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鲮鱼,麦鲮鱼和土鲮鱼的区别图片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28 0
一天钓几十斤直接放生?广西河道土鲮鱼大爆发,钓鱼人:提不动

长江君:自从长江流域全面禁渔以后,许多人应该都感觉到身边江河里的野生鱼越来越多了。

比如最近有广西北海(合浦)钓鱼人反映,当地河里的土鲮鱼“大爆发",数量剧增,不少人在河边垂钓时,竟然一天就能钓几十斤……

01钓友:河里的土鲮鱼疯了

据合浦当地的钓友称,土鲮鱼是本土鱼,在北海属于常规鱼种,但以往野生土鲮鱼还远没到泛滥的程度。

但今年自从最近气温回升后,河里的土鲮鱼忽然一下子“数量暴增”,呈现大爆发之势——甚至因为土鲮鱼太疯狂,原本喜欢闹窝的小罗非鱼都不见了。

“只要有时间,一天钓个几十斤很正常,我一般下了班去,两三个小时也能钓个二三十斤,大的一条就两三斤!现在河里的土鲮鱼都疯了。”

合浦的钓友(@梁宇12)称,最近河里的麦鲮鱼像疯了一样,不仅数量多,而且鱼口旺盛,几乎下钩就咬!

02可能是繁殖季节到了

长江君:北海河道里的土鲮鱼大爆发,一方面是因为气温回升,河流中生物丰富,大量土鲮鱼从藏身处游出来觅食,另一方面,长江君认为更主要的原因,应该同最近要进入土鲮鱼的繁殖季节有关。

钓友:好多都是大肚子鱼

另外北海当地的钓友认为,这可能也跟近两天本地严打电鱼、药鱼等丑恶行为,江河生态环境好转有关系。

因为土鲮鱼在当地人的印象里,是一种比较“粗生”的鱼,只要给它们合适的生存条件,马上就会迅速繁殖起来......

土鲮鱼其实繁殖很快

03钓鱼人:提不动,就全放生了

河里的土鲮鱼数量忽然暴增,对于当地钓鱼爱好者来说,绝对是一件“意外惊喜”,这位合浦的钓友也是戏称“最近都不想去上班了,天天就想去河边钓鱼”。

不过,虽然钓鱼钓得过瘾,但“渔获”太多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的烦恼。

"太多了提不动,就全部放生了,哈哈主要是最近天天吃这个(土鲮鱼)快吃吐了,本身也不好吃,现在我钓到再多也基本是全放生了,就让它们去河里下崽吧……”

这位合浦的钓友表示从来没想过还有这种事——因为钓的土鲮鱼太多了,结果爆护之后提不动,因此最近不管钓多少,都是全部放生。

——其实在他看来,最主要还是因为土鲮鱼本身就不太好吃,加上最近本身也是土鲮鱼的繁殖季节,因此他基本都会选择把鱼放生。

另外,渔获虽然不带走,但这位钓友还是顺手把河边的垃圾捡走。

长江君:这位钓友的行为还是很值得点赞的,只是“土鲮鱼不好吃”的说法,长江君则不能苟同,毕竟土鲮鱼本身还是比较鲜美的,可能还是这位钓友厨艺的问题大一点……#钓鱼#

不管怎么说,这种土鲮鱼种群迅速增长的场面还是很让人欣慰的,朋友们,你们当地的江河湖泊里,土鲮鱼的数量多吗?

入侵我国最成功的物种?南方水域繁衍40年,有人却误以为它是草鱼

说到我国入侵物种,大家应该想到的都是清道夫、水葫芦、罗非鱼等特征明显的物种。其中清道夫最让垂钓爱好者嫌弃,因为清道夫不仅样貌丑陋还无法食用,在野外钓鱼的时候还会经常钓到清道夫。

清道夫

在南方水系中有一种鱼比清道夫还强势,被认为最成功的入侵物种,这种鱼就是麦鲮鱼。麦鲮鱼是如何来到我国的?靠吃能解决麦鲮鱼的泛滥问题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麦鲮鱼泛滥成灾

麦鲮鱼原本在印度和孟加拉水域生存,还是属于印度“四大家鱼”之一。为了提高我国渔业经济效益,麦鲮鱼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特别在广东,福建、海南得到大力推广。

麦鲮鱼

麦鲮鱼适合在淡水中生存,属于亚热带鱼类,我国南方天气就非常适合麦鲮鱼的生存。一开始麦鲮鱼只是在养殖池中养殖,但是由于我国南方是明显的季风气候,到夏天的时候会出现暴雨等天气,容易发生洪涝的灾害。

当发生洪涝灾害的时候,洪水淹没了养殖池,池中的麦鲮鱼纷纷出逃到野外。如今,麦鲮鱼分布到了大部分水域,比如水库、湖泊、河流中都可以发现麦鲮鱼的身影。

麦鲮鱼

经过40多年的繁衍,麦鲮鱼已经可以说是成为一方水域的霸主,这得益于麦鲮鱼超强的生存能力。即使在有污染的水域,麦鲮鱼也能生存得非常好,这是因为它拥有较强的抗病能力。

在抗寒能力方面也优于我国土鲮,水温在18℃以上就可以越冬,极限生存温度是7℃,这个温度下麦鲮鱼还能活动,而土鲮根本无法在这个温度下生存。

鱼卵

麦鲮鱼的繁衍能力在鱼类中也是佼佼者,每一公斤体重可以产卵10万-15万枚鱼卵,鱼卵存活率在30%-50%左右。也就是说一条2公斤雌麦鲮鱼一年中最多可以孵化出15万条麦鲮鱼,这数量是相当惊人的。而且麦鲮鱼生长速度很快,由最初的鱼苗开始算起,麦鲮鱼平均一年能长300-400g,最长的能长800g。

