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板牛肉
铁板鹅肝
最后来碗青菜汤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繁莹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曾繁莹
铁板烧的故事总是充满 *** 。铁铲在厨师指间翻飞,铁板上冒起热腾腾的烟气,鲜嫩的食物被烧得吱吱作响,撒两滴白兰地上去,“喳”一声火焰纷飞,蔚为壮观,堪称一场集视觉、味觉、嗅觉与听觉一体的艺术。铁板烧曾风靡广州,后渐趋于平静,近一两年里又重新“抬头”。新“浦头”的铁板烧,有什么新花样呢?近日,广州气温有所下降,凉感分明,正是开启铁板烧大餐的好时机。
品味铁板烧
“明厨亮灶”吃得明白
生活质量提升,吃,早已不是为果腹之需,而是感受生活之美好的一种方式。大多数人已不再需要浓油赤酱,不再渴望肥膘厚肉,饮食潮流沿着低油低脂轻快的方向发展。吃得更优质,更营养,更健康,是城市白领一族的饮食宗旨。当然,吃也可以成为生活与工作的润滑剂,释放压力。
铁板烧符合现今的饮食潮流,因为铁板的温度能在短时间达到两三百摄氏度,并且精准无差。这可以令食材快速变熟,避免营养流失,保留更佳的口感和尽可能多的营养。此外,铁板烧的调味不过分复杂,通常橄榄油、盐、胡椒粉已足矣,最多再加点蚝油、黄油来提鲜,但所用分量远比中餐调味的要少。换言之,也能更大限度保留食材本味。台前的铁板烧师傅能根据客人的进食节奏来炮制食品,一边食一边欣赏厨艺,饱腹的信息有足够时间传递给大脑,避免食用过量。
此外,铁板烧称得上是“明厨亮灶”,“厨房”就在食客眼前,厨师就在眼前烹调,加什么料,如何烹煮,一目了然。
烹调方式不单一
尽管它名字里有一个“烧”字,可它的烹调 *** 可远不止这一种。煎、炒、焖、煮,无一不可。圆拱形铁盖一盖上,就是焗;放在锡纸做成的碗中安置于铁板上导热,连粥和汤都能煮;炒饭更是常见,隔夜冷藏过的米粒在铁铲的舞动下飞腾,堪称会“跳舞的米粒”。番禺有一家“得意”铁板烧,主理人胡先生说:“铁板如同一个镬,有无限的可能性,是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加工厂’。”
目前,日式铁板烧和法式铁板烧是最主流的两个派别,前者较为传统,煎好的食材只配3种酱汁:酸汁、海鲜茄汁和芝麻汁,如若蘸着酱汁吃,那么食材与食材之间的差别并不会特别大,在摆盘上也相对豪放。法式的铁板烧重视酱汁与摆盘,原以为只是香煎大虾,殊不知最后竟做成了一道摆盘精巧且带汤汁的大虾主菜。
开端:海鲜
在品味铁板烧之前,食客多数会先来一份海钓鱼刺身以及上汤。在大多数日料店里,汤免不了“味噌汤”的俗,但在“得意”铁板烧里却是一盅老广炖汤,应季节变化而调整。这与胡先生本人的经历相关,作为土生土长的番禺人,他最离不开的就是一啖靓汤。这之后,铁板烧的精彩方才登场。海鲜往往是更先品味的,它清鲜而甜味。
“得意”铁板烧的美女厨师美珠用了鲍鱼、小青龙和大元贝来开场,达摩日式铁板烧的兴师傅则选择生蚝与鲍鱼来开场。美珠拿出一个2斤的澳大利亚鲍鱼,足足有巴掌那么大。昆布垫底,里面打蛋清,抹上盐,鲍鱼放其上,搁两片柠檬,撒上经过加热的白兰地,盖上昆布“面膜”与盖子,焗上3~5分钟。当温度达到210℃到230℃时,则取出鲍鱼,拿去清洗后切好,用于烹调。这前期只是鲍鱼的粗加工,好戏在后头。
香煎与上汤煮,这是厨师美珠 *** 鲍鱼的两个法子。在铁板上煎鲍鱼,轻微撒上胡椒、柠檬、酱油等,炒香以后放置一旁。这样做法的鲍鱼须厚切,薄切的鲍鱼则用上汤煮。汤水是自己调制的鲍鱼汤,加了木鱼丝、纯净水和紫菜等。澳大利亚的小青龙个头在7~8两,挑出龙虾肉,切件后煎,再加酱汁佐配,龙虾壳用来熬一口靓汤。北海道大元贝是连壳一同烹制的,用蒸馏水、清酒和酱油调和汁水,加入洋葱,煮到汁酱滚起。元贝一熟,便可品尝。
从事铁板行业30余年的兴师傅并不用盐焗法来 *** 铁板鲍鱼,也不用蒜蓉来配搭鲍鱼。他在铁板上放了一片锡纸,锡纸上放竹叶,竹叶上放鲍鱼,最后铺上海带,撒上盐,焗过以后再取出鲍鱼煎香。他用法式的做法来展现,为鲍鱼配了一个独一无二的酱:松叶蟹肉酱汁。这是将松叶蟹捣碎以后,加入紫菜、木鱼水来做成的。龙虾在他手里也变成了一道法式料理,煎好的龙虾放入法式飞碟盘中,淋上酱汁,连龙虾须都稍微煎过作为摆盘的素材,最后配搭上咸香的鱼子酱。
*** :牛肉
牛肉的出现,昭示着最精彩的环节来到。兴师傅用美国的安格斯牛肉肉眼部位,美珠师傅用澳大利亚M5级的和牛肉,取牛小排和西冷部位。做法相似,基本都是先煎牛肉片,撒上盐和黑胡椒,再放入蔬菜卷起。美珠师傅选择的蔬菜是芦笋,兴师傅用洋葱、葱花和蒜。相对而言,薄片的牛肉不会给食客带来沉重的负担,小件的处理让滋味更加悠远,为下一道菜留出空间。
牛舌亦可作为铁板烧的食材之一,对于喜欢丰腴的人来说,鹅肝也可以是 *** 所在,六花庭日本料理的香煎鹅肝香浓滋味。
尾声:清淡之食
末了,若是能来一碗汤水,那恐怕要比一碗米饭更得人心。眼见着厨师在铁板之上煮青菜汤,选择最嫩的青菜,汤底是猪骨熬制12小时而成。一碗下肚,着实舒爽。
精烹原味铁板烧香煎鳗鱼伴软滑鹅肝$198煎香两边的鳗鱼吸收脆皮鹅肝的精华,油脂丰腴,鲜味可口。
铁板烧是受欢迎的和食,能吃到食材的原汁原味。像是刚于将军澳开业的三原铁板烧,驻店日籍主厨擅长主理海产及和牛,于全球精挑细选优质食材入馔,利用调味及自制酱汁,加上巧手烹技,呈现铁板烧的更佳风味。
盐焗青森县鲍鱼时价肥美肉厚的鲍鱼简单以海盐焗至刚好熟,佐以海胆汁,清甜弹牙。
产地直送顶级食材
