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0 日是世界口腔日。一条由丁香医生发起的 #加了枸杞的槟榔就健康吗# 的词条于 22 日登上热搜,引起 1.3 亿人围观。
这不是丁香医生及众多科普博主、口腔科医生、健康机构之一次苦口婆心地论述槟榔的致癌性,大约从 2018 年开始,每一年,专家们都会集体发出类似警告。但两日之后,一切恢复平静,毫无波澜,甚至不如一只猫的失踪更令人动容。
而就在这条微博之下,关于「槟榔」的另一条微博是某官媒关于中医药传承人的宣传:「多次入选《诊疗方案》具有药食同源价值的槟榔、人参、山药发挥怎样的功效?国家级非遗传人柳惠武先生解读中医药千年抗疫与文化传承。」颇具嘲讽意义。
在这片土地上,这样的矛盾屡见不鲜。这个已经成为湖南省之一网红零食的产品正在以年增长 20%~30% 的速度持续攀升。
作为一类致癌物,为什么槟榔依然在销售,且已经深入湖南未成年人群体?
我们现在说起槟榔,直接关系到的地标不是海南,而是湖南,它才是全国槟榔消耗量更大的省份。
根据 2010 年《湖南地区食用槟榔流行病学研究》人口统计,湖南人嚼槟榔的比例达到 38.42% ,远远高于中国更大的槟榔产地海南,并发展出了以湘潭为圆心的湘圈槟榔文化。
记忆中,2012 年槟榔就曾以美味零食的身份登上过湖南卫视经典节目《天天向上》进行宣传;而另一次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是 2015 年,谢某杀人后逃亡回湖南岳阳,十年间因为迷上槟榔,吃到嘴部变形,影响了民警的追捕;近几年去湖南出差的朋友,回家的行李中总会被塞上数十包槟榔,成为一种地域特色礼节。
一家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的槟榔商店。? Yang Huafeng
为更加深入地了解湖南人嚼槟榔的普遍性,我们在前两日 *** 了一份《湖南人吃槟榔情况问卷调查》,令人惊叹的是,接近 80% 的湖南人嚼槟榔的起始点都是在学生时代 ——
一位湖南狱警回忆:「我吃槟榔是从初中开始的,商店购买,1 天 1 包(会有抽奖送,基本上买 1 包可以抽中好几包)。而且在抽烟之后一定要吃槟郎,知道它的危害,但就是想吃。」
另一位从事医疗行业的湖南人称:「高中开始偶尔吃,小卖部就有卖的,散装,1 块钱 3 个。主要是身边的朋友、同学都会发给我吃。正式开始吃是去长沙读大学之后,那边的习惯都是先发槟榔再发烟。槟榔加烟,法力无边。刚开始 1 天 1 包吃不完,后面 1 天 2 ~ 3 包。槟榔吃了真的会上瘾,现在就是控制在 1 天 1 包。」
新鲜槟榔果用清水煮至水变为红棕色后取出,接着烟熏七日,就得到干果,可供咀嚼食用。? Kathleen Prior
问题是,湖南不产槟榔,何以成为了「槟榔中心」?
湖南人一直津津乐道的,是光绪年间《湘潭县志》所载「老僧收白骨,以嚼槟榔避秽」的民间传说。但这样的瘟疫故事,就像每一个传统食物都有一个皇家贡品或治病救人的传说,其实只是人们对自身行为的合理化杜撰。
当然,中国人吃槟榔的历史甚至要追溯到汉朝。汉武帝开发粤地,槟榔被载入史册,甚至皇宫中都移植了数百株槟榔,可惜无法成活,自此,槟榔被冠以贡品的名头,成为了财富的象征。
东晋时期,早年穷困的刘穆之贪食小舅子的槟榔,妻子气不过,只好剪去长发换取槟榔回来供他享受,刘穆之受到 *** 后奋发读书,发达后用黄金盘子盛了一斛槟榔送给小舅子,从此,槟榔成了男女之间的定情信物,也成了南方婚宴的必需品。
嘉庆年间(1818 年)《湘潭县志 · 风俗卷》中记载:「士大夫燕客来取精细酒、重酻娘,珍错交罗竟为丰典,一食费至数金,而婚丧为尤,甚至槟榔蔫叶,所枉酷嗜」,可以看出,湘潭食槟榔的习俗与红白喜事息息相关。
清朝以来,湘潭成为当时国内货运的集散中心,日益密切的商运活动联系起了广东和湘潭。咸丰年间,槟榔已是广东商人贩卖到湘潭的主要货品,罗汝怀写道,湘潭人每天要在槟榔上花费数十上百文钱。
从湿热的沿海地区广东、台湾、东南亚流行到内陆城市湘潭,还离不开湖南人对它的再加工。
槟榔加工流水线包括:选子、清洗、晾干、发子、晾干、上表香、切子、点卤水、晾干包装等。? 袁琛
据一个已经退休的湘潭老师傅回忆:「三十多年前,乡下小卖部柜台上都会摆放一盆卤水槟榔,邓丽君的经典老歌《采槟榔》满大街播放。」为了贩卖这种湿热的植物,湖南人对它进行了泡发、晾晒、切片、浸卤水等工序,并为了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开发出多种口味。之后的几十年,槟榔成为湘潭人保全生计的重要手段之一,也逐渐将湖南变为中国更大的槟榔消费地。
进入 21 世纪,槟榔的畅销,广告也在其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种种市场营销策略,也瞄准了消费习惯更有可塑性的年轻一代。从含有芝麻、葡萄干等精致加工过的槟榔「甜品」,到各式各样的槟榔广告充斥着公交车站、楼宇电梯,甚至电视节目。槟榔行业早已在十几年的经营中,成为从加工到营销的一条产业链。
已经在槟榔行业摸爬滚打二十多年的湖南皇爷食品有限公司在邀请唐国强、王宝强、平安作为代言人之后,又在 2014 年,冠名广铁列车,数十列火车印上槟榔广告,车内视频循环播放。聪明的是,他们选取的列车线路受众一般为 18 ~ 45 岁外出工作的湖南男性,借由他们辐射其他城市的核心群体。与此同时,他们还以屡试不爽的抽奖活动 —— 加大奖品力度,报销车费等手段,成功引发了湖南辐射圈槟榔市场的火爆。
历史学家将这种情况称之为「内化」,为了不伤害利润而增加市场占有量,企业展开了双阵线的行动:一方面,用广告转移人们的注意,甚至用上了「耐嚼不伤口」「健康槟榔」之类的话术;另一方面,则通过改变口味、添加「养生元素」,迎合市场潮流,来消解更多人的后顾之忧。