麦鲮鱼

麦鲮鱼还十分地好养活,是拥有杂食性的品种。主要以浮游植物、有机碎屑、高等植物等为食物,而这些食物在野外水域中随处可见。但是这也是其他鱼类的食物,而这些鱼类根本抢不过数量庞大的麦鲮鱼。导致了当地的鱼类的生存空间被挤压,食物来源减少,不少鱼类数量迅速下降甚至消失。

麦鲮鱼

喜欢钓鱼的南方朋友可能会经常钓到麦鲮鱼,不过常常有人把麦鲮鱼当作了草鱼,因为它们两实在长得太像了。虽然它们长得像,但是它们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更大的差别在于它们的眼睛,麦鲮鱼眼睛上部分有红色,而草鱼眼睛只有黑白色。两者鱼鳞也有差别,麦鲮鱼的鱼鳞有点黄白色,而草鱼的鱼鳞颜色比较深。

靠吃能解决麦鲮鱼泛滥的问题吗?

作为印度的四大家鱼,并且被我国主动引入的麦鲮鱼,按理说应该挺受市场欢迎的,那么我们把野外的麦鲮鱼大力打捞上来拿去市场卖掉不就可以解决麦鲮鱼泛滥的问题了吗?

但是事实上麦鲮鱼的口感并不好,肉质绵柔并且鱼刺非常多,普遍受到南方人们的嫌弃。如今养殖户早就不大力养殖麦鲮鱼了,但是麦鲮鱼有生长速度快、产卵多的特点,被作为鲈鱼等肉食鱼类的诱饵鱼了。

豆豉鲮鱼油麦菜

在有麦鲮鱼的水域中钓鱼,经常有钓友一天能钓到几十斤的麦鲮鱼。这些麦鲮鱼一般不会直接烹饪,而是把鱼肉打成肉丸,这样口感会好吃一点。即使这样,在南方钓鱼圈中麦鲮鱼也经常被称为“最难吃的鱼”。可见靠吃也无法解决麦鲮鱼泛滥的问题。那么对于好吃的入侵物种,靠吃能解决入侵物种泛滥的问题吗?

麦鲮鱼结构图

事实上这也无法解决入侵物种泛滥的问题。举一个我们生活最常见的例子—小龙虾。小龙虾最早是在上世纪30年代引入中国,小龙虾的经历和麦鲮鱼相似,最初也是只生活在养殖场中,后来因为意外逃窜到了野外。

来到野外的小龙虾同样展示出了超强生存能力,可以适应低氧和高温等环境,在40℃水温中也能生存,零下14℃的水温也能越冬。加上小龙虾杂食的特性,迅速在我国大部分地方分布,一些南方水域已经用泛滥成灾来形容了,对稻田的生长影响极大。

美味的小龙虾

麦鲮鱼,麦鲮鱼和土鲮鱼的区别图片-第1张图片-

小龙虾在我国是一道不错的美食,价格也比较昂贵,让人有种供不应求的感觉,甚至有些小龙虾爱好者说可以把小龙虾吃到濒临灭绝。

但事实上,吃根本解决不了小龙虾泛滥的问题,因为我们吃的99.99%的小龙虾都是养殖而来的,几乎没有野外的小龙虾。这是因为小龙虾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野外的小龙虾难以符合我国食品标准。可见物种泛滥仅仅靠吃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为何说麦鲮鱼是入侵我国最成功的物种?

之所以说麦鲮鱼被称为入侵我国最成功的物种,因为它分布广泛又快速,比罗非鱼数量还要多。2019年,中国海洋大学科研小队对珠江流域进行鱼类调查中,一共在珠江流域捕获5867尾鱼,其中有927尾属于外来物种,占总数量的15.8%。

尼罗罗非鱼

其中这927尾中有407尾麦鲮鱼,是外来鱼类中数量最多的鱼类。尼罗罗非鱼有360尾排名第二,可见麦鲮鱼数量比单个品种的罗非鱼的数量还要多。在佛山九江、江北临武等地方只发现了麦鲮鱼一种外来物种,这里连罗非鱼都没有,可见麦鲮鱼扩张比罗非鱼广泛得多。

结语

全球一共有100种具有威胁的入侵物种,而我国就有51种,外来入侵物种每年带来的损失超过了2000亿元。在麦鲮鱼和小龙虾入侵过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教训,那就是在商业养殖过程中要规范管理,防止这些物种逃窜到野外。

小龙虾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钓到了麦鲮鱼,大家也更好不要放回江里,尽可能遏制麦鲮鱼的泛滥,为我们美好的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春季开钓」梅州钓法之春钓鲮

日期:4月11日

钓点:野河

钓鱼用竿:逐鹿4.5

线组:主:2.0子线:大力马0.2

鱼钩:新关东0.3

饵料:蓝鲫、幸运7香味、

说到春季,我最喜欢钓的鱼就是鲮鱼了,没有之一。

钓鲮鱼也会钓得好过瘾,特别是泰国鲮,简称水中战斗机。冲击力十足,但今天主要针对钓土鲮还有麦鲮。因为河道的泰鲮鱼比较少。

钓鲮鱼选位置:大部分鲮鱼都在在石头表面刮食青苔、水草,微生物,所以选位选一些水底沙石多的位置钓,或者选择经常有人钓鱼的老钓位钓鲮鱼比较适合。

个人比较喜欢野钓,今天选钓位置是野河!水深1米~6米水深。

这个时间段刚好退潮。我选择的钓位水深是两米左右。主要的原因,1米的浅水区经常有网工光顾,地笼也比较多,所以今天就选择了两米的水域,钓位边边是石头,这个位置也经常有人钓的,鱼肯定不会少。每天都有充足的饵料下水,鱼都会聚集在附近觅食的。

到达钓位先把装备弄起来,拍个美美的照片记录一下。

这边野钓得钓位都是一个钓鱼爱好者搭建的,是他让更多爱好者享受更好的感受。此处应该有掌声人间有真情。

今天的线组搭配:2.0加0.2大力马,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不要怀疑我,我今天用的钓法:梅州钓法。

