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款口味,6种饼底,还有5种卷边
吃垮达美乐攻略请收好 ·
现场吃两个(其实我一个人也可以吃两个!)
超多料
· 太犯规了!榴莲比萨 ·
超人气榴莲比萨,吃达美乐必pick!肉眼可见大块榴莲肉,堆成一座座金黄的小山,“香”气混合芝士的奶味袭来,爱吃榴莲的你一定不能错过!
//
精选泰国进口金枕榴莲,纯果肉烤出来的比萨就是不一样!用叉子轻轻划开,细腻柔嫩的触感,醇厚浓郁的榴莲味…
现点现揉的手拍饼皮,薄薄一层很酥脆!更绝的是混入榴莲的厚芝士,香浓绵柔,奶味四溢,趁热可以拉出这~~么长的丝,带劲!
/
· 照烧风味牛肉土豆比萨 ·
能和榴莲比萨一分高下的比萨!不知是多少人在达美乐的“初恋”:照烧风味牛肉、酥香薯角、浓浓蛋黄酱… 光是看着就怦然心动!
上桌的时候还滋滋冒着香气,照烧牛肉肥厚入味,薯角表皮酥酥脆脆的,内里湿润绵软,再搭配蛋黄酱…都想为薯角单点一份!
爱蛋黄酱的一定爱死这款比萨!点点蛋白混着细腻的蛋黄,铺上厚厚一层,既有土豆的咸香又有牛肉的肉香,只恨料太足了,吃一块就好饱啊…
· 十三香小龙虾,做成比萨更好吃 ·
十三香小龙虾还能做成比萨,我是没想到的!很有创意的搭配了香酥鸡肉,小龙虾和鸡肉一样Q弹,意想不到的好吃耶!
自带闪耀特效,香酥鸡和小龙虾叠在一起,端上来我眼睛都看直了:小龙虾当饭吃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一次点两盘,光是挑虾肉吃都回本。
//
小龙虾肉紧实鲜美,每块比萨都铺满虾肉;大块香酥鸡肉沾上BBQ烧烤风味酱,比小时候在路边摊吃到的还香,还卫生!(230℃高温烤制,安心享用美食~)
· 经典意式风味,豪华尊享比萨 ·
吃过意大利比萨,都会为那一口饱满的肉肉着迷。达美乐的豪华尊享比萨还加入了意式香肠、熏肉和火腿,超还原!想吃不用再飞意大利~
表面的肉肉给的毫不吝啬,一口咬下去满是肉,差点咬到舌头!经典番茄酱搭配芝士的香浓、白蘑菇的清新…好绝!
· 新品来袭,扇贝大虾豪华比萨 ·
新品同样shock到我,预感会成为下一个头牌:扇贝大虾豪华比萨!啖啖肉弹牙,在比萨店里吃起了海鲜大餐,还是连吃带送那种~
大个鲜虾剥壳开背,扇贝肉肥嘟嘟、 *** 嫩…怎么搞的,居然加了秋葵!衬得虾肉更加爽滑清新,更好吃了,一口一口根本停不下来~
DIY比萨,吃一周不重样
· 吃比萨不吐比萨边,5种饼底随心配 ·
原以为芝心卷边已经够优秀了,没想到达美乐有5种卷边可以选!每种各有特色,等你发掘~
- THE END -
?编辑:何首乌 拍攝:Kim、白菜
*本文图片内容归贪吃广州所有,不可盗用*
斑马消费 徐霁
10月14日晚间,达美乐披萨中国运营主体达势股份DPC Dash Ltd递交IPO招股书,冲击港股上市。今年4月,达势股份首次递表,于近日自动失效。
达势股份是达美乐披萨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的独家总特许经营商,截至目前在12个城市拥有547家门店。
按2021年的全球零售销售额计算,达美乐是全球更大的披萨公司,截至2022年6月19日,其在全球90多个市场拥有超过19200家门店。
1996年,达美乐披萨以特许经营的模式进入中国市场,率先在北京、天津及河北三河设立门店。
彼时,必胜客1990年进入中国市场后,披萨消费风潮逐渐起步;中国本土之一披萨品牌尊宝披萨,1998年创立于深圳。
前期,达美乐披萨特许经营授权分散,发展迟滞,一直没能在中国市场形成较大影响。
2010年,一家由法国家族信托控制的Good Taste Limited公司,收购达美乐披萨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及浙江的特许经营商,组成了现在的达势股份。2017年,公司与达美乐续签10+20年的特许经营协议。
之后,达美乐还于2020年及2021年两次向达势股份注资,斥资8910万美元,成为公司仅次于Good Taste Limited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达美乐和达势股份,是想在中国市场复制百胜餐饮+百胜中国的成功。所以,达美乐披萨在港股上市的这家公司,完全可以简称为“达美乐中国”。
不过,达美乐中国真正进入爆发期,还要等到王怡等核心高管进入公司之后。海归派王怡曾在麦肯锡任职多年,后进入麦当劳中国,做到麦当劳特许经营副总裁。2017年加入公司担任首席执行官,2021年成为执行董事。
之后,达美乐中国门店数量迅速增长,2019年初仅为188家,2022年6月底达到508家,3年半时间增加了1.7倍,在前五大披萨品牌中增速之一。
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分别净增80家、95家、105家、40家门店。按计划,2022年、2023年中国市场的达美乐披萨将分别新增门店120家和180家。
为此,达美乐中国已经在河北三河、上海和广东东莞建设了3座中央厨房。
目前,达美乐披萨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三,仅次于必胜客和尊宝披萨。截至今年6月底,必胜客餐厅数量达到2711家;此前尊宝披萨对外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公司直营和加盟店数量分别为1100+和500+。
达美乐中国收入增长稳定,报告期内分别为8.37亿元、11.04亿元、16.11亿元、9.09亿元。但是,公司始终不盈利,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82亿元、-2.74亿元、-4.71亿元、-9547.5万元。
