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五六月份正是岭南佳果荔枝上市的季节。荔枝因其鲜嫩爽口、味道甘美的特点,深得人们喜爱。但有些人吃了荔枝后咽喉痛、口干渴,有些人吃了荔枝更是脸上爆痘。如何吃荔枝才能不上火?广州中医药大学之一附属医院吴伟教授支招。
为何吃荔枝会上火?
荔枝属于热性食物,食用过多容易使人体内阳气过盛,或阴虚火旺之人,容易引起“上火”的症状,如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
其原因主要是荔枝丰富的营养成分、热量及温热药性,会激发人体内本来存在的慢性炎症反应或免疫反应。广东民间有“荔枝有热毒”的说法,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荔枝中含有较高的糖分和果酸,过量摄入糖分会提高血糖水平,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出现口干渴现象。而过多的果酸则可能 *** 胃肠道,导致消化不良或胃部不适,进而引发“上火”现象。
还有一些人,过食荔枝也会导致皮肤湿疹加重。这是因为他们可能对荔枝中的某些成分敏感,导致出现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瘙痒、呼吸困难、肠胃不适等。这种过敏反应也可被视为“上火”的一种表现。
想不上火可以这样吃
吴伟教授介绍,中医养生之道主张春夏养阳。荔枝实乃人体扶阳之佳品,尤其配合进食动物蛋白,助阳更佳。需要注意的是,荔枝含有一定的糖分,因此在品尝时需要适量,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或控制体重的人来说。
另外,吃荔枝想不上火,可以留意以下注意事项:
1.每次食用荔枝不超过300克,每天8-10颗,防止“上火”。
2.在吃荔枝前后适当喝点盐水、凉茶或海带绿豆汤,或者把新鲜荔枝去皮浸入淡盐水中,放入冰柜里冰后食用,防止虚火。
3.对于吃完荔枝后,出现口腔溃疡、长青春痘等“上火”的情况,患者可适当服用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丸等。
4.“上火”的患者,可以每天坚持多喝开水,可以饮用夏桑菊冲剂、王老吉凉茶,也可以冲泡金银花、胖大海或菊花茶饮用,能起到一定的降火作用。广州中医药大学之一附属医院的院内制剂清热祛湿颗粒冲剂可以用于降火。
5.岭南民间食疗方可以缓解上火:①冬瓜生地猪脊骨汤;②老鼠瓜鲫鱼排骨汤;③冬瓜薏苡仁鸭子汤;④土茯苓生地草龟汤;⑤鸡骨草猪排骨汤。(记者陈辉 通讯员 刘庆钧 贠英杰)
来源: 羊城晚报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荔枝核荔枝核,大家很熟悉,因为荔枝是大家非常喜爱的水果,而且生活中太常见了。不过相信很少有人知道荔枝核其实是一味很好的理气药。
荔枝核,是荔枝果实的干燥成熟种子,主要分布于福建以及两广地区。夏季果实成熟,吃完果肉收集起完整的果核即使这一味中药。生用即可,也可以用盐水炙用,用的时候要将其打碎。
荔枝核,味辛、微苦,性温。主要归肝经、胃经。其主要的功效是:行气散结,散寒止痛。
荔枝核是理气药,有很好的行气功效,入肝经,能疏肝理气。荔枝核味辛,能散能行,性温去寒,因此有散寒止痛,行气散结之效。当寒邪凝聚,气滞疼痛时,可以取荔枝核配合小茴香、青皮等药物一起使用。
除了上述应用外,荔枝核还能够治疗胃脘疼痛、痛经以及产后腹痛等疾病。当肝气郁结、肝胃不和时,导致胃脘疼痛,可以取荔枝核治疗,例如荔枝散。当肝郁气滞血瘀导致的痛经以及产后腹痛,也可以应用荔枝核治疗。
临床应用发现荔枝核有一定降血糖的作用。
古文:
《本草衍义》:治心痛,小肠气痛,以一枚煨存性,研末,新酒调服。
《本草备要》:辟寒邪,治胃脘痛。
不卖药!不卖药!不卖药!
