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和元宵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民最喜爱的节日之一。在这两个节日里,除了要团圆、祭祖、拜年、放鞭炮、看灯会等习俗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吃各种吉祥的食物和摆放各种吉祥的物品。这些食物和物品不仅美味可口、色彩缤纷,而且富含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美好的祝愿。
那么,春节和元宵节的吉祥食物和物品有哪些呢?它们的寓意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春节的吉祥食物和物品
春节是农历新年的之一天,也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其中有很多寓意吉祥的食物。比如:
鱼:鱼在汉语里和“余”同音,所以吃鱼寓意着年年有余、财源滚滚。而且鱼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繁衍。人们通常会把鱼做成整条,不切开,表示完整、团圆、美满。
饺子:饺子的形状像元宝,所以吃饺子寓意着招财进宝、财运亨通。而且饺子也象征着包裹着幸福和美好的心愿。人们通常会在饺子里包一些特别的馅料,比如硬币、糖果、枣子等,表示不同的祝福。
年糕:年糕在汉语里和“高”同音,所以吃年糕寓意着年年高升、步步高升。而且年糕也象征着粘粘甜甜的亲情和友情。人们通常会把年糕切成片或丸子,用油煎或炸,或者加入汤里。
除了这些食物外,春节还有一些吉祥的物品,比如:
福字:福字是中国人民最喜爱的字之一,它代表着幸福、吉祥、平安。人们通常会把福字写在红纸上,贴在门上或窗上,有些还会倒贴,表示福到了。
春联:春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更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是用对仗工整、韵味浓郁的诗句来表达对新年的祝愿和对生活的感悟。人们通常会把春联写在红纸上,贴在门两边和上方。
红包:红包是中国人民最喜欢的礼物之一,它是用红色的信封装着钱来表示对长辈或晚辈的敬意或祝福。人们通常会在拜年时给予或收到红包。
元宵节的吉祥食物和物品
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日,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浪漫的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欣赏明月、赏花灯、猜灯谜等活动,并且吃一种特别的食物——元宵。元宵又叫汤圆,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名称和做法。比如:
汤圆:汤圆是元宵节最常见的食物之一,在北方地区更为流行。汤圆是用糯米粉制成的小球形食品,在内部包裹着豆沙、芝麻、花生等馅料,在外面加入水或者甜汤来煮熟。汤圆寓意着团团圆圆、家庭幸福。
元宵:元宵是元宵节最特别的食物之一,在南方地区更为流行。元宵是用糯米粉制成的小球形食品,在外面裹上芝麻、椰丝等干粉,在内部空心或者加入水果等馅料,在油锅里炸至金黄脆皮。元宵寓意着甜甜蜜蜜、恩爱美满。
汇源:汇源是元宵节较为少见但很有特色的食物之一,在广东地区更为流行。汇源是用面粉制成的长条形食品,在内部包裹着肉馅,在外面加入水或者咸汤来煮熟。汇源寓意着聚财聚气、事业成功。
除了这些食物外,元宵节还有一些吉祥的物品,比如:
花灯:花灯是元宵节更具魅力的物品之一,不仅能照明、装饰,而且能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向往。人们通常会在元宵节晚上走出家门,到街上或公园里欣赏各式各样的花灯,有些还会在花灯上写下灯谜,让人们猜测。
糖葫芦:糖葫芦是元宵节较为传统但很有风味的物品之一,它是用竹签串起各种水果或坚果,在外面裹上一层糖浆,在冰水里冷却后食用。糖葫芦不仅甜中带酸、酥中带脆,而且寓意着甜甜蜜蜜、生活美好。
你有没有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呢?它们都是用简单的食材和物料,通过巧妙的 *** 和摆放,来表达对新年和爱情的美好期待和祝福。这些食物和物品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而且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希望你能在这两个节日里品尝美食、欣赏文化、感受幸福!
