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螃蟹最为肥美。螃蟹最美的吃法莫过于清蒸,原汁原味,鲜美之气无可比拟。除了清蒸,那就要数粥了。如同清蒸,蟹粥也煞是鲜美,其味胜过其他所有的粥。如果有人说皮蛋瘦肉粥怎么那么好喝,那他一定是没有喝过蟹粥。一碗蟹粥下肚,似一口尝尽人间至味,彼时,除了蟹粥,你的眼里就看不到其他美味了,你的肠胃,也容不下其他珍馐佳肴了。
买了几只大闸蟹,清蒸了几只,留下一只大的煮了粥,一只螃蟹半碗米,外加一把楼顶种的小白菜,二十多分钟,一锅鲜美扑鼻的粥出炉,不一会儿就被家人分了个干净,七岁的小朋友更是一口气吃了两碗,吃完打着饱嗝还不忘叮嘱她老娘明天还要吃蟹粥,这真是不当家不知食材有多贵。
螃蟹粥味道虽然至美,但好多人做不好,粥的腥味儿重不好吃,究其原因,是螃蟹没处理好,蟹粥可不是把螃蟹放进粥里一起煮了事,不经处理的话,这粥势必不好吃。详细做法分享给大家,趁螃蟹正肥,蟹粥煮起来,实在太好吃了!
【螃蟹粥】
【食材】:大闸蟹1只、大米半碗、清水半锅、姜1小块儿、料酒1汤匙、油1汤匙、盐3克、小白菜1小把。
【具体做法】:
1、首先需要把大闸蟹刷洗干净。准备一小盆清水,倒点儿白酒进去拌匀,把大闸蟹放进去浸泡十来分钟杀杀菌,然后用一把旧牙刷把螃蟹刷干净,再用清水冲洗两遍。
2、然后把大闸蟹剁开成小块儿,准备好姜片,吃螃蟹时离不开姜,螃蟹性寒,姜是去寒的,两者是一对好搭档。
3、在处理螃蟹前,先把白粥煮上,水开后下米,边煮粥咱们边处理螃蟹。
4、热锅热油,螃蟹切面向下小火煎炒,同时把姜片放进去,烹入1汤匙料酒。
5、把螃蟹炒到变色香味飘出即可关火。
6、粥要煮至八成熟。大家在煮粥时要注意,米要开水下锅,米下锅后要用勺子搅拌一小会儿,至米在锅中四散开来时就不用管了,这样煮出来的粥会比较好吃。
7、粥至八成熟时,把炒好的螃蟹连同姜片一起放进粥中,继续小火煮。
8、最后把小白菜儿洗净切碎也放进锅里,加点儿盐,拌匀之后就可以关火了。
9、它的美味,无法抵挡,更好的粥莫过于斯。宁可一年无肉,不可秋日无此粥。
【成诗有话说】:
1、螃蟹一定要鲜活,死蟹会变质,不可食用。而且螃蟹一定要刷洗干净,刷洗前先用清水加白酒浸泡十来分钟。
2、螃蟹有几个地方不能吃:蟹心、蟹胃、蟹肠、蟹腮,这些部分或脏或大寒,切忌不可食用。
3、吃螃蟹时切忌不要离开姜,煮粥亦是如此。
我是静默成诗,美食领域原创作者,一直致力于把最普通的食材做出更好的味道,让大家的一日三餐更加美味。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我,同时欢迎大家点赞收藏转发并留下您宝贵的评论,感谢!另外,此图文作品系静默成诗原创,严禁不良自媒体搬运及盗图,作者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蒸螃蟹,用冷水蒸还是开水蒸?都不对,教你一妙招,不断腿不流黄
马上就要到中秋节了,铁哥们送了我一张阳澄湖大闸蟹的提货卡,好家伙,这螃蟹真贵!4只4两公蟹和4只3两母蟹988元,还从来没吃过这么贵的螃蟹。
哥们说,这是他们公司的中秋福利,自己也不爱吃,就给我了,看来下次我要请他喝顿好酒呀。我喜欢吃螃蟹,俗话说“螃蟹上桌百味淡”,螃蟹的鲜美是其它食物无法相比的,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尤其是呈味氨基酸含量很高,所以吃起来才那么鲜甜
想要品尝螃蟹的鲜美,更好的做法就是蒸,能更大程度地保留螃蟹的鲜味,吃一口就上瘾。
中秋节大餐,蒸螃蟹怎么能缺席呢?很多人爱吃,却总是做不好,蒸出来的螃蟹腥味很大,而且蟹黄、蟹膏流了一锅,太浪费了,而且还有不少已经“缺胳膊断腿”了。
这么会这样呢?主要原因是蒸螃蟹的 *** 不对。有不少人都是直接把螃蟹放进蒸锅里蒸的,没有掌握技巧。蒸螃蟹,用冷水还是开水,区别挺大的,一定要弄清楚,才能蒸出好吃的螃蟹,不断腿不流黄。
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蒸螃蟹的正确 *** ,大家快学一学,等到中秋节露一手,保证全家都夸你是大厨。
【蒸螃蟹】
准备活螃蟹、花椒、生姜、料酒、黄酒、清水、蒸锅。
1、买螃蟹一定要买活螃蟹,肉质才鲜美,如果是没绑的,用手动一动,看跑得快不快,跑得快说明活力强,肉才好吃,要是不动就别买了。如果是绑好的,就看螃蟹吐不吐泡泡,吐泡泡多说明鲜活。
2、买好了螃蟹,放进清水中刷洗干净。没绑的和绑了的螃蟹,处理的 *** 还不一样。没绑的螃蟹就容易乱跑,就算翻过来它的腿也会乱动,所以比绑了的螃蟹要多处理一步。
3、没绑的螃蟹洗干净后,放进盆子里,倒入一些黄酒,没过蟹嘴就行了,浸泡一会儿,把螃蟹灌醉,这样它就不会动了。
还有一个更快速的 *** ,用筷子从蟹嘴里 *** 去,把螃蟹杀死。不过我更推荐用黄酒泡,还能杀菌、去腥。绑了的螃蟹也建议泡下白酒,可以去腥,味道更鲜美。
4、螃蟹泡3分钟,捞出来看还动不动,要是还动的话就再泡一会儿,等到完全不动后就可以蒸了。蒸锅里加水,放入料酒、花椒,再切一些姜片。
5、把螃蟹放在蒸笼上,记住腹部朝上壳朝下,不然蟹黄就会流出来了。在腹部上放一片姜。用冷水蒸还是开水蒸呢?其实都不对。冷水蒸的时间比较长,会让蟹肉变老,鲜味流失,而开水蒸去腥效果差,正确的 *** 是用热水蒸。
6、大火加热,把水烧至锅底泡出小气泡,就把蒸笼上锅,盖上盖子蒸10分钟,取出后即可食用。如果只有2两,可以蒸8分钟。
7、螃蟹性寒,吃的时候建议搭配醋、生姜,能够驱寒,不影响脾胃。而且不要吃太多,螃蟹的嘌呤比较高,会引起或加重痛风。
【技巧总结】
1、没绑的螃蟹要弄晕或杀死,这样才不会乱跑,导致断腿。
2、螃蟹要肚脐朝上,这样蟹黄、蟹膏才不会流出来。
3、要热水上锅蒸,不仅蒸的时间短,而且去腥效果好,肉质也比较鲜嫩。
觉得我的文章不错,请给我点赞、评论、转发、收藏、关注,下次见。
人类至今无法杀死这只“螃蟹”酷玩实验室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酷玩实验室
微信ID:coollabs
2400年前,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发现有这么一种疾病,患者身体上能摸到一个硬实的病灶,病灶中心还会向周围伸出螃蟹腿一样的分支。螃蟹腿走到哪里,哪里就像被蟹钳夹着一样疼。
并且,病灶一旦成形,几乎没有任何医治手段能阻止其肆意“横行”。
在之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以前,这种“骨头”长在外面、舞动钳子、横着走路的生物,一直被视为怪物。
于是,希波克拉底将这种疾病命名为Karkinos,希腊语的意思是“螃蟹”。
300年后,古罗马哲学家塞尔苏斯用拉丁语汇编百科全书时,将希腊单词Karkinos译为拉丁文cancer。
cancer成为日不落帝国的的舶来词之后,为世人所知。
这一英文单词,除了代表螃蟹、巨蟹座之外,还有个更为现代人所熟知的翻译——癌症。
直到今天,影像学上仍将“蟹爪样病变”作为鉴定乳腺癌、肝癌、胰腺癌、甲状腺癌等恶性肿瘤的重要指征之一。
古往今来,国内、国外的癌症研究机构、协会、医院,各种徽章上,都能看到一柄利剑刺穿螃蟹的图案。
之一个杀死这只“螃蟹”的人,必将青史留名。
2000多年抗癌历史,勇士虽多,获得全球认可的进攻却仅有三次:
之一次,1899年放疗治愈了之一例皮肤癌患者。从此,人类迈入放化疗时代。
第二次,1997年之一款靶向药物问世,开启靶向治疗时代。
第三次,2008年全球之一款肿瘤疫苗获批,正式进入了免疫治疗时代。
第0次和第1次中间隔了2000年。第1次和第2次中间,不足100年。第2次和第3次,仅仅10年。
