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狗鱼,黑斑狗鱼好吃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32 0
三十多斤的花斑狗鱼成功钓起,实属罕见!


内心乐开了花

2020年7月6日,在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莲花村石岗上的水泡里,成功钓获一条约三十斤的花斑狗鱼。这么重的花斑狗鱼实属罕见,近十年没有发现这么大的花斑狗鱼了。花斑狗鱼属鲑形目,狗鱼科,狗鱼属,即黑斑狗鱼。俗名“钩螼”,鸭鱼。花斑狗鱼口像鸭嘴大而扁平,下颌突出。是淡水鱼中生性最粗暴的肉食鱼,除了袭击别的鱼外,还会袭击蛙、鼠或野鸭等。花斑狗鱼肉质细嫩鲜美,是 *** 生鱼片的佳品。

收获的喜悦


性情“残暴”的狗鱼,寿命可达200年,为何出现在江苏河道?

近日江苏常州的一位钓友,网名叫(@三炮)闲暇之余来到离家不远的河道钓鱼,一是为了过过瘾;二是为了打发时间。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居然钓获一条新鱼种,足有3斤多重,后来才得知是一条狗鱼。——来源(渔翁说鱼)

狗鱼属于鲑形目,狗鱼科,狗鱼属,属于冷水性鱼类,全世界共有8种,白斑狗鱼、带纹狗鱼、北美狗鱼、暗色狗鱼、黑斑狗鱼、网纹狗鱼、虫纹狗鱼。我国有白斑狗鱼、黑斑狗鱼两个品种。

而这位钓友钓获的狗鱼,它的原产地在哪?其实不管是什么种类的狗鱼,都不应该出现在江苏常州河道,因为这里的环境并不适合它的生存,狗鱼是如何进入江苏常州河道的?有人说:“稀有鱼类还是放生吧”,那么这种鱼类能放生吗?对于本地鱼类有没有影响?

1、狗鱼的原产地在哪?

狗鱼是淡水鱼类,主要分布在寒冷的北半球寒带以及温带,属于冷水性鱼类,冷水性鱼类有个特点是不耐高温。已经适应水温低的环境,比如:狗鱼、哲罗鱼、江鳕鱼等,在0-30度的水温下都能正常生活,20-23度最为活跃,如果水温过高就会出现不良反应,甚至死亡,这也是除了黑龙江和新疆外,我国其他地方没有狗鱼的一个原因。

国内狗鱼分布在黑龙江流域,和额尔齐斯河流域,由于捕捞严重密度比较小,而俄罗斯狗鱼的密度很大,并且偶尔有巨型个体出现。因为这种鱼的寿命很长,又生活在冷水中,身体代谢的速度比较慢,寿命超过绝大多数淡水鱼类。

有文献记载的是:1974年苏联清理莫斯科近郊皇后湖时,曾捉到一条巨型狗鱼,他的鳃盖上挂着一个金环,上面刻着“沙皇鲍里斯多罗维奇放生”的字样,可见这条狗鱼最少在湖中生活200年,在德国发现最长寿的狗鱼年龄也超过200岁,淡水鱼类中狗鱼是不折不扣的“老寿星”。

白斑狗鱼属于冷水鱼类,在我国仅原产于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因其生长速度快、肉质柔韧、味道鲜美,一直被中亚各国视为鱼中“软黄金”。黑斑狗鱼在国内分布于嫩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镜泊湖、五大连池、绥芬河等地。这两种鱼类已经被规模化养殖,并且被当作观赏鱼售卖。

2、狗鱼的生长方式

狗鱼喜欢在水温低的江河缓流处和水草丛生的沿岸地带活动,这些地方能为它提供潜伏捕食的机会。它们躲藏的水草中,一旦有其他鱼类靠近,就会一口咬住。并且还会潜伏捕食,如果没有水草的遮挡,它会摇动鱼鳍,把水搅浑隐藏自己,当鱼类靠近后再捕食,三下五除二吃掉鱼类,如果吃不完就把剩余的部分挂在牙齿上,留待下次再吃。

狗鱼生长迅速,3-4龄性成熟,春天为产卵期。繁殖期的雌雄狗鱼通过不停地跳跃游动,或者搅动水底泥沙,吸引雄性狗鱼,一旦产卵后雄性狗鱼要立马逃开,防止被雌性狗鱼吞食,因为雌性狗鱼产卵后,消耗大量的体力急需补充。如果捕食不到雄性狗鱼,或者其他鱼类,就会吞食自己的鱼卵。孵化的鱼卵在幼苗期间,成群活动觅食,以轮虫、小型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为食。

当鱼苗生长到3厘米后,开始捕食其他鱼类的幼苗,只要个体小于狗鱼的幼苗都有被它捕食的可能。当狗鱼生长到5-7厘米后,开始捕食其他鱼类,8-15厘米的狗鱼苗自相残杀严重,个体小或者瘦弱的狗鱼苗被强壮的狗鱼苗吞食。成年的狗鱼独立活动,基本什么都吃,只要经过自己身边的鱼类、蛙类、水鸟、甚至同类都会攻击捕食性情“残暴”。

记得俄罗斯有一个路亚狗鱼的视频,一条2-3斤的狗鱼被路亚钓起,溜鱼的过程中,一条大狗鱼咬住这条狗鱼,直到被提出水面也不松口。钓获的几条大个体狗鱼肚子被剖开后,里面的食物千奇百怪水鸟、鸭子、蛇、老鼠、路亚假饵等等什么都有。经常出现报道,狗鱼因为贪食被噎死的画面,可见狗鱼的凶残程度。

3、为何狗鱼来到江苏常州河道?

狗鱼主要在东北地区和新疆地区,相距万里不应该出现在江苏常州河道,为何出现在江苏常州河道?因为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提高,以及 *** 的发达,成为观赏鱼的“新宠”。观赏鱼爱好者当作观赏鱼养殖,不想养的时候放生进入自然河道内。因为这种鱼比较少见的,除了养殖观赏鱼爱好者外,其他人很少放生。

南方的朋友都知道清道夫鱼,这种鱼类为热带鱼,能够清理鱼缸内的水藻,以及其他污物在上世纪80-90年代进入我国,短短几十年,已经南方大部分地区泛滥。这种鱼之所以在野外水域内泛滥,热带鱼养殖爱好者贡献很大,有些人养殖后不想养了,首先想到的是放生,而不是丢进垃圾桶,美其名曰“有爱心”,殊不知坑了多少鱼类。

狗鱼的食量很大,研究表明:它们一天的食物,甚至达到或者超过自己的体重,也就是说,一条1斤的狗鱼,一天能够食用1斤的鱼类,甚至更多。并且不用担心消化不良,只要有食物,即使肚子内的食物没有消化,也被挤出体外,被称之为“水中恶狗”。

狗鱼的食量大,并且食用活饵,养殖成本高,有些人买得起养不起,不想养了咋办?一般不会食用,而是想着放生,这是它们进入野外水域的主要途径。因为养殖狗鱼需要在水温比较低的地区,除了新疆和东北外,其他地方极少养殖狗鱼,从养殖场逃逸的机会也就大大减少。

4、这种鱼类能放生吗?

