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吃得饱饱济济,胃口不好,湿气重?湿气一重,人就容易有气无力,下面给大家推荐8款祛湿汤水,赶紧收藏~
1、绿豆薏米海带排骨汤
材料:海带结10个、排骨250g、薏米30g、绿豆30g、姜片两片、盐少许
做法:洗净海带,排骨飞水,全部材料放入汤锅,加入锅的2/3清水,大火烧开后调小火,煲上2小时,就OK啦~
功效:绿豆和薏米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利尿润肤的功能,可降低胆固醇,又有保肝和抗过敏作用。海带能加速病变和炎症渗出物的排除,有降血压、防止动脉硬化、促进有害物质排泄的作用。
2、土茯苓祛湿汤
材料:猪骨500g、土茯苓300g、云苓50g、炒扁豆100g、赤小豆100g、新鲜淮山 300g
做法:猪骨洗干净,飞水,新鲜淮山削皮,以下材料洗干净:新鲜土茯苓,赤小豆,炒过的扁豆,云苓。将飞过水的猪骨和洗好的材料放在汤煲里,加冷水,开大火煲滚然后关最小火,一个小时后即可关火饮用。
3、五指毛桃祛湿汤
材料:薏米一小撮、猪骨适量、五子毛桃三四根、云苓一小撮、干莲子一小撮、姜块一大块、蜜枣三个
做法:新鲜的猪骨头洗干净,准备一锅开水,水开放入猪骨,倒入一些白酒去腥,去脏的浮沫,煮个二分钟捞起用水洗净。备一口瓦锅倒入适量水,沸腾后加入所有材料,明火熬制二十分钟后,改用文火煲两个小时,关火前加入食盐即可。时间要灵活掌控,分量多要多煲一会。
4、薏仁红豆瘦身祛湿汤
材料:红豆100g、薏仁100g、红枣2颗、冰糖少许
做法:红豆和薏仁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放,加入少量冰糖与两颗红枣,用电压锅压15分钟,之后重新再压10分钟,这样薏仁会软糯,红豆则已完全炖酥。
功效:薏仁祛湿美白,而红豆性平偏凉,味甘,丰富的铁质能让人气色红润。多摄取红豆,还可以补血、促进血液循环。
5、瑶柱节瓜煲猪展汤
材料:节瓜400g、猪展肉约400g、瑶柱一小把、白豆一小把、眉豆一小把、蜜枣。
做法:把节瓜去皮切小块、猪展肉改刀,眉豆和祛湿豆都洗净用清水泡10分钟,瑶柱也洗净清水泡15分钟连水放入,瑶柱不用泡发开,砂锅水开后把所有材料加入,大火水开后转小火熬1.5小时即成。
功效:这个汤能解暑,不腻而且瑶柱很提鲜,眉豆、白豆均有祛湿功效,凡肝肾虚弱、病后初愈或产后女士皆可选用。
6、棉茵陈赤小豆鲫鱼祛湿汤
材料:新鲜鲫鱼约600克、棉茵陈50克、赤小豆15克、薏米15克、白扁豆15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姜3片、蜜枣1~2颗(可不放)
做法:鱼洗净沥水,煎至两面微黄,盛起备用。棉茵陈装入煲汤纱袋内,绑扎好袋口,用清水浸泡约一分钟,拧干水分,将赤小豆、白扁豆、薏米、茯苓、白术等洗净浸泡几分钟,沥水备用。取一汤锅烧开水,将所有处理好的食材放进锅内大火烧开,撇去浮沫,15分钟后改为中小火,继续熬煮大约75分钟。
注意事项:
1、棉茵陈也叫茵陈,连同赤小豆白扁豆薏米等,均可在药房买到。配方中的量只是个大概,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增减。
2、棉茵陈必须装入煲汤纱袋绑好袋口!否则整锅汤漂着棉茵陈,就乖乖的过筛去吧。3、孕妇不能食用薏米,慎用。
7、赤小豆双莲祛湿汤
材料:莲藕一段、红莲适量、薏仁一小把、赤小豆适量、姜片一片、陈皮1/2个
做法:小豆预先浸泡半天,莲藕切片,和红莲子,姜片,薏仁陈皮一起放电饭锅里,加足清水。两小时后完成,加盐调味即可。
8、祛湿猪腱汤
材料:干百合30g、猪腱600g、祛湿豆80g、胡萝卜200g、无花果5颗、蜜枣2颗、干淮山片30g、姜3片
做法:湿豆提前洗净泡发,新会陈皮洗一下尘就可;煲中煮适量开水,水开后把备好的材料下锅,先煮开,然后转小火或者煲汤模式煲两个小时;食用时加盐调味即可!