“正月十五闹元宵,一年更比一年好”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每一次到了元宵节这一天,很多人都会做一件事情就是赏月,除此之外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元宵和猜灯谜了。
虽然说,这其中猜灯谜这样的游戏不是什么地方都会玩,但是吃元宵却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因为在很多人看来,类似吃元宵这样的事情,其实这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
要知道,过元宵节吃元宵这跟春节吃年糕,端午吃粽子一样,都是节日的食品,如果元宵节不吃元宵的话,那么,这就不像是过元宵了。
说到这,很多人会好奇了,明日元宵,为何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行家告诉你这5个原因。
原因1: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节吃元宵,其实不仅仅是简单的吃几口就好了,这可是很有深意的。
元宵节吃元宵代表了家庭的团圆,同时也是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所以说,到了元宵节,我们一定要吃一顿元宵。
原因2:吃汤圆,忆亲人
汤圆的形状是圆圆的,这看起来就很好看。
除了好看之外,他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寓意,那就是“团圆”。
所以很多人忆亲人的时候,都会吃上一碗汤圆。
原因3: 有御寒的效果
今年的元宵是立春后的之一天,这一天的气候变化很大。
在这个时候,如果来上一碗汤圆吃吃,那么这对于身体明显是拥有着无尽的好处。
毕竟,汤圆可是有御寒,益肺气的效果。
元宵节除了吃汤圆,白酒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白酒不仅仅是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能够让气氛变得更加的活跃,而下面这几款酒,就很适合在元宵的时候品鉴一二。
①缘得仿台酒
这是一款采用优质粮食酿造出来的酱香型白酒。
此酒源自贵州茅台镇核心产区,在原料上,选择的是茅台镇,赤水河畔产量极其稀少的红缨子糯高粱,在工艺上,用的是12987工艺,历时一年多的酿造,七年以上的窖藏, 最终形成一款携有浓浓茅香味道的纯粮好酒。
此酒刚刚打开的时候,酒水香气四溢,味道扑鼻,倒入酒杯,酒香均匀,酒花浓郁。
喝起来的时候,味道十分的不错,酒体醇厚,幽雅细腻,生津感明显,不口干,不上头。
②五粮液
以前四川本地,最火的一款是泸州老窖特曲。
但是到了今天,很多酒友这才发现,其实当初最火爆的泸州老窖特曲早已经是不是最火爆的一款酒了,如今的四川白酒市场上最火爆的酒是这款五粮液。
五粮液我想很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的,这款酒是我国浓香型白酒之祖,其原料采用的是优质的小麦进行酿造而成。
在酿制过程当中,这款酒对原料的挑选极其的严格,不仅仅是对原料的挑选严格,在工艺上,这款酒也是很严格,因此酿造出来的酒,喝起来的时候味道才会那么的绵软,而且喝了之后也不会存在任何的不适应。
明日元宵,很多人饭桌上所摆放的酒里面,必然是存在一款五粮液的,毕竟这款酒的受众群体很大,深得很多人的喜欢。
好了,这一期的分享到这就结束了,看完本期内容,不知道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新年到了,无论贫富,5样传统食物要记得吃,寓意吉祥,健康过年新的一年终于到了,也要和我们的去年说再见了。不少朋友都非常想要和家人亲朋相聚一堂,摆一桌丰盛的家宴,品美食,话家常,共同祝愿新的一年万事顺意。
每当大家在一起相聚的时候,都会有美食作伴,新年了,一些传统美食肯定少不了,今天给大家分享几道美食,这些食物寓意吉祥,顺应时节,营养美味,家人吃完平安又顺遂。
新年到了,无论贫富,5样传统食物要记得吃,寓意吉祥,健康过年
之一样:汤圆
在我国的南方地方,有新年一早吃汤圆的习俗,香甜软糯的汤圆不光好吃,寓意更是吉祥,象征着幸福美满,家人团圆。现在美食种类非常丰富,汤圆的种类也多了起来,像黄米汤圆、水果汤圆等新式汤圆也深受人们的喜爱。
推荐吃法:【煮汤圆】
1、锅中加入凉水烧开,倒入汤圆,搅动水让汤圆不要沉底。
2、等到汤圆煮熟后,就浮起来了,盛出,再来碗汤,美滋滋。
建议:老年人吃汤圆一定要小心,进食要慢,要小口小口吃,慢慢咀嚼,千万不要囫囵吞咽。
第二样:饺子
一般北方人过年过节必吃的就是饺子了,由于饺子的外形比较和“元宝”相似,寓意着平安富贵,所以过年吃更好不过了。一盘冒着热气的饺子端上桌,节日的氛围一下子就拉满了。
新年有很多人家会选择吃素饺子,代表着新年的一年素素净净,平安喜乐。
煮饺子跟煮汤圆差不多,都是锅中水烧开再下入,煮熟之后就可以捞出享用了。
第三样:丸子
小时候最馋的就是家里人做的炸丸子,刚出锅的炸丸子金黄酥脆,咬上一口,酥脆的表皮、浓香的馅儿子,让人特别有食欲,丸子象征着吉祥如意,团圆美满,也是人们对新年新气象的祈盼。
推荐做法:【炸丸子】
1、萝卜擦丝后加入2克盐拌匀,腌制半小时后将水份挤出。
2、准备土豆丝、姜丝,混合加入盐、鸡蛋、面粉,拌匀成粘稠的糊状。
3、在虎口处挤出圆形丸子状,放入温热油锅里,小火慢炸至丸子颜色发黄即可。
第四样:鱼
新年家宴上少不了要有条鱼,意为年年有余,鱼肉鲜香细嫩,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肉厚刺少的鱼类更是上桌必光盘的美味。
推荐吃法:【红烧鱼】
1、鲤鱼修形,改花刀,放入料酒、酱油、葱姜,腌制5-10分钟。
2、锅中倒油,烧到8成热时放入鲤鱼炸制。
3、锅中留少许底油,放入五花肉和葱姜煸香,再放入炸好的鲤鱼,调入料酒、酱油、五香粉、盐、白糖,加入水,大火烧开,去掉浮沫。
4、大火改成小火烧制,大火收汁,勾芡,出锅盛盘即可。
红烧鱼很家常,这样做,鲜香无腥味,解馋又下饭,汤汁泡饭更是过瘾!
第五样:骆驼奶
过年回家对着亲朋好友送祝福,常听的就是“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趁手的“礼物”也得带上吖,可以给家人们尝一尝“岁月优驼”这款产自新疆的正宗驼奶粉,营养价值非常高,营养成分也丰富,当地人都称它为“奶黄金”!
里面所含有的营养成分几乎都是人体所必需的,比如十多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大量的锌钙铁和优质蛋白、微量元素等等,坚持每天喝【岁月优驼】,可以给身体输送很多营养,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好处。
推荐喝法:【冲泡驼奶】
驼奶粉的冲泡 *** 十分简单,直接用温开水就行,粉质还特别容易融化,搅拌搅拌,就可以喝了,早晚来一杯,营养丰富,开心过大年。
新年家宴,无论贫富都要记得把这5种传统美食端上桌,寓意吉祥,顺应时节,营养美味,吃完团圆美满,幸福健康迎新年!
