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嗑瓜蒌子,是我常备的休闲食品之一。它的果仁香气浓郁,肉质非常厚实,吃起来很过瘾,满口喷香。这么多年来却一直不知道它长什么样子。直到去年国庆,农村表舅热情地请我们去他家玩,在村里闲逛时,发现路旁草丛有开了几朵奇异的白花,并且结了2个乒乓球大小的绿色果实。
不知此植物叫什么,只知道这种花之一次见,非常特别,我赶紧拍下来让表舅辨认,原来村里老人都认识,他们俗称“屎东瓜”,是一味名贵中药材,果实的种子就是我们吃的瓜蒌子。表舅告诉我以前村里有很多,枝叶繁茂的时候,从小山坡垂落下来就像绿色的瀑布飞流直下,十分壮观,如今越来越少,只有零星的分布。
其实它的学名叫栝楼,古代称“果臝”,还有瓜蒌、糖瓜蒌、马普蛋、野苦瓜、杜瓜、大肚瓜、药瓜、鸭屎瓜、山金匏、大圆瓜、吊瓜等别名,各地叫法不同。栝楼属于葫芦科多年生攀缘藤本植物,可长到十几米长。喜欢生长在深山峻岭或荆棘丛生的山崖石缝之中,它全身都是宝,根、果、花、叶、籽均为上好的中药材。
栝楼最早有文字记载见于《诗经》,“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果臝指的就是栝楼。描述的是一位东征之士,因战争离家多年,归来时人去楼空,已是房屋破败不堪凄凉的景象,只剩栝楼藤挂满屋檐,由此可见栝楼不畏风雨,生命力极强。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栝楼生长过程也有详尽的描述:“其根直下生,年久者长数尺,秋后掘者结实有粉,夏月掘者有筋无粉,不堪用。其实圆长,青时如瓜,黄时如熟柿,山家小儿亦食之。内有扁子,大如丝瓜子,壳色褐,仁色绿,多脂,作青气。”
栝楼的叶子与一些瓜类的叶子有几分相似,比如丝瓜,毕竟它们都是葫芦科属于近亲关系。栝楼的叶子颜色比较深,为墨绿色,由5片相连的小叶组成,边缘有4个深裂口,2个浅裂口,像伸出的一个手掌,两面沿脉被长柔毛状硬毛,叶柄较长。
花朵有雌雄之分,开放的样子很奇葩,五个洁白色花瓣的上端分裂成细丝网状向外延伸,恰如无数飞舞的丝线,充满了灵动,给人无限遐想。中心花筒探出4个黄色的花柱头,四周洒落许多花粉。栝楼傍晚开花白天闭合,所以大部分人看到栝楼花都是蔫不拉叽快凋谢的样子。
它的果实为肉质瓠果,呈球形或卵状扁平椭圆形,直径为5~10厘米。未成熟时瓜皮为淡绿色底覆青黑色狭条斑,或是青绿色底覆白色斑点;成熟后呈金黄色或橘红色,果皮光滑而有光泽,每个果实大约有100颗瓜子。
它的地下根又叫“天花粉”,肥厚呈不规则圆柱形、纺锤形或瓣块状,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切断里面呈白色,粗细不一。为什么叫“天花粉”呢?传说与天花病毒有关,明清时期天花流行,民间挖栝楼根熬水喝得到控制。还有一种说法是因栝楼根晒干打成粉如雪一样粉白而得名。
栝楼是我们祖先很早就认识的植物,它的药用价值早已运用在中医学上。清代《本草述》中记载:“栝楼实,阴厚而脂润,故于热燥之痰为对待的剂。若用之寒痰、湿痰、气虚所结之痰,饮食积聚之痰,皆无益而有害者也。”
它的果实含三萜皂苷、有机酸、树脂和糖类物质,干燥果皮是一味化痰止咳平喘药。瓜子仁含有树脂、脂肪油、甾醇类、黄酮类成分,具有润肺化痰,滑肠通便的功效。
“天花粉”即根部,是栝楼药用价值精华部分,有消肿排脓、生津止渴、清热解毒等功效,临床上可以用于肺热咳嗽、口渴、周身发热、皮肤肿胀等症状,同样有止咳化痰的作用;另外有抗氧化和免疫抑 *** 用。
然而“天花粉”有一定毒性,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能与川乌、草乌、制川乌、制草乌和附子配伍使用,以免增它们的毒性反应。
瓜蒌全身都是宝,套种马铃薯效益更好瓜蒌,俗名野葫芦,葫芦科栝蒌属,为多年生草质藤本。主蔓长可达5~6米,块根粗壮肥厚,长圆柱状,茎多分枝,瓠果椭圆形或近球形,种子多数,扁平,深棕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雌雄异株。
瓜蒌全身都是中药材,瓜壳名瓜蒌皮,瓜籽名瓜蒌仁,根名天花粉,具有清热化痰等功效,瓜蒌籽还是美食佳品。湖北省英山县目前种植的瓜蒌品种为籽粒大片型,产量稳定,品质好,粒大肉厚,片大好剥,既可生售,也可炒熟销售,市场俏销。英山县温泉镇、方家咀乡等地自2010年开始种植瓜蒌,以种植大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种植为主。2018年底这两个乡镇种植面积300多公顷,部分村在瓜蒌园套种马铃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瓜萎套种马铃薯技术介绍如下。
瓜蒌栽培技术要点
1.选好园址,精细整地。选择坡度小于15度、地块集中连片、水源方便、土层深厚的壤土或沙性壤土作为园地。用机械深耕、深翻,精细整地成厢,厢宽170厘米,沟宽30厘米。开好围沟,以利排水。
