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款陕西特色菜,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满满西北风味,很值得大家收藏。
*** 蒸盆子
此菜为陕西十大名菜之一。据说是汉江边上的纤夫所发明,在条件简陋的船上支一口锅,热热乎乎地烩上一大盆食材,便是纤夫们的丰盛一餐。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和创新,逐步成了深受大众喜爱的地方代表名菜。
1.准备适量排骨、猪蹄、鸡块、猪肘剁成小块,分别下入清水锅中,加入适量葱段、姜片、料酒、盐,汆去血沫,捞出反复清洗三遍。
2.选用安康红莲藕、白萝卜改成核桃大小的滚刀块备用。
3.高压锅内放入汆过水的猪蹄块、排骨块、鸡块、猪肘块,上面放上藕块、白萝卜块,倒入适量清鸡汤没过食材,放入一个香料包(适量花椒、干红辣椒段、八角包入纱布中)加盖上汽压40分钟。
4.每只陶盆内依次分装入压好的白萝卜块、藕块、猪蹄块、排骨块、鸡块、猪肘块,倒入原汤,调入盐、鸡汁、白胡椒粉,盛至九分满,覆保鲜膜上笼蒸2个小时。
5.从蒸笼中取一只陶盆,撕下保鲜膜,放入提前蒸好的8个蛋饺,撒上葱花,美味即成,上桌享用。
大盘乳鸽拌拉条子
这道菜的做法源自新疆大盘鸡,盘底垫上拉条子面,盖上一层生炒乳鸽,浇上菜的汤汁,成菜之后滋味浓郁,看着更上档次。
1.先 *** 拉条子面:适量高筋面粉纳入盆中,加点盐,分次倒入适量清水,边倒边用筷子搅成絮状,放到案板上搓匀,盖住饧放5分钟,揉匀后搓成等分的面条,摆入盆中,倒入适量色拉油没过,盖住饧放半小时备用。
2.取适量面条,放在案板上擀成薄片,用刀划成条,再扯住两端,拉成1厘米宽的长薄面皮,下入开水锅中,煮至九成熟,下入少许韭菜段烫一下,捞出盛在盘底备用。
3.约1个月大的乳鸽2只,宰杀治净,斩成2厘米见方的小块备用。
4.净锅下入少许鸡油和菜籽油烧热,下入乳鸽块煸干水气,大约四成熟时盛出备用。
5.锅内继续下入拍蒜、姜葱末、小米椒圈爆香,调入炒鸽酱(将阿香婆香辣酱、香菇酱按照1∶1的比例调匀即是),倒入鸽子块、泡透的干红辣椒段煸炒出锅气,添入适量鸡汤没过原料,调入十三香粉、盐、鸡精煨2~3分钟,倒入蒜苗段、青红椒丁,再调入一品鲜酱油、藤椒油,翻拌均匀,大火收汁,出锅盛在面条上,即可成菜。
麻辣水煮搅团
这道菜的做法借鉴了水煮肉片的做法,用辣妹子酱和火锅底料进行调味,并加入了鱿鱼、腰花、大肠等配料,辣香浓郁,极受当代年轻食客的喜欢,成为了流行美食。
1.晾凉定型的搅团改刀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熟大肠段、鱿鱼块、腰花分别汆水汆熟透备用。
2.净锅加入菜籽油烧热,下入葱段、姜片、蒜片炒香,加入火锅底料、辣妹子酱小火炒匀,添入适量清水,倒入搅团块和汆过水的大肠段、鱿鱼片、腰花,调入基本味,烧2分钟,起锅盛入垫有白菜、木耳的老碗内。
3.接着撒上刀口辣椒面、蒜蓉,淋上七成热的色拉油,点缀少许葱花,美味即成。
麻婆搅团
此菜的灵感来源于川菜麻婆豆腐,灵魂郫县豆瓣酱和火锅底料小火炒香,与切方块的搅团一同烧入味,加上过油牛肉片,成菜麻辣鲜香、滋味浓郁,真的好吃极了。
1.晾凉定型的搅团改刀成2厘米见方的块,浆好的牛肉片下入七成热油内,滑至八成熟,出锅备用。
2.锅留底油烧热,下入葱姜蒜末炒香,倒入过油牛肉片,加入郫县豆瓣酱和火锅底料,小火炒出香味,添入适量清水烧开,调入基本味,下入搅团块,撒入自制麻辣粉,大约烧半分钟,撒上蒜苗段,翻匀即成。
3.自制麻辣粉做法:干红花椒、干红辣椒按照1∶1的比例混合,用清水浸泡洗净,捞出沥干,下入净锅中干煸出香,打碎成粉即成。
糖醋脆皮搅团
这款搅团新菜品,外酥里嫩,糖醋味美,颇受妇女儿童喜欢,不拘泥于传统的汤泡和凉拌,而是将搅团裹糊、炸脆,配上番茄糖醋汁,上桌蘸食,做法简单,但很新颖,是一道畅销、高毛利的菜。
1.搅团盛入托盘中晾凉,凝固定型,改刀成长约5厘米、截面为2厘米见方的条待用。
2.取适量搅团条,表面拍一层薄薄的生粉,再裹匀脆皮糊,逐一下入七成热的宽油中,炸至表面酥脆、色泽金黄时捞出,将边角修至圆滑整齐,摆入盘中。
3.锅留底油,烧至六成热,下入适量白糖熬化,加入适量番茄酱、适量白醋、适量清水,搅匀成糖醋汁,撒入少许盐,略勾薄芡,待锅内汁水质地均匀,冒小泡时,盛入杯中或者味碟中,摆入盘内,再淋上少许糖醋汁在搅团上进行点缀,美味即成。
4.搅团的 *** :
(1)适量玉米面粉和小麦面粉纳入盆中,分次加入适量清水揉和均匀,制成较稠的面浆。
(2)锅里倒入适量清水烧开,转中火,缓缓倒入制好的面浆,边倒边用勺子顺着同一个方向搅动,快速搅15分钟,搅至面浆变成黏稠的糊状,且不断冒出鱼眼泡,转小火加盖焖3分钟,调小火保持锅内面糊不会变冷和凝固,玉米面搅团就做好了。
炒洋芋擦擦
洋芋就是俗称的土豆,陕北当地百姓管土豆称呼“洋芋”、“山馒”。用专用的擦子将土豆擦成薄片,拌入少量玉米面或杂粮面、小麦面粉,制成“洋芋擦擦”,即是主食又是家常菜,广受大众喜爱。这道菜是将蒸好的洋芋擦擦搭配青椒和洋葱同炒,调味时加入十三香和辣椒面增加料香味,成菜麦香微辣,是一道成本低、高毛利的旺销菜。
1.土豆去皮洗净,用擦子擦成薄片,清水浸泡半小时,降低土豆淀粉的含量,控干水分,倒入托盘,撒上面粉,充分搂拌均匀,放入蒸箱蒸熟取出,自然晾凉,抖散备用。
2.净锅滑透,加入适量菜籽油,再加入少许猪油,下入干红辣椒段小火炸香,加入青椒丝、洋葱丝炒香,倒入洋芋擦擦炒匀,调入盐、十三香粉、辣椒面、鸡精充分炒匀,即可出锅装盘。
浆水菜小炒肉
陕西浆水菜的家常做法,是将汆过水的芹菜段倒入热面汤中,加盖常温发酵几天,至芹菜微微变酸即成简单版的浆水菜,这是最传统的浆水菜做法,配上陕西人做的万能小炒肉,下饭一绝,味道一流,地道农家味。
1.浆水菜的做法:锅放底油,下入干辣椒、花椒、野山椒碎,炝出香味,添入适量清水,调入盐、味精、鸡精烧开,倒入芹菜段,煮开后关火,浸泡一晚即可使用。