又到了吃荔枝的时候,荔枝有多好吃我就不说了,又甜又解渴,除了贵没毛病。
但是吃完荔枝,荔枝壳和荔枝核都别扔,那都是好东西,在中医里,它们都是中药材。
荔枝壳,性味苦寒,归心经。有除湿止痢,止血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痢疾、血崩和湿疹。
如果你吃了荔枝上火了,赶紧把荔枝壳煮水当茶饮,苦寒的荔枝壳就可以解除荔枝的热性。
再来看看荔枝核。
荔枝核是个正经的中药材,性味苦、温,归肝、肾经。有行气散结,祛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寒疝腹痛,睾丸肿痛等症。我平时在治疗卵巢囊肿的时候也会用到荔枝核。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
程女士,45岁,是个典型的家庭主妇,家里俩孩,一大一小,小的正值青春期,还跟婆婆住在一块。平时程女士教育孩子,婆婆就老在旁边反驳,还爱唠叨程女士,饭不可口了,地上脏了等等,到处挑毛病。
久而久之,程女士在家就感觉压抑,一见到婆婆就焦虑紧张,生怕再挑自己的毛病,平时也吃不下饭,晚上失眠。
去年5月份总感觉胸闷,来例假时 *** 胀痛难忍,去医院检查之后查出了卵巢囊肿4.3cm,儿子也是知道妈妈生病了,在家也开始乖起来了,虽然囊肿不算太大,但是程女士害怕手术,就经朋友介绍,找到我远程看诊。
经过详细的辨证,程女士是肝气郁滞导致的,治疗上应该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同时调理脾胃为主。
给她开方:粉丹皮、炒山栀、杭菊、钩藤、夏枯草、生牡蛎、橘核、荔枝核、赤芍、白芍、麦门冬、玄参、桑寄等。
同时我也开导她平时可以多出去转转,平稳一下心态,还是要以治疗身体为主。
两周后程女士跟我说,胸闷改善了许多,每天早上都出去转一圈,减少跟婆婆的相处,心情也好多了。
两个月后,程女士去医院复查,显示囊肿已经消失了。
对于女性来说,卵巢十分重要,卵巢上长了囊肿,对女性的危害不容小觑,可能引起女性不孕,甚至威胁到生命,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小看卵巢囊肿。平时也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
吃完荔枝,头晕抽搐?警惕“荔枝病”→眼下正值荔枝大量上市,荔枝虽然美味,却不宜贪多,过量食用可能会患上所谓的“荔枝病”。
在河北石家庄市便民市场,新鲜的鸡嘴荔枝刚刚上市,鲜红的颜色令人垂涎欲滴,而且价格也比较合适,备受消费者青睐,但是专家指出,荔枝吃不对,会有患病的风险。
河北医科大学之一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 胡环宇:空腹或者大量食用荔枝之后,果糖会摄入过多,会 *** 胰岛素分泌过多,这样会造成低血糖。一次性吃很多,就容易产生所谓的“荔枝病”,头晕、四肢湿冷,可能还会出现抽搐。
专家分析,血糖调节功能差的人,果糖转化为葡萄糖的作用更弱,大量摄入果糖时,会更容易引发低血糖。
河北医科大学之一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 胡环宇:之一不要空腹吃,第二不要一次性吃太多,10颗以内是没问题的。如果乏力、头晕,可以赶紧平卧,喝一点葡萄糖水或者白糖水,缓解一下。如果有惊厥抽搐,一定要先就医。
来源:央视财经
岭南妇科养生坊|饥食荔枝,饱食黄皮,快来了解下这两种当季水果~团队导师
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岭南名中医、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妇科主任医师 王小云
【开栏语】
从古至今,文人墨客都喜用花来喻女性,美丽、娇艳。然而,妇科疾病成了摧毁这花朵的首要敌人。无论是青春期的月经失调、育龄期的不孕、更年期的抑郁、睡眠障碍,皆能让人心情沮丧、容颜失色。看病不如防病,省名中医王小云跟您一起,共同维护人生的花朵。
最近,
在广东的街头、乡间、田里
到处可见两种颜色鲜亮的水果
红色的是荔枝,
黄色的是黄皮,
色泽饱满,
滋味甘甜,
令人垂涎欲滴,
究竟这两种水果有什么功效呢?