开春钓鲮鱼,我觉得捉口比较准的钓法就是梅州钓法了。

因为鲮鱼嘴巴长在下方,鲮鱼进食之后一般都是先抬头,浮漂动作展示就是上顶,基本就是中鱼了。

上一年10月份用过几次梅州钓法,效果还是满意的,所以今天分享的钓技是梅州钓法。

首先调漂,无钩调漂调为平水,然后钓1-3目————八字环触底,子线越短鱼口越准确。不过子线太短不太好绑。由于八字环触底,子线长度越长,越不灵敏,短子线有动作,中鱼就十拿九稳。子线使用大力马作用:大小通用,由于子线短,出口看漂也比较清晰。

浮漂上顶下顿口抓口率都在80%以上。

我画了一个图,大概就是这样吧!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下。

今天主打鱼种:鲮鱼

所以今天我选择的饵料也有一点针对性的,蓝鲫+幸运7香甜味。建议大家平时钓鲮鱼饵料搭配都是用幸运7土鲮饵40%+幸运7土鲮饵腥味40%+速攻2号20% +虾粉。给个建议,主要还是要看你的搭配了。

今天就另类一点吧!两种饵料简单搭配,看看效果如何!

开饵——用手将饵料搅拌均匀,再1:1加入水,充分搅拌——等待3分钟让饵料充分吸水,再揉法几下——状态:拉饵。开饵状态要看现场环境,小鱼闹窝开搓饵,没有小鱼就开拉饵咯!还是那句话,钓鱼不打窝,钓得也不多,我钓鱼的时候,一开始钓是先不打窝的,因为如果窝子里面有鱼,突然打窝下去,会影响到鱼,如果是大鱼,这样吓一下,又要好久才能进窝。所以一开始钓的时候窝都是暂不打窝,如果过了半个小时,没有上鱼,没有明显的动作,我才会选择打窝。

开竿10分钟,浮漂出现动作,连续上顶,我以为是鲮鱼了,提竿一看,原来是一个小鳊鱼。

开竿不到半小时,网工横行霸道,在浅水区域扫荡,虽然离我有一段距离,但多少都会影响到的。刚刚有口,上了两尾鲮鱼然后又停口了,网工大约搞了半个小时就离开了。

没什么口的时候,先下几个深水小炸弹打窝,窝料里硬外软,皮包馅。下水之后雾化诱鱼,鱼过来了,小炸弹里面是硬的,就把鱼留在窝里,每隔20分钟补一个,保持补窝,鱼就一直留在窝内。补窝的时候,我是用鱼线捆着抛到窝子里面的,就不用直接扔到窝里,惊吓到鱼。平时钓鲮鱼窝料可以直接用鸭料,或者花生扶。

广东富豪的象征,人字拖?

钓鱼正在进行中,网工走了,窝子也打好了,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鱼口就开始慢慢恢复了。从一开始的小顿口到现在,鱼口越来越好,顶漂上一条鲫鱼。下顿上一条罗飞,顶漂又上一条麦鲮鱼,连竿了,不要怀疑我用的钓法,就是这么有个性。每次中鱼之后出水前的一刻都是一份惊喜。谁知道下一秒水中上来的是什么鱼呢?这就是野钓!

中途,有一竿抛得比较近,浮漂露出4目,也没有过于在乎,突然之间4目秒 *** 水,竿子一提,提不起来,接近拔河状态了,鱼游串一下就脱钩了!过瘾超不过5秒。浪费啊~

由于今天用的钓法是梅州钓法,线组也是比较给力的,中鱼的瞬间都是硬生生把鱼拖出水面的。可能是我太自信了!中鱼就硬提竿,导致大鱼跑了。新手上路~哈哈

大叔钓大鲤鱼精彩记录:中鱼的瞬间就是这么任性,3.9鲫鱼软竿钓大鱼,这竿子拉得不像样了,左右游串的鱼,疯狂撕扯,鱼竿发出呼呼的声音,听着都舒服了!我是比较喜欢看热闹,就顺便过去帮忙抄鱼了!鲤鱼出水的瞬间,亮眼了,好大的鲤鱼,野河鲤鱼成色漂亮,这个鲤鱼大约6~7斤左右吧!

我肯定是不能怂的啦!先上一条小麦鲮压压惊!

钓了大约3个小时开始涨潮,一 *** 网工正在已100米冲刺的速度飞奔过来!下网捕鱼。一条船下两张网,河道前后封杀,鱼口减弱。全场没口,钓友们一个个的走了,这样子只能提前收竿了。

水涨起来了!钓位也没过了,只能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了,今天野钓鱼获:10来斤鲮鱼。还算是可以的了。

回程。路上看见一个壮观的场面,二拉罐的回收??。 正真的艺术品呀!

其实钓好鱼要选好钓位,线组搭配,饵料搭配等,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资源还有运气。这句话绝对没毛病。

今天的梅州钓法就说到这里了!

大家觉得我哪里不对就指出,谢谢大家支持。

孟加拉、土鲮、麦鲮、泰鲮傻傻的分不清?

作案时间:2019年7月24日

作案地点:邕江

作案人员:独自一人深夜犯案

作案工具:汉鼎巨鲤二代3.6、5.4,天元千川鲤4.5

从今年六月开始接触钓鱼至今不过两个月,从玩海杆开始摸索,经历了一根到七根的买买、翻板钩到爆炸钩的无数次挂底、饵料从各种方块料到自己配的换换、鱼获从无到有、也经历了从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出去被叫成阿叔的尴尬经历!为啥?钓鱼给晒的!