来源:寻味顺德
图片来源:包图网
编辑:肖婷英
五款最适合夏天喝的祛湿茶,让湿气不再缠着你夏季气温虽高,但是空气中的湿度也会偏高,这对于本身湿气就重的人群来说无疑是一大威胁。
怎么样才能彻底跟体内湿气说拜拜呢?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几款祛湿茶。
一、陈皮茯苓茶
茯苓、陈皮洗净,放人保温杯中,在杯中冲入热水,等待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利湿,化痰减肥,健脾燥湿,化痰祛脂。
二、枸杞薏米茶
薏米300克,枸杞子一把,红枣2-3颗,冰糖、水适量。
1、将买来的薏米拣出杂质,用清水淘净并控干水分。
2、将薏米放入平底锅中,锅中不可放油,开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关火。
3、将红枣剖成两半或割开口子放入茶壶中,枸杞子可抓一小把放入。
如喜欢甜味可放几颗冰糖,再放入焙好的薏米,冲入滚烫的开水,浸泡5-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仁枸杞茶养肝明目又利水祛湿。
三、二花蜜茶
木棉花10克,槐花10克,蜂蜜适量。
木棉花、槐花放入砂锅,加清水800ml,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分钟,去渣留汁,调入蜂蜜即成。
功效:具有清热祛湿,凉血止痢的功效。尤其适用于有痔疮大便不畅或大便带血的人群饮用。
四、五花祛湿茶
金银花、杭白菊、扁豆花、鸡蛋花、木棉花各15克、鲜土茯苓、苡米50克。
将上述材料洗净后(鲜土茯苓宜斩成细块状),加入适量水,煎煮半小时即可饮用(根据口味可以加入适量冰糖调味)。
功效:选用的均为清热、解暑、利湿功效之花,使其功效不言而喻,再加入利湿、解毒、利关节的土茯苓,及健脾利水、清热、舒筋的苡米,使得本茶利湿效果更强。
五、辛凉饮
薏米30g、藿香3g、佩兰3g、白豆蔻仁3g。
因为薏米很难用冲泡的 *** 来提取有效成分,先要用热水煎煮薏米半小时,然后用薏米汤来冲泡另外三种茶材即可。
功效:这四种植物向来被认为是祛湿的上品,暑湿季节服用可以帮助脾胃化解体内的湿气。同时,薏米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可以增强脾胃抗湿的能力,避免湿气再次侵犯。
雨一直下的回南天,跟着医生一起学煲祛湿靓汤3月里的广东,雨雨雨雨雨……
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气息,家里的地板和衣服也很难晾干,仿佛只有四种天气相互切换:暴雨、大雨、中雨、小雨。连绵的雨天里,人们的胃口和精神也会被天气影响,乏力、嗜睡等症状也会随之出现,致使整体免疫力下降,增加了患上感冒的风险。
这种时候,懂得健脾祛湿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不,中山市中医院的医生为大家推荐了5款养生靓汤,特别适合回南天里喝。
土茯苓煲龙骨汤
【功效】
汤很清甜,且加了有化气祛滞的陈皮,使汤味更香醇清润,此汤有清热解毒、健脾祛湿之功效,一家老少皆宜。
材料:
土茯苓、龙骨(猪脊骨)、红萝卜可不放、陈皮、姜片。
做法:
1.猪骨洗净,用沸水焯一下,捞起用清水洗净。
2.土茯苓,在超市或市场、药店都有卖,有干货和鲜货,新鲜土茯苓很硬,买时更好买切成片的,否则自已回家很难切。陈皮泡软洗净,红萝卜去皮洗净切块。
