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同样是椿树,“香椿”和“臭椿”有什么区别?味道差距大,别乱买!
老话说:“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春回大地,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各种鲜嫩的野菜开始磅礴生长。古人云:“不时不食”,就是不是当季的食材不要吃,古人尚且如此,那么当代的我们更应遵从先人说法,所以春天要吃各种新鲜的芽菜,而香椿芽则是春天必食的芽菜之一。
国人食香椿以千年有余,古有李渔说:“菜能芬人齿颊着,香椿头是也”,康有为在《咏香椿》中曰“山珍梗肥身无花,叶娇枝嫩多杈芽。长春不老汉王愿,食之竟月香齿颊”;现在有“三月香椿吐嫩芽,紫色嫩芽枝头挂。未见艳丽度风流,留得美味世人夸”,谚语“三月八,吃椿芽”等说法,由此可见食香椿已经深入人心,深入骨髓。
香椿是香椿树的嫩芽,也叫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美其名曰“树上蔬菜”,它富含蛋白质、脂肪、糖以及维生素C等,具有理气、健胃、润肤、抗菌、消炎等功效。但是香椿还有一个双胞胎兄弟那就是“臭椿”,同样是椿树,“香椿”和“臭椿”有什么区别?味道差距还挺大,别乱买,到底有啥区别?一起看一下吧。
【何为香椿?】
古称香椿为椿,专业术语介绍是一种楝科香椿属植物,原产地中国,起源于长江一带,现广泛种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它的果实呈椭圆形,一般用种子进行繁殖,树木比较高大,树的嫩芽部分可以食用,食用期一般为3到5月份,也可以食疗,对于风寒胃病有疗效。
【何为臭椿?】
古称臭椿为樗,专业术语介绍是一种苦木科臭椿属落叶乔木,因叶基部腺点发散臭味而得名。它主要起源于东北一带,多用于园林绿化,它的嫩芽不能食用,但其果实、根、皮皆可入药,对止血止泻有疗效。
【二者的区别?】
区别一:枝干
香醇和臭椿叶片相似,树干也十分的相似,但是如果仔细分辨,还是有规律可言的,总体来看,香椿的树干会呈条块状剥落,而臭椿的树干比较光滑,无条裂。
区别二:味道
味道是区别香椿和臭椿的一条关键信息,我们吃香椿主要是食其味,香椿的味道可谓是“特殊的存在”,因此也被誉为“野菜界的榴莲”,喜欢香椿的是欲罢不能,而不喜欢的则是抱头鼠窜,甚至说它有“雨天发霉的气息”;但是臭椿则有一股奇怪且难闻的味道。
区别三:叶片
很多朋友都看过,一招分辨香椿和臭椿,那就是看叶片,通常我们会通过看叶片顶端的嫩芽是奇数还是偶数来分辨,如果是偶数那就是香椿,如果是奇数那就是臭椿。这是因为:香椿的叶片总是一对一对的生长,只要是顶端的嫩芽是两片小叶子,那就是香椿无疑;而臭椿叶片也是呈羽状的,但是却是单个生长,所以最顶端如果是一片叶子,那就是臭椿无疑,是不是很简单啊!
香椿臭椿你还傻傻分不清吗?有人说看树干,有人说闻味道,农户说:看这最重要,那就是叶片,所以说同样是椿树,“香椿”和“臭椿”有什么区别?味道差距大,一个臭一个香,千万别乱买。我是晓峰,喜欢晓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记关注吃货峰子哦!
本文由吃货峰子原创,欢迎关注与您一起交流,让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香椿芽提早采收一天,1斤多卖3~5元,提高产量和质量有诀窍每年的春末,北方地区就有一种树上蔬菜为消费者所喜爱,那就是香椿芽菜,实际上,热带地区在二月份就已经开始采收香椿芽菜了,如今产地价格已经从春节前后的上百元下降到65元左右,一亩地露地香椿就可以采收 1000~3000斤,农民一下子就可以有上万元的收入,比起种植什么都赚钱呢!
