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冬春交替,嗓子疼、嗓子干等“上火”症状的人,不在少数,到了医院,医生经常开具的两种药就是,蒲地蓝口服液和蓝芩口服液,这两种看似功能、价格差不太多的药,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就让小编给您捋一捋把!
1. 从成分来说,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蓝芩口服液(板蓝根、黄芩、栀子、黄柏、胖大海),除了板蓝根、黄芩这种共有成分,蒲地蓝口还有蒲公英这种针对多部位产生疗效的成分。
2. 从功能主治来说,蒲地蓝口服液(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蓝芩口服液(清热解毒、利研消肿。用于急性咽炎、肺胃实热所致的咽痛、咽干、咽部灼热),蒲地蓝口服液偏向于多个部位的清热解毒;蓝芩口服液更着重于在咽喉部发挥作用。
3. 从不良反应来说,蒲地蓝口服液(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乏力、皮疹等),蓝芩口服液(尚不明确),尚不明确不代表安全性更高,从说明书来看,蒲地蓝口服液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收集更多一些,便于普通民众在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辨别并应对。
4. 从禁忌来说,蒲地蓝口服液(孕妇、过敏体质、脾胃虚寒者慎用),蓝芩口服液(服用该药期间,不建议服用烟酒、辛辣、鱼腥、及温补类中药;孕妇、脾虚者、过敏体质者慎用;风寒感冒咽痛者慎用),两药差不多。
5. 从形状来说,蒲地蓝口服液(气微香,味甜、微苦),蓝芩口服液(味甜,微苦),两药差不多。
6. 从贮藏来说,蒲地蓝口服液(密封),蓝芩口服液(密封、阴凉处,不超过20℃),蓝芩口服液对贮藏的要求更高一些。
7.从价格(参考公立医院药房售价)来说,蒲地蓝口服液(单价44元一盒,成年人正常剂量服用,一盒喝3天,合一天14.6元左右),蓝芩口服液(单价37元一盒,成年人正常剂量服用,一盒喝2天,合一天18.5元左右。),从药物经济学角度来说,同等药效下,蒲地蓝口服液的服用成本稍微低一些。
现在您知道怎么选了吗?如果您出现了“上火”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咽喉部位,对药品的贮藏依从性比较好,建议使用蓝芩口服液;如果您除了咽喉疼痛、还出现了扁桃体发炎,疖肿等症状,建议您选用蒲地蓝口服液,且蒲地蓝口服液的性价比更高一些。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广大网友一起交流。
蒲地蓝口服液能用于咽炎吗?用药期间要注意什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成药,可能平时大家遇到小感冒、咽炎等问题都会用到它。
这期小康就跟大家简单地聊一聊这个药。
一、蒲地蓝口服液有什么作用?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作用的中成药,主要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等疾病。
二、蒲地蓝口服液能用于咽炎吗?
可以。
咽炎属于中医“喉痹”范畴。而蒲地蓝口服液的主要成分为地丁、黄芩、板蓝根、蒲公英等中药。能起到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适用于咽炎(喉痹)治疗。
此外,在药理学研究中也发现蒲地蓝口服液具有一定的抗炎消肿作用。
三、服药期间要注意什么?
1、用药期间不宜服用温热性药物或食物
蒲地蓝口服液性偏寒凉,大家在服用期间不宜服用温热性药物或食物,如羊肉、人参等等。
2、如服用超三天未见症状缓解应咨询医师
一般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服药周期为3天,如3天未见症状缓解,可咨询医师调整用药方案。
3、病毒引起的咽炎可加用抗病毒药物
对于病毒引起的急性咽炎(出现全身症状、高热等),建议除蒲地蓝口服液外,在医师的指导下加服抗病毒药物,更好地治疗咽炎,缩短治疗周期。
了解更多,请点击 文章最上方的 红色「关注」按钮 关注我们!
康爱多每天为您推送各种专业、趣味的健康知识,帮您识破健康谣言,走出用药误区!
