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红枣枸杞泡水喝的功效,黄芪红枣枸杞泡水喝的功效是什么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36 0
黄芪枸杞红枣泡水喝的功效和禁忌 冬季养生:冬天喝枸杞,还得加点它,不然都白喝了

枸杞是名贵的药材和滋补品。日常生活中它是外面最常食用的养生保健食物。单纯食用枸杞,或者泡茶的话,效果会差强人意,可以搭配一些其他材料,功效会翻倍哦!

红枣10克,枸杞8克

1、把大枣放入锅中,用中火炒10分钟左右,待大枣外皮颜色逐渐变深即可。

2、把凉透的大枣加上洗净的枸杞一起放入茶壶。

3、加入适量冰糖,倒入热水,盖上盖子,越5分钟闷出味道后就可以倒出来喝了。

效用:使面色红润、补气血、美容、皮肤 *** 、助眠。

枸杞、龙眼各20克,葡萄干50克,蜂蜜20克、菠萝200克。

1、枸杞、龙眼、葡萄干、菠萝洗净。

2、放入小碗加蜂蜜及适量水,入蒸笼蒸20分钟即可。

效用:常服延年益寿、充实正气、补气养血。

1、春天枸杞配黄芪

春天,万物复苏,人体阳气渐渐升发。可与味甘微温的黄芪同时服用 。

2、夏天枸杞配菊花

枸杞味甘,配菊花、金银花、绿茶等,饮用后可滋阴明目,清除肝火。

3、秋天枸杞配山楂

秋天气躁,这个季节,吃枸杞搭配一些酸性食品,可以达到酸甘化阴的效果。

4、冬天枸杞配山药

冬天,枸杞可平补阳气,搭配山药做粥,有助于人体阳气生长,抵御严寒。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中年人保温杯常泡黄芪枸杞,医生说,这么做还真没错

黄芪作为一种补气的滋补品中,如果人们能够将其合理运用,那么对身体起到的帮助还是很多的。在生活中,人们往往习惯于将多种中药搭配使用,以便能够最终达到更好的功效,比如黄芪和枸杞。

黄芪能和枸杞一起泡水喝吗?

在人们的生活中,对于黄芪、枸杞、当归等中药材,可能都不会觉得陌生。但是通常情况下,如果不是有医生指导的前提下,一般很少人敢将其用来煲汤或泡茶,往往会害怕二者是否存在有“相冲”的情况。广州市中医医院肺病科副主任医师苏丽玲副教授说到,根据相关的研究调查证实,事实上这两者并不会相抵触,相反,还能够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枸杞具有补肾明目补血的作用,黄芪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因此,人们如果将其和黄芪一起煮水后进行饮用,就能将二者的两大功效结合。将黄芪和红枣以及枸杞一起搭配泡茶喝,能够有效的增强体质,同时还具有明目以及补血的作用,非常的适合白领人群。

黄芪和枸杞搭配一起使用需要注意什么?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枸杞这一类中药,应当要用温水进行久泡后才能够最终达到渗入效用的作用。而黄芪则更好是用煎药的方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把黄芪其中的药性完全浸出,以便让其发挥更好的效果。

苏丽玲副教授说,如果是属于肾阴虚、湿热以及热毒炽盛的患者,那么千万不要服用黄芪泡水,因为这不仅不能够令身体恢复健康,反而会加重病情。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枸杞和黄芪之间是可以一起配合使用,但是人们应当要注意使用的 *** ,才能让其最终发挥更好的功效,更好达到养生健体的目的。

指导专家:苏丽玲,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广州市中医医院肺病科。

擅长:中西结合 ***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支扩咯血等呼吸系统常见病、急、危重病。擅长治未病,调体质,纠正体质偏颇,调气血。

觉得本文有用,请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喜欢我们请关注:医联媒体。

手脚冰寒,肾气虚,4种补气的中药汤,助你益气健脾

气虚体质之人培补元气宜食可以补气的中药,如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白扁豆、甘草、红枣、刺五加、绞股蓝、红景天、茯苓、薏米、饴糖、蜂蜜等。