2.准备猪里脊肉切成薄片纳入盆中,调入老抽、生抽、盐、胡椒粉、蛋清、生粉各少许,抓匀上浆备用。
3.平底锅预热,放入少许底油,铺入浆好的肉片,生煎至熟,盛出备用。
4.起锅烧油,下入葱姜蒜末、干辣椒段爆香,倒入煎好的肉片,下入适量浆水菜略炒,调入鸡精、味精、胡椒粉、生抽、蚝油、辣鲜露,快速翻匀,出锅前撒入少许香菜段,翻匀即可装盘。
鱼头泡油条
此菜的做法改自鱼头泡饼,以鲫鱼和鸡架熬成的汤打底煮制,用熟鸡脚皮打成的泥增稠提香,虽然工艺相对简单、调味也不复杂,但成菜的鲜味和质感却可圈可点,经典菜品换个吃法即推成出新。
1.鸡架冲掉血水,温水下锅,开大火焯透,捞出洗净,倒入汤桶,倒入5倍的清水烧开,转小火熬一个半小时,滤出骨头,即为鸡架汤。
2.取宰杀治净的鲫鱼,下入锅煎至两面微微焦香,冲入适量开水,大火熬半小时,熬至汤色奶白,打去料渣,与鸡架汤对半掺好即为所用的底汤。
3.取适量脱骨鸡爪下入锅中,添入适量清水没过食材,放入葱段、姜片、花雕酒,煮15分钟,熟透后捞出,倒入料理机打成泥备用。
4.适量一品鲜酱油倒入碗中,兑入酱鲜露充分搅匀成调味汁。
5.取一个大胖花鲢鱼头,治净对半剖开,每半扇为一份,调入盐、味精、葱姜水、干红花椒、高度白酒腌制15分钟去腥,抖去腌料,分别拍上一层淀粉,下入五成热的油锅中,浸炸至熟,捞出沥干待用。
6.锅留底油烧热,下入蒜子、姜丁炸香,加入适量红油,下入鱼头,倒入底汤,加入少许鸡爪打成的泥、加入调味汁烧开,调入白糖、鸡粉,煮约5分钟,下入几个汆过水的鹌鹑蛋、几个开背的青虾,待入味后,将全部原料用漏勺打出,放入盘中摆好,原汤收汁1/3,勾入薄芡,淋入葱油,起锅浇在鱼头上,7.另取一根刚刚炸好的油条,切段摆在鱼头的另外一侧,香菜点缀,即可上桌享用。
以上八款陕北风味菜品你觉得怎么样?有传统有创意,推成出新,很受食客喜欢,觉得还不错的话,点赞关注不迷路,这里还有很多不一样的美味菜品!
西安大姐请东北朋友吃饭,做了10菜1汤,网友:太寒酸!不会做菜#头条创作挑战赛#西安是十三朝古都,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也是我儿子一直向往去打卡的地方。
趁着孩子寒假的尾声,从东北直飞西安,感受了一下西安的古风古韵,在西安一共住了六天,西安的几个著名景点都浏览了一遍,兵马俑、华清池、华山和大唐不夜城让人流连忘返,确实不虚此行。
大唐不夜城夜景
在西安当地也有几个朋友,其中有一个是从小一直长大的发小,后来他父亲支援三线建设定居到西安,虽然有接近20年没有见面,但是因为父辈的友谊,我们一直都有联系。
朋友听到我领着孩子来到了西安,非要请我们去他家里吃顿饭,因为家宴是招待远方朋友最隆重的方式,为此他还特意让他的姐姐来家里买菜做饭。
大姐当天一共做了10菜1汤,晒图出来后却被网友评价:“太寒酸!根本不会做菜”!大家看看大姐做的这10菜1汤,到底怎么样?
1、清蒸鱼
这应该是淡水鱼中的鲤鱼或鲫鱼,不过鲫鱼如果能够有一斤多沉,那么价格应该挺高的。
这鱼也就是收拾干净后上锅清蒸了一下,然后淋上蒸鱼豉油和热油,吃起来没有淡水鱼的土腥味,不过小刺比较多,味道还可以的。
2、圆葱尖椒炒肉
这个炒法说实话是之一次见,肉用的是五花肉,把油脂都炒出来了,搭配圆葱丝和尖椒块,解腻还挺清口,比较下饭的一道菜。
3、芹菜木耳胡萝卜炒鸡蛋
这芹菜切成了饺子馅的形状,里面的鸡蛋好像加了淀粉,吃起来有些发粘,这菜还特别咸,夹了一筷子就没再动筷。
4、烧鸡
西安的烧鸡比较有名,尤其是西安的葫芦鸡是当地的一道特色美食,这个烧鸡应该买的就是现成的,鸡肉特别软烂,味道也特别足,上面还撒了辣椒面和孜然面,吃起来有股烧烤的味道。
5、芹菜炒肉
估计大姐是芹菜买多了,除了芹菜炒鸡蛋以外,还来了这么一盘芹菜炒肉,这菜是很普通的一道家常菜,不过芹菜有点炒老了,这菜还特别咸,属实难以下咽。
6、西红柿炒鸡蛋
这菜是特别受孩子欢迎的一道菜,西红柿酸酸甜甜的,鸡蛋吸饱了西红柿的汤汁,比较下饭的一道经典家常菜。
7、蒜苔炒肉
蒜苔炒肉是这个季节非常受欢迎的家常菜,大姐这菜炒的有水平,因为里面还放了点咸菜丝,这样这菜吃起来特别有层次感。
8、炒凉粉
凉皮是西安的一大特色,不过这凉粉倒是全国各地都有卖的,这菜用油煎的外壳起皮,还撒了陕西特有的辣子,吃起来味道还可以。
9、藕片炒辣椒
清脆爽口的一道家常小炒,藕片吃起来脆脆的,还带着一丝辣味,用来下酒倒是不错。
10、炒菠菜
现在正是吃菠菜的季节,这菠菜用开水焯烫的比较烂,回锅用蒜末爆炒了一下,就是味道有些咸,吃着还凑付。
汤是一碗裙带菜搭配西红柿做的汤,里面还放了点虾皮,喝着味道还可以。
大姐还给拿了两瓶白酒,这酒不是陕西的白酒,而是产自贵州茅台镇的蒸台坤沙酒。
这款酒出自贵州茅台镇7.5平方公里的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酿酒者就是土生土长的茅台镇人,因为严格遵循大曲坤沙工艺,也被当地人称作“痴心酒师”。
这酒选用贵州当地特产红缨子糯高粱,采用12987大曲坤沙工艺,酿酒就需要一年之久,然后再陈放五年,最后用十五年的老酒进行勾调后才上市。
这酒入口绵柔不辣,有着浓郁的糟香味,细品之下还有一丝老酒才有的陈香,关键是这酒的容量为1000毫升,这一瓶的量顶普通白酒的两瓶,刚拿上桌时让人感到特别震撼,据朋友介绍,这款酒也就百元出头,属于性价比超高当地一款的好酒。
大姐做的这10菜1汤被我发朋友圈后,网友议论纷纷,说是这菜太过寒酸!而且大姐根本不会炒菜,不过现在能够把外人请到家里吃顿家宴,这已经是更高规格的招待,吃什么已经不重要,关键是这份不把你当外人的心意,大家觉得呢?#家乡美食大赏#
一颗土豆百种味道,千种吃法,这么做简单又好吃!各种土豆来齐聚!土豆遇见鸡块,味道好吃的秘籍到底何在?大厨上演征服土豆三部曲,让无味土豆也能变得有滋有味。土豆做得对,能胜山珍海味。
土豆是个宝,煎炒烧炖烤样样都行。今天,来了一位非常爱吃土豆,也非常会做土豆的特别嘉宾,而且还是饭小二的老乡?
