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鸡枞菌图片,黑鸡枞菌图片大全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39 0
黑皮鸡枞菌的人工驯化及应用栽培研究

黑皮鸡枞菌的人工驯化及应用栽培研究

谢莲萍

鸡枞菌分为两种,一种是鸡枞菌属,一种是华鸡枞属,鸡枞菌属是在1942 年,Heim 提出的,主要就是针对伞菌提出的。华鸡枞属则是在 1981年臧穆提出的。在对鸡枞菌的众多研究中,可以发现,烟灰鸡枞菌,也就是黑皮鸡枞菌的人工栽培研究还在试验阶段,还没有正式得出研究结果。并且因为鸡枞菌是寄生于白蚁上的,所以鸡枞菌的子实体也只能生长在白蚁巢上。当然,白蚁巢菌圃上是有一个真菌部落的,在这个真菌部落上,有很多真菌,例如青霉和炭角菌,木霉和酵母菌。在这个真菌部落中,虽然鸡枞菌是占据优势的,但是因为鸡枞菌和白蚁之间的营养关系复杂,并且鸡枞菌的生存环境也非常复杂,所以人工驯化鸡枞菌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国外不曾有过成功人工驯化鸡枞菌的例子,不过国内却有过不少这样的报道,不过这样的报道虽然不少,成功进行大规模鸡枞菌人工栽培的报道却不曾有过,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想要人工栽培鸡枞菌还是非常困难的。

1?材料与 ***

1.1?供试材料

1.1.1?菌种来源

选择了两支黑皮鸡枞菌实验母种,两支黑皮鸡枞菌实验母钟都来自食用菌研究所,并且两支黑皮鸡枞菌实验母体都是野生的,由当地直接采摘的,并在采摘后,进行了纯化和优选,选择了生长洁白的和健壮的黑皮鸡枞菌菌丝体。

1.1.2?白蚁巢浸出液来源

白蚁巢是在家乡采集之后,整个挖出,再运回实验室,但白蚁巢浸出液则是由 250g 白蚁巢土和 1200ml 浸泡 48h 后再取滤液 1000ml 的方式得到。

1.1.3?试验 ***

扩繁母种,并将母种于四种培养基中接种,同时在每个配方中都接种十个平板。并将这些放置在恒温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可以在栽培瓶中放入混匀之后的原种的培养基配方和配料,并且每一种配料都可以装 10 瓶。母种的更优菌丝将在三种原种培养基中得到接种,并同样放置在恒温箱中培养,所以也要对菌丝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通过对这些菌丝的生长速度和颜色变化的观察和记录,再将这些菌丝的生长速度和颜色变化进行比较,就可以确定最适合进行人工栽培的更优生长培养基,并且可以将这个配方作为栽培种配方, *** 菌袋,继续进行观察和记录。

2?结果和分析

2.1?母种培养结果和分析

在培养基中,将扩繁之后的菌丝进行接种,而在母种扩繁之后,次日就可以开始对母种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在后日菌丝的生长就会异常明显,大概七天,菌丝就能够布满平板,所以也可以根据记录结果,对菌丝在不同的培养基中的浓密程度进行比较,当然,菌丝的生长情况也能进行比较,以及菌丝的颜色和菌丝的生长速度都可以进行比较。并可以得出怎样的培养基更利于菌丝的生长,也就是说怎样的培养基会对菌丝产生好的影响,能够促进菌丝的生长。

2.2?原种培养结果与分析

结果显示菌丝在三种培养基中均能生长 , 但是在具有棉子壳的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菌丝颜色、生长势均很好 ; 从感杂率上看 , 加有营养液的配方更易使菌丝感杂。而用麸皮代替棉子壳的培养基中的菌丝虽有生长但是长势不好而且极易感杂。

3?结语

经过漫长的实验和研究,耗费数不清的时间和精力之后,终于可以得出能够通过人工栽培黑皮鸡枞菌的结论,不过其中还是有问题存在,那就是鸡枞菌通过人工栽培,虽然外表和野生的鸡枞菌相似,但是在口味上肯定是不如野生鸡枞菌的,并且因为鸡枞菌在人工栽培的过程中耗时太长,往往需要花上半年的时间,并且产量也不多,就营养价值而言,还是可以保证的,但是商业价值就不得不割舍了。不过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问题存在,所以鸡枞菌才无法大规模进行人工栽培,因为确实得不偿失。但是如果说解决鸡枞菌在人工栽培中的会产生的问题,大规模人工栽培鸡枞菌也许就不是一件非常困难且得不偿失的事情了,只会给人们带了很多的利用价值。