三原铁板烧以日籍主厨三原光史命名,他拥有丰富入厨经验,拿手把传统铁板烧,融合时尚和风的现代烹饪手法。三原师傅厨艺精湛用心,烹调风格不会墨守成规,更曾出任日本驻美国芝加哥领事馆总领事的首席家厨。就任三年期间,他亲自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达官贵人下厨,诚意推广地道日本菜及东洋饮食文化。
宫崎和牛西冷$358\100克来自宫崎的A4级和牛油花分布均匀,西冷部分肉味浓郁,肉质细致不腻口。
三原师傅表示,正宗铁板烧与其他和食一样,讲究选材与不时不吃,然后因应食材特性、味道及口感,利用不同温度、时间、调味和酱料,凸显食物更佳风味。餐单选材来自世界各地,如法国鹅肝、日本宫崎和牛、西澳洲龙虾、加拿大活龙虾、青森县活口鲍鱼、北海道带子、广岛蚝及挪威长脚蟹等,全部定期由原产地直送到港。
朴叶提香丰富味道
黑毛和牛西冷薄烧$180片成薄片的西冷肉伴日本野菜,煎香后淋上自家制的寿喜烧酱汁,惹味有层次。
食材配搭并没有特定限制,无论散点、精选或尝味餐单的菜式,均重呈现味道口感和丰富层次。像是单点菜谱中必试的香煎鳗鱼伴软滑鹅肝,由法国厚切鹅肝、日本鳗鱼及茄子组合而成。三种材料分别在铁板上以不同温度及时间煎至外脆内嫩,再层层叠后淋上黑醋汁,茄子吸收鹅肝及鳗鱼精华,酸香的酱料平衡腻口感,吃起来香气持久不散。
餐厅环境设计得简约时尚,注重空间感,客人坐得分外舒适自在。
擅长处理海产的三原师傅,还有另一道香喷喷的招牌菜——北海道银鳕鱼朴叶烧。银鳕鱼先以半煎焗 *** 烹调至刚好熟,放在涂上油及面豉酱的朴叶上面烧香,把叶子清新气味逼进鱼肉之中,肉质柔软芬芳、鲜美多汁。此外,和牛的选择也不少,有肉味浓郁的西冷或细致的牛柳。以每百克计算的宫崎和牛西冷,只用盐及胡椒调味,表面煎得焦香,里面肉色 *** ,吃时伴以脆卜卜的蒜片,滋味无比。
三原铁板烧
地址:将军澳唐俊街18号The Parkside之一座地下G06号铺
北海道银鳕鱼朴叶烧$158
肉嫩多汁的银鳕鱼滑嘟嘟的,吃时还有阵阵朴叶的香气,与别不同。
香煎鳗鱼伴软滑鹅肝$198
北海道银鳕鱼朴叶烧$158肉嫩多汁的银鳕鱼滑嘟嘟的,吃时还有阵阵朴叶的香气,与别不同。
煎香两边的鳗鱼吸收脆皮鹅肝的精华,油脂丰腴,鲜味可口。
日籍总厨三原光史将新派烹法融合传统铁板烧精髓中,带来截然不同的用餐体验。
黑毛和牛西冷薄烧$180
片成薄片的西冷肉伴日本野菜,煎香后淋上自家制的寿喜烧酱汁,惹味有层次。
宫崎和牛西冷$358\100克
来自宫崎的A4级和牛油花分布均匀,西冷部分肉味浓郁,肉质细致不腻口。
日籍总厨三原光史将新派烹法融合传统铁板烧精髓中,带来截然不同的用餐体验。
盐焗青森县鲍鱼时价
肥美肉厚的鲍鱼简单以海盐焗至刚好熟,佐以海胆汁,清甜弹牙。
餐厅环境设计得简约时尚,注重空间感,客人坐得分外舒适自在。
豆腐这样做,比外面的铁板烧还好吃,酱汁香浓,鲜香多汁豆腐这样做,比外面的铁板烧还好吃,酱汁香浓,鲜香多汁
豆腐的做法千百种,仔细数数,确实数不过来,最有名的做法,比如麻婆豆腐,可谓是家喻户晓。还有一种街头小吃的做法,叫做铁板烧豆腐,几乎全国各地的小吃街,都有这样的铁板豆腐。铁板豆腐非常受欢迎,主要是好吃,豆腐口感嫩,经过煎炸,然后浇上汤汁,豆腐会吸收满满的汤汁,咬一口就爆汁。
今天小柒教大家在家里做豆腐,豆腐这样做,比外面的铁板烧还好吃,酱汁香浓,鲜香多汁。
首先我们要选择北豆腐,北豆腐也就是老豆腐,老豆腐煎出来的口感棒,更容易吸收汤汁。南豆腐不适合这样做,南豆腐比较嫩,煎不成型,一夹就碎了。煎豆腐容易,大家都会操作,调料一定要学会搭配,下面就是具体的做法,一起来看看吧~
【爆汁豆腐】
食材:
北豆腐1块、小葱1棵、蚝油1勺、番茄酱1勺、蒜蓉辣酱1勺、白糖1匙、孜然粉半勺、白芝麻适量、酱油2勺、食用油适量。
做法:
之一步,先调一碗酱汁,记住这个比例:一勺番茄酱、1勺蚝油、1勺蒜蓉辣酱、1匙白糖、半勺孜然粉、2勺酱油和适量白芝麻,再加少许清水搅匀即可。
第二步,接着把北豆腐切片,大概1厘米厚左右,不要太薄了,不然吸收不了汤汁,口感也不够嫩。
第三步,锅中刷一层油,开火加热,放入豆腐小火慢煎,一面煎3分钟,然后再翻面,煎至两面金黄就可以了。
第四步,接着倒入酱汁,大火烧煮片刻,烧至入味,收汁后就可以关火了,最后撒些葱花和白芝麻就可以出锅了。
小贴士:
1、喜欢吃辣的,可以多加一勺辣椒酱或者辣椒面,我更喜欢甜辣的口味。
2、没有蒜蓉辣酱的话,可以用蒜末代替,再搭配辣椒面即可。
3、想要爆汁,调料里就要加点清水,这样煮至入味,豆腐才可以吸收满满的汤汁。
上述用到的方形煎锅叫做玉子烧锅,还是中餐厅同款,需要的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购买。
北京老牌儿顶级日料,日本铁板烧大师亲掌又到周末了,我们家附近有一个大型商场,没事的时候经常会去里面逛逛,买点小东西,或者纯粹看点热闹。一开始商场里没什么人,后来人渐渐多起来,尤其是餐厅,以前也是一个商场的人气支撑,现在更先暖起来的也是餐厅了。
去餐厅吃饭的年轻人居多,他们中意吃口味重一点的餐馆,比如火锅,麻辣烫,酸菜鱼,有的店还要排队。
看到一个铁板烧店,平时里面吃个饭挺贵的,200多一位,我们从来没进去过,那天看到门口的牌子,推出二人套餐178元,3个前菜,6个铁板烧,2份饮品,1种主食,看着挺不错,这价格也实惠,我们说要么进去试试。
给我们安排了一个可以看着厨师料理的位置,铁板烧师傅正在忙碌着,挺好的,除了吃饭还能看怎么做饭,我顺带能多拍点照,录了几个视频。
面前这个是调味品架,里面一壶酱油一壶醋,还有一支芥末。
这是店堂环境,远处是自助柜台,点了原价自助餐的人可以去那里取食,我没过去,反正我们点的是套餐。
饮料可以选清酒、啤酒、水果汁,我们不约而同选了清酒,吃铁板烧感觉配清酒比较好啊,有腔调!