那么她是谁呢?她是一位在短视频里因上门做饭而走红的美食狂热爱好者,年仅二十出头的她就掌握了几百道家常菜的做法,而因她极富张力的独特表达风格收获了上千万的关注。
作为陕西人的她从骨子里就透露着对土豆的喜爱,她 *** 的土豆美味,光看起来就食欲满满在 *** 上也获赞上百万,这样一个活脱脱的土豆爱好者,今天来回家吃饭的厨房将带来什么样的土豆美味呢?
她就是擅长用土豆做菜的美食爱好者高芋芋,今天她和精通几百种土豆做法的西餐大厨冯坤,一起教饭团们把土豆做得入味口感好。
两位做土豆的高手先来教饭团们认识土豆:脆土豆个头大,形状规则,表皮光滑;面土豆颜色深,麻点密集,形状不规则;贵州高山紫土豆富含花青素,淀粉含量极高;青海黑土豆皮薄如纸,肉质水嫩,口感粉糯;大凉山七彩土豆富含矿物质和多酚,比普通土豆更耐储存;珍珠土豆个头小,好入口,带有清甜味道。
民间高手菜:手工土豆粉
-01-
处理土豆
选用面土豆,土豆削皮。
-02-
蒸土豆
将火调制更大,土豆蒸制约半小时。
-03-
*** 土豆粉
将土豆压成土豆泥,加入土豆淀粉,搅拌均匀,揉成粉团,取适量粉团搓成条状。
窍门:土豆泥加适量土豆淀粉,口感更筋道。
-04-
煮制土豆粉
锅中水开下入土豆粉,煮至浮起即可。
-05-
*** 料汁
碗中加入蒜末、辣椒面、白芝麻、孜然粉,泼上热油,加入酱油、蚝油、米醋制成料汁。
窍门:泼热油激发香味,使料汁进一步入味。
-06-
拌土豆粉
煮好的土豆粉捞出放入料汁中,加入麻酱、豆豉辣酱即可。
手工土豆粉软糯弹牙,回味无穷。
民间高手菜:陕西大盘鸡
-01-
鸡肉焯水
鸡肉冷水下锅焯水,加入料酒、葱、姜,焯水后的鸡肉用水清洗干净。
窍门:焯水后的鸡肉用清水冲洗,进一步去除腥味。
6个土豆削皮,将土豆切成锛刀块。
锛刀块
指垂直下刀不切断食材,然后用力一掰将食材分块的改刀方式,断裂面不规则,可更好地吸收汤汁和味道。
-03-
炒鸡肉
锅中加入油、葱、姜、蒜、八角、花椒、豆瓣儿酱,小火炒香后加入鸡肉、生抽、老抽、蚝油、料酒、二荆条辣椒,大火煮开。
-04-
焖炖土豆和鸡肉
加入土豆,盖上锅盖焖炖15分钟,加入圆葱、青椒、红椒后小火转大火,焖煮2分钟。
陕西大盘鸡鲜美入味,土豆比鸡肉还好吃!
接下来,冯大厨要用三种方式制服土豆。
特级厨师菜:香肠芝士焗土豆
选用紫土豆、红土豆、七彩土豆,三种土豆削皮。
-02-
调制料水
锅中加入水、月桂叶、孜然粉、红甜椒粉、盐,煮制2--3分钟,将土豆切成块儿,将香肠切成段儿。
-03-
煮制土豆
料水中加入土豆,煮制4分钟后捞出沥干水分。
-04-
*** 酱汁
干焙辣椒放入石臼中捣碎,加入蒜、盐捣碎后盛出,加入蛋黄酱、番茄酱、柠檬汁、红酒醋、盐,搅拌均匀。
-05-
炸制土豆块
油温200℃时,加入煮好的土豆炸制,土豆炸至表面酥脆时下入香肠过油。
窍门一:煮好的土豆要等水分控干再炸制,防止崩油。
窍门二:土豆炸制后可以更好地吸收汤汁味道。
-06-
烤制土豆和香肠
炸好的土豆和香肠淋入酱料,撒上芝士,放入烤箱中230℃烤制5分钟,最后撒上欧芹碎即可。
窍门:炸好的土豆和香肠趁热淋入酱料,可使其吸收效果更好。
香肠芝士焗土豆外酥里嫩,带来层出不穷的味觉体验。
今天的土豆是主角,土豆不仅可以面还可以脆,可以酸也可以辣,可以咸也可以甜,可以是餐桌大菜也可以是街边小吃。不同口味,任君选择。
作者:饭小二
来源: CCTV回家吃饭
陕西油泼面在家也能做,加豆芽和油麦菜,面条劲道,香辣好吃好做大家好,我是舒晨,每天在这里分享各种家常美食,今天给大家分享香辣过瘾的“家常油泼面”。
油泼面是陕西的面食,有鲜香,酸辣,香辣味,很受欢迎。是将手工 *** 的面条煮熟捞在碗里,将葱花,花椒粉,辣椒粉,盐等调料撒在表面,然后将烧得滚烫的油浇在上面,热油沸腾,将花椒粉,辣椒粉烫熟满碗红光,然后在拌匀即可。
在家也能自制油泼面,还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底菜,我加了豆芽和油麦菜,看着更加有食欲,步骤详细,做法简单,一起看一下是怎么做的吧。
【家常油泼面】
材料:面粉 豆芽 油麦菜
辅料: 小葱 大蒜
调料: 植物油 食盐 辣椒粉 鸡精 白糖 香醋 生抽
做法:
1. 300克面粉,加入3克食盐,用清水搅拌成面絮,少量多次加入清水,面团要硬一点
2. 搅拌成没有干面粉的面絮,然后用手揉捏成面团
3. 揉到这种程度,盖上盖子醒面10分钟
4. 大蒜几粒剁成蒜末放入大碗中,小葱一把择洗干净切成葱花
5. 面团醒发好,撒上干面粉,放在案板上擀成薄饼
6. 越薄越好,然后从一段卷起来
7. 然后用刀切成1.5 厘米左右的宽条,切好之后用手抖散,放在盘中备用
8. 烧一锅开水下入切好的手擀面,大火煮开
9. 用筷子搅一下,加入半碗凉水点一下
10. 再次大火烧开,即可将面条控水捞出到盆内
11. 锅内的水再次烧开,加入豆芽煮2分钟,再下入油麦菜
12. 烫30秒即可控水捞出放到面条表面
13. 在表面撒入蒜末,葱花,生抽
14. 再淋入香醋,加入鸡精,白糖
15. 再加入食盐,辣椒粉,
16. 撒入熟白芝麻,将滚烫的热油浇在表面,激发出香味
17. 用筷子拌匀,美味即享
温馨提示:
1、 和面加入食盐增加筋性,然后少量多次加入清水,用筷子搅成小面絮,再揉成面团
2、 将面条擀成薄饼,卷起来切成1.5厘米的宽条,
3、 面条下锅大火煮开,然后点半碗清水,再次煮开即可捞出
4、 豆芽煮两分钟,油麦菜下锅30秒即可捞出
5、 撒上蒜末,葱花,生抽,香醋,鸡精,白糖,食盐,辣椒粉,熟白芝麻,将滚烫的热油浇在上面拌匀
想吃油泼面不用去面馆了,在家也能做,还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底菜,小青菜,油麦菜,豆芽等等,面条可以使湿面条,干面条,手擀面都行,自制的手擀面味道更佳,当然是宽的刀削面更好了。按照上述步骤 *** ,保证零失败,特殊时期在家做美食也很不错,希望您能够喜欢。
陕西老师教的油泼面,调味料有比例,爱吃面的照着做,简单好吃陕西有多少种面,恐怕谁也很难说清楚,在这个碳水之都,只要你喜欢吃面,总能发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碗面。