3.将所有食材放入瓦煲内,加适量水煮沸后,改小火慢煲3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淮山药薏米排骨汤
【功效】
常饮此淮山药排骨汤能健脾醒胃、清热祛湿,特别适用于脾虚湿重、精神不振者。
材料:
猪排骨200克,淮山药、芡实、炒薏米、炒扁豆各15克,北芪12克,白术10克。
做法:
1.淮山药用水浸泡;扁豆、薏米用锅炒至微黄备用。
2.猪排骨洗净、斩件;芡实、北芪、白术用清水洗净,然后把全部材料放进锅里,煲煮大约90分钟,调味即可。
冬瓜赤小豆煲生鱼汤
【功效】
此款汤清淡不腻滞又富有营养,同时又有祛湿健脾作用。赤小豆是广东民间常用的煲汤料之一,有健脾去湿、消肿解毒的作用,冬瓜能解暑气,而生鱼能补脾利水。
材料:
赤小豆60克、冬瓜750克、生鱼2条、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此量可供3—4人用。
做法:
1.赤小豆洗净,冬瓜洗净,连皮切,生鱼洗净,宰净去鳞、内脏,慢火煎至微黄。
2.猪瘦肉洗净,整块不用刀切。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
3.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盐、油即可。
玉米白果猪肚汤
【功效】
玉米是广东民间十分喜爱的煲汤料之一,入汤后清甜可口,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能健脾祛湿,最适宜于时下的天气饮用。以玉米配伍敛肺气、止滞浊的白果煲猪肚,其气味清润而不腻不滞,除了有健脾祛湿的功效外,还能清热、益气、健胃,为周末家庭靓汤,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
粟米3条、白果50克、猪肚1个、生姜3片。
做法:
1.粟米洗净,连衣、须切段状;白果去壳、去衣、洗净。
2.猪肚冲洗后翻转,用刀刮去脏杂,再用生粉反复洗净,并以清水冲净。
3.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即可。
五指毛桃鸡汤
【功效】
五指毛桃煲鸡汤为著名的广东靓汤,味如椰汁、色如牛奶,清润可口且能健脾胃,祛湿困,舒筋络。
材料:
五指毛桃,蜜枣,枸杞,鸡肉,瘦肉。
做法:
1、五指毛桃买回来后先用清水冲洗一遍,然后放在碗中浸泡十分钟。在这期间把鸡肉切成块。
2、在锅中放进适量清水,转到大火烧开。等到锅中的水烧开之后,放进鸡肉块汆水,去掉鸡肉表面的脏东西同时也能够去腥。
3、鸡肉汆好水之后,老捞出来沥干水备用。然后另外去一个锅在锅中倒进清水,放进姜片和蜜枣,盖上盖烧开。等到水烧开之后,放进之前汆好水的瘦肉和鸡肉。等到锅中的水再次煮开之后,放进五指毛桃继续炖煮。转到小火炖煮两个小时。
4、两个小时后,锅中的鸡肉和瘦肉基本上已经炖的熟透了,这时候放进之前准备好的枸杞,然后盖上盖再炖煮半个小时。半个小时后,锅中的食材已经全部入味了。这样一道香气浓郁,祛湿健脾的鲜汤就做好了。
【南方日报记者】郎慧
【通讯员】黄琳
【作者】 郎慧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医聊所
各种类型小儿咳嗽,食疗总 *** !很全一、风寒咳嗽
孩子咳嗽初期,一般以风寒为主,此时孩子病在表,是治疗和护理的黄金期。
所以我们要学会辩证风寒咳嗽的症状:喉痒身重,痰白稀薄,鼻塞流清白鼻涕,怕冷不易出汗,舌苔薄白。