更多 #咽炎# 相关的药物规格、价格等信息,也可点击下方“了解更多”进行搜索查看。
来源:医师报
【回顾】
10月2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修订追风透骨制剂和蒲地蓝消炎制剂处方药说明书的公告(2018年第77号)》。
这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的情况下,开展的一项旨在规范药品管理、促进中药大品种发展的系列工程。
长期以来,中药制剂说明书不够规范的现象比较突出,给中成药安全使用带来隐患,也不利于中成药的发展。2017年12月1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中成药规范表述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
今年1月5日至9月1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已经发布了15个修订中药说明书的公告,这次蒲地蓝制剂修订是今年的第16个说明书修订公告。所以,修改中药说明书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未来的新常态。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对蒲地蓝消炎制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处方药说明书【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项进行修订,这本身就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其下属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生产企业、医疗机构、患者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对该类药品认识的深化,目的是提醒医患双方合理用药。
说明书修改的意义:
“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几个核心信息,是所有药品的基本信息。随着产品上市时间的延长,临床信息的不断丰富,便可以完善说明书。
任何药品都会有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说明书的修订主要目的是保证安全合理用药,保障消费者权益,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如何正确理解蒲地蓝制剂修改说明书:
蒲地蓝消炎制剂是指由蒲公英、板蓝根、苦地丁、黄芩等四味中药制成的片剂、胶囊和口服液,其中,片剂有28家企业生产,拥有29个批准文号;胶囊由 2家企业生产,拥有2个批准文号。而口服液剂型是济川药业独家生产,是蒲地蓝消炎制剂中惟一的药典收载品种。
本次蒲地蓝制剂说明书修改增加的【不良反应】,都是口服药品的轻度、常见不良反应,公众不必惊慌或纠结;禁忌也不是针对性的,是所有药品说明书中都有的提醒。
说明书中加“孕妇慎用”,不等于孕妇就不能用,此次“公告”也未提及“儿童慎用”等字眼。事实上几乎所有药品的说明书中都有这样提醒,这个提醒更多在于医生及患者在使用药品时,更多考虑孕妇的特殊性,从而更加严谨。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是将蒲公英、板蓝根、苦地丁采用水提、醇沉工艺,黄芩采用提取、纯化、精制工艺,既去除了杂质,又完全提取了药材中的活性功效成份,所以口服液剂型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
济川药业建有数万亩道地药材基地,对产品中的四味药材从源头进行质量把控,确保无农药和重金属残留。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显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连续7年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占使用人数的0.0004%,且均是以胃肠不适为表现的不良反应;经过数亿人的临床使用,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根据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对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进行现代药理学研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含有76种功效活性成分,这是其它剂型的蒲地蓝无法比拟的。
这样的数据充分说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是非常安全的,儿童可放心使用,孕妇需在医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修订蒲地蓝制剂说明书,是对企业及产品的更大支持,济川药业也一直在努力完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临床诊疗和安全用药,确保济川蒲地蓝的使用更加规范、安全。
咽喉肿痛服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但是联用西药,需注意什么?转发 微博 Qzone 微信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为何能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联合西药怎么吃?
