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乡医学影像
病理病因
一般特征
一般发病机制和病因
出血性囊肿(hemorrhagic cyst):外伤、自
发性囊肿出血
感染性囊肿(infected cyst):血源性播散、 膀胱输尿管反流
破裂性囊肿(ruptured cyst):创伤或自发
病理及手术所见
出血性囊肿:铁锈色囊液,蛋白物质;纤维包膜,可钙化
感染性囊肿:炎性或纤维性囊壁,囊液浓稠
临床表现
无症状,或腰腹痛、发热
影像表现
更佳诊断依据:肾实质内均匀略高或高密度病 灶,边缘规则,不强化
CT表现
平扫CT:圆形均匀高密度影;囊壁不可见
感染性囊肿:囊壁增厚,周围炎性反应,囊 内水样密度或略高密度
增强CT:无强化
MR 表现
T1加权:高信号,可见液■液平面;脂肪抑制序列信 号无改变
T2加权:高或低信号,可见液-液平面
T1增强:无强化
鉴别诊断
多囊肾:双侧肾轮廓增大,肾盂、肾盏弥漫扭曲, 合并多囊肝
肿瘤
囊性肾癌:不规则囊壁,分隔;壁结节,可强化
肾积水
实质变薄,肾盂肾盏扩张,尿路梗阻
多房性囊肿
多房多分隔液性暗区
【版权声明】本平台属公益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且已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不希望被传播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删除
更多影像内容请下载放射沙龙APP,免费读片线上交流学习
肾囊肿是什么病?会不会癌变?需要治疗吗?医生告诉你答案大家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很多人都会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或者自费去体检。体检报告单上经常写着肾囊肿,很多患者都来咨询,肾囊肿到底是什么病,需要治疗吗?会不会癌变?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肾囊肿的知识。
什么是肾囊肿?
肾囊肿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良性病。肾囊肿,肝囊肿,乳腺囊肿,甲状腺囊肿等“囊肿”性疾病,其实都是一类病,病因并不是很明确,有的是因为遗传因素,有的是后天性的炎症或者损伤等原因。囊肿囊肿,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囊性的结构,里面包裹着一些液体。一般情况下,肾囊肿是良性疾病,囊肿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还有一种疾病,肾脏多发的囊肿,称为多囊肾。多囊肾一般由遗传基因异常导致的,除了有多囊肾,还经常合并肝脏多发囊肿。大家可以放心,肾囊肿是不会恶变成为肾癌的。所以,大家尽可以放心,肾囊肿只是一种良性病。但是,人的肾脏除了可以得肾囊肿,还有一种特殊的癌,叫做囊性肾癌。
什么是囊性肾癌?
有一种肾癌,叫做囊性肾癌。囊性肾癌不常见,约占肾癌的1%-2.5%,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中老年较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囊性肾癌也表现为肾脏的囊性病变,有时候与肾囊肿不好区分。囊性肾癌与肾囊肿是不一样的,囊性肾癌是起源于肾细胞的癌症,有一些癌细胞以囊性形式生长,逐渐形成大小不等互不相通的多房性肿块,囊内有含量不等的新鲜血液,肿瘤常有假包膜。囊性肾癌与肾囊肿的鉴别诊断,主要靠B超和CT,特别是增强CT。增强CT下,肾囊肿不会强化,而囊性肾癌可以出现明显的强化,可以作为诊断依据。囊性肾癌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据术后的病理情况,看看需不需要做化疗。
得了肾囊肿应该怎么办?
绝大部分肾囊肿患者是没有任何症状的,一般是体检做B超或者CT发现的,对于单发的,没有任何症状的小囊肿,我们可以定期观察,每半年到一年,做一个B超检查。如果囊肿压迫周围组织,引起肾积水,局部疼痛等症状,可以行B超引导下囊肿穿刺术,或者切除囊肿的手术。
而对于多囊肾,治疗措施有一些不一样。多囊肾一般都有遗传背景,多囊肾还可以合并多囊肝。多囊肾的患者,肾里面可以有上百个的小囊肿,需要注意保护肾功能,避免使用肾损害的药物,如果出现肾功能衰竭,就有可能需要做透析,或者做肾移植手术。
总之,绝大部分情况下, 肾囊肿是良性的,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出现压迫症状,需要积极的干预。多囊肾患者需要特别注意肾功能的情况。而肾囊肿需要与囊性肾癌做鉴别诊断,囊性肾癌需要手术治疗。
小编的朋友前几日来体检中心做腹部超声检查时,在右肾上极发现了一个囊肿。朋友被吓得不轻,担心自己的肾还能不能好好工作了,自己还能不能好好享受生活了。那么肾囊肿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疾病?应如何处理呢?下面就和春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肾囊肿是啥子?