之一盘上来的是厚切三文鱼片,广告牌上的名字是挪威三文鱼刺身,虽然这原本是装刺身拼盘的餐具,五片三文鱼有些孤单。
我夹了一块,真的很厚实,蘸着芥末和酱油吃两三片也足够了,开胃前菜嘛,多吃也油腻的。
另一个前菜是芒果蟹柳沙拉,芒果块是主角,上面用手撕的蟹柳棒肉作点缀,淋上去的酱料是香橙味的,比较特别,家里难买到这种沙拉酱。
鳗鱼寿司卷也是三个前菜之一,可以让饿的人先垫垫肚子,但是我们一开始没吃,这一人两个寿司吃下去就半饱了,留着肚子吃主菜铁板烧吧。
味噌汤上来了,一人一碗先润润胃,看上去很不错的样子。
不像有的店里味噌汤只有汤里飘着几丝海带和几小粒豆腐,这碗味噌汤是用海带,鸡蛋丝,三文鱼骨一起熬的,料足足的,这一碗我都喝下了。
主菜法式面包煎鹅肝上来了。因为坐在厨师面前,所以看着厨师一道一道做给我们吃特别有趣,这道铁板烧下面的法式面包其实就是一片吐司,切去面包边再对半切,一人半片,放在铁板边上慢慢烤热,同时煎鹅肝,用黄油将鹅肝煎成两面焦黄,放在面包片上,淋上酱汁,厨师告诉我是店里自己调制的鹅肝酱,应该是一种混合调料吧,味道比较复杂,最后再舀一小勺鱼籽酱放在鹅肝上,这道菜就做成了。
我拍了照片立马把它吃了,鹅肝一定要趁热吃才好吃,鲜美软嫩,配了鹅肝酱和鱼籽提升滋味,不腻,不过这也不能多吃,脂肪含量高。
香煎比目鱼,一开始以为是银鳕鱼,但想想银鳕鱼很贵,不可能给我们吃,再看菜单,是比目鱼,也就是我们吃的 *** 鱼的身体,平时我们吃的都是头,原来鱼身都到这儿来了。也是用黄油煎熟,再刷上店里的特制酱料,一人一片。
我尝了一片,感觉有点淡,告诉厨师口味有点淡,他点点头,我就吃下去了,仿佛说过了就心安了。
柠檬汁煎大虾,很普通的长毛虾,是活虾煎的,但是铁板烧师傅手艺好,硬生生把它们烤成了一排连体虾,在外吃饭就是吃的这种气氛和手艺吧?
我看着厨师用整块菲力里脊牛排切成厚粒的黑胡椒洋葱牛肉粒,牛肉七分熟,相当厚实,我吃了两粒,大多数老公吃的,晚上吃得太多怕消化不动。
海鲜焗菌菇汤,放在锡纸盒里直接加热,加了一些大虾,金针菇,几个贝壳,这个菜相对来说水平最差了,食材也很普通,我略吃了几口,没吃完。
清炒蔬菜,两个人那么一小碟,还挺油的,吃蔬菜绝对是家里吃得痛快,我们两个人每人夹了两筷就没有了,要说营养均衡,外面吃饭肯定是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连个青菜也炒得很油,还没多少。
最后一个主食是大渔特色炒饭,炒饭里的主要调料是几只大虾仁和2只鸡蛋,炒饭我又学了一招,就是把蛋黄和米饭先炒香了,蛋白先煎成半熟,然后切成小粒最后炒到米饭里去,吃起来有蛋香,看起来有煎得焦黄的蛋白小块,然后又看着厨师加了一种又一种叫不出名字的调料,老公说他做的蛋炒饭,就是油、盐、蛋三种香味,最多加点葱香;外面的炒饭加了那么多不知名的酱料,难怪孩子会说家里炒不出饭店的味道,因为没有那么多调味品啊。老公最后的结论:这还不如吃我自己炒的。
其实呢,炒饭不是不好吃,是太好吃,因为看着厨师一样一样地把炒饭炒得我们做不出来的味道,人到中年的我们有点接受不了那些叫不出名字的酱料。
一直在给我们和别人做铁板烧的厨师,吃饱了和他聊天,他一边手不停地工作,一边告诉我们春节在家里休息了两个月,刚开业之一天人挺多的,后来就没有什么顾客,但最近慢慢好起来了,店里也推出了特价套餐,要在以前店里忙得很,散客根本就不接,都事先预订好的位置,散客要吃只能等头茬客人吃完后等位。还说如果一直像刚开业时没生意,他就要失业了,我看着当天上座率也有七八成的样子,他说这样应该没问题了。我问他的收入,一个月大概有一万元左右,但是中午连着晚上,每天要站10个小时,中间会有休息的时间。我还问他有没有结婚,他说没有。问他以后有什么打算?他说如果结婚了,要么去开一家加盟店,嗯,祝他好运吧。有手艺又勤劳的人肯定过得好。
拍几个别人家的菜,不是套餐里的,香煎蒜蓉虾。
黑椒羊排。
培根金针菇卷。
因为吃饱了,所以并不羡慕人家吃的。你觉得我们这178的双人套餐还划算吗?