《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十八条:任何组织和个人将野生动物放生至野外环境,应当选择适合放生地野外生存的当地物种,不得干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产,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随意放生野生动物,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或者危害生态系统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也就是说,放生的话只能放生当地物种,意思是当地水域内生存的鱼类才能放生,即使是本土物种,只要没有在当地生存,也不能放生。这个很好理解,比如:本地水域内有这种鱼类生存,才能放生,如果没有的话是不能放生的,随意放生一旦出现危害,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近年来生物入侵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南方自然水域内出现很多外来鱼类,比如:罗非鱼、清道夫、食蚊鱼、埃及塘鲺、 桑氏锯脂鲤(食人鲳的一种)、清道夫、鳄雀鳝、巴西龟、鳄龟等越来越多,严重挤占本土鱼类生长空间。

有人说:“放生几条没事吧?”这个想法是错误的!有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鳄雀鳝和清道夫。鳄雀鳝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作为观赏鱼类引进到中国,如今在南方一些地区已经出现自然繁殖的种群。而清道夫的危害更为严重,已经在南方一些水域内遍地开花。放生到水域内特别是野外水域内,想要抓捕十分困难,所以不是本地物种就不要放生,以免对本地物种造成危害。

最后:狗鱼是冷水性鱼类,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以及新疆地区,江苏常州并不是源生地,之所以出现在常州河道,和随意放生脱不了干系,这种大型掠食性鱼类性情凶猛没有天敌,对于鱼类危害很大不要放生,并且法律规定只能放生本地物种。

生物入侵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一般潜伏期长,也就是前期很难发现,即使发现后对它的危害并没有一个全面了解,但是过了潜伏期后,进入到爆发期,就会频率加快,蔓延范围扩大,很容易造成难以预料的损失。

《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截止到目前,我国已经发现了660多种外来入侵的物种,30%的鱼类濒危。可见治理生物入侵的急迫性,对于我们来说,不要放生外来鱼类,也不要放生非本地鱼类外的鱼类,避免对水域环境造成危害。

(新春走基层)探访“华夏东极”鱼博馆

抚远市鱼博馆位于“华夏东极”黑龙江省抚远市市区内,是以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水生物、生态为主题的淡水鱼鱼博馆。鱼博馆集活鱼、标本展示和科普于一体,除展示黑龙江、乌苏里江特有鱼类种群外,还展示了赫哲族渔猎文化等内容。

1月9日,参观者在抚远市鱼博馆参观。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1月9日,参观者在抚远市鱼博馆参观。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这是抚远市鱼博馆外景(1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1月9日,参观者在抚远市鱼博馆参观。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1月9日,参观者在抚远市鱼博馆参观。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1月9日,参观者在抚远市鱼博馆参观。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1月9日,参观者在抚远市鱼博馆参观。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这是抚远市鱼博馆中展示的黑斑狗鱼(1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狗鱼馅饺子你们吃过吗?今天尝试着做了一次,味道不错

#冬日生活打卡季#

狗鱼馅饺子你们吃过吗?今天尝试着做了一次,味道不错

冬天来了,气温是一天比一天低,连着下了几场雪之后,室外温度已经在零下二十几度左右了。为了增加热量,我们会选择吃一些热量高的食物来御寒,除了牛羊肉之外,还有我们当地养殖的各种淡水鱼类,其中就有我要介绍的食材主角“狗鱼”。

狗鱼,是属于鲑形类目,多数是黑斑狗鱼。我们通常称它为:狗鱼或者鸭鱼。狗鱼是在北半球寒带到温带里广为分布的淡水鱼。它的口长得很像鸭嘴,大而扁平,下颌突出,是淡水鱼中生性最粗暴的肉食鱼,它除了会袭击其它的鱼类,还会袭击青蛙,老鼠或者是野鸭子等。它的食量大,寿命长,有的狗鱼可以长大几十斤重,但它的肉质口感好,还没有毛刺,非常适合炖煮或者做馅,味道特别的棒。

用狗鱼做馅包饺子,我想很多人都没有吃过吧?其实我也没有尝试过,不过,在我们当地有很多餐馆专门卖狗鱼馅饺子,只是我没有品尝过而已。今天我买了几条狗鱼,在家尝试了一下,包了一顿狗鱼馅饺子,还别说,味道真的很鲜美,馅里也没有小鱼刺,就连鱼腥味都没有,的确很好吃。

用鱼肉做馅包饺子,馅里面必须要加点猪肥肉和韭菜,这样既能增加鱼肉馅萱软的口感,还能起到提鲜去腥的作用,就像我今天做的狗鱼馅饺子,就加了一部分的韭菜和猪肥肉做配料,成品效果就是很好,饺子馅萱软有汁水,而且一点都不醒,口感很鲜。下面我就把这道狗鱼馅饺子的做法分享给大家。

狗鱼馅饺子

所需食材:新鲜狗鱼三条(大约2000克),猪肥肉馅300克,韭菜200克,白胡椒粉10克,精盐15克,味精3克,熟油100毫升,葱姜共30克,料酒15克,面粉1000克(如果家里人口少,可以按照以上食材数量缩减)

*** *** :

一.首先将1000克面粉倒在盆中,加入500毫升温水,过程表面光滑的水面团,然后盖好盆口放在一旁饧制备用。

二.狗鱼的表面有很多黏液,我们需要用温盐水浸泡清洗,洗净之后将狗鱼去皮,然后去掉狗鱼的主刺,切成鱼片备用。(狗鱼分解过程有些不适合观看,图片就不上传了)

三.把切好的狗鱼肉放在菜板上,然后用菜刀背敲剁狗鱼肉,将狗鱼剁成肉泥状后放在盆中。

四.葱姜切末,韭菜也洗净切碎,连同准备好的猪肉馅和狗鱼肉沫放在一起,加入料酒,盐,味精,白胡椒粉和熟油,按顺时针方向搅拌均匀。


五.饺子馅调好之后,我们把饧制好的面团揉制均匀,在做成饺子剂,擀成饺子皮,把狗鱼馅打在饺子皮中心,捏严剂口即可完成饺子的包制。

包好的狗鱼馅饺子热水下过锅,大火煮三个对开即可成熟,香喷喷的狗鱼馅饺子就出锅了。


*** 狗鱼馅饺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操作要点

①狗鱼表面充满黏液,所以我们必须要用温盐水清洗,这样可以将黏液清除干净,不会影响食用口感。

②狗鱼肉更好用菜刀背剁碎,这样剁出的鱼肉粘性大口感好,如果用粉碎机处理狗鱼肉的话,口感会差很多。

③在调制狗鱼馅时,更好别加带颜色的调味品,例如:老抽,酱油或者生抽,这样会使饺子馅颜色改变,失去了鲜嫩的感觉。

温馨提示:在 *** 狗鱼馅时,哪怕我们在仔细操作,也难免会有残留的鱼刺没有清理干净,所以在食用狗鱼馅饺子时,千万要细嚼慢咽,尤其是老人或者孩子,更要多加注意。

我是明泽美食,感谢大家能阅读本文,出于对美食的爱好,我可以在这里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美食心得与 *** *** ,希望可以得到您的认可,如果喜欢我的分享,还请您添加个关注或者帮我点个赞,谢谢了!