下厨房|是时候吃点儿菌子了

刘嘉郦

雨季一到,云南的山野里就开始蹿出来一种又一种的菌子。懂行人往往会在此时跑到当地,守着菜市场里卖菌子的人出来的时间,兴高采烈地采购上好几种,然后回到驻地,要么爆炒,要么炖汤,豪气的也可以将菌子混杂在一起煮个火锅,又或者索性只买价格不便宜的干巴菌,回去家里做个焖饭,一尝着迷人的香气。

野生的菌子在烹饪时如果处理不好,常常会遇到些风险,譬如说吃着吃着发现家里的墙壁上有蓝色小人在跳舞,又或者说突然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是在医院——要知道,每年云南都会发生多起因为吃菌子而引起中毒的事件。在这些中毒事件里,“见手青”这种菌子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而松茸、鸡枞这些菌子则相对更加安全——如果你选择的是人工种植的菌子的话,那么安全系数可能会再高一些。

人工种植的菌子,虽然在风味上可能略有欠缺,但价格上的优势和采购的便利性使其能更迅速地走上人们的餐桌,趁着时令,给自己来一份当季的菌子,或许就是此时的“风味正义”。

爆炒黑鸡枞

原料:

黑鸡枞、蒜、干辣椒、小米椒、小葱、油、盐、糖

做法:

1、用流动水洗净黑鸡枞,之后用厨房纸吸干水分,手撕成条,备用;

2、干辣椒和小米椒用清水洗去浮尘,切成段,备用;

3、蒜去皮,切成蒜片,备用;

4、小葱洗净,切成葱花,备用;

5、取一口锅,锅内放油,等油烧热到五成热时,放入蒜片、干辣椒段、小米椒段爆香,之后倒入黑鸡枞条进行翻炒,一直炒到鸡枞条变软,之后加入盐和糖进行调味,出锅前撒上葱花,翻炒几下后即可装盘。

Tips:

1、大量上市的黑鸡枞已经实现了人工种植,因此在市场上的价格并不会很高,如果网上直接采购的话,售价可能会更低,其口感清脆有肉质感,非常值得一试;

2、在云南本地,炒菌子常常都是跟蒜片组合的,据说根据蒜片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菌子是否有毒,当然,人工种植的菌子这样的问题并不多,只是不管从安全角度来说,还是从风味角度来讲,加蒜片一起炒都不会错;

3、加糖的原因是为了吊鲜,如果你不喜欢的话,完全可以不加;

4、无论如何,菌子多在锅里炒一会儿总归是不会错的。

松茸蒸蛋:

原料:

松茸、鸡蛋、菌子高汤、小葱、味极鲜、料酒

做法:

1、用流动水冲洗掉松茸身上的泥土,靠近根部难以清洗的地方用陶瓷刀刮去泥巴,之后用厨房纸吸干水分,备用;

2、将洗净的松茸一剖二,之后从最宽的地方开始,每半只松茸切两片,之后将其他部分的松茸切成丁,备用;

3、将鸡蛋打入碗中,打成鸡蛋液,之后加入适量料酒和菌子高汤,混合搅打均匀之后,将松茸丁放入其中,搅拌均匀,备用;

4、将装有鸡蛋液的碗覆盖上保鲜膜,之后在保鲜膜上扎几个洞,然后将其放入锅中蒸制大约8分钟左右,之后掀开保鲜膜,将之前的松茸片放入其中,再蒸大约1-2分钟,即可出锅,吃的时候撒上小葱和味极鲜即可。

Tips:

1、虽然至今无法实现人工养殖,但松茸本身的安全性非常高,因此吃的时候可以更大胆一些;

2、处理松茸的刀具并没有特别的讲究,但据说敏感的人能够感觉到金属刀具给它带来的一些特殊味道,如果你也是的话,可以选择用陶瓷刀或者竹刀,要是你对此并没有什么特别多的感觉,不锈钢刀具也行;

3、蒸鸡蛋想要均匀无孔洞,可以通过使用温水以及提前过筛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但考虑到这种做法比较复杂,如果不讲究的话,其实是可以免去过筛一步的;