一朝入坑从此走上不归路,幸得渔具店老板指点:你这样不行,换个小点的钩子试试看,用这个饵料试试看!结果!鱼运爆棚从此不空军!用海杆抽荷花拉鲤鱼溜鲮鱼不在话下!鱼护爆棚(手机丢了图片也没有了),直到有一天我扛着我的海杆回去钓水库搞了几天螃蟹都没有一只,还好当时买杆的时候买了一根20块的手杆装线就上,得小白条不少,慢慢的我放弃的海杆,在经历同样的经历!这个是海杆钓的!

至今我还分不清上图是什么鱼,有人说是孟加拉、有人说是土鲮、也有人说是麦鲮……最后我也傻傻的分不清了,请求各位大师指点!

话说24号晚,睡不着扛着装备出发,到点后发现经常钓的位置已有人,只能在旁边腆着脸一起钓,钓了两个小时发现鱼口不行,想着带了4.5和5.4的杆子带有玉米和草鱼料,果断换点位守看能不能上草鱼!换位后不久有口,走水厉害有顶漂打不到,应该是钩大了,换钩8号伊豆世丸,下杆不久顶漂,打!5.4中鱼!心喜,草鱼上钩了,结果溜到岸边发现……这个是……鲮鱼,心中一万个……

抽一根烟,上饵下杆,十分钟后5.4再打中,这回肯定是草鱼了,结果鱼来了个冲刺,脱钩跑了!应该是没打牢,上饵时发现钩被拉废了,换钩继续,跑鱼钩鱼口没有了,到了凌晨5点多上了6条1斤多到两斤左右到……鲮鱼!累了果断收了!不说了上图!

最后请求各位大师指点一下,这几种鱼怎么区分!

做鱼丸其实很简单,鲮鱼丸更好吃.

在东江钓到最多的鱼就是:土鲮鱼,麦鲮鱼.

土鲮鱼煎好后炒辣椒,很好吃.但是麦鲮鱼就不好煎了,鱼肉容易散掉.麦鲮鱼很大一条,长得又特别像草鱼.常常有人把它当作草鱼.它与鱼草鱼更好区分的地方,看鱼眼,麦鲮的鱼眼是红色的.麦鲮鱼适合做鱼丸.

今天我就来教大家,如何简单 *** 鱼丸.

1.不要刮鱼鳞,从鱼尾开始将鱼背一分为二.

2.去掉鱼头,鱼内脏,将鱼大骨去掉.

3.去掉鱼腩,鱼肉从中间切一刀,不要切断,往后一拉,鱼皮就去掉了,反过来同样操作,去掉所有鱼皮.

4.去掉鱼背上的红肉.最后将鱼肉洗干净,切块,放进冰水将鱼泡白,没有血水为止.

5.将鱼肉放进搅拌机,加2大勺盐.盐一定要多加点,放点花生油.胡椒粉.

6.搅拌到鱼肉有粘性为止.准备好锅,锅里放冷水.将搅拌好的鱼肉挤成丸子,放进水里.每次挤的时候,勺子要用冷水洗一下.这样勺子就不会粘鱼肉.

7.中火慢慢将水煮开,一边煮,一边转动鱼丸,使其受热均匀.水开,鱼丸就熟了.

8.捞出放进冰水冷却. *** 完成.

做好的鱼丸,放进冰箱冷冻,想吃的时候就拿点出来,可以炒辣椒.可以煮汤.打火锅最合适不过.


钓鱼还能赚钱?小伙钓了几十斤麦鲮,被人100元收走,小伙:开心

导语:天天上班没时间钓鱼,去钓鱼又担忧赚不到钱,这“两难之境”是许多钓鱼爱好者都深感纠结的事。

因此,许多钓鱼爱好者可能都“幻想过”:如果能一边钓鱼还是能一边赚钱那该有多好?


近日,广东惠州的一位钓友,就实现了这个“梦想”,这位钓友称”很开心“……

01

东江钓鱼遭遇麦鲮鱼大爆发

这位惠州的钓鱼人@小刘称,当天他像往常一样到东江边钓鱼,因为最近东江出鲈鱼,因此这位钓友也是特地用了腥饵,在一处回湾用3.6米手竿、2号鱼钩作钓。

然而没想到的是,鲈鱼没等到,打下的窝子却招来一大群麦鲮鱼……

"从来没见过这么疯狂的麦鲮鱼情,(鱼饵)打下去就有口,有时候半路就截口,比小罗非闹窝更疯狂。”

这位钓友小刘自己都感觉有些吃惊,东江里的麦鲮鱼竟如此疯狂,他一下午各种“狂拉硬拽”,竟然钓了几十斤。

而如果不是因为准备不足多次切线跑鱼,这位钓友称“搞不好能钓上百斤”……

02

钓一天卖了100元

而这位钓友在江边疯狂上鱼,也是吸引来了一些人的注意,不时有人过来提鱼护“看热闹”——其中一位看热闹的人称,自己是江边一处饭店的老板,想把这位钓友的鱼全部买下,让他“开个价”

“他让我开价,以前钓鱼也从来没卖过鱼啊,我就说不知道,你随便给,后来他就给了100块,我就把鱼都给他了,哈哈哈,没想到这钓鱼还真能赚钱……”

这位惠州的钓友称,从来也没想过钓鱼还能赚钱,感觉还挺兴奋,毕竟像麦鲮鱼这些鱼,本身也不算好吃,平时拿回去也没人喜欢吃。

(虽然100块钱不多,但这位钓友还是感觉很开心。)

网友:划不来,不如上班

没想到钓鱼还真能赚钱,这位钓友感觉新奇之下,于是将这一幕发到社交媒体上,没想到大多数网友都表示“划不来, 不如去上班”。

(有网友“吐槽”表示:这么多鱼才卖100,在·也太白菜价了,这老板也太鸡贼了吧。)

甚至有热心的网友给这位钓鱼人“算了笔账”:你钓鱼的鱼竿、来回奔波还有吃饭喝水的钱不算,光是鱼钩、线组和鱼饵的消耗,钓这么多鱼至少30,相当于累死累活干一天活拿70元,还不如去工厂上班……

03

严格算起来好像确实如此。

不过,在小编看来,这倒是一笔“双赢”的买卖,一方面钓鱼人体验了垂钓的快乐,一方面江边饭店老板用低价买到了新鲜的江鱼,那至少客户能吃上放心、卫生的食材,何乐而不为?

