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圆是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又被称为龙眼,中国南部地区广泛种植桂圆,其果肉吃起来很甜,还可以晒干当做药物使用,其性质温和,能养血安神,补益心脾,对气血虚弱、健忘、失眠等症状有改善效果。但生活中并非所有人都可以吃桂圆,应该去详细了解。
1、糖尿病患者
桂圆虽好,但要考虑身体适应情况,不能吃的情况下应该远离,其中有严重的糖尿病在发展,更好少吃桂圆。有的人经常吃桂圆干,觉得其营养价值高,又可以补充能量,多吃一定对健康有帮助,但桂圆干吃起来很甜,原因是糖分含量丰富,而已经糖尿病严重了,胰岛功能降低后没有足够胰岛素分泌出来参与糖类物质代谢,还摄入许多糖分无疑会让病情加重,应该少吃为好。
2、哮喘患者
出现哮喘之后患者会有喘息、胸闷、呼吸不顺畅等症状,而桂圆性质温和,吃太多比较容易上火,对于哮喘的人来说不友好,有时身体不适应,疾病刚好在发展,吃太多桂圆会加重病症。为了规避风险,有哮喘发展除了配合治疗还要饮食调节,多吃清肺,润肺的食物,那些容易导致上火的东西少吃。
3、肝火旺盛的人
桂圆虽然营养价值高,但肝火旺盛的人更好远离。许多人肝脏无法保持功能良好,原因是作息错误、辛辣饮食、情志失调,多方面因素影响让肝脏内火旺盛,在肝火旺盛影响下口臭、眼睛分泌物多、口干、口苦等症状明显,应该积极降肝火,提高肝脏功能,此时可以选择蒲公英、金银花或者菊花泡水饮用。而桂圆性质温和,吃多了会上火,原本就肝火旺盛继续吃很多桂圆,无疑是火上浇油。
4、对桂圆过敏的人
根据自己体质去选择食物,才能提供营养物质的同时确保安全。但有的人本身不适合吃桂圆,原因是吃了桂圆后获取里面某些营养成分,会有过敏表现,属于易过敏体质的人更好到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查,才能了解对哪些物质会过敏,后续远离来防止过敏现象反复。而在吃桂圆后皮肤起红疹,发痒,说明有过敏现象,也不能继续吃桂圆了。
5、痛风人群
痛风出现给患者带来困扰,该疾病发展期间过多尿酸不断累积,会给关节带来伤害, *** 关节后产生炎症,患者才会多个部位关节或者骨骼产生疼痛感,甚至活动能力下降,除了配合降尿酸药物使用,还要调整个人饮食,在生活中远离高嘌呤的食物。虽然桂圆不属于嘌呤丰富的食品,但由于其糖分含量丰富,吃太多会让血糖变化影响尿酸排泄,不利于痛风病情改善。
南方“人参”——中药龙眼肉龙眼别名桂圆,与荔枝、香蕉、菠萝(凤梨)同为华南四大珍果。历史上有南“桂圆”北“人参”之称。龙眼肉为临床常用名贵中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言其“味甘平,主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魂魄,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
龙眼肉的传说
相传在哪吒闹海那年,哪吒打死东海龙王三太子,还挖了龙眼。这时正好有个叫海子的穷孩子生病,哪吒便把龙眼给他吃了。海子吃过龙眼后,病就好了,长成彪形大汉,活了一百多岁。
海子死后,其坟上长出一棵树,树上结满像龙眼的果子。人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果子,有个胆大的人拨开一个,放入口中,真是香甜可口。大家吃了这个果子,不但没有什么危险,而且身体也变得越来越强壮。自此之后人们把这种果子当作一种补药吃,并叫它为“龙眼”。在东海边家家种龙眼树,人人食龙眼肉。
龙眼肉的来源
龙眼肉来源于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夏、秋二季采收成熟果实,干燥,除去壳、核,晒至干爽不黏。外表棕黄色至棕褐色,半透明,外边面皱缩不平,内表面光亮而有细纵皱纹。薄片者质柔润,囊状者质稍硬。气微香,味甜。以肉厚、片大、色棕黄、味甜者为佳。
龙眼肉的功效及临床应用