1
铁板飘香凤爪
提前预制:
1、冰鲜鸡爪25斤解冻后剪去趾甲,飞水待用。
2、干辣椒节200克、八角100克、花椒80克、桂皮、草果、姜块(拍散)各50克、葱段30克入五成热油煸香后盛出,装入料包待用。
3、锅入清水30斤,调入辣鲜露800克、草菇老抽250克、盐80克、味精、鸡精各60克、胡椒粉50克大火烧沸后与鸡爪、料包一起入高压锅,上汽后压12分钟,鸡爪和原汤分别保存。
走菜流程:
1、铁板加热,少许洋葱丝,魔芋丝飞水垫在铁板底部,取一份鸡爪入微波炉加热后摆在其上。
2、锅入底油,下老干妈豆豉10克煸香,下葱花50克、青红美人椒圈各15克煸香,下压鸡爪的原汤100克、辣鲜露5克、味精3克、鸡精3克,白糖,少许孜然,大火炒香后淋在鸡爪上即可。
2
铁板脆皮豆腐
主料:内脂豆腐、猪肉
辅料:泡椒末、姜米、蒜米和郫县豆瓣
调料:盐、味精、白糖、醋、香油
做法:
1、把内脂豆腐切成节,待粘匀脆炸粉以后,下入七成热的油锅,炸至外酥内热便倒出来沥油,随后放到烧烫并垫有铝箔纸的铁板内。
2、锅里放色拉油烧热,先下猪肉末炒散籽,再放入泡椒末、姜米、蒜米和郫县豆瓣炒香出色,掺适量鲜汤烧开后,加盐、味精、白糖和醋调味,待勾薄芡、淋香油后,出锅舀在豆腐上面,撒葱花即成。
关键:
要想让内脂豆腐达到外酥内嫩的口感,那在炸制前就需要裹匀脆炸粉。
3
铁板回锅肉
主料:猪二刀坐臀肉200克。
辅料:马耳朵蒜苗节100克。
调料:郫县红油豆瓣10克、豆豉5克、盐2克、生抽2克、白糖1克、甜酱3克、料酒6克、化猪油50克。
*** :
1、把猪坐臀肉放沸水锅里,汆至断生捞出,入蒸笼旱蒸至八分熟晾凉以后切成片;
2、净锅上火入化猪油,入回锅肉片中火爆至起灯盏窝,加入郫县豆瓣略炒,待出油色红时加入豆豉、生抽、白糖、海米粉调味,炒至入味且出香时,加入马耳朵蒜苗节爆香出味,起锅盛在烧热的铁板内即可。
提示:
1、夏秋季节没有应季节的蒜苗时,可以采用将生猪二刀坐臀肉下刀休整后加入蒜粒腌码二小时后再旱蒸确保蒜香味浓郁;
2、同时,在烹饪时添加少许蒜泥汁增加香浓,夏季无蒜苗时可以采用洋葱、莲花白等辅料效果也很不错,加入盐白菜和别的辅料不在此讲演中;
3、正宗四川回锅肉以春冬季节应季节蒜苗为正宗烹饪辅料;
4、铁板的使用可以认定为保温和增添食趣时选用。
4
铁板蹄筋鲜茶菇
主料:新鲜茶树菇1斤半、牛蹄筋150克
配料:小米椒20克、蒜50克、葱段20克、洋葱30克、野山椒50克、姜20克
调料:生抽20克、酱油10克、姜粉10克、蒸鱼豉油10克、味精5克、蚝油20克、鸡精5克、鸡汁20克、五香粉10克、食用油40克
*** *** :
1.将茶树菇撕成均匀大小,清洗干净;
2.锅中烧油,用高油温将处理好的茶树菇炸成金黄色后捞起;
3.锅中热油,放入大蒜米、姜米、洋葱、小米椒(切米)爆香,下入高汤、野山椒烧开后用小火煨;
4.在汤汁中放入生抽、蒸鱼豉油、鸡汁、酱油、味精、鸡精调味;
5.在高压锅中放入已过水的牛蹄筋、鸡汁、蚝油、酱油、五香粉、姜粉、生抽、蒸鱼豉油,大火35分钟即可;
6.将压熟的牛蹄筋切粒;
7.锅中上火、浇油,放小米椒、姜丝爆香,下入已切好的牛蹄筋,炸好的茶树菇,放入适量的高汤烧热,加入葱段,放少许生粉收汁,起锅时在铁板上放少许猪油即可。
5
铁板葱烤小狮子头
*** :肖飞
这道菜是从山西八大碗之“珍珠丸子”改良而来的。“珍珠丸子”是用猪肉 *** 的,浇咸香汁。肖飞用虾胶和土豆泥 *** 丸子,放在垫小葱的铁板上,浇黑椒汁,口味新颖。
原料:
虾胶300克,熟土豆泥80克,糯米100克,小葱段100克。
调料:
黑椒汁20克,蚝油5克,盐2克,味精2克,鸡粉2克,白糖3克。
*** :
1、虾胶加土豆泥、盐拌匀备用。
2、糯米泡2小时至软,控净水分。
3、将搅拌好的土豆泥虾胶挤成直径约2厘米的小丸子,在外层粘上泡软的糯米,无需覆膜上笼干蒸10分钟至熟,取出即成小狮子头。
4、锅下底油烧热,下小葱段煎香,沥油后放在烧热的铁板上,再将蒸好的小狮子头摆在小葱段上。
5、锅下黑椒汁、鸡粉、味精、白糖、蚝油、少许水调匀烧开,勾浓芡,起锅浇在小狮子头上即可。
*** 关键:
1、虾胶加土豆泥 *** 丸子,一可以使丸子口感回软,二可以降低成本。
2、糯米的泡制时间不要太长,否则一捏就碎。
6
铁板脆椒牛肉
原料:
牛肉300克,脆香椒(即香辣酥)50克,芝麻2克,炸花生10克。
调料:
辣妹子酱80克,蚝油10克,生抽5克,老抽5克,盐、味精各2克、香油2克,生粉10克,色拉油1千克,葱花3克,蒜片2克,葱段4克,姜片8克,二汤50克,白糖1克,嫩肉粉1克。
*** :
1、牛肉片长4厘米、宽3厘米的薄片,加盐、味精、生粉5克、生抽、嫩肉粉、老抽腌渍10分钟,入烧至五成热的色拉油中小火滑0.5分钟,捞出控油;脆香椒入烧至七成热的色拉油中中火浸炸0.5分钟,捞出备用。