2.选用良种,适时栽植。选用皖蒌11、皖蒌9号等优良品种,3月底至4月上旬用3~5年生健壮块根分根栽植。栽植时选直径3~5厘米、断面白色新鲜的块根,将其切成长6~10厘米的小段放入栽植穴内(穴深10~12厘米),然后用手压实,培土。新建瓜园要重施基肥,栽植前每667平方米(1亩)施饼肥200千克、45% *** 钾复合肥40千克。将肥料混匀后施入栽植穴内,与栽植块根保持20厘米距离。
3.搭配雄株,合理密植。瓜蒌为雌雄异株,栽植时要按雌雄比50∶1的比例搭配雄株。一般每667平方米栽雄株块根4~5个,将雄株块根均匀地分布在瓜园内。栽植行距200厘米、株距130厘米,每穴1个块根,每667平方米约栽块根250个。
4.竹竿立柱,牵网搭架。在整好的厢面上,先用直径8~10厘米的毛竹竿立柱。将竹竿按6米×4米的密度稳固插入土层,竹竿地面高度2米。然后用直径3毫米的钢丝将竹竿顶端纵横联结,固定拉紧,再用小钢丝织成网状,以利于藤蔓攀附及支撑挂果,防瓜棚倒伏。
5.追肥浇水。苗长15厘米时追施1次提苗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3~5千克;5月下旬至7月上旬追肥2次(中间间隔15天),每667平方米每次施45%三元素复合肥5~7.5千克。如遇雨天要注意排水防涝。坐瓜后至8月下旬每隔15天追肥1次,每667平方米每次施45%三元素复合肥5~10千克。同时,要注意浇水保湿抗旱。
6.引蔓整枝。新生长的瓜蒌选主蔓引蔓上架,留侧蔓2~3个。上架后打顶,并摘除坐瓜节位前的侧枝。应经常理蔓,保持茎蔓向着同一方向生长。
7.病虫害防治。瓜篓的主要病害是根腐病、炭疽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或全田喷施防治。主要虫害是黄守瓜、蚜虫和小菜蛾,可用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或植物源农药苦参碱喷施防治。
8.采收与加工。9月初,当瓜篓由淡黄转橘黄色和橘红色时,即可分批采收。将采下的瓜篓果实剖开取出瓜瓤,将瓜瓤放入瓜蒌脱籽机,机械脱籽后晒干。
套种马铃薯技术要点
瓜蒌根系发达且较深,深入地下40厘米。11月果实采摘完后,地上藤蔓冬季全部枯死,翌年春季3~4月重新从根部萌发新枝。利用瓜蒌冬季90~100天的休眠期,12月上旬可在瓜蒌园套种一季地膜马铃薯。
1.选用良种及种薯处理。选用中薯5号等优良薯种。种薯采用纵切法切块。每块种薯保留1~2个芽眼。切块后每100千克种薯混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克进行消毒,然后在种薯切面沾上草木灰即可播种。
2.适时播种。12月上旬瓜蒌全部采摘完后,贴地剪去老藤,在距离瓜蒌根部20厘米处的园地上,翻耕松土,穴播马铃薯。平均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每667平方米播种量约120千克,同时穴施45% *** 钾复合肥40千克、腐熟农家肥1000千克。
3.田间管理。播种后用厢土覆盖种薯,平整厢面,并在3天内每667平方米用90%乙草胺乳油30毫升对水50千克喷施厢面控制杂草。之后用2米宽的地膜覆盖厢面,厢头厢边用土压实。翌年2月上中旬出苗,2月底露苗破膜。4月中下旬采挖上市。
(余林、石又存、闫金友/文; *** /图)
夏季养生别光吃苦瓜!这4种瓜,浑身都是宝,既健脾、清热又通便夏天各种新鲜瓜果上市,叔叔阿姨们都喜欢吃什么瓜呢?
中医认为万物皆可入药,您知道有哪些瓜是药食同源的,有不错的养生效果吗?
今天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科的王凤云主任,就要为我们介绍4种瓜,有健脾、清热解渴以及通便的功效!
01
土瓜
促消化
土瓜,即地瓜,一般生长在南方,有红的也有白的。
《滇南本草》中记载,“红土瓜入脾、胃二经,白者入肺经”。
王主任告诉我们,土瓜可以既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同时又能促进胃肠蠕动。
地瓜有凉拌、红烧、清炒等做法,吃起来微甜、脆脆的。
大家不妨试试看,用地瓜做一道清脆爽口的夏季小菜吧!
02
健脾瓜——南瓜
全身都是宝
中医认为,脾胃负责运化水谷精微。
脾胃功能影响着其他脏器,只有脾胃功能良好,其他脏器才能得以供养。
1、生活中会损伤脾阳的情况
生活中脾虚人群较多,一开始是脾气虚,然后可发展成程度更重的脾阳虚。
王主任提醒,经常用清热解毒、泻火类的药物,容易导致脾胃寒凉、脾阳受损。
脾阳虚患者大多会有怕冷的表现,还可伴有大便稀溏、肚子胀、手脚冰凉等症状。
一般脾阳虚的人,手搓热后,在腹部揉按一会,会感觉比较舒服。
2、甘味药可健脾
下面《黄帝内经》中的这段话意思是,脾喜燥恶湿,如果脾受湿邪困扰,可以吃苦寒类的药物来燥湿;
脾气虚、脾阳虚导致脾功能下降时,可以吃甘味药物调补,因为甘味有缓补的作用。
3、黄色入脾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意思是,瓜瓤中间是黄色的瓜果,对脾更好。
中医认为,五脏对应着五色,脾对应着黄色。
因此平时脾胃较虚弱的人,可以多吃点南瓜等黄色的食物。
4、南瓜全身都是宝
南瓜子最常入药,有杀虫健脾的作用;
南瓜瓤,可清热凉血、解毒;
南瓜藤,可健脾祛湿。
5、南瓜怎么吃?