持续亏损,首先与达美乐中国的“出生”有关。公司是达美乐的特许经营商,每年都要向品牌公司缴纳不菲的授权相关费用,报告期内分别为3950万元、5070万元、1.15亿元、2920万元。
达美乐公司近年业绩乏善可陈,今年8月还被爆退出了披萨发源地的意大利市场。于是,只能将增长希望寄托在中国等新兴市场的特许经营模式上,坐收品牌租金。
当然,更重要的亏损原因,还是公司的经营模式。
中国餐饮市场、披萨市场的中长期前景被持续看好,但是,近几年,却是这个行业较为艰难的时期。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之下,各大餐饮品牌,包括达美乐中国更大的竞争对手必胜客,也感受到了业绩压力。
在此背景下,达美乐中国建立在门店增长和经营效率提升上的收入增长,难更可贵。
2020年、2021年、2022年上半年,公司同店销售额增长率分别为9.0%、18.7%、13.9%,其中公司作为未来重心的新增长市场(北京上海之外的重点城市),同店销售额增速分别为18.0%、37.7%、22.1%。
同时,客单价、店均销售额、门店利润率等关键运营数据,也呈现出了整体性增长的趋势。
主要原因,得益于披萨外卖业务的发展。所有餐饮品类中,披萨应该是最适合外卖场景的品类之一。行业内,外卖渠道销售的披萨占到行业总收入的49%。
达美乐中国更加突出,报告期内外卖渠道收入分别为5.86亿元、8.22亿元、11.80亿元、6.50亿元,占比稳定在70%-75%之间。
披萨零售商们的业务分为三大环节:在中央厨房生产的披萨,冷链配送至连锁门店,再由骑手送达给消费者。
而且,因为外卖比例较高,且公司比较有实力和市场野心,达美乐中国选择自建生产能力、门店系统和配送 *** 。
这意味着庞大的员工规模。截至2022年6月底,达美乐中国 *** 员工3199人, *** 员工9705人,后者多为骑手及店员。
即便公司部分采用时薪 *** 的模式,员工成本依然居高不下。以2021年为例,公司员工薪酬开支7.0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43.66%。
所以,肩扛这两座大山的达美乐中国,要想稳定盈利,恐怕还是要等到以规模为基础的效率提升的时刻:在品牌支出上降低边际成本,并将生产、零售和配送三个环节的产能利用率都提上去。2022年上半年公司三大基地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8%、82%、55%,综合产能利用率仅为71%,这显示是不够的。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必胜客、尊宝、棒约翰等品牌也都在逆势加仓,达美乐中国奋力追赶,何时才能进入赛点?
吃遍杭州一百家饭馆39/100 | 达美乐披萨披萨瘾犯了,下雨也挡不住。
朋友和我一拍即合,刚好周三打折,一人买一个,双拼哈哈哈哈。
朋友选的韩式炸鸡滋香比萨。
我选的经典意式肉酱比萨(我有什么大病选了堂食。
看起来真不错。
双拼完成!
想回家边吃边看剧,所以我们俩双拼完就各回各家了。
意式肉酱的很好吃!软乎乎的酱汁充足,饼皮边边也一点都不硬。
炸鸡的也好吃,炸鸡外酥里软。
想起家里有辣椒面,赶紧用上。
蘸着辣椒面真不错!优哉游哉吃到后面披萨边也没有变硬,很满意(下周三值得再续前缘。
朋友还说九寸会不会太多,根本不会好嘛,我们俩都轻轻松松吃完了哈哈哈哈,并没有觉得撑。我想着一个刚好,可能两个就吃不下了嘎嘎。
饭馆:达美乐披萨
地址:这个应该不用标注地点了吧哈哈哈
价格:人均27.3r
必胜客、达美乐和比格,在做披萨生意这件事上,哪家更“牛”?在西餐的范畴内,除了高热量、高油的汉堡和薯条等油炸食物外,还有一种更贴合中国市场口味的食物,那就是披萨。
披萨原本是一种发源于意大利那不勒斯的食物,在商业换和全球化的进化过程中逐渐“美式”。在上世纪初,一批意大利移民定居纽约并在那里开起了披萨店,很快,这种热乎、饱腹又可以直接用手拿着吃的披萨就征服了美国人。
而真正的让披萨得到推广的原因是燃气烤箱的发明,烤箱可以缩短披萨的烘焙时间,而且可烘焙的披萨食材也多了起来。
之后,随着必胜客、达美乐为代表的美式披萨进入中国市场,正式催生了国内的披萨市场。国内不仅出现了众多披萨品牌,而且还改良了披萨的口味。在2000年左右,国内消费者普遍开始接触披萨,一时间内披萨成了流行的食物。
不仅是国内的披萨品牌还是国外的品牌,都有着不同的发展战略,如今,仍然活跃在市场上的品牌主要有必胜客、达美乐和比格披萨等。
1. 早期的披萨启蒙——必胜客
必胜客是众多品牌中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1990年,必胜客在北京开设了国内的之一家分店。
早期的必胜客披萨给大众的印象就是“披萨专家”,在那个消费者还不知道什么是披萨的年代,必胜客带着自己的披萨来到了中国,而且在依靠独特的餐厅定位打下了众多消费者心智。
当时的百胜集团将必胜客引入中国时,为了区隔与肯德基和麦当劳的西餐印象,果断选择了“休闲餐厅”这一定位,将西餐的理念正式带入到国内市场。并且将客单价从二十多元涨到了七八十元,主要的目标人群就是中青年白领和中产阶级。
那时候的必胜客凭借着整片明亮的落地窗、简约的美式摆件、自助式的沙拉餐吧等特色,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门口也经常出现排长队的情况。5年中,其年复合增长保持在34%左右,并保持着远高于同行的40%+的毛利。