乐观主义者认为,从趋势上看,人类将全面战胜癌症。
尤其是预防肝癌的“HBV疫苗”和预防宫颈癌的“HPV疫苗”普及之后,更加坚定了人类战胜癌症的信心。
2019年,就有人大代表提议将“宫颈癌疫苗”纳入医保。不论该提议何时会通过,舆论场上,已经不再谈癌色变。临床上,曾经被“妖魔化”的癌症,被进一步“普通化”。
去年6月,国内批准了首个CAR-T药物。也就是网上热议的“120万一针的抗癌疫苗”。
吐槽价格之余,在越来越多的人潜意识中,癌症已经从“医疗能力范围”内的不治之症,变成了“自己能力范围”是否要“治”的疾病。
今年10月中旬,德国一家医药公司新闻报道中表示“癌症疫苗2030年或将问世”。
注意,这不是“某某癌症疫苗”,而是“癌症疫苗”。
消息发出后,全球网友虽然依旧怀疑自己的能力范围,但是对医疗能力信心大增,乐观地相信“只要人人接种,2030年之后,癌症就会消失”。
可是,事实上:
疗效显著的“肝癌疫苗”和“宫颈癌疫苗”,并不是真正的“癌症疫苗”!
120万一针的“天价疫苗”,也不是神药!
2030年或将问世的“癌症疫苗”,即便是免费普及,也无法根治人类的癌症!
人类,或许永远也无法彻底杀死这只“螃蟹”……
即使你很有钱、很有名,也不能例外。
01
癌症一视同仁
1991年5月25日,香港电影《赢钱专家》正式上映。剧中,林正英饰演二叔,吴孟达饰演三叔。这是林正英和吴孟达合作的唯一一部“鬼片”。
90年代,是属于林正英的僵尸片时代。也是属于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时代,当时的吴孟达,是周星驰的“御用配角”。
《赢钱专家》播出这一年,名满江湖的林、吴二人,虚岁都是40岁。
1997年11月8日,陪着几代人度过童年的“僵尸道长”林正英,因肝癌晚期,无药可治,在香港九龙圣德肋撒医院去世,享年45岁。当时正在筹划拍摄的《僵尸道长Ⅲ》,因此而中止。
2021年2月27日,香港“配角之王”吴孟达,因肝癌,在香港仁安医院去世,享年69岁。去世前两周,吴孟达出演的功夫电影《少林寺之得宝传奇》刚刚上映。
癌症,不等人,也不挑人。
内地的“配角之王”傅彪,比吴孟达早去世16年,同样因为肝癌,享年42岁。
2018年摇滚歌手臧天朔、2019年香港演员李兆基、2021年音乐人赵英俊……都因为肝癌去世。
而早在1981年,全球之一款“肝癌疫苗”,就获得FDA上市批准。尽管当时的疫苗是从人的血液中提纯制取,价格昂贵。但对于当红艺人来说,完全支付得起。
不过,民间所谓的“肝癌疫苗”,多少是带着点理想主义。准确来说,应该称之为乙型肝炎病毒(HBV)疫苗,简称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针对的是乙肝病毒,并非肝癌本身。
尽管医学证明,70—80%的肝癌与乙肝病毒有关。但,另外20—30%原因,酒精、地沟油、霉变的食物、药物滥用、辐射……也都能引发肝癌。
接种了乙肝疫苗,并不能保证人不得肝癌。
当然,不得不承认,乙肝疫苗的问世,是人类抗癌史上的重大成果。尤其是对于中国,贡献更为重大。
由于乙肝病毒传播、人均酒精摄入增加、饮食安全问题……等等原因,1992年,全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1.2亿人,占全球总量的1/3,全球排名之一。
由于存量庞大,中国一直是全球新发肝癌病例更高的国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算,2020年全球肝癌新发病例约90万。其中,中国超过41万,占比约46%,排名世界之一。
巨大的“市场”,早就吸引了全球各个医药公司入局。尤其是针对乙肝疫苗的研发,成为了重头戏。
1986年,美国默沙东通过酵母细胞研制出之一支重组rDNA乙肝疫苗。同期,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等单位研发的血源乙肝疫苗也正式投产。
只是,中国研制的是相对“古早”的血源乙肝疫苗,以乙肝大三阳患者的血浆为原料,需要大量采血,无法保障稳定供应。并且受制于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条件,操作人员也有感染的风险。
相比之下,默沙东的基因工程疫苗,从培养酵母菌、收获酵母细胞、纯化抗原等一系列操作,都在流水线上完成,效率高、供应更稳定。
为了控制乙肝蔓延,卫生部考虑引进默沙东的乙肝疫苗,同时推进国产自主研发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项目。
当时,默沙东给出的报价是1000万美元。并且,提出要求:只 *** 生产线,不包括技术专利。
但中方给出的答复却是:如果不 *** 技术,生产线卖一分钱,中国也不要。
说这句话的底气在于,1988年国产血清乙肝疫苗已经实现量产。并且,相对于国外疫苗高达1000元的接种成本,国产疫苗100元,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毕竟,当时城市普通职工月收入还不足100元。咬一咬牙,能打得起国产。咬很多次牙,也打不起进口疫苗。
同时,国际医药巨头史克必成蠢蠢欲动,也要进入中国市场。默沙东如果再不放低姿态,将失去全球更大市场。
因此,1989年,默沙东“以人道主义国际合作的名义”,将乙肝疫苗技术专利以700万价格卖给中国。
3年后,承接默沙东技术的深圳泰康生物公司成立。1993年,国产的之一支重组rDNA疫苗问世。
2005年儿童节,全国新生儿进入免费接种乙肝疫苗时代。
就这样,在竞争和博弈的过程中,全球的乙肝防治进入平价时代、免费时代。
2006年,“香港天王”刘德华宣布义务担任中国乙肝防治宣传大使,并公开表示自己也是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只要注意饮食,合理安排作息,就能和病毒共存,就不会传播给身边的人。
因乙肝疫苗普及,乙肝病毒造成的肝癌大幅减少。因公益宣传,整个社会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也越来越少。
乐观点,也可以说,我们战胜了乙肝病毒。
但是,我们并没有真正战胜肝癌。
同理,所谓的“宫颈癌疫苗”,也并非直接针对宫颈癌,而是针对人 *** 瘤病毒(HPV)。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每年约50万新增宫颈癌病例,25万人因其死亡。
国内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约13万例,占全球28%。
大家常见的“二价疫苗”,是指可以预防HPV16、HPV18两种病毒亚型的疫苗。“四价疫苗”,可以预防四种病毒亚型,“九价疫苗”可以预防九种。
各种疫苗癌前病变保护率从78.59—100%不等。
正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乔友林所说,“现在的HPV疫苗,和当年乙肝疫苗进入中国时的情况基本上如出一辙。”
只是这个过程,晚于乙肝疫苗,还没有进入全民免费接种阶段。2019年,人大代表提议将HPV疫苗纳入医保。近期,广东多市、内蒙鄂尔多斯等地开始推行免费接种HPV疫苗工程。
即使到了全民免费接种阶段,我们也只能说战胜了人 *** 瘤病毒,而非宫颈癌。
客观来说,目前,全球没有任何一款面对癌症本身的疫苗问世。这也就导致,面对全球患病人数、死亡率数一数二的肺癌时,因为没有相关的“强势”病毒,而显得“束手无策”。
癌症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人类是否有机会彻底消灭癌症?