又有哪些人群适合吃呢?
且听我们娓娓道来~
在热辣的六月,广州街头远远望去也是火红的一片,走进一瞧,一颗颗圆滚滚、红彤彤的荔枝赫然映入眼帘,赭红色的壳子泡在澄澈明净的水里,净洁娇艳,连带着深绿色的枝叶,饶有生气,随手抽个枝杈出来,缀着好几颗圆滚滚的尤物,琳琅又可人儿,轻轻剥去略粗粝的外壳,莹若凝脂的果肉便蹦跳出来,跌到嘴里,满口甘滋爽脆、鲜嫩多汁,盼了一整年的鲜活荔枝,终于热烈地来了~
作为荔枝的主要原产地,广东荔枝产量占全国荔枝的五成以上,占世界荔枝的三分之一,其荔枝产量和面积均超过海南、广西、福建等产区。而且广东荔枝的三大品牌远近闻名——糯米糍、桂味和挂绿。糯米糍果子 *** ,外皮色深,殷红之余,还泛着淡黄;果肉特点三字便可概括—软、嫩、清,除此之外,还核小多汁,吃起来那叫一个快意。挂绿和桂味本质上是同一品种,外壳六分泛红,四分发绿,果肉有清幽的桂花香味,甜美之外,脆爽紧致,汁水潜于果肉,很有咀嚼的 *** 。
一、荔枝的功效作用
荔枝味甘、酸,性温,入心、脾、肝经,果 *** 有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补心安神的功效。《玉楸药解》:“荔枝,甘温滋润,最益脾肝精血。阳败血寒,最宜此味”。荔枝肉特别适合脾虚、阳气不足、肝血不足的人群,寒咳患者也适宜吃荔枝。
二、荔枝怎样吃不“热气”?
荔枝气味纯阳,新鲜荔枝食入过多,就会出现牙龈肿痛、口痛或鼻出血等症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热气”,那么,怎么吃荔枝才能不热气呢?
1.盐水浸泡:将剥掉外壳的荔枝,冲洗干净之后,浸泡进30%的盐水中,浸泡一个小时就能够取出,剥开白色薄膜就能吃了,经过盐水的浸泡之后很大程度的将荔枝的火气降低了。
2.吃掉果膜:我们在剥荔枝壳的时候,果肉上有一层薄薄的白膜,有点涩涩的口感,一般我们都是将它剥掉的,但是如果要防止上火的话建议将薄膜也一起吃掉,然后吃完荔枝之后将荔枝蒂部凹进去的果肉白色的蒂状部分也一起吃掉,同样可以防止热气。
3.每次不宜超10颗:普通人每次食用荔枝也不宜超过10颗,尤其是儿童每次吃3~4颗即可,不可过量。
4.喝点淡盐水或凉茶:在吃荔枝之前可以适量的喝点盐水或者夏枯草凉茶、冬瓜汤、绿豆汤,或者用20~30克的生地煲瘦肉或猪骨汤喝,可以有效的预防荔枝病。
三、荔枝的食用禁忌
因荔枝性温的缘故,吃多易上火,故不适合阴虚和湿热体质人群食用。尤其糖尿病患者,阴虚火旺者,正在长青春痘、生疮、伤风感冒者,急性炎症患者,孕妇、儿童等人群,均不宜吃荔枝。同时因荔枝核的钾含量较多,所以肾病患者也尽量少吃。
然而,大家在大快朵颐的时候,也要警惕“荔枝病”的发现,因荔枝糖分高,荔枝吃得太多,转化酶供不应求,不但不能把果糖转化,反倒会让血液内葡萄糖不足,出现头晕、心慌、脸色苍白、眩晕、晕厥类近低血糖症状,医学上称之为荔枝急性中毒,也称“荔枝病”。所以建议大家尽量饭后半小时食用,避免空腹食用。
在广东有句谚语:“饥食荔枝,饱食黄皮”,说完荔枝,我们再来说说另一种水果——黄皮果。黄皮是中国南方果品之一,别称黄弹、黄弹子等。和荔枝一样。黄皮也分为几种,分别是:土黄皮、鸡心黄皮、无核黄皮、冰糖黄皮。冰糖黄皮外形是硕大圆润的,吃起来甘甜异常,没有一丝酸苦味;土黄皮果外形略小,味道酸涩;鸡心黄皮则外形椭圆,酷似鸡心,色泽褐黄色,有光泽,果大,果肉黄白色,水润嫩滑多汁,味道酸甜爽口,回味悠长。而且营养丰富,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机酸和果胶。无核黄皮,则顾名思义就是无核的黄皮,外形比一般的鸡心黄皮果要大,外表不甚光滑,摸起来似有棱边。
一、黄皮的食用 ***
1.生吃:将黄皮果洗干净后可直接食用,用手轻轻一挤~就能将里面的浆肉吮食口中~而且黄皮果的果肉可以去解油腻,建议饭后食用,能促进消化。
2.蜜饯:黄皮果连肉带皮可以 *** 成果脯、蜜饯。 *** 的时候记得先把青色籽核挤出,放太阳下晒干,加上川贝、蜂蜜浸煮,等它完全入味,再风干即可。经常食用能消食化痰,还能快速消除吸烟喝酒导致的口气。
3.酿酒:将黄皮果洗净挤出籽核,铺放到坛内,根据5:1的比例撒入冰糖,然后封紧盖口,使它自然发酵。黄皮果富含果酸,与冰糖产生反应,就会生出果香浓郁的酒浆,风味独特,而且能除暑热。
4.果酱:黄皮果还可以用来 *** 成果酱。先将果肉挤出,扔掉皮和果核,然后加入油盐等味料一同做成蘸酱。因为黄皮果天然的果酸味道清香,所以在吃烤羊肉、烤鸭、烧鹅一类食品的时候,可以蘸食黄皮果酱,能提升食物的鲜香。
5.入菜:是不是没有想到黄皮果还可以用来炒菜?一般最常见的是和肉类相搭配,如黄皮焖排骨、黄皮碌鹅、黄皮蒸鸡等等。在烹饪菜肴的时候也可以将果核一同炒菜,十分开胃。但是需要注意火候,避免让黄皮本身的口感流失。
