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2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范宏欢)寒冬中的热奶茶、家中热气腾腾的火锅、御寒保暖的小家电……随着寒潮来袭,市民们取暖的方式也是花样不一。近日,与湖南“省服”相关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而“湘式过冬大法”也成为全网学习的过冬攻略,电火箱、老棉鞋等湖南过冬“特产”也再次受到关注,掀起一股冬季消费新风潮。
湖南“省服”引领过冬新时尚
“冬天到了,一年一度的湖南‘省服时装秀’又开始了。”市民吴 *** 是土生土长的长沙人,她笑称,每年冬季,湖南“省服”都是焊在她身上的“半永久套装”。她口中的湖南“省服”是指加厚的棉睡衣。每当秋冬季节来临时,湖南男女老少都会换上各种各样花色的棉睡衣,可以说是人手一件。
11日,记者走访长沙各大品牌服装店看到,冬装、羽绒服、羊毛衫等冬季御寒用品都被摆在了显眼的位置,前来店内选购各类冬装的消费者很多。在芙蓉区的一家服装店,消费者李先生正在给家人挑选棉睡衣。“相比价格动辄上千的羽绒服、呢子大衣,棉睡衣价格十分亲民。一套甚至不到一百元,还能随意机洗,穿一整个冬天,性价比确实很高!”他说。
湖南“省服”到底有多抗冻?据该店店员介绍,平均每件成人睡棉衣的含棉量重达3斤,而一般的空调被,含棉量还不到1斤。因此穿一件睡棉衣上身,相当于裹上了3层空调被,抗冻能力相当强。“像长沙这种气候湿冷、没有暖气的地区,一件睡棉衣在身上,无论屋里屋外都不会觉得冷。而且这类衣服一般都不贵,即使脏了也好清洗,不像有的羽绒服还得干洗。”
近两年,湖南“省服”逐渐走出湖南,引领着过冬的新时尚。在短视频平台抖音上,#湖南省服#话题的视频播放量超3000万次,社交平台小红书上,不仅湖南人晒出了自己的“省服”,许多外地网友也晒出自己穿上棉睡衣的图片,并表示“穿上就脱不下来,真香”。
在芙蓉区的一家服装店内,棉睡衣被摆放在显眼位置。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范宏欢 摄
电火箱老棉鞋成湖南过冬“标配”
如果说棉睡衣是湖南人冬天的“省服”,那么火箱就是湖南人家里冬天标配的“省箱”。
记者走访长沙电器卖场和超市发现,虽然新潮时尚的取暖家电销售不错,但传统箱式暖脚器绝对是冬季家庭取暖设备的“王者”。
“入冬后,箱式暖脚器就进入销售旺季。长沙地区使用箱式暖脚器取暖的人多,几乎每家一个。”浏阳市红太阳电取暖器厂相关负责人卢先生介绍,浏阳是箱式暖脚器的主产区之一,这类传统的取暖器一直很受市民喜欢,目前产品走货情况比较稳定,一天能出货一两百台。
对于许多长沙人来说,“火桶”的童年记忆也许是一盆炭火。而如今,“木炭火桶”已经升级为“电火箱”,虽然还是木制外观,但里面通过电能发热,不仅更方便暖和,也有了安全保障。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这些火箱也发展出不同尺寸,有些火箱长到可以躺下一个成年人,小的迷你火箱则可放在书桌下,学习和工作时都能暖脚。
“现在火箱安全这块做得还是比较好,都带温控,温度高了会自动降温,不会达到覆盖物的燃点,可以避免一些安全事故。”高桥大市场一商家说,目前各种品牌、各种款式的烤火设备都已到店,市民可以放心选购,保证货源充足。
除此之外,曾经被不少年轻人吐槽土气的“湘式老棉鞋”,也重新在各大购物平台走热,掀起了一阵复古风潮。记者搜索发现,这类老棉鞋大多由纯手工 *** ,售价在35元到55元之间,而为了迎合市场,鞋子在设计和工艺上都做了改良,例如女士的老棉鞋不再是以往清一色的黑色,而是加入了更多色彩与时尚元素。
“身穿省服棉睡衣,脚踩一双老棉鞋,大家围坐在电火箱前,这大概就是湖南人冬天稳稳的幸福吧!”市民小王说。
来源:长沙晚报
来长沙怎么买特产?当然是去市中心的这个文艺美食商圈了说起长沙必去的地方,无论是市民还是游客,一定会提到五一广场。高楼林立、商圈群集、灯红酒绿、车水马龙……这里是喧闹、繁华、时尚等等都市印象的代名词。
然而,就在长沙更高地标IFS的正对面,一街之隔的老巷子里,这里却有着长沙另一种样子。安静、文艺、悠闲,新与旧在这里交融,历史与青春在这里碰撞,既古韵悠悠,又充满活力。
从丰盈西里走到苏家巷再到东茅街,在这里,遇见网红长沙的隐秘角落。
【丰盈西里】
东起丰泉古井,西至里仁巷,全长90米,宽2米。
【苏家巷】
因大文豪苏洵曾任长沙主薄时居住于此而得名,巷子里还有苏洵的雕像和相关典故图文石刻讲解。
【东茅街】
全长仅400余米,曾经是古长沙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的重要通道,如今成为长沙知名的文创产品聚集地。
狭长的石板巷道将这几条街巷链接在一起,新修缮的古韵建筑林立两旁,成为了市民与游客闲暇时光里打卡拍照的必到之地。
购物花钱,别有新意的文创店
来长沙买点什么?除了不少早已火爆全国的本土原创餐饮品牌的商品与周边,其实还有不少其他选择。
旅行君就在苏家巷里发现了不少很有设计感的文创店。你能想象一下,在一条古朴幽静的老街里遇见一家色彩鲜艳、俏皮十足的小店是什么感觉吗?
