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或学习的闲暇之余,大多数人都喜欢到便利店买一些零食,备在手边,当做放松的调剂品。但你知道吗?我们常吃的零食里,有的极其不健康,如果你吃得太过频繁,就会一点点毁掉你的健康哦!来看看:
01、炸鸡、鸡米花等——高能量、高脂肪
一到夏天,炸鸡啤酒就就成了标配。很多人喜欢点个外卖,窝在空调间里尽情享受。但是,炸鸡、炸鸡米花等油炸型食物,都是非常典型的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长期饮食容易引发身体机能的变化,导致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
这些油炸类食物,不仅成年人爱吃,青少年儿童也特别喜欢吃,从长远来说,都是会影响成长发育和健康的哦,应减少此类食物的摄入。
02、烤肠——盐含量高,防腐剂多,还含有亚硝酸盐
一般的便利店或者小商超,都能看到烤肠的影子。烤肠其实几乎没什么营养,里面也基本不含肉类。
烤肠一般颜色发红,味道香浓,因为里面加入了发色剂亚硝酸盐,以及其他食品添加剂。烤肠的含盐量很高,食用过多就会引起食盐量超标,进而导致高血压等疾病。不仅如此,烤肠在烤制中还容易产生致癌物。
03、薯片、薯条——能量高,含致癌物
要说最不能吃的零食,薯条绝对能排在首位。
薯条和薯片的能量都非常高,而且还含有膨松剂、增味剂等食品添加剂及反式脂肪酸,最重要的,它所含有的丙烯酰胺是可疑致癌物。
无论怎么说,薯条和薯片都是对身体非常有害的零食,能不吃就不吃。
04、蛋黄派——不仅没蛋黄,还含大量反式脂肪酸和添加剂
蛋黄派也算是比较常见的零食了,许多人喜欢那一团可口的蛋黄心。
但其实,蛋黄派几乎不含蛋黄,没有什么营养,而且还含有大量的添加剂,是一种靠食品添加剂堆砌起来的零食。
05、果冻——甜味剂、人工香精、合成色素很多
果冻看起来晶莹剔透,口感也很Q,所以很多孩子都喜欢。
不过,果冻中山梨酸钾、柠檬酸及卡拉胶等添加剂很多。过多摄入山梨酸钾会导致过敏反应,还会影响孩子对钙的吸收。
06、“酥”类饼干——高糖分、高脂肪、低营养
酥类饼干,吃起来香酥美味,不过这种香酥的口感来自于大量脂肪、糖、添加剂,是高能量高脂肪食物的一种。
即便是粗粮饼干,香酥可口也表明它含有大量的油脂,也是高能量的零食哦。
07、果胶糖——不含营养素,且影响食欲
果胶糖,比如说 *** 糖,是一种没有营养、含糖量高,有多种食品添加剂且不好消化的零食。而且,小孩子吃果胶糖和果冻等食品,还会有被噎到甚至窒息的危险。
08、果脯、蜜饯类——甜味剂大 ***
果脯、蜜饯等食品,所含添加剂为柠檬酸、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其中苯甲酸钠会破坏维生素B1,并影响儿童对钙的吸收。
4.6万人共赴盛会,BilibiliWorld广州完结撒花2020年里太多值得期待的聚会无法正常举行,这让每一次线下的相聚都显得弥足珍贵,值得我们珍惜。
上个周末,2020年最后一场 BilibiliWorld 来到广州,和各位见面啦。这是大型线下嘉年华 BilibiliWorld (以下简称“BW”)第二次登陆广州了。
相比去年保利世贸的场地,今年BW搬到广交会展馆,整整5个展馆游玩面积达5.2万平方米。布置了包括UP演艺舞台,UP脱口秀舞台,VUP乐园等5大舞台,更有210组UP主、嘉宾和虚拟艺人给大家带来了近百场节目。逛完一圈下来可真要好好休息一下。单单周末两天,就吸引近4.6万人次来到BW现场。
主题作品齐亮相
成就系统新玩法
本次BW囊括了全年最火热的主题内容专区,像《鬼灭之刃》《天官赐福》这两部极具人气的作品中经典场景都搬到了BW现场。登上《鬼灭之刃》里通向黑暗的无限列车,仿佛真正走入了剧场版的情节里,成了当天热门拍照打卡点。还有《天官赐福》的通灵阵,也是聚集了不少 *** 姐驻足留影。
同样满足追剧粉丝的还有纪录片《生活如沸》、广播剧《三分星野》的主题展台。这些IP在BW上不仅能看,还变成了趣味的互动游戏,给粉丝们身临其境的快乐。
在《生活如沸》的互动区域,玩家们要扮演上菜服务员,根据菜品拿去对应的卡片,再返回桌子按顺序“上菜”。争分夺秒的互动现场,让气氛真正沸腾。抢在最后一秒刷卡的玩家引起现场阵阵呼声,堪比“分手厨房”的紧张 *** 感。
还有今年站内风靡一时的“倒放挑战”,也是今年一大热门互动点,每位玩家一个座位,带上耳机,仿佛在进行英语听力,但耳朵内放的倒放内容,让玩家也切身感受了一把UP主录制倒放挑战时,迷茫又好笑的心情。
这些散布在会场里脑洞大开的互动打卡点一向是BW的经典游玩内容,本次BW的互动游戏不但有80%的更新,提升了不少攻略难度,更有总价值超过30万元的豪华奖品池,肝帝们直呼“值回票价”!最后同时抱走3090显卡大奖的2位玩家更是通过互动玩法彼此认识,又双双获得大奖,缘分有时候真是妙不可言。
UP主圣诞集市欢乐多
虚拟艺人做同桌
在今年上海首次亮相的UP主摆摊区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广州更是从“摆摊”升级成了圣诞“集市”, 给各类“绝活”UP更多施展拳脚的空间。你能想到的这里都有,什么猜拳大赛啊,给玩家画像啊,求签解签啊,脑洞之大大到你逛得都不想离开。
UP主“灵魂健身杨老师”在BW现场和33位观众扳手腕,平时没少练的杨老师也小手微颤。甚至还有UP主自讨腰包,花钱购买礼物,陪玩家玩套圈圈送礼物,前去体验的玩家络绎不绝,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去年,BW广州之一次新增VUP乐园,今年更是直接在环形广场上开起了DD派对,成为4.1馆里欢呼声更大的地方。通过舞台大屏,观众可以实时和“泠鸢yousa”“东爱璃Lovely”“进击的冰糖”等约 20 多位性格迥异的中日虚拟艺人互动。而今年经历了3000舰长奇迹之夜,刚刚登上BML- VR舞台的“绯赤艾莉欧”也登上了BW的舞台,成为DD派对的压轴嘉宾。
除了DD派对,在VR教室里,更是可以体验和虚拟艺人1对1的课件辅导。每天刚一开场,VR体验区就已经早早排起了长龙。当然直面自己的idol还是令人分外害羞和紧张的事情。还好各位虚拟艺人们一直在活跃气氛,让观众真的体验到有一位活泼的VUP作为同桌在和自己闲聊的快乐。
UP主整活笑点十足
嘉宾表演high翻全场
当然,每年BW请来的UP主、中日嘉宾都是最吸引观众的存在。像大家喜爱的中国BOY,咬人猫,已经是参加过多年BW的“老人”了,每个舞台几乎都留下过他们的身影。
而每年的BW也都会增加不少新人UP主,今年东尼ookii,记录生活的蛋黄派,贤宝宝Baby,姜峰真的苟等UP主都是之一次来到现场,他们在脱口秀舞台给现场带去了不少快乐,而玩家的笑声欢呼声,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BW的魅力!