不过,随着其他国外披萨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必胜客的往日优势不再重现。新进入市场的棒约翰披萨,凭借着更高的性价比,直接打破了必胜客的垄断。
而为了更多的利润,必胜客企图在披萨之外另寻利润点,于是在2003年,必胜客又打出了“快乐餐厅”的口号,之后又改成了“西式休闲餐饮专家”。后来凭借着自助沙拉,在年轻的消费者中火了一把。
自必胜客主打快乐餐厅以来,其增长速度便开始下降,到2007年已经跌到了20%以下,而这时棒约翰和其他披萨品牌进入市场,让必胜客的情况更加低落。
后来,必胜客也尝试了众多模式,比如模仿肯德基等西式快餐、推出更多新品等,但是这些都没有让必胜客重振雄风。
在尝试加盟制之后的必胜客,增长的只有店面的数量,而营收却依然是年年止步不前。或许,继续深耕披萨赛道,才是必胜客最终的归宿。
2. 外卖披萨——达美乐
达美乐披萨晚于必胜客进入中国市场,是在1997年。
虽然现在必胜客和达美乐披萨在消费者心中已经没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品牌在早期定位时,达美乐可要比必胜客难多了。
1960年,在美国密歇根州,23岁的托马斯踏上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托马斯在做披萨产品上可谓是很有“工匠精神”,当时的托马斯在做披萨上极其上心。为了做好披萨,托马斯尝遍了附近所有的披萨餐厅,立志卷过同行,还表示从一开始就决心 *** 世上更好的披萨酱汁。他还把准备和烘焙比萨需要的时间精确到分秒,想方设法改进运营,每次进步都让他的利润空间得到提升。
而由于一场火灾,达美乐的店铺几乎被烧毁濒临倒闭。后来,因为达美乐的盲目扩张和商标纠纷之后陷入了还债的深渊之中。当时的必胜客已经开了1000家门店,而同期的达美乐还在还债。
后来,托马斯在门店调研中发现:虽然自己要花80%的时间与精力招待堂食的顾客,但店里80%的营业额却来自外卖,这还是在没有做任何宣传的前提下。在看到这个现象的托马斯非常兴奋,于是他迅速撤掉了店内的大部分餐位,并且将达美乐的经营重心转移到外卖身上。
在外卖配送服务中,达美乐为了打出更加差异化的优势,承诺在30分钟之内送达,否则免费。
为了实现上述的承诺,达美乐在分店的选址上十分考究。大到店铺周围的各色消费者画像与外卖市场潜力,小到店铺周围的街道排布与交通路况,达美乐都会在事前进行详细了解,并在事后为骑手制定最省时的外卖配送路线。
1983年,达美乐开始了全球扩张之路;之后狂飙突进,在美国比萨外卖市场上占据约90%的份额的业绩;到了2004年,达美乐在纽交所上市……
直到如今,达美乐已经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19000多家门店,仅次于必胜客。
3. 披萨自助——比格
说起国内的披萨品牌就不得不说比格自助披萨,这是首家以披萨为自助餐品的餐厅。
国内的比格披萨于2002年在北京成立,品牌主要走大众化路线,经营意式休闲西餐,除了自助披萨外,还经营零售品以及外卖。
比格披萨成立之时,必胜客和达美乐已经主导了国内的中高端市场。因此,创始人赵志强决心打错位战略,推出了39元每人的自助披萨,将“比格比萨”定位为大众消费、时尚自助餐,最终用了两年多的市场酝酿,赢得了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到2013年,赵志强开始动摇自己的观点,在比格披萨门店上架了牛排和海鲜等餐品,但是结果却不如人意。后来,他才明白比格的特色就是披萨,而自助只是方便顾客用餐体验的一种方式。于是,比格的初心还是回归到了披萨身上。
而且比格披萨还有一大特色就是,顾客可以看到披萨的 *** 过程,甚至可以参与 *** 一张披萨。类似的DIY披萨活动比格也做了不少,给品牌的营销起到了积极作用。
比格披萨也顺应消费者的喜好,不断推出新口味的披萨,从火爆全网的榴莲披萨再到口味独特的小龙虾披萨,如今仍然保持着较好的门店客流量。
结语
如今可供选择的餐食越来越多,披萨也不再是美食界的“香饽饽”,众多披萨品牌也开始着力吸引顾客。但是,在目前看来,单独只做披萨的品牌越来越少,而售卖披萨的西餐厅却越来越多。
要想在披萨市场中稳站脚跟,还是要有一款能拿得出手的“国民披萨”,或者提供更好的门店服务和配送服务。
女CEO带队,之一个披萨IPO达美乐中国来了之一个比萨IPO今天诞生了。
投资界-天天IPO消息,今日(3月28日),达美乐比萨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独家总特许经营商——达势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达美乐中国”)正式登陆港交所,每股发售股份为46港元,开盘与招股价齐平,最新市值约60亿港元,成为今年港股之一家餐饮IPO。
达美乐比萨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1960年,创始人汤姆·莫纳汉与哥哥盘下一家濒临倒闭的比萨店,从此开启了比萨帝国的创立征程。1997年,达美乐比萨正式进军中国大陆,如今的CEO是一位44岁的女性——王怡。
早年在麦肯锡工作,后来打拼到麦当劳中国高管位置,王怡一上任就拿下达美乐比萨在中国内陆及港澳地区的特许经营,达美乐门店迅速翻番。如今,达美乐中国在国内17个城市已经有604家直营门店。
随着达美乐成功IPO,港股门前长长的餐饮IPO队伍终于看到了曙光——快餐连锁IPO乡村基、绿茶餐厅;新面馆之一个IPO和府捞面;麻辣烫之一个IPO杨国福;粤式火锅连锁餐厅捞王.....都在排着队IPO。二级市场能够容得下这么多餐饮IPO吗?下一个IPO会是谁?