油泼面,陕西面食的代表,有人说油泼面的灵魂是辣椒,还有人说是醋或者是大蒜,但这些都是味道浓烈的食材,吃惯了清淡口的人自然是来不了,或许其中的酸辣相杂的生猛酣畅滋味,也只有陕西人才能心领神会。
油泼面做法一点也不难,买一些宽面条很快就能做出来,“快”也是陕西油泼面的一个特点,现在很多陕西的师傅用短视频教大家做油泼面,都是无私奉献自己的经验,我照着做了几次,只要调味料比例放对了,味道是真的不错,简单快手,分享给大家。
油泼面
准备食材:宽面条、青菜、生抽、酱油、陈醋、大蒜、小葱、辣椒粉,五香粉,盐和鸡精。
1、准备好的宽面条放入开水锅中,煮5分钟左右至熟透,捞出放入凉水中过凉,夏天吃过凉会更清爽一些,秋冬天可以免去这一步。有时间有能力的小伙伴们还可以自己在家里和面、擀面条,味道更佳。
2、趁着面条降温的时候,青菜放入煮锅中烫熟,捞出放置一旁,准备小葱碎和蒜末。
3、面条降温后从凉水中捞出,放入碗中码上青菜,调味料给出一个比例:加入盐2克、味精1克、生抽10克、酱油5克(或老抽3克)、醋5克。
4、再将十三香1克、蒜末、小葱碎和辣椒粉各放一勺(辣椒、葱、蒜根根据个人口味,也可以不放蒜,吃面的时候就着生蒜吃),适量淋上热油激发出香味即可,油更好用菜籽油或者花生油,烧到七八成热就行,吃的时候快速拌匀。
——老井说——
还可以将熟花生擀碎,与蒜末、小葱碎和辣椒粉一同放入面条中,然后再淋上热油就可以了,香味更浓郁,加与不加全凭自己喜好。
还有一点要注意,油一定要烧至微微冒烟,这样油才足够热,均匀的淋在调味料上激发出它们的香味,这样才好吃。
最后要注意喝点面汤,油泼面比较干,要趁热吃,快点吃,避免坨在一起,也可以一边吃面一边喝面汤,讲究个原汤化原食。
在陕西必吃的3道家常美食,我怕你吃完后舍不得离开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谱和市井生活,关注我,享受舒适生活不迷路。
在陕西必吃的3道家常美食,我怕你吃完后舍不得离开
陕西,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省份,也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陕菜的发源地之一。陕西的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品尝。今天,我们将介绍陕西必吃的3道家常美食,这些美味让你吃完后舍不得离开。
**1. 肉夹馍**
肉夹馍,是陕西最有名的小吃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的面食之一。它的 *** 非常简单,但却充满了美味。肉夹馍的主要材料包括切成丁的猪肉、馍(一种类似于汉堡包的面包)、葱、蒜、辣椒和各种调味料。
*** 肉夹馍的关键在于猪肉的处理。首先,将猪肉切成小块,然后用葱、蒜、辣椒和各种香料腌制,让它入味。接着,将腌制好的猪肉炒熟,直到变得金黄酥脆。最后,将炒好的猪肉夹在馍里,一份美味的肉夹馍就做好了。
吃一口肉夹馍,你会被其鲜嫩多汁的猪肉和香气四溢的调味料所征服。这是一道简单却美味的陕西小吃,绝对是你品尝陕西美食时不可错过的。
**2. 油泼面**
油泼面是陕西的另一道经典面食,它的名字中的“油泼”表明了它独特的风味。这道面食的主要原料包括宽面条、酱油、花生酱、花椒粉、蒜末、葱花和香油。
*** 油泼面时,首先将宽面条煮熟,然后将其捞出,沥干水分。接着,将酱油、花生酱、花椒粉、蒜末和葱花混合在一起,制成一种酱汁。最后,在煮好的宽面条上浇上这种酱汁,再加入香油,这道美食就完成了。
油泼面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味道。酱油和花生酱的混合物为面条提供了咸香的口感,花椒粉为其增添了一抹微辣和麻辣的风味。而香油的加入则让整道菜更加丰富浓郁。吃油泼面时,你可以感受到酱汁与宽面条的完美融合,这种独特的滋味会让你回味无穷。
**3. 羊肉泡馍**
陕西以其丰富的羊肉资源而闻名,而羊肉泡馍就是以陕西的羊肉为主要原料 *** 而成的。这道菜的 *** 过程相对复杂,但口感绝对值得一试。
羊肉泡馍的 *** 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 馍、炖羊肉和准备汤汁。首先, *** 馍需要用面粉和水制成面团,然后将其擀成薄饼,蒸熟,最后切成小块。接着,炖羊肉需要选用新鲜的羊肉,煮熟并切成小块,然后与馍一同放入碗中。最后,将炖羊肉的汤汁浇在馍和羊肉上,一碗美味的羊肉泡馍就完成了。
羊肉泡馍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浓郁的羊肉香味和细腻的面馍质地。羊肉在炖制过程中变得非常嫩滑,汤汁则让整碗菜更加美味可口。这道菜是陕西的一种传统美食,也是当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陕西的美食文化丰富多样,肉夹馍、油泼面和羊肉泡馍都是不可错过的经典之作。当你来到陕西时,一定要尝试这些家常美食,它们会让你爱上这个地方的美食,甚至舍不得离开。无论是在街头小摊还是餐馆,这些美味都等待着你的光临,让你的陕西之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唐,是诗的天下,也是食的天下,此时的菜、宴、小吃、面点和羹汤、糕饼等不但品种多样,而且烹饪与 *** 工艺都达到很高的水平。值得庆幸的是,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唐代的许多饮食品种依然流传于市,盛唐长安的后代太有口福了。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研究秦地饮食文化,重点是唐代饮食,其间发现唐代留存下来的食品与餐饮品种十分多,有的甚至连名称都未变。今天给大家介绍其中一部分——