湖南人对重口味的追求深植基因。从口味虾、臭豆腐,到槟榔,人们迷恋这种上瘾的 *** 。「辣且涩的感受直击脑门,然后慢慢察觉到了一种燥热,就像是微醺一样,但头脑又异常清醒,十分奇妙。」据说曾经有人问印度裔的生物学家霍尔丹(John Burdon Sanderson Haldane),吃槟榔为什么上瘾,结果他什么都没说,只把两眼一翻,口中依旧不停咀嚼。
泰北阿卡族妇女像。从她的牙齿就可以判定她多年来咀嚼槟榔的饮食习惯。? Jaytindall.asia
2003 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确定了槟榔为一类致癌物;2019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健康口腔行动方案》,指出将在有咀嚼槟榔习惯的地区,以长期咀嚼槟榔对口腔健康的危害为重点,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口腔健康检查。同年 3 月,湖南省槟榔行业迎来首个「禁令」——《关于停止广告宣传的通知》,这份文件要求湖南槟榔企业即日起停止国内全部广告宣传。
槟榔致癌,主要有两个方面因素。一是嚼食槟榔时造成的物理性损伤。咀嚼槟榔时,粗糙的纤维长期磨损口腔黏膜,出现溃疡、灼烧感、开口困难以及各种症状,继而形成口腔慢性病变「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口腔癌的发生。其二则是源于槟榔中含有的生物毒性,其中就包括槟榔碱,它不但会加速口腔上皮细胞的凋亡,也会在口中分解为亚硝胺类物质,具有潜在致癌性。
而在湖南,还存在第三个因素。本地人流行一句俗语:「槟榔加烟,法力无边」,当下不如改为「槟榔加烟,离死不远」。海南人习惯生食槟榔搭配熟石灰,湖南人喜欢槟榔配烟,都会对体内细胞有明显的破坏,增加了双倍的口腔癌患病风险。
同理,所谓加了枸杞或花旗参的槟榔,不过是一个噱头,就像网友说的:「指望加了枸杞的槟榔能保健养生,还不如保温杯多泡几杯枸杞水。」
中国台湾摄影师陈敬宝作品集《片刻浓妆:槟榔西施》描绘了槟榔西施的工作及生活场景。? Eslite Bookstore
很长一段时间内,槟榔只是区域性植物瘾品,随着人口迁徙和贸易往来,也传到了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地区。1976 年,美国 *** 开始禁止槟榔产品跨州贩运。随后,加拿大在 1995 年的公告中将槟榔叶与槟榔果一起纳入禁药的名单,列为「口服药物中不可接受的草药」,严格禁止使用。1997 年开始,盛产槟榔和槟榔西施的中国台湾设立「槟榔防治日」,大力宣传槟榔的危害,号召市民摒弃陋习,与此同时,在槟榔的外包装上也会印有扎眼的图示,来提醒消费者槟榔与口腔癌的紧密联系。
2003 ~ 2009 年,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支持下,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证明了槟榔的致癌机制和致癌性。研究表明,无论有没有烟草的参与,咀嚼槟榔的习惯都会导致癌症几率增加,世界卫生组织因此也把东亚、南亚等国家对槟榔的滥用列为被忽视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
此项研究一出,包括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阿联酋在内的很多国家纷纷开始了对槟榔的「清算」。
与之相反的是,在其他国家清算槟榔的二十年间,湖南槟榔的生产规模却扩大到了两倍多。
距湖南省停止槟榔广告已经过去两年,当地人真的不知道它的危害吗?所有的问卷调查答案都是「知道」。但是,槟榔已经成为湖南男人间一种心照不宣的社交礼仪。
就像一个湖南商人回答的那样:「见面先发槟榔是一个礼貌啊,尤其是见客户的时候,跟发烟是一个道理。如果我知道那个客户吃槟榔,我一定先发槟榔,再发香烟。很多客户来,还会问你身上有槟榔吗?如果是熟悉的客户,没有带槟榔去,别人都会不高兴,得立刻跑去商店给他买。」
这种集体行为无疑是一种默许。
2019 年 5 月 15 日,湖南省长沙市,一名被诊断患有口腔癌且长期咀嚼槟榔的男子在术后留影。? Ding Gang
问卷调查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你觉得国家应该出台和香烟一样的政策吗,还是应该全面禁止,或者维持现状?」
狱警的回答是:「不应该,没有到香烟的上瘾程度,它就像男生的零食。」而医疗工作者的回答则一语道破天机:「我希望全面禁止,但是不现实,每年湖南的槟榔税收达到几百亿。」
这样的局面与英剧《是大臣》中一段颇有深意的对话别无二致:「香烟每年杀死 10 万人,我们得到什么?40 亿税收、25000 个烟草业工作岗位,出口业蓬勃发展。」
凭借暴利深入农村、街巷的槟榔并没有远离,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产品质量标准的不明确、短视频平台进行的擦边营销、监管边界的模糊,无不拉扯着这根弹簧。一头,是人们对于槟榔暧昧不明的态度,另一头,则是槟榔产业在一类致癌物的红灯下闷声发大财,牵动着当地经济的繁荣。
至于槟榔的去留,很难凭一句话定夺,这是社会成本、健康影响、国家安全、滥用等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施压的程度因为各国情况不同而各异,各种产品受管制的状况也不一。
或许它的结局,会像历史学家考特莱特(David T. Courtwright)反复提及的那样,「它的发展史,就像一场扩张的历史,禁令和监管并不是单一作用力的结果,遏制的目的要大于消灭」。
参考资料:
《榔属国际公认一类致癌物,禁槟榔广告只是开始》北京青年报