44岁女CEO,从麦肯锡到卖比萨
市值近60亿港元
达美乐中国的故事,要从一位美国人说起。
1960年,创始人汤姆·莫纳汉和哥哥盘下一家快要倒闭的比萨店铺,为其取名为“Domino's”(达美乐,译为“骨牌”)。在兄弟俩的经营下,比萨店起死回生,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开出了第二家、第三家店。用了20多年,达美乐比萨走出北美,成为全球仅次于必胜客的第二大比萨帝国。
1997年,已经在中国台湾小有成就的达美乐比萨,将目标瞄准了中国大陆。三年后,达势股份收购了达美乐比萨的中国特许经营商Pizzavest China Ltd.,成为其在国内的独家总特许经营商,达美乐比萨正式在中国开疆拓土,彼时,老对手必胜客已经进入中国6年之久。
说起达美乐进入中国后的战绩,不得不提一位中国女CEO——王怡。
纵观达美乐中国的招股书,王怡的名字出现过22次。2004年,王怡从美国范德堡大学毕业,加入了麦肯锡。从基层员工做起,她在麦肯锡一干就是5年。回国后,王怡入职麦当劳中国,再次从亚太区的基层运营生做起,用了8年时间,一路当上中国区特许经营业务部副总裁,统领麦当劳中部地区业务。
2017年5月,39岁的王怡出任达美乐中国首席执行官,负责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及业务方向。刚上任一月,达势股份就重续了与Domino’s International的总特许经营协议,公司特许经营区域扩大至整个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地区。
王怡的出现明显加快了美乐中国的扩张步伐。在此之前,由于经营权分散等原因,达美乐前期在中国的发展速度一直较为缓慢。拿到10年的特许经营权后,在王怡的部署下,达美乐中国门店数翻了三番,2019年,达美乐在中国大陆的第200家店落子深圳,此后公司进一步加速开店,两年间就扩张至400家,如今,达美乐在全国已有600多家店面。
除了加速扩张,王怡还从美国和澳大利亚门店的“GPS外送追踪功能”,无人机、无人车及机器人送餐等配送方式中得到借鉴,在比萨外送方面投入了大量研发。此后,达美乐中国推出了自主研发的“一体化服务中台”,使消费者能够从比萨 *** 到骑手取餐的全过程进行实时追踪,进一步延续了品牌的“30分钟配送”模式。
今天,达美乐中国正式敲响港交所的大钟,股票代码为“1405”,总市值近60亿港元。
7成生意靠外卖,主打30分钟送达
一年进账20亿
一张比萨饼如何撑起一个IPO?
根据招股书介绍,仅靠卖比萨,在62年的历史中,达美乐已开发出差异化的业务模式,并将这套模式运用于中国市场。2020年至2022年,达美乐中国的营收分别为11.04亿元、16.11亿元和20.21亿元,2021年和2022年的同比增幅分别为45.9%和25.4%。
这之中,达美乐中国最核心的亮点就是外卖。达美乐中国强调,外送一直是全球达美乐比萨品牌DNA的一部分。招股书中花了大量篇幅在阐述其外卖优势,根据其数据显示,外卖订单占达美乐中国收益的绝大部分,在2020年至2022年里,占比达到的74.5%、73.2%和72.2%,远高于行业平均值。目前,达美乐中国线上渠道的占比已经过半。
达美乐中国还将“30分钟必达”的配送服务列为主要优势之一。这是达美乐创始人汤姆·莫纳汉在全美首创的服务,让达美乐在五年内拿下美国90%以上的比萨饼外卖市场。而达美乐进入中国后,“30分钟必达”同样被传承了下来,目前,达美乐中国实现超过91%外送订单的送达承诺,平均订单完成时间为23分钟。
一家把外卖做到极致的公司,在员工开支上也花费不小。招股书显示,2020年到2022年,公司层级的 *** 员工以现金为基础的薪酬开支分别为人民币1.2亿元、1.5亿元和1.68亿元,占公司费用总额的56.3%、62.7%和62.8%。这笔开销也真实地反映出公司打造“30分钟必达”服务和成本之间的矛盾。
与此同时,达美乐中国至今还在亏损。2020年至2022年净亏损达2.74亿元、 4.71亿元及2.23亿元,三年总共亏损9.41亿元。关于亏损的原因,招股书中称,是由于公司将扩大门店 *** 优先于直接基本盈利能力的战略决策。
在过去两年里,餐饮企业纷纷迎来“关店潮”,达美乐中国却仍在加速扩张中。招股书显示,从2020年到2022年,达美乐中国的直营门店从268家增长到588家,增长119.4%,截至目前,达美乐中国在大陆的17个城市已经有604家直营门店。
虽然扩张迅速,但从市场份额看,老对手必胜客中国仍然占据中国比萨市场之一的份额,2022年,必胜客中国的市场份额高达35.2%;而排名第二的尊宝比萨和第三名达美乐中国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6%及5.3%,两者处于第二梯队,在门店数量上,达美乐中国也远不及前两位对手。
招股书也进一步提出,在未来几年,门店扩张仍然是达美乐中国上市后的首要任务。根据达美乐中国的最新规划,未来的2023年、2024年的门店数分别将达到约180家和240家新店,此外还将在2025年和2026年分别开200家至300家新店。招股书预计,由于不断进行门店扩张和进入新市场,2023年的净亏损还可能远高于2022年。