见到宝宝咳嗽,不要想着马上来点止咳糖浆,把咳嗽压下去,就好像家里来了老鼠,我们不可能把老鼠关在柜子藏着,一定是驱赶出去。
治疗风寒咳嗽也一样,需要把寒邪赶走,不是藏在体内,所以适合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切不可误用寒凉、滋腻之药闭其肺窍,如止咳糖浆、凉茶一类,造成邪气留滞,孩子咳嗽就会缠绵不绝,一咳甚至就是一个月。
食疗方:紫苏陈皮水
原料:紫苏9克,陈皮9可,白萝卜片两三片,红糖适量
做法:将陈皮和白萝卜放入适量的水中,大火烧开小火煮约25分钟后,再放入紫苏,煮3分钟左右,加入适量红糖调味。
服用 *** :一天两次,趁热温服,一般食用100ml~200ml,可以少量频服。
备注:这个6岁孩子的份量,3岁左右的孩子,紫苏和陈皮用3~6克左右。白萝卜加入一点,是考虑很多宝宝外感咳嗽,加一点积食,另外平衡紫苏和陈皮的热性。
二、风热咳嗽
风热咳嗽症状:
孩子咳出的痰黄而黏稠,咽喉疼痛比较明显,流黄色的鼻涕,常常伴有发热、口渇、舌质红、苔薄黄。
风热食疗方一
桑菊杏仁茶
原料:桑叶、菊花、苦杏仁各10克。
做法:将杏仁捣碎,然后与桑叶、菊花放入保温瓶里,用沸水冲泡,焖15分钟后,加点冰糖调味,待温度适宜当茶饮喝。
桑叶菊花能够疏散肌表风热,杏仁能够宣肺止咳,适合风热初期,痰不多,咽喉有点肿痛的小朋友护理。
风热食疗方二
浙贝母炖雪梨
原料:雪梨1个,浙贝母粉3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雪梨洗净,去皮,挖空心,放入浙贝母粉、冰糖,隔水蒸熟即可饮汤。
功效:浙贝有泻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的作用,加入梨以后,润燥的效果更好,适合黄痰比较多的孩子食用护理。备注:是浙贝,不是川贝母哦。
三、积食咳嗽
积食咳嗽特点:
一是:晚上五更(3点~5点) ,因寅时为肺经所主,咳嗽会加重。《丹溪治法心要·咳嗽》曰:“五更嗽多者,此胃中有食积, 至此时流入肺经”。
二是:食积咳嗽患儿咳嗽兼伴痰多, 咳嗽时甚至会呕吐食物。
积食咳嗽的临床表现:
有痰,腹胀、纳呆、暖腐、口臭、手足心热、大便干结或便秘,舌质偏红、舌苔苔厚腻。
特别说明:阴虚咳嗽,夜间也会咳嗽加重,同时有手脚心热。但舌象不同,阴虚的舌是嫩舌无苔或少苔,绝无厚腻苔。
食疗方一:山楂白萝卜水
材料:鲜山楂30克,白萝卜100克,白糖少许。如无鲜山楂,可用10克山楂干代替。
做法:
①白萝卜洗净,切片;山楂洗净,对切,去核
②将白萝卜与山楂放入砂锅中,加水,小火煮30分钟,调入白糖即可。
用法:饮汤,吃白萝卜、山楂。
功效:消食化积、清肺化痰,适合积食咳嗽。
食疗方二:萝卜陈皮水
原料:白萝卜250克,陈皮3克。
做法:将萝卜切碎,与陈皮一同煎煮,感觉萝卜熟了就可以啦。
功效:萝卜具有下气、消食的功效。生吃比较寒凉,不适合孩子,煮熟后,比较平和,《本草经巯》“生者味辛,性冷;熟者味甘,温平。”
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萝卜陈皮组合在一起,可以起到化痰止咳、健脾和胃、理气消胀的作用,比较适合平常体内有湿气的小朋友,遇到积食咳嗽时食用,可以兼顾湿气问题。
四、燥热咳嗽
秋天容易出现这样的咳嗽,或者吃了上火燥热的食物之后,表现出来是干咳或少痰且粘,嘴巴干干的,甚至鼻孔也觉得干燥,舌质比较红,舌苔比较燥,嘴唇干干的,喜欢喝冷饮,大便干。这种咳嗽,可以比喻成干旱的土地,需要一场雨水的滋润。
蔗汁蜂蜜粥
原料:甘蔗汁100毫升,蜂蜜适量,粳米100克
