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粽子做法,竹筒粽子煮多长时间能熟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39 0
装粽子的竹筒用来装茶?真的好喝吗?

朋友们先不要急着辩解,有竹筒粽子自然也是有竹筒茶的。术业有专攻,竹筒茶自然是茶厂里用专门的竹筒来保存茶叶的,形成竹筒的外包装,故名称之为竹筒茶。

今天母亲说老朋友过生日,要去参加生日宴会,礼物已经准备好了,因为老朋友闲来无事喜欢喝茶,所以想着再带一份茶过去。今天早早的给我打 *** ,要来茶室要选择一款茶,母亲一进茶室一眼就看到了柜子上的那卡竹筒茶。问道“这款茶听你说上个月已经卖完了啊,现在又来了一些啊?”“对呀,但是这款茶产量非常少,现在就剩柜子里摆的一些了,是回馈一些老茶友的。”我回答道,母亲听到赶紧给她老朋友拿了一份,甚是无奈。


顾客疯抢这款茶是有理由的,其实早在清代那卡竹筒茶就闻名遐迩了,每年都要上贡,甚至被缅甸国王指定为贡茶,可见这款茶的品质和它的名气。那卡茶是普洱之中的贵族,茶质好,可是产量却低,数量极其稀少,所以引得无数茶友为之追捧。打开竹筒,准备好茶叶和茶具冲泡一杯,热水进杯,那卡专属的茶香扑面而来,汤色澄澈明亮、看着十分赏心悦目,捧起茶盏喝一口能感觉到醇厚的口味、兰花香明显,韵味悠长,竹香和茶香完美融合,热水一冲泡二者的香气百分百释放,这又是一种美妙且新奇的味道。茶底香味独特,是属于那卡的一种独特的茶香。只有亲自嗅过、尝过才能真正领略那份专属那卡古树竹筒茶的神秘,单单凭小掌柜文字描述是万万不能体会到的。


幽谷深处 *** 家,依山傍水远繁华,伴山伴竹伴云霞,轻煮岁月慢煮茶。小掌柜现在依然觉得茶和酒之别在于茶能够使人清醒,在世态朦胧中能够揭开轻纱看见真实。本来这款茶上个月一到茶室几天就售空了,老顾客实在催的紧,父亲又跨市从大伯的茶场里运了一些,只有一箱,今天母亲又提走一份,想要的茶友们赶紧联系小掌柜。


端午节快到了,不会包粽子的试试这样做,软糯香甜不夹生

#头条创作挑战赛#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传统节日当然少不了传统美食,粽子就是其中之一,不同地方的主要食物不同,但是粽子是全国通用的,只不过口味习惯不一样,南方吃咸口的比较多,北方地区甜口比较常见,但是现在自己喜欢吃什么口味就做什么口味,我就喜欢甜糯口味的粽子。好吃是好吃,买也是方便,但是自己动手做的才有灵魂。做传统粽子需要准备的东西有很多,包法手法很重要,没使上劲的话就糊一锅的,这不只是浪费了。

不过好在有其他形式的粽子,这次要分享的是一种竹筒粽子,也叫竹筒糯米棒。这种工具做出来的美食一点不比种子差,闻着有竹子的清香,再搭配软糯的口感,粘上一点白糖,吃着甜甜蜜蜜的,一整天都开心。不会包粽子的就可以试试这道做法,省时省力,可太方便了,自从知道可以这样做之后,好几年都没有用叶片包裹粽子了。

整道做法很简单,糯米配料很简单,加点红豆与红枣进去,撒点白糖,再塞入竹筒,其他什么都不用管,加水煮熟就可以,非常快速方便。有柴火灶的就方便许多,燃气长时间煮确实有点浪费了。看着想吃的朋友就收藏起来,工具网上都能找到。感兴趣就试一试吧!不会包粽子朋友的福音,试试这样做,家里人肯定喜欢吃哦!