青南瓜口感脆,适合炒、煲仔焗;
红圆南瓜口感糯,适合蒸、油浸;
奶油南瓜适合做甜点,如南瓜烙、南瓜羹等。
南瓜苗可以做凉菜,可凉拌、清炒。
南瓜藤做菜,一般选用较嫩的茎叶,处理干净叶子上白色的绒毛,然后用水焯后捞出,可煲汤、凉拌、清炒等。
6、居家自制南瓜子
先选一个熟透的南瓜,取出南瓜子,充分清洗至南瓜子上没有南瓜瓤;
然后在阳光下晾晒3-4天,至彻底晒干;
可以直接吃,或者放入锅中小火炒制后吃。
03
通便瓜——瓜蒌
全身也都是宝
相信很多叔叔阿姨都有便秘这一困扰,接下来要介绍的这种瓜,有润肠通便的功效,千万别错过!
1、通便瓜:瓜蒌
瓜蒌全身也都是宝,皮、籽、根都能入药。
中药天花粉,就是瓜蒌根,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的功效;
瓜蒌皮,有清热化痰、宽胸理气的作用,肺病科常用;
瓜蒌子,可润肠通便。
整个瓜蒌各种功效都有,但是药效不如单独使用强。
2、不同证型的便秘
①阳虚便秘
症状:大便偏干、排出困难
治疗应以温阳健脾、润肠通便为主。
②阴虚便秘
症状:大便艰涩(如羊粪便)、排出困难、口干舌燥
治疗以滋阴生津、润肠通便为主。
王主任表示,瓜蒌根可滋阴生津,适用于阴虚便秘;南瓜、肉苁蓉可健脾、温阳,适合阳虚便秘。
04
清热瓜——甜瓜
夏季食用正当时
炎炎夏日,想要清热解渴,别光吃西瓜了!
甜瓜,性寒味甘,归心经、胃经,且含水量超99%,很适合夏季吃。
王主任提醒甜瓜性寒,不要吃过量。
甜瓜子有一定润肠通便的功效,吃甜瓜子,可以缓解由大便不通畅,引起的肚子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各位叔叔阿姨吃甜瓜时,瓜蒂不要吃!因为瓜蒂入药常用于催吐!
有什么技巧,能帮助我们买到比较甜的“清热瓜”呢?
①闻一闻,是否散发着瓜香味;
②按一按瓜皮,手感较软的瓜是成熟的。
③捏一捏瓜脐,此处捏起来有弹性、较软的瓜比较甜。
今天(10月24日)上午,安亭镇向阳村村民戴文明在散步时无意中发现,路边一棵枯死的柳树上竟然结出了不少圆溜溜的果实。这是怎么回事?
戴文明凑近枝干,仔细观察发现:眼前的这棵柳树已经枯死,但树根附近有两根藤蔓,藤蔓沿着树干和树枝不断攀爬,结出多个果实。果实外表看起来像是小南瓜,切开后果实内部是黄瓤白籽。“一开始以为是南瓜,叶子蛮像的,后来仔细一看发现不是,很好奇是什么东西。”戴文明说。
村民顾培芬告诉大家,这种野瓜俗称“苦瓜”,“老一辈的农民都认识这种瓜,经常生长在田间,它果肉的味道非常苦。”
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治医师都紫微介绍,这种野瓜的学名为瓜蒌,属葫芦科多年生攀缘草本,有解热止渴、利尿、镇咳祛痰等作用,瓜蒌皮、籽、根都可以入药。瓜蒌作为一种具有悠久药用历史的中药材,可以有效保护心血管系统。除此之外,瓜蒌籽营养丰富,是炒货中的佳品,有润肺化痰、滑肠通便的功效。“食用瓜蒌时要注意,不宜与附子、川乌、草乌等乌头类药材同用,脾胃虚寒,大便不实、溏薄,有寒痰、湿痰者不宜服用。”都紫微介绍。
医生提醒:市民在野外遇到不知名的果实,千万不要轻易尝试,以免中毒。
衡山县白果镇:小瓜蒌成了富民强村的“金瓜瓜”瓜蒌黄,采摘忙。12月6日一大早,衡山县白果镇岳北村的瓜蒌基地喜迎丰收,田间地头满是欢声笑语,当地村民们正忙着采摘瓜蒌,金黄色瓜蒌给农民带来增收喜悦。
采摘现场,一个个金黄的瓜蒌沉甸甸地挂在藤蔓上,成熟的瓜蒌像一个个“金蛋蛋”;青色和黄色的瓜蒌挂满藤蔓间,煞是惹人喜爱,当地10多名村民躬身其中,穿梭其间,一派繁忙景象,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们正抢抓天气,按照订单要求,抓紧时间进行采摘。
不远处,两村民正在用机器将瓜籽洗净并存放,一系列动作十分娴熟。瓜蒌籽有点儿像大家常见的西瓜籽,颗粒圆润饱满,仔细闻闻,还能嗅一股清甜香味,这些瓜蒌籽采摘后经过淘洗、晾晒、筛选等工序后,会有商户专门收购。
村支书记刘红斌介绍:“在产业发展之初,岳北村结合村情,坚持以“抓产业、调结构、强基础、促增收”为基本思路,在外出考察的基础上,今年3月份建成50亩瓜蒌种植园。在管理中,园区实行“村集体经济+农户+种粮大户”的发展模式,带动有劳动能力的农户一起种植瓜蒌,增收致富。”
没有想到,小小的瓜蒌,却藏着的产业发展致富的“秘密”。瓜蒌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大,瓜蒌皮、瓜蒌仁、瓜蒌根茎能入药,瓜蒌籽也可作为一种休闲零食。可谓全身都是宝。村支书刘红斌指着金灿灿的瓜蒌,高兴地算起了丰收账:“瓜籽23元一斤、瓜皮5元一斤。每亩可收300斤干瓜籽、200余斤干瓜皮。这样,今年的总收益能达到20余万元。
廖其仁是岳北村村民,从今年3月开始,她便加入了瓜蒌基地务工,从瓜蒌种植、管护到采摘一系列操作流程游刃有余。说起自己在基地工作,廖其仁满脸开心:“感觉很好,收获满满!基地离家近,既照顾了小孩,又让我们赚到了钱!”
