病活动期病人不宜多食用;
西红柿中富含矿物质钾,肾病患者也不能食用过多。
#3 不宜与抗凝血药物同食
西红柿含维生素K较多,维生素K主要催化肝中凝血酶原以及凝血活素的合成。维生素K不足时,会使凝血时间延长造成皮下和肌肉出血,所以番茄不宜与肝素、双香豆素等抗凝血药物同食。
网上流传有关西红柿的三个“食用禁忌”,帮你辨真假人的老化过程是不断被氧化的过程,想要延缓衰老,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抗氧化功效的食物,比如西红柿。每100克西红柿含有14毫克的维生素C,还含有番茄红素、谷胱甘肽等营养素,在这些营养物质综合协同下,可以产生一定的抗氧化功效。常吃西红柿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前列腺癌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关于西红柿,网上流传着很多“食用禁忌”,究竟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食用禁忌”传言1:在买西红柿的时候,不要买青色的,吃了会中毒。
真相:没成熟的西红柿颜色发青,含有一定量的有毒成分生物碱龙葵素。大量食用有食物中毒的可能。另外还有特殊品种的西红柿,成熟后也会带有青色,这种熟西红柿并不会让人中毒。购买时,如果拿不准,要跟商家询问清楚。
如果买到没有成熟的青西红柿,更好先放置数天,待果皮颜色变红以后再炒熟食用。放置几天后,青西红柿变红后龙葵素会部分分解。
“食用禁忌”传言2:西红柿更好生吃,番茄红素遇热容易分解。
真相:熟吃有熟吃的好,生吃有生吃的好,交替换着吃就行。
从摄入番茄红素的角度来讲,西红柿熟吃更有效。加热有助于番茄红素的释放。烹调时加少许油有助于番茄红素的转运和吸收。熟吃西红柿,要避免长时间高温加热,会导致很多热稳定性差的营养素损失。
从摄取谷胱甘肽和维生素C的角度来说,生吃西红柿更好一些,因为加热的情况下谷胱甘肽和维生素C会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
“食用禁忌”传言3:西红柿和黄瓜不能一起吃,因为黄瓜里有破坏维生素C的物质。
真相:所有植物都含维生素C,也有促进它生长的元素,不必过分担心。
因此,不仅黄瓜里含有抑制维生素C的元素,西红柿里也有,白菜、萝卜等蔬菜里都有。
再者,假如黄瓜里具有强烈的破坏维生素C的物质的话,那它为什么不首先把黄瓜里的维C破坏掉呢?它何必舍近求远,去破坏西红柿里的维C,却留下近在眼前的维C呢?
所以说,这样的说法根本是无稽之谈,大家大可放心大胆地一起吃。
文/于康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
同事下班来我家蹭饭,婆婆把青西红柿端上桌,同事:分明是故意的同事下班来我家蹭饭,婆婆把菜做好端上桌,同事:这分明是故意的吧
现在这个季节,农村菜园子蔬菜也逐渐成熟了,并且品种多样,种类繁多,我们经常吃的西红柿、辣椒、茄子、豇豆等,种上一点够全家人吃,就算家里突然来客人,或者没有菜吃,园子里随便摘一点,能做出好几个菜。
这不下班的时候同事突然说要去我家吃饭,我赶紧给婆婆打 *** 多准备两个菜,平时没有客人,自己吃的简单也随意,有客人菜品还是得丰盛点。我和同事回到家,看到婆婆端上桌的菜,同事:这分明是故意把青西红柿炒出来端上桌吧?一起来看看什么原因。
下了好几天雨,园子里西红柿没有成熟,婆婆把青西红柿摘下来炒了一份出来,具体做法分享如下:
一、青西红柿从树上采摘下来,清洗干净,切成薄片,青椒切成宽一点的丝,洋葱切成小丁。
二、锅烧热,放入少量油,放入洋葱清炒出香味,然后将西红柿和青椒一起放在锅中翻炒,快出锅的时候加入盐调味,搅拌均匀即可。
成熟西红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蔬菜之一,味道很好,并且营养价值丰富,既可以直接生吃,也可以烹饪熟吃,各有不同特色,而没有成熟的青西红柿,为了安全就不要吃了,原因是青西红柿中,很有可能含有发芽土豆中龙葵碱成分,这种物质如果食用了,会增加食物中毒风险。
就算把青西红柿爆炒出来,高温加热也不能够降低它的毒性,除非温度达到285℃,毒性才能够被分解,而我们日常做饭温度不会超过200摄氏度。没有成熟的青西红柿,就算是烹饪熟也不要吃,那么生的就更加不要吃了,要吃就吃已经成熟了的西红柿。
下班和同事一起回到家,看到婆婆做青西红柿,以为是故意的,其实,婆婆想让同事吃个稀奇,压根就没有想那么多,我们以前也说过不要吃青西红柿,老年人思想很固执,有时候改变不过来,还说自己从小吃到大,吃了一辈子,也没有任何不适。
大家有没有吃过青西红柿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