【所需材料】

1斤糯米,200克红豆,一盒蜜枣,适量白糖,一勺碱面约2克。

【 *** 步骤】

1.准备一斤的糯米,隔天晚上加水泡发。早上起来使用。

2.红豆也同样,泡一个晚上。早上使用。

3.早上起来之后准备一点蜜枣,把它切碎备用。

4.糯米淘洗干净,红豆也淘洗干净,两者沥一下水分放入一个大盆中,再加入切碎的蜜枣。

5.调入2克左右的碱面,没有的可以不加,翻拌均匀备用。加碱面是为了 让糯米熟的更快。

6.准备一些工具,加清水泡一下,更好整个都泡透,这样不容易开裂。

7.把糯米往里面塞,一边塞一边用竹片压,装满之后打上塞子就可以了。

8.把它放入大锅中,加入没过食材的清水。水量多一点。开大火把水烧开,水开之后转最小火炖煮2个小时。

9.时间到了关掉火,再焖一个小时即可。

10.出锅之后放入冷水中,方便脱模。

11.脱模拿出塞子,插入竹签,然后往上推就可以了。

12.觉得不够甜可以粘上白糖来享用。

小贴士:

1.竹筒是可以循环使用的。也附有使用说明等等。

2.甜度根据个人喜好来调整,调馅的时候也 可以加入白糖。

上虞妹子匠心寻味自制竹筒粽俏销市场

2019-06-02 23:18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本报记者 楼丽君 特约通讯员 阮佳波 摄

近日,位于长塘镇的景行山居上架了一款竹筒粽,包含了蛋黄肉、蜜枣、豆沙和红豆四种口味,有甜也有咸,不仅馅料饱满、竹香粽鲜,而且还是摆拍利器,俘获了众多食客的心。“竹筒粽已经卖出八千多个了!”景行山居负责人钟旭映坦言,自己本来只想做几百个随便卖一点,或者留给店里的客户尝鲜,结果没想到销量这么好,现在没日没夜地赶订单,真实地体会到了做爆款的感觉。

追溯竹筒粽的起源,不难发现这是历史最悠久的粽子之一。南朝梁吴均在《续齐谐记》曾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水,而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简贮米,投水以祭之。”看到千年之前的古人以竹筒粽纪念三闾大夫,钟旭映觉得吃了这么多年的粽叶粽,不妨效仿古人,做一只不一样的竹筒粽,最是应景,而且长塘竹林资源丰富,就近取材,极为便利。

准备将想法落地,才发现做竹筒粽远比想象困难。光是找到一支可用的竹筒,就颇不容易。经过反复考量,钟旭映最终选定了一年生的翠竹。它不仅粗细适中、上下一致,适合批量生产,而且竹身翠绿、含水量足,做出来的粽子能锁住竹林的清香,新鲜的竹筒锯开之后,竹节里还能倒出水来。

为了将竹筒的独特发挥到极致,钟旭映也下足了功夫,认真探索生产的每一步,洗竹筒、洗粽叶、泡米、调味、蒸煮……琢磨如何将竹筒粽的口味改善得更好。糯米经冷水浸泡一整夜,米粒吸足水分,颗粒饱满,糯性更好,装入竹筒,轻嗑三下,使米粒在竹筒中既不会太松也不会过紧。各种馅料精挑细选,鲜香汇集。用两片箬叶将竹筒封口,棉绳缠紧,平放入高压锅,使之均匀受热。大火开锅,小火蒸煮,辅之闷热,待竹筒变色,竹香渗入米粒,将它放置到自然凉透,再用真空包装。

在剥开粽叶、掰开竹筒的那一刻,所有精心的准备就已经得到验证,甚至都还不等入口,光是散发出的香味和晶莹的的米粒就已经让人口水直流。软糯的米粒中,渗透了肉香脂香和竹筒粽叶的清香,配上少许枣类豆类,甘甜如蜜,枣味浓郁。细细品尝,一股清甜润入心扉,仿佛置身于“千竿撑绿影,一地罩青姿”的竹海之中。

自三个星期前推出端午节竹筒粽礼盒,钟旭映的之一批1000个粽子已收获满满口碑。她还突发奇想,将 *** 竹筒粽的过程拍成短视频放到各社交平台,吸引了不少网友点赞,这也让自己多了不少粉丝顾客,远在省外的网友也纷纷下单,竹筒粽的网上销售占到总量的三成。

“我要努力成为上虞之一个做农业的女网红。”钟旭映笑着说,现在的自己退隐山居,过着当代的“桃源生活”,不断研究开发新菜品。她希望能通过视频让更多人了解乡村的文化和美食,进一步打响长塘竹文化特色品牌,吸引异乡客前来观光驻足。