4、菌菇高汤可以增加蒸蛋的鲜味,而料酒则可以去掉鸡蛋的腥味,这两个小细节可以让你的蒸蛋更加美味;

5、味极鲜和小葱并不是必需品,根据你的口味来判断即可。

责任编辑:陈华

校对:张艳

蚂蚁窝里1种真菌,外形漆黑似地雷,人称乌灵参,价值极高

#头条创作挑战赛#

俗话说:灵比神芝,不让虫草。菌中极者,乌灵仙参。这里讲的就是乌灵参,乌灵参是一种真菌,很珍贵,价比黄金。质量好的乌灵参甚至一斤高达数万元,所以乌灵参也有菌中“大熊猫”之称,用来形容这种真菌的罕见和稀有。记得在几年前,在笔者的老家修水泥马路,挖掘机在挖山体的时候,挖到一群白蚁窝,里面有有很多漆黑的东西,当时还看着有点害怕,都没要,现在回想起来,肠子都悔青了。

乌灵参,在笔者老家这边也叫雷震子,相传在打雷的时候,它的菌核会随之转动,发出奇特的声音,故名雷震子。在清朝文献《灌县志》中记载:“乌苓参其苗出土易长,根延数丈,结实虚悬空窟中,当雷震时必转动,故谓之雷震子。圆而黑,其内色白,能益气”。在笔者的老家懂它价值的人,如果侥幸遇到,会将它采挖回家,用于煲鸡汤喝,对睡眠不好的人有很大的作用。

乌灵参,也叫地炭棍、鸡枞蛋,学名叫黑柄炭角菌,因其暴露在表面的菌柄外表酷似鹿角,所以也叫它鹿角菌,这种植物其生长环境极强的苛刻,需要生长在二氧化碳浓度特别高的地方,而白蚁遗弃的蚂蚁窝正好符合这一特征。要知道,白蚁窝的二氧化碳浓度是空气的400倍,一般的生物在其中是没法生存的。

而正是这种特殊的环境才能造就这种价比黄金的真菌出来的。乌灵参外形漆黑似地雷,也有点像黑色的鸡蛋,表皮比较光滑,有不规则的纹路。里面肉质呈白色换淡黄色。目前这种真菌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特别是两广以及云贵川等地。常见于一些比较温暖的土层中或被白蚁遗弃的白蚁窝内。

乌灵参的价值极高,在古代有“人间仙草、仙菌”等的美誉,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在1400多年前的医学著作《日华子本草》中就有记载乌灵参这种真菌:“乌灵参,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另外在700年前著写的《本草衍义》中也有记载:“乌灵参,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闹也”。由此可见乌灵参在古代就已经被我们的中医应用到了医用领域,而到了现在,科学研究发现,在乌灵参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其中有18中是我们身体所需要的,另外科学研究机构还在乌灵参中提取了一种物质用来制成乌灵胶囊便于使用。

乌灵参其性平、味甘,在春夏之季找到并挖出乌灵参后,拿回去洗净,风干或者阴干切片入药,对益气安神、补脾止血、降血压有很好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乌灵参不要用太阳去晒。

而正是因为乌灵参的药用价值极高,所以它的价格也是一涨再涨,要知道乌灵参是没法人工种植的,都是天然的真菌。所以一般真的有人发现也是会自己留着不会卖的。根据笔者在各大购物网站查询显示,一般上层的乌灵参(放水里乌灵参会自动下沉的为更佳)价格甚至可以买到10万一斤,哪怕是最次的乌灵参也要1-3万块钱一斤,如果文章前的你真的侥幸发现,那你就中大奖了。

好了,关于乌灵参这种真菌的科普就介绍到这里了,朋友们了解过这种真菌吗?如果你碰到了这种真菌你会留着还是卖了呢?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觉得文章有帮助,记得点“赞”和“在看”,您的支持对我很重要,谢谢↓↓↓

科普专栏作者,创作不易,请勿搬运抄袭,如需转载请备注出处,谢谢!