当然,以上都是建立在工作之余的“休闲垂钓”上,如果是特意以垂钓为职业,那似乎确实是很“划不来”……

老司机们,你们怎么看?

(喜欢我们的文章,请关注我们,也可点击下方的推荐/在看,分享给其他网友,谢谢)

它是印度鱼,却在我国南方水域繁衍近40年!被不少人误认成草鱼

本文内容来自于 *** ,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在大家熟知的入侵鱼类中,如清道夫、鳄雀鳝、罗非鱼和塘角鱼等,它们已在我国南方地区肆意扩张,霸占了许多水域。这些鱼类无天敌可言,对生存环境要求不高,食之无拒,导致其繁衍蔓延,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小的威胁。

然而,有一种入侵鱼类却隐藏得如此深切,以至于不仅钓鱼爱好者对它束手无策,就连喜欢享用鱼肴的人们也被其欺骗。这种神秘的入侵者被誉为麦瑞加拉鲮鱼,简称麦鲮。


麦鲮并不是因为钓鱼人不认识它,而是因为它几乎与本土草鱼如出一辙,以至于人们误以为它们是同类。这种误导已经导致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比如有人误买了一条几斤重的麦鲮,本以为是草鱼,最终发现上当受骗。

麦鲮的故事并不仅限于这些,它的起源要追溯到孟加拉国和印度。麦鲮是印度四大养殖鱼类之一,分布在老挝、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泰国等地。由于其快速生长和强大的抗病能力,麦鲮成为我国南方主要养殖的经济型鱼类之一。


麦鲮是一种热带鱼类,喜欢温暖的水域,对寒冷的气温极其敏感。北方的水域由于低温而不适合麦鲮生存,因此只有南方地区才会有其存在的可能。

这种鱼类属于杂食性,人工养殖时通常以谷物为主食,如米糠、麸皮、玉米面和小颗粒鱼饲料。在野外生活时,它们以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为食,偶尔也捕食水中的昆虫。蚯蚓也是一种有效的钓饵,可用于捕捉这种鱼类。在充足的食物供应下,麦鲮的生长速度惊人,一年内可以增重1到2斤,更大体重可达十几到二十斤,生长迅猛。


麦鲮鱼在我国引进的时间较早,远在1982年就已经从印度引入。经过试验养殖的成功,它们被广泛推广至我国的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南方省份进行养殖。如今,在南方的江河、水库和湖泊等自然水域中,麦鲮的数量持续增加,已经达到泛滥的程度。这一泛滥现象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南方地区常年的雨水和湿润气候,容易引发洪水和内涝等自然灾害,导致鱼塘中的麦鲮鱼大量逃逸。


麦鲮的生殖能力非常强大,每次产卵可达到10万至15万粒。随着它们的成长,产卵数量也会增加,这使得它们在南方水域中的繁殖力无可匹敌。

尽管麦鲮已经在我国南方生活了近40年,但仍有许多人将其误认为是草鱼,特别是那些个头较大的麦鲮,它们的外观和草鱼几乎没有区别。然而,要准确区分它们其实并不难。首先,可以从它们的眼睛入手,麦鲮的眼角有红色斑点,而草鱼没有。此外,鱼鳍和鳞片的形状也不同,麦鲮的鱼鳍较为菱角状,而草鱼的鱼鳍则较为圆润整齐。麦鲮的背部鳞片颜色较深沉,而草鱼的鳞片颜色偏青。


如果想要在自然水域中钓到麦鲮,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和装备。首先,线组要宁大勿小,特别是子线可以选择使用PE线。其次,选择合适的钓位非常重要,要找到麦鲮经常出没的水域,通常是有沙石、水草和石岸的地方。在钓饵和窝料的选择上,可以使用花生饼、菜籽饼等,同时加

入一些高蛋白的窝料,如红虫粉和蚯蚓粉,以增加成功钓到麦鲮的几率。当然,如果你的主要目标是麦鲮,还可以添加一些散发腥味的饵料,这有助于更容易地吸引它们。


然而,在自然水域捕获或钓到这些外来入侵鱼类后,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无论你是否喜欢吃这些鱼,都应该采取措施进行“无害化处理”。一些人可能会捕捉到这些鱼后再次释放它们,或者随意地将其放生,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麦鲮、清道夫和罗非鱼等入侵鱼类在南方的水域已经泛滥成灾,而这部分泛滥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为造成的。为了保护本土鱼类和维护生态平衡,我们都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削弱这些入侵鱼类泛滥的势头。


总之,麦鲮鱼虽然隐藏深切,但其存在已经在南方水域蔓延多年。分辨麦鲮和草鱼需要一些细致的观察,而在钓鱼时,选择合适的装备和钓位以及使用适当的饵料和窝料都是成功的关键。在享受钓鱼乐趣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对自然环境负有责任,采取措施防止入侵鱼类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 *** ,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 *** 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4种和草鱼相似的鱼,不懂的人常误认成草鱼,老钓友也未必能分辨

前言

导读:酷似草鱼的4种鱼,真有人分辨不出来,资深钓友也未必全认识

到了年底了,各地的菜市场又开始热闹起来了。

特别是农村的集市上,各种年货也是越来越丰富了。

其中鱼类就是年货市场上的“抢手货”,因为在南方很多地方,到了年底都会“干塘”。

就是把养了一年甚至是几年的鱼塘的水放干了,然后把鱼全部捕捞上来售卖掉。

而这个时候,也是一年中在集市上所见到的鱼种类最多的时候。

大家对于草鱼应该很熟悉,这可是我国四大家鱼中知名度更高的一种鱼。

但是在淡水鱼中,长得和草鱼相似的鱼也有不少。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介绍4种酷似草鱼的鱼。

它们因为长得太像了,不懂的人就常把它们误认成草鱼,就连一些老钓友也未必能分辨。

青鱼

你知道在我国民间常说的“四大家鱼”是哪四种鱼吗?

