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孙红丽)考试期间考生的饮食问题,也是广大考生家长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今日,北京市疾控中心提出以下建议,为高考考生健康助力!
一定要保证食品卫生安全
1、在正规商店、超市等采购新鲜卫生的食材。
2、家庭加工、 *** 食物时,一定要注意生熟分开、烧熟煮透。
3、尽量现吃现做,少食生冷食物。
4、在外就餐或点外卖要选择正规餐饮单位或企业,尽量不要吃路边摊、不规范的大排档等。
5、不要突然改变(保持)孩子的(原有的)饮食习惯,不要吃孩子以前没吃过的食物或过敏的、不耐受的食物,以免发生胃肠道不适。
三餐的具体安排
早餐 7:00-8:00
★ 早餐要留有充足的时间,建议在考前60-90分钟吃完,因为吃完早餐的半小时内,血液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中,大脑的供血减少,注意力不易集中。
★早餐除了要有主食以外,至少还应该包括肉蛋类、奶豆类、果蔬类中的两类,而且应干稀搭配,比如荤素搭配的包子、饺子、馄饨、馅饼,再配上牛奶和鸡蛋、八宝粥等。
午餐 12:00-13:00
★ 午餐要注意荤素搭配,建议烹饪后谷薯类、蔬菜类、蛋白质类(即鱼禽畜蛋大豆类)食物的体积比例大致是3:2:1。
★ 主食很重要,脑组织主要靠碳水化合物供能,而谷薯类是碳水化合物的更佳来源,建议每餐能做到粗细搭配,均衡营养。
★主食种类应多样,比如米饭、金银卷、疙瘩汤、包子、饺子、红薯、玉米、山药等。
★优质蛋白质也很重要,考试期间每天至少一个鸡蛋、300mL牛奶或酸奶,多吃鱼虾类等水产品,适量吃一些瘦肉、肝脏,也要注意多吃一些大豆及豆制品,包括豆浆、豆腐等;这些食物里不仅有优质蛋白质,还有丰富的钙、铁、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磷脂酰胆碱等,有利于大脑功能良好发挥。
★ 午餐后1-2小时,可以吃些新鲜的洗干净的应季水果。
晚餐 18:00-19:00
★晚餐应以清淡为主,主食中适当增加粗杂粮,多吃蔬菜。建议全天摄入的蔬菜和水果种类每天不少于4种,越多越好。
以深色蔬菜为主,包括深绿色、橘红色、紫色蔬菜和水果,如西兰花、油菜、胡萝卜、青椒、紫甘蓝、南瓜、西红柿等。
★晚上睡前一小时可以喝杯温牛奶,加适量的面包、饼干,可以补充一些营养也有助于安神。
来源: 人民网
高考期间怎么吃?按时三餐很重要图片源于 *** 图文无关
高考在即,考生的膳食安排是每一位考生及家长、学校都要特别重视的事情,既要吃饱吃好,更要吃得卫生安全。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膳食营养专家谢亮认为,高考生处于青春发育后期与青年初期,身体生长发育速度趋于缓慢,并逐渐成熟,体格、体能、素质和适应能力均达到了人一生中较高的水平,其生理和心理活动日趋完善;代谢旺盛、精力充沛,高考期间脑力劳动繁重,高考生活动水平相当于中等体力劳动,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高于普通成年人,达到中等劳动强度。
谢亮认为,高考期间,确保食品安全是之一重要的,食物新鲜,不要吃剩饭剩菜;不在路边流动摊点吃东西;不吃或少吃外卖,实在要吃,应该吃原料性食物,不吃肉丸、香肠等不明原料成分的加工品。高考期间,要保证按时三餐,尤其是早餐要吃好吃饱,但不可过饱,八分饱即可。
考生应携带饮品、预包装零食和便于携带的水果,以便在考试休息期间及时补充水分和能量。高考期间,考生如果食欲不振,可食用全营养粉或预消化短肽类全营养粉(建议到医院购买,在医生的指导下食用);可强化维生素和矿物质类营养补充剂。
图片源于 *** 图文无关
高考学子饮食方案(以18岁男生为例)
早餐1
主食:二米粥(大米10克、小米10克)、馒头80克、煮玉米50克
副食:煮鸡蛋1个、五香牛肉(30克)、青菜炒千张(青菜50克、千张30克)
上午加餐:高钙酸奶1盒(200ml)、饼干4-5片,小番茄或苹果(50克)。
早餐2
主副食:鸡蛋面(面条100克、鸡蛋1个、青菜20克、木耳15克、蒜黄10克)
水果:草莓或橘子(50克)
上午加餐:牛奶1盒(250ml)、小蛋糕2个
午餐1
主食:米饭100克
副食:土豆烧仔鸡(土豆30克、鸡块60克)、青椒炒肉丝(青菜50克、猪肉30克)、干锅西蓝花(西蓝花80克、大蒜15克)
下午加餐:小蛋糕2个,苹果或香蕉50克
午餐2
主食:米饭120克
副食:白菜烧牛肉(白菜50克、牛肉40克)、红烧带鱼(带鱼50克)、炒三鲜(青菜50克、山药20克、木耳20克)
下午加餐:饼干4-5片,香蕉或苹果50克
晚餐1
主食:米饭100克
副食:家常豆腐(豆腐30克、香菇20克、蒜黄20克、青菜30克)、泡菜鱼(黑鱼50克、胡萝卜30克、酸白菜30克)、西红柿蛋汤(西红柿50克、鸡蛋30克)
夜宵:高钙酸奶1盒(200ml)、火龙果或猕猴桃50克
晚餐2
主食:豆浆米粥(大米30克、豆浆300克)、大饼100克
副食:青椒炒千张(青椒50克、千张30克)、清蒸鳜鱼(鳜鱼50克)、海带烧肉(海带50克、猪肉30克)
夜宵:鲜奶(250ml)、猕猴桃或火龙果50克
(扬子晚报 通讯员 谢亮 记者 朱鼎兆)
中、高考前饮食注意啥?这份注意事项请收好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6月2日消息(记者 张野)2022年中、高考将至,除了全力备考之外,考生饮食受到广泛关注。为避免饮食不当导致身体不适,万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中考高考饮食注意事项,提示广大考生和家长要注意饮食安全。