在西安的大小超市、街头巷尾,经常可以看到卖石头馍的,它也叫石头饼,是唐代同州(今天大荔)的一种吃食,唐代叫石鏊饼,也叫喭饼,被称为中国食品的活化石,在小石头上烙制而成,故名石头饼。不但好吃,还易保存。
千层饼,西安许多饭店都卖,许多家庭也经常会做。千层饼始于唐代,唐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在大雁塔下翻译。当玄奘译到一千卷时,唐高宗命御厨做千层饼慰劳唐僧师徒,并以此表示祝贺,千层饼由此而来,一直流传于今。
三原、泾阳一带有个名小吃,叫金线油塌,西安的一些陕菜店也有售卖。金线油塌是唐时宰相段文昌的家厨膳祖所创。膳祖厨艺很高,金线油塌是她的拿手绝活。因金线油塌工艺复杂,不易 *** ,段文昌怕它失传,便让一百多个女仆拜膳祖为师,学做金线油塌,但真正出师的只有九人。
现今,陕西关中一些家庭还经常腌制浆水菜,个别饭店也有卖的,人们用其作浆水面和浆水鱼鱼。浆水菜唐时就有,不过那时不叫浆水菜,而叫醋芹。唐代名相魏征更爱吃醋芹,唐太宗曾让御厨做醋芹请魏征吃。需要说明的是,历史上皇上请宰相吃饭的不多。醋芹在许多资料中有记载,其 *** *** 与今天的浆水菜完全一样。
我们今天吃的菠菜面,唐时也有;不过,唐时是用槐树叶和面做面条,名叫槐叶冷淘,原是宫中的一种消暑食品,夏天吃,后传入民间。杜甫曾写过一首很长的诗赞槐叶冷淘,“青青高槐叶,釆掇付中厨……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槐叶冷淘,实际上是一种过水凉面,所用的水是用冰化的,吃起来十分凉爽。
面条,在唐代叫汤饼,唐玄宗时宫中有长寿面,宫中人过生日时一般会吃此面。今日长安、蓝田、临潼一带人吃的臊子面,我们称之为长安臊子面,就是唐时的长寿面。而西府一带流传的岐山臊子面更早,周时就有。
葫芦鸡,被称为陕菜之一菜,凡经营陕菜的店几乎都能吃到。葫芦鸡也来自唐,并和唐名相韦陟有关。有资料记载,韦陟爱吃鸡,命厨师做鸡给他。但因前两个厨师没做好而杀了厨师。对此说法,有人提出质疑,以为不可能。但我以为不能完全否认,因为在唐代有些酷吏杀人成习,其中有一道菜就与酷吏有关。唐时御吏王旭、李嵩和李全交三人贪赃枉法、作恶多端,人们对其痛恨至极,但敢怒不敢言。西市有一吕姓厨师,用猪皮、鸡皮和海蜇皮做菜,名曰剥豹皮,以示对三个恶霸酷吏的不满;后来剥豹皮成了今日之三皮丝,是一道很好吃的凉拌菜,一些陕菜店就有售。
氽双脆,也是唐代一道菜。武则天时,其手下有两个酷吏,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当时有家饭店叫张家楼,其仆役给周兴送菜,因为有误而被周兴打死。后一刘姓厨师便做一菜,以猪肚、鸭胗下开水锅,做成汤菜,取名为氽双脆,实为“撺双臣”,以示对两个酷吏的不满。
杨贵妃更爱吃的一道菜,叫驼蹄羹,此菜是用骆驼蹄子熬制而成,工序极为复杂,做出来的羹极为鲜美。杜甫在他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中写到驼蹄羹,“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如今,此菜不但西安有卖,北京、上海也有。
烤鸭是京鲁菜,也是陕菜。武则天时,两个宠臣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俩为了取悦武则天,把鸭子放铁笼内,笼里有炭火,还有调料碗,炭火把鸭子烤得满笼转,热了渴了就喝笼中的调料水。炭火很旺,一会儿,鸭毛就脱落了,肉也熟了;张易之把鸭肉端给武则天,武则天吃得十分高兴。不过,唐时不叫烤鸭,叫炙鸭。
我们今天吃的烤羊肉串、牛肉串唐时就有,不过,唐时叫串脯。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播放《千年陕菜》,其中的之一道菜为烤乳猪,一些观众不大认可,认为烤乳猪是粤菜,而不是陕菜。其实,烤乳猪在周八珍中就有,叫炮豚;还有烤全羊,叫炮牂。烤乳猪到唐代依然有,叫炙脯(炙肫)。
在袁家村的农家乐中,礼泉烙面,几乎家家都有卖。先把面烙成饼,再切成丝,泡在汤里吃。而烙面在唐时就有。陕西人爱吃麦饭,即把蔬菜叶和面粉揉在一起,蒸熟了浇调料汁吃。其实,唐时就有麦饭了。我们今天吃的粽子,唐时就有,而且唐时的粽子品种很多,有九子粽、百索粽、庚家粽等等。唐玄宗还曾写诗赞九子粽,“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值得一提的是唐时的烧尾宴。它是宰相韦巨源在家中请唐中宗吃的宴席,我们今天吃的不少菜点便是烧尾宴中的。如奶汤锅子鱼,烧尾宴中叫乳酿鱼;现今备受人们青睐的温拌腰丝(花),则源自烧尾宴中的羊皮花丝;烧尾宴中的贵妃红,现在叫贵妃酥或者贵妃饼;今天人们喜爱的蜂蜜凉粽子,与烧尾宴中的赐绯含香粽十分相似。烧尾宴中有一种饼,叫油浴饼,也叫见风消。关于此饼有争议,有饮食专家认为其就是现在三原的小吃泡泡油糕,但也有人说它是乾县四宝中的馇酥。
唐烧尾宴中有一道菜,叫“二十四气馄饨”,是用二十四种馅料包成二十四种形状的馄饨,并且是客人用小火炉自己下着吃。我以为,这是中国最早的自助小火锅。西安有名的饺子宴,也是受了烧尾宴中“二十四气馄饨”的影响改进、创新而来的。当然,今日的饺子宴比唐时烧尾宴中的馄饨品种更加丰富、更加好吃。
总之,唐代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国饮食文化宝库中亮丽的一页,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理应珍惜、保护、研究、传承。
□宿育海 2023年9月2日《西安晚报》
只有正宗老陕才知道的正宗陕西菜 很有陕味,看看你都知道几个?#正宗陕西菜你吃过几个?##正宗陕西菜你吃过几个?##大家都吃过哪些美味的陕西菜?#
说到陕西菜,很多人之一时间都反映,陕西人爱吃面,还有陕西菜吗?其实,在陕西,很多菜肴都是非常富有陕西特色的,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5道正宗老陕才知道的正宗陕西菜,看看你都吃过几个?