肾囊肿是肾脏出现上皮细胞囊肿为特征的囊性疾病,是一种良性疾病,但重者也可引发不良后果。
肾囊肿通常有三类:
1)单纯性肾囊肿:是最为常见的肾囊肿,体积不大时一般无自觉症状,如不做常规体检,不容易被发现,病情进展速度大多缓慢。
2)多囊肾: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肾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双侧肾脏出现多个大小不一的囊肿,囊肿进行性增大,最终破坏肾脏结构和功能,导致肾衰竭。
3)获得性肾囊肿:主要是晚期肾脏患者出现的肾囊肿,患者透析时间越长,这类囊肿发生率越高。
肾囊肿有啥症状?
绝大多数肾囊肿并无症状。体格检查多为正常,偶于肾区可触及或叩及一包块。若囊肿发生感染时,胁腹部可有压痛。囊肿巨大时,在腰腹部可出现包块。部分患者可因囊肿本身及囊内压力增高、感染等而出现以下病状:腰、腹部不适或疼痛;血尿;腹部肿块;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等。对于小的肾囊肿,无症状时不需要做任何治疗,但要定期复查,观察囊肿是否继续增大。
肾囊肿有哪些筛查手段?
肾囊肿诊断主要靠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肾脏CT。40岁以上人群应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肾脏超声,每年至少应做一次肾功能测定。
体检中发现肾囊肿了咋办?
当前医学水平还没有治疗肾囊肿的特效 *** 。对于小的肾囊肿,无症状时不需要做任何治疗,但要定期复查,观察囊肿是否继续增大。无症状者应经常进行尿液检查,如尿常规,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肾功能检查。
由于感染是该病恶化的重要原因,所以若非十分必要,不要进行尿路创伤性检查。肾囊肿穿刺作用不大,不仅易于感染,易于复发,而且经过长期观察,该术也不能延缓肾功能损坏的发生。
手术切除囊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肾表面的囊肿可以切掉,但要切掉埋在肾脏深部的囊肿就相当困难。肿物较大且有恶变可能时,可以进行手术探查,如果证实为良性囊肿,可将肾表面的囊壁切除,边缘用肠线与肾实质连续缝合,残留囊壁涂以碘酊。一侧肾实质广泛破坏,对侧肾功能正常者,可行肾切除术。
得了肾囊肿,平时要注意啥?
肾囊肿患者日常应注意:
1.预防感染,感染容易引发囊肿变大,而人体的肾脏容易受到细菌感染,所以患者应当格外的加强感染的防治工作。
2.注意休息,患者应当尽量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工作或者生活中,避免过度劳累,而过度劳累很容易引发囊肿的破裂。
3.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肾囊肿感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肾囊肿患者在饮食上应当少吃咸类、辛辣 *** 类、烧烤类食物。
另外,肾囊肿患者一定要控制血压,因为血压越高,囊肿有可能长得越快。
在肾内科门诊上,遇到很多患有“肾囊肿”的人,有多发的,也有单发的,有单侧、双侧的,有大小不一的,真是什么样的都有,可谓是千奇百怪。
这个“肾囊肿”,一般不去做检查还真发现不了它,因为早期肾囊肿一般没什么症状。有的人是健康体检时发现,也有的人因做泌尿系彩超或腹部彩超,又或者是胸部CT或腹部CT发现,又甚是因为其他疾病住院常规检查发现。
很多人一听到“肾囊肿”,大多数人起初不理解、不明白这是个什么东西,就感觉自己的肾脏上面长了一个不好的东西,一般都会问医生:“医生,这个要不要吃药呀?需要做手术切掉吗?不治疗的话需要注意什么呢?”之类的话。那么这个“肾囊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发现“肾囊肿”该不该治疗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神秘而又多种多样的“肾囊肿”,让我们一起揭开“肾囊肿”的神秘面纱。
肾囊肿:它是肾脏最常见的结构异常性疾病,是良性的囊性肿物,呈球形,囊壁薄,囊腔内含液体。
发病特点:多见于中老年人(>50岁),男多于女,有研究发现年龄越大,发病的几率越大;一般无需治疗;
目前发病原因不清。
之一张彩超图片提示:双肾囊肿(多发),这位患者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是正常的。一般让患者定期复查彩超,半年至1年左右复查一次,动态观察肾囊肿有无变化,若有变化,及时医院随诊。