02
癌症:必然的生命终止线
2002年,国内新生儿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
同年,美国漫威旗下之一部以青少年为主角的电影《蜘蛛侠》问世。这部影片,让现实中的loser成为救世英雄,也让蜘蛛侠成为漫威宇宙中人气更高的英雄。
电影热播之后,全球各地的小朋友都期望,有一天,自己也能被基因变异的毒蜘蛛咬一口,然后自己也能飞檐走壁。
3年后,根据漫威同名漫化改变的电影《神奇四侠》上映。剧中,四名主角在外太空被宇宙射线辐射,DNA被重组,分别变成了神奇先生、隐身女、霹雳火和石头人。这是,漫威电影中之一个出道的“人气组合”。
正如《蜘蛛侠》影响了后来同样是loser做主角的《毒液》,《神奇四侠》也影响了后来创造世界电影票房记录的《复仇者联盟》。
在此过程中,漫威给全球“上了一课”:病毒和辐射带来基因变异,成就了超级英雄。
事实上,病毒和辐射,的确会带来基因的变异。但是,几乎所有因此而带来的变异,都不会让人获得超能力,却很容易因此获得癌症。
要说和癌症最相似的超级英雄,当属拥有近乎无限再生能力的死侍。
1951年,一个名为海里埃塔·拉克丝的美国农民,因宫颈癌去世。为了研究医治 *** ,医生将她的癌细胞取出,在体外进行培养。
直到今天,她的癌细胞还在进行分裂增殖,分布在全球各地研究机构的“海拉细胞”,总重量已经超过5000万吨。这也是全球之一个体外无限分裂的“永生细胞”。
由于癌细胞具有“永生”能力,如果它在患者体内,患者体内有限的营养物质迟早会被无限增长的癌细胞消耗殆尽,直至死亡。这也是癌症晚期患者极度消瘦的重要原因。
不论是肝癌、宫颈癌、肺癌……虽然名字不同,癌变的机理,都是很相似的:累积的基因变异。
而造成基因变异的主要原因有二:外因,和内因。
对于全球科幻爱好者来说,最知名的“外因”,就是病毒和辐射。
和内因相关度更高的,则是年龄。
医学上有句乍听时感觉反常识的言论:“癌症从来不是概率事件,而是必然事件。”
只要生命继续,细胞就持续代谢,基因就要不断复制。只要基因不断复制,就有出错的可能。这种可能性不断累加,就有可能发生癌变。
目前的“乙肝疫苗”、“HPV疫苗”,预防的是外因干扰。对于内因,却束手无策。
为了方便理解“内因”,暂用常见的拉链代替DNA来进行演示。(DNA是双螺旋,为方便演示,用平铺的拉链替代)
每个DNA分子都是由脱氧核糖、磷酸和碱基构成。其中碱基分4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每一个DNA分子,只携带一种碱基。
单链DNA之间,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两条链之间,则是靠碱基对链接。其中,A和T,C和G,严格配对。
如果用拉链代替DNA双链,单侧拉链就是DNA单链,连续的布料就是交替连接的脱氧核糖与磷酸,每一个拉链齿就是一个碱基。左右两个齿一咬合,就是一个碱基对。
人体共有23对双链DNA,根据储存的遗传信息不同,每条链长短也不同。比如,人体更大的DNA双链——1号染色体,有大约2.5亿对碱基,是22号染色体的3倍。
DNA复制有一个特性,是半保留复制。更大程度保证了复制不会出错。
现在,假设紫色的拉链正在进行复制的DNA,半保留复制就是,等复制完成,生成两条新的DNA,有一条单链,还是原来的DNA单链。
癌变,往往就出现在复制的过程中。
掌管DNA复制的、是广泛分布于人体细胞内的两种基因:原癌基因,抑癌基因。
所谓原癌基因,功能是维持细胞的生长、复制。抑癌基因,就是控制细胞不要无序生长、复制。
如果没有外界致癌物质干涉、破坏基因链,这两个基因的功能得到正常表达,细胞就会正常代谢,轻易不会发生癌变。
但是,拉链拉多了,多少都会有错齿的时候。基因复制多了,就会有出错的时候,就会发生癌变。
不过,发生癌变,携带癌细胞,不一定都发病。
美国的尸检数据70—80岁的男性,约有一半人,前列腺中携带癌细胞。由于人体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携带癌细胞,并不意味着得了“癌症”。
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基因复制次数越多,错误累积就越多,就越容易爆发癌症。
这就需要提到医学上的一个著名学说——端粒学说。按照这个学说,每个人寿命的极限都是写在基因里的。
端粒,可以理解为DNA的“耗材”。每复制一次就消耗掉一些,等到耗材消耗完,细胞就停止分裂,走向死亡或者癌变。
DNA复制,不能凭空发生,需要RNA引物作为了“引子”,才能开启复制程序。可以类比两条分开的拉链,要想咬合在一起,需要一小截“引子”。
和拉链不同的是,每次复制完一次,RNA引物就会被引物酶溶解。
而RNA引物也不能凭空产生。按照端粒学说,RNA引物是由DNA链条上后缀的一条不带有遗传信息的DNA——“端粒”生成。细胞每复制一次,端粒都减少一点。
干细胞的分化能力强,原因是,干细胞内的端粒酶很活跃。端粒酶活跃的结果就是,能把消耗掉的端粒再修补回来。
细胞一旦分化成熟,寿命就定型了。著名的克隆羊多莉,就是用已经分化成熟的体细胞克隆而来。由于端粒长度已经定型,这也就注定它在诞生那一刻,只拥有原来母体剩余的寿命。
端粒太短,机体老化得快。端粒过长,也容易发生癌症。
端粒消耗完之后,机体要么死亡,要么“黑化”。即使通过病毒刻意延长端粒长度,只要复制次数足够多,总有失控的时候。
也可以说,如果人的寿命足够长,累积的错误足够多,迟早会发生癌变。
全球癌症发病率更高的国家,几乎都是全球发展中国家的国民发财后想“润过去”的国家,比如丹麦、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
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的人均寿命普遍比较高。
根据流行病调查数据,癌症更高发的年龄,70—80岁。
中国的癌症患者数量虽多,是因为人口基数大。中国癌症发病率在全球排名,却在50名开外。
随着国内人均寿命增长、步入老龄化,癌症迟早要成为我们高度重视的议题。
在抗癌的山路上,人类究竟爬到了什么高度?