一、面辣子
面辣子,也有叫蒸辣子模糊、最早的做法,把面在碗内搅成糊状,在放一些干辣面、蒜等,蒸馍时放在笼内和馍一块蒸,馍熟时面辣子也熟了,把热馍掰成小块泡在面辣子碗内,馍香加上辣,吃起来十分滋润。在陕西富平、蒲城一带,喜欢吃馒头的人,在蒸馒头的时候就会做这样的菜,一顿一个馒头加上面辣子,足以填饱肚子。
二、青番茄炒辣椒
相信很多人说到青番茄,都不知道青番茄其实也可以吃的。是的,在陕西富平一带,青番茄炒辣椒吃起来特别特色,尤其是从菜地里刚摘出来的青番茄,配上菜园子刚摘的新鲜线辣子,热锅烧油,将青番茄切成薄片,和线辣子一抄,夹着陕西人更爱的馒头一起吃,馒头更好是刚蒸出锅的那种,夹上这个青番茄炒辣椒吃,那种香,只有吃过的人才懂,想起来都流口水。
三、八宝甜饭
八宝甜饭,是陕西当地乡村,特别是陕西渭南地区乡村婚寿喜宴上人才容易用的特色菜品,也是陕西当地菜品中少有的特色甜味菜品,吃起来软糯香甜,是非常多老人和孩子的更爱。每当上席的时候,特别是在乡村宴席上,只要看到这道八宝甜饭,意味着整个席面就接近尾声了。
四、大荔带把肘子
带把肘子不但是陕西有名的名菜,而且还是宴席上的压轴大菜,只要有带把肘子,说明这个主人家宴席是真的摆的好,特别是在乡村宴席上,只要有这道名菜,人们都会纷纷夸赞宴席菜上的好,这道菜因为色泽鲜亮,口感软糯鲜香,也被称为“宴席扛把子”。
五、凉拌皮老铺
凉拌皮老铺,是我们陕西从小吃到大的爽口凉拌菜,通常都用于宴席开宴凉菜,一上桌都非常受欢迎,吃起来弹滑鲜香,爽口美味,孩子爱吃,老人好咬,是我们陕西宴席凉菜的“人气之王”,在陕西当地的特色菜品中还曾获得“更佳人气”大奖,是我们从小一直吃到大的宴席凉菜,现在随着生产工艺的高超,我们平时也能吃上这种美味的凉菜,真真是缓解了不少老陕的馋虫。
好了,今天关于很有陕味的正宗陕西菜家常菜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以上几个陕西菜大家都吃过吗?你还吃过那些好吃的正宗的陕西菜?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老公更爱7道家常菜,营养味美还解馋,学会后在家做,吃着舒心#头条创作挑战赛#莫愁厨路无知己,谁人不识小面姨。大家好,我是小面姨。今天小面姨给大家分7道家常菜的做法。我和老公都是陕西西府人,但我们两个的饮食习惯截然不同。也许是性别的缘故吧!像很多陕西男人一样,老公特别喜欢吃面条,而我对炒菜却情有独钟。因此,为了吃饭,我们两个经常会争得不可开交。不过,每一次吃饭,老公最终都会妥协,按照我的意思乖乖地吃米饭吃炒菜。当然,作为回报,我也会尽可量地做老公自己最喜欢吃的炒菜,让他“忿忿不平”的情绪得到抚慰。
最近这几天,天气越来越冷,我们家吃菜的频次也越来越多,今天,我专门挑出来七道老公最嘴馋的家常菜分享给大家,如果有些朋友也有类似于我们家的情况,不妨把这七道家常菜做给你们的老公吃,我相信他一定会喜欢。俗话说,要想让自己老公倍加爱自己,就想方设法满足的“味觉”。用美食营造幸福美满的生活也是一种很不错的方式。老公更爱吃7道家常菜,营养味美还解馋,学会后在家做,吃着舒心!现在,我把这7道家常菜的做法分享给大家,祝朋友们身体健康! 【7道家常菜】
【茄子炒土豆】
食材:圆茄子1个、土豆1个、青椒1根、蒜粒适量、香葱1根、干辣椒3根、1小勺盐、2勺生抽、1勺蚝油、半碗水淀粉。
做法:1、食材备好,茄子洗净去皮切滚刀块,加1勺淀粉拌匀,这样炸的时候可减少吸油,土豆洗净去皮切成滚刀块,青椒去籽切小块,蒜切片,葱干辣椒分别切小段。
2、锅里多加一些油,油热,下土豆油炸至表面微黄捞出控油,再下茄子炸至呈微黄色,盛出控油。
3、锅内留底油,下葱干辣椒段,蒜片小火炒香,将炸好的土豆和茄子和青椒块倒入锅内,加1小勺盐,2勺生抽1勺蚝油,翻炒片刻,加入小半碗的水淀粉。
4、翻炒至土豆茄子入味,青椒断生即可出锅。
【粉条豆腐皮】
食材:豆腐皮3张、粉条1把、香菜2根、青菜3根、大葱1根、火锅底料1块、八角1个、香叶2片、桂皮1段、花椒1小撮、蒜6粒、姜1块、盐一勺、生抽2勺。
做法:1、豆腐皮冲洗,切成丝,豆腐皮放入沸水锅中焯一下水去除豆腥味捞出,将干粉条放入开水锅中烫软,捞出放入冷水中降温,再沥干水分,青菜和香菜洗净切成段,大葱斜刀切成段,蒜姜切成片。
2、锅加适量油,油热之后,把准备的大葱,八角,香叶,桂皮,花椒,蒜,姜放进锅里炒香,放入火锅底料,再加入2勺红油豆瓣酱,继续用大火炒出红油。
3、接着往锅里加入适量的开水,将豆腐皮放进锅中,焖煮两分钟,再把粉条也放进里面,加2勺生抽,煮1分钟。
4、加入准备好的青菜,加入1勺盐,煮至断生,就可以出锅了。
【芹菜炒豆干】
芹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大量的纤维素,有大量的镁元素,可以维持正常的心肌功能,并且有着镇静安神、促睡眠的作用。