香泽糯米做汤圆,沸水飘银富贵咸。入口绵甜滑润爽,阖家欢乐醉天年。
明天就是元宵节了,按老祖宗留下来的民俗民风,元宵节有舞龙狮、踩高跷,观彩灯等活动,称为闹元宵,过了这一天年才算过完了。元宵节少不了吃汤圆,没有汤圆好像缺了什么。
汤圆也有人称为元宵,理由是南吃汤圆,北食元宵,都是在元宵节这天必吃的。其实汤圆和元宵寓意一样,但因为用料和 *** 工艺的差异还是有些不同的。汤圆的皮用的是糯米,中间包裹着馅子,形状为圆球形,元宵用的料有糯米,也有其他谷米类,一般不包裹馅子,而是在外表滚上芝麻或豆粉之类的香味料,形状有圆也有椭圆等非圆形的。旧时绍兴过年有客人到访,主人都会先以点心招待,其中必有一份麻团,是将糯米粉搓成乒乓球大小的圆子,煮熟后滚上芝麻白糖,这大概就是元宵。
绍兴吃汤圆有两个日子,一个是正月初一早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另一个日子就是元宵节晚上,晚餐上必有一碗汤圆,吃了它寓意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圆圆满满。
汤圆各地都有,只是用料和 *** 工艺不同,但问哪里的汤圆更好,众口一词要数宁波汤圆,相传宁波汤圆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宁波人管汤圆叫“汤团”,逢生辰喜事都吃汤圆,过年更是从初一吃到十五。
传统的宁波汤圆看似简单,可 *** 颇为讲究,以最典型的猪油黑芝麻馅汤圆来说,精选优质黑芝麻,凉水淘洗后晾干,文火上翻炒,芝麻的香气在温度的积蓄中弥漫开来,之后混入猪板油和白砂糖,充分搅拌使芝麻、糖粒和猪油融合成细腻的馅泥。汤圆的面皮要用糯米水磨而成,经过滤后 *** ,取糯米粉浆裏住芝麻馅,双手搓成圆子,一颗地道的宁波汤圆才算做成。
一锅白白胖胖的汤圆在沸水中浮沉,煮好的汤圆洁白如羊脂,盛入碗中,一家人互道“元宵节快乐”!吃一颗热乎乎的汤圆,浑身暖洋洋的,咬一口香浓四溢,糯而不粘,抚慰人心。
毋庸置疑,汤圆已是过年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宁波汤圆入口软糯,不失嚼劲,芝麻馅香香甜甜,油而不腻,细嚼齿间留香,返璞归真的口感回味无穷。
元宵节吃汤圆历史渊长,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历代诗人留墨不少,“桂花香馅裏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煮白玉丸”,“香泽糯米做汤圆,沸水飘银富贵成。入口绵甜滑润爽,阖家欢乐醉天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其中南宋诗人周必大的《元宵煮汤圆》“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偏杂咏,附此说家风”,要算最早关于汤圆的诗歌了。
要问哪里的汤圆更好,那一定是家乡的汤圆,因为无论什么馅,包裹的都是妈妈的爱,尝上一个,那份幸福满足的滋味终生难忘。妈妈做的汤圆有浓浓的亲情,吃过了仿佛就守住了团圆。
元宵节无论身在哪里,人们都忘不了吃汤圆,把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继承下去,祈福新年吉祥如意。
元宵节吃完汤圆,你知道汤圆的来历和寓意吗?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吃汤圆是元宵节的重要习俗。你是否也喜欢吃汤圆?你知道吃汤圆有什么意义吗?
本文将介绍汤圆的由来、寓意和食用 *** ,让你了解更多关于汤圆的那些事。
汤圆的由来
红色背景下放在碟子里的一颗咬开的汤圆
汤圆起源于宋朝,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改称元宵。
汤圆,别称“元宵”“汤团”“浮元子”,是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状食品。一般有馅料,煮熟带汤食用。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汤圆的来历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
还有一些关于汤圆和元宵节的传说和故事。
据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动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
汤圆的寓意
图片来源 ***
汤圆象征团团圆圆、亲人团聚、合家幸福。
汤团象征合家团圆更美好,吃汤团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所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必备美食。
还有一些不同地区和民族对汤圆的不同寓意和祈愿。
在南方某些地区,人们在春节的时候也会习惯吃汤圆。这种食品,*早叫“浮元子”后称“汤圆”,又称元宵;“汤圆”以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料,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在台湾地区,“汤圆”也被称为“湯丸”,而且不只在冬至和元宵节才吃,在清明节也会吃白色或者黑色的湯丸,并且把湯丸放在竹筒里面蒸煮或者放在水里面煮成白色或者黑色的湯丸湯,在清明节当天拜祭祖先时候也会把湯丸当作祭品之一。而且台湾人认为白色或者黑色的湯丸代表着祖先们能够平安无事,并且能够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无事。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汤圆”被称为“龙眼”,而且不只在冬至和元宵节才吃,在端午节也会吃龙眼,并且把龙眼放在竹筒里面蒸煮或者放在水里面煮成龙眼粥,在端午节当天拜祭祖先时候也会把龙眼当作祭品之一。而且壮族人认为龙眼代表着祖先们能够保佑自己和家人健康长寿,并且能够驱除邪气和灾难。