除了UP主,今年的嘉宾阵容也是让人惊喜不断。易安音乐社、陈乐一x犬舍、GNZ48女团组合带来演出,参加《乐队的夏天》节目的年轻乐队VOGUE 5和HYPER SLASH 超级斩,以及《明日之子乐团季》的水果星球乐团接连表演,更是让展馆的现场气氛点燃到顶点,应援声音震耳欲聋。
从今年更具口碑的音乐节目《说唱新世代》里脱颖而出的石玺彤和小精灵,这次也联手在BW舞台上进行说唱表演。小精灵甚至在舞台表演结束后,还意犹未尽的到处串场游玩,被UP游戏舞台上的中国BOY直接抓上舞台换上白纱裙,一起舞力全开,这样的惊喜也是让现场“笑”果十足。
猫耳FM也首次加入BW,《三分星野》《天涯客》《某某》《我喜欢你的信息素》4部广播剧的配音演员,赵岭、夏磊、凌飞、路知行等配音圈大佬云集,在介绍作品的同时,也通过现场小游戏和观众频频互动。在三个词组句子的游戏环节里,面对“周瑜、口罩、腋下”这个题目,台上的五位观众中一名女观众机智抢答“周瑜把口罩夹在腋下没办法闻”,引得现场观众笑声连连。
日本嘉宾云送祝福
BW2020完结难说再见
虽然因为疫情影响,日本嘉宾没有办法亲临现场,但通过连线日本分会场,还是让BW到场的观众们看到了许久未见的知名声优花泽香菜。
在访谈里,她和竹达彩奈一起聊了刚刚完成的 《五等分的新娘》第二季配音里的故事。在剧中,花泽香菜为五姐妹的长女中野一花配音,花泽香菜还在连线时表示“因为有个弟弟,所以配长女中野一花的时候不由自主会带入姐姐的心态,所以很好去诠释角色”。《五等分的新娘》第二季将作为明年一月新番在B站上独家首播,大家记得追番支持花泽香菜啊。
每年 BilibiliWorld 散场时,总有不少的观众流连在现场久久不肯离去。作为一场集演出、展览和互动游戏于一体的综合性娱乐嘉年华,BilibiliWorld 就像是一场巨大的派对,让我们能暂时放下现实生活里的烦劳,在这个幻想的嘉年华里尽情玩耍。
换上平时不敢出的Cosplay 服装,在镜头前美美地摆出姿势;拿出假面超人的变身器,做出复杂的变身手势;或者凑一群游戏同好在线抽卡,看看谁是欧皇。无论是独自追求爱好,还是结识好友一同前来,BilibiliWorld 就像是投映在线下的B站,让我们更为直接地去接触到快乐。
嘉年华总有熄灯散场时,而新一年的 BilibiliWorld 还在等着你。
2021年,我们BW见。
点击右上角【关注】彬彬有理,收获更多男女真相。
文 | 彬彬有理
截止今天,疫情中确诊病患的数字还在增长。
相信每个人都明白,今天的我们正走过一个特别的冬天,正经历一场残酷的战役。而这一切对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有人说,在这场考验中,是人民在拯救人民。
诚然如是。
为了抗击疫情,我们社会中那些最有防疫知识的医护人员、更具有勇气的志愿者们、最不辞辛劳连轴转的挖掘机师傅们。
还有给医院送餐的外卖小哥,千里迢迢把菜送到城市的菜农,以及更多的普通人,因为职责或善意,义无反顾的付出着自己的努力。
在疫情带来的黑暗面前,正是这一点点微光,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光亮,温暖了这个冬天,也让我们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你买不到口罩了是吗?”
D5319次列车上,让人泪奔的一幕于 *** 上传播,引发百万人点赞。
一个大妈因为没有戴口罩,引起了乘警的注意。
因为毫无保护,大妈坐在座位上时不时用衣领捂住口鼻。
霍恩堂上前询问:“买不着口罩了是吗?”
大妈像个做错事、怕被责怪的孩子一样,局促不安的点头。
年轻的乘警一边安慰 “没事别着急”,一边让出自己的备用口罩,为她戴上。
大妈的眼泪忽然就流了下来。
是啊,她在临行前可能已经跑遍了很多地方,却都没能得到一个口罩,可在一个陌生人这里,她突然得到了照顾。
这位大妈与我们的父母是同样的年纪,她不安的样子令人心疼。
也许不再让每个老人经历这样手足无措的时刻,应该成为抗击疫情者的另一个使命。
50岁的他,在高速上流浪
疫情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呆在家,可对50岁的肖师傅来说,是有家不能回、是在高速上流浪。
他的经历,让人心疼的掉眼泪。
武汉封城的前一天,肖师傅还在外地送货,直到1月25号准备回家时,他突然发现自己回不去了。
服务区不让进、高速路口不让下,无奈之下,他只能在高速上一直开。
流浪在高速上的这段时间里,他不敢休息,也无处停歇,以泡面为生,困了就用手抽自己的脸。
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在高速应急车道上休息一会儿,最长的一次他只睡了一个小时,而那时候他已经几天几夜没休息。
为了离开高速,他试图走过山路,山路不仅崎岖更是危险。尤其是夜里,手机信号时有时无,能见度只有3、4米,车底下是路,再往下就是悬崖,“太恐怖了”,但他也只能坚持住往前走。
昏昏沉沉、没日没夜,原本是回家的路,因为精神状态差,就朝着相反的方向开到了陕西。
直到1月29日,他流着泪崩溃的告诉交警,“真的太累了,我只希望能停下来,睡一觉,吃口饭”。
在每一个灾难降临的非常时期,那些真正的受害者永远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人,他们的遭遇最让人无力。
2月8日,服务区给肖师傅提供了一间房屋住宿,当回家暂时变成了一个不那么急迫的事情时。
他又开始发愁,疫情如果还不结束,他要怎么继续去支撑自己的家——无业的妻子,脆弱的父母和即将升入初中的儿子。
多少人跟肖师傅一样因为疫情,让原本就脆弱的人生,变得更加艰难。或许,这才是疫情真正可怕的地方,让人没命,也让人绝望。
“接到单子,去看一下客户的猫”
疫情下的人间百态,有时让人倍感心酸,有时也会给人温暖和爱的力量。
微博上有个外卖小哥叫“计六一六”,那里记录着他在疫情中坚持送外卖的故事。
一个离开武汉4天的姑娘,点外卖求助他去照顾一下家里的猫。
小哥接单后去她家一看,吓坏了,凌乱的地上躺着几个死掉的猫仔。原来在姑娘离开的这几天,她的猫生产了。
她知道以后哭得泣不成声。
小哥把死去的小猫连同铲掉的猫砂一起拿下去,扔掉了。他说其实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样处理更稳妥,但决定不把告诉这些告诉女孩,因为“怕她难过”。
几天之后,他又去给猫加水加粮、铲猫砂。并在微博调侃上说,拎了一袋东西走了,你们猜是啥?
