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死狗”,今年是“秋包伏”,所谓“秋包伏”,就是指末伏在立秋之后,因为距离三伏天结束还有十几天,虽然已经立秋了但是依旧炎热难耐,唯一变化的就是降水量的减少,所以这段时间又热又干。
立秋后,虽然仍然是三伏天,要懂得忌嘴了!在这个复杂的天气里,我们既不能在饮食方面贪凉,也不能吃太过油腻燥热的食物容易上火,主要以清淡为主。比如西瓜和生姜就是两个极端的代表,西瓜虽然清热降火的效果很好,但是“秋瓜坏肚”很容易伤及肠胃;另外生姜燥热,加上立秋后干燥的气候,会造成皮肤缺水和体内燥热,,所以立秋后虽然依旧处于三伏,但是不建议多吃西瓜和生姜。
在这段秋夏交替的时期内,建议大家多吃这4样菜,顺利度过夏秋。
1、土豆
推荐食谱【红烧土豆片】
1.将土豆去皮切成薄片,泡在清水中洗去多余淀粉,防止氧化变黑;青红椒都改刀切成菱形片;再切一点蒜片备用。
2.锅中烧水,等水烧开以后倒入土豆片,大约煮1分钟左右,土豆片煮至7成熟时,即可倒出来控水。
3.锅内烧油,油热放入蒜片小火爆出蒜香味后,放入青红椒和土豆片一起翻炒,加入食盐2克、鸡粉2克、白糖少许提鲜、少许老抽提色翻炒化开调料,然后锅边淋入少许清水,开小火烧1分钟把土豆烧入味,然后转大火收汁,等到汤汁收粘稠以后,即可出锅装盘。
2、豆腐
推荐食谱【家常豆腐】
1.老豆腐200克切成方形的豆腐块;一段大葱从中间破开切成葱花;生姜切成姜片;大蒜切成蒜片;小米椒5克切成斜刀片;青线椒15克切成斜刀片;泡发好的木耳15克清洗干净。
2.盆中打入一个鸡蛋搅散,把豆腐块放到鸡蛋液里面,把鸡蛋液均匀地裹在豆腐上,裹上鸡蛋液煎出来的鸡蛋色泽金黄鲜香。
3.锅内烧油,热锅凉油再撒上少许食盐,把豆腐依次放入锅中,煎制定型后晃动炒锅,并把剩余的蛋液倒入锅中不停地晃动炒锅,这个过程要持续1分钟左右,豆腐的一面煎黄以后翻面,小火煎制大概2分钟左右,等到豆腐的两面都煎成金黄色,倒出豆腐控干油。
4.锅内留底油,倒入葱姜蒜翻炒出香味后,加入豆瓣酱5克、老干妈豆豉5克翻炒出红油以后,放入青线椒、小米椒和木耳继续翻炒,沿锅边加入少量的清水、蚝油2克、白糖3克、鸡粉2克,继续翻炒化开调料以后,倒入豆腐快速翻炒,让汤汁均匀的包裹在豆腐上,然后淋入少许水淀粉,翻炒均匀以后即可出锅装盘。
3、白菜
推荐食谱【凤尾白菜】
1.白菜一片一片掰散,然后把白菜帮单独剔出来,菜叶可以留着涮火锅或者炒着吃,将白菜帮切成白菜丝;再切点胡萝卜丝、黄瓜丝配色。
2.泡好的白菜、萝卜丝、黄瓜丝清洗干净,控干水分放到盘子里面。
3.碗中加入盐、白糖、白醋、小磨香油,然后把调料搅化;一小把干辣椒用热油炝出香味,和料汁倒一块搅拌均匀,淋在白菜上,清脆爽口、酸甜鲜辣。
4、口蘑
推荐食谱【酱烧口蘑】
1.适量的口蘑放入盆中,加入一勺食盐、一勺小苏打,用清水浸泡10分钟,泡好以后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然后把口蘑切成片备用。
2.烧半锅开水,倒入口蘑快速汆煮一下,去除土腥味和杂质,开锅以后即可捞出。
3.锅内烧油,放入蒜片爆香,把口蘑倒入锅中大火爆炒,加入蚝油、老抽、生抽、白糖、味精,大火爆出香味,沿锅边淋入一点清水,再勾入少许水淀粉把汤汁收浓,就可以出锅了。
(之一美食曹曹)
药补不如食补!10款养生菜助您安度这个冬天~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人民日报微信
编者按:寒风瑟瑟,阵阵冬天的寒意扑面而来。寒冷而又干燥的季节,饮食的原则是以甘、平为主,其中的吃法也是多种多样。冬季养生,有哪些养生菜可以吃呢?一起了解~
原标题:这16个你以为正确的“饮食养生做法”,不是养生是养病!