目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已经被纳入我国多地的省医保,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民众可以直接在药店进行购买。根据笔者的观察,有不少民众对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与西药的相互作用知之甚少,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需要相关知识的普及。
图片源于百度图片
1.适应证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是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录品种,由蒲公英、板蓝根、苦地丁和黄芩4味中药配伍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利咽的功效。在中医症候上,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可用于热毒壅盛证引起的咽喉肿痛、咽喉化脓、皮肤脓肿等。在现代临床上,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腮腺炎、咽炎、疖肿等,显著改善咽痛、咽肿、咽充血等症状;2019年版专家共识建议在疖早期未化脓时使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皮肤疖肿。有循证医学研究显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利巴韦林。
2. 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显著的灭活作用,对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及无芽胞厌氧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但对真菌没有抗菌活性;能有效提高巨噬细胞、中粒细胞吞噬病毒与细菌的能力,还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是临床上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良方。
3. 与部分西药相互作用
中成药与西药联合使用,可以发生相互作用,如增强或降低疗效、降低或增加毒副作用等,对中西药联用依据缺乏认知,盲目使用,会导致不良反应增多。
在临床上,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应用范围远远超过了其说明书中的适应证,且本品大多在儿科使用。有大规模处方调研结果显示,儿童使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用量不规范。虽然目前未见大剂量使用本品引发不良反应的报道,但是本品说明书中指出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乏力、头晕等,以及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儿科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以及专家共识的用法用量进行应用。还有临床医师凭用药经验将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用于紫癜性疾病、湿疹、痤疮等的治疗,属于超说明书用药,建议加强相关药理研究以及临床研究,为本品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与部分西药相互作用
蒲地蓝用法用量:
成人用量:每次10 mL,每日3次。
儿童用量酌减:
6 个月以上至2 周岁按体质量计算剂量为1.0 mL·kg-1·d-1,每日3 次;
2~6 周岁,每次5 mL,每日3 次;
6~12 周岁,每次10 mL,每日2次;
12 周岁以上,每次10 mL,每日3 次。
参考文献:
<1> 王连心,苗青,谢雁鸣,等.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 李宇翔,白玉,白继庚,等.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临床应用疗效的系统评价
<3> 曹俊岭,甄汉深.中成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
<4> 薛春苗,王艳梅,王莹,等.基于真实世界处方信息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临床应用调查研究
(注:本文笔者为原文作者,转载已经取得药事网许可,为提高阅读效果,配图做了改动。)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用西药怎么吃?为何能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目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已经被纳入我国多地的省医保,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民众可以直接在药店进行购买。根据笔者的观察,有不少民众对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与西药的相互作用知之甚少,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需要相关知识的普及。
1.适应证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是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录品种,由蒲公英、板蓝根、苦地丁和黄芩4味中药配伍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利咽的功效。在中医症候上,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可用于热毒壅盛证引起的咽喉肿痛、咽喉化脓、皮肤脓肿等。在现代临床上,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腮腺炎、咽炎、疖肿等,显著改善咽痛、咽肿、咽充血等症状;2019年版专家共识建议在疖早期未化脓时使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皮肤疖肿。有循证医学研究显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利巴韦林。
2. 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显著的灭活作用,对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及无芽胞厌氧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但对真菌没有抗菌活性;能有效提高巨噬细胞、中粒细胞吞噬病毒与细菌的能力,还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是临床上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良方。
3. 与部分西药相互作用
中成药与西药联合使用,可以发生相互作用,如增强或降低疗效、降低或增加毒副作用等,对中西药联用依据缺乏认知,盲目使用,会导致不良反应增多。
在临床上,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应用范围远远超过了其说明书中的适应证,且本品大多在儿科使用。有大规模处方调研结果显示,儿科使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用量不规范。虽然目前未见大剂量使用本品引发不良反应的报道,但是本品说明书中指出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乏力、头晕等,以及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儿科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以及专家共识的用法用量进行应用。还有临床医师凭用药经验将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用于紫癜性疾病、湿疹、痤疮等的治疗,属于超说明书用药,建议加强相关药理研究以及临床研究,为本品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下图可制成表格)
成人用量:每次10 mL,每日3次。
儿童用量酌减:
6 个月以上至2 周岁按体质量计算剂量为1.0 mL·kg-1·d-1,每日3 次;
2~6 周岁,每次5 mL,每日3 次;
6~12 周岁,每次10 mL,每日2次;
12 周岁以上,每次10 mL,每日3 次。
参考文献:
<1> 王连心,苗青,谢雁鸣,等.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 李宇翔,白玉,白继庚,等.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临床应用疗效的系统评价
<3> 曹俊岭,甄汉深.中成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
<4> 薛春苗,王艳梅,王莹,等.基于真实世界处方信息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临床应用调查研究
药事健康发起中国药师上前线行动!一起来加入!让我们共同战斗在互联网的战疫前线!
请通过头条号私信留下联系方式(姓名+省+市+医院+职称)报名,加入超过4000位医院药师和医生组成的实名社群!