黑省经济鱼类“三花五罗十八子”名实图考(终极版)

五次方按:发过一篇同类内容的,不够全,错误也较多,今天来一篇“终极版”。

黑龙江省水系发达,拥有极为丰富的鱼类资源,民间素有“三花五罗十八子”之说,本篇综合各种资料,对其进行梳理,不当之处请不必赐教。反正都是俗名,不用太认真,认真你就饿了。

三花:鳌花、鳊花、鲫花

翘嘴鳜

1、“鳌花”,翘嘴鳜,学名Siniperca chuatsi,鲈形目鮨科鳜属。广布于南北水系,黑省所产因天寒水冷、生长缓慢而肉质尤佳。另有同属近缘种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等,可能也算在“鳌花”之内。鮨,音同意;鳜,因同贵。


长春鳊,照片来自饶河 *** 网

2、“鳊花”,长春鳊,学名Parabramis pekinensis,鲤形目鲤科鳊属。体型侧扁呈菱形,略似武昌鱼(团头鲂),看上去很欠扁。体重可达4斤,常见1斤左右,为名贵经济鱼类。鳊,音同边,注意不是三声。

花(鱼骨)

3、“鲫花”,花(鱼骨),学名Hemibarbus maculatus,鲤形目鲤科(鱼骨)属。体长,体侧和背部青褐色,腹部白色,体侧中轴有数量不等的黑斑。另有同属近缘种唇(鱼骨)/Hemibarbus labeo,俗名“虫虫”,或为“重唇”之谐音。(鱼骨)字,搜狐输入法中有,文中无法显示,音同滑。

五罗:哲罗、法罗、雅罗、胡罗、铜罗

哲罗鲑,图片来自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4、“哲罗”,哲罗鲑,学名Hucho taimen,鲑形目鲑科哲罗鱼属。冷水性淡水食肉鱼,貌寝,体大,身长1米以上,曾经有发现长达4米,重达90公斤的个体,新疆喀纳斯湖的湖怪极有可能就是巨型的哲罗鲑。野生资源稀少,已有人工养殖。鲑,音同归。

三角鲂,图片来自英文维基

5、“法罗”,三角鲂,学名Megalobrama terminalis,鲤形目鲤科鲂属,因顶鳍高耸、头尖尾长,从侧面看近似三角形而得名,它比长春鳊更像武昌鱼。鲂,音同房,注意不是三声。

瓦氏雅罗鱼,图片来自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6、“雅罗”,瓦氏雅罗鱼,又名东北雅罗鱼,学名Leuciscus waleckii,俗名华子、白鱼,鲤形目鲤科雅罗鱼属,分布于黑龙江流域各水系,其中以达里诺尔湖为多。肉味鲜美,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是东北地一些水库建库初期的主要渔获对象之一。

黑龙江鳑鲏

7、“胡罗”,黑龙江鳑鲏,学名Rhodeus sericus,鲤形目鲤科鳑鲏属。又名斯氏鳑鲏,俗名葫芦籽。鳑鲏类均属小型鱼类,本种更大亦不过火柴盒大小,因体态优美、发色艳丽而备受原生鱼爱好者追捧。鳑鲏,音同旁皮。

白吻梭鲈,图片来自饶河 *** 网

8、“铜罗”,白吻梭鲈,学名Sander lucioperca,鲈形目鲈科梭鲈属。本种非黑龙江原生鱼种,乃是在上个世纪中叶由中亚引进黑龙江水系放流,从而定居在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和兴凯湖成为陆封性物种。

细鳞斜颌鲴

以上各种中,“三花”很明确,前“三罗”无争议,胡罗可能包括鳑鲏属其它种,铜罗则是诸说不一,有人认为是细鳞斜颌鲴 /Xenocypris microlepis (俗称“板黄”)或其近似种。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铜罗指代的对象也发生了变迁,本篇以饶河 *** 网站提供的图片为准,官方说它是,不是也是。

十八子:青根棒子、山鲤子、草根棒子、黄姑子、紫泥肚子、花里羔子、七粒浮子、川丁子、麻连子、柳根子、白漂子、沙姑鲈子、红眼瞪子、鲤拐子、胖头鲢子、鲫瓜子、斑鳟子、嘎牙子。

关于“十八子”,有顺口溜曰:龙江子,鱼十八,青山草,黄紫花,七川麻,柳白沙,红鲤胖,鲫斑嘎。从“青山草”开始,每个字代表一种鱼,即上述十八种。

青鱼

9、“青根棒子”,青鱼,学名Mylopharyngodon piceus,鲤形目鲤科青鱼属,四大家鱼之一。体亚圆筒形,青黑色,生长迅速,体长1米余,更大个体达70公斤,为中国主要淡水鱼类养殖对象。

东北鳈

10、“山鲤子”,东北鳈,学名Sarcocheilichthys lacustris,鲤形目鲤科鳈属。小型鱼类,成鱼体灰黑色,带有浅红的色彩,横带纹暗淡不明显。鳈,音同泉。

草鱼

11、“草根棒子”,草鱼,学名Ctenopharyngodon idellu,鲤形目鲤科草鱼属,四大家鱼之一。体延长,亚圆筒形,体青黄色,体长1米余,生长快,更大个体达30kg左右,为中国主要淡水鱼类养殖对象。

银鲴

12、“黄姑子”,银鲴,学名Xenocypris argentea,鲤形目鲤科鲴属。体长而侧扁,头小呈锤形,体背部为灰黑色,腹部及体下侧为银白色,鳃盖有明显的桔黄色斑块。属广温性鱼类,主要分布于珠江、长江、黑龙江等水域。鲴,音同固。

蒙古贝氏餐条

13、“紫泥肚子”,蒙古贝氏餐条,学名Hemiculter bleekeri,鲤形目鲤科餐属。个体小,数量多,适应性较强。既可作肉食性鱼类的饵料,又可食用,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红点鲑

14、“花里羔子”,花羔红点鲑,学名Saluelinus malma,鲑形目鲑科红点鲑属。有陆封型和洄游型之分,我国境内均为陆封型,终身生活于江河干流及支流清冷水域,因其体侧有淡红色点而得名。数量较少,经济价值不大。

施氏鲟

15、“七粒浮子”,施氏鲟,学名Acipenser schrenckii,鲟形目鲟科鲟属,中国鲟鱼中更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鱼体呈细纺锤形, *** 无鳞,其嘴边到腮边,通常有七个明显突起的“疣状突起”,故名“七粒浮子”。一般供食用的鲟鱼均是本种或杂交鲟。

蛇鮈

16、“川丁子”(船钉子),蛇鮈,学名Saurogobio dabryi,鲤形目鲤科蛇鮈属。小型鱼类,体延长,略呈圆筒形,体侧和背部有黑斑。鮈,音同拘。

红鳍鲌,图片来自河南师大水产学院网站

17、“麻连子”,红鳍鲌,又名潘玮柏,哦不对,是短尾鲌,学名Chanodichthys erythropterus,鲤形目鲤科鲌属。体型较扁,自胸鳍基部至 *** 有明显的腹棱,常见体长100~200毫米,最长达300毫米。另有“岛子”似为翘嘴红鲌。鲌,音同搏。

洛氏鱥,图片来自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18、“柳根子(柳根池子)”,洛氏鱥,学名Phoxinus lagowskii,鲤形目鲤科鱥属。小型鱼类,体长而侧扁,数量多且分布较广,为产地常见食用鱼类。鱥,音同贵。

餐条

19、“白漂子”,餐条,学名Hemiculter leucisculus,鲤形目鲤科餐属。小型鱼类,体长而扁薄,生长缓慢。一般体长100至140毫米,最长达240毫米。数量较多,具一定的经济价值。

葛氏鲈塘鳢

20、“沙姑鲈子”,葛氏鲈塘鳢,学名Perccottus glehni,鲈形目塘鳢科鲈塘鳢属。体圆,近纺锤形,后部侧扁。据说此鱼因寄生虫较多而不太受欢迎,但彻底熟食安全无忧,肉烂都在锅里,吃啥不是吃啊......