食材:芹菜1根、豆腐干7片、蒜5粒、干辣椒7根、半勺盐、半勺十三香、1勺生抽、少许鸡精。
做法:1、食材准备好,芹菜洗净,斜切成寸段,芹菜洗净,斜切成寸段,锅里烧水,开大火把水烧开,倒入芹菜段,把芹菜焯水1分钟后捞出控水。
2、豆干冲洗后切成条装盘葱和蒜粒切片,红椒切小段,炒锅加油,放入葱蒜、辣椒小火煸出香味,放入豆腐干翻炒一分钟。
3、放入芹菜段翻炒均匀,加半勺食盐,再加半勺十三香,1勺生抽,少许鸡精,大火翻炒半分钟即可。
【黄瓜炒鸡肉】
食材:鸡脯肉1片、黄瓜2根、葱白一段、半勺料酒、生抽1勺、胡椒粉少许、淀粉少许、盐少许、1勺黄豆酱。
做法:1、鸡肉洗净切丁,放入半勺料酒,生抽1勺,胡椒粉少许,淀粉少许一起搅拌均匀,腌制10分钟黄瓜切成小丁,葱白切片。
2、锅中热油,加入腌制好的鸡丁,滑炒至断生变色盛出,留底油,放入葱白,加一勺黄豆酱炒香加入黄瓜丁翻炒两三分钟,黄瓜变软。
3、鸡丁与黄瓜丁混合翻炒,加入少许盐调味,炒匀出锅即可。
【五花肉炖莲藕】
食材:莲藕1节、五花肉1块、香叶2片、八角1个、桂皮1节、冰糖3粒、姜1块、1勺生抽、1勺老抽、半勺盐。
做法:1、一段去皮的莲藕切成大块,放在清水中防止氧化变黑,五花肉清洗干净后,切成块,冷水下锅焯水,放入一些生姜去腥,捞出后冲洗干净。
2、锅放少许油,下入冰糖,炒糖色,炒糖色一定要小火,冰糖融化出现褐色时,糖色炒好,迅速将肉块倒入锅中,放入1勺生抽,1勺老抽,翻炒均匀后,在放入姜片,桂皮,八角,香叶,继续翻炒均匀。
3、然后倒入适量的清水,水没过五花肉,然后把准备好的莲藕也倒进去,加半勺盐,然后用大火烧开,开成小火,慢炖一个小时,大火收汁即可。
4、这道菜味道非常香,莲藕吸收了肉的香味,变得醇厚醇香,绵软糯香。
【花菇炖鸡】
食材:土鸡1只、花菇适量、枸杞少量、葱节1个、姜一块、料酒1勺、盐适量。
做法:1、提前两个小时把花菇泡发,一块姜切成姜片,1个葱节,少量枸杞,香菜少许,鸡清洗处理干净,剁成小块,用水冲洗干净,沥水。
2、放入锅中倒入足量冷水,放入鸡块少许姜片,1勺料酒煮开,撇去浮末,捞出。
3、再放人砂锅内,放入泡好洗净的雪花菇,枸杞,葱节和姜片,倒入清水,大火煮开,转中小火慢炖。
4、至少炖2个小时左右,鸡肉能轻松用筷子穿透,时间可适当延长,汤汁变浓香味四溢的时加盐出锅。
【蒜蓉粉丝扇贝肉】
食材:扇贝肉适量、青椒半根、蒜半头、小葱几根、姜块、粉丝一卷、适量盐、2勺生抽、1勺蚝油、1勺蒸鱼豆豉油。
做法:1、粉丝提前浸泡在水冷水里泡软,泡软后用刀切2刀,不可用热水泡,扇贝肉要去掉砂囊,腮,黑肠,处理好后洗净,青椒小米椒处理干净,切成小丁,姜蒜切成细末,小葱切成葱花。
2、泡好的粉丝装入盘中,再把扇贝肉铺在上面,(盘子中留点水,蒸好后不会太干)。
3、锅中放油,油热先放入蒜末翻炒一会,再放入姜末小米椒青椒丁炒香,放入适量盐,2勺生抽,1勺蚝油,1勺蒸鱼豆豉油,搅拌均匀关火
4、均匀撒上炒好的蒜蓉,锅中烧水,准备上锅蒸,水烧开后放入蒸锅大火蒸10分钟就好了,出蒸锅后撒上葱花,油烧热,直接淋在葱花上,完成。
莫愁厨路无知己,谁人不识小面姨。大家好!我是小面姨。不知不觉厨艺烹饪路上陪伴大家五年时间了!相处了日子里,一起分享美食生活知识,一起体验美食生活快乐!在此,道一声谢谢!好了,亲爱的朋友们,今天的文章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不同的看法,欢迎在文章底部评论处发表您的观点,我们会认真阅读您的每一条留言~
声明:本图文为作者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进行转载属侵权行为,本人将予以投诉!
被东北人“改良”的6道地方菜,鱼香肉丝加胡萝卜?没这么简单!现在的东北美食的名气全国是越来越大,从锅包肉、小鸡炖蘑菇、铁锅炖大鹅这些地道的东北菜,再到饭包、蛋堡、烤冷面等这些美味小吃,基本席卷了各个城市和小吃街,并让许多外地人都对东北为之向往,想要亲自到东北品尝最正宗的味道。
可对于在外工作、上学的东北人来说,回到家乡后最想吃的食物往往不是这些家乡味,很有可能是东北街头卖的麻辣烫、米线、凉皮。为啥东北人回家后竟然想念的却是别地的美食小吃?而且这些食物明明全国各地都有卖的,怎么就非要回东北吃呢?
这就要好好说一说东北人对美食的“魔改”技能了,全国各地的美食只要进入了东北地界,或多或少都会被改动、改良一些地方,让它变得更适合东北人的口味,更接东北的地气,所以这些美食在东北的味道会不一样,而且大多只能在东北吃到。特别是有六道美味,都是经东北人魔改变得更受欢迎的,像鱼香肉丝里加胡萝卜、青椒就是东北人的杰作,具体还有哪些,不妨一起来看看吧!
一、鱼香肉丝
东北人对川菜是十分痴迷的,大街小巷上也开了不少的川菜馆,甚至有许多经典的川菜都成为了东北人频繁吃的家常菜,像鱼香肉丝就是其中之一。但东北的鱼香肉丝在一个四川人看来,可能会多少有些困惑,为什么这道菜和认知中的鱼香肉丝产生了偏差?