《疯狂的槟榔》财经国家周刊
《他们把癌症卖给了你,还说有利健康》丁香医生
《成瘾消费品的多重身份 —— 以湖南湘潭槟榔为例》民俗研究
《千亿「软性毒品」槟榔,和正在上瘾的 6000 万中国人》澎湃
《都市衰落与食俗变迁 —— 1912 年 - 1948 年的湘潭槟榔》湘南学院学报
《被叫停的槟榔广告》中国市场监管报
《六朝槟榔嚼食习俗的传播:从「异物」到「吴俗」》中南大学学报
《一颗槟榔的新媒体营销思维》东方今报
《槟榔加烟,苦海无边》南风窗
《Drug Facts: Betel Nut》Alcohol and Drag Foundation
《Asia's Deadly Secret: The Scourge of the Betel Nut》BBC
《Almost No One Has A Clue That This Indian Snack Contains An Illegal Substance》BuzzFeed News
《The Age of Addiction: How Bad Habits Became Big Business》David T. Courtwright
《How Dangerous is Betel Nut?》Healthline
《Indians Resist A Ban on Import of Paan Products》India Today
作者:吴燕
“高高的树上采槟榔,谁先采到谁先尝。”这是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台湾情歌,说得就是南药槟榔。海南的槟榔树随处可见,成片成林,树干细而笔直,且清秀高挑,所以,海南人说一个女子身材好,就说像槟榔树一样。
槟榔
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茎直立,高10~18米,不分枝,叶脱落后形成明显的环纹。叶在顶端丛生;羽状复叶,长1.3~2米,光滑,叶轴3棱形,小叶披针状线形或线形,长30~70厘米,宽2.5~6厘米,基部较狭,先端小叶愈合,有不规则分裂。
花序着生于最下一叶的叶基部,有佛焰苞状大苞片,长倒卵形,长达40厘米,光滑,花序多分枝;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小,多数,无柄,紧贴分枝上部,通常单生,很少对生,花萼3,厚而细小,花瓣3,卵状长圆形,长5~6毫米,雄蕊6,花丝短小,花药基着,退化雌蕊3,丝状;雌花较大而少,无柄,着生于花序轴或分枝基部,花萼3,长圆状卵形,长12~15毫米。坚果卵圆形或长圆形,长5~6厘米,花萼和花瓣宿存,熟时红色。
每年二次开花,花期3~8月,冬花不结果。果期12月至翌年2月。3至6月采收成熟果实,晒3至4日,捶破或用刀剖开取出种子,晒干,亦有经水煮,熏烧7至10月,待干后剥去果皮,取出种子,烘干者,称为榔玉。槟榔种子可入药,其味苦、辛,温,归胃、大肠经。有杀虫、破积、降气行滞,行水化湿”的功效,主治虫积,食积、气滞、痢疾、驱蛔、外治青光眼,嚼吃起兴奋作用。
经方四磨汤
其就是由槟榔、乌药、人参、沉香组成的。主治“七情气逆,上气喘急,烦闷不食”。因为方中诸药均较坚实、非久煎不能出其性,但煎煮过久又恐芳香气味散逸,而影响治疗效果,故将四味药物先磨浓汁再和水煎服,取其磨则味全之意,故称四磨汤。
本方用于治疗因七情失调所致气逆不降之证,服之行气导滞、止痛降逆,又因方中用人参一味,可防三药之副作用,俾行气而不伤气,破滞而不伤正,扶正袪邪而获效。民间有在婴儿出生一周后服用四磨汤的传统,据说有利于孩子肠胃,以后不闹肚子。
“一口槟榔一口灰”
槟榔是一种很特别的食品,这种类似橄榄的果子,咀嚼后能够生津发热,劳作大众辛苦之际,嚼一嚼槟榔能够提神,故古代居住在高山地带民众常吃槟榔来御寒,和消除紧张劳动后的疲劳,但也具有一定的成瘾性。
目前我国海南、台湾、湖南等地不少民众都喜食槟榔,跟抽烟一样上瘾。有人说像喝酒,有人说像吃芥末,很兴奋、很舒畅的感觉。嚼槟榔的 *** 有很多种,海南人嚼槟榔的时候,先把槟榔切成三到四块,形状有点像一瓣桔子那样,然后把槟榔的外皮和果蒂剥除掉,因为外皮不容易嚼烂,而果蒂有一种苦味。
此时还不能直接把槟榔放到嘴里面,而是要搭配一种藤类植物的叶子,在海南俗称为“荖叶”,荖叶这种特别的植物喜欢攀爬在橡胶树上,荖叶上面涂上一些石灰,将其包卷成一个三角形的。这最后才把涂上石灰的荖叶和槟榔一起放到嘴里面咀嚼。如果嚼槟榔的时候不用涂上石灰的荖叶,直接嚼槟榔的话,那就索然无味。“一口槟榔一口灰”就是这个这意思,所谓的一口槟榔在海南话里就是一块槟榔的意思。这种吃法可防龋齿、健脾开胃、精神舒畅,有治水肿杀虫之功效,吃时有甜感、微醉、有瘾,但无副作用。虽然嚼槟榔可口舌生津、提神醒脑。
然而,长期嚼槟榔会引起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这可是导致口腔癌的直接原因。因为槟榔中含大量槟榔素、生物碱,其具有细胞毒性,口腔黏膜和槟榔中所含生物碱等发生反应,会导致口腔黏膜纤维化,出现张口困难、麻木感、发生溃疡等,逐渐发展为口腔癌,出现局部溃烂、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器官转移。建议大家避免经常、大量地咀嚼槟榔。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医学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
精彩推荐
想了解更多有趣、有料、有用的中医心血管知识?快来关注「胡世云主任」公众号(微信搜索:hushiyun-doctor),还可以上喜马拉雅FM收听「胡世云主任」频道哦!
“吃货”见得多
但是因为吃上瘾
又不想花钱,
便打起了“白吃”的主意。
小警还真是之一次听!