以上药物均可作为作料制成药膳,或搭配起来代茶饮用。

神倦乏力可用西洋参或人参3克,沸水冲泡当茶饮。

反复感冒抵抗力弱者可用黄芪9克,防风6克,甘草3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经常心悸、心慌、善惊易恐者可用太子参、枣仁各6克,甘草3克,用沸水冲服,代茶饮用。

经常气短心慌、出汗劳累后加重者可用人参、五味子各3克,麦冬6克,每日沸水冲服,代茶饮用。

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者,可用蛤蚧粉和人参粉各3克,每日冲服,早、晚各1次。

而气虚表现在脏腑上主要有脾气虚、肾气虚、心气虚和肺气虚

脾气虛

  1. 【症状表现】纳少,脘腹胀满,食后尤甚,大便溏薄,神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白或萎黄,或见水肿或消瘦,舌淡苔白,脉缓弱。
  2. 【成因】多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久病耗伤脾气所致。
  3. 【调理方剂】四君汤、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

【来源】金代名医李东垣《脾胃论》卷中。

  1. 【组成】黄芪1.5克,人参、白术各0.9克,炙甘草1.5克,当归0.6克,陈皮、升麻、柴胡各0.6~0.9克。
  2. 【用法】上药混合,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渣,空腹时稍热服。
  3. 【加减】病甚劳役、热甚者,黄芪加至3克;咳嗽者,去人参;腹中痛者,加白芍药、炙甘草各1.5克;若恶热喜寒而腹痛者,再加黄芩0.6~0.9克;恶寒冷痛,加桂心0.3~0.9克;头痛,加蔓荆子0.6~0.9克:痛甚者,加川芎0.6克;顶痛、脑痛,加藁本0.9~1.5 克。
  4.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四君汤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各9克,炙甘草6克。
  2. 【用法】将上药切碎,研为细末,水煎服。
  3. 【加减】若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胸隔痞满者,加枳壳、陈皮以行气宽胸: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以宁心安神;兼畏寒肢冷、脘腹疼痛者,加干姜、附子以温中祛寒。
  4. 【功效】益气健脾,适用于脾胃气虚证,症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等。

肾气虚

  1. 【症状表现】耳鸣、腰酸、 *** 衰减、头晕健忘、脉弱、夜尿增多、小便不畅、倦怠乏力、双腿发沉等。骨质疏松、发育迟缓、小儿智力不足、月经量偏少、经期不规则、排卵期基础体温上升不多、更年期障碍、不孕、习惯性流产、记忆力减退、腰膝酸软、多尿频尿、盗汗、头晕目眩、耳鸣、四肢冰冷等,也都属中医所说“肾气虚损”的范畴。
  2. 【成因】肾气虚是指肾脏功能减弱,是比较常见的疾病,该病的引发原因有很多,大家应引起高度的注意。

【调理方剂】固阴煎。

固阴煎

  1. 【来源】《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2. 【组成】人参适量,生地、熟地各12克,山药、当归各9克,白芍6克,黄精12克,麦冬、甘枸杞子、丹参、沙苑子各9克。
  3. 【用法】水煎服。
  4. 【加减】如虚滑遗甚者,加金樱子肉10~15克,或醋炒文蛤10克,或乌梅肉2个;阴虚,而当归经血不固者,加川续断10克;下焦阳气不足,而兼腹痛溏泄者,加补骨脂、吴茱萸适量;肝肾血虚,小腹疼痛而血不归经者,加当归10~15克;脾虚多湿,或兼呕恶者,加白术5~10克;气陷不固者,加炒升麻5克;兼心虚不眠,或多汗者,加枣仁10克(炒用)。
  5. 【功效】
  6. 肝肾两亏,遗精滑泄,带下崩漏,胎动不安,产后恶露不止,妇人阴挺。带浊淋遗,及经水因虚不固。肝肾血虚,胎动不安;产后冲任损伤,恶露不止。阴虚滑脱,以致下坠者。