这个世界真正可爱的地方在于,陌生人身上那些他们不自知的善良,它经常让人泪流满面。
其实,也是这个小哥,他在看到武汉医生年夜饭是方便面和蛋黄派后,在微博上写道,“作为外卖小哥感觉很愧疚,以后要多跑几趟医院的单子”。
结果之一单他去了中南医院,第二单去了武昌医院,而这两家都是武汉疫情定点医院。
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质,无异于有细脆的善良,也有无畏的勇敢,而这两点他兼有。
我们相信,在武汉市空荡的街上,小哥骑车发出的声响,一定给武汉带去过温暖和慰藉。
他们扔下钱和口罩就跑
大灾大难中,还有一种温暖来自那些不留姓名捐赠爱心的普通人。
这次疫情中,有些人也许是希望自己的善良不被注视,所以都采用了同一个捐赠方式:扔下就跑。
1月27日,安徽小华山派出所。
一名戴着口罩的小伙将500个口罩,放在接待处办公桌上,向民警说了句“你们辛苦了”,转身就往外跑。
民警没有追上,于是对着他的背影敬了一个礼。
1月30日,杭州某派出所。
一名男子走进院内对民警说:“我要捐款”。说着便拿出一叠钱,塞进民警怀里转头就走,整个对话不过30秒。
那是厚厚的一沓钱,共有8万多人民币。
1月31日,浙江台州。
一市民来到派出所门口,隔着铁栏向院内“空投”了一个大箱子,然后匆匆离去。
民警打开后发现,满满一箱N95口罩,民警说:我们一定要把这个人找出来!
谢谢你,那些因善良而伟大的普通人!
世界因灾难而残酷,但因你们而美好。
原谅这一次我们不能如你所愿,因为我们必须记得你,注视你,甚至想要“全网通缉”你。
正是你们,以及那些和你们一样的普通人的善良,给绝望中的人民带去了宝贵的希望。
疫情来临,医护工作者向前;病魔来袭,人民警察不退。
不同的职业相同的使命感,他们的故事也值得我们抒写,因为他们用共同的坚守,筑起了城市最坚固的铠甲。
“我的爸爸是一名jǐng chá”
因为抗击疫情的工作需要,舜山派出所所长邵彬已经连续10天没有回家了。
他10岁的儿子在作文中写下:“我不知道什么是疫情,妈妈告诉我很多人得了传ran病。钟南山爷爷说不要出门,可爸爸为什么还要上班呢?”
“因为我的爸爸是一名jingcha。”
这个春节,对很多孩子来说,爸爸既是一个几天几夜见不着、戴着口罩来去匆匆的坏爸爸,也是一个执勤任务重、抗击病毒的好警察。
疫情当前,警察不退。他们因为职责比普通人承担了更多的风险,而他们的孩子也因为父母的职责,要迅速的学着懂事和长大。
在微博上刷到一个新闻,小男孩的爸爸因为防疫工作几天没回家了。
他只能通过视频叫一声爸爸,通过视频对爸爸的辛劳行一个敬礼。
我们不知道现实中,有多少孩子正经历这个难熬的时刻,愿疫情早日结束,让爸爸们都能早日回家。
我们把最硬的鳞片,拿给武汉
一架包机就要降落武汉了。
机上乘客,全是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
降落前,乘务长例行开始广播,在播报中我们听到了她几度哽咽的声音:
“亲爱的各位白衣天使们,我们的飞机即将开始下降,预计在13点35分到达武汉机场。
今天,你们不仅是天使,更是英雄。
在阖家团聚的日子里,你们舍小家为大家,远离家人出征武汉,你们辛苦了。
待你们平安归来时,我们接你们回家!”
乘务长几度哽咽的声音,让人难过;空姐们那个长长的90度鞠躬,让人泪目。
截止今天,这个场景在那趟飞到武汉的飞机上一遍遍上演。
2月9日,近6000人的多支医疗队陆续到达武汉,疫情爆发以来这是武汉机场迎接医疗队人数最多的一次。这些医疗队将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全力支持湖北省16个市的疫情防治。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体龙族把自己身上最硬的鳞片,拿来给敖丙制成了一件坚不可摧的万鳞甲。
如今,这个片段被人们用来形容10余省份对湖北的对口支援:举全国之力,驰援武汉。武汉,我们把最硬的鳞给了你!所以千万要加油啊!
最硬的龙鳞不是刻意煽情,就在2月9号的前一天,同样是武汉机场,两支医疗队相遇。
“你们是哪个医院的?”
“华西医院的!”
“我们是齐鲁的,一起加油!”
华西和医院,全国更好的医院,网友说那是王炸团队。
这个团队里的战士们,明明马上就要上战场,也没胆怯,声音依旧坚硬的那么有力量。
战士们请记得,我们要的是平安归来的英雄。
2020年的春节,中国人遭遇了一场灾难。希望多年以后,人们依然能记住这场灾难里,那些令人热泪盈眶的瞬间,以及人们为什么而哭泣。
我们为那些弱势普通人遭遇的为难而难过,为那些生活里默默付出的普通人温暖到红了眼眶,也为了那些战士的伟大和无畏而震撼。
眼泪不是懦弱的象征,是我们看见过的证明。每一滴眼泪的背后,都是灾难下每一个个体生命中的苦难的怜惜,和因苦难下迸发出来的善和强的力量的赞叹。
未来的世界灾难避无可避,但人们必须铭记这些,才能更好的保护灾难下的每一个血肉之躯。
大家好,我是彬彬姐。如你正遭遇情感问题,马上【私信】我,按提示操作后,可免费获取一次情感问题的分析机会。
—— END ——
吃了一个蛋黄派,差点被扣12分!开车时不要吃这些东西了→近日,黔西南高速交警九中队民警在汕昆高速公路兴义东收费站发现一名疑似“酒后”驾驶机动车的驾驶员,原来该驾驶员在之前几分钟吃了个蛋黄派,被酒精检测仪误诊为饮酒驾驶。
这时,
多彩妹就有话说了,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
你肯定不会在开车的时候吃蛋黄派了!