赤眼鳟

21、“红眼瞪子(红眼睁子)”,赤眼鳟,学名Squaliobarbus curriculus,鲈形目鲤科赤眼鳟属。体呈长筒形,后部较侧扁,体色银白,背部略呈深灰,眼的上缘有一显著红斑,故名红眼,为优质经济鱼类。鳟,音同尊。

22、“鲤拐子”,,学名Cyprinus carpio,鲤形目鲤科鲤属。体延长,稍侧扁,体长可达1m左右,体青黄色,尾鳍下叶红色,为常见食用鱼类。黑龙江又有引入的镜鲤,俗称“三道鳞”。

23、“胖头鲢子”,,学名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鲤形目鲤科鲢属,四大家鱼之一。体侧扁,较高,体长达1m余,银灰色,更大体重15-20kg,为中国主要的淡水鱼类养殖对象。注:有些地方口语中将“胖头”和“鲢子”分开,“胖头”指鳙。

松浦银鲫,图片来自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24、“鲫瓜子”,银鲫,学名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鲤形目鲤科鲫属。银鲫体形及体色与普通鲫鱼极相似,但身体比普通鲫鱼显著地高且宽,体色较深;生长速度较鲫鱼快,个体也较大,更大个体可达3公斤。

黑龙江鮰鱼

25、“斑鳟子(或斑撑子)”,黑龙江鮰鱼,学名Thymallus arcticus,鲑形目鮰科鮰属。体形长而侧扁,背鳍长且高,呈旗状,体背部黑紫色,体侧上方有许多黑褐色小斑点。鮰,音同回。

26、“嘎牙子”,瓦氏黄颡鱼,学名Pelteobagrus vachelli,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本种和普通的黄颡鱼模样差不多,但个头较大,是该属中个体更大的一种。另有“白嘎啦眼子”,似为同属的光泽黄颡鱼/Pelteobaggrus nitidus。颡,读音为sǎng,三声。

其它俗名以“子”字结尾的鱼类

*** “三花五罗十八子”到这里就算结束了,但各地民间关于“十八子”的说法不尽相同,俗名以“子”字结尾的鱼类还有一些,比如牛尾巴子、麦穗子、红尾巴梢子、红翅子等,简要介绍如下:

乌苏里拟鲿

27、“牛尾巴子”,乌苏里拟鲿,学名Pseudobagrus ussuriensis,鲇形目鲿科拟鲿属。体长,头宽显著大于头高,吻钝圆,外形略似牛尾巴。据说此鱼出了黑龙江不值钱。鲿,音同尝。

麦穗鱼

28、“麦穗子”,麦穗鱼,学名Pseudora *** ora parva,鲤形目鲤科麦穗鱼属。分布极广,几乎所有淡水水域都有它的踪迹,个体很小,经济价值不大。

北方花鳅

29、“扁担钩子”,北方花鳅,学名Cobitis granoei,鲤形目鳅科花鳅属。小型鱼类,体棕灰色,腹部白色,背部具13~18个大斑,体侧及头部具蠕虫形花纹或不规则斑点。另有“尼勒沟子”指北方泥鳅及近似种,不再赘述。

乌鳢

30、“黑鱼棒子”,乌鳢,又名乌鱼、黑鱼,学名Ophiocephalus argus,鳢形目鳢科乌鳢属。体形呈长棒状,头部扁平,体色背部灰绿色,腹部灰白,体侧有明显黑色条纹,头部有三对向后伸出的条纹。鳢,音同里。

土鲶

31、“鲇鱼球子”,土鲶,学名Silurus asotus,鲶形目鲶科鲶属。体长,后部侧扁。头平扁,体色通常呈黑褐色或灰黑色,略有暗云状斑块。成鱼须2对,上颌须可深达胸鳍末端,下颌须较短。鲶,音同年。

六须鲇

32、“怀子(怀头)”,黑龙江六须鲶,又名东北大口鲶,学名Silurus soldatovi,鲶形目鲶科鲶属。体长,尾头侧扁,外观和土鲶近似,但本种个头硕大,据说能长到1米多长,且有须3对,成体土鲶是2对。

宽鳍鱲

33、“红翅子”,宽鳍鱲,学名Zacco platypus,鲤形目鲤科鱲属。体色鲜艳,背部呈黑灰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12-13条垂直的黑色条纹,条纹间有许多不规则的粉红色斑点。腹鳍为淡红色,故名“红翅”。鱲,音同列。

黑斑狗鱼

34、“狗鱼棒子”,黑斑狗鱼,学名Esox reicherti,鲑形目狗鱼科狗鱼属。体延长,头前部扁平,吻似鸭嘴(所以也叫鸭鱼),体背青铜色,腹部白色,体侧具有黑色斑点。大型淡水鱼,一般体长在600 毫米左右,体重在1-2公斤之间,更大个体体重达16公斤以上。

七鳃鳗

35、“七星子”,七鳃鳗,圆口纲七鳃鳗目七鳃鳗科物种的统称,我国共有3种:东北七鳃鳗日本七鳃鳗雷氏七鳃鳗,黑龙江境内均有产出。其体呈圆柱形,光滑无鳞,头的两侧各在眼睛之后有一行7个分离的鳃孔,与眼睛排成一行共8个象眼睛的点,故又称八目鳃。鳗,音同蛮,注意不是四声。

七鳃鳗是鱼形动物中较原始的一支,并非真正的鱼类,其特点是嘴呈圆筒形,没有上下腭,口内布满锋利的牙齿----如上图所示,浑不似地球生物一般,看一眼终生难忘。网上流传的惊悚图“空手指”,即借鉴了七鳃鳗的口部特征。

好了就这些吧,以七鳃鳗这种外星异形为压轴更好不过,希望多数打开本文的朋友没有坚持看到最后。Over。

喀纳斯是亚洲唯一的欧洲风光,这里有钓鱼人的“梦幻之鱼”

喀纳斯是我国极其难得具有欧洲生态系统的区域,有着典型南西伯利亚动植物原生态的喀纳斯气候宜人,是避暑胜地,空气清新,负离子浓度较高。

物理学家钱伟长惊叹,保护区是亚洲唯一的瑞士风光;瑞士的游客赞美,喀纳斯比阿尔卑斯山的风光更雄奇更秀丽。

人们向往走向大自然到江河湖海游钓,而亲临喀纳斯风光,溪流垂钓冷水鱼称得起是名符其实的游、钓双收的理想胜地。

钓鱼人梦寐已久的白斑狗鱼就仅分布在额尔齐斯河流域。其与黑斑狗鱼的区别在于体侧斑点是淡蓝白斑。

白斑狗鱼鱼体长而稍侧扁,尾柄短。吻长而扁平,似鸭嘴状。它的牙齿与众不同,上颚齿可以伸出来并有韧带连着,这种锋利的牙齿可以把捕捉到的动物挂住,有时也把吃不完的食物挂在牙齿上,留着备用,是典型的掠食性凶猛鱼类。

由于该鱼种生长速度快,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肉质坚韧少刺且观赏性强,一直被视为鱼中“软黄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钓白斑狗鱼的地点大都在额尔齐斯河流域附近的布尔津县、福海县和白哈巴等县内的河流、湖泊。一般都用海竿抛钓法。

钓白斑狗鱼一般都选用一种腹下及尾部带锚钩的仿真假饵,是一种勺型不锈钢转片,下挂小号锚钩。

垂钓时,将钩抛向钓点后匀速往回收线。太快,拟饵钩就在水面上飞起来达不到上鱼的目的;太慢就容易挂底。在收线的过程中,拟饵钩随着均匀的拉力就会旋转起来,就好象鱼在游动,如果被白斑狗鱼发现就会扑上去吞食。

希望钓友们来新疆体验额尔齐斯河游钓,我们将在月底组织一次红鱼专题溪钓活动,一同再走一次寻“梦幻之鱼”之路。

呼伦湖:中国开发100年的“鱼库”,湖里更大的鱼能长多大?