心气虚

【症状表现】心悸、气短(活动时加剧)、自汗、胸闷不舒或痛、面色苍白、体倦乏力、舌质淡、舌体胖嫩、苔白、脉虚等。

【成因】由发汗、泻下太过,或劳心过度、心气耗损或年老脏气日衰、病后体虚所致。

【调理方剂】养心汤加减。

养心汤加减

【来源】《仁斋直指》卷十一。

  1. 【组成】黄芪(炙)、白茯苓、茯神、半夏曲、当归、川芎各15克,远志(取肉,姜汁淹,焙)、辣桂、柏子仁、酸枣仁(浸,去皮,隔纸炒香)、北五味子、人参各7.5克,甘草(炙)12克。
  2.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9克,加生姜5片,大枣2枚,水煎,空腹时服。
  3. 【加减>怔忡心悸者,加槟榔、赤茯苓。
  4. 【功效】心虚血少,惊惕不宁。

肺气虚

【症状表现】自汗畏风、神疲少气,咳喘无力、动则气短、气怯声低,易遇风受寒而作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或作咳嗽,或作喘作哮,反复发作,且咳痰稀薄,或呼吸短促难续.或喉中常有轻度哮鸣音。面色恍白,舌胖质淡,苔白,脉虚弱。

【成因】本证多由禀赋不足或年高体弱,或积劳内伤,或久咳久喘耗伤肺气所致。因肺气虚使卫外不固,治节无权,开合失司,宣降失职而出咳嗽、感冒、哮证、肺胀、自汗、虚劳等疾病。

【调理方剂】补肺汤。

补肺汤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1. 【组成】黄芪30克,甘草、钟乳、人参各12克,桂心、干地黄、茯苓、白石英、厚朴、桑白皮、干姜、紫菀、橘皮、当归、五味子、远志、麦门冬各15克,大枣20枚。
  2. 【用法】上18味研末,用水1500毫升,煮至500毫升,分4次服,日3夜1服。
  3. 【功效】脾气不足,逆满上气,咽中闷塞,短气,寒从背起,口中如含霜雪,言语失声,甚则吐也者。

气血两亏身体虚,中医告诉您用这2种茶饮,补气又补血

说到气血,大多数人更先想到的就是补气血。其实更多的时候,气血是养出来的


这个得分两种情况说,一种是气血本身就少,还有一种是气血在流动时被堵住。

包括情绪上焦虑、郁闷、烦躁,这些肝气郁结的情况也不能直接进补要先疏通,不然会越补越堵,补不进还易上火。


如何养气血就成了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一般我主张遵循身体的气血规律,《黄帝内经》中记载,“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意思就是女生在28岁,气血达到顶峰,之后就会往下降。三十五岁就会出现阳明脉衰,脸发黄,脱发的情况。


这时候要做的就是控制气血的流失,不让它消耗太多,更好能低于同龄人的消耗。


我们应该怎么做?

养气血的核心在于脾胃,中医讲,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如果把气血比作一颗大树,脾胃就是滋养它生命的阳光。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之所以会出现气血虚弱的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脾胃过于虚弱,不能生成气血。


只有脾胃好了吃进去的东西消化吸收好,气血才能补上来。


所以,补养气血,养脾胃是之一步要做的事情。


推荐几个养脾胃,补养气血的食疗方。


西洋参黄芪茶


西洋参、红枣、枸杞、黄芪

这个茶饮,补气血还不上火。很适合血虚,气喘,身体乏力,脸黄,失眠健忘,熬夜加班精神差的朋友。


红参桑葚茶


红枣、桑葚、桂圆、红参


适用于气色不好,手脚冰凉,宫寒气虚,脾胃较差的朋友,但体热是不宜喝的。


我是@哈氏医学传承人张吉金,如果你有#妇科##女性健康##养生#问题,可以下方留言,看到后我会一一回复。

夏季宜养心,清心养神的食疗方来啦


《黄帝内经》有云:“火热为夏,内应于心,心主血、藏神”,中医认为夏天阳气最炽烈,一旦阳气过剩、心火过旺,不仅容易烦躁发火,还会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在中医藏象学说中,心的生理功能,不仅包括主血脉,而且还包括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同时,中医强调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为“君主之官”,甚至以“生之本”来说明心在脏腑中的重要地位和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因此,养生首先要做好对心的保健。