一、注意饮食卫生
在当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特殊环境下,考生应在学校食堂或家里就餐,尽量避免外出用餐。如在外就餐应选择证照齐全、环境卫生整洁的餐饮单位。不去卫生差、无证的餐饮店用餐,不食用街头摊点、摊贩经营的食品。多食用新鲜食物,尽量不吃剩菜剩饭。就餐前应洗手并注意餐具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二、合理营养搭配
要注意科学饮食,注重营养搭配。粮谷类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最经济的能量来源。每天保持蔬菜水果摄入,新鲜蔬果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还有助于消化,增加食欲。要适量摄入鱼、禽、蛋、瘦肉等,这些都是优质蛋白质来源。多食用清淡营养的食品,少食用油腻和生、冷食品,不喝生水和散装冷饮,切忌暴饮暴食。不食用各种凉拌菜、卤水产品和容易导致身体不适的饭菜。尽量不食用四季豆、野生蘑菇、鲜黄花菜、皮蛋、生食海产品等高风险食品。不要迷信“大补”,改变日常饮食习惯和规律。不要尝试新奇食材,以免造成肠胃功能紊乱。
三、谨慎购买食品
购买食品要到正规的超市、商店购买,仔细查看外包装是否完整,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标识是否齐全,不购买、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选购散装食品时,不买无防尘、防蝇和暴晒的食品。
四、合理安排饮食
考试不仅测验考生的知识积累,也考验考生的体力。充足的能量,可以保证考试期间体力充沛。所以,早餐和午餐要吃饱吃好,适当增加主食和肉类摄入;晚餐不要过量,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并保证充足睡眠。
来源: 南海网
高考饮食有讲究,记牢这6个原则,才能事半功倍“寒窗独耐三千日,浴火凤凰终至尊”,再过几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国考”,很多家长都很关心如何通过饮食调整,以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高考,笔者从中医养生食疗角度给大家几点建议。
1、饮食要日常化
高考期间饮食最重要的是日常化,要做到和平时差别不大,以应季节、时令菜为主,所谓“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吕氏春秋·尽数》),不要为了“补”,过分追求“新”“奇”“贵”。人在高度紧张或压力大的情况下,免疫力会下降,尤其容易出现过敏,考试期间尽量避免食用一些以往没吃过的食物,尤其是海鲜等。
2、进食不要过饱
进食过饱会增加肠胃负担,导致大脑缺氧,抑制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兴奋,影响大脑信息的传递,出现思维迟钝的现象。另外,人在饱餐情况下容易犯困,尤其是下午,所以主张中餐不能太饱,吃个七八成饱,午休起床后再补充点水果或点心。
3、三餐营养均衡
三餐合理安排,做到营养均衡,清淡而不失美味,日常而不失营养。蔬菜与鱼、肉、蛋、水果合理搭配,荤素结合,粗精协调。早餐以碳水化合物的主食为主,比如小米、大米、杂粮粥、面条,可以直接给大脑提供能量需求;午餐则应多补充一些优质蛋白质,推荐“四菜一汤”,时令蔬菜一盘、鱼肉或瘦肉、豆制品各一盘、凉拌菜一份、汤类一份;晚餐在追求清淡的同时,还要兼顾优质蛋白。
4、警惕食物利尿
早餐、中餐,尽量不吃具有利尿作用的蔬菜或水果,如,丝瓜、冬瓜,虽然是很好的应季蔬菜,但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另外,西瓜、绿豆汤,也有利尿作用,在临近考试时少吃、尽量不吃。再有,有的考生为了提神,可能会喝点绿茶,绿茶中的咖啡碱,也具有利尿作用。这些都需要注意,以免到时频繁上厕所。
5、根据运气膳食
根据中医五运六气理论,2018年为戊戌年,为火运太过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高考期间正适“三之气”时段,主位太徴火,客气太阳水,中见火运,天气寒热变化较快,按照运气理论,可以吃点“苦”性的食物,“以苦补之”(可以适当吃点苦瓜、杏仁),同时遵照“岁谷宜玄,间谷宜稷”的原则调整饮食。
(1)早上一杯黑豆浆
“岁谷宜玄”,玄是黑色的食物,推荐吃点黑豆、黑米。一则,黑豆蛋白质含量占36%,且易于消化,可以很好满足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二则,黑豆中还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维生素、微量元素,可以使人保持精力旺盛,还有健脑益智的作用。黑米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大米,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E、B族维生素、钾、镁等多种微量元素,其性平,味甘,具有开胃益中、健脾明目功效,可以有效抗应激反应以及免疫调节等功能。早上可以喝一杯自制的黑豆黑米汁。
(2)晚上一碗小米粥