关于饮食养生,民间有很多流传甚广的说法,但这些说法你要真的跟着做了,养生不成反而损害健康,真是坑苦了很多人,尤其是热衷养生的中老年人。
这篇文章给大家整理了16个不是养生而是养病的伪养生说法,一定要看完,也记得转给家人,让家人远离伪养生之苦。
01
晨起喝淡盐水排毒
身体的各种代谢废物,民间称其为“毒素”,各种“毒素”会通过尿液、粪便和汗液排出体外,我们正常吃饭喝水这个过程就能顺利进行,没必要喝淡盐水。
喝淡盐水不仅增加钠摄入不利于血压控制,也会使细胞里的水流向细胞外,加重晨起的身体缺水。
02
喝蜂蜜水防治便秘
蜂蜜富含果糖,如果果糖不耐受,喝点蜂蜜容易轻微腹泻,促进排便;但是只有少数人存在果糖不耐受,咱们大部分人喝蜂蜜水不仅对防治便秘没用,还会增加添加糖的摄入。
03
喝白粥养胃
白粥软烂无需胃再磨碎,这顶多是省胃,这可不是养胃;再说了白粥主要成分是水和淀粉,营养密度低,还容易升血糖,实在不健康。
04
吃红枣补铁
干红枣的铁含量只有2.1毫克/100克,虽然跟两片鸭血铁含量差不多,但是红枣里的铁是没法直接吸收的三价铁,吸收利用率大概只有3%~5%,像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大多在20%以上,所以吃红枣补铁效果并不好。
再说了4个大个头的和田玉枣就有100克,能量高达317千卡,这可是半顿午饭的能量,要靠多吃红枣补铁,可是很容易胖人的。
05
喝骨头汤补钙
钙真补不了多少,这是因为不管是把大棒骨剁碎,还是加醋煮,骨头中的钙都很难溶出。但是骨髓里的脂肪倒是会溶出不少,骨头汤白白的主要就是脂肪的功劳,所以喝骨头汤补钙,钙补不了多少,倒是很容易长膘。
06
吃猪蹄补胶原蛋白
猪蹄确实富含胶原蛋白,但遗憾的是吃下肚它并不会直接跑到人的脸上,再有胶原蛋白的利用率远低于肉蛋奶豆中的优质蛋白,如果要想给胶原蛋白合成提供原料,还不如吃肉蛋奶豆。
再说了,猪蹄也很肥,这肥肉里主要又是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很不友好,所以还是少吃为好。
07
喝葡萄酒美容养颜
葡萄酒里富含的白藜芦醇,具有抗氧化抗炎的效果,确实对皮肤好,但是女性即使少量喝酒也会伤肝,再说了要补充白藜芦醇完全可以吃葡萄。
08
喝糖水缓解痛经
每次来月经,队友是不是都给你冲一杯红糖水,你喝完也的确感觉舒服不少,但这主要是热水的缘故,跟糖可没关系。
再说了靠糖补铁和靠红枣补铁一样效果差,还会额外增加能量,所以下次来月经别再喝红糖水了。
09
喝果汁补维生素C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果汁都富含VC,像苹果汁、梨汁、葡萄汁,VC含量真的很低;但是果汁里的游离糖很高,不仅容易升血糖,其中的果糖摄入多了还容易转化成脂肪沉积到肝脏里,增加脂肪肝风险。
所以要补VC不建议喝果汁,还是吃点柑橘、草莓、猕猴桃更靠谱。
10
趁热吃
老妈饭桌上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恐怕就是要趁热吃了,饭趁热吃,汤趁热喝。可是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明确提出,饮用65℃以上的热饮有致癌风险。
这原理上也很容易理解,食管对热的耐受温度低于口腔,吃到嘴里都感觉烫的食物,对食管而言就是灾难,它会损伤食管,然后食管就会启动修复机制,就这样损伤了修复,修复了又损伤,反反复复,食管细胞就容易癌变,所以饭菜汤都放凉一会儿再吃哈。
11
吃无糖食品降糖
无糖食品只是每100克或100毫升的食物里,添加糖的含量≤0.5克,但并不代表不含其它容易升糖的食物。
比如无糖饼干、糕点,主要配料都是淀粉,它也很容易升糖。所以别指望吃无糖食品降糖,无糖食品也要少吃。
12
喝久煮的火锅汤
久煮的火锅汤确实很多营养都溶到了汤里,但是不利于健康的农残、草酸、盐也都溶到汤里了,所以久煮的火锅汤千万别喝。
13
饭菜放凉再放冰箱
很多人觉得饭菜放凉再放冰箱省电,但是食物在室温下放凉的过程,容易滋生细菌;如果吃之前还没彻底加热,就很容易食物中毒,保险的做法是热的饭菜放进消毒过的保鲜盒,盖上盖直接放冰箱。
14
喝汤弃肉
很多人觉得肉汤很鲜美,营养应该也很丰富,倒是肉煮了那么久,营养应该都没了,所以他们会喝汤弃肉。
事实却是汤的鲜美主要是来自游离出来的氨基酸,其它营养倒是没多少,蛋白主要还在肉里,再说了肉汤、鱼汤也容易嘌呤含量高,所以喝汤别弃肉,至于高尿酸的人群肉汤鱼汤更是得少喝。
15
吃土榨油
土榨油没有经过精炼处理,不仅容易污染黄曲霉毒素,增加癌症风险,另外杂质多,做菜也容易冒烟产生致癌物。
所以赶紧劝劝家里老人别吃土榨油,超市小包装的油换着种类勤买勤吃才是健康吃油。
16
油冒烟再炒菜
油冒烟就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致癌物,正确的做法是热锅凉油放葱花,葱花冒泡不焦之前就下菜。