素问·六节藏象论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



保养心脏,要注意合理饮食。

古人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意思是要以谷物类为主食,水果、蔬菜、肉类作为副食,像金字塔那样缺一不可。



素问·生气通天论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首先应注意饮食宜淡。饮食过咸对心脏及其所主血脉造成的危害。现代医学也证实,过多摄入食盐,易导致或加重高血压,容易引起心脏病。故为了保养心脏,饮食不可过咸,每天食盐摄入量小于6g为宜。


▲6克盐,约一个啤酒瓶盖的份量


保养心脏,还要少食肥甘。

长期过食肥甘之品,容易使气血运行不畅,痰瘀留结于血脉,心失所养,导致心脏病发生。


所以,对于中年以后的人群,为保护心脏,应少食肥甘,多食谷蔬与水果,谷蔬如玉米、小米、萝卜、黄瓜、冬瓜、芹菜、韭菜、木耳、黄花菜等;水果如苹果、梨、核桃、山楂等。


现代研究认为,由于动物脂肪富含饱和脂肪酸,如动物内脏、蛋黄、某些鱼类(青鱼、沙丁鱼等)和海鲜(虾、蟹等)等,若长期食用,易致动脉硬化。其他鱼类、瘦肉、脱脂奶、豆制品、坚果等,富含优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可预防动脉硬化,宜适当多食。


保养心脏,需保持适度运动。

先贤认为“流水不腐”,强调经络气血通畅是保持健康的基本条件。心主血脉,主持全身血脉的运行。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促使血脉通畅,对心脏具有保养作用。



现代医学也认为,经常运动可预防肥胖,控制体重,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营养,提高心脏功能。当然,运动的强度、频度、时间和方式要因人而异。运动量过小,达不到锻炼效果;运动量过大,则耗气伤形,尤其老年人,更应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不可过于疲劳。


保养心脏,要重视保养心神。

心主神明,为“精神之所舍”,如果长期情志过极,处于紧张、郁怒、恐惧、悲伤等负面情绪中,可损伤心神,导致抑郁、心烦、心悸、失眠、头晕头痛等症状。


心在志为“喜”,一般来说,喜属良性 *** ,有益于心主血脉的功能,“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但是喜乐过度,可使心气涣散,心神受伤,即所谓“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灵枢·本神》),故中医学素有“喜伤心”之说。


现代医学认为,如经常过于欣喜激动,可以导致血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全身血管收缩,从而诱发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或发生猝死。


因此,保持一种恒定淡然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使心神安定,心态豁达,为保养心神的要点。


中医养心有法宝——经络


心有病多可从经络治疗,主要从心经、心包经取穴,所谓“心烦心痛找心经,失眠多梦寻心包”。


1.内关穴(安眠穴)


属心包经,主治失眠、心悸、心动过速,可助敛心神。



取穴 *** :手腕横纹正中直上2寸凹陷处。


2.委中穴(治腰背穴)


属膀胱经,主治腰、腿、下肢疾患,所谓“腰背委中求”。



取穴 *** :腘窝中点。


3.三阴交(第三长寿穴及妇科穴)


属脾经,主治肝、脾、肾三阴经病。



取穴 *** :内踝尖上3寸。


4.极泉穴(快乐穴)


属心经,主治心情郁闷。



取穴 *** :腋窝正中处。


5.神门穴(养心穴)


属心经,主治心烦失眠,可养心安神。



取穴 *** :掌后锐骨之端凹陷处。


6.大椎穴(之一强壮穴)


属督脉,主治寒热咳嗽、五劳七伤、虚损。



取穴 *** :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7.劳宫穴(第三急救穴,也是长寿穴)


属心包经穴,可用于急救。



取穴 *** :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8.神阙穴(第二救命穴)


属任脉,可用于急救虚脱等症,灸之。



取穴 *** :位于脐正中。


9.合谷穴(治头面要穴)


属大肠经,可治头面疾病。



取穴 *** :两手交叉,大拇指所按第2掌骨中点即是该穴。


10.膻中穴(救心穴)