03
抗癌:与天搏斗
如果把人的身体比喻成一座城邦,辐射可以比作敌人轰炸,化学致癌物可以比作毒气,病毒则是对方派来的“疯狗”。总之,它们要摧毁这座城。
而人体有三道免疫屏障,之一道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类似于城墙。
第二道是先天免疫系统,由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杀伤细胞构成,类似于士兵。
第三道是后天免疫系统,主要由负责体液免疫的B细胞和负责细胞免疫的T细胞够成,类似经过特殊训练、针对特殊目标的特种部队。
这对于外来者,人体的免疫系统“一眼”就能识别出来,因为它们和城内的人长得不一样。
乙肝、HPV等各类疫苗,可以理解为,敌人入侵之前,免疫系统的模拟军演。提前演练,等真正的敌人来了,就游刃有余了。
这三道免疫系统,都可以打“疯狗”。
但是,癌症,是发生在细胞内部。不论是受到敌人物理威胁,还是禁不住敌人的洗脑,癌细胞叛变了。
对人体的免疫系统来看,癌细胞和正常细胞长得一样,无法主动识别。并且,癌细胞还会给亲戚朋友洗脑,亲戚朋友被洗脑之后,又给更多人洗脑……
因此,预防癌症的手段,也就主要表现在,避免接触致癌的物理环境和化学物质,提前预防容易破坏DNA、诱发癌症的病毒。简而言之,是减少外部诱因。
至于治疗,如果是有包膜包裹、无浸润、无转移能力的良性肿瘤,可以手术切除。一旦发生恶性癌变,就成为了全球性难题。
关于,恶性肿瘤(癌症)的治疗,人类的确取得过三次重大突破。
之一次是放化疗。
放疗的原理是,直接用高能射线轰击,物理摧毁癌细胞。但是,射线行经之处的正常细胞也会被破坏。
所以,一般放疗往往会通过多个角度不同强度射线轰击,让多条射线的焦点,集中在病灶。
尽管如此,误伤也在所难免。比如,五年生存率最差恶性肿瘤之一的胰腺癌,放疗过程中,很容易误伤临近的、脆弱的十二指肠,造成十二指肠溃疡。
化疗的原理,主要是利用了化疗药物,对快增殖和慢增殖的细胞之间不同的杀伤作用。
但是,目前化疗药物只要适用于体液相关癌症,对于实体肿瘤效果不佳。并且,化疗对于毛发、生殖细胞等快速增殖的细胞也进行无差别杀伤。因此,化疗容易造成脱发、卵巢功能失调等副作用。
放化疗都无法保证能彻底杀灭所有癌细胞,也无法保证五年生存率。甚至,由于副作用严重,复发之后还会给病人造成“越治疗越严重”的感觉。
第二次重大突破是靶向治疗。
所谓靶向,就是已经检测出癌细胞的特有靶点。这个靶点可以是一段基因,也可以是某个蛋白。靶向治疗,就是用靶向药物“定点爆破”。
比如,40—55%的肺癌,是由于EGFR基因突变所致。目前治疗肺癌的常见靶向药物EGFR—TKI,就是一种小分子的EGFR基因抑制剂。
靶向治疗,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副作用较少的癌症治疗方式。
不过,在靶向治疗之前,患者需要先进行基因检测,如果没有发现有效靶点,盲目用药,反而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
根据临床数据,目前仅有20%的患者能从靶向治疗中获益。并且,靶向治疗可以破坏癌细胞复制进程,并不能根治,还容易产生耐药性。
靶向治疗,另一个副作用是:贵。
至于,第三次重大突破,免疫疗法,最著名的特点就是:更贵。
这里所说的免疫疗法,并不是预防性免疫,而是治疗性免疫。是已经得了癌症,再激活体内免疫细胞对癌细胞进行破坏。
还按照前面的比喻。癌细胞,是内部产生的叛徒,长得和正常细胞差不多,免疫系统无法识别,只能放任其无限增长。
免疫疗法,是将体内的免疫细胞在体外进行训练,通过主动干预,让免疫细胞具备识别癌细胞的能力,然后再输回体内。
目前,针对免疫细胞中的T细胞“改造”的发展比较快。此前,热议的120万一针的天价疫苗,就是CAR-T细胞疗法。
因为,免疫疗法,需要一对一定制化治疗。
其中,最著名的案例就是,美国女孩Emily。
2012年,6岁的Emily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俗称血癌)两次复发后,传统治疗手段已经无力回天。
当时,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在进行还未获批准的CAR-T疗法。在和Emily家长沟通之后,最终决定死马当活马医。
没想到,治疗之后,Emily体内的癌细胞完全消失。此后,每一年她都会举一个牌子,庆祝自己又无癌生存了一年。
Emily成为全球是之一个CAR-T疗法治疗后,无癌生存长达10年的人。
不过,目前CAR-T疗法主要适用于血液癌及部分非小细胞肺癌、恶性黑色素瘤、肾癌肉瘤、胃癌等肿瘤,并不是所有的肿瘤。
虽然免疫疗法相对于放疗化疗副作用较小,却容易造成自身免疫系统的损伤,容易伴发免疫性肺炎、免疫性心肌炎、免疫性肝炎、免疫性肾炎……
近期,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科学家正在推进乳腺癌的实验性疫苗的研发。
目前来看,免疫疗法或许是人类抗癌历史上最辉煌的成就。
不过,即使骄傲如免疫疗法、即使昂贵到上百万,或许也只能把癌症常用的描述,从“五年生存率”改变为“五年无癌生存率”、“十年无癌生存率”……
2000多年了,人类延缓了癌症到来的时间,减轻了癌症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但是,依旧没有找到彻底消灭癌症的办法。
站在个人角度,癌症意味着悲剧。站在人类族群角度,癌症是必然到来的终止线。
或许终我们一生,也无法看到人类彻底消灭这只“螃蟹”。但是,人类还是会拼尽全力阻止“螃蟹”到来的时间,以及它所造成的破坏力。
即便明知不可为,也要再拼一把。这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伟大之处。
酷玩实验室整理编辑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酷玩实验室(ID:coollabs)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