竹筒粽子做法,竹筒粽子煮多长时间能熟-第1张图片-

日销两万杯的竹筒奶茶,还有人敢喝吗

图源:小红书@小桃酥

如果你还没喝过竹筒奶茶,那恭喜你,躲过了一“劫”。

竹筒奶茶,顾名思义就是把奶茶装在竹筒里饮用。翠竹清香加上奶茶醇味,听上去就自带鲜甜味,拍照也更仙。

去年4月,苏州开了之一家竹筒奶茶店。很快,这种饮品又流行到杭州、上海等地。最夸张的时候,全国热门景区、商区,几乎人手一杯竹筒。

竹筒奶茶,火遍全国。/抖音截图

但最近,奶茶店回收顾客竹筒再利用的新闻被曝出,消息瞬间登上各大热搜榜,消费者对竹筒奶茶的信任也被一击即溃。

竹筒奶茶的爆红与衰落,似乎都在一瞬间。只是,原本象征“新鲜”“原生态”的竹筒,本不必被迫扛下所有。

当地有关部门接报后,迅速将涉事奶茶店停业处理。/临平发布

竹筒美食,重在于“鲜”

竹筒美食在中国源远流长,地域分布也很广,而且各具地方特色。

相传,人们上山劳动或外出狩猎时,为了方便,砍下一节鲜竹将米装进其中,加上适量泉水,放在火塘上烧煮,就做成了最早的竹筒饭。

《齐民要术?炙泫第八十》中记载,北魏时期的“捣炙”(又称“筒炙”或“黄炙”),就是今天所称的“竹筒饭”。

所谓“捣炙”,就是将鹅、鸭、麋鹿、猪或羊肉斩碎烤熟,调拌成有黏性的馅,敷在去了青皮和节枝的新竹一端,手持未敷馅的一端,置火上不停地转动烤炙。待表面水汽烤干,涂上鸡蛋清或鸭蛋清再烤干,又涂上鸡蛋黄液或鸭蛋黄液烤炙,至馅表皮金黄酥香后取下。馅呈筒状,切开即可食用。

竹筒饭是烤出来的。

竹筒里装上稻米是竹筒饭,放入糯米则被称为竹筒粽。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写道:“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足可见白居易对竹筒粽子的喜爱。

如今,人们会在糯米里拌上红豆、玉米、枸杞、大枣、白糖等配料,这样 *** 出来的竹筒粽子,表面光洁晶莹,吃起来竹香不绝、甜而不腻。

竹筒盛万物。

位于我国西南的云南省竹林密布,尤其是香糯竹分布很广。这种竹子竹节细长,内壁有一层竹膜,烹煮时能产生独特香气,融入饭中十分清甜。而居住在这里的傣族人,就尤其善于 *** 竹筒饭。

1951年,西双版纳的傣族人用竹筒饭招待了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创始人蔡希陶教授。当时,蔡老这样评论竹筒饭:“对竹子的利用,堪称无双。先作锅,后作碗,再作柴烧,最后又作植物的养料,真正做到了就地取材,材尽其用。”

米饭上的竹膜,代表这节竹子是新鲜的。

竹筒饭在川菜中也有特殊的地位,不同的是,四川人多使用茶叶给竹筒封口。如此一来,茶香、竹香叠加饭香,真是用文字难以形容的香气,必得亲自品尝才能感受。

竹筒饭也可以是一种泛称。川菜中有一道名菜叫“竹筒烤鸽”,要将鸽子肉连汤带料一起放入竹筒中,密封烤制,先用旺火再用小火,将香气逼出来才“出锅”。

竹筒烤鸽,烤制之前,要加足料。/B站@山药视频

贵州还有一种吃法叫“竹筒烤鱼”,要先将青鱼去内脏,腌制后以猪网油和鲜竹叶包好,再整个塞入竹节中,封好后将竹节以黄泥包严,最后放入木炭中烤2小时。有点像叫花鸡的做法,尝起来香味醇厚,口感软嫩,堪称一绝。