我国家喻户晓的四大家鱼分别是只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其中青鱼是四大家鱼之首,而且还长得像极了草鱼。

有些人会质疑,青鱼怎么可能是四大家鱼之首呢?平时在生活中都很少听说,或者是见到青鱼。

事实上确实如此,如今青鱼的名气是大不如前了,因为养殖它的人也很少了,在市面上这种鱼也不常出现了,自然就不如草鱼的知名度高了。

青鱼也叫乌混、黑混、乌青等,这是一种像极了草鱼的鱼,也常被人当成草鱼。

但是青鱼却是一种肉食性的鱼类,它们更爱吃螺蛳、蚌等有坚硬外壳的水生生物,所以也叫它螺蛳青、螺蛳混等。

相比于草鱼而言,青鱼的体色更深一些,体色主要是青灰色的,尤其是背部颜色深,而各鱼鳍也是黑色的。

并且青鱼的体型更粗壮,近似圆筒形,腹部也是圆鼓鼓的。所以从这些也是很容易区分的。

另外一点就是价格方面相差较大,青鱼的养殖周期长,养殖成本高,价格也要比草鱼贵上不少。

军鱼

估计不少人都没有听说过这种鱼了,但是它在钓友圈却是一种“网红鱼”,还被钓友称之为“淡水之王”、“水中精灵”等。

军鱼在民间也叫它坚鱼、黄娟鱼、砖鱼,光眼鱼、粗鳞鱼等等,它的学名叫光倒刺鲃,是鲤科倒刺鲃属淡水鱼类。

军鱼长得也很像草鱼,但是它的鱼鳞更为粗大,并且个头也不如草鱼大,一般也就几斤重而已。

不过军鱼对生长环境的水质要求高,只在水流清澈且没有受到污染的一些河流、深潭中才有。

这种鱼虽然个头不大,但是却力气大,这也是它被钓友称之为“淡水之王”的原因。有钓友说,如果是同等重量的军鱼和鱤鱼来较量,军鱼会更胜一筹。

目前野生的军鱼已经十分少见了,可是养殖的成本也高,所以这种鱼在市面上的售价可不便宜。

鲮鱼

北方的钓友们可能不知道这种鱼,但是如果你爱吃鱼肉罐头的话,就应该吃过它。像很多超市里面的鱼肉罐头,基本就都是用鲮鱼为主要原料的。

鲮鱼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淡水鱼类,它也叫土鲮、鲮公、雪鲃等,这种鱼长得像草鱼,但是身体不如草鱼粗壮,侧扁,腹部圆,无腹稜,背部在背鳍前方稍隆起。

尤其是在体色上有较大的区别,鲮鱼的上部是青灰色,而腹部则主要呈银白色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来有两种外来的鱼类,它们长得也很像我国的土鲮鱼,甚至很多的资深钓鱼也是傻傻分不清。

它们就是麦鲮和泰鲮,尤其是卖鲮鱼,在引进我国养殖之后,一大部分就逃匿到了野外,并且适应了国内的生长环境。

目前在长江、珠江的一些水域都已经大量分布了,被钓友们称之为“水中一霸”。

只因麦鲮鱼虽然是入侵物种,可是适应性和繁殖能力都比我国的土鲮鱼更强,它们早就已经“反客为主”了。

鲻鱼

笔者之一次在广州见到这种鱼的时候,就把它当成了草鱼,问了当地的人才知道这种鱼叫乌头,或者是乌鱼,乌支、九棍、葵龙等,它的学名叫鲻鱼。

鲻鱼是鲻科鲻属的淡水鱼类,它们的体型很像草鱼,个头是中等大小,头部、背部是青灰色的,而腹部也是白色的。

但是鲻鱼对温度较为敏感,适宜在水温12-35℃的环境中生活,如果温度低了就容易死亡。所以鲻鱼主要是分布在南方的沿海近岸、海湾和江河入海口处。

这也就注定了,鲻鱼不仅可以在淡水中生长,也可以在咸淡水,甚至是在咸水中生活。

别看很多人都不认识鲻鱼,可是它却是我国南方沿海咸淡水养殖的最主要经济鱼类之一 ,也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

结束语

当然了,长得像草鱼的鱼类还有不少,比如西南地区才有的青竹鲤,长得就很像草鱼,只是这是一种地域性很强的小众的鱼类,如今野生的更是十分罕见了。

除此以外,还有赤眼鳟也长得非常像草鱼,它也叫“红眼草鱼”,只因这种鱼的眼睛上缘有红斑,有些地方也叫它红眼鱼、鳟鱼、参鱼等。

年底了,农村鱼市也热闹起来了。如果你去集市买鱼,就会见到好些鱼长得非常的相似。也因为它们长得太像了,所以很多人也是根本分不清楚。

再加上好些鱼不是全国各地都有分布,而且近些年在市场上也罕见了。所以即便是一些老钓友,也未必能全部认出来,或者是懂得如何区分它们。

各位网友们,以上这些长得像草鱼的鱼,你们认识几种呢?还知道哪些酷似草鱼的鱼呢?欢迎大家补充,让我们一起来涨涨见识吧!

码字不容易,喜欢文章的朋友们记得转发、分享,顺便点个关注,谢谢大家了

(图片来源 *** ,仅供参考,侵权可删除!)