中山男子因吃槟榔上瘾
到多家商店上演“槟榔大盗”
案例一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冯某在南朗辖区多家店铺偷盗槟榔共有12次!近日,南朗警方抓获这名“槟榔大盗”。
今年11月上旬,南朗公安分局陆续接到商铺货物被盗的警情。经调查走访,民警发现冯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据查,原来冯某并不是之一次偷盗,其从2018年至2019年期间,曾在南朗辖区多家商店内因偷盗现金被行政拘留。没有工作的冯某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唯爱嚼食槟榔。
据犯罪嫌疑人冯某交待,因槟榔上瘾,想吃槟榔又不舍得花钱买,便打起了“白吃”的主意。从今年10月份开始,冯某多次在多家商店内偷盗槟榔。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冯某在南朗辖区多家店铺偷盗槟榔共有12次,而偷盗来的槟榔(19包)均已被冯某食用,盗窃价值共计285元。
目前,冯某已被刑事拘留,案件在进一步调查中。
自中山警方开展
“抓盗贼、破盗案、多追赃、促防范”
专项行动以来
盗窃警情逐渐下降。
最近不仅抓了“槟郎大盗”
还破获几起盗窃案......
逢偷必抓!
案例二
专在公交站台扒窃
西区警方打掉一个扒窃犯罪团伙
公交扒窃,
最让市民深恶痛疾!
11月8日,西区警方在沙朗市场附近开展工作时,发现3名男子形迹可疑,于是暗中调查。果然,该3名男子在228路公交站台扒窃他人手机,并到西区某手机店销赃,随后又继续作案。
西区警方分别将犯罪嫌疑人韦某哥、蒙某九、韦某刚抓获,并在蒙某九身上查获被盗手机一台。同时将上述手机店老板徐某明带回派出所,在其店内搜获疑似赃物手机7部。
据统计,自开展“抓盗贼、破盗案、多追赃、促防范”专项行动以来,截止11月25日,盗窃刑事立案59起,破40起,破案率68%,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20人,掀起打击破案新 *** 。
案例三
清晨惊魂,中山一女子
睡梦中遭遇入室盗窃!
11月5日清晨,曾女士在二楼房间睡觉,听到有人打开房门,曾女士看到门外有人影晃动,此人听到她大声询问的声音后马上逃跑。曾女士怀疑遭遇小偷,经检查发现家中的首饰和笔记本被盗,于是马上报警。
南区警方在一楼的洗手间内发现曾女士遗失的全部财物。警方发现洗手间的防盗网被剪开,还在住宅外围墙找到一把梯子。
经侦查,南区警方初步锁定盗窃嫌疑人辛某有重大作案嫌疑,11月17日,警方在沙溪镇一出租屋将辛某抓获。
警方提示
临近年尾
正是盗窃案高发期
中山公安
将加大对盗窃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
为平安中山保驾护航!
责编:张燕萍
嚼槟榔上瘾 小心口腔癌变槟榔很多人都听说过,甚至喜欢买来当零食,时不时嚼一嚼,说是像抽烟一样,感觉能提提神,有些人因此嚼上瘾,甚至称“槟榔配烟,法力无边”。但专家提醒,把槟榔当零食,其实是件很危险的事,严重的可造成口腔黏膜病变甚至致癌。
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主任医师袁亚维介绍,2003年,槟榔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临床上,槟榔和口腔癌关系密切。
那么,长期吃槟榔为何可致癌呢?专家分析,槟榔渣属于粗纤维,比较粗糙,长期嚼食可导致口腔黏膜反复受到摩擦易受损,使口腔出现局部慢性溃疡,增大癌变概率。槟榔中含有多种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易促进上皮细胞凋亡,食用过程中很容易损伤口腔黏膜。所以,长期嚼槟榔上瘾,口腔黏膜因此反复受到 *** 、出现炎症,纤维性病变的发生率可显著提高。而口腔黏膜纤维性病变是癌前病变,不及时干预有可能发展成口腔癌。值得提醒的是,槟榔中所含的生物碱就像烟中的尼古丁一样,长期可让人上瘾。喜欢嚼槟榔又抽烟的人感觉“槟榔配烟,法力无边”,就是因为这两样东西都能满足其“瘾”,但千万别忽视,这种成瘾性可进一步增加罹患口腔癌的风险。(翁淑贤)
来源: 广州日报
嚼槟榔为何成瘾?背后有哪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把毒品当做零食,它是6000多万国人的噩梦,这个会让人着迷的果子,你真的了解他吗?2022年9月10日,一则重磅消息在 *** 上传的沸沸扬扬,36岁的歌手傅松因口腔癌去世,而他在去世前更新了一期vlog,让人心生畏惧。视频中的傅松满脸颓色,和往日朝气蓬勃的他比起来大相迳庭,更可怕的是他脸部的一侧已经溃烂不堪。至于为什么患上了口腔癌,他是这样说的,“一定远离槟榔,珍惜生命。”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槟榔产生了依赖呢?它又来自于哪里呢?有关槟榔最早的记载是在公元前900多年前,当时一位古印度的诗人记录下了士兵们聚在一起吃槟榔的场景。传到中国的时候已经到了汉代,当时是以贡品的形式献给了朝廷,这时的古人认为吃槟榔是有益的。到了宋朝,可以说吃槟榔已经达到了鼎盛时期,著名的诗人苏轼曾对其描述,“两颊红潮增妩媚,谁知农氏最槟榔。”
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槟榔与伏柳。叶和迸灰脚趾可批瘴力去胸中恶气,不过这时还没有真正的传开,而槟榔真正在国内大范围传开是在清朝,当时不少朝廷官员在上朝前无趣就人人一口槟榔在那嚼着,是不是有画面了?我们都知道湖南是槟榔食用最多的省份,其实这就是从清朝流传下来的习惯。据湘潭县志卷34中介绍,在乾隆44年,湘潭县爆发了大面积的瘟疫,村民个个挺着大肚子,腹部鼓胀。当时的县令白景略懂医术,将药用槟榔分给患者嚼食,没想到骨胀病竟然真的治好了。在之后的时间里,这里的村民不管患没患病,都养成了爱吃槟榔的习惯,一直流传至今。其实槟榔的确是一味中药,有治疗腹部虚胀、消化不良等症状。你可能会想,槟榔这不优点挺多的吗?为啥还要禁他呢?看完下面医院统计的数据,相信你会大吃一惊的。