真的吗?榴莲、蛋黄派……吃了这些食物就遭酒驾!记者亲身实验,告诉你答案!当驾驶员吹气后,酒精测试仪数值显示其血液中酒精含量为23mg/100ml
据民警介绍,当时驾驶员吹气后,酒精测试仪数值显示其血液中酒精含量为23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
面对检测结果,驾驶员表情诧异十分紧张,不停地解释他没有喝酒,并要求车上乘客为其作证。
随后,民警要求其再做一次呼气式酒精测试,驾驶员非常的配合,对着检测仪器再次吹气,结果显示为8mg/100ml。
驾驶员从车内拿出蛋黄派
面对两次不同的检测结果,民警凭借多年的酒驾查处经验,猜测驾驶员很有可能是刚吃了含有酒精的食物,于是询问驾驶员刚刚开车的时候吃了什么东西,驾驶员回答说:“刚刚肚子饿吃了个蛋黄派。”
民警随即要求驾驶员先喝几口水并漱漱口,漱口后再次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为0mg/100ml。
看到检测结果为0,
驾驶员终于松了口气,
但他很疑惑为什么会这样。
现场民警对他进行了科普,
告知他以后驾车时
不要吃荔枝、蛋黄派等食物。
来源:多彩贵州网众望客户端
记者:杨昌鼎
编辑:章 瑶
编审:安轶伦
审签:王幸韬
特朗普证实美国正在升级核武器!详细现场视频,尽在“中国网”抖音(787874450)
B站新趋势有多好用?B站这个UP主用它缔造1200w播放- 导语
自从“居家生活”成为常态,可支配时间大大增加,闲情之下,大多数人开始在美食研究上下功夫,这也直接带动了B站美食类内容焕发第二春。
“体验感”带动作品播放量倍增
5月16日,UP主「记录生活的蛋黄派」发布作品《 卷 死 自 己 》,作品截至目前短短一个月时间,播放量已经高达1275.17w,其中互动率超过10%,揽收107w的点赞数,作品还被收录进B站每周必看中,是近期少有的爆款存在。
数据来源-果集·飞瓜数据(B站版)
但在作品中,他仅仅是做了一碗酸辣粉,却能让作品占领B站流量高地。
那么他的制胜关键在哪?总结一点,在于“体验感”。
这也是蛋黄派在作品中提到的,以前的美食区和现在的美食区。疫情可以当做一个节点,在此之前,B站美食区更注重分享,在UP主的描述之下带给观众抽象的感受。
图片来源-B站UP主记录生活的蛋黄派
但是在疫情影响后,许多人开始学习料理,时间更多、耐心更足,在线上观看美食类内容逐渐不拘泥于简单的口述分享,反而更注重 *** 过程的体验感受,大大增加了内容可看性,也促进了B站美食内容的升级。
这就产生了美食内容的一个新思路:如何在 *** 过程中不断衔接看点留住观众的视线并且实现高效传播?那就是“失误”。
图片来源-B站UP主记录生活的蛋黄派
UP主在 *** 过程中频频失败的效果,既增加了搞笑成分,又给观众提供了失败过后钻研和尝试到最后成功的实践经验。
从播放量变化趋势上可以看到,自作品发布以来,作品不断出现流量峰值,更高一小时新增26.4w播放量,可见作品在高密度笑点下推动了传播效果。
数据来源-果集·飞瓜数据(B站版)
美食内容还能怎么玩?
《bilibili年度美食数据报告》显示,去年一年里B站美食相关作品总播放量超240亿次,同比增长70%,进一步证实了B站用户对于美食内容的关注受居家影响正在逐步攀升。
图片来源-《bilibili年度美食数据报告》
那么除了沉浸式体验美食 *** 过程的作品之外,B站美食相关内容还能如何创作呢?
创意料理
UP主「江寻千」发布作品《做出来之后玩了四个小时 愣是没舍得吃》吸引了近831.36w用户观看,播粉比超600%,点赞量同样突破百万,互动率更是高达17.34%。
数据来源-果集·飞瓜数据(B站版)
在作品中她展示了一盘猫咪外形的Q弹料理,可爱的外表,配合UP主的抖动和配音,“猫咪料理”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这就是B站美食区的又一热门形态——创意料理。
图片来源-B站UP主江寻千
从作品的弹幕热词可以看到,“可爱”、“卡哇伊”等词占据前三,甚至不断有用户反馈这支作品已经被自己观看过好几遍,对于这样没什么高难度但是又极富创意的料理无法拒绝。
数据来源-果集·飞瓜数据(B站版)
B站美食区知名UP主「绵羊料理」也是创意料理的代表人物,在一次与聚划算合作的恰饭视频中,耗时一周时间利用多种食材搭配上巧克力高度还原出了一颗“蘑菇”。
引人注目的美食主题,即使是恰饭视频也能获得763.4w的作品播放量,创意料理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图片来源-B站UP主绵羊料理
夏日经济
现在已经正式进入夏季,气温逐渐攀升后大众对于饮食的喜好又有了新的倾向。
夏日的来临让“清爽”成为新的热门话题,众多UP主也在美食区投放了越来越多夏日相关的作品。
UP主「阿蔡美食雕刻」发布虾皮鸡蛋面的 *** 视频,简单的 *** 过程几乎是看了就会,清淡爽滑正是夏日炎炎的日子里着急想要来上一口的中式料理。
作品一经发出就拿下了616.57w的好成绩,在此之前阿蔡仅是一个40w粉丝的UP主,得益于这支作品拥有了超1322%的播粉比,并且在一个月内涨粉6.6w。
数据来源-果集·飞瓜数据(B站版)
以及近日来雪糕价格见长,十几二十几的价格让许多人觉得“没必要”,便宜好吃的雪糕也成了大众所需,而自制雪糕也进而成为了夏日经济下的一个新趋势。