二、黄皮果的功效作用
1.促进消化:吃黄皮果可消除腹胀、助消化。有一种苦味较重的黄皮,效果更好。黄皮的苦味可以 *** 胆汁分泌,促进消化。这种苦味质还有强心作用,又能松弛胸腹肌肉紧张,使胀满状况得到减少或消除。
2.顺气镇咳:之所以能顺气、镇咳,是因为它具有松弛胸腹肌肉紧张作用。只要使呼吸顺畅,没有障碍问题,咳嗽的症状自然就缓解了。黄皮果中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质,如抗坏血酸、多种氨基酸等,能提高人体胃液的酸度, *** 胃液的等以及酚类,能调畅人体气机,减轻因气滞而导致的胀满疼痛。
3.消暑生津:天气炎热在外活动时,如果感到口渴或头脑闷热不适时,马上嚼几个黄皮果,不仅生津、止渴,还有预防中暑的好处。
三、黄皮果的食用禁忌
1.由于黄皮果性凉,所以脾胃虚寒的人或患有胃炎的人,应注意不可多食黄皮果,否则容易造成腹泻。
2.小孩子也不建议多食,因为孩子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稍微食用一点不影响,如果食用过多会伤害肠胃。
3.血糖偏高的人群也不建议食用。虽说黄皮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糖,能够帮助补充能量和营养,但血糖长期较高的朋友更好不要吃。
专家简介
王小云: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协作导师。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岭南名中医,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教学名师、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学家经验继承导师,师从“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广东省中医院妇科学术带头人、广东省中医院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全国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妇科重点专科协作组牵头单位负责人,王小云全国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会长。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上午(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三楼音乐治疗室)、周五下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西区五楼特需门诊)
黄旭春: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人才,王小云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全国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肖承悰教授学术传承人,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广东省名中医王小云教授学术传承人。中国中医研究促进会骨松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研究促进会骨松分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全天(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二楼妇科门诊)、周二下午(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三楼音乐治疗室)。
曹晓静:
主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博士后,瑞典Karolinska Institutet访问学者。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广东省名中医王小云教授学术传承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分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腹针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质疏松分会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质疏松分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女性生殖健康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内分泌组秘书,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专家委员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秘书。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周四全天(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二楼妇科门诊)。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岭南中医妇科流派
编辑:杨晓雁 责编:宋莉萍
(部分图片来源于 ***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其实荔枝不仅味美,还一身是宝荔枝肉其性:甘、酸,温,归脾;肝经。《本草纲目》有言:荔枝,炎方之果,性最畏寒。由此可见,荔枝是温补之品,《中药学》也记载,荔枝 *** 有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补心安神的功效。我们吃荔枝肉,确实是可以起到补脾益肝,补血之功,但真的是可以像苏轼那样日啖荔枝三百颗吗?答案显然是否认的。多食荔枝发病的记录古来有之,《食疗本草》载:"荔枝多食则发热。"《海药本草》记载:"荔枝食之多则发热疮。"《本草纲目》也记载:"荔枝鲜者食多,即龈肿口痛,或衄血。病齿匿及火病人尤忌之。"就如谚语“一颗荔枝三把火”,荔枝其性温热,又因其生长的环境因素,又多夹湿,所以多吃荔枝,容易湿热蕴结而上火。我个人吃荔枝一旦超5颗就会口苦,舌麻,口腔溃疡。所以荔枝可以吃,但一定要有节制,一般一次不要超十个。同样,荔枝剥壳后,冲洗干净,浸泡进30%的盐水中,浸泡一个小时就能够取出服用,同样有减少其热性。
荔枝壳(皮),荔枝壳,其性味苦、寒。入心经。《本草纲目》记载:痘疮出发不爽快,荔枝壳煎汤饮之;荔枝壳又解荔枝热,浸水饮。《广西中药志》也记载:荔枝壳煮水外洗治湿疹。《中华本草》则记载,荔枝壳主治除湿止痢;止血。主痢疾;血崩;湿疹。
《本草纲目》言:"荔枝核甘,温,涩,无毒。"《医林纂要》也言:"荔枝核甘涩,温,微咸。"《广西中药志》同样记载:"荔枝核味甘微苦涩,性平,无毒。"《药性歌括四百味》则谈到,“荔枝核温,理气散寒,疝瘕腹痛,服之俱安”。《本草备要》则言:"荔枝核辟寒邪,治胃脘痛。"《中药学》也记载,荔枝核疏肝理气,散结止痛,主治胃脘痛。所以当你吃完荔枝肉,就一定要留下荔枝核,配木香,研末,常治疗心腹胃脘久痛,食欲不振之脘腹胀痛等症。
六月吃“此物”,清凉解暑、宁心安神,教你4种做法换着吃~“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六月正是荔枝大量上市的季节,荔枝果肉甘润,丰富多汁,非常受人们的喜爱。
01
荔枝3大功效
1补充能量,益智补脑
荔枝果肉中含丰富的葡萄糖、蔗糖,总糖量在70%以上,列居多种水果的首位,具有补充能量、增加营养的作用。研究证明,荔枝对大脑组织有补养作用,能明显改善失眠、健忘、神疲等症。
1增强免疫功能
荔枝肉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蛋白质,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珍贵的补品。
1缓解失眠
现在人熬夜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但是此时食用一些荔枝的话能够很好的缓解失眠的症状,对大脑还具有很好的补养作用。
02
荔枝还可以这样吃
荔枝气泡水
材料:荔枝100g,气泡水500ml,砂糖适量
做法:1、把荔枝剥壳,然后把荔枝的核也给去掉,可以把荔枝撕成小瓣2、根据自己的口感加入适量的砂糖,然后充分地搅拌均匀3、把准备好的气泡水倒进杯子里面就可以了,因为在夏天天气也是非常的炎热的,我们在倒入气泡水之前也可以放上几块冰块,这样做出来的荔枝气泡水喝起来也会更加的冰爽解暑。