嗯,确实会让人觉得眼前一亮!这些小店就像明珠一般散落在巷子各处,用百米开外就能看到的缤纷门脸,彰示着长沙这座城市的年轻主张。
有主打长沙地标性特色的文创,不仅有地标建筑的冰箱贴、挂件、手机壳,还有长沙话设计徽章、臭豆腐包包等等,可以说长沙浓度爆表。
有设计感十足的原创设计小物,可以说是本土原创设计师的作品合集,能看到年轻一代关于自我的表达与时尚主张。
还有选品严苛,独具风格的杂货铺,你可以在这里找到不少 *** 精美的手作小众瓷器品牌的作品。
很多人说,来都来了,买点什么不?很显然,苏家巷不会让你空手而归。
胡吃海喝,独具风味的美食店
如果觉得“文艺”是这里的主题词,那多少有些狭隘了。若不是走到街巷深处,也不会发现——原来这里有这么多美食店。
糖水、韩料、炸串、卤味、西餐、意餐、中式餐……能满足你各种突如其来的口味偏好。
最让旅行君感到神奇的就是,仿若大杂烩一般的各类餐饮店聚集于此,却又心照不宣的统一了“美”的风格。
不仅不会让人有杂乱的感觉,反而因各种颇具设计感的店面空间造型,带来了让人赞不绝口的视觉体验。
小资优雅,格调十足的咖啡馆
苏家巷里咖啡馆不少,可以说他们一己之力,撑起这片区域的“小资”格调。
青瓦白墙石板路,藤蔓红花木格窗,在复古感十足的仿古建筑之中,一扇明亮的小窗,一张简洁的招牌,就能成为市民与游客在闹市之中的隐世小岛。
逛街累了,在这里短暂停留几小时,能为心灵充一会电。
阅读静心,颇有特色的新书店
做好了什么都能遇见的准备,旅行君倒也是没想到能在拐角的地方发现一家书店。
比起说书店,更像一个国潮生活方式的聚集地,除了主打文化类的书籍,店里还提供汉服试穿、拍照等服务,还有不少走累了的客人在里面喝茶吃点心。
若是时间比较充裕,这里也不失为一个打发时间的好去处。
拍照打卡,不容错过的涂鸦墙
在苏家巷中点,有一面巨大的长沙主题涂鸦,可以说是最适合打卡的地标性涂鸦墙了。
另一面整墙打卡点则在唐姑娘爱看书旁边,是满墙绿色的长沙24小时。
穿梭在巷子里,还能遇到不少小心机的打卡点,每次拐弯都有新的惊喜。
如果你要问旅行君这就是全部了吗?旅行君会告诉你,远远没有结束。苏家巷、丰盈西里、东茅街,每次到这里来,都会发现新开的店铺,而隐藏在七拐八拐街巷里的那些宝藏,等着你转角去遇见。
文、图 | 赵周舟
编辑 | 阿菁
二审 | 陈寒冰
三审 | 邓魏
湖南“省服”火出圈 湘式过冬“特产”引领消费新时尚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2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范宏欢)寒冬中的热奶茶、家中热气腾腾的火锅、御寒保暖的小家电……随着寒潮来袭,市民们取暖的方式也是花样不一。近日,与湖南“省服”相关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而“湘式过冬大法”也成为全网学习的过冬攻略,电火箱、老棉鞋等湖南过冬“特产”也再次受到关注,掀起一股冬季消费新风潮。
湖南“省服”引领过冬新时尚
“冬天到了,一年一度的湖南‘省服时装秀’又开始了。”市民吴 *** 是土生土长的长沙人,她笑称,每年冬季,湖南“省服”都是焊在她身上的“半永久套装”。她口中的湖南“省服”是指加厚的棉睡衣。每当秋冬季节来临时,湖南男女老少都会换上各种各样花色的棉睡衣,可以说是人手一件。
11日,记者走访长沙各大品牌服装店看到,冬装、羽绒服、羊毛衫等冬季御寒用品都被摆在了显眼的位置,前来店内选购各类冬装的消费者很多。在芙蓉区的一家服装店,消费者李先生正在给家人挑选棉睡衣。“相比价格动辄上千的羽绒服、呢子大衣,棉睡衣价格十分亲民。一套甚至不到一百元,还能随意机洗,穿一整个冬天,性价比确实很高!”他说。
湖南“省服”到底有多抗冻?据该店店员介绍,平均每件成人睡棉衣的含棉量重达3斤,而一般的空调被,含棉量还不到1斤。因此穿一件睡棉衣上身,相当于裹上了3层空调被,抗冻能力相当强。“像长沙这种气候湿冷、没有暖气的地区,一件睡棉衣在身上,无论屋里屋外都不会觉得冷。而且这类衣服一般都不贵,即使脏了也好清洗,不像有的羽绒服还得干洗。”
近两年,湖南“省服”逐渐走出湖南,引领着过冬的新时尚。在短视频平台抖音上,#湖南省服#话题的视频播放量超3000万次,社交平台小红书上,不仅湖南人晒出了自己的“省服”,许多外地网友也晒出自己穿上棉睡衣的图片,并表示“穿上就脱不下来,真香”。
在芙蓉区的一家服装店内,棉睡衣被摆放在显眼位置。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范宏欢 摄
电火箱老棉鞋成湖南过冬“标配”
如果说棉睡衣是湖南人冬天的“省服”,那么火箱就是湖南人家里冬天标配的“省箱”。
记者走访长沙电器卖场和超市发现,虽然新潮时尚的取暖家电销售不错,但传统箱式暖脚器绝对是冬季家庭取暖设备的“王者”。
“入冬后,箱式暖脚器就进入销售旺季。长沙地区使用箱式暖脚器取暖的人多,几乎每家一个。”浏阳市红太阳电取暖器厂相关负责人卢先生介绍,浏阳是箱式暖脚器的主产区之一,这类传统的取暖器一直很受市民喜欢,目前产品走货情况比较稳定,一天能出货一两百台。
对于许多长沙人来说,“火桶”的童年记忆也许是一盆炭火。而如今,“木炭火桶”已经升级为“电火箱”,虽然还是木制外观,但里面通过电能发热,不仅更方便暖和,也有了安全保障。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这些火箱也发展出不同尺寸,有些火箱长到可以躺下一个成年人,小的迷你火箱则可放在书桌下,学习和工作时都能暖脚。
“现在火箱安全这块做得还是比较好,都带温控,温度高了会自动降温,不会达到覆盖物的燃点,可以避免一些安全事故。”高桥大市场一商家说,目前各种品牌、各种款式的烤火设备都已到店,市民可以放心选购,保证货源充足。
除此之外,曾经被不少年轻人吐槽土气的“湘式老棉鞋”,也重新在各大购物平台走热,掀起了一阵复古风潮。记者搜索发现,这类老棉鞋大多由纯手工 *** ,售价在35元到55元之间,而为了迎合市场,鞋子在设计和工艺上都做了改良,例如女士的老棉鞋不再是以往清一色的黑色,而是加入了更多色彩与时尚元素。
“身穿省服棉睡衣,脚踩一双老棉鞋,大家围坐在电火箱前,这大概就是湖南人冬天稳稳的幸福吧!”市民小王说。
湖南有哪些特产?湖南特产丰富多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特产:
臭豆腐。提起湖南,就会想到的臭豆腐,长沙臭豆腐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相传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
沙糖桔。沙糖桔是湖南的特色水果,长沙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光照充足,水源充沛,土壤肥沃。
湖南米粉。湖南米粉也是很有特色的美食,在湖南地区,米粉是很常见的。