属任脉穴,主治胸闷、憋气、心悸、心痛等症,按揉和叩击该穴有明显的效果。



取穴 *** :两 *** 中点,胸骨上取之。


养心食疗


沙参玉竹炖鹧鸪



材料:玉竹8g,沙参、百合各6g,鹧鸪1只,瘦猪肉50g,生姜2片,绍酒15mL,盐适量。

做法:

1、先将鹧鸪宰杀干净,除去其头、爪及内脏,并斩成件;将瘦猪肉洗净,切成中块备用;将玉竹、沙参用温水浸透,沙参斜向切成厚片,备用。

2、将所用材料置于炖盅,加入1.5碗沸水,炖盅加盖,隔水炖之。先用大火炖30分钟,再用中火炖50分钟,然后用小火炖1.5小时即可。

功效:本品可解毒清热、滋阴润肺,是一道非常鲜美可口、养心安神的炖品。



归芪百合炖瘦肉



材料:炙黄芪15克,当归10克,百合20克,大枣2个,瘦肉150克,生姜2片。

做法:所有材料清洗干净,瘦肉切块汆水,药材稍稍浸泡,所有材料共入炖盅内,加入清水1250毫升,加盖后隔水炖3小时左右,进饮前再放盐。(1人1份分两次喝)

功效:补益气血,养心安神。



三七红枣鲫鱼汤



材料:三七15克、大枣5枚、鲫鱼1条、陈皮5克。

做法:

1、先将鲫鱼去鱗,去内脏,去鳃,洗净,切块;三七、陈皮分别洗净;大枣洗净,去核。

2、锅置火上,放入食用油,油热后放人鲫鱼,两面煎至金黄,加入适量水和料酒。再放入三七、陈皮、红枣和姜片,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3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养心活血,适用于冠心病,心悸,心前区隐痛者。



莲子百合瘦肉汤



材料:鲜莲子150克,鲜百合100克,猪瘦肉250克。

做法:先将猪瘦肉洗净,切成小方块;然后,连同洗净的鲜莲子、鲜百合一齐置于砂锅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白酒少许,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熬1小时,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养心安神、补脾益胃、滋阴润肺。



百合地黄调和汤



材料:百合30克 ,生地黄30克,乳鸽1只。

做法:各材料清洗干净;药材提前稍稍浸泡,乳鸽切块汆水,之后所有材料一起放入汤煲,加清水2000毫升,先武火煮沸后改文火慢熬90分钟,就可以放盐喝靓汤了。

功效:养心润肺,益阴清热。



黄精黑豆木耳煲猪尾汤



材料:黑豆、黑木耳、黄精、莲子、枸杞、茯苓、桂圆、核桃、猪尾。

做法:猪尾氽水备用;黑木耳浸泡,其他汤料清洗后和黑木耳一起放入汤煲,加入清水,煮沸后转文火煲2小时,下盐调味即可。

功效:滋补五脏 养心补血。■

建议女孩子要多喝这个!熬夜回血快乐水

经常熬夜真的很伤元气!整个人都感觉累累的

今天煮一壶回血茶 熬夜或者姨妈后补气血都很好

材料:

红枣,桂圆,黄芪,枸杞,红参

热水泡或者煮水!每次熬夜都靠这杯满血复活!

皮肤暗沉的姐妹一定要试试这个养气血配方!红参加了黑峰雪蜜和青海枸杞蜜,甜甜的可以直接吃也不用担心会上火~#健康养生 #我的健康生活

#熬夜神器 #自制神仙饮品 #脑洞美食挑战

#私人饮品指南 #养生茶 #喝出好气色 #内调外养好气色 #养生日常

枸杞碰上“它”,或许成为癌细胞的催化剂,可惜很多人不清楚

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为了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有很多的人都会寻求一些好的养生 *** ,比如说枸杞泡水,黄芪泡水等等,大家都知道枸杞对我们的身体确实有很多的好处,在喝枸杞泡水的时候也有一定的见解,比如说在吃枸杞或者是喝枸杞泡水的时候,尽量不要和下面的这些食物一起使用,因为如果凑到一起就很有可能会让我们身体内的癌细胞活跃起来,给癌症可乘之机。所以说希望大家能够提前了解到。