功效:酸甜可口,清凉解暑。
荔枝杨梅饮
材料:荔枝10颗,杨梅500g,新鲜柠檬几片,冰糖适量。
做法:1、洗好的杨梅放在锅里,加清水要盖过杨梅,再加冰糖,糖的量根据杨梅的酸甜度和自己的喜好而定。2、大火煮开转小火再煮10分钟,这时候加入剥好的荔枝再煮1分钟即可,最后加入柠檬片。
功效:开胃解腻,特别消暑。
荔枝虾仁
材料:荔枝100g,虾仁200g,彩椒半个
做法:1、淀粉放碗内加水调成湿淀粉,彩椒切丁,并将虾仁洗净加精盐、蛋清、水淀粉拌匀。荔枝去皮、核。2、炒锅注油烧至六成热,放入虾仁滑散,再放入彩椒,荔枝略炒,烹入味汁炒匀即可。
功效:温阳补血,养心安神。
荔枝咕噜肉
材料:荔枝200g,五花肉200g。
做法:1、将荔枝去核,放淡盐水中浸泡备用;锅中放油,放入五花肉;2、醋,糖,盐,番茄酱煮成酱,再放水淀粉调稠;3、再放炸好的五花肉,荔枝肉,收汁即可。
功效:酸甜可口,营养开胃。
03
吃荔枝需注意这3点
1荔枝不宜空腹食用
因为荔枝中含有HypoglycinA和MCPG两种降糖物质,在空腹状态下,人体体内血糖本就不高,空腹吃荔枝容易引起低血糖,建议更好在饭后半小时食用,或在吃荔枝的同时可配一些面包、饼干类食物。本身有低血糖的人,更加不建议食用。
2每日食用不宜过量
“日啖荔枝三百颗”是一种文艺说法。大量食用荔枝后,口腔处于高渗状态,容易口干舌燥,从而导致咽喉干疼,牙龈出血等症状,而且容易影响血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00~400g水果,建议成人每日吃荔枝一般不要超过300g(约12颗),孩子更好控制在5颗以内。如果除了荔枝之外,每天还有其它水果摄入的话,量可以再减少一点。
3不能吃未成熟的荔枝
未成熟的荔枝中Hypoglycin A和MCPG含量更高,所以在挑选荔枝的时候,选择已经熟透的。
(杭州市中医院)
经常吃荔枝,好处或不约而至!医生:3个禁忌,不要不当回事大家好,我是江峰医生。
荔枝作为生活中常见的水果,营养丰富,包括糖、维生素、柠檬酸等物质,经常吃一些荔枝不仅可以有很强的养生作用,而且有助于补充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和多种微量物质,从而起到养生作用。
特别是现在,荔枝也是大量上市的季节,它味道甜,营养价值高,因此,如果食用得当,对身体也有很大好处,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它。
吃太多荔枝容易上火?
任何水果都有五种属性:冷、凉、平、暖和热,荔枝是一种温暖的水果,如果你正常地吃,就不可能生气,然而,有些人可能会因为虚弱、阴虚和火的过度缺乏而吃得太多而上火。
此外,荔枝含糖量很高,食用后会导致口腔粘膜细胞对水分的掠夺性吸收,当大量食用荔枝时,可能会发生细胞粘膜过度失水,造成粘膜损伤,真菌本身也会导致口腔溃疡,因此,你不能再吃荔枝了,吃完后尽快漱口,避免糖在嘴里停留太久。
关于荔枝,你必须知道五个冷知识
1、空腹吃荔枝可能会引起低血糖,这实际上就是人们所说的“荔枝病”,因为空腹时人体血糖含量低,荔枝的果糖含量高达18%左右,如果你突然吃了很多荔枝,你会在短时间内消耗大量的糖,这会导致大量的胰岛素分泌,使肝脏认为血糖过高,并迅速开始添加血糖的模式。
2、吃了荔枝后,酒精测试会显示酒后驾驶,因为荔枝含有大量的糖,口腔中会产生一定量的酒精,然而,这与酒后驾驶不同,你可以用水漱口,然后擦干净。
3、荔枝在储运过程中确实需要一把保鲜钥匙,但它不是我们所说的福尔马林,而是柠檬酸和11年的混合冰水,这是国家允许的食品添加剂。
这使得血糖降低的人进入严重血糖不足的状态,此时,如果不及时补充其他食物,体内胰岛素会迅速分解,导致许多患者出现头晕、出汗、心悸、四肢冰冷等症状,症状严重的人可能会出现昏迷。
经常吃荔枝,好处或不约而至
1、补脑
在生活中经常吃一些荔枝也有助于补脑、改善睡眠健忘和其他问题,并促进血液循环,尤其是糖耐量相对充足,可以补充能量,维持大脑正常功能,保持年轻。
2、提高免疫力
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正确食用荔枝还有助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它富含维生素C、蛋白质等物质,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有助于提高自身代谢能力,排出毒素,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有利于滋养身体,使身体更健康。