龙眼肉,又名桂圆、桂圆肉、龙目、圆眼、龙眼干、元肉、蜜脾等。味甘,性温。归心、脾经。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临床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的治疗。
龙眼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龙眼肉中含有葡萄糖、蔗糖、胆碱、蛋白质、腺嘌呤、有机酸、脂肪、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化合物。药理研究可知龙眼肉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焦虑、抗癌、改善记忆、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内分泌及神经调节作用等活性。
含有龙眼肉的药用制剂有升气养元糖浆、归脾丸、归脾合剂、参茸保胎丸、培坤丸等,从其配伍制剂可见,符合龙眼肉补益等相关功效。
龙眼肉的使用禁忌
龙眼肉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孕妇体内多有热,不宜使用;发热、风热感冒、咳嗽咳痰、牙龈肿痛、大便秘结、口疮、湿阻中满者忌服。
结语
龙眼肉为药食同源类中药,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有“果中极品”的称号。龙眼味甜可口,但并不适宜所有人群,在食用或药用时注意其相关禁忌。一般人群一次进食也不宜过多,否则可引起腹胀、消化不良等不适。倘若使用其相关药用制剂,一定要在中医师辨证论治下安全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2.陈彦林,遆慧慧,张名位,等.龙眼果肉的健康效应及主要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3.胡家虎,李国平,包朗.龙眼肉的本草考证
4.沈玉彬,郝二伟,杜正彩,等.龙眼多糖化学结构、构效关系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5.张百川.龙眼肉的营养成分和功能性研究及质量鉴别
6.刘振启,刘杰.龙眼肉的鉴别与应用
7.韩冬梅.“南方人参”龙眼
8.张馨远.龙眼的食用与保健
9.祝之友.龙眼的药物解读
10.张兴.认识身边的中药——龙眼肉
正值金秋时节
龙眼、大枣、枸杞
这些应季的养生佳果可不能错过
别看它们小小一枚
吃对了对于秋季养生事半功倍
小圈特地找来这3种
既能“鲜”吃
也能“干”吃
吃法不同 营养功效也不同
快来和小圈一起一探究竟吧
01
龙眼
谢雁鸣
中国中医科学院
首席研究员
岐黄学者
鲜
龙眼
营养
具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及矿物质。
功效
可抗衰老,补益心脾。鲜吃时作为水果,龙眼汁水比较多,可生津止渴。
温馨提示
鲜龙眼会更湿热,吃多容易口干上火,更大食用量15~20颗/天。
干
桂圆
功效
龙眼经过炮制后成为桂圆。因为水分被抽干更易保存,且入药时更能补气补血、安神、提高免疫力,药用价值更高。
营养配方:西洋参桂圆菊花茶
【 *** *** 】:菊花6g、西洋参10g、桂圆6g进行煎煮饮用,注意每天饮用不超过2000毫升。
【功效】:益气养阴、补气补血。
温馨提示
桂圆虽为药食同源食品,但更偏药用,咱们尽量遵医嘱食用~
02
枣
鲜枣中维生素C含量非常高,每100克中高达243 毫克,是柠檬的11倍,被誉为“活维生素C丸”。
温馨提示
中医认为鲜枣性质甘凉,多吃容易生湿热,容易肚子胀等。
晒干之后的红枣从凉性变成了温性,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等功效。其中小红枣最适合作为中药材与其他药物进行配比,药用价值更高。
营养配方:红枣核桃派
【 *** *** 】:核桃仁上下火160℃烤制15分钟,大枣上锅蒸8分钟。之后在大枣中塞满烤好的核桃仁。表层撒生芝麻后烤箱预热160℃烤制15~20分钟。
【功效】:补气养血。
温馨提示
痰湿体质、容易上火、处于感冒初期或是患有糖尿病的人不宜多吃枣~
03
枸杞