鱼香肉丝是民国时期一位川菜大厨所创制出的,因被泡椒肉丝触发了灵感,所以就用猪里脊肉切丝,搭配上鱼辣子泡椒、泡姜、葱蒜炒制而成的,里面又加了糖、醋等调味料,做出了咸甜酸辣俱全的鱼香味肉丝。后来,这道鱼香肉丝广受川渝人民的喜爱,有的菜馆开始在里面加了些木耳丝、冬笋丝或青笋丝进去,既丰富了口感,又提升了菜量。
可东北的鱼香肉丝不但配菜变了,连主调味料也变了。冬笋丝、青笋丝换成了青椒丝和胡萝卜丝,而个大爽脆的川木耳也被换成了东北当地产的小木耳,鱼香肉丝的灵魂泡红辣椒更是用郫县豆瓣酱或是辣椒油做了替代,喜甜的东北人也放进了更多的糖,连芡汁勾的更浓了些,可以说川菜里的鱼香肉丝那到了东北真的是改头换面了。
二、宫保鸡丁
川菜里被魔改的不只有鱼香肉丝,还有它的“好兄弟”宫保鸡丁。宫保鸡丁是清朝曾任山东巡抚、四川总督丁宝桢将鲁菜里的酱爆鸡丁改良而成的,选用了鸡肉为主料,再佐以辣椒、花生米、葱段等烹制而成,吃起来鲜辣滑嫩,倍受大众喜爱,甚至传入宫中成为了御用名菜。
川派的宫保鸡丁大多数都是选用鸡腿制成的,因为鸡腿足够鲜嫩肥美,而东北版的宫保鸡丁则全部改用了鸡胸肉为原料。不过,主料的更换还好说,毕竟在四川也有用鸡胸肉做宫保鸡丁的现象。
但到了辅料上,东北人也丝毫没有手软,葱段几乎没了踪影,胡萝卜和黄瓜被切成了和鸡肉一样的丁加了进去,辣椒段和红油也减少了,原本鲜红的鸡丁带了点酱色,辣味自然也少了许多,而且还和鱼香肉丝一样多放了些芡汁在里面,使浓稠的酱汁都紧紧裹着食材。
鱼香肉丝和宫保鸡丁的改动其实也是东北人的无奈之举,东北当地不产笋,便只能改换成当地产有的胡萝卜、黄瓜、青椒,而且也因为它们的加入,不光能降低成本,还会显的菜量大、营养也得到了均衡。
三、麻辣烫
东北人对川味的喜爱,不只限于川菜,还有川味小吃,四川的麻辣烫就是一个更好的例子,但麻辣烫也是被魔改的次数最多的。本身的麻辣烫在四川是红油红汤的,吃起来真的是又麻又辣又烫。
等到了东北,刚开始麻辣烫还并未彻底被更改面貌和味道,只是减少了一点辣度,并在众多菜里多加了一样细粉丝进去。毕竟北方人的食量大一些,多些主食才能吃饱,而这种麻辣烫在沈阳多被称为麻辣盆或是老式麻辣烫。
既然能被称为老式麻辣烫,那也侧面说明了还有新式的,东北人魔改麻辣烫的第二步,就是把北方人更爱的麻酱给加进去。烫菜的底汤变成了骨汤,甚至有的还加入了牛奶,麻酱也顺利顶替红油辣椒成为了必放调料,而辣椒则要看食客是否吃辣再进行适量添加,至此一份可以不麻不辣但麻酱味十足的麻辣烫就在东北诞生了。
这几年,又有一种黏糊麻辣烫开始风靡全国,而它的发源地依然是东北,黏糊的来源就是麻酱。东北人对上一版麻辣烫里所加的那点麻酱仍不满足。于是乎,原本要加的一小勺麻酱改为了一大勺甚至两大勺,烫好的菜上盖上了满满一层的麻酱,辣椒则成了点缀。
拌好后每一样食材上都裹着浓郁的麻酱,看着黏糊吃起来也黏糊,里面又放了白糖,让本就喜爱酸甜口的东北人更爱了,而且甜味也成了辣味的缓冲。所以,在东北仅是麻辣烫你就能吃到好多版本的,且每一种都能带你打开麻辣烫的新世界。
四、云南过桥米线
和四川接壤的云南,也有一样美食没能逃过东北人的手掌心,那就是过桥米线。在东北,想吃到米线真的特别简单,只要是在美食扎堆的地方,就肯定会有一家是卖云南过桥米线的。但是,东北的过桥米线和云南的过桥米线天差地别,米线和汤并未单独盛放,也没有配菜盘和生鸡蛋,直接就是一碗加了各种配菜煮好的米线上桌,甚至多加了很多干豆腐丝进去。
其实,东北卖的这种米线更像是云南的小锅米线,直接在后厨的小锅里煮好端给食客,和真正的过桥米线没有丝毫关系。
但在东北,米线被改的不仅仅是吃的形式,还有米线的形态和味道。原本的云南米线到了东北变得更粗了,因为北方的大米和云南的大米米质有所不同,所以加工出来会更粗更弹,甚至在煮熟后也会显得更透明一些。
而米线的味道,则又被东北人改的偏川味了一些,有一种带着火锅底料的麻辣风味在其中,和云南那以清淡鸡汤为主的过桥米线更是没了相似之处。
五、陕西凉皮
与麻辣烫、过桥米线一样被东北人魔改的地方小吃,还有陕西的凉皮。在陕西吃到的凉皮,基本都是以香醋、蒜水、油泼辣子等调味料调制而成的,吃起来酸辣爽口,夏天来一碗美滋滋。可传入东北的凉皮却变了味,要是让陕西人看到其调制的过程,真的会大为震惊。
在醋和红油辣椒、蒜汁不变的基础之上,东北凉皮摊的老板又相当熟练的放入了一大勺白糖和一大勺的麻酱,糖的甜味顺利抢占了辣椒的风头,和醋又组合成了东北人偏爱的酸甜味,若是在东北想要吃到正宗的陕西凉皮,得先和老板打声招呼不加白糖不加麻酱。
而且东北的一份凉皮量大到惊人,一碗顶两碗,在麻酱的加持下,一份凉皮下肚这一天基本就再吃不进其他东西了。
六、山西刀削面
山西的刀削面也出现在了东北的美食魔改史里,在黑龙江鸡西,很多回家的游子下了火车后都会想着到当地的一家山西刀削面馆里来上一碗面吃,这是他们在外地都极为思念的家乡味道。初次听起来是不是会感觉有些荒谬,作为鸡西人竟然想念的是一碗山西刀削面?但这确实是真的并没有编造。
山西的刀削面在鸡西大概被保留的只有面是用刀削出来的这道工序了,煮好的面连带着面汤一起盛入碗中上桌,同时还有一碗鲜红的牛肉辣汤搭配在旁边,夹起清汤刀削面蘸入辣汤里,再嗦入口中,麻辣鲜爽,这种辣味与川味的辣不同,而是一种来自朝鲜族的辣酱风味。
若是能吃辣的,则直接将面捞入辣汤中浸泡,吃的热火朝天,而原本用酱色肉汤做成的山西刀削面则完全在鸡西找不到踪影。
——老井说——
东北人对其他地方美食的魔改,也不仅仅只有这六种,像鱼香肉丝,还被做出了鸡蛋版的,天津的煎饼果子,也有了不一样的做法和配料,不但可以加香肠、辣条,还可以加辣白菜、烤冷面。更甚的是东北人对他们自己的美食也是各种魔改,原本爽辣的朝鲜风味冷面,也加了麻酱、肉酱进去,原本的烤冷面,改成了炸冷面,还卷进了湖南的臭豆腐,但不可否认的是,东北人所做的这些魔改版的美食,味道真的不差,还特别吸引人,让人越吃越想吃。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谱和市井生活,关注我,享受舒适生活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