5种鱼都是“外来户”,却常被人当成土著鱼,钓鱼人也未必知道

前言

导读:5种鱼都是“外来户”,却常被人当成土著鱼,钓鱼人也未必知道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我国有着非常丰富的水资源,而在水里面就有数不清的鱼类。

虽然近些年因为环境变化,还有过去过度的捕捞,好些鱼类变得少见了,但是也有一些鱼却从之前的少见变得常见了。

其中在很多地方都有这么几种鱼,因为过于常见,常被人认成是“土著鱼”,殊不知它们都是“外来户”,只是如今反客为主变得常见了而已,甚至连一些钓鱼人也未必知道。

之一种:大肚鱼

对于俗称“大肚鱼”的鱼类,估计很多人都认识,甚至还厌烦它。这种鱼虽然名字很霸气,却是一种非常小型的鱼类。

大肚鱼在有些地方也叫它柳条鱼,大肚子鱼,山坑鱼等,它的学名叫食蚊鱼。别看这种鱼在很多地方都能见到,无论是水塘、河流,还是小溪里面,都有它的身影。

并且它还很贪吃,让许多的钓鱼人烦恼不已。

可是大肚鱼却是一种入侵物种,它是原产自美国的一种温暖性的小型鱼类,当初引进它就是因为大肚鱼爱吃蚊子的幼虫,平均一条大肚鱼每天要吞食约2000余只蚊子的幼虫。

这种鱼在引进国内以后,因为适应能力很强,再加上强大的繁殖能力,所以在国内很多地方得以快速繁殖。

目前在长江以南的各省份基本都能见到它的身影了,在有些地方甚至还呈现泛滥的趋势。

第二种:麦鲮

北方的朋友们对于这种鱼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在南方很多的水域都有出现了,不光是有养殖的,而且在野外也有不少分布。

麦鲮的学名叫麦瑞加拉鲮,这是原产自印度的一种淡水鱼,在上个世纪90年代才引进国内。

在南方很多的钓友,常在野外钓到一种酷似草鱼的野生鱼,而它多数就是麦鲮,不少钓友不认识它,叫它野草鱼,并且还把它当成是一种“土著鱼”。

就像草鱼在我国是四大家鱼一样,而麦鲮在它的故乡——印度和孟加拉国也一样是被广泛养殖的鱼类,另外在缅甸、巴基斯坦、越南、老挝和尼巴尔等国家,这种鱼都有养殖。

其实麦鲮和草鱼的分辨只要掌握了 *** 还是很容易的,其中更大的不同点就在于眼睛,因为麦鲮鱼的眼角是红色的。

第三种:罗非鱼

这应该算得上是入侵我国最成功的的一种外来鱼类了,它不仅在国内被广泛养殖,还走进了千家万户的餐桌。

罗非鱼是一种原产自非洲的热带鱼类,因为它长得很像我国的鲫鱼,再加上野生的罗非鱼也有不少,特别是在两广的一些河流、湖泊里面,这种鱼更是快要泛滥了。

好些不太了解罗非鱼的人,就常认为它是土著鱼类。

罗非鱼在我国虽然养殖的比较多,但是却并不怎么受待见。而这些养殖的罗非鱼,大部分都是加工成鱼片、鱼排等产品出口到国外了。

因为罗非鱼的鱼肉鲜美,鱼刺少,蛋白质含量高,并且还富含了人体所需要的8种必需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和甘氨酸含量特别高。

在日韩和欧美等国家就很受欢迎,它还有着“白肉三文鱼”、“21世纪之鱼”的美称。

再加上它养殖成本低,产量高,近年已成为两广地区养殖、加工、出口的热点之一,可是在当地它甚至被钓鱼人称之为“垃圾鱼”,就是因为这种鱼常在臭水沟也能生存,一些人认为这种鱼很脏。

第四种:埃及胡子鲶

看图片是不是以为这是鲶鱼呢?很多人都会把这种鱼当成是鲶鱼,即便是一些经常钓鱼的人也不例外。

其实这种鱼是来自肥皂尼罗河水系的埃及胡子鲶,在民间也叫它革胡子鲶,埃及塘鲺等。

如今这种鱼在我国南方很多地方都有,并且在市场上也常见,因为养殖它的人不少。但是它进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在1981年才从埃及引进养殖,后来在两广地区推广养殖。

和我国本土的鲶鱼相比,埃及胡子鲶具有食性广、生长快、个体大、耐低氧的特点,即便是在臭水沟里面也能存活。

其实这种鱼和我国的鲶鱼相比,区别也是很明显的,其中主要的不同点就是埃及胡子鲶的生长快,个头大,而且体色发黑,尤其是它嘴巴附近有8根胡须。

近些年有些不良商贩,确实会把半大的埃及胡子鲶冒充土著的鲶鱼来卖高价,不懂得区分就很容易上当受骗,希望大家在购买的时候要提高警惕。

第五种:笋壳鱼

最后这种笋壳鱼,估计很多资深的钓鱼都会以为它是本土的鱼类。只因这种鱼长得和我国的一些鱼类太像了。

笋壳鱼的学名叫尖塘鳢,是尖塘鳢属鱼类,它是虾虎鱼家族中的一员。

这鱼原产自东南亚诸国及澳洲大陆,之所以有笋壳鱼这鱼奇怪的名称,是因为这种鱼长得非常有意思,它的头部较大尾巴较小,身体又是圆柱形,看起来很像是竹笋壳,就连它身上的斑纹也很像竹笋壳,所以就得名。

笋壳鱼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从国外引进的,当时主要是在珠三角地区当成特色鱼类养殖。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这样鱼是默默无闻的,并且它没有像福寿螺、清道夫、小龙虾等入侵物种那样造成大的危害,所以很少人知道这种鱼。

再加上它很像我国的土著鱼,所以很多人就先入为主地把笋壳鱼当成了我国的原生鱼类。不过因为笋壳鱼太过于鲜美,受到了不少吃货朋友的青睐,现在野生的笋壳鱼数量并不多。

结束语

以上这5种鱼类,虽然比较常见,很多人也常把它们当成了本土鱼类,可是它们却都是名副其实的入侵物种。大家如果在野外垂钓、捕捞到了,可不要轻易放生了。

那么以上这5种“反客为主”的鱼类,大家认识几种呢?又吃过几种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图片来源 *** ,仅供参考,侵权可删除)

疫情冲击,销量锐减,鱼价下滑,饲料涨价,特种鱼养户也要亏本?