药事健康——中国领先的互联网药师集团"药事网"官方账号,中国药师头条号媒体矩阵母号。
孕妇与儿童慎用的蒲地蓝,摇身变成了非处方药记者 | 原祎鸣
编辑 | 谢欣
1月25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将蒲地蓝消炎片(0.24g/片)由处方药/非处方药双跨药转换为非处方药(OTC)。
中国药师协会药学服务创新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冀连梅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处方药是必须凭医生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老百姓不能自己随便购买使用的药品。而非处方药的标志为“OTC”,是英文“Over The Counter”的缩写,中文可以理解为,在药店的货架上顾客可以自选的药品。购买者不需要找医生开处方,可以自己选购。
此前,蒲地蓝消炎片为甲类双跨药,即既是处方药,又是甲类非处方药,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凭处方购买,也可以在医院药房等地自行购买。
OTC中又分甲类OTC和乙类OTC。甲类OTC指购买者只能在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并且配备执业药师或药师以上专业人员的药店、医院药房购买的非处方药。乙类OTC则是不仅药店和医院药房可以购买到,还可以在经过批准的超市、宾馆、百货商店买到的非处方药。乙类非处方药安全性比甲类更高,因此购买者无须医师或药师的指导就可以购买和使用。
冀连梅介绍到,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还体现在说明书的不同,处方药说明书上的适应证可能是一些老百姓不容易识别出来的疾病,用药剂量也可能会偏大,因此需要在医生的处方下使用。
冀连梅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一般情况下被列入非处方药的药物,一般都经过临床较长时间的全面考察,符合以下情况:
- 适应证是患者能自我判断的病症,药品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安全,起效快速;
- 一般能起到减轻病人不适的作用,能减轻小病初始症状或防止恶化;
- 不含有毒或者成瘾的成分,不容易在身体里蓄积,不会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说明书文字通俗易懂,患者可以在说明书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法律规定非处方药的说明书内容要十分详尽,说明书内容项目除有药品名称外,还要求列出该药的主要成分、药理作用、适应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证、注意事项、生产日期、有效期、贮存 *** 以及批准文号等,冀连梅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但蒲地蓝消炎制剂曾于2018年被药监局“点名”要求修改说明书,公告要求,蒲地蓝消炎制剂需要在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方面增加了恶心、呕吐、腹胀等副作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版说明书中【注意事项】明确要求:孕妇慎用,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而如今,这样一款安全性要用修改说明书来强调的常用药,却变成了更加便于获得的非处方药。有业内人士分析,这背后可能存在利益问题。
具体而言,由于医院在实际上需要控制药品的销售额占比,即通常所说的“药占比”,将药费降下来,从之前的卖的药越多越赚钱改成了卖的药越少越赚钱,卖药已经成为成本而不是利益,因此医院不再有动力卖蒲地蓝的相关药物。
并且如今的医院用药愈发规范,更倾向于使用临床诊疗指南中的药物,逐渐减少没有进入指南或没有循证医学依据的相关药物的使用。
但另一方面,厂商也希望蒲地蓝在院外市场的销售情况更好,但在院外卖双跨药片还面临着被质疑安全性的问题,因此完全转化成非处方药就更加适合在院外大规模推广。
此次转非处方药的蒲地蓝消炎片品规为0.24g/片,共有3个批文,涉及企业为吉林吉尔吉药业、秦皇岛大恩药业和伊春五加参药业。
虽然此次修改说明书的药品为蒲地蓝消炎片,但提到蒲地蓝就不得不提到曾跟随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发展“大起大落”的济川药业。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曾作为济川药业的独家剂型,自2003年上市以来,累计销售额超百亿元。但受2018年底说明书修改影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退出省级医保目录等方面因素影响,2019年,济川药业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销量同比下降24%,出现了上市六年来首次营收净利双降局面。