此外,招股书仅披露了三起融资,2020年5月,达美乐中国自Domino’s Pizza LLC获得4000万美元投资,次年1月再次从同一投资方处拿到400万美元。2021年12月,达美乐中国获得来自Domino’s Pizza LLC、D1 SPV Master Holdco I(Hong Kong) Limited及 *** ALLCAP World Fund, Inc.约5000万美元的投资。
终于,餐饮IPO破冰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今年港股之一个餐饮IPO。
一路走来,达美乐中国的上市之路其实颇为艰辛。去年3月,达势股份首次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此后IPO事宜便一再被搁置。直到10月份第二次提交申请,一个月后,港交所披露了聆讯资料。12月13日,达势股份开始公开发售,招股价每股46港元至50港元,并计划于12月23日开始在港交所交易。
离IPO只差临门一脚,达美乐中国却在12月19日突然发表声明称,“鉴于现行市况,经征询独家整体协调人后,本公司已决定延迟全球发售”,IPO计划再次中断。直到今年3月第三次提交招股书,达美乐中国才终于走完了这条艰难上市路。
达美乐中国并不是个例,在它的身后,还排着一串长长的队伍——杨国福麻辣烫、老牌网红餐厅绿茶、连锁快餐品牌乡村基、粤式火锅连锁餐厅捞王、中式海鲜连锁餐厅七欣天……多家餐饮企业都在近两年内接连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但至今IPO杳无音信。
其中,被业内讨论最多的要数港交所“钉子户”绿茶集团。曾几何时,绿茶的火爆可见一斑,巅峰时期等候的食客要排队2小时才有座位。但如今,这家“初代网红餐厅”却屡屡在IPO门口前止步。2022年10月,绿茶集团的上市申请材料再次“失效”,这已经是绿茶集团第三次递表、第二次通过聆讯后招股书失效了。然而,直至目前也还未等到IPO的日期。
进入2023年,进击A股中式快餐之一股的中式连锁餐饮品牌老乡鸡、老娘舅重新向交易所提交IPO材料,但如今也仍然没有上市消息传出。
港交所的半山腰太挤,塞满了排队等IPO的餐饮企业。过去两年,餐饮成为疫情下打击更大行业之一,一家家连锁餐饮企业期望通过IPO“曲线救国”。然而,二级市场未必买账,就连被头部机构预测暴涨的卫龙,也在上市当日估值砍半。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港交所未必容得下那么多餐饮IPO。”
去年以来,餐饮难上市的悲观情绪弥漫在整个创投圈,至今仍未消散。这之中当然也有令人惊喜存在——蜜雪冰城。2022年9月首次披露招股书,蜜雪冰城高达19%的利润率震惊了投资人。凭借供应链与加盟结合的优势,蜜雪冰城一年进账100亿,净利润接近20亿。
但即便如此,近期关于蜜雪冰城推迟上市的消息也在市场中流传开来,“雪王”能否如期上市,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今年之一个餐饮IPO只是一个开始。虽然此前市值并未能如预期,但达美乐中国终究是打破IPO的沉寂。“放眼望去,全球千亿市值的企业中,一直都不缺少食品餐饮类公司,这始终是刚需,也始终有机会。”投资人依然坚信。
火热的披萨:有人连亏三年、有人扩张2500家总第 3522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小冯
大佬加注、头部扩张,
上半年“火热的披萨”!
一向低调的披萨赛道,今年上半年似乎格外热闹。
先是肯德基“不好好做鸡”,卖披萨了。推出的创意主食“K萨系列”,有两种风味选择,分别是大盘鸡和蘑菇鸡,单点21块钱。
之一次售卖披萨的肯德基,延续着自己的营销“天赋”,借chatGPT热度造势,邀请品牌代言人朱一龙与AI表演了一场探索美味真谛的对话。尽管有小部分网友吐槽,但从提升品牌热度层面来说,“+披萨”活动显得别出心裁,赢得不少消费者买单。
除了西快大佬,咖啡品牌manner、Tims等也上演了一出“加餐”好戏,纷纷推出披萨新品,丰富消费场景,以应对咖啡市场外卷内争日益激烈的情况。
而在披萨赛道内,连亏三年、今年三月份终于挂牌上市的达美乐,也有不少动作。据内参·餐里眼数据研究院显示,目前达美乐中国已经进驻28座城市,门店开到了670家。
颇引人关注的是,达美乐每开首店都能引发离谱的排队盛况。
成都首店开张,据说排6小时都不一定能吃上,还以16万元以上的营业额创造了达美乐全球单店更高日营业额记录。这样的火爆背后,虽然有企业下了血本的营销架势,但也能看到消费者本身对达美乐十分高涨的热情。
在披萨头部品牌中,不止达美乐加快了拓展步伐,必须要提一嘴的还有不显山露水的尊宝披萨。
近日,尊宝披萨宣布门店数超出2500家,并打算在未来3年突破5000家和IPO上市。这个门店数直接就碾压了达美乐,在这之上只有“披萨一哥”必胜客的门店数达到2900家左右。
参考达美乐中国招股书的行业概览,2022年必胜客中国以132亿元的收益,占据35.2%的市场份额;而尊宝比萨以21亿元的收益,占据5.6%的市场份额,领先达美乐中国排名第二,妥妥的披萨品类隐形之王了。
不管是赛道内的头部品牌抓紧布局,还是其他品类通过上新披萨产品为自己加码,都体现出了市场对披萨依然抱有巨大的消费热情。
不可否认,披萨赛道大有可为,但在餐饮复苏、消费趋于理性的语境下,未来,披萨这门生意该怎么做才比较好?在外国巨头的夹击下,像尊宝披萨这种本土披萨品牌的逆势扩张,又有什么启示?
国产披萨要扬眉吐气了?