2、二汤、白糖、生粉5克、味精调匀成芡汁;锅内留10克色拉油,烧至七成热时放入蒜片、葱段、姜片、辣妹子酱、蚝油煸香,入牛肉、芡汁大火翻匀,入脆香椒、芝麻、炸花生大火炒匀,淋香油出锅,装在大火烧了10分钟的铁板上,撒葱花即可。
特点:牛肉嫩脆,香辣宜人。
7
铁板三丝鱼卷
原料:带皮净草鱼肉200克、洋葱75克、生梨1只、熟火腿丝30克、水发香茹30克
调料:葱20克、蒜泥5克、姜汁水5克、精盐1.5克、绍酒20克、酱油15克,蚝油5克、胡椒粉和味精各适量,湿淀粉15克、色拉油25克。
***
1.鱼肉斜批薄片,之一刀批到鱼皮,不切断,第二刀把鱼皮批断,两片摊开成直径约4厘米的荷包片,共20片。然后用3克绍酒,0.5克精盐和姜水渍一下。
2.洋葱切丝,香菇、葱切成长约5厘米长的细丝。连同火腿丝分成20份。
3. 绍酒等兑成汁。
4.鱼片翻开,鱼皮朝下摊平,把葱和三丝分别横放在鱼片中间,卷成圆形,卷边朝下,平放在盘中,加绍酒5克,上笼用旺火沸水蒸约1分钟。
5.铁板置旺火烧至冒烟,置于木套中,下垫一腰盘,将洋葱撒在铁板上,鱼卷整齐排好。
6.炒锅上火烧热,加少许油,投入蒜泥爆香,倒入芡汁,并加水100克,制成二流芡,盛入一空碗。在另一空碗盛适量油,连同铁板上桌,将芡汁同油分别淋在原料上即成。
8
铁板鲜桂鱼
原料:活桂鱼1条(约750克),香菜25克,锡箔纸1张约20厘米见方。
调料:色拉油250克,香油、酱油各15克,辣妹子酱30克,鸡精5克,白糖5克,番茄酱15克,干椒粉4克,葱、姜各10克,料酒15克,湿淀粉20克。
制法:
1、桂鱼去鳞、鳃、内脏,从背部下刀去脊骨,两片肉与尾相连,入盘加盐、味精、糖、干椒粉、拍破的葱、姜、料酒、酱油腌渍15分钟左右,香菜洗净待用。
2、将腌过的鱼放入六成热油中小火慢煎至两面发硬,下入辣妹子酱、番茄酱、料酒、鸡精烧5分钟入味,淋薄芡后倒在锡纸上,淋香油、放上香菜。
3、将锡纸包成正方形,包口朝下放入铁板上以小火加热,待锡纸鼓起上桌。
特点:鱼肉香嫩,菜式别有情趣。
9
铁板茼蒿
旺销理由 我与朋友聚餐去了一家铁板烧店,店内皆是铁板类菜肴,其菜肴均原汁原味、绿色健康。我回到店里便想,如果用酒店的小铁板加入自己调制的酱汁烹制各种蔬菜,岂不食之健康,味道更美?果真当此类型菜品推出后,点击率极高,并且此菜可根据客人要求将茼蒿换为油麦菜、空心菜等,操作灵活。
原料 茼蒿500克。
调料 自制酱料(盐、味精、美极鲜味汁各3克,白糖5克,花生酱6克,纯净水10克),蒜蓉100克,熟猪油30克,熟鸡油15克。
***
将茼蒿清洗干净,控干水分;将自制酱料搅拌均匀。
铁板上火,放熟猪油、熟鸡油至熔化,将蒜蓉撒放均匀并焗香,将茼蒿均匀铺在蒜蓉上,浇淋自制酱料,加铁板盖焗2分钟即可。
关键
改用油麦菜时烹调时间需要缩短,空心菜则与茼蒿的烹制时间相同。
加入熟猪油使菜品味道更香,但若全部采用熟猪油则菜品较腻,搭配熟鸡油调节口感且提亮色彩。
10
铁板凉粉
原料:
凉粉500克,猪肉末50克,姜末、蒜末、洋葱丝、葱花各少许。
调料:
豆瓣酱、盐、白糖、味精、鸡精、保宁醋、湿淀粉、色拉油各适量。
制法:
1、把凉粉改刀成3厘米宽、12厘米长、0.5厘米厚的片,待下入七成热的油锅炸透以后,捞出来摆在垫有洋葱丝并且烧烫了的铁板上。
2、净锅放油,下猪肉末、豆瓣酱、姜末和蒜末先炒香,掺适量的水烧开并加盐、白糖、味精、鸡精等调味,勾芡后淋少许保宁醋并撒入葱花,最后起锅舀在凉粉上即成。
在热气腾腾的铁板上,各种食材在翻动煎烤下散发出迷人的香气。铁板料理的魅力在于,它不仅能迅速锁住食材的鲜美和营养,更能演绎出千变万化的做法。这家位于兵库县的日式铁板烧店,在琳琅满目的街头铁板料理中独具特色。它的价格实惠,仅需一千日元左右,让食客们可以尽情享受美食的魅力。老板熟练运用各种食材和调料,在三百度的铁板上不断翻炒,创造出一道道令人称赞的招牌作品。
这些由各种蔬菜、面粉和鸡蛋调制而成的面糊组合成层次丰富的口感。在煎制过程中,老板还要将肉类或海鲜完美地隐藏在面饼中,为食客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再搭配上喷香的炒面,就可以品尝到经典的御好烧了。腌制过的牛排或猪排也要在铁板的高温下融合出蒜香黄油的浓郁回味。铁板烧的煎制保留了食材的本味,特制的酱料又赋予了独特的风味。入口的焦香软嫩,展现了老板对火候的精准把握。
在铁板上煎炒的食物,无论炒饭还是炒面都裹满了酱料的焦香,显得锅气十足。小店还推出了一款创意海鲜乌冬,深受追求Q弹爽韧口感的食客喜爱。当然,喜欢内脏的食客也不能错过特色的炒肝。快速翻炒出的酱香浓郁的油亮色泽,吃起来又软又嫩,是完美的一餐。
冬日暖阳,落日余晖,或家人,或挚友,舒适的围坐在铁板烧的四周,看着师傅在炙热的铁板上烤制鲜嫩的牛排,滋滋作响,空气中弥漫着迷人的肉香,这种感觉真好啊!