提醒中老年人:秋季别不懂吃,多吃这5种食物,精神饱满身体棒寒露过后,气温逐渐下降,由“凉爽”变得“寒冷”,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场考验,因为老年人身体弱,各种机能也出现了衰退,如果不注意保养,身体就会出现不适,所以,秋冬最重要的就是“养身体”。
其中,饮食养生最为重要,平时吃得太补或过于精细,都是不利于健康的,同时秋季是收获的季节,这时,我们要顺应而食,建议中老年人:多吃这5种食物,营养高好消耗,抵御寒冷。
1.板栗
秋天是板栗成熟的季节,老年人吃些板栗是有好处的,因为板栗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具有强筋健骨的作用,对老年人非常友好。
推荐做法:【蜜汁板栗】
1.首先,把板栗清洗一下,在每个板栗的半圆形那一面、切开一个口子,这一步一定不能忽略,这是板栗入味、易熟、好剥壳的关键。
2.全部处理好以后倒在电饼铛中依次摆好,再加入适量的清水,上下层同时打开,盖上锅盖煮制,直至把锅中的水分煮干,趁着煮板栗的时间,把蜂蜜倒在碗中再加入一些清水稀释一下,搅拌均匀备用。
3.时间差不多了,打开锅盖看一下,水分已经基本收干了,这个时候把蜂蜜水均匀的淋在板栗上面,开小火不停地翻炒,让它均匀受热。
4.翻炒过程中板栗会受热膨胀、逐渐裂开,一直翻炒至板栗全部开口、蜂蜜水收干就可以了,这道香甜绵软的蜜汁板栗就做好了。
2.南瓜
俗话说:“秋天到,南瓜俏”,南瓜口感软糯,非常适合老年人吃,同时有健脾、养肺的作用。
推荐做法:【南瓜豆沙包】
1.准备南瓜一块,切成均匀的小块,切好以后开大火上锅蒸,蒸制10分钟即可。10分钟以后南瓜已经软烂,把南瓜取出放在盆中,用勺子把南瓜按压成南瓜泥,南瓜晾凉以后,加入酵母3克搅拌均匀。
2.盆中加入面粉和成面团,面粉的量和南瓜的比例是1:1,和好以后用锅盖盖住,在温暖的地方发酵1个小时。
3.这个时间把豆沙在克秤上面秤一下,每个豆沙都团成15克左右的圆球,用手把所有的豆沙团好。
4.1个小时以后南瓜面团已经发酵好了,在案板上撒上一点面粉,取出面团放在案板上,揉搓排一下面团里面的空气,把面团揉光滑,搓成粗点的面剂子,切成一个一个均等的面坯,拿起一个面坯揉成一个圆面,把所有的面团全部搓揉好。
5.用擀面杖把面团擀开,擀成一个圆形的面皮,面皮要擀得稍微厚一点,擀好以后像包包子那样把豆沙馅包起来,包好以后用手团一团,团成一个圆包形,全部包好团好以后,把豆沙包之间留一点空隙,用保鲜膜盖上再次发酵几分钟。
6.10分钟以后取出电蒸锅,在蓖子上面放上一块湿沙布,锅热以后把豆沙包放入锅内,放的时候豆沙包留一定的空隙,豆沙包在受热的过程会膨胀变大,中火蒸15分钟左右即可。
7.15分钟以后不要急着掀开锅盖,关火再焖2分钟左右再掀开锅盖,把豆沙包取出放在盘中,这道暄软香甜的南瓜豆沙包就做好了。
3.花生
秋季果实丰收,怎能少了有“长寿果”之称的花生。花生仁含蛋白质高达26%,相当于小麦的2倍,而且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是中老年人的更佳食物。
推荐做法:【茴香花生米】
1.把泡发的花生米,凉水放入锅中煮一下,撒入适量的食盐增加底味,花生米想要颜色好看,前期煮的时候不需要放其他任何配料,大火烧开以后,盖上锅盖焖煮五到8分钟就可以了。
2.时间差不多了,把花生米倒出来快速放入凉水中过凉,这样花生米吃起来更加脆嫩;一把小茴香切成碎末;大蒜拍扁切成末,再切一点红椒粒用来搭配颜色。
3.切好以后都放在调菜盆中,加入少许食盐、鸡粉,再多淋一些芝麻香油,倒入煮好的花生米,颠盆拌匀即可装盘,这道非常简单的茴香花生米就做好了。
4.小白菜
小白菜含有大量的粗纤维,有润肠通便的作用,中老年人会出现大便干燥的情况,可以多吃些小白菜。
推荐做法:【炝炒小白菜】
1.首先,准备小白菜一把,切掉根部,把叶片打散放入清水中,加入一勺食盐,洗净上面的泥沙和杂质,再把小白菜捞出来并沥干水分,切成段;大蒜几粒,切成片放入盆中,再抓入一小把干辣椒备用。
2.把锅烧热,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油温五成热时放入蒜片和干辣椒一起翻炒,把料头炒香再倒入小白菜,转中火翻炒至断生,小白菜返青塌软。
3.加入食盐2克,勾入一点水淀粉让调料更好地吸附在小白菜上面,再淋入一些明油提亮色泽,翻炒均匀即可装盘食用,这道清脆入味的炝炒小白菜就做好了。
5.山药
山药不仅素有“神仙之食”的美誉,还有“食物药”的功效,富含黏液蛋白、维生素等微量元素,有健脾益胃、益肺止渴的作用,是秋季更佳的进补食物。
推荐做法:【木耳炒山药】
1.削山药的时候,更好带上手套以免皮肤过敏,削好以后切成片立马放清水里泡上,省的氧化变黑;再切点黄瓜片、红椒片,提前泡发的木耳,把硬根摘掉,撕成小朵。
2.烧一锅开水,淋点白醋防止氧化,把山药放进去先汆个七八秒钟,再把黄瓜、红椒、木耳倒进去,一块继续汆烫10秒钟立马倒出来,食材都比较好熟,汆的时间长了吃着就不脆了。