童文新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综合内科 主任医师
王瑛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二级研究员
枸杞鲜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钾、镁、铁等矿物质、胡萝卜素、膳食纤维以及枸杞多糖、甜菜碱等多种有益健康的成分,容易被人体吸收。
不过新鲜枸杞对保存和运输条件要求较高,所以市面上较为少见。
相较于鲜果,由于经过了一定加工,难免会有部分营养流失,但其本身仍然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具有滋补肝肾、清肝明目、润肺、补益气血等功效。
温馨提示
枸杞虽好,但如果正在感冒,或者身体有炎症时不建议食用~
部分来源|人民网
来源: CCTV生活圈
这个补益心脾小甜果,最适合孩子长夏吃夏季正是水果丰收的季节,之前向家长们介绍了西瓜、山竹、黄皮的吃法。最近,大街小巷的水果店都有很多新鲜龙眼上市,今天就来详细讲解一下龙眼,要怎么给孩子吃更好,还会介绍一些适合孩子夏季用的龙眼食疗。
我经常强调,儿为虚寒。孩子天生体质是虚寒的,所以,在夏季时,只要是在孩子消化好、无病痛的情况下,给他们吃一些性味温热的水果,对他们的虚寒体质是有好处的。
而龙眼,就是夏季应季的温性水果之一。《本草纲目》有记载:“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盖荔枝性热,而龙眼性和平也。”意思是吃或者品味以荔枝更好,而滋补身体的话龙眼就更胜一筹。这就证明了龙眼性味比较平和,其热性没有荔枝强,吃了也没有那么容易上火,所以更适合孩子吃,吃对了还能有调补的作用。
龙眼能补益心脾,最适合长夏吃
龙眼具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有关龙眼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后汉书·南匈奴列传》:“汉乃遣单于使,令谒者将送……橙桔、龙眼、荔枝。”此后,在许多古籍中也都有记载,如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云:“龙眼一名益智,一名比目。”
有些家长会分不清龙眼和桂圆,其实龙眼又叫“桂圆”,是属于同一种水果。从树上采摘下来的,剥开壳水淋淋的新鲜水果,一般称为龙眼。而新鲜龙眼肉被晒干后入药,则被称为“桂圆”,常用来煲汤、泡水、煮粥等。
龙眼是个滋补的“老前辈”。其性温,味甘,归心、脾经,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与荔枝、香蕉、菠萝同为华南四大珍果,历史上更是有“北人参,南桂圆”之称。由此可见龙眼的滋补功效。
● 长夏吃龙眼有什么好处?
夏主心,长夏主脾,而龙眼入心、脾二经,能补脾补心,最适合在夏季,尤其是长夏吃,具体的功效主要有两点:
1、补脾养血:龙眼肉入脾,能起到补脾的功效。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化生之源,气血是脾胃吸收食物里的营养物质转化而来。当脾胃好,气血生化有源,气血状态自然会好,因此龙眼补脾之余,还能起到养血的功效。
2、补心安神:龙眼肉入心,能专攻心脾两虚造成的“烦”。小儿脾常不足,当他脾气不足、气血化生不足时,心神失养,心血不足,就会出现心烦、失眠、容易疲劳等症状。心脾不足的孩子会瘦瘦小小、脸色青黄、没什么血色、手脚常冰凉、不爱吃饭、经常积食多病、爱发脾气、睡不安宁,这种情况下,给孩子吃点新鲜龙眼,或用一点桂圆食疗,都能起到补心安神的作用。
● 龙眼好处多,具体要怎么吃?
给孩子吃龙眼时,要把握以下的原则:
1、注意食用量:新鲜龙眼每天不超过5颗,至少隔2天吃一次。
2、饮食要注意寒热搭配:吃龙眼的当天,不要安排其他温性水果如荔枝、榴莲等,也不建议安排补益的食疗方,当天的饮食要清淡,可以选择性味平和或偏凉的饮食。
3、不建议连续吃温性水果:不建议连续几天吃温性水果,如今天吃龙眼,明天吃荔枝,后天吃榴莲,这是错误的吃法。温热水果摄入量过多,孩子容易脾胃积热。
● 哪些孩子不适合吃龙眼?