现在的铁板烧在表现形式上主要有二种,一种是以日本传统的料理来做铁板烧,讲究菜品的味道及对食客的尊重,强调服务的品质,非常注重食客的感受和愉悦的就餐体验。
另一种是以铁板烧的刀、叉、胡椒罐等为用具,在铁板烧菜品的 *** 过程中带有杂耍的表演。比如把生鸡蛋抛向空中再用铁板铲子接住,使鸡蛋破裂并横在铁板铲上,蛋液顺着铲子缓缓的流向炙热的铁板,操作者手握铲子在铁板上快速转动,随着蛋液的凝固铁板上形成了一副”丘比特爱神之箭”的图案,这种更强调 *** 者于食客之间的互动,趣味性很高,适合年轻人及爱热闹的人群。
我们常听一下美食家说炒菜要有“锅气”,什么是“锅气”呢?个人理解就是食材在高温的作用下滚烫焦香,食材本身美味的汁水没有外溢都包裹这食材内部,汁、欠明亮所谓有汁味不见汁形!入口之际,汁料的美味和食材已经完美的融合出鲜美的味道。
在日本料理中唯一能炒出“锅气”的就是铁板烧了,尤其是 *** 神户牛排等高端食材更是如此。因为铁板的高温可以瞬间在牛排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硬壳,锁住牛排中鲜美的肉汁。在牛排的 *** 过程中只需要简单的几样调味料,盐、黑胡椒、无盐黄油等就可以把神户牛排至美鲜香的味道发挥的淋漓尽致!
观看铁板上一瞬间火苗的窜动,配合着厨师精湛的技艺,听着铁板上“滋滋”地声音,闻着一股股白兰地与食材浑然一体的特有的香味,味蕾不自觉的被勾引了出来!啊,赶紧的放入口中吧...... 嗯,更爱的就是铁板烧的牛排了,肉香四溢,入口则是表面焦香,伴着鲜美的肉汁混合着酱汁的美味瞬间在口中绽放!真的是人间美味啊!
吃铁板烧,无论有没有表演都应该和师傅多多互动, 主动告诉他你对菜品有啥要求, 口味的轻重等。在你吃下之一口菜品后,如果觉得味道不错请就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呀,立刻向厨师伸出大拇指 “真好吃!”哈哈,这一点对厨师非常重要,得到客人对菜品的赞赏,是对厨师本人更大的褒奖哦!
欣赏铁板烧的 *** ,不能光顾着用手机拍照发朋友圈啊! 记住一定要趁热吃,因为一旦放凉味道就会相差很大的。
有关铁板烧的话题今天就先说这些,以后我还会陆续给大家分享日本料理 *** 的美食,浅见拙识,各位大神多多指正!更多希望大家多互动,如果有什么问题需要我解答,及时沟通。谢谢!
又到周末了,我们家附近有一个大型商场,没事的时候经常会去里面逛逛,买点小东西,或者纯粹看点热闹。一开始商场里没什么人,后来人渐渐多起来,尤其是餐厅,以前也是一个商场的人气支撑,现在更先暖起来的也是餐厅了。
去餐厅吃饭的年轻人居多,他们中意吃口味重一点的餐馆,比如火锅,麻辣烫,酸菜鱼,有的店还要排队。
看到一个铁板烧店,平时里面吃个饭挺贵的,200多一位,我们从来没进去过,那天看到门口的牌子,推出二人套餐178元,3个前菜,6个铁板烧,2份饮品,1种主食,看着挺不错,这价格也实惠,我们说要么进去试试。
给我们安排了一个可以看着厨师料理的位置,铁板烧师傅正在忙碌着,挺好的,除了吃饭还能看怎么做饭,我顺带能多拍点照,录了几个视频。
面前这个是调味品架,里面一壶酱油一壶醋,还有一支芥末。
这是店堂环境,远处是自助柜台,点了原价自助餐的人可以去那里取食,我没过去,反正我们点的是套餐。
饮料可以选清酒、啤酒、水果汁,我们不约而同选了清酒,吃铁板烧感觉配清酒比较好啊,有腔调!
之一盘上来的是厚切三文鱼片,广告牌上的名字是挪威三文鱼刺身,虽然这原本是装刺身拼盘的餐具,五片三文鱼有些孤单。
我夹了一块,真的很厚实,蘸着芥末和酱油吃两三片也足够了,开胃前菜嘛,多吃也油腻的。
另一个前菜是芒果蟹柳沙拉,芒果块是主角,上面用手撕的蟹柳棒肉作点缀,淋上去的酱料是香橙味的,比较特别,家里难买到这种沙拉酱。
鳗鱼寿司卷也是三个前菜之一,可以让饿的人先垫垫肚子,但是我们一开始没吃,这一人两个寿司吃下去就半饱了,留着肚子吃主菜铁板烧吧。
味噌汤上来了,一人一碗先润润胃,看上去很不错的样子。
不像有的店里味噌汤只有汤里飘着几丝海带和几小粒豆腐,这碗味噌汤是用海带,鸡蛋丝,三文鱼骨一起熬的,料足足的,这一碗我都喝下了。
主菜法式面包煎鹅肝上来了。因为坐在厨师面前,所以看着厨师一道一道做给我们吃特别有趣,这道铁板烧下面的法式面包其实就是一片吐司,切去面包边再对半切,一人半片,放在铁板边上慢慢烤热,同时煎鹅肝,用黄油将鹅肝煎成两面焦黄,放在面包片上,淋上酱汁,厨师告诉我是店里自己调制的鹅肝酱,应该是一种混合调料吧,味道比较复杂,最后再舀一小勺鱼籽酱放在鹅肝上,这道菜就做成了。
我拍了照片立马把它吃了,鹅肝一定要趁热吃才好吃,鲜美软嫩,配了鹅肝酱和鱼籽提升滋味,不腻,不过这也不能多吃,脂肪含量高。
香煎比目鱼,一开始以为是银鳕鱼,但想想银鳕鱼很贵,不可能给我们吃,再看菜单,是比目鱼,也就是我们吃的 *** 鱼的身体,平时我们吃的都是头,原来鱼身都到这儿来了。也是用黄油煎熟,再刷上店里的特制酱料,一人一片。
我尝了一片,感觉有点淡,告诉厨师口味有点淡,他点点头,我就吃下去了,仿佛说过了就心安了。
柠檬汁煎大虾,很普通的长毛虾,是活虾煎的,但是铁板烧师傅手艺好,硬生生把它们烤成了一排连体虾,在外吃饭就是吃的这种气氛和手艺吧?