做法:将粳米放入砂锅中,大火烧开小火慢熬,到快熟时,加入甘蔗汁再煮沸即可,最后调入蜂蜜,常温即可食用。
功效:可清热生津、润肠通便适合肺燥咳嗽。对于周岁内宝宝不适宜。
五、阴虚咳嗽
如果孩子老是干咳,咳不出痰,或痰很少、很黏稠,还常说口渇、咽喉干或痒,手脚心发热或者是下午傍晚发热,晚上睡觉出汗多,舌色红、舌苔少,甚至有些剥脱,则孩子的咳嗽多是阴虚导致。
银耳百合汤
原料:鲜百合、水发银耳各3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银耳洗净后,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熬,熬至软烂粘稠时,放入百合、冰糖,待百合煮熟后,即可食用。
功效:此汤是滋阴润肺、止咳的民间验方,对于缓解肺阴虚咳嗽有一定的效果。
六、痰湿咳嗽
孩子内伤咳嗽中最常见的,常表现为咳嗽咳的痰比软多,痰色白而稀,孩子还可能有胸口发闷、食欲不好、精神较差、舌色淡、苔白腻、大便粘的表现,一般在夏天湿气重的时候,容易出现痰湿咳嗽。
祛湿止咳汤
原料:白扁豆10克、薏米10克、陈皮3克 、大枣1枚、山楂干4片、梨1块。
做法:将白扁豆、薏米洗净,在水中浸泡4小时,再放入陈皮、大枣、梨,加水500毫升左右,水开后小火煮40分钟,取汤汁给孩子喝。
服用:一天可分为2~3次喝。注意事项:大枣要掰开煮,梨是药引子,必须带核、带皮煮,不必太多,有鸡蛋大小就可以了。
吃出健康,在家就能做的冠心饮食以上食疗 *** ,仅仅用于护理,如果辨证不清楚,或者夹杂多种因素咳嗽,建议不要食疗,因为食疗错了,也会有副作用。食疗不能代替治疗,孩子生病咳嗽,需要及时就医。
中医理论中认为有四类体质的人容易患冠心病:
1.痰湿血浊型的高脂血症患者
2.阴虚阳亢型的高血压病患者
3.气虚痰瘀互结型体质的患者
4.嗜食肥甘厚腻的脾虚的患者
针对这四类人群,除了规范地遵医嘱用药以外,我们在家中又能够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预防康复冠心病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哪些中药食膳可以有助于冠心病的预防与康复。
替换高清大图
健脾疏肝降血脂
中医理论认为:“胸痹之因,痰凝血滞。”如果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就会损伤脾胃,从而聚湿成痰;而郁怒伤肝,肝气郁结,就会气郁化火,从而灼津成痰。由此可见,健脾疏肝降血脂是非常重要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神曲能“消食下气除痰逆”,我们在家中可自制神曲粥和降脂汤来健脾胃、化痰湿、调血脂。
【神曲粥】神曲15克, 大米100克。将神曲研为细末,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每日1剂,连续7天。
【二芽神曲粥】炒谷芽、炒麦芽、神曲各10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7天。
【疏肝健脾降脂汤】神曲、山楂、荷叶、布渣叶、薏米、茯苓各5~10克,陈皮1克,配适当去皮去肥肉的鸡、鸭、猪肉等,煲汤服食。
功效:健脾利湿降血脂。
滋肾平肝降血压
在中医里面,高血压的发病是跟肝肾两个脏器关系非常密切的。许多老人平时有饮茶的习惯,那么在这里不妨向大家推荐两种滋肾平肝降血压的茶饮。