#橄享国民味 热烹更美味#香辣梭子蟹(附详细清洗 *** )这是九月吃的第三顿梭子蟹了,之一次带公司去吃,就被同事追着问菜谱,这是被催发的,九月有点懒,不催着真不想动,已经囤了好些菜谱没发了。 大家想吃香辣蟹的都可以试一试这个菜谱哈~ 绝对不会出错~做法也简单,就配料多一点哈哈~
By 旅途日食记
用料- 梭子蟹 1500g
- 面粉 30g
- 生抽 2g
- 啤酒 280ml
- 老姜 两块
- 大蒜 1个
- 花椒 25粒
- 小米椒 适量
- 孜然 适量
- 辣酱 适量
1、买的新鲜梭子蟹先用刷子把表面刷洗干净。
2、刷洗好的蟹,剥去蟹壳。如图蟹心的地方去掉。
3、后背蟹肠出掉。
4、蟹嘴剪掉,蟹腮、蟹胃去除。
5、具体不能吃的部位如图。
6、螃蟹从中间切开。
7、中间切开部位均匀沾上面粉。
8、如图。
9、沾面粉时记的,抖去多余面粉,有层薄面粉即可(主要是防止炸的时候蟹黄流失,以及油遇到生水炸油。)
10、配料切好如图。
11、放比平时炒菜多的油,油温7成热的时候,放入蟹。
12、蟹先炸从中间砍断部位,炸至定型。
13、炸至蟹腿变红,即可。
14、蟹壳放入后,炸至蟹壳里面那层肉鼓泡即可。
15、全部炸好后,捞出待用。
16、锅留底油放入如图所有配料炒香。
17、沿锅边放入生抽、盐、啤酒(也可加水),大火烧开。
18、放入炸好的蟹,大火翻炒2分钟。
19、装盘,即可开吃~
小贴士螃蟹新鲜的话,不需要腌制,加啤酒可以有效去腥味。
梭子蟹的营养功效梭子蟹,味咸;性寒。滋阴养血;解毒疗伤。主血枯经闭;漆疮;关节扭伤。
1.抗结核
螃蟹还有抗结核作用,吃蟹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补益。
2.滋补解毒
螃蟹有清热解毒、补骨添髓、养筋活血、通经络、利肢节、续绝伤、滋肝阴、充胃液之功效。对于淤血、损伤、黄疸、腰腿酸痛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疗效果。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吃螃蟹五大禁忌要记牢“蟹”逅美味莫忘健康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每年秋天,在老百姓喜爱的季节性食物榜上,膏满黄肥的大闸蟹必定能占据一席。国庆佳节将至,相信很多人的餐桌美食少不了它。大闸蟹好吃,怎么才能“吃好”呢?在享受美味之前,更好了解清楚与吃蟹相关的饮食常识,这样既能满足口腹之欲,还能兼顾健康。
1
螃蟹有益脂肪含量较高
说起我国的螃蟹种类,大概有数百种。根据产地,又可分为河蟹、江蟹、湖蟹、海蟹四种。何谓大闸蟹呢?大闸蟹俗称河蟹、毛蟹、清水蟹,一般在9月至10月成熟。但不是所有的河蟹都叫大闸蟹,品种需是中华绒螯蟹,分量要在三两以上。据说“大闸蟹”这个名字是有来头的。当时苏州、昆山一带的捕蟹者,在港湾间设置了闸门,闸用竹片编成,夜间挂上灯火,蟹见光亮就会爬上竹闸,被一一捕捉,故而叫大闸蟹。
人们把大闸蟹比作味中极品,明代文学家张岱就曾说:食大闸蟹不加醋盐而五味俱全。那么,大闸蟹有什么营养价值呢?
大闸蟹能吃的部分包括蟹肉、蟹黄或者蟹膏,它们虽然同出一蟹,营养价值却不同。比如,每100克河蟹肉里含有17.5克蛋白质、1.2克脂肪和65毫克胆固醇;每100克海蟹肉里含有13.8克蛋白质、2.3克脂肪和125毫克胆固醇。河蟹肉与海蟹肉相比,所含的脂肪和胆固醇要低一点。另外,100克河蟹肉里含有6.09毫克维生素E、126毫克钙、2.9毫克铁、3.68毫克锌和56.72微克硒,几乎不含维生素A;100克海蟹肉里含有30微克维生素A、2.99毫克维生素E、208毫克钙、1.6毫克铁、3.32毫克锌和82.65微克硒。
总的来看,无论是河蟹还是海蟹,它们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都较为丰富,也算是高蛋白食物。
大家最喜欢吃的部位蟹黄和蟹膏,其营养成分相似,主要含脂肪和胆固醇,脂肪的含量较高,可以达到15%及以上。这也正是蟹膏和蟹黄吃起来很香的原因之一。此外,每100克蟹黄中的胆固醇含量可能高达400毫克,蟹膏的情况也差不多。不过也不必过分担心,一是一年之中吃大闸蟹的时间有限,不过量食用就好;二是这些脂肪中有不少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必需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
2
“六类人”少吃为妙
有的人爱吃大闸蟹,但一想到螃蟹是“寒凉”食物,就心里打鼓。寒、热、温、凉,不是指人体对外界温度的感觉吗?为何食物也有这些分别呢?这其实是中医学的一种说法,食物关于寒、热、温、凉、平等属性的分类,是根据食物的颜色、味道、生长环境、生长季节及生长的地理环境来划分的,同时也参考了人进食后的身体反应。简单来说,吃完食物之后身体有温暖、发热的感觉,该食物为温性、热性;吃完之后有清凉的感觉,则该食物为寒性、凉性。如食物为平性,则说明这种食物性平和,日常皆可食用。
因此,中医认为吃螃蟹这件事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定。那现实生活中,究竟有没有人不适宜吃螃蟹呢?以下六类人群吃蟹需谨慎,以少食或忌食为妙。
1、体质偏弱、脾胃功能较差、胃酸分泌不足的人,不宜吃螃蟹 螃蟹携带着一些致病菌,由于每个人消化能力、免疫强弱都有不同,对致病菌和病毒的抵抗力存在差异。体质偏弱、脾胃功能较差、胃酸分泌不足的人,容易被致病菌攻击,出现不适症状。此外,有的人吃蟹后感觉胃肠不适,是因为难以消化其中的蛋白质所引起。
2、过敏体质、易长湿疹的人,不宜吃螃蟹 对于我国居民来说,虾蟹等水产品是最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种类,其中对导致过敏的相关蛋白质已经有很多研究。所以,对虾蟹等海鲜过敏的人不要吃螃蟹,否则容易引起胃肠道平滑肌痉挛、血管性水肿,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发生荨麻疹或哮喘,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此外,患有皮炎、湿疹、癣症等皮肤疾病的人也要慎食螃蟹,以免诱发疾病或加重病情。