3.锅里烧油,把蒜片放进去爆香,稍微加一点清水,加盐、味精调味,不需要其他多余的调料,把所有的食材全倒进去,大火煸炒10秒钟,再勾点水淀粉,淋点芝麻香油,翻匀出锅,这道清淡有营养的木耳炒山药就做好了。
(夏天)
全民营养周 | 一日三餐怎样吃更健康?快来看看新版膳食指南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宣武医院营养科 任晓艺
编辑 | 吴施楠
经历6年的磨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以下简称,新版膳食指南)终于在今年4月26日发布了!新版膳食指南的内容有哪些更新?一日三餐怎样吃才能更健康?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新版膳食指南针对健康人群提炼出了平衡膳食八项准则。
一、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每日膳食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以谷类为主。
建议平均每日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搭配合理。
每日摄入谷类食物,就是我们常说的主食,推荐量是200-3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也就是杂粮,占50-150克。
薯类是指土豆、红薯、山药这些含淀粉多的、根茎类的蔬菜,推荐摄入量是50-100克/天。
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每天运动,食不过量,能量平衡。
推荐每周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比如一些家务活动、快走、自行车、舞蹈、瑜伽、太极拳等。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每天6000步。
每周2-3天高强度有氧运动,比如慢跑、球类、跳绳、游泳等运动,加强抗阻运动。
不宜久坐,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三、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餐餐有蔬菜,每天不少于300克新鲜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
天天吃水果,每天200-350克新鲜水果,不能用果汁代替。
新版膳食指南增加了奶制品的摄入量,推荐每日300毫升以上液态奶或奶制品。
经常吃全谷物、大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鱼、禽、蛋类和瘦肉平均每天120-200克,每周吃鱼2次或300-500克。每周蛋类300-350克,禽畜肉300-500克。
少吃深加工肉制品。
吃鸡蛋不弃蛋黄。
优选鱼、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的肉制品。
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饮食清淡、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
新版膳食指南减少了食盐的摄入,推荐成年人摄入食盐每天不超过5克,烹调油25-30克。
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就是我们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包括饮料、糕点、糖果和烹调用的糖。建议每天不超过50克,更好控制住25克以下。
反式脂肪酸每天不超过2克。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新版指南也减少了成年人饮酒量,推荐每天酒精量不超过15克。大约450毫升啤酒、150毫升葡萄酒、50毫升白酒、30毫升高度白酒。
六、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每天吃早餐。
不暴饮暴食,不偏食挑食,不过度节食。
足量饮水,少量多次。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00毫升,女性1500毫升。
推荐喝白水或茶水,不用饮料代替白水。
七、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认识食物,选择新鲜,营养密度高的食物,比如新鲜、颜色鲜艳的果蔬、瘦肉、鸡蛋、全谷物等。
学会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
学习烹饪,传承传统饮食,享受食物天然美味。