汤圆的食用 ***
汤圆有甜咸之分,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味和做法。
图片来源 ***
重庆凌汤圆,是山城重庆的传统名小吃,重庆老字号,距今已有八十余年历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凌汤圆创始人林名合在重庆双凤驿街头卖担担汤圆,名为林汤圆,因他的汤圆因真工实料、皮糯馅香、香甜可口,很快风靡山城,逐渐享誉远近。其后开设钰合祥商号,并先后在成都、昆明、上海、广州、南宁等地开设分号,产业逐渐做大,林名合也逐渐发展成为左右重庆商界的豪商巨贾。抗战爆发后,林名合大力资助抗日,成为远近闻名的爱国商人。后林汤圆改名为凌汤圆,成为山城人民喜爱的小吃之一,有“小吃群芳谱,味美凌汤圆”之称。
成都赖汤圆,上世纪初简阳人赖源鑫到成都挑担卖汤圆,因其汤圆质好、味美,人们称做“赖汤圆”。该汤圆选用上等的糯米粉加水揉匀,包上用豆腐干、冬菜切碎,用猪油炒后制馅,煮熟配上卤煮的猪心、猪肺及多种调味料而成。食用时,再调以葱花、蒜末、花椒粉、辣椒等,鲜香可口。
苏州五色汤圆,位于苏州吴门米粉店,以糯、粳米粉镶配,包以由鲜肉、玫瑰猪油、豆沙、芝麻、桂花猪油等五种配制的馅心。该汤圆甜咸皆备,为脍炙人口的江南风味。创办于民国。
广东四式汤圆先将绿豆、红豆、糖冬瓜、芋头分别煮或蒸熟,去皮,分别加入白糖、芝麻、熟猪油等调味品制成四种甜馅料,将汤圆皮分别包入四种不同的馅心,做上记号。将四种汤圆放入加糖的水中煮熟。每碗装不同馅料的汤圆各一个。特点是软滑细腻,四种味道各异。
还有一些食用禁忌和搭配食物要注意。
汤圆的糯米粉、糖分和油脂含量较高,可能会诱发酮症酸中毒;汤圆中的油脂和热量较高,过量食用容易增高血脂和体重;年老体弱者消化功能减退,特别是老人吞咽反射比较迟钝,可能会因吞咽障碍引起误吸,应少量食用。
在吃汤圆的同时,可以搭配一些辛味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来平衡汤圆带来的滞缓效果,减低对脾胃的伤害。
本文介绍了汤圆的由来、寓意和食用 *** ,希望你能够更多地了解和欣赏这种传统美食。
你喜欢什么样的汤圆?你觉得吃汤圆有什么好处?你还想知道什么关于汤圆的那些事?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对汤圆的看法和喜好,也可以转发本文给你的亲友,一起品尝美味的汤圆。
腊月已至,年味渐浓,提醒:这些传统美食记得吃,营养美味寓意好腊月作为“年之岁尾”,在传统文化民俗中,进入腊月之后,代表着我们离“年”越来越近了,此时“年味儿”也会随着越来越浓。
提到“年味儿”,自然离不开美食。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美食历史源远流长,一些传统美食,南北东西各不相同。今天,就带领大家领略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地方美食,一起来瞧瞧吧!
提醒:这些传统美食记得吃,营养美味寓意好
1、腊八蒜
作为以面食为主的北方朋友来讲,俗话说得好,“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蒜的辛辣可以有效 *** 我们的味蕾,激发我们的食欲。而腊八蒜作为腊月里的传统美食,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腊八蒜颜色翠绿,好似碧玉,口味酸辣,十分开胃。另外。腊八蒜有“算”之意,寓意舍弃旧年里的霉运。
2、汤圆
汤圆虽说大江南北人都比较喜欢,且花样众多,但其实汤圆算是南方大部分地区逢年过节的传统美食了,与北方的饺子相对。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幸福美满。汤圆品种繁多,甜的咸的,芝麻馅儿、黄桃儿馅儿、鲜肉馅儿等等。大部分南方人对于汤圆的喜爱,完全不输于北方人对于饺子的钟爱。
3、饺子
俗话说得好,“送风饺子迎风面”。作为北方传统美食,在传统文化中,饺子是为“灶王爷”准备的。饺子又称为是“娇耳”,是新旧交替之意。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美食,饺子品种繁多,各家各不相同,韭菜鸡蛋、猪肉大葱、羊肉芥菜等等,美味营养寓意足。逢年过节,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家人围坐在一起,美好享乐又满足。
4、蒸花馍
花馍其实是我国陕北地区的传统特色美食,更是其过年必吃的主食之一。其利用面粉,仅靠双手,就能 *** 出品种繁多,样式百样的花馍。蒸花馍,在传统寓意中,是“蒸蒸日上”的意思。所以每逢佳节,家家户户都会来上几屉。
甚至有些地区,会变着花样,用一些粗粮来蒸花馍,这样不仅寓意好,而且营养丰富,中老年人适当食用,还可以促进消化吸收。
5、驼奶
驼奶也是传统美食?是的!在我国遥远的西北游牧民族中,驼奶算是其补充营养,待客的最主要美食了。驼奶的饮用历史也是十分悠久。早在遥远的元代,驼奶甚至被奉为“贡品”,有“宫廷八珍之一”的美誉。
随着时代的变迁,驼奶越来越被人们所追捧。但是如今驼奶市场繁杂,品类良莠不齐,价格虚高等问题司空见惯。推荐大家尝试一下新疆当地人一直钟爱的驼奶品牌,岁月优驼。
岁月优驼采用新疆伊犁优选牧场所产的原驼乳,这里由于自然环境的特殊性,造就了岁月优驼中的营养价值,比一般驼奶高至少20%的优势。岁月优驼富含大量的钙质、优质蛋白、18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群以及矿物质等等。最重要的是,岁月优驼营养分子小,所以营养吸收效率更高。
早上来上一杯岁月优驼,奶香浓郁,入口丝滑无腥膻味,口味咸香,更加满足中老年人的口味选择。寒冬腊月坚持饮用,营养又美味。
进入腊月之后,大人小孩儿似乎都忙得不可开交。忙碌中才更显家庭的温馨。忙碌之余,给家人送上这些美味的营养佳品,是一家人的团圆美满,更是一家人的健康选择!