UP主「胡仔一人食」发布如何在家自制17种简单有趣的冰淇淋,更是标榜手残党夏天必备。
图片来源-B站UP主胡仔一人食
“简单”、“夏天必备”的标题关键词吸引了近522.25w的用户前来学习,无疑是夏日当前最对用户胃口的美食内容。
除此之外,创作者们仍可以尝试低卡料理,减脂也是夏日经济下的又一个高热度话题,前有运动区的刘畊宏带动运动狂潮,后就有美食区的减脂餐辅助健身,低卡没有负担的美食分享也会是用户喜闻乐见的内容。
总结
后疫情时代,B站美食内容迎来了增长爆发期,民以食为天,在互联网内容社区中,美食自带流量属性。在Z世代年轻人聚集的B站里,他们对美食的热爱,正在被发现与满足。
注重体验感。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只要是过程的展现就能带给观众沉浸式的感官体验,而其中的失误环节更是笑点、看点的核心,整个过程既可看又可学,内容价值高收获的互动率也可见一斑。
美食+创意。简单的美食 *** 已经不能满足Z世代用户的需求,创意仍是这个群体想看的内容元素,同时也符合平台调性。
夏日趋势。夏季来临,大众的饮食习惯以及健身热度的攀升,这都直接影响了美食内容的新方向,创作者们可以尝试抓住夏日经济的红利,创作相关内容。
声明:文内所用图片均做注释,文章封面来自B站UP主【江寻千】作品截取。
后疫情时代:转型的美食up主2020年,一场疫情改变了很多东西,线上经济前所未有地火热,直播带货、在线教育风生水起。但在繁荣的另一面,同样靠直播、拍视频为生的吃播群体,似乎遭遇了一些挣扎。
前言
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似乎一切都可以被“直播”,吃饭和美食这种大众喜闻乐见的事情,自然不例外。疫情期间,人们被禁锢的味蕾、对美食的渴望,迫切需要找到宣泄的出口,因此捧火了两大业态——满足肉体需求的生鲜电商,和满足精神需求的“吃饭直播”,简称吃播。
据百度指数显示,2020年2月份,“吃播”的搜索指数比平时飙升了176%。
疫情被迫在家,不仅观众需要看美食视频解馋,在家做菜的吃播们也更新得更频繁了。以B站美食up主@记录生活的蛋黄派为例,他在2月份比平常投稿了更多的视频。
但是,吃播们的野蛮生长并没有能维持多久。在5个多月后,“吃播”关键词的百度搜索指数再次达到峰值,这一次是由于下面这条新闻:
随着这条“沈阳吃播直播前暴毙”的新闻轰动全网,吃播行业背后的灰色地带“大胃王”重新进入了公众视野,引发激烈讨论。以央视为首的官媒公开点名大胃王群体,抨击其暴饮暴食、浪费粮食,并带动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光盘行动”。
这是对大胃王这一畸形流行,及其背后的种种乱象的一次全盘清算。在如此猛烈的舆论之下,各大平台、自媒体博主都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生欲,比如知名博主“大胃王MINI”已经改名“梨涡少女MINI”,抖音也屏蔽了大量“下饭”视频,以正能量标语替代之:
然而,在“大胃王”成为敏感词汇后,不仅仅那些靠满屏食物博眼球的博主,某些相对正常的美食博主也受到了波及。
徐大SAO——用瓶盖吃饭,爷青结
比如徐大SAO——这位在B站坐拥460W粉丝的美食up主,今年遇上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先是之前“为李文亮医生做炸鸡腿”的视频成为热点,却因此陷入“诈捐”风波,被迫停更了一段时间。回归之后,又撞上了“大胃王”事件。
作为B站自成一派的美食up主,徐大SAO的人设有两大特点:特别能吃,特别能吃蒜。但凡看过大SAO视频的人,都会被他惊人的食量和“啃蒜如啃瓜子”的操作所折服,由此大SAO还被网友封为“碳水教父”,“吃一顿好的”、“吃面不吃蒜,味道少一半”之类的台词也成为津津乐道的流行梗。
连B站官方,也发动各位网友为大SAO设计了专属的T恤。
和很多博眼球“大胃王”不同的是,徐大sao虽然也会用“五斤”、“一大盘”这样的标题吸引观众,但他的“能吃”是真实的——在B站up主的身份之外,大SAO的本职工作是空调维修和水电,这是非常耗体力的活,大SAO超乎常人的食量,是为了补充繁重劳动所消耗的能量。除此之外,大SAO的创作是植根于日常生活的。在他的视频里,出现最多的画面便是大SAO亲自做菜,一家子人一起“吃一顿好的”,但最后其他人吃不完,变成了大SAO“一个人的狂欢”。而且通过拍视频拥有可观收入后,大SAO依然没有忘记做视频的初心,选择继续留在家乡县城。这种质朴、日常化的风格,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然而大SAO的人设和视频内容,难免会被认为有“大胃王”嫌疑,虽然他从不以大胃王标榜自己。
最近几期,明显能感受到大SAO的视频风格有所转变。在之前,他的投稿是这样子的:
而在官媒点名“大胃王”后,大SAO视频标题里的夸张量词不见了,封面上也少了很多类似大胃王观感的大盆食物镜头。
在最新发布的一期视频里,大SAO全程没有露出过装食物的盆子,平常吃饭用的大盆也换成了小碗,导致很多弹幕质疑他“为什么用瓶盖吃饭”,像我这样的老粉也难免觉得大SAO的视频“没内味了”——毕竟很多粉丝关注大SAO,就是为了能看他“解除封印”,酣畅淋漓地吃。
浪费粮食的“大胃王”需要被 *** ,但像徐大SAO这样“真实能吃”的视频博主,也需要在这场全民运动中,被迫转型吗?