我看着厨师用整块菲力里脊牛排切成厚粒的黑胡椒洋葱牛肉粒,牛肉七分熟,相当厚实,我吃了两粒,大多数老公吃的,晚上吃得太多怕消化不动。
海鲜焗菌菇汤,放在锡纸盒里直接加热,加了一些大虾,金针菇,几个贝壳,这个菜相对来说水平最差了,食材也很普通,我略吃了几口,没吃完。
清炒蔬菜,两个人那么一小碟,还挺油的,吃蔬菜绝对是家里吃得痛快,我们两个人每人夹了两筷就没有了,要说营养均衡,外面吃饭肯定是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连个青菜也炒得很油,还没多少。
最后一个主食是大渔特色炒饭,炒饭里的主要调料是几只大虾仁和2只鸡蛋,炒饭我又学了一招,就是把蛋黄和米饭先炒香了,蛋白先煎成半熟,然后切成小粒最后炒到米饭里去,吃起来有蛋香,看起来有煎得焦黄的蛋白小块,然后又看着厨师加了一种又一种叫不出名字的调料,老公说他做的蛋炒饭,就是油、盐、蛋三种香味,最多加点葱香;外面的炒饭加了那么多不知名的酱料,难怪孩子会说家里炒不出饭店的味道,因为没有那么多调味品啊。老公最后的结论:这还不如吃我自己炒的。
其实呢,炒饭不是不好吃,是太好吃,因为看着厨师一样一样地把炒饭炒得我们做不出来的味道,人到中年的我们有点接受不了那些叫不出名字的酱料。
一直在给我们和别人做铁板烧的厨师,吃饱了和他聊天,他一边手不停地工作,一边告诉我们春节在家里休息了两个月,刚开业之一天人挺多的,后来就没有什么顾客,但最近慢慢好起来了,店里也推出了特价套餐,要在以前店里忙得很,散客根本就不接,都事先预订好的位置,散客要吃只能等头茬客人吃完后等位。还说如果一直像刚开业时没生意,他就要失业了,我看着当天上座率也有七八成的样子,他说这样应该没问题了。我问他的收入,一个月大概有一万元左右,但是中午连着晚上,每天要站10个小时,中间会有休息的时间。我还问他有没有结婚,他说没有。问他以后有什么打算?他说如果结婚了,要么去开一家加盟店,嗯,祝他好运吧。有手艺又勤劳的人肯定过得好。
拍几个别人家的菜,不是套餐里的,香煎蒜蓉虾。
黑椒羊排。
培根金针菇卷。
因为吃饱了,所以并不羡慕人家吃的。你觉得我们这178的双人套餐还划算吗?
前两周我和吴老师去了大阪和京都旅行。
都说旅行是一个认识自我的机会,通过这次,我深刻意识到,装 X 不适合我们。
我有个疑问:茫茫中文互联网,为什么没有一个诚实的人,勇敢告诉大家,怀石料理不好吃这件事?
不信你马上搜「怀石料理」这几个字,出来的全是「味觉与环境的盛宴、奢华、家庭料理的极致表现」这类词。
去京都吃怀石料理的前几天,正好看到我姐在东京吃了一顿很贵的怀石料理,她在朋友圈说:回酒店后赶紧泡了碗香辣牛肉面才把那种想吐的感觉压下去……
我是个非常非常爱吃日料的人,以为我姐只是因为不喜欢吃生食所以才有这种感觉。直到自己吃了一顿米其林三星的怀石料理后,我……一言难尽。
环境确实不错哈
我吃的这家是京都东山之麓的菊乃井 *** ,米其林三星。去之前吴老师说,在京都不吃一顿怀石料理不是白去了吗,于是拜托酒店帮我们预定了中间档位的套餐。
给你们看看我们俩花了 3000 块都吃了些啥吧。
基本上全是在花啊叶子里找食物,没有调味,非常符合怀石料理寂静、祥和、清淡的风格。但就是…难吃。
有的食物味道很怪,比如之一道菜是山药、章鱼、紫苏花和芥末果冻的组合,完全无法形容,紫苏花和芥末混在一起的味道很冲,难以下咽。
生鱼片我平时是很喜欢的,但这次吃的真鲷生鱼片,根本嚼不烂,而且没有一丁点鱼脂的香味,像嚼皮带。
还有一道甜品是雪泥,味道是 sweet summer wasabi,甜甜的夏日芥末,听上去还不错吧?口感也是很有层次了,甜中带酸,酸中带苦,苦中带辣,伴随着一股植物的腥味,大开眼界。
看着很香,吃着没味儿
吃完整顿饭,耗时俩小时,我有一种战胜了自己的成就感。以前吃过不少会席,觉得会席还没到难吃的地步,没想到怀石料理直接突破了我的极限。
但我一点都不后悔吃了这顿饭,要是我没自己花钱吃过,怎么好意思骂它呢?
总之,冒雨吃完这顿米其林三星后,我的思乡之情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川人血在我体内熊熊燃烧,恨不得立刻吃十顿火锅补偿自己。
这辈子都不想听到怀、石、料、理四个字了。
这辈子还有一个不会再吃的美食:大阪的章鱼小丸子。
我们抵达大阪道顿堀最繁华的那座桥已经夜里 11 点了,一家叫 あっちち本舗章鱼烧 的店门前排了老长的队,外国人和日本人都有,我的从众心理被激发了。
500 日元一份,厨师长推荐调味汁+蛋黄酱,游客推荐酱油+蛋黄酱,两种都买了,其实吃不出什么差别,都比较齁。唯一的亮点是里面的章鱼肉很大一坨,最后两份都没吃完。
一句话点评就是,完全不值得排队。
大名鼎鼎的的章鱼小丸子怎么会这样?不甘心的我们,又在道顿堀找了家,叫赤鬼章鱼小丸子,连续三年被米其林青睐,竟然没人排队。
我点的辣味酱汁,竟然是苦的?有点像中药……难怪没人排队。
米其林这三个字,在我心中陨落了。
最后一家骗人感情的店,可能去的人不多,我还是预警一下,是京都的铁板烧店,叫 Gion Tanto。谷歌地图评分还可以,旺季要排队,但我不得不摸着良心说,我在这里吃到了日本最难吃的牛肉。铁板烧的酱料味很重,偏甜,可能以量大取胜吧,吃了两口我就吃不下了,坐在那里翻白眼,毁了我在京都的最后一餐。
那大阪京都就没有好吃的了吗?
当然不是,肉!吃肉啊!