【菊花乌龙茶】杭菊花10克,乌龙茶3克,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可清肝明目。菊花性味苦凉,其气清轻上达,善能平肝潜阳,清利头目;乌龙茶甘苦性凉,醒脾开胃,亦清利头目。此茶对肝阳上亢之眩晕有效。
【菊楂决明饮】菊花10克,生山楂15克,草决明15克,冰糖适量,三药同煎,去渣取汁,调入冰糖,代茶饮。可清肝疏风,活血化瘀。菊花、草决明清肝明目而降压,山楂活血化瘀而降脂,草决明还能润肠通便。对阴虚阳亢之眩晕兼大便秘结有效。
健脾护心抗缺血
冠心病以心气虚为主,与脾的关系密切。因为,中医理论认为,脾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从根本上起到益气养心的作用。因此,冠心病的预防与康复中,健脾与护心同样重要。
【健脾药膳】
组成:黄芪、白术、茯苓、党参各10-15克加适量的去皮鸡肉、精瘦肉煲汤。
功用:健脾益气养心
【护心药膳】
组成:吉林参10克,田七5~10克,陈皮1克,加少量精瘦肉炖服,每周3次。
功用:益气活血化痰,比较适用于气虚痰瘀证型的人群服用(岭南地区)。对于偏阴虚证的人群,可换用西洋参,加石斛10克,去陈皮。
宁心安神去早搏
睡眠可以是说心主神明一个敏感的风向标,睡眠质量高,证明心神明的功能良好;反之提示心主神明功能失调。
【安睡汤】
组成:百合、莲子、酸枣仁、龙眼肉各5~10克,煮水。
晚餐后至睡前中间的时间服用,可宁心安神,辅助睡眠。
术后勿忘补元气
冠心病介入或者搭桥术后,饮食结构应该清淡。但是,部分体质偏虚患者,手术伤津动血,应该补充适量的动物蛋白,如:鱼类,精瘦肉,家禽肉等,这些食物中医认为可以补气养血。
来源:羊城晚报
春夏之交,让人感觉疲倦、犯困、打瞌睡,为何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郑艳华介绍,脾胃虚弱、血气不足的人,由于体内阳气跟不上外界阳气升发的步伐,更容易出现这些春困的症状。
怎样才能克服春困现象呢?除了保证正常的夜眠、午睡之外,还要保持适当的运动、饮食调理以及环境调节。煲汤做菜时可适当加入豆蔻、砂仁、茯苓、薏米、白扁豆等健脾祛湿的食材,以祛除体内湿气,醒脾助神。
推荐食疗方
陈皮莲子薏米水鸭汤
材料:新会陈皮6克,去心莲子肉30克,炒薏米30克,怀山药50克,生姜10克,水鸭肉250克。
*** :先将水鸭肉用清水洗净,斩件。薏米用铁锅炒至微黄,莲子去心洗净,怀山药用水稍浸,陈皮、生姜用水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一齐放进汤煲内,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煲2个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本汤能补脾健胃去湿,对于湿气重,周身酸困乏力的人而尤宜。
紫苏薄荷鱼头汤
材料:大鱼头1个,鲜紫苏叶30克,鲜薄荷叶10克,葱段适量,生姜数片,胡椒粉、食盐、花生油适量。
*** :先将大鱼头对半切开,煎至两面金黄后,加入开水,煮至鱼汤乳白色。加入鲜紫苏叶、鲜薄荷叶、葱段和胡椒粉,调味即可。
功效:本汤能温中散寒、补中有散,凉辛并用,故可解春困。(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许咏怡)
冬季常喝这碗汤,祛顽固痰湿,还能大口吃肉!不用担心寒湿难除了护心
一个每天都会做的动作,竟可能帮隐匿寒邪打开“伤心之门”!寒湿怎么也祛不掉,专家带来祛湿化痰汤,祛痰湿还能大口吃肉!