黑茶。黑茶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名茶,属于后发酵茶,安化黑茶是六大基本茶类之一。
酱板鸭。酱板鸭是近期风靡大江南北的一种风味美食,是一道佐酒佳肴、送礼佳品。
君山银针。君山银针是中国名茶之一,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属于黄茶。
毛氏红烧肉。毛氏红烧肉又名毛家红烧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肴,属于湘菜系。毛氏红烧肉以五花肉为主料,白糖、料酒为有色调味料烧制而成。
石锅鱼。石锅鱼也叫金福鱼,是湘菜中的一道名菜。
以上只是湖南特产的冰山一角,湖南还有很多其他独特的特色产品,如芙蓉王、酒鬼酒、东江鱼、湘莲、攸县米粉、攸县香干、攸县麻鸭、攸县血鸭、攸县啤酒鸭、湘茶、油茶、辣椒、苎麻、柑桔、湘黄鸡、溆浦鹅、湖湘贡臭干子、童胖子酱板鸭、宁乡猪、湖粉等。
惊艳!这一湖南“特产”风靡非洲,当地很多家庭都有→编者按>>
这些年,中非经贸合作呈火热态势。在这些经贸往来中,湘妹子及非洲女性的表现越来越活跃。
她们用 *** 的热情,让湘非越来越近;她们用温暖的力量,让世界越来越美!她们手牵手,路路相通;她们心连心,美美与共。
6月29日-7月2日,中非妇女论坛将在长沙举行,来自非洲和中国各地的姐妹们来“湘”会。
论坛举办之际,今日女报/凤网/湘妹子全媒体推出【湘当红 非常美——湘约中非情】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见证湘非人员交往、商品交易、文化交流的盛况,也见识湘非女性热情、智慧、勇敢的品质。
来,让我们一起感受——“湘”当红,“非”常美!
策划丨杜介眉 邓魏
统筹丨陈寒冰 编辑丨唐天喜 校对丨张伊人
采写丨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陈雪炎
6月20日,在湖南华联瓷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联瓷业”)现货销售中心部门包装车间,一批造型精美、色彩明丽的日用陶瓷正在打包装箱,即将发往南非。
事实上,非洲已成为醴陵瓷器的海外销售重点市场之一。去年一年,醴陵市就向非洲出口了价值126万美元的陶瓷产品。
醴陵瓷器为何这样受非洲人喜欢?连日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做了一次探访。
彩色瓷 走进五彩斑斓的非洲
走进湖南华联瓷业现货销售中心包装车间,器型多样、风格各异的杯盘碗碟琳琅满目。
移步之间,最吸引眼球的是一批色泽明丽、图案奇特的日用陶瓷:红褐斑点相间,抑或是斑斓线条纵横……区别于传统印象中醴陵陶瓷的“白如玉、薄如纸”,这批产品色彩丰富、饱和度高,多以一些动物花纹、几何图形为装饰,充满着原始部落风情。
“这批货物是发往南非的。”6月21日,华联瓷业区域总经理许玲芳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专注非洲市场已有五年的她,谈起把陶瓷卖进非洲自有一番不同的体会。
“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是我对非洲的之一印象。”许玲芳回忆,她2018年之一次踏足非洲大地时,就被那里辽阔的自然风光和色彩丰富的部落文化所震撼。
在那次非洲之旅中,最令许玲芳印象深刻的,是她带着一批醴陵陶瓷产品参加了一场在南非举行的展会。没想到,因为一套粉色陶瓷餐具,许玲芳和她带来的醴陵瓷器成为整个展会讨论的焦点。
“很多非洲人都来围观拍照。其中有位非洲家庭主妇特别喜欢这套粉色陶瓷餐具,她一直等到展会结束,看我们撤展台时,立马过来买了。”许玲芳笑着说。
2018年,华联瓷业在南非博览会上的展台吸引很多采购商驻足。
这次参展经历和随后在非洲长达半个月的游历,给了许玲芳打开非洲市场的启发。
“非洲人喜欢厚重、明艳的色彩,他们的家居用品也大都如此。”许玲芳说,相比于素雅、轻薄的器皿,色彩明丽且结实耐用的日用产品更符合非洲家庭主妇对于陶瓷的需求,于是一些色彩明丽的日用陶瓷、炻瓷、色釉、反应釉餐具成为了华联瓷业进驻非洲市场的主力军。
“除了色彩以外,非洲人的生活习惯也成为我们对非出口瓷器的重要风向标。”许玲芳说,不同于中国人的用餐习惯,非洲人不习惯用碗,用盘、碟等器皿比较多。
于是,华联瓷业在对非出口的餐具套装中,会区别于国内餐具的常规配置,配有10英寸的大盘,而且形状也会根据非洲不同国家和地区人的喜好设置有方形、圆形等,以供消费者选择。
2018年,一批非洲采购商到华联瓷业实地探访、选品。
许玲芳说:“很多非洲的经销商跟我们反馈,经过改良设计的陶瓷产品,非常受非洲家庭主妇的喜欢。”
“挑浆工” 打开国际市场
华联瓷业改良设计适应市场的基因,或许就源自该公司董事长许君奇。
今年4月中旬,57岁的许君奇胸前佩戴着一张永久参展证,第56次走进了中国进出口商品贸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的现场,他带来的12000多款新品瓷器,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而27年前,他拿到的广交会国际市场入场券仅仅是4.5平方米的半个摊位。1985年春天,许君奇19岁,在瓷厂做挑浆工。当时,国内生产的很多瓷器因为耐磨、耐高温等性能低,在市场上举步维艰。
“那时候陶瓷出口的质检要求是要过洗碗机、微波炉,甚至过烤箱,这些名字我们在上世纪90年代是从没听说过的。”
许君奇说,因为达不到市场的质检标准,包括他工作的瓷厂在内的很多醴陵瓷厂都濒临倒闭,很多做了一辈子瓷器的老师傅都准备放弃了,可他偏不信邪,下定决心要做出耐高温、耐磨的瓷器。
他用高温窑炉代替微波炉,高压水管代替洗碗机,花了四年时间、经历上千次试验、砸坏近百吨废瓷,终于烧出了之一块炻瓷。
1994年,28岁的许君奇成为了这家乡镇陶瓷厂的厂长。1996年的广交会上,许君奇带着华联炻瓷之一次走进了这个寸土寸金的国际贸易盛会,虽然只能跟别的参展商“拼桌”,但许君奇和他的炻瓷一炮而红,一举拿下了上百万美元的订单。
为了更加与国际市场接轨,让企业走上规模化发展之路,许君奇与新华联集团合作,成立了合资公司——华联瓷业。
许玲芳坦言,尽管华联瓷业进入非洲市场已有十多年,但由于多种原因,以前出口非洲的量一直不多。
2015年,受益于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华联瓷业在非洲成立了现货销售中心,专攻非洲和第三世界国家市场。
“现货销售中心每年会有逾千万件现货产品,相对定制产品来说,出货时间短,在时间上有一定优势。”许玲芳介绍,2015年,华联瓷业对非洲出口金额超百万元,2016年对非洲出口金额是600万元,并且每年都在快速增长。
乌干达母子 常到醴陵批发陶瓷
“形态很美,釉面也很光滑,是我见过最美的盘子!”