“间谷宜稷”,稷又称黍、黄小米,为脾谷,五谷之长也。其味甘、性微寒,有健脾养阴,安神助眠等效,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其他优质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B1、B2、胡萝卜素等,可有效平衡情绪。莲子,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健脾养心安神。晚上7-8点,可以喝一小碗小米莲子粥,既可以安神助眠,又可以弥补晚餐的量不足。
具体做法:黄小米一把,莲子(带芯)5-7枚,大枣5-7枚(擘开),水适量,大火烧开,小火煲20分钟,稠、稀适合。
6、食疗缓解紧张
(1)黄花菜可安神养心
黄花菜(又叫金针菜)有除烦解郁,安神益智的功效,它富含卵磷脂,有较好的健脑作用,又称为“健脑菜”。清代名医费伯雄《医醇賸义》中记载了一首处方叫“萱草忘忧汤”。《本草纲目》认为其有“宽胸膈,安五脏,安寐解郁,清热养心”之功效。
高考期间,部分考生心理素质不是很好,由于紧张,会出现心烦不安,失眠,吃点黄花菜可以起到食疗的作用。黄花菜凉拌、烧五花肉都可以。
(2)香蕉番茄舒缓心情
香蕉能帮助人脑产生5-羟色胺,这种物质可以使人的心情变得快乐、舒畅、安宁。另外,香蕉里含有的镁具有消除疲劳、缓解紧张的作用。考生适当吃点香蕉,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以稳定心态,便于正常发挥。
再说说番茄,富含维生素C,可以收到平衡心理压力的效果。番茄可以当水果吃,也可以切片放点糖凉拌,还可以做汤,如:番茄鸡蛋汤、番茄滑肉汤等等,根据个人口味选择。
高考来了。作为学业生涯中重要的升学考试,考生们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作为助考的家长们,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后勤,帮助考生们安排好衣食住行。做好饮食保障可以帮助考生们改善精神状态,发挥出更佳水平。
考试期间需要怎么吃呢?以下这些建议请家长们多多注意。
1. 最基础的原则是
安全、卫生、稳妥。
所有的营养建议都要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考生尽量在考试前形成一定的饮食规律,并一直延续到高考结束。如果考试期间突然改变饮食习惯,可能会加重考试的焦虑感,如果考生无法耐受新食物,还可能会出现腹泻、腹胀等症状,影响考试发挥。
2. 正餐尽量在更佳进食时间。
日常生活中,三餐的更佳进食时间大概在7时、12时和18时左右。不管有没有考试,三餐都尽量安排在这3个时间点会比较好。家长和考生可以根据考试的时间适当做一些调整。考试当天,更好根据考试的时间表,将出行的时间都计算在内来安排进餐时间。
3. 选择新鲜食材,
烹调前充分清洗。
尽量采用新鲜食材来烹调,烹调前要洗净,瓜果更好浸泡5~10分钟。做好的饭菜,在室温下存放不超过2小时,隔夜的剩菜别让考生吃。
因为考场较远必须在外就餐的考生,可以提前观察考场附近餐厅的资质以及卫生条件,可以提前尝尝菜品是否合口味。在外就餐就尽量选择卫生等级比较高的餐厅,尽量不点凉菜、烧烤类食物。
4. 每餐都要食物多样,
合理搭配,营养均衡。
每餐都应该有主食、蔬菜,再搭配适量鱼禽肉蛋。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18岁的考生们全天应摄入:谷薯类250~400克,添加适当全谷物和杂粮杂豆;蔬菜450~500克,水果300克左右;1个鸡蛋、150~200克肉类;相当于300~500克液体奶的奶制品。家长们可以在此基础上依据考生平时的食量适当调整。
5. 选择颜色鲜艳的水果,
适当吃粗粮。
家长在准备食物时,可以选择颜色鲜亮的蔬菜和水果。绿色的叶菜、红色的西红柿、黄色的香蕉等,颜色鲜亮容易带来愉悦感,同时也可以提神醒脑,为因考试而焦虑的考生带来一丝轻松。主食可以适当选用粗粮,如小米、玉米、燕麦等,可以健脾消积、润肠通便。但注意排便排气频率过高可能会影响考试的发挥,所以不可过量哦。
6. 把食量固定到合适范围。
每餐的食量可以提早形成一些习惯,整体上不建议全天摄入的总能量太高。摄入过饱,一方面可能会让血糖升高快,产生困意,另一方面也可能会产生腹胀等不适感,影响考试发挥。相反,如果吃得过少,考生有可能会在考试中出现低血糖。考生们不要吃得过少,也不要吃得过饱,可以提前把摄入量调整到合适的范围,基本的食量定好,每天更换不同的主食和菜品。例如,主食之一天是馒头、花卷,第二天换大小差不多的包子、饺子,第三天换量差不多大的米饭、面条。蔬菜的量每天都是一碗或者一盘,品种可以每天换着吃。
7. 加餐避免糖分高的食物。
有些考生可能需要在考试前加餐,要注意尽量避免摄入大量糖分高的食物,以防血糖升高过快产生困意。这也是很多考生刚吃了巧克力满血复活,过了一会儿就想打瞌睡的原因。含糖高的食物一般有面包、蛋糕、糖果、碳酸饮料、巧克力等。考生可以选择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奶制品,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作为加餐适当食用。
8. 别刻意喝咖啡、茶提神。
为了提高考试成绩,考生们可能会考虑补充一些保健品或者依赖喝咖啡和茶来提神。其实,如果做到膳食平衡,保证饮食多样,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已经非常充分,完全不需要额外补充保健品。而咖啡、茶对考生的影响比较大,平时如果没有喝咖啡、茶的习惯,突然喝了之后可能会心慌、更紧张、影响夜晚睡眠等,反而影响考试发挥。考生还是尽量按照平时的习惯来。
