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有句古话是这样说的:
“天下所有食货,粤东几尽有之,粤东所有之食货,天下未必尽也”。
粤东地区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潮汕地区,多指为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城市。
潮汕美食,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天下之一了!
就连 “食神”蔡澜都说,潮汕是一个不能不去的地方,因为这可是“中国美食界的一座孤岛”。
作为一座“美食孤岛”,任凭历史变迁,这里的味道和饮食传统,几乎没被影响到丝毫。
潮汕人吃东西讲究一个“鲜”字,注重时令与新鲜度,不需要重油辣酱,只需撒上一点盐,便是这世间最美的味。
从古至今潮汕人依海而生,与海结情。潮汕人对海鲜的烹饪和吃法,也有着独到特别的见解。
而其中最最经典的美食莫过于——鱼饭。
鱼刚捞上岸,甚至刚上渔船,就被渔民们扔进盐水浸泡。浸泡一段时间后,再摆入竹筐。
竹筐与鱼同下锅煮,使鱼受热,然后再与盐分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煮后晾晒一会,鱼皮紧绷,鱼肉鲜甜,一层盐,一层鱼,条条相叠,层层交错。
用陈晓卿的话说,“鱼饭的美味就是“盐水的浸渍,促进鱼肉中本来甜度的缓慢释放,形成独特的鲜甜… 鱼肉渗下的汁水会在鱼皮内部形成一层均匀的鱼冻。
那种鲜,可能是北方人一辈子都无法体验的。”
鱼在潮汕,有无数种形态。可以说,没有一条鱼能逃出潮汕人的锅。
潮汕鱼丸
香煎马鲛
潮汕鱼生
潮菜海鲜里,最让人望而却步的是生腌。但对潮汕人来说,是吃一次就戒不掉的毒药。
生的虾姑、螃蟹、血钳...,加入海盐、酱油、蒜头、辣椒调味浸泡入味,时间在半天到一天不等。
盐的咸,让丰满的海鲜更有内涵,短暂的腌渍还保持了海产肉弹牙的口感,真的会鲜到让人颤抖。
无论如何,潮汕生腌的宗旨是满足潮汕人们对原汁原味的追求。
说到海鲜,不得不提的还有生蚝,生蚝在潮汕地区蚝属于斋菜,又名叫“水生”。
除了生腌、烧烤......生蚝还有潮汕人民特有的做法——蚝烙(o luah)。当地人食蚝偏爱小而肥,吃起来更鲜嫩,这也是蚝烙的更佳选择。
在这里,一天吃10顿,连着吃一周,都可以顿顿不重样,样样都精彩。人间饿爸陈晓卿连续两年过年期间现身潮汕地区就是更佳佐证。
潮汕牛肉火锅大概是全中国最著名的潮汕菜了。
单单一锅清汤、一碟沙茶酱,就能把牛肉的滋味诠释出惊艳的鲜甜。
吃潮汕牛肉火锅,如果去得早,还可以点到手打的生牛肉丸。再烫上些脖仁、吊龙和匙柄等精细部位的牛肉吃,不禁感叹生活真是太美好了~
沙茶酱,潮汕牛肉火锅的顶配。鲜咸微辣间让弹牙的牛肉愈发香浓,干了这碟沙茶酱,潮汕的牛生才算是完整了。
“每次从外地回家,都要吃碗牛肉粿条才算是到了家”是所有在外潮汕人民的心声。
潮汕粿条通常比河粉厚,宽度比河粉窄。口感顺滑爽口,煮过头容易断。每当不知道吃啥的时候,来一碗粿条就对了。
除了牛肉粿条,“糜”是潮汕不同凡响的一道美食。
自己一个人吃饭的时候,我更爱芳糜,也是就深夜大排档里的砂锅粥。更具代表性的是蚝仔粥、生鱼粥、虾蟹粥...
潮汕糜其实是名副其实的白糜,最适合拿来搭配潮汕地区最经典的杂咸。
潮汕过去的每户人家家里,都有那么几个大翁,里面都是自家动手腌制的咸菜萝卜。
一碗白糜,简单的配上菜脯,奢侈点的配上鱼饭,可比吃米饭舒服多了。
当然,白糜桌上不能少的还有鱼露。
说起鱼露,没有一个潮汕人会陌生,它和菜脯、咸菜并称为"潮汕三宝",无须佐菜,都可鲜美无比。
潮汕的肠粉亦不容小觑。可谓是馅料足配料多,口味浓香,品种丰富,酱汁各家各有特色。
汤汁超多的普宁肠粉
淋花生酱的潮州肠粉
脸皮超薄的汕头肠粉
特色酱汁的潮阳肠粉
香香甜甜的饶平肠粉
要配炖汤的揭阳肠粉
除了肠粉,潮汕“粿”也是九九八十一变,种类繁多,历史文化十分悠久。
有人说汕头人“万物皆是粿”。做粿这件事,几乎是每个汕头家庭的必备技能。
红桃粿
清心丸
鼠壳粿
朴籽粿
栀粿
无米粿
潮州甘筒粿
鲎粿
咸水粿
菜头粿
历史悠久的不只有粿,还有还有潮菜里头的卤水。逢年过节,拜神祭祖,潮汕人餐桌上的卤水是少不了的。
据不完全统计,潮汕光小吃就高达230多种。
这个城市里,集中了中国最讲究饮食的一代又一代,如若想见证一个城市的发展
,一定要去试一试这个城市的最传统味道!