3、伤风感冒、发热的人,不宜吃螃蟹 因为他们的胃肠道功能在此时相对较弱,不能消化吸收螃蟹中的高蛋白,容易出现胃肠道不适。
4、患有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胆道疾病的人不宜吃螃蟹,尤其是蟹黄、蟹膏 胆囊炎、胆结石的形成与体内胆固醇过多和代谢障碍有一定关系,螃蟹含胆固醇较高,每100克蟹黄中含胆固醇460毫克,吃蟹易使病情复发或转重。
5、痛风患者及高尿酸血症患者不宜吃螃蟹 每100克蟹肉中含嘌呤82毫克,痛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不宜吃螃蟹,特别不能吃蟹肉或蟹黄做成的羹、汤;处于痛风慢性期患者和单纯高尿酸血症患者应少吃。
6、老年人和婴幼儿不宜食螃蟹 因老年人消化系统脏器功能衰退,幼儿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他们的消化吸收能力都不比青壮年,所以食用螃蟹应以品尝为主。要注意的是,十个月之前的婴儿不要吃螃蟹,因为高蛋白会加重肝、肾负担。
3
吃螃蟹的五大禁忌要记牢
说完不适宜吃蟹的人群,还得说说吃螃蟹的五大禁忌。要不然,适宜吃螃蟹的人也可能吃出毛病来。
一忌吃生蟹醉蟹 螃蟹的体表、鳃及胃肠道中布满了各类细菌和寄生虫等,食蟹时一定要蒸熟或煮透,一般水开后要再加热15分钟才能起到杀菌作用。传统的食蟹 *** 是清蒸并佐以姜醋汁,这种吃法是科学的,既保证螃蟹体内的细菌、寄生虫被杀死,还能确保螃蟹的原汁原味不被破坏。
有些人喜好食用生蟹、醉蟹,觉得那样味道更鲜美,但蟹体内附着的各种病毒、细菌和寄生虫也会趁机进入人体内,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出现腹泻、腹痛和呕吐等症状。醉蟹虽然浸了黄酒、白酒,但螃蟹本身还是生的,酒类是无法彻底杀菌消毒的。若醉蟹中所含的肺吸虫囊蚴进入人体并发育为成虫产卵后,严重的还可至人的大脑、皮肤、肝脏等其他器官寄生。所以,这两种吃法应舍弃。
二忌吃死蟹 螃蟹死后,其体内的细菌会迅速繁殖、扩散到蟹肉中,分解蟹肉中的氨基酸,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因此食用死蟹可能诱发呕吐、腹痛、腹泻。除此之外,垂死的蟹也更好别买。另外,蟹肉中富含组氨酸,当螃蟹死亡后,一些含组氨酸脱羧酶的细菌可在适当条件下使蟹肉中的组氨酸脱羧基形成大量组胺。组胺是一种致敏物质,能使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促进黏膜、腺体分泌增多,导致过敏症状,严重的还可能会引起循环衰竭。
三忌吃久存熟蟹 存放的熟螃蟹极易被细菌污染,因此螃蟹宜现蒸现吃。万一吃不完,剩下的螃蟹一定要保存在冰箱中,并在下一餐时吃完,吃时须回锅再煮热或蒸透。隔夜蟹建议不吃,回锅加热虽可杀灭病原微生物,却不能破坏毒素,仍然存在危险性。
四忌吃蟹腮、蟹胃、蟹肠、蟹心 螃蟹的蟹腮、蟹胃、蟹肠、蟹心这四个部位不要吃。打开蟹壳时,两侧的灰白色条状、柔软的部位就是蟹的鳃条,它是螃蟹的呼吸器官,直接和外界接触,容易积攒污物和重金属等。位于蟹壳前半部、眼睛下方的三角形部位是蟹胃,一条黑色条状物是蟹肠,这两个部位是螃蟹的消化器官,里面装着食物和代谢物,也有积攒污物的可能。蟹心,俗称“六角板”,位于蟹黄或蟹膏中间,呈六角形,被人们认为是螃蟹“最寒”的部位。此处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留有较多血液,其血液成分与人体有较大差异,容易引起免疫反应。
五忌吃太多 前文说过,螃蟹中含的蛋白质和蟹黄中含的胆固醇比较高,一次过量食用不利于人体消化吸收。按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宝塔”中的推荐,水产品的适宜摄入数量是一次吃40-75克(可食部分),相当于带壳的螃蟹100-188克,且一周内更好不超过3次。188克的带壳螃蟹,大概相当于一个4两重的大号螃蟹。
热点释疑
螃蟹能不能和水果一起吃?
不少人都有一个疑问,螃蟹和水果能不能一起吃?因为有一种说法,海鲜中含有的五价砷可能会与维生素C起反应,产生毒性。
在我国,正规渠道出售的海鲜需要经过相关部门检测,砷含量不得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每公斤0.5毫克。按此推算,一个人需要一次性吃上150公斤海鲜和十几斤水果,才可能出现毒性反应,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况且,有研究人员在模拟胃液中开展研究发现,维生素C并不能单独将五价砷还原成三价砷(砒霜)。因此,吃螃蟹、虾等海鲜的时候不能吃水果、不能吃维生素C片等说法,并不成立。
孕妇能不能吃螃蟹?
相信很多女性在备孕或怀孕时,都会被旁人提醒“不能吃螃蟹”,其原因通常是螃蟹性寒凉,有活血化瘀之效,食用后会使气血下行易致孕妇滑胎、流产。秉持这样观点的人不在少数,那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答案是否定的,没有统计数据显示流产和吃螃蟹有关。孕妇吃螃蟹后流产,往往是因为错吃了螃蟹,如孕妇本人对海鲜过敏,螃蟹本身不新鲜或有细菌寄生虫等。这些孕妇在食用螃蟹后出现过敏反应或急性肠胃炎等症状,最终没保住胎儿。
正常孕妇可以吃螃蟹,但如果在没有怀孕时吃螃蟹就容易出现胃肠道症状,那建议怀孕时就不要吃了。此外,明确为体质虚弱、消化功能弱的孕妇,尽量少吃或不吃螃蟹。
蒸螃蟹,直接上锅就废了,多加2步,螃蟹才能鲜香入味不流黄点击关注,每天精彩不断!
导读:蒸螃蟹,直接上锅就废了,多加2步,螃蟹才能鲜香入味不流黄!