据了解,岳北村的瓜蒌产业,带动了该村10余户村民发展致富,年户均增收达到了2万余元。
“老百姓非常赞同和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们租了他们的地,他们也能打一份工,今年更高的有两万多元的收入,更低的也有一万多元。”岳北村村支书刘红斌者说。
种植有收益,这也更加坚定了村上里发展瓜蒌产业的信心。现如今,瓜蒌基地里还套种了黄精,发展林下种植,这样既可增加土地的附加值,又能增加村集体收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赵诗 蒋鹏 何振宇)
来源: 光明网
带你识别瓜蒌、瓜蒌皮、瓜蒌子瓜蒌
瓜蒌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连果梗剪下,置通风处阴干。
栝楼植物
双边栝楼
【性状】 本品呈类球形或宽椭圆形,长7~15cm,直径6~10cm。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皱缩或较光滑,顶端有圆形的花柱残基,基部略尖,具残存的果梗。轻重不一。质脆,易破开,内表面黄白色,有红黄色丝络,果瓤橙黄色,黏稠,与多数种子粘结成团。具焦糖气,味微酸、甜。
瓜蒌药材
瓜蒌性状鉴别
非正品:
糙点栝楼:为葫芦壳植物糙点栝楼Trichosanthes dunniana Levl.的果实。本品呈宽卵形或卵形。长8-12cm,宽6-8cm。橙黄色至棕褐色,光滑。果梗粗壮,果瓤墨绿色。
长萼栝楼:为葫芦壳植物长萼栝楼Trichosanthes lacerbractea Hayata的果实。 本品球形,稀倒卵状球形。直径5-8cm。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光滑。顶端具花柱残基,基部有果梗痕,果瓤墨绿色。
王瓜:江浙一带有以同属植物王瓜T. cucumeroides Maxim.的果皮和种子作瓜蒌和瓜蒌仁药用的,王瓜的果皮,多横切成两半,球形,中空,色较淡,黄色。种子为长方十字形,两端各有一个圆形的凹陷或成小孔状,中间围有一个宽环,俗称“带子缠腰”,长 0.9~1.2cm,宽1~1.4cm,厚6~8mm。表面粗糙,淡黄色或灰 棕色。有小颗粒状突起。种皮破开后可见3室,两端室内中空,多 有1孔,中间一室较大,内有2片长方形子叶。气微、味淡。其 药材形态及效用与瓜蒌有明显区别,为不同中药,不宜混淆。
【炮制】 压扁,切丝或切块。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的丝或块状。外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皱缩或较光滑;内表面黄白色,有红黄色丝络,果瓤橙黄色,与多数种子粘结成团。具焦糖气,味微酸、甜。
瓜蒌饮片
瓜蒌皮
瓜蒌皮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成熟果皮。秋季采摘成熟果实,剖开,除去果瓤及种子,阴干。
【性状】 本品常切成2至数瓣,边缘向内卷曲,长6~12cm。外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皱缩,有的有残存果梗;内表面黄白色。质较脆,易折断。具焦糖气,味淡、微酸。
瓜蒌皮(双边栝楼)
瓜蒌皮
瓜蒌皮性状鉴别
【炮制】 洗净,稍晾,切丝,晒干。
【性状】 本品呈丝条状,边缘向内卷曲。外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皱缩,有时可见残存果梗;内表面黄白色。质较脆,易折断。具焦糖气,味淡、微酸。
瓜蒌皮饮片
瓜蒌子
瓜蒌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摘成熟果实,剖开,取出种子,洗净,晒干。
【性状】 栝楼 呈扁平椭圆形,长12~15 mm,宽6~10mm,厚约3.5 mm。表面浅棕色至棕褐色,平滑,沿边缘有1圈沟纹。顶端较尖,有种脐,基部钝圆或较狭。种皮坚硬;内种皮膜质,灰绿色,子叶2,黄白色,富油性。气微,味淡。
瓜蒌子
双边栝楼 较大而扁,长15~19mm,宽8~10mm,厚约2.5mm。表面棕褐色,沟纹明显而环边较宽。顶端平截。
双边栝楼
双边栝楼
瓜蒌子性状鉴别
伪品:单边瓜蒌子
市场上所谓的“单边瓜蒌子”实际上并不是正品药典瓜蒌子来源,具体品种不详,也已经流通多年。
单边瓜蒌子
伪品:长萼栝楼种子
长萼栝楼种子厚度明显较大,是正品瓜蒌子厚度的2倍以上,边缘沟纹断续排列,如虫蚀状。以此可以区分。
长萼栝楼种子
几种不同瓜蒌子的对比
【化学成分】 瓜蒌果实含皂甙、有机酸及其盐类、树脂、脂肪油、色素、糖类,还含有精氨酸、赖氨酸、丙氨盐、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甘氨酸及类生物碱物质,后者含有多个单体。
果皮含棕榈酸、木蜡酸、蜡酸、蒙坦尼酸、蜂蜜酸并含钾、钠、钙、镁、铜、锌、铁、钼、铬等金属元素。
瓜蒌仁含皂甙、有机酸及其盐、树脂、脂肪油及色素。脂肪油仿量为26%,其中饱和脂肪酸占30%,不饱和脂肪酸占66.5%,以瓜蒌酸 为主。种子油中尚含有安石榴酸,可能为瓜蒌属种子油中的特片成分。油中还含有4个5-萜类,6个7-萜类,被鉴定为菜油甾醇、7,24-胆甾双烯醇、7,25-胆甾双烯醇,7,22,25-胆甾三烯醇。并分到豆甾完醇。