2020年,济川药业营收下降趋势依旧。根据济川药业2020年年报,2020年济川药业实现营收61.64亿元,其中清热解毒类产品(主要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实现营收21.4亿元,营收贡献超三成。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11.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7亿元,同比下降21.30%。
2021年,济川药业业绩回稳,全年营业总收入为76.3亿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31%。
2021年半年报中,济川药业指出,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2020年全国公立医院清热解毒中成药市场占有率排名之一。报告期内公司产品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三者的合计销售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71.48%,上述产品的生产及销售状况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的收入和盈利水平。
又一款儿童“万能药”走下神坛!孩子和孕妇都要慎用据江苏广电融媒体报道 蒲地蓝这个药名大家都不陌生,就在前几天,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要求蒲地蓝消炎制剂修改说明书,并对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项增加说明。
那么,蒲地蓝到底还能不能用?如何用才科学呢?孩子感冒,用药究竟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
在不少家长心中,蒲地蓝几乎没有副作用,是孩子感冒咳嗽等常见疾病的常备药。在药房,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看到,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主要由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的作用,在目前的说明书中,不良反应和禁忌都为"尚不明确"。
据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医师诸葛留珍介绍,蒲地蓝口服液在儿科临床用得还是很多的,主要用于儿童的风热感冒,发现孩子咽喉红肿会用这个药,“一般家长会认为,没有什么副作用,在家里面也会给孩子吃。”
这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了新公告,要求蒲地蓝消炎制剂修改说明书,并对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项增加说明。在修订要求中,药监局明确指出了,蒲地蓝消炎制剂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过敏等反应。同时在禁忌项,增加了对本品及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的说明。
更重要的是,在注意事项中,明确了孕妇慎用和过敏体质者慎用。
儿科专家认为,此次明确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对于儿科来说,是件好事,这可以有效遏制老百姓自作主张给孩子滥用药的行为。”特别是以前经常有家长来开板蓝根预防感冒,没有这个必要。儿童有好多的病早期的时候就表现为感冒,家长是分辨不出来的,一定要专业的医生诊断之后再用药。”诸葛留珍表示。
医生特别提醒,儿童不确定病情,一定要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当爸妈的要注意
这些药品孩子禁用或慎用!
蒲地蓝,一款临床和生活中的常见药物,近日因说明书进行了修订,引发 *** 热议。此前不少人把蒲地蓝当做“儿科神药”、“万金油”,而现在多方认为蒲地蓝走下“神坛”,网友、市民对未来如何使用蒲地蓝也有许多疑问。
10月29日、11月6日,国家药监局先后发布公告,正式要求蒲地蓝消炎制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修改说明,对“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项增加说明,特别是标注孕妇及过敏体质者慎用,并要求生产企业按照范本修改说明书。
而在此前,蒲地蓝口服液上关于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全部都是四个字——尚不明确。
对此,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张洲慧、成都安琪儿妇产医院儿科部主任陈蓓认为,没有任何一种药品是“神药”,也没有任何一种药品在“神坛”,此次修订起到规范用药的作用,可以减少对蒲地蓝的滥用。
蒲地蓝修订引热议 市民扔掉家中存药
因为此前未标注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在不少家长心中,蒲地蓝几乎是没有副作用的。
成都市民万先生的女儿今年三岁,每到换季时,小家伙就容易感冒、发烧、咽喉红肿、上呼吸道感染。家住将军街的万先生经常带女儿到附近医院看病,他告诉记者,几乎每次出现上述症状时,医生都会为其开具蒲地蓝口服液。