我们即将迎来中秋国庆双节庆,相信不少朋友都规划好了自己节假日的行程吧?小编是决定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回娘家看看,顺便去丈母娘家吃最肥美的大闸蟹,每到这个季节,小编都能一饱口福,因为丈母娘家就住在沿海周边,海鲜不仅新鲜而且价格实惠,每次过去都能吃海鲜过足瘾,大口吃着螃蟹肉,享受着略带凉意的秋天,还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啊。
以前小编对于蒸螃蟹,真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只会把螃蟹刷洗干净后直接上锅蒸,结果做出来的螃蟹不仅有腥味,吃起来也不鲜香,也没有入味,甚至还会流的到处都是黄,对此,小编苦恼过很久,但是结了婚之后,去了丈母娘家才发现,原来蒸螃蟹时,直接上锅就废了,多加2步, 螃蟹才能鲜香入味不流黄,相信会有不少的朋友都需要,那么小编就把 *** 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会有所帮助。
【蒸螃蟹】
我们需要准备的食材有:螃蟹、高度白酒、白醋、葱姜
然后我们来处理食材:记得一定要买新鲜的螃蟹回来,然后放在桶中加入适量的清水、高度白酒和白醋,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摇晃几下,螃蟹就能自动吐出肚子里面的脏东西,而且还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吃起来也会更加的入味,然后趁着螃蟹在醉酒,我们就可以把螃蟹给刷洗干净,特别注意大钳子和肚子的部分,当然还要注意别被螃蟹夹到手哦。
螃蟹处理好之后,用筷子或者尖锐的东西在螃蟹嘴里穿过去,把螃蟹给杀死,这样螃蟹在蒸制的过程中就不会因为受热而动弹,出现流黄和断腿的情况,蒸的时候我们也要把肚皮朝上,这样也能防止螃蟹流黄,吃起来口感会更加的鲜嫩,蒸螃蟹要冷水上锅蒸,蒸的时候水要放些姜片和葱结,螃蟹身上和蒸盘下方放一些姜片,这样就能完美的去腥了。
蒸螃蟹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时间,一般来说10分钟就足够把螃蟹蒸好了,如果时间用的太久,螃蟹就会被蒸老了,肉质吃起来就没那么好吃,蒸好的螃蟹掰开之后满满都是蟹黄蟹膏,轻轻一咬就能品尝到蟹黄的美味,沙沙的口感加上鲜美的味道,搭配着酱汁一起吃,真的会越吃越过瘾的,不信你就试试看。
所以我们在蒸螃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直接上锅蒸那就废了,不仅有腥味而且吃起来口感还不好,不鲜美不入味很难吃,从而白白浪费了食材,而加上用白酒白醋浸泡一段时间和把螃蟹杀死蒸的时候向上摆放这两个步骤的话,那么吃起来就会更加的美味,在这个吃螃蟹的季节,小编希望每个人都能吃到最鲜美的螃蟹肉,喜欢吃螃蟹的朋友记得收藏哦,能帮助到你就是小编更高兴的事情。
蒸螃蟹,直接上锅就废了,多加2步,螃蟹才能鲜香入味不流黄!今天的美食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喜欢的朋友记得关注和点赞哦,这是小编的更大鼓励,也是小编行动的动力哦,每天小编都会给大家带来新的分享内容,喜欢的朋友关注后就不会错过任何的精彩了,明天我们相约在这里不见不散。
蒸螃蟹,才知道冷水和热水蒸差别大,做错了,难怪蟹黄外流还掉脚蒸螃蟹,才知道冷水和热水蒸差别大,做错了,难怪蟹黄外流还掉脚。大家好,我是水墨尚食,又到了吃螃蟹的季节,今天教大家蒸螃蟹的技巧。
“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每年到了金秋九月,中秋节来临之际,就是螃蟹最肥美的时候,此时螃蟹肉鲜黄满,味道鲜美,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也是出名的“吃货”,也发出了“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的感慨。
吃螃蟹有“九雌十雄”的说法,大家都知道,螃蟹分公蟹和母蟹,蟹脐细长且尖的为公蟹,蟹脐又大又圆的为母蟹,九月份时,正是母蟹肉鲜黄满的时候,而到了十月份公蟹的蟹膏肥厚,所以九月份适合吃母蟹,十月份适合吃公蟹。
自古蟹就有“水产三珍”的美誉,很多文人墨客不惜舞文弄墨,对其赞赏有加,蟹鲜美之处有三,其一是蟹黄,口感细腻,味道鲜美,其二就是蟹肉,肉质细嫩,鲜嫩洁白,有“嫩玉”之美称,其三蟹膏,口感醇厚,膏如凝脂,有“胸中藏琥珀”之美誉,可见螃蟹如此受欢迎不是没有道理的。
现值中秋、国庆来临之际,正是吃螃蟹的大好时候,可是我们蒸螃蟹时,会出现蟹肉不鲜嫩,蟹黄外流,掉蟹脚的状况,不仅影响美观,味道感觉也差点,蒸螃蟹看似简单,其实还是有诀窍的,蒸螃蟹,才知道冷水和热水蒸的差别大,教你2招,螃蟹肉鲜黄满不掉脚。
先说说蒸螃蟹2妙招
说到蒸螃蟹,很多会不屑的说,那有什么难的,把螃蟹往锅中一扔,大火蒸熟不就完了,确实,螃蟹蒸熟容易,但是想蒸的像酒店一样,又好吃又好看,还是得掌握诀窍的,学会下面2招,螃蟹鲜嫩黄满不掉脚。
之一招:先杀后蒸
很多人蒸螃蟹,都是先把螃蟹刷洗干净,然后切些姜片放入蒸锅中,再把螃蟹摆上开火蒸,蒸好后会发现不是蟹钳掉了,就是蟹腿断了,有时蟹黄还会从断的位置流出来。
这是因为蒸的过程中,螃蟹会拼命的挣扎,而螃蟹脚很脆弱,这一挣扎脚就容易掉,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正确做法应该是先杀后蒸,把螃蟹刷洗干净后,取一根烧烤签或竹签,从螃蟹嘴巴处插去,转动几圈,螃蟹不动后放入蒸锅,杀死的螃蟹在蒸的时候不会挣扎,自然就可以避免掉脚。
第二招:八脚朝天
大多数人蒸螃蟹时都喜欢让螃蟹趴着蒸,因为感觉这样摆放更整齐漂亮,其实这样蒸,容易造成蟹黄外流。
正确做法是:螃蟹蒸的时候要“八脚朝天”放,就是背部向下,腹部朝上,这样蒸,螃蟹的背壳就像一个小坑,当蟹黄流动时,自然就流到背壳中,而不会外露。
那么蒸螃蟹是冷水还是热水蒸?
蒸螃蟹,有人用冷水蒸,也有人用热水蒸,那么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冷水蒸,腥味小:冷水蒸螃蟹时,水升温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使螃蟹的腥味随着水蒸气挥发,腥味就变小了,而且蟹肉在水蒸气的熏陶下,更加鲜嫩美味。
热水蒸,蟹黄鲜:热水蒸螃蟹时,由于蒸锅内温度高,可以快速使蟹黄快速凝固,加快螃蟹熟透,这样蟹黄就会凝聚甘酥,不外露,鲜味流失少。
由上面可以看出,冷水蒸有冷水蒸的好处,热水蒸有热水的优势,结合上面蒸螃蟹的2个小妙招,热水冷水都可以蒸,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
【蒸螃蟹】技术总结
1.螃蟹一定要买鲜活的,螃蟹是一种食腐性动物,因此体内残留了很多细菌,螃蟹一旦死后,细菌就会扩散开来,蛋白质也会分解并产生组织胺,螃蟹死亡时间越长,产生的胺毒性就越大,所以不要买死螃蟹。
2.蒸螃蟹时,要先杀后蒸,腹部朝上摆放,这样螃蟹肉质鲜嫩,蟹黄不外流,而且不会掉脚影响美观。
3.蒸螃蟹冷水和热水蒸都可以,现在正是吃母蟹的时候,吃黄还是用热水蒸比较好。
水墨话语
螃蟹虽然味道鲜美,但是属于寒性食材,不宜多吃,尤其是蟹腮、蟹胃、蟹肠、蟹心寒性最重,这些位置更好不吃,吃螃蟹时更好配上姜醋汁一起吃,不仅可以提鲜,还可以降低寒性。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螃蟹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金秋九月正是吃螃蟹的时候。大家还有哪些吃螃蟹的小妙招,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最后感谢阅读。
挑螃蟹看似简单,原来有秘诀,3个小技巧,保你挑到膏满流油肥蟹秋天,真是个喜人的季节,气候宜人,收获满满,各种新鲜的蔬菜水果接踵而来,我这吃货都有点儿应接不暇了。俗话说得好“秋风起,蟹飘香”,有人说,秋天最重要的事就是吃螃蟹,因为每年的9、10月间,是螃蟹最肥美的季节,这个时候的螃蟹黄多油满更好吃。
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正赶上吃螃蟹的季节,家家户户餐桌上都少不了这道菜,往年每到八月十五这天,我们这的螃蟹价格也都是蹦了高的涨,从现在的25一斤涨到一百多一斤还都抢着买,生怕抢不到,螃蟹这么贵,挑时可要注意了,教你3个小技巧,保你挑到肉肥膏满的鲜螃蟹:
中秋节买螃蟹,只需牢记这3点,老板乖乖给你拿最肥的螃蟹,收藏!