【药理作用】
瓜蒌的药理作用
1、祛痰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从瓜萎皮中分得的总氨基酸有良好的祛痰效果。
2.泻下作用 瓜篓含致泻物质,有泻下作用。瓜蒌皮作用较弱;仁作用强;瓜蒌霜则作为缓和。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瓜篓皮(35%)子(65%)水煎醇沉浓缩剂,以及瓜蒌皮浸膏经阳离子树脂交换所得的部分制成的注射液(简称瓜蒌注射液),均对豚鼠离体心脏有扩张冠脉的作用,而以后者更为显着。每1ml灌注液中含生药量为2.5或50mg时,可使冠脉流量分别增加55%或71%。在离体免心试验中亦有类似结果。瓜蒌注射液对垂体后时素引起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能明显提高小鼠对常压、低压缺氧的耐受力;对预先皮下注射给予异丙肾上腺素的小鼠,在低压缺氧情况下也能提高存活率,但并不延长司可巴比妥钠对小鼠的睡眠时间,提示其提高耐缺氧能力的作用与中枢神经系统无关。瓜蒌不同部位的扩冠作用强度为:瓜蒌皮>瓜蒌霜>瓜蒌子>瓜蒌仁>瓜蒌子壳。
4、抗菌作用 1:5-1:1瓜蒌煎剂或浸剂,在体外对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肠内致病菌有抑 *** 用;并对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流感杆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及星形奴卡氏菌等也有一定抑 *** 用。
5、抗癌作用 1:5瓜篓煎剂在体外(玻片法)能杀死小鼠腹水癌细胞。瓜蒌皮的体外抗癌效果比瓜蒌仁好,且以60%乙醇提取物作用最强。自瓜蒌皮的醚浸出液中得到的类白色非晶体粉末也有体外抗癌作用,动物试验表明,瓜蒌对肉瘤有一定的抑 *** 用。对腹水癌的作用不明显。亦有报道,瓜蒌制剂对小鼠移植性U-14、S-180等无效。
6、抗溃疡作用 括楼果实经50%乙醇在90℃提取三次后,真空干燥得一黑褐色粉末(TKE)。在幽门结扎的大鼠实验中,TKE500和1000mg/kg明显降低大鼠胃酸分泌及胃酸的浓度,100mg/lgTKE则使上述指标有所上升。100,500,1000mg/kg TKE 对结扎幽门引赶快起的溃疡均有抑 *** 用,抑制率分别为44.4%、68.2%、84.1%。同剂量的TKE使水浸压法诱发的大鼠胃损伤分别减轻16.5%、51%和66.9%。对组胺引起的胃粘膜损伤虽然有所减轻,但差异无显着意义。TKE在500mg/kg、1000mg/kg时能保护5-羟色胺诱发的胃粘膜损伤,抑制率分别为59.1%和63.6%。用预防给药的 *** ,TKE(500,1000mg/kg)对盐酸乙醇诱发的胃粘膜损伤的抑制率分别为80.9%和94.8%,一些致坏死剂如1ml0.6molHCI和 0.2molNaOH或35%NaCl可导致胃粘膜严重损伤,预先给予TKE可使损伤减轻。另外,TKE还能治愈乙酸所造成的胃溃疡。体外实验中,2.5×10(-3)g/kg和1.0×10(-2)g/kg TKE对乙酰胆碱引起的小鼠回肠收缩有明显的松弛作用。表明较高剂量的TKE具有抑制胃酸分泌及抗溃疡作用,TKE 能减轻乙酸引起的溃疡,说明TKE可能具有治疗慢性溃疡的作用。
7、延缓衰老作用 2.5%瓜蒌酸醇提成分,观察具对果蝇生殖力的影响,在10-15天子代果蝇数目对照组为65.8±13.0只,而瓜蒌组为130.2±12.6(与对照组高峰期比较p<0.01);40-45天时,对照组的子代果蝇数目为4.9±1.6只,而瓜蒌组为25.5±1.8只(与对照组相应时间比较p <0.01)。说明瓜蒌可明显增强果蝇生殖力,延缓其随龄退化。
瓜蒌子的药理作用
1、抗癌作用 栝楼仁体外有抗癌作用。从栝楼种子提取出的栝楼子糖蛋白具有核糖体灭活作用,栝楼子糖蛋偶联单克隆抗体(抗原为Thy1,2)可选择性杀灭表达Thy1,2抗原的白血病细胞;栝楼子糖蛋白免疫毒素进入细胞的机制与蓖麻毒蛋白A链免疫毒素不同,前者在体内的应用前景更好。
2、毒性 内服过量栝楼仁可引起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和腹痛泄泻。
3、泻下作用 栝楼仁所含脂肪油致泻作用较强。
4、抑制血小板聚集 栝楼仁的主要成分栝楼酸,对胶原、二磷酸腺苷、肾上腺素 *** 的血小板聚集有浓度依赖性抑 *** 用,抑制效价和亚麻酸(LNA)大致相同。
5、其它作用 栝楼子、仁均有扩张豚鼠离体心脏冠脉的作用。
瓜蒌
【性味与归经】 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结胸痞满,乳痈,肺痈,肠痈,大便秘结。
【用法与用量】 9~15g。
【注意】 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瓜蒌皮
【性味与归经】 甘,寒。归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化痰,利气宽胸。用于痰热咳嗽,胸闷胁痛。
【用法与用量】 6~10g。
【注意】 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瓜蒌子