但不管做什么美食,竹筒都一定要新鲜。

南方气候潮湿,竹筒极易发霉变质,产生毒素。采用新鲜的竹子,能将竹香融入美食,也能预防食品安全问题。

所以,做竹筒美食时,竹子只可用一次,这才是真正的纯天然、真绿色美食。

不论是哪种做法,都讲究一个“鲜”字,这也包含了对 *** 过程的要求,即“鲜做鲜吃”。

事实上,鲜做鲜吃也是近年来网红美食的潮流之一。

奶茶店会以透明橱窗向顾客展示现熬珍珠、黑糖的过程,烤鱼店会将会动的活鱼盛到顾客面前……这不仅能让顾客对食材更放心,也很有仪式感,符合网红美食的社交属性。

鲜做鲜吃,既有仪式感,又让人放心。

原本,竹筒奶茶也可以走这种风格,至少把竹筒现砍一下也可以吧?但竹筒奶茶店们没有,它们巴不得更快一点卖出下一杯奶茶。

或许竹筒奶茶之一家店“茶色烟雨”开业的时候,还想跟天然、绿色、新鲜沾沾边。但随着门店越开越多,山寨也大量出现,竹筒已经纯粹变成了符号,竹筒奶茶也变成了一门顶着伪天然、伪绿色、伪精致滤镜的流量生意。

伪天然,伪绿色,伪精致

网红食品走红的背后,往往有其价值内核。

茶颜悦色的出圈,迎合的是国风文化的崛起;超级文和友的火爆,跟复古怀旧潮有关;淄博烧烤的火热,反映的是惬意自在、享受生活的价值观。竹筒奶茶的标志性icon——竹筒,则是绿色健康风潮的映射。

一天卖出2万杯,背后有绿色健康的影子。

这种绿色健康的饮食风潮,尤其在都市青年中非常流行。

有一些餐厅,会特别强调食材、用水源自何处,如何天然,怎样无污染,富含哪些营养元素。这就是为了让消费者觉得,它们的餐品绿色健康,能让人吃得放心和享受。

竹筒奶茶给人的之一印象,也是绿色天然。它能让你产生一些联想——在一片云山雾绕的竹林里,一位老农砍下竹子,亲手把它 *** 成一截一截的竹筒,这样的竹筒盛着的奶茶,一定是清香四溢、饱含着大自然的味道。

毫无匠人灵魂的冲泡过程,这值39元吗?

然而这只是想象。新周刊记者曾在南锣鼓巷买过一杯竹筒奶茶,高达39元的价格,得到的却是毫无匠人灵魂的冲泡过程。而且奶茶并未直接盛在竹筒里,而是装在了一个塑料器皿里,再把这个塑料器皿套在了竹筒上。

拿开器皿,能看到竹筒底部并未清洗干净,甚至还有不少灰尘。这个器皿容量也不大,大口喝的话,四五口就能吸完里面的奶茶。

仔细看竹筒底部,真的很脏。/土卫六 摄

竹筒在中华美食文明里,是非常具有标志性的容器。竹筒饭、竹筒粽子,还有各种各样的竹筒美食,均以“鲜”著称。

而竹筒奶茶,显然与“鲜”无关。这些门店的竹筒就不是新鲜竹筒,而是物流配送到门店的仓库竹筒。这意味着,想在奶茶中尝到竹鲜味,完全没有可能。

新周刊记者观察过北京、杭州等地的多家竹筒奶茶店,都没有使用鲜奶作为茶底,而用的是从塑料桶中倒出来的“奶”,疑似用植脂末冲泡而成。

这样的奶茶,试问哪里健康、哪里绿色了呢?最多就是拍照好看一些罢了。

别等我了,我先溜了。/土卫六 摄

这也是竹筒奶茶店都开在景区的原因。竹筒奶茶的高颜值,再加上竹筒上贴着的地标名称,就像全国各地复刻的“地标冰淇淋”一样,确实是打卡神器。

但脱离了内核、不注重口感的竹筒奶茶,走向的注定是一条速朽的道路,就像泡面食堂、草莓塔、脆皮五花肉一样。

餐饮行业是长线市场,只注重表面形式而不重视口味、卫生,即使颜值再高,即使故事讲得再好,也终究会被淘汰。

作者丨土卫六

编辑 | 晏 非

校对 | 赖晓妮

排版丨郑李昂

香甜可口的竹筒粽子,据说是纪念屈原

2018年4月10日,湖北宜昌。一小贩在街头叫卖竹筒粽子,很受青少年欢迎。

2018年4月10日,湖北宜昌。一小贩在街头叫卖竹筒粽子,很受青少年欢迎。

据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据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宜昌秭归是屈原的故里。竹筒粽子也应该是宜昌的特色小吃。