“很漂亮,又时髦,我会把它们全都买下。”
……
在不同的展会上,凭借着醴陵传承千年的传统技艺,和不断涌现的创新设计,华联瓷业的产品总是吸引着众多外国采购商的眼球。
“来自非洲乌干达的采购商Karim,就是我们醴陵陶瓷的‘忠实粉丝’。”许玲芳告诉记者,Karim在乌干达经营一家厨具店,她之一次见到 Karim是在2017年的广交会上,“他一进展厅,就对我们的瓷器展露出了很大的兴趣,后来我们才知道,他父亲早在几年前就同我们做过生意”。
许玲芳(右一)和乌干达采购商Karim及其母亲成为了好朋友。
Karim从小就从常来中国经商的父亲口中听说了有关中国的故事,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学时还申请来中国留学两年,对中国颇有好感。
许玲芳清楚地记得,当天他们就签下了一笔大订单。之后的每年,Karim都会带着他的母亲来中国一趟,而且他们的之一站通常就是到醴陵华联瓷业,走进生产车间去看品、选品,采购最新、更优质的一批陶瓷产品。
Karim说,在他位于乌干达的店里,从华联瓷业进口的10英寸瓷盘是最畅销的,因为这个大小的瓷盘适合在乌干达装餐食。
“有一年秋天,我们一批货物在跨国运输中出了问题,货物没能抵达乌干达,但是Karim坚持付了我们尾款,自己却损失了一大笔钱。”许玲芳说,和非洲国家的很多采购商打交道,她发现他们身上都有着一种相似的善意,以及对中国的好感和信任,“Karim还拜托我帮他在中国购买冰箱,说中国的产品向来都是质好价优”。
2022年1月份,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陶瓷运输首列从醴陵南站缓缓驶出,与广州至非洲大陆的海运航线无缝衔接,载着满满中国创烧的瓷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一条锦绣斑斓的彩带。
如今,华联瓷业产品已经出口到南非、肯尼亚、乌干达、摩洛哥等众多非洲国家,许玲芳说:“这离不开中非经贸合作下的一系列务实举措。”对于隔洋眺望的非洲大地,她满怀期待和憧憬。
TIPS:1000多年前,湖南陶瓷便已出口非洲
湖南与非洲的陶瓷贸易关系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
1998年,一家德国打捞公司发现了一艘唐代沉船“黑石号”,船上装载着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运往西亚、北非的中国文物陶瓷制品多达67000多件,其中有5万余件瓷器来自唐代长沙窑。
据长沙铜官窑博物馆馆长瞿伟介绍,繁盛之时,铜官窑器物到达过约30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可至南亚和非洲北部。
近些年来,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中国陶瓷和非洲再续前缘。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醴陵陶瓷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日用瓷年产量近100亿件,已成为宜家、沃尔玛、星巴克等全球著名品牌的订制产品,产品远销美欧、日韩、非洲等150余个国家和地区。
据株洲海关统计,2022年醴陵市陶瓷出口规模达近30亿元,占全国陶瓷出口量的50%以上,日用瓷出口位列全国榜首。不止一位醴陵陶瓷企业负责人提到,全世界每4个陶瓷杯,就有1个产自醴陵。
编辑 | 依依
二审 | 艾沐
三审 | 欧阳灵溪
惊艳!这一湖南“特产”风靡非洲,当地很多家庭都有→编者按>>
这些年,中非经贸合作呈火热态势。在这些经贸往来中,湘妹子及非洲女性的表现越来越活跃。
她们用 *** 的热情,让湘非越来越近;她们用温暖的力量,让世界越来越美!她们手牵手,路路相通;她们心连心,美美与共。
6月29日-7月2日,中非妇女论坛将在长沙举行,来自非洲和中国各地的姐妹们来“湘”会。
论坛举办之际,今日女报/凤网/湘妹子全媒体推出【湘当红 非常美——湘约中非情】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见证湘非人员交往、商品交易、文化交流的盛况,也见识湘非女性热情、智慧、勇敢的品质。
来,让我们一起感受——“湘”当红,“非”常美!