参考资料:《中华本草》、《四川中药志》、《日华子本草》

美味鸡枞


一进入六月,人们最不能忘记的就是找菌、食菌、买菌了。吃过早饭,就去逛野生食用菌交易市场。刚步入市场,我们就被那些五颜六色的野生食用菌吸引住了,松茸、干巴菌、鸡油菌、块菌、虎掌菌、青头菌、牛肝菌等整齐地摆放着,整个市场里弥漫着菌子的浓香,卖主亲切而淡定地和前来问价的人讨价还价。我们东问问,西逛逛,在市场里买了鸡枞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在众多的野生菌中, 无疑鸡枞当数之一。鸡枞,真菌的一种, 菌盖圆锥形,中央凸起,常见的有黑鸡枞、白鸡枞、青鸡枞、黄鸡枞等。鸡枞菌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是优质食用菌,营养成分丰富,肉厚肥硕,质细丝白,味道鲜甜香脆,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可以增进食欲。顾名思义, 因其味道鲜甜脆爽, 酷像鸡肉, 形状像鸡腿,故得此名。要说价钱,则要比鸡肉贵好几倍 ,才上市要三四百元一公斤 ,七 、八月间旺季每公斤也要一百多元。鸡枞的吃法很多,不论是炒焙、清烹、炖肉、氽汤或是凉拌鸡枞、生煎鸡枞、油炸鸡枞等烹饪方式,一道道鸡枞佳肴总会带给食客们四溢的清香、爽口的鲜美。鸡枞煲汤特别美味,把鸡枞菌用清水浸泡好,撕成条状备用,将鸡肉放入沸水中焯水,捞出后撕成小条,烧开鸡汤加入适量的清水,放入鸡肉丝、鸡枞菌、姜丝,大火煮开,再加盐、胡椒粉、香菜末、葱末调味,鸡肉熟后即可出锅食用,鸡枞柔韧的芳香,令人回味无穷。

鸡枞价钱昂贵, 除其好吃、 有营养外, 也因寻它不易吧。 虽说保山各乡镇山上都出产鸡枞, 但因追求者甚众, 也就物以稀为贵了。 拾鸡枞得天不亮就起床, 露水湿漉, 雨水浸凉,山远坡陡,像找寻丢失的绣花针一样,左寻右找, 而鸡枞却像羞涩的小姑娘千呼万唤不出来;还得认得鸡枞窝, 散鸡枞毕竟很少,拾到了得保密。第二年此地它还会等你。 若是上山乱走 ,青头菌、见手青、白菌、荞粑菌、红菌等普通菌倒会不少,要想拾鸡枞可不容易。










黑鸡枞菌图片,黑鸡枞菌图片大全-第1张图片-

野生菌,不仅成了招待客人的美味佳肴, 而且是农民的致富帮手。

“黑脸包公”唱红脱贫产业——黔南罗甸县麻怀村首批黑皮鸡枞菌上市

连日来,在沫阳镇麻怀村的食用菌发展基地里,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新鲜的黑皮鸡枞菌,去皮、包装,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的黑皮鸡枞菌刚开始出菇,能取得这个产量我们都预想不到。”贵阳市农业农垦投资集团生产部管理员的伍洁告诉记者,基地每天采量大概在100斤左右,后期大量出菇时,50个棚1次可采2000斤。

正在采摘新鲜的黑皮鸡枞菌

黑皮鸡枞菌又名“长根菇”“长寿菇”,因其肉质脆嫩的独特口感,富含钙、磷、核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降低血压养血润燥、健脾胃、修复破损胃黏膜等功效的特点,再加上培育黑皮鸡枞菌在罗甸属首次种植,因此,麻怀村的黑皮鸡枞菌一经上市便受到众多客商的追捧。

对于目前的销售情况,伍洁说道:“目前我们的黑皮鸡枞的市场价在40元一斤左右,由于现在的量少,主要是在县城周边销售,等我们大量出菇的时候,我们将销往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市场。”

黑皮鸡枞菌破土而出

为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8年8月,贵阳市农业农垦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入驻麻怀村发展26亩的黑皮鸡枞菌种植,通过“公司+基地+村集体+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公司以之一年800元,逐年增加50元的价格流转村民土地,针对村内已建设的57个食用菌标准化大棚,公司每年需支付6万元用于村集体经济收入,当地贫困户每年还可获得产业年利益的3%分红。

据了解,麻怀村的黑皮鸡枞菌自12月28号出菇以来,平均每天可出菇100斤左右,今年50个棚预计产量9万斤左右,按均价每斤30元计算,产值可达270多万元。(计秘密 杨昌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黑柄炭角菌:生于白蚁穴贵过黄金,人们挖到都不愿全卖,有何特殊