嚼槟榔要付出什么代价?割脸、割舌、切去牙床,即使这样,有些人宁愿冒着癌变的风险也要嚼上一颗。这颗黑色的果子背后究竟有多大的魔力?2017年一篇名为预测槟榔在中国诱发口腔癌人数以及产生的医疗负担的论文刊登在了中国牙科研究杂志上,内容中统计了自2005年至2016年这十年间,湖南五家大型医院接诊的口腔癌病例数,累计人数高达11882例,而其中有8222例是由嚼槟榔引起的,占比之高,引发众多人的关注。
同样,也有些人认为这十年才8000多人患癌,仍抱有侥幸心理。你要知道,这仅是五家医院的数据,论文的作者又预测了未来口腔癌的发病率。到了2030年,长沙市的口腔癌发病率可能会达到10万例,但是产生的医疗负担就会高达160亿人民币。如果进一步预测,全国的中招人数不会低于100万人。如果你还没有被这个数字所震撼到,看完下面这些案例,你就知道后果有多严重了。
他是槟榔王国中的割脸人之一,刘桑果。狰狞的伤疤如同烙印般留在了他的脸上,因为常年嚼嚼槟榔诱发了口腔癌,无奈只能被切除左下腭淋巴和左牙疮。据他的妻子描述,刘桑果曾是一个生龙活虎、体格精壮的人,很难想象因为经常吃槟榔变成了如今的模样。直到2013年,他的癌症复发,转移到大脑和肺部,最后在病痛中去世。他在离世前曾说道,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绝对不是槟榔。
27岁的小王是长沙的一名出租车司机,为了夜里开车不困,他尝试用槟榔来替身,可这一吃就上瘾了。他有次在早上刷牙的时候,突然发现嘴巴张不开了,在急忙赶到医院后,才得知自己的口腔黏膜已经纤维化了,简单来说,就是嘴里的黏膜失去了弹性,变得很硬,如果强行张开嘴巴,就会感觉像撕开一张硬纸板一样,黏膜裂开,满口鲜血。不过幸运的是,小王听了医生的建议,没有继续下去,不然口腔癌就会在远处等着他。之所以吃槟榔会上瘾,是因为槟榔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成分槟榔碱,这种物质会被人体吸收,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从而增加了神经兴奋。长期嚼食不仅容易上瘾,还会导致牙齿变黑、牙龈萎缩等。长期大量嚼屎,就可能像硫三果一样引发口腔癌变。既然知道槟榔的危害这么大了,为何不全面禁止槟榔呢?看完下面,也许你就明白了!
他是6000多万国人的噩梦,槟榔为何还不全面禁止?槟榔产业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2022年9月20日,一条消息突然冲上热搜,浙江义乌要求商家下架槟榔。这则文章是由义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发布,并且是永久性禁售槟榔。你以为这是对槟榔的之一次管控吗?其实早在1996年,厦门就打响了禁止槟榔的之一枪,全市禁止生产、销售和食用槟榔,如果发现个人食用,会将处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至今已持续26年。
有了如此典型的成功案例,为何其他省市不效仿呢?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2000年至2020年至20年间,槟榔的产业产值在国内的增速达到了30%,即2011年至2018年这八年间,国内槟榔产业产值就从558亿飙升至781亿元,并且颓势不减。有专家预计,到了2025年,这个数值将会达到1000亿元。如此庞大的市场也诞生了许多龙头企业,都有哪些?想必爱吃槟榔的朋友心知肚明。
槟榔的原产地是在马来西亚,中国则主要。分布在云南、海南以及台湾等热带地区。据2019年的数据显示,仅海南就占全国槟榔产值的95%,有230万农民靠它来养家糊口,带动就业人口超过500万。试想一下,如果槟榔被全面禁职,这500多万人的就业问题该如何解决?大家都知道,槟榔是有成瘾性的,一些国家直接将其列为毒品。比如前两年的土耳其,不少中国公民因入境时携带槟榔而被捕。其实,早在2017年时,原国家食品药品管理总局就将槟榔列为了一级致癌物。
作为食用槟榔最多的省份,湖南在2019年终于做出了行动,他们要求湖南所有槟榔生产企业停止国内的全部广告宣传。2021年9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通知,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 *** 视听节目宣传和推荐槟榔以及制品。我们似乎看到了些许转机,可没过多久,槟榔再次死灰复燃,重新出现在了屏幕上。我知道有很多人还在天真的问,槟榔的危害那么大,为什么不选择全面禁止呢?只能这样告诉你,我们虽然无法影响整个产业,但却能从自身做起。最后借用开头傅松的一句话,一定远离槟榔,珍惜生命。
从消费者到地方都需戒掉槟榔的“成瘾性”□戴先任
近日,曾参加过《快乐男声》的歌手傅松因患口腔癌不幸离世,据了解,其生前曾在社交媒体劝网友远离槟榔。(9月14日羊城晚报)
傅松因患口腔癌不幸离世。据了解,傅松在患口腔癌前,很喜欢嚼食槟榔。傅松去世,是用生命再次给喜欢嚼食槟榔的人们,敲响了警钟。
俗话说:“十个口腔癌,九个嚼槟榔。”这样的说法虽有些夸张,但吃槟榔对健康的伤害却不容忽视。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把槟榔认定为一级致癌物。专家指出,槟榔干里含有的槟榔碱和槟榔次碱,在咀嚼过程中,可发生亚硝基化,产生亚硝基胺,这是一种公认的致癌物。在“槟榔食用大省”湖南,口腔癌患病的比例也位居全国前列,如在2017年湖南省男性发病前十位癌症构成中,口腔癌位列第七。
槟榔还属于中度上瘾品,这一有害食品对很多食用过的人来说有着无法抗拒的诱惑,“成瘾性”是很多人对槟榔欲罢不能的原因。
另外,一些地方 *** 也对槟榔“成瘾”。如槟榔食品在湖南湘潭等一些地方属于支柱产业,得到某些地方 *** 大力支持,湘潭县 *** 在2017年出台意见,称要对年纳税500万元以上的槟榔企业,每推出一个新品种,给予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而且,槟榔企业近年来还加大了营销力度,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平台及 *** 平台,比如在卫视春晚和影视作品中,时常能够看到槟榔品牌的身影。不过,在2021年9月1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 *** 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的通知》,自即日起,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 *** 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但是,槟榔广告在个别地方仍然可见。