那么,北方地区是不是也可以将香椿芽卖出高价呢?当然可以,只是需要掌握一些技巧罢了。
比如在商洛市南部一些海拔较低的地方,露地栽培香椿,可以在3月中下旬开始采收香椿芽,每斤能卖到15~20元,到了3月底,香椿芽的价格就降低到10元左右,到了4月5日左右,香椿芽只能卖到3~5元,平均每天降价3~5元,到了最后也只能卖到2~2.5元了,经济效益大大降低。
那么,有哪些 *** 可以提前采收香椿芽呢?经过几年的摸索,终于找到了一些途径,希望能够帮到香椿种植者。
1.有效降低香椿树的高度。
我们在采收香椿芽的时候会发现,在同一个地块,矮小的健壮香椿树的香椿芽更先萌发,而且长得粗壮,质量更好。而植株高度为10米以上的香椿树发芽比较迟,而且香椿芽木质化程度较差,香椿芽质量较差。
实践证明,株高只有2米以下的香椿幼树或者经过矮化栽培的大树,一般比大树提前采收3~5天。所以说,露地栽培的香椿树需要进行必要的修剪,将株高控制在2.5米以下。具体做法就是:
秋季栽植根茎粗度达到0.7厘米以上的一年生健壮香椿树苗,在春季采收香椿顶芽以后进行平茬,保留2~3个健壮侧芽继续生长,当侧芽抽生枝条以后,保留2~3个茎节进行短顶,然后让侧枝任其生长。
第二年在采收顶芽以后再次保留2~3个芽生长出侧枝,最终根据株型形成灌木状香椿树,一般按照三层楼方式进行整枝,将高度超过2~2.5米以上的直立枝进行短截或者平拉,多年生香椿树就可以一次性采摘头茬香椿芽30个以上,也可以间隔20天在采摘侧芽,剩下的枝条根据通风透光等因素进行修剪。
如此进行矮化栽培,一亩地可以种植香椿树2000~3000株,经过2~3年就可以实现丰产的目标。
这种做法更大的好处就是降低了株高,可以明显提前采收香椿芽,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2.地膜覆盖可以提早收获香椿芽 10~15天,一般可以提前采收12天左右。
香椿芽一般在当地温度超过8℃以上的时候发芽,温度在12~14℃的时候发芽较快,而且质量较高,香椿芽在温度达到18℃,以上时抽生茎叶速度明显加快,到香椿芽菜质量严重下降。所以,一般的地区采摘香椿芽的温度一般在14~16℃之间。
原来栽植香椿树苗的时候大多采用黑色地膜,后来人们发现,采用透明薄膜覆盖在香椿树树盘下面,香椿芽发芽时间明显提前,其实,这个道理也很简单,透明薄膜可以明显提高膜内温度和减少土壤水分挥发,根系提前开始吸收土壤水分和矿物质,发芽期当然就提前了。
香椿芽菜属于时令蔬菜,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下,提前采收,就可以供应北方地区的蔬菜淡季,也可以即使出口到东南亚等国家。等到温带地区的香椿芽上市,香椿芽的价格就会很低,几乎没有什么价值了,所以说,采用地膜覆盖,一亩地可以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3.地膜覆盖时间和浇水时间的确定。
地膜覆盖可以增加土壤温度 2~6,但是,土壤温度也只有达到8℃以上才能发芽,所以,地膜覆盖的最迟时间应该是当地温度达到4℃,实际上这个时间段正好是当地土壤解冻温度。也就是说,如果当地土壤有冰碴,就不需要覆膜,这个时间段覆膜难度较大,覆膜质量也较差。也只有当地土壤完全解冻以后就需要及时进行覆膜。
实践证明,如果土壤湿度较差,当年的香椿芽质量也较差,部分香椿树发芽也较迟,可能是土壤缺少水分,根系没有及时苏醒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根系吸收不到充足的水分才会导致发芽偏迟。
所以说,在春季土壤解冻以后,如果土壤含水量较低,就需要及时浇一次水,等到土壤墒情达到合墒以后及时覆膜。覆膜以前更好在窄行距以内撒施一层农家肥和三元复合肥,进行中耕以后再覆膜。
综上所述,也只有有效降低香椿树株高,进行地膜覆盖,再结合浇水施肥,为香椿树供应充足的水分和矿物质,香椿芽才会提前采收,才可以获得高产优质的香椿芽,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如果你所在的地区也有香椿树,不妨跟着操作,看一看具体的效果再进行互动,如何呢?