中国的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深受其它国家的羡慕,可以说这一片风水宝地除了培养出了坚强能干的华夏子孙,孕育出了灿烂悠久的中国文化,还藏着各类奇珍异宝。而中国人又是全世界最擅长“吃”的民族,不同地区有着截然不同的饮食文化,说是万物皆可吃都不夸张。


我国的西南地区,尤其是云南,由于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气候条件,盛产菌类食物,每年到了菌类成熟的季节,大家就会结伴上山去采蘑菇,新鲜的蘑菇不仅能用来煲汤做菜,还能晒干或者加工成蘑菇酱储存,广受老百姓喜爱。不过也经常有误食毒蘑菇进医院的事件,因此大家还是要注意辨别。

上山捡蘑菇的人都期望自己这一趟可以捡到“黄金菌”,这种菌类一般生长在白蚁的巢穴当中,不仅稀少而且价值不菲,如果挖到,下山之后就可以立即出售,卖一个好价钱,不过有不少挖到的人却不舍得卖,那么这种菌类到底是什么呢?价格比黄金还贵的它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不如一起走近白蚁窝,看看这种神秘的菌类。


白蚁

白蚁和蜜蜂一样,属于社会性昆虫,也叫作虫尉或者大水蚁,分布地区十分广泛,除了南极洲之外都有发现白蚁的存在,大部分分布在南北纬45°之间的地方,喜欢潮湿温暖的环境。白蚁家族的数量十分庞大,较大的蚁穴中能够容纳100万只蚂蚁,按照社会分工,蚁群划分成了两个类型


首先是最重要的生殖型,这一类型的白蚁在家族中居于重要地位,主要工作就是为蚁群繁衍后代,一般由性器官成熟的雌蚁和雄蚁组成,分为长翅型、短翅型和无翅型三种。其中蚁后的体积更大,拥有膨胀的腹部,身体长度可以达到14cm,宽度3.5cm左右,和蜂后一样是群体的核心一旦繁殖产卵出问题,整个蚁群都面临灭亡

与蜂群中的雄蜂不同,蚁穴当中的蚁王地位仅次于蚁后,它的精巢体积巨大,可以不断向蚁后输送 *** 。在这种条件下,蚁后日产卵量更高可以达到3.6万枚,这个数字实在是太惊人了。


其次就是维持蚁穴生态和生存的非生殖型白蚁,它们并不具备成熟的生殖器官,所以没有生殖功能,主要的工作就是建设和保卫蚁巢。主要由工蚁和兵蚁组成,工蚁的数量最多,它们既没有听觉也没有视觉,主要依靠信息素进行交流,一般要承担寻找食物、修建蚁穴、喂食蚁后、养育幼蚁等多项工作。

兵蚁则是蚁穴中的军团,当蚁穴遭到侵袭时,它们会利用自身保护蚁穴。比如说在发生火灾的森林中,蚂蚁为了存活,团成的蚂蚁球外部几乎都是由兵蚁和工蚁组成的,它们像是人类世界中的士兵,忠诚的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白蚁的巢穴可以分为地上和地下,大型白蚁巢穴地上高度可以达到9米,地下深度在2到3米左右,常年维持25到28℃左右的均温,确保蚁穴中有足够的温度和湿度。

黑柄炭角菌

生长在蚁穴当中的“黄金菌”全名叫做黑柄炭角菌,一般人们也叫它乌灵参,是一味珍贵的中药。乌灵参其实是黑柄炭角菌的菌核,但是大部分时间人们都将二者混为一谈。它分布在我国的浙江、四川、云南等地,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但是野生资源十分稀少。


不同地区对这类真菌的称呼也有所不同,比如在四川它叫做雷震子,广东则叫鸡茯苓或者吊金钟,云南叫它鸡枞蛋,其实都是同一种生物。

乌灵参一般生长在温暖的坡地、山丘或者河堤边上的废弃的白蚁巢穴内部和周围,一般呈现密集交织的分布状态。在蚁窝的中心地带,也就是主巢当中菌丝体会发生集结,从而形成菌核,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乌灵参。