9. 少吃生冷、冰镇食物。
高考期间天气比较热,考生们可能会想吃一些生冷或者冰镇的食物,但生冷的食物在卫生安全方面较难得到保证。温度过低的食物对胃肠 *** 性比较大,容易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影响考试发挥。家长们应优先考虑食物安全性,烹饪时把食物都彻底煮熟,防止不洁食物导致肠胃炎。天气炎热,吃点甜美的水果可以消暑解渴,但注意不可过量,更不可以用水果替代主食。
10. 根据需要选择助眠食物。
睡眠是安全的提神神器,保证充足的睡眠,第二天才会精神状态良好。除了心理放松,饮食方面有一些细节可以帮助孩子改善睡眠。一方面,要注意不要吃过饱,不要睡前吃太多食物;另一方面,一些食物含有色氨酸,可以通过影响血清素及褪黑素的代谢改善睡眠,如粗粮、新鲜蔬菜及牛奶。此外,高脂肪鱼(含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比较多的鱼类,特别是深海鱼)在改善睡眠方面也有一些效果,家长们在设计食谱时,可以考虑这些食物。
11. 适当饮水,合理运动。
天气闷热,容易出汗,考生切忌担心考试排尿而不敢喝水,要定时定量饮水,防止中暑。另外,考试期间时间珍贵,一些考生不愿意花时间外出活动,但在早晨和傍晚气温较凉爽时,可以适当活动,如散步,可以帮助考生保持清醒的头脑,保证复习和考试高效率,还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是事半功倍的好 *** 。如果平时没有运动的习惯,不建议特意安排剧烈运动。
祝各位考生
都能考出好成绩。
作者: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 栗达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 何丽
给高考生的11条饮食建议,家长们快收好|高考加油站高考来了。作为学业生涯中重要的升学考试,考生们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作为助考的家长们,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后勤,帮助考生们安排好衣食住行。做好饮食保障可以帮助考生们改善精神状态,发挥出更佳水平。
考试期间需要怎么吃呢?以下这些建议请家长们多多注意。
1. 最基础的原则是
安全、卫生、稳妥。
所有的营养建议都要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考生尽量在考试前形成一定的饮食规律,并一直延续到高考结束。如果考试期间突然改变饮食习惯,可能会加重考试的焦虑感,如果考生无法耐受新食物,还可能会出现腹泻、腹胀等症状,影响考试发挥。
2. 正餐尽量在更佳进食时间。
日常生活中,三餐的更佳进食时间大概在7时、12时和18时左右。不管有没有考试,三餐都尽量安排在这3个时间点会比较好。家长和考生可以根据考试的时间适当做一些调整。考试当天,更好根据考试的时间表,将出行的时间都计算在内来安排进餐时间。
3. 选择新鲜食材,
烹调前充分清洗。
尽量采用新鲜食材来烹调,烹调前要洗净,瓜果更好浸泡5~10分钟。做好的饭菜,在室温下存放不超过2小时,隔夜的剩菜别让考生吃。
因为考场较远必须在外就餐的考生,可以提前观察考场附近餐厅的资质以及卫生条件,可以提前尝尝菜品是否合口味。在外就餐就尽量选择卫生等级比较高的餐厅,尽量不点凉菜、烧烤类食物。
4. 每餐都要食物多样,
合理搭配,营养均衡。
每餐都应该有主食、蔬菜,再搭配适量鱼禽肉蛋。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18岁的考生们全天应摄入:谷薯类250~400克,添加适当全谷物和杂粮杂豆;蔬菜450~500克,水果300克左右;1个鸡蛋、150~200克肉类;相当于300~500克液体奶的奶制品。家长们可以在此基础上依据考生平时的食量适当调整。
5. 选择颜色鲜艳的水果,
适当吃粗粮。
家长在准备食物时,可以选择颜色鲜亮的蔬菜和水果。绿色的叶菜、红色的西红柿、黄色的香蕉等,颜色鲜亮容易带来愉悦感,同时也可以提神醒脑,为因考试而焦虑的考生带来一丝轻松。主食可以适当选用粗粮,如小米、玉米、燕麦等,可以健脾消积、润肠通便。但注意排便排气频率过高可能会影响考试的发挥,所以不可过量哦。
6. 把食量固定到合适范围。
每餐的食量可以提早形成一些习惯,整体上不建议全天摄入的总能量太高。摄入过饱,一方面可能会让血糖升高快,产生困意,另一方面也可能会产生腹胀等不适感,影响考试发挥。相反,如果吃得过少,考生有可能会在考试中出现低血糖。考生们不要吃得过少,也不要吃得过饱,可以提前把摄入量调整到合适的范围,基本的食量定好,每天更换不同的主食和菜品。例如,主食之一天是馒头、花卷,第二天换大小差不多的包子、饺子,第三天换量差不多大的米饭、面条。蔬菜的量每天都是一碗或者一盘,品种可以每天换着吃。
7. 加餐避免糖分高的食物。
有些考生可能需要在考试前加餐,要注意尽量避免摄入大量糖分高的食物,以防血糖升高过快产生困意。这也是很多考生刚吃了巧克力满血复活,过了一会儿就想打瞌睡的原因。含糖高的食物一般有面包、蛋糕、糖果、碳酸饮料、巧克力等。考生可以选择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奶制品,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作为加餐适当食用。
8. 别刻意喝咖啡、茶提神。