呼伦湖也叫达赉湖,是内蒙古兼东北地区的之一大湖,也是全国更大的淡水湖之一。根据近百年来的水文记录,呼伦湖的面积仅次于鄱阳湖、洞庭湖、太湖,位于全国淡水湖的第四位。

呼伦湖卫星图

呼伦湖以广阔的湖面著称,湖面更大宽度41km,湖周长447km,面积达到了2339平方公里。呼伦湖的水面并不是固定的数值,历史上的呼伦湖也并非单独存在的水体。据史料记载,呼伦湖曾是我国的吞吐湖,克鲁伦河-呼伦湖-达兰鄂罗木河-额尔古纳河-黑龙江相互连通,形成完整而庞大的水系,最终流向鄂霍次克海,呼伦湖在其中的角色和长江的鄱阳湖、洞庭湖类似。

呼伦湖:名副其实的“百年鱼库”

呼伦湖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西部的高原境内,关于湖区鱼产量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1923年,距今整整有100年的历史。从开发时间上看,呼伦湖是名副其实的“百年鱼库”。

呼伦湖在中国的位置

但直到1950年代,我国的渔业专家才开始对呼伦湖的鱼类进行研究,在80年代及2010年代的调查中,呼伦湖中的鱼类组成愈加清晰。在2014~2015年的调查中,科研工作者发现呼伦湖中的鱼类有21种,大致可分成三类:之一类是冷水溪流性鱼类,包含哲罗鲑和江鳕,第二类是江湖半洄游性鱼类,特指鲢鱼和鳙鱼,第三类则是湖泊定居性鱼类,多达17种,能在湖区水域自然繁殖后代。

呼伦湖的鱼类资源在国内大湖中并不算多,但发展渔业的优势却是得天独厚。该湖不仅面积广阔,浅滩湿地众多,关键的水深还达到了5.7m(平均值),总蓄水量高达138.5亿m3,用来养鱼再合适不过。在新中国成立后,当地将渔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通过从国内外引种放流,不断丰富呼伦湖的鱼类资源。

从1949年至今,呼伦湖的渔业生产经历了四个阶段,有平台期也有高峰期。之一个阶段是1949~1972年,全湖的捕捞量在1917~9193吨之间变动,渔获量随生产力的提高而增加,年均捕捞量稳定在5073吨,渔业初具规模;1973~2002年的30年是高速增长期,年捕捞量从6910吨上升到15908吨(约1.6万吨),平均每年增长300吨,生产效益相当可观。

呼伦湖历史渔业产量

但高峰之后就是低谷,从2003~2014年,鱼产量开始走向下坡路。在最惨淡的2014年,全年的捕捞量下降到2002年的25.5%,平均每公顷水面的鱼产量只有17.3kg,相当于亩产1.15kg。当时的呼伦湖并不是清瘦湖泊,根据营养状态指数评价,湖水整体属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水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密度都很高,因此生物饵料不是产量骤降的原因。

追根溯源:呼伦湖的鱼产量为何“先盛后衰”?

作为数一数二的北方大湖,呼伦湖拥有优良的生态环境,为何鱼类资源却近乎以“悲凉结局”收场?这要从自然因素捕捞方式两个方面寻找原因。

自然因素和鱼类的生长、发育速度直接有关。呼伦湖的鱼类区系组成有北方平原区系、北方山地区系和北极淡水区系三种,以冷水鱼为显著特色,发育周期较长。湖区位于半干旱的高纬度地带,流域位于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带,年均气温仅有1.2℃,冬季长达210天,偏冷的气温也导致鱼类生长缓慢。同样是一年四季,南方鱼类的生长期可达半年以上,而呼伦湖中的鱼类可能只有3~4个月可供肥育,这不利于资源的快速补充。

另一个减产因素是与水质的变化有关。呼伦湖周边人口密度较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放量占比小,但由于整个湖泊被广阔的草原环绕,草场产生的面源污染成了最主要的污染源,导致湖区的氮、磷营养盐不断积累。以总氮为例,其含量从1988年的1.98mg/L上升到2009年的4.57mg/L,高氮含量居高不下,这正是草原型污染的显著特点。水质的变化自然也会作用于鱼类,导致饵料的结构发生变化。

在人为因素方面,过去的捕捞方式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呼伦湖当地的渔民根据水情特点分“冰下”和“明水”两种模式捕捞,主要渔具为大拉网、白鱼网、兜网、挂网、虾网等,渔具网目为2~8cm不等,对鱼类的规格几乎没有选择性,大鱼小鱼被一并捕捞。

尤其是1973年后,湖区渔业实现机械化生产,捕捞压力进一步增大,鲢鳙、哲罗鲑等寿命长、性成熟晚的鱼种更先受到影响,种群衰减最快;餐条、鲫鱼、麦穗鱼则因个体小、性早熟等特点,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最终的结果就是高营养级、长生命周期的鱼种持续减少,小型鱼比例持续增多,鱼种结构趋向单一化,总产量迅速下降。

呼伦湖鱼种结构变化:小型鱼类比例不断增多

不过,从2014年开始,呼伦湖进入了第四个时期:资源恢复期(封湖休渔期)。根据最新的资源调查,2019年呼伦湖的渔业资源总量为9万吨左右,2020年增至12万吨,2021年为15万吨,以每年3万吨的储量快速增长。对呼伦湖来说,休养生息是保护资源的重要机遇,鱼群结构也将朝着“大型化、高龄化”的方向发展。

在呼伦湖中,更大的“鱼王”能长到多大?

在禁渔的背景下,呼伦湖中更大的“鱼王”究竟能长多大呢?