【性味与归经】 甘,寒。归肺、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 润肺化痰,滑肠通便。用于燥咳痰黏,肠燥便秘。
【用法与用量】 9~15g。
【注意】 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瓜蒌子:被当做休闲零食,味甜而香,口感清爽瓜蒌。瓜蒌子是葫芦科植物瓜蒌楼或双边瓜蒌楼的干燥成熟种子。它们长2-15mm,宽6-10mm,厚度在3.5mm,为扁平的椭圆形。
瓜蒌的种子呈浅棕色或棕褐色,外表有一些浅色花纹。根据《本草纲目》记载,瓜蒌具有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止消渴、利大便消痈肿疮毒等功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瓜蒌籽还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抗氧化、抗血栓、形成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瓜蒌籽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辽宁、山西、四川等地。秋季采摘瓜蒌籽果实剖开后即可获取种子。
值得注意的是,双边栝楼也叫中华栝楼。其植株相对较小,叶片多为3-7深裂,裂片为线状披针形倒披针形。除了作为中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外,瓜蒌子还可以用作食品。在某些地方,瓜蒌子被当做休闲零食,其味甜而香,口感清爽。此外,瓜蒌子还可以用来 *** 饮料或糖果等。
总的来说,瓜蒌子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的中药材和食材,但具体的用法和用量更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瓜蒌TRICHOSANTHIS FRUCTUS
来源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成熟果实。
相关名
瓜蒌、栝楼、天瓜、全瓜蒌、银瓜蒌、糖瓜蒌;蒌皮、炙蒌皮、栝楼皮、栝楼壳;蒌仁、蒌子、瓜蒌子、栝楼子、栝楼仁、炒蒌仁。
产地
栝楼主产于山东、河北、河南、安徽等地;双边栝楼主产于四川、江西、湖北、湖南、广东、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连果梗剪下,置通风处阴干。
性状鉴别
本品呈类球形或宽橢圆形,长7~15cm,直径6~10cm。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皱缩或较光滑,顶端有圆形的花柱残基,基部略尖,具残存的果梗。轻重不一。质脆,易破开,内表面黄白色,有红黄色丝络,果瓤橙黄色,黏稠,与多数种子粘结成团。具焦糖气,味微酸、甜。
饮片 呈不规则的丝或块状。外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皱缩或较光滑;内表面黄白色,有红黄色丝络,果概橙黄色,与多数种子黏结味微甜。成团。具焦糖气,味微酸、甜。
性味归经
甘,寒;归肺、胃、大肠经。
性能特点
本品甘寒滑润,入肺、胃、大肠经。 既清肺润燥涤痰、利气宽胸开痹,又消肿散结、滑肠通便,善治肺热咳痰、胸痹结胸、乳痈、肺痈、肠痈,以及热结肠燥便秘。
功效
清肺润燥化痰,利气宽胸,消肿散结,润肠通便。
主治病症
(1)肺热咳嗽、痰稠不易咳出。
(2)胸痹,结胸。
(3)乳痛肿痛,肺痈,肠痈。
(4)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瓜蒌皮6~12g,瓜蒌仁9~15g,全瓜萎9~15g;或入丸散。瓜蒌皮长于清肺化痰,利气宽胸;瓜蒌仁长于润肺化痰,滑肠通便;全瓜蒌兼具两者功效。
马、牛30~60g,猪、羊10~20g,犬6~8g,兔、禽0.5~1.5g。不宜乌头同用。
ri一
使用注意
本品寒凉滑润,故脾虚便溏及寒痰、湿痰者忌服。反乌头,不宜与附子、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同用。
植物文化
传说古时候,江南有座高山,山上有许多洞,洞被密林遮掩,云雾缭绕,传说有神仙居住。
当地有个樵夫,家境贫寒,母病因无钱医治而逝,他极度悲伤而独居,以砍柴为生。有天中午,他进山砍柴,又累又渴,便循着泉水响声找到一个山洞外,喝足了水,就躺在树阴下的一块石板上歇息。迷糊中,他仿佛听到了说话声,寻声望去,竟赫然看见长着黑白胡子的两个老者在谈论。黑胡子老者说:“今年咱的洞里结了好大一对金瓜。”白胡子摆摆手:“嘘,小声点,那边躺着个砍柴的,当心把咱的金瓜偷走。”黑胡子不以为然:“怕什么,他进不了洞,只有七月初七时,口念天门地门开,摘金瓜的主人进来才行。”白胡子生气了:“别说了,咱们下棋。”听到这里,樵夫滚下了石板,猛然醒了,原来是个梦,那有什么老者?他沮丧地挑起柴担回家。
后来,他越想越觉得神奇:”我莫非遇到了神仙,那山洞真藏着宝贝?”他决定试试,七月初七这天,他来到山洞中,按时念话,果然噶的一声,洞里一扇石门打开,眼前更打更阔,金光闪闪,走进去,只见里面长着一架碧绿的青藤,其上果然结有一对金瓜。他高兴的爬上去,摘下金瓜,一口气跑回家,到家一看,他楞了,这哪是金瓜呀,分明是两个普通的小圆瓜,他把瓜扔到了一边。