为了提高考试成绩,考生们可能会考虑补充一些保健品或者依赖喝咖啡和茶来提神。其实,如果做到膳食平衡,保证饮食多样,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已经非常充分,完全不需要额外补充保健品。而咖啡、茶对考生的影响比较大,平时如果没有喝咖啡、茶的习惯,突然喝了之后可能会心慌、更紧张、影响夜晚睡眠等,反而影响考试发挥。考生还是尽量按照平时的习惯来。
9. 少吃生冷、冰镇食物。
高考期间天气比较热,考生们可能会想吃一些生冷或者冰镇的食物,但生冷的食物在卫生安全方面较难得到保证。温度过低的食物对胃肠 *** 性比较大,容易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影响考试发挥。家长们应优先考虑食物安全性,烹饪时把食物都彻底煮熟,防止不洁食物导致肠胃炎。天气炎热,吃点甜美的水果可以消暑解渴,但注意不可过量,更不可以用水果替代主食。
10. 根据需要选择助眠食物。
睡眠是安全的提神神器,保证充足的睡眠,第二天才会精神状态良好。除了心理放松,饮食方面有一些细节可以帮助孩子改善睡眠。一方面,要注意不要吃过饱,不要睡前吃太多食物;另一方面,一些食物含有色氨酸,可以通过影响血清素及褪黑素的代谢改善睡眠,如粗粮、新鲜蔬菜及牛奶。此外,高脂肪鱼(含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比较多的鱼类,特别是深海鱼)在改善睡眠方面也有一些效果,家长们在设计食谱时,可以考虑这些食物。
11. 适当饮水,合理运动。
天气闷热,容易出汗,考生切忌担心考试排尿而不敢喝水,要定时定量饮水,防止中暑。另外,考试期间时间珍贵,一些考生不愿意花时间外出活动,但在早晨和傍晚气温较凉爽时,可以适当活动,如散步,可以帮助考生保持清醒的头脑,保证复习和考试高效率,还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是事半功倍的好 *** 。如果平时没有运动的习惯,不建议特意安排剧烈运动。
祝各位考生
都能考出好成绩。
作者: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 栗达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 何丽
(健康中国)
来源: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给高考生的11条饮食建议,家长们快收好|高考加油站来源:健康中国
高考来了。作为学业生涯中重要的升学考试,考生们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作为助考的家长们,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后勤,帮助考生们安排好衣食住行。做好饮食保障可以帮助考生们改善精神状态,发挥出更佳水平。
考试期间需要怎么吃呢?以下这些建议请家长们多多注意。
1. 最基础的原则是安全、卫生、稳妥。
所有的营养建议都要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考生尽量在考试前形成一定的饮食规律,并一直延续到高考结束。如果考试期间突然改变饮食习惯,可能会加重考试的焦虑感,如果考生无法耐受新食物,还可能会出现腹泻、腹胀等症状,影响考试发挥。
2. 正餐尽量在更佳进食时间。
日常生活中,三餐的更佳进食时间大概在7时、12时和18时左右。不管有没有考试,三餐都尽量安排在这3个时间点会比较好。家长和考生可以根据考试的时间适当做一些调整。考试当天,更好根据考试的时间表,将出行的时间都计算在内来安排进餐时间。
3. 选择新鲜食材,
烹调前充分清洗。
尽量采用新鲜食材来烹调,烹调前要洗净,瓜果更好浸泡5~10分钟。做好的饭菜,在室温下存放不超过2小时,隔夜的剩菜别让考生吃。
因为考场较远必须在外就餐的考生,可以提前观察考场附近餐厅的资质以及卫生条件,可以提前尝尝菜品是否合口味。在外就餐就尽量选择卫生等级比较高的餐厅,尽量不点凉菜、烧烤类食物。
4. 每餐都要食物多样,
合理搭配,营养均衡。
每餐都应该有主食、蔬菜,再搭配适量鱼禽肉蛋。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18岁的考生们全天应摄入:谷薯类250~400克,添加适当全谷物和杂粮杂豆;蔬菜450~500克,水果300克左右;1个鸡蛋、150~200克肉类;相当于300~500克液体奶的奶制品。家长们可以在此基础上依据考生平时的食量适当调整。
5. 选择颜色鲜艳的水果,
适当吃粗粮。
家长在准备食物时,可以选择颜色鲜亮的蔬菜和水果。绿色的叶菜、红色的西红柿、黄色的香蕉等,颜色鲜亮容易带来愉悦感,同时也可以提神醒脑,为因考试而焦虑的考生带来一丝轻松。主食可以适当选用粗粮,如小米、玉米、燕麦等,可以健脾消积、润肠通便。但注意排便排气频率过高可能会影响考试的发挥,所以不可过量哦。
6. 把食量固定到合适范围。
每餐的食量可以提早形成一些习惯,整体上不建议全天摄入的总能量太高。摄入过饱,一方面可能会让血糖升高快,产生困意,另一方面也可能会产生腹胀等不适感,影响考试发挥。相反,如果吃得过少,考生有可能会在考试中出现低血糖。考生们不要吃得过少,也不要吃得过饱,可以提前把摄入量调整到合适的范围,基本的食量定好,每天更换不同的主食和菜品。例如,主食之一天是馒头、花卷,第二天换大小差不多的包子、饺子,第三天换量差不多大的米饭、面条。蔬菜的量每天都是一碗或者一盘,品种可以每天换着吃。
7. 加餐避免糖分高的食物。