“鱼王”的生长极限要从鱼的种类说起。在呼伦湖中,大型鱼类不在少数,体型更大的要属哲罗鲑、黑斑狗鱼、江鳕、鲢、鳙和草鱼,前三种是呼伦湖中的土著鱼,后三种是人为引入的经济鱼。

哲罗鲑俗称大红鱼,是我国体型更大的淡水鱼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的冷水水域。在野外河湖中,成年的哲罗鲑体长可达70~120cm,常见体重15~30kg,较大个体能长到150~180cm,是国内公认的水中巨物。专家推测,呼伦湖中的哲罗鲑最初很有可能是从贝尔湖洄游迁徙的种群,数量相对少见,但考虑到呼伦湖中有10万多吨鱼类储量,为哲罗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所以只要时间充足,这种鱼完全有可能长成1~2米的庞然大物。

黑斑狗鱼也是一种凶猛的食肉鱼,食性贪婪,各类鱼虾都在捕食范围内,但这种鱼肉厚刺少,味道鲜美,很受渔民的欢迎。成年后的黑斑狗鱼体长可达115cm,体重超12kg,这一体型在水下难逢敌手。值得一提的是,狗鱼的自然寿命可达数百年,有史料为例:1974年,苏联的皇后湖曾出水过一条大型狗鱼,鳃盖上挂有金环,上面刻有“沙皇鲍里斯多罗维奇放生”的字样,据此推测,狗鱼的寿命可达200年左右。在呼伦湖中,黑斑狗鱼可以说是自然寿命最长的鱼类,其体型极限也可能超乎想象。

在呼伦湖的野生鱼中,江鳕的体型也算得上是佼佼者。江鳕是鳕科鱼类中唯一的淡水种,主要以鲑鱼、鳟鱼、鲈鱼为食,偶尔也会捕食青蛙、蛇类、鸟类,食谱相当广泛。一般情况下,江鳕5年才能发育成熟,成年体长30~120cm不等,重量1~12kg,乌伦古湖中的资源量相对较少,属于珍稀鱼种。

在人为引入的鱼类中,鲢鱼、鳙鱼、草鱼都在四大家鱼之列,更大个体都能长到1~2m,体重可达50kg。这三种鱼的生长优势是食料来源广泛,分别以浮游生物和水生植物为食,生长速度较快,参考吉林查干湖“头鱼”的体型,呼伦湖中的大型家鱼同样能达到数十公斤的规格。

总结

呼伦湖是镶嵌在我国东北边陲的璀璨明珠,丰富的鱼类资源、优越的自然环境使这里成为了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独特的鱼类区系兼具科学研究价值、生态保护价值。

历史上的呼伦湖经历了渔业开发的高峰期与低谷期,目前正处于恢复期。就像长江禁渔一样,呼伦湖也需要休养生息的时间,再配合“引河入湖”等水质提升工程,呼伦湖终将呈现出和谐、丰饶、美好的生态画卷。

东北人起名字“太随意”这些鱼得罪谁了?怎么都叫棒子呢?

#头号运动玩家#

大家知道我们东北人起名字有多随意吗?如果您不知道的话,那么我带您了解一下吧!

咱们先说一下东北的奇葩地名,在东北山沟子特别多,比如王八盖子沟、大 *** 沟等等,还有两座岭,第1个叫蹲 *** 岭,第2个居然叫擦 *** 岭,我非常好奇,难道东北人在给这两座岭起名字的时候,是在拉便便吗?可是你蹲下的时候是在蹲 *** 岭,为什么拉完便便就跑到擦 *** 岭了?给这两座岭起名字的东北人,他究竟经历了什么?是不是很有画面感?

上面的地名都是真实可查的哦!下面咱们再说一下人的名字,说来悲哀呀!我的小名叫大草包肚子、大脑瓜子等等,唉!这哪里是人的名字呀?如果现在还有人敢叫的话,那么这个人很有可能会住院的哦!

我叔叔家的小弟比我还惨,他小时候大人们都管他叫大鼻涕,大埋汰等等,幸亏我们小的时候不流行用食物取名字,要不然我们可能就叫,苞米碴子、粘豆包、溜肉段、韭菜盒子啥的了,这就是不幸中的万幸了,看看大人们现在给孩子起名字多好听呀!为什么我们都没有赶上呢?害得我老婆天天嚷着去派出所更名!

其实最惨的是河里的鱼,这些鱼都叫棒子。

我认为,在东北最倒霉的就是这些鱼了,被东北人起个难听的名字不说,这个名字还会一直被沿用下去,可怜的鱼类就连改名字的机会都没有了。

一、草鱼你猜叫啥?

草鱼、是我们钓鱼人比较喜欢垂钓的鱼种之一,因为草鱼生长速度快,体型大,冲击力猛,钓鱼人只要钓到一条大草鱼,心里都是美滋滋的,而且草鱼非常的美味,如果你想做一道水煮鱼,要是没有草鱼就相当于没有了灵魂,您说是不是呢?

可是在东北,草鱼却叫做草根棒子,来我给您做一道水煮草根棒子,您来尝尝呀!

二、青鱼

青鱼是中国4大家鱼中,体型更大的鱼类了,一般成年青鱼能长到一二百斤重,钓到100斤的青鱼是钓鱼人的终极梦想,可惜能够完成梦想的钓鱼人却不多。

大青鱼的身上还有一件宝物,就是青鱼石,青鱼石又称鱼惊石、鱼精石、鱼枕石,是青鱼枕骨下方咽喉部,用来辅助压碎螺蛳等硬质食物的角质增生,青鱼石其色黄嫩,其形如心,干透后坚硬如石,晶莹剔透,如翠似玉,在客家地区奉为珍希物品。

但是在东北青鱼却叫做青鱼棒子,那么青鱼石会不会被叫做青鱼棒子石呢?这个问题我还在研究之中,嘿嘿。

三、黑鱼

如果在某一个水域中,黑鱼特别多的话,那么其他鱼类的生存空间就会急剧缩小,因为黑鱼就喜欢吃小鱼,而且是比它体型小的所有鱼类,黑鱼都喜欢吃,如果你要问黑鱼有什么优点。

那么我可以告诉你,黑鱼很好吃,尤其是用黑鱼煮汤,那家伙老香了,可惜的是现在野生黑鱼的数量并不多了。

你知道吗?在东北黑鱼叫黑鱼棒子,也不知道当你们听到黑鱼棒子这个名字后,会不会继续用黑鱼棒子煮汤呢?对于这一点我也是非常好奇的。

四、狗鱼棒子

狗鱼学名叫黑斑狗鱼,它的身体上长着大大小小的黑斑,所以得名黑斑狗鱼,狗鱼体型比较庞大,而且狗鱼的刺很少,并且狗鱼没有一般淡水鱼的土腥味儿,很适合做生鱼片吃,也可以生煎、酱焖,但是狗鱼在东北也难逃命运,东北人叫狗鱼为狗鱼棒子。

那么这些鱼在东北,为什么都叫棒子呢?

大家有没有发现名字里带棒子的鱼,都是体型细长的,而且都是重量级的,就是因为这一点所以它们的名字里才会有棒子两字。

因为、当东北在冬天的时候,这些鱼一旦被捕捞出水面,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冻死,然后就像一根棒子一样,当时东北的野外是有猛兽出没的,如果渔民在捕鱼的时候遇到了野兽袭击,直接拿起身边被冻得梆硬的鱼,就可以抵御野兽了,所以这些鱼名字的后面,都有棒子二字,就是形容这些鱼被冰冻住时的样子。

大家有没有发现东北人给鱼起名字,是根据不同种类鱼的长相决定的,比如在东北鲶鱼叫做鲶鱼球子,这是因为鲶鱼一旦吃得很饱,或者是肚子里有鱼卵的时候,鲶鱼的肚子显得非常大像个球一样,鲶鱼球子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

总结

我很想知道,如果是你们给这些鱼起名字,这些鱼的命运将是什么呢?请在评论区讨论吧。

我是猴子,关注我,带您了解不同的垂钓知识。

怎么钓狗鱼,如何钓狗鱼?一般有三种钓法(十三)

狗鱼属鲑形目,狗鱼科,狗鱼属。即黑斑狗鱼。俗称:狗鱼,鸭鱼。狗鱼是在北半球寒带到温带里广为分布的淡水鱼。口像鸭嘴大而扁平,下颌突出。是淡水鱼中生性最粗暴的肉食鱼,除了袭击别的鱼外,还会袭击蛙、鼠或野鸭等。据说一天可以吃和自己体重相当的食物。因为寿命长,偶尔可发现巨大型的个体。因肉味极佳,成为钓鱼的好对象。

一丶怎么钓狗鱼,如何钓狗鱼?