五颗星推荐京都的「弘」木屋町店!烤牛肉非常好吃,最贵的套餐也就 300 元一人,性价比爆棚,而且搭配的都是纯肉,很少有内脏,良心。
没人给我拍照,我自己从视频里截的呵呵
我是吃不惯各种牛内脏的人,之前在东京吃的那家连锁烤肉店其实也很好吃,但就是套餐里搭配的内脏太多,完全败坏了前面肉给我留下的好感。
唯一的缺点是没人示范怎么烤、烤几分钟,但问题不大,因为中文菜单上会写明每种肉的吃法。
生意非常好,更好提前定位,我们是淡季去,接待员让我们 20:30 后再来。
第二家很好吃的肉店叫山福 Yamafuku,谷歌地图上评分很高的一家呷哺呷哺店,营业到 24 点。招牌是 A4 牛肉,套餐不到 300 人民币一人。
我们晚上 9 点 才到店里,牛肉已经卖完了,无奈之下选了猪肉套餐,不到 100 人民币一人,价格悬殊之大。
本来不抱希望的,结果!没想到猪肉也这么好吃,香到口水横流,追加了两份。
煮肉的汤底是豆奶,其实没什么奶味,只有一股豆子的清香,和肉意外地很搭。店里有位女经理,是我这几天见过的英语更好的服务员,讲解、示范怎么煮,非常详细、清楚,完全无障碍沟通,比米其林三星的菊乃井讲得好多了!(心又痛了一下)
吃完肉可以去喝个茶,京都一保堂茶铺。直接点茶,附赠一份甜死人的小点心,人民币 30 块就能搞定。
这里是了解日本茶种类和喝茶文化的好去处,还可以买伴手礼。服务员训练有素,很耐心地教你怎么泡煎茶,如何喝抹茶,在这里可以喝到别处很难喝到的浓抹茶,浓得令人心悸。
大阪离海很近,所以不得不吃的还有海鲜。推荐两个去处:
Geppa 月波
tablelog 评分 3.52(3.5 以上就算很好的餐厅了),大阪海鲜 NO.1 的月波别馆的 *** 。
像传统会席的料理,更低套餐将近 500 人民币一人,含有一道龙虾刺身。老板看上去很凶,但人特别好,很爱聊天。跟我们语言不通,还是坚持用翻译软件一句一句地沟通……努力地让人感动。
这里没有中文菜单,英文水平也不好,据说有中国店员但不是每天都在。但食材异常新鲜,所以料理的口味也清淡,希望大家品尝海鲜的本味。
印象最深的是海胆、鲔鱼刺身和煎牛肉,海胆洒几粒盐沾点山葵酱就可以直接吃,鲜甜可口,一点腥味都没有。虽然跟怀石料理一样是走清淡路线的,但完全不会让你产生难吃的感受。
黑门市场的西川鲜鱼店
黑门市场相当于菜市场,但地面却非常干净,令人意外。
所有的海鲜店都可以现场吃,西川算是网上比较有名的一家。视频里的大阪阿信就在这里打工!
生蚝按大小卖,XL 的不到 60 人民币一个,跟我手掌一样大。从来没吃过这么大的生蚝,四五口才能吃完。
海胆比较贵,两个 200 块人民币,新鲜到爆炸。
如果赶路时间不多的话,可以吃拉面。这次在大阪和京都一共吃了四家拉面,分别是:東大拉面、博多一幸舍、一风堂、神座。
道顿堀的東大拉面,夜里十点过还有人排队,亲测东大叉烧面比德岛拉面好吃,生鸡蛋免费。我在面里打一个生鸡蛋搅匀吃,发现真的很好吃,口感更滑也更香,并没有奇怪的味道。
京都站楼上拉面小路的博多一幸舍,要排 10 分钟的队。我看网上有评论说不好吃,我觉得辣味的还蛮好吃的,原味的要差一些,汤底有一丝腥臭的味道。
这里有个 tip,如果你带了行李来,完全不用花钱存,拉面店门口有存放行李的地方。
我发现日本会把大型车站修建成带商场的综合体,人流量很大但一点也不脏乱,非常佩服。
京都锦小路的一风堂,味道和国内的分店一样好吃,辣度可选,汤底干净不腥,是我的真爱。
神作拉面在大阪机场吃的,亮点是用白菜熬的汤底,所以不浓稠,很清淡而且有一股鲜甜味。
我在大阪和京都住得也很不错,简单分享一下。
大阪本町 Moxy 酒店
一家比较有趣的经济型酒店,去年 11 月刚开业。入住后特意上网搜了一下,发现 Moxy 这个品牌,最开始宣传的是万豪和宜家合力打造的酒店,但是实际建成后,并没有看到太多宜家的影子。
位置尚可,走路四分钟到地铁站。一楼有很多公共空间可以玩,因为目标是给年轻人住的酒店,所以 wifi 巨快!!房间面积不大,但是空间利用得很好所以也不是特别局促。
装修是现代美式风格,蛮有特色。淡季价格一晚一千出头。
京都云小星民宿
中国人在京都开的民宿,整栋房子+小院子都是我们的。
房子是老房子,气味比较重。屋内的装饰基本上维持了原样,会看到一些陈旧的挂画。没有电视,有冰箱、微波炉。
最喜欢浴室!我之一次完整体验了日本人的泡澡设施,暖风分为洗澡前、洗澡中、洗澡后三档,带衣服烘干功能。最绝的是浴缸,不需要水龙头,缸体自带注水功能,可以设定温度。泡了一会感觉水凉了,还可以循环加温到 42 度,太先进了!
浴室有一扇窗户,正对着小院子,那天晚上京都下着淅沥沥的雨,泡在浴缸里,喝着小酒欣赏雨打翠竹,内心无比安宁。属于都市人难得体验的静谧的时刻。
浴室准备了泡澡粉,还有泡澡前冲澡的工具,非常齐全。泡完澡浑身舒服,上楼立刻入睡。虽然客房只有床和被子,但因为入睡极快,所以并不觉得简陋。这是我睡得更好的一个晚上。
京都大仓酒店
去之前怕民宿条件不好,所以最后两晚住的大仓。可能因为淡季的缘故,五星级的大仓价格也就 1000 出头,不算贵,关键是位置特别好,紧邻吃喝密集的闹市,走路就能到松本清药妆店、各种高评分餐厅,但又隔着一条大马路,所以特别清净。
服务很好,设施也完备,就是老,门锁需要用钥匙开。
玩的地方就不一一介绍了,攻略里都有。有几点感受可以聊聊:
1. 京都的小街巷确实美,但清水寺真的……我们去的时候大殿在维修,可以说是又被骗钱了。我还一直往山上走,以为跟峨眉山一样,大殿在山顶。结果走着走着,路越来越烂,直接走到别人家里了?
2. 看日本传统艺术的弥荣会馆,也没有什么必要。18 点一场,19 点一场。17:30 和 18:45 开始卖票。一个小时看完茶道、插花、琴乐、艺妓表演、木偶戏,真的很仓促。
3. 鸭川公园我更是傻眼,就一条芳草萋萋的河坝,啥也没有,一度怀疑老吴带错路。
4. 视频里大阪城的那口井里究竟有什么呢?请看:
你们说人类是不是很爱从众的一种生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