烟草危害众所周知,而槟榔危害却鲜有人知。有害健康的槟榔仍然处于“健康盲区”:如不少消费者缺乏对槟榔危害的基本认识,社会对于槟榔缺乏必要的防范,让这一“上瘾品”能够轻易“抓住”消费者。不能让有害健康的槟榔继续“健步如飞”,要把槟榔拉出“健康盲区”。
对此,有必要像对待烟草、白酒等一样,对槟榔行业予以规范管理,完善槟榔产业的监管体系,要对槟榔产业进行合理引导,避免给消费者带来误导。
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对涉嫌虚假宣传、发布违法违规槟榔广告的广告发布平台要依法予以惩治。对于依赖槟榔产业的地方 *** 来说,也要与槟榔产业保持必要的距离,要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不能为了追求利益,而罔顾对于槟榔产业的必要规范。从消费者到一些地方相关部门,都要戒除对槟榔的“成瘾性”。
对公众健康负责,就不能继续任由槟榔产业野蛮生长、无序发展。要给槟榔产业戴上“紧箍”了,就先要让“致命槟榔”不再成为“隐形杀手”。
来源: 羊城晚报
嚼槟榔致癌又上瘾,为何管不住?当心“嚼”出来的癌症“槟榔加烟,法力无边”,“槟榔在口,精神抖擞”,槟榔对于很多南方人是不可割舍的感情。最近湖南因为槟榔立法,确定槟榔为“地方特色产品”。
但是又有消息称:槟榔吃多了以后会诱发口腔癌,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湖南省人民医院和湖南省肿瘤医院2019年在《中国肿瘤》杂志上发表了研究《2009-2015年湖南省肿瘤登记地区口腔癌发病与死亡分析》。
2009-2015年湖南省肿瘤登记地区口腔癌发病占癌症发病的2.09%,口腔癌死亡占癌症死亡的1.22%,“湖南省居民口腔癌发病构成高于全国及全世界平均水平,口腔癌死亡构成也高于全国水平。”
那槟榔还能吃么?为什么槟榔致癌,却还可以在市面上发行呢?
为什么吃槟榔上瘾?
很多人吃吃完槟榔以后开始逐步兴奋、燥热。
这是因为槟榔中含有槟榔碱,这种物质可以 *** 身体释放肾上腺皮质激素,让你兴奋燥热、心跳加速。
槟榔的危害有多大?
据新华社报道,早在201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致癌物清单时,已将槟榔果列入一级致癌物。
前期槟榔先逐渐导致口腔黏膜纤维化,年末弹性丧失及溃烂表现,这就是口腔癌发生前的癌前病变。
且槟榔成瘾性强,时间久了就容易转化成口腔癌,直接卫生组织也将槟榔列为一类致癌物。
槟榔为什么会导致口腔癌患病风险?
因为槟榔一般由槟榔果、老花藤和煅石灰组成,其中的添加剂比如石灰,丁香,烟叶和槟榔籽中会有一些致癌因子,口腔癌的发生于咀嚼槟榔的时间和槟榔在口腔内滞留的时间成正比。
槟榔的其他危害有哪些?
对牙齿不好:槟榔中的槟榔汁和石灰混在一起,容易形成牙结石,并且对牙齿磨损严重。
对口腔黏膜不好:轻则会引起黏膜病变,重则演变为口腔癌。
对颞下颌关节不好:长期拒绝会加大颞下颌关节的负重,引起关节弹响、疼痛等症状。
为什么槟榔致癌,还能生产?
其实这里面有个程度的事情,并不是说某种食物有致癌风险就是吃了一定会致癌,吃槟榔会提高致癌风险≠吃了就得癌症,这个事情还是要理解明白。
比如加工肉制品,和槟榔一样也是1级致癌物,比如我们从来不吃加工肉制品,那得大肠癌的风险是2%,每天吃50g以上加工肉制品,风险就会变成2.4%,所以我们会说癌症风险增加了20%,但是这两种情况下得癌症的几率就是2%和2.4%的区别,并不是得不得癌症的区别。
槟榔的情况跟这完全一样的。所谓的“槟榔致癌”,其实是“长期经常嚼槟榔会增加口腔癌的风险”,如果某种食物或者产品致癌,就直接不生产的话,那别的不说,一些烧烤,火腿等就都会消失了。所以对待某种事物要全面的看待,不能单纯的一刀切。
最后,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不要给孩子尝试槟榔,要知道就算槟榔不一定会造成口腔癌,但是也会增加口腔疾病的发病风险,所以为了家人和孩子的健康,远离槟榔。
看完这些以后,你还会吃槟榔嘛?
参考文献
<1> 《#湖南将立法确定槟榔为地方特色产品#》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
<2> 《槟榔在口,精神抖擞?再见!| 周末涨知识》中国日报
<3> 《「致癌」漩涡中的槟榔》 丁香园
<4> 《槟榔会致癌,为什么还可以生产呢?》 云无心是我
<5> 《你嚼的不是槟榔,可能是蓄谋中的口腔癌》 腾讯医典
个人介绍:营养师Vivi(朱雨薇),中国首批注册营养师,海归营养学硕士,国家一级公共营养师,婴幼儿辅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母婴学组成员,全网粉丝一百万+,专注传播国际主流的母婴育儿、营养食育等科普知识。欢迎在头条和各个平台关注我呀~
无锡20多岁小伙吃槟榔上瘾,每天一两包,竟引起这么可怕的疾病二十多岁小伙子牙釉质磨损得和六七十岁的老人一样,口腔粘膜就像牛皮纸,辣的烫的食物都不能吃。
最近,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口腔科门诊部接到一位特殊的病人。年纪轻轻的无锡小伙得了少见的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经过询问才知,原来这位患者没事就爱嚼槟榔,疾病就与他的这种爱好有关。
小伙每天吃一两包槟榔 牙釉质被磨得差不多了
“这还是我之一次接诊到得粘膜下纤维性变的无锡患者。”市精卫中心口腔科姚本栈副主任医师介绍,这位小伙子来看口腔门诊,目的是想要拔智齿,就诊时他反映自己口腔粘膜种种不舒服。检查时一看,患者的口腔粘膜呈白色,张口张不大,粘膜明显增厚、变硬,更糟糕的是,小伙子只有二十多岁,牙釉质被磨得差不多了。“当时我下意识问了一句,你是不是吃槟榔?结果患者很吃惊,说你怎么知道?”