虽说龙眼的功效多,在夏季吃也大有裨益,但家长也要注意,当孩子出现以下状况时,是不适合吃龙眼的:
积食:家长每天要坚持用“10秒法”判断孩子的消化情况,当孩子舌苔、大便、口气、睡眠有一方面或以上出现问题时,代表孩子积食,此时不适合吃龙眼,否则孩子容易积食化热,应先用三星汤消食导滞。
有明显的热证:当孩子出现舌头发红、喉咙红肿、长热痱、有眼屎、小便黄、大便干、口舌生疮等“上火”症状时,不适合吃龙眼。
有湿气、痰饮症状:当孩子体内湿气重时,也不宜直接食用新鲜龙眼。这时孩子会出现舌苔厚腻、舌面有水汽、大便不成型或腹泻等症状。
有明显病症时:当孩子有感冒、咳嗽、发烧、腹泻、呕吐、湿疹等明显病症时,都不建议吃龙眼。
长夏下午茶,准备一碗桂圆糖水
龙眼除了适合新鲜吃,还能用晒干后的桂圆干煮糖水,作为孩子暑假的下午茶加餐。
桂圆性温,味甘,归心、脾经,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莲子性平,味甘、涩,归脾、肾、心经,能补脾止泻,益肾养心。桂圆与莲子都入心脾二经,搭配起来能很好地补益心脾、安心宁神,做成广式糖水,再适当加点黄糖调味,味道甜甜的,很能迎合孩子的口味。
桂圆莲子糖水
材料:
桂圆干10克,去心白莲子5颗,黄糖适量
做法:
1. 莲子洗净备用;
2. 桂圆干洗净浸泡30分钟;
3. 把莲子、桂圆下锅,放适量的水,大火煮沸转小火煮40分钟;
4. 最后放入黄糖调味即可。
功效:
安心神,补心脾
宜忌:
3岁以上消化好、无病痛时用。
蚕豆病可以用。
● 根据体质,选择不同的糖
一般情况下,我都建议家长加黄糖调味,因为黄糖比较温和。但如果孩子平时比较容易上火,容易出现舌头发红、喉咙红肿、长热痱、有眼屎、小便黄、大便干、口舌生疮等症状,可以把黄糖换成冰糖。冰糖性凉,味甘,归脾、肺经,能补中益气,和胃润肺,养阴生津。如果孩子脾胃虚寒,可以把黄糖换成红糖。
● 阴虚火旺、出汗后,可以加8克百合
阴虚火旺的孩子体内的津液是不足的,这类孩子平时会有手脚心热、盗汗、舌红少苔等症状。此外,夏季天气炎热,孩子活动一下就很容易满身大汗,过汗会耗损津液。以上的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在原方的基础上加百合。百合性凉,味甘,归心、肺经,能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是一道养阴生津的好食材。
● 大便干硬、便秘,可以加1个干无花果
如果孩子平时有大便干硬、便秘的情况,可以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干无花果。干无花果性温,味甘,归肺、胃、大肠经,能润肺止咳,清热润肠,达到通便的效果。此外,大便干、便秘的孩子,日常保健还能选择紫薯雪耳糖水、番薯糖水等食疗。
资料来源:许尤佳育儿堂微信公众号
本文由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许尤佳进行科学性把关。
太原市中医医院:厨房里的中药材——龙眼肉(桂圆)《龙眼》
宋代·王十朋
绝品轻红扫地无,
纷纷万木以龙呼。
实如益智本非药,
味比荔支真是奴。
龙眼肉
龙眼肉,别名:龙眼、益智、比目、木弹、骊珠、燕卵、鲛泪、圆眼、蜜脾、桂圆、元眼肉、龙眼干。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
龙眼与荔枝是一家子。现代研究表明:荔枝和龙眼的果肉都是植物学上的“假种皮”构造,但两者成长的过程有所不同。龙眼刚长出来就有一层薄薄的假种皮包裹着种子,随着种子的成熟,假种皮也跟着成长。而荔枝是等到内部种子成熟后,假种皮才开始膨胀、长大。这个成长上的差异导致了荔枝肉厚,而龙眼肉少。因此,龙眼一直都排在荔枝身后,堪称“千年二哥”。龙眼有一点比“大哥”荔枝厉害,那就是它的果实在晒干之后会有一种特殊的风味,而且有了一个新名字,叫桂圆。现在常见的龙眼品种:广眼、福眼、石硖、储良、灵龙、草铺种、大乌圆。因其营养丰富,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一味中药,补气、补血的效果非常好,有“北人参,南桂圆”之称。
《本草求真》记载:“龙眼甘润兼有,既能补脾固气,复能保血不耗,则神气自尔长养,而无惊悸健忘之病矣。”近代著名中医学家张锡纯曾用龙眼治好了很多学习压力很大、心慌焦虑、大便出血的学生。在他的《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医案,曾有一少年,心中忧虑,夜不能寐。他辩证为心脾两虚,建议少年将桂圆肉放于饭上蒸熟当点心吃。服用一斤以后,病愈。他以桂圆肉、酸枣仁为主其他为辅,组成名方“安魂汤”,专治焦虑不安、心脾两虚的长久失眠。
中医大师陈存仁还利用它安神、补心脾之功。常吃蒸制的桂圆肉,可治疗血分不足、四肢寒冷、脱发。蒸制 *** :桂圆肉八两,放锅中蒸熟,然后取出于日光下暴晒2小时。第二天重蒸、重晒。反复五次,就可加入冰糖煮成糖水服用。冬天坚持服用,即可令手脚温暖,面色红润。