买香椿,绿叶和红叶香椿有啥不同?弄懂再买不浪费钱,别再瞎买了导语:买香椿,绿叶和红叶香椿有啥不同?弄懂再买不浪费钱,别再瞎买了!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天是何其的美好。民谚云“三月八,吃椿芽”,春天虽然有许多的珍馐美味,但这香味独特、味道鲜美的香椿芽可别错过了。香椿芽被誉为“野菜界的榴莲”,喜欢香椿的是欲罢不能,而不喜欢的则是抱头鼠窜,说它有“雨天发霉的气息”。
中国人食香椿的历史已千年有余,所以香椿是当之无愧的“网红菜”。据元代《农桑辑要》记载:“木实叶香,有凤眼草者谓之椿”。香椿又叫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它富含蛋白质、脂肪、糖以及维生素C等。它是药食两用“树上蔬菜”,具有理气、健胃、润肤、抗菌、消炎等功效,因此李渔说:“菜能芬人齿颊着,香椿头是也”。
香椿具有两大显著特点,那就是价格不便宜、味道不一般。而且自古就有“雨后香椿生木质”的说法,也就是说谷雨过后香椿芽就不再鲜嫩,所以喜欢吃香椿的赶紧下手,错过这一季要再等一年。很多朋友在买香椿的时候会发现,香椿叶子有红色和绿色两种,有人说绿色的比较鲜嫩,红色的已经老了,真的是这样吗?买香椿,绿叶和红叶香椿有啥不同?弄懂再买不浪费钱,别再瞎买了,一起看一下吧。
【不同点】
不同点一:品种不同
其实叶子颜色不同并不是嫩和老的区别,而是二者的品种不同,通常红叶香椿有黑油椿、红油椿、焦作红香椿等,而且树冠比较开阔,树皮是灰褐色的;而绿叶香椿有青油椿、黄罗伞等品种,树冠通常是直立的,树皮是青色或者绿褐色。
不同点二:成熟时间不同
一般情况下,红叶香椿比较耐低温,所以发芽比较早,“三月八,吃椿芽”就是指红叶香椿,因为成熟早,所以吃的周期也比较长,一般能吃到四月份;而绿叶香椿喜温,发芽时间也比较晚,所以谷雨前后能吃到的通常是绿叶香椿。
不同点三:味道不同
从颜色我们可以看出,红叶香椿是属于奔放类型,所以味道比较浓郁,远远便能闻到它独特的香气;而绿叶香椿属于内敛类型,所以味道相对比较清淡,这样就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来挑选香椿了,好吃还不浪费钱,一定不要瞎买。
不同点四:口感不同
红叶香椿光泽感比较强,香味浓郁,纤维比较少,油脂非常丰富,做出来的菜也是香味浓郁,鲜嫩爽口,所以红叶香椿适合于腌制或炒食;而绿叶香椿相对比较清淡,油脂少,不易上头,所以绿叶香椿更适合凉拌。
【相同点】营养价值
不管是绿叶香椿还是红叶香椿,二者的营养结构很是相似,所以在营养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可以随便购买。
【注意事项】
香椿虽然营养丰富,而且美味,但是它也有坏处,那就是它所含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远超出普通的蔬菜和野菜,所以烹饪之前一定要焯水,这样可以去掉大部分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吃起来也更放心。
“山珍梗肥身无花,叶娇枝嫩多杈芽。长春不老汉王愿,食之竟月香齿颊”,从古至今人们一直未减少对香椿的爱。买香椿时,分清“红叶”和“绿叶”,口感差别大,看完是不是明白了?以后就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有选择地购买,别再瞎买了。我是晓峰,喜欢晓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记关注吃货峰子哦!
本文由吃货峰子原创,欢迎关注与您一起交流,让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春菜”C位香椿来喽!这5个品种种得最多具体技术请扫描二维码了解。
“春菜爱马仕”“黄金菜”“镶着金边”“突破了我对蔬菜价格的认知”...... 近日,#香椿一斤卖到80元#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起网友热议。
天气渐暖,“春菜”也陆续上市。毫无疑问,有着“春天味道”之称的香椿占据了“春菜”C位,不论是价格还是话题。
香椿年年有,价格年年高。这是为什么?
物以稀为贵。很多人吃香椿,就是吃个新鲜,头茬更好。
相较大宗类蔬菜而言,香椿属小众类菜品,近几年日光温室内种植香椿,解决了供应问题,而且经济效益可观。本期设施农业专题,便带您走进香椿的世界。
市场行情
近日,某线上买菜平台江苏公共关系经理田飞表示,近一周来,春季时令蔬菜类的销售较上周环比增长50%,其中,草头、香椿、春笋、蚕豆、荠菜占据了人气前五。
部分地区盒马和叮咚买菜这两家线上买菜的App都上架了香椿,盒马标价16.8元/100克,折合一斤84元,叮咚买菜标价20.9元/100克,折合一斤更是高达104.5元。
江苏南京进香河菜市的一位摊主介绍,其实春节前就有香椿头了,那时卖200元一公斤,10元一两。随着各种春菜如菊花脑、野芦蒿、春笋、豌豆叶等蔬菜陆续上市,香椿的价格才刚降下来一点。
据了解,每年三四月是香椿上市时节,不过今年上市较早,比往年提前半个多月。南京半农人野菜基地负责人徐正兵介绍,目前市场上在售的香椿头主要来自云南和四川省,多数是温室大棚里生长起来。预计本月底下月初香椿价格将会大量上市,价格会有所下降。