国产披萨玩家不多,但却是对披萨本土化和大众化做过最多努力的一群人。
必胜客、达美乐和棒约翰等在进入国内市场之前就已经拥有一套成熟经营模式,而靠自己创业的本土披萨品牌,可以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目前处在头部的几个国产披萨品牌,都是无数次大浪淘沙后才存活下来。
成立于2002年的比格披萨,最初定位自助餐厅给自己做差异化,后来因为成本实在太高,不得不去自助化,靠聚焦品类,打造单款爆品榴莲披萨,才穿越成长周期来到今天。
还有榴莲披萨的首创品牌,乐凯撒。2009年,这款榴莲披萨不仅把乐凯撒推上头部,也拯救了当时其它将要倒闭的披萨品牌。
可是爆款单品也意味着品类局限,在乐凯撒几乎被钉死在榴莲披萨上时,“披萨+中餐”让乐凯撒焕发新的生命力,椰子鸡披萨、麻辣火锅披萨、宫保鸡丁披萨,回归大品类,用产品线满足更大的需求。
但就算努力,必胜客靠着先发优势,哪怕躺平了,这些国产披萨优等生加起来也不够它的零头。
而尊宝披萨能强势突围,在内参君看来,在于把披萨生意做成了“小餐饮”。尽管这个概念在近年才起势,但披萨的“小餐饮化”很早就开始了。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1998年创立的尊宝披萨(前身“小飞象”)为了缩减成本,放弃动辄500平方米以上的大店模式,转为社区店,并压缩产品线,砍掉中餐、咖啡等产品,形成专注比萨及小食的商业模式。
尊宝披萨的高速扩张是从2018年开始的。2018-2022年,门店数量分别为700、1100、1700、2000、2200家。
猛烈的势头背后,是尊宝披萨变本加厉的“小餐饮化”:
价格。
尊宝披萨在大众点评的平均消费都在30元以下,而大部分头部品牌都在60元以上。尊宝披萨还热衷发券,优惠券叠加,一个10寸的披萨干到20块钱也见怪不怪。这种亲民价格,更利于在大众和下沉市场扩散。
门店。
尊宝披萨大多是30平方米的档口,甚至15平方米的也有,人员配备2-3员。选址主要在租金较低的小区和街边,或者商场地下层。这种低成本运营和0元加盟模式,对加盟商尤其有吸引力,是尊宝披萨在四五线城市极速扩张的主要原因。
外卖。
不设立堂食,主要靠外卖的模式也踩准了当下披萨发展风口。据说尊宝披萨的外卖销售占比高达70%。随着外卖平台效率越来越提高,达美乐30分钟必达会愈发失去优势。
尊宝披萨的成就无疑让“国产披萨们”扬眉吐气。然而作为赛道第二,也依然面临着尴尬处境。
稍稍领先的市场份额和收益,尊宝披萨需要在2200家门店的体量达成,而达美乐中国不到600家。
这很大程度上是追求性价比的结果。这种薄利多销的模式,就长期来说有两个顾虑,一是加盟商能否赚到钱都不好说;一是很难去做产品的迭代,难以形成品牌竞争力。而披萨又是同质化程度高、难以形成壁垒的产品。
另外,在严格控制成本的情况下,尊宝披萨的尺寸越做越小,也成了网友吐槽的硬伤。
披萨赛道大有可为,
但也在等待品类升级
本土品牌崛起的这条路虽然走得有点慢,但终究还是起来了。而外来品牌迫于这种崛起将会纷纷谋求变化。大家都在公众号纷纷发券就是一个证明。
引进中国三十多年,披萨的神秘感已经消散,变成普通美食,甚至被戏说“馕”或者“外国饼”。价格被打下来后,这个品类一定是越来越务实了。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在业、存续的披萨店有两万家。然而与东南亚市场相比,中国每百万人有11.7家披萨店,日韩却是近30家,说明市场渗透率还有待提高。
据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披萨行业自2010年以来平均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2022年,中国披萨市场规模为375亿元,年复增长率15.5%,预期到2027年,将增长一倍达771亿元。
这说明披萨赛道仍是一支潜力股,现在只等待一个品类升级。随着中式汉堡、社区火锅、中式拉面等新餐饮的发展,对升级的需求会越来越着急。
除了其他品类的挤压,疫情期间加速发展的披萨新零售业,也给到赛道玩家压力,超市里纷纷上新了冷冻披萨和冷冻意面,也许口味稍差,但胜在方便快捷。
不管是创新产品还是创新体验,是走高端路线还是下沉路线,“披萨们”都需赶早了。
佛跳墙披萨、鲍鱼披萨:必胜客、达美乐新年限定,一言难尽胖崽挺喜欢吃披萨
但很少写披萨
因为我最常吃的披萨店是
乐凯撒(仅限榴莲)、达美乐、必胜客
这跟经常吃panda express
就说自己喜欢中餐
有什么区别
而跟美国的panda express一样
中国的必胜客、达美乐
虽然稍微懂行的食客都看不上
但在开店国,都很有人气
毕竟相比较 “正宗”
店多、便宜、快捷、改良过的
“异国风情本地口味”
更适合独食、聚餐、合家欢
这两家店
披萨的口味已经多、杂到
只能用“自助餐”总结概括
…
披萨的边不是饼
是哆啦A梦的口袋
你都猜不到会有什么神奇的东西冒出来
最近,它们出了新春特别口味
鲍鱼鲍汁披萨
…
佛跳墙披萨
…
这整出的
不是饼
是幺蛾子
必胜客
仙跳墙和牛超级至尊比萨
89元(普装,更便宜饼底)
一半佛跳墙,一半和牛
中式高级食材佛跳墙
日式高级食材和牛
二者友好相聚一块
总感觉里面是不是加了韩式风味
果然,韩国味表现在
敢胡说
佛跳墙披萨
就算面世前先过了一遍广电
佛跳墙也不至于被删减成就剩这点食材啊
每块有1小块鲍鱼,1小个虾仁、一点鱼肉、一小片火腿
佛跳墙披萨跟佛跳墙的味道差别
大到堪比耽美小说变耽改剧
已经不是情节面目全非,是性质都变了
只剩下噱头
所以,应该上不了才对啊
…
有点偏廉价蟹黄酱的味道
一点腥味,吃到后面有点苦
和牛披萨
和牛,吃出了一半吧
“呵he”
连片状牛肉都没有,就是肉糜
食材上,青椒洋葱存在感很强
…
这款披萨的酱料比较咸
同时带点酸跟辣
但要说一句:这次吃,觉得必胜客的铁盘饼底进步了,居然做到了饼边脆而不硬,终于饼边不像工作难题,硬啃
评价:3.3星
达美乐
金尊鲍鱼扇贝披萨
78元(9寸,更便宜饼底)
介绍用了南瓜鲍汁作为底酱
鲍鱼到鲍鱼汁,相当于巨星台前转幕后
成为“底板”
理论上应该也挺有存在感
但这款鲍汁,味道是巨星直接退圈的感觉
无声无息
完全吃不出鲍汁
整个披萨的调味很淡
鲍鱼跟年橘一样
好看,不适合吃
比较硬,没有任何海鲜味
入口,味道存在感最强的食材是杏鲍菇
另外,千万不要点达美乐的牛排
难吃到想给喉咙打点麻醉
感受不到口感跟味道才能吃下去
评价:3.4星
总 结
说实话,这些中式口味披萨
就跟美式中餐一样,都是各种酱满上
怎么也不至于特别难吃
但这两款披萨的搭配,确实不知所谓
以上满分5星,合格3.5星,优秀4星,值得专门去4.5星
爱吃披萨的朋友,千万不能放过达美乐,毕竟他承诺三十分钟内必送达,吃到嘴里的时候还是热乎乎的;毕竟他如果三十分钟内送不来的话就会再赔偿一个披萨,一份的钱拥有双份快乐;毕竟他属实是好吃到不得了啊~
现在就为大家推荐几款私以为好吃到不吃可惜的披萨,感兴趣的朋友看完了给自己来个香喷喷的披萨吧!