3、保护脾胃
日常生活中吃一些荔枝有助于健脾健胃,还有保暖镇痛的作用,特别是荔枝,性质温和,有助于健脾健胃,缓解胃肠不适和胃痛,保护脾胃健康。
4、治疗腹泻
荔枝在治疗腹泻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因为荔枝具有收敛和止泻的作用,可以帮助调节脾胃健康,缓解腹痛和腹泻,并且膳食纤维含量丰富,它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消除有毒废物,促进胃肠健康。
5、美容护理
事实上,对于女性来说,如果经常吃一些荔枝,她们在美容和美容方面也很好,因为荔枝有一定的补血作用,可以帮助促进体内气血的运动,改善皮肤状态,它们还可以帮助淡化面部皱纹和斑点,使你的皮肤更加光滑细腻。
医生:3个禁忌,不要不当回事
1、不要空腹吃荔枝
空腹吃大量荔枝可能会引起低血糖反应,这是因为荔枝中含有大量果糖,果糖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葡萄糖, *** 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会加速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葡萄糖的产生,导致血糖降低。
2、长粉刺的人应该尽量不要吃
对于一些容易脸上长青春痘的人来说,上火有一定的关系,因为体内过度的愤怒会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脸上长出大量青春痘,因此,平时一定要注意少吃荔枝,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导致体内过热,从而加重粉刺问题,增加身体负担。
3、一次不要吃太多
你知道吗?有一句民间谚语“一荔枝三火”,意思是荔枝是温性食物,吃太多水果容易引起上火,荔枝含糖量高,因此,吃得太多会导致大量的糖倒入口腔,引起口腔细菌的快速增殖,并容易引起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
《本草纲目》还记载:“荔枝闻之纯阳,其性温热,食之更鲜,即牙龈肿痛,”建议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不要超过300克,儿童一次吃荔枝不要超过50克。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又到了吃荔枝的好时节,但是甜甜的荔枝吃多了居然会导致上火、长痘痘、低血糖,甚至被误判为酒驾。吃荔枝还要注意哪些事?先耐心看完这篇文章!
吃荔枝吃出上火
吃荔枝之所以会“上火”,是因为荔枝糖分高,且果肉比较容易塞牙,高糖分残渣给口腔内细菌以生存的养料,导致口腔细菌大量繁殖造成牙龈炎症,容易出现牙龈浮肿、口腔溃疡、甚至牙痛等症状。此外高糖分还会让口腔处于高渗状态,让你感到口干舌燥。
吃完荔枝后多喝水或是淡盐水,有补充伤口附近细胞水分和消炎的作用,可以缓解牙龈肿痛、喉咙疼等症状。
吃荔枝吃出痘痘
不少人吃完荔枝后发现痘痘长得更厉害了,那是因为荔枝很甜,含糖量 17% 左右,高糖分会增加血糖负荷,进而使痘痘变得更严重。至于那些吃荔枝流鼻血的人,很可能是对荔枝不耐受,更好就别吃了。
吃荔枝吃出酒驾
开车前更好不要吃荔枝,不然很容易被误判为酒驾。荔枝储存过久,会发生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此外荔枝的高糖分让口腔细菌代谢加速,产生酒精、乙酸、甲烷等物质,引起酒精测试仪的误报。
已经吃了荔枝也别慌,吃完荔枝记得漱漱口。如果被误判为酒驾,申请验个血,就能证明清白了。
吃荔枝吃出低血糖
由于荔枝的果糖含量高,大量进食荔枝后,果糖不能及时转化成葡萄糖,却会 *** 胰岛素分泌,从而出现“突发性低血糖”症状,轻者头晕、口渴、恶心、出汗、肚子疼、心慌,严重的甚至会发生昏迷、抽搐、心律不齐。
食用荔枝的禁忌
不宜空腹食用
荔枝含糖量很高,空腹食用会 *** 胃粘膜,出现胃痛胃胀症状。
一次不宜吃太多
短时间内进食太多荔枝会导致大量果糖积累在血管里,致使转化酶“供不应求”,还会 *** 人体分泌过多胰岛素。另外,荔枝中的两种物质:次甘氨酸A和α-亚甲环丙基甘胺酸,会影响人体糖代谢,可能引起低血糖反应。
糖尿病人慎食
荔枝含糖量高,糖尿病不宜食用。咽炎或扁桃体炎患者、阴虚火旺、痔疮、便秘、血热等症不宜食用,以免加重病情。
如何挑选荔枝?