根据他的经验,当气温在5℃~15℃时,露地香椿头会处在萌芽阶段,而大棚温室内的香椿头会露头,这时可以适量采摘上市了。
种植案例
露天种植
香椿露天种植后第2年就可采摘香椿芽,一般前3年每年只采摘1次,且主要采摘顶芽,以促进侧枝生长,培养香椿树形。当香椿树龄超过3年,因树冠基本定型,其后可以采收3~4次,顶芽、侧芽均可采摘。如果水肥、修剪等管理到位,在香椿的盛产期可以每20天左右采收1次,全年可采摘6~10次。
露天种植按照人工费、化肥、农药、水电费、种苗费等等计算,在整个栽培前期,每亩土地种植香椿大概需要4000元的成本。综合来说,香椿的大概收购价为一斤20元,一年也有上万元的利润。
云南省石屏县新城乡苏成斌在2019年从四川引进红香椿试种,由于气候适宜,通过两年多来的培植,香椿试种获得了成功。红香椿生长周期短、味道香溢,上市时间要比云南本地品种的香椿提前一个多月,近段时间主要销往昆明,深受市场青睐。
苏成斌说,今年1月29日采了一次,采了10公斤左右,160元左右1公斤,前几天采了7公斤,如果市场价变化不大的话,今年十多亩地,每亩收益达八九千元,预估有十多万元的收入。
大棚种植
大棚种植香椿,可提前培育优质香椿矮化苗木,在每年寒露至霜降期间移苗进棚,每亩用苗3000株,一次定植可连续受益5~6年,每年可采8~12批香椿芽。每株每年可产菜头0.8~1.2公斤,丰产时亩产达4000公斤以上,按全年更低售价15~20元/公斤计算,产值可达6~8万元,扣除建棚、购苗、水肥、管理运杂等费用后,每亩每年可获纯利3~4万元,是种植传统大棚蔬菜7倍多。
为了让香椿早点上市,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市城区西部种植合作社负责人谷振林从去年11月底开始尝试在大棚里种植香椿,按照每亩6万株的密度,温度10~20℃的标准。
“大棚香椿之一茬是进棚以后45天,也就是到农历腊月中旬开始头茬采摘;到正月十五左右第二茬开始采摘;第三茬在三月中旬采摘;四月初露天香椿成熟。”谷振林说,“整体来看,从12月份到次年5月底,鲜香椿是不断的。”
谷振林说,他试验种植了二分多地,保守估计前三茬产量可以达到600斤,量产后亩产预计可达2000斤以上,目前新鲜香椿的市场价格是100元一斤,而且供不应求。
品种推荐
香椿在我国已有超过2000年的栽培历史,品种也比较多,下面简单介绍5个种植较广的品种。
红香椿:嫩芽初生时,芽薹及嫩叶为棕红色、鲜亮,6~10天长成商品芽,叶柄粗壮,脆嫩多汁,香气浓郁,渣少味甜,无苦涩味。耐低温,较早熟,适合大棚栽培。
红芽绿香椿:嫩芽初生时,芽薹及嫩叶为淡棕红色,6~10天长成商品芽,由于香气较淡,品质不如红香椿。不过该品种发芽早,产量高,可作大棚促早栽培。
黑油椿:嫩芽初生时,芽薹及嫩叶为紫红色、油亮,8~13天长成商品芽,叶片肥壮、脆嫩,香味浓郁,味甜。生长势强,喜肥水,适合在平原地区及肥沃的山地栽植。
褐香椿:嫩芽初生时,芽薹及嫩叶为褐红色、鲜亮,展叶后呈褐绿色。8~12天长成商品芽,色正味香,不过略带苦味。该品种不耐旱、寒,部分自然矮化,适合设施栽培。
薹椿:幼芽不易木质化,而外形和质地又似菜薹,因此得名。8~13天长成商品芽,香气浓郁、甜中略带苦味,采收期长,是保护地栽培的优良品种。
技术指导
香椿适宜在平均气温8~10℃的地区栽培,抗寒能力随树龄的增加而提高,喜光,较耐湿。北方寒冷地区冬季香椿可在设施内越冬或培土防寒,长江中游地区香椿可在露地越冬,也可在冬季移至大棚等设施中越冬。近年来,矮化密植栽培大面积推广,通过整枝、修剪等技术来增加香椿芽产量,效益高于传统种植。为有效控制树势、矮化树体,当香椿芽长到15~20厘米,而且着色良好时开始采收。之一茬椿芽要摘取丛生在芽薹上的顶芽,采摘时要稍留芽薹而把顶芽采下,使留下的芽薹基部继续分生叶片。采收宜在早晚进行。采收次数要结合椿树长势情况,不要超过4次。 种1次采收多年,一年可收4茬。(农业科技报综合)
“溪童相对采椿芽,指拟阳坡说种瓜。想是近山营马少,青林深处有人家”又到了“采椿芽”的季节了,说到椿树你又了解多少呢?
吃椿树芽的历史
自古以来谷雨前后我国就有吃椿树叶的习俗,但这个“自古”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逍遥游》中写道:“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逍遥游》的作者庄子生活在距今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这样算来,椿树至少在战国时期已非常普遍了。从庄子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香椿树寿命很长,因此香椿在我国一直也是长寿的标志。身为吉祥树的象征,上古神树——香椿树在我国的种植历史自然是十分悠久,但是香椿被当做菜食用的历史又如何呢?
相传在汉代我国已经有吃香椿的做法了,据可查史料记载我国唐代已经食用香椿芽了,甚至一度成为贡菜。宋代《本草图经》中写道:“椿木实,而叶香,可啖。”,苏轼也曾道“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芽寒更茁。”从史书记载和名人诗句中我们不难看出食用椿树叶在我国已是由来已久的事情了。除了登上餐桌成为美食之外,香椿还是一味中药。
椿芽比肉贵?