在外就餐,不忘适量与平衡。
八、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不食用野生动物。
食物制备生熟分开,熟食二次加热要热透。
讲究卫生,从分餐公筷做起。
珍惜食物,按需备餐,提倡分餐不浪费。
以上就是新版膳食指南的核心内容,对您有没有启发呢?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的推荐量是针对普通健康人群,而且所给出的推荐量是食物的生重,而不是加工后的重量。针对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和一些慢性病人群,则需要营养师个体化的营养指导,建议到营养科规范就诊。
春节养生指南:什么样的饮食才健康?又是一年新春佳节,不少人开启了“过年模式”,愉快地“吃吃吃”“买买买”。
不过,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注意健康。浙江省台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何贵平介绍,春节期间饮食极大丰富,过量进食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适度节制饮食对于避免胃肠道疾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此外,要顺应自然规律,合理规划睡眠时间,做到作息健康规律,不要熬夜。想要改善睡眠,可以睡前用热水泡脚,感受暖流带来的放松;多晒太阳,多接触大自然等。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俗称“年节”,又称为大年、新岁等等。有说法称,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何贵平介绍,一般来说,从“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用品等等,“辞旧迎新”是这些活动共同的主题。
一直以来,年俗将生活装点得有滋有味,人们用各种方式庆祝新年,准备迎接春天。
饮食是新年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有一系列以除疫、延寿为目的的饮食习俗,比如喝屠苏酒、桃汤,吃五辛盘、胶牙饧等。
现在,很多人过年时会吃饺子,这是辞旧迎新、祈求吉祥的年节佳肴。有些人家的年夜饭中,也会有一道美味可口的鱼,寓意“年年有余”。
饮食须适量
春节期间的美食这么多,自律性稍微差一些的人,很容易不停地“吃吃吃”。
何贵平说,此时比较常见的是消化系统疾病,春节期间饮食极大丰富,面对美食佳肴,不知不觉就会过量进食,加重胃肠道的负担。
对于儿童,“积食”的发生情况也不少见,孩子对于节制饮食往往没有太强的观念,加之春节假期巧克力、糖果等零食也较多,容易造成饮食过量,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情况。
他表示,中医主张“饮食有节”,饮食七八分饱即可,不可过量。因此,适度节制饮食对于避免胃肠道疾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此外,年节里嗑瓜子唠嗑的场景也很常见。何贵平说,干果瓜子大多数是温性的,吃多了喉咙可能会发痒发干,严重的甚至出现喉咙疼痛的症状。
“对于喉咙发痒发干的情况,可以用适量百合煮水喝,缓解咽喉的不适。如果出现咽喉疼痛的症状,可以配合西瓜霜喷剂、双料喉风散等中成药外用,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他解释。
作息要健康规律
饮食之外,“晚睡晚起”可能是不少人在假期的标配。何贵平发现,现在一些人在晚上经常因为种种原因熬夜,这实际上错过了睡眠的黄金时段。
他说,中医根据人体阴阳变化与天地自然阴阳变化“天人合一”理论,强调要睡“子午觉”,有午睡习惯者可在中午小憩;子时是一般人的核心睡眠时间,对健康很重要。
有些人好睡懒觉,自称“早上实在起不来”。何贵平表示,睡眠不能储存,白天补觉也是补不回去的。相反,早晨赖床往往会造成头昏、疲惫不堪、睡眠不足的感觉。
“中医认为,早晨五点到七点是人体肠胃活动最旺的时候,人体需要把代谢的废物排出体外,此时如果不起床,大肠得不到充分活动,无法很好地完成排浊功能。”他说。
《黄帝内经》对人体的睡眠有这样一段论述:“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这实际上说明了人体的睡眠觉醒规律。
早睡早起、睡眠充足的人往往精神状态更好。所以从健康的角度,何贵平表示,人们在春节假期期间可以尽量合理规划时间,做到作息健康规律,晚上儿童、青少年可以考虑在21:00前睡觉,成年人在22:30前睡觉,次日尽量7:00前起床,更好不要超过8:00。
怎么“吃”才健康?