其外表是圆球形或不规则扁平条块,直径2到12 cm,重约3到50g,为褐色或深褐色或黑色,平滑多皱,一端有菌索或脐状凹陷,内部白色,肉质坚实或呈粉状,味甘香。

从上述的特征看来,乌灵参的外表都算不上平平无奇,而是让人心生厌恶了,黑乎乎的表面,沾满了泥土,对于不了解的人,即使看到了也不会捡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经常会有人将乌灵参与鸡枞菌混淆,二者都是生长于白蚁巢穴中,但是却大不相同。鸡枞菌的味道也十分鲜美,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但是它的生长条件和乌灵参有所不同,它一般和蚁穴共生共存,在蚁穴中有7到9月有白蚁活动时就会生长出,白蚁群迁走之后就会迅速衰败黑柄炭角菌则属于腐生菌,可以吸收废弃蚁穴中的有机物,再进行分解形成鸡枞蛋。


乌灵参的形成条件还是比较严苛的,从有机物的成分来说,葡萄糖和果糖对其成长作用最明显,Mg2+和Zn2+是它形成的必备元素。因为天数与中温性真菌,所以在22℃到30℃之间,不可高于37℃或者13℃,在无光照的条件下生长得更加粗壮

成分和价值

乌灵参的成分非常丰富,除了富含17种氨基酸以外还含有大量的谷氨酸和赖氨酸,蛋白质总量能达到30.5%。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矿物元素,如钙、镁、铁、锌等等,高达18种。


这类元素在其中形成了多种类型化合物,比如多糖类化合物、甾醇类化合物、核苷类化合物以及抗氧化成分。医学工作者针对不同的化合物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它们适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核苷类化合物则是一种具嘌呤及嘧啶化合物为基本构造的活性物质,是一类水溶性成分。

它具有广泛的理活性,可以用来抑制血小板凝聚和促进心肌组织摄取86Rb。抗氧化方面它的表现也很优秀,在DPPH自由基捕捉活性方面是维生素E的2.1倍,维生素C的1.67倍左右,这些元素使得乌灵参很强的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可以用于加工化妆品,是真正的“驻颜灵参”。


对于乌灵参的药理作用,早在《灌县志》当中就有描写,其中指出它具有补肾健脑、安神益气的作用,同时兼具了虫草和人参的作用,是一种异常稀少和名贵的中药。

《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除湿镇惊,补心肾,利小便,止心悸,催乳;治失眠、衄血及产后失血等症。”

随着近代医学的发展,对于乌灵参的药理研究也更加深入。

协和医科大学经过研究实验发现乌灵参具有镇静安眠的作用,可以改变脑组织内部分物质的通透性,增加GAD活性,调节神经中枢,治疗神经衰弱和失眠等病症


其次就是多糖的显著作用,可以明显提升人体免疫力,促进巨噬细胞对抗肿瘤细胞,提高它的吞噬能力,因此可以被用于肿瘤治疗中。除此之外还有抗焦虑和抗抑郁的作用,在现在的快节奏生活当中,抑郁和焦虑人群越来越庞大,乌灵参粉作为保健品则可以用于治疗这两种问题。专家指出它的作用与百忧解比较相似,可以明显减轻和改善焦虑

作为一味中药,它一般在中医领域中被广泛使用,临床时用来治疗心肾不交和神经衰弱等,经过实践和统计,医生发现它的作用不仅十分显著,有效性达到了93.35%,而且目前没有发现任何不良反应,不会留下后遗症,可以说只有利无害,是一种非常完美的药材。


此外西医方面会将乌灵参 *** 成胶囊,用于治疗焦虑症,比如说上海二医大附属瑞金医院就发现乌灵胶囊治疗的总有效率在75%左右,出现排异反应的人群仅有10%

其他名贵菌类

乌灵参现在是无法被人工培育的,所以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现在黄金每克价值在420元左右,品相好的乌灵参每克可以达到500元以上,因此挖掘乌灵参的人都是看中它昂贵的价格,不过它的功效兼具了虫草和人参,在农村说是“救命”神药也不为过,所以即使挖到,人们也都不愿意全卖,一般会将其切割成多块,自己保留一些以备不时之需。


除了乌灵参以外,还有不少菌类也很珍贵,比如说我们最熟悉的松茸,它被誉为菌中之王,其中富含49种活性物质,可以用于食用或者药用。经常出现在明星餐盘中的黑松露也是一种真菌,常用于西餐的 *** ,在我国的攀枝花、永仁县等地盛产,每公斤价格在1500到1800元左右,十分昂贵。