近日,蒲地蓝修订一事在 *** 引起热议,万先生转发了人民日报微博标题为《注意!“蒲地蓝”制剂孕妇、宝宝要慎用》的推文,他有些后悔地说:“已经吃了不少了……”他回忆,蒲地蓝口服液有一定 *** 性味道,女儿在服用该药时,经常出现吞咽后干呕的反应,有时还导致呕吐。
蒲地蓝药品背面,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标注为“尚不明确”
知名健康类自媒体“丁香妈妈”,转发了几则妈妈们发的关于蒲地蓝的推文,不管感冒、发烧还是手足口,妈妈们都习惯来上一盒蒲地蓝,“堪称‘儿科神药’”。蒲地蓝口服液生产厂家“济川药业”于10月29日也在官网提到,其生产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和另一产品获评“2017-2018中国药店店员推荐率更高品牌”。
国家药监局在10月29日、11月6日先后发布公告,要求蒲地蓝消炎制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修改说明书,对“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项增加说明,特别是标注孕妇及过敏体质者慎用,并要求生产企业按照范本修改说明书。至此,蒲地蓝相关产品的说明书被要求全线修改。
而在此前,蒲地蓝制剂的说明书上,关于药品的不良房源、禁忌、注意事项,都被标识为“尚不明确”。
记者在国家药监局查询到,全国共有32家企业生产蒲地蓝相关产品,其中云南白药、健民药业等29家企业生产蒲地蓝消炎片;江苏颐海药业、广东心宝药业2家企业生产蒲地蓝消炎胶囊;仅济川药业1家生产蒲地蓝口服液,记者了解到,该口服液为处方药品。
在药架上摆放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看到相关消息后,我已经把家里剩下的蒲地蓝口服液扔掉了。”万先生有些不悦,他表示以后遇到医生开具蒲地蓝,会请医生考虑更换其他药品。市民徐先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他告诉记者,每次女儿感冒去大医院看病时,医生都会开这个药,而以后他会尽量不用了。万先生和徐先生均告诉记者,曾经他们没有注意过该药品的使用说明书。
修订说明书让用药更规范
“修改药品说明书其实很常规,这源于全国卫生医疗系统在具体工作中,不断地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发现和上报。”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医生张洲慧看来,此次修订明确了不良反应,可以让蒲地蓝使用更加规范,但修订也是常见的举动。成都安琪儿妇产医院儿科部主任陈蓓介绍:“修订不会对临床用药产生颠覆性改变,而是更规范,比如几乎任何一种药品都会注明过敏者慎用。”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张洲慧
通过国家药监局官网记者发现,修改说明书在药品领域是常规操作,今年还对追风透骨制剂、藿香正气水、精乌胶囊等在内的多个药品修改了说明书。
张洲慧和陈蓓介绍,在儿科临床和家庭用药中,蒲地蓝主要用于清热消炎、呼吸道感染等。“医生经常开,家庭里也用得多,有时候我们没开,家长也会去药店买。”她们认为,虽然蒲地蓝经常用,但绝不是“儿科神药”或“万金油”,而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药品是“神药”,也没有任何一种药品在“神坛”。类似的“神药”还有板蓝根、利巴韦林等,陈蓓说,许多打虫药也会被家长滥用,“不管有没有虫先吃了再说,这是不对的。”
成都安琪儿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陈蓓
“儿科疾病不典型,容易变动,家长是分辨不出来的。”陈蓓介绍,许多儿童疾病在早期就表现为感冒,她并不建议不具医学常识的父母私自给儿童用药。张洲慧建议,儿童生病后,轻则到社区医院,重则到大医院,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而此次修订的好处是让用药更规范,家长也不需要抗拒蒲地蓝,“是药三分毒,药品有一定的副作用是正常的”。
红星新闻记者 王拓 摄影 陶柯
编辑 刘宇鹏
咽喉肿痛,咽炎?可选用如下中成药大家新年好。相信大家过年都有很多好吃的吧!如花生,瓜子,开心果,腰果,薯片等等这类热气,容易上火的零食。这些食物虽然美味,可口,味道香浓,但贪吃过多,也容易导致咽喉肿痛,咽炎,今天玥亮说药给大家普及下相关清热利咽的中成药,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喉咽清口服液,本方由土牛膝、马兰草、车前草、天名精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的功效。用于肺胃实热所致的咽部肿痛,发热,口渴,便秘,以及扁桃体炎、急性咽炎见于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给药,每次10到20ml,一日服3次,或按医嘱用药。
蒲地蓝消炎片,本方由蒲公英、黄芩、苦地丁、板蓝根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的功效。用于疖肿、咽炎、扁桃腺炎。
用法用量: 口服给药。每次5-8片(片重0.3g),每日服用4次,或遵医嘱用药。