椿芽的价格确实要比普通的猪肉贵,这一点对爱吃春菜的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奇事。据科学兴农了解,目前市场上的椿树芽的价格普遍在20元左右一斤,价高自然是有价高的道理的。首先椿树芽不是普通的蔬菜,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而香椿叶正是这个“稀物”。香椿芽不能像普通蔬菜那样大面积的种植,产量自然不高,价格当然也是要对得起产量的。其次,椿树芽不愁销路,如果说椿树芽没有市场,产量再低也不至于有高出普通蔬菜的价格。椿树芽的食用时间一年之后也就三四个星期而已,大家都是抱着尝鲜的心态购买椿树芽的,对于这样的价格并没有太不可接受。再者,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偶尔的高消费也是能够被理解的。在此也希望诸位都实现“香椿自由”。
香椿是否有毒?
几乎每年香椿上市的时候,多多少少能看到些关于香椿有毒的消息,真的是这样吗?香椿本身并没有毒,但是不同季节、生长程度不同的香椿当中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这种物质大家应该有所耳闻,服用过量的亚硝酸盐会引发中毒,当然抛开剂量谈毒性那就是耍流氓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谈谈剂量的问题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规定,人在一天内摄入每千克3.6毫克的亚硝酸盐都是没问题的。而春季香椿嫩芽当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非常低,想要达到中毒剂量那可是得吃上10公斤左右的香椿了,这样说来想要中毒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
当然,能够更大限度地限制摄入亚硝酸盐的剂量是更好的。 *** 也是有的:
首先我们要挑选最鲜嫩的香椿嫩芽食用,这部分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都不高。
其次,不要长时间存放香椿叶,尽量吃新鲜的。
再者,食用之前一定要记得焯水,时间控制在1分钟左右即可,实验证明焯水后的香椿叶当中的亚硝酸盐可以减少三分之二左右。并且香椿的香气是不溶于水的,焯水并不会降低香椿的特殊香气。
“雨前椿芽嫩无比,雨后椿芽生木体”趁着春光大好,莫要辜负了正值鲜嫩的椿芽,劝君莫辞更坐啖一口这春日里最鲜的椿味!
200元/公斤!应季香椿上市,尝鲜别买成“四季椿”生活在云南,
春天餐桌上怎能少得了“椿”的香气。
这不,这几天昆明本地应季香椿上市,
吸引了不少市民寻“椿”而来。
绿杆杆、紫叶叶,香椿的独特香气总能吸引食客。24日2月一大早,篆新农贸市场售卖香椿的摊位前就热闹起来。
市民:“香椿多少钱一斤(公斤) ?”
商户:“200元。”
市民:“少了不卖吗?”
商户:“少了买不到,这两天香椿还少,你看这是本地香椿。”
这位大哥为了尝鲜,一口气买了半公斤。
商户:“这两天一个椿园只产4或5斤椿,比之前稍微多了一点点,但也不很多,我们一天就卖那么一点点,200元一公斤也是好卖的,应季的椿就好吃一点。”
市民:“香椿是云南非常好的一种食材,春天香椿是正在季节上,贵一点也无所谓,因为也吃不了多少。”
市民:“才上市吃一点,贵一点也没关系,尝一下,上市了肯定要尝一下的。”
隔壁这家商铺也有香椿售卖,只是量更少,商户介绍,她家的这些香椿大部分来自昆明周边,时价是180元一公斤,预计到下午就能全部卖完。
不过商户们说,
本地应季香椿上市后,
“四季椿”就基本无人问津了。
那什么是“四季椿”?
“四季椿”和本地应季香椿
有什么区别呢?
商户:“七八月份、五六月份我们也在卖,那个椿常年都有,但是味道就没有应季椿好吃。像头水椿、二水椿,会有这个小盘盘,四季椿没有,光光的一根杆杆就是四季椿。”
除了外形上有区别,
目前“四季椿”的价格也比应季椿低不少。
小伙伴们
挑选的时候可要看准喽~
记者:郑茜嘉 江涛
来源: YNTV2都市条形码
成都头茬“春菜”上市,香椿一斤卖到100元,你愿意尝鲜吗?立春后,
又到了“春菜”尝鲜季,
在很多地方,
“春菜”人气榜必有香椿的一席之地。
近日,微博话题“香椿一斤卖到80元”冲上热搜。看到香椿的身价,有网友调侃说,“我家门口好像有十来颗树?现在就打飞车回去摘!”
在成都蔬菜市场上,
香椿人气如何?
哪些“春菜”物美价廉?