原来,这位患者口腔里的症状是长期吃槟榔易得的常见病,叫做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典型表现就是嘴巴慢慢变得张不大,辣的烫的食物都不能吃,最可怕的是它是一种癌前病变。无锡人很少吃槟榔,也极少见到这种疾病,小伙子怎么会得这种病?
医生经过询问了解到,原来,患者身边有湖南籍爱吃槟榔的朋友,经常一起嚼槟榔,慢慢就上瘾了,后来发展到每天都要吃上一到两包。巧合的是,姚本栈学医时就在湖南湘雅医学院,当地是槟榔消费大省,他对吃槟榔导致的常见病有所了解,这才快速找到了病因。
口腔癌与槟榔关联非常密切
该名患者的粘膜下纤维性变治疗很麻烦,“这种病一旦得了不会自愈,是不可逆的,一般都是给予对症治疗。
患者停止吃槟榔后,症状不会加重,但口腔粘膜没办法回到红润、弹性十足的状态。”姚本栈介绍,嚼槟榔会反复造成口腔粘膜溃烂、破损,然后反复愈合,形成疤痕条索,细胞不断更新,就有可能发生变化。槟榔中含有槟榔碱,和尼古丁一样,有很多研究认为其可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
根据央视报道,湖南省口腔癌患者的数量大幅增加。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医疗中心副主任张胜称,60%左右的口腔癌患者都跟其吃槟榔有关。槟榔经过口腔咀嚼后会形成化合物亚硝基,是一种明确的致癌物。另外,咀嚼造成的长期物理 *** 也是引起癌变的重要因素。槟榔的危害在湖南省众所周知,除了引起口腔粘膜病变,还会造成口臭、牙釉质磨损、牙周病、牙龈炎、拉肚子等。
医生表示,槟榔是成瘾性物质,大家不要去接触,看到身边的人尝试建议告知其危害,制止他们嚼食槟榔。
(来源:江南晚报 编辑:依依)
不在食品目录里,多地下架!槟榔:让人上瘾又致癌近日,四川、贵州等地发布禁止销售槟榔的相关通知。据不完全统计发现,至少已有5地明确要求下架。①
多地禁止作为食品销售槟榔
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食品经营场所立即下架槟榔及槟榔制品
9月19日,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市场监管局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依据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槟榔制品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加强槟榔制品销售监管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经营户不得销售食品包装和标签标识的槟榔及槟榔制品;对食品经营场所销售槟榔及槟榔制品的,立即联系食品经营单位下架,如有违法行为,将依法查处。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6家食品经营户下架槟榔
9月16日,成都市新津区市场监管局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近日,成都新津市场监管局花桥市场监管所开展了槟榔制品专项清查行动。
校园周边、超市、便利店、小型商场是重点检查区域,深入排查违规销售槟榔行为,同时利用线上外卖平台检索违规销售槟榔商家,再进行线下检查,做到精准打击。
目前,花桥市场监管所,共检查便利店、超市等食品经营单位10家,发现有6家食品经营户销售槟榔的情况,已责令其立即下架。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下架在售槟榔及槟榔制品
9月9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市场监管局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9月7日~9日,县市场监管局食品监管股、综合执法大队、各市场监管所也开展了对槟榔及槟榔制品专项整治,要求商家下架在售槟榔及槟榔制品。
四川省广元市:校园周边80余家下架槟榔制品
7月29日,四川广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答复《关于消除槟榔制品对未成年人危害的建议》时表示,在今年的“春雷行动2022”、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春季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行动、铁拳行动等专项行动中,广元市市场监管局统筹安排对槟榔产品销售情况进行检查。
今年以来,广元市市场监管局在各类专项行动中对792家校园周边经营店开展重点检查,对存在经营槟榔制品的80余家经营店,要求商家下架槟榔制品并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槟榔制品,督促商家在店内显眼位置张贴“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槟榔”“槟榔制品不再作为食品销售”“请大家谨慎购买槟榔制品”等警示标语。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下架槟榔及槟榔制品
今年5月,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习水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槟榔致癌相关文章,并表示:“请广大经营户自觉下架处理,我局将按照相关法律和政策要求,近期内开展专项清理行动,对相关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查处。”
槟榔不在食品目录里
近年来,我国对槟榔销售的管理日趋严格。
2021年9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 *** 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的通知》,要求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 *** 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
2021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槟榔制品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对槟榔不再按食品进行监管。
2020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最新修订的《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中没有列入槟榔,这意味着槟榔不再作为食品来管理,槟榔生产加工企业以后不能申领食品生产许可证。
2019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中,将咀嚼槟榔与吸烟并列为两大口腔疾病高危行为,强调“在有咀嚼槟榔习惯的地区,以长期咀嚼槟榔对口腔健康的危害为重点,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口腔健康检查”。
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在2019年发布公告,要求湖南省所有槟榔企业停止在该省对其产品进行任何形式的广告宣传。
早在1996年,福建省厦门市 *** 出台了《禁止生产、销售和食用槟榔规定》的地方性法规,规定槟榔作为药品在医疗、药店等单位经销和患者食用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本市辖区内生产、销售和食用槟榔。
槟榔:让人上瘾又致癌
医学上常说:十个口腔癌,九个嚼槟榔。槟榔有害健康是不争的事实。
早在2003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就把槟榔列入“黑名单”,与砒霜等同列为一级致癌物。
2017年,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在公布致癌物清单时,也已将槟榔果列入一级致癌物。
槟榔致癌是两方面作用:
首先,槟榔里的化学物质经咀嚼后,形成的亚硝基,是明确致癌的化合物;
其次,槟榔较硬,咀嚼时易对口腔黏膜造成机械创伤。
2018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和中国疾控中心曾调研湖南省群众咀嚼槟榔和口腔癌的现状,当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内,50位住院患者有45人患口腔癌,其中44人有长期大量咀嚼槟榔史。②
中华口腔医学会名誉会长俞光岩2019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槟榔中所含有的槟榔碱促使胶原纤维沉积,长期食用会产生口腔黏膜下纤维病变,且槟榔里的化学物质经过咀嚼后形成亚硝基,也是致癌化合物。除此之外,槟榔较硬,咀嚼时易对口腔黏膜造成创伤,久而久之也可能会转化为口腔癌。②
那么,槟榔到底有多硬?作为一种硬纤维,严重的能使牙齿磨耗得只剩一半,咀嚼功能受到影响;此外,还会对口腔黏膜产生物理性 *** ,表现为口腔黏膜变厚、变硬,失去伸张性、弹性,张口的时候就受到限制。③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坪山)牙周黏膜病科副主任医师周威2022年9月接受深圳商报采访时表示,临床上,很多由槟榔引起的口腔癌患者,一经发现就已经是晚期。为了保命,他们将不得不选择切除牙床、舌头、嘴唇等治疗方式,成为“割脸人”,许多患者甚至完全毁容,吃饭说话都成问题,生活质量非常之低。④
此外,吃它还会让你上瘾!