桂圆有补益功效甚好,尤其适宜贫血、健忘、头晕、失眠者。血虚不足的女性、体弱的中老年人等,最适宜在进补的秋冬季节食用。除可直接食用、泡茶、浸泡酒外,还可炖汤、熬粥、入药等。
常见的品种:
①广眼
果壳厚中等,赤褐色,易剥;果肉较厚,腊白色,半透明,去壳时不流汁,肉质爽脆,味清甜,平均单果重10~12克含糖17.4%,含可溶性固形物20.5%,可滴定性酸0.078%,每100克果汁含维生素C85.7毫克,鲜食有独特香味;果核中等大,可食部分占总果重的70.8%;品质上乘,为鲜食极优品种。
②福眼
该品种丰产、稳产性能好。果实大小均匀整齐,平均单果重12.7~14.3克。可溶性固形物22.5%,可食率65.5~70.03%,维生素C61.4~110mg/100g。果实成熟期晚,10月中、下旬至12月初成熟。该品种抗鬼帚病能力强,适应性强。
③石硖
传统优质品种,产品品质上乘,风味浓郁,肉脆核小。单果重约8~10克,果肉白色,晶莹剔透,果汁不外溢,用纸包果肉而不湿,肉质爽脆,清甜化渣,有清香,果肉离核,果壳褐黄色,果形近园形,可溶性固形物23%,全糖含量13%。
④储良
果中等,果粒大小均匀,扁圆形,果皮黄褐色,单果重12~20g,更大28g,果肉厚0.65~0.76cm,果肉乳白色,不透明,肉质爽脆,味浓甜,可食率75~78%,品质上等,可溶性固形物20~23%,更高达24%。售价高,是鲜食加工兼优品种。
⑤灵龙
1993年选出的优良单株,其果粒大,黄褐色,不裂果,平均单果重12.5~15克,最重达20.85克,果肉干脆不流汁,清甜常蜜,可溶性固形物20.2~23.89%,可食率69~70.8%,该品种早结、丰产、稳产、果大质优。
⑥草铺种
植株长势较强,叶绿色,小叶6-10片,以8片较多,长椭圆形。果穗中等大,果粒着生紧密,大小均匀,单果重9.5克,果皮赤褐色或黄灰褐色,可食率66.7%。种子较大,黑褐色,近圆形。在粤东成熟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该种适应性、丰产性好,不易裂果,采收期长,可树上留果。
⑦大乌圆
果顶 *** ,果肩微耸,果大,平均单果重15-20克,更大可达31克,是我国更大的龙眼良种。离核易,肉厚,肉质较爽脆,甜味稍淡,品质中等。可食率74.3%。种子棕黑色、有光泽、圆球形。
【来源】本品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收成熟果实,干燥,除去壳、核,晒至干爽不黏。
【性味与归经】 甘,温。归心、脾经。
【功能与主治】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药材产地】广西博白、广东高州、广西玉州等地。
【质量评价】以粒大、肉厚、足够干、干净无杂质者为佳。
桂圆壳
桂圆壳味:甘、性温,归肺经,能祛风、解毒、敛疮、生肌,有散风疏表,凉血清热之功。
将桂圆壳煎水外洗,可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病,如荨麻疹、瘙痒症、夏季皮炎等,消疹止痒,功效不凡。
另外,由于桂圆壳有祛风解毒祛邪的作用,取一把龙眼壳,用冷水下锅,煮20分钟,浓缩汤汁喝下去,能预防头晕。
桂圆核
桂圆核有止血,定痛的之功用,对创伤出血的治疗效果好。
《纲目拾遗》中记载:“张觐斋云,桂圆核仁,凡人家有小子女者,不可不备,遇面上或磕伤及金刃伤,以此敷之,定疼止血生肌,愈后无瘢;若伤鬓发际,愈后更能生发,不比他药,愈后不长发也。”告诉我们:家中有儿童的,可以常备几个桂圆核,一旦孩子发生了磕碰外伤,用桂圆核磨粉可以祛疤。
*** :去掉龙眼核外层黑色的皮,将龙眼仁研磨成细粉,均匀地洒在伤口里,可止血生肌;还可用纱布包裹龙眼核粉,覆盖在伤口处,然后胶布固定,可以防止伤口感染。
《本草纲目》记载,取龙眼核6枚、胡椒14粒同研成细末,可用于擦治腋部狐臭。
桂圆的食用价值
1.桂圆红枣鸡蛋糖水饮
制备:①把红枣去核,龙眼去壳去核,洗净备用。
②将洗净的龙眼、红枣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再转小火熬煮5~10 分钟。
③加入红糖, 拌匀至溶化。④趁小火水温下降,水面不翻花时,打入一枚生鸡蛋,保持小火。
⑤待到鸡蛋煮熟,关火。
功用:补血养颜,滋润养胃
2.红枣桂圆枸杞茶
原料:红枣60g 枸杞20g 桂圆30g 红糖30g 水600ml
制备:①红枣,桂圆肉,枸杞洗净,红枣需提前浸泡1小时。
②锅中放入清水,把红枣、桂圆肉与枸杞放入煎煮。
③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25分钟左右,以红枣煮软为佳。
④关火后,可按个人口味放入红糖调匀,趁热饮用