2月14日,
四川在线记者走访了
成都部分农贸市场和商超。
农贸市场鲜见香椿 一斤卖到100元
14日上午,四川在线记者连续逛了两处农贸市场、一处大型超市,都没有发现香椿的影子。
“老板,成都椿芽什么时候上市?”记者向一名蔬菜摊主咨询到。“头茬椿芽已经上市了,就是价高、量少,八九十元一斤。”摊主冯先生说,现在太贵了,怕没人买,就没进货,要吃的话,建议再等一段时间。
“大概什么时候卖?”面对记者的问题,冯先生坦言,快的话10多天,慢的话个把月。这主要看天气,气温高,椿芽树发芽得就快,产量就高,价格自然就下来了。他说,等到批发价五六十元一斤的时候,香椿就会大量上市。
记者现场走访的农贸市场时,虽然未发现香椿踪影,但是在外卖平台上,却有不少生鲜、蔬菜商家正在售卖香椿,价格每斤在百元左右。
在“叮咚买菜”上,12.9元一盒(100克)的红椿芽,产自云南昆明,目前显示“补货中”。而美团外卖上,不少商户售卖的四川本地椿芽,主要产自凉山等温度较高的地方地。价格方面,本地香椿卖到50克10元左右,一斤价格则高达100元。
一家线上蔬菜冻品店老板告诉四川在线记者,由于香椿刚刚上市,所以目前售价比较高,但挑选的都是最精品的“嫩头”货,而且基本上按照老顾客的预订需求决定进货数量,散装售卖较少。
为啥香椿这么贵?蔬菜批发商张玉敏说,香椿的价格是和嫩度新鲜度直接挂钩,芽越嫩越新鲜越好吃,价格就越贵。本地香椿刚上市的时候,价格更高,加之今年气温回升慢,香椿身价分分钟破百。然后随着香椿越长越大,那是一天一价,等到了三月中下旬,价格能跌到三四十元一斤。
“香椿炒蛋好吃,买一盒就够了。”市民李阳阳是香椿爱好者,她在外卖平台上买了二两香椿尝鲜。“虽然价格贵,但买得少,也就没什么压力。”
鲜翠“春菜”价格偏高 小份装受消费者欢迎
走进农贸市场,记者在蔬菜摊看到,芥菜、马兰头、菠菜、蒜薹、莴笋、菜苔等“春菜”也在陆续上新了,特别鲜翠,还淋着水,摊主忙前忙后张罗着,给顾客装菜上称。
荠菜又被称为“报春菜”。“五块多一斤,比春节期间,便宜了三四元。”一位摊主说,荠菜更好吃的做法当然是剁碎了,放在饺子馅里或者春卷馅里,都很好。
红油菜苔和青油菜苔是市民餐桌上最常见的“春菜”,几乎每个摊位上都能见到,它们被扎成一把把,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一斤五六元。
马兰头也是在卖的“春菜”之一,不过不是天天有。摊主席女士告诉记者,马兰头相对贵一些,每斤七八元。
在摊位上,购买豌豆、毛豆的市民也不在少数,摊主趁着休息的空当,将饱满的毛豆和豌豆从豆荚里剥出来售卖,“剥好的豌豆20元一斤,毛豆8元一斤,新鲜得很。”在李先生的摊位前,他这样给顾客介绍着。
在“叮咚买菜”等外卖平台还推出了“春菜”尝鲜专区,200克折耳根叶5.9元一份,500克春笋12.8元一份,300克嫩芹菜7.9元一份,小份包装的“春菜”价格较低,受到喜欢尝鲜的消费者欢迎。
张玉敏说,目前,气温还比较低,没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所以“春菜”的供应量不大,大多数“春菜”价格较高。未来随着天气回暖,蔬菜品种将会更加丰富,预计价格会再下跌一些。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野菜纷纷上市,
你愿意花高价尝鲜吗?