第二张图片的超声同样提示多囊肾(双肾多发囊肿),可以看出肾囊肿的大小还是不一样的,第二张图片显示的肾囊肿比较大,查血示肌酐达到300umol/L左右,已经影响肾功能,但还没到肾衰竭的地步,目前口服保肾药物保守治疗,定期复查肾功和彩超。
肾囊肿分为以下几种:
- 单纯性肾囊肿:此类最多见;因为跟肾脏发育异常有关,可以说是后天形成的,这种不遗传,一般无明显症状,不合并其他表现,呈良性。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
- 遗传性肾脏囊肿性疾病(先天性肾囊肿):
- 1)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有多囊肾家族遗传史,发病率低,病程长,进展慢,常于成年后发病,多在30岁以后出现症状。常累及多个系统,比如出现:多囊肝、肾衰竭、胰腺囊肿、心脏瓣膜病等。
2)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具有遗传性,发病率低,起病早,多在胚胎及婴幼儿 期发病,成人发病时,可以做肝脏超声、肝活检与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相鉴别, 突变基因检测可确诊。
我们医院的血液透析科有三位年轻的患者,两男一女,年龄均在30岁左右,他们之间是近亲属关系。两名男性患者是叔兄弟关系,女患者是两名男患者的姨妹,他们为什么会都住在血液透析科呢,因为他们都患有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目前长期血液透析维持治疗;此外,还都患有多囊肾病史,其中一名男患者除了多囊肾,还有多囊肝病史;虽然他们由于自身原因都没有做突变基因检测,但结合他们的病史及诊断,考虑遗传性肾脏囊肿性疾病所致慢性肾衰竭可能;因为他们在此前均没有特殊服药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在患此病前,他们既往身体是健康的,直到出现症状,住院检查血肌酐达到肾衰竭,完善其他的相关检查发现双肾多发囊肿;最终考虑他们发病具有家族遗传性,且都在30岁左右发病,均患有多囊肾病史。
- 多囊性肾发育不良:婴幼儿最常见,因此在新生儿科或儿科可以见到。
双侧肾脏病变的婴儿不能存活,能存活下来的多是单侧病变。发育不良的一侧肾脏布满囊肿,没有排尿功能,健康的一侧肾脏可以没有囊肿。
- 获得性肾囊肿:多见于肾衰竭长期透析的患者,透析时长达10年以上者90%可并发肾囊肿,没有家族史;一般情况下也没啥症状,但是此类囊肿恶变率高,应予慎重。(由于常年透析患者肾脏已发生慢性病变,患者一般依从性较差、不重视,不再定期复查腹部或双肾彩超检查,所以发现率比较低。)
当患有肾囊肿病史,若出现一侧腹部及腰部酸痛、乏力,可见或触及腹部肿块,出现血尿等症状,有可能是肾囊肿压迫周围组织严重,此时需要重视,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检查可能会发现肾功能异常(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升高),需要积极治疗。
除此之外,肾囊肿较大时还会影响血压升高,注意监测血压。
关于肾囊肿的注意事项及治疗指导:
- 限制含 *** 饮料。
- 高血压时,低盐饮食(建议食用盐<6g/天);
- 若已影响肾功能,发生肾衰竭,建议低蛋白饮食,避免应用肾毒性药物。
- 大多数肾囊肿早期、无明显症状时,鼓励多饮水。
- 当囊肿较大,应避免剧烈的体力活动及外力撞击,以免囊肿破裂出血。若囊肿多发且直径很大,压迫肾内血管导致闭塞、尿路梗阻或是压迫周围组织严重,出现相应的症状,甚至影响肾功能,又甚是导致肾衰竭,需要进一步的专业治疗。可以选择肾囊肿切除术、在超声或CT引导下行肾囊肿穿刺术、在腹腔镜下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等治疗。
- 还有多发的肾囊肿严重影响肾功能导致慢性肾衰竭不可逆时,需长期透析维持治疗。
以上科普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身体健康,感谢关注!#知识创作#
众所周知,肾脏对我们人体健康非常重要,一旦不幸患上了肾脏疾病,会影响人的日常生活和家庭,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随着老百姓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体检越来越普及,经常会有门诊病人拿着体检的B超单来咨询医生,"B超说我左边肾脏里面长了一个3 cm囊肿,是不是等于肾肿瘤了?会影响肾功能和性命吗?"