功用:①补益气血:桂圆红枣枸杞茶具有补益气血的作用,可用于改善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
②益精明目:桂圆红枣枸杞茶归肝经、肾经,长于滋肾精、补肝血,可用于改善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等症。
③滋补强体:桂圆红枣枸杞茶糖分含量较高,且含有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萄萄糖,适用于年老体衰、体虚久病的患者。
④抗衰老:桂圆红枣枸杞茶中的枸杞成分有维生素E,有比较好的抗氧化能力,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3.桂圆糯米粥
配方:糯米一杯(约50克)、桂圆肉少许、清水1000毫升、砂糖少许、米酒2大匙。
制备:①将糯米去杂质淘洗净。
②把糯米加1000毫升水于锅中煮约5分钟。
③把桂圆加入锅内继续煮至熟透。
④将砂糖及少许米酒加入锅内即可以开锅,待温度合适即食。
此粥有着一定的养血安神功效,对于心血虚,所导致的心神不宁、心烦意乱、心慌气短、失眠、多梦,如果适当喝一些桂圆糯米粥,通过滋补心血,而有着很好养血分神和促进睡眠的功效。进睡眠的功效。
此粥还能够有着很好的健脾开胃作用,对于脾胃虚弱,所导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如果适当食用一些桂圆糯米粥,通过滋补脾胃,而有着很好增进食欲和促进消化的功效。
4.桂圆枸杞鸡肉汤
配方:取桂圆20克,乌骨鸡500克,枸杞子15克,调味品适量。
制备:
①乌骨鸡洗净、切块、焯烫后捞出入锅,再将桂圆、枸杞、洗净一起放入锅中
②加适量水,用大火煮沸,然后再改小火慢炖40分钟,加调料调味即可。
功效:补虚养生,补益气血。
5.龙眼酒
配制:取桂圆肉250克,白酒500毫升。将龙眼肉干放进瓶中,注入白酒,密封保存,三个月后可开封饮用。
每次饮用15~30毫升,每日1~2次,连服数日。
功效:有养心、健脾、安神的功效,尤善治思虑过度、心脾亏虚、心悸失眠。
适合人群:适合终日思虑、心血亏虚、心神不宁、心悸失眠、食少体倦、面容憔悴萎黄者饮用。
注意:湿盛中满、内有痰火者及孕妇不宜。不宜饮酒者慎服。
6.桂圆山药排骨汤
配方:桂圆肉20g,排骨500g,干山药50g,生姜3片,红枣若干
制备:
①将材料洗净,排骨剁块飞水
②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内,加适量清水,隔水清炖1.5小时,加盐调味。
功效:健脾养胃、补血安神
适应于:脾胃虚弱,血虚头晕,睡眠欠佳者。
7.桂圆当归饮
配方:桂圆肉10克,当归15克,鸡蛋1个。
制备:鸡蛋煮熟后去壳备用,桂圆肉、当归放入煲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改文火煮15分钟,放入鸡蛋再煮10分钟即可。
功效:养血补虚,调经止痛。
适宜于:血虚不足、月经量少、痛经的女性。
如何选择
①看外表
桂圆有带壳和不带壳两种。
<1>如带壳,外壳应干净整洁无凹陷、无斑点、无裂痕、无白霉花,且捏上去外壳较脆易破裂者为佳。颜色更好选黄褐色、土黄色。
<2>如不带壳
个头大,外形均匀,尤其需留意果肉厚度,越厚实越佳。若果肉颜色发白,或明亮透黄,皆为硫磺、煤球熏制,千万不要购买!如对颜色无把握,可通过气味判断
,凡气味带酸、或桂圆香甜味不足者,皆是次品。
②试味道
味道甜、软糯、清香,咀嚼时无渣者则为上品。甜味不足,有韧性、咀嚼有残渣者为次品。若味带干、苦,就是烘焙果,或陈货复焙所致。
③看滚动
把带壳桂圆放桌上,用手滚一下,如果果肉饱满厚,摇晃后不会响。若有明显响声,能感觉到晃动的,则表示果肉较干瘪,更好不要购买。
服食需注意
桂圆虽好,有几类人也要慎重服用:
①阴虚火旺、内热重者、痰湿重、腹胀满者,要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②如痰多咳嗽,肠胃积食消化不良、恶心呕吐也不应服用,易令症状加重。
③桂圆肉含糖量高,糖尿者应忌服。
④桂圆性温,桂圆肉甘甜助火,若大量食用,容易引起上火,吃桂圆时不妨来杯菊花茶。
⑤患有痤疮、外科痈疽疔疮、妇女盆腔炎、尿道炎、月经过多者也忌食。孕妇不可多食。
来源:太原市中医医院
民间良方-龙眼方(调理睡眠效果好)【组成】鲜龙眼500克,白糖50克。
【做法】将鲜龙眼去皮、核,洗净后,放入碗中,加入白糖,上锅蒸后,晾凉,如此共蒸、晾3次,使龙眼色泽变黑;将处理好的龙眼拌入少许白糖,装入瓶中备用。
【用法】每日2次,每次吃4个龙眼。
【功效】养心安神,主要用于治疗心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心悸等。