大年初一的这些习俗,你都知道吗?今天是正月初一,
过年讲究的就是吉利~
大年初一的习俗你都知道吗?
小编已为大家整理好了
一起看看吧!
拜年
拜年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通常,正月初一的拜年是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之语向对方祝颂新年。
吃面条
长面也叫长寿面,正月初一的时候吃长寿面,寓意“年年长久”,预祝着寿长百年。
吃饺子
在除夕时吃饺子,取“更年交子”(来年交好运)之意,正月初一吃饺子则是为了一年交好运。
吃汤圆
正月初一的早餐汤圆更具特殊意义,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正月初一这一天,汤圆不叫“汤圆”,叫“元宝”,吃汤圆也不叫“吃汤圆”,叫“得元宝”。
吃斋
吃斋也意味着“吃灾”,将新的一年中的各种灾难全部“吃掉”,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
不说不吉利的话
出嫁的女儿不可以回娘家
初一回娘家,意指会把娘家吃穷,特别是家里有兄弟姐妹的哦,所以想回娘家的姑娘们,就多等待一两天啦~
不要做家务
习俗认为,洗衣服需要用水,据说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所以洗衣服可能会得罪水神,也不要倒污水、垃圾、打扫卫生等,因为这样容易把家中的财气扫掉倒掉。
忌动刀剪和针线
俗语说:"初一动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难免",即接下来的一整年,可能都会有口角或是非。
忌摔碎东西
在大年初一如果打碎碗、盘、酒具等,习俗认为一年四季不吉利,因此在做饭洗碗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不要吵架
初一不要吵架,有什么问题可以慢慢协商,心平气和的解决。
大家还知道哪些习俗呢?
欢迎留言哟!
再次祝各位
兔年大吉!平安喜乐!
来源:综合整理自 ***
元宵节的十个小知识:汤圆、元宵有啥不同? 中新网2月5日电(记者上官云)又是一年元宵佳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过了十五才算过完年”,有的地方则直接将元宵节称为“小年”。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作为节令美食,汤圆和元宵有哪些不同?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讲师贺少雅介绍,元宵节作为年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春节的压轴节目,其地位的凸显与正月初一“岁首”的确立有密切关系。
至于人们喜欢吃的元宵、汤圆,外形相似但 *** *** 略有不同。民间有“包”汤圆“滚”元宵之说。此外,有的地方会在元宵节吃生菜,寓意“生财”。
资料图:泰安岱庙广场举办舞龙、舞狮、踩高翘民俗活动庆元宵。 刘水 摄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民间有多种说法。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一种说法是,元宵节源于汉武帝在正月上辛日到甘泉寺燃灯祭祀太一神。
贺少雅说,《史记·乐书》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
她认为,元宵节的起源涉及复杂的历史文化元素,诸如传统的生产生活周期、天文历算知识、民间对月亮的信仰以及“年”的时间体系等。
自汉代“太初历”制定颁行后,正月十五之夜即成为了新年的之一个月圆之夜,正是这一轮圆月,寄托着人们对于农业风调雨顺、生活幸福美满的美好期许。
它是年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很多传统节日都依托自然时序而来,比如清明节与清明、端午节与夏至、中秋节与秋分、冬至节与冬至等。
但贺少雅表示,元宵节并未与特定的时序相对应。元宵节作为年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春节的压轴节目,其地位的凸显与正月初一“岁首”的确立有密切关系。
正因为正月初一岁首的确立,正月十五的圆月才具有了“一年明月打头圆”的特殊意义。
“闹”是元宵节的节日主题?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大节,一般来说包括忙年(迎年、迎新春)和辞年(辞旧年)两个部分,时间上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
资料图:民众用舞龙的方式欢庆元宵节。 杨华峰 摄
“闹”是元宵活动的主题,“闹”的形式多样,游人喧哗、锣鼓喧天、灯火光彩。
明清时期,老百姓将元宵节过得热闹非凡,各种响器、歌舞竞相上演。顾禄《清嘉录》记载清代苏州“元宵前后,比户以锣鼓铙钹,敲击成文,谓之闹元宵”。
除此之外,还有放焰火。清雍正《朔州志》记载,民间“架鳌山,烧旺火,张灯放花,群相宴饮”,名之为“闹元宵”。经此一“闹”之后,人们再度回归到生活的日常。
“汤圆”也称“浮圆子”?