钓狗鱼不必用诱饵作窝子,也不必用多种钓饵。狗鱼有一种特别的食性,那就是十分爱吃活的鲞条色,只要一发现小鱼它就会飞快她直扑上去捕食。如果发现水体中有一群小鱼由于受到

惊吓而向四面逃窜,并镦起一阵浪花时,那肯定就是狗鱼在追逐它们。狗鱼经常在无水草的白水荡子中游弋驰骋,目的就是寻觅小鱼的踪迹。

生活习性:

喜栖息于水温较低江河的缓流和水草丛生的沿岸带。生长迅速,3-4龄达性成熟,春天为产卵期。成鱼性凶猛,肉食性,吃鱼、虾和水禽的幼鸟等。

狗鱼是在北半球寒带到温带里广为分布的淡水鱼。狗鱼以鱼类为食,食量大,冬季仍继续强烈索食,尤以生殖后食欲更旺。通常在清晨或傍晚猎取食物,其它时间则不再游动,而是静下来休息,并慢慢地消化所吞食的食物。

狗鱼性情凶猛残忍,行动异常迅速、敏捷,每小时能游大概8公里以上。狗鱼还有着极为灵敏的视觉,这样就使得狗鱼能非常迅速地感受到猎物的来临。平时多生活于较寒冷地带的缓流的河汊和湖泊、水库中,喜游弋于宽阔的水面,也经常出没于水草丛生的沿岸地带,以其矫健的行动袭击其它鱼类。幼鱼性情温顺常成群生活,成鱼则单独栖息。

狗鱼捕食时异常狡猾。每当狗鱼看到小动物游过来时会耍花招用肥厚的尾鳍使劲将水搅浑,把自己隐藏起来,一动不动地窥视着游过来的小动物,达到一定距离就突然一口将其咬住,接着三下五除二将小动物吃掉一大半,剩余的部分挂在牙齿上,留待下次再吃。

钓狗鱼一般有三种钓法

黑龙江狗鱼是其他鱼类的天敌,它是比较容易上钩的鱼类,垂钓狗鱼,有真饵钓和拟饵钓三种钓法,下面介绍下钓狗鱼的 *** 。

(1)真饵钓法用真饵钓狗鱼,一般用体长 10 ~15 厘米长的雅罗鱼或麦穗鱼、鰟鲏鱼作钓饵。 其装钩 *** 是:选两只钩柄为圆环形的长柄钓钩,将一只钩拴结于绑钩线的线端,再将另一只钩穿在同一根绑钩线上,此钩在绑钩线上可以随意活动。 装饵时,用拴结在绑钩线端的钩挂住小活鱼的上唇,再用穿在绑钩线上可活动的钩横向穿透小活鱼的背鳍基部(图 1)。 这种双钩穿活鱼的穿钩 *** ,可以使两只钓钩处在同一根绑钩线上,当狗鱼咬钩时,往往两只钩同时钩住鱼嘴,上钩的鱼很难挣脱。

(2)夏季钓狗鱼技巧之-顾流甩钩钓法

每当夏季汛期到来的时候,雨量充沛,河水水位上升,河水流量大增,就会出现汹涌的激流,狗鱼很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次次逆水上游,这似乎是狗鱼天生的一种本能。

垂钓开始前,垂钓者可在岸上持着短竿,竿头只拴着一根系有单钩的钓线,在距钓钩约30一40厘米的钓线上缚一块用锡皮卷成的坠子,以便钓饵下水后,能让小鱼悬于90 ~120厘米深度的水体中,正好处于狗鱼活动的水层中。钓钩要钩在小鱼的脊背处,不要伤及要害部位,让其仍能在水中游动。

在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将钓钩投入水中,由于水流较急,人水后的锡坠会被冲浮上水面,漂向远处,垂钓者可将饵钩提起,重新投入上游的水中,并顺着水流向下游适当放线,线放到相当长时,将钓饵提起,再次甩向上游,如此反复操作,就在将饵钩提起、收回、漂流、再收回的过程中,很可能会被逆水上冲的狗鱼发现,它一旦发现后就会猛冲上前,吞咬钓饵,这时垂钓者可从手感中判断上钩的狗鱼大概有多少重量,适当放线,任其拖拉一阵,但当放线到10多米时,就要逐渐停止放线,然后突然将钓竿向后一震,使钓钩将鱼深深地钩牢。

钩牢之后,不能用蛮力硬拉,否则容易断线,因为这时狗鱼还处在激流之中,静水尚且难以拉动-激流之中更加困难,只能顺着水流,提着钓钩和鱼沿着岸边向下游方向步行一段,待到将鱼送到下游比较宽阔并有回流之处时,将鱼缓缓地拉向岸边。这期间很可能还要经过一阵放线收线、拉拉扯扯的遛鱼过程,最后待其疲乏以后,慢慢将其拖到岸边,用长柄大抄网将它捞上岸来。

(3)冬季钓狗鱼技巧之-冰洞钓法

狗鱼是冷水性鱼类,在冬季严寒时期,它在冰层下面的水体中照样生活得很好,并且能在大白天在阴暗的冰层底下话动觅食,因此在冬季水面被冰封住时,不但仍可垂钓,而且收获要比夏秋季垂钓好得多。这是因为冰层下各种小鱼大多深藏水底,狗色不易找到食物,此外,冰层下的水体中的氧气也少,狗鱼的食欲受到影响。

但是一旦冰被破开,水中的溶氧量会大幅度增加,所以周围的狗鱼都会向冰洞处聚集,食欲也会陡然增强,原本比较饥饿的狗鱼一旦发现食物后,就会猛扑过来,大口吞下饵钩,所以开凿冰洞垂钓,收获.般都能使垂钓者感到满意。

在寒冷的冬季,钓饵的来源是一个大问题,别说小鱼捉不到,别的鱼也难见到踪影,所以想要在冬季垂钓的垂钓者都要很早就作好准备,在春季和夏季将钓获或捕获的小鱼晒成鱼干,储藏起来,留待冬季使用。到了冬季需要用钓饵时,将小鱼干放在热水中浸泡,使其变软,大致恢复成鲜鱼的样子,作为冬季的钓饵,对狗鱼来说,仍有吸引力。

冰洞钓法所用的钓具需作如下置备:

钓竿用长50~60厘米、大拇指粗的竹竿5根。

钓线用5根较粗而牢固的锦纶线作主线,每根长约12米。用比主线稍细一点的锦纶线(要比较柔软的)5根作支线,各长20厘米。

钓钩用尖锐牢固的中号钓钩10个。

铅坠用5个稍重一些的。

另外还耍准备凿冰用的冰镩子一根,它用粗钢筋制成:一头尖,另一头弯成圆形抓手。

将5根粗主线分别拴扎在每根竹竿的中同部位,每根线的下端拴一个铅坠,在铅坠上方30厘米和60厘米处拴一根支线,每根支线上拴两个钓钩,两个钩上下的距离为30厘米。

垂钓前,先将钓饵装上钩,装钩时,要将钩尖从小鱼腹下钩到脊背处,露出钩尖也无妨碍。装好钓饵后,在河道最深处的河面上开凿冰洞,冰洞一般可凿成半径30厘米大小,凿好之一个冰嗣后,距离6-7米处再凿第二个,接着隔开同样距离再凿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凿好后,在每个冰洞中放一根带钓钩、钓饵的钓线,铅坠的安放,只要让带着饵钩的钓线能在水流中摆动就行。然后把短竹竿横搁在冰洞口上,将多余的线都绕在短竹竿上,搁在冰洞口的竹竿两头用冰块压牢,不让它转动。

较长时间生活在冰层底下的狗鱼,由于水体中缺少食物,都处在饥饿状态,不像春、夏、秋季时强壮有力。因此,在发现钓饵后,它就会饥不择食地猛咬钓饵并吞人口中,被钓上钧之后,虽然也要挣扎几下,但已经不是很难对付,过一段时间之后,垂钓者就可以提起横在洞口的短竹竿,把狗鱼拎上岸来了。

你以为黑龙江只有鳇鱼?这些龙江名鱼你知道多少?