一看:凹凸不平纹路深的荔枝,通常果核较小。龟裂片相对较大并且规则的荔枝,口感较好。
二捏:捏荔枝底部,能够明显感到坚硬的说明果核较大,捏起来偏柔软说明果核较小。
三摸:水润圆滑的荔枝新鲜,尽量在有保鲜柜或有冰块一起存放的商家选购。
编辑 | 董铃灵
来源 | 杭州发布
来源:新华号 美丽西湖
一颗荔枝三把火?降火、不上火要这样吃每年的五六月份正是岭南佳果荔枝上市的季节。荔枝因其鲜嫩爽口、味道甘美的特点,深得人们喜爱。但有些人吃了荔枝后咽喉痛、口干渴,有些人吃了荔枝更是脸上爆痘。如何吃荔枝才能不上火?广州中医药大学之一附属医院吴伟教授支招。
为何吃荔枝会上火?
荔枝属于热性食物,食用过多容易使人体内阳气过盛,或阴虚火旺之人,容易引起“上火”的症状,如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
其原因主要是荔枝丰富的营养成分、热量及温热药性,会激发人体内本来存在的慢性炎症反应或免疫反应。广东民间有“荔枝有热毒”的说法,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荔枝中含有较高的糖分和果酸,过量摄入糖分会提高血糖水平,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出现口干渴现象。而过多的果酸则可能 *** 胃肠道,导致消化不良或胃部不适,进而引发“上火”现象。
还有一些人,过食荔枝也会导致皮肤湿疹加重。这是因为他们可能对荔枝中的某些成分敏感,导致出现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瘙痒、呼吸困难、肠胃不适等。这种过敏反应也可被视为“上火”的一种表现。
想不上火可以这样吃
吴伟教授介绍,中医养生之道主张春夏养阳。荔枝实乃人体扶阳之佳品,尤其配合进食动物蛋白,助阳更佳。需要注意的是,荔枝含有一定的糖分,因此在品尝时需要适量,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或控制体重的人来说。
另外,吃荔枝想不上火,可以留意以下注意事项:
1.每次食用荔枝不超过300克,每天8-10颗,防止“上火”。
2.在吃荔枝前后适当喝点盐水、凉茶或海带绿豆汤,或者把新鲜荔枝去皮浸入淡盐水中,放入冰柜里冰后食用,防止虚火。
3.对于吃完荔枝后,出现口腔溃疡、长青春痘等“上火”的情况,患者可适当服用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丸等。
4.“上火”的患者,可以每天坚持多喝开水,可以饮用夏桑菊冲剂、王老吉凉茶,也可以冲泡金银花、胖大海或菊花茶饮用,能起到一定的降火作用。广州中医药大学之一附属医院的院内制剂清热祛湿颗粒冲剂可以用于降火。
5.岭南民间食疗方可以缓解上火:①冬瓜生地猪脊骨汤;②老鼠瓜鲫鱼排骨汤;③冬瓜薏苡仁鸭子汤;④土茯苓生地草龟汤;⑤鸡骨草猪排骨汤。(记者陈辉 通讯员 刘庆钧 贠英杰)
来源: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