糯米胀猪肠
潮汕鱼皮饺
粿汁
猪头粽
糖葱薄饼
双烹粽子
鸭母捻
凤凰浮豆干
豆花甜汤
甘草水果
反沙芋头
潮汕人好像天生受到优待,他们可以吃山,吃河又吃海。
从早餐的生腌配白粥,到宵夜的海鲜打冷鱼饭,从享誉世界的牛肉丸到大街小巷的卤水鹅肉,从功夫茶到甜点草粿豆花......
凡跟吃有关系的,处处都是潮人自己浓浓的印记。
陈晓卿导演也曾在节目圆桌派上说过:“没有去过潮汕的人不可自称美食家,因为从鱼生到肥酒,那里遗留了秦朝至宋朝的美食文化。”
潮汕是一个不能不去的地方,因为这可是“中国美食界的一座孤岛”。
《风味原产地·甘肃》里藏了多少极致风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片土地上饮食习惯的形成,跟这片土地的地理风貌,从来都有着最紧密的关系。
之一季的《风味原产地·潮汕》,我们深入了靠海的潮汕;第二季的《风味原产地·云南》,我们走遍了靠山的云南。
但要论地貌种类之最,还得是本季的甘肃了。
让美食自己告诉你,它可以有多好吃!
长胖?没有一串烤肉是无辜的!
甘肃,作为中国气候最多样性的一个省份,各个气候带交汇在此,构造了甘肃多样的面貌。
对热爱地理的人来说,这里有成片的黄土高坡,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对热爱人文历史的人来说,这里有敦煌,有丝绸之路,有数千年人类文明留下的痕迹;对于热爱探险的人来说,这里有祁连山,有戈壁滩,有绿洲,还有沙漠……但对于吃货来说,那必须是热腾腾的牛肉面、洋芋搅团、手抓羊肉、烤肉串、酿皮、天水呱呱、灰豆子、甜醅子以及……
此次《风味原产地·甘肃》秉持“硬核”美食的风格,突出“原产地”的概念,通过短片发掘一种“养在深闺人不识”的甘肃独特食材、食品和味道,并联结沙漠、草原、丹霞地貌,体会更具民族特色的丰富饮食文化、最令人向往的特色生活,带大家挖掘隐藏在食物背后的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变迁。
看美食,看风景,看风土人情。
就拿独属于甘肃的中秋面食千层饼来说,里面红黄绿的配色,是多国文化曾在这里交织的更好证明。而无处不在的牛羊肉,各地的吃法也各有千秋。新鲜的羊肉,清水煮煮就鲜嫩无比!若再串成小串,用火烤出焦香……天哪!谁能忍受!而羊身上的“边角料”,也在甘肃人的手中缔造出不同的口感和风味,临夏街头的筏子面肠、裕固族人的脂裹肝……羊杂经过巧妙的组合搭配成别具风味的民族美食,无比诱人。更别说满空气弥漫的,让人口水满溢的牛肉面香了。而要做一碗牛肉面的秘密是什么?什么才是一碗面真正的灵魂?片中为你一一解答。而这,才只是甘肃滋味的冰山一角。
《风味原产地·甘肃》将带你发现丝路古道背后到底还藏了多少味觉秘密。然后,让美食自己告诉你,它可以有多好吃!
这世间唯美食不可辜负,亲爱的读者,你准备好了吗?今晚9时,各色美食要上阵了。
文丨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李洁
《风味原产地》新篇讲述贵州美食“前世今生”继潮汕篇、云南篇、甘肃篇后,美食纪录片的“风味IP”继续延伸,这次来到了贵阳。
《风味原产地·贵阳》于6月22日上线腾讯视频更新,该片首次揭开这片世外桃源的神秘面纱,在酸、辣、甜、怪、黏,千姿百态的精妙中,在每集10分钟的起承转合里,推理出10条令人欲罢不能的美食线索。
首集播出的内容中,主创团队继续秉持“硬核美食”的风格,突出“原产地”概念,以豆腐作为唯一主角,深入探访本地 *** 豆腐的手艺人,通过展现其独特的烹饪手法和饮食习惯,发掘市井美食背后的无穷智慧,以及隐藏在食物背后的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变迁,勾勒出一幅具有指南性质的贵阳原产地物产美食地图。
“《原产地》系列中,我们是以食物为主,食物是站在台前的,人物和 *** 者其实是在食物之后。”《风味原产地·贵阳》的执行总导演胡志堂同时也执导过潮汕篇和云南篇,在他看来,《原产地》系列就是用十多分钟的时间去讲透每一种美食门类的前世今生,“把食物当做人一样去解构,粉是粉,豆腐是豆腐,它的演变、地理因素都要概括。”
企鹅影视纪录片工作室总监朱乐贤表示,作为“风味”系列IP的一部分,“原产地”系列和《风味人间》的区别,就在于更多是讲美食、食材与地域的互动,而《风味人间》既包括了和地域的互动,更包含美食和人之间的互动,更核心的是人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