要说元宵节的节令食物,那就不得不提“汤圆”。
汤圆,又称圆子、汤团等。据记载:“京人以菉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
这里的“圆子”就是后来的汤圆,不过做法和食用 *** 与现在不同,当时的圆子没有馅,蘸以糖臛(即糖浆)吃。
宋代周必大写过一首诗《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尝赋此坐间成四韵》,其中提到:“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浮圆子就是汤圆,元宵节煮食浮圆子寓意着月圆人圆、幸福美满。
“汤圆”“元宵”傻傻分不清楚?
元宵和汤圆外形相似,但 *** *** 却有所不同。
贺少雅介绍,明代以后,宋代时所称的圆子类节令食物又被称为汤圆、元宵。“元宵”的叫法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较多称为“汤圆”。
《清稗类钞》云:“汤圆一曰汤团,北人谓之曰‘元宵’,以上元之夕必食之也。”就 *** *** 而言,民间有“包”汤圆“滚”元宵之说。
二者在馅料上也有一些不同,元宵多为甜馅,有豆沙、黑芝麻等;汤圆则甜、咸、荤、素馅皆有,例如水果、肉类等。
资料图:图为 *** 好的卡通汤圆。李昕燃 摄
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和汤圆的馅料更加丰富,有些商家推出了各种新奇口味的元宵,有的还推出了低糖、木糖醇汤圆。
还有哪些美食?
在饮食方面,元宵节习俗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一面。
比如有的地方元宵节食用面灯,又称“灯盏儿”。“灯盏儿”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底部是用黏性的黄米面 *** 的小面饼,上面插上裹着黄裱纸的麦秸段,黄纸上蘸上食用油,以便于燃烧。
元宵节当天,人们把灯盏点燃,放在家里窗台、门口等处,祈福吉祥。点完以后的灯盏,就剩下了黄米面的小饼,油炸或者煎熟食用。
在广东,元宵节流行吃生菜,生菜与“生财”谐音,为的是讨一个好彩头,希望事业发达、财源滚滚。
贺少雅说,在江苏扬州、南通一带,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一说,指的是正月十三晚上上灯,要吃汤圆;到了正月十八落灯,要吃面条。在浙江台州,元宵节吃糟羹。
元宵节是中国古代的“狂欢节”吗?
元宵节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狂欢节,其狂欢性是传统节日中不多见的。
古代城市例有宵禁的规定,入夜有执金吾(仪仗棒者)执勤。但元宵节时,官方给予假期、特许夜游,以便于观灯。这时,官民士族、男女老幼走出家庭,饮宴玩乐、赏灯夜游。
唐代刘肃《大唐新语》载:“神龙之际,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游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
资料图:山西省太原市,由演员扮演的“媒婆”在社区表演社火,庆祝元宵节。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另外,古代元宵节时女性可借节日之机走上街市、畅游玩耍。也正因这种狂欢,男女青年在此时得以结识,许多文艺作品都描写了元宵节时发生的爱情。
宋代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中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元宵节俗何时出现?
元宵节的定型时期,学界尚有争论。但一般认为,汉魏六朝时期,已经出现元宵节俗,唐宋以后,元宵节俗伴随着城市生活的发展而逐渐繁盛,诸多节俗传承至今。
比如张灯。《如梦录》记载明代开封一带:“诸王府、乡绅家俱放花灯,宴饮。各家共有大犁(梨)园七八十班,各街庙宇俱有灯棚,各家俱放花灯,门前俱点门灯,争放花炮。”
耍社火亦是元宵节习俗之一。社火是一种歌舞杂耍以娱神娱人的活动。至今,在河北、山西、甘肃等地,元宵节耍社火仍然是年节的重要活动。
资料图: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九曲黄河灯阵”亮灯,欢庆元宵节。 成学磊 摄
贺少雅举例道,河北井陉县桃林坪花脸社火,属于武术社火,主要以表演古典名著中民众耳熟能详的片段为主,此外还有跑阵仪式。
为何此时要“走百病”?
古代还有正月十五“走百病”习俗(或叫散百病、走桥等),即元宵节晚上妇女们相约结伴出游,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中有:“妇女相率宵行,以消疾病,曰走百病,又曰走桥。”
每逢元宵节,一些地方有拜紫姑的习俗。紫姑是古代妇女拜的“姑娘”神。迎紫姑习俗自南北朝时期就已存在。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元宵“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
如何传承元宵节习俗?