白居易一首冷门诗,开篇提到两种夏至美食,读完只想说:想吃

提到夏至美食,在很多地方,面是不可少的。“冬至饺子夏至面”,“面”与“绵”谐音,吃面或意寓福泽绵长。但除了吃面,古代人夏至还吃什么呢?

夏至面

白居易一首冷门诗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点思路。在《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一诗中,白居易暴露出了“吃货”本质,他落笔便写: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他怀念起自己在苏州的时光,曾经所熟悉的夏至筵席。

在其很有名的《忆江南三首》里,白居易写怀念江南最能够勾起回忆的是杭州,其次是吴宫(苏州),而苏州记忆里,他并未提及美食,只写难忘的美酒与美人——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而在这首诗里,白居易补上了苏州的夏至美食,如此,便全了苏州记忆“三美”了。他这两句写美食的诗句,读了令人唇齿生香,只想说两个字:想吃。这两句诗是: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竹筒饭

这是两道什么菜?

后者是脆嫩鲜香的烤子鹅。虽然苏州的烤子鹅没有尝试过,但烤鹅如今还是比较普遍的,而夏至吃鹅也有说法。中医认为鹅肉有益气补虚,和胃止渴的功效,有的地方也有“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说法。

前者,则是用嫩竹子装米密封烤熟而成的“筒粽”。

我们如今的粽子,多用新鲜芦苇叶包成,在端午节食用。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其卷九引《风土记》注记录了古代粽子的做法及食用时间:“用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夏至啖之。”“菰”也就是我们常见的茭白,用它的叶子裹上黍米,称“角黍”,端午、夏至均食用。

出现在白居易苏州回忆里的是筒粽,泛着嫩竹的清香。妙的是,笔者在距苏州千里之外的四川,偏僻小山村里也久久流传着一道美食:以嫩竹筒装上新米,豌豆,鲜肉,密封,放在火上烤熟,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竹筒饭”。

竹子的清香,米的清香,肉香,在火烤之后融合,揭开竹盖……来不及等到家拿筷子,小伙伴们迫不及待地用随意削成的竹片吃起来。直至如今,仍常常怀念当年竹林间那竹筒饭的滋味。

竹筒饭

谁曾想,多年以后,在某个夏至日,在白居易的一首诗里,居然可以读到,跨越那么久且远的时空,同样的美食,同样的怀念。这种感觉,真的奇妙。

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东西,回溯到千百年前,可以从我们各朝各代的先人们那里找到源流。所以,尽管我们如今抬头所望见的不再是古时的那同一轮明月,我们的认知,有从古至今代代流传的下来的,我们所食所住所用,有的曾出现在古人的周围,它们带着古代的印记,依然活跃至今——我们有一样的传承。

附白居易夏至全诗——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唐)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端午节快到了不会包粽子?用竹筒试试看,不夹生不漏米一学就会


每次接宝贝放学的时候,学校门口都会有粽子的香味儿扑鼻而来,偶尔也就罢了,但是时间长了,连我都控制不住自己的眼睛,总要去卖粽子的地方去看一眼,没想到这位奶奶卖得不是普通的粽子,而是用竹筒 *** 的粽子,怪不得这么多孩子都想吃呢?原来有它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用竹筒代替了我们很多人用的粽叶,这样就比较有新鲜感,吃起来也很方便,也不用去剥粽叶了。

在北方,我们包粽子都是习惯用粽叶来包,里面的馅儿一般都是糯米,也有的人会放一些八宝米加上五花肉等,有甜味的也有咸的,口感不一样,当然了,吃起来都很可口。今天小慈就教给大家做竹筒粽子,学会了这个 *** ,以后不用再去买粽叶了,连孩子都可以学会,特别简单。

食材:

糯米400克 辅料:腊肉50克、竹笋30克、竹荪30克、干香菇4朵、甜玉米粒30克、胡萝卜50克调味料:生抽8克、老抽5克、蚝油5克、白糖2克、盐3克、香油8克

当然了,如果大家不喜欢吃这些口味的,里面的食材可以自己调换,这是比较正宗的竹筒粽子所需要的食材,我一般会用糯米、黑米、葡萄干等。

做法:

1.首先准备糯米,量根据自己 *** 的多少来定。先将糯米淘洗干净,加水刚刚没过,浸泡4小时以上,糯米一定要浸泡才可以包,不然包出来的粽子不甜糯。

2.沥干水,加入所有调味料和各种切成小丁的辅料,拌匀,可以冷藏过夜,更好入味

3.竹筒用刀劈开,劈竹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更好是选一个比较快的刀。

4.每个竹筒都不一样的,注意看好配对,每一对用棉线扎紧下端

5.将泡好的材料用小勺装入竹筒,注意轻敲竹筒,让米粒紧实,直到完全装满

6.用粽叶包住竹筒开口,棉线扎紧,可以提前去买一些结实的棉线。

7.竹筒放入放好水的高压锅中(高压锅煮的时间短,熟得也比较快,建议用高压锅)

8.高压锅上汽压阀后30分钟就好(煮好的粽子,建议浸泡一晚上再吃,口感会更香甜,竹筒的香味都融入到米里面,咬一口实在是美极了)

第二天早晨就可以吃到美味的竹筒粽子了,早餐来一个,再来一杯牛奶,大人孩子都很开心,营养美味。

竹筒粽子可以直接当主食,就不用再去做饭了,可以直接吃,也可以蘸着白糖或者蜂蜜吃。

端午节必备美食竹筒粽子,自己在家就可以做,孩子一定会喜欢

大家好,我是胖哥。每天为大家分享好吃又健康的美味菜谱,让您和家人吃嘛嘛香,天天开心,关注胖哥有更多好吃的家常菜等着您!

主料

糯米500克

紫糯米150克

辅料

红枣适量

蜜枣适量

步骤1

食材展示:圆粒糯米、紫糯米、蜜枣和红枣。这里要重点说一下,紫糯米的粘度没有圆粒糯米的粘度好,想要做紫米粽子更好和圆粒糯米混合使用,而且紫糯米的比例不要太高

步骤2

紫糯米和圆粒糯米分别洗净用凉水浸泡12小时。泡至如图中的样子,能用手碾碎更好。紫糯米同样浸泡到这种程度

步骤3

处理红枣和蜜枣,红枣去核和蜜枣一起切成小丁,喜欢就吃红枣就多加些,不喜欢就少加些。也可以加些泡好的红豆之类,自己喜欢就好

步骤4

泡好的糯米控去水份和红枣、蜜枣丁混合均。(留出一部分糯米和蜜枣与紫糯米混合了,紫糯米粘度没有白糯米好,需要混合一部分白糯米做出的竹筒粽子才会更软糯,不会散开)

步骤5

这是我用淡盐水煮好的竹筒,有竹筒、垫片、和木塞。买来的竹筒不能即可就用,需要用淡盐水煮一下,这样既干净又不容易开裂,可以重复使用

步骤6

先把垫片放入竹筒底部。

步骤7

放入混合好的糯米,一边放糯米一边用筷子等工具按一下,把竹筒里的糯米压实,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才会不松不散

步骤8

装至八分满。米不要装的太满,煮的时候米会膨胀,容易把塞子顶出来,到时候你收获的就不是竹筒粽子了,而是一锅糯米粥

步骤9

把木塞塞紧。尽量压紧一些,防止煮的时候糯米膨胀顶开木塞爆出来

步骤10

全做好了,一共做了5个白糯米和5个黑糯米的。做好的竹筒粽子放入煮锅,加水莫过竹筒粽子。一定要莫过粽子,不然漏在水外边的粽子很难熟的

步骤11

大火烧沸后改小火焖煮,最少!最少!最少!也要煮上两个半小时。(也可以用高压锅直接压40分钟,但是考虑高压锅压力大,担心糯米会顶开木塞爆出来,稳妥起见,还是用了小火慢煮 *** )

步骤12

足足煮了3个小时,取出一个看看怎么样

步骤13

先打开一个看看成果。取出的竹筒粽子放入凉水中泡几分钟,用竹棍从竹筒底部推出来,不松不散,又软又糯!推出来后裹上层白糖更好吃~~

步骤14

推出来的粽子滚上一层白砂糖,香甜软糯,忍不住就想先咬一口!排排坐,分粽子啦!