其实,现今的B站早已不是当初单纯的二次元,成为越来越多主流媒体抢占的阵地。这种情况下,up主的行为必定会得到更多的“关注”。为规避风险,对视频风格、形式做出一些改动以便“过审”,是最直接、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互联网是一个信息分发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极容易跟风的地方。即使大SAO真实的吃饭状态如此,但私下吃和在镜头前吃,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作为头部博主,徐大sao在B站和其他平台都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作所为都可能对粉丝造成误导,引发模仿。毕竟拥有大SAO这样胃口的只是很少数,在大多数人眼中,这已经是“暴饮暴食”了。
一方面,up主要承受风格转变后导致老粉丝流失的风险;另一方面,粉丝们也得重新习惯和以前不太一样的up主。双方都不太好过。
但是纠正社会不良习气,需要自媒体人的表态,这也是平台、创作者和粉丝都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华农兄弟:兄弟家的西瓜熟了,不如……
@华农兄弟出现在“美食up主”之中有点奇怪。但翻看他的视频,“做菜”和“吃”确实是其中占比较大的部分(是否是美食见仁见智吧,哈哈)
对徐大SAO而言,视频风格的切换还算是轻松的。但对于华农,还有和他一样的竹鼠养殖户来说,就没那么幸运了。
他们面临的转型,不仅是在互联网内容上,更是在现实生活中。
华农兄弟的本职工作是养竹鼠,也是靠竹鼠出名的。早年他寻找各种理由吃掉自己竹鼠的系列视频,如今仍然在各大平台有数千万的播放量,也有很多“热心网友”对这些素材进行二次创作。可以说,华农的竹鼠视频不仅养活了自己,也养活了一大批鬼畜区的up主。
然而在疫情期间,竹鼠被怀疑可能携带新冠病毒,随着一纸禁令,华农兄弟和全国广大的竹鼠养殖户们,在一夜之间都面临着转型。
那段时间,互联网上对“华农的竹鼠是否合法”、“该不该吃养殖竹鼠”等相关话题展开了激烈讨论,甚至还有分成了针锋相对的两派,各执己见。但逍遥于乡村的华农兄弟对此并不感冒,并很快作出了自己的决定——关停养殖场,谋求转型。虽然在视频中是令鼠胆寒的“华来逝”、“毙鼠山庄庄主”,但现实中的华农还是一个很质朴的普通农民,会不犹豫地支持国家决定。
华农之所以能比较迅速地做出转型决定,是因为还有可观的视频、推广收入作为支撑。在关停竹鼠养殖场后,华农兄弟接推广的频率明显提升了。但对于绝大多数以竹鼠养殖为唯一经济来源的农户来说,就非常艰难了。
即使是华农兄弟本人,从长远角度来说,互联网用户的偏好迭代很快,做内容生产是件耗时耗力的事情,视频收入长远来看始终不如养殖业来得稳定的。难怪在疫情之后看华农的视频,熟悉的微笑背后也多了一点点无奈。
华农兄弟现有的粉丝群体中,很大部分之所以被吸引,还是因为华农在视频中展现出来的真实,丝毫不做作的幽默。这一点与徐大SAO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即使竹鼠不再出现在华农的视频中,只要华农兄弟继续保持真实,忠实的粉丝依然会在。他们会不断在华农兄弟的视频中发掘到新话题、新题材,从而为华农兄弟吸引新的粉丝,实现对up主的“反哺”。
值得一提的是,在关掉竹鼠养殖场后,华农的“魔爪”更频繁地伸向了兄弟家的活物,包括但不限于:兄弟家的鸡、鸭、鹅,兄弟家的猪,兄弟家的蜂蜜、兄弟家的鱼塘、兄弟家的菜地……一步步完成了从“自产自销”到“掠夺邻里”的风格转变。
后疫情时代,兄弟和他家的鸡鸭鹅猪,过得比从前更苦了。
孤独的美食基:哔卡进站,爷青回
@孤独的美食基也是我较早关注的美食up主。回想当初关注美食基的一个重要诱因,是他“在日本的中国人”这一人设,满足了我对异国美食的好奇心。加上刚关注的时候,他的视频质量也是非常高的。凭借独特的美食VLOG手法,在B站积累了300多万粉丝,也当选2019年百大up主。
基基早期的Vlog中呈现的不仅是美食,还有很多日常生活的细节
然而似乎百大up主都逃不过“暗杀名单”的宿命。大概今年2~3月份,身在日本的美食基在一期日本疫情的视频中植入了手游广告,被指责“恰烂钱”,恰逢那个时候又发生了留学生回国的一些负面新闻,让他成为了群起而攻之的对象,也被迫停更了一段时间。(视频当然早已删除,up主也认识到自身错误并道歉,目前还剩下一些零星的相关评论)
在短暂的休整后,回归的美食基便开始了转型。其实与其说是转型,“回归初心”可能更恰当一些。
回看那个踩雷视频的前一段时间,美食基发布的视频质量确实没有之前高了,或许是在拥有一定流量和关注之后,开始变得浮躁。
如今的美食基貌似已经重新找回了用VLOG拍美食的感觉,安安静静的镜头,安安静静地解说,时不时来一点小段子。
互联网是没有记忆的。随着疫情逐渐平息,视频风格重新回归,粉丝们看到的还是熟悉的“满分作文”、还是尝到美味后“嘴角湿润”的感动。更重要的是,那句熟悉的“哔卡进站”又回来了——这是在早期“基基的美食周记”系列中,up主出门寻找美食时的必备台词。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哪怕是收入渠道以线上为主的美食up们,也有“恰饭”的需求。但作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知名up主不能再像没有火的时候那样随心所欲,君子恰饭,取之有道。
后记
以上提到的三位up主的例子,只是其中一隅,还有更多的头部、腰部、尾部创作者,因为疫情的影响,不可避免地需要改变自己之前的创作方式。
靠拍作死视频和奇怪吃播起家的@敬汉卿,最近也面临了同样的抉择。
疫情改变了很多,B站的内容生态圈也在悄悄地变化。
作为B站用户,我们或许会怀念从前的徐大SAO;
会想念华农兄弟的竹鼠;
看着如今满屏的政治新闻推送,会怀念2016年以前那个纯粹的ACG社区。
但时代总是变化着的。对B站这类平台来说,逐渐成长、有了更多的流量和商业需求后,就得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是“破圈”的必然结果;而对那些美食up主们来说,在个性与道德准则之间,无疑需要选择后者,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对自己的粉丝负责。
在5月20日晚,B站知名up主以及2019年百大up主“翔翔大作战”用他的B站账号发了个视频,大概意思就是说自己以后可能无法再在这个账号下更新视频了,原因就是因为自己与账号所有人“北京创客互动科技有限公司”产生了纠纷。
大家一直以为翔翔大作战是个人账号,没想到这居然也会是一个由MCN公司精心运营包装的IP号,更加没有想到一直出现在视频里的小翔哥居然只是个工具人,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签约艺人,当与公司发生纠纷时,还得离开这个账号。
这家叫做“创客互动”的公司可是在行业内很有名的,别的都不说,就说B站上就有好几位up主都是签约在这家公司,就像是“记录生活的蛋黄派”,“纳豆奶奶”等,还有人说“盗月社食遇记”也是这家公司的矩阵系列的。
这家公司很早就在开始构建了一个庞大的互联网矩阵,就是将多个生产者内容账号联合起来,互相引流,来形成1+1>2的效果,为此,这家公司也签约了很多的 *** 红人,打造了很多的头部账号。
这些人签约公司是为了更好的引流,也是为了解决一些流量变现和接广告的问题,公司帮他们解决问题,当然也会拿走一些利益,这都是无可厚非的。翔翔大作战大概在2018年就遭遇过账号被抢注的事,在这件事之后就签约了这家公司,然后就开始了自己的爆红之路,在这之前小翔哥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地步。
6月的时候,小翔哥拿到了“2018超级红人节——年度新锐红人”奖,紧接着在7月,凭借“煎战斧牛排不撕塑料”的视频成功破圈,获得了全网热度。并且之后发展越来越好,不仅是在B站有了600万粉丝,更是在多个平台都有极高的关注度。
这次与公司发生争议后,小翔哥的微博和抖音都被封了,就是自己无法运营了。
但是一味的都是公司的错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小翔哥爆火背后有多少人的努力,又有公司多少的运营,这一切都是很难说得清的,这次的事与上次敬汉卿遭遇的不一样,连小翔哥自己也清楚,都做好了准备,要是不能更新了,以后就在自己之前注册的家庭账号上更新。
小翔哥这件事发生后,在B站上没有大UP主发声呢个,而在这之前的敬汉卿和陈晨可都是有一大批人声援,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吗?