策划丨杜介眉 邓魏
统筹丨陈寒冰 编辑丨唐天喜 校对丨张伊人
采写丨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陈雪炎
6月20日,在湖南华联瓷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联瓷业”)现货销售中心部门包装车间,一批造型精美、色彩明丽的日用陶瓷正在打包装箱,即将发往南非。
事实上,非洲已成为醴陵瓷器的海外销售重点市场之一。去年一年,醴陵市就向非洲出口了价值126万美元的陶瓷产品。
醴陵瓷器为何这样受非洲人喜欢?连日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做了一次探访。
彩色瓷 走进五彩斑斓的非洲
走进湖南华联瓷业现货销售中心包装车间,器型多样、风格各异的杯盘碗碟琳琅满目。
移步之间,最吸引眼球的是一批色泽明丽、图案奇特的日用陶瓷:红褐斑点相间,抑或是斑斓线条纵横……区别于传统印象中醴陵陶瓷的“白如玉、薄如纸”,这批产品色彩丰富、饱和度高,多以一些动物花纹、几何图形为装饰,充满着原始部落风情。
“这批货物是发往南非的。”6月21日,华联瓷业区域总经理许玲芳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专注非洲市场已有五年的她,谈起把陶瓷卖进非洲自有一番不同的体会。
“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是我对非洲的之一印象。”许玲芳回忆,她2018年之一次踏足非洲大地时,就被那里辽阔的自然风光和色彩丰富的部落文化所震撼。
在那次非洲之旅中,最令许玲芳印象深刻的,是她带着一批醴陵陶瓷产品参加了一场在南非举行的展会。没想到,因为一套粉色陶瓷餐具,许玲芳和她带来的醴陵瓷器成为整个展会讨论的焦点。
“很多非洲人都来围观拍照。其中有位非洲家庭主妇特别喜欢这套粉色陶瓷餐具,她一直等到展会结束,看我们撤展台时,立马过来买了。”许玲芳笑着说。
2018年,华联瓷业在南非博览会上的展台吸引很多采购商驻足。
这次参展经历和随后在非洲长达半个月的游历,给了许玲芳打开非洲市场的启发。
“非洲人喜欢厚重、明艳的色彩,他们的家居用品也大都如此。”许玲芳说,相比于素雅、轻薄的器皿,色彩明丽且结实耐用的日用产品更符合非洲家庭主妇对于陶瓷的需求,于是一些色彩明丽的日用陶瓷、炻瓷、色釉、反应釉餐具成为了华联瓷业进驻非洲市场的主力军。
“除了色彩以外,非洲人的生活习惯也成为我们对非出口瓷器的重要风向标。”许玲芳说,不同于中国人的用餐习惯,非洲人不习惯用碗,用盘、碟等器皿比较多。
于是,华联瓷业在对非出口的餐具套装中,会区别于国内餐具的常规配置,配有10英寸的大盘,而且形状也会根据非洲不同国家和地区人的喜好设置有方形、圆形等,以供消费者选择。
2018年,一批非洲采购商到华联瓷业实地探访、选品。
许玲芳说:“很多非洲的经销商跟我们反馈,经过改良设计的陶瓷产品,非常受非洲家庭主妇的喜欢。”
“挑浆工” 打开国际市场
华联瓷业改良设计适应市场的基因,或许就源自该公司董事长许君奇。
今年4月中旬,57岁的许君奇胸前佩戴着一张永久参展证,第56次走进了中国进出口商品贸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的现场,他带来的12000多款新品瓷器,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而27年前,他拿到的广交会国际市场入场券仅仅是4.5平方米的半个摊位。1985年春天,许君奇19岁,在瓷厂做挑浆工。当时,国内生产的很多瓷器因为耐磨、耐高温等性能低,在市场上举步维艰。
“那时候陶瓷出口的质检要求是要过洗碗机、微波炉,甚至过烤箱,这些名字我们在上世纪90年代是从没听说过的。”
许君奇说,因为达不到市场的质检标准,包括他工作的瓷厂在内的很多醴陵瓷厂都濒临倒闭,很多做了一辈子瓷器的老师傅都准备放弃了,可他偏不信邪,下定决心要做出耐高温、耐磨的瓷器。
他用高温窑炉代替微波炉,高压水管代替洗碗机,花了四年时间、经历上千次试验、砸坏近百吨废瓷,终于烧出了之一块炻瓷。
1994年,28岁的许君奇成为了这家乡镇陶瓷厂的厂长。1996年的广交会上,许君奇带着华联炻瓷之一次走进了这个寸土寸金的国际贸易盛会,虽然只能跟别的参展商“拼桌”,但许君奇和他的炻瓷一炮而红,一举拿下了上百万美元的订单。
为了更加与国际市场接轨,让企业走上规模化发展之路,许君奇与新华联集团合作,成立了合资公司——华联瓷业。
许玲芳坦言,尽管华联瓷业进入非洲市场已有十多年,但由于多种原因,以前出口非洲的量一直不多。
2015年,受益于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华联瓷业在非洲成立了现货销售中心,专攻非洲和第三世界国家市场。
“现货销售中心每年会有逾千万件现货产品,相对定制产品来说,出货时间短,在时间上有一定优势。”许玲芳介绍,2015年,华联瓷业对非洲出口金额超百万元,2016年对非洲出口金额是600万元,并且每年都在快速增长。
乌干达母子 常到醴陵批发陶瓷
“形态很美,釉面也很光滑,是我见过最美的盘子!”
“很漂亮,又时髦,我会把它们全都买下。”
……
在不同的展会上,凭借着醴陵传承千年的传统技艺,和不断涌现的创新设计,华联瓷业的产品总是吸引着众多外国采购商的眼球。
“来自非洲乌干达的采购商Karim,就是我们醴陵陶瓷的‘忠实粉丝’。”许玲芳告诉记者,Karim在乌干达经营一家厨具店,她之一次见到 Karim是在2017年的广交会上,“他一进展厅,就对我们的瓷器展露出了很大的兴趣,后来我们才知道,他父亲早在几年前就同我们做过生意”。
许玲芳(右一)和乌干达采购商Karim及其母亲成为了好朋友。
Karim从小就从常来中国经商的父亲口中听说了有关中国的故事,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学时还申请来中国留学两年,对中国颇有好感。
许玲芳清楚地记得,当天他们就签下了一笔大订单。之后的每年,Karim都会带着他的母亲来中国一趟,而且他们的之一站通常就是到醴陵华联瓷业,走进生产车间去看品、选品,采购最新、更优质的一批陶瓷产品。
Karim说,在他位于乌干达的店里,从华联瓷业进口的10英寸瓷盘是最畅销的,因为这个大小的瓷盘适合在乌干达装餐食。
“有一年秋天,我们一批货物在跨国运输中出了问题,货物没能抵达乌干达,但是Karim坚持付了我们尾款,自己却损失了一大笔钱。”许玲芳说,和非洲国家的很多采购商打交道,她发现他们身上都有着一种相似的善意,以及对中国的好感和信任,“Karim还拜托我帮他在中国购买冰箱,说中国的产品向来都是质好价优”。
2022年1月份,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陶瓷运输首列从醴陵南站缓缓驶出,与广州至非洲大陆的海运航线无缝衔接,载着满满中国创烧的瓷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一条锦绣斑斓的彩带。
如今,华联瓷业产品已经出口到南非、肯尼亚、乌干达、摩洛哥等众多非洲国家,许玲芳说:“这离不开中非经贸合作下的一系列务实举措。”对于隔洋眺望的非洲大地,她满怀期待和憧憬。
TIPS:1000多年前,湖南陶瓷便已出口非洲