结语

由此可见乌灵参之所以如此昂贵,还是因为数量少价值高,并且虽然白蚁窝可以促使它形成,但是一些意外之下它也不能顺利成长。秉承着物以稀为贵的习俗,不少有钱人对它趋之若鹜,高价购得之后用来 *** 药膳或者泡酒,希望能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不过随着目前医学的不断发展,相信在不断地培育和研究下,未来经过人工培育形成的乌灵参一定会出现,到时大家就都能一睹这个“黄金菌”的风采了,可以体验一下它的功效,到底是不是和传说中说的一样。

县融宝藏·小编带菜丨 脆、鲜、香、甜 周五的晚餐奉上一碗黑鸡枞菌

00:00

县里的“宝藏”,小编为您“炒”出来——我们没有写错字,不是挖掘,不是炒作,就是用锅铲“炒”出来!红网时刻联合湖南各县级融媒中心推出《县融宝藏》之一季“小编带菜”,看各家县融小编变身野生大厨,一锅炒出最地道的家乡特产,为您“带菜”。

甘餐自当肉,石鼎香漠漠。古代诗人尝遍山野美味,更爱的就是长在树根下的蘑菇。而味道鲜美的黑鸡枞菌,为苗中之冠,山珍之最。7日,小编来到湘潭市雨湖区姜畲现代农业示范园,请你吃一碗美味的炒黑鸡枞菌。

明朝熹宗朱由校最嗜鸡枞,每年由驿站用快马急送鸡枞菌到京城,偏爱鸡枞菌到连皇后也不能分享这一佳肴,足可见其美味。5G智慧农业下出产的高端食用菌黑鸡枞菌鲜美、绿色、健康,是湘潭市雨湖区特色农产品。

采摘的黑鸡枞菌新鲜甜嫩,洗净后光泽可人,入锅大火快炒,肉丝和菌在锅内翻腾,直到肉丝和鸡枞不会相互粘连,再辅以青红椒丝点缀,风味胜过大鱼大肉万千。一碗鲜美爽口的炒黑鸡枞菌出锅,是不少食客深深喜爱的味道。

出品:红网时刻 雨湖区融媒体中心

策划:吴思静 楚湟

拍摄:姜俊、张容嘉

出镜:马迎春 周文

文案:陈娟 周雅婷

剪辑:吴思静 实习生(张雨豪)

#一周减脂不重样#炝炒黑枞青瓜花

By 菜.媛

用料
  • 黑鸡枞 100g
  • 红椒 50g
  • 食用油 20g
  • 盐 2勺
  • 青瓜花 100克

做法步骤

1、鲜嫩青瓜花

2、黑鸡枞菌焯水后泡冰水中,这样更脆

3、锅烧热少许油,把青瓜花,红椒,黑鸡枞菌一起放入炝炒至变色,加盐,收尾油即可起锅装碟

4、低脂健康,口感脆爽

5、颜值也不错的一道素炒。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云南村民挖到5斤重“鸡枞王”,收购者:炸着吃了,口感正常

常年外出采菌子的王先生,从云南临沧一村民手中收购了一朵约5斤重的“鸡枞王”,花费近500元。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和朋友已经将它炸着吃了,口感和平时吃的鸡枞没什么区别。

一名女童坐在小凳子上,十分吃力地举起一朵硕大的鸡枞菌,菌子的伞盖部分虽未撑开,但大到能完全遮住小孩的脸。不少网友惊呼,之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鸡枞菌,还有网友称其为“鸡枞王”。

小编为大家科普一下这个“鸡枞王”。

鸡枞菌,在自然界是和白蚁共生的菌类,白蚁构筑蚁巢的同时培养了鸡?菌菌丝体,形成一个共同的生态系统,这种菌本来是在我国云南贵州等南方省市的森林中才有。

鸡枞菌肉厚肥硕,质细丝白,味道鲜甜香脆。含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脂肪,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和钙、磷、核黄酸等物质。鸡枞的吃法很多,可以单料为菜,还能与蔬菜、鱼肉及各种山珍海味搭配,可无论炒、炸、腌、煎、拌、烩、烤、焖,清蒸或做汤,其滋味都很鲜,为菌中之冠。鸡枞西南、东南几省江西及台湾的一些地区出产。