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有很多的人都非常的喜欢喝酸奶,因为喝酸奶的话能够通肠润便帮助我们达到减肥的效果,但是由于酸奶里面含有一定的果酸,如果喝完酸奶再吃枸杞或者是喝完了枸杞泡水在喝酸奶的话,就很有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从而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影响到身体的正常消化和吸收会导致身体的细胞出现癌变。所以说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在家在喝枸杞泡水的时候或者是吃完枸杞之后尽量就不要再喝酸奶了。

如果大家想让枸杞泡水的效果更好一些,那么不妨在喝枸杞泡水的时候加入一些红枣,因为红枣毕竟属于美容养颜的好食材,很多的女人也非常的喜欢喝红枣,红枣能够帮助我们补充气血,尤其是在月经期间不妨多吃一些红枣,在喝枸杞,泡水的时候,若能够加入红枣,也能够起到美容养颜和补充气血的效果,还能够有效的排出身体里的湿气和寒气,使我们的肝脏和肾脏更加健康,所以说若想让枸杞泡水的效果更好不妨加入一些红枣吧。

另外大家在喝枸杞泡水的时候,也可以适量的加入一些黄芪,因为枸杞和黄芪搭配在一起。就能够帮助我们保养肾脏,使得我们的肾功能得到提升,男人的魅力也会更加充足,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能够多喝一些枸杞和黄芪泡水,还能够有效的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看起来也能更加强壮。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 *** ,图文无关。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药膳食疗】第三十六期:忽冷忽热“黄芪杞子菊花茶”防病养颜喝出好心情

供稿:深圳市中医院院办

正可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自古以来,中医是与瘟疫作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因此,选用适当的中药能起到治病防病作用。

深圳市中医院“药膳食疗”栏目,为您推荐养生良方,助您元气满满,身体安康。

药膳食疗第三十六期

近日,天气忽冷忽热、气温多变,容易引发感冒、胃肠不适。中医认为,春天是肝旺之时,趁势养肝可避免暑期的阴虚,而过于补肝又易导致肝火过旺,因此,专家建议春季市民应选择养阴生津、润肺健脾的药膳;同时,养脾亦需静心,心平气和,肝气不易横逆。

主料(3人份)

黄芪50克,枸杞子25克,菊花25克、红枣15克、水约1000毫升。

做法:

  • 如有养生壶可将以上材料放入壶中先浸泡15~30分钟,然后水煎,可放入冰糖少许当茶饮;

  • 如无养生壶,可用大玻璃或陶瓷杯按相应比例放入药材和沸水浸泡饮用。

功效:

  •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功效。

  • 枸杞: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以补气强精,滋补肝肾、抗衰老、止消渴、暖身体、抗肿瘤的功效。此外枸杞具有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的作用,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肝脏, *** 脂肪肝、促进肝细胞再生。此外有研究表明,枸杞可以提高皮肤吸收氧分的能力,还能起到美白作用。

  • 菊花:对治疗眼睛疲劳、视力模糊有很好的疗效,国人自古就知道菊花有保护眼睛的作用。有的人会用菊花涂抹眼睛起到消除浮肿的作用。黄芪枸杞菊花茶菊花沏茶尤其适合上班族多喝,因为菊花对防干眼很有效。

黄芪杞子菊花茶:具有提升免疫力、预防感冒,清肝明目养颜等功效。

健康叮咛:本品为预防调理药膳,不能作为治疗用药,如有不适症状,建议到医院就诊。

【药膳食疗】第二十六期:疫情未去春已深 夫妻苁蓉来补肾

【药膳食疗】第二十七期:咽喉不畅,用罗汉果泡茶饮,利咽又祛痰

【药膳食疗】第二十八期:天麻鱼头豆腐汤,补脑祛风止头痛,适合中老年人的汤选

【药膳食疗】第二十九期:产后缺乳,通草、王不留行…催乳药膳,值得收藏

【药膳食疗】第三十期:补肾益肝,固精止带,快来试试“菟丝子粥”吧

【药膳食疗】第三十一期:一杯姜橘茶,生活点滴,尽享养生文化

夏季补气,首选黄芪!加上三物一起泡,气血双补防感冒!