湖南与非洲的陶瓷贸易关系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
1998年,一家德国打捞公司发现了一艘唐代沉船“黑石号”,船上装载着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运往西亚、北非的中国文物陶瓷制品多达67000多件,其中有5万余件瓷器来自唐代长沙窑。
据长沙铜官窑博物馆馆长瞿伟介绍,繁盛之时,铜官窑器物到达过约30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可至南亚和非洲北部。
近些年来,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中国陶瓷和非洲再续前缘。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醴陵陶瓷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日用瓷年产量近100亿件,已成为宜家、沃尔玛、星巴克等全球著名品牌的订制产品,产品远销美欧、日韩、非洲等150余个国家和地区。
据株洲海关统计,2022年醴陵市陶瓷出口规模达近30亿元,占全国陶瓷出口量的50%以上,日用瓷出口位列全国榜首。不止一位醴陵陶瓷企业负责人提到,全世界每4个陶瓷杯,就有1个产自醴陵。
编辑 | 依依
二审 | 艾沐
三审 | 欧阳灵溪
美食征集令!更具长沙特色的乡里土菜、农家小吃,等你推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30日讯(记者 王茜)长沙有哪些好吃的乡里土菜与农家小吃?哪个美食村庄值得“千里打卡”?谁家的大厨有“名匠风范”,必尝手艺?记者了解到,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挖掘培育乡里特色土菜和农家小吃,助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扩大群众消费,长沙市将开展更具长沙特色的乡里土菜、农家小吃推选工作。
更具长沙特色的乡里土菜及农家小吃,是指由历史传承、凝聚物质文化及社会生活风貌特质、具有特定口味风格,采用民间传统烹饪 *** *** 的农家土菜和小吃美食。全市范围内符合标准的均可以推选。
按照“村级推荐—乡镇推介—县级推报—市级认定”的推选程序(文末下载推选表),或通过“长沙农业农村”公众号进行自荐(见下图)。市农业农村局和市文旅广电局根据申报材料,采取材料评审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从推选中筛选30道更具长沙特色的乡里土菜和农家小吃,经 *** 投票、专家评审、综合评定后,授予“更具长沙特色的乡里土菜”或“更具长沙特色的农家小吃”,符合条件的村授予“长沙特色美食村庄”称号。
6月5日前,各乡镇(街道)组织开展各村更具长沙特色的乡里土菜及农家小吃推荐活动,组织有代表性的 *** 生产经营业主完成申报。6月10日前,各区县(市)进行初筛后推报5-10道更具长沙特色的乡里土菜和农家小吃。8月15日前,市农业农村局和市文旅广电局牵头组织实地考察,初步确定30道更具长沙特色的乡里土菜和农家小吃,并在“长沙农业农村”公众号分期做专题宣传。8月30日前,市农业农村局和市文旅广电局牵头组织专家评审,结合网上投票结果确认最终更具长沙特色的乡里土菜和农家小吃评定名单。
据悉,推选菜品和小吃必须符合以下四项标准:主材或辅材选用本地具有代表性的食材、保证原材料质量安全,推荐选用“两品一标”食材、具有一定的美誉度,受本地村民和外来客人的欢迎、禁止使用野生保护动植物为食品原料。
此外,推选菜品和小吃必须满足农旅结合、产业发展、品牌塑造和文化传承等四项要求中的任意一项。
长沙市农业农村局提醒,认真组织更具长沙特色的乡里土菜及农家小吃的 *** 生产经营业主申报,于6月10日前提交相关材料和图文资料至联系人邮箱。
电 话:0
邮 箱:csnyxcwh@163.com
长沙九大小吃1、长沙臭豆腐
材料和 *** :长沙臭豆腐以优质黄豆为原料,经过筛选、脱壳、浸泡、磨浆、过滤、煮浆、点浆、成型、划块、发酵等十道工序制成。
特点和口感:色墨黑,外焦里嫩,鲜而香辣。臭豆腐初闻臭气扑鼻,细嗅浓香诱人。质地软滑,散发异香。
地域和文化:长沙臭豆腐是湖南长沙传统的特色名吃,又称臭干子。它不仅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有较好的药用价值。
健康和营养:长沙臭豆腐以黄豆为原料,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钙、磷等营养成分。
2、口味虾
材料和 *** :口味虾以小龙虾为主料,口味辣鲜香,色泽红亮,质地滑嫩, *** 工艺较为简单,可烤、煮、炸等多种方式。
特点和口感:口味虾味辣鲜香,质地滑嫩,色泽红亮,成为人们夏夜街边啤酒摊的经典小吃。
地域和文化:口味虾是湖南省著名的传统小吃,起源于北美洲,由美国引入日本再由日本引入中国,成为长沙人爱吃的小吃。
健康和营养:小龙虾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但由于口味虾加工时常使用油、盐、辣椒等调味料,摄入过多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
3、糖油粑粑
材料和 *** :糖油粑粑主要原料是糯米粉和糖, *** 工艺精细讲究,有特殊的制造过程。
特点和口感:糖油粑粑呈现出软糯咀嚼的口感,甜而不腻。
地域和文化:糖油粑粑是湖南长沙市的地方传统名吃,是一道便宜且受到民众喜爱的小吃。
健康和营养:糖油粑粑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粉和糖,糖分较高,摄入过多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4、湖南酱板鸭
材料和 *** :酱板鸭以鸭、酱料为主料,通过杀鸭、退毛、擦盐、复腌、烘烤等多道工序制成。
特点和口感:酱板鸭皮肉酥香,酱香浓郁,滋味悠长,具有活血、顺气、健脾、养胃、美容等功效。
地域和文化:酱板鸭是湖南省岳阳市的传统名吃,也在长沙市广泛流传。它是湖南省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健康和营养:酱板鸭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但由于加工过程中使用的盐和酱料,摄入过多可能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适量食用对身体有益。
5、长沙米粉
起源和历史:长沙米粉是湖南省传统的美食,属于湘菜系,是长沙市民更爱的食品之一。
材料和 *** :长沙米粉以米粉、榨菜丝、肉丝、盐、味精、酱油、杂骨汤、干椒粉、葱花、熟猪油等 *** 而成。长沙人喜欢吃米粉,米粉分圆粉跟扁粉两种,长沙市民大多偏好食扁粉。
特点和口感:米粉本身是没有任何味道的,全靠汤来调味。所以汤头是一碗米粉的关键。长沙米粉汤头鲜美,配上软糯的米粉,榨菜丝和肉丝的香气,味道鲜美,口感软糯。