先测量好家里最长的距离取一个整数方便计算,然后在椅子上坐15分钟使血压、心率平稳下来,最后站起来用最快的速度走6分钟,计算自己的能走多少米的距离。
测试结果:
【健康人群】60岁以下:6分钟步行距离>600米;60岁以上,6分钟步行距离>500米。
【心衰人群】大于450米,属于轻度心衰;150-450米,属于中度心衰;小于150米,属于重度心衰。
专家建议:①步行测试前心率应在:60-100次/分钟。②自测过程中有不舒服表现,应立即停止。
中医认为,寒主收引,外寒侵袭人体会导致血管收缩变细,影响心脏供血,从而诱发心绞痛、心梗的发生。
而内有寒邪的人,比如有疲乏、无力、气短、怕冷、夜尿增多表现的气虚阳虚人群,会在外寒的引动下,使心脏问题加重。
因此阳虚畏寒的人群,应该格外注意冬季的寒邪。
01
每天开窗通风,小心伤心脏!
专家提醒,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穿着薄薄的家居服猛然开窗,容易在瞬间被寒邪入侵,让血管急剧收缩,进而影响心脏供血。
因此,您在家开窗通风的时候,要有意识的增添衣物。
02
针对阳虚人群的暖心茶方
针对阳虚畏寒的人群,专家带来适合冬季喝的“暖心茶”。
暖心茶方
- 肉苁蓉10克: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 黄芪10克:补气、利水消肿
【用法】放入养生壶中煮半小时即可代茶饮用,这是一人一天的量。
【适宜人群】有气短乏力、四肢怕冷等阳虚表现的人喝。有口干、尿黄、盗汗等阴虚表现以及大便溏的人不适合喝。
第二类容易在冬季伤心的邪气可以归结为湿邪,痰湿血瘀水停,是中医认为最终导致心衰的病机。
痰湿的表现:舌体胖大有齿痕、体型偏胖。
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多人也有痰湿怎么都祛不掉的困扰。为此,王强主任带来了一道营养美味的祛湿化痰汤,这里面选择了一种既好吃又不会增加痰湿的肉类,而且搭配的食材药材都有祛痰化瘀的作用。
能大口吃肉的祛痰湿药膳
【做法】鸭肉半只、冬瓜500克、薏米50-60克、陈皮10克、生姜3片,煲汤2-3小时食用。
- 鸭肉优选公鸭,公鸭补的作用更强,补阴养血、清虚热、利水
- 冬瓜一定要保留皮,清热、利水、消肿
- 薏米健脾、利湿、清热
- 生姜性温,温中散寒
- 陈皮性温,温中健脾、化痰祛湿
这个汤寒温并用,性质平和,还具有祛痰湿的作用,非常适合有痰湿的人群冬季食用。
很多心衰病人会伴有咳嗽,这种咳嗽往往在夜间平卧时多发,伴有稀白的泡沫样痰、胸闷憋气、腿肿等表现。
因此老年人如果有以上咳嗽表现,可能提示心脏功能已经开始下降,甚至出现明显的心衰,一定要引起重视。
病例故事
55岁的男性心衰患者,夜间经常咳嗽,一次因为严重的胸闷憋气、不能平卧,到医院诊断为急性左心衰,经过抢救治疗后,病情才逐渐稳定下来,最后询问病情原是长期酗酒导致的酒精性心肌病。
等到患者从CUU抢救出来以后,专家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 *** ,仅用了一周,他的症状就基本缓解了,射血指标从35%升到52%,通过戒酒和长期调理,一年后这位患者的心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逆转心衰的代表方剂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党参、黄芪、桑白皮、葶苈子、车前子、益母草、泽兰、制附片
药方使用,谨遵医嘱。
文/羊城晚报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许咏怡