过些日子,樵夫又上山砍柴,不自主的又来到哪个山洞外,又躺在石板上歇息。刚闭上眼,就又听到了谈话声,还是那两个老者。白胡子埋怨:”都怪你多嘴,咱的金瓜被偷走了。”黑胡子说:“怕什么,又不是金瓜。”白胡子说:“可那是名贵药材呀,比金子还贵重。”那非得心地善良的人才会用,非得把瓜的皮色晒红才会有润肺清热的作用哩。”樵夫醒来,边回家边想,这莫非是神仙托梦,要我种药材给人治病?到家后,他找到了已经烂了的两个瓜。取出瓜籽,来年开春种在了院子里。到秋天,果然结了很多的瓜。他摘下晒红,叫咳嗽痰喘的病人吃,一个个都见效。之后,他每年栽种,送给病家,且分文不取。人们尊敬他,让他给这种瓜取个名字,他想,瓜地在高出的藤架上,需登爬摘取,就叫"瓜蒌"吧。后来,又渐渐被写成了"栝楼"和栝蒌"。
凡是在农村的朋友们,大家肯定对瓜蒌是比较熟悉的,别看这种植物普普通通,但是它的药用价值却是很高的。尤其是女性朋友如果患乳痈肿痛、便秘上火的时候,农村里常见的这种野瓜更好用。请广大女性朋友们一起来看看,瓜蒌在防病治病方面到底有哪些功效吧,或许对你的身体保健有帮助。
瓜蒌就是栝楼果的干燥果实,栝楼又叫吊瓜或者老鸦瓜、野瓜,它的根、果、种子都能入药,是很常见的一种中药。我国是瓜蒌传统生产国,瓜蒌在农村很常见,即便到药店买也不贵。喜生于深山峻岭、荆棘丛生的山崖石缝之中。主治痰热咳嗽、咳血、消渴、便秘等。
功效与作用
中医认为,瓜蒌味甘、性寒。《本草纲目》卷十八载:瓜蒌“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止消渴、利大便、消痈肿疮毒”。
瓜蒌籽炒用:“补虚劳口干、润心肺、治吐血、肠风泻血、赤白痢、手面皱”。
清热化痰
本品甘寒清润,有清肺化痰之功,用于肺热咳嗽,痰稠不易咯出之证。可单用,临床常配知母、浙贝母等同用。
利气宽胸
用于胸痹、结胸。本品既能清化痰热,又能宽胸散结,故可通利胸膈之痹塞,为治胸痹、结胸要药。治痰浊痹阻,胸阳不通之胸痹,可配薤白、半夏同用。
消痈散结
用于肺痈,肠痈,乳痈等。治肺痈咳吐脓血,配鱼腥草、芦根等同用。治肠痈,则配败酱草,红藤等同用。治乳痈初起,红肿热痛,可配蒲公英、银花、牛蒡子等同用。
润肠通便
用于肠燥便秘。瓜蒌仁质润多油,有润肠通便之功,用治胃肠实热、肠燥便秘者,常配火麻仁、郁李仁等同用。
附方
1、治胸痛、肋痛:瓜蒌皮四钱(胸痛配薤白头五钱,肋痛配丝瓜络三钱,枳壳一钱五分)。煎汤服。
2、治乳痈肿痛:瓜蒌皮四钱,蒲公英五钱。煎汤服。
3、治牙齿痛疼:瓜蒌皮、露蜂房,烧灰擦牙;以乌臼根、荆柴根、葱根煎汤漱之。
食疗菜谱
瓜蒌汤
材料:瓜蒌;做法:水煎30分钟,取汁,一日内分2~3次温服。功效:主治咳嗽痰多、便秘等症。
瓜蒌粳米粥
材料:瓜蒌,白糖,粳米;做法:加水熬煮成粥。每日早晚食用。内服过量瓜蒌仁可引起胃部不适,恶性呕吐和腹痛泄泻,瓜蒌片可使个别病人月经过多。而且不宜与干姜等乌头类药材同用。
了解到瓜蒌的这么多食疗功效,以及生长习性,大家肯定增长了不少知识。瓜蒌在消痈散结、润肠通便等方面,功效还是很不错的。因此,女性朋友遇到乳痈肿痛、便秘上火时,不妨尝试用这种野瓜来治疗。但是瓜蒌毕竟是一种中药,在服用前还是应当以中医的指导为准,切勿自己乱吃,以免对疾病的治疗产生不利影响。
清热化痰的瓜蒌,这样种植出来的效果更加,且产量更高根据江苏阜宁县瓜蒌生产的实际情况,介绍了炭疽病、霜霉病、根结线虫病、枯萎病、瓜绢螟、蚜虫、茄二十八星瓢虫、瓜实蝇与杂草等病虫草害的发生危害规律。提出了使用病虫系统监测、控制病虫草发生基数、免疫激活提高技术、物理诱杀技术、安全用药防治技术与高效药械应用技术等绿色防控技术。
瓜蒌又称吊瓜、药瓜、圆瓜,属葫芦科栝蒌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瓜蒌籽药食兼用,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近10年来,在阜宁县形成了一定的种植规模,高峰期种植面积近1000 hm2,当前种植品种以皖蒌9号、10号为主。随着种植时间的延续,瓜蒌病虫害愈发突出,严重影响了产业的发展,笔者经多年的调查研究,摸清了本地瓜蒌生产中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全程绿色防控生产技术。
一、瓜蒌病虫草害发生危害规律
1、炭疽病
炭疽病是真菌病害,植株的叶片、茎蔓、果实均可发病,温湿度对发病影响更大。藤蔓过密、通风透光差、地势低洼、氮肥过多的均易引起发病。一般年份会有两个发病高峰期:之一个高峰在6月上中旬-7月初的梅雨季,以夏瓜发病为主;第二个高峰在8-9月份的台风季,以秋瓜发病为主。正常表现为夏瓜发病程度重于秋瓜,皖蒌9号品种重于其它品。2019年10月上中旬调查,病果率更高田块达40%;一旦发病,果实外皮皱缩腐烂,病斑后期结块变硬,不利于对瓜籽采收,同时影响了瓜籽的产量和质量。
2、霜霉病
霜霉病在苗期、成株期均能发生,尤其是在生长中后期阶段霜霉病更为常见。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初期侵染老叶,感病较重则会对全株都产生影响。发病初期,叶面上会先出现水渍状的淡绿色或黄色的小斑点,后期整个叶面呈现出多角形的褪绿现象,并产生灰褐色、黄褐色的病斑,严重时叶片干枯卷曲,最终整株枯黄而死。
3、根结线虫病