记者:文莎
来源: 四川在线
“秋椿”来了!比春天香椿便宜一半!真“香”来源:央视财经
每年春季上市的香椿,秋冬季也有售卖。在云南,当地的香椿可从秋天开始一直采摘到春节前。
记者来到昆明篆新农贸市场,发现有不少香椿售卖。蔬菜经营户告诉记者,红河州秋冬天随时都有,在他们那边是正季节。
记者了解到,现在上市的香椿产自红河州,从秋天开始可以一直采摘到春节前,因此当地人称为秋椿。比起春天的香椿,秋椿的价格更实惠。
云南昆明篆新农贸市场蔬菜经营户:现在一公斤卖五十元,比起春天便宜多了。春天一上市,每公斤是一百多元、七八十元,买的人挺多的。
吃过一次香椿,就懂了什么是灵魂的升华曾有人讲,春天是可以用味道描绘的。
细心的人能从食物中吃出阳光和微风的气息,万物争相复苏,很多时候一口就能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
只要保持足够的好奇心,人总会通过味蕾在这个季节里发现新的温情,并且重拾对未来应有的展望。
直到我遇见了一盘香椿。
对于爱好者来说,香椿是大自然更高级的抚慰,所有春味都浓缩其中,但在另一些尝试者看来,它的功能主要是唤起对生命的珍视。
这部分朋友常在经历过它的洗礼之后认识到人类本身的有限与渺小,血压也会在口腔与鼻腔的双重辅助下逼近峰值。
此刻他们知道,仅凭自己是无法处理那些高密度信息的。
每年都有人把过去的自己留在春天,毕竟只需要一次冒进,就能永远得到香椿的烙印。
他们说一片香椿叶中蕴含着一个完整的世界,一旦吃进嘴里,大脑就会过载,溢出的部分最终会沾染在灵魂深处,一生挥之不去。
遭受住了这种等级的考验,就有机会在那个瞬间开悟,人生走向从此变得清晰。
它和一般的菜品不同,早已参透了事物发展的本质,从不在自身之外的地方寻求归宿,走得是万法归宗的路子。
烹饪方式与它无关,任何味道都无法动摇它的主角地位,就算拿生化武器跟它一块炒,最终也得演变成香椿味的生化危机。
“香椿面前万物平等,没吃完放在冰箱里,浓郁的味道无差别拥抱所有东西,水果拿出来都是香椿味的”
“小时候我妈买香椿回来炒鸡蛋,强调这个东西特别好吃,是她从小就吃的美味。”
“结果她刚在厨房焯水,我爸从屋里出来,问我是不是拉裤子了。”
香椿、香菜、折耳根,并称植物界三大黑暗领主,在各自领域都已经达到了扛把子级别。
它们拥有不同的攻击手段,但共同点是都凝聚着大地的所有厚重,在功效上常常殊途同归。除了给人提供必要的营养成分,也直接证明了集体环境中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
要是盲目自信的话,很可能还没来得及品鉴,先把自己给交代了。
“人们说吃过香椿,就明白了春天的味道,我试了,也明白了,就是南方春季回南天发霉的味”
香椿是价格最夸张的时令菜之一,也算是某种特别贵的春季限定梦魇。
不少人吃过之后都为它留下了生命中之一首诗歌,简短的表达里浓缩的全是故事。
真诚向来是创作的根基,你从每一份作品中都能体会到那种纯粹的情感波动。
作为杀伤力远超榴莲的极限狠货,香椿一直用行动谱写传奇。
有人说那种感觉就像是用过期消毒水冲泡蚕屎、鸡屎、牛粪的混合物,再辅以春泥,撒上点化工厂排出的废液,最后使用陈年抹布进行过滤,一口就能让人吃出前世未消的恶业。
也有人说那其实是地球母亲的召唤,比如那股气息总在冲过天灵盖之后调转矛头向着脚底进发,仿佛要拉着你回归地心,吃土都没有它的土味大。
经过这么一次简单的循环,人就会窒息。
“看人们都说好吃就买了一些,做到一半直接倒了,跑到阳台猛吸了好几口空气才缓过来。”
“像那种来自地狱深处的味道,闻了就要下去。”
你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他们的血泪史,据说这些朋友们都是从遇到香椿那天起才开始挑食的。
“油漆、煤气、汽油、驱蚊水,这些都只是我闻到的一部分,之一次和它相遇时,以为有人把农药喷到我脸上。”
“眼眶不自主湿润,胸腔开始肿胀,神经伴随着干呕一阵阵抽搐,那时候我感觉晕车了,喝两罐酸奶都没用,最后干了一瓶藿香正气水才压住。”
“关键这东西后劲比白酒还足,吃一口一下午都在打香椿嗝,打一次就把自己熏晕一次。”
很难说有多少人在它的帮助下得到升华,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一位都发掘出了自己的文学天赋。
他们从中得到某种共同智慧,纷纷表示以后再也不敢踏入香椿的势力范围。
“像在给自己主动投毒,每一口都像在上刑,之后家里人吃香椿我就去朋友家蹭饭”
“小时候家里有课香椿树,那段日子每天都是我人生的至暗时刻,有一回我妈硬塞给我一块,我当场就吐了。”
“我爸妈特别推崇这玩意儿,为了更彻底表达它又营养又香的意思,还把洗了香椿的水拿到客厅到处洒,幼小的我真分不清这是认真的还是戏谑。”
“香椿进门,我不进门,它比豆汁儿可怕多了,到现在我也不懂为什么有人喜欢吃樟脑丸。”