一线医护日记(47)“等病好了,我做面窝、热干面给你吃!”【一线医护日记】(47)
记录者:江苏省徐州市援助湖北武汉医疗队队员、徐州市之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一病区护士长 丁思艳
2020年2月24日
2月12日晚上十一点多,手机响了。这个点来 *** ,直觉告诉我,明天要启程去武汉了。果然,主任在 *** 中问:“小丁,明天去武汉,你能去吗?”“没问题主任,我能去!”
从主动请战那一刻,我就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同时,根据前线同事反馈的情况,提前对自己的生活节奏进行适应调整。
来到武汉后,很快进入到工作状态。 除了常规的治疗工作外,负责病人的饮食起居也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今天病人吃过晚饭,我在收拾饭盒时,发现了1床奶奶的饭几乎没有动。经过询问,原来是因为奶奶牙口不好不方便吃。这可不行,对病人来说,除了药物的治疗之外,还必须保证身体摄入足够的热量。我问奶奶:“奶奶您喜欢吃面包、蛋黄派吗?这些软好咬,还有方便面能泡软和一点,奶奶您要不要吃?我都有,是我从徐州带来的,回头我拿给您吃好不好?”
听完我的话,奶奶突然兴奋的像个孩子。一把握住我的手,突然又想到了什么,快速的把手抽了回去,抱歉地说:“对不起孩子,别传染你了。你离我远点,别和我那么近说话!等我好了,我做面窝、热干面给你吃,我可会做饭啦!”那一瞬间我泪奔了,细小的举止却充满了善意。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虽然从院感角度讲要做好个人防护,尽量不要和病人保持亲密距离。但是,我更愿意走进病人的内心,去了解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因为我们和病人之间隔着厚厚的防护服,所以我们给病人一个关心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都会让病人觉得特别的暖心,而我们也会收获满满的感动!
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期待春暖花开之时,我们都能悠然走在街头,不戴口罩,顺畅呼吸!(光明网记者袁晴整理)
世界上更好吃的饭,就是家常便饭世界上更好吃的饭,就是家常便饭——记录片《去你家吃饭好吗??》
昨天去许久没刷的B站无意间看到一部记录片《去你家吃饭好吗》,因为时间仓促的缘故一口气刷完了3集。这部记录片还在陆续更新中,后续没看的视频等有时间再去刷吧!每期都是由一位B站的UP主发出邀约,邀请自己的好朋友开启一场以“回家吃饭”为主题的“家常美食之旅”。带着好朋友们去感受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记录青春少年的友情故事,体验家人做的家常美食,回味难忘的成长经历,讲述不同形态下的中国家庭故事。这几集刷下来认识到好些UP主,可能是自己之前刷的领域比较窄都不曾关注到他们
之一集 家人是你永远的后盾
讲述的是从上海返回到安庆家中的泡芙喵带着她的朋友们在家中做客。他们在农村一起玩着儿时的跳格子游戏,小时候觉得很大的格子,现在却觉得那么小了。家人给她做一桌好吃的饭菜,不苟言笑的爸爸为她做更爱的鸡蛋汤。打开爸爸手机里观看记录,她的每个视频底下都有父亲的点赞。在闲聊时戳到爸爸的愧疚点,因为年轻时为着生活而忽视了身边的孩子,这是现在很多中年父母的映射吧!临出门时把全家的合影收拾在行李箱里,把对家乡的牵挂一并带到远方,相互想念的时候就看看照片。
第二集 归乡
讲述的的饼叔跟好朋友朱一旦回来离开多年的家乡陪奶奶一起吃顿饭。从寻找回家的路开始就一路见证的家乡变化,曾经儿时的济南钢铁厂已经拆迁改造成绿地公园。一切都变得面目全非。儿时常去偷菜的那些户邻居们都不知搬去了哪里。去年还硬朗的奶奶现在也只能看到他的轮廓。夹着那盘青菜孙子做的青菜时,奶奶说那是南方的味道。耳朵不太好的奶奶反复在跟孙子下次确认回家的时间,还念叨着:要以工作为主,说是常回来,也得几个月长。孙子临出门时拍了一张同奶奶的合照,奶奶牵着他的手目送着到门口。长大了发现亲情是一座山,不管你走得多远,它就映在你身后,回望家常,我充满感恩。
第三集
美食类UP主蛋黄派邀请好友贤宝宝来家里吃饭。热情的妈妈做了一桌美味的饭菜。提到因为他们上下班时间点特殊的缘故,他们家几乎是在春节的时候才能团聚一起吃顿饭。蛋黄派的工作、生活空间都在那间小小的房间。而爸爸妈妈则是在菜场做着蔬菜批发的辛苦工作。他从小性格就比较内向,不太跟家人们沟通。看着早出晚归的父母他深深体会到工作都不容易。爸妈也比较欣慰的是看到他一路做到现在这样子,也挺不错的。最后镜头下的他跟很少沟通的爸爸坐在一起聊得显得很陌生,还是以爸爸那句今天风好大打破了聊天的僵局。
其实这三集都有对照片的特写,从泡芙喵临出门的全家同框、到饼叔奶奶摆放着年轻的照片以及跟奶奶的合影、再到摆放在蛋黄派家的全家合影。我觉得时间允许的话要多多拍照,多多记录,一切快乐都值得被纪念。记录是似乎是存储在未来的罐头,赏味期较为持久,那些过去值得纪念的日子被定格在那一瞬间,当未来再打开时你品尝到的是喜欢的味道。
其实很多的跟家人一起相处的瞬间没办法一下子都回想起来。过去的时光终归还是逝去了,回不来的也注定不能再重演。但照片上那些灿烂的笑容不会消失,父母年轻的容颜也值得我们去翻阅。在照片里,看到的是我们,是时间留下的痕迹。或许能看自己的做鬼脸表情包,看到爸妈那会儿流行的服装、发型。
去你家吃饭好吗?更多的是守望吧!父母期待能和孩子有更多的相处时间,但又想成为远在他乡孩子们的牵挂。 回家吃顿饭,归乡仍是少年,陪他们聊会儿家常,同他们翻看下那些泛黄的相册。
“零食大王”要退市!原因公布……网友:童年回忆上学时匆忙带两个达利园蛋黄派、软面包当作早餐,放学后去超市购买可比克薯片、好吃点饼干当作零食,可以说是很多网友的童年回忆了。
其实,这些国民度颇高的零食品牌,背后都归属于一个共同的集团——达利食品集团。如今,面对更为广阔的零食市场和愈发频繁的产品迭代,这个已有30余年历史的行业龙头,在资本市场上做出了新的选择。