风情土豆培根披萨
达美乐的所有披萨饼皮都是可以选择的,这款披萨的轻巧薄脆系列,颠覆了对于以往所有吃过的披萨,轻巧薄脆系列接近意式披萨风情。酥脆的饼底搭配薯角、培根、芝士、蛋黄酱,热量满满,幸福感爆棚!
而双层芝士卷边系列,拥有着超哇塞的拉丝,芝士奶香浓郁,光看着这个芝士的量都不得不说一句这就是芝士爱好者狂喜啊~
照烧滋烤鳗鱼披萨
这款披萨同样可以选择双层芝士卷边系列,吃起来的话果真萨如其名,很日式的口感,鳗鱼、秋葵、玉米、芝士、照烧酱的搭配,感觉吃了一顿反转式鳗鱼饭……口感很扎实,照烧酱本来就是偏甜的口感,再搭配上双层芝士只觉得甜意在口中绽开,幸福感满满呢。
就是这款吃多了多少会有那么些许的腻,但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啦!
经典大阪烧风味海鲜披萨
当时买尊享系列套餐选的,因为看他有很多海鲜感觉会比较好吃。事实证明,选择没错。上面有大块扇贝肉和虾仁,还有超多的木鱼花,外卖送过来打开,木鱼花会像章鱼小丸子里的一样因热气舒展开,颜值满分。
金沙咸蛋黄嫩鸡披萨
这款属于价格&口味双好评,是少有的好评居多的网红爆款。虽然配料只有鸡块培根和一些蔬菜粒,但美乃滋和咸蛋黄酱让我不得不爱。热乎乎的时候吃更好,芝士还能拉丝,咸香的鸡块搭配松软的饼底,越吃越香!
该说不说看图都已经要看饿了,现在就飞速下单一个达美乐披萨来吃吃!
· 文内部分图片及内容来源于 ***
最近被达美乐披萨馋到发疯,哈哈,看着就流口水的那种,今...最近被达美乐披萨刷屏了,今天在家复刻一下家庭版的肉酱披萨!
·高筋面粉200g、酵母2g、盐1g、糖5g、水110g。
·先搅拌成絮状,再揉成团发酵至两倍大。
·再分成两份,分别揉成团长发酵毛两,放点老抽和香油炒匀。
·碗肉沫(猪肉、牛肉、鸡肉均可)炒熟,家里有什么肉就放什么,反正都好吃。
·一碗洋葱丁继续炒匀。
·另起锅倒油,一个西红柿切成小块,放少许盐,适量白糖。
·炒软后放番茄酱,放番茄酱颜色好看。
·倒入刚刚炒好的肉沫,炒姑晾凉备用。这个酱拌大米饭都好吃!
·面团发酵至两倍大,按揉排气。
·将面团擀成大圆饼,用手指压出一圈边边,用叉子压出花纹。
·一层番茄酱加一层沙拉酱,铺上肉酱。
·再加一层沙拉酱+番茄酱,最后放上芝士碎。
·上下火200度烘烤15分钟,放中层,烤好取出切块。
已经忍不住要大吃特吃啦!自己做的可以多多放料,巨拉丝。
达美乐︱连续亏损冲上市,披萨大王是否会翻车?作者/星空下的馍馍
编辑/星空下的小白菜
排版/星空下的香菜
在疫情爆发之前,如果想要吃一顿披萨大餐,你会选择哪一家?
是必胜客、棒约翰,还是比格披萨?
然而,疫情之后一个品牌已经悄然占据了中国人的披萨消费市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达美乐披萨在2021年已成为中国第三大披萨品牌,实现了16.11亿元的销售收入。
这家悄无声息就登上中国披萨界三甲的公司,背后可是有一个美国“爹”——美国达美乐公司(DOMINOS PIZZA,DPZ.N),咱们在国内见到的达美乐是该公司在中国的独家特许经营商,公司名称叫做达势股份(H01777.HK)。
继今年3月在港交所提交IPO申请、进程停滞大半年后,近期达美乐中国公司“达势股份”终于更新了招股书,加快了自己的上市步伐。
达势股份股权结构图(摘自公司招股说明书)
虽然达美乐在中国仅排名第三,但其美国母公司在全球可是排名之一的。截止2021年底,达美乐加盟店遍布印度、英国、日本、墨西哥等全球各地,共计12288家。
(达美乐披萨加盟店全球分布情况丨注:中国地区数据与达势股份招股书数据存在差异)
正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尤其是美国达美乐在推动旗下子公司上市方面的经验可以说是相当的丰富,其印度、英国、日本、墨西哥、澳大利亚、土耳其公司已分别在当地交易所上市成功。此次达势股份冲刺港交所,只是达美乐海外资本市场淘金的又一次尝试。
那么达美乐是如何迅速跻身中国披萨界第三把交椅的呢?其市值想象力有多大呢?