买螃蟹一定要选有活力的活螃蟹,活螃蟹和死螃蟹不只是价格天壤之别,吃起来口感更是没法相提并论,所以再便宜也不要!
1.看螃蟹的外观和颜色,鲜而肥的螃蟹,背部颜色青而亮,腹部颜色发白,腹部的纹路越深而黑,说明螃蟹越肥,但是整个腹部发黑的螃蟹不能要;螃蟹的肚脐处要突出,且发红或是发黄,这说明蟹黄(膏)很满,爱吃螃蟹的人都知道一句俗语“九雌十雄“,就是说在农历的八、九月份之前最适合吃母螃蟹,这个时候的母螃蟹比公螃蟹肥美,而到了十月份就要吃公螃蟹了,因为十月份,公螃蟹的蟹膏最满,肉质更是饱满鲜美。
2.用手捏软硬,用手轻轻捏一下螃蟹的肚脐和小腿根部,如果手感硬实,说明这是一只壮实肥美的螃蟹,如果手感较软,就说明这只螃蟹是空的,肉不多,蟹黄和蟹膏就更不可能是满的了。
3.用手掂重量,新鲜肥美的螃蟹手感较重,如果感觉不出来,可以挑两只相同大小的螃蟹比较着来掂,较重的说明螃蟹的肉多,黄(膏)满,反之螃蟹的肉就会较少,黄(膏)也不怎么满。
爱吃螃蟹不会挑?没关系,记住以上3个小秘诀,保证个个黄多肉肥超鲜美!
秋季螃蟹当道,螃蟹好吃,做的时候也有技巧,有的人做出的螃蟹流黄又断腿,只是因为少了这一步:蒸螃蟹之前要先杀螃蟹,用剪刀伸进螃蟹的嘴里,然后再将剪刀撑开就可以了,有的人用筷子 *** 螃蟹的嘴里杀螃蟹,这种 *** 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做螃蟹胃里的脏东西和苦味的东西就会流到蟹黄上,影响口感。杀死的螃蟹再腹部朝上摆到蒸屉里蒸就不会流黄和断腿了。
另外,吃完螃蟹是不能立即吃冷饮、冰水和西瓜等寒性食物的,螃蟹还不能和石榴、西红柿、梨尤其是柿子等食物一起食用,很容易造成腹泻,甚至是食物中毒,我儿子每次吃螃蟹都特别小心,吃完螃蟹一个小时后什么东西都不吃,每次我们都笑他太惜命,不过小心一点还是好的。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我是晓峰,如果您喜欢晓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记关注吃货峰子哦!
本文由吃货峰子原创,欢迎关注与您一起交流,让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秋季怎么能少的了大闸蟹的出现
By 琴韵
用料- 大闸蟹 6只
- 花椒 30粒
- 干辣椒 15个
- 香叶 6片
- 八角 4个
- 桂皮 1块4g
- 冰糖 50g
- 大蒜 10粒
- 生姜 1块
- 香葱 2根
- 陈皮 2g
- 盐 1勺
- 生抽 60g
- 味极鲜 50g
- 花雕 150g
- 二锅头 50g
1、捆蟹,也可以买捆好的。花雕蟹对大闸蟹品质要求比较高,一定要质量好的,肉结实,黄多,才能做出来好吃的花雕蟹
2、买的比较多,捆好啦
3、上锅蒸蟹,冷水上锅蒸20分钟,同时将上述花雕配料下锅煮沸,会闻到浓浓花雕香味,这个汤汁可以除了泡大闸蟹,还可以泡虾,龙虾
4、蒸好的大闸蟹入汤,冷藏泡6个小时
5、捞出来开吃,甜甜的,带着花雕酒香,连小孩子都很爱吃
大闸蟹的营养功效1.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2.螃蟹还有抗结核作用,吃蟹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补益。
大闸蟹的饮食禁忌1. 虚寒人士不宜吃大闸蟹
2. 皮肤敏感人士不宜吃大闸蟹
3. 胆固醇过高人士不宜吃大闸蟹
4. 孕妇不宜吃大闸蟹
5. 切忌半生熟吃大闸蟹.
6. 切忌吃蟹心 .蟹的双鳃之间有一个六角形的白色蟹心,极其寒凉,虚寒人士不宜。另外,但凡内脏都不宜吃,因内脏积聚重金属,多吃易中毒.
7. 柿蟹同吃,定见阎王 蟹肉含丰富蛋白质,柿子含鞣质,同时吃造成蛋白质凝固,导致肠痉挛。
8. 切忌以啤酒送蟹
9、不能和冰冷食物一起吃。
11、通俗的说“螃蟹和蛇,鳝鱼一样是先腐败后死亡,蛇和鳝鱼也只能活杀活吃。但经过现代生物科技研究发现,大闸蟹的秘密不止这些,它还含有和小龙虾,三文鱼一样神秘物质astaxanthin(中文叫虾青素,港台和日本也叫虾红素)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油焗螃蟹比补药营养,却不要钱蟹肉肥美,肉质弹嫩,满嘴鲜香!绝对是一道美味的下饭菜。 油焗蟹,在众多螃蟹的烹饪中绝对是妥妥的C位!把螃蟹清洗干净,用橄榄油小伙把螃蟹煎至两面金黄,放上姜葱!淋入橄榄油,盖上锅盖,小火焗迟到15分钟!不用过多复杂的程序和调味品你就可以轻轻松松做出 咸香鲜美,蟹肉嫩滑的油焗螃蟹! 当然,高品质的橄榄油!是焗螃蟹首要选择!今天我选用的是金龙鱼橄榄调和油代替平常的橄榄油。这款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当然它还不是一款单纯的橄榄调和油,是根据科学搭配出的一款油,它还含有亚麻籽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稻米油等,所以是相当有营养的一款油。更适合中式烹饪,煎、炒、烹、炸、拌、烤、焗,样样都行!用来焗螃蟹,简直就是一流!一盆便可征服全家人的胃!
By 清幽梅花2
用料- 母螃蟹 4只
- 金龙鱼特级初榨食用橄榄调和油 15克
- 姜片 8片
- 小葱 3根
- 大蒜 2瓣
- 盐 2克
- 胡椒粉 少许
1、将肉蟹宰杀,冲洗干净备用! 姜丶香葱、清洗干净切片切断!
2、锅里倒入5克金龙鱼特级初榨橄榄调和油烧七成热,将处理好的螃蟹放进油里煎至表面金黄,捞出沥油。
3、原锅留适量油,放入葱段、蒜、姜片略煸!
4、原锅留适量油,放入葱段、蒜、姜片略煸,加入煎至表面金黄的蟹肉!倒入少许料酒。煸炒一下,倒入刚刚没过蟹的凉白开水,水煮开以后,在蟹壳上均匀倒入10克金龙鱼特级初榨食用橄榄调和油!
5、中小火焗10到15分钟!即可出锅!
6、蟹肉肥美,肉质弹嫩,满嘴鲜香!绝对是一道美味的下饭菜。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