其实,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了合理饮食、营养均衡的重要性。
何贵平提到,《黄帝内经》曾提出过“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食物搭配方案,即以谷薯、蔬菜为主,适当配以猪肉牛羊肉等肉类,大致是3份素菜,1份荤菜的比例。
饮食应当遵循食物多样化,合理搭配的原则。比如可以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每天的膳食要荤素搭配,水果富含维生素,也有人养成了每天进食一定量水果的习惯。
但何贵平介绍,从中医的观点看,大部分水果都偏寒性,春节期间全国不少地方的气温比较低,在寒冷的环境中长期大量进食这样的水果,会消耗脾胃的阳气,容易造成腹泻,或者进食后肚子胀的情况。因此,寒冷的冬季和早春并不适合大量进食水果,可以少量吃一些,并且更好是加热后食用。
此外,节假日期间,除了久坐,大量进食又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而饭后散步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既帮助了胃肠道消化食物,又可以让平日里久坐不动的身体得到锻炼。
对于睡眠,长期睡眠不好者,需要排除身体和情绪等原因,必要时进行相应的治疗。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改善睡眠的 *** 。
“比如坚持体育锻炼,循序渐进,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并专注地去体验;睡前用热水泡脚,感受暖流带来的放松;多晒太阳,多接触大自然等。”何贵平说。
转自丨中国新闻网
来源: 兰州日报
健康饮食助力预防慢性病!快看,更佳饮食方案心血管病是导致我国乃至全球死亡最主要的一类疾病,而不健康饮食是全球心血管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预防心血管病应该怎么吃呢?
近日,美国预防心脏病学会在线发布声明,针对有慢性病的患者、不同年龄段人群、营养素补充及其他因素提出了预防心血管病的10个营养原则。
慢性病患者:不同疾病
有不同的更佳饮食方式
预防心血管病有更佳饮食方案
主要由水果、蔬菜、豆类、坚果、种子、植物蛋白和鱼类组成的饮食是预防心血管病的更佳选择。做到“四个多吃”、“六个少吃”。
高脂血症患者:
减少膳食胆固醇的摄入
有高脂血症者应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建议将饱和脂肪替换成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减少膳食胆固醇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此均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
高血压患者:
推荐DASH饮食
DASH饮食模式是指:多摄入蔬菜、水果、豆类、坚果、膳食纤维、鱼、低脂奶制品,少摄入食盐、加工肉类和红肉、饱和脂肪酸和甜食。从水果和蔬菜中摄入丰富的钾,来防治高血压。
特别限制了每日食盐的摄入:标准DASH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能超过2300mg,低钠DASH饮食则要求每日食盐摄入低于1500mg。
DASH饮食是个性化的,可以根据个人每日所需卡路里来决定DASH饮食的方案。
个人每日所需卡路里
针对不同的每日能量需求,NIH也给出了不同的DASH饮食建议。
不同能量需求对应的DASH饮食组分
(点击看大图)
2型糖尿病患者,应注意控制体重
预防糖尿病,要防止体重增加和肥胖,有效减重和进行体重管理,可延缓糖尿病进展。
肥胖增加:与不健康饮食关系密切
饮食对于预防体重增加和肥胖的重要性已得到充分证明,不良的营养习惯会导致中年体重逐渐增加。
适量多吃酸奶、水果(非果汁)、全谷物、豆类、鱼和坚果,少吃动物脂肪、反式脂肪,可防止肥胖。
特殊人群:
老年人、儿童需注意
老年人:注意补充营养
30年来我国心血管病负担持续上升,人口老龄化是最主要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下降是老年人患慢性病的原因之一。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于康教授指出,均衡营养、科学膳食是免疫之本。
儿童:预防肥胖
从儿童期到成年期,体重与心血管病风险增加的关联最为强烈。
对于儿童,美国心脏协会提出7个心血管健康指标,包括4种健康行为(不吸烟、理想体重、多运动和健康饮食)和3种健康因素(理想血压、血脂、血糖)。
儿童从小就应防肥胖。
维生素补充剂
证据尚缺乏,不建议服用
美国预防心脏病学会的声明指出,随机对照研究和前瞻性队列研究证据表明,普通人补充复合维生素或矿物质,不能预防心血管病。不建议通过补充维生素的方式来预防心血管病。