右侧肾囊肿
什么是肾囊肿?
肾囊肿,医学上又称为囊肿性肾脏病,是一种常见的、由于肾脏发生先天性或后天性结构异常而导致的囊性病变。据研究显示,人类肾囊肿患病率存在地区、民族等差异,在中国北京地区超过17000例的体检人群中,肾囊肿发病率为4.16%;在海湾地区8个国家超过8500例体检者中,发病率为4.2%;而日本的研究者则发现,日本的发病率为11.9%。通俗地讲,肾囊肿就是肾脏内出现大小数量不等、与外界不相通的"水泡",虽然也是"肿",但一般认为肾囊肿并非肾肿瘤,也极少会发展为恶性病变。
正常肾脏与肾囊肿
肾囊肿的分类
医学上,把常见的肾囊肿分为以下3类:
- 单纯肾囊肿:是后天形成的,左、右肾脏均有可能出现,大小不一,一般为单个或者数个,一侧肾脏极少超过5个。据研究显示,糖尿病、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均与单纯性肾囊肿发病有关,而且其发病率具有性别和年龄的差异:男性高于女性、老年人高于青壮年。
- 遗传性多囊肾病:是一种先天性染色体遗传性疾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表现为双侧肾脏表面和实质内布满大小不等、数量非常多、且各自与外界不相通的圆形囊肿。从外观上看,整个肾脏就像一大串葡萄,每个葡萄就是一个囊肿(水泡),这些"葡萄"可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变大,进而导致肾功能不断受到损害,出现感染、高血压、尿毒症等,严重者危及生命。
- 获得性肾囊肿:一般发生于尿毒症期需要长期透析病人中,外观与单纯性肾囊肿相似,透析时间越长,发病率越高。由于机体抗肿瘤免疫力下降,个别病人的囊肿可能会发展为肾癌。
囊肿是否都需要手术吗?
目前医学界的观点是:
1. 对于直径<5 cm、没有不适症状、且未出现恶性变、感染和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时,建议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避免囊肿的进一步增大:
- 饮食需富含营养、保持清淡,保证粗粮、新鲜蔬菜水果及优质蛋白的均衡摄入;
- 避免喝咖啡、辛辣 *** 或油炸类食物(包括戒酒)、不吃巧克力;
- 避免频繁的重体力劳动、避免过度用力、保护腹部免受外界冲撞引起囊肿破裂;
除了遗传因素,肾囊肿的发病与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
2. 若囊肿引起明显的不适症状,包括腰部或腹部疼痛、血尿、肾功能损害等,或者囊肿压迫导致肾积水,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目前主流的肾囊肿手术方式包括:
- B超指引下囊肿穿刺抽液+硬化剂注射术;
- 腹腔镜囊肿掀盖减压术;
- 若考虑恶性肿瘤,可能需要切除部分肾脏甚至整个肾脏。
腹腔镜囊肿掀盖减压术
总而言之,虽然肾囊肿一般都是良性疾病,极少发生恶变,但医生建议须定期复查,更好每隔6-12个月复查囊肿情况,B超是首选诊断和复查 *** ,如果B超不能明确良恶性,应尽早行肾脏增强CT检查进一步核实。
随着大家对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会定期体检,不少人在体检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其中在做B超检查的时候,有人查出来肾囊肿,这是一种什么病呢?这种病有什么症状呢?我们又如何治疗呢?