水果龙眼一身是宝!你可能不知道它都是可以用于治病的中药材不知不觉又到了水果龙眼(别称荔枝奴)上市的时节。说起水果龙眼相信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了。不同于荔枝的温热,龙眼甘润可口的味道以及相对平和的属性,让它成为了人们口中不可多得的果中补品,且老少咸宜。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龙眼不仅仅果肉是果中补品,它一身都是可以用于治病的中药材。今天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这个神奇的水果,希望文章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一、 龙眼龙:滋益之品,别样的龙眼肉就是桂圆
明代中药大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食品以荔枝为贵,滋益则以龙眼为良”。南宋医学家严用和的《济生方》里也记载了一个方子归脾汤,其里面就使用了擅长补脾益气的龙眼肉。所以说,龙眼肉确实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具有补脾益气开智的果中补品。
如果龙眼肉入药大家还是比较陌生,那换一个名字桂圆相信就很是熟悉了。桂圆其实就是别样的龙眼肉。果农从龙眼树上新鲜采摘下来的水果,直接剥开壳直接吃的,就叫水果龙眼。而把新鲜的龙眼肉在太阳下晒干,成为的龙眼干,这个就是桂圆。药膳中较为出名的红枣桂圆茶、桂圆鸡蛋糖水、桂圆当归乌鸡汤等都提现了其补脾益气滋养补血之功效。中药大家李时珍也说:“桂圆久服强魂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开胃健脾,补虚长智”。
二、龙眼叶:你不知道的感冒药
龙眼叶相信大家接触的不多,但它确实也是一味有着良好功用的中药。《中药大辞典》有这样的记录:“龙眼叶味甘、性淡、平,有发表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湿疹。”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中也记载:“龙眼叶淡,平。防治流感,感冒,龙眼叶三至五钱,煎水代茶饮。"
三、龙眼壳:解毒祛风,敛疮生肌可治烧烫伤
龙眼壳,相信大家都是吃完龙眼就随手抛进垃圾桶的。但是你可能不知道龙眼壳其实也是一味可以解毒祛风,敛疮生肌治烧烫伤的中药。《中药大辞典》记载:“龙眼壳味甘、性温,有祛湿、生肌的功效,主治眩晕耳聋、烫伤。”《重庆堂随笔》也有记载:"龙眼壳研细治汤火伤亦佳。"而《泉州本草》更是记载:“龙眼壳治痈疽久不愈合:龙跟壳烧灰研细,调茶浊敷。”由此可见,龙眼壳确实是具有良好的解毒祛风,敛疮生肌功效,能治烧烫伤等。
关于水果龙眼的药用价值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水果龙眼一身是宝,都是可以用于治病的药材,这次大家知道了吧。
龙眼肉的营养价值#纯天然无添加龙眼肉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龙眼 *** 有多种功效,如补血、养心、益气生津和防治疾病等。它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蔗糖、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腺嘌呤、胆碱等成分。适量食用龙眼肉可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对治疗厌食、产后浮肿、气虚水肿、脾虚泄泻等病症也有一定的疗效。此外,龙眼肉的某些成分还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存,降低血脂,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防治老年人常见的癌症: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并具有抗衰老作用。龙眼水浸剂外用还可以消炎、止血。龙眼肉干制后称为元肉,是一种营养丰富、具有药用价值的食品。龙眼肉是一种非常有营养的食品。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龙眼肉的信息或对它感兴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今天和同事到他家果园采摘龙眼,虽然太阳高照,看到采摘下来的果,收获满满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热。相信大家对龙眼并不陌生,它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一面哦!下面大家一起来学习吧!