蓝芩口服液,本方具有利咽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由黄芩、黄柏、栀子、板蓝根、胖大海组成。用于肺胃实热证所致的咽干、咽部灼热、咽痛,急性咽炎。
临床用药经验汇总:
1、魏巍通过蓝芩口服液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观察,得出结论口服蓝芩口服液对治疗慢性咽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加快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医学信息,2019,32(02):164-165)
2、徐丽通过埃索美拉唑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得出结论在针对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慢性咽炎的治疗中,采用蓝岑口服液治疗慢性咽炎可显著患者的病状,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并未出现不良反应,其安全性良好,临床可以大力推广使用。(当代医学,2018,24(33):160-161)。
3、余盈娟,徐丽通过雷贝拉唑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所致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得出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所致慢性咽炎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2):3071-3072)。
4、王威通过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蓝芩口服液对早期流感样儿童的疗效研究,得出结论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早期流感样儿童,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蓝芩口服液,且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能相对缩短病程。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中药制剂值得的在临床推广(北方药学,2018,15(06):14-15.)。
用法用量:口服用药,每次10ml,每日服用3次, 或遵医嘱用药。
咽炎片,具有清热解毒、清利咽喉、养阴润肺、镇咳止痒的功效。本方由天冬、麦冬、牡丹皮、款冬花(制)、玄参、百部(制)、木蝴蝶、青果、蝉蜕、地黄、板蓝根、薄荷油组成。用于慢性咽炎引起咽痒,咽干, *** 性咳嗽。
临床用药经验汇总:
姚秀丽通过咽炎片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咽炎痰凝血瘀型临床观察,得出结论咽炎片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咽炎痰凝血瘀型可显著提高疗效。(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03):295-296.)
用法用量:口服给药,一次服5片,每日服用3次。 或按医嘱用药。
喉疾灵胶囊,具有散肿止痛,清热解毒的功效。由人工牛黄、板蓝根、诃子肉、桔梗、猪牙皂、连翘、天花粉、珍珠层粉、广东土牛膝、冰片、山豆根、了哥王组成。用于热毒内蕴所致的咽部咽痛,红肿;以及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慢性咽炎急性发作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给药。每次服3到4粒,一日服用3次,或按医嘱使用。
穿心莲内酯滴丸,本方由穿心莲内酯组成。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属风热证所致的咽痛。
临床用药经验汇总:
1、贺莉,曹建英,侯明滨探讨穿心莲内酯滴丸联合玉丹溪屏风颗粒对变应性鼻炎(AR)患儿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得出结论穿心莲内酯滴丸联合丹溪玉屏风颗粒能显著改善AR患儿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高。(中国药房,2017,28(05):643-645.)
2、徐国荣通过穿心莲内酯滴丸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咽喉肿痛85例疗效评价,得出结论穿心莲内酯滴丸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所致风热证咽喉肿痛及其他症状的缓解方面有独特的疗效,且副作用小,安全系数高,值得推广使用。(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07):104-107.)
3、薛海清通过穿心莲内酯滴丸联合清喉利咽颗粒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观察,得出结论穿心莲内酯滴丸联合清喉利咽颗粒治疗慢性咽炎疗效确切安全。(继续医学教育,2015,29(02):118-119.)