而在狂热爱好者心里,一样不理解怎么会有人吃不下这种美味,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它更耐人寻味了。
他们知道香椿承受得起任何赞美,基本等于幸福的代名词,连吃三天是常规操作,真正的狠人为了摘香椿能把核桃树都薅秃了。
有位同事告诉我,香椿是春天的恩赐,也是餐桌上的灵魂,最朴素的手法就能激发它的更佳状态。
在他的介绍中,香椿炒鸡蛋,给肉都不换,裹上面糊下锅炸,任何天妇罗都得被吊打。
如果和辣椒粉一块做成香椿辣子,那么再普通的馒头都会被点化成超越菜系规则的圣物。
“因为市场上总是买不到新鲜的,我妈自己种了一颗香椿树”
可以说这就像是个天然的人群分水岭,爱与怕在它身上都已经走向极点,进入本能反应的范畴。
或者说香椿本身就是矛盾文学的典范,换个角度看,人只是它表达自我的载体,一切精髓都在个人口味里。
爱它的人为它开发出许多种做法,但对于怕他的人来说,只是多了几种死法。
“全家除了我都爱吃香椿,我一度怀疑自己不是亲生的,舌头跟鼻子告诉我这玩意显然应该叫臭椿。”
“后来我妈说真有个东西叫臭椿,香椿都这么狠了,臭椿得多臭啊。”
香椿为偶数羽状复叶,梗没毛,比较光滑,臭椿有奇数羽状复叶,梗有毛,叶基部有粗齿,叶背部有腺点
事实上香椿早就出现在了人们的食谱中,也一直被赋予不同的情感色彩。
北宋嘉祐年间苏颂在《本草图经》中表示:“椿木实,而叶香,可啖”,南宋时期小孩出门玩都能摘两根回家。
到了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香椿叶苦、温,煮水洗疮疥风疽,消风去毒”,徐光启认为它适合用来救荒,戏曲作家高濂还记录过人们把新鲜香椿当茶泡的壮举。
如今它仍然在被继续开发,并且在各种层面占据着主动权,属于大哥中的大哥。
在媒体报道中,香椿原产于中国,拥有相当长的历史,长到快跟恐龙平辈了。
它体内携带谷氨酸和含硫物质,以及各种挥发性芳香成分,好比把草莓、大蒜、韭菜、丁香、坚果等等东西混在一起,然后再加点味精,很容易让人难以招架。
我之一次吃到香椿是在上幼儿园时,最后一次也是。
当年食堂每天只提供一种菜,就是香椿拌咸菜,连续吃了三个月,导致全班都吃出了PTSD。
我也曾多次希望与香椿和解,毕竟那些菜看起来都太好吃了。
只要在饭店里发现它,我还是会点一个试试,那种感觉很奇妙,复杂的回味和情感波动相互交织,永远尝试,永远干呕。
当然每回都以失败告终,因为浓郁的味道早已彻底印在了潜意识里。
被磨练的次数越多,就越会明白,餐具只不过是渡河的舟,它不愿意走胃,更想走心。
-
资料参考:
让人又爱又恨的香椿,究竟是香的还是臭的?——科普中国
在那春天里,古人与野菜们的爱恨情仇——北京青年报
知乎
微博
香椿树因其木材质量高和香椿芽是很好的蔬菜被人们重视和熟悉。
今天我主要谈谈香椿树上结的香铃子和香椿籽的主要用途。
一,关于香铃子
香铃子也叫香椿铃,指的是香椿树上结的果实。香椿树一般在栽植七八年后才能开花结果,在五六月开花,9-10月果实成熟。香椿果实是蒴果,成熟前是长椭圆形,不开裂,绿色,长2-3.5公分,
之后随着成熟它变成黄色最后变成深褐色,并且果皮5裂,露出里面的白色中轴和种子,看起来像铃铛状,故人们常叫香铃子。
香铃子的用途主要有两个方面:
之一,香铃子自古以来就是一味中药,在《本草纲目》等医书中都有记载,其味辛、苦,性温,具有除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功效;主要含有川楝素、甾醇、鞣质等有效成分。药用时请遵医嘱。
第二,在农村一般除了有人采集收购外,大部分成熟的香椿果实作为燃料烧柴用。因为香椿的完整果实要在九月份刚成熟看见它的表皮转黄色未开裂时采集,蒴果开裂后种子非常容易飞散的,之后的香铃子仅剩下果壳了,其利用价值就下降很多。
二,关于香椿籽
香椿籽就是香椿的种子,通常在九十月成熟。它在香椿果实的里面,有多粒,外观形状有三角形、半圆形、菱形等,种子一面扁平,一面中央稍突起,长5-7毫米,表皮红褐色,种子一端有膜质长翅。
香椿籽主要有一些用途:
之一,香椿籽是播种育苗的繁殖材料。香椿和其他种子植物一样,有性繁殖主要材料就是种子。
当然生产中香椿树繁殖有播种、分蘖、埋根、扦插、组培等,但播种繁殖仍然是基础繁殖,其优点是 *** 简单,出苗量大,需要注意的是香椿种子采集后必须干藏春播,它的种子很容易失水丧失生命力的。
第二,香椿籽榨油。种子含油率38%左右,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食用,另外香椿籽油还含有挥发性的萜烯类化合物,使香椿籽油香气浓郁,可作为调味剂使用;其油也可用于 *** 肥皂、油漆等工业用。
第三,香椿籽目前还用于培育椿芽菜。选择饱满种子,通过无土栽培方式,培育香味浓郁、鲜美可口的香椿芽菜,深受人们喜爱。
第四,香椿籽的药用价值与香铃子基本相同。
以上就是香铃子和香椿籽的主要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