由根结线虫引起,在瓜蒌主根、侧根和须根上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根结。一般连续种植3年以上基地发生逐年加重,连续多年在阜宁县芦蒲镇、郭墅镇、三灶镇、新沟镇等不同田块进行调查,渠北高亢沙壤种植区根结线虫病明显重于其他基地,最重田块病株率达1.13%。一旦发病后根部逐渐腐烂,藤蔓生长缓慢、叶片黄蒌,整株矮化、瘦弱,似缺肥状,结果小而少。
4、枯萎病
多在植株挂果后发生,发病初期叶片下部叶片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严重时整株叶片下垂,茎基部有裂隙,并有黄褐色胶状物溢出。低洼田块及暴雨后排水不及时田块往往导致该病迅速发生。
5、瓜绢螟
以蛹或老熟幼虫在枯卷叶片或表土中越冬,灯下越冬代成虫多在5月底6月初查见,8月底至9月上中旬卵及幼虫发生数量较高,田间危害明显。瓜绢螟主要取食嫩叶,致叶片穿孔或形成缺刻,发生严重年份,叶片仅存叶脉。
6、蚜虫
蚜虫是瓜蒌重要害虫之一,危害高峰期在5-8月份,主要吸食嫩叶汁液,可使叶片卷缩变形、萎缩,并引起病毒病。
7、茄二十八星瓢虫
以成虫、若虫啃食植株叶片和嫩果,一般年份有两个危害高峰期,分别在6月底-7月初和8月底-9月上中旬。被害叶片仅留叶脉及上表皮,形成许多不规则透明的凹纹,被害果实形成许多凹纹,对果实的产量和品种影响较大。
8、瓜实蝇
6-9月是瓜实蝇的危害盛期。它在幼果皮内产卵,孵化,蛀食瓜果,破损瓜皮组织,影响籽胚发育,使瓜籽不实,增加瘪籽,瓜籽产量下降,是瓜蒌的主要害虫。
9、杂草
本地瓜蒌田杂草主要有禾本科类的马塘、牛筋草、看麦娘、硬草等,阔叶类的荠菜、牛繁缕、泽漆、小飞蓬和野老鹳等。
二、绿色防控技术应用
1、病虫系统监测
病虫害系统监测是做好绿色防控的关键,必须贯穿瓜蒌生产的全过程,按照农作物病虫调查规范,每5-7天调查一次病虫发生种类,受害株、病叶率和虫口密度,明确主要防控对象,准确判断防治适期。
2、病虫草发生基数控制
新拓展种植区选用无病壮苗,对根结线虫病、病毒病具有较好地抑 *** 用;推广工厂化育苗技术,培育壮苗、适时移栽、合理密植,轮作倒茬、清洁田园、及时拔除田间病株、摘除病叶、病果等;科学肥水管理,控氮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开展春秋两季中耕松土,促进根部生长,减轻杂草发生。为瓜蒌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3、免疫激活提高技术
利用氨基寡糖素、赤·吲乙·芸薹、寡雄腐霉等可诱导激活植物抗性和调节植物生长功能的特点,与不同防治药剂的协同使用,提高植株抗逆能力。苗期喷雾氨基寡糖素、赤·吲乙·芸墓,表现为叶色黑绿、茎秆粗壮,发病少等优点,还可增加植株抗病性和提高幼苗对不良环境的抗逆能力,花期喷施氨基寡糖素和赤·吲乙·芸薹等调节剂可起到保花、提高坐果率的作用。
4、物理诱杀技术
(1)黄板诱杀
利用蚜虫、烟粉虱、瓜小实蝇成虫对黄色的趋性进行诱杀,从而减少害虫的发生与危害。通过试验观察,亩悬挂30片较为经济,悬挂高度控制在网层下10-15 cm左右。
(2)灯光诱杀
在田间棋盘式按置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利用瓜绢螟、小地老虎、斜纹夜蛾、金龟子等害虫对光的趋性诱杀其成虫。单灯控制面积15-20亩,可有效降低虫口基数。
5、安全用药防治技术
目前仍未查见用于瓜蒌病虫防治登记农药,笔者经过调查和试验,筛选了一些可用于防治瓜蒌病虫害的药剂品种。一是利用各种农用抗生素、病原微生物以及植物源杀虫剂、杀菌剂,如多抗霉素、春雷霉素,氨基寡糖素、农用链霉素、除虫菊素、Bt杀虫剂,苦参碱、印楝素等防治炭疽病、霜霉病、瓜绢螟、瓢虫、蚜虫等多种病虫害;二是利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开展应急防控。
瓜蒌病虫草害综合防控历及配方药剂推荐
6、高效药械应用技术
推广先进且适用于瓜蒌田的高效药械以减少农药浪费、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农药利用率和对病虫害防治效果。
(1)热雾沉降施药技术
热雾机是一种新型高效病虫防治作业机具,可沿田埂施药,无需进入田间,又能在更佳防治适期施药,保证了防治效果,节省了防治时间,具有高工效、高防效、更减量、更环保等特点。
(2)多旋翼无人植保机作业技术
此类机械作业效率高,雾化效果好,可大面积作业,与人工相比可有效降低施药成本,减少农药用量,农药高度雾化后更易吸附于植株表面,起到很好地防治效果。
三、结语
瓜蒌病虫害控制应在综合防控历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发生种类、发生期、发生量因地制宜开展精准防控,提倡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 *** ,尽量不施或少施农药。开展防治时能用生物农药绝不用化学农药,严格掌握农药是使用剂量和使用次数。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制定出一套科学高效绿色生产技术,以提高瓜蒌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