地域和文化:长沙米粉是湖南省的传统小吃,是长沙市民餐桌上的必备美食之一。米粉在湖南饮食文化中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文献记载。
健康和营养:米粉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低糖的食品,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少量的蛋白质,易于消化吸收,有提供能量和增加饱腹感的作用。
6、德园包子
起源和历史:德园包子是湖南长沙地区的传统小吃之一。
材料和 *** :德园包子选料精细,糖陷香甜爽口,肉陷则选用猪前夹缝肉或好瘦肉,拌以香菇、笋干、葱姜、冻油等调料,油而不腻。德园的学案师傅历来都是技术高超的老师傅,老面发酵,所制包点皮薄馅大、面香浓郁、颜色白净、质地松软、面呈海绵状富有回弹性。
特点和口感:德园包子的皮薄馅大,面香浓郁,口感松软有弹性。德园包子以外形4个小孔的"四眼大包”为代表独具特色,德园包点中的"银丝卷"亦是湘点中的代表之作。
地域和文化:德园包子是湖南长沙地区的传统小吃之一,是长沙市民餐桌上的必备美食之一。
健康和营养:德园包子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成分,但也含有较高的热量,适量食用更为健康。
7、口味蟹
起源和历史:口味蟹是一道湖南的地方菜品,属于湘菜。
材料和 *** :口味蟹的主要食材有螃蟹、桂皮、八角、花椒、香叶、干红辣椒、蒜、生姜、白糖、酱油、料酒、盐等。 *** 时,先用清水将螃蟹洗净,蒸熟后将螃蟹肉取出备用,再用香料和调料烹制而成。
特点和口感:口味蟹的特点在于味道鲜美,口感酥脆,螃蟹肉质鲜嫩。独特的香料和调料调制出的酱汁,让螃蟹肉更加美味。
地域和文化:口味蟹是湖南的地方菜品,属于湘菜系,在湖南省内享有盛誉。
健康和营养:口味蟹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但螃蟹也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和钠,不宜过量食用,适量食用更为健康。
8、龙脂猪血
起源和历史:龙脂猪血是湖南长沙地区的特色传统小吃,俗称麻油猪血,其中以龙脂猪血最为出名。
材料和 *** :龙脂猪血用新鲜猪血作为原料, *** 时辅以干椒末、冬排菜和芝麻油等调料,味微辣而香脆,爽滑鲜嫩。
特点和口感:龙脂猪血的特点在于猪血特别嫩滑,有如龙肝风脂一般美味。口感爽滑鲜嫩,味道微辣而香脆。
地域和文化:龙脂猪血是湖南长沙地区的特色传统小吃,是当地居民喜爱的美食之一。
健康和营养:龙脂猪血富含蛋白质、铁、钙、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但猪血含有较高的胆固醇,不宜过量食用,适量食用更为健康。
9、嗍螺
起源和历史:嗍螺是一道独具特色的传统风味美食,流行于湖南长沙及周边地区。夏季的夜晚,市民喜欢在街边品尝嗍螺,配上啤酒一同享用。
材料和 *** :嗍螺的主要食材为田螺, *** 时加入紫苏等调料,味香辣,不含泥腥味。
特点和口感:嗍螺的特点在于口感肉质鲜美,香辣可口,紫苏香味浓郁,能带来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地域和文化:嗍螺是湖南长沙及周边地区的传统美食之一,是当地居民喜爱的小吃。
健康和营养:嗍螺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但田螺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和嘌呤,不宜过量食用,适量食用更为健康。
中非“湘”约·“翊”起逛展 | 进货啦!这些非洲特产来长沙了提到非洲你会想到什么?乌干达的木雕、埃塞俄比亚的咖啡,或者卢旺达的辣椒!现在,它们都来长沙了!
主题为“共谋发展、共享未来”的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于6月29日至7月2日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10万平方米面积的主展馆聚集了中国与非洲各类特色商品。其中,主展馆将在7月1日至2日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如果你想买点非洲特产,直接来逛逛吧。(出镜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王翊玮 拍摄 谢佳燊 王珏 剪辑 吴一纯 )
盘点那些可以带走的南昌特产!来了带这些回去准没错!建议收藏南昌的美食数不胜数,
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回南昌,不把肚子撑破是难得回去的。
马上就开学啦
互寄特产没有找到伙伴没关系
我们主打一个重在参与
这次身为室友的你们有福啦
咱南昌人直接把特产送到寝室
主打一个和室友互换
和同学分享家乡特产
那南昌有什么特产能带走呢?
Rainbow整理了
好吃不贵的南昌特产
收藏好照着买买买
一定很受欢迎~
01
#米粉
作为一个米粉大省,必不可少的当然是江西米粉了
毕竟咱可以一日三餐都吃粉,拌粉、炒粉、腌粉、牛肉粉......
推荐购买速食版南昌拌粉,只需要加工一下即可,十分方便。
02
#卢记向塘酱鸭
这家的鸭子酱香浓郁,不是那种干柴型的,有着软糯的口感,越嚼越香,轻轻一抿即可脱骨。现在就下楼,导航一家最近的店,真空打包好,准备带走。(市区门店较少,请认准门店;买不到这家也没关系,煌上煌的酱板鸭也非常nice!)
门店地址:恒茂新时代广场店/西湖区广场东路106号/西湖区天佑路62号
03
#彭记优口
@来自全国的网友
南昌本地的特色糕点店,糕点本身和口味完全不输其他连锁店,推荐蔓越莓麻薯,一口一个的糯叽叽口感,关键是不干,很有湿润感。绿豆糕、泡芙、肉松小贝、拿破仑蛋糕等也都还不错。
04
#老南昌冰糖米糕
谁说南昌没有糕点的,这不就来了嘛。
传统小吃,外形多样可爱,口感类似年糕,像棉花糖一样入口即化。不仅有甜口的,还有咸口的。珠宝街里面的门店几乎都有,喜欢糯叽叽口感的一定不能错过。(除了冰糖米糕,其他的糕点零食也可以挑选。)
05
#齐云山枣糕
每家每户必备小零食,咱这独有的枣糕,酸甜的口感搭配小巧的包装,一个一个的吃了就停不下来。各大超市商店都可以买到,无论是散称还是袋装都很方便携带,还不占箱子空间。
06
#鸽鸽辣条
除了湖南,咱们也有很多辣条,鸽鸽辣条没有那么辣,适合那些不怎么吃辣的同学们,蒜香口味搭配豆干的嚼劲,很有味道,追剧小零食必备!
07
#南瓜干、茄子干
想不到吧,这居然也能做成小零食,而且还很好吃!入口有点辣,但细品之后又有一丝香甜,整个吃完有点上瘾,还想再来一个。有真空包装和自制的两种,看需求买哪种类型的。
08
#郑新初烤鲜牛肉
不要被包装的简朴而迷惑了!真材实料的牛肉特别好吃!就是有点辣,爱吃辣的同学们可以给他们分享,爱吃辣的人士怎么能错过这款小零食啊。
以上图片源于 ***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特产,看下面
可以带走的“南昌记忆”~来旅游的一定要带回去给朋友尝尝!