节日的传承需要时间、空间、仪式活动等多方面元素的整体性存在。元宵节所具有的社会性、公共性与现代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相契合,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贺少雅说,如今可以将声光电等新技术与元宵张灯传统、传统彩灯 *** 工艺相结合,用新工艺、新技术推动彩灯的设计 *** ,用知识性与趣味性、现代性与传统性相融合的“灯市”,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再如,可以利用元宵节重视社区集体娱乐、重视成员交流的传统,组织街道社区开展灯会、集体包元宵、互动游戏等,增进社区成员之间的熟悉程度,重建人群联结等。(完)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元宵节的十个小知识:汤圆、元宵有啥不同?中新网2月5日电(记者上官云)又是一年元宵佳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过了十五才算过完年”,有的地方则直接将元宵节称为“小年”。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作为节令美食,汤圆和元宵有哪些不同?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讲师贺少雅介绍,元宵节作为年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春节的压轴节目,其地位的凸显与正月初一“岁首”的确立有密切关系。
至于人们喜欢吃的元宵、汤圆,外形相似但 *** *** 略有不同。民间有“包”汤圆“滚”元宵之说。此外,有的地方会在元宵节吃生菜,寓意“生财”。
资料图:泰安岱庙广场举办舞龙、舞狮、踩高翘民俗活动庆元宵。 刘水 摄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民间有多种说法。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一种说法是,元宵节源于汉武帝在正月上辛日到甘泉寺燃灯祭祀太一神。
贺少雅说,《史记·乐书》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
她认为,元宵节的起源涉及复杂的历史文化元素,诸如传统的生产生活周期、天文历算知识、民间对月亮的信仰以及“年”的时间体系等。
自汉代“太初历”制定颁行后,正月十五之夜即成为了新年的之一个月圆之夜,正是这一轮圆月,寄托着人们对于农业风调雨顺、生活幸福美满的美好期许。
它是年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很多传统节日都依托自然时序而来,比如清明节与清明、端午节与夏至、中秋节与秋分、冬至节与冬至等。
但贺少雅表示,元宵节并未与特定的时序相对应。元宵节作为年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春节的压轴节目,其地位的凸显与正月初一“岁首”的确立有密切关系。
正因为正月初一岁首的确立,正月十五的圆月才具有了“一年明月打头圆”的特殊意义。
“闹”是元宵节的节日主题?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大节,一般来说包括忙年(迎年、迎新春)和辞年(辞旧年)两个部分,时间上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
资料图:民众用舞龙的方式欢庆元宵节。 杨华峰 摄
“闹”是元宵活动的主题,“闹”的形式多样,游人喧哗、锣鼓喧天、灯火光彩。
明清时期,老百姓将元宵节过得热闹非凡,各种响器、歌舞竞相上演。顾禄《清嘉录》记载清代苏州“元宵前后,比户以锣鼓铙钹,敲击成文,谓之闹元宵”。
除此之外,还有放焰火。清雍正《朔州志》记载,民间“架鳌山,烧旺火,张灯放花,群相宴饮”,名之为“闹元宵”。经此一“闹”之后,人们再度回归到生活的日常。
“汤圆”也称“浮圆子”?
要说元宵节的节令食物,那就不得不提“汤圆”。
汤圆,又称圆子、汤团等。据记载:“京人以菉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
这里的“圆子”就是后来的汤圆,不过做法和食用 *** 与现在不同,当时的圆子没有馅,蘸以糖臛(即糖浆)吃。
宋代周必大写过一首诗《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尝赋此坐间成四韵》,其中提到:“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浮圆子就是汤圆,元宵节煮食浮圆子寓意着月圆人圆、幸福美满。
“汤圆”“元宵”傻傻分不清楚?
元宵和汤圆外形相似,但 *** *** 却有所不同。
贺少雅介绍,明代以后,宋代时所称的圆子类节令食物又被称为汤圆、元宵。“元宵”的叫法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较多称为“汤圆”。
《清稗类钞》云:“汤圆一曰汤团,北人谓之曰‘元宵’,以上元之夕必食之也。”就 *** *** 而言,民间有“包”汤圆“滚”元宵之说。
二者在馅料上也有一些不同,元宵多为甜馅,有豆沙、黑芝麻等;汤圆则甜、咸、荤、素馅皆有,例如水果、肉类等。
资料图:图为 *** 好的卡通汤圆。李昕燃 摄
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和汤圆的馅料更加丰富,有些商家推出了各种新奇口味的元宵,有的还推出了低糖、木糖醇汤圆。
还有哪些美食?
在饮食方面,元宵节习俗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一面。
比如有的地方元宵节食用面灯,又称“灯盏儿”。“灯盏儿”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底部是用黏性的黄米面 *** 的小面饼,上面插上裹着黄裱纸的麦秸段,黄纸上蘸上食用油,以便于燃烧。
元宵节当天,人们把灯盏点燃,放在家里窗台、门口等处,祈福吉祥。点完以后的灯盏,就剩下了黄米面的小饼,油炸或者煎熟食用。
在广东,元宵节流行吃生菜,生菜与“生财”谐音,为的是讨一个好彩头,希望事业发达、财源滚滚。
贺少雅说,在江苏扬州、南通一带,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一说,指的是正月十三晚上上灯,要吃汤圆;到了正月十八落灯,要吃面条。在浙江台州,元宵节吃糟羹。
元宵节是中国古代的“狂欢节”吗?
元宵节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狂欢节,其狂欢性是传统节日中不多见的。
古代城市例有宵禁的规定,入夜有执金吾(仪仗棒者)执勤。但元宵节时,官方给予假期、特许夜游,以便于观灯。这时,官民士族、男女老幼走出家庭,饮宴玩乐、赏灯夜游。
唐代刘肃《大唐新语》载:“神龙之际,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游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
资料图:山西省太原市,由演员扮演的“媒婆”在社区表演社火,庆祝元宵节。 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另外,古代元宵节时女性可借节日之机走上街市、畅游玩耍。也正因这种狂欢,男女青年在此时得以结识,许多文艺作品都描写了元宵节时发生的爱情。
宋代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中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元宵节俗何时出现?