刚刚过完国庆黄金周,各地鳜鱼鲈鱼黑鱼黄颡鱼鮰鱼等品种价格都在下滑,而且市场销量下滑得很厉害,不少市场还有些混乱,估计需要几天来调整一下。不过就算是节后慢慢调整过来了,由于疫情冲击、新鱼上市等多方面因素的叠加影响,估计未来的鱼价走势依然不容乐观。

与此同时,现在饲料价格越来越高了 ,养殖户临时换料都没有空间了,很多养殖户要么选择尽快卖鱼,要么就是再煎熬一下,勉强扛过今年这个糟糕的局面,但不管哪种选择,目前就算是特种鱼养殖户,可能有的人都要面临亏本的情况了。


下面简单看一下这几天这5个特种鱼的价格走势。目前的价格有些乱,报价只能做个参考。


--------鳜鱼--------


国庆黄金周里很多市场鳜鱼销量就比较一般,还没过完节就开始掉价了,这两天持续在掉价。目前广东地区1.5斤头的新鱼统货已经降到了34元/斤,炮头小的统货价格还要更便宜。水产养殖网了解到,鳜鱼价格下滑势头可能还要继续下去,因为其他产区的新鱼也在陆续上市,各个产区之间的竞争也大了起来。

目前湖南湖北等地8两起步的标鱼上市价格也就是30元/斤出点点头,而且上市的势头比较猛。不少养殖户都被降价搞得很害怕,因为今年麦鲮鱼等饵料鱼的价格总体偏高,低于5元/斤的时候比较少,5斤饵料鱼养一斤成鱼,成本基本最少都在25元/斤以上,不少养殖户成本甚至达到了30元/斤以上,再这么掉下去,估计鳜鱼也要跌破成本价。


--------加州鲈--------


“过完节了,市场根本卖不动鱼,我都想歇两天再装鱼了”,最近有这样抱怨的收购商不少,随着加州鲈价格的持续下滑、市场销量持续下降,养殖户又出现了恐慌性卖鱼的情况了,感觉最近加州鲈价格已经陷入死循环了,价格越低越要卖,市场销量还少了很多,导致价格不断下滑,“有的养殖户急着出鱼的,价格被收购商压得很厉害,收购商不压价自己就要亏本”。

养殖户急着卖鱼的另一个原因是北方气温下降得厉害,后面吃料也会慢慢减少了,生长速度下降,继续养下去的意义不大,尤其是一些养帆布池的更着急卖鱼了。今天广东佛山8两以上13.5元/斤左右,四川成都9两以上14.5元/斤,湖北地区8.5两以上12.5元/斤,湖南华容8两以上13.5元/斤,河南郑州9两以上15.5元/斤,江苏吴江8两以上14元/斤,浙江湖州统货11.5元/斤左右;福建龙岩9两-1.6斤的是12.5元/斤。


--------黑鱼--------


“这两天广东黑鱼发货价格掉得厉害,而且价格比较混乱,市场里的批发价格也比较乱”,长三角某个大型水产市场黑鱼批发商告诉水产养殖网,节后黑鱼销量下降了一半,广东鱼难卖,本地鱼就更难卖了,浙江湖州本地养的广东鱼也很难卖,他建议养殖户如果能等的话,可以缓几天看看情况再说。

今天广东佛山2斤以上5斤头黑鱼的上车价格是13元/斤左右,1-2斤中鱼上车价是9.3元/斤左右,大鱼比国庆节有了明显的下滑,整个国庆过程中就是在降价,预计鱼价可能还会继续下降,“之前价格持续上涨,养殖户卖跌不卖涨,惜售心态比较重”。今天浙江湖州地区2斤以上占7成的统货收购价格是11.7元/斤左右,如果有太小规格的价格还要便宜,预计明后天还要降价。


--------黄颡鱼--------


“整个国庆期间湖北等地的生意都不太好,西南市场也不行,过节的时候拉了一车鱼亏了2万块,后来就没再继续装了”,今年黄颡鱼在5个特种鱼里的情况是最糟糕的,病害多、价格低,很多养殖户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最近饲料价格涨得厉害,个别养殖户甚至已经没有钱进料喂鱼了。


今天广东佛山5两头黄颡鱼收购价是10.8元/斤左右,4两头是9.2元/斤左右;浙江湖州4两头是10.8元/斤;湖北枝江地区6.5寸收购价是10.5元/斤,6寸是9.5元/斤,5.5寸是9元/斤左右;四川成都眉山5寸收购价是10.5元/斤;广西地区6寸收购价格是10元/斤。


--------鮰鱼--------


最近想卖鱼的养殖户多,但是市场销量少了很多,广东等地加工厂收购原料鱼的价格也下调了一些。有流通商估计,目前北方地区养殖户要么在尽快卖鱼,要么就准备慢慢停料越冬,后市鮰鱼价格稳定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但是反弹的希望比较小。

今天广东珠三角地区1.3-3斤鮰鱼收购价是9.5元/斤,1.8-3斤是10.5元/斤;江苏盐城地区2.2斤起是10元/斤左右,3.2斤起9元/斤左右;河南郑州地区2斤以上是10.2元/斤左右;四川乐山1.5斤起是10元/斤,“预计鮰鱼价格还会小幅下调一些,这是节后的正常情况,养殖户也不用太担心,否则恐慌性卖鱼可能导致鱼价更惨”。

标签: 鲮鱼 土鲮鱼 区别 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