周威医生提醒,槟榔具有很强的成瘾性。初吃可能觉得不舒服,一旦适应上瘾以后,连续几天不吃槟榔,有的人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抑郁等典型的戒断反应。统计显示,长期嚼槟榔的人群成瘾比例高达80%。④
为了健康,远离槟榔
食用槟榔对于个人健康来说,有害无利。降低槟榔对健康的危害,我们在行动!
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请戒掉长期咀嚼槟榔的习惯!尤其是患有口腔疾病的人,更应尽早戒掉。
本文综合自:
①2022-09-20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浙江、四川等地禁止销售槟榔!长期食用槟榔可致口腔癌》
②2019-10-08健康时报《宣传槟榔致癌遭80万买人头威胁》
③2019-09-20健康时报《槟榔是口腔癌的元凶》
④2022-09-21深圳商报《嚼食槟榔不仅容易上瘾,还会诱发口腔癌!》(记者 赵鸿飞)
不吃还好,一吃就上瘾!可致癌的槟榔为何会受到大众的喜欢?每天我们都在过着平凡而重复的生活,无论是上班族、学生甚至是军人,所以呢,偶尔我们也会寻求一些 *** ,抽烟、饮酒都会对我们的精神有很大的 *** 性,除外乎还有一种方式,那就是嚼槟榔,今天我们就来讲讲,都知道嚼槟榔对身体不好,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喜欢吃。
在开讲之前,我有个问题要问你,你喜欢嚼槟榔吗?我相信绝大数人都会打出不喜欢,因为我本身就不喜欢吃槟榔,好了不说废话了我们进入正题。槟榔是槟榔树的果实,原产于马来西亚,但是因为其独特的口味和价值,我们在国内甚至全世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槟榔喜欢湿热的地区,我国的主要栽种地分布在云南、海南及台湾等热带地区。
槟榔的营养价值非常的高,因果实内含有着,近20种微量元素,而其中的11种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除此之外,槟榔在杀虫方面也非常的厉害,因此具有着很强的药用价值,据悉,在国内的220多种药品中,都能够检测到槟榔的成分。庞大的市场需求量,成就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由此槟榔创造的经济价值也极高。
槟榔在栽种时,每公顷土地可种植1500-2000株槟榔树。国内的槟榔品种产量高,单株产量可达30公斤左右,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中国自古就有大量群众消费槟榔的习惯,是主要的咀嚼食品。
槟榔果从树上到我们的手里,其加工步骤有四部,分别为煮熟、烘干、外壳加糖以及去籽。当然了有些槟榔果实也是能够生着吃的,不过生槟榔味道一般会非常苦、涩。说了这么多槟榔的好处,我们再来说说它的坏处。在一项研究调查中,科学家发现槟榔拥有着罕见的致癌作用。科学家选择对50名口腔癌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其中有40多位患者,有长期嚼槟榔的喜欢。
经过研究发现,槟榔中蕴含着一种主要成分,它就是槟榔碱,槟榔碱常被兽医当做杀虫来使用,并且在治疗寄生虫病时,有着巨大的作用。我们在吃槟榔的时候,主要吃的是它的汁液,经过研究发现咀嚼槟榔时,一旦能够承受它的味道,那么就会有成瘾性,并且发现槟榔汁液具有着抗抑郁和提神的作用。
长期的咀嚼槟榔,会对牙齿和牙龈以及口腔黏膜造成破坏,当槟榔汁液中的槟榔碱和槟榔素进入细胞后,会引起口腔溃疡,引发口腔细胞病变,从而导致口腔癌变。而这项研究针对的不仅是加工过的槟榔,还有未加工的槟榔,并且在槟榔的花、藤都检测到了大量的致癌物质。回到开头的问题,现在都知道了槟榔有害,为何还要吃它呢。
由于现代人的生活基本上多元化,平凡的人过着枯燥的生活,我们在生活中时常会需要发泄,而这时候我们会采取抽烟、喝酒以及嚼槟榔的方式,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东西对人体的作用是长期性的,并非是短期。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吸了一根烟,第二天死了,那么估计就会有很多人都不敢再吸了,同理槟榔也是如此。况且,只有长期大量的嚼槟榔才有可能造成口腔癌变,所以很多人就抱着侥幸的心态去尝试,结果不吃还好,一吃一旦承受住它的味道,就会慢慢成瘾,最后越吃越多,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那么,你有嚼槟榔的习惯吗?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