元宵节的定型时期,学界尚有争论。但一般认为,汉魏六朝时期,已经出现元宵节俗,唐宋以后,元宵节俗伴随着城市生活的发展而逐渐繁盛,诸多节俗传承至今。
比如张灯。《如梦录》记载明代开封一带:“诸王府、乡绅家俱放花灯,宴饮。各家共有大犁(梨)园七八十班,各街庙宇俱有灯棚,各家俱放花灯,门前俱点门灯,争放花炮。”
耍社火亦是元宵节习俗之一。社火是一种歌舞杂耍以娱神娱人的活动。至今,在河北、山西、甘肃等地,元宵节耍社火仍然是年节的重要活动。
资料图: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九曲黄河灯阵”亮灯,欢庆元宵节。 成学磊 摄
贺少雅举例道,河北井陉县桃林坪花脸社火,属于武术社火,主要以表演古典名著中民众耳熟能详的片段为主,此外还有跑阵仪式。
为何此时要“走百病”?
古代还有正月十五“走百病”习俗(或叫散百病、走桥等),即元宵节晚上妇女们相约结伴出游,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中有:“妇女相率宵行,以消疾病,曰走百病,又曰走桥。”
每逢元宵节,一些地方有拜紫姑的习俗。紫姑是古代妇女拜的“姑娘”神。迎紫姑习俗自南北朝时期就已存在。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元宵“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
如何传承元宵节习俗?
节日的传承需要时间、空间、仪式活动等多方面元素的整体性存在。元宵节所具有的社会性、公共性与现代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相契合,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贺少雅说,如今可以将声光电等新技术与元宵张灯传统、传统彩灯 *** 工艺相结合,用新工艺、新技术推动彩灯的设计 *** ,用知识性与趣味性、现代性与传统性相融合的“灯市”,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再如,可以利用元宵节重视社区集体娱乐、重视成员交流的传统,组织街道社区开展灯会、集体包元宵、互动游戏等,增进社区成员之间的熟悉程度,重建人群联结等。(完)
正月十八“落灯日”,牢记“吃1样,忌3事”,一年顺顺畅畅人安康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传统习俗,尤其是在春节期间,有很多有意义的习俗也得以延续。很多人都说现在过年没以前的年味了,没有意思了,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传统习俗,让我们过年还有一点点年味。正月十八马上就要到了,在我们江苏这边,有着“上灯圆子落灯面”的习俗,正月十三是上灯的日子,人们把花灯点起来迎接元宵节,所以上灯吃汤圆寓意一家和和睦睦,团团圆圆,到了正月十八,每个人都要回归自己的工作岗位,大家就要把挂在外面的灯笼收回家,所以在这一天大家会吃面条,这一天也是落灯日,期望接下来的一年顺顺畅畅,好日长长久久。
为什么正月十八要吃面条呢?
有部分地方,文学记载“十八日落灯,人家啖面,俗谓上灯圆子落灯面。亦家自为宴,以志庆。”因为面条比较长,寓意长长久久,一来就是期盼健康长寿,二来希望外出打工的人常回家看看。落灯面寓意顺顺畅畅,吃上这样一碗面条,也等于是给快乐的春节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从此开始新的征程,迎接新的美好生活。
正月十八要忌讳做三件事情。
之一、正月十八尽量不要剪头发。老话说正月里理发死舅舅,当然这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是为了图个吉利,大家可以等到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时候理发。第二、正月十八不要与人发生口角争吵。因为正月刚刚结束,如果与人争吵,那么就会影响到自己的心情影响自己,接下来新的一年的运势。第三、不要遇见正在出丧的人家,如果遇到初三的人家,更好等人家过去之后再出门避开相撞。
正月十八要吃面条,今天来和大家分享面条的几种做法简单方便而且非常好吃。
推荐食谱:纯手工擀面
碗中准备高筋面粉500克,这个面粉的多少要根据家里的人口数来,加入2.5克的食盐增加面粉的筋性,杯子里是230毫升的温水,这是食用碱,2.5克加进来用筷子搅匀化开,这不能加多,加多会发酸口感不好。
我们把盐和面粉搅拌均匀,水要少些少些的加,这一步一定要注意,细心的小伙伴会发现,这个水倒进面粉里颜色明显发黄,我还加了少一些,早餐店的面条比这个颜色还要更深一些,拌成大絮状再来揉面,这踹踹再揉,面团的含水量比较少,比较的干,就不好揉,也揉不动。
先把这碗里清理干净些,稍微整整成团了,再移到案板上,你搓也是比较吃力的,抓抓踹踹,整成团就不要再揉了,包上保鲜膜盖上碗松弛半个小时再来,这差不多时间感觉明显好搓一些了,擀面杖压压踹踹整整包上保鲜膜再来松弛一个小时,用擀面杖再来压一压,这面团明显变得光滑些了,两面都压压,揉整好,我又松弛了10几分钟。
面团分两块,一块用保鲜膜包好,一块开始擀面,擀面杖压一压,把面皮压松些再来卷起擀,边推边擀,再换个角度再来卷起再来擀,这面皮会越来越大,明显变薄,这刚开始不需要撒干粉,皮子擀成这样大了,我们在表面撒上干粉,继续卷起擀薄,擀到自己满意的厚度即可。
把面皮叠起,来切面条,粗细尽量切的均匀些,都切好,把面条抖散,散点干粉把面条拌匀,如果吃不完可以放保鲜袋里,放冰箱冷藏室,吃两天没问题。
锅中加水烧开,把面条下锅,用筷子抖散,看着这面条就筋道,我今天调个清面汤,大家根据自己的喜欢来,锅里煮开激一次冷水就可以盛出,喜欢再软些的就再激次冷水再次煮开,喜欢吃面条的学会自己在家擀了吃,做好浇头,做好料头,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方便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