成品图


烹饪技巧

米一定要泡透,用手指能碾碎更好

边灌米一边用筷子捅一捅,为的是米粒之间更紧实

普通煮锅最少!最少!最少!也要煮两个半小时,高压锅也要压40分钟

煮熟后用凉水泡十几分钟更容易完整的推出来,不沾竹筒,更容易成型

我是胖哥,每天都会分享各种烹饪技巧、饮食小常识以及美食趣闻。如果您也热爱美食,欢迎在下方进行评论,并点击“关注”哦,我们下期见!

竹筒也能 做粽子

6月24日,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佳·水岸小镇伟才幼儿园小朋友在学做“竹筒粽子”。当日,该园开展“快乐端午粽飘香”活动,师生通过制香包、挂香包、包粽子、串花绳等趣味游戏活动,营造中国传统节日浓厚氛围。

特约通讯员 闫锁田 摄

《中国教育报》2020年06月26日第1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千拾百案例展示丨洛水竹香竹筒粽 *** 技艺

尊敬的读者们,千拾百将带您踏上一场寻觅非遗之魅的旅程。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我们珍惜并传承着历史中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让非遗的光芒在现代绽放。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跨越时空的宝库,蕴含着民族的记忆、智慧和独特魅力,正因如此,我们才将非遗视为一种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共同呵护和传承。敬请关注千拾百接下来的系列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进非遗的世界,感受历史的韵味和文化的传承,共同见证非遗之美的璀璨绽放!

吃竹筒饭,古已有之。古时上山打猎,出远门做活,不便带锅带碗,只能就地取材煮制竹筒饭。而今,因竹筒饭色美味香,节庆时,人们仍好吃竹筒饭。“洛水竹香竹筒粽”便是起源于这种具有悠久历史底蕴的民俗行为,历经七代传承演化成如今闻名天下的“洛水竹香竹筒粽”。

千拾百非遗申报

当洛河河畔的淡竹新笋长节有叶之时,依洛水而生的洛宁县邵氏一族就开始准备 *** “洛水竹香竹筒粽”了。“洛水竹香竹筒粽”必须使用2年生本地淡竹的竹筒做容器,根据需要加工成10厘米左右长,4厘米左右直径的竹筒,以清水洗净后,蒸煮消毒后备用。

再将糯米泡开,以邵氏一族秘传配方为根基,再以不同口味为基准加入蜜枣、红豆、花生等各种杂粮,混入少许白糖。用宽大的粽叶封口,再缠粽绑紧子线,在锅中码放整齐,文火慢煮50分钟,一份地道的“洛水竹香竹筒粽”便 *** 完成了。

千拾百非遗申报

“洛水竹香竹筒粽”与传统粽子不同,因使用的是洛河河畔2年生淡竹作为容器,其干高、皮薄、味甘、色翠等特点在装盛竹筒粽蒸煮期间会慢慢滋养渗透进粽体内,将粽子口味衬托的无比清新淡雅,爽滑顺口。

千拾百非遗申报

“洛水竹香竹筒粽”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包含了我们传统饮食文化的具象体现,其以天然原材料为核心的烹饪方式,具有深厚的人文价值,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洛水竹香竹筒粽” *** 技艺延续百余年,已普遍被社会各阶层所认可。随着时代的发展及饮食的多样性,“洛水竹香竹筒粽”在当今饮食结构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千拾百非遗申报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非遗文化面临着被遗忘和淡化的挑战。然而,正是这些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技艺和智慧,塑造了我们的独特文化身份。因此,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不仅仅是一项重要任务,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无论是绚丽多彩的传统绘画,还是精巧独特的手工艺品,非遗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宝藏。借助自媒体平台的力量,千拾百非遗申报有机会将非遗文化的魅力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让我们共同努力,在这个数字时代,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精彩的视觉呈现,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标签: 竹筒 粽子 多长 做法 时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