龙眼,又称为“桂圆”,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水果,被誉为“果中之王”。它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泰国、越南等地。龙眼的果实呈圆形,外表呈红褐色,具有独特的香甜味道和浓郁的芳香气味。
龙眼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首先,龙眼树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茁壮。然后,树上开始开花,花朵具有淡黄色和白色的颜色,非常美丽。花朵受精后,会逐渐形成果实。果实最初呈绿色,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成红褐色。当果实成熟时,果皮会变得光滑,而果肉则变得透明,呈现出独特的琥珀色。
龙眼不仅在中国广泛种植,也在其他地区得到了认可。在中国,福建、广东、广西等地是主要的产区。泰国、越南等国家也是重要的龙眼产地。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龙眼的生长,因此产量相对较高。
除了香甜可口的味道,龙眼还被誉为“长寿果”。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和多种矿物质,如铁、钾和镁。这些营养物质对于增强免疫系统、促进血液循环和改善皮肤健康非常有益。此外,龙眼还含有一种特殊的化合物,称为“龙眼酸”,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助于预防慢性疾病。
龙眼也被广泛应用于传统中医药。它被认为具有补血、养心安神、健脾胃等功效。龙眼肉可以煮成龙眼茶,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和缓解焦虑。此外,龙眼还可以用于烹饪, *** 甜品、果汁和糕点等。
总之,龙眼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水果,不仅味道香甜,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功效。它的生长过程耐人寻味,果实的成熟更是令人期待。无论是作为水果还是作为药材,龙眼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民众认为其能养心血、改善睡眠,但也有“多食上火”的弊端,那么桂圆到底有何功效,如何食用能避免“上火”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小小的桂圆。
中医认为,桂圆味甘性温,归心、脾经,能补心脾、益气血,是一味滋补心脾的佳品。中国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记载其“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魂魄,聪明。”说明了食用桂圆气血充盛后具有耳聪目明之功效。
现代医学证实桂圆营养丰富,含有糖类、脂类、皂苷类、多肽类、多酚类、挥发性成分、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元素。其具有抗应激、改善内分泌、抗氧化、增强免疫等功能。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动物实验已经证实桂圆可以缩短小鼠的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并且桂圆还具有抗焦虑的作用。
因此,因其改善免疫、调整情绪、促进睡眠的作用,桂圆广泛适用于失眠、情绪不佳的食疗。
小桂圆,有大功效,但也许按需使用,而这便要从桂圆的“温热”之性说起。
此外,桂圆的糖分含量高,其中的葡萄糖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食用后会使血糖快速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也应慎用。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成立于2005年,建科14年来,发展迅速,诊疗病种全,综合服务能力强,全国影响力大。专科目前拥有临床医生9人,心理治疗师3人,年门诊人次超过30000,纯中医药治疗率接近95%,有效率达80%以上。
心理睡眠专科针对病种涉及各类睡眠障碍、精神障碍、心理障碍及一些疑难杂症。并调整人际关系不良、亲子关系异常、学习障碍、青少年适应障碍、婚姻关系异常等。
科室临床诊疗过程重视躯体治疗以及心理治疗,根据个体需要,治疗方案高度个体化。有选择性结合中药汤剂、针灸、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开展个人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睡眠认知行为治疗、催眠疗法、沙盘治疗、针灸等特色疗法,临床疗效显著,中医特色突出。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 周鑫
执行编辑:刘文婷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