肾囊肿的种类
①多发性肾囊肿:属于遗传性肾囊肿,肾内有多个、大小不等,且与外界不相通的囊肿,囊内含有液体,两侧肾都有囊肿。这种情况的囊肿,男女发病率差别不大,患者在40岁之后会出现腰痛、血尿、夜尿、肾结石、肾绞痛等症状。
②单纯性肾囊肿:属于非遗传性肾囊肿,肾内可有单个或多个囊肿,多为单侧肾中有囊肿。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会增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这类肾囊肿不会影响肾功能,若无明显症状,可不治疗,定期检查即可。
③获得性肾囊肿:属于后天获得的囊肿,一般在患尿毒症后,或透析治疗后出现的。患者本没有肾囊肿,但是透析时间超过了3年,肾内会出现囊肿,这类囊肿与患者年龄无关,和血透时间有一定关系。
①单纯性肾囊肿:属于良性病变,一般不会发展成癌症,囊肿小于4厘米,患者可以不治疗,定期检查即可;囊肿大于4厘米,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因为囊肿越长越大,或出现了钙化、分隔、后壁、壁上结节等情况时,有恶变的倾向。
②多发性肾囊肿:情况比较麻烦一些,因为它属于遗传性肾囊肿,会逐渐发展成末期肾病,所以患者需要预防高血压、尿路感染、囊肿出血等并发症。另外还要做穿刺抽液治疗,消除或减轻压迫感,后期严重则需要进行换肾治疗。
③获得性肾囊肿:在做B超和CT时查出来,患者可能没有感觉,也可能发生感染,或者有些囊肿存在癌变的可能性,所以这类患者一定要积极接受治疗,出现血尿要卧床休息止血,合并感染则要抗感染治疗。
这些症状要查肾
①腰腹部出现了明显不适感,或有痛感,会向下部和腰部放射;
②尿液中有肉眼明显可见的血液;
③腹部有明显的肿块,压迫肾脏导致肾功能异常;
④囊肿压迫肾脏导致肾脏缺血,肾素分泌多,引起高血压;
⑤还有寒战、高热、尿频、脓尿等感染症状。
通过文章的介绍,我们了解了肾囊肿属于遗传性疾病,目前得这种病的人还不是很多,但是如果出现像上述介绍的一些症状,大家就要考虑到肾囊肿,应该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体检发现肾囊肿怎么办?不要慌!听听医生怎么说经常有患者在常规体检中通过B超或者CT发现了肾囊肿,内心不免紧张起来,也不知道肾囊肿到底为何物?是良性还是恶性?是应该密切观察还是果断切除?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揭开这重重谜团,相信大家在看完这篇文章后,都能心中有数。
肾囊肿就是肾肿瘤吗?
很多患者都有这个疑问:肾囊肿和肾肿瘤有区别吗?
其实肾囊肿就是肾肿瘤的一种,肾肿瘤可以分为实性肿瘤和囊性肿瘤,实性肿瘤我们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理解为肿瘤内部是实性的,有组织存在;而囊性肿瘤多为液体,可能是组织液,也可能是坏死物液化的液体,也有可能是带有血性的混合型液体,肾囊肿就属于肾脏的囊性肿瘤。
囊性肿瘤恶性程度低吗?
要想判断肾囊肿恶性程度怎么样,就需要先明白它的四个分型:
- I型:单纯液体密度囊肿,边缘锐利 囊肿壁薄,无分隔、钙化及固体成分。(CT表现)呈水样均质密度,无增强效应。
我们拿这张CT影像图举个例子,肾脏中颜色稍深的部位就是肾囊肿(已用红色圆圈标记出来),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囊肿内部颜色一致,类圆形,无壁;均匀水样密度灶;边界清晰,边缘光滑锐利。
通过增强CT我们可以发现,囊肿内部并无增强组织,也就是说肿瘤内部的组织比较单一,这样的囊肿我们基本可以断定为良性,极少可能为恶性。切除后一般不会复发。
- II型:囊内容物少许混杂,边缘锐利,囊肿可有分隔,可有小钙化。均质的高密度囊肿(<3cm),囊肿边缘清楚,增强CT囊肿密度无改变。
我们可以从上面CT影像图看出,在囊肿的内部出现了分隔(箭头标记的位置为分隔),这个分隔将整个囊肿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但是分隔比较小且规则。II型囊肿一般来讲大部分为良性,恶性比例可能仅有5%-10%,这类肿瘤我们暂时不用手术切除,但是需要定期复查。
- III型:非常复杂囊肿,此类囊肿往往呈现为不确定的囊性包块,包含大量不规则的厚壁分隔,增强CT上有明显的造影剂增强。
我们来看上面这张图,在这个囊肿上我们发现了较多的间隔并且间隔的形态不规则,内部液体的密度也不太均匀。这类的囊肿的恶性程度就相比前两种类型要高了很多,恶性程度为大约为50%,对于这类我们的建议是手术切除。
- IV型:囊壁不规则增厚,可见壁结节,囊内可见软组织密度成分或沿囊壁的絮状成分,囊壁及分隔明显钙化。
我们直接看增强CT图,想必大家已经很清楚地看到肾脏内部已经出现了众多密度不均匀的肿物,并且有很多细小分隔,这些分隔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这类囊肿恶性程度在90%以上,肯定是要及时手术切除的。
肾囊肿的生长速度不一,而且经常没有任何症状,很难被发现,所以我们建议一定要按时体检,尽可能的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体检报告出来,发现自己长了肾囊肿?它预示着哪些征兆呢?现如今人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视的,一年两次体检是很多人都在坚持的习惯。在体检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人会发现肾囊肿,一听囊肿这个词心就慌了,认为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那么肾囊肿到底是什么疾病呢?它预示着哪些征兆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肾囊肿是什么疾病?