综合自保健时报、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来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秋后一碗汤,郎中不开张”,入秋多喝这4碗汤,营养滋补健脾胃随着夏日的渐去,秋天的脚步悄然而至。立秋后,气温逐渐降低,湿气逐渐增多,人们的身体容易受到一些不适的困扰。而在这个时候,一碗暖暖的汤,不仅可以温暖身体,更能营养滋补,助于调理脾胃,使身体在秋天时保持舒适。
入秋时,气温逐渐下降,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开始慢慢减缓,此时消化吸收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多喝一些汤水可以帮助提高胃肠道的消化功能,有助于身体更好地吸收养分。同时,一些滋补的汤水还可以温暖体内,改善寒凉的症状,如手脚冰凉等。秋季是万物收藏的季节,汤水中加入一些食材,如红枣、枸杞、山药、莲子等,更能达到补益脾胃、养身的效果。
推荐食谱一:红枣枸杞鸽子汤
准备食材:鸽子、红枣、枸杞、葱、姜、料酒、盐。
具体做法:
1. 将鸽子清洗干净,焯水去腥,红枣、枸杞洗净备用。
2. 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将鸽子、红枣、葱段、姜片放入锅中,加入料酒,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1-2小时。最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撒上枸杞和葱花,炖煮片刻即可。
推荐食谱二:山药枸杞猪肚汤
准备食材:山药、枸杞、猪肚、料酒、葱、姜、盐。
详细做法:
1. 猪肚提前用盐水浸泡,清洗干净,山药削皮,切片。
2. 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将猪肚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葱段和姜片,加入料酒,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1个小时,加入山药片,调为小火炖20分钟,最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撒上枸杞,炖煮片刻即可。
推荐食谱三:红枣莲藕猪蹄汤
准备食材:猪蹄、红枣、莲藕、莲子、陈皮、葱段、姜片、料酒、盐。
做法如下:
1. 将猪蹄清洗干净,焯水去血水,切成小块,红枣、莲藕、莲子、陈皮洗净备用。
2. 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将猪蹄、莲子、葱段、姜片和陈皮放入,加入料酒,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1小时,然后放入红枣、莲藕,最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继续炖煮20分钟,撒上枸杞点缀,即可食用。
推荐食谱四:丝瓜鲜虾豆腐汤
准备食材:丝瓜、木耳、鲜虾、豆腐、料酒、盐
*** *** :
1. 丝瓜去皮,切片,木耳提前泡发,洗净备用。
2. 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将丝瓜、木耳、鲜虾、豆腐放入,加入料酒,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片刻,最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炖煮片刻即可。
秋季,喝汤成为了养生的好方式。通过红枣枸杞鸽子汤、山药枸杞猪肚汤、红枣莲藕莲子陈皮猪蹄汤、丝瓜木耳鲜虾豆腐汤等美味的汤水,我们不仅能够为身体补充所需的养分,还能够温暖整个秋天,让我们度过一个舒适健康的季节。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健康的重要性。而秋季作为一个季节的过渡,更需要我们关注身体的养护。多喝营养丰富的汤水,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还有助于调理脾胃,保持身体的平衡。选择适合自己口味和需要的汤水,将养生融入日常饮食中,也是一种对自己的呵护和关爱。让我们在秋天的脚步中,品尝美味的汤水,感受健康与舒适的双重滋味。
马上就是末伏啦!5款养生药膳, *** 简单,不妨一试8月10日,即为末伏。此时,暑热尚存且气候多湿,易损脾胃。
这段时间在饮食上应该注重祛除湿邪、顾护脾胃,当以清淡食物为主,不宜过食辛辣之品,同时也应注意清热利湿。
以下介绍五款健脾和胃的药膳, *** 简单,不妨一试。
荸荠山药粳米粥
*** :粳米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开火。在大米将熟之时,加入去皮、切块的山药、荸荠,加盖继续熬制,熬煮完毕后,加入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荸荠生津止渴,山药健脾益肾,粳米益气生津。三者共奏健脾和胃之效。
赤小豆薏苡仁粥