春夏之交,让人感觉疲倦、犯困、打瞌睡,为何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郑艳华介绍,脾胃虚弱、血气不足的人,由于体内阳气跟不上外界阳气升发的步伐,更容易出现这些春困的症状。
怎样才能克服春困现象呢?除了保证正常的夜眠、午睡之外,还要保持适当的运动、饮食调理以及环境调节。煲汤做菜时可适当加入豆蔻、砂仁、茯苓、薏米、白扁豆等健脾祛湿的食材,以祛除体内湿气,醒脾助神。
推荐食疗方
陈皮莲子薏米水鸭汤
材料:新会陈皮6克,去心莲子肉30克,炒薏米30克,怀山药50克,生姜10克,水鸭肉250克。
*** :先将水鸭肉用清水洗净,斩件。薏米用铁锅炒至微黄,莲子去心洗净,怀山药用水稍浸,陈皮、生姜用水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一齐放进汤煲内,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煲2个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本汤能补脾健胃去湿,对于湿气重,周身酸困乏力的人而尤宜。
紫苏薄荷鱼头汤
材料:大鱼头1个,鲜紫苏叶30克,鲜薄荷叶10克,葱段适量,生姜数片,胡椒粉、食盐、花生油适量。
*** :先将大鱼头对半切开,煎至两面金黄后,加入开水,煮至鱼汤乳白色。加入鲜紫苏叶、鲜薄荷叶、葱段和胡椒粉,调味即可。
功效:本汤能温中散寒、补中有散,凉辛并用,故可解春困。
作者:余燕红
来源: 羊城晚报
身体湿气大、精神差,用这两样东西煮水喝,很快就有改观我在门诊经常能够遇到体内有湿邪的人,这些患者总会问我,在平时的时候,应该在怎么进行养生保健,怎么做能够去除体内的湿邪,其实这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说,确实是一个应该好好了解的话题。
其实很多人体内的湿邪并不是单纯的湿邪,有很多时候,体内有了湿邪之后,脾胃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所以这个时候,不仅仅是要调节提捏有湿邪的状态,也是该调节脾胃的功能。
对于本身没有脾虚的患者来说,可以选择直接去除湿邪,而不用同时健脾,这样的患者就比较推荐红豆薏米水,这个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养生 *** ,一般红豆薏米1:1进行搭配煮水就可以,至于用的量的多少,还是需要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来调整。
这个方子虽然简单,但是还是比较有效果的,曾经有一个60岁的男性患者,他说他总是乏力,没有劲,做什么事情都是提不起精神的,我看了他的舌像,上面有厚厚的舌苔还有齿痕。
我判断他体内湿邪是很重的,所以我就让他回去和红豆薏米水,喝了一段时间,到下次门诊的时候,他说他的乏力已经好了一大半,真是让我也感到惊喜,我把这个都归功于这个红豆薏米水的功效。
对于有脾胃虚弱的患者, 就不能单纯地喝红豆薏米水了,可以考虑健脾和去除湿邪同时进行,也是可以用代茶饮的,山药15克 ,白术15克,人参12克,茯苓12克,陈皮和白扁豆各9克,可以用以上这几味中药煮水代茶饮,则是参苓白术散的变方,里面有健脾益气的中药,也有去除湿邪的中药,所以比较适合有湿邪也有脾虚的人饮用。
去除湿邪重在辨别有没有脾虚,没有脾虚单独调理湿邪就行,有脾虚一定要兼顾调理脾胃,可在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