子实体

鸡枞,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宽3~23.5cm,幼时脐突半球形至钟形并逐渐伸展,菌盖表面光滑,顶部显著凸起呈斗笠形,灰褐色或褐色、浅土黄色、灰白色至奶油色,长老后辐射状开裂,有时边缘翻起,少数菌有放射状。子实体充分成熟并即将腐烂时有特殊剧烈香气,嗅觉灵敏的人可以在10余米外闻到其香味。菌肉白色,较厚。

菌褶、菌柄、孢子

菌褶白色至乳白色,肉质厚实,长老后带黄色,弯生或近离生,稠密,窄,不等长,边缘波状。

菌柄较粗壮,长3~15cm,粗0.7~2.4cm,白色或同菌盖色,内实,基部膨大具有褐色至黑褐色的细长假根,长可达40cm。

孢子呈卵圆形,白色或奶油色。鸡枞因其内部纤维结构、色泽状似鸡肉、加之食用时又有鸡肉的特殊香味,故得名鸡枞。

鸡枞与白蚁共生。黔西南州白蚁种群最多,与鸡枞共生的有7种。黔西南位于贵州、云南、广西三省交界,雨量充沛,自然生态条件优越,污染极少,是我国鸡枞等菌类的主产区,品质也更好。

在贵州遵义六盘水等地区也生长,当地人给予的名字叫做“三八姑”、“三瓣菇”,据说它的来历是只要你找到一把,附近就还有二把。听老人说摘它的时候不要大声说话,不然会吓走,而且要在雨过天晴后才能生长出来。

云南因其山川地貌特殊及所在经、纬度地理关系,被誉为植物王国。菌类就是这植物王国中的特殊一簇,鸡枞是菌簇中的上品。

鸡枞菌是食用菌中的珍品之一。肉厚肥硕,质细丝白,味道鲜甜香脆。含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和钙、磷、核黄酸等物质。

(以上内容引用自:百度百科)

湖湘自然历丨草蕈常珍⑦谁“黑”了菌中之王?

2022年11月23日 星期三 小雪第2天

黑皮鸡枞 “冒用”别人之名,展示自己之好。

一年里温暖的日子过去了,从夏日开始时常出现在商超、菜场、餐馆的黑皮鸡枞,也隐匿了踪迹。

其实,时间回溯到几十年前,世界上根本没有“黑皮鸡枞”。

国人食菌千年,老早就摸清了各类食用菌的口味。根据大众评选“美味”的程度,人们称松茸、鸡?、牛肝菌、干巴菌为“四大菌王”。其中,尤以松茸、鸡?珍稀难得,因为不能人工养殖、野生产量不高,导致价格居高不下。比如鸡?,古代曾是皇家贡品,现在即使丰产时节,一公斤售价也不低于千元。

眼看人工养殖技术难以突破,精明的中国商人玩了一招“李代桃僵”。具体不知何时起,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通体黑褐的菌子,商家语焉不详地称其黑皮鸡枞。

它们与鸡?外观形态并不相似,但听发音会“想当然”和鸡?联系起来。并且,鸡?的最鲜明特点是菌柄下端连着一条细长的“假根”,这种黑皮鸡枞也有。

于是,在鸡?的鼎鼎大名下,黑皮鸡枞一下子就打开了市场。吃过的人虽然觉得两者美味程度不足以相提并论,但黑皮鸡枞的确也算鲜甜可口。

直到2016年,真菌学家准确地鉴定出来,黑皮鸡枞实际上是卵孢小奥德蘑,一种比较稀少的食用菌,与鸡?毫无关系。鸡?的“假根”是为了与白蚁窝相连从中汲取营养,而卵孢小奥德蘑的“假根”是为了直接与地下的腐木相连,这货是相对容易培植的腐生菌,这才是商家看上它的关键所在。

如今,黑皮鸡枞人工养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适温下60天就能成熟,亩产超过3000公斤,因此市场价格也比较稳定,徘徊在30至40元/公斤,特殊时期更高价大约80至90元/公斤。在我省,湘潭、浏阳、永州等地不少农户亦尝试培育。

虽然“冒名”颇有“作假”之嫌,但在这个人们热衷于为大牌商品找“平替”的时代,为自己的口腹之欲找个“平替”何乐不为?

【小名片】

Oudemansiellaraphanipes

该菌野生资源,在湖南各地均可见。

文/彭雅惠 图/谭著明 设计/陈青青 智库/谭著明 综合协调/张慧 统筹/周月桂 特别支持/湖南省林业局

标签: 图片 大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