一、达美乐的“快”递战略
在中国餐饮市场,中餐、西餐与其他菜式,分别占市场总额的78.3%、15.8%与5.9%。
作为西餐的子类,从2016年到2019年,中国比萨市场的规模就从228亿元上升至335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也保持在13.7%的较高水平,稳压西餐的11.7%与中餐的8.5%。确实是成长性不错的赛道。
正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披萨也是如此。
打开大众点评搜索【披萨】,达美乐的评分在众多品牌中并不算高,但几乎每条点评的优点无外乎“快”——出餐快、配送快,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只有按时送达的美食才能稍稍慰藉我们因封闭而烦躁的心,就这一点足以与味道匹敌。
1?门店快速增长
达美乐的“快”,帮助公司在疫情期间其他披萨店业绩不佳的情况下实现了逆袭。
2019-2022年6月底,达美乐中国门店数量从268家增至508家,年复合增长率20%(按3.5年算)。
2?30分钟内送达是成功关键
帮助达美乐在疫情期间逆势增长的主要原因是30分钟内快速送达的承诺。为了实现这个承诺,达美乐做到了以下三点:
- 每家门店服务区域半径不超过30分钟,在选定城市内密集布局【同心圆】;
- 门店之间覆盖服务区域不重合,扩大服务范围、降低客户分流;
- 全员骑手,在客流高峰期,店内员工均要承担配送职责。
(达美乐门店系统布局示意图丨星空财富根据达势股份《招股说明书》整理)
3?客单价较必胜客等更低
除了速度外,价格是打开客户首次消费的敲门砖。
我们用北京同商圈不同品牌披萨品牌的客单价来进行比较,星空财富发现达美乐披萨的人均消费价格是更低的,必胜客人均消费金额比达美乐高出23元/人。
(北京崇文门商圈距离1公里内不同品牌披萨店人均消费金额丨数据来源:大众点评网)
同时,在达美乐购买披萨免配送费,因此在疫情期间既满足了消费者足不出户快速用餐的需求,也安慰了消费降级下用户的荷包,双重因素推动下才实现了过去三年的逆势增长。
二、连续亏损,增收不增利,原因何在?
然而,快速扩张的达美乐却难逃亏损命运。
1?过去三年连续亏损
根据达势股份《招股说明书》,公司2019-2021年分别亏损了1.82亿元、2.74亿元和4.71亿元,三年合计亏损超过9亿元。
2019-2021年达势股份亏损情况
2?人员工资占四成
在没有仔细研究达美乐以前,我一直以为披萨店支出的大头是原材料和房租,但细扒《招股说明书》之后才发现,原来工资才是达美乐的之一大开销。
2019-2021年,公司人员支出分别为3.36亿元、4.69亿元和7.03亿元,人员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0.10%、42.50%和43.70%。
达美乐每家门店人员数量在20-30人( *** + *** )。按照北京/上海地区单家门店每天1.28万元销售额计算,人均每天销售额仅500元左右,实在不是一桩赚钱的买卖。
简言之,30分钟送货到家的代价是不断高企的人员成本。未来,人员成本大概率会随着规模增长而持续增长,因为这些人员成本多数是给骑手的,而骑手数量与达美乐订单数量必须成正比,才能保证30分钟内送货到家。
3?原材料和房租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除了高昂的人员成本之外,在全球粮食涨价的大环境下,达美乐的原材料成本也将不断升高。此外,众所周知的房租问题,也会进一步挤压公司利润空间。
综上,我们判断达势股份短期内扭亏为盈的可能性较低。
三、美国的达美乐,是否能适应中国后疫情时代?
现在的达美乐还在亏损,那么未来呢?随着口罩影响进一步减弱,防控政策逐步放开,达美乐是否能继续保持过去3年的高速增长?
笔者初步判断,并不乐观。
1?口味不佳影响一线城市扩张
我们看到,达美乐目前主要靠北京和上海市场,两个城市门店数量占比55.71%,营收占比63.81%,是公司主要盈利来源。
摘自达势股份《招股说明书》
然而,以目前达美乐披萨的口感,在口罩因素消除、大品牌批披萨店恢复堂食之后,北京上海这些口味挑剔、收入颇高的吃货们,还有多少会选择达美乐?即便是堂食,可能也不太愿意选择那个不到150平米的逼仄门店去吃一口味道不算上乘的披萨。
(根据达势股份《招股说明书》,达美乐门店面积多数不超过150平米)
因此,我们认为口味还是制约后疫情时期达美乐在北京上海地区营收进一步增长的关键。
2?三四线城市渗透前景不大
由于达美乐的经营策略是在同一城市密集布局门店,并尽量提升覆盖区域内单店营收。这种策略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这个城市内消费者普遍具有披萨消费习惯,二是消费者收入能够覆盖每个披萨60-80元的花费。
(达美乐不同地区门店经营利润与利润率丨摘自达势股份《招股说明书》)
北京上海当然能够满足以上两个条件,但是其他地区呢(欢迎留言告诉星空)?我们并不认为中国的三四线城市具有这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根据达势股份《招股说明书》,2021年底,公司在北京上海地区的门店经营利润率为18.7%,在其他新兴市场为亏损(-1.8%)。据此我们判断,未来达美乐在中国其他地区的渗透能力还不够强。
3?即将面临激烈竞争
(达美乐外送、非外送订单数量对比丨摘自达势股份《招股说明书》)
疫情期间,达美乐七成以上订单靠【外送】,因此公司30分钟内送达策略抢了不少同业的订单。然而,这个策略在后疫情时期还会同样奏效吗?
我们认为,恢复堂食后,口味更好的披萨会在线下引发客户分流,对高度依靠外送的达美乐订单增长形成抑制。
4?呷哺呷哺前车之鉴
这几年,除了蜜雪冰城(A22567.SZ)之外,我们看了太多因为过度扩张导致连续亏损的连锁餐饮企业。最典型的就是呷哺呷哺(0520.HK),就连海底捞(6862.HK)也差点翻车。连锁餐饮自营投入巨大、固定成本过高、同业竞争激烈等痼疾,导致了过度扩张下必然承压。因此,即便背靠美国母公司这棵大树,达势股份未来的扩张之路也未必好走。
综上,我们认为目前达势股份5.87倍PB的估值,已然高出呷哺呷哺4.32倍PB不少,所以此时上车恐难有胜算。
达势股份估值情况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