有些考生可能需要在考试前加餐,要注意尽量避免摄入大量糖分高的食物,以防血糖升高过快产生困意。这也是很多考生刚吃了巧克力满血复活,过了一会儿就想打瞌睡的原因。含糖高的食物一般有面包、蛋糕、糖果、碳酸饮料、巧克力等。考生可以选择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奶制品,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作为加餐适当食用。
8. 别刻意喝咖啡、茶提神。
为了提高考试成绩,考生们可能会考虑补充一些保健品或者依赖喝咖啡和茶来提神。其实,如果做到膳食平衡,保证饮食多样,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已经非常充分,完全不需要额外补充保健品。而咖啡、茶对考生的影响比较大,平时如果没有喝咖啡、茶的习惯,突然喝了之后可能会心慌、更紧张、影响夜晚睡眠等,反而影响考试发挥。考生还是尽量按照平时的习惯来。
9. 少吃生冷、冰镇食物。
高考期间天气比较热,考生们可能会想吃一些生冷或者冰镇的食物,但生冷的食物在卫生安全方面较难得到保证。温度过低的食物对胃肠 *** 性比较大,容易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影响考试发挥。家长们应优先考虑食物安全性,烹饪时把食物都彻底煮熟,防止不洁食物导致肠胃炎。天气炎热,吃点甜美的水果可以消暑解渴,但注意不可过量,更不可以用水果替代主食。
10. 根据需要选择助眠食物。
睡眠是安全的提神神器,保证充足的睡眠,第二天才会精神状态良好。除了心理放松,饮食方面有一些细节可以帮助孩子改善睡眠。一方面,要注意不要吃过饱,不要睡前吃太多食物;另一方面,一些食物含有色氨酸,可以通过影响血清素及褪黑素的代谢改善睡眠,如粗粮、新鲜蔬菜及牛奶。此外,高脂肪鱼(含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比较多的鱼类,特别是深海鱼)在改善睡眠方面也有一些效果,家长们在设计食谱时,可以考虑这些食物。
11. 适当饮水,合理运动。
天气闷热,容易出汗,考生切忌担心考试排尿而不敢喝水,要定时定量饮水,防止中暑。另外,考试期间时间珍贵,一些考生不愿意花时间外出活动,但在早晨和傍晚气温较凉爽时,可以适当活动,如散步,可以帮助考生保持清醒的头脑,保证复习和考试高效率,还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是事半功倍的好 *** 。如果平时没有运动的习惯,不建议特意安排剧烈运动。
祝各位考生
都能考出好成绩。
作者: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 栗达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 何丽
策划:谭嘉 余运西
编辑:范洪岩
高考期间饮食作息指南 防疫要点要牢记编者按:今日,北京高考正式启幕,广大考生奔赴考场。家长和考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做好个人健康防护?
高考期间饮食作息指南
食欲不好怎么办?别紧张,注意这些!
首先要明白,由于天气炎热甚至闷热,很多人都会有食欲不振。而高考期间,大脑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身体里一些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消耗会增加,作息时间不规律,很容易食欲不振。
所以不要紧张!首先要注意下面这些营养素的补充,像鱼、瘦肉、肝、牛奶、豆制品等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
在食物的做法上,家长也要按照孩子的体质做调整。如果孩子脾胃虚弱怕冷,就要少吃冷饮和凉菜。如果孩子消化不好,就不要给他吃油腻煎炸。如果孩子容易上火,就要吃得清淡一些。凡是有可能发生过敏的食物,或者可能引起胃肠不适的食物,都应当非常慎重。
论“救急”的办法,可以在餐前喝上一杯开胃饮料,比如用山楂麦芽陈皮泡制的茶, *** 也不复杂,可以消食开胃,增加食欲。
而治本的办法,还要从减压入手,尽可能地帮孩子调整心态,切忌在饭桌上谈论高考的话题。
保证良好的睡眠
考前多自我鼓励吧!学会沟通和交流,及时宣泄不好的情绪。比如听听音乐、看看漫画等,能够让人很快变得安静。也可以想象已经高考结束,高考以后美好的生活该如何度过。这些计划可以让人得到片刻放松,抽离高压的状态。
为了保证高效的复习和良好的睡眠,晚餐吃七八成饱即可。多吃蔬菜和豆制品,肉类不宜过多,烹调不油腻,以便餐后不会昏昏欲睡,夜间不至于影响睡眠。
考前要理性,不要冲动
高考生比较常见的症状是紧张和心神不安。考前过于紧张,很容易影响睡眠,很多考生因此更加焦虑。
按说考试前及考试现场出现一些焦虑紧张感是正常现象,而且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注意力,激发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考试。但正所谓“物极必反”,过度的焦虑肯定会带来负面效果。
提醒考生日常生活要有规律,少熬夜,更不必在“围考试期”加班加点。这个时候,也没必要非得很早上床,强迫自己多睡。青少年每天保持7个小时~8个小时的睡眠即可。睡前少接触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
考试应急镇定小诀窍
一是让考生学会情绪调节技巧,通过身体拉伸动作、唱歌等技巧,及时缓解备考中紧张情绪;二是让考生学会应急镇定小诀窍,学习“考前三分钟镇静操”(1分钟深呼吸,1分钟积极想象,1分钟“鸣天鼓”),让自己迅速镇静下来。
高考期间如何预防中暑?