日前我省抚远县黑龙江段捕获一条重达1028斤的大鳇鱼,这是同江、抚远十几年来捕获的更大的一条鳇鱼。

鳇鱼

鳇鱼,学名达氏鳇,乾隆年间曾被作为贡品,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其肉质鲜美、肌间无细刺,属高蛋白、高脂肪食品,含人体所必需的的多种营养。由鳇鱼卵加工而成的“鱼子酱”素有“黑珍珠”的美誉。

说黑龙江是个被鱼围绕的省份,一点也不夸张,黑龙江地处中国东北边陲,西有嫩江,东有黑龙江、乌苏里江,南有松花江、牡丹江。大的湖泊有兴凯湖、镜泊湖、莲花湖等,整个黑龙江省大江纵横,支流密布,与三江湿地和嫰江湿地一起,构成密密麻麻的湿地水网,除了名贵的鳇鱼,还有“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水产可谓是极其丰富。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黑龙江那些名贵鱼类吧!

三花

鳌花、鳊花、鲫花

鳌花

鳌花,又叫桂鱼、鳜鱼,它是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中的一种,是不可多得的美味。鳌花鱼肉质细嫩,刺少而肉多,其肉呈瓣状,味道鲜美,黑龙江、松花江、牡丹江都盛产此鱼,镜泊湖鳌花尤其有名。三江水清澈甘冽,水质冷凉,所以出产的鳜鱼肉质细白,格外鲜嫩。黑龙江虽然冬季漫长,鱼类生长缓慢,但黑龙江的鳌花大者可以长到十斤,在南方极少见到。

鳊花

鳊鱼,又名鳊,亦称鳊花、油鳊。在中国,鳊鱼也为三角鲂、团头鲂(武昌鱼)的统称。鳊鱼体长40厘米左右,比较适于静水性生活。个头不大,小者七、八两,大者一、二斤,但其肌肉中脂肪含量甚高,肥而不腻,肉嫩味鲜。

鲫花

鲫花学名花鱼骨,体形肥大,属于底层鱼类,它肉多刺少,肉洁白细嫩,呈蒜瓣状,肉实而味鲜美,是淡水鱼中的上等食用鱼。一般的鲫鱼,鳞色灰黑,不起眼,鲫花却长的鳞色银白,美的耀眼。鲫花体大肉鲜,不仅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还具有舒肝健脾、益气养血的药用价值。

五罗

哲罗、法罗、铜罗、雅罗、胡罗

哲罗

学名哲罗鲑,是冷水鲑鱼中的大型肉食鱼,也是世界稀有冷水鱼种之一。更大的身长可达1米以上,体重达50公斤,可算得上是水中霸王,对于小鱼来说,吃你没商量。哲罗在冷水中生长,又以活物为食,肉质格外细腻,是高寒地区的特产。

法罗

法罗学名三角鲂,因顶鳍高耸、头尖尾长,从侧面看近似三角形而得名,是中国特有的鱼类。体形大肉厚、骨刺比较少、肉质嫩滑,为淡水鱼类中的珍品。

铜罗

学名梭鲈鱼,成熟个体身长可达25厘米,喜生活在水质清新和水体透明度、溶氧量高、并具有微流水的水流中,是肉食性的凶猛鱼类,以小杂鱼为食,属黑龙江中特有的鱼类。

雅罗

学名东北雅罗鱼,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鱼类,成熟个体身长约17厘米。由于雅罗喜集群的习性,易捕捞,产量较高,鱼味鲜嫩,含脂量较低,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

胡罗

学名黑龙江鳑(páng)鮍(pī),比雅罗还小,成熟个体身长一般为5至8厘米,平时生活于水草茂盛的环境中,别看小罗虽小,却是水中珍品,因其个头小,肚皮薄,极少内运,不到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边,可是很难品到。

十八子

除“三花五罗”外,在黑龙江水域里还有“十八子”,但“十八子”并不止“十八”这个数,十八只是形容其多而已。

小编收集到的有:岛子、牛尾巴子、鲤拐子、七粒浮子、草根棒子、鲢子、鲫瓜子、嘎牙子、鲇鱼球子、柳根子、船钉子、斑撑子、青根棒子、黄姑子、红眼瞪子、麦穗子、山鲤子、葫芦片子、沙姑鲈子、红尾巴梢子、白漂子、紫泥肚子、细鳞子、刁子、狗鱼棒子、泥了勾子、扁担勾子、沙丘子、七星子、黑鱼棒子等。

岛子

岛子鱼又名白鱼,个头重达七八斤,体型欣长,鳍尾发达,以善游著称。自古松花江上渔民就以江水煮白鱼款待贵客。黑龙江的白鱼以兴凯湖白鱼最为有名,它与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绥芬河的滩头鱼并称“边塞三珍”。

鲤拐子

鲤拐子就是鲤鱼,单独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这是黑龙江人最常食的鱼,其中一个品种大家应该非常熟悉,就是三道鳞。

七粒浮子

学名鲟鱼,是国宝级的珍品。鲟鱼是白垩纪时期保存下来的古生物群之一,曾与恐龙在地球上共同生活。由于其原始古朴的外形2亿年来几乎没有改变,故有水中“活化石”之称。

鲫瓜子

鲫瓜子就是鲫鱼,学名银鲫。在黑龙江人眼里,鲫鱼易于烹调,鲫鱼炖豆腐更是著名的东北菜。

鲢子

又叫鲢鱼,学名白鲢。因为鲢子多刺,所以人们多用它来煨汤。

嘎牙子

学名黄颡(sǎng),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肉质及其鲜嫩。

鲇鱼球子

学名鲇鱼,黑龙江的又一个知名品牌。鲶鱼炖茄子是有名的吃法。

沙姑鲈子

沙姑鲈子俗称“老头鱼”,学名葛氏鲈塘鳢。肉质细嫩,刺少味美,富有营养,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狗鱼棒子

学名黑斑狗鱼。口像鸭嘴大而扁平,下颌突出。是淡水鱼中生性最粗暴的肉食鱼,据说一天可以吃掉和自己体重相当的食物。

泥了勾子

泥了勾子,学名泥鳅,又称鳅鱼。北方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水中人参”之美称。

黑斑狗鱼,黑斑狗鱼好吃吗-第1张图片-

怎么样?是不是已经眼花缭乱了呢?黑龙江的夏天水草丰美,清爽宜人,来黑龙江体验一场寻鱼之旅吧!

(来源: *** 整理)

标签: 狗鱼 黑斑 好吃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