肾囊肿是肾脏内出现的囊性肿块的总称,它的大小不一,类型也有很多。有时会发生在单侧的肾脏,有时双侧肾脏都会出现囊肿,囊肿的大小也有区别,小的可以几个毫米,而大的直径甚至能够达到10厘米以上。日常所说的肾囊肿,一般指的是单纯性肾囊肿。肾囊肿与肿瘤还是有区别的,有时可以不予治疗,有时却必须进行手术,这和肾囊肿的类型有很大的关系,单纯型的肾囊肿和恶性风险增加的复发性肾囊肿,一定要注意区分和检查。
肾囊肿有哪些类型?
1、单纯性肾囊肿
I级肾囊肿和II级肾囊肿,都被称之为单纯肾囊肿,单纯肾囊肿是良性的病变,在身体上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也不需要进行治疗,只要定期的进行检查,检测它是否出现异常情况,是否增大的较快或者增长的过于迅速就好。
2、复杂性肾囊肿
相对于单纯性肾囊肿,复杂性肾囊肿是比较严重的。复杂性肾囊肿,包括III级肾囊肿和IV级肾囊肿,III级肾囊肿大约有40%~60%的可能性是恶性,所以必须严密监察。必要时可做穿刺的活检,看究竟是恶性还是良性。而IV级肾囊肿是最为严重的肾囊肿的类型,大约有85%甚至100%的可能性是恶性,必须进行治疗。治疗肾囊肿,单纯的吃药没有任何的作用,一般是通过手术进行切除。根据肾囊肿的情况,可以选择肾部分切除术,或者肾根治性切除术,这完全是要根据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下进行。
肾囊肿是什么征兆呢?
很多人对于肾囊肿这种疾病了解的并不是十分清楚,当检查自己得了肾囊肿的时候,认为是癌症的征兆。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肾囊肿分为单纯性肾囊肿或复杂性肾囊肿,单纯性肾囊肿不需要进行治疗,也没有多少不适的症状,因此只要可以定期的复查就可以了。而复杂性肾囊肿相对于单纯性肾囊肿是比较严重的,要经过系统检查之后看是否需要切除,相对于癌症来说肾囊肿会比较轻一点。
检查得了肾囊肿的时候一定不要惊慌,要去医院检测看自己得的肾囊肿是哪种类型,然后根据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作者 周逊 肾内科主任医师
每次专家门诊都会看到这样的朋友,他拿到体检报告单,心情很糟糕且眉头紧锁地跟我说:
“周医生,体检发现我有肾囊肿,还挺大的,居然有三公分大,这可怎么办啊?!”
对,肾囊肿到底是什么东东?发现肾囊肿该怎么办:它要紧吗?要治疗吗?它会发展吗?会转化为癌症吗?要手术把它弄掉吗?等等。今天笔者就专门谈这个问题。
肾囊肿到底是什么?
由于国家政策越来越好,对咱们老百姓的健康越来越重视,而且咱们自己的健康意识也逐渐增强,每个地方都有定期体检。体检的项目中都会有肾脏超声检查,随着超声检查的普及,肾囊肿这个名词也逐渐为大家所了解与重视。
肾囊肿是肾脏常见的一种病变,其实它可以简单理解为长在肾脏中的大小不等“水泡”而已。为什么要长这样东西?由于肾脏是产生尿液的器官,有时“不小心”产生的尿液可能在局部肾小管潴留、扩大,所以时间久了就形成了肾囊肿。
肾囊肿几乎都是在体检或检查时“意外”发现的,因为我们长了肾囊肿不会有任何不舒服,只有很少数的情况会因为囊肿过大而有些压迫症状。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容易发现肾囊肿。
单纯性肾囊肿要紧吗?