达利食品旗下品牌(图|达利食品集团官网)
达利食品拟退市
近日,停牌近一周的达利食品复牌并公告称,公司拟启动私有化退市。
公告显示,达利食品及要约人融世国际联合公布,融世国际要求董事会向计划股东提出建议,将达利食品公司拟议私有化。计划生效后,要约人将持有已发行股份约96.11%,受托人将持有已发行股份约3.89%,并将撤回其股份在联交所的上市地位。
达利食品旗下品牌(图|达利食品集团官网)
公告中的信息同时显示,要约人融世国际的唯一董事为许世辉。于公告日期,融世国际的全部已发行股本由许世辉全资拥有,而许世辉也是达利食品的创始人及董事长。
对于建议私有化的原因,公告认为,由于股价低迷,达利食品已经丧失维持上市地位的优势,股权集资能力有限。公司股份一直在相对较低的价格区间交易,成交量有限,这不符合公司在业内的地位,亦无向市场传达其真实价值。
从达利食品的股价表现来看,自2018年1月出现峰值6.86港元/股后,呈现逐渐下跌的趋势,长期处于每股5港元以下,后更于今年6月1日跌至2.43港元/股。
同时公告认为,股价表现不理想也对公司的业务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此外要约人表示,若建议成功实施,集团作为私人企业可得到更大灵活性,以作出更加注重推进必要业务转型的战略决策。
公告另外显示,假设于记录日期前不会进一步发行股份,及考虑到许世辉股份注销代价及存续安排,建议应付的更高现金代价约为57.07亿港元。
达利食品2022年的财报显示,其全年实现营收199.57亿元,净利润29.90亿元。许世辉为何愿意付出全年净利润近两倍的代价实现私有化?或许就要从达利食品提到的“业内的地位”说起。
达利食品公告截图
“中国零食大王”的发家故事
官网显示,达利食品集团成立于1989年,坐落于福建泉州惠安县,这也是创始人许世辉的家乡。像那个年代的很多年轻人一样,许世辉早早放弃了学业出门打工养家,后进入一家食品加工厂做着足以糊口的工作。
据媒体报道,当时许世辉有一个很爱吃零食的室友,即使吃完饭也要花钱另外买零食,面对许世辉的疑惑他表示自己只是单纯地喜欢吃零食。事实证明,即使在30多年后,这一“吃零食并不是因为饿,而是因为馋”的观念,在零食爱好者中也依然很适用。
而在30多年前,这一想法却激起了许世辉心里的火花。时代发展的进程回应了他的少年雄心,尤其是在海运贸易兴盛的泉州,许世辉决定拼一把,投入全部身家建立了食品加工厂,从已经能吃饱肚子、开始考虑“吃好”的消费者身上挖到了之一桶金。
如今的达利食品,扎根食品与饮料两大赛道,旗下已有达利园、好吃点、可比克、乐虎、和其正、豆本豆、美焙辰等多个知名品牌。但如果细掘其产品则可以发现,似乎达利食品的每个当家品类,都在行业中都存在一个十分类似的竞品。
比如达利园派与好丽友派,可比克薯片与乐事、品客薯片,好吃点对标亿滋国际,和其正对标王老吉……也正因如此,这一打法被不少观点评论总结为“跟随策略”,即选择受市场欢迎的产品模仿,再推出价格更低的复制品。
据媒体此前报道,来自韩国的好丽友自1990年代中期开始在国内走红,并逐步独霸市场。然而,14元一盒的价格在当时并不便宜,2002年,许世辉推出达利园蛋黄派,价格仅为好丽友的三分之二左右,成功从韩国巨头手中抢下市场。
或许在蜜雪冰城、瑞幸咖啡攻占下沉市场的成功故事之前,达利食品在更早的时代已深谙低价的魅力和渠道的价值。凭借灵敏的市场嗅觉和对国民消费趋势的把握,辅以“跟随”基础上的改良和创新,达利食品很快走到了行业前列。
2015年11月,达利食品在港股风光上市,成为当年全球消费品项目更大的IPO,以及港股更大的民营企业IPO。股价更高峰时,达利的市值接近千亿门槛,已成为“中国零食大王”的许世辉身价也水涨船高,并于2016年起蝉联了多年福建首富。
达利食品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
“童年记忆”的新挑战
在飞速前进的时代里,互联网的全面渗透、科技的迅猛发展、行业的刷新变局不断考验着达利食品等传统品牌。正如当年将许世辉挤下福建首富宝座的是宁德时代的曾毓群,仿佛就是资本市场更替流转的一个伏笔。
达利食品的烦恼,从财务报表上就可以看出端倪。2020年至2022年这三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09.62亿元、222.94亿元和199.57亿元,增速分别为-1.93%、6.35%、-10.5%,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8.49亿元、37.25亿元和29.90亿元,增速分别为0.21%、-3.22%、-19.73%。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之下,“网红”“爆款”“新品”等关键词成为年轻一代的消费密码。面临产品创新尚需更加突破、销售渠道无法快速革新等问题,众多传统食品品牌均难以持续发挥原有的优势。
但达利食品告别资本市场也并非面临绝境。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达利食品整体发展比较稳健,虽然这两年的业绩不亮眼,但它也有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低线市场。“达利食品未来还是要走创新升级的道路,往高线城市做,寻求产品迭代发展,构建产品金字塔矩阵,这是重中之重。”朱丹蓬说。
私有化消息披露后,达利食品股价大涨,当天最终以28.68%的涨幅收盘,股价报每股3.5港元。同时,由于许世辉及其家族通过信托拥有达利食品85%的股份,加上通过员工股权奖励计划持有的股份,许世辉本人自掏腰包购买剩余股份的实际花费也不会太高。
此外,业内也有达利食品未来或在A股上市的声音传出,达利食品对此回应媒体称暂无此计划,“公司将继续经营现有业务,融世国际并无任何于本次交易完成后对公司业务作出重大改变的具体计划。”
转自|中国新闻网
来源: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