首先,预防中暑的关键在于补充水分。考场上考生应适当多喝水,而不是等到口渴时再喝,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带一些淡盐水,可以有效预防中暑。
其次,休息不足、疲劳的情况下也容易中暑。考生要注意休息,调整睡眠时间,适当做一些运动缓解紧张情绪,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走上考场。
除此之外,考生也要注意饮食。考前和考试期间,多补充蔬菜水果,同时注意丰富食物种类。每顿饭不易过饱也不易过少,更不能不吃。均衡营养,以健康的体魄应对炎炎暑气。
考试过程中,考生出现中暑症状时,应立即举手示意监考员,一般情况下,在监考员的陪同下,考生可临时离开考场到清凉处,补充含盐清凉饮料,如淡盐水、冷西瓜水、绿豆汤等缓解中暑症状。症状严重者则需要送至医院诊治。
高考防疫家长关键提示10条
一是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家长考前及高考期间做好自身的健康监测,如有异常,应向考生所在学校报告,并及时就医。身体不适时,尽量减少与考生直接接触。
二是准备考试物品。帮助孩子准备好口罩、手套、速干手消毒剂等个人防护和消毒用品。提醒孩子严格按照考试规定,携带准考证、身份证以及相关考试用品、防护物品。
三是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家庭成员不共用日常生活用品。尽量减少外出,减少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场所。如需外出,应做好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保持1米社交距离、加强手卫生。
四是掌握基本防疫知识。了解新冠疫情期间高考防疫各项措施,学习传染病防控知识,知悉高考防疫要求和防控措施,熟悉掌握应急应对流程和个人防护要点。
五是注意送考安全。自觉维护考点周边秩序,遵守各考点送考区的相关制度,不进入考点警戒范围,嘱咐孩子按考点指示图或工作人员指引进入考场。将孩子送至考点顺利进校后,自行离去,不聚集、不扎堆,减少交谈,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做好个人防护,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等。
六是休息场所的选择。在考试间隔期间,有条件的考生应回家休息。如需订酒店,尽量采用预约方式,缩短到店时间,提前了解酒店要求,准备好每个人的身份证、健康码等。到店后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人群聚集。进入房间,对公用设备、设施如卫生间和门把手等表面可做清洁消毒,并建议自带个人用品。
七是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或少吃生冷食品,食物应烧熟煮透。家庭制备食物注意关键环节卫生,保证食材新鲜,加工和存放时注意生熟分开。外购即食食品要注意食品的保质期和储存条件。在外就餐时,注意做好防护,减少就餐时间,使用公勺公筷。
八是合理搭配膳食。考试期间坚持规律饮食,家长给孩子多准备清淡、易消化食物,三餐膳食要营养均衡,早餐忌过饱,午餐要荤素搭配,晚餐以清淡为主,不宜喝浓茶和咖啡。
九是适度运动和规律作息。考前要按照高考的时间安排来调整孩子作息,根据孩子的身体素质,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和方式来稍作放松,高考期间不可运动过量。
十是引导考生心态调整。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营造温馨、放松的家庭氛围。可以跟孩子多谈心,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积极、正向鼓励孩子乐观面对、从容应对高考。(人民健康网综合自健康中国、海南日报、人民网-科普中国)
高考如何饮食?记住这6个原则,为考试助一把力“寒窗独耐三千日,浴火凤凰终至尊”,再过几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国考”,很多家长都很关心如何通过饮食调整,以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高考,笔者从中医养生食疗角度给大家几点建议。
1、饮食要日常化
高考期间饮食最重要的是日常化,要做到和平时差别不大,以应季节、时令菜为主,所谓“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吕氏春秋·尽数》),不要为了“补”,过分追求“新”“奇”“贵”。人在高度紧张或压力大的情况下,免疫力会下降,尤其容易出现过敏,考试期间尽量避免食用一些以往没吃过的食物,尤其是海鲜等。
2、进食不要过饱
进食过饱会增加肠胃负担,导致大脑缺氧,抑制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兴奋,影响大脑信息的传递,出现思维迟钝的现象。另外,人在饱餐情况下容易犯困,尤其是下午,所以主张中餐不能太饱,吃个七八成饱,午休起床后再补充点水果或点心。
3、三餐营养均衡
三餐合理安排,做到营养均衡,清淡而不失美味,日常而不失营养。蔬菜与鱼、肉、蛋、水果合理搭配,荤素结合,粗精协调。早餐以碳水化合物的主食为主,比如小米、大米、杂粮粥、面条,可以直接给大脑提供能量需求;午餐则应多补充一些优质蛋白质,推荐“四菜一汤”,时令蔬菜一盘、鱼肉或瘦肉、豆制品各一盘、凉拌菜一份、汤类一份;晚餐在追求清淡的同时,还要兼顾优质蛋白。
4、警惕食物利尿
早餐、中餐,尽量不吃具有利尿作用的蔬菜或水果,如,丝瓜、冬瓜,虽然是很好的应季蔬菜,但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另外,西瓜、绿豆汤,也有利尿作用,在临近考试时少吃、尽量不吃。再有,有的考生为了提神,可能会喝点绿茶,绿茶中的咖啡碱,也具有利尿作用。这些都需要注意,以免到时频繁上厕所。
5、根据运气膳食
根据中医五运六气理论,2018年为戊戌年,为火运太过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高考期间正适“三之气”时段,主位太徴火,客气太阳水,中见火运,天气寒热变化较快,按照运气理论,可以吃点“苦”性的食物,“以苦补之”(可以适当吃点苦瓜、杏仁),同时遵照“岁谷宜玄,间谷宜稷”的原则调整饮食。
(1)早上一杯黑豆浆
“岁谷宜玄”,玄是黑色的食物,推荐吃点黑豆、黑米。一则,黑豆蛋白质含量占36%,且易于消化,可以很好满足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二则,黑豆中还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维生素、微量元素,可以使人保持精力旺盛,还有健脑益智的作用。黑米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大米,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E、B族维生素、钾、镁等多种微量元素,其性平,味甘,具有开胃益中、健脾明目功效,可以有效抗应激反应以及免疫调节等功能。早上可以喝一杯自制的黑豆黑米汁。
(2)晚上一碗小米粥
“间谷宜稷”,稷又称黍、黄小米,为脾谷,五谷之长也。其味甘、性微寒,有健脾养阴,安神助眠等效,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其他优质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B1、B2、胡萝卜素等,可有效平衡情绪。莲子,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健脾养心安神。晚上7-8点,可以喝一小碗小米莲子粥,既可以安神助眠,又可以弥补晚餐的量不足。
具体做法:黄小米一把,莲子(带芯)5-7枚,大枣5-7枚(擘开),水适量,大火烧开,小火煲20分钟,稠、稀适合。
6、食疗缓解紧张
(1)黄花菜可安神养心
黄花菜(又叫金针菜)有除烦解郁,安神益智的功效,它富含卵磷脂,有较好的健脑作用,又称为“健脑菜”。清代名医费伯雄《医醇賸义》中记载了一首处方叫“萱草忘忧汤”。《本草纲目》认为其有“宽胸膈,安五脏,安寐解郁,清热养心”之功效。
高考期间,部分考生心理素质不是很好,由于紧张,会出现心烦不安,失眠,吃点黄花菜可以起到食疗的作用。黄花菜凉拌、烧五花肉都可以。
(2)香蕉番茄舒缓心情
香蕉能帮助人脑产生5-羟色胺,这种物质可以使人的心情变得快乐、舒畅、安宁。另外,香蕉里含有的镁具有消除疲劳、缓解紧张的作用。考生适当吃点香蕉,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以稳定心态,便于正常发挥。
再说说番茄,富含维生素C,可以收到平衡心理压力的效果。番茄可以当水果吃,也可以切片放点糖凉拌,还可以做汤,如:番茄鸡蛋汤、番茄滑肉汤等等,根据个人口味选择。
说时迟那时快
还有几天就要高考了
如何才能让考生们
“吃好喝好”
干劲十足地
走上考场呢?