*** :取赤小豆50克、薏苡仁100克,以温水浸泡半日。取25克大枣去核,浸泡。上述材料同100克大米、1000毫升水一并放入锅中烧开,后改用小火。煮成稀粥后,再加适量白砂糖调味即可。
功效:赤小豆具有通便、利尿和消肿的作用。薏苡仁具有利肠胃、渗利脾湿、清肺热、补正气、解毒散结的功效。两者共煮,是一道祛湿健脾的上好保健食膳。
人参茯苓生姜粥
*** :取6克人参切片后装入碗中、隔水蒸汁。将6克生姜切为薄片,6克茯苓捣碎,共同浸泡30分钟后煎药取汁。将汁水混合后,与粳米同煮至黏稠即可服食。
功效:补益气血,健脾养胃。
党参枸杞红枣炖母鸡
图片来自 ***
*** :将鸡肉洗净后,加水、黄酒、姜片于锅中煮1~2分钟去腥后沥出。在锅里加油、姜片下锅小炒一小会,再加入鸡肉,放香叶、黄酒、八角等调味品翻炒均匀。炒后放入砂锅中加水、党参、红枣,炖煮1小时后再放入枸杞煮6分钟,起锅后再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党参补中益气,枸杞滋补肝肾,红枣健脾养胃,母鸡滋阴补虚,共煮可奏养胃健脾之效。
芦根绿豆粥
*** :取芦根100克,洗净后水煮30分钟,去渣后加入绿豆和粳米熬煮至黏稠即可。可加适量白糖调味。
功效:清热生津,消暑解渴。
(养生中国)
“立冬宜补冬,养生补嘴空”,7道菜滋补又驱寒,增强体质好过冬今天是11月7日, 我们迎来了立冬节气,立冬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天的之一个节气。立冬意味着冬季的来临,老话常说:“立冬进补,开春打虎”,立冬是进补的更佳时节,这时我们要多吃些牛羊肉、 猪肉等肉类来御寒保暖,同时还有注意多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食用当季蔬果,来滋养我们的身体, 增强抵抗力好过冬。 老百姓常说,“立冬宜补冬,养生补嘴空”。立冬来临,寒冬也就不远了,分享7道暖身菜,滋补又驱寒,每天一道换着花样做,冬天不怕冷,别错过哟。
【羊肉白萝卜汤】
原料: 羊排 白萝卜 葱姜 高度白酒 胡椒粉 油盐
*** :先将羊排放入冷水锅中焯煮, 加入姜片和大葱,高度白酒等去腥,焯煮好后冲洗干净。 将准备好的羊排放入电炖锅中,加入姜片,一次性加入足量的水,按下电炖锅上炖煮牛羊肉的功能键,还剩下半小时的时候放入白萝卜块,加盖继续炖煮熟,最后加入少许盐和胡椒粉调味即可。
【韭菜炒猪心】
原料: 猪心 韭菜 红椒 姜片 淀粉 生抽 料酒 油盐
*** : 猪心加入少许盐、料酒、淀粉、生抽和姜片拌均匀后腌制一下。热锅凉油, 将腌制好的猪心放进锅中翻炒至变色,加入韭菜进锅后大火快速翻炒,加入红椒圈进锅翻炒,最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 翻炒均匀即可。
【莲藕腐竹牛腩煲】
原料:牛腩 莲藕 腐竹 姜 高度白酒 酱油 桂皮 八角 干辣椒 花椒 豆瓣酱 葱花 油盐
*** :先牛腩冷水下锅焯水,加入少许高度白酒和姜片去腥,焯好后洗净后备用; 烧锅锅放入少许油,将牛腩放进锅中煸炒两下,加入姜片和桂皮等大料一起翻炒; 加入1大勺豆瓣酱翻炒均匀,加入高度白酒和酱油翻炒均匀,将它们放入电压力锅中,加入莲藕, 加入适量的水,按下电压力锅上炖煮牛羊肉的功能键; 时间到,牛肉炖煮好了后加入泡软的腐竹,加入少许盐和胡椒粉,按下电压力锅上大火收汁键, 最后煮好后盛入钵中,撒上葱花即可。
【香菇排骨烧干子】
原料: 排骨 香菇 香干 冰糖 姜片 香叶 八角 桂皮 花椒粒 料酒 酱油 葱花 油盐
*** :热锅凉油,将排骨块放进锅中煸炒至表面微微发黄,加入姜片、大料和冰糖进锅翻炒几下; 加入料酒和酱油进锅翻炒两下; 加入适量的水炖煮,加盖后小火焖煮二十分钟,加入香菇和香干,继续焖煮五分钟,再加入适量的盐和胡椒粉调味,大火收汁即可。
【红枣花生炖猪蹄】
原料: 猪蹄 红枣 花生米 姜片 冰糖 高度白酒 腐乳汁 老抽 料酒 腐竹汁 油盐
*** :先将猪蹄块冷水下锅焯煮, 加入姜片和高度白酒,焯好后捞出备用;热锅凉油, 将猪蹄放进锅中翻炒至表面微微发黄,加入姜片和少许冰糖继续翻炒; 烹入料酒和老抽继续翻炒均匀;加入少许腐乳汁翻炒上色,将炒好的猪蹄放入电压力锅中, 加入洗净的花生米和红枣, 加入适量的水, 按下电压力锅上炖煮蹄花的功能键,炖煮好后放入盐和胡椒粉等拌均匀,按下大火收汁键即可。
【萝卜炖鲈鱼】
原料: 鲈鱼 萝卜 姜 酱油 料酒 葱花 油盐
*** :热锅凉油油,加入鲈鱼进锅去煎,将鲈鱼的双面煎至金黄,烹入少许料酒和酱油,加入适量的水,加入姜片后大火煮上6分钟; 加入准备好的白萝卜继续炖煮3分钟,加入少许盐调味《注意中间翻动一下,让鲈鱼的双面都入味,最后大火收汁即可。
【土豆炖牛筋】
原料: 牛蹄筋 土豆 青蒜 姜 大葱 花椒 八角 香叶 郫县豆瓣酱 酱油 高度白酒 油盐
*** :先将牛蹄筋冷水下锅焯水,加入姜片和高度白酒; 将 牛蹄筋放入电压力锅中,加入土豆块,加入几片姜和八角、桂皮等大料; 加入1大勺豆瓣酱、2勺高度白酒、1勺酱油,再加入适量的水拌均匀; 按下电压力锅上炖煮牛肉的功能键; 时间到,“土豆炖蹄筋”就炖好了,加入少许盐和青蒜,拌均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