煌上煌卤味
煌上煌大家应该非常熟悉了,至于为什么排之一?当然是因为打包方便了。
煌上煌是江西的特色小吃,作为一家肉制品加工的食品公司,煌上煌卤味种类繁多,鸭舌、鸭翅、鸭爪、鸭锁骨、鸭脖等等,美味可口是不可多得的美食,有即食盒包装,也有真空包装,所以带回家是十分方便的啦!
丰城冻米糖
冻米糖是传统小吃,非常酥脆。在江西十大小吃中,也是排名第二的地位,可见你是不一般的。
江西的冻米糖经过时间的洗礼,在传统工艺上又加上了先进的技术,使得江西的冻米糖十分美味,现在又有了不同的口味,如紫米、南瓜、蓝莓等等口味,总有一款适合你的啦!
李渡酒
这款酒曾经在江西白酒品牌排行榜中有具体介绍,大家可以了解一些,能排名第三那是有理由的哟。
李渡酒的酿酒技艺已被载入《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李渡烧酒作坊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大型古代烧酒作坊,这个酒以味道甘甜,色泽明亮,回味悠久而闻名。
白糖糕
南昌白糖糕的历史来源十分悠久,还要追溯到明清时代,它作为贡品呈现给王公贵族。它全身洁白色,味道香甜,十分软糯,外层蘸上极具江西特色的冻米粉和糖粒子,味道十分可口,也深受江西人民的欢迎。
酒糟鱼
酒槽鱼为江西的传统小吃,主料为鲫鱼和酒。和三两个朋友,谈着人生谈着理想,就着鱼的鲜美和酒香的醇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
多味花生
多味花生主料当然是花生仁啦,辅料为面粉、白砂糖、食用油、秘制香料等等 *** 而成,多味花生的色泽鲜黄,口感酥脆、芳香扑鼻、最重要的是五味俱全,有点甜甜的又有点辣辣的,总之让你爱不释手,回味无穷!
军山湖大闸蟹
这个大家应该非常熟悉了,军山湖大闸蟹之所以肥美、鲜甜著名,主要是由于进贤县军山湖地区的水质,这里十分适合河蟹生长,所以这里也就形成了养殖河蟹的基地。它也成为了江西省进贤县的特产,成为了中国国家地理标志性的产品,来南昌旅游,可带上几只回去和家人一起品尝这鲜甜的美味!
石头街麻花
南昌本地人没有人不知道这个的,这是南昌市的著名小吃。这里的麻花 *** 工艺十分繁琐,对于白面粉、白砂糖、食用油等等原料要求都是十分严格的!对于火和油的控制更是严上加严!所以导致这里的麻花十分的酥脆香甜可口!
鄱阳湖银鱼
这个鱼是鱼中的精品,它全身透明,头部扁平状、嘴巴十分大,牙齿尖锐,晒干之后的鱼为银色,所以称之为银鱼,鱼肉十分鲜美,营养十分丰富,有益脾、润肺、补肾、去虚、增阳、滋阴等功效,属上等滋养补品。
商品名称 | 选送单位 |
农特产品类 | |
“军山湖”牌清水大闸蟹 | 江西省进贤县鱼蟹开发公司 |
"皇禽"牌酱鸭 | 江西煌上煌集团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绿能”牌再生稻 | 江西省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绿滋肴”牌南昌米粉 | 江西省绿滋肴实业有限公司 |
秀挹三江萝卜腌菜 | 南昌秀挹三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稻香园”牌豆豉 | 南昌稻香园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
“映泉”牌脯辣椒 | 江西映泉农副食品有限公司 |
地方类名点 | |
“至味堂”牌老南昌瓦罐汤 | 江西至淳味食品有限公司 |
“林恩”牌杜鹃红茶 | 江西林恩茶业有限公司 |
“凤凰沟”牌桑蚕系列 | 江西凤凰沟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绳金塔”牌三花酒系列 | 南昌三花实业有限公司 |
“李渡”牌白酒系列产品 | 江西李渡酒业有限公司 |
“汉侯贡”大塘清明酒 | 南昌市大唐酒业有限公司 |
传统工艺品类 | |
邹氏兄弟刀笔书法系列作品 | 江西省板耕斋文化有限公司 |
“隐逸轩”牌苎麻文艺围巾、布鞋 | 江西隐逸实业有限公司 |
周鹏程笔庄精装套笔 | 周鹏程笔庄 |
周信兴紫竹微雕文房作品 | 江西周信兴工艺美术品有限公司 |
豫章赣绣坊绣花包 | 豫章赣绣坊余正连周南英工作室 |
赣发绣·八大山人双鹰图 | 南昌永红赣绣发展有限公司 |
旅游文创产品类 | |
滕王阁秋风双耳壶 | 南昌市滕王阁管理处 |
海军风主题系列 | 南昌滕王阁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
小兵哥文创产品系列 | 南昌首义艺术品有限公司 |
步步登高马蹄金系列 | 江西省海昏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春风得意?马蹄金”系列 | 江西中文传媒艺术品有限公司 |
“稻香园”牌豆豉
▼
“映泉”牌脯辣椒
▼
地方类名点
“至味堂”牌老南昌瓦罐汤
▼
“林恩”牌杜鹃红茶
▼
“绳金塔”牌三花酒系列
▼
“汉侯贡”大塘清明酒
▼
陈老表古法手工挂面
陈老表古法手工挂面起始于清咸丰年间,1916年定性传承至今,已是第五代。2019年1月陈老表手工挂面被批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手工挂面是人类社会传统饮食文化的体现,它是一种绿色食品,因味美、美观、营养好而流传至今。
到了机械生产食品泛滥的现在,手工挂面就是食物中的“奢侈品”。
秉承着中华面点千百年手工传承的技艺,以及民间手艺人对于记忆里味道的那份乡愁,陈老表将手工挂面做到入口爽滑,耐嚼劲道,有天然面香,广受大众欢迎。
在传承创新中推广手工艺文化,传承好味道,坚持好品质。这便是陈老表古法手工挂面一直坚持的匠心精神。
欢迎各位小伙伴们来南昌游玩,品尝南昌美食,
体验南昌文化,了解这个军旗升起的地方。
倘若你正好有空,不妨来南昌走一走
让我们一起发现更多的“南昌小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