01
考试如此“烧脑”,多吃点行不行?
高考期间,考生们的脑袋瓜总在“飞速运转”。很多家长担心,孩子频繁用脑,营养可能跟不上。于是,各种肉类齐上阵,还有的会用保健品来“打辅助”。
实际上,饮食太过“隆重”并不好。考试期间的饮食,建议与平时相似,做到易消化、多样化即可。可以适当给孩子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瘦肉等,也可适量吃一些坚果类、豆类食品,这些食物都有助于为机智的脑袋瓜“加油”。
多吃蔬菜和水果也有一定帮助,特别是富含镁和钙的深绿色叶菜,有助于减轻压力。另外,备战高考对眼睛也是个考验,而食物中有些“护眼能手”,比如绿叶菜、橙黄色果蔬等富含胡萝卜素、叶黄素以及其他抗氧化物质,能有效阻挡蓝光对眼睛的氧化损伤。在用眼多的情况下,不妨常吃以上蔬果。
需要提醒的是,家长不要盲目给孩子服用药品或补品。
02
担心犯困,来几杯咖啡可以吗?
高考进入倒计时,考生们可能出现休息不好的情况。因为担心会在复习中犯困,干脆黑咖啡、浓茶、功能饮料无限续杯……没想到,这样几杯下肚,孩子却更紧张了。
在考前,建议大家尽量不喝含 *** 的饮料。一旦发生“醉”茶或“醉”咖啡的情况,反而会使心率加快,加剧紧张情绪。对于考生来说,想让自己打起精神,可以试试劳逸结合的办法——
比如,做1小时数学题可以休息10分钟,到户外活动一下,然后复习其他科目。中间不妨适当加个餐,如吃点水果、坚果,喝一小杯酸奶或柠檬茶,既能补充能量,还有助改善心情。
与其他器官不同的是,大脑所需能量的“独家来源”是葡萄糖。而碳水化合物分解产生的葡萄糖,正是脑力活动更好的“燃料”。怎样获取身体需要的碳水化合物呢?当当当当,答案就在我们常说的各种主食里。
备考期间,建议每一餐都不能缺少主食,以免因大脑供能不足而引起头晕、头痛等不适。选择主食的时候,我们就不要非做“精致男孩”或“精致女孩”不可了,粗杂粮以及薯类同样可以为身体提供碳水化合物,而且,粗粮的饱腹感更强,其中的B族维生素更是丰富。这些营养素各司其职,有助于我们开展脑力活动。
03
饿了发呆、饱了犯困,如何愉快“干饭”?
随着高考临近,有些考生会发现,“吃嘛嘛香”的状态离自己越来越远。长时间饥饿不利于考试发挥,而吃得过饱不仅增加胃肠负担,还容易让人犯困,这可如何是好?
在考前,应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推荐考生吃七八分饱,并且做到按时就餐,以保障身体能量的供给。
高考期间要特别注意食品卫生,尽量少去外面就餐。如果孩子没有胃口,家长做菜时不妨多换一换花样。比如,可选用番茄汁、柠檬汁等开胃的调味料,激发“沉睡的食欲”。考前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减少过于油腻的食品。每餐更好有一盘绿叶菜,适当摄入水果。
举个“栗子”
想获得全面的营养供应,离不开均衡的膳食结构。以下是一日三餐的搭配举例:
早餐:小米粥一份、包子1个、鸡蛋1个(或4~5个鹌鹑蛋)。
上午加餐:水果(如草莓)、酸奶1杯。
午餐:米饭(或馒头、面条等)1碗、西兰花炒牛肉、荠菜虾米豆腐羹。
下午加餐:橙汁1杯。
晚餐:米饭1碗、茄汁鱼片或清蒸鱼、卷心菜炒油豆腐、紫菜小排汤。
晚餐后加餐:牛奶1杯,坚果一小把。
让我们一起,
做考生的“营养后盾”!
作者 |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学教授 蔡美琴
策划 | 谭嘉 余运西
编辑 | 王千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