笔者今天谈的是单纯性肾囊肿,不是多囊肾。前面已经谈到,单纯性肾囊肿非常常见,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现,5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肾囊肿的发病率非常高。它属于良性病变,每个囊肿的直径一般为 1、2 —3cm,也有4cm的,多为单侧单发,也可以单侧多发或双侧发生,但比较少见。检查尿常规正常,没有感染、出血及压迫症状,肾功能也是正常的,它不会影响日常生活,请不要担心。
肾囊肿要治疗吗?
如果你的那个单纯性肾囊肿它“静静”地躺在那里,没有明显增大,也没有出血,也没有合并感染,那么你仍然让它静静地呆在那儿,也就是说不需要治疗。但如果合并感染或有压迫症状时要处理,有时候囊肿太大(一般指超过4或5cm)可能需要处理(仍需综合考虑),因为囊肿太大时,有破裂、出血并可能诱发感染的风险。
肾囊肿会发展吗?会转成癌症吗?
绝大多数肾囊肿是安全的,几乎没有危害,但是由于年龄的原因,肾囊肿可能还会增大一点点或数量上会增多一些,只需定期复查即可,单纯性肾囊肿的“肿”与肿瘤的“肿”没有关联,虽然他们都是包块,但性质和质地完全不一样,单纯性肾囊肿本身是良性的,不会发生恶变,不会转化为癌症的。
要手术"弄掉"它吗?
体检发现肾囊肿不必惊慌,但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首先要明确诊断。若发现囊肿内有分隔、囊壁增厚、囊肿不规则等表现,要注意与囊性肾癌鉴别,另外还需与多囊肾鉴别,以免误诊,延误治疗。如果是典型明确的单纯性肾囊肿,则无需特殊处理,不需要手术切除,定期复查就可以。建议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超声就可以了,如果复查后肾囊肿变化不大,还是“老样子,那可以更长间隔时间复查即可。
如果肾囊肿短期内快速增大,并产生了压迫肾血管或尿路的情况,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目前微创手术即可完成。这只是极少出现的情况。
文章来源于《肾为先》微信公众号
肾囊肿是什么病?会不会癌变?该怎么治?看囊肿大小和症状前天晚上,有个男士私信“问上医”,我这次体检,发现了肾囊肿,这是个什么病,会不会成肺癌?
下面,我们就说说肾囊肿是怎么回事。
肾囊肿离肾癌远着呢!
肾囊肿是在一侧或两侧肾脏上或者肾脏内,长了内有液体的囊泡。常见的是单纯性肾囊肿,是很少会引发并发症的良性囊肿,与多囊肾病形成的囊肿不同。
肾囊肿很少会引起严重后果,但偶尔可能引起下述并发症:
- 囊肿感染,感染并引起发烧和疼痛;
- 囊肿破裂,爆裂的肾囊肿会引起背部或背侧严重疼痛;
- 尿液阻塞,如果肾囊肿妨碍了尿液正常流动,则可能导致肾脏肿胀(肾积水)。
肾囊肿有什么症状,怎么发现它?
因为单纯的肾囊肿很少会引起身体不适和症状,只是会在长得足够大时导致:
- 背部或背侧钝痛;
- 发烧;
- 上腹部疼痛。
所以通常是在做体检拍片,发现肾脏有增生的时候发现的。
要确诊肾囊肿,通常需要进行:
-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有助于判断肾脏增生到底是囊肿还是肿瘤;
- 肾功能检查,通过验血诊断肾囊肿是否损伤了肾功能。
长了肾囊肿需要治吗?怎么治?
如果肾囊肿未引发症状,且血检没发现肾功能损伤,则可以保守观察。遵医嘱定期进行成像检查如超声检查就可以了,这主要是为了查看肾囊肿是否有增大。有些单纯肾囊肿可自行消失。
如果肾囊肿导致身体出现某些症状,则需要治疗,治疗 *** 通常包括以下。
- 刺破并排干囊肿再使用酒精填充。医生会使用细长针穿透皮肤,在影像监测下刺入囊肿,然后抽干其中的液体,再填充入酒精以避免复发。
- 手术摘除囊肿。如果囊肿很大,则可能需要手术排干和摘除。医生会在皮肤上切开数个小切口并插入专用工具和小的摄像仪,在监视器的引导下,将专用手术工具移到肾脏并用其排干囊肿的液体,然后切除或消融(灼烧)囊肿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