天热了之后,气虚高发——

  • 心气虚的叔叔阿姨开始疲劳、心慌、头晕
  • 肺气虚的叔叔阿姨感冒之后久久不愈,一动就喘。
  • 脾气虚的叔叔阿姨腹胀、腹泻、便秘……

其实,这些问题都可以用“补气要药”黄芪来调理。

很多人家中常备黄芪饮片或破壁粉,却不知怎样泡、怎样搭配效果更好,起到预防感冒、气血双补的效果。

快来一起学习吧!


01

黄芪的超级搭档


黄芪虽然是一种主要补气的药材,但是,当它和几个“超级搭档”一起工作时,就会表现出不同的药效

健脾、降糖:常用黄芪与党参、白术、升麻、柴胡搭配。重用黄芪和党参的搭配,也有一定的降血糖功效。

  • 补肺气,治疗气短:将黄芪与白术搭配。
  • 严重的脾虚或肺气虚:重用黄芪,起到升阳举陷的作用。
  • 补血:黄芪本身也能补血,将黄芪与当归配伍能加强补血的力量。

  • 去腐生肌,治疗伤口不愈合:将黄芪与当归、莪术搭配,再加金银花和蒲公英。
  • 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黄芪能起到调节免疫的作用,可以和西药中的免疫抑制剂搭配。能恢复肾小球的血流,辅助治疗肾炎。


黄芪红枣枸杞泡水喝的功效,黄芪红枣枸杞泡水喝的功效是什么-第1张图片-

黄芪作为补药的优势


国家级名老中医林谦表示,黄芪是公认的“补药之长”。它作为补气药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长期吃也不容易上火

但是,因为黄芪升阳的能力比较强,不太适合阴虚火旺,或感冒初期的叔叔阿姨用。

阴虚火旺一般表现为:口干眼干、夜间盗汗


02

几款黄芪家庭调理方


接下来为您介绍几种黄芪的日常调理用法。


预防感冒:玉屏风散


免疫力不强,一感冒就不容易好,白天一动就出汗的叔叔阿姨,适合平常喝一些玉屏风散。

如有需要,您可以在专业的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玉屏风散口服液,也可以自己在家配制代茶饮。

组成:黄芪、白术、防风。

做法:用加了一枚大枣的一盏半水一起煎煮药材40分钟,滤去药渣,在餐后趁热服用。

功效:补益气血,预防感冒。但不适合正在感冒的叔叔阿姨服用。


益气活血饮


组成:黄芪、黄精、红花。

适用人群:轻度憋闷、心慌、出虚汗。

功效:活血益气补脾。

方解:黄芪能温补脾胃不上火,脾好则身体容易康复。黄精补气补阴,红花活血化瘀。


气血双补代茶饮


组成:党参、当归、黄芪、枸杞、红枣。

功效:健脾、补益气血。

方解:党参能健脾补气,调节肠胃。当归能补血活血。

需要注意的是,在挑选党参时,更好选择道地药材山西党参

好的山西党参,在顶部会长出一些像石狮子头上的卷发一样的小鼓包,质地柔韧,这种特征叫“狮子盘头”

如果您购买的是党参饮片,看不到鼓包,可以选择切片比较大,而且质地柔韧的


03

挑选黄芪


最后,您在购买黄芪时,要注意挑选好的。怎样的黄芪算好呢?


闻味道


好黄芪有豆腥气,气味越大,有效成分越多,质量越好。


感受质地


折一折,如果手感很绵软,有藕断丝连的感觉,就说明质量较好。


看颜色


好的黄芪中间有一个深黄色的心,外面先是淡黄色的圈,最后是白色的圈。

黄芪饮片有很多种形状,有圆形、椭圆形(瓜子形)、柳叶形,这几种都比较容易煎煮出药效,叔叔阿姨们可以放心购买。

最后,黄芪除了 *** 代茶饮来喝之外,还可以在煮粥和熬汤之前放一些。

黄芪和小米粥搭配,能温补脾胃。

黄芪和羊肉汤搭配,能益气补血补阳气。

标签: 黄芪 枸杞 红枣 功效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