用法用量:口服给药。一次服用1袋,每日服用3次。或按医嘱使用。
咽喉消炎丸,具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的功效。本方由牛黄、雄黄、蟾酥、珍珠、七叶莲、冰片、百草霜、穿心莲总内酯组成。主要用于咽喉肿痛(咽喉炎、急慢性扁桃腺炎、食道炎)。
用法用量:口服给药,一次服5到10粒,每日服用3到4次;口含徐徐咽下;小儿按年龄酌减或按医嘱用药。
喉咽清颗粒,本方具有利咽止痛,清热解毒的功效。由马兰草、车前草、土牛膝、天名精组成。用于肺胃实热所致的咽部发热、肿痛、口渴,便秘,以及急性咽炎、扁桃体炎见于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服1到2袋,每日服3次,或按医嘱使用药物。
本文简述了常用清热利咽相关的中成药,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请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对于咽炎,喉咙肿痛,建议频喝温开水,也可用野菊花,肥大海泡水频喝,有利于缓解咽炎症状。如需了解更多健康与用药问题,可@玥亮说药加关注,查看更多疾病用药有具体文章介绍,如阅读,学习对你有帮助,请转发,评论,让更多的朋友受益。
小柴胡颗粒这样用,可以发挥13种不同功效小柴胡颗粒,常用药品,多数人只把它当做感冒药用。
但其功效远不止是治疗感冒用药。
了解小柴胡颗粒中所蕴含的众多功效,可以更好的应用这一经典方剂,发挥出13种功效。
下面就来说说小柴胡颗粒都有哪些功效。
小柴胡颗粒功效解读
小柴胡颗粒源自张仲景《伤寒论》中经典方剂:小柴胡汤。
主要成分:柴胡、黄芩、党参、炙甘草、半夏、生姜、大枣。
成分解读:
柴胡透达半表之邪,疏畅少阳气机之壅;黄芩清泄半里之热,柴胡合黄芩一散一清,共解少阳之邪;半夏、生姜和胃止呕;党参、炙甘草、大枣益气扶正,实里以防邪气内传;甘草调和药性。
小柴胡颗粒的功效是: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
功效分析:
功效解表散热,适应的是外感病。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
功效疏肝和胃,适应的是邪犯少阳证。
邪犯少阳证,是指人体正气与病邪交争于表之内、里之外,即为半表半里的少阳病。
外感病和少阳证均可用小柴胡颗粒治疗,而且可以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多种病症。
如普通感冒、流感、胆囊炎、肝炎、胆计返流性胃炎、鼻炎、咽喉炎、中耳炎、泪囊炎、关节炎、胸膜炎、肾盂肾炎、产后感染等。
下面列举一些日常使用率比较高的13种联合用药方案,把小柴胡颗粒的功效发挥到极致。
1、小柴胡颗粒+玉屏风颗粒
用于感冒,怕风、鼻塞、清涕等表寒症状明显者。
二者联用,为机体筑成一道抵御外感侵犯的屏障。
2、小柴胡颗粒+九味羌活颗粒
用于外感风寒湿邪、恶寒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痛者。
3、小柴胡颗粒+苏黄止咳胶囊
用于感冒后咳嗽。
小柴胡颗粒解表散热,苏黄止咳胶囊疏风宣肺,止咳利咽。
4、小柴胡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咽喉肿痛等症状。
小柴胡颗粒解表散热,蒲地蓝抗炎消肿。
5、小柴胡颗粒+藿香正气丸
用于外感夹湿型感冒。
小柴胡颗粒用于外感病,和解少阳,兼具透邪达表的作用;藿香正气丸具有芳香化湿,理气和中兼有解表的作用。
6、小柴胡颗粒+银翘解毒颗粒
用于感冒发热、痰黄、小便黄等发热较明显者。
7、小柴胡颗粒+板蓝根颗粒
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等。
小柴胡颗粒疏邪透表,板蓝根颗粒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8、小柴胡颗粒+大山楂颗粒
用于胃胀、食少者。
小柴胡颗粒疏肝和胃,大山楂丸开胃消食,二者联用,解除脘腹胀闷,增进食欲。
9、小柴胡颗粒+四君子丸
用于肝脾不和、胸胁隐痛、脘胀食少、大便稀溏、倦怠乏力等,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有上述症状者。
10、小柴胡颗粒+二陈丸
用于肝胃不和、胸胁发胀、恶心嗳气、食少吐涎,慢性胃炎患者。
11、小柴胡颗粒+当归芍药丸
主治肝脾不调、胸胁痛、心烦食少、大便不畅。用于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患者。
12、小柴胡颗粒+四物颗粒
用于妇女经期外感病、肝血不足的月经不调证及更年期综合征。
13、小柴胡颗粒+枣仁安神胶囊
用于肝气不舒、心血不足引起的失眠。
小柴胡颗粒舒达肝气,枣仁安神胶囊解郁安神,二者联用,补心养肝,安神益智。
用药提示
小柴胡颗粒每袋10g,其中含小柴胡量较少,与原方汤剂相比,相差甚远。
在应用小柴胡颗粒时,可根据病症轻重灵活调整增加小柴胡颗